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弄色木芙蓉变化含有颜色的诗句句

&&&&&&&&&&&&&&&&&&&&&&&&&&&&&&&&&
&&&&&&&&&&&&&&&&&&&&&&&&&&&&&&&&&&&&&&&&&&&
芙蓉在中国有两种。
生在陆地上的,叫木芙蓉。另一种是生在水上的,生在水上的叫水芙蓉。关于这一水一木的芙蓉,颇有些说头。
水芙蓉以其外形特征成为花中仙子,又叫荷花、莲花、芙蕖、菡萏、中国莲、水宫仙子、金芙蓉等,别名有很多。其实,水芙蓉从宋朝以后,就叫荷花了,很少有人再把荷花叫作芙蓉,是不是为了与木芙蓉区分,我不得而知。水芙蓉是睡莲科莲属,多年生水草植物花卉,是中国传统名花,名列十大名花之一。至少有7000年的栽培历史,历史相当久远。现在中亚、西亚、北美、印度、日本等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均有分布,通常种植于湖泊、池塘或稻田、河流底部的淤泥上,也是宫廷苑囿和私家庭园的珍贵水生花卉。其荷叶挺出水面,像仙女一样,亭亭玉立,凌波翠盖,色艳花大,清香远溢,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气质。所以,荷花也是真善美的化身,是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物,也是友谊的种子。
荷花到了印度和埃及,还成了印度和埃及的国花。20世纪80年代,我国许多城市为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相继开展市花评选,先后有7个城市把荷花推选为市花,它们分别是山东的济南市、济宁市,湖北的孝感市、洪湖市,河南的许昌市、广东的肇庆市和江西的九江市。90年代澳门回归,荷花成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花,区旗、区徽,也用的荷花作为图案。这些城市尽管遥隔数千里,发展的道路各异,然而人们对荷花的钟爱却一脉相承,这无疑与荷花的历史渊源,民风习俗有关。如济南的大明湖、苏州的拙政园,都是以婀娜多姿的荷花闻名于世。荷花在私家园林,也是独领风骚,如长安城外东南隅有秦汉时宜春苑,隋朝建都长安更名芙蓉园;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市)有曲院风荷。荷花在我国的种类繁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花色有红、粉红、白、紫等诸多颜色。荷花全身皆宝,既可食用,又是景观,能盆栽瓶插,还是中药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溪客、静客都是巧借荷花说人生长环境和安静娴雅的状态,而翠钱是新荷的雅称,红衣是荷花瓣的别称,宫莲是莲花瓣的美称,佛座须是莲花蕊的别名。在古代的江南,阴历6月24日是荷花生日,因而荷花享誉“六月花神”。
赏不尽的荷姿,闻不完的荷香。自古以来,荷花还形成独具特色的荷花文化现象。荷花最先以它的实用性走进人们的劳动生活,然后凭借它艳丽的色彩,幽雅的风姿,深入到人类的精神世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汉辞典《尔雅》有:“芙蓉之含敷蒲也。”屈原的《离骚》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另《说文解字》有:“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中国最早的诗歌《诗经》中:“山有扶苏,隰与荷花。”“彼泽之陂,有蒲有荷”。
建安才子曹植在他的《芙蓉赋》中称赞:“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 北宋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把荷花的清白、高尚、谦虚、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诠释的淋漓尽致。荷花就是这样,在低调中彰显出“花中君子”的高雅。再者,“莲”与“怜”、“联”、“连”谐音,古诗中有不少以莲写爱情的诗句。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此处的“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语意双关,寄托女子对所钟爱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纯洁。难怪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把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出水的芙蓉。西汉时期,乐府歌辞盛行,由此产生了众多优美的采莲曲谣。其中的《采莲曲》,像风情画似的,舞者衣红罗,系晕裙,乘莲船,执莲花,载歌载舞,穿梭于荷丛之中,那种“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情景何其曼妙美好。千百年来,荷花作为一种文化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医学、宗教、艺术、饮食、保健等各个领域,是各种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咏荷的诗词、绘画最具代表性,历代诗人和画家多有吟咏泼墨,也有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常用荷花作为元素,层出不穷,千姿百态,五彩纷呈,蔚为大观。如隋唐时期的瓷器、铜镜等多用莲花纹装饰;金银器也多饰以富丽的莲瓣纹。宋代的染纺、明清的木版年画也多采用荷花作吉祥图案。现代作家有孙犁笔下的河北荷花淀,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真可谓“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主荷花到处开”了。还有孔老夫子的“和而不同”、“和为贵”,借用“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中荷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联合等的象征;以荷花之高洁象征人类和平事业、大同和谐世界。在中华文化中,“和”不是不讲差异和矛盾,而是指存在着差异性和多样性的贯通融合。只有这种贯通融合才是最为可贵的。
我从小就识得荷花,老家虽没有荷塘,但父亲在稻子生长不良的背阴的稻田一角,每年都要种一部分荷,不为赏花,专为吃藕。藕断丝连,自小就明白是怎么回事。读书后,最先是在《红楼梦》里看到关于芙蓉的描写。《红楼梦》里的芙蓉,分水芙蓉与木芙蓉,有其象征性,水芙蓉代表黛玉,木芙蓉代表晴雯。林黛玉在《葬花词》里说“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说明“芙蓉妹妹”黛玉喜欢荷花,她喜欢的就是水芙蓉。而另一个场景,是关于晴雯的,印证了这一点。贾母等人游大观园,乘船时黛玉抽到芙蓉签,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她,别人不配作芙蓉。”从语气环境看,木芙蓉在大观园里的不是名贵花木,由此作想,除了黛玉,是没人配作芙蓉的,那么主管木芙蓉的花神晴雯就是木芙蓉了。小说中,也可能是曹雪芹把他心目中两位最完美的女性林黛玉和晴雯同芙蓉联系起来,又为区别晴雯与黛玉的艺术形象,而这样巧妙安排的。一者被视作芙蓉的化身,借众人之口说“除了她,别人不配做芙蓉”;一者在其死后封为芙蓉花神,“始知上帝垂旌,花宫待诏,生侪兰惠,死辖芙蓉”。传说晴雯死后变成了芙蓉仙子,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显而易见,曹雪芹是怜香惜玉的高手,可谓用心良苦。也可见荷花总是与女儿般的冰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的。
后来,读煌煌的《诗经》,却没有发现木芙蓉的影子。在当代文艺作品里,也极少能看到描绘木芙蓉的文字。《辞海》中,也只是一则释条:木芙蓉,俗称“芙蓉花”。锦葵科。落叶灌木,秋季开花,花腋生,至枝梢簇一处,花冠白或淡红色。原产中国。叶多作消肿解毒外敷药,性平,主治疮痈、乳痈、烫伤等,花多作凉血止血药用。
要说20岁以前,我对木芙蓉的认识其实是很模糊的。能对木芙蓉有些认识,沾了诗人流沙河的光,因为他所在的成都享誉蓉城,就是因为倾国倾城的木芙蓉。
《成都记》载:“孟后主于成都城上,遍种芙蓉。每至秋,四十里锦绣,高下相照。”
说的是九百多年前,后蜀皇帝孟昶为了讨取正宫娘娘“花蕊夫人”的欢心,“花蕊夫人”美貌非常,善写宫词,尤爱芙蓉花。孟昶颁发诏令,在成都“城头尽种芙蓉,秋间盛开,蔚若锦绣。帝语‘群臣曰自古以蜀为锦城,今日观之,真锦城也。’”据说,孟昶不仅下令广种木芙蓉,还以芙蓉花染缯制帐,称为“芙蓉帐”。芙蓉帐早有之,白居易《长恨歌》即有“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的句子。不晓得睡在这样的“芙蓉帐”里,能不能梦见花神?不过,孟昶绝对想不到,因为他,成都有了别号蓉城。以致千年后,成都成为天下最大最幽静的花园城,这酡颜三变的木芙蓉摇身成为了成都市的市花。孟昶在无意之间把成都的绿化推向了极致。千年之后,木芙蓉成为成都最靓丽的城市景观:灿若云阵、姹紫嫣红的芙蓉树高列城墙之上,所形成的空间序列与丰富景观层次,以形态的生动、色彩的丰富和蓬勃生机,让成都具有超越其穹城市的审美价值。难怪当年冒着细雨从剑门入川的宋代大词人陆游,在成都度过他一段最灿烂最眷恋的人生。有诗为证: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入泥。
二十四里香不断,百花潭到锦城西。
我们可以假设,广政十二年十月,孟昶的种芙蓉工程完工,当他携花蕊夫人登上城楼,相依相隈赏花,放眼望去,满城皆芙蓉,灿若朝霞,红艳数十里,后蜀的天空该是多么的明丽妖娆。城市弥漫浓郁的花香,花香里有百鸟的鸣唱,伴随花香鸟语的还有蜀宫的丝竹歌舞,孟昶和花蕊夫人在芙蓉帐里该是何等的快活。
面对木芙蓉,我想起“薛涛笺”。才女薛涛用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制成色彩绚丽又精致的“薛涛笺”,可谓前无古人,流芳千古了。在“薛涛笺”上,她写下“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的名句。对于木芙蓉,《广群芳谱》是这样描述的:“清姿雅质,独殿众芳。秋江寂寞,不怨东风,可称俟命之君子矣”。木芙蓉在许多著名的诗人笔下多有描绘。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就形象地描绘出了被繁花包围的古成都景象:“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除了成都,黄河流域至华南各省均有木芙蓉的身影,尤以四川、湖南为多。唐末诗人谭用之游湘江,见两岸芙蓉雨中盛开,妩媚妖娆,遂作《秋宿湘江遇雨》,诗中就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故湖南享誉“芙蓉国”。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筑苏堤,“遍插芙蓉,爘如云锦。”从此西湖夏有水芙蓉,秋有木芙蓉。清人劳大与《瓯江逸志》载,浙江温州芙蓉,高与梧桐等,农历八月放花,九月特盛,遍地有之,特产佳种醉芙蓉,瓯江因此又名“芙蓉江”,也是以花得名。《学圃余疏》记载:“芙蓉入江西,俱成大树。”其实除江西外,江南一带到岭南,芙蓉都长得很高大。
说到晚秋的花,人们自然会想到“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的金菊。菊花迎寒而放,凌霜不凋,但若以为“此花开尽更无花”,则是有误的。按节气而论,菊花开于寒露之前,木芙蓉开于霜降之后,这说明,在耐寒拒霜方面,木芙蓉并不亚于菊花。因此,木芙蓉是临霜怒放的花卉,才有“拒霜花”之说。“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这是范成大写木芙蓉的诗。木芙蓉傲然独立,历经辛苦依然淡定。南宋皇帝宋孝宗也称颂木芙蓉:“托根不与菊为奴,历尽风霜未肯降。”宋代诗人刘珵有诗赞道:“谁传冷落清秋后,能把柔姿独拒霜”。王安石在《木芙蓉》中也写道:“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浓;正似美人初醉著,强抬青境欲妆慵。”他还在另一首《拒霜花》中对木芙蓉大加褒奖:“落尽群芳独自芳,红英浑欲拒严霜。”苏轼也有《木芙蓉》诗:“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拒霜与宜霜,虽一字之差,苏轼的气度,就比王安石显得高远了许多。元代蒲道源也咏赞木芙蓉的娇嫩妩媚:“午醉未醒全带艳,晨妆初罢尚含羞”。再看明朝吴孔嘉的《木芙蓉》:“半临秋水照新妆,淡静丰神冷艳裳。堪与菊英称晚节,爱他含雨据清霜。”只是这位后来酿成“明末徽州三大冤狱”之“黄山案”者,似乎与他诗中表达的操守有些距离。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木芙蓉花开别有情韵,远望如锦如绣、如梦如幻,使人心驰神往,自然得到文人的青睐。对木芙蓉最钟爱的人应该是宋代的郑域。“若遇春时占春榜,牡丹未必做花魁”。他认为木芙蓉的花比牡丹花还要美艳。古人喜欢以花喻女人,文人骚客更不例外。欧阳修以“含思秋脉脉,娟娟如静女”来赞美木芙蓉花。苏东坡还有一首词《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可以说把木芙蓉的“情与美”揭示的更加淋漓尽致。
“群芳谱里群芳消,俏中还数木芙蓉”。
芙蓉花是秋色中的最佳者。南宋诗人吕本中《木芙蓉》云:“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归桃李,一生开落任春风。”明朝诗人谢迁有诗云:“傍水施朱意自真,幽栖非是避芳尘。已呼晚菊为兄弟,更为秋江作主人。”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芙蓉如面柳如眉”就是用芙蓉花来形容美人的面色的。同为唐代诗人的黄滔则认为美人与木芙蓉相比也有所不如:“须到露寒方有态,为经霜裛稍无香。移根若在秦宫里,多少佳人泣晓妆。”这样的花,在萧瑟的晚秋季节,怎能不让人联想起美艳温暖的俗世佳人呢?木芙蓉犹如美人初醉般的花容,一颦一笑,呈现一种大美,美得勾人魂魄。尤其在清寂的秋冬季节,繁花似锦,着实叫人打心眼里生出欢喜。的确,木芙蓉开在秋天,又艳似春花,且与荷花同名,怎不叫人见花而生暖意?
木芙蓉清姿雅质,独冠群芳,花于枝端叶腋间单生,大而艳丽,常见品种,根据花的颜色大致可分为:花红酷似牡丹的红芙蓉,花紫黄的黄芙蓉,花洁白的白芙蓉,花粉红的粉芙蓉。此外,还有大红重瓣、白重瓣、半白半桃红重瓣和红白间者等多种类型。其中大红千瓣的花朵最大,瓣中多蕊,与牡丹很相像。芙蓉花尤其叫绝的,是它会变颜色。初开时为白色或淡红色,再到后来就成为深红色了。所以,木芙蓉又名芙蓉花、转观花、木莲、三变花、醉芙蓉、扶桑等。是晚秋的一道风景。当季节的繁华褪去,木芙蓉便盛情绽放,不但花盘硕大,且成簇成团地开花。木芙蓉也叫木莲,可能是“艳如莲花”之故吧。醉芙蓉,是木芙蓉中的一个稀有名贵品种,花色朝白暮红。清晨和上午初开时花冠洁白,中午花转桃红色,午后至傍晚凋谢时又变成深红色,因花朵一日三变其色,又称“芙蓉三变”、“三醉芙蓉”。更奇特的还有一种“弄色木芙蓉”,产于邛州,其花一日白,二日鹅黄,三日浅红,四日深红,至落呈微紫色,人称“文官花”。此外,还有较为难得的花色红白相间的五色芙蓉,花瓣一半为银白色,一半为粉红色或紫色,也叫作鸳鸯芙蓉等。
“人家尽种芙蓉树,临水枝枝映晓妆。”木芙蓉为深根性植物,根粗壮稍具肉质,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忌干旱,耐水湿,故喜临水而生。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木芙蓉这一习性。木芙蓉花期虽短,但开花旺盛,品种多,花色、花型随品种不同富于变化,是一种很好的观花树种。配植水滨,开花时波光花影,相映益妍,分外妖娆,所以《长物志》云:“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因此有“照水芙蓉”之称。此外,植于庭院、坡地、路边、林缘及建筑前,或栽作花篱,都很合适。在《镜花缘》中,上官婉儿和公主聊天时把36种花分为师、友、婢三等,木芙蓉被上官婉儿列入婢等,她是这样解释的:“芙蓉生成媚态娇姿,外虽好看,奈朝开暮落,其性无常。”这或许暗合了一点:芳华难常在,美者更易逝。在生命的秋风里,林黛玉、晴雯如此,很多人生故事也是如此。
与自然的花朵相伴,与绝色的佳人相拥,可见文人的真性情。木芙蓉花盛开,文人骚客喜欢相聚木芙蓉的花丛下,对酒吟诗。“晚凉思饮两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这是白居易的诗。相传宋代有道名菜,就是以新鲜的木芙蓉花煮嫩豆腐,红白相映,如雪后红霞,美曰“雪霁羹”。
近年来,随着园艺绿化的科技进步,复色芙蓉花培育成功,使其花瓣上镶有彩边、彩色条纹、斑块、斑点等,花朵也更加硕大,花期更为长久。
&&&&&&&&&&&&&&&&&&&&&&&&&&&&&&&&&&&&&&&&&&
—22日一竹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手机扫描二维码,把小组装进口袋
第三方登录:[转载]从毛泽东诗句“芙蓉国里尽朝晖”说开去
《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毛泽东在1961年写了这首《七律·答友人》,原题为《答周世钊同学》,周世钊时任湖南省副省长,这首诗抒写了作者对湖南的怀念和祝愿,毛泽东一生爱用典,在这里也至少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舜与两个妃子的故事,另一个是芙蓉国的典故,足见毛泽东深厚的古典文学底蕴。
最后一句“芙蓉国里尽朝晖”的“芙蓉国”是说木芙蓉花到处盛开的地方,毛泽东在这里借指湖南省。“芙蓉国”之说是出自五代谭用之的《秋宿湘江遇雨》: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此后人们便以“芙蓉国”称湖南,但因为芙蓉有水芙蓉(即荷花)与木芙蓉之别,所以对这首诗里的“芙蓉”有所争议。毛泽东认为是木芙蓉,因为一千多年前的湘江两岸已遍植木芙蓉,他说谭诗写的是秋天,这正是木芙蓉花盛开的时节,而这个时候荷花已经凋败。
持荷花之说的人认为,湖南盛产“湘莲”,遍地荷花,因此称为“芙蓉国”,更为名副其实。始作俑者谭用之在“湘上阴云销梦魂”之中,见到“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薛荔村”这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正因为荷花已经凋败枯萎。如果他是在描写鲜艳盛开的木芙蓉,那么,与“暮雨千家薛荔村”的感情,怎样统一起来呢?这一说法似乎更有道理。
不管怎么说,谭用之看到的是水芙蓉还是木芙蓉,这已无关紧要了,大多数的人都已接受了木芙蓉的说法,更何况写下“芙蓉国里尽朝晖”的诗句让湖南的别称响亮起来的作者也如此认为,我们也不必在木芙蓉与水芙蓉之间为难了。
木芙蓉有很多别名,如芙蓉花、木莲、三变花、九头花、拒霜花、铁箍散、转规花、清凉膏等。古人爱取名字,由此可见一斑,大有把所有特点逐个贴上标签的态势,这么一来总是让后人费琢磨。木芙蓉属于秋花,深秋时节百花凋零,它却拒霜怒放,举一树烂漫,清姿雅质,妩媚动人,并且它除了被观赏之外还具有实用价值,叶根花均可入药。古人说芙蓉根三年不除杀人,所以李白有诗云“昔为芙蓉花,今为断肠草”,而且古时相传神农尝百草时吃了木芙蓉花中毒而亡,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芙蓉根能解毒倒是确有其事。
《格物丛谈》里说,芙蓉之名二:出于水者,谓之水芙蓉,荷花是也。出于陆者,谓之木芙蓉,此花是也。此花丛高丈余,叶大盈尺,枝干交加,冬凋夏茂,及秋半始花,花时枝头蓓蕾,不计其数,朝开暮谢。后陆续颇与牡丹芍药相类。但牡丹芍药之花,不如是之多且繁也。然此花以色取而无香,有红者,有黄者,有白者,有先红而后白者,又有千叶者,非一种而已。况此花又最耐寒,八九月余,天高气爽,春意自如,故亦有拒霜之名。世俗多于近水栽插而茂,因号曰水莲,审然矣。
木芙蓉花自古以来就受人们的喜爱,虽然也有不和谐音,如《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就不以为然,斥芙蓉花为“婢”,因其“朝开暮落,其性不常,且无芬芳。”,把它排斥于十二师、十二友之外。但总的来说,古人对木芙蓉是厚爱的,咏木芙蓉的诗句不胜枚举,这里略举一二。
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韩愈: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白居易:晚凉思饮雨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柳宗元:……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露繁。丽影别寒水,秾芳委前轩。……
苏东坡:清飚已拂林,积水渐收潦。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坐看池莲尽,独伴霜菊槁。……
王安石: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浓。正似美人初醉著,强抬青镜欲妆慵。

而最为厚爱的莫过于五代十国时的后蜀主孟昶了,他在成都城上广种木芙蓉,入秋之时,四十里锦绣花海,烂漫如春,成都由此被称为“芙蓉城”和“锦城”。孟昶还曾用芙蓉花染缯为帐,取名“芙蓉帐”,这说明芙蓉花还可以做染料,白居易有诗云“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我记得多年前老家的庭院有一株木芙蓉,大概有三米高,枝桠交错,占了半个天井,有大风时,常把屋瓦扫落一地,要不是因为它的叶子能入药早就砍了。这株木芙蓉有个奇特之处,秋天开花时,早上是白色的,中午转为粉红,到傍晚时分则变为深红色,一日三变,对这种现象,我们见惯了没觉得稀奇,况且本地也没见过有别的木芙蓉,后来一场大火,什么都烧光了,唯独对这株木芙蓉不感到可惜。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这株木芙蓉的不寻常处,才后悔不迭。据书上说,这种一日三变色的木芙蓉,有个名堂叫“三醉芙蓉”也叫“娇容三变”,是个名贵的品种,极为难得。除了古时的弄色木芙蓉,逐日变换不同颜色的之外,能变色的就是这种了。这正是应了那句话——失去的才弥足珍贵的。
说到木芙蓉花,让我想到了这个人——石曼卿,在十二月令花神中,他是十月木芙蓉花神。石曼卿是宋真宗时的大学士、文学家、书画家,他被封为花神,源于一个缥缈的故事,据说他去世后,有故人遇见了他,他说他当了芙蓉城的城主,司天下木芙蓉花,邀故人去看看,那人不愿去,石曼卿愤然骑驴而去。传闻毕竟不大可靠,但居然记载在欧阳修的《归田录》中,欧阳修与他的私交很好,苏东坡在诗里面也有说到这事(芙蓉城中花冥冥,唯有主事石与丁。),可见人们好像比较愿意石曼卿死后有这样好的待遇。
石曼卿一生耿介,胸怀磊落,绝不趋炎附势,且直言抗上,所以后来被权贵排挤,连遭贬谪。后人景仰他还由于他的爱国热忱,在率军抵御西夏时,劳累过度,壮志未酬身先死,时年才四十八岁。
石曼卿(酒豪)与欧阳修(文豪)、杜默(歌豪)并称“三豪”。可见石曼卿的酒量是很好的,据说可以终日畅饮不醉,时人也称之为“酒中仙”,而且他喝酒还能喝出一些名堂。如囚饮——摘掉帽子披头散发,脱掉鞋袜子光着丫子,戴上手铐脚镣喝酒;巢饮——搬来木头酒桶,爬在桶边上喝酒;龟饮——用苇子把自已包裹好,只把头露在外边,伸出脖子喝一口酒又把头缩回去。石曼卿举止放荡,寄情诗酒,以此来发泄对现实的不满,由此可见郁闷之烈。
石曼卿还有幽默诙谐的一面,也可看出他处世的态度。有一回乘马游览报宁寺,牵马人一时失控,马惊走,石曼卿不慎坠马落地。行人见此,都聚拢来围观,都以为他一定会大发雷霆,把这个牵马人痛骂一阵。不料,石曼卿却慢悠悠地扬起马鞭,半开玩笑地对牵马人说:“幸亏我是石学士,如果是瓦学士的话,岂不早被摔碎啦?”,其风度胸怀如斯,令人敬佩。
在北宋时期,石曼卿可谓是个奇人了。不知道当一个小小的花神是否委屈了石曼卿,不过,像“三醉芙蓉”这般绯然如醉的花儿,不是由“酒豪”来司管那还能是谁呢?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subject":"[合集] 土土的:芙蓉到底是啥花呀?","content":"发信人: milin (密林), 信区: StoneStory
标&&题: [合集] 土土的:芙蓉到底是啥花呀?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Dec 25 00:28:07 2004), 站内 && ☆─────────────────────────────────────☆ &&
fly2sun () 于
(Wed Dec 22 12:05:06 2004)
提到: && 荷花吗?
黛玉跟晴雯都是荷花吗?
我好像记得《芙蓉女儿诔》里有“蓉桂竞芳”的字样,桂花开的时候荷花不早败了吗? &&&& ☆─────────────────────────────────────☆ &&
clearshine (龙啊猫~风筝断了线) 于
(Wed Dec 22 12:08:49 2004)
提到: && 好像是木芙蓉吧
电视剧里面是棵灌木的样子
电影里面就用的荷花 && 【 在 fly2sun () 的大作中提到: 】
: 荷花吗?
: 黛玉跟晴雯都是荷花吗?
: 我好像记得《芙蓉女儿诔》里有“蓉桂竞芳”的字样,桂花开的时候荷花不早败了吗?
: ...................
&&&&&& ☆─────────────────────────────────────☆ &&
smilingcat (阿兹猫·明天·明天的明天) 于
(Wed Dec 22 12:16:58 2004)
提到: && 感觉黛玉是水芙蓉
晴雯是木芙蓉
【 在 fly2sun () 的大作中提到: 】
: 荷花吗?
: 黛玉跟晴雯都是荷花吗?
: 我好像记得《芙蓉女儿诔》里有“蓉桂竞芳”的字样,桂花开的时候荷花不早败了吗?
: ...................
&&&&&& ☆─────────────────────────────────────☆ &&
xiaowei (小微◎醉里挑灯看剑) 于
(Wed Dec 22 12:30:24 2004)
提到: && 除了梦版,我现在已经不敢在其他版提到“芙蓉”二字了
sigh~~ && 【 在 fly2sun () 的大作中提到: 】
: 荷花吗?
: 黛玉跟晴雯都是荷花吗?
: 我好像记得《芙蓉女儿诔》里有“蓉桂竞芳”的字样,桂花开的时候荷花不早败了吗?
: ...................
&&&&&& ☆─────────────────────────────────────☆ &&
yunzhengxw (云蒸霞蔚·闽越来风·我歌月徘徊) 于
(Wed Dec 22 13:12:50 2004)
提到: && 是木芙蓉。记得以前糊涂的梦版上有人说过,南开大学校园里有种植的。 && 木芙蓉(芙蓉)
学名:Hibiscus mutabilis L.
英名:Cottonrose Hibiscus
科属与形态: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m多。枝密生星状毛。叶互生,阔卵圆形或圆卵形,掌状3-5浅裂,先端尖或渐尖,两面有星状绒毛。花朵大,单生于枝端叶腋,有红、粉红、,白等色,花期8-10月。蒴果扁
球形、10-11月成熟。
原产及分布:产于我国南部。长江流域以南广为栽培,以成都一带为盛。国内外多栽培观赏。
习性:喜光,略耐阴。喜温暖,不太耐寒,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繁殖与栽培:播种、扦插和压条繁殖。春季平床条播。取落叶后枝条沙藏越冬,翌春4月上旬扦插,秋季掘起假植越冬,第二年栽植即可开花。插时切忌损伤插穗皮,以确保成活率。长江以北栽培最重要的是注意防寒越冬。
用途:秋季开花,朵大美丽,是很好的观花树种。适宜庭院、坡地、路边、水旁种植。花、叶、根皮可人药。 && 【 在 clearshine (龙啊猫~风筝断了线)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像是木芙蓉吧
: 电视剧里面是棵灌木的样子
: 电影里面就用的荷花
&&&&&&&&&& ☆─────────────────────────────────────☆ &&
xiaowei (小微◎醉里挑灯看剑) 于
(Wed Dec 22 13:14:23 2004)
提到: && 我更喜欢水芙蓉,呵呵
正如qmd~~~~ && 【 在 yunzhengxw (云蒸霞蔚·闽越来风·我歌月徘徊)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木芙蓉。记得以前糊涂的梦版上有人说过,南开大学校园里有种植的。
: 木芙蓉(芙蓉)
: 学名:Hibiscus mutabilis L.
: ...................
&&&&&& ☆─────────────────────────────────────☆ &&
yunzhengxw (云蒸霞蔚·闽越来风·我歌月徘徊) 于
(Wed Dec 22 13:20:07 2004)
提到: && 我也喜欢荷花。也见签名档:)
不过弱弱的问jj一句,如果没有那个莲字,jj的签名档也可以看成是写水仙的吧?:)
【 在 xiaowei (小微◎醉里挑灯看剑)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更喜欢水芙蓉,呵呵
: 正如qmd~~~~
&&&&&&&&&& ☆─────────────────────────────────────☆ &&
xiaowei (小微◎醉里挑灯看剑) 于
(Wed Dec 22 13:21:31 2004)
提到: && 水仙是盆中之物,何来“凌波”之说,呵呵 && 【 在 yunzhengxw (云蒸霞蔚·闽越来风·我歌月徘徊)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喜欢荷花。也见签名档:)
: 不过弱弱的问jj一句,如果没有那个莲字,jj的签名档也可以看成是写水仙的吧?:)
&&&&&&&& ☆─────────────────────────────────────☆ &&
huaminglai (华书记) 于
(Wed Dec 22 13:27:36 2004)
提到: && 以往我家每年都种
此外我家还有两株腊梅,我妈说今年花苞特别多,每次近春节时盛放,
幽香盈室,令人心醉
【 在 xiaowei (小微◎醉里挑灯看剑) 的大作中提到: 】
: 水仙是盆中之物,何来“凌波”之说,呵呵
&&&&&&&& ☆─────────────────────────────────────☆ &&
yunzhengxw (云蒸霞蔚·闽越来风·我歌月徘徊) 于
(Wed Dec 22 13:27:40 2004)
提到: && 弱问,“凌波仙子”不正是水仙的别称么?
难道我记错了?...... && btw,我看到标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居然是fr
【 在 xiaowei (小微◎醉里挑灯看剑) 的大作中提到: 】
: 水仙是盆中之物,何来“凌波”之说,呵呵
&&&&&&&&&& ☆─────────────────────────────────────☆ &&
xiaowei (小微◎醉里挑灯看剑) 于
(Wed Dec 22 13:29:00 2004)
提到: && 呵呵,那可能是我错了
我总觉得水仙是没什么“波”可凌的,:) && 我也想到了frjj,真是糟蹋了好花啊 && 【 在 yunzhengxw (云蒸霞蔚·闽越来风·我歌月徘徊) 的大作中提到: 】
: 弱问,“凌波仙子”不正是水仙的别称么?
: 难道我记错了?......
: btw,我看到标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居然是fr
: ...................
&&&&&& ☆─────────────────────────────────────☆ &&
huaminglai (华书记) 于
(Wed Dec 22 13:29:22 2004)
提到: && 凌波应出于子建的洛神赋吧
【 在 yunzhengxw (云蒸霞蔚·闽越来风·我歌月徘徊) 的大作中提到: 】
: 弱问,“凌波仙子”不正是水仙的别称么?
: 难道我记错了?......
: btw,我看到标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居然是fr
: ...................
&&&&&& ☆─────────────────────────────────────☆ &&
huaminglai (华书记) 于
(Wed Dec 22 13:34:04 2004)
提到: && 我觉得:尘不染 写的只有莲花出淤泥不染
水仙植盆中,清水浇灌,没有“尘不染”的意思 && 【 在 yunzhengxw (云蒸霞蔚·闽越来风·我歌月徘徊)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喜欢荷花。也见签名档:)
: 不过弱弱的问jj一句,如果没有那个莲字,jj的签名档也可以看成是写水仙的吧?:)
&&&&&&&& ☆─────────────────────────────────────☆ &&
yunzhengxw (云蒸霞蔚·闽越来风·我歌月徘徊) 于
(Wed Dec 22 13:37:01 2004)
提到: && 嗯,应该是的
前段时间对《洛神》很是着迷,里面水仙花贯穿始终啊,我去查查原文吧。
【 在 huaminglai (华书记) 的大作中提到: 】
: 凌波应出于子建的洛神赋吧
&&&&&&&&&& ☆─────────────────────────────────────☆ &&
yunzhengxw (云蒸霞蔚·闽越来风·我歌月徘徊) 于
(Wed Dec 22 13:41:32 2004)
提到: && 汗~~~~~
比如说某东西干净的一尘不染,不一定非得是从泥里捞出来的才行吧?
【 在 huaminglai (华书记)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尘不染 写的只有莲花出淤泥不染
: 水仙植盆中,清水浇灌,没有“尘不染”的意思
&&&&&&&&&& ☆─────────────────────────────────────☆ &&
huaminglai (华书记) 于
(Wed Dec 22 13:48:14 2004)
提到: && 话不错,但是诗以言志,若不能写出特有的风骨来,岂不废话连篇
因此,水仙和莲花相比,莲花的“不染尘”才更值得赞颂
【 在 yunzhengxw (云蒸霞蔚·闽越来风·我歌月徘徊)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说某东西干净的一尘不染,不一定非得是从泥里捞出来的才行吧?
: ...................
&&&&&& ☆─────────────────────────────────────☆ &&
yunzhengxw (云蒸霞蔚·闽越来风·我歌月徘徊) 于
(Wed Dec 22 13:57:31 2004)
提到: && 窃以为,很多诗能把“状物”状好就不错了~~~~~~
偶当然不是说小微姐的这首,嘿嘿。
【 在 huaminglai (华书记) 的大作中提到: 】
: 话不错,但是诗以言志,若不能写出特有的风骨来,岂不废话连篇
: 因此,水仙和莲花相比,莲花的“不染尘”才更值得赞颂
&&&&&&&&&& ☆─────────────────────────────────────☆ &&
vickivickivi (lulululululu) 于
(Wed Dec 22 14:18:14 2004)
提到: && 好像就是这样:)因该就是这样,晴雯是木芙蓉,黛玉是荷花.....
【 在 smilingcat (阿兹猫·明天·明天的明天)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黛玉是水芙蓉
: 晴雯是木芙蓉
&&&&&&&& ☆─────────────────────────────────────☆ &&
huaminglai (华书记) 于
(Wed Dec 22 14:31:46 2004)
提到: && 小微的这个签名档是她自己写的吧
我刚才查了四库全书,竟没有,赞一个
【 在 yunzhengxw (云蒸霞蔚·闽越来风·我歌月徘徊) 的大作中提到: 】
: 窃以为,很多诗能把“状物”状好就不错了~~~~~~
: 偶当然不是说小微姐的这首,嘿嘿。
&&&&&&&& ☆─────────────────────────────────────☆ &&
laurawang (僵尸天使) 于
(Wed Dec 22 14:32:52 2004)
提到: && ms芙蓉就是芙蓉,荷花是芙蕖~~~~~而且木芙蓉也不是芙蓉,王维不是有句诗嘛?木本芙蓉花,山中发红萼”写的辛夷花;
至于芙蓉的确生在水边是一种木槿植物,可是上面那个贴图像是朱槿,芙蓉的花瓣较多,其实北京就有,我在金沟河的河岸上曾经看见过。
【 在 vickivickivi (lulululululu)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像就是这样:)因该就是这样,晴雯是木芙蓉,黛玉是荷花.....
&&&&&&&&&& ☆─────────────────────────────────────☆ &&
effulgence (小菲*巧克力) 于
(Wed Dec 22 14:34:29 2004)
提到: && 就是,刚刚那图不是芙蓉
木芙蓉和牡丹有些象,重瓣,但不整齐 && 【 在 laurawang (僵尸天使) 的大作中提到: 】
: ms芙蓉就是芙蓉,荷花是芙蕖~~~~~而且木芙蓉也不是芙蓉,王维不是有句诗嘛?木本芙蓉花,山中发红萼”写的辛夷花;
: 至于芙蓉的确生在水边是一种木槿植物,可是上面那个贴图像是朱槿,芙蓉的花瓣较多,其实北京就有,我在金沟河的河岸上曾经看见过。
&&&&&&&& ☆─────────────────────────────────────☆ &&
loveallofu (金钗何必共玉佩*花开自有香袭来) 于
(Wed Dec 22 14:35:59 2004)
提到: && 可见四库全书之不全
【 在 huaminglai (华书记)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题: Re: 土土的:芙蓉到底是啥花呀?
: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Dec 22 14:31:46 2004), 站内
: 小微的这个签名档是她自己写的吧
: 我刚才查了四库全书,竟没有,赞一个
: 【 在 yunzhengxw (云蒸霞蔚·闽越来风·我歌月徘徊) 的大作中提到: 】
: : 窃以为,很多诗能把“状物”状好就不错了~~~~~~
: : 偶当然不是说小微姐的这首,嘿嘿。
: 华书记一句话,
:&&&& 带你去开十六大!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219.224.165.*]
&&&&&&&& ☆─────────────────────────────────────☆ &&
laurawang (僵尸天使) 于
(Wed Dec 22 14:38:06 2004)
提到: && 搜索了半天,真的看到了一个芙蓉,不容易啊!
打开这个链接看吧!
【 在 effulgence (小菲*巧克力)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刚刚那图不是芙蓉
: 木芙蓉和牡丹有些象,重瓣,但不整齐
&&&&&&&&&& ☆─────────────────────────────────────☆ &&
vickivickivi (lulululululu) 于
(Wed Dec 22 14:43:21 2004)
提到: && 你说的是没错,但是在红楼梦书中我们除了这样理解还能怎么理解?书中曾说过晴雯去做了芙蓉花的花神,而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一回里黛玉又抽到了画着芙蓉的签,俩着绝不可能用一种花来代表,而且从书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代表黛玉的肯定是荷花,而晴雯死的时候宝玉作芙蓉女儿讳是在一种陆生灌木的旁边,再根据它的生长时节,我们也不难推断出应该是木芙蓉,......我是这样理解的....
【 在 laurawang (僵尸天使) 的大作中提到: 】
: ms芙蓉就是芙蓉,荷花是芙蕖~~~~~而且木芙蓉也不是芙蓉,王维不是有句诗嘛?木本芙蓉花,山中发红萼”写的辛夷花;
: 至于芙蓉的确生在水边是一种木槿植物,可是上面那个贴图像是朱槿,芙蓉的花瓣较多,其实北京就有,我在金沟河的河岸上曾经看见过。
&&&&&&&& ☆─────────────────────────────────────☆ &&
effulgence (小菲*巧克力) 于
(Wed Dec 22 14:44:36 2004)
提到: && 不错不错
我们家那边就很多这种芙蓉,还有白色的 && 【 在 laurawang (僵尸天使) 的大作中提到: 】
: 搜索了半天,真的看到了一个芙蓉,不容易啊!
: 打开这个链接看吧!
&&&&&&&& ☆─────────────────────────────────────☆ &&
laurawang (僵尸天使) 于
(Wed Dec 22 14:48:12 2004)
提到: &&&&  荷花又叫芙蕖,乃是象征高洁之物,且容易生长,就好像学校西门的荷花,拔了又长,蔓延非常快。这么结实的植物形容林黛玉是否有点儿煞风景啊。
  芙蓉却是娇艳可人且不奈活的一种植物,芙蓉是木本植物,但是老干非常小,一阵风似乎都能将它吹到似的,而且喜欢生活在水边,这样一种植物形容林妹妹是再也合适不过了。
  黛玉同学又没说要当花神来得,她是绛珠草。其实抽签并非实指,而是暗示了晴雯同学和黛玉同学共同拥有的命运而已。
【 在 vickivickivi (lululululul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是没错,但是在红楼梦书中我们除了这样理解还能怎么理解?书中曾说过晴雯去做了芙蓉花的花神,而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一回里黛玉又抽到了画着芙蓉的签,俩着绝不可能用一种花来代表,而且从书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代表黛玉的肯定是荷花,而晴雯死的时候宝玉作芙蓉女儿讳是在一种陆生灌木的旁边,再根据它的生长时节,我们也不难推断出应该是木芙蓉,......我是这样理解的....
&&&&&&&&&& ☆─────────────────────────────────────☆ &&
stonejug (石子) 于
(Wed Dec 22 15:32:50 2004)
提到: && 这样说的话,木芙蓉秋季始放,号称“拒霜”…… && 【 在 laurawang (僵尸天使) 的大作中提到: 】
:&&  荷花又叫芙蕖,乃是象征高洁之物,且容易生长,就好像学校西门的荷花,拔了又长,蔓延非常快。这么结实的植物形容林黛玉是否有点儿煞风景啊。
:   芙蓉却是娇艳可人且不奈活的一种植物,芙蓉是木本植物,但是老干非常小,一阵风似乎都能将它吹到似的,而且喜欢生活在水边,这样一种植物形容林妹妹是再也合适不过了。
:   黛玉同学又没说要当花神来得,她是绛珠草。其实抽签并非实指,而是暗示了晴雯同学和黛玉同学共同拥有的命运而已。
&&&&&&&&&& ☆─────────────────────────────────────☆ &&
stonejug (石子) 于
(Wed Dec 22 15:47:49 2004)
提到: && 秋江主人木芙蓉[zz] &&   在萧瑟秋风中,人们常常赞美的是凌寒不凋的菊花,颂扬它“凌霜留晚节”的品质。其实,菊花一般于重阳应节而开,“季秋之月,菊有黄华”。“季秋”指的是阴历九月,离寒霜季节还有一段时间。 &&&&&& 真正称得上凌寒拒霜,独殿众芳的,应该是芙蓉。宋朝大文学家苏轼有吟:“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宋孝宗也称颂木芙蓉道:“托根不与菊为奴,历尽风霜未肯降。”又有:“谁怜冷落清秋后,能把柔姿独拒霜。”人们对芙蓉傲寒拒霜的高洁品质,作出了比菊花更高的评价,故芙蓉又名“拒霜”。 &&   芙蓉属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我国四川、广东东部、云南等地,又名木莲、华木、拒霜花,芙蓉是木芙蓉的简你。一般株高数尺,但在南方气温适宜的地方也有高达几米的。据《群芳谱》记载:“长沙有木芙蓉二株,可庇亩余。”又“芙蓉入江西,俱成大树,人从楼上观”。据此可知,芙蓉应广植于湖南、江西等南方各地区,且有大庇亩余、高达楼层的壮观景象。 &&   水莲与木莲,是两种不同的花。宋人叶梦得在其撰写的《石林燕语》中记载,温州江心寺中栽培有木芙蓉。“故知芙蓉有二种。出于水者,谓之草芙蓉;出于陆者,谓之木芙蓉。”白居易诗曰,“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说的也是这两种花。所滑的“草芙蓉”、“水莲”,就是指莲花。莲花别名芙蓉,又叫水芙蓉,白居易诗中所吟,说的是池塘中莲花已开败之时,木芙蓉又盛开了。欧阳修也有一首咏芙蓉花的诗:“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半看池莲尽,独伴霜菊槁。”与白居易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   芙蓉花更有妙处在于:清晨初开时为白色或粉红色,后逐渐变为深红,傍晚时变为紫红色,越开越艳,正象人们形容的,“晓妆如玉暮如霞”。由于芙蓉花“一日间凡三色”,所以人们又叫它“三醉芙蓉”,“添色拒霜花”。 &&   但据古籍记载,芙蓉也是五色缤纷的,有大红千瓣、白千瓣、半白半桃红千瓣等种类,据梅尧臣诗“玉蕊坼蒸粟,金房落晚霞”,是描写黄色芙蓉的。可见芙蓉也是花繁色茂的。另据南宋《种艺必用》一书记载:古代邛州还有一种弄色木芙蓉,一日白,二日鹅黄,三日浅红,四日深红,至落呈微紫色,人称“文官花”。芙蓉花一般是朝开暮谢,邛州弄色木芙蓉却花开数日,逐日变色,实为罕见。 &&&&&& 此记载是否确切,目前尚无实证。但是,花会变色,却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而且,会变色的花还不止一种,像杏花、八仙花、海桐花,以及有的报春花,在开放的不同阶段、不同气温下都会变色。在我国广东、广西等地,还有一种叫使君子的花,它在夏秋两季的黄昏时开花,也会变色,初开时为白色、次日清晨变成粉红色,到了傍晚变成红色,三天后变成紫红色。 &&   那么,芙蓉花以及上面提及的花卉为什么合变色呢?原来花之所以会有各种鲜艳的颜色,是由于花瓣里的细胞液中存在着色素的缘故。而花中含的色素和酸、碱的浓度以及养料、水分、温度等条件都有密切关系,并且常常随着这些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花才会有深浅不同,浓淡各异的颜色。芙蓉花一日三变,就是随着气温的升高,花青素和酸的浓度发生了变化,而产生的一种现象。 &&   芙蓉花在我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史。早在唐代,木芙蓉在宫苑及庭院中已普遍栽培。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的描写。诗里说到的“芙蓉帐暖”,与芙蓉花可作染料有关。唐代关于芙蓉帐倒没什么详细记载,但在唐之后五代十国时的后蜀主(公元934一965年)孟昶,曾用芙蓉花染缯为帐,取名“芙蓉帐”。此外还有记载:“唐玄宗以芙蓉花汁惆香粉作御墨,曰尤香剂。”古人还总结了“神木芙蓉有三利:其一皮可制麻,干力薪料;其二山麓堤旁栽之,可以固基,使砂砾不得直冲溪同,河床无虑淤塞;其三庭园中栽植,为时令之名花,怡情悦目,破我寂寥,昔人称之为冷绝,洵不谬也。”可见古人不但欣赏芙蓉花之妩媚动人之美,还认识到它的实用价值。 &&&&&& 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芙蓉还是一冲药材,花、叶都有“清肺、凉血、散热、解毒,治一切大小痛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之功效。但一般用于外敷。芙蓉花也可以食用。宋朝时人们用它煮豆腐,红白相衬,有色有香,好像雪霁之霞,所以此菜名叫“雪霁羹”。 &&   最能体现古人对芙蓉花厚爱的,恐怕要数前面这位后蜀主了。据载,孟昶为取悦妃子,命人在成都城上遍种芙蓉花,每到深秋,四十里芙蓉盛开,“清姿雅质,独殿群芳”,玉蕊凝霞,烂漫如春,芳姿妩媚,如棉如绣,因而成都至今仍有“蓉城”之美称,并简称“蓉”。 &&&&&& 在唐代,谭用之有《秋宿湘江遇雨》诗,诗中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一句。据此可知,唐代的湘江两岸必是芙蓉花处处盛开的瑰丽景色,不然不会称之为“芙蓉国”。毛泽东同志在1961年作的《答友人》(七律)中有著名诗句“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这里的芙蓉国,指的就是诗人的故乡湖南省。 &&   “众芳摇落后,秋色在林塘。”“妖红弄色绚池台,不作匆匆一夜开,若遇春时占春榜,牡丹未必作花魁。”霜降时节,芙蓉花又盛升了。 && 【 在 yunzhengxw (云蒸霞蔚·闽越来风·我歌月徘徊)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木芙蓉。记得以前糊涂的梦版上有人说过,南开大学校园里有种植的。
: 木芙蓉(芙蓉)
: 学名:Hibiscus mutabilis L.
: ...................
&&&&&&&& ☆─────────────────────────────────────☆ &&
mistful (TAO) 于
(Wed Dec 22 17:41:01 2004)
提到: && x-8-6-1很多芙蓉的图片 && 【 在 fly2sun () 的大作中提到: 】
: 荷花吗?
: 黛玉跟晴雯都是荷花吗?
: 我好像记得《芙蓉女儿诔》里有“蓉桂竞芳”的字样,桂花开的时候荷花不早败了吗?
: ...................
&&&&&& ☆─────────────────────────────────────☆ &&
sanswift (晴天小猪◎界) 于
(Wed Dec 22 22:52:36 2004)
提到: && nodnod~~~
荷花真的比水仙有味道啊,
我今年回老家看到了一片千亩的荷塘,
喜欢得胸口直发紧,
差点自己也跳进去了-__-|| && 【 在 huaminglai (华书记) 的大作中提到: 】
: 话不错,但是诗以言志,若不能写出特有的风骨来,岂不废话连篇
: 因此,水仙和莲花相比,莲花的“不染尘”才更值得赞颂
&&&&&&&& ","ajax_st":1,"ajax_code":"0005","ajax_msg":"操作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带颜色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