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一个流浪歌手在酒吧唱歌,一直在等着一个心上人出现,后来还成名了郎朗成名曲是什么啊

背着吉他的周三有着成熟男人特有的沧桑,带来一首充满故事的伤心情歌,这夹带着浓重的口音娓娓道来:27岁的他顶着压力,毅然辞去工作开始在外面弹吉他唱歌。这首3年前的歌曲写给自己的心上人。
谁都别装逼,好听就可以哔哔叨叨叨叨哔你说辞藻不华丽他说意境没新意净他妈放屁武无第二,文无第一真诚才是硬道理
———————————————————————————————————————————更新:命运开了一个玩笑在另一个平行宇宙2015年初CCTV-3没有做一档节目叫做《中国好歌曲》我并没有去参加录制也没有在台上演唱这首歌当然也就不存在五位导师都没有推杆这种事情^_^———————————————————————————————————————————更新:世事难料人生如戏,但我们谁也不是编剧。———————————————————————————————————————————更新:我行我上了我没有流浪,少有写情书,但我也有口音,不仅有口音,我还是直接拿方言来写来唱。同样的口水歌的走向,同样的直白的歌词,小小的玩一首给大家听着玩。《一个不流浪歌手的情书》(又名:《兽医的不浪漫情歌》)来了~猛击试听:———————————————————————————————————————————广告位+前言:本答案作者系《中国好歌曲》淘汰选手;本答案作者不需要你们说”你行你上“,他已经上了,新专辑很快发行了;本答案作者正是眼红人家火了,无耻地靠骂人来炒作自己的新专辑;本答案作者比周三过得还惨,虽然有车有房有老婆,但发专辑的理想还差一点才实现;本答案作者不需要点赞也不需要感谢,有时间你们去点一下 ,有钱的买张碟,没钱的点一下”支持1乐童币“就可以免费为我们支持10元。———————————————————————————————————————————正文:作为一个报名参加了《中国好歌曲》被淘汰的选手,我觉得我说太多似乎不大好。第一期节目播出后,确实比较失望(嗯,当然主要是因为没有我哈哈哈),选的歌都平平无奇(老炮张岭那首算是第一期呈现中唯一的成熟、有味道的作品,但个人感觉也少些亮点),重点都在讲故事煽情和导师吹捧的表演上了,节奏也拖沓。但是,到目前看来,似乎观众反响还不错。所以我在想一个问题,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到底是电视播什么他们就喜欢什么呢?还是电视台真的知道他们会喜欢什么?说回周三的这首歌,只能用平平淡淡来形容,反正,我是没有被感动到。然后关于这句“27岁的他顶着压力,毅然辞去工作开始在外面弹吉他唱歌。”这种不靠谱的行为也能成为卖点么。。。为什么不能一边上班一边写歌唱歌呢?BTW:这答案为什么这么多人点赞,你们就不能让一个淘汰选手默默地悄悄地吐槽吗。。。。——————————————————————————————————————————答记者问: :我是刚看了周三的纪录片《江湖乐队》,你可以看到,做着高速公路收费员也可以做音乐的想法太天真了,周三是到处寻找灵感,寻找演出机会,穷困潦倒经常没钱吃饭。做原创音乐太难,做音乐评论太轻松答:1、音乐好不好,与是否拍了纪录片、是否穷困潦倒没钱吃饭无关;即使是《中国好歌曲》节目本身,也不是把它作为最重要的标准来考量的——作为一个参赛选手,我跟《中国好歌曲》导演组也沟通过很多次,他们也一直强调,首先是作品,然后才是故事。至于作品本身,我讲了一点看法,排第一的答案说了很多,我就不再多说了;我想对于周三来说,如果大家更多是接受了他的故事可怜他的经历而不是喜欢他的音乐本身,这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2、关于做着高速公路收费员能不能做音乐,我确实不清楚;不过我们乐队吉他手辗转珠海澳门两地做两份全职(一份夜班一份日班)还做着N份兼职的同时还要做乐队的吉他手和编曲,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几乎全年无休息日,这我是知道的;另外,我还知道很多人都在做着一份工作糊口的同时做着自己的音乐,也包括我自己——很多时候这份工作跟音乐毫无关系,甚至背道而驰——但是我们从来不认为这可以是音乐的卖点,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热爱所以我们快乐,我们不需要人怜悯更不需要人施舍。这大概也是这首歌始终无法感动到我的原因吧。所谓真爱,就是你愿意为了这份钟爱的事业,不惜去做自己最不愿做的事情。3、当然,周三自己怎么想的,我无从知晓;他能上《中国好歌曲》这个平台,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起码他从此以后可以吃穿不愁了,演出机会也大大的有了;可同时也为其他人惋惜。《中国好歌曲》可以推出一个周三,可中国还有无数个像周三一样的李三张五王二,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周三的故事出街以后,还会涌现出更多的刘三赵三孙三,而人们的热情和感动,只会慢慢递减到麻木。靠感动和怜悯无法支撑起音乐的产业,贩卖虚假希望必将收获更加凄惨的现实。4、做原创音乐太难,我同意,这确实不是个轻松的事情。我想说,做音乐评论也不轻松,我的好朋友、乐评人 先生,一边在唱片公司上着班做企划挣饭钱,一边四处写乐评给孩子挣奶粉钱,同时还为圆自己的梦想写书,不仅没有人可怜他,相反,他在乐评界招骂本领一流,堪称专注挨骂三十年,他有多努力,你们知道吗?5、我认为,一个被淘汰的选手,顶着被骂“你行你上””你就是嫉妒人红了“的风险说了这么多,这难道不比周三的故事更令人感动吗??: 当年我妈也问我为什么不能一面做会计一面画画呢,你都做到财务经理,不可惜吗?我的回答是,因为我起点低,需要更多的时间努力去弥补自己的缺憾。对于我来说,画画不仅是一个爱好,还是一份事业。答:这样的理想主义精神令人敬佩,但这跟作品是否有较高的水准,并没有关系吧?况且,全职还是兼职,爱好还是事业,都是个人的选择,没有高下之分;但我从来不认为吃不上饭还要去追求理想的人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地方,做安利的都一口一个”一份事业“呢,退一万步讲,至少”吃不上饭“无论如何都不能算做一个加分的理由。
只谈歌词,一句话评价——说句大话,如果这首歌词是我写的,我是不满意的。To 那些说“不管怎样我们就是感动你丫算老几啊装内行”的朋友们:我理解,你们太善良,容易感动。像我们就属于典型的学坏了,不容易感动了,听个歌也要批判性的听,老妓执迷不从良。但是请相信我,相信这些看起来有点无趣,有点虚荣,有点“懂歌帝”的言论,可能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么完全无意义。很可能,我的意见,就是你听这首歌 100 遍之后的感觉。这么说显得有点得瑟,但是请相信我,我这么说是因为我对此多少有点经验的。粗糙和精致的区别不在于精致更高贵,而在于精致更经得起重复。--------详细评价:正好借这个机会跟大家探讨一下歌词欣赏,借《一个歌手的情书》说说我的角度,大家有看法可以留言。我把歌词的优劣分成六个指标,低层次的三个指标是语言外在层面,包括:词曲的咬合。这个对先写词的民谣歌手来说一般不是问题。如果能做到有特色,比如从方言衍生出来的转音,是应该加分的。比如许巍、张楚。关于这个其实我不太懂,有一个答案说的很清楚,有兴趣的推荐看一下:韵脚的使用。这一点并没有什么一般原则,有人喜欢押韵也有人不喜欢,还有人喜欢把玩叠韵、双押、双声等技巧。但是至少不要强押韵,不要为了押韵写出雷同的套路来,不要写出“我坐在车里,手拿着橡皮”这种歌词来(原词不是这样的,我打个比方)。文字水平。从文学的角度考察流行歌词,可能是过于严苛,没有必要强求。但是,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字的力量是巨大的,在互联网时代,一个巧妙的修辞,能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孤芳自赏的美感,还有大范围传播的可能。“爱上一匹野马”现象,大家还没忘吧?另一方面,我恰恰认为,在一个速食的年代,歌词是最应该讲究文学性的。大家想一想,现在一本小说你看几遍?一篇散文你看几遍?一部电影你看几遍?大多数时候,答案都是一遍。那么,一首歌呢?甭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一首喜欢的歌,其歌词会在我们的耳目唇齿之间往来很多遍,而文学,恰恰就是要读很多遍。除了低层次指标,还有个高层次,就是所谓“灵魂”的部分。我们说有的歌词写的有灵魂,那么什么是灵魂?灵魂就是人,人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玩味的东西。艺术,越像人越好。 我把灵魂层面也分成三个指标:叙事性。就是说故事嘛。一首歌词说了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好不好,怎么说的,有没有交代清楚,水平是分高下的。有些歌词的故事像小说一样,比如那首《famous blue raincoat》,在别处我们听不到这种故事;有些歌词的故事,就有很强的套路感,基本上跑不出“我爱你你不爱我我想死又不敢死”的窠臼。抒情性。一首歌词,表达什么情感,表达是否丰沛,情感是不是能打动听众,也是评价歌词的重要标准。“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和“我爱你,不觉已过了几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智慧性。故事会熟悉,感情会疲劳,思想的寿命是最长的。一首歌词要长久的被人们欣赏,思想是不可缺的。这并不是说一定要表达出什么中心思想来,而是说要有一定的逻辑深度,要经得起琢磨。情歌也是可以有逻辑的,比如《梦醒时分》的副歌,就问出了一个有些深度的问题——“要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你又何苦一往情深”。何苦呢?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答案,答案越多,就越说明这个问题有意思。这就如同一个人,会有他的经历(叙事性)、情感(抒情性)和智慧(智慧性),这三点基本上可以标定一个人。为了便于记忆我做了个图:总结起来,欣赏歌词就像交朋友,我们推崇的是干净漂亮气质佳,有情有脑有过去的人。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实际上人没有完美的,浅薄、狭隘、幼稚、邋遢,都是我们常常具有的缺憾。最终大家对一个人的评价,是按照自己的立场做出取舍的结果。下面就按照上述指标,考察一下《一个歌手的情书》这首歌词。我这里贴的歌词是 那里抄来的:这二十多年来 / 我一直在唱歌 / 唱歌给我的心上人听啊 / 这个心上人 / 还不知道在哪里 / 我一直在寻觅着她 / 又过了十年 / 我一直在寻找 / 没有找到心上人 / 到处都是高楼大厦 / 到处都是飞机汽车 / 压得我喘不过气 / 现在该如何是好 / 这世界变化太快了 / 我没有存款也没有洋房 / 生活我过得紧张 / 心爱的姑娘你不要拒绝我 / 每天都会把歌给你唱 / 心爱的姑娘你一定等着我 / 我骑车带你去环游世界 / 心爱的姑娘你快来我身旁 / 我的肩膀就是你的依靠 / 心爱的姑娘虽然我没有车房 / 我会把我的一切都给你 / 现在该如何是好 / 这世界变化太快了 / 我没有存款也没有洋房 / 生活我过得紧张 / 心爱的姑娘你不要拒绝我 / 每天都会把歌给你唱 / 心爱的姑娘你一定等着我 / 我骑车带你去环游世界 / 心爱的姑娘你快来我身旁 / 我的肩膀就是你的依靠 / 心爱的姑娘虽然我没有车房 / 我会把我的一切都给你 / 这三十多年来 / 我坚持在唱歌 / 唱歌给我的心上人听啊 / 这个心上人 / 还不知道在哪里 / 感觉明天就会出现咬合——没啥问题我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没看歌词,配合简单的旋律,每个字都听清楚了,没有错听。刚才我试着唱了一遍,也没有拗口的地方。有些句末不好发音的地方,被加上了感叹词,比如“唱歌给我的心上人听啊”,有利于歌手发音,整体上还是挺流畅。不流畅的例子,请看这里:里面的歌词是我写的,你按照《游击队之歌》的曲调唱一遍,就知道什么叫拗口了。韵脚——不功不过这首歌好在没有强押韵,换韵灵活,用韵比较活泼。有人说填词人为了押韵什么事儿都能干出来,有时候确实是这样,但是水平还是有高低,李宗盛押韵,和杨臣刚押韵,必然是不同的效果。说到这里想起最近韩寒给宋冬野写的《》,这首歌押韵押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从头到尾押“四十辙”,一次都不换。副歌部分的“生活是这样子,不如诗。转身撞到现实,又只能如是”,要不是宋冬野实际演唱的时候每句结尾加了个“啊”,根本就没法唱。韩寒是作家出身,不会为了押韵写出空洞的词句,但是这种丧心病狂的四十辙,对歌手和谱曲人实在是个考验。文字——负分滚出一句话评价就是,这首歌的文字水平接近于零。先说个题外话,大家都说这是民谣,但实际上这首歌的结构是不民谣的,A 段主歌,B 段副歌,C 段过渡句,一应俱全,很流行歌曲的写法。按照流行歌曲的标准看,这首歌词文字上没有记忆点,缺乏“野马”。歌曲最高潮的部分是“心爱的姑娘”,可是“心爱的姑娘”不够新颖,吸引力不足,不“拿人”。感性上我们也能感觉到,这首歌听完一遍,文字上没有能让我们印象深刻的部分,没有金句。再看具体的修辞,这首歌的修辞是不准确,不生动的,流俗的地方太多。首先选词用词就有问题。比如“到处都是高楼大厦 / 到处都是飞机汽车 / 压得我喘不过气”,这里列举的高楼大厦,飞机汽车,没有表现出生活的压抑,不够具体,是典型的水词。尤其是把飞机和汽车并列,完全没有画面感,这俩东西平时根本就不在一块儿,太草率。再比如“我没有存款也没有洋房 / 生活我过得紧张”,作者可能真的紧张,但是没有成功的表现出来。没有钱只是紧张的前提之一,但是并不能帮助听众体会到如何紧张。尤其失败的是,这里还用了“洋房”这个词,“洋房“这个概念对听众来说是模糊而陌生的,没有质感,逻辑上也不对——难道没有洋房过的就紧张吗?这里的问题在于,“洋房”这个词色彩过于褒,这样使用的结果就类似于“我没有 500 万,我是穷光蛋”,没有说服力。副歌部分作者对姑娘提出了三个请求,依次是“不要拒绝我”、“一定等着我”、“快来我身旁”,用词粗糙不说,这样的安排也是散乱无力的,不构成层层深化的递进关系,没有发挥出文字应有的力度。进一步考察,这首歌的文字干瘪,没有精巧的修辞手法,更没有闪光的意象。很多人对许巍的歌词颇有微辞,但许巍的歌词里时常有非常漂亮的修辞,比如《闪亮的瞬间》中写道:我忽然忘了,我来时的路,它已消失就像闪电。用闪电来比喻路的消失,极其生动甚至富有诗性。类似的例子还有吴青峰在《你在烦恼什么》中写道:沒有不會謝的花,沒有不會退的浪。沒有不會暗的光,你在煩惱什麼嗎?这里最漂亮的一句是“没有不会暗的光”,注意体会下,吴青峰没有按照惯常的思路写黑暗一定会过去云云,而是“没有不会暗的光”,其中散发出来的温柔,是老旧的写法达不到的。这种水平的修辞,在《一个歌手的情书》里是半点都找不到的。挑了不少毛病,大家可能觉得我苛责,但是中文民谣,不玩文字还有什么意思呢?万晓利说自己不善于写歌词,很头疼,但是万晓利的歌词,比这个好一百倍有余吧?既然玩民谣,那民谣有民谣的玩法,坦白说这种档次的歌词,在民谣领域完全是负分滚出的水平。叙事性——有设计,没实现,尚有亮点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首歌涉及到两个时态,一个是“二十多年来”,一个是“三十多年来”,中间隔了十年。从设计上说,架子拉的还是很开的,但是实现的不好,很空洞,没有写出十年中间发生了什么。似乎作者就是简单的穷了十年,没有什么成长和沧桑。“二十多年来”的部分,也没有写出往事的感觉,我们甚至搞不清楚作者站在哪个时间点上,就听见作者在抱怨,看不到情节。这种涉及到两个时态的歌,《春天的故事》是个好榜样。1979 年,那是一个春天,画了一个圈;1992 年,又是一个春天,写下了诗篇。明确的时间点,具体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完成了具有历史感的大叙事。这是功夫,得学。唯一值得肯定的是,作者在主歌第二段最后一句使用了“感觉明天就会出现”。在这里“明天”和十年形成了对比,把十年的时光切分成了 3650 个“明天”,这样力度就出来了,凸显出作者一直存在的希望。这是这首歌的亮点之一。抒情性——情感不纯听完这首歌,我最大的感觉是——这是一首爱情歌曲吗?我怎么觉得作者一直在抱怨自己没钱呢?尤其是房子这事儿,纵观全篇这才是作者心里的痛吧?本来歌词里的情感链条是这样的:孤独——压抑——困惑——呼唤爱,首尾呼应。但是这里面唯一实现的比较好的,是开头对于孤独的抒发,使用了唱给心上人,但是没有心上人的幽默手法,比较成功。后面的压抑和困惑,由于文字的缺陷,没有准确的抒发出来,是塌陷的。而副歌部分的呼唤爱,一方面由于刚才说的,三个请求没有形成递进,导致抒情没有力度;另一方面,“虽然我没有车房”这句实在是失败——你怎么时时刻刻都忘不了你没房子呢?这就好比俩人正是风花雪月,男上女下的时候,你非得聊没交电费的事儿,这不是明摆着让人出戏吗?结果就是,作者唱了这么多,我可算记住他没房子这事儿了,别的都没记住。智慧性——不想评价我都不想评价这一条了,这首歌没什么智力含量,大家都看得出来吧?我不能说它没有生活,但是它没有对生活的解读,缺乏洞见,这也是这首歌文字上不准确的根本原因。很多时候故事和抒情,其实是搭一个台,真正唱戏的部分,是对生活的解读。这就像是肥皂剧,设定好场景和人物,让时间轴往前走,每一集发生一些事情,借由这些事情表现出编剧的价值观和思想。具体到这首歌,作者在过渡句部分引入了高楼大厦,世界变化,但最后得出的结论竟然就是“压得我喘不过气”和“现在该如何是好”……裤子都脱了你就让我看这个?还能再幼齿一点吗?而且,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过渡句竟然是完全一样的?!信息量在哪里?宽度在哪里?更可恶的是,这首歌整体上就让我觉得特别奇怪,就像一个肚子溃烂的人,到处展示自己流着粘液的伤口,然后在那里嚎“谁能比我惨啊,给我个女人吧,我也有鸡巴呀”……这是一种什么姿态呢,屌丝到如此没格调真的大丈夫吗?画面不美,我实在不想看。以上就是我对《一个歌手的情书》歌词的详细评价。就像我开头说的,如果这首歌是我写的,恐怕我是不满意的。尤其是作为一首民谣作品,实在是不及格,除了咬合和韵脚没有大缺憾之外,处处槽点,水的可以。我唯一能说的正面评价,大概是“并非一无是处”。黑的太狠,但不是没理由的——我还没去过丽江,这位周三和之前的左立,让我完全不想去什么丽江。难道传说中歌逼双绝的丽江,就这水平吗?中国好歌曲第二期学员起底 赵雷跟了刘欢赵照蔡健雅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7:06:09&)
21283字(1269/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背着吉他的周三有着成熟男人特有的沧桑,带来一首充满故事的伤心情歌,这夹带着浓重的口音娓娓道来:27岁的他顶着压力,毅然辞去工作开始在外面弹吉他唱歌。这首3年前的歌曲写给自己的心上人。
最新的《中国好歌曲》终于开始表现创作和交歌过程了,是一个大进步,与《中国好声音》的差异体现出来了。-------------------------第一我做不到“你行你上啊”,第二我也就是普通听众不是乐评人,第三我自己五音不全,第四最重要的是我自觉没能把心里话很明白地说清楚(你看这就是一种表达能力的问题,想表达,但做出来的东西离想要的东西太远)。评论我都看了,谢谢各位的讨论。有些评论我回复了,有些评论其他人帮我回复了。对一些评论,我曾经想回复,但打了几百字,想想还是删掉了。再多说,就成了轱辘话,一个意思翻来覆去换着角度说,没劲。-------------------------先说我的结论:这首歌是审美的一个分水岭。不排除有少数人的确特别感同身受,因此感动不已。但剩下的大部分人,还没有走出“民谣鸡汤”的审美阶段——就算广播里播的那些毫无水准的心灵鸡汤段子,也总有人觉得击中了灵魂、流下了泪水。觉得这首歌“真实动人”,恰恰是个最大的讽刺。因为这首歌实在太套路了,套路到它离开了所有生活的细节。这首歌表现出来的内容,没有生活,没有真实。虽然创作者不是来自学院派,但作品却来自“套路”这所大学。让我们看看这首歌的歌词:这二十多年来 我一直在唱歌唱歌给我的心上人听啊这个心上人 还不知道在哪里我一直在寻觅着她又过了十年 我一直在寻找没有找到心上人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到处都是飞机汽车压得我喘不过气现在该如何是好这世界变化太快了我没有存款也没有洋房生活我过得紧张心爱的姑娘你不要拒绝我每天都会把歌给你唱心爱的姑娘你一定等着我我骑车带你去环游世界心爱的姑娘你快来我身旁我的肩膀就是你的依靠心爱的姑娘虽然我没有车房我会把我的一切都给你现在该如何是好这世界变化太快了我没有存款也没有洋房生活我过得紧张心爱的姑娘你不要拒绝我每天都会把歌给你唱心爱的姑娘你一定等着我我骑车带你去环游世界心爱的姑娘你快来我身旁我的肩膀就是你的依靠心爱的姑娘虽然我没有车房我会把我的一切都给你这三十多年来 我坚持在唱歌唱歌给我的心上人听啊这个心上人 还不知道在哪里感觉明天就会出现不客气地说,这首歌词完全是陈词滥调,这与词人的文化教育水平无关。在这首歌词里,我完全看不到一点点对情绪的挖掘,而是靠意象符号(姑娘、汽车、洋房、环游世界、坚持)堆砌,而且是特别泛滥的意象符号。我们再仔细看看歌词,反复吟唱“我只会唱歌啊我没钱,我没钱啊买不起车房,姑娘你要的车房我没有啊怎么办”。同样是这么个意思,就拿褒贬不一的“野马草原”来说,至少也有那么一点会心一笑。而这首歌实际上表达能力、意象符号、价值观、情感,乃至最后的成果,与《没有钱你还爱我吗》这样的网络歌曲没有本质区别,赤裸苍白。民谣,不是那样永远停留在鸡汤水平的玩意儿。也许十年前二十年前,这样的歌词还算可以。但在今天,民谣自身也是在发展的。我们退一万步讲,你可以说这首歌很“原生态”,但我认为这是你不够了解民谣。民谣骨子里的脉络和民间音乐是一脉相承的。去看看《诗经》,千年之前的古人,口口相传的民间歌曲,都已经有种种细致入微的情绪表达了。再看同一期节目的《喝酒Blues》:慢着 慢着 baby(宝贝)我有话要对你说慢着 慢着 baby(宝贝)我真的有话要对你说昨天晚上在熙地布鲁斯我是真的没喝多他们说我喝的断片儿了睡了 像只死狗说我喝的断片儿了抱着瓶子 不撒手可没人能知道我的心里有多难受她跟我说爱我一辈子都跟我过她跟我说爱我一辈子都跟我过可我昨天才知道她跟别人也这么说一瓶二锅头两瓶嘉兴酒三瓶tequila(龙舌兰)再加四圈伏特加我真的还能喝我只是心里难受想找人 掏掏心窝子就不说音乐上的高下了,仍然只谈论歌词。同样是大白话,但是场景感、个人形象呼之欲出,那就不是一个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套路或段子,而是实实在在的人情冷暖,就是一个不重复的故事。词中人在自嘲时,笑中吞泪,你可看到了?(但并不代表《喝酒blues》就特别特别好了)歌词作者不能用“这就是我真实的感受,我只是直白地写下来了”来作为借口。任何一个人,如果细腻地体会自己的内心,哪怕他的经历与其他人一模一样,但反馈出来的情绪总是有细微的差别的。歌,音乐,就是这么一种抓住稍纵即逝的小情绪的宝贵事物啊!这个世界上的情歌千千万万,为什么总也写不完,为什么我们怀念罗大佑、李宗盛,就是因为他们是其中的佼佼者,对自己有要求、对职业有尊重,剖出了那一点小情绪,让听者去回味。时至今日,一个混迹丽江的歌者,拿出这样没有淬炼的歌曲和歌词,闪烁着眼波,25度仰面似哭非哭地表演,我只有两个字:取巧。走上这种取巧的道路,通常有几种原因,但前提一定是对自己要求不高——不是说这样不行,但相应的也就不该承载更多的赞誉:1. 眼界不高,也没有对“更美好的事物”的触觉,没有试图揣摩更好的作品或攀爬那未知的山峰。前者是起点的高度,不能指摘;但后者是天赋和懒惰各半。2. 环境不好,风气不好。例如丽江的酒吧啥的,是会让没有棱角的人愈发平庸的。3. 经历太少或太贫瘠(27岁啥时候成了“成熟男人”了?那我真是熟透了),再碰上自己又不够有才华。4. 还没有发现自己的突破点,处于瓶颈期。希望他能尽快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当然还有最后一个可能性,也许我们碰巧听到了他作品中最差的那个,也许他是应节目制作方要求唱这种鸡汤的。其实我们看到有些创作者江郎才尽,大多也是这样的情况:因为生活环境的变化,或商业压力,失去了对生活的敏感,只能过度消费题材,却言语空洞、无甚新意。例如五月天过度消费青春、汪峰的机械填词等等,都是这样的例子——但人家至少是几张专辑后才走上这个道路的。下面两个回答比我说得更透彻,感谢回答者: :这是一种极为初级的民谣创作方法,多见于北派民谣,这个是由演唱者的文化底子与认知水平决定的。现在仍然使用这种创作方法的创作者们要么出道不久,要么一直就没红。一大帮初中没毕业的后进生们,北漂到北京,自觉音乐造诣还成,偶尔旧书摊上翻过几篇凯鲁亚克的书,就故作深沉地写很多看起来逼格甚高的歌词,到后来出现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创作模式:一堆朴素的环境描写,夹杂着若干暧昧的姑娘,若干流浪,若干孤独,若干远方,若干花儿...等关键词,然后再想两句意(完)境(全)极(不)为(知)深(所)邃(谓)的词提亮。这种风格在早期反响不错,崔健也这么唱过,还有后来的野孩子,早些年的万晓利,苏阳,周云蓬们,可是后来大家都已经认识到,面对文化水平不断提升的歌迷们,这种比较Low的表现方式越发捉襟见肘。于是李志开始机智地把词写得更白话更朴实,苏阳开始机智地只唱民歌,张玮玮开始机智地乡镇化,周云蓬更是机智地拿很多古诗新诗来唱。所以他们无一例外地更红了。作为一名歌迷,要做的就是擦亮眼睛,认清音乐背后的真实水平,早日从这种故作深沉的低级趣味中走出来,不要沦为人傻钱多的那一群。套用豆瓣某文的一个说法:少跟那帮傻逼瞎混,结果不是被上就是买单。P.S.五条人,万青,李志,这些人才是中国民谣界的未来P.P.S我说上面几个是未来,并不是说看他们能怎么着,只是说他们给了中国民谣新的思考方式和探索方向,所以值得推崇…一家之言,不想打仗,只希望大家在轻喷的时候也能说一下反对的缘由,实现共同进步 :同意的说法,这是一种比较初级的表现手法,是由创作者的审美和认知和受教育程度决定的。同样是描述孤独,阿多尼斯会说“孤独是一座花园,但其中只有一棵树”,而某些歌手就只知道用“流浪”“远方”“这些破碎的词汇。同样的例子,还有安妮宝贝早期的作品。如果你要描述一个有钱有品质的都市男子,但你的文笔又不大好,你会怎么办呢。相比用几段话描写他怎样一丝不苟的掐着钟做肉酱只为了吃一碗好意面,直接写”mild seven的香烟““kenzo的冷冽香水”“Montblanc的皮带”就很容易很取巧。那高级的表现手法是怎样的?我们可以看看鲍勃迪伦的例子。在他的Ballad of a thin man里他这么唱到,”一些事情正在发生,但你不知道它是什么。“这句话好像告诉你了什么,但又好像什么也没说。可它却恰恰精准的把握了当时美国两代人在道德与种族上的分裂,大伙儿一边满意生活的巨大变化一边对它充满恐惧,人们不再以自己是什么来定义自己,而以自己不是什么来定义自己。于是这句话很快就风靡了全国,因为它抓住了那个时代的感觉。如果是低级的表现手法,同样的意思,恐怕就是”去他妈的电视机“”去他妈的家用冰箱”了。鲍勃迪伦不喜欢一般的抗议歌曲,因为他觉得它们很难避免说教和流于平面,他觉得如果是他写这种抗议歌曲,一定要写一些不一样的角度。比如说很有名的抗议歌曲《Joe Hill》,这是一个美国工人运动里面的英雄,被冤枉地处了死刑,大家因此都歌颂他。但鲍勃迪伦就说,如果是他就会写一个坟墓里面的男人的心声,一首来自地下世界的歌。这个Hill已经死了,埋在坟墓底下,他为了不让某个女人受辱而必须付出生命,因为他不能够说出真相。为什么很多人觉得鲍勃迪伦的歌和好的文学作品一样“给了未来精准的预言”,甚至几次提名他诺贝尔文学奖?因为他唱歌不是所谓的反映时代,而且是要掌握一些时代里面很细节的、大家还没感觉到的东西。然后他唱出来,预先地描画未来的可能走向,结果当时候到的时候,大家就觉得哇实在是太准了。因为他是唱出了时代,而不是在反映时代。所以我和朋友聊到国内的民谣歌手。常常会觉得他们太取巧了,有的人常常得到了过多不符的赞誉。写情绪只用破碎的词汇就是一种取巧,写抗议只用那些被和谐的关键词而不深挖(很典型的就是邵夷贝的一个时事总结的歌,把热点现象全部一句话提一遍)就是一种取巧。他们本可以走的更远才对。我并不是追求歌曲创作的“高级”。真诚、能力和复杂、简单、高级、低级没有关系。高级洋气的也有可能是另一种套路和空洞,反过来简单也不一定就代表了接地气。这首歌不真诚,不真实,我知道它想表达什么,但创作者的取巧态度和能力问题让表达没有被真正完成。——这是客观的。我没被感动,有些人被感动,这结果不代表什么。——因为这是主观的。最后,我要表达一下对这个节目的看法。原来,我特别希望有一档表现原创歌曲的音乐节目出现。但完全不是现在《中国好歌曲》的那个样子。我期望的《中国好歌曲》,是像《地狱厨房》一样,真的让新的创作者把一首歌从取材、定调、demo到写词、编曲、和声、录制都走一遍,选择是自己唱作还是交给其他歌手演唱……让观众看到一首歌是怎么做成的,好的歌曲和差的歌曲区别在哪些环节,还有资深音乐人在过程中示范。——我不知道世界上现在有没有这样的节目,总之既然做原创歌曲的节目,就不应该只是做成选秀节目,而应该往真人秀的方向去走。(现在这个节目出现了,那就是《Hi歌》啊同志们)但是,现实中的《中国好歌曲》是个什么东西呢?它是一档央视播放的另一个版本的《中国好声音》。一帮子其他选秀节目出现过的熟面孔(从选手到导师都是),除了不转椅子,有啥不一样吗?每个歌手一上台,就是“大家好我带来了我原创的歌曲”,然后完成度很高的伴奏就响起了,导师热泪盈眶或谈笑风生地瞎掰几句,最后说“i want u”啥的。就算涉及背后故事,也还是人生历程爸爸妈妈什么的,你的原创在哪里啊?!
———————————————————————————————————————————更新:命运开了一个玩笑在另一个平行宇宙2015年初CCTV-3没有做一档节目叫做《中国好歌曲》我并没有去参加录制也没有在台上演唱这首歌当然也就不存在五位导师都没有推杆这种事情^_^———————————————————————————————————————————更新:世事难料人生如戏,但我们谁也不是编剧。———————————————————————————————————————————更新:我行我上了我没有流浪,少有写情书,但我也有口音,不仅有口音,我还是直接拿方言来写来唱。同样的口水歌的走向,同样的直白的歌词,小小的玩一首给大家听着玩。《一个不流浪歌手的情书》(又名:《兽医的不浪漫情歌》)来了~猛击试听:———————————————————————————————————————————广告位+前言:本答案作者系《中国好歌曲》淘汰选手;本答案作者不需要你们说”你行你上“,他已经上了,新专辑很快发行了;本答案作者正是眼红人家火了,无耻地靠骂人来炒作自己的新专辑;本答案作者比周三过得还惨,虽然有车有房有老婆,但发专辑的理想还差一点才实现;本答案作者不需要点赞也不需要感谢,有时间你们去点一下 ,有钱的买张碟,没钱的点一下”支持1乐童币“就可以免费为我们支持10元。———————————————————————————————————————————正文:作为一个报名参加了《中国好歌曲》被淘汰的选手,我觉得我说太多似乎不大好。第一期节目播出后,确实比较失望(嗯,当然主要是因为没有我哈哈哈),选的歌都平平无奇(老炮张岭那首算是第一期呈现中唯一的成熟、有味道的作品,但个人感觉也少些亮点),重点都在讲故事煽情和导师吹捧的表演上了,节奏也拖沓。但是,到目前看来,似乎观众反响还不错。所以我在想一个问题,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到底是电视播什么他们就喜欢什么呢?还是电视台真的知道他们会喜欢什么?说回周三的这首歌,只能用平平淡淡来形容,反正,我是没有被感动到。然后关于这句“27岁的他顶着压力,毅然辞去工作开始在外面弹吉他唱歌。”这种不靠谱的行为也能成为卖点么。。。为什么不能一边上班一边写歌唱歌呢?BTW:这答案为什么这么多人点赞,你们就不能让一个淘汰选手默默地悄悄地吐槽吗。。。。——————————————————————————————————————————答记者问: :我是刚看了周三的纪录片《江湖乐队》,你可以看到,做着高速公路收费员也可以做音乐的想法太天真了,周三是到处寻找灵感,寻找演出机会,穷困潦倒经常没钱吃饭。做原创音乐太难,做音乐评论太轻松答:1、音乐好不好,与是否拍了纪录片、是否穷困潦倒没钱吃饭无关;即使是《中国好歌曲》节目本身,也不是把它作为最重要的标准来考量的——作为一个参赛选手,我跟《中国好歌曲》导演组也沟通过很多次,他们也一直强调,首先是作品,然后才是故事。至于作品本身,我讲了一点看法,排第一的答案说了很多,我就不再多说了;我想对于周三来说,如果大家更多是接受了他的故事可怜他的经历而不是喜欢他的音乐本身,这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2、关于做着高速公路收费员能不能做音乐,我确实不清楚;不过我们乐队吉他手辗转珠海澳门两地做两份全职(一份夜班一份日班)还做着N份兼职的同时还要做乐队的吉他手和编曲,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几乎全年无休息日,这我是知道的;另外,我还知道很多人都在做着一份工作糊口的同时做着自己的音乐,也包括我自己——很多时候这份工作跟音乐毫无关系,甚至背道而驰——但是我们从来不认为这可以是音乐的卖点,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热爱所以我们快乐,我们不需要人怜悯更不需要人施舍。这大概也是这首歌始终无法感动到我的原因吧。所谓真爱,就是你愿意为了这份钟爱的事业,不惜去做自己最不愿做的事情。3、当然,周三自己怎么想的,我无从知晓;他能上《中国好歌曲》这个平台,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起码他从此以后可以吃穿不愁了,演出机会也大大的有了;可同时也为其他人惋惜。《中国好歌曲》可以推出一个周三,可中国还有无数个像周三一样的李三张五王二,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周三的故事出街以后,还会涌现出更多的刘三赵三孙三,而人们的热情和感动,只会慢慢递减到麻木。靠感动和怜悯无法支撑起音乐的产业,贩卖虚假希望必将收获更加凄惨的现实。4、做原创音乐太难,我同意,这确实不是个轻松的事情。我想说,做音乐评论也不轻松,我的好朋友、乐评人 先生,一边在唱片公司上着班做企划挣饭钱,一边四处写乐评给孩子挣奶粉钱,同时还为圆自己的梦想写书,不仅没有人可怜他,相反,他在乐评界招骂本领一流,堪称专注挨骂三十年,他有多努力,你们知道吗?5、我认为,一个被淘汰的选手,顶着被骂“你行你上””你就是嫉妒人红了“的风险说了这么多,这难道不比周三的故事更令人感动吗??: 当年我妈也问我为什么不能一面做会计一面画画呢,你都做到财务经理,不可惜吗?我的回答是,因为我起点低,需要更多的时间努力去弥补自己的缺憾。对于我来说,画画不仅是一个爱好,还是一份事业。答:这样的理想主义精神令人敬佩,但这跟作品是否有较高的水准,并没有关系吧?况且,全职还是兼职,爱好还是事业,都是个人的选择,没有高下之分;但我从来不认为吃不上饭还要去追求理想的人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地方,做安利的都一口一个”一份事业“呢,退一万步讲,至少”吃不上饭“无论如何都不能算做一个加分的理由。
只谈歌词,一句话评价——说句大话,如果这首歌词是我写的,我是不满意的。To 那些说“不管怎样我们就是感动你丫算老几啊装内行”的朋友们:我理解,你们太善良,容易感动。像我们就属于典型的学坏了,不容易感动了,听个歌也要批判性的听,老妓执迷不从良。但是请相信我,相信这些看起来有点无趣,有点虚荣,有点“懂歌帝”的言论,可能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么完全无意义。很可能,我的意见,就是你听这首歌 100 遍之后的感觉。这么说显得有点得瑟,但是请相信我,我这么说是因为我对此多少有点经验的。粗糙和精致的区别不在于精致更高贵,而在于精致更经得起重复。--------详细评价:正好借这个机会跟大家探讨一下歌词欣赏,借《一个歌手的情书》说说我的角度,大家有看法可以留言。我把歌词的优劣分成六个指标,低层次的三个指标是语言外在层面,包括:词曲的咬合。这个对先写词的民谣歌手来说一般不是问题。如果能做到有特色,比如从方言衍生出来的转音,是应该加分的。比如许巍、张楚。关于这个其实我不太懂,有一个答案说的很清楚,有兴趣的推荐看一下:韵脚的使用。这一点并没有什么一般原则,有人喜欢押韵也有人不喜欢,还有人喜欢把玩叠韵、双押、双声等技巧。但是至少不要强押韵,不要为了押韵写出雷同的套路来,不要写出“我坐在车里,手拿着橡皮”这种歌词来(原词不是这样的,我打个比方)。文字水平。从文学的角度考察流行歌词,可能是过于严苛,没有必要强求。但是,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字的力量是巨大的,在互联网时代,一个巧妙的修辞,能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孤芳自赏的美感,还有大范围传播的可能。“爱上一匹野马”现象,大家还没忘吧?另一方面,我恰恰认为,在一个速食的年代,歌词是最应该讲究文学性的。大家想一想,现在一本小说你看几遍?一篇散文你看几遍?一部电影你看几遍?大多数时候,答案都是一遍。那么,一首歌呢?甭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一首喜欢的歌,其歌词会在我们的耳目唇齿之间往来很多遍,而文学,恰恰就是要读很多遍。除了低层次指标,还有个高层次,就是所谓“灵魂”的部分。我们说有的歌词写的有灵魂,那么什么是灵魂?灵魂就是人,人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玩味的东西。艺术,越像人越好。 我把灵魂层面也分成三个指标:叙事性。就是说故事嘛。一首歌词说了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好不好,怎么说的,有没有交代清楚,水平是分高下的。有些歌词的故事像小说一样,比如那首《famous blue raincoat》,在别处我们听不到这种故事;有些歌词的故事,就有很强的套路感,基本上跑不出“我爱你你不爱我我想死又不敢死”的窠臼。抒情性。一首歌词,表达什么情感,表达是否丰沛,情感是不是能打动听众,也是评价歌词的重要标准。“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和“我爱你,不觉已过了几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智慧性。故事会熟悉,感情会疲劳,思想的寿命是最长的。一首歌词要长久的被人们欣赏,思想是不可缺的。这并不是说一定要表达出什么中心思想来,而是说要有一定的逻辑深度,要经得起琢磨。情歌也是可以有逻辑的,比如《梦醒时分》的副歌,就问出了一个有些深度的问题——“要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你又何苦一往情深”。何苦呢?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答案,答案越多,就越说明这个问题有意思。这就如同一个人,会有他的经历(叙事性)、情感(抒情性)和智慧(智慧性),这三点基本上可以标定一个人。为了便于记忆我做了个图:总结起来,欣赏歌词就像交朋友,我们推崇的是干净漂亮气质佳,有情有脑有过去的人。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实际上人没有完美的,浅薄、狭隘、幼稚、邋遢,都是我们常常具有的缺憾。最终大家对一个人的评价,是按照自己的立场做出取舍的结果。下面就按照上述指标,考察一下《一个歌手的情书》这首歌词。我这里贴的歌词是 那里抄来的:这二十多年来 / 我一直在唱歌 / 唱歌给我的心上人听啊 / 这个心上人 / 还不知道在哪里 / 我一直在寻觅着她 / 又过了十年 / 我一直在寻找 / 没有找到心上人 / 到处都是高楼大厦 / 到处都是飞机汽车 / 压得我喘不过气 / 现在该如何是好 / 这世界变化太快了 / 我没有存款也没有洋房 / 生活我过得紧张 / 心爱的姑娘你不要拒绝我 / 每天都会把歌给你唱 / 心爱的姑娘你一定等着我 / 我骑车带你去环游世界 / 心爱的姑娘你快来我身旁 / 我的肩膀就是你的依靠 / 心爱的姑娘虽然我没有车房 / 我会把我的一切都给你 / 现在该如何是好 / 这世界变化太快了 / 我没有存款也没有洋房 / 生活我过得紧张 / 心爱的姑娘你不要拒绝我 / 每天都会把歌给你唱 / 心爱的姑娘你一定等着我 / 我骑车带你去环游世界 / 心爱的姑娘你快来我身旁 / 我的肩膀就是你的依靠 / 心爱的姑娘虽然我没有车房 / 我会把我的一切都给你 / 这三十多年来 / 我坚持在唱歌 / 唱歌给我的心上人听啊 / 这个心上人 / 还不知道在哪里 / 感觉明天就会出现咬合——没啥问题我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没看歌词,配合简单的旋律,每个字都听清楚了,没有错听。刚才我试着唱了一遍,也没有拗口的地方。有些句末不好发音的地方,被加上了感叹词,比如“唱歌给我的心上人听啊”,有利于歌手发音,整体上还是挺流畅。不流畅的例子,请看这里:里面的歌词是我写的,你按照《游击队之歌》的曲调唱一遍,就知道什么叫拗口了。韵脚——不功不过这首歌好在没有强押韵,换韵灵活,用韵比较活泼。有人说填词人为了押韵什么事儿都能干出来,有时候确实是这样,但是水平还是有高低,李宗盛押韵,和杨臣刚押韵,必然是不同的效果。说到这里想起最近韩寒给宋冬野写的《》,这首歌押韵押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从头到尾押“四十辙”,一次都不换。副歌部分的“生活是这样子,不如诗。转身撞到现实,又只能如是”,要不是宋冬野实际演唱的时候每句结尾加了个“啊”,根本就没法唱。韩寒是作家出身,不会为了押韵写出空洞的词句,但是这种丧心病狂的四十辙,对歌手和谱曲人实在是个考验。文字——负分滚出一句话评价就是,这首歌的文字水平接近于零。先说个题外话,大家都说这是民谣,但实际上这首歌的结构是不民谣的,A 段主歌,B 段副歌,C 段过渡句,一应俱全,很流行歌曲的写法。按照流行歌曲的标准看,这首歌词文字上没有记忆点,缺乏“野马”。歌曲最高潮的部分是“心爱的姑娘”,可是“心爱的姑娘”不够新颖,吸引力不足,不“拿人”。感性上我们也能感觉到,这首歌听完一遍,文字上没有能让我们印象深刻的部分,没有金句。再看具体的修辞,这首歌的修辞是不准确,不生动的,流俗的地方太多。首先选词用词就有问题。比如“到处都是高楼大厦 / 到处都是飞机汽车 / 压得我喘不过气”,这里列举的高楼大厦,飞机汽车,没有表现出生活的压抑,不够具体,是典型的水词。尤其是把飞机和汽车并列,完全没有画面感,这俩东西平时根本就不在一块儿,太草率。再比如“我没有存款也没有洋房 / 生活我过得紧张”,作者可能真的紧张,但是没有成功的表现出来。没有钱只是紧张的前提之一,但是并不能帮助听众体会到如何紧张。尤其失败的是,这里还用了“洋房”这个词,“洋房“这个概念对听众来说是模糊而陌生的,没有质感,逻辑上也不对——难道没有洋房过的就紧张吗?这里的问题在于,“洋房”这个词色彩过于褒,这样使用的结果就类似于“我没有 500 万,我是穷光蛋”,没有说服力。副歌部分作者对姑娘提出了三个请求,依次是“不要拒绝我”、“一定等着我”、“快来我身旁”,用词粗糙不说,这样的安排也是散乱无力的,不构成层层深化的递进关系,没有发挥出文字应有的力度。进一步考察,这首歌的文字干瘪,没有精巧的修辞手法,更没有闪光的意象。很多人对许巍的歌词颇有微辞,但许巍的歌词里时常有非常漂亮的修辞,比如《闪亮的瞬间》中写道:我忽然忘了,我来时的路,它已消失就像闪电。用闪电来比喻路的消失,极其生动甚至富有诗性。类似的例子还有吴青峰在《你在烦恼什么》中写道:沒有不會謝的花,沒有不會退的浪。沒有不會暗的光,你在煩惱什麼嗎?这里最漂亮的一句是“没有不会暗的光”,注意体会下,吴青峰没有按照惯常的思路写黑暗一定会过去云云,而是“没有不会暗的光”,其中散发出来的温柔,是老旧的写法达不到的。这种水平的修辞,在《一个歌手的情书》里是半点都找不到的。挑了不少毛病,大家可能觉得我苛责,但是中文民谣,不玩文字还有什么意思呢?万晓利说自己不善于写歌词,很头疼,但是万晓利的歌词,比这个好一百倍有余吧?既然玩民谣,那民谣有民谣的玩法,坦白说这种档次的歌词,在民谣领域完全是负分滚出的水平。叙事性——有设计,没实现,尚有亮点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首歌涉及到两个时态,一个是“二十多年来”,一个是“三十多年来”,中间隔了十年。从设计上说,架子拉的还是很开的,但是实现的不好,很空洞,没有写出十年中间发生了什么。似乎作者就是简单的穷了十年,没有什么成长和沧桑。“二十多年来”的部分,也没有写出往事的感觉,我们甚至搞不清楚作者站在哪个时间点上,就听见作者在抱怨,看不到情节。这种涉及到两个时态的歌,《春天的故事》是个好榜样。1979 年,那是一个春天,画了一个圈;1992 年,又是一个春天,写下了诗篇。明确的时间点,具体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完成了具有历史感的大叙事。这是功夫,得学。唯一值得肯定的是,作者在主歌第二段最后一句使用了“感觉明天就会出现”。在这里“明天”和十年形成了对比,把十年的时光切分成了 3650 个“明天”,这样力度就出来了,凸显出作者一直存在的希望。这是这首歌的亮点之一。抒情性——情感不纯听完这首歌,我最大的感觉是——这是一首爱情歌曲吗?我怎么觉得作者一直在抱怨自己没钱呢?尤其是房子这事儿,纵观全篇这才是作者心里的痛吧?本来歌词里的情感链条是这样的:孤独——压抑——困惑——呼唤爱,首尾呼应。但是这里面唯一实现的比较好的,是开头对于孤独的抒发,使用了唱给心上人,但是没有心上人的幽默手法,比较成功。后面的压抑和困惑,由于文字的缺陷,没有准确的抒发出来,是塌陷的。而副歌部分的呼唤爱,一方面由于刚才说的,三个请求没有形成递进,导致抒情没有力度;另一方面,“虽然我没有车房”这句实在是失败——你怎么时时刻刻都忘不了你没房子呢?这就好比俩人正是风花雪月,男上女下的时候,你非得聊没交电费的事儿,这不是明摆着让人出戏吗?结果就是,作者唱了这么多,我可算记住他没房子这事儿了,别的都没记住。智慧性——不想评价我都不想评价这一条了,这首歌没什么智力含量,大家都看得出来吧?我不能说它没有生活,但是它没有对生活的解读,缺乏洞见,这也是这首歌文字上不准确的根本原因。很多时候故事和抒情,其实是搭一个台,真正唱戏的部分,是对生活的解读。这就像是肥皂剧,设定好场景和人物,让时间轴往前走,每一集发生一些事情,借由这些事情表现出编剧的价值观和思想。具体到这首歌,作者在过渡句部分引入了高楼大厦,世界变化,但最后得出的结论竟然就是“压得我喘不过气”和“现在该如何是好”……裤子都脱了你就让我看这个?还能再幼齿一点吗?而且,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过渡句竟然是完全一样的?!信息量在哪里?宽度在哪里?更可恶的是,这首歌整体上就让我觉得特别奇怪,就像一个肚子溃烂的人,到处展示自己流着粘液的伤口,然后在那里嚎“谁能比我惨啊,给我个女人吧,我也有鸡巴呀”……这是一种什么姿态呢,屌丝到如此没格调真的大丈夫吗?画面不美,我实在不想看。以上就是我对《一个歌手的情书》歌词的详细评价。就像我开头说的,如果这首歌是我写的,恐怕我是不满意的。尤其是作为一首民谣作品,实在是不及格,除了咬合和韵脚没有大缺憾之外,处处槽点,水的可以。我唯一能说的正面评价,大概是“并非一无是处”。黑的太狠,但不是没理由的——我还没去过丽江,这位周三和之前的左立,让我完全不想去什么丽江。难道传说中歌逼双绝的丽江,就这水平吗?
生命的大和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邓紫棋成名曲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