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年头竞技场什么时候开下的一场大雪?

【My Way★萌最牛】瑞雪兆丰年——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雪!_艾梦萌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230贴子:
【My Way★萌最牛】瑞雪兆丰年——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雪!收藏
一个冬天没有下雪啦!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雪,早上起来白茫茫的一片,心情豁然开朗!感觉一切都挺美好~~&&(*^__^*)&嘻嘻……
&&&立春后的一场大雪预示着09年是个好年头!希望今年自己有个好收成,也祝愿梦萌和所有的哆啦A梦09年大丰收!
一个冬天没有下雪啦!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雪,早上起来白茫茫的一片,心情豁然开朗!感觉一切都挺美好~~&(*^__^*)&嘻嘻……&
&立春后的一场大雪预示着09年是个好年头!希望今年自己有个好收成,也祝愿梦萌和所有的哆啦A梦09年大丰收!&
&
&
&作者:sunhuadong-19&09:32& &回复此发言
我这太阳老大了,好想见雪哦,我堵没见过,楼主快给我寄点来
来北方吧小南,让你见识一下雪的魅力!!&太美啦!
一切都是白的,白茫茫的一片,感觉这个世界特别纯洁!&踩上去吱吱的,感觉特好!!&
最近怎么个个那都下雪!都几月嘞!俺们这今天下雨了!
好想去北方哦,那一定好冷的,我怕
好想去北方哦,那一定好冷的,我怕&
&
&
&作者:哆啦艾梦萌南&&13:17& &回复此发言&
感觉到冷了,你就会感觉人活的很实在!!!
我最喜欢北方了 因为我喜欢冬天  可是俺们这的冬天很热
呵呵~&那就等你长大了来北方上大学!&去北京发展
还可以经常见梦萌呢~
我已经快大学毕业了哈
我已经快大学毕业了哈&
&
&
&作者:浅浅深深爱萌&&15:12& &回复此发言&删除&
&
--------------------------------------------------------------------------------
&
呵呵&晕!&我还以为你在上高中呢,你上的哪个大学呀?&不能小妹妹啦,得叫美女!!
在福建泉州这滴呀
美,今天我们这儿也下雪了,我才小学4年级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北京的雪下得最大的时候有多厚?_百度知道
北京的雪下得最大的时候有多厚?
提问者采纳
1978年左右下过一场大雪,我记得大约有半米厚,骑车是不可能的只能慢慢推着走,我从朝阳门推着自行车走到三元桥附近去上班(那时还没有三元桥,当时那里叫牛王庙),那时下雪也不撒盐水路上的冰且化不了呢,现在撒盐水路上没冰了但环境污染了,路边上的树很容易死。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我只见过一尺多厚的雪,再大的就不知道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就那么大,很多年没见过了
十厘米多一点吧
今年冬初 一次
下过一次大雪
就没有印象了
看看今天的雪厚到脚踝了
还在下呢哎..何时停阿!!!
我记得小时候下过半米多的雪.大概是78年吧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关于征集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文史资料的启事&
发布时间:
<font color="#14-12-30
关于征集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口述文史资料的启事
为更好地挖掘整理、保护传承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丽水市政协与丽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协商决定征集出版丽水市《传承非遗》(暂定名)口述文史资料专辑,现向全市征集稿件。
一、征稿主要对象
1、丽水市级(含)以上“非遗”项目传承人;2、前述传承人的亲属、同门学徒等熟知传承人学艺、发掘、研究、探索、发展、传带和利用“非遗”情况的见证人;3、“非遗”保护工作的管理者、参与者、知情者、志愿者;4、研究“非遗”项目的专家学者;5、关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政协委员及其他各界人士。
二、征稿内容
丽水市级(含)以上各类“非遗”项目传承人传承、保护、利用“非遗”项目的亲历情况;社会各界人士为保护传承与利用“非遗”项目所做工作的亲历、亲见、亲闻情况,具体内容见《征稿提纲》。
三、稿件要求
1、来稿要突出真实性和史料性,以记述体陈述人物与事件,记录当事人的亲历、亲见、亲闻的真实过程,稿件既可全面叙述,也可重点记述人物、事件的一个或几个关键的片段,或者某件事情。来稿切忌以总结、新闻报道、诗歌、散文等非纪实的文体。每篇文章2000 字左右,同时请提供与文章内容直接相关的照片2-3 张,并加说明。
2、可由传承人、见证人自己撰写;也可由当事人口述,由他人以传承人或见证人的口气整理,但稿件必须以传承人或见证人的第一人称表述,行文力求生动活泼,有情节,有故事,有内涵。
3、请在稿件标题下方注明口述者与整理者的姓名,在稿末加传承人简介(50 字内),以及口述人与整理人的姓名、职务、通讯地址、联系方式等。
四、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15 年5 月31 日,特殊稿件可适当延长时限。欢迎发送电子文稿,也可同时或只投寄纸质文稿。
五、稿件使用
对有价值的稿件,将编入丽水文史资料《传承非遗》(暂定名)一书,公开出版发行。自征稿之日起在《丽水日报》文史专版、《丽水政协》文史专栏选用,择优向浙江省政协《浙江文史资料》专刊推荐使用。稿件一经采用,分别付给稿酬,编入图书者,另赠图书1 册。
六、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丽水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办公室,联系人:周晓
电话:,电子邮箱:;
单位:丽水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社会文化处,
联系人:黄来松
电话: 电子邮箱:3
邮编:323000
发稿时,请注明为《传承非遗》文史稿件。
丽水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丽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4年6月12日
丽水市“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利用
文史资料征集提纲
一、民间文学
1.民间文学传说的发掘亲历与见闻
2.民间文学的探讨(考证)研究亲历与见闻
3.民间文学的传播流传的亲历与见闻
4.歌谣方言谜语等的收集整理亲历与见闻
二、传统音乐
1.传统器乐的习艺亲历与见闻
2.传统民歌的实践亲历与见闻
三、传统舞蹈
1.传统舞蹈的习艺亲历与见闻
2.传统舞蹈的表演亲历与见闻
3.传统舞蹈的传承发展亲历与见闻
四、传统戏剧
1.传统戏剧的习艺亲历与见闻
2.传统戏剧的表演亲历与见闻
3.传统戏剧的传承发展亲历与见闻
1.鼓词的习艺亲历与见闻
2.鼓词的表演亲历与见闻
3.鼓词的传承亲历与见闻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
1.传统体育的习艺亲历与见闻
2.传统体育的表演亲历与见闻
3.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亲历与见闻
七、传统美术
1.传统美术的习艺亲历与见闻
2.传统美术的宣传展示亲历与见闻
3.传统美术的传承发展亲历与见闻
八、传统手工技艺
1.传统手工技艺的习艺亲历与见闻
2.传统手工技艺的宣传展示亲历与见闻
3.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发展亲历与见闻
九、传统医药
1.传统医药的习艺亲历与见闻
2.传统医药的发展过程亲历与见闻
3.传统医药的传承发展亲历与见闻
1.民俗活动的亲历与见闻
2.民俗活动的组织宣传亲历与见闻
3.民俗活动的传承发展亲历与见闻
十一、“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亲历与见闻
1、制定“非遗”保护工作规划的亲历与见闻
2、……申遗亲历
3、我所亲历的某某非遗保护规章的制定过程
说明:“亲历”是指传承人的亲身经历;“见闻”是指传承人的亲属、师兄弟妹等熟知传承人学艺、发掘、研究、探索、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见证人的所见所闻。
撰写政协文史资料的基本要求
政协文史资料从分类上讲,属于历史学的分支――史料学中的口碑史料,“亲历、亲见、亲闻”是其特点。它以中国近现代史为背景,记录的内容和目标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体育等各个方面有存史价值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撰写“三亲”史料时,首先要确定选题,并明确将撰写的主要内容,然后将自己亲历、亲见、亲闻的往事以叙事的方法记述下来。一篇文章既可写一件事,也可几件事;既可全面写一件事,也可写一件事的某些重要片段;既可以人为线索来写事,也可以事为线索来写人。过去征集的文史资料常常以“我所经历的……事”“我所知道的……人”“……亲历记”“我参与……事的过程”等为标题,文章均以当事人的第一人称来写,这符合文史资料的“三亲”特征。同时,一篇好的文史资料应遵循四个标准,即:政治导向上要体现正能量,史实上要实事求是,内容上要能反映历史风貌,文字表述上要顺畅,达到叙事明理的目的。
文史资料记叙的方式是“平铺直叙”。如一位从事化学研究的政协委员写过一篇关于他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经历,虽然史料记录里不可避免地涉及其专业领域,但内容并不是生涩的化学学科专业知识,而是平铺直叙其创建过程,其史料使人易读易懂,读之有味,感之有悟。要把重点放在事件发展,人物变化的过程上,文章要有内涵、有情节、有故事、有存史资政价值。万不可写成总结式、研讨式、新闻报道式、项目产品说明式或人物介绍式的文章,也不能写成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
文史资料最重要的是“料”,就像烹饪时有“主料”和“辅料”。关键是“主料”要好,同时辅以好的“辅料”。紧紧围绕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展开,有丰富的细节,史实表述无误,可读性好,达到既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又较受读者欢迎的目的。
我的板龙故事
武良满口述 &黄来松整理
武村舞板龙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可是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并没有舞板龙的印象。记得祖辈的老人武老蓝说过,两百多年前丽水联城武村一带就有逢年过节舞板龙的习俗,但最早流行的是舞布龙,并不是板龙。相比板龙,布龙的制作、舞蹈技术都比较简单,容易操作,需要的人手也不多,组织活动比较容易。后来改为舞板龙的原因,据老人说,有一年村里的布龙队在现在的老竹镇梁村舞布龙的时候,当地村民按照当时的习俗向布龙扔鞭炮祝贺,想不到发生了意外,布龙着火被毁。后来有村民就建议改舞板龙,因为舞板龙的习俗是不能向龙身扔鞭炮的。
听村里人说,1952年时候武村曾组织了一次舞板龙活动,那时候我还没有出生。我和板龙结缘则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事情。我第一次参与村里组织舞板龙是1976年,那时候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村里为了庆祝粉碎“四人帮”而组织的大型庆祝活动,这也是村里隔了二十多年后再次组织的舞龙庆祝活动。我的堂叔武村儿是民国以来武村板龙带龙珠的主要代表,也是武村板龙表演的台柱。带龙珠是舞板龙的关键,板龙阵型的变化都由龙珠指挥。龙珠由高80 厘米,宽50 厘米的圆灯和一根带顶的山竹组成,一个人舞动,此人为板龙活动的引路人,也是舞龙表演最主要的角色。板龙由龙珠带头,龙头紧跟龙珠,龙珠带到哪,整条龙就盘到那。那时候,武村舞龙的阵势有十阵、梅花阵、烧香阵、元宝阵、鸳鸯阵、五星阵、三角阵、绕龙头、绕龙尾、生龙蛋等,表演时候根据舞龙场地大小形状,由龙珠手计划选择阵型,舞龙中做到阵阵相连,一阵扣一阵。板龙舞动时,整条龙威武壮观,表演生龙活虎。各种阵式都需要龙珠的指挥,龙珠的舞动是板龙舞蹈精彩与否的保证,看似容易,其实难度不小,有较高的技艺要求。
从知道村里舞板龙那年开始,我经常跟随武村儿去看板龙的制作和绘画,渐渐地我对舞板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武村儿问我:“有没有兴趣学习带龙珠的技艺?”我说:“很喜欢!”他就说:“那么我教你怎么样?”就这样,1978 年我开始跟随他学习带龙珠的技术。
带龙珠是一项很消耗体力的活动,圆灯和山竹看起来份量不重,但是要舞动起来也挺费劲,更何况舞龙活动的时间很长,一晚上少者五六个小时,多则十来个小时,需要很坚强的毅力。那时候我二十多岁,体力不是问题,关键是能掌握比较全面的舞龙技术,这是舞板龙主要的难题。武村儿是一个很好的龙珠手,也是一位很好的师傅,在他的精心指导下,两年之后,我基本掌握了带龙珠的技艺。有一年村里又组织舞板龙活动,堂叔年纪大了,有点吃不消,就叫我试试,我当时也担心自己带不好,但是又很想尝试一下,于是就硬着头皮上去,想不到第一次演出效果就不错。1982 开始武村舞板龙持续了十多年,那个阶段是武村板龙最兴盛的时期。有一年,村里曾经由另一位龙珠手带过龙珠,结果技艺没有学到家,舞动的板龙阵型变乱,龙头进去出不来,弄得场面很尴尬。之后,村里每逢舞板龙,基本都由我带龙珠。
参与舞板龙活动多年,我印象最深的有两次。一次是1997年参加丽水市庆“香港回归”大型民间欢庆文艺演出。当时组织了青林村、武村和老竹马村三支舞龙队在丽水市区纳爱斯广场欢庆,武村的板龙获得冠军,绕头阵、绕尾阵、元宝阵等多种多样的舞龙阵型获得满场喝彩。当时的武村板龙舞遍了丽水的大街小巷,其舞龙的图片登上了《浙江日报》,为丽水山城增了光。
还有一次,也是建国以来处州板龙活动最热闹的一次。那是2005 年,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和丽水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第十一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暨2005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开展了“龙腾狮舞闹莲城”大型庆祝活动。整个活动3000多人用长达130多分钟的时间进行舞龙表演,舞出了丽水人民欢迎世界各国和各地摄影人的诚挚和热情,让人大开眼界。丽水各地共有20 多条板龙齐聚丽水市区,在纳爱斯广场进行大型的舞龙舞狮活动,全长208 节的云和祥龙获得“处州第一龙”的称号,武村板龙得了银奖。
舞板龙是一种辛苦的娱乐项目,板龙的龙身由木板和纸张、篾等轧制而成,分量不轻,而且舞龙除了本地之外,大都要去外村,除了去很远的村先用拖拉机运到一个地方,然后再组装起来之外,去大部分地方几乎都是步行前往。武村板龙的足迹遍布联城周边的乡村及丽水城、碧湖镇、青田腊口等地。那时候瓯江上没有大桥,到水阁等地还得先坐渡船,再搬上岸组装。有时候舞龙结束回家,天已经大亮,白天在家睡大觉,第二天晚上再去其他的村庄。
舞龙所需的费用都是由村民集资。1987 年的,我曾经垫付了5千元钱购买了木头、篾子、纸、蜡烛等等,还要雇佣不少人帮助加工、轧制、绘画和裱糊。舞龙常常要到一些村庄或者部分村民家中祝贺讨彩,少者几百元,多着上千元,除了成本,余下的钱给舞龙手发工资,以前一般每天只有2 元多,1987年有7元多,大家都很高兴。舞龙是一项集体项目,组织一支舞龙队,少者一百多,多着几百人,而且都需要年轻力壮的劳动力。龙头需要七八人一起抬着才能舞动,龙身一般一节一人,舞动的时候要其他人在边上协助,龙尾需要三人。舞龙时候的鼓乐队多则七八人,少者三四人。1987 年的舞龙队,龙身有125节,为武村历次舞龙之最。
由于我积极参与舞板龙的活动,2009 年被文化部门确定为丽水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同年还被评为首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几年下来,我也获得其他不少的荣誉,2000 年获莲都区“走进新世纪”民间文艺大会组织奖和表演一等奖;2003 年参加丽水市民间文艺踩街表演活动荣获金奖;1998 年、2000 年、2005 年等多次在丽水电视台播出由我带队的武村板龙队表演的节目盛况。
近几年,由于舞板龙需要的人手多,影响面广,部分领导出于安全责任考虑不愿意批准,舞龙活动主要局限在边远的农村,丽水城区自2005 年那次龙狮大赛之后就再也没有舞龙活动了;加上大量村民外出务工,在家的时间短暂,加上舞龙活动非常辛苦,大多数年轻人不乐意参与,武村的春节舞板龙习俗也渐行渐远。作为舞龙技术的传承人,我内心还是割舍不下,平时有机会的时候经常指导自己的两个儿子和部分村民参与舞板龙、带龙珠等舞龙技术。特别是自己家,我规定每年吃年夜饭时,父子三人都要在饭桌上复习带龙珠的技艺,以桌为场地,以筷为龙,合心演示舞龙情景,一心想让武村板龙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武良满 &&丽水市莲都区联城街道武村,处州板龙省级非遗传承人,首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
联系电话:
黄来松 &&现供职于丽水市非遗保护中心,主要负责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联系电话:
情牵木偶30年
胡金洪口述 &陶雪亮整理
我与妻子朱柳翠都是莲都区仙渡乡芦村人。1977年,村里办起了婺剧团,喜欢戏剧的我与朱柳翠都参加了。在剧团里,当时朱柳翠15 岁,演的是花旦,我18 岁,演的是小生。在《三请梨花》、《血手印》、《碧玉球》等众多传统婺剧中,我们两人演的都是夫妻戏,演着演着,便演出感情来了。那时,剧团的人也担心当家花旦外嫁,一旦嫁了出去,恐怕剧团要散伙,所以明着暗着都撮合我们。我们可说是真正的因戏结缘,在朱柳翠16 岁那年就订了婚。后来,我和朱柳翠双双被雅溪区婺剧团选中。1980 年,我们又被邀请加入当时的丽水县木偶剧团。因为我们有着扎实的婺剧基础,在木偶剧团只跟着师傅学了半个月,就跟团出演了。当时的木偶剧团隶属于丽水县文化馆,演员都是转工不转粮,后来,县文化馆也放任不管了。1982 年,我自己置办了一套木偶行头,打出自己的招牌,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转眼间,30年过去了,我没有中断过木偶戏演出,期间经
历的辛酸事有趣事,真是一言难尽。
1982 年,我和朱柳翠正式结婚,我们的木偶剧团也开始奔赴各地演出。这个5 人组成的木偶剧团,最初清一色是我的家庭成员:我和朱柳翠两人在前台拉线表演,两个弟弟和老丈人坐后台演奏鼓乐。
那时,演出的报酬很低,一个下午、一个晚上两场戏,戏金总共只有20 元,坐后台的工资,一天只有2.5 元。演出的频率却很高。最初的两三年,一年演出达300 来天,近600 场次。那时,交通极为不便,那种辗转奔波之苦,终生难忘。随着小孩的一个个出生,生活的艰辛更加突出。我的大女儿1983 年6月2 日出生,7 月15 日就抱着出去演戏了;儿子1986 年4 月24 日出生,6 月1日就抱着出去演戏了。演出时,只好把婴儿的摇篮放在后台,哭了,坐后台的小叔子边演奏,边用脚摇几下摇篮。演出间隙,还得忙着给孩子喂奶。
除了交通不便,上世纪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通讯也极为落后,联系演出事宜,一般靠写信、发电报来沟通。记得1988年的一天,一个写戏人原先写信说好,叫我的木偶剧团到遂昌金矿附近的治岭头村演出。等我雇人将戏箱运到,写戏人却没了踪影,原先说好的戏也泡汤了,只好又将戏箱运回。那时,到治岭头村的40 来里路,因没有班车,我妻子抱着1 岁多的女儿走路去。往回走的路上,女儿饿得大哭不止,妻子也忍不住哭了。
艰辛付出,换来的是甜蜜的回报。1986 年,我拿出一万元钱,在村里盖了一栋占地100 平米的两层青砖楼房。能拿出这么些钱盖房子,当时,在我那个偏僻山村,是不多的。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在现实生活中,我的木偶剧团还真的有过三个人演一台戏,且连着演了一个月。
那是1991 年,衢州一位写戏人通过书信和我联系好,确定一个日期在衢州一个叫派溪头的村庄演木偶戏,信中说好由他在当地叫两个坐后台的乐师。后来,我和妻子带了一位后台乐师,连同做戏的行头,到达派溪头村时,却因故迟到了一天,那位写戏人已经外出了,临时再也请不来后台的乐师,怎么办呢?迫于无奈,我只好自己一人在台上提线表演,后台鼓乐由妻子和另一位乐师两人完成。后台的乐器、响器共有16 样之多,原先一个正吹、一个三弦、一个鼓板,每人需操作五六样乐器、响器,已忙得不可开交,现在由两人操作,可想而知有多累人。我妻子不但要操作好各样乐器,还得搭腔说唱,更是一个人分好几个用。这些木偶,一般都有五六斤重,身上牵着的线,多的有12 根线,少的也有9 根,半场戏一人牵拉下来,已累得够呛。好在夫妻俩都精通前台后台,我牵拉了半场,累了,换妻子上,自己坐后台。就这样,三个人,硬是将三天四夜的一台戏做了下来。没想到的是,演出效果出奇的好,附近村庄一个接一个演了下去,竟演出了整整一个月!当地的观众都向我们竖起了大拇子,称我们是“天上掉下来的神人”。
要说30 多年来究竟演了多少场木偶戏,还真的没做过统计,
因为实在太多了,也无法确切统计。自1982 年创建木偶剧团以来,演出剧目从最初的5 本,增加到了现在的80 多本。学习新剧的那些日子,夫妻两个躺在床上,也大多是讨论、练习戏文的说唱。
所有的剧目中,除了《陈十四夫人》采用松阳高腔外,其他都是婺剧唱腔。而《陈十四夫人》连本剧共有13 本,每本演出时长3 个多小时,整个剧演下来,长达39 个小时,需演六日七夜,堪称木偶戏之最。
多年来,我的芦村木偶剧团活跃于除景宁外的丽水各县(市、区),远的去过温州、衢州、武义宣平等地。为了让观众好懂,我和妻子在平时的演出过程中,还努力学习各地的方言,戏中的说白,尽可能地使用当地的地方方言。比如,在遂昌演出,就用遂昌话说白。至今,我们可以用丽水话、缙云话、松阳话、遂昌话、宣平话5 种地方方言说白。
由于演得好,有的地方由原先说好的演出三天,加演到10天。一些地方就是等着,也要等我的剧团去演出。尤其是20 多年前,还为此发生多次“抢戏箱”的事。最有趣的一次是在遂昌演出,有两个相隔10 多里路的村庄,一个叫老虎岩村,一个叫岩上村,从辈分上讲,老虎岩村是外甥辈,岩上村是娘舅辈,两个村都抢着请我的剧团去演出,在另一个村庄刚演毕,老虎岩村的小年轻就不由分说将戏箱抬走了。岩上村的人不肯,说哪有外甥抢娘舅的?最后说好,在老虎岩村演完,由该村将戏箱送到岩上村。后来,戏箱送到后,岩上村的人要求对方买炮仗才能走人。我只好从中调解、说好话,将事情化解。在衢州常山县的一次演出,由于当地多年没有木偶戏演出,组织者从中看到了商机,卖门票观看,还从中小赚了一笔。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时代的变迁,木偶戏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线。我的木偶剧团从鼎盛时期的年演出约300 天,减少到了如今的年演出约100 天。虽然戏金现在提高到了700元一天,但场次的锐减、观众的锐减,木偶戏还是陷入了惨淡经营的尴尬境地。一年下来,除去工资等开销,我们演木偶戏的收入只有3 万多元。其实,近10 年来,都只能维持这样一个水平。平时,我和妻子在家种田,维持生计。
演木偶戏,赚不了钱,但是扔不了,感情上割舍不了。在
许多地方演出,观众反映:唱得好,牵得好,就是听不懂,就像“花狗看被单”。他们都说,要是有一个屏幕显示唱词字幕就好了。我也曾想购买,但一投资,就得上万元,还得增加人员的开支,就犹豫了。我也曾多次想将此手艺传给儿子,但因为赚不了钱,儿子根本不愿意学。近年来,我的木偶剧团先后被评为莲都区、丽水市乃至浙江省的文化示范户,我本人也被确定为丽水市和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政府部门的重视,让我看到了木偶戏充满希望的明天。
胡金洪&& &丽水市莲都区仙渡乡芦村处州提线木偶戏省级非遗传承人,多次参加各地的展演活动。
联系电话:
陶雪亮 &&&丽水广播电视报社编辑兼记者。
联系电话:
戏& 曲& 人& 生
陈春林口述 &韩小娟 &黄来松整理
松阳高腔发源于我的老家松阳县玉岩镇新岗村,是一种历史悠久、自成格局、颇具特色的单声腔剧种,源于宋元南戏,民国17 年(1928 年)的《松阳县志》就有新岗村演出高腔的记载。因其在艺术上保留着很多古戏痕迹,被有关专家称为戏曲的“活化石”。在我的记忆中,以前逢年过节、举办各种庙会和节庆活动的时候,都离不开松阳高腔美妙的声音。那时我虽然听不懂高腔的唱词,对高腔30 多本大戏也知之甚少,但对华丽的戏服和各式各样的面具却情有独钟。牛头、马面、弥勒佛、八仙等等的面具都是自己少时神往的东西。每次演出,根据扮演的角色不同,演员们穿上服装,画上脸谱、戴上面具。因此,猜测演员的身份就成了我们儿时的乐趣。那年头,在我们的村里随便拉一个村民,即便不能上台演出,但也个个都可以唱几句拿手的高腔。我的父亲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从来没有参加过高腔演出,虽然嗓音不是很好,但在家中也偶尔能够哼几句。在这种氛围中成长,小时候我就对高腔演出有着浓厚的兴趣。1964 年春,以原新岗村为班底的高腔剧团恢复演出。因为那时候演员短缺,剧团急需培养年轻演员。经村民集体商议,将当时村里十几岁的小朋友全部召集起来,然后根据小孩的兴趣爱好和面相特征,分配给他们不同的角色。经过当时剧团老艺人的筛选,那时候有13 位小朋友到了高腔剧团,其中就有我。根据我的爱好特点,团里让我主演大花脸的角色。从此,我就和高腔结下了不解之缘。
新岗高腔剧团属于农村业余剧团,农忙时节广大演员参加生产劳动,农闲时间组织演出,因此对唱腔和表演水平等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剧团也没有明确的师徒关系,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拜师。记得当时指导我们的是李宙献老师,和其他老艺人相比,他的要求比较严格,表演技艺在剧团也是数一数二的。当时的学习条件比较差,每天表演完各种规定的动作之后,晚上还需要在松油灯下熟读戏文。记得当时李宙献老师得了中风,整天躺在床上,无法下地活动。因此,演出前我们要把师傅抬到演出场地,结束后又要把他抬回家,由于他无法现场指导走舞台步和练功,也不能亲自示范表演动作,只能通过语言指导,其他的老艺人在边上示范。出于对戏剧演出的喜爱,我们很快就掌握了演出技艺,当时我们学了大约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可以登台演出了。
记得第一次演出的时候已经是年底,当时下了一场大雪,演出之前我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去接师傅来教戏,临场前再做些指导。我和几个小朋友腿上绑着棉絮毯子,冒着大雪,在崎岖的山路上一步步的挪动,回到演出场地,我们几个的手脚都冻麻木了。那时我还是小学刚毕业,为了看懂剧本,打破传统高腔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我一边读戏文演戏,一边还坚持去完成初中的课程。在学习每一次戏文的时候,都要将传统剧目的手抄本看熟,领会戏文的主题,将自己的角色分析到位,这样的演出自己感觉比较成功。
自从跨进高腔表演大门那时候起,我几乎投入所有的精力苦学高腔表演,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小时候曾立志要将高腔演唱的技艺传承下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想经过自己的努力,让松阳高腔走出大山,走向更为广阔的天空,以便让更多的人领略高腔的独特魅力。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我对高腔的感情越来越深,除了尽力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吸引更多的观众之外。为了让剧团有戏可唱,我还要负责最重要的剧团跑戏工作,因为没有市场我们的演出就没有着落。由于当时交通不便,邻近的镇子和村子,我亲自去跑,较远的地方,只能通过自己的人际关系或者远方的亲戚帮忙联系。几次成功的联系到演出市场之后,村民们对我比较信任,将我推上了白沙岗剧团团长的位置。我知道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这既是村民对我表演艺术的肯定,也是对松阳高腔生存与发展希望的寄托。
为了这份责任,也为这份肯定和寄托,我一直在传承高腔的道路上艰难跋涉。在20 世纪80 年代的时候,高腔剧团的收入是非常少的,虽然一年的演出有几十场,但是收入还不足2000元。若想完全靠高腔演出养家糊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幸运的是我家人以及大部分亲戚朋友,对我在高腔剧团的全身心投入从来没有怨言,即使是在剧团最困难,全年几乎没有收入的时候,妻子和家人仍然对我一直默默的支持。不过让我感到遗憾的是,自己的两个儿子不愿意继承高腔事业。两个儿子虽然从小受我的影响,都会哼几句高腔,但都不是真正地喜欢高腔,更不愿意为高腔献出自己的努力。因为高腔演出收入低,待遇差,大儿子年轻时候还跟我去演出几次,但长大后也就彻底拒绝加人高腔演出的行列;小儿子更是从小就没有表现出一丝兴趣,几次拒绝了我安排他参加高腔演出的建议。本来在我们中国,子承父业是理所当然和天经地义的,但毕竟生存和人生的选择无法勉强,我也只能带着这份遗憾看着他们离高腔越来越远。我的两个儿子看我整天为高腔的传承奔波忙碌,致使家里的日子过的很是拮据,虽然他们也意识到高腔传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面对生活的无奈,大儿子与毅然走上了从商之路,小儿子虽然没有走出大山,只是做个本分的农民,但是也远离了高腔。虽然儿子的选择给我留下了很多的失落和遗憾,但值得庆幸的是,两个儿子对我选择的高腔事业还是非常的支持,并没有反对、说服我离开高腔的演出。从1978 年到2000年,22 年漫长的高腔演出生涯是艰辛和难忘的,2000 年的时候,由于身体不适和长期气管炎的折磨,我不得不退出了高腔演出的舞台。
在我的记忆中,最为难忘的不是学习高腔技艺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而是村里的白沙岗剧团面临解散的那段时期。 年,可以说是白沙岗剧团的黑色年代,松阳高腔在这时候走到了悬崖尽头。作为传统的民间泥腿子业余剧团,白沙岗剧团外出表演的机会原本就不多,加上现代娱乐形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更愿意去接受新式的文化方式,喜欢高腔的年轻群体不断减少。之前,高腔剧团演出的时候,大型的表演观众可以达到几千人,小型的表演也有几百人,现在观众越来越少了,有时候只有数十人,甚至有时候演员比观众还多。高腔的衰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以前村民们每年农闲的时候愿意参加高腔演出还是希望能够增加点儿收入,后来长期面临高腔演出市场每况愈下的现实,村民们的凝聚力也慢慢开始动摇了。
从1982 年开始,松阳县领导及文化部门都十分重视对松阳离腔的保护,也多次作过资助扶持,但是面对市场的不景气,政府的补助几乎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生存问题。在看不到任何前景的情况下,当时大伙一起商量,纷纷提出要解散剧团,变卖演出设备。就在大家准备变卖家底之时,出于对高腔的感情,我建议大家还是先保留这下演出设备,到时指不定哪天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大家的共同努力,松阳高腔说不定还可以重整旗鼓。但是大家都表示反对,认为高腔的消逝是大势所趋,留着这些设备没有价值和意义,变卖了多多少少还可以回收点成本。当时我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没有和家人商量就去借了几万高利贷,买下了剧团当时所有的道具,包括戏服和所有的舞台设备。当时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来说,借高利贷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那时我家里的唯一收入就是靠种着几亩薄田养家糊口,连生存都比较困难,更不要说偿还高利贷。所以现在回想起来那几年生活的艰辛是难以形容的。当时村民们都不理解,剧团都散伙了,留着这些服装道具还有什么作用?我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
虽然高腔剧团已经解散,但是我还是对高腔存在很多的留恋,从剧团解散开始,我一直东奔西走,到有关部门了解相关政策,期待高腔这么艺术能够延续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县文化部门了解到白沙岗剧团的生存现状之后,多次组织人员开展调查研究,并帮助我们到上级部门去呼吁争取,使白沙岗剧团在短暂的沉寂之后又获得了新生。2003 年8 月,我省文化艺术保护工程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松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多次召开松阳高腔保护工作座谈会,并制定了《松阳高腔保护实施方案》,2005 年5 月松阳高腔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 年6 月,又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沙岗剧团被列为松阳高腔传承基地之一。这些可喜的变化,为白沙岗剧团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2007 年,我个人也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玉岩中学高腔传承基地为小学生和初中生传播松阳高腔表演的技艺。 我想,虽然自己不能登台演出了,但是传承松阳高腔是我终生的责任,松阳高腔已成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重点保护的文化艺术形式,但目前还依然在濒危的困境中苦苦挣扎着,我们真的需要政府和我们共同努力,来为松阳高腔找一条生存之路。
陈春林 &&&松阳县玉岩镇新岗村。松阳高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978 年至2000 年,担任松阳高腔白沙岗剧团团长。联系电话:
韩小娟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留住传承人》一书中《戏曲人生》撰稿者
黄来松 &&&现供职于丽水市非遗保护中心,主要负责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联系电话:
把“龙泉山歌”唱进非遗
吴少如口述 &陶雪亮整理
我家住龙泉塔石乡南弄村竹坑自然村,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就是唱龙泉山歌的好手,《采茶山歌》、《卖花线》、《孟姜女》等等,都是少年时代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学会的。那时,我父亲白天上山劳动时会唱,夜晚空闲时更是经常唱。可惜的是,在我31 岁时,父亲就去世了。而当时的“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也让山歌遭遇了劫难,所有的龙泉山歌、民间小调歌词全被付之一炬。虽然没有了歌本,但龙泉山歌却在我的心底扎下了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村里组织了文艺宣传队,时常到邻近的村庄去演出,龙泉山歌才恢复起来。
“正月采花采山茶,路边百草正发芽;郎儿廿三妹十八,十八廿三正年华。二月采花采斜梅,燕子双双梁上飞;春社飞来秋社去,飞入寻常百姓居。……十二月采花采腊梅,腊梅花开过年时;梅花芳香迎佳节,小妹唤郎明年来。”这首《采花歌》是我改编整理的,2007 年我参加“龙泉市塔石乡首届十大歌手”比赛,唱的就是这首龙泉山歌,当时获得了“十大歌手”称号。此后,大到龙泉市里的活动,小到一些庙堂、社区的活动,纷纷前来邀请我去演出,最多的一年,演出达40 多场次。而《采花歌》,既是我的“成名曲”,也是我每次演出的保留节目。我最拿手的,还是反串女角。
第一次反串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那是2007 年,我在一个叫“龙泉老年越剧队”的老年越剧爱好者组织里演戏。越剧队共10 个演员,就我一个是男的,且年纪最大。有一回,越剧队排演越剧《祥林嫂》,第一次排戏时,大家都不肯演祥林嫂,我就自告奋勇,说由我来反串演祥林嫂好了。没想到的是,我的演出一下子征服了观众,效果奇好。这以后,反串演出成了我的专长,我先后反串了孟姜女、祝英台、白素贞等花旦角色,一些观众还昵称我为龙泉的梅兰芳。在一些地方演出后,一下戏台,许多观众会围上来,称赞我演得好,这么大的岁数了,花旦还能演得如此传神,真是神了!
后来,唱山歌走红后,我干脆也来了个男扮女装演唱山歌,
我的演出时常博得观众哈哈大笑。
最有趣的是,在演出中,由于我的音质较为细腻,加上扮了女装后几可乱真,由此“骗”了不少的观众。前年三月三,在龙泉竹畲乡节上演唱《采花歌》,就连坐在主席台上的好几位领导也“上当”了,私下打听:哪里请来的老大妈,唱得这么好!直到演唱完毕,主持人淘气地把我的老妪帽一脱,露出一个光头,大伙才恍然大悟。
每年的正月和9 月重阳节前后,是我最忙的时候,算得上是我的演出“旺季”。近五六年来,我先后到过70 多个地方演出,有的场所还不止一次。丽水纳爱斯广场、庆元广场、景宁大均等外县市区,也留下了我表演的身影。我所参加的演出,大多是义务的,只要有人来请,我全身心地投入表演,从来不去计较报酬,因为这是我喜欢的事业,我觉得参与了就是一种幸福。时常有人问我,“你这么大的年纪,这么频繁地到处“走穴”,会不会累着?”我一直都微笑摇摇头,算是对他们的回答。我自己觉得,一段时间没有唱歌,就感觉死气沉沉的,人很疲软;而只要有演出,马上就来了精神,整个人特别有劲头,所以演出从来没有感觉过吃力。
2012 年初,我还收了7 位女徒弟,义务传授龙泉山歌。
我有3 个女儿,大女儿、二女儿都会唱山歌,二女儿还会唱越剧。对于我到处“走穴”演出,我的女儿们都挺理解我,支持我,时常叮嘱我,不要累着,快乐开心就行。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随着电视的普及和经济大潮的冲击,民间山歌受到冷落,民间歌者廖廖无几。那时,我更多的是演唱越剧,许多唱段,我看几遍影碟片就记住了。后来,我还先后加入了龙泉老年越剧队、城西越剧团。2007 年,我凭着自编的《采花歌》“一炮打响”后,渐渐受到了当地文化部门的重视。这更激起了我创作山歌的热情,此后,我又对《采花歌》作了3 次加工,并改编创作出《龙泉菇民山歌》、《香菇歌》、《情歌答唱》、《处州九县好龙泉》、《盆花》等山歌,并活跃于民间各类活动中,有请必到,四处传唱。2011 年1 月,我被授予了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泉山歌”代表性传承人。
吴少如 &&龙泉市塔石乡南弄村竹坑自然村,越剧小调名家,龙泉山歌市级非遗传承人。
联系电话:
陶雪亮 &&丽水广播电视报社编辑兼记者。
联系电话:
我的雕刻艺术之路
陈成科口述 陶雪亮整理
1954 年,我出生在缙云县新建镇大筠村。父亲陈养兴是当时缙云西乡新建一带最有名气的木雕师傅之一,擅长床花板、大橱门花板的雕刻。
在我记忆最深处,铭刻着这么一件事。那时我才6 岁光景。一天早上,我跟随父亲到10 里外的河阳村一户人家,女主人迎出大门口,亲热地将我抱进屋,随即给我端来一碗冒着热气的蕃薯丝饭,又给我夹了金针干和豆腐,叫我快吃,让我内心倍感温暖。那年代大多数农家生活清苦,我家常常是盐巴酱油下饭,能享受这样的待遇我心里非常高兴。吃完早饭,女主人从楼上抱下几块香樟木料,让我父亲雕一尊佛像,并鼓励我长大后也要和父亲一样做一位能工巧匠。当时,幼小的我暗暗发誓:长大了,自己要雕出很多好作品,把家里放满!
童年时的耳濡目染,让我从小就和雕凿结下了不解之缘。10 岁开始,我就利用课余时间,在家跟随父亲学木雕;初中毕业后,又随父亲挨家挨户学做了几年;到了18 岁,我已出师,独自外出谋生;20 岁时,我也带起了徒弟,辗转本县及丽水西溪等地做工。当时,我带一个徒弟,工钱每人每天1.8 元,给徒弟6 毛,自己一天收入3 元。而当时一个教师的月薪也就20来元,许多人眼红我工资“比连级干部还高”。
追溯起来,我已是陈家第四代木雕传人。我的曾祖父就是一个木雕能手,早在清朝,在缙云溶江乡的栖真寺,曾经陈列着我曾祖父创作的五百罗汉,可惜在国民党时毁于一旦。七年前,也是机缘巧合,我为该寺院雕塑了4 米多高的四大金刚,算是向遥远的祖先致敬。祖辈们虽然掌握着一手精湛的技艺,然而生不逢时,日子仍过得清苦。据我的父亲回忆,我的爷爷那时代,每天的工钱仅3 斤糙米;到了父亲做工时,每天的工资也仅1 元,后来涨到了1.5 元;我从跟随父亲时的1.5 元做起,后来涨到1.8 元。1998 年,雕塑黄帝时,我请的工匠已20元一天,而现在,更是涨到了300 元一天。不得不感叹这个世界变化快!
1977 年,我在家里办起了缙云县大筠工艺综合厂。那时,私人还不准办厂,只能挂靠村集体。到了1980 年,我才经批准正式办起了属于自己的缙云县木雕工艺厂。我挖到的“第一桶金”是生产木鱼。刚开始,有吃素念佛的人上门请我帮忙做个木鱼。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周边吃素念佛的人都跑到我的厂里来定做木鱼,一时名声在外。我想,本地需求这么大,外面需求估计也不小,就专程跑到天台的国清寺、普陀的普济寺了解行情。不出我所料,果然,外面的需求更大,我一下子在这两个寺院签回了很大的订单。我制作的木鱼不仅样子好看,关键是敲起来的声音好听,清脆悦耳。不同规格的木鱼,声音也不同:大木鱼“咚咚”声,小木鱼“哒哒”声,不大不小的木鱼“咯咯”声。这声音效果,也是我自己无师自通摸索出来的。制作时,我先用手指把洞口按掉一部分,边听边凿,凿到声音满意为止。我凿的木鱼不断突破尺寸,最大的一只木鱼直径达1.25 米,花费两个多月时间,用掉了一个多立方的整块樟木,重达六七百斤,后来,这只木鱼被上海的龙华寺买走。两年时间,我的木鱼遍及新昌大佛寺、杭州灵隐寺、上天竺寺、九华山圆通寺等众多国内著名寺院。用生产木鱼赚来的钱,我率先在村里盖起了一栋宽敞崭新的条石屋。
13.98 米高黄帝雕像的故事
许多人并不知道,黄帝祠宇内那尊13.98 米高的黄帝雕像,正是我的成名作品。
缙云黄帝祠宇始建于东晋,是我国古代道教活动中心地之一。1998 年,缙云黄帝祠宇重新落成。为再现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神采,当地政府部门广泛征集黄帝雕像方案,一时间,东阳、杭州等地多名木雕工艺大师参与竞标。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我拔得头筹。我竞标的优势是,由我设计的黄帝形象获得县领导及专家的一致首肯;再者,我报出的造价最低,其他投标者动辄上百万、五六十万元,我的报价仅三十来万元。
中标了,可摆在我面前的难题还有一大堆。此前,我雕像最大的作品高度只有四五米,而黄帝雕像高13.98 米(象征中国13 亿人,98 年塑造)。且只许成功,不能失败。那时,还不能制作电脑三维效果图,只能独辟蹊径,采用“土办法”。我在评审时做的一个30 厘米高的木雕样图基础上,再雕塑了一个1.398 米高的木雕样图,然后将它按10 厘米一段,锯成14 段,再每段按比例放大10 倍创作雕像,最后拼凑成整件作品。
为了按时保质完成这件作品,我请了5 位工匠,除去前期的形象设计、备料时间,整个雕像的雕凿、组装、整体处理、彩绘,整整经过了8 个月的艰辛工作,仅木料就用掉了20 立方的香樟木,终于完成了全国第一个黄帝形象的木雕雕像。
创业伊始,我并没有将主要精力花在艺术创作上,经过黄帝像的雕刻,我开始意识到艺术创作的重要性。此后,与艺术界人士的交往也渐渐多了起来。我越发的感觉木雕是一种有灵性的工艺,时常沉浸在酣畅淋漓的创造氛围中,忘了时间。近年来,我也创作了一部分木雕作品,像《百福紫檀香筒》、《群仙赴会》、《十八童子》、《蟠桃会》、《师徒西天行》等作品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展览中赢得了12 个金奖、4 个银奖。
与此同时,一项项殊荣接踵而来:2009 年,我被浙江省文化厅评为第三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被浙江省委宣传部等评为首批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2010 年,我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9 年至2012年连续四年被评为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优秀人才奖”;2012年,被评为丽水市首届“十大优秀非遗传承人”;并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雕刻艺术大师”等称号。2008 年,受文化部委派,我还代表中国民间艺术家赴以色列耶路撒冷,参加第33 届国际艺术和手工艺博览会,进行国际交流活动。我在会上进行了现场悬雕创作表演,多件悬雕作品被国外收藏家高价收藏。
两个月,完成6 米高处士星君雕塑
我最新的一件作品是丽水应星楼顶层6 米高的处士星君雕像。这尊盘坐的雕像,是道教人物处士星君,高6 米,形象设计等全部是我一手完成,用的材料全是樟木。从2013 年9 月初进场,应星楼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要求我在两个月内完成,我按时保质完成了创作任务。
现在,我做的更多的工作是收徒授艺,并进行木雕艺术理论方面的探索研究。2010 年,我创办了缙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根雕传承基地;2011 年,又建立缙云木雕、根雕、玉石雕实训基地。至今,我一共带出了60 多个徒弟,并为160 多人分别进行了根雕、玉石雕、木雕实训。从2008 年以来,我还在国内各级刊物发表工艺美术等方面论文10 多篇。
作为浙江省非遗缙云根雕代表性传承人,我把保护、传承、发展非遗放在首位。2014 年初,我的木雕艺术馆在县城正式落成,我的根雕基地也被评为丽水市级缙云根雕传承基地。我希望通过它,真正将传承、学习、研究、创作、培训等融为一体,为地方文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陈成科 &&缙云县新建镇大筠村,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雕刻艺术大师,首届浙江省民间文艺人才, 缙云根雕省级非遗传承人 ,丽水市首届十大优秀非遗传承人。
联系电话:
陶雪亮 &&丽水广播电视报社编辑兼记者。
联系电话:
畲歌伴一生
雷坛儿口述 &陶雪亮 整理
时隔半个多世纪的两场歌会
我世代生活在松阳县裕溪乡源底畲族村,受浓郁的畲族文化熏陶,从小痴迷畲歌。
在我的记忆里,半个多世纪前的一件往事,清晰如昨,尽管时过境迁,但当年那畲歌嘹亮、热闹欢腾的场景,让我终生难忘。
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事了。当时,我只有十几岁。有一年,大年初五刚过,一场盛大的畲族山歌对歌会在我们源底畲族村拉开了序幕。来自莲都、云和、青田、宣平及松阳本县各地畲族村的畲歌手纷至沓来,一决高低。
源底畲族村位于松阳、云和、莲都三县区交界之地。那时,我们村还没通公路,与外界的交通,只有摆渡。外地的畲歌手前来,大多靠徒步长途跋涉,可见大伙对畲歌的热情。对歌一般从晚上7 点正式开始,唱到次日天亮结束。往往来了一拨人,就对歌唱上几夜。这拨未走,又来一拨……那时没有电灯,对歌的场所,就在板壁上挂两盏油灯;客人的伙食,靠全村人凑起,比如你家拿出多少斤米,我家拿出多少斤菜,他家拿出多少斤柴火,吃的大多是青菜豆腐,很少有肉。但这并不影响大伙的赛歌热情。当时我们村里著名的畲歌手就有十多位,对歌会一连唱了23 个晚上,夜夜通宵。最终大伙评比,公认我们源底畲族村的畲歌手最厉害,一时名声远播。
转眼,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畲歌也渐渐地由盛而衰,这是我最不愿看到的。
2012 年5 月15 日,我们源底畲族村再次迎来了难得的闹热场面,由松阳县裕溪乡与莲都区碧湖镇文化站两地联合开展的瓯江文化会亲活动在我村隆重举办。
这一天,我们新村广场上、会堂里,到处人山人海。文化会亲活动一共上演了13 个节目,其中我们源底畲族村表演了畲族纺纱山歌、畲歌对唱、畲族婚嫁、畲族神凳等5 个独具民族特色的节目,莲都区的处州乱弹班选送了《八牛镇水牛精》、《穆龙坝》、《蔡文德下山》等4 个节目,还有松阳的板桥畲族乡、莲都大林畲族村等也带来了精彩的畲族歌舞节目。当天,本村加上各地赶来的观众,大约有一千多人,中午吃饭,仅来宾就坐了整整20 桌。表演从下午1 点钟,一直持续到了傍晚5 点钟,我也从早一直忙到晚。许多人说,这次活动,雷坛儿就像办一桩自家的大喜事一样。而外人有所不知的是,这场大型活动开支17000 元,除了附近的高岭、大林等6 个村共资助3300 元,其余的13000 多元都是我一个人掏的腰包。这是我平生为传承畲族文化开支最大的一次,差不多花去了我一年辛苦种茶叶、种板栗的收入。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愿意花这笔钱?我自己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说实在话,在我的祖辈,畲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有了每一代畲族人的传承,畲族文化才能源远流长。拿我来说,也打心里不愿看到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个文化断在我们这一代。从这个意义上说,花这笔钱,我心甘情愿。
畲歌伴一生
我们源底畲族村现在300 来人口。1997 年,当了3 年村委会主任后,我从主任的位置退了下来,就一门心思搞村里的畲族文化建设。
当年在我村十多位畲歌手中,我的父亲雷陈香、母亲兰细英算是功底顶好的歌手。在我的记忆里,虽然那年代生活清苦、劳动繁忙,但父母一有空就会唱畲歌,上山劳动时唱,歇息时唱,晚饭后又唱……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我十四五岁就学会了一些畲歌,但真正在一些公开场合唱,是在21 岁之后。20 岁那年,我结婚了,妻子也是畲族。结婚当时,正是物资紧缺的年代,物质条件很不好,但我们仍按照畲族婚嫁的仪式程序走了一遍,畲歌唱得还是很热闹。
遗憾的是,在我21 岁那年,父母积劳成疾,先后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去世,两人都仅56 岁。父母走了,我很自然地接过了父母的担子,包括生活的重担,也包括传唱畲歌。
畲族民歌词意淳朴、曲调优美。祖辈生产劳动和闲暇休息,以歌为乐,婚姻恋爱以歌为媒,喜庆节日以歌为贺,社会交流以歌代言,丧葬祭祀以歌代哭,敬祀祖先以歌代辞,因此,畲族民歌素有“山哈传家宝”之称。畲歌,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每次正式对唱畲歌前,要请祖宗,有仪式;在场的人,要分发糖果、香烟,再开始对唱,评出高下。我兄妹5 人中,3 人会唱畲歌。我有5 个子女,其中二女儿雷兴云、三女儿雷树云会唱畲歌。
上世纪五十年代,是畲歌最兴旺的年代。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畲歌逐渐从兴旺走向低谷,到后来,就是在畲乡,平时唱畲歌的人也很少了。对于畲歌,我从小怀有深厚的情感。即使文革时期,有时独自在山上劳动,我也会情不自禁哼唱几句。可以说,畲歌从未离开过我。近些年来,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畲乡的畲歌声越来越多了,各地的畲族文化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了。一些畲民还买来随身听,学唱畲歌。这让我倍感欣慰。
每年的三月三,是我最忙的时候,到处受邀演唱畲歌:2011年去了莲都东西岩,2012 年去了武义,2013 年去了景宁东弄畲族村。仅去年,就受邀外出表演了5 次。从2006 年至今,我还先后在松阳、景宁等地的畲歌比赛中拿了4 次奖。2008 年,我被丽水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丽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评为“文化示范户”;2009 年,我被丽水市人民政府授予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畲族山歌代表性传承人。
一切为了畲族文化的传承
年少时,我家里穷,只读了三年不到的小学。但我喜欢看书,爱买书,许多的文化知识就是在长年累月的自学中积累起来的。前些年,我还每年自费近千元订了《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报刊,供村民传阅。后来,松阳县统战部领导被我的行为打动,帮我出钱订了这些报刊。我办的农家书屋,藏书4000多册,管理也是井然有序。2013 年2 月,我还被评为了全省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
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前前后后收藏了几十件早期畲族文物。2009 年,我将其中几件有历史价值的文物捐献给了松阳博物馆珍藏。我真心地希望古代畲民的聪明才智和手艺能够被后人所看见,而不是被埋没在一个村庄的不知名的老头手上。我还自掏腰包,花费一万多元,购买了40 套各类畲族服饰,并收集畲族文化生活用品70 多件。每每受邀外出搞畲族民俗表演,我都不厌其烦,带上这70 多件“老古董”去展示。我还自己创作畲歌歌词,《盘古歌》、《洛阳桥》选段是我的演唱保留畲歌,算得上是我的代表作。
为了畲族文化的传承,我多次自费操办大型的畲歌联谊会。2006 年6 月9 日,在我的牵头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汇集了松阳、莲都、云和、青田等地歌手的畲乡歌会在我们源底畲族村举行,歌手们放开歌喉尽情歌舞到天亮;2007 年,我又自己出资在村里举办了松阳、莲都、云和三县区畲族歌手联谊大会;2012 年的瓯江文化会亲更是将活动推向一个新高。这3 次活动观众都达上千人,如此热闹的场面,说明了畲族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活力,同时也为毗邻各县的民歌交流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为挽救畲族民间文化遗产打下良好基础。
每次参加演出前,我都要对演员进行培训、排练。现在,我们源底畲族村加上邻近的章山等4 个村,我组织培训出了14位畲歌手。仅2013 年就培训了4 次。每一次,早上来,晚上回去,集中在我家学习,饭菜由我家免费供应。这样的倒贴伙食培训,之前还搞了十二三次。
眼下,我的一个心愿是:新建一个正规的畲族文化活动室。我正为这事到处奔波。我想,只要做到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劳任怨地为畲民办实事,办好事,就一定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畲族文化也能更广泛地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所热爱。我希望趁现在自己身体硬朗,耳清目明,能为畲族文化的进一步弘扬,为畲族山歌的流传继续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雷坛儿 &&松阳县板桥乡源底畲族村,畲族山歌市级非遗传承人,省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
联系电话:
陶雪亮& &丽水广播电视报社编辑兼记者。
联系电话:
【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滑雪场什么时候营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