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我发一些好听的歌曲。杂乱无章的意思的DJ、通俗的歌曲、乱七八糟的不要!最好是曲子,不分国界,动感有意境的。

如何看待梁欢自编自导的纪录片电影《音乐的秘密》?
视频地址:
按投票排序
多图预警。作为众筹者当中的一员,很高兴我的名字能够出现在片末,让我产生一种我也是这牛逼哄哄的事情中的一部分的错觉,不过我的确可以骄傲地告诉别人,我“投资”了这部极棒的纪录片。今天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匆忙写了一篇,不能算评价吧,只是我的个人感想而已。一、关于视觉先说说最直观的,色调与光线。我个人觉得这部片子的视觉感受非常棒,没有过于鲜艳或明亮的色彩,也不是阴暗昏沉,始终保持柔和的色与光,温柔地与你的眼睛打着交道,就像全片的风格,并不是要怎样地刺激你,也并不是华丽的说教,只是朴实地娓娓道来。我个人觉得这部片子的视觉感受非常棒,没有过于鲜艳或明亮的色彩,也不是阴暗昏沉,始终保持柔和的色与光,温柔地与你的眼睛打着交道,就像全片的风格,并不是要怎样地刺激你,也并不是华丽的说教,只是朴实地娓娓道来。二、关于硬件我十分喜欢穿插于片子各个角落的乐器和设备的近镜头。那些乐器与设备不再是遥远的高大上的东西,它们变得亲近。这些镜头或穿插在乐手们叙述间,让你对他们平白的语言有更感性的认识。这些镜头或穿插在乐手们叙述间,让你对他们平白的语言有更感性的认识。有时这些镜头只是随着音乐播放,但是它们让音符变得具象。而乐器本身也不再是静止的器具了,镜头带我们看到了它们无比生动的一面。有时这些镜头只是随着音乐播放,但是它们让音符变得具象。而乐器本身也不再是静止的器具了,镜头带我们看到了它们无比生动的一面。有时它们只是你看不懂的线框、按钮,但它在告诉你音乐背后的理性、精准、有条不紊。有时它们只是你看不懂的线框、按钮,但它在告诉你音乐背后的理性、精准、有条不紊。导演把大量的我们不熟悉的硬件设备,慢慢地铺开在我们眼前,不急不躁,就像给我们介绍一位位新朋友。导演把大量的我们不熟悉的硬件设备,慢慢地铺开在我们眼前,不急不躁,就像给我们介绍一位位新朋友。三、关于小漫画片中的小漫画绝对值得一个大大的赞。它把或许枯燥的理论文字变得直观易懂。把一些普通的故事变得有趣。把一些普通的故事变得有趣。把有趣的故事变得更有趣。把有趣的故事变得更有趣。还有就更别说把片中的各位大大活灵活现地变成了萌萌的小头像。还有就更别说把片中的各位大大活灵活现地变成了萌萌的小头像。还有这个奔跑着的小直导进度条。还有这个奔跑着的小直导进度条。四、关于真实与脏话分享一个不洗头就上镜的导演,够不够真实?这也是第一次看到梁欢公开说脏话,更是第一次看到向来理(gao)智(gui)冷(leng)静(yan)的梁欢情绪失控。这也是第一次看到梁欢公开说脏话,更是第一次看到向来理(gao)智(gui)冷(leng)静(yan)的梁欢情绪失控。有人怀疑这段是导演为了增加矛盾戏剧性而演的。看过他现场演讲的我想说,梁欢应该没有那么好的演技,他似乎还抽噎了呢。而且他也说过,他脾气并不好。有人怀疑这段是导演为了增加矛盾戏剧性而演的。看过他现场演讲的我想说,梁欢应该没有那么好的演技,他似乎还抽噎了呢。而且他也说过,他脾气并不好。说实话,那个赤脚蹲坐地上的小小白色背影,看得我心都碎了。五、关于无奈与尊重印象很深的是,韦伟说直到他帮宋冬野做的那首歌红遍了祖国大地,他的家人才不再质疑他的工作。幕后工作者只有跟某些名人挂上关系了,才能得到最起码的尊重。多么无奈。片中的幕后音乐人们几乎都可以说是圈内拔尖的工作者了,当他们说他们只是工具或服务的时候,尤其是当他们淡淡地说出那句“都走了”、“不做了”,我心里真难过。片中的幕后音乐人们几乎都可以说是圈内拔尖的工作者了,当他们说他们只是工具或服务的时候,尤其是当他们淡淡地说出那句“都走了”、“不做了”,我心里真难过。重点就在于他们只是淡淡地说着这些现象,仿佛习以为常。这才是真正心痛的地方。我们有时是太过关注光鲜的外表了,却忘了赞美皮囊下骨肉的扎实。“没有这些幕后工作者,那些所谓的明星都是个屁。”我个人也不太喜欢把音乐神化,或许的确存在个别天赋异禀的歌手让我们不得不顶礼膜拜,但是大部分时候那些勤勤恳恳在平凡的音乐岗位上工作的人们,也应该值得被铭记,更何况起码的尊重。说到尊重,就不得不提到钱与版权,因为我个人觉得这就是尊重的两种形式,物质尊重与精神尊重。说到尊重,就不得不提到钱与版权,因为我个人觉得这就是尊重的两种形式,物质尊重与精神尊重。从片中可以看到的是,设备、场所价格的昂贵,音乐人所付出劳动时间的漫长,更别提那些无法量化的精力与心血,难道这还不值得更好的收入和更完善的版权保护吗?也许这与音乐产生的流程并无太大关系,但是它是音乐生产的基础,也是未来音乐更好生产的保障。六、关于音乐和感动苦归苦,痛归痛,音乐带给我们更多的还是快乐、满足和感动。说了那么多心酸的往事和无奈的心情,最后音乐完成了,在他们脸上的依然是孩子般单纯的笑容。“这音乐,是我做出来的,爽!”说了那么多心酸的往事和无奈的心情,最后音乐完成了,在他们脸上的依然是孩子般单纯的笑容。“这音乐,是我做出来的,爽!”即使我们还是要谈钱、谈版权,可是最终,音乐还是回归了最初的样子,多么美好。片尾齐唱na na na na的那部分真的突然间就充满了迷之感动。这歌真好听。七、关于梁欢和我们他说要出道,然后就出了。他说要唱专辑,然后就唱了。他说要拍纪录片,然后就拍了。你还见过比这更可怕的执行力吗?更别提早年减肥戒烟那些事了。夸他的话我已经写了太多,梁欢就是这么个疯狂的从头酷到脚的人,也是一个傻到为了这些事差点丢了命的人。这些傻子疯子做完了他们该做的,该轮到我们做点什么了吧。这些傻子疯子做完了他们该做的,该轮到我们做点什么了吧。支持正版,抵制假唱,如果你也热爱音乐。
利益相关:本人来自出品方「幕后圈」,亲临部分拍摄现场影片对幕后人的拍摄素材,其实分为“访谈”和“录音”两部分。作为亲临过拍摄现场的人,我很想给大家提供一种属于我个人视角,当我第一次遇见这些久闻大名的幕后人,各自短短的几小时时间里,他们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而这些内容,并没有出现在本片中。(本文同步发表于「幕后圈」微信)【韦伟·编曲】10月初的一个下午,我们和梁欢在幕后圈的会议室沟通电影脚本。这时候,一个头顶鸭舌帽,佩戴着民国圆眼镜的纤瘦男子,拉开玻璃门走了进来,彬彬有礼地与每个人握手打招呼。在最初的5分钟内,韦伟的形象符合许多艺术家的标签,言谈举止随和体面,心中又有所持。只不过5分钟后,当我们聊起刚刚结束的Muse北京演唱会,音响多么多么好,乐手多么多么厉害,这位旅行团乐队的Rock Star孩子气的一面,就像巧克力朗姆塔一样炸裂开来,手舞足蹈地模仿起当晚同行的朋友:“那个歌一出来,我前面两排的XXX,就盯着那把吉他看,手就在那啊啊啊啊……”(做扫弦状)“我旁边的XXX是鼓手,那个歌前奏一起他就大喊‘哎呀来了!’,身子就开始跟着扭……“(做打鼓状)然而一旦进入工作状态,他又变成一个非常投入安静的人。10月22号当晚在TTL录音室录制吉他、贝斯和鼓,韦伟由始至终只做了三件事:和乐手沟通、聆听演奏、低头改谱。“我其实现在不太喜欢做民谣专辑,因为歌手本人的想法会很多……”说这话的时候,韦伟的身份是宋冬野《安河桥北》和马頔《孤岛》这两张专辑的制作人和编曲者。如果有人记载21世纪中国流行音乐史的话,发生在年的这段民谣热潮必然不可能漏掉,而韦伟则将是又一个你可能没听说过的幕后推手。不过显然,市场的良好反馈并不会禁锢他的艺术追求:“音乐人都喜欢突破自己。”以下这些韦伟的言论并没有出现在影片之中,但也许你会感兴趣:“乐队就是一直在谈恋爱而没结婚,一旦结婚就解散了。”“宋冬野是我见过最帅的胖子,情商最高的胖子。”“作为一个音乐人,在收不到版税得不到尊重的情况下,要是能把房子买了,是不是挺NB的事?”【“南瓜”章谋圣·贝斯】瓜哥的家住在燕郊。10月20号下午,他录制访谈内容的地点是在朝阳门外蓝筹名座的飞行者排练室;10月22日晚上,他录制《如果也许》贝斯部分的地点在鼓楼附近的TTL录音室。也就是说,来回路程总计超过160公里。但是这两天,他都是至少提前半小时赶到的。第一天中午,早到的他在楼下悄悄吃了碗牛肉面;第二天晚上,摄制组因为堵车迟到了1个多小时,他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等到深夜才开始录音。10月20号下午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位传说中的贝斯手,身穿一件红黑格子的粗布衬衫,蓝色牛仔裤,背上的琴包把他本来就很高大的身材又夸张了几分,显眼的光头,左手背有一个非常显眼的低音谱号纹身……这样一幅伟岸的形象,被一副精致的黑框眼镜收敛得文质彬彬,再配上渗透着真诚与修养的浑厚嗓音:“大韩,那个,到时候(22号)可不可以帮我找一个车位?”我的同事大韩是个贝斯手,也是瓜哥的忠实粉丝,不止一次用语言和眼神流露出对他的无限敬重。当梁欢在采访时请瓜哥随意弹奏一段贝斯,大韩便开始跟我讲起那把天蓝色的Alleva-Coppolo LG5 Supreme是如何如何NB,双眼射出的都是天蓝色的光辉。 “我其实很怕录制视频,之前录过一些教学视频,非常紧张……” 访谈前的瓜哥反复强调着这句话。然而一路下来,我却觉得他是所有人中最会聊天的人,既懂得活跃气氛,又时不时迸出些金句:“可能以后我不见得喜欢弹琴,但是我喜欢音乐。”10月22号晚上,瓜哥背着一把枫木色的Sadowsky NYC Will Lee 5去了TTL录音室。大韩在一边小声低语:“这琴一般不会用来弹这种流行歌,他今天为啥要带这把琴呢……” 随着颗颗饱满、粒粒精准的贝斯底音,如手术刀般精准地流淌出来,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感染。那段留给乐手表现的长间奏,瓜哥几乎不假思索地秀了N种花样,最后取了一段既不会游离出歌曲整体风格,又足够华彩的录音。我还记得原本坐在后面沙发上盯着谱子的韦伟忽然站了起来,满脸坚定的喜悦,双手又是握拳又是竖起拇指——那是编曲人遇到富有创造力的乐手时,自然流露的兴奋。“我接触过这么多贝斯手,瓜哥是极少的每一个音的长度和音色都绝对精确的人。” 送走了瓜哥,深秋零点的鼓楼西大街上,大韩猛吸一口烟,意犹未尽。【“小黑”刘恒·鼓】我对小黑久仰大名。那是多年之前,微博上有一个致力于推广打击乐(比如Hang drum)的酷酷的V,年纪应该不大,经常发一些三观趋近品味趋同的音乐视频,还有一些共同好友,于是就随手关注了。没想到多年以后有机会认识本人。我对小黑久仰大名。那是多年之前,微博上有一个致力于推广打击乐(比如Hang drum)的酷酷的V,年纪应该不大,经常发一些三观趋近品味趋同的音乐视频,还有一些共同好友,于是就随手关注了。没想到多年以后有机会认识本人。10月20号早上8点半,朝阳门外蓝筹名座的飞行者排练室,我和小黑是最早到达的两个人。他在休息室的旧沙发上摆弄着手机,背对着我。但我一眼就把他认出来,因为前一天晚上我刚刚在北京音乐厅欣赏了他的古典打击乐演出。小黑是那种非常随和的乐手,5分钟可以聊出好朋友的气氛。如果你只是通过他的简历去理解他的性格,那么“酷”字可能会被缩小,世俗意义上的“乖”“正统”“踏实”等等标签可能会被按上去。履历上的他简直是中国所有琴童家庭追求的典范:成长于音乐世家,大学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本科毕业又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进入了刚刚筹备组建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现在是打击乐声部长,随团世界各地演出……这样的蓝图可能会被许多年轻的父母一遍又一遍铭刻在心里,期望有一天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实现吧。但他的确是个挺酷的人,对节奏和打击乐喜爱到痴迷的程度。“打击乐万岁”是他的口头禅。高中开始玩Hip-hop,在气氛传统的中央音乐学院玩起了流行和爵士乐;他去印度学过打击乐,听够了老师T和D傻傻分不清楚的英语;他在旅行可及之地,尽情搜罗新奇的打击乐器;和他的同门师兄荒井壮一郎一样,他在流行乐坛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多;不久前,他还去北京卫视的《造梦者》秀了一番;还有那部《因为音乐因为爱,一人分饰27角色》的打击乐MV……而所有这些,都不耽误他在“蛋交”四平八稳蒸蒸日上的打击乐声部长工作。这样的人生,作为一个学过13年小提琴的人,我反正挺羡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三位,是我本人在拍摄过程中亲身接触过的。我花了很久时间去回忆当时发生了什么,记述下来的其实寥寥。一部63分钟的纪录片,分给他们的时间其实并不多。你们看到的是同一主题下不同幕后人的表现,却未必是每个立体的个体。上周的小型看片会散场后,我的一位音乐媒体朋友评价说,看得出来这是一部科普片,里面讲的事情其实“对我们这些人”并不新鲜。没错,上线几天来,我在的社交网络里也收到了一些音乐圈朋友的类似看法,并且在“并不新鲜”的意思表达完之后,补充了另外一种意思:“但是很有必要。”“早就该有人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部片子本周在我的朋友圈(音乐人为主)刷屏了。「幕后圈」和梁欢在理念上一致的部分——向公众告知音乐幕后人真实的工作、生活状态,促成了这次合作。正如梁欢在片中所言,通过「幕后圈」他找到了一些心仪的幕后人;而通过他和「吉术斋」的不懈努力,「幕后圈」也传递了自己的价值。感谢所有人。
这部纪录片上线五天了,这五天我一直在跑各大高校,深入田间地头、报告厅食堂去给同学们现场放映(一来这片子上不了院线,没什么票房诉求;二来去校园我既不收出场费,也明言不做签售,只是单纯喜欢那种「去给人放片子」的感觉。从小觉得电影放映员酷,这算满足一把自己的趣味)。五天跑了三个城市五所学校,体力上是挺累,不过拍电影的这俩月生物钟习惯了每天 5 小时睡眠,还没调回来,横竖睡不着,索性用花在交通上的时间,让我这个导演也从头讲一讲关于这部电影背后的事,当作是《音乐的秘密》的秘密。动机何在?混迹网络时间久的人,被质疑动机都成习惯、成心病了,不信你看上一段括号里的内容,就是典型的别人还没质疑呢我自己先把话说完堵死。所以拍摄这部电影的「动机」,我也交代一下。2015 年 9 月 7 号晚上,我在棚里录自己一首歌的乐器部分,请来录贝斯的乐手名叫王聪,他是给张学友弹演唱会的贝斯手,那技术真是不错,录音时一整个棚里的人都掏出手机来拍短视频,我把我拍的也发到了微博上,现在还能看到: 你看,再普通不过的一条微博,发完就忘了。第二天中午,我打开微博刷评论,有一位叫「易 v 然」的网友在这条微博下留言,说希望我还能贴出一首歌从开始创作到制作完成的全程,让大家更多一些了解。我觉得这个想法非常之赞,赞在哪呢?我入行以来一直有这么一个认知——音乐人们抱怨大众不尊重自己(这是行业常态),这事其实根本不怪大众。大众甚至不知道你是干什么的,凭什么会对你有所尊重呢?你没事儿会去尊重一个叫 Sasha Vujacic 的人吗?不会的,你不知道他是谁,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无缘无故干嘛要去尊重他?而这位网友的想法,让我觉得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让大众去看一下幕后人们到底都在做什么,也就有了尊重的可能。赞归赞,不过真要实现它,就是另一个层面的事了。我在心里大概预估一下,以最低成本制作一部「能看」级别的纪录片,前后至少要 20 万预算(后来证明这个判断是错误的。我此前所有的导演和拍摄经验只局限在一些短片、广告和 MV 上,我低估了拍摄一部长片的难度)。所以我礼貌回复了这位网友,事情就算过去了: 过了一个礼拜,9 月 14 号晚上,幕后圈的 CEO 李泳彬约我见面(就是影片里那个一脸平静说出那句让我听了都绝望的「不做了,我们不做了」的人),聊一个潜在的合作可能。这合作简单说来就是他打算做一件国内没人做过的「大事」,把一首歌的录音版权收益,分给参与了这首歌的所有幕后人们。这个只是说说就觉得酷到骨子里的事,只有一个环节走不顺,就是它看似损害了唱片公司和歌手的利益。此前一首歌的录音版权全归唱片公司或歌手自己所有,而现在需要他们拿出自己的一份,分给幕后人们。李泳彬想把这事做成,首先就必须找一个歌手,做首示例歌出来证明给大家看。此前他着实找了几位知名歌手去聊这个合作,聊不下去,用他自己话说:「可能是三观不一致吧」。然后他找到了我。我跟他去年就认识,知道这也是个理想主义情结严重、总莫名其妙生出很多使命感的家伙(真是什么人认识什么人)。饭局上他讲完想法,我第一句是这么回的:「这事儿我做了,赶紧做,这么酷的事儿我怎么能让别人先于我做呢?我还酷不酷了?」因为彼此熟悉,我第二句就没那么客气了:「假设我做了,歌做好了,收益也分给幕后人了,好,你找媒体发一批宣传稿,然后呢?这事就算成了吗?你也不是不知道,宣传稿能有多少人看?一首歌不被选秀节目唱,又有几个人听?」李泳彬研究中国流行音乐行业比我深入多了,他很清楚我在说什么。坦白说,这件事的两个主体,「幕后人」都是谁、「录音版权」又是个什么东西,我认为根本就没几个人知道。我无比担心这件原本可以很酷的事最终演变成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在做的那种事——怀着极高的期望花时间烧钱去做一件事,做好之后卖力宣传一轮,结果发现反馈远低于自己的预期,于是降低标准转为自我感动一番,就再也没然后了。所以我给他提了拍纪录片的想法。用这个纪录片去人为创造一些更大的可能性,先让大家去认识幕后人都是谁、明白他们在做什么,再来推动接下来要做的事了。李泳彬认可这个提议,当场就答应下来要资助我拍,于是我们就地开始凑 20 万。俩人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初期创业者——他公司的钱要确保几十号员工在下一轮融资到来前的生存所需,未来 10 个月怎么花早就定好了;我明年的专辑制作费、演唱会成本勉强刚凑出来,连宣传预算都还没着落,更是捉襟见肘。俩人掰着指头算,凑不够钱,没辙了,我说我去发一个众筹吧,能凑多少算多少。众筹是个挺伤害艺人信誉度的事,说到底文艺作品不是生活必需品,也并非实用工具,这种「情怀类产品」是今天网友们的心理敏感区。众筹发出去以后,「不是一向自诩高逼格吗?最后还不一样来骗粉丝钱」「三线艺人发家致富新途径」「拿着别人的钱硬说成分享,青楼凤姐收了嫖资非说自己解救生理问题」,类似的话评论和私信里收了不少。这倒没什么,这些年因为反假唱被攻击到什么难听话都听遍了;真正让我难过的是,有几位我多年来的死忠粉丝,那些我真正在意他们感受的人,因为我发众筹这个事选择了离开。众筹很快就成功把钱凑够了,可我一点也不开心。当时我在微博里打下过一句「是不是得做音乐把自己做到穷死,大家才满意这个设定呢?」又觉得这实在太过矫情,没按下去那个发送键;后来想把牢骚发到朋友圈里,写了一段「谈音乐不能谈钱,这好像一直是种政治正确」,想了想,发牢骚也没什么用处,还是没按下去那个发送键(最后这句话倒是吐槽在了电影里),我还是先把电影拍好吧。导演万岁!揣着不到 20 万的总预算(众筹平台只先给结算 70%……),我要开始拍电影了。这画面看起来挺滑稽的。容我先跑个题。「电影梦」这个东西,我不可能没有。从小喜欢的那些艺人,大到伍迪·艾伦、北野武,小到 Fred Armisen、Bill Hader,这些精于「表达」的大师或小演员,无一不选择电影作为终极表达方式(当然,未来游戏会是比电影更进一步的终极表达方式,但这还需要一些时间)。我意识里一直认为做「艺人」就该像他们那样,能做编剧、能写词曲、能搞喜剧、能拍电影,什么都会,才称得上「艺人」(在中国的综艺语境里,「艺人」的定义正相反。有艺能感,但什么都不会的人被称为「艺人」)。在所有这些选项里,电影无疑是最难的一个坎,难到什么程度?为拍一部电影,东奔西走,四处磕头、求人、喝大酒。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冯小刚导演说的( 3 分 05 秒 )。我很幸运,人生中的第一部长片,虽然只是一部纪录片,只一顿饭的时间竟然就敲定了。跟李泳彬吃完饭的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回到工作室,翻出北野武的《导演万岁》又看了一遍,酝酿了一下情绪,然后开始思考——我要把这部电影拍成什么样子?它的「姿态」应该是什么样的?它是一部面向从业者,让 3000 个人看完都觉得炫酷的电影?还是一部面向大众,让 200 万人都能看明白的电影?它应该是一部 20 分钟的短片,还是一部 90 分钟的长片?还是为了照顾这个时代大家的耐性,把长片砍成多集播放呢(过了没几天,陈冠希的三集纪录片就播出了,这着实让我质疑了一番自己的决定)?我应该去找一个编剧吗?如果没有编剧的话,一个无比枯燥的音乐制作过程,怎么才能让它变得有趣,至少能让观众看下去呢?我花了一晚上给自己提了无数问题,然后一一把它们想清楚,最后决定要自己同时兼任这部电影的导演、编剧、制片人。我确切知道我要做的是一部什么电影,我也生怕任何一方的加入会让它无法完全按照我的意愿去被执行,在时间和财力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我宁可选择做一个不那么讨人喜欢的创作独裁者。我给自己定了三个工作任务,按照优先级的先后分别是:1、讲出一个本身就吸引人的好故事。2、把握好这个故事的讲述节奏,不要浪费掉一个好故事。3、解决其他所有杂碎事。前两项工作的完成度要交给观众来评述,而第三项的完成度,有颇多我自己也觉得遗憾之处。我合作的制作团队是吉术斋,这个团队在业内颇具口碑,本身就是一群喜欢音乐的很酷的年轻人,专做跟音乐有关的视频项目。吉术斋的 CEO 徐远卓是这部电影的监制,他从一开始就不认同我要拍一部长片的想法,按照他的判断,这样一部长片的拍摄和制作周期,应该在 6-8 个月左右,而我们因为众筹结算周期等诸多原因,只有 2 个月时间,从时间上来讲就非常不现实,硬要做的话,只能牺牲掉很多环节的精度和质量;另外出于节省预算的考虑,我在影片里兼任了过多职务: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电影配乐、以及电影里要做的这首歌的词、曲、演唱、制作人、制作统筹。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做好这么多事,在那个著名的「要快」「要好」「要便宜」的三圆交集处,写着的不是「梁欢」,而是「滚」,身兼多职的后果(不可否认,在最初做出身兼多职决定时,我脑子里确实曾浮现过这些名字:伊斯特伍德、科恩兄弟、昆汀……很是意淫了好几分钟),就是注定很多事无暇做到完美。举个具体例子,在剪辑后期我们经历了一轮重换配乐,原本准备的配乐因为一些版权原因不能使用,而我们的预算一早就花光了(我也挺想再往里搭点钱的,但是下张专辑制作费和演唱会成本,已经都搭进去了……),没钱去买歌曲的使用版权,我只能自己写配乐。总共缺四首配乐,而以当时的工作密度,留给我制作四首配乐的时间是,3 个半小时,我几乎是手在钢琴上按下哪几个键,就以这几个键为动机赶紧写一首出来。这部讲述音乐的电影,它的配乐没有让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在我看来本身就是一种失职。类似的不完美有太多,一个导演看自己的电影,好比一个作家看自己昨天晚上写的文字一样,通篇就是四个字「我是傻 X」。如果要找问题的话,我可以找上整整一天,但这里我们全部略过不提,主要笔墨还是应该放在导演如何英明神武上。下面是重点。如果一部电影的主演聚集了十个脸熟明星,无论剧情如何吸引人,单只记每个人的角色,怕是都够我们观众费脑子了;而如果把这十个脸熟明星换成十个你甚至从没见过的人呢?记住的难度会有多大?我怎么用极端有限的时间(确切的说,每位音乐人出场我都留了 90 秒),把十个人各自的性格塑造出来让大家记住?更难办的是,电影里的所有演员都是幕后音乐人,完全不懂表演,他们的音乐技艺有多高超,表演技艺就有多糟糕。前一秒和我聊得正畅快,特别松弛,下一秒我一喊「开机」,腰立刻僵了,脸开始抽搐,说话语调升八度,车轱辘话来回说凑不成整句,眼神总去瞟镜头,瞟完还意识到自己不对了又快速闪去相反方向……我从一开始就没奢望过「演技」这回事,我的诉求其实仅仅是「定住」和「别晃」,嗯,这也实现不了。不得已,我把之前设计的所有需要表演的转场剧情全弃用,改成进度条设计;跟每位音乐人要了大量照片素材,用来随时穿插,以免脸部吃太久特写;所有人物性格体现不到位的,用我后期配解说的方式来协助体现(音乐人们低调惯了,对他们而言,「正经介绍自己」甚至都是一种「自夸」,普遍不好意思说自己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成就,那就只好我替他们说)。最重要的是,我把所有原定的「采访」环节改成我和音乐人的纯聊天,音乐人只用看着我跟我聊,不用管镜头,两个人面对面先坐舒服,再让灯光师根据我们的坐姿位置去布光,灯打好了,镜头就偷偷打开,彼时音乐人正跟我聊得起劲,察觉不到也就不会紧张了。搞音乐的人,内心都特别简单,一旦聊起来就几个小时打不住——从第一次怎么接触音乐、到怎么入行、到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没什么不说的,我也正好希望能透过每个个体的生涯经历和命运,来展现这个行业几十年变迁的轨迹(不好意思,这句子造的有点第五代导演,但想法确实是这样)。性格塑造和表演的问题解决了,拍摄过程就变得非常顺利。但是顺利过头产生了新问题——因为跟音乐人们聊得太久,很多问题聊得特别深入,素材超量了。这部时长一小时的片子,我们最终拍摄了 70 多个小时的有效素材,我相当于要砍掉 95% 的内容。这些被砍掉的内容里,有很多科普的东西(比如我讲「和声走向」「音色采样」「人声修音」「Double Tracking」,曾宇讲「合成器工作原理」,3ASiC 讲「DJ 在台上干什么」,全相彦讲「母带处理示例」),也有很多细碎但动人的深入细节。再举个例子,曾宇出场时,总共有这么几句话:「我在火星电台里负责编曲 - 初中听打口带接触到摇滚乐 - 大学组乐队 - 被华纳签了」。但实际上,我们聊了近四个小时,被华纳签只是他入行而已,接下来他讲自己怎么第一批接触到电脑录音(当时还叫「非线性编辑」);怎么在电脑刚开始替代磁带的录音时代里凭借自己对电脑的熟悉快速上手当上录音助理;讲北京的那些曾经辉煌过的老录音棚们;讲他第一次给人录音,歌手是丁薇,现去找朋友学了两招 Pro Tools 基本操作,就跑去录了,一小时 50 块钱酬劳;讲他给周迅制作第一张专辑,哪些歌是宋柯点名要往流行里做的,那些歌是可以放开了随意玩的……这些内容特别能打动我,它们是一些无比具体的细节,这种细节堆积得多了,那种叫「风貌」的东西就会体现出来。所以我把很多细节都放了进去,然后发现别人根本看不明白这到底在说什么,再咬着牙一个一个把它们砍掉。最初 70 多个小时素材的故事时间线码出来是 20 小时版,之后剪出了 7 小时版,再之后硬砍到 2 小时版,再砍到 75 分钟版,最后才是 63 分钟版——开始我每决定砍一个地方,两位剪辑都挺高兴,他们也觉得砍掉的部分其实就是音乐人的自嗨,留着观众看不懂,只会让人烦躁离场;越往后,两个人越不情愿,变成我得先说服他们这里为什么得砍掉,他们才舍得让我砍;最后从 75 分钟版砍到 63 分钟版的过程,每砍一个情节跟就一次义一样。如此,换得一个舒服的故事节奏。故事讲好了,节奏把控对了,观众就容易看进去(我看网络上的留言,很多都类似「我竟然完整看完了一个小时」,说明大家对自己的耐性都是有清醒预判的,而这种不需要花钱只用点点鼠标的电影,属于故事讲不好就随时准备弃的东西),看进去以后就容易动情,一旦让人动情了,别人就会质疑你,你是不是在刻意煽情?你不是讲一首歌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你怎么还能让我动情呢?你是不是居心叵测?我没煽情,相反,我在极力避免煽情。在采访李泳彬时,刚开始聊了半小时,我喊停,对他说的内容特别不满意,他互联网行业里呆久了,一开口就「这个产业链条的上游……」「考验的是我们资源整合的能力……」我跟他说:「你都不会说人话了,我不是你投资人,你不用跟我聊行业,你就跟我聊你自己」。然后我们开始聊他自己,聊他小时候学打鼓,组乐队,一聊就收不住了,中间把他聊哭了。纪录片最难得的就是有突发状况和极端情绪,一个看起来理性温和的企业家,哭了,换成别的导演配上一段钢琴也就用了,但我愣是憋着给弃了,我希望所有音乐人的表述都是平和的,是内容大于情绪的(我对他们说的内容足够有信心);电影里最精彩的一段,音乐人们诉说各自烦恼的那一段,说的内容都足够真实、沉重,照常理也应该到悲情时间了,可以用插曲来煽情催一把泪了,但我用的插曲是火星电台的《娱乐天空》,一首曲风欢快的快歌,我喜欢其中「表现得无奈,却又舍不得离开」这句歌词,我认为这就是这帮音乐人们的最真实写照,所以宁可不煽情,也要用合适的音乐;甚至我自己写的配乐,大家若有空看一眼片尾字幕的歌名,有一首配乐叫 For Bear Ance,其实就是把「克制(Forbearance)」 拆开了。我不喜欢煽情,熟知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的座右铭是「克制是至高美德」,我甚至连自己唱情歌都无法释放情感,这可能也是我喜欢电子音乐的原因,我总是偏爱更理性、冰冷、有距离感的东西。这部电影里所有的「煽情」,我认为称之为「情绪到位」更合适,而这种情绪到位,靠的是音乐人们的表达、摄影师们的捕捉、剪辑们的呈现,它就在那里,哪怕我往相反的方向去拽,它也还在那里。创造这个事,最有魅力的一点在于,你越是创造,就越是能直接意识到自己的浅薄,为了让自己免于浅薄,你能做的就只有继续去创造。所以,下部电影见。
作为这部纪录片的制作者之一,有幸见证了片子诞生的全过程。片子本身就不评价了,观众的评判更客观,说几个幕后的故事吧。
1、原片长2个多小时,考虑到时长和观众接受程度,梁直导砍掉了近1个小时的内容。茶耳录伴唱、梁欢讲「和声走向」「音色采样」「修音」和「double tracking」、曾宇讲「合成器」和「滤波的概念」、小黑讲童年、周天澈讲童年、全相彦演示母带制作等等在最终的正片里都没有出现,这部分内容同样精彩,单独拿出来都是很棒的科普短片。
2、梁欢录音摔耳机并不是演的,事实上录音那天他真生气了,原因是自己歌词总唱错。
3、片子线下首映后又发现了几处问题,一直到上线日当天早晨都还在修改。
4、制作周期非常紧张,期间还经历了补拍剧本调整和重做配乐,片子背后的制作过程可以再拍一部纪录片。但无论是出品方幕后圈、来真的娱乐还是导演本人,包括制作团队吉术斋()和被纪录的各位优秀音乐人,都是怀着极大诚意去完成这部纪录片的。和做音乐一样,完成一件作品除了本身的能力之外还要靠“心气”,这也是“他们”能坚持走到现在的原因。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让别人了解你在做什么,如果这部片子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幕后音乐人,我觉得这件事就有它存在的意义,更何况这些人本身也值得被更多的人关注。《音乐的秘密》纪录片链接:《音乐的秘密》纪录片链接:ps:吉术斋(微博@GEEK_SHOOT_JACK 微信公众号GEEKSHOOTJACK)其他纪录片作品:羽泉新专辑纪录片《不服》新疆女足《拉姆的5000公里》
是的,接下来我确定自己写的这篇文章不是影评,而是观后感。这是一篇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矫情观后感。说到梁欢这个名字,也许很多人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三年前那一份看上去特别“哗众取宠”的“华语歌手唱功排行榜”的名单上;稍微熟悉点的,可能还知道他对“假唱”现象的激烈反对,因此曾经和两大国民现象级的乐团:五月天和TF-Boys的粉丝们有过唇枪舌剑的过节。但潜移默化地,人们也早已习惯了在《我是歌手》和《中国好声音》期间,在看节目的同时等着刷新他的微博,甚至连过去的三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都是他点评歌曲的毒舌陪着人们度过的。而他,也在日通过新浪微博正式宣布出道,成为“微博出道第一人”。2015年初,梁欢在网易云音乐电台独家推出的脱口秀节目《恶毒的梁欢秀》,第一期节目的收听量即超过了20万。这个以NBA解说员、篮球专栏作者和互联网手机游戏研发者的身份,走到现在的波士顿凯尔特人死忠,早已在不经意间,潜移默化地改变了种种大众对于一个行业的傲慢与偏见。上两个能够在行业内掀起如此轩然大波,并且改变整个行业形态的两个的年轻人,是韩寒和郭敬明。今年5月21日,梁欢的助手在微博上公布了一则他因长期过度疲劳所致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消息,而不到半年前另一位乐坛新星姚贝娜离去的阴霾,又一次出现在圈里。好在经过两周的绝对静养,梁欢顺利脱离了生命危险重新开始了工作。然而,曾经为所有人熟悉的毒舌点评和吐槽已经逐渐地在他的微博里消失,让越来越多唯恐乐坛天下不乱、渴望通过他的微博寻找自我存在感的人们怅然若失。但是梁欢通过互联网进行自我营销的成果正在变得愈发显著:今年的双十一,他在微博上大方公开自己的双性恋身份,坦诚承认自己“说的不一定对”,在再次助推国内LGBT社群进步的同时,新书《我说的不一定对》京东开启预售。截至目前销量依然在上升,豆瓣上有72.7%的读者给出了四星的好评。而如他在今年国庆节期间众筹成功的音乐纪录片《音乐的秘密》也开始了拍摄制作,目的是深入浅出、简单易懂地向大众普及一首“流行歌曲”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自从我开始学习电影以来,随着观影量直线上升以外,另一个副作用就是学术性的背景让自己的关注点越来越偏移,也越来越难以“走心”地观看电影和纪录片这样的影视作品了。然而没有一部影视作品的制作环节是可以做到百分百完美无缺的,自然,我本人也在对电影越来越热情、越来越挑剔的同时变得越来越乏味。但是前天在乐视网上线的这部《音乐的秘密》却很真实、很不费吹灰之力、势如破竹地击中了我自己的心,让自己看到了自己最初对电影产生的那种悸动情绪。纪录片从制作者的角度,从这个已经日渐式微、每况愈下的行业里每一个细心耕耘的幕后人的口中,直观、纯粹而小心翼翼地像十月产子一般还原了一首流行歌曲诞生的工业过程、也还原了依然坚持在这个行业里的、那些除了音乐一无所有、生活依然捉襟见肘的人们的初心。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当这部纪录片处于众筹阶段的时候,正好也是自己最穷的时候。段小林老师有些语无伦次地说出“是我录的啊”这句话的时候,我可以看见他眼中的光芒是那么闪耀。段小林老师有些语无伦次地说出“是我录的啊”这句话的时候,我可以看见他眼中的光芒是那么闪耀。每一次在剪辑台上,最终达到自己想要效果的自己,不论成品如何,他人评价怎样,都和像韦伟描述的那样,“有一种高潮的感觉”。每一次在剪辑台上,最终达到自己想要效果的自己,不论成品如何,他人评价怎样,都和像韦伟描述的那样,“有一种高潮的感觉”。和从事音乐工作的同道们一样,从事影视工作的我们也常常经历着许许多多类似的苦衷。音乐和影视,或许是表面的光鲜和背后的辛酸反差最大的两个行业。而对行业本身并不了解的听众和观众们,往往享受着最耗费心血的成果,注视着最喧闹华美的明星,误解着最默默无闻的从业者,压榨着他们最没有利益的利益。如今各种商人、各种投机者言必称IP、张口闭口互联网+互联网-,誰还有静下心来真正地关心过电影本身?如今各种商人、各种投机者言必称IP、张口闭口互联网+互联网-,誰还有静下心来真正地关心过电影本身?前面参与这部纪录片摄制的答主
也说了,这部纪录片制作的过程,足以再拍一部纪录片。我绝对信。你知道XX有多努力吗?真正努力的人或许你连听都没听说过。我到现在还依然记得,我和另一名学弟两个人扛着一箱红头灯、若干脚架和两条推轨还有两台笔记本踏上开往厦门的动车,去追那两个已经带着五台单反、三台电脑还有十几个镜头等拍摄设备先行出发同伴的经历;我依然记得,整个剧组十几号人在厦门凌晨的街头杀青却无处可去,在麦当劳店员幽幽的眼神中熬过一夜赶早晨第一班动车回学校上课的尴尬,然后回到宿舍发现自己三天瘦了15斤;我依然记得,在闷热的夏季,一群光着膀子的男生像基佬一样杵在连电风扇都只有一台的剪辑室里,只为了在第二天上班时间前把完好的成品交付给对方;我依然记得,在知了都已经静默无声的深夜里,一起合作的伙伴不是因为拍摄和创作,而是因为和对方合作合同的分歧而在窗户都关不紧的租房里大吵了一个晚上;我依然记得,我只是一个编剧功力都不入流的学生啊,为什么摄影、录音、导演、表演、剪辑、调色都做过了一遍现在不仅要搞策划营销连起草合同这种事都要亲力亲为了?!我依然记得,工作室整个策划组接连三天的策划都被否决最后半小时修改得面目全非的策划得到对方认可后,还来不及庆祝又要配解说词配到口干舌燥的狂喜;我依然记得,有老师很热心地把一个报酬也还算不错的活动主持工作交给自己,然后自己为了能够拍片推辞了那个机会,但却最终与客户谈崩片子也没能拍成;我依然记得,和另外几个伙伴临时帮其他朋友通宵制作完一个活动视频最后却连个名字也没看到;我依然记得,前一天收到客户临时更改的要求,然后通宵把剧本从头到尾重新写完才回去睡觉,然后在傍晚醒来看到短信说还是原来那样比较好;我依然记得,晚上9点三个人带着六箱拍摄设备却差点没赶上动车,在除了我们以外空无一人的站台上破口大骂,然后第二天5点依然要出发到20公里外的拍摄点拍摄的始末;我依然记得,在去拍摄点的路上,自己被一堆装着各种拍摄设备的箱子乱七八糟地压在后座动弹不得,出租车开进一条很长很长的隧道,周围一片漆黑,只有收音机里放着“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我依然记得,在台风来临、降雨快淹了半个福州的时候及时把拍摄器材和设备收好,一群连伞都没有的人自己却被淋得像落汤鸡一样的畅快;我依然记得,整个剧组用全组晒伤并且休息了快半个月的代价,创下36个小时以内完成将一个广告从概念到成品的记录;……Fuck.没错,Fuck.直到现在,我已经心灰意冷开始一个人运营纸上谈兵的微信公众号之后,依然不断有人问我:你的粉丝才不过几十个你为什么要天天从起床到睡觉都要那么上心?你有其他企业的Offer、你有其他单位的邀请,你为什么连面试都不愿意去而要鼓捣你那个屁都放不出来的一个公众号?你每天耗费那么多时间、那么多精力鼓捣出来的公众号,究竟有多少人会真的在意你写的内容?有多少人会被你的这几个小破文字打动到?是啊,我大可以老老实实地呆在学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每年拿几个奖学金,找几个靠谱或者不靠谱的哥们儿去网吧打打LOL,或者和个姑娘谈个情深深雨蒙蒙的恋爱,放假去各个或出名或冷门的旅游地拍照装逼享受,何必变着法儿折腾自己?我不知道怎么描述这种情感,也不能描述得比全相彦更好。我不知道怎么描述这种情感,也不能描述得比全相彦更好。有人说,孤独的人,耳朵里有耳机的味道。那些把天堂幻想成电影院的人又何尝不是呢。最后,祝所有有所求的人们都事事如愿,祝所有有所为的人都梦想成真。最后,祝所有有所求的人们都事事如愿,祝所有有所为的人都梦想成真。内容全部来自公众号Withershins_chat如果你觉得我还算有点儿意思,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
看到这么多人喜欢这部纪录片,那我很愿意跟大家分享背后的故事。今晚写。流水账开始…2015年中,幕后圈设计出了《音乐的秘密》这部电影里提到的录音版权分享模型。团队一直希望能找一个有声音并认同我们价值观的艺人抢先成为我们的第一个分享者。当初尝试联系过香港的Y.W.L., L.Y.Q., Y.Y.Y.等等,后来都因为三观不一致而没再继续聊下去。突然有一天,我意识到梁欢也许是最合适的人选。他是从互联网圈跳进音乐圈,理性变感性,成为了艺人。相反,我从挚爱的音乐圈投向互联网圈,成为了又一名创业者。欢和我都是属于跨界型选手,不仅有很多聊不完的共同话题,而且其实从我2014年冬天开始创业的时候,他就认识我并了解幕后圈的动态。那是日的晚上,我带着商务总监韩威在朝阳大悦城楼上的港式酒家约见梁欢,我介绍了幕后圈PRO服务的录音版权分享机制。这有助于推动音乐产业更公平的版权分配,从而让幕后人获得尊重,正寻找一位艺人来充当先例。他当时跟我一样地兴奋,很爽快地答应了。关于传播,他强烈提议拍一部电影纪录片。一来它的传播度广,可以把幕后圈精神更好地用视觉传达,同时也可以趁这次机会告诉大家一首歌制作出来的艰辛。梁欢有一个电影梦,我看到了,可是我当时非常犹豫。我之前自己也自编自导自演过网络剧,深知它的不容易,特别容易走到花钱买难受的处境。结果为了达到目的,我们决定尝试众筹。当天晚上,拍纪录片就这么敲定了。我在wx里给大家建了个群,名字叫“The Chosen Ones” 。我们就是那几位被选中去做改变的人。一切决策都是基于双方彼此的信任!此众筹项目10天之内成功筹得24万,10月初顺利开始拍摄。就像大量独立歌手通过幕后圈平台找到优秀幕后人进行合作一样,《如果·也许》这首歌曲也同样在那里物色到了贝斯手南瓜、鼓手小黑、TTL录音棚、混音师周天澈、母带师全相彦。随着电影开拍和歌曲录制,接着就是梁欢和吉术斋一系列的幕后人采访。这是一部非常不好拍和写的电影:1. 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讲解一首歌的制作过程,同时不无聊。2. 如何把大众不感兴趣而我们有使命和义务让幕后人诉说的部分放进电影里。3. 连大名鼎鼎的EDS的纪录片都要按每一集10几分钟来迎合浮躁的用户的情况下,如何让他们看完一部60分钟的纪录片,并主动扩散。当然,正片出来之后,最后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梁指导也通过使用创制《如果·也许》为主情感线来增加了幕后人诉说的合理性。唯一让我们低估的是大家对这部电影的期待。音乐圈内不少人是当天晚上预留时间一起在ls电视上看的,看完之后无一例外地在奔跑相告:“太感动啦!”。而大多数观众也都评论说一开始看就停不下来,而且不少还看了几遍的,喊道:“我总算知道一首歌是如何做出来的了” :) 趁这机会要谢谢幕后圈团队里的管芳萧小妹妹花了3天时间聚精会神地把10位幕后人10几个小时的采访素材全部文字化,使后期采访剪辑压力大大缩减。短短两个月,从写剧本,写歌,采访,拍摄,视频素材从120小时剪成精炼的1小时...梁欢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他在朋友圈里说:不太可能再找到一个出品方会跟导演说:‘你漏出我们的部分太多了,我们得把镜头留给幕后人’
幕后圈是音乐产业发展的推动者。我们建立了一个桥梁让独立歌手高效而且放心地对接到产业顶尖幕后团队。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我们当然希望在电影里介绍我们的业务和产品,可是作为幕后人之一,我清楚知道让大众知道幕后人做了什么远比知道幕后圈做了什么来得更有意义。我们做这个项目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这个产业好起来么?总而言之,幕后圈、梁欢、吉术斋,三位能者通过一次契机完成了一场千载难逢,三观一致的“演出”。一部纪录片的成败取决于它的警世作用和共鸣效果。而《音乐的秘密》显然已经成功了。恭喜梁欢,恭喜幕后圈!
------------------------------小广告------------------------------是的,只有在这里,你可以获得每一首作品的幕后人信息。 幕后圈,是首个基于互联网的音乐生产服务商,由从业多年的专业音乐人和互联网精英组成。目前已认证入驻幕后圈的专业音乐制作人超过1300人,认领音乐作品逾万首,拥有互联网最权威的乐坛作品信息库和中国最优质的音乐幕后人资源,专注为市场提供高品质的音乐制作服务。
我觉得音乐市场的问题也不是光靠给幕后音乐人尊重和钱能解决的,一方面,商业制度之塔不是搭起来;另一方面,流行音乐的江河日下说到底还是能经得起考验的好作品变少了,仅有的那点挣钱的作品养活不了以前繁荣时的那么大一帮人。所以,纪录片里的那种呼吁在我看来多少是有些矫情的。这个行业既常常做不好职业化的专业,也常常做不出好音乐,然而音乐从业者们居然还普遍地觉得还是市场的错,还是普罗大众的错。我反倒欣赏那个韩国母带师说的那段。虽未像其他一样说我享受音乐怎样怎样,但那是一个乐在其中的从业者会有的态度,把职业的辛劳和难处当作平常普通的事去处理,像呼吸吃饭一样正常。大多数行业
要获得成果,都需要付出劳累与心血。当下的时代我们遇不见合适的人就可以不谈恋爱不结婚,但极少有人可以不工作,从事的工作刚好又喜欢,何其幸运。母带师全相彦(导致我一直只记得名字类似权相佑)说:“我希望我再自私一点,享受一点,我一旦有了孩子,那就(撇嘴)没门”说到底那些因
为音乐行业的惨淡离开这个行业放弃创作的人,即因对音乐自私地选择更舒适的生活去了,不是音乐市场之过;更因才华不够,不管哪个行业,顶尖的注定做这行的
人是不会走的。有些人是你选择了音乐,有些人是音乐选择了你。其实他说的更让我有触动更让人意识到华语音乐希望的一段是“中国的风格的范围是更大的,也有民谣的市场,还有民乐的市场,各种各样的风格都有生存的空间,挺
多中国风啊什么的,韩国是没有韩国风,就是组合音乐。”对啊,我们至少还保有多样性。一方面,音乐市场的缩小是全球都存在的,是生活科技发展的必然,这是
一个我们能拿着手机随时随地看电影看综艺的时代,音乐最大的消费群体——中学生和年轻人,不再像过去一样每人都用着随身听和MP3打发着时光,在本子上抄着歌词。科技在生活的全面应用和信息流通的无障碍,我们的感官再一度被打开,我们更喜欢电影电视等这类信息元素更丰富的娱乐方式,它们能给我们带来更大冲击感(所以以没什么年纪没什么阅历目光浅薄的我以为,更进一步革命性地做好音乐MV、音乐现场、户外音乐节才是继续商业音乐市场的正经事。)。另一方面,全球的音乐流行潮流正处于更替期,而转折期总会带有阵痛的。一个我曾跟朋友们讨论过大概不够恰当却好理解的说法:前面这些年,R&B是最主流的,周杰伦、林俊杰、王力宏他们玩的R&B就是流行乐,曾经披头士、滚石、枪花、U2、邦乔维席卷全球,摇滚乐就是那个年代全世界范围的流行,几百年前,贝多芬、莫扎特的时代,贵族们热爱的古典乐就是他们那个时代的流行(那时劳苦大众还没登上历史舞台,贵族审美就是艺术主流)。而未来的流行不难预测,大概正朝着电子音乐和去人声的方向去了。我曾经在微博里写过,我觉得音乐本身根本用不着你们为它操心。不管音乐市场多不济多萧条、日常科技发展让人们打发时间的方式丰富到何种程度,只要人类没有进化(退化?)到失去听觉,音乐就一定会一直存在下去,非常好好地。(其实即使失去听觉,音乐说不定也能存在下去,贝多芬这则个例证明了这种可能性。)无数喜欢音乐的人依然会成为整个音乐生产传播使用的过程中的一份子,并不会因为少了几个商人投机分子路人就怎么样了。 那些悲观论调者们不是在为音乐唱挽歌而是给他们自己唱悲歌。音乐不能让可能包括他们自己的更多人成名发财了,或者他们仅仅就是想看个热闹繁荣的样子,其实菜市场也能满足他们。最后,关于梁欢其人,当年《我是歌手》第一季我也是搭配着他的微博点评看节目的。虽然我不太喜欢梁欢其人。无他,太装逼了看不下去,就是一副做的时候跟幕后音乐人说不能小众,大众水平太Low我要大众能接受的音乐,你们别给我整高级的。其实最后出来也没有大众接受度,简称不火,其实我这时候我就好想告诉他,别想太多了你没人听就是你特么不好听没别的。低估大众和自以为曲高和寡可不是什么好习惯。(貌似现在很多不红的独立音乐人都在试图把自己往曲高和寡上面靠找点面子装点逼呢,真把自己当窦唯当秋野呢,其实二手都嫌你太通俗)。曾听过一个关于电影的说法,觉得有道理。说三流的电影是普通观众看得乐呵乐呵,影迷们和影评人们则会嫌其内容空洞,这种也就是我们说的爆米花电影。二流电影
可能是普通观众觉得晦涩、不好看,部分影迷和影评人则会觉得相当喜欢。而一流电影则是既能娱乐大众,影迷们也能在其中找到相当的乐趣,而影评人们又能从其
中分析出一大堆一层一层的东西来。觉得这个理论在音乐领域也同样适用。华语音乐也曾有过一流作品层出不穷的年代,也曾有过像罗大佑、李宗盛、beyond这样既能获得大众喜欢也能入殿堂的音乐大师。顺带一说,一直觉得台湾音乐界的罗大佑和李宗盛就正好对应了电影界的杨德昌和侯孝贤。不仅仅是两对泰斗于台湾艺术娱乐的地位,在风格上,杨德昌罗大佑的知识分子情怀和李宗盛侯孝贤对草根的关注与对世界的冷眼热心也正好相互辉映。上
一段说了虽然,虽然不喜欢其人,但还是承认梁欢这类人的勤奋努力的。梁欢曾是一个足球评论员,在他决定要做音乐之后,花了三个月减肥六十几斤(具体数字可
能有些微出入,他电台里听来的,记不清了)以开始管理自己的形象。他这样为了出一张专辑吃不好睡不好累到把自己睡进了医院的人类我是敬且畏惧的,说做电台
就做了,写一首歌就拍了个纪录片,这种执行力也是可怕的。但说到底,音乐还是件享受的事,Daft Punk几百万美金做一张专辑,话筒都要分年代,母带都要自己亲自运输的故事我是很感动的,甚至潸然泪下肃然起敬忍不住多听了几遍《get lucky》,但梁欢的故事只怕只感动了他自己。讲真,要是实在吃不了这饭碗咱就算了,写写音乐节目评论做微博红人发发广告也是可以的。完整的文章链接:
我是抱着科普的心态看这部影片的,所以我感谢梁直导拍摄出了一部不难看、不冰冷的音乐科教片,但与之获得的普遍好评不相称的一点在于,其中替音乐幕后人诉苦的部分仿佛篇幅更大?而这就像82年的毒鸡汤一般令我难受。梁直导在文艺圈这片理性的蓝海中聪明地抢占了理性代言人的先机并取得成功,却还是很落俗的进入了玻璃心说事的“坏品味”之中,如果按照他一贯奉行的理性思维,剖除“你知道他(们)有多努力吗”的部分,作品导向或结果导向地看他所强调的“音乐圈惨状”,那么,在烂音乐、LOW音乐、骗钱骗炮音乐横行的当今华语音乐市场,片中的很多逻辑根本说不通,比如:大众的不理解、幕后人的利益与知名度与“明星”不对称、幕后工作的经济收益无法挽留住人才……等等。归根结底,属于体制或任何行业普适的问题,唤起再多民众情感也于事无补,无非洒几滴廉价的眼泪、或是几张有价的钞票,但艺术这个事情,以这部纪录片做比:你总不能说这片众筹20万你可以拍成这样,众筹给你2000万你就一定能拍成《低俗小说》吧?而属于音乐行业本身的问题,更多需要靠音乐人自己的自省和努力来解决(比如:急功近利、浑水摸鱼、不职业、作品差),在认清自身地位或者实力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音乐人真的应该放下逼格,把自己当成服务行业来做事,就像厨子,先练好手艺,烧出好菜,再去考虑食客们的叫好大不大声、营业额够不够扩张成豪华大饭店,直接把锅直接甩到尊重不尊重、日子苦不苦这些问题上头,是用结果来稀释原因,本末倒置,还是矫情。而这种思想导向其实跟梁指导自己所反对的言必“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是一样的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而且我认为这样本末倒置、涕泪横飞去看问题方法,对一个真正要求进步的行业来说,是危险的。针对音乐圈现状的问题,新浪微博“摇滚天堂电台”发的一篇文字我认为一语中的:……把职业的辛劳和难处当作平常普通的事去处理,像呼吸吃饭一样正常。大多数行业要获得成果,都需要付出劳累与心血。……说到底那些因为音乐行业的惨淡离开这个行业放弃创作的人,即因对音乐自私地选择更舒适的生活去了,不是音乐市场之过;更因才华不够,不管哪个行业,顶尖的注定做这行的人是不会走的。有些人是你选择了音乐,有些人是音乐选择了你。……说到底还是在贩卖悲情,大多数国内幕后音乐人还是很中二觉得我又高尚又牛逼又惨兮兮都是因为你们不懂音乐不尊重我。说白了,活儿不好,心还大,就真不怪别人看不起你,哭穷没用。拿出好作品,才是最好的出路。对于梁欢,我佩服他的热忱、执行力、情怀、勇气,但说到作品,无论是纪录片中的单曲《如果也许》、还是他之前发行的专辑,我实在无法说“好”(实际上我个人认为真的很烂,不黑不吹,至少比他批评过的五月天之间差了很多很多个马頔)。东西不好就哭穷,近了讲混淆视听,远了讲非傻即坏。梁直导,请不要让你的心被刻奇占据。
0梁欢在众筹里承诺过却可能因为纪录片长度没有呈现出来的段落:唱走音以后怎么修音的制作一首歌要花多少钱歌手从一首歌里能拿到多少钱1梁欢的确挺酷的我定义的酷,不是面容忧郁,旁若无人,在雨中慢慢的梳理头发而是姿态优雅的奋不顾身,以热爱的名义2我记得苗炜曾经写过:为什么讲故事要有技巧?你把你的生活录下20分钟,给你的亲朋好友看,没人会感兴趣。这时候你就要开始琢磨怎么讲故事了(大意)这部片子不同,它很平实,没什么技巧,只是简单的将镜头对准了一群音乐民工,让他们讲自己的生活但这就值得看下去了因为这是一群人被一种巨大的热情攥住,飞蛾扑火的故事他们被音乐的火烧的真好看3频率FM的有一期,叫做广院音乐恶势力(地址:和这部纪录片有异曲同工之妙一群广院出来的学生们在音乐圈用一种令人惊讶的方式坚持着,贫困着王蓉,在首专里玩摇滚的广院小白羊获得者在市场导向下,变成了神曲制造者……陈硕,一面做着音乐民工,一面和一群律师、IT业从业者玩着乐队说现在几乎没有专业的乐队每年亏几万,就当是爱好了我突然想起王菀之我的新專輯明天推出,由於製作超水準,成本非常大,實在很需要大家真金白銀支持,若我這張唱片虧本,以後可能再沒機會發片了 懇請大家幫忙轉發, 明天購買支持可以嗎?很好聽和很好看的呀4在《音乐的秘密》出来之前我觉得梁欢所有的歌都有一个特点:不好听,制作精良的不好听纪录片中间他清唱两声的时候,我心里咔嚓一下这首歌我可能会喜欢果然,在整部纪录片的加持下,最后几分钟变得相当愉悦5这部纪录片完全可以命名为,《为什么你应该买正版音乐》P.S.为什么会有莫名其妙的梁欢的慢镜头?塞鸡腿了吧姓梁的?坏品味
非常认真、真实……虽然只是纪录片,但是其中不少片段看得眼泪快要下来,音乐行业就需要让大众所了解,当大家都知道音乐是怎样的之后,自然有更多人愿意掏钱听音乐,那样也会有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更多优秀的音乐。感谢梁指导用心拍出这样一部展现音乐工业的片子。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杂乱的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