梦见已故老人在穿针引线论坛

114岁老人能穿针引线
  王景之老人身体很硬朗。  114岁了,老人笑口常开。  王景之老人穿针引线一点没问题。  许多孩子不能来给老人过寿。
  文/片 本报记者 李军          5月16日,聊城市阳谷县大布乡王庄村的王景之老人在家过114岁大寿,她也是聊城最长寿的老人,家族成员纷纷到场祝寿,不能到场的,通过不同方式向老人祝寿。  王景之老人有四个女儿,最小的73岁,身体都很健康。王景之老人除了有点耳背,平时还能做饭、打扫院子。家人说,老人喜欢串门聊天,这么多年从来没跟谁生过气。据介绍,她也是现在聊城最长寿的老人。   “这么多年,老太太从来没生过气,平时也没啥爱好,喜欢串门聊天,太阳一出,老太太肯定在门口坐着和同村人说话。”女儿不在身边的时候,王景之老人都是自己做饭。  王景之老人年轻时曾担任村里的妇女队长,老人是个热心肠,村里谁家有事,她都会搭把手。现在每逢年节,都会有许多人前来看望老人,这让爱热闹爱聊天的王景之高兴不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邮编:250014&&&E-mail:电话
新闻热线:96706&&&报刊发行:9
&&&报纸广告:6
副刊青未了:1&&&网站:1&&&传真:6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102岁老人能穿针引线还能削地除草干农活
来源:浙江在线-海宁日报
  记者 夏珊烨 王超英  通讯员 张祖发  重阳节快到了,周王庙镇双涧村9组102岁的老寿星陈阿文家客人不少,市、镇、村的干部和不少亲友都来看望她。大家都说,陈阿文堪称我市身体最棒的百岁老人。除了略微有些耳背外,眼睛丝毫不花,还能独立生活,做饭、穿针引线、甚至还能帮着小辈们到地里干些农活。  陈阿文出生于日。“我这辈子劳动惯了,不劳动就浑身不自在。”老人说。昨天,她搬了个小板凳,坐在家门口当众“表演”起了穿针引线这件对百岁老人来说似乎不可能的事儿。  左手拿着根针眼极小的绣花针,右手拿棉线,陈阿文稍稍用舌尖舔舔线头,“一下就穿进了,厉害!”邻居们啧啧称奇。“裤子、外衫、鞋子,我都喜欢自己做,穿不惯买的。”对大家的赞叹,陈阿文笑着说,眼睛不花,也许就是几十年来坚持劳动的缘故。  看着老人操劳,家里小辈们有些不舍。有一次,陈阿文的孙女亲手做了两双布鞋给老人送去。结果,陈阿文只上脚试了下,就把鞋子压在了箱底。“鞋底硬还不合脚。”陈阿文裹过小脚,鞋子一直是自己做。“我还有样宝贝,拿出来给你们瞧瞧。”说到小脚,陈阿文转身走到里屋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木质的鞋模,这是当年为了“三寸金莲”特意找人打造的,长度仅14.5厘米,是一段岁月的见证。  陈阿文育有一儿二女,大儿子陈宝寿今年也已86岁高龄,如今这个大家庭五代同堂,好不热闹。“奶奶身体可好了,我嫁过来26年,没见她得过大病。”章利月是陈阿文的小孙媳妇,她说老人腿脚很利索,这几天下地采豇豆、削地除草做农活,干了不少活,丝毫不见她喊累。“她每天一大早要起来煮粥,给大家做早饭,根本不像百岁老人。”章利月又接着说道。  陈阿文个子小小的,但脸色红润,精神抖擞。常有人问她身体为啥保养得这么好,有什么秘诀?“没什么特别的,我连补品都不吃。”陈阿文摆了摆手说,身体健康在于生活饮食规律,她每天早晚都要喝一杯凉开水,这也是多年来唯一坚持的饮食习惯。  陈阿文在家里很受尊重,老人说话思路也很清晰,她说话的时候大家都专心听着。“老人活到这个年纪,说出来的话都有一定道理,我们做小辈的,除了照顾好她,也能从她身上学到不少东西。”陈阿文的小孙子陈发庆说。
(责任编辑:Newshoo)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高清影视剧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人间稀有&百岁老人穿针引线!
  海南澄迈福山镇花场村村民谭春梅是1911年5月出生的,至今101岁。
  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人过百岁更稀有,所以在中国人的幸福观念中,长寿不只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憧憬,追逐“长命百岁”更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
  然而,在现实中往往长命百岁的不是达官贵人,更很少是大鱼大肉的城里人,在贫困乡村,在劳累与辛苦、在清淡与宁静田园风光下的许多黎民百姓,却时常不经意就“长命百岁”了,或许这就是老天爷的一种公平!
  前几天,我在海南澄迈走村串户来到了福山镇的花场村,一不留心竟然发现,满街小巷尽是长寿老人,八、九十岁的老人比比皆是,虽然衣着简朴但神态自若,还干着农活。走近一户人家见一阿婆在穿针引线缝补编织袋,便走进前去,一问,这个阿婆竟然一百零一岁了……
百岁老人竟然还能穿针引线,真是人间罕见!
  小小的针穴别说一般老人,就是我等这样的中年男子也到了眼花耳聋的年级,都难以做到,想不到阿婆在百岁之年却一线穿过,让我惊呼不已!
  百岁谭阿婆老人是在我的镜头下穿针引线的,神态自若,那一份淡然出乎我的意料,老人听不懂我们说的国语,但慈眉善目的表情却似乎给了我们一种力量:那就是对人生,无论是繁华还是寂寞,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落,都淡然处之,这就叫着定力!
  送完红包并将在场她的曾孙们一起,我们转着老人合影留念便离去了,离去的是一种怀念,也是一种祝福,真诚地祝福这位穿针引线的百岁阿婆健康快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当前的位置:&&&&
大名县:106岁老人能穿针引线 爬山也不在话下
【字号: |
  长城网邯郸10月8日电(马顺利 贾凤彪)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人活百岁,更是稀少。然而在大名县的张集村,就有这么一位106岁高龄的百岁老人孟献芝,现如今还能穿针引线,缝衣做被。
  在家人拿过来的户口簿上,记者清楚地看到,孟献芝老人是日出生,今年已经106岁了。别看老人100多岁了,但耳不聋、眼不花,行动自如,而且极有规律。她生活中的一些家务都亲力亲为。洗脸、洗衣、吃饭都不用别人,全部由自己完成。孟献芝老人说自己有的是力气,不需要别人帮忙,也不想给儿孙们添麻烦。
  “洗衣服谁也不让他们洗,我躺那不能动了,给我洗了行,我能吃能喝,我(身体)没一点事,耽误孩子干啥。昨天做了一个褥子,原来大褥子、被子一天做两个,看这会 (一天做)一个褥子,穿针也需要一大会儿功夫。”孟献芝说道。
  百岁老人,自己还能干家务,这让村民羡慕不已。然而,让他们更加羡慕的是,百岁老人现在居然还能登山游览。
  孟献芝的儿子李一珍向记者介绍,“到济南登了登千佛山,千佛山挺高,越往上越陡峭,我要架着俺母亲她不让架,她说你别扶我,我爬,俺姐还爬不上去,俺娘居然就爬上去了。”
  这要说孟献芝老人有这么好的身体真是不简单,那她是不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啊?孟献芝的儿子李一珍解开了谜底,“俺娘这个生活方式主要早晨喝一小碗汤,喝一小碗汤吃半个馒头,配一茶碗菜;主要是喝水多,上午一暖瓶,下午一暖瓶,两暖瓶的白开水,一天必须的两暖壶水;肉也不大吃,吃肉就吃肥的,吃三四片肥的,年轻的时候他就爱吃肥的。”
  孟献芝老人除了饮食比较规律外,作息时间也是很有规律。晚上7点她就睡觉,早上按现在来说6点,6点多一点就起来了,起来洗洗脸、刷刷牙,吃完饭,这上午扫扫院子。
  最后,孟献芝告诉记者,“这么好的日子,那时候糠、菜还摸不着,这时候馒头蒸也不蒸了,(孩子)给。到点媳妇给送水到点送饭,你上天啊,咱自己得知足。”
  知足老人说的真是太好了,俗话说知足常乐,知足这也正是孟献芝老人长寿的秘诀之一,在这里也衷心的祝愿孟献芝老人能够创造一个生命的奇迹。
图:爱喝水的孟献芝老人。马顺利 贾凤彪图
图:正在做被子的孟献芝老人。马顺利 贾凤彪图
图:孟献芝老人的户口本。马顺利 贾凤彪图
关键词:大名|老人|爬山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郑建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穿针引线邀请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