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台佳能单反600d的胶卷单反,配的镜头是28mm-80mm请问放到数字单反(EOS 600d)等效焦距怎么算。

转:数码相机CCD(CMOS)尺寸对比及一些单反常识
数码相机CCD(CMOS)尺寸对比
现在数码相机的品种和数量绝非前几年可比,从全幅单反,APS-C单反到消费级小DC机,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各类规格型号也名目繁多,给购买评定性能的朋友造成不便,很多产品完全是“利润的产物”,换汤不换药,徒有其表。撕开高像素虚假的外表,也撇开镜头的素质,就是那片感光器件的规格了。毫无疑问,面积越大,图像质量越高,然而厂家提供的广告资料往往不标明具体的尺寸,这点尤其是在家用级数码相机上更甚,往往用1/2.5,1
/1.8,2/3这样的比例来描述CCD/CMOS的规格,还有APS-C系统,4/3系统,3/2系统,规格等等,让人不知所云,不明白的人还会误认1/2.7的
CCD/CMOS比1/1.8的大。现将CCD/CMOS的规格列表,非常直观,供准备购买相机的朋友参考,可以少走弯路。特殊规格的CCD就没有列入,普通人也用不到。
一、APS-C系统,4/3系统,3/2系统,是指CCD/CMOS的长宽比,比如35mm胶片的规格是36*24mm,宽高比是3:2,数码相机沿用了这个规格,这个规格被称为全画幅,这个规格也是具有最优的视角美感的尺寸,被多数单反机采用。
&1、APS-C系统:指比全画幅小一号的规格,但仍具有3:2的长宽比。
&2、3/2系统:凡符合3:2的长宽比CCD/CMOS都是3/2系统,APS-C也是3/2系统。
&3、4/3系统:是松下与奥林巴斯公司联手制定的一个单反CCD/CMOS标准,长宽比是4:3。
&4、单反系列都标明CCD/CMOS长宽尺寸,各品牌都有自己的规格,没有CCD/CMOS研发能力的厂家,就采用配套的CCD/CMOS,因此不同品牌的相机也有相同规格的CCD/CMOS。
&5、不同厂家采用了不同规格的CCD/CMOS尺寸,因此存在不同镜头的换算系数,这个系数是由CCD/CMOS的大小决定的。比如尼康的APS-C系统是1.5,而佳能的
APS-C系统是1.6,因此尼康的CCD要比佳能的大。对于镜头来说,CCD/CMOS尺寸决定了其焦距,镜头规格沿用了胶片35mm的规格,对于全幅相机而言,28mm的镜头就是1的焦距系数,到了APS-C系统中,就要高于28mm了,因为感光面积小,相当于裁剪了一部分画面,焦距就等于拉长了。28mm
的广角在尼康APS-C系统中变成了42mm的准标头,在佳能APS-C系统中变成了44.8mm准标头,从另一角度看,APS-C系统的单反相机,实质上是在浪费镜头焦距。假设有一台72*48CCD/CMOS相机,如果将28mm装上去,就成了14mm鱼眼头了。理论上的焦距是这样,由于28mm广角点并没有使用大广角消除畸变和色散的技术,这样图像质量就不如14mm的专门广角头。
二、消费数码机的规格
1、消费数码机的CCD/CMOS非常小,不直接标示长宽尺寸,而是用对角线的比例来标示。比如1/2.7,1/2.5,1/1.8,1/1.7,1/1.6,2/3等,光是这个数值是看不出具体的规格的。
2、衡量比例必须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沿用最早CCD/CMOS应用在摄像机上的标准,指长12.8mm&9.6mm的面积,其对角线为16mm,所谓的
1/2.7,1/2.5,1/1.8,1/1.7,1/1.6,2/3等,里面的分子1就是16mm,分母越大,CCD/CMOS越小。因此,1/2.7的CCD/CMOS对角线只有5.9mm,长为4.74mm,宽为5.55mm,这块CCD/CMOS就只有小指甲盖那么大了。市场上多数家用级数码是1/2.5和1/1.8规格,1/2.5换成具体的尺寸是:5.12mm&3.84mm,而1/1.8规格的尺寸是7.2mm&5.4mm
3、消费数码CCD/CMOS仅仅反映对角线比例,而不是长宽比例,单反系统既是长宽比例,也是对角线比例。
4、消费级CCD/CMOS的长宽比基本上是4/3,由于CCD/CMOS太小,因此有效并全部利用CCD/CMOS面积就能提高图像质量。有些消费级数码具有3/2的长宽比的功能,但这种功能却牺牲了上下两部分一些CCD/CMOS的面积,本来才是小指甲盖那么大的CCD/CMOS,还要牺牲一些,实在不该,因此用小DC数码拍照时,尽可能一次性构图到位,避免在后期PS中剪裁,把有限的CCD/CMOS面积全部利用上。这点于单反就不同,单反的CCD/CMOS面积大,即使是裁掉一部分画面也足够保证图像质量(屏幕上观看照片)。当然,这不是鼓励不用心构图,而是相比较而言,能全部利用CCD/CMOS感光面积当然是摄影的一条原则。
三 .CCD/CMOS的选择
CCD/CMOS面积越大,能容纳感光元件越多,捕获的光子越多,感光性能越好,信噪比越低,表现在成像效果上越好,也就是图像细腻、层次丰富、色彩还原真实、相同条件下,能记录更多的图像细节,各像素间的干扰也小,可以更加胜任弱光条件下的感光、支持数码图像稳定器对像素资源的占用,另外还可提供对拍摄更大照片尺寸和更高照片精度的选择。如面积不变,单纯增加像素,单个像素的感光面积肯定要缩小,不但热稳定性会变差,且有曝光不足的可能。
如果既要增加像素又想保证持图像质量,就必须在维持单个像素面积不缩水的前提下增大CCD/CMOS的总面积。而大尺寸CCD/CMOS加工制造技术要求高,成本也非常高。在选择和评价CCD/CMOS尺寸时,1/1.8英寸要比1/2.0英寸好一些。
目前大多数人都使用数码相机,数码相机的关键元件是CCD/CMOS,又称为“影像传感器”,其作用相当于传统相机的感光胶片。CCD/CMOS尺寸越大,采集光线的效果就越好,画面记录的信息也越多,保留的细节也就越丰富,所以图像也就更完美漂亮。
CCD/CMOS尺寸的大小与像素的多少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也不尽然。譬如:专业数码单反尼康的D2Hs,别看它像素只有410万,可CCD/CMOS的尺寸却是23.5&15.7mm;而柯达的DX7590数码相机虽拥有500万像素,但CCD/CMOS尺寸只有5.38&4.39mm,两块CCD/CMOS面积相差近10倍。可以肯定地说,D2Hs拍出的图像质量要比柯达DX7590拍出的画面要好得多,而且图像越放大越能证明这一点。
目前CCD/CMOS最大尺寸(除120专用的数码后背外)与35毫米传统胶片的底片一致,即24&36mm。所以又称为“全画幅”CCD/CMOS。
大尺寸的CCD/CMOS制作成本非常高,已经成为了数码相机(主要是数码单反相机)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瓶颈。
上图是目前数码相机常用的CCD/CMOS的尺寸,各位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用的数码相机CCD有多大。
购买新数码相机时不要光看像素有多少,一定要看看CCD/CMOS有多大.
++++++++++++++++++++++++++++++++++++++++++++++++++
景深等效条件:(焦距*焦距等效倍率)&(光圈值*焦距等效倍率)
举个例子,APS-C画幅上50mm镜头与全画幅上80mm镜头取景、构图相近,前者用f/2光圈所营造的景深效果与后者用f/3.2光圈接近(接近而不是相同);APS-H画幅50mm
f/2的景深与全画幅65mm f/2.6类似。
只是一个粗略的等效条件,有些因素没有考虑,但这个概算对任何画幅之间的景深比较都有效,应该可以在日常拍摄时协助控制和比较景深。
++++++++++++++++++++++++++++++++++++++++++++++++++
玩相机二十多年,一直记得一句话:按下快门之前应当已经对照片的效果有准确的预计。对不同画幅焦距、景深的判断,只是准确预计的一小部分而已,但却是需要考虑的
++++++++++++++++++++++++++++++++++++++++++++++++++
你自己想一想,有没有过这种经验:
有的照片,小图的时候看着挺好挺清晰。
放大了看,靠,失焦了,没拍清楚。
接着往下想:失焦是什么?就是拍摄主体在焦点附近的清晰成像区以外,也就是说,在景深以外。
所谓的“焦点附近的清晰成像区”,也就是景深范围内的区域。
++++++++++++++++++++++++++++++++++++++++++++++++++
所谓全画幅是针对传统135胶卷的尺寸来说的。以前大部分的数码单反CCD尺寸都比135胶卷的尺寸小,而全画幅数码单反的CCD(或CMOS的感光成像的元件)尺寸和135胶卷的尺寸相同。而CCD尺寸越大,成像质量越高。并且对于已经有传统单反的用户来说,镜头使用不会有换算问题。
 非全画幅相机,比如佳能EOS
400D,50D的CCD尺寸大概等于胶卷尺寸的2/3左右,100mm的镜头,换算1.6倍率后就变成160mm的镜头了。在广角端24mm,全画幅就比较有优势了,视觉很广,而用在非全画幅上就很尴尬了,X1.6
相当于38mm.   
传统的照相机胶卷尺寸为35mm,35mm为胶卷的宽度(包括齿孔部分),35mm胶卷的感光面积为36 x 24mm。
现在市面上的就是只有APSC画幅索尼尼康佳能宾得大部分机型采用(24*17毫米,佳能是22*16毫米)和135(36*24毫米)二种为主,佳能有个1DMARK4是APSH(27*18毫米),然后奥林巴斯及松下的单反G系是4/3系统(17.3&13mm)。另外之上就是中画幅,宾得645D的44*33毫米……
++++++++++++++++++++++++++++++++++++++++++++++++++++++++++++++++++
佳能EOS600D数码单反配镜指南
出游必选镜头一佳能EF-S 18-135mm f/3.5-5.6
  (中国)在宣布发布EOS
7D的同时,还同时发布了两支高性能标变镜头,其中之一就是EF-S
18-135mm F3.5-5.6 IS镜头。这只镜头在佳能单反套机中较为普及,是一只性价比较高的套机,目前参考的价格为2100元左右。
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18-135mm F3.5-5.6 IS同样也是是一款面向APS-C相机用户的套机镜头。它不但可以在同期发布的EOS
7D配套使用,也可以广泛应用在EOS系列其他APS-C规格的数码相机上,其35mm规格下视角相当于约29-216mm。
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MTF曲线&&&
  当然,这只镜头也在某些技术参数上与前面的产品有所不同。例如,它使用的是DC(直流)对焦马达,这样的设计使得其在体积上设计得更加小巧一些。另外,这款镜头采用内对焦方式,大幅减轻了需要移动的镜片的总重量。最吸引人的是,它也搭载了手抖动补偿机构—IS稳定器,其手抖动补偿效果相当于约4级快门速度,在任何场景下都能轻松使用。
佳能 EF-S 18-135mm f/3.5-5.6
APS画幅镜头
佳能EF卡口
伸缩式镜头
光圈叶片数
最大放大倍率
0.21(使用135mm焦距时)倍
水平:64度30分-9度40分
垂直:45度30分-6度20分
对角线:74度20分-11度30分
455(仅镜头)g
具有高达7.5倍变焦比的高倍率标准变焦镜头,其焦距换算为35mm规格后能够覆盖29-216mm的焦段。搭载的IS(影像稳定器)机构能够在广角端到远摄端的全焦段都得到相当于约4级快门速度的手抖动补偿效果,并可自动识别普通拍摄与追随拍摄,选择合适的IS模式。具有质感的变焦环与对焦环,给镜头带来了良好的操作感。镜头结构为12组16片,其中包含了1片非球面镜片以及1片UD(超低色散)镜片,对各种像差都能进行良好的补偿。优化的镜片位置和镀膜可以有效抑制鬼影和眩光的产生。最近对焦距离为0.45米,配合强有效的手抖动补偿机构,能够满足从一般摄影到微距摄影的广泛需求。镜头不但覆盖了用户会频繁使用的焦段,并且保持了455克的轻便镜身,而优化的AF自动对焦控制可以带来快速的自动对焦,是一款包括抓拍在内,适合旅行使用的方便镜头。
全国联保,享受三包服务
出游必选镜头一佳能EF-S 15-85mm f/3.5-5.6 IS
&&& 佳能EF-S
15-85/3.5-5.6 IS USM镜头也是我们本次推荐的出游用可参考镜头之一。这款镜头最大特点就是具备更为宽广的广角焦距,属于一款定位高端的APS-C画幅套机镜头。该镜头拆机版本目前的参考价格为4700元左右,较为常见。
佳能EF-S 15-85mm F3.5-5.6 IS
USM官方图片&&&
&&& 该定位APS-C画幅相机上可以使用的高倍率标准变焦套机镜头,可以与EOS7D相匹配使用构成套机。从外观上看,这款镜头使用了能提升高级感的皮革感涂层,变焦环前部使用的是铂金质地的装饰环圈,外观要比历来的EF-S镜头更要突出一些。
EF-S 15-85mm F3.5-5.6 IS USM镜组结构,采用了3片非球面镜片和1片UD(超低色散)镜片
EF-S 15-85mm F3.5-5.6 IS USM的MTF曲线
从特色技术上看,其35mm规格视角下相当于约24-136mm,能够覆盖从广角到中长焦的特色大范围焦段,实用性较强。同时,EF-S
15-85mm F3.5-5.6 IS USM的自动对焦使用环形USM(超声波马达)进行驱动,并且可支持全时手动对焦。最后,EF-S
15-85mm F3.5-5.6 IS USM搭载了手抖动补偿机构——IS稳定器,其手抖动补偿效果相当于约4级快门速度,在任何场景下都能轻松使用。&&&
佳能 EF-S 15-85mm f/3.5-5.6 IS
APS画幅镜头
伸缩式镜头
光圈叶片数
水平:74度10分-15度25分
垂直:53度30分-10度25分
对角线:84度30分-18度25分
+++++++++++++++++++++++++++++++++++++++++++++++++++++++++
佳能EF-S 15-85 镜头 的一些问题 会不会也像18 135或18
200那样需要长焦锁 否则会自动伸缩?
1.会不会也像18 135或18 200那样需要长焦锁 否则会自动伸缩?
2.同时考虑17 40这个头,但是焦段有些短,但是是红圈,亮骚
3.本人现在虽然只是用500D,但并不表示以后不打算上全画幅,所以15 85这个头让我很纠结
4。15 85现在拆机头多少钱,总觉得性价比不高呢
很负责的告诉你,我的15-85镜头用了1年多,从35-70焦段都很松了,向上和向下拍摄时,必须捏住变焦环,否则,前镜组会自己滑出滑进。有点小贵。它是非全画幅相机使用的(EF-S)
虽然15-85的做工一般(没有红圈的镜头做工都不咋地)但是同样价格下,17-40在除了可以上全幅之外,在半幅上没有什么可以和15-85叫板的东西,成像、焦段、防抖都不行。(防尘防滴?你是记者么?否则15-85被淋个几滴毛毛雨不会有任何问题;另外,你确定你全副了还会要用17-40这种红圈狗头?)
还是那句话,全幅了你还想用17-40?你想不想看看17-40在全幅上边缘的惨状?24-70/105才是人间正道,超广真的很少用的。
拆机头么从来都是在4000左右,性价比低于4000以下的镜头,高于4000以上的镜头,记住无忌名言:(相机镜头就是)一分钱一分货,一角钱二分货,一块钱三分货的东西。但如果要和17-40比,17-40有防尘防滴、全幅的潜力、红色皮绳;15-85有成像优势,焦段巨大优势,防抖,性价比孰高孰低就见仁见智了吧。是
15 -85镜头的阻尼好--不会像18 135或18 200那样自动伸缩
摄影有个变焦3倍定律:就是变焦不超过3倍,变焦越大镜头越差,因为变焦越大导致镜头结构复杂,影响成像。还有个经验:定焦无弱旅,佳能50
1.8的镜头才600多,成像绝对比多的18-135/18-200要好,而且变焦倍数越大的镜头也越难控制成相,通常大变焦的镜头不可能在每一个焦段都成相很好,可能在某一个焦段是最好的,在其它的焦段不如这个焦段好。
+++++++++++++++++++++++++++++++++++++++++++++++
佳能550d配佳能EF-S 55-250mm f/4-5.6 IS
II的镜头好还是18-135的镜头好
哪个照得清楚一些。我是学生,平时就是出去玩的时候照。55-250的是不是还需要用一个18-55的镜头接在上面..我不太懂。哪个比较经济实惠又适合我
首先要明白一些焦段的常用用途:
35mm或更低:广角(24mm或更低又叫超广角),常用来应付一些大场面,或在空间比较局促的环境中使用。特点是视角更广,能让镜头收纳更多的景物。常用来拍风景、室内环境。
40-60mm:标准,视角范围与人眼相当。常用来拍旅游照片(即不会让人淹没在背景中,又不会让背景一点也看不到)、花花草草、集体照等等。
80-130mm:正规肖像。特点是,拍半身或全身照,摄影师和被摄者之间2-4米左右的距离,即不会有明显的透视畸变,也不会远到摄影师与被摄者之间无法交流。
150mm或以上:长焦焦段。拍很远的景、拍月亮、拍野生动物、鸟类等难以接近的主体。
当然,这只是比较常见的用法,也不是很确定的。你也可以拿广角来拍人、拿长焦拍风景。看你打算怎样去创作了。
了解了这些以后再来看镜头:
因为550D是APS-C幅面的,有1.6x折算率。
18-55镜头相当于135全幅的28.8-88mm,覆盖了广角、标准、人像。
18-135镜头相当于28.8-216mm,覆盖了广角、标准、人像、长焦。
55-250镜头相当于88-400mm,覆盖了人像、超长焦。
那么根据摄影题材来说,其实超长焦的使用率是很低的。因此,55-250拍风景、室内使用、或拍些日常比较常见的主题,局限性是很大的。因为,要买55-250,就得再配一个18-55的镜头。这样焦段才比较完整。而18-135呢?常用焦段都覆盖到了。因此,使用上比较方便,不用换镜头,也降低了镜头屁股和机身镜头接环的磨损。
所以,如果你买机器,还没有配镜头,推荐你入18-135,使用上比较方便。而已经有了18-55,那么再买一支18-135就没必要了,有长焦的需要,就再补充一只55-250。至于只买一个镜头,不要买55-250了。
另:还是18-135的为好,再买一个50/1.8的定焦来拍摄人像
++++++++++++++++++++++++++++++++++++++++++++++
佳能18-135 与15-85镜头区别
1.佳能18-135 与15-85镜头画质到底有多大区别?如果不放大到100%来看能看出区别吗?
2.我从没接触过单反,只玩儿过卡片机,最近想买一部单反,7D太贵了,想入手600D和15-85镜头,这样搭配怎么样?以后不打算上全画幅,新手玩儿7D是不是有点浪费呀?
3.同样的镜头7D与600D拍摄视频时对焦速度有多大区别?
这两个头成像差别还是挺明显的,特别是长焦部分。做工什么的也明显不同。
15-85最好的地方就是广角部分,等效于全幅的24。18-135等到28.8了,差别很大。
1,佳能的镜头 个人感觉 单看成像的话
17-55&15-85&17-85≈18-55&18-135。有差别但差别不是很大,区别肯定能看出来。
2,600D+15-85比7D要实在的多,7D强项是连拍对焦和手感。个人用的话 连拍和对焦
600D也不差哪去,完全够用。只剩下手感,7D完胜,毕竟全金属的机身,带肩屏,握持更舒服(有要说7d太重的那些朋友,麻烦您还是玩您的卡片去,单反不适合您!)。要是能接受600D的塑料感的话,毫不犹豫的选600D。
3,拍摄视频需要对焦速度??个人不了解。。。不过还是要提一句,用单反机身来拍视频感觉真奢侈。单反的CMOS很精贵的,连续使用的话容易烧坏。您真舍得总用??打个短还对付
1.15-85成像要好很多!人称不输入门红圈头,而且是搭配APS-C机身的最佳拍档;起码价差能够基本提现成像的差别。在手机或者电子取景器上看当然看不出来,如果在电脑屏幕上就明显了。
2.600D+15-85是非常不错的搭配,有广角有人像,7D没啥必要,除非你经常拍摄体育题材,否则省下的几千块买支漂亮的长焦镜头,把焦段配齐更适合你全面学习摄影。
3.连拍速度明显,对焦速度不会太明显。
佳能18-135 与15-85镜头画质区别后者的色彩还原,饱和度和锐度。这个不用放大就能看得出来
焦段非常实用,广角中长焦都有,成像是比18-55 18-135 18-200
好很多,有又防抖,不比低端的红透差,我觉得最起码比17-40好(个人见)而且焦段比他还多
++++++++++++++++++++++++++++++++++++++++++++++++++++++++
佳能600D配什么镜头好呢。。 18-135还是18-55,55-250? 50
1.8还是50 1.4?
旅行用,平时也用,人像也用,景物也用。
不推荐55-250, 其实出去旅游过就知道,一个头就够了.所以考虑18-135 或者 18-55吧,
18-135 有广角,可以应付多种场景,
价格比18-55贵点,等你用多了,也会明白自己对那个焦端感兴趣,新上手的会对每个焦端都拍的,所以这个比较实惠,等明确方向了,再换,再升级,都可以
18-55, 焦段稍微小点,但是旅游,什么的也都够用了.
如果预算足够,可以另加个50 1.4, 不行的话 50 1.8(穷人三宝!值得拥有!)也可以,光圈够大( 虽然比不过50
1.2,但价格上要便宜很多) 乘上系数,拍人像都能对付了.
用定焦,要开始适应对焦基本靠走。
18-135覆盖广角到长焦,便携,初学推荐使用。18-55,,55-200个人认为基本是最差的组合,不是说出不来好照片,只是很快就要换掉
18-135拍建筑、风景、人像焦段都够用,标头用50 1.4。
如果资金够,就50/1.4,另外可以考虑适马的50/1.4,画质不输原厂,甚至造工更好于原厂。这只的焦段是人像头,风景有点吃力,顶多也就适用于人像、小景这些视角窄的题材。
如果是旅行用的话,18-135要比较方便。只是18-135和18-55、55-250一个档次,别祈求画质会更好,甚至因为变焦比太大,表现会比18-55、55-250这个组合更差,而且长焦端也更短(虽然也够用就)。
18-135,狗头能带一个绝对不要带俩,18-200不考虑,只有18-135还凑合。说句题外话,600D+18-135比D90套机还贵,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买这个,除非对佳能特有好感,或者对翻转屏特有好感,对高像素特有好感的直接面壁去吧。
佳能的50/1.4比尼康的好点,1.8跟尼康一个样,做工也不如尼康,都是廉价的大光圈体验镜头,玩玩和搞搞小清新小创作也不错,预算不多或者玩的不深,1.8足够了。
+++++++++++++++++++++++++++++++++++++++++
Nikon Canon两家防抖的是镜头。。
如果你不是用长焦头,一般防抖效果就不大,
如果你肾虚 那就- -
还有,机身带不带防抖无所谓,主要是镜头防抖
不要因为一台机器没有防抖就放弃他 他有他的特点
d5100吧。d90的机身马达其实是淘汰的技术唉,要对焦快还得用镜头马达。C家的机子手感不好唉,女孩子用的。预算高的话选d7000吧,39个对焦点是C家比不了的。
套机得话都防抖的 Dd都是塑料拖鞋 D5100么机身马达 C家低端镜头做工不厚道。。
很多老头是没有马达的 关于马达也不用太纠结。。
马达问题就算真的遇到了 手动对焦就好了 。 ccd的问题就无力了
600D入门还是可以的。其实就机身来说相差不大,关键是品牌后面的镜头群。更重要的是相机后面的脑袋!!!
d90上市很久了。马上又要迎来新一轮的更新,我建议你再等等,11年底12年初各家会有大动静,带来新的技术,前面的机子肯定会降价铺路。90的后继机子现在也有,d5100或者d7000,个人觉得都比90要好一点,毕竟是更新后的技术。
D90咋一直那么多人迷恋呢?这半年也没怎么降价了,08年的老机器,都是出土文物级的了。
N家的闪光灯是非常好的
日后想玩创意闪光,你就知道选择D90是明智的选择。
但是貌似N家的镜头比C家的要贵一点
++++++++++++++++++++++++++++++++++++++++++++++++
准备入手佳能550d,纠结于镜头,备选方案:A、18-55套+原厂55-250 B、单机+适马18-200
C、18-135套+50定
备选方案:A、18-55套+原厂55-250 B、单机+适马18-200
C、18-135套+50/1.8定。D、其他建议
以上选择哪一组的成像效果比较好,如有其它建议亦可参照,镜头价格尽量控制在3K以内。
问题补充:请说明理由。尽可能详细或附参考资料。谢谢
A、18-55套+原厂55-250 +50/1.8定
用狗头三剑客练出不世武功才是高人:)
这三款我都不推荐。
拍风景,一般用得多的是广角。最长焦反而少用。
况且这三款成像质量还都一般。
因此,我推荐佳能 15-85这支镜头。价格稍微贵一点。但是广角端更广,成像质量更好。号称没有红圈的红圈镜头。
不用考虑其他方案就是第三个吧
1、18-55和55-250属于狗头,成像太差,虽然是焦段都覆盖了,但是,用这样的镜头一段时间后,你自己就会后悔而出掉再升级其他的镜头,卖的时候就太不值钱了
2、副厂的镜头虽然光圈大写,但是,有很大的、也是普遍的问题:副厂镜头在佳能机身上不好合焦(半按快门的时候容易拉风箱),最终遭罪的时候也会后悔的
3、佳能的镜头18-135的还是很好的,防抖很实用,起码抵过3级光圈或速度的
而且50/1.8的小痰盂,是性价比最好的,1.8的大光圈可以适用于许多的场面,包括人像的最佳拍摄,这个组合你不会后悔的,而且价格符合你的最终预算
如果价格在3000以内的话有两只配置,单机+17--85(拆机头)+50/1.8
17-85镜头作为原来40D的套机头还是不错的,防抖效果很实用!不过有点瑕疵的就是排线容易坏! 只是这套配置没有长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单反数码相机(500D)配原来的佳能单反的胶片相机镜头(EOS系列),效果有什么不同?_百度知道
单反数码相机(500D)配原来的佳能单反的胶片相机镜头(EOS系列),效果有什么不同?
我准备继续用原有的胶片相机的镜头(大概是8-22MM)。真的吗,想让我买一个新镜头?还是他忽悠我,不过在广角方面差一些。我告诉售货员,用原有的镜头没有问题。他说我新买了一个佳能数码单反机身
如果我买一个随数码相机的同样尺寸的镜头,只要是EOS系列就通用,我已经把镜头(35MM-70MM)装上了,我的问题是,我的旧镜头配新相机。看来,效果会一模一样吗?换句话说我的镜头是EOS系列,真的会稍许影响摄影质量吗。所以。因为售货员说,卡口不是问题
提问者采纳
效果会比原来的水平要差一点,这个3570装在500D上就等效到56-112了。你可得看仔细了,最好把镜头拿到卖相机的地方试一下,可另买广角镜头。但也不会比那个1855的随机镜头差多少,不用买套机,用在数码机上。广角上会损失一点。如果需要广角的话,是不是EF卡口的。同时。用于胶卷机的镜头只买个500D机身就好了,焦距有点长
提问者评价
回答言简意赅,多谢了。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那镜头不能用的,卡口不对装不上,建议你买个17 40 或者17 55 F2.8 同是EF卡口就没有问题 祝你好运
关键看是多老的镜头,如果是FD口的,肯定不行,非要用,就得找合适的接圈。EF口的肯定能用。
佳能的镜头 应该没问题 用的话 要*1.6的镜头转换系数就成了12.8-35.2不过 依然是超广角 还是不错的 效果应该影响不大 最多影响测光 图片质量是影响不大的
单反数码相机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摄影常识(给单反初学者) - 厦门大学摄影协会的日志,人人网,厦门大学摄影协会的公共主页
大家好~本年度摄协就要举办换届大会啦。换届地点定在新传院楼。时间是7月5号即本周六晚上七点。有空的同学都要来噢~感谢大家支持~
摄影常识(给单反初学者)
一、关于照片尺寸:
1寸(是指英寸)=2.54cm 我们说的x寸是指照片的长边,如5寸就是照片长2.54x5=12.7cm ,12寸就是2.54x12=30.5cm ,8x12就是长边2.54x12=30.5cm ,短边2.54x8=20.3cm 3R指纸,3R为89MM,5R为127MM ,通常3R指3*5 就是5寸 5R指5*7 就是7寸 R的意思是长方型(英文是Rectangle),都以最短边耒算。 1X1.5 (1寸)2.6*3.9一寸2.5*3.5 2X1.5 (2寸) 3.8*5.1 大二寸3.5*5.0 小二3.5*4.5 5X3.5(5寸/3R) 12.70X8.89 6X4(6寸/4R) 15.24X10.16 7X5(7寸/5R) 17.78X12.70 8X6(8寸/6R) 20.32X15.24 10X8(10寸/8R) 25.40X20.32 12X10(12寸) 30.48X25.40 14X12(14寸) 35.56X30.48 16X12(16寸) 40.64X30.48 18X14(18寸) 45.72X35.56 20X16(20寸) 50.80X40.64 24X20(24寸) 60.96X50.80 30X24(30寸) 76.20X60.96 36X24(36寸) 91.44X60.96 (36X30)
500万像素 有效4915200,像素。可冲洗照片尺寸17X13,对角线21英寸 400万像素 有效3871488,像素。可冲洗照片尺寸15X11,对角线19英寸 300万像素 有效3145728,像素。可冲洗照片尺寸14X10,对角线17英寸 200万像素 有效1920000,像素。可冲洗照片尺寸11X8,对角线13英寸 130万像素 有效1228800,像素。可冲洗照片尺寸9X6,对角线11英寸 080万像素 有效786432,像素。可冲洗照片尺寸7X5,对角线9英寸 050万像素 有效480000,像素800X600。可冲洗照片尺寸5X4,对角线7英寸 030万像素 有效307200,像素640X480。可冲洗照片尺寸4X3,对角线5英寸&&&&
&& & & &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一般是4:3的比例(与我们的显示器的比例一致),而扩印的照片的比例一般是3:2左右的(与胶卷负片的长宽比例一致),所以,讲数码相机的照片扩印出来一般要把照片的比例剪裁成3:2左右的,这样扩印出来的照片才是正好充满整张相纸。如果,您的照片不希望剪裁,或者是拍摄的内容太满,没有剪裁的余地,就只好在扩印的时候左右两边留一点白边了。
二、数码单反拍摄的图片可以冲印多大尺寸的照片
&& & & &用数码单反拍摄的照片在电脑上固然精彩,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将它冲印成真正的照片或许更有欣赏照片的感觉。如此一来,就必然涉及到关于后期冲印的问题。尤其是在春节期间,拍摄的全家福之类都会去冲印成照片,甚至是较大尺寸的照片。那么,我们手上的数码单反拍摄的照片,究竟能冲印多大的尺寸呢? && & & &对于冲印,我们首先介绍一个参数:dpi。什么是dpi?dpi即dot per inch的缩写,是一个衡量显示精度的参数。这个数值越高,那么我们冲印出来的照片就越清晰。 那么dpi究竟要达到多少才能算是清晰呢?一般而言,dpi达到300,冲印出来的照片就非常清晰了,只要源文件的图像质量得到保证,即使是近距离也不会有任何瑕疵。那么,在这样的精度下,我们冲印的照片需要多大的尺寸呢?其实计算的方法非常简单。对于最高质量的冲印,我们选择300dpi的后期输出精度。那么,冲印一张6寸(大小为6&4英寸,简称4R)的照片,需要的文件分辨率则为(6&300)&(4&300)像素,即文件的分辨率要达到像素,大概为200万像素左右。无论是数码什么单反,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这样的要求。 && & & &如果需要冲印12&8寸的照片,那么原图片的像素则需要达到(12&300)&(8&300)像素,即像素,这时候,600万像素的数码单反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必须使用800万或者1000万像素的数码单反才能保证最佳的精度。 && & & &当然,以上是以300dpi作为计算的。实际上,对于200dpi的冲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另外,大尺寸的照片通常不会近距离观看,所以,对于大幅面的冲印(例如挂在墙上的照片),150dpi的精度通常也是可以的。如果以150dpi的精度计算,市面上流行的1000万像素数码单反可以冲印多大的尺寸呢?市面上大多数1000万像素的数码单反的像素为像素,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得出()&(),也就是26&17英寸,约为0.66米&0.44米,挂在墙上绝对是绰绰有余了。 && & &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高像素数码单反没有什么用处呢?也不是。高像素数码单反可以留给使用者更大的剪裁空间。如果数码单反的像素只有600万,那么剪裁后的像素可能只剩400万甚至更低,那么冲印大尺寸的照片就会显得捉襟见肘。相反,1000万像素的数码单反,拍摄的照片即使剪裁后也可能还有800万以上的像素。所以最后需要提醒一点,数码单反提供的低分辨率的设置尽管在电脑上观看已经绰绰有余,但是这样的分辨率可能不能满足冲印的要求,所以在拍摄时,最好使用最高的分辨率去拍摄。
三、什么是数码单反相机
  最近这一两年,&数码单反相机&这几个字开始急速升温。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数码单反相机是一种全新的事物。虽然它也属于数码相机的范畴,但在使用方法和观念上,却与那些&对准即拍&的卡片相机有着很大的区别。   什么是数码单反相机?要理解这个概念,先要解释什么是单反相机。简而言之,单反相机指的是取景和成像都使用一个镜头。取景时,光线通过反光板、五棱镜(或者五面镜)反射到光学取景器。这时,从取景器中就能看到被拍摄的视图。按下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快门打开,光线便直接入射到胶卷上,从而完成一次曝光。由于取景和成像都用一个镜头,单反相机可以实现无视差,即所谓的&所见即所得&,这是单反相机相对于旁轴、双反的最大优势。而数码单反相机,自然就是采用数字画,也称为DSLR(Digital数码、Single单独、Lens镜头、Reflex反光)。   其实,对于一般用户而言,你根本不用对数码单反的定义有多么深刻的认识,我想,你更想了解的的是,相对于我们平时使用的卡片相机,数码单反相机具备哪些优势,并且这些优势是否足以让我们改换门庭?   数码单反有什么优势呢?首先是可以更换镜头。有擅长拍摄风光的广角镜头,也有擅长拍摄人像的标准镜头,如果你喜欢拍摄体育比赛或者演出,长焦镜头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如果你喜欢拍摄花卉、昆虫等特写题材的作品,你还可以选择微距镜头。如此一来,不仅大大扩展了数码单反的使用范围,并且各种镜头都能在其擅长的领域内保证最佳的光学素质,这是不能更换镜头的普通消费类数码相机无法比拟的。其次,数码单反相机都采用大尺寸的感光元件(CCD或者CMOS),单个像素的面积是普通卡片DC的数倍之多,拍摄的图像更细腻平滑,噪点更少,动态范围更宽广。尤其是在弱光下和高感光度拍摄时,两者犹如天壤之别。其三,数码单反相机的对焦速度更快,快门时滞更小。而不会像消费类卡片相机那样,按下快门后,拍摄到的图像已经不是自己所希望拍到的了。其四,数码单反相机具备更强的景深控制能力,很容易拍摄出背景虚化的照片,而这是很多人所向往的。第五,数码单反相机具备更强大的后期处理能力。所有的数码单反都支持RAW格式(原始数据格式),相比卡片相机上使用的JPG格式,后期处理范围更加宽广,曝光、白平衡、饱和度、对比度、色调都能进行后期的精细调节,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最后的成像质量。   所以你现在应该明白了,为什么演出、体育比赛等场合常常能看到数码单反相机,为什么专业摄影记者要采用数码单反相机?   第一,在离被摄物体非常远的情况下,一般的数码相机无法企及。但是数码单反相机可以使用长焦镜头。   第二,在光线微弱的情况下,数码单反相机可以使用高感光度来保证较高的快门速度,同时保证成像质量,而普通数码相机则无能为力。   第三,在体育比赛中,只有极速的对焦才能抓拍到你想要的瞬间,这一点也是普通消费类数码相机的死穴。   第四,为了突出拍摄主题,需要将背景&干掉&,普通数码相机又只能望洋兴叹了。   当然,并不是说数码单反的优势只表现在这样特定的场合下。就算在平时的拍摄中,例如旅游等,数码单反的成像质量也足够让你刮目相看,而且非专业人士即可轻易分辨出这种差异。相信我!而且随着数码单反相机的日益平民化,更多的普通消费者已经加入到了这个行列中,并且乐此不疲。所以,你现在应该郑重地考虑一下,你是否应该去体验一下数码单反的全新感觉了?
四、衡量数码单反相机高低档次的几个因素
&& & & &如果你现在已经决定尝试一下数码单反,那么首先碰到的问题便是,如何去衡量数码单反的档次,进而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数码单反?或许你已经习惯了用像素、光学变焦之类的数据去衡量普通消费数码相机。再进一些,你或许知道数码相机液晶屏的尺寸和像素高低,防抖、知道光圈&&但是,衡量数码单反的档次,却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甚至可以说要完全颠覆此前对于数码相机的认知。 && & & &大致来说,衡量数码单反相机有这样几个参数: && & & &&感光元件尺寸大小。目前数码单反相机所使用的感光元件有很多种大小,有奥林巴斯/松下坚持的4/3规格(感光元件尺寸固定为17.3&13mm),有最被普遍使用的APS-C规格(大小与传统APS胶卷近似,大概在23&15mm左右),还有佳能独门的APS-H规格(28.7&19.1mm)和全幅(和普通胶片尺寸一样大,36&24mm)。对数码单反而言,感光元件当然是越大越好。不过现阶段,除了佳能,其他厂商现在都限于一种规格。奥林巴斯和松下坚持的4/3系统,感光元件是固定的,高档产品与入门机产品感光元件尺寸相同。而其他厂商,例如尼康、宾得、索尼和三星等,目前所有的产品都采用APS-C规格,尚未推出采用其他规格的数码单反。所以,还需要其他的参数进行衡量。 && & & &&机身。机身的质地、构造、材质,是否具备竖拍手柄、是否具备状态LCD,也是衡量数码单反的重要标志。高档产品通常采用采用全金属骨架、全金属机身,具备防尘设计,具备一体化的竖拍手柄,状态LCD具备背光,可以更好地观察所有的拍摄参数。中档产品机身不具备竖拍手柄,但是提供了扩展的可能性。而低端入门产品则大多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也没有状态LCD,这样只能通过机身的液晶屏去观察拍摄参数,一来在腰平取景时不那么直观,二来增大耗电量。 && & & &&取景器。由于数码单反在拍摄时只能通过光学取景器取景,所以光学取景器的可视性便显得尤为重要。中高档数码单反采用五棱镜反射光线,几乎没有损失,光学取景器可以更明亮。而入门机产品通常采用五面镜,光线反射时有损失,取景器显得暗一些。 && & & &&对焦系统。低档产品对焦点通常比较少,例如3点、5点、7点对焦,构图时会受到一些限制。中高档产品的对焦点普遍在10点以上,甚至超过40点,这样可以极大地增强构图的自由度。 && & & &&曝光系统:低档产品通常只具备多区测光、****重点测光和局部测光三种方式,在某些情况下,会显得不够用,不能精确控制曝光。而高档产品则有更多的测光模式可供选择,例如精确到1%的点测光,甚至还能输入多个点测光数据进行加权平均。 && & & &&快门寿命。高档数码单反非常耐用,快门寿命可以达到20万次,中低端的产品可能不到10万次,甚至只有几万次。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以用来衡量数码单反的档次,例如快门时滞、操作性、扩展性等等。但是,你可能会发现,通篇没有提到像素跟光学变焦这两个参数。在这里简单解释一下:由于数码单反可以更换镜头,所以关于焦段、光圈之类跟镜头有关的参数完全由镜头决定。你应该时刻牢记这样一个概念。如果装上一个定焦镜头,你便只能&变焦基本靠走&但是,换一个大变焦镜头,你的数码单反或许又具备了10倍光学变焦的能力。至于像素,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来衡量档次,但是相对于以上所说的各种因素,按像素区分档次高低的准确度要差得多。例如,佳能中档的数码单反EOS 30D的像素才800万,而同时期的入门级产品EOS 400D的像素已经达到1000万了。 && & & &所以,你大概应该明了了。就目前市场上的产品来说,最高档的数码单反体积最大,采用全幅图像感应器、具备,竖拍手柄,具备20万次的快门寿命,但机身的价格价格就在5万以上。中档的数码单反采用APS-C尺寸的感光元件,基本性能比较充实,价格在元之间,而入门机产品则没有没有状态LCD,不能扩展竖拍手柄。价格在6000以下,甚至更低。当然,他们之间在成像上的差异远不如价格差距那么大,所以,对于一般用户,入门级数码单反已经足够让你尝鲜了。
五、使用数码单反怎样选择存储的图像文件格式
&& & & &数码单反的优秀成像质量除了建立在良好的硬件配置上以外,在图像的后期处理上也有很大的自由度。提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因素:图像的文件格式。也许有人会说?图片格式有什么好讲的?其实不然,这里面的学问非常之大。 && & & &对于数码单反,我们通常要跟三种图像文件格式打交道:JPEG、RAW和TIFF。而普通消费类产品,仅仅支持JPEG一种格式而已。那么,三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又该怎么使用呢? JPEG格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文件格式,文件后缀名为JPG,这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类似于音乐的中的MP3。数码单反拍摄的JPEG图像,是经过了相机内部的各种处理(亮度、对比度、饱和度和白平衡)而得到的最后&结果&,使用非常简单。目前尽管如今的JPG已经能提供相当好的图像质量,但在挑剔的人看来,仍然是一种压缩格式。另外,JPEG的后期处理空间相对有限。所以,JPEG还不能应付最苛刻的条件。 && & & &RAW的意思是&原始数据格式&,它包含的是相机的感光元件(CCD或者CMOS)的最初感光数据,没有经过相机的任何处理。RAW文件有什么优势?可以这么理解:拍照的过程是做一道菜,RAW文件中的那些原始数据就是做菜的原料。相机直接出JPEG的图片意味着用较短的时间直接做出来。而使用RAW文件,意味着你可以把这些原料保存下来,交给另外一位大厨,他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对其精雕细琢。这样,出来的味道自然不同。并且,随着后期软件的不断升级,最终出片的效果还有提高的可能。 由于RAW非常的&原始&,所以,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数码单反的文件格式几乎不通用,需要用专用的软件才能处理。例如佳能的有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尼康的有Nikon Capture NX,还有一些通用软件,例如Adobe Photoshop CS2等等。由于互不兼容,所以文件后缀名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佳能的CRW、CR2,尼康的NEF和索尼ARW等等。RAW还有一个优势。如果你后期对图像做了各种调节,也不会损失图像质量。而JPG如果后期调整,在压缩的基础上继续压缩,只能造成更多的损失。 && & & &除了JPEG和RAW格式以外,还有一种TIFF格式,文件后缀名为TIF。对数码单反而言,TIFF扮演的角色是RAW文件的最终处理结果。也就是说,RAW文件经过处理,最终转化而成的,就是TIFF文件。这里面的理由有两点:第一,TIFF也是所有的图像处理软件都支持的一种格式,应用广泛。第二,它是一种不压缩的格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画面的质量。所以,从RAW转化到TIFF,可以保证整个过程是无损的。这也是最大限度发挥数码单反成像质量优势的终极办法。当然,RAW也可以转化为JPEG文件,只是,这样就失去了使用RAW的意义了&&到最后,还要经过一次有损压缩,RAW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六、数码单反拍摄时怎样选择镜头的焦距
&& & & &对于数码单反而言,镜头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机身本身,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镜头是光线进入数码单反首先经过的&通道&,所以,如果镜头的光学素质打了折扣,那么再高档的数码单反也是没有办法弥补的。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镜头的基本知识。 镜头的划分可以分为很多类。比如可以按焦段划分,按照定焦和变焦划分,按照最近对焦距离划分,也可以按照品牌和卡口划分,或者是按照等级划分。听起来比较复杂,但解释起来其实并不困难。 && & & &先来说镜头的焦距。我们在了解或者选择购买一支镜头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因素就应该是镜头的焦距,这个参数直接影响到我们拍摄的视角,也直接影响到我们拍摄的题材。镜头的焦距一般用毫米来表示,例如35mm、85mm、105mm等等。焦距越短(数字越小),视角就越宽;而焦距越长(数字越大),视角就越窄。除了视角的宽窄,焦距的变化还跟我们另一个直观的感受:焦距越短,被摄物体离我们显得越远;焦距越长,被摄物体离我们显得越近。所以大家该明白了,消费类数码相机上的变焦功能之所以能给我们带来&拉近拉远&的感觉,实际上就是通过改变镜头的焦距来实现的。 && & & &对于135规格的数码单反而言,我们通常把焦距在24mm以下的镜头称为超广角镜头,24mm~35mm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50mm~85mm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85mm~135mm的镜头称为中长焦镜头,200mm以上的镜头我们称为长焦镜头,如果焦距达到了400mm以上,那就是超长焦镜头了。 && & & &各个焦段的镜头究竟该如何使用呢?广角镜头的视角宽,所以适合拍摄风景,尤其是超广角镜头,视野宽广,拍摄出来的风景特别有气势。标准镜头的视角跟人眼的视角接近,因而得名。标准镜头的应用十分广泛,风景、人像都可以胜任,但也相当难以驾驭。普通人用标准镜头拍摄出的照片可能千篇一律,但是有经验的摄影师完全可以利用标准镜头跟人眼视角类似的这种特点,拍摄出很多具有现场感的照片。85mm~135mm的中长焦镜头一般用来拍摄半身人像,利用这种镜头很容易拍摄出背景虚化的照片,看上去比较有艺术感。200mm以上的长焦镜头通常就用来拍摄昆虫、生态、舞台和体育等。因为焦距长,可以把很远的物体拉近到我们的眼前,所以不必离被摄物体很近就能拍出来清晰的画面。在拍摄昆虫、生态、舞台和体育的时候,我们显然很需要这样的能力。 && & & &当然,各个焦距段镜头的使用场合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我们也可以用广角镜头去拍摄一些人像作品,达到一种夸张的效果。也可以用长焦镜头去拍摄一些风光作品。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去获得经验了。
七、数码单反拍摄时如何选择变焦和定焦镜头
&& & & &我们已经知道了,不同的焦距对应不同的拍摄场合和题材。但是,如果对于不同的拍摄题材,我们就要更换不同焦距的镜头,这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有没有一种镜头,可以兼顾多种场合的拍摄呢? && & & &当然有!变焦镜头就可以满足我们的这种要求。变焦镜头的焦距可以改变,所以,拍摄的自由度自然扩展了。比如,一支24~70mm的变焦镜头,除了可以拍摄风景,也适合拍摄人像。而焦距固定的定焦镜头则做不到这一点。 && & & &那么,我们怎么去衡量一支变焦镜头的使用场合呢?和定焦镜头一样,我们也是通过焦距去考察的。只不过对于变焦镜头,就有两个焦距了。一个是广角端(Wide)的焦距,一个则是长焦端(Tele)的焦距。一支变焦镜头的焦距,就可以在这两个数值内连续变化。 && & &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数码单反的镜头来说,我们通常不提&几倍变焦&这个概念。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相信大家就明白了。一支焦段为24~70mm的变焦镜头和一支焦段为70~200mm的变焦镜头,都可以称为是3倍光学变焦(几倍变焦的计算方法是:长焦端的焦距除以广角端的焦距,得到的数字就是几倍变焦。70/24和200/70都略等于3,所以我们都可以将其视为3倍光学变焦)。但是很显然,两者的应用范围完全不同。24~70mm的镜头适合拍摄风景和人像,而70~200mm的镜头则更适合拍摄生态、体育、舞台等题材的作品。所以,对于数码单反的镜头而言,谈几倍变焦意义不大,我们更看重的是它的焦段是多少。 && & & &不过,另一方面,必须要承认的是,镜头的变焦倍数越大,那么这支镜头的应用范围也就越广。比如,一支18~200mm的镜头,焦距涵盖了从广角到长焦,所以几乎什么样的拍摄题材都适合,带上这么一支镜头,就可以&一镜走天下&了,使用十分方便。 && & & &那么是不是变焦倍数越大越好呢?当然不是。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变焦镜头虽然使用方便,但是在光学素质上,仍然比不上定焦镜头。而且,定焦镜头在某些技术指标上要远远超过变焦镜头。例如,对于变焦镜头而言,光圈做到F2.8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但是对于定焦镜头,光圈可以做到F1.4甚至是F1.2。所以,对于对图像质量要求极端苛刻的应用,定焦镜头仍然是最佳的选择。另外,如果你对大光圈有特别大的兴趣,那么定焦镜头也是首选。同样,那些光学素质很好的变焦镜头,其变焦倍数一般都控制在3倍以内,过大的变焦倍数对于优秀的光学素质仍然是一个负面因素。 && & & &所以,选择定焦镜头或者是变焦镜头,要从自己的要求出发去选择。不过,一般来说,变焦镜头已经足够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要了。
八、数码单反拍摄时怎样计算镜头的等效焦距
&& & & &关于焦距与视角和对应拍摄场合的关系,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得很清楚了。对于传统的胶片单反,这个规律这可以说是金科玉律。但是对于数码单反,情况稍微要复杂一些。因为这还涉及到一个问题:焦距的转换。 && & & &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呢?我们所说的焦距,指的是镜头的物理焦距。但是,这个物理焦距,与拍摄影响视角的那个摄影上的&焦距&,并不一定是1:1的对应关系。对于传统135规格的胶片相机,这个对应关系是1:1的,但是对于数码单反,情况就变了。 && & &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感光元件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这个对应关系。对于传统胶片相机,不用去考虑感光元件的大小(因为所有的胶片都是36&24mm)。但是,我在以前曾经提到过,目前的数码单反使用的感光元件的大小差不多一共有四种,所以这中间就有一个换算的过程。那么这四种规格的数码单反究竟该怎么换算呢? && & & &对于使用全幅感光元件的数码单反,由于感光元件大小与传统胶片一样大,所以实际的焦距不用做任何的换算。一支28mm广角镜头用在这样的数码单反上,其等效焦距还是28mm,使用起来很方便。不过,目前这样的数码单反只有佳能EOS 1Ds和EOS 1Ds Mark II两款,价格之高令人望而却步。 && & & &对于使用APS-H尺寸的数码单反,实际的焦距要乘以1.3。比如,一支28mm的广角镜头,用在这样的数码单反上,实际的等效焦距就变成了28&1.3=36.4mm,广角能力大打折扣,不过损失还不算严重。目前,这样的数码单反有佳能的EOS 1D、EOS 1D Mark II和EOS 1D Mark III三款产品。 && & & &这还不算损失严重的。对于市场上占绝大多数的采用APS-C尺寸感光元件的数码单反,实际的焦距要乘以1.6(佳能的数码单反)或者1.5(尼康、索尼、宾得、三星、柯尼卡美能达的数码单反)。一支28mm的广角镜头,用在这样的数码单反上,等效焦距变成了28&1.5=42mm甚至是28&1.6=44.8mm,这样一来,几乎已经不能称其为广角镜头了! 对于奥林巴斯和松下所采用的4/3规格,实际的焦距要乘以2。一支25mm的镜头,按照物理焦距来看,是一支广角镜头,但是对于4/3规格的规格来看,这就变成了一支等效焦距为50mm的标准镜头。 && & & &所以,在选择镜头时,除了要考虑镜头本身的物理焦距以外,还要考虑自己所使用的数码单反相机的焦距转换系数,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物尽其用。
九、数码单反拍摄时如何选择原厂和副厂镜头
&& & & &数码单反可以更换镜头这一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但是,并非所有的镜头,都可以自由地更替。因为,不同品牌之间的镜头并不能通用。所以,如果你试图购买一只尼康的镜头去安装在佳能的相机上,那是徒劳的。正如我最早提到的,数码单反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产品那么简单,它更是一个系统,而且是封闭的系统。 && & & &目前,佳能、尼康、索尼/柯美、宾得/三星以及奥林巴斯/松下五大主流数码单反系统的镜头都是不能直接兼容的。它们不仅在基本的物理规格、物理尺寸上相差甚远,在电气规格上也是风马牛不相及。这种不兼容到了何种程度,举个例子便知:佳能和尼康两大巨头的镜头安装方向上是相反的。佳能的镜头安装到机身后需要顺时针旋转将其稳固,而尼康的镜头则需要逆时针旋转,由此可见一斑! && & & &那么,我们是否便只能选择原厂的镜头呢?比如说,我购买了一台佳能的数码单反,是否便只能用佳能原厂的镜头?这也倒未必。因为,还有一些第三方的镜头生产商,例如腾龙(TAMRON)、适马(SIGMA)等会生产一些兼容镜头。而且这种镜头往往有多个版本,有支持佳能卡口,也有支持尼康卡口、索尼卡口和宾得卡口的版本。只要选择了对应的卡口,即使是第三方的镜头,也可以照常使用。 && & & &那么在原厂镜头和副厂镜头之间该怎么选择?一般来说,原厂镜头质量可靠,光学性能出众,但是价格昂贵,而且在焦段等某些参数上比较保守。而副厂镜头在某些方面稍逊(例如镜头的在机械质量和手感),但是价格便宜,而且某些时候,在同样的价格下,能够买到比原厂镜头更大的光圈。例如,适马一款焦段为70-200mm,最大光圈恒定为F2.8的镜头&小黑&的价格,仅仅跟佳能的EF 70-200mm F4L USM镜头(简称小小白)的价格接近。但是,&小黑&的光圈要比&小小白&大一档,而佳能原厂的光圈大一档的&小白&价格则要贵上3000元。所以,综合光圈和价格考虑,&小黑&的诱惑就非常大了。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副厂镜头的焦段往往更加&大胆&。例如,佳能原厂至今没有一支镜头可以涵盖18-200mm的焦段,但是副厂镜头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如果你使用佳能的数码单反,却又打算一镜走天下,副厂镜头就是唯一的选择。 && & & &所以,原厂镜头和副厂镜头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在选择镜头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排斥副厂镜头,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喜好,合理地选用各种镜头才是最好的选择。
十、什么是A、S、P、M档:
A=光圈优先 S=快门优先 P=程序暴光模式 M=手动模式 && & & &最简单的当然是全自动模式了,它通常用AUTO来表示。在这种模式下,拍摄的几乎所有参数都被相机接管。光圈、快门、曝光补偿,白平衡、感光度等。甚至部分产品的闪光灯模式都被接管。用这个AUTO档,你会突然,觉得数码单反是如此地平易近人!不过显然,用数码单反却选择AUTO档是&杀鸡用牛刀&。除了初学者,我实在不建议大家经常使用这种模式。 && & & &比全自动模式高级一点的是程序自动曝光模式,通常用P来表示。在这种模式下,光圈快门还是由相机自动设置,但是除此之外,白平衡、感光度、曝光补偿等等都可以手动设置。你可以充分享受到不同的感光度、白平衡和曝光补偿所带来的效果差异。 光圈优先通常用A或者Av来表示。在这种模式下,由你来选择光圈,而相机自动计算出对应的快门速度。这样可以根据拍摄的题材来选择适合的光圈。典型的应用是:拍摄人像时,使用大光圈,这样可以虚化背景;而拍摄风景时,则使用小光圈,保证前景和后景都清晰。 快门优先模式通常用S或者Tv来标识。顾名思义,由你来选择快门,相机根据来选择光圈,这就是快门优先。你可以使用1/1000秒的高速快门来凝固时间。比如,用高速快门拍摄喷泉,拍摄出来的水滴就是一颗一颗凝固的。而低速快门呢,则适合拍摄灯火辉煌的夜景等等。这个,就由大家自己去发挥了。 && & & &正确的曝光量,就需要正确的快门与光圈的组合。快门快时,光圈就要大些;快门慢时,光圈就要小些。快门减少一半时间,光圈相应加大一档,这就是倒易率。 自动测光就是运用这么一个标准来设定这么一个组合,来获得正确的曝光。同理,当其中某个参数固定时,根据曝光不变的原理,另一个参数也会随之改变,以保持曝光度不变。 所以当主动调节快门时间,光圈由相机自定时,就叫快门优先方式。反之当主动调节光圈,快门由相机自定时,就叫光圈优先方式。两者都是由相机定时叫程序曝光模式(P),两者都是由摄影者定是叫手动模式(M)。 && & & &当然,相机认为的标准不一定准确,当使用P、A、S三种半自动方式拍摄觉得曝光不足或者曝光过度时,可以调节曝光补偿进行调节,相机会把它认为的准确曝光尺度进行改变,以适应摄影者的需要。由于补偿的范围有限,如果补偿设置还不能解决的话,只能用手动方式调节出合适的参数配置了。 && & & &作为专业性的一个体现,数码单反都提供了丰富的曝光模式。你在一直使用全自动模式吗?这当然可以,但是太大材小用了。为了让你的数码单反能够发挥出更多的潜力,你应该了解一下数码单反中的曝光模式。
十一、数码单反相机拍摄时怎么使用光圈
&& & & &在使用卡片DC时,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多人都会对准目标就按下快门,很少有人会去关注这个过程中的技术细节。没错,这本身就是一种使用卡片DC所应有的方式。但是,如果你手里拿的是一台数码单反,这样的拍照方法就显得不够&专业&,不是说不可以,而是太大材小用了。我想,你也不希望你花5000甚至更高的价钱买来的数码单反却只能发挥40%的功力吧? && & & &所以,当你手中拿到一台数码单反时,我觉得你有必要了解一些涉及到摄影的基本概念和名词。 && & & &先来说光圈(Aperture)。我想可能大多数人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一台数码相机的镜头口径很大,那么就会觉得这款产品够专业,够档次。实际上,这样的说法反映到术语上,就是光圈。要注意,光圈是属于镜头的参数,而非数码单反。但是,用数码单反拍照时,所选择的光圈大小最终是落实到镜头上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镜头来对光圈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 & & &一般来说,相同的焦段下,镜头口径越大,镜头的光圈就越大,而镜头的通光量也就越大。通光量大有什么好处呢? && & & &一是能有更多的光线能够通过镜头参与成像,这样在微弱光线下拍摄时能够利用现场光来拍摄,无需闪光灯。 && & & &其次,光圈越大的镜头约有利于拍摄出浅景深的照片&&就是那种人物焦点清楚,但是背景虚化的照片。还记得我曾经说过说过&你需要一支大光圈镜头才能随心所欲地拍摄背景虚化的人像&这样的话吧? && & & &第三,光圈是衡量镜头的重要档次。除了有上述两个优点,大光圈镜头一般都采用更好的材料。例如各种非球面镜片和超低色散玻璃等等,能够让成像更加清晰,锐利,并且产生的各种畸变。 && & & &当然,有得必有失,大光圈的镜头也由一些负面因素:比如体积更大、重量更重,携带不方便;当然还有就是,价格更贵。大光圈镜头的价格可以轻易突破5位数,甚至比数码单反本身还贵。 && & & &在摄影上,光圈的大小用F值来确定。F=镜头焦距/最大光孔直径。通常可以见到F2.8、F4.0、F5.6、F8.0、F11等。你不要习惯性地认为数字越大光圈就越大。实际上在这个等式中,光孔直径是分母,所以光孔越大,F值越小。所以光圈的大小应该这样排序:F2.8&F4.0&F5.6&F8.0&F11&&以此类推。 && & &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是,镜头的光圈并不是不变的,而是可以变化的(具体可以看文章配图)。我们说的镜头的光圈是最大光圈,而不是说固定成这样的大小。就像我有一台500马力的跑车,平时不一定非要比200马力的车开得快,可能我只是将发动机保持在低转速温和地巡航,但是在需要的时候,我的跑车却一定能爆发出更大的能量。这样说,明白了吧?
十二、什么是镜头的最佳成像光圈
对于光圈的概念,相信大家都已经不再陌生。但是,光圈除了可以用来控制景深,它还会影响成像质量。 我们知道,光圈越大,就意味着有更多光线可以通过镜头而参与成像。但是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由于镜头存在球差和像差等多方面的原因,通过镜头****的光线&质量&和通过镜头边缘的光线&质量&并不相同。光圈越大,便意味着有更多的光线要从镜头边缘通过而参与成像,这就直接导致了成像质量的下降,表现为解析度降低,暗角或者是色散等情况。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将光圈收缩一些,那么,只有镜头中间的那部分光线可以通过光圈叶片,镜头边缘的那些&质量不好&的光线就被阻挡了。所以,适当地收缩光圈后,除了分辨率能够得到改善以外,像镜头的暗角、色散等情况都能得到一定的减轻,成像质量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那么,是不是将光圈收缩得越小,成像质量就越好呢?也并不是如此,因为,光圈过小,就意味着光孔过小。在光孔过小的情况下,通过的光线太少,也不利于高质量的成像,甚至于在极端的情况下,光线会发生衍射现象,从而降低分辨率表现。所以,就成像质量而言,光圈也不是越小越好。 既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所以,镜头的光圈一定存在一个最佳的成像光圈。那么,目前数码单反的镜头,最佳光圈是多少呢?这一点,不同的镜头有着不同的特性。但是,大致来说,对于全幅镜头(就是胶片相机和全幅数码单反可用的镜头,市面上绝大部分镜头都属此类),最佳光圈一般在F8或者F11左右。而对于APS-C数码单反专用的镜头(例如尼康的DX镜头,佳能的EF-S镜头,索尼的DT镜头等),其最佳光圈通常在F8左右。而对于4/3系统所用的镜头,例如奥林巴斯的ZUIKO DIGITAL和松下/徕卡的镜头,其最佳成像光圈往往更大,在F5.6-F8之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镜头在光圈收缩到F5.6以上才能得到优秀的光学素质。否则,那些大光圈镜头将会完全失去意义。实际上,很多大光圈的高素质镜头,通常只用收缩一两档光圈便能得到优秀的光学素质。例如尼康经典的&人像头&AF Nikkor 85mm F1.4D,将光圈收缩到F2以上就能得到良好的表现。相反,素质一般的镜头,往往要讲光圈收缩到F8。这样一来,在室内或者光线较暗的场合,拍摄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十三、数码单反相机拍摄时怎么使用快门
摄影是一门光线的艺术。所以,正确地控制曝光量,就是拍出一张好照片的基本要素。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是控制曝光量的基本手段(更准确的说,还应该加上一个感光度,这个我们下次再谈)。所以,再了解光圈之后,我们第二个需要了解的就是快门。 我们通常说的快门(Shutter)包含三层概念。一是指相机上的按钮,这个相信大家都能够了解。二是相机上的快门&实物&。它是光线进入相机的最后一道大门。快门打开,光线就可以照射到CCD或者CMOS上参加成像。三是指摄影时的快门速度,也就是快门从打开到关闭的时间。快门速度和光圈的组合,就可以控制曝光量。 光圈和快门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在相同曝光量的情况下,光圈更大,快门的速度就可以更高,也就是说打开的时间会更短。就像一个水龙头,如果我的水龙头比较粗,水流量大,那可能5秒钟我就能装满一桶水。但是如果水龙头比较细,那么装满同样大小的水桶就需要10秒钟了。如果我想要增大曝光量,要么采用大光圈,让单位时间内进入镜头的光线更多;或者是将快门打开的时间延长,这样便能有更多的光线进入相机。反之亦然。 快门打开的时间直接用秒来表示。目前,数码单反的最高快门速度可以达到1/8000秒,而最慢的快门速度可以达到5分钟以上,也就是说,快门打开后,需要5分钟才会关闭!常用的快门速度范围是1秒到1/1000秒,每一级快门速度是上一级的二分之一,所以就是1 秒、1/2秒、1/4秒、1/8秒、1/15秒、1/30秒、1/60秒、1/125秒、1/250秒、1/500秒和1/1000秒。 目前数码单反上的快门分为机械快门和电子快门两种。所谓的机械快门,就是那个可以打开和关闭的部件。你要是有兴趣,可以将你手里的数码单反电源关闭,然后取下镜头,用手将反光板抬起,就能看到机械快门了。但是机械运动的速度有限,如果你需要极端的高速快门,比如1/2000秒以上,机械快门可能就无法完成这一动作了。所以还有电子快门作为补充。电子快门的实现很简单,你不是要控制光线照射的时间吗?CCD和CMOS感应光线的时间也可以控制,这样就行了。 高档数码单反还有B门跟T门。B门指的是,你按下快门按钮多长时间,相机的快门就打开多长时间。这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比如拍摄闪电)时特别有用。或许你会说,我如果要连续按2、3分钟的快门按钮,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T门就能解决你的这一烦恼,按一下快门按钮,相机的快门就打开,再按一下,快门就关闭,这样在长时间曝光时就舒服多了。 快门的概念并不复杂,但其实当中也隐藏着很多玄机。在最后我就一并总结了吧: 1、低速快门时要使用三脚架。理由很简单,快门打开的时间过长,手的震动就使得成像模糊。使用三脚架将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没有三脚架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相机放置在一个稳定的地方。总之就是要保持稳定。 2、在低速快门下,按下快门的动作也有可能产生震动,这时候可以使用2秒或者10秒自拍。按下快门后,手指迅速离开机身。 3、在使用B门时,即使你使用了三脚架,但是连续按下快门还是令人烦躁,也容易产生震动。这时候可以使用快门线或者遥控器来操作。数码单反都提供了这样的附件可供选择。当然,对于一般的你我而言,这种附件并非必需品。(定时)
十四、数码单反相机拍摄时怎么选择测光模式
摄影是光线的艺术。所以,对曝光的控制显得异常重要。曝光不足,画面整体会显得较阴暗,一些暗部的细节会丢失,成像的噪点也会比较明显。而如果曝光过度,整体的画面会显得白花花的一片,一些亮部的细节也就消失殆尽了。想必,任何人都不想看到以上两种情况的出现吧。 所以,为了得到一张曝光准确的照片,精确测光就相当的重要。在自动曝光出现以前,人们只能通过自己的经验去选择光圈、快门和感光度的组合。除非你非常有经验,否则几乎无从下手。但在自动曝光出现以后,相机就可以代替我们完成这样的任务。 目前,相机的测光系统已经非常先进,眨眼的工夫就能找到正确的光圈快门和感光度的组合。但是别忘了,在实际的拍摄中,拍摄的环境和对象通常是千变万化。因此,针对不同的拍摄对象,数码单反通常都提供了多种曝光模式可供选择。根据实际拍摄的对象,选择最适合的测光系统,才能得到最精确的曝光。否则,在某些极端情况下,错误地选择了测光模式,可能会出现令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数码单反中用得最多的是评价测光,或者叫矩阵测光、多区测光。叫法不同,但是道理类似。在这种测光模式下,相机会将整个画面分成多个区域,然后对每一个区域都进行测光,然后综合所有区域的测光数据,再综合给出一个曝光值。可以想象,这种测光模式适合风景拍摄,因为它能照顾到画面的每个区域。 ****重点测光则是矩阵测光的一种变形。相信任何人在拍摄时,都喜欢把被拍摄的物体放置在靠近画面****的位置吧?所以,画面****区域的测光数据我们可以&重点对待&而,边角区域的测光数据,我们只是参考一下就可以了。这就是****重点测光的概念。它的应用也很广泛。 另一种测光模式叫局部测光。它只针对画面中的某一局部(通常占整个取景画面的5%-9%)进行测光,而不管其他区域的亮度情况如何。如果你拍摄的物体的亮度和背景亮度存在很大差别,而你又需要突出主体,OK,局部测光就能帮上忙。我只要被拍摄物体的曝光合适就行了,其他的关我何事? 局部测光发展到极致就是点测光。顾名思义,点测光就是相机的测光系统只针对某一点进行测光(严格的点测光只占画面的1%大小),而完全不管其他地方有多亮或者多暗。这在拍摄一些人像题材的时候特别有用。高端的数码单反相机还可以输入多个点测光数据并进行平均,这样,你所需要进行正常曝光的点都可以得到准确的曝光。 为了说明不同测光系统的差别,最后给大家举一个例子:逆光下拍摄人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矩阵测光,因为通常人脸只占画面的一小部分,而背景又非常亮,所以相机会减少曝光量。背景倒是曝光正确了,但是你的脸却成了一张大黑脸!相反,如果选用局部测光或者点测光,让相机只针对面部就行测光,就能保证脸部曝光的准确。看,在这个例子中,不同的测光模式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十五、数码单反相机...
阅读(3138)|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反600d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