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有关恐龙的纪录片片讲的是岛上的春天

&&&&&&&&本报讯 如果说,“金熊猫”奖是刚刚落幕的第十二届四川国际电视节最大的亮点,那纪录片就是本届电视节最大的热门。
&&&&&&&&“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活动从2001年起至今,已逐步发展成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纪录片评选活动,本届参评国家及作品均创历届之最。“国际纪录片之夜暨‘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颁奖”、首届“中国国际纪录片提案大会”、“纪录片国际合作论坛”、“央视纪录频道主题推介会”等一系列涉及纪录片的主题活动在本届四川电视节中举足轻重,影响广泛,国际水准,备受瞩目。
&&&&&&&&《2013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纪录片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央视纪录频道的旗舰驱动作用明确显现。2013年央视纪录频道已陆续推出了原创纪录片《中国皇帝在卢浮》、《国家大剧院》、《发现肯尼亚》、《丝路》、《扎西卡的微笑》、《习仲勋》等优秀纪录片,其中纪录片《习仲勋》播出后,其收视率超同时段电视剧的30%,全国有超过4亿观众观看。央视纪录频道近期正在播出大型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摄制组穿越了大半个地球,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个关于茶叶的故事。纪录频道还将陆续推出《牡丹》、《南侨机工》等优秀原创纪录片。仅2013年,纪录频道与各兄弟电视台就推出了7部联合摄制项目,《功夫少林》、《景德镇》、《十三行》、《西南联大》、《船政学堂》、《唐卡》以及与川台联合摄制的《三国》。
&&&&&&&&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周艳在推介会上表示,今明两年将有18个优秀节目将会陆续与观众见面。其中有7个纪录频道重点原创节目,包括《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正处于紧张制作中,预计于2014年春节期间推出,与《舌尖1》相比,《舌尖2》将会呈现更多地域的美食,通过讲述中国百姓与食物的故事,反映中国人对待自然、家庭和生活的质朴态度。此外还有《瓷路》、《园林》、《与全世界做生意》、《汉》、《制高点》、《纽带》等纪录片。还有11个国际联合摄制项目:《隐秘王国》、 《生命的力量(第二季)》、《番茄的胜利》、《中国艺术》、《野性的终结》、《极速猎杀》、《中国创意》、《红酒之路》、《云与梦之间》、《金山》。还有纪录片《熊猫》,该片摄制组走进卧龙、秦岭和碧峰峡熊猫保护基地,将同时拍摄3D版本。《隐秘王国》还将在中国发行3D巨幕版,以此为契机助推更多的3D纪录片进入中国院线。
&&&&&&&&据统计,全球每天都有15亿人在收看纪录片,在中国潜在的纪录片受众则更加广泛。央视纪录频道成立3年来,发展速度惊人,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引擎。推介会上,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用一连串的数字进行描述:三年来,央视纪录频道正在改变中国电视观众的收视习惯,频道的收视份额年增长率达55%,观众规模超过8亿,广告额连续两年翻番已突破4亿元,其制作的精品纪录片节目达400小时,在中国纪录片市场的占有率达到61%。
&&&&&&&&业内人士指出,2014年将会是中国纪录片产业里程碑的年份。上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出台规定,从明年的1月1日起,各大卫视每天至少要播出半小时的纪录片节目。国产纪录片已成为各大电视台集中关注的电视作品类型,而无论是投入资金还是播出时段,都将大幅增长。今年7月,中国最大的纪录片播出联盟宣告成立,聚集了中国100余家电视台、150余家制作机构以及上千位制作人。日,由纪录频道牵头的《纪录中国》栏目在全国首批70多家省、市级电视台地面频道开播,2014年参与播出的电视台将增至200多家,此举被誉为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
&&&&&&&&可以预见,更多的合作模式,更多的加盟平台,更多的专业团队,更多的资金投入,将会带来更多的优秀作品,培养更多的优质观众。2014年中国荧屏,纪录片的春天值得期待。(本报记者 舒华)&&&&&&&&正文
中国纪录片的春天来了 00:00:00&&&&来源:&& &&&&作者:祖薇
  2012年纪录片海外销售创历史最佳―――  本报讯
纪录片亚太国际高峰论坛日前在京召开。会上,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总经理马润生介绍,2012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的海外销售总额中,纪录片的比重达到17%,创历史最佳,较2011年同比上升40.6%。2012年,在中国大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发行到东南亚、欧美27个国家和地区,单片首轮海外销售即达到35万美元,创造了近年来中国纪录片海外发行的最好成绩。  从1980年中国与日本联合拍摄纪录片《丝绸之路》开始,央视迈出了纪录片国际合作的第一步。此后30多年里,从80年代的《话说长江》、《望长城》,一直到近年来的《故宫》、《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华尔街》等,有影响力的中国纪录片越来越凸显国际化色彩。2005年,央视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联合制作发行纪录片《故宫》国际版,已经发行到南美洲、亚洲、欧洲、中东、澳洲等3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新加坡、台湾、香港的收视效果远远超出当地黄金时段的平均收视率;《故宫》目前取得的国际国内市场收入已经达到数千万元人民币,英、俄、法、日等七种文字的国际版音像制品已经销售了40多万套,是目前最卖钱的纪录片。  除了纪录片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在国外媒体开辟纪录片时段,也成为中国纪录片走出去,培养国际观众的有效手段。马润生介绍,“2010年,我们与德国NRWTV电视台达成合作协议,每天开设1小时全方位介绍中国的《中国时间》栏目,成功将中国纪录片搬上德国人的电视屏幕,节目以德语播出,覆盖德国1/4的人口。2011年,通过与韩国KBS无线电视台的合作,我们又成功地将《水问》、《敦煌》、《华尔街》等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节目搬上韩国电视屏幕。今年,我们还在和韩国、美国、新加坡、非洲、拉美多个电视频道洽谈专门播放中国纪录片的时段,推广‘中国周’、‘中国月’或者‘中国时间’的概念。这种通过合办、开办频道或时段的方式输出中国影视节目,使我们的节目外销摆脱了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大大增强了中国的视频话语权和控制力。”  案例分析  外国人为什么看得懂《舌尖上的中国》  2012年,纪录片中风头最火的是《舌尖上的中国》。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副总经理程春丽分析称,制作者在片中传达的“对劳动者的尊重,对劳动的尊重,对事实的尊重”是这部纪录片通行世界的关键。“当初把这部纪录片的英文名字定位《吃中国》的时候,内部争议很大,但拿出去的时候,许多外国同行认为这个题目很好,他们看得懂,另外片中出现的采藕人、捕鱼人、牧民们虽然生活艰苦,但非常阳光、乐观,这种原生态生活的场景感动了很多人。”  “舌尖”制片人陈晓卿介绍,当初做纪录片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如何“破除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障碍以及中西方语言、文化不同带来的表达障碍”。“舌尖”讲的基本都是平民美食,陈晓卿表示,“这一方面是因为老百姓被表扬的机会太少了,大家看到的电视大都在表扬精英。另一方面,我当时和很多的国际同行交流过,‘你们最想知道的中国美食是什么?’答案有两种,一种是想知道最血腥的,最奇怪的,最不可思议的食物。另一种就是普通老百姓的食物,他们希望通过看中国人吃了什么,了解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有了这两个出发点,陈晓卿抛弃了所谓的八大菜系和以往讲述美食的文化自恋,把心思花在了如何说得直接,让观众看得容易上。“我希望更多地用画面来复原现实场景和展现美食的诱惑,尽力简化文字解说。片中没有一句唐诗宋词,类似于‘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这类俗语也被坚决拿掉,因为这个翻译起来实在太困难了。”陈晓卿认为,所谓的沟通就是要放低身段,讲大家都听得懂的话。“当时我们请了一个BBC的导演来做培训,他给我们讲,他所有的节目都要先请七岁的儿子做第一观众,只有他儿子觉得这个片子好看、看得懂的时候,他才把作品交给老板。这其实讲了一个最浅显的道理,就是你的片子是给最广大的人群看的。”  另外,能够占有足够多的资料也是纪录片能否成功的关键。“拍摄之前我们其实做了大量的功课,但纪录片中却只说其中的一点点,那是最容易被观众接受的部分。‘舌尖’之后我曾经接到一个任务要拍舌尖上的世界。一点没犹豫,我就拒绝了,《舌尖上的中国》我是在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了解到60%到70%的基础上,才能讲出来其中的5%,如果做《舌尖上的世界》,目前我对世界饮食的了解可能只有5%,最后呈现出来的恐怕只有0.5%,你说这部片子能成功吗?”  ■文/本报记者 祖薇  未来发展  亚洲新导演计划
给纪录片更广天地  由雷禾传媒机构举办的旨在发现和资助纪录片导演的“亚洲新导演计划”日前启动,多家主流媒体将联合扶植新导演,共同纪录和表达“我和我的城市”。  雷禾传媒机构CEO海天表示,创办“亚洲新导演计划”,是想发现和资助更多的纪录片创作者,通过纪录片这一载体给这个和谐社会和时代带来更多一些温暖,更多一些力量。计划第一季主题是“我和我的城市”,倡导用“正在进行”时态下的故事,讲述城市的味道、温度、颜色等。《舌尖上的中国》导演吴琦也对亚洲范围内的新导演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能在此次计划中发现和解读自我、解读城市。  据悉,亚洲新导演计划将与东京、首尔、台北、香港、新加坡等城市开展合作,整合国际资源,打通亚洲纪录片市场,使“亚洲新导演计划”出品作品更具国际水准和市场运营空间,通行国际市场。  ■文/本报记者 肖扬  成立纪录片发展联盟
更多频道开纪录片栏目  “纪录片亚太国际高峰论坛”上,央视纪录频道与参会的省市电视台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宣告,此前由纪录频道倡议发起的中国纪录片发展联盟已雏形初现。  今年9月26日,纪录频道曾在天津举行了首届中国纪录片发展年会。会上,纪录频道总监刘文提出倡议,成立纪录片发展联盟,建构起中国最大的纪录片播出、制作、合作、营销平台。“三个月过去了,我们的倡议得到了积极回应。”刘文说:“目前已经有20多家省级电视台和40多家城市电视台表示,热切希望早日成立联盟。我们计划在2013年第一季度正式举行联盟成立仪式。”  刘文透露,从2013年元旦开始,纪录频道全面优化升级,新推出“人文地理”时段,主要播出各省市电视台制作的表现地域文化风情内容的纪录片,突出浓郁的地方特色。此外,纪录频道还将联合各省市台,共同打造中国纪录片联播网,在全国超过100个省市电视台的地面频道,开办每天30分钟的纪录片栏目。  ■文/本报记者 祖薇
版权所有&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 举报邮箱:││││││《春天哈瓦那 古巴改革见闻录》
《春天哈瓦那 古巴改革见闻录》
中国电视先锋榜
CCTV频道排行榜
卫视频道排行榜
CCTV栏目排行榜
卫视栏目排行榜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回忆1958年拍摄西沙群岛纪录片《珊瑚岛》(连载)
西沙老渔民注:
关于鲨咬日本人
  当时西沙卫生所的医务人员:梁安柱、符玉兰、冯婉儿、陈惠华。
  给日本人做手术的是梁安柱。张导说是小付,也许他认为是符玉兰吧。男人对女孩印象深,出这样的差错可以理解。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级大本营广告部佣金类广告入口感谢支持:
  与南越军舰对峙
  由我海南渔民民兵组成的资源调查队在浩淼的南海进行海上捕捞,并保卫着祖国的神圣领海。这些英雄的海上民兵,大部分都是退役军人,经常给我们开船的301机帆船船长王兴文,就是抗美援朝志愿军中的一名侦察排长,在痛打美国佬的战场上立过战功:一次奇袭敌人营地,他领着两个战士趁夜摸进敌营,一阵手榴弹炸死了敌军大半个班,还捉回来三只“舌头”。退役返海南岛后,听说文昌县人武部组织了一个去西沙捕捞的渔民民兵资源调查队,他踊跃的报名参加。在西沙可以说他们的每一次行动都是奇迹。
  一天我领着摄影师陈志强和向前在永兴岛外的礁盘里拍摄民兵铁胆、陈贻豪两人下海捉锦绣龙虾的场面。忽然我看见一艘机帆船向我们靠过来,我一看正是王兴文的船。王兴文不等船停稳就激动地喊:“有情况!”
  “什么情况?慢慢说。”我们迎上问他。
  王兴文气呼呼地说:“可气!可气!几个南越臭狗也敢骑在爷爷头上拉屎!”
  “怎么了?”我一时摸不着头脑,追问他出了什么事?王兴文向我们讲他们开船到三灶岛去捕捞鲨鱼,“我们一个捕捞小组在那里进行海上捕捞,头两天下了几里长的鱼钩,昨天去收钩,收成真好;有20%的钩都钓上了鲨鱼;每条鱼都有两三米长。生产小组正在高兴的收获,忽然机枪“哒哒哒哒”响了起来。枪声响处闯来了两只机器艇,我们一看是南越鬼军。他们嚷着要我们离开。我们的渔民说:‘三灶岛是中国的。我们世世代代都在这里生产,你们是来侵犯的。你们滚出去!’这些家伙不听,还开机枪轰赶我们!”
  我听了这个情况也非常气愤,问王船长:“你打算怎么办?”
  他说:“要去报复!”并反问我们:“拍不拍?敢不敢去?”
  我对他说:“我们怕谁呀?走!”
  两个小时的行程我们的船到了永乐群岛海面。昨天驱逐我渔民的那帮家伙就在永乐群岛的甘泉岛和珊瑚岛上,这两个岛还被他们占着。王兴文和铁胆等架起机枪准备战斗,要狠狠地教训一下那帮入侵的南越鬼。我们也端起摄影机,准备拍摄下这生动的场面。机帆船迅速地向前进,黑点一般的岛大了,又大了。我们已做好了一切准备。王兴文忽然对我说:“张导,不顺当!”我问他“什么事?”他把望远镜递给我,我举起一看,糟了!我们本来是要对付南越的两只机器艇,没想到望远镜里冒出一艘南越的大军舰。王兴文与我商量,怎么办?我再仔细观察那艘军舰,只见大炮已仰起头来,水手们手中端着炮弹,随时都有向我船发射的可能。我作为一名从战场上打出来的战地记者,眼见外寇入侵我领海,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责任感从心中涌起,意识这种机会决不能放走来犯的敌人!我命令:“全速前进,把强盗入侵的行经 拍下来!”
  机帆船加速驶向敌舰。一千米,八百米,五百米,王兴文问:“拍了吗?”
  陈志强摄影师说:“太远了,拍不了!”因为我们的摄影机最长镜头只有75mm,一千米距离看军舰只是一个黑点,五百米还是大一点儿的一个黑点而已。
  我命令:“继续前进!”机帆船上有一挺重机枪和一挺轻机枪,只有王兴文会打轻机枪。我告诉我的两位摄影师陈志强、向前,请他们伺机拍摄。我抓过了重机枪,子弹上膛,准备和敌舰拼命。
  布署好以后,我再次命令:“快!全速前进!” 四百米,三百米,…….两名摄影师同时喊:“够着了!够着了!很清楚!”我兴奋极了。此刻我正在考虑退出战斗,因为敌舰的大炮因距离太近已无法打我们了,但小炮和轻武器还是可以打的。我们得撤出去,避免无谓的伤亡。正在这时,敌舰忽然起锚向南逃走了。我们的胆子更壮了,沿着甘泉岛转圈搜寻昨天打我们渔民的那两只机器艇。那两只机器艇不知什么时候逃之夭夭了。我海南渔民又自如地在这一带二十多个海岛周围海域展开生产了。
  1974年南越再次窜入我西沙群岛并派陆军登上甘泉等岛屿,妄图永久占领我国领海。我强大的海军与陆军给了入侵者以沉重的打击,击沉了南越军舰,俘虏了强占我海岛的南越入侵者,把甘泉岛等岛屿又夺了回来,捍卫了我南海的主权完整,史称“西沙海战”。战后,我受命再上西沙拍摄一部《南海诸岛》政论性纪录片,主要论证南海的主权问题。为拍此片我来到广东水产局搜集素材,该局的领导人给我拿出了一份档案资料,介绍了我西沙军民保卫祖国领海的事迹,其中介绍到1958年有一位电影导演与渔民一起用机枪打跑南越军舰的传奇故事时,我听着耳熟,就问是哪里的导演?有没有真名实性?水产局领导把档案递给我让我看。我一看档案中记载的正是1958年我率摄制组与南越军舰在甘泉岛遭遇,把侵略的罪证拍下来的事。我对他们说:“那个导演就是我,要改正一处,档案中记载的‘导演带渔民打跑了南越军舰’是不准确的,应该说是‘吓跑了’”。
  事过很多年之后,再想想当年的那次遭遇战和西沙海战的经过,充分说明南越侵略者贼心不死,几十年觊觎我南海诸岛,周边一些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
  南海主权任重道远!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有趣的海龟
  由民兵组成的西沙资源调查队一面生产一面守卫海防的安全,更主要的是要调查西沙丰富的海产资源。四五月份正是海龟产卵的季节。我们随西沙民兵资源调查队来到螺岛,调查海龟每年从印度洋来岛的数量、在沙洲产卵、孵化的过程。我们跟随这支资源调查队两月时间,拍下了很多人们罕知的趣事。
  每年的春天,海龟从印度洋远涉万里重洋来到我国的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产卵孵化繁衍后代。螺岛是它们最理想的地方之一。每当夜幕降临,海龟从海边悄悄地爬上沙洲,用两只有力的前蹼掏出直径约十几公分既漂亮又整齐而且很深的一个沙洞,然后屁股对着沙洞产下上百只的卵,每只卵约有乒乓球大,产完以后再用蹼扒沙子把洞口埋好。做完这些事,海龟审视一番,然后掉头爬到离洞口约两米远的距离时围着埋卵的洞转上很多圈,以迷惑人或它类,意在告诉别人它没有从那个方向来,也没有在这儿下蛋,只在这儿溜达了一会儿就回到大海去了。确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卵埋在沙中20多天以后,小海龟的生命诞生了。这是很有意思的事,小海龟在被埋的沙中扒开一个能钻出的小洞,然后排着整齐的队爬出来,一出沙面就非常准确地冲着海边跑。我们拍片时问民兵们:“小海龟软软的身体,怎么会挖开头上的沙子呢?”他们告诉我们说:“海龟在产卵时,最后一个不是象乒乓球一样圆的卵,而是椭圆形的,据说这颗卵会孵出一只小螃蟹,它有利爪,能很快掏出一个洞,带领小海龟奔向大海。”很遗憾,我们始终没有抓拍到小海龟掏沙洞的镜头,也无法验正母龟生螃蟹卵的事。
  要生存就要有斗争。小海龟爬出洞口奔向大海的路途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讨厌的沙蟹捣乱了。沙蟹看上去很奇怪,一条腿粗,一条腿细,寄居在贝壳里,渔民们叫它“白住房”。这些懒惰的家伙经常成群结队扑向可怜的小海龟又拽又咬。小海龟拼命挣扎,有些运气糟的就成了沙蟹的美餐,只有哪些身体壮 运气好的才会逃脱。躲过这一劫,小海龟拼命奔向大海,幻想长大以后返回印度洋老家。但是海边的浅水滩里又有尺把长的小鲨鱼排着队等着它们,想要吞食嫩肉。一番激烈的战斗之后,又会有一些可爱的小海龟丧生。海上民兵渔民们有时会自觉地担负起保护小海龟的义务,他们拿着鱼镖、攥着珊瑚礁块跳进浅海赶跑恶霸,护送小海龟返回大海。
  海龟分为大头龟和小头龟,大头龟一般能长到千斤以上,但是它咬人;小头龟一般在二、三百斤左右,它不咬人。捕捉海龟的渔民们最熟悉它的习性。每当月夜,螺岛雪白的珊瑚沙地上一只只海龟贴着沙面四平八稳慢腾腾地爬行,非常醒目。渔民们上去只须将它们翻个个儿,海龟四蹄朝天,这些家伙就只有无耐的份儿了。大个的海龟需几个人合作才能将它翻过来,这样就不用管了。待天亮船来以后,把它们装上去运回祖国大陆交售给国家。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耗子成精
  (一)会打招呼的耗子
  我们提着摄影机上了北岛,成群结队的耗子各干各的营生,旁若无人。上岛前我就听说,北岛上耗子多,但也没想到有如此之多,而且各个肥硕胆大,根本不理会对它们来讲块头大得多的人类,似乎早料到我们在他们庞大的队伍面前的渺小。在西沙几乎天天都有新鲜事,我们也见怪不怪了,与耗子互不干涉。我们走进岛上捕捞小组的帐篷里,渔民和民兵一个都不见,仍然是一串串一溜溜像过队伍一样的耗子。这次怪了,这些耗子见我们进来,全部都停下来,前爪立起和我们打起招呼来。我们的摄影师拿摄影机吓唬它,它并不躲闪,似乎在问,那是什么东西?我们用眼睛瞪它们,它们也瞪着贼亮的两只椒豆眼与我们对峙。我们不得不败下阵来,酸着眼珠子直乐。看来我们才是不速之客。打完了招呼,它们又列队雄纠纠地开跋了,气得我们苦笑一声,只得去寻找我们同类的朋友去。
  (二)渔民也无奈
  北岛的北湾一带多产双鳗公鱼,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拍摄渔民捕捞这种比较名贵的鱼类的情景。提着摄影机,随民兵铁胆上了小船。到北湾一看,好不热闹啊!几只舢板拖着大大的鱼网,拉开很长的扇面,由海里向岸边聚拢过来。我放眼向海中望去,本来海底由于珊瑚沙堆积是一片鸭蛋青的颜色,由于鱼网的收拢海水渐渐变成了绿色。捕捞的渔民民兵们一个个脸上堆满丰收的喜悦,快活的呼着号子将鱼网向岸上拖来,一条条双鳗公上窜下跳想冲破鱼网返回海洋。
  捕捞队终于将拖网在海边合拢。渔民介绍说,双鳗公身披绿色,黄色的尖硬嘴巴,白色的牙齿,完全象鸟喙的形状;它们的主要食物是啃珊瑚虫。捕捞的双鳗公每条都有五斤到十斤甚至几十斤,每年只有在四五月份在北岛的这个海湾才能捕到,收获约在万斤以上。
  十吨捕捞船开来了,渔民们把鱼一条条地搬上船去,船装的满满的,就要启锚了。这时我发现拖网中还有很多的鱼,而渔民们撤开了网把它们放回海洋。我很奇怪,好容易才网到的,为什么又放了呢?渔民们告诉我说:“载运船装不下了,如果把多余的晾在岸边的沙滩上,成群结队的耗子就会把珍贵的鱼抢食而光。没办法呀!”
  嗨!又是可恶的耗子!
  (三)“守株待兔”是美差
  说起耗子在北岛真是成了精。前面讲过,我们一上岛就会见了这批“主人”。第二天渔民们又下海捕鱼去了,我与陈志强摄影师留在岛上,早饭以后我们来到海滩,一眼望去,珊瑚沙地上一只只又肥又大的耗子各个举着前爪蹲在地上,眼睛贼溜溜地瞅着天空。我们莫明其妙,抬起头也随着它们的视线向空中望去,有趣极了。只见一只只雪白的海鸟从远处飞来,嘴里衔着小鱼。树林中枝头上的鸟雏张着小嘴吱吱地鸣叫着等着妈妈带回的食物。白鸟飞临岛的上空向鸟雏靠近,正在这时,忽然发现树林的枝头,一只只比白海鸟大的黑鲣鸟腾空而起,冲向了白海鸟,欲抢夺白海鸟嘴里的食物,一个要夺一个不让,两者在空中翻上复下打斗了起来。这时在沙滩上仰头观战的老鼠全神贯注地望着天空,黑白两种鸟斗来斗去。黑鲣鸟因为体大力壮又以逸待劳,自然占了上风;而白海鸟在海上已辛苦了很长时间,只得无奈地丢掉口中的食物;小鱼随之飘飘落下;黑鲣鸟一头扎下去追向落下的鱼一口刁住,胜利地返回窝巢,不劳而获享受起来。黑鲣鸟的做法使渔民很气愤,就送给它一个外号“恶霸鸟”。
  地上蹲着的耗子十分失望,企盼下次天上掉鱼的美事。
  又是一群白海鸟从海上觅食归来,“恶霸鸟”再次迎上去抢食。两种鸟儿激烈的相争,白海鸟无奈的丢掉了口中的鱼;也有这样的情况,就是黑鲣鸟猛然向落鱼追下去,但为时已晚,它也不要了,任鱼落地;它又去追踪别的白海鸟。天天都有成千上万次两鸟相斗海鱼落地的事,这时地上的老鼠坐收渔利,饱餐一顿。北岛的耗子就是这样吃的各个肥硕无比,有的大如兔子。真真是不劳而获的美差!
  在这四周环海孤零零的岛上,除了海中的鱼,天上的鸟,很少有别的动物,这些老鼠是哪里来的呢?渔民们解开了这个谜。正是往来的船只和上岛生产的渔民行李中夹带而来的,岛上没有可食的东西,它们发现了天上能掉下来鱼,而且不费什么力气,只要在沙滩上耐心等待就可获得,因而吃得又肥又壮。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西沙老渔民注:
鲸鱼和章鱼。
  “有一种大鲸鱼,游动起来像座小山在移动;还有一种大章鱼,块头也很大;据说这两种鱼堪称对手,有时两相搏斗起来能掀起滔天巨浪。”
  潭门渔民在西沙生活,绝对是个别人有机会见过活鲸鱼。死鲸倒是不少人见过的。至一辈子于大章鱼,根本就没人见过,张导才到西沙几个月,是根本不可能见到鲸鱼和大章鱼的,更不可能见过两者对打。这不过是张导在虚构情节。
  “黑鲣鸟腾空而起,冲向了白海鸟海鸟,欲抢夺白海鸟嘴里的食物”
  “黑鲣鸟的做法使渔民很气愤,就送给它一个外号‘恶霸鸟’。”
  张导说的黑鲣鸟,实际上不是鲣鸟,而是“军舰鸟”,这种鸟,渔民不是叫“恶霸鸟”,而是叫“强盗鸟”或“海盗鸟”。如果渔民说是恶霸鸟的话,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该渔民不知“强盗鸟”或“海盗鸟”普通话怎么说,便用近义词来代替说是“恶霸鸟”,也不排除这种可能。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别样“五一”国际劳动节
  在岛上我们迎来了1958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摄制组和民兵资调队共十几位同志,象大陆人民一样也要庆祝这个隆重的节日,一早起来就打开录音机,伴着国歌乐曲在螺岛上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我们还要改善一下生活。摄影师陈志强要露一手了。老陈讲他要给大家做一桌扬州菜。大家都非常高兴。我们分头去准备。民兵下海去捉了两条鱼,一条石斑鱼,一条红鱼,每条都在三四斤以上。万事皆备,老陈就动手了,他一看鱼大锅小,不得不把鱼切成三段。只见他又是炸又是炖,很快菜就得了。这顿宴会丰富极了,有鱼,有锦绣龙虾,有梅花参,有关公蟹,外加一盆鸟蛋。只摊点作料一桌盛宴摆在了珊瑚沙地上。老陈做的扬州鱼确实很香,大家都夸老陈的手艺好。聚完餐,我们一起唱自己写的歌:
  我们是战场的英雄
  也是征服海洋的好汉
  在祖国辽阔的海洋上
  展开了一场大战
  大海能掀万丈波浪
  我们能冲破海浪把鱼群追赶
  任凭你风险海又深
  我们也要钻下去开发资源
  歌后,更精彩的节目出场了。资调队的铁胆和陈贻豪两位同志各驱赶着一只五六百斤重的海龟上场了。这是要干什么?谁也想不到。这可真是难得一见的特色节目。原来他俩要进行一场骑龟比赛。裁判一声令下,两人同时站上龟背,海龟卖力地爬行起来。大伙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两只海龟全然不管。铁胆和陈贻豪站在上面使劲地驱赶大海龟,我们也呐喊助威,两只海龟依然我行我素,慢慢腾腾,分不出先后来。铁胆想了个鬼点子,只见他跳下龟背,俯身爬在上面,用两只脚在地上蹬着沙地助力,不一会儿,终于超过了陈贻豪站的海龟而获得第一名。
  这是1958年的五一节,距今已四十多年了,每当想起螺岛上那场有趣的骑龟比赛依然会笑出声来。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邂逅改变生活 发表于
不胳撑啊?坐在抠脚大汉前面,还是你的第一次。
che大到底是mm还是大汉???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没人看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没人看了?
& &正看得起劲呢,车大您得敬业啊,可不能太监了哈ha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美丽的西沙群岛,就像是看一副动画片一样,艰苦的海岛生活被描写的轻松愉快,不知道现在西沙群岛怎么样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看来以前西沙鱼确实很多。现在野牛啊鸟啊耗子啊海龟啊,都绝迹了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看得起劲呢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che 发表于
西沙老渔民注:
  张导说的“觅水镜”,就是潜水镜。潜水镜是潭门渔民为了捕捞生产和需要而发明创造的 ...
说明一下,,在广西的本地话中, 觅水&&就是&&潜水 的意思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特别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61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关恐龙的纪录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