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综艺节目台湾国光帮帮忙忙这个节目是当天录制当天播放吗?

台湾综艺节目国光帮帮忙这个节目是当天录制当天播放吗?_百度知道
台湾综艺节目国光帮帮忙这个节目是当天录制当天播放吗?
不是的 台湾综艺节目都是每周选一天时间一次性录制完下一周的全部节目 国光帮是周一到周四 会在前一周录好四集 然后个忙个的 下周播放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台湾综艺节目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当然不是,要后期制作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康熙来了》停播 台湾大牌综艺主持人现状及未来发展-闽南网
《康熙来了》停播 台湾大牌综艺主持人现状及未来发展
来源:法制晚报
  蔡康永、小S主持的《康熙来了》即将于11月结束播出,这档台湾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不只是台湾综艺脱口秀节目的一个衰落的缩影,更被视为整个台湾综艺圈衰败的缩影。
  究其原因,众多台湾籍制作人总结为:&制作环境太差,人员大量流失,说到底就是口袋没钱。&
蔡康永和小S
  在内地市场已经越来越将台湾市场甩远的情况下,《康熙来了》的完结,也基本上标志着华人娱乐圈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完全转向内地市场,而台湾综艺节目制作人和艺人集结北上,也成为了这场衰败潮中几乎唯一的出路。
  不过,台湾综艺人的北上路并不好走。至少从截止到目前的情况来看,一度引领华人娱乐圈综艺热潮的台湾综艺,在大举北上之后,却依然以边缘人的姿态呈现。
市场近况& 频繁被砍 获金钟奖的新节目也没幸免
  纵观台湾综艺节目现状,除了《康熙来了》,内地观众还能叫上名字的台湾综艺节目已经寥寥无几,有名气的新节目可以说一个都没有。
  &其实不是没有新节目,而是新节目并没有收视亮点,更新速度过快,观众还没回过神就下档了。&台湾电视资深制作人香慈表示。
  在台湾目前的综艺环境中,新节目没有收视就被砍掉是再平常不过的事。香慈直言:&制作单位似乎也无法给观众足够的时间,去和一档新节目培养感情,新节目比较长的能播一两个月,快的也就两三周就被砍了。&
  就连胡瓜主持的新节目《金头脑》,节目非常好,是观众很喜欢的益智类型,它还获得金钟奖的最佳节目奖的肯定。但是由于收视不佳,做了一年半就停了。
选题重复 夫妻吵架基本每个节目都做
  翻看近两年的《康熙来了》、《SS小燕之夜》、《国光帮帮忙》等节目主题列表观众不难发现,话题重复已是老节目不可回避的雷区。有网友调侃:素颜、卸妆、夫妻吵架、翻明星包包成了台湾综艺节目四大流行话题。
  台湾制作人陈冠廷吐槽说:&夫妻吵架基本上每个节目都做,还有素颜几乎上过台湾8万个节目。&他在《国光帮帮忙》任制作的时候,想选题压力大到失眠,想着如何避开这些被《康熙来了》做烂了的选题,&别人做过的我们还做,没有意义啊。如果还是用7年前、8年前的主题,我相信收视率会很惨,观众喜欢看新鲜的东西。&
  不仅话题雷同,就连上节目的明星也是家家一样,&一个话题几个节目连续讲,比如寇乃馨和他老公的故事,几乎是在每一个访谈节目里都重讲一遍。&观众不禁在网上吐槽。
部分在播台湾节目 内地百度指数
  《康熙来了》主持人:徐熙娣(小S)、蔡康永、陈汉典
  播出时间:2004年1月&2015年11月
  整体同比下降20%
  2013年:163185
  2014年:136355
  2015年:74559
  《大学生了没》主持人:陶晶莹、林郁智、林暐恒
  播出时间:日至今
  整体同比下降27%
  2013年:7976
  2014年:7892
  2015年:5607
  《SS小燕之夜》主持人:张小燕
  播出时间:日至今
  整体同比下降38%
  2013年:2924
  2014年:3635
  2015年:3477
  《女人我最大》主持人:蓝心湄
  播出时间:2008年开播至今
  整体同比下降34%
  2013年:14142
  2014年:14709
  2015年:12388
  主持人:屈中恒、孙鹏与庹宗康
  播出时间:2005年至今
  整体同比下降29%
  2013年:13588
  2014年:17995
  2015年:15415
已停播的台湾知名节目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主持人:吴宗宪 阿雅 大小S 陶子 杨丞琳等
  播出时间:日&日
  停播原因:吴宗宪的主持风格老化,阿雅国外留学,杨丞琳又难成气候,&我猜&收视率一度低到0.5%,令制作单位心灰意冷。该节目的停播,也意味着台湾综艺圈&三王一后&(张菲、张小燕、胡瓜和吴宗宪)时代终结。曾经风光一时的台湾综艺圈已&崩塌&大半。
  ◆《我爱黑涩会》主持人:陈建州
  播出时间:日&日
  停播原因:节目经常被爆出创意抄袭日本著名综艺节目《男女纠察队》,饱受网友抨击,Channel[V]表示节目内容涉嫌抄袭的部分为少数。
原因分析 外来挤压 《中国好声音》首播打败&康熙&
  台湾综艺节目曾影响了大批内地观众,但如今轮到内地节目在台湾本土逆袭。台湾本土观众中,如今最受欢迎的是韩国综艺,其中提及频率较高的是《Running man》,内地节目《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也有很多台湾观众追捧。
  2013年,《中国好声音》被台湾中天电视台购买播出,第二季因为有哈林和张惠妹,曾掀起收视狂潮,首播夜以0.88%的成绩打败同时段的《康熙来了》(0.77%),收视排在第一位。随后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也有着不错的收视率。
  其实现在内地制作公司在制作节目之初也在考虑台湾元素的融入,不仅节目中邀请台湾艺人加盟对内地观众是一种吸引,同时也能更好地让节目落地台湾,《我是歌手》第一季节目组就邀请了杨宗纬和林志炫加盟,新一季的《爸爸去哪儿》中邀请台湾通告艺人夏克利与女儿夏天加盟。
制作费少 内地一线节目同比台湾多10倍
  台湾综艺之所以有这样的现状,众多台湾籍制作人都总结为:&制作环境太差,人员大量流失,说到底还是口袋没钱。&
  根据记者统计,内地晚间电视综艺节目平均单集制作费已达到15万元,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台湾最贵的综艺节目《康熙来了》的单集10万元制作费(不含蔡康永、小S酬劳),其中包含陈汉典录制费用,摄影棚租赁费、布景费、道具费、音效费、梳化费等。
  然而这不起眼的10万块制作费用,在台湾也已经相当于天价了,如《国光帮帮忙》、《SS小燕之夜》等普通访谈类节目,每集制作费用仅有约4万-5万元人民币。台湾制作人香慈直言:&大概都在20万新台币(相当于人民币4万元),其实现在台湾大部分都是这个数。&
  以《SS小燕之夜》为例,作为一档访谈类节目,邀请到大牌明星受访自然是生存之本,然而由于缺钱,这档每周五期的节目平均一个月才能让观众见一次大牌,节目组唯一可以做的是用其他成本来分摊,比如请了某个大牌,花了很多钱,制作人在下一期就想办法请一些价位没有那么高的明星来平衡预算。
  内地的《我是歌手》、《偶像来了》、《十二道锋味》等一线节目,单集制作费都超百万元,是台湾一线电视节目单集制作费的10倍还多。
  不少台湾综艺艺人都坦承,来到内地才有更多的机会去制作更好的节目。&在台湾只能是戴着寒碜的镣铐跳着可笑的舞蹈,而在内地做节目才真正有机会天马行空。&
  对于时下的综艺版权节目引进,台湾制作人直言:&买版权根本想都别想,内地的制作单位也好,电视台也好,他们如果觉得国外的形态很好,就可以跟国外买版权。但台湾如果想要买,对不起,没有钱!没有办法买版权,你就没有办法跟世界接轨,所以我们永远只能在现有的状态下不停地做做做,没有什么成长,只是原地踏步而已,可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原地踏步就等于是倒退。&
台湾大牌综艺主持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
  在《康熙来了》期间,仅仅只有一次《奇葩说》第二季的客串亮相。接下来徐熙娣的事业中心也将放在和蔡康永一起合作的喜剧电影上,再接下来徐熙娣将有望和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多个视频网站展开合作。
  老牌台湾主持天后张小燕目前手头上依然有《SS小燕之夜》、《super star我要当歌手》两档节目播出,她是老一辈台湾一线主持人中依然坚守台湾市场的代表。
  从《奇葩说》试水内地市场开始,蔡康永还接下了芒果TV全新节目《百万秒问答》。而在11月底《康熙来了》完全录制结束之后,蔡康永有望全面进军内地市场。不过目前蔡康永打算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放在首位,为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蔡康永也极有可能从《奇葩说》请辞。
  在《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等王牌节目接连被砍之后,吴宗宪一度远离台湾综艺圈转战内地市场,不过《综艺玩很大》让他再度回归,并获得金钟奖提名。目前他在台湾市场还有《综艺玩很大》一档节目,而曾在优酷《我是传奇2》、四川卫视《两天一夜》等节目中出现的他,接下来也有望继续在内地视频网站主持节目。
  在和东森综合台连续合作的两档节目《张菲32现场》、《张菲夜电》连续遭遇收视率低迷问题被砍之后,张菲已经彻底淡出台湾综艺圈,仅仅只在今年金钟奖上复出主持。
  在多档节目停播之后,胡瓜进入了休息状态,仅留存一档节目《明日之星super star》。而在今年10月份,他在东森综合台的新节目《医师好辣》之中再度尝试脱口秀节目。与内地市场暂时没有合作。
  在多个节目遭砍之后,陶晶莹目前在台湾仅剩下《星光大道》一档节目。除此以外,陶晶莹还曾在2013年《快乐男声》、《真爱在囧途》、《最强大脑》等节目中亮相,她接下来也有继续进入内地市场的计划。
北上盘点 今年内地亮相的台湾综艺艺人超50位
  据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在2015年电视荧屏和几大主流视频网站的主要真人秀节目中,出现过的台湾综艺艺人数量已经达到50人以上,而以往甚少与内地电视节目发生交流和接触的徐熙娣等人,也纷纷前往内地试水。
  除台湾综艺圈衰败这个原因外,台湾综艺人选择北上的原因很明显,一是片酬丰厚,二是舞台更大机会更多。
  据记者统计,在此之前被称之为&顶薪&的蔡康永和徐熙娣,在《康熙来了》平均每集的主持费也仅为2.4万元。赵正平、沈玉琳等能为节目带来好效果的通告艺人通常是元。宣传期的艺人无论名气大小均约为280元,即便团体成员为多人也只是这一份钱。他们在内地的收入最少增加几十倍。
&处境分析& 知书达理型主持人更吃香
  台湾综艺主持人想在内地有口饭吃要求也很高。
  从目前情况来看,除了较早打开市场的蔡康永、阿雅、陈嘉桦、庾澄庆等艺人之外,其他台湾综艺艺人更多的还是求路无门的状态,在兜兜转转一圈之后,只能回台湾暂时等待内地新机会的召唤。
  不少内地电视节目工作者告诉记者,与很多年前台湾综艺节目红火时期相比,内地综艺节目的类型以及表现风格都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口台湾腔、时不时就拿荤段子和对来宾形体的攻击开玩笑的台湾综艺主持人已经不再是主流风格,这也使得台湾主持人在内地的日子并不好过。&基本上,现在能够在内地市场找得到门路的台湾主持人,都是知书达理学识渊博型,或者是无节操无下限特别敢做的女艺人,以往如吴宗宪、张菲这种类型的主持人,几乎都已经很难找到空间。&
  广电总局对于主持人监管政策的紧缩,以及对于港台艺人的严格限制,也使得台湾主持人很难在内地市场找到足够好的机会,似乎从现在开始,重新学习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已经成为台湾主持人内地淘金的必需品。
通告艺人不接地气难出彩
  与主持人的尴尬相比,一直以上综艺节目为生的台湾通告艺人们的生活则更加尴尬。
  以往依靠在台湾综艺节目中作风豪放、大曝隐私而走红的沈玉琳、赵正平、小甜甜、刘雨柔等通告艺人,在内地市场上节目的效果,反而远远不如台湾节目。
  老牌台湾综艺节目制作人陈冠廷就直言,在台湾通告艺人可以靠一个梗就上遍所有节目活得滋润,但是在内地这种情况就很难发生。&一个通告艺人素颜都已经在台湾上过八万个节目,在内地就更难有新鲜感了。&
  而且,不少内地电视节目制作人也表示,台湾艺人难以接地气,也让他们很难在内地市场出彩。&他们的话题还是很局限于台湾,但我们需要的是更多和内地结合的东西,而且我们要的也不是一些老梗,也希望发现他们更多的才艺。&
制作人寻找到新天地
  相较于艺人在内地市场的艰难,节目制作人反而能够寻找到一些生存空间。曾经执掌《康熙来了》巅峰期的孙乐欣就已经收到了内地视频网站的合作邀请,而詹仁雄、陈致远等制作人也有望和内地电视人合作开创新节目。
  以往一直拘泥于低制作费、重复选题的他们,似乎也看到了一些新的空间。&以前几乎每一个节目都是在翻包包、卸妆、讲美食,一个夫妻吵架的梗都可以吵三年,现在有机会进入内地,节目的视野和空间能够打开很多,节目的局限也小了很多。&
  不少制作人坦承,现在终于可以扩大自己的选题范围,开拓一些自己以前只能够在想象中完成的节目。&至少,我现在可以想象一下做大节目的感觉了,而不是面对一帮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人,去讲那些我自己都能替他们讲的夫妻话题或者小吃美食了。&(文/记者 王磊 许思鉴 制图/廖元)
48小时点击排行榜[text]关灯返回顶部&>&国光帮帮忙
提示请下载最新的flash插件拖动播放器国光帮帮忙主题:餐車正妹!妳們開到哪我就跟到哪!!
女來賓:酥酥、梅子、蔓蔓、Lala
男來賓:陳致遠、高山峰
國光女神:Una
國光保鑣:楊昇達
欢迎订阅AcFun《综艺GOGOGO》频道,每天都有最新的高清台湾综艺节目看哦!分享收藏0在线0弹幕0香蕉0
主题:餐車正妹!妳們開到哪我就跟到哪!!
女來賓:酥酥、梅子、蔓蔓、Lala
男來賓:陳致遠、高山峰
國光女神:Una
國光保鑣:楊昇達
欢迎订阅AcFun《综艺GOGOGO》频道,每天都有最新的高清台湾综艺节目看哦! 简介主题:餐車正妹!妳們開到哪我就跟到哪!!
女來賓:酥酥、梅子、蔓蔓、Lala
男來賓:陳致遠、高山峰
國光女神:Una
國光保鑣:楊昇達
欢迎订阅AcFun《综艺GOGOGO》频道,每天都有最新的高清台湾综艺节目看哦![+展开简介]
官方下载功能反馈本站不提供任何视听上传服务,所有内容均来自视频分享站点所提供的公开引用资源。Copyright (C)
AcFun. 保留所有权利  2013年,《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的制作团队以纪录片的方式陪着参赛者去了各自的家乡拍摄这些人背后的故事。来自台湾的选手叶秉桓、林育群、林芯仪及叶玮庭,在台湾当地的电视台中也小有名气。在这期间,《中国好声音》剧组采访到了中天电视台的董事长马咏睿。在这一次专访当中,马咏睿无不表达着对《中国好声音》第二季这般成功的羡慕。  相比之下,他所领导的中天电视台旗下综艺节目就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了,《SS小燕之夜》《冰冰好料理》《沈春华LIFE SHOW》在内地并没有多少知名度,唯一能拿的出手的也就只有《康熙来了》。  然而就在10月16日的下午,蔡康永在个人微博上宣布退出《康熙来了》,小S力挺康永哥表示“共进退”一致退出。尽管《康熙来了》官方表示还在尽力挽留,但是总归大势已去。就在两个小时之后《康熙来了》制作人王伟忠确认了该节目停播的消息。  《康熙来了》2004年开播之时,也正是内地互联网起兴阶段,有多少人是在互联网上第一次接触到了这档来自台湾的脱口秀节目,在“康熙”播出的这十年里很多年轻人拿它当做是调节生活节奏的背景音。尤其是大学寝室里,叫一份外卖,煲一期康熙,成为很多80后、90后的青春记忆。  记得还在大学期间,基础心理学课的讲师在课堂上讲到自己特别喜欢看《康熙来了》,这令当时还是学生的我十分诧异。一个大学教授,留过洋读过博,怎么还会喜欢这些低级趣味?后来偶尔看过几期《康熙来了》之后,似乎能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康熙”就是一剂调味品,为娱乐而生,没几个主持人能像蔡康永和小S那样不靠段子也能打嘴炮地巴拉巴拉一个小时。  在1993年之前,台湾电视台总共就有三家:中国电视(简称中视)是台湾第二家电视公司,与台湾电视公司(简称台视、TTV)、中华电视公司(简称华视、CTS)并称为“老三台”。对于很多出生在年代的台湾人来说,他们从小就看“老三台”的节目长大,对老三台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台湾“老三台”  不过老三台属于无线电视台,有天线就能收得到,后来随着有线电视的普及,台湾当局通过《有线广播电视法》(1993),允许民营力量进入有线电视系统。中天电视台、东森电视、台湾卫星电视公司(TVBS)作为后起之秀,都是在这段时期内涌入电视传媒的。  而台湾综艺节目正是伴随着台湾电视传媒行业的发展起起伏伏。鼎盛时期的台湾综艺节目,是可以与寻根文学、第五代电影、香港电影并驾齐驱的对华语文化圈影响最大的文化景观。就算是时下依然火爆的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都或多或少的夹杂着台湾综艺的基因,早期的《快乐大本营》台本、环节设计上都可以在一些台湾综艺节目中找到原型。  作为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姗姗(化名)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她的成长经历中,综艺节目是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姗姗两三岁就跟着长辈看综艺节目。在她的印象里,台湾最早的综艺节目当属《群星会》,在她还没出生之前这档综艺节目就已经家喻户晓了。然而没多久,活跃在70、80年代的台湾歌手凤飞飞()处于转型期,开始出现在电视台中主持节目,她算是台湾明星转主持界的第一人。  凤飞飞()被称为“帽子歌后”活跃在1970年代  歌手凤飞飞主持的第一档节目是1976年中视开播的周末综艺节目《我爱周末》,在当时而言已经算是非常大型的综艺节目了。全民期待程度好似2000年左右的《同一首歌》。没过多久,凤飞飞又主持了另外一档中视的综艺节目《一道彩虹》也是当时的收视冠军。  1984年,依然是中视综艺,由凤飞飞主持、林鸿明制作的节目《飞向彩虹》开播,根据合约只播出了三个月就停播,并且由《黄金拍档》接棒。张菲与倪敏然、检场、徐风、罗江共同主持,被合称为“黄金五宝”。“后来的很多台湾重量级主持人还都是从这个节目走出来的”姗姗告诉界面记者。  19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台湾综艺界终于迎来属于它的巅峰时期。一方面经济起飞,家家买得起电视机,一方面政策允许更多民营综艺频道入户。  这时候出现了一波爆红的综艺节目,以《连环泡》打头,开启了台湾综艺节目的黄金时代。《金曲龙虎榜》1989年开榜,1991年开始有年度总排行。由于金曲龙虎榜榜单采计方式是销售与明信片票选各占一半的比重,可视之为90年代卖座与人气的最佳指标。  胡瓜主持《连环泡》,一批很红的主持人都是从这个节目出来  纵观全榜,90年代初也正是香港娱乐圈大爆炸的年代,很多香港艺人、歌手都榜上有名。张学友、郭富城、郑秀文、林忆莲都名列前茅,刘德华更成为龙虎榜上一直红到最后的歌手。  当时《金曲龙虎榜》的主持人就是前几年被爆料因为吸毒入狱的胡瓜。那时候,综艺主持人的地位可以比肩时下一线明星大咖。《龙兄虎弟》的主持人(张菲是龙兄,费玉清是虎弟)张菲尤其大牌,江湖气比较重,综艺界的主持都要到他那里拜一拜山头。胡瓜、吴宗宪、黄安等人都算是他带出来的徒弟。  张菲和费玉清是亲兄弟, 张菲原名张彦明  费玉清原名张彦亭  在回忆起小时候看过的综艺节目的时候,姗姗依然能够如数家珍似的说出一溜儿的节目名称:“《金曲龙虎榜》《龙兄虎弟》《百战百胜》《周末派》《玫瑰之夜》《超级星期天》,还有跟爷爷奶奶一起看的午间综艺节目《天天开心》”。  然而到了九十年代末,台湾综艺的大环境已经翻篇儿。一批台湾综艺制作人邀请当年的一线主持凤飞飞再次回到中视主持《飞向彩虹》,想要凭借综艺鼻祖来力挽狂澜。  日,凤飞飞与费玉清合作主持的台视综艺节目《飞上彩虹》因收视率不佳而停播。有报道称凤飞飞由于不满台湾综艺节目制作经费及品质日益低落,逐渐淡出演艺界。  作为台湾综艺的忠实观众,台湾的综艺节目姗姗基本都看过“后来也只剩下《康熙来了》还值得看了,因为大环境不好,都停掉了”。姗姗口中所指的大环境不好也不只是近两年的事了。  九十年代末台湾经济状况不佳,广告行业首先遭殃。伴随着内地和台湾各种通行政策的转好,明星和幕后制作等资源也纷纷向大陆转移。本来就只有2000多万人口的台湾,同质竞争的综艺节目太多,每一档节目的寿命都不超过十年。进入新世纪之后,昔日的综艺光彩早已不再。  慢慢地张菲、费玉清、胡瓜、张晓燕、曹启泰逐渐淡出台湾综艺主持圈,整个台湾综艺的黄金时代就已经基本结束了。  台湾主持界有三王一后之称:“三王”张菲、胡瓜和吴宗宪“以及一后”张小燕  千禧年过后,台湾综艺节目似乎出现了一小波回光返照的势头,而这部分节目也正是内地观众通过互联网所熟知的。陶晶莹主持的《超级星光大道》送出了萧敬腾、卢广仲等一批台湾艺人。《康熙来了》《大学生了没》《我猜我猜我猜猜》《黑涩会》《棒棒糖》《国光帮帮忙》还有《综艺大闷锅》,这些都是经由节目制作人王伟忠一手打造。  如今除了康熙外,其他台湾综艺节目在内地的影响力都在减弱。视频网站爱奇艺买下了包括《康熙来了》《小燕有约》《国光帮帮忙》《大学生了没》在内的多档综艺节目网络播出版权,除康熙之外,其他节目的点击率排名都很靠后。  当时台湾综艺也学习日韩,但是精简的制作费用却无法与日韩动辄(新台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制作费相比。这种低成本制作的状况一直持续到现在都没有任何改观。近两年中,当年的综艺一哥张菲偶有出现在媒体面前,他很直接地表示现在台湾的综艺已经快被内地取代了。  2011年《太极》剧组来台,冯德伦、梁家辉、彭于晏等上中天《SS小燕之夜》,四位帅哥谈戏收视也仅有0.37,相比之下,彭于晏、Angelababy上《快乐大本营》宣传电影《太极》,彭展露拳击身段,还上演以一支叉子捞一整碗面的功夫,Angelababy献唱歌曲,女扮男装演出船夫,热闹的宣传效果就出来了。  面对这样的窘境,胡瓜也很无奈“大牌明星不上台湾综艺节目,因对他们没帮助,内地有市场,台湾有吗?以前要拜托节目才能打歌,现在情况相反。”如今是台湾综艺节目出钱求着大牌明星上节目,可问题是节目组没钱邀请。  作为台湾本地人的姗姗都认为,台湾综艺里也就只有《康熙》能看了。但是《康熙》的制作成本相较于内地真人秀节目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台湾制作一集《康熙来了》的成本只有50万台币,相当于人民币10万元。一期《跑男》的成本动辄上千万。  《康熙来了》那些花花绿绿的假布景,用LED彩灯给赞助商旺旺打赞助广告,美术布景竟然不及内地一个地方台的综艺节目。节目全靠小S和蔡康永两个人说学逗唱支撑着。难怪小S也曾经开玩笑的抱怨“自己都快被榨干了”。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  其实,《康熙》《国光》之于台湾综艺,应该类似于《无间道》之于香港电影,接住了互联网传播维持荣光于不多。而如今,《康熙来了》也终结了,台湾综艺可谓谢幕矣。  当界面记者联系到台湾观众希望能听到他们对小S和蔡康永退出《康熙来了》的感受时,他们居然说还不知道,只是说“一直有在传要停”。后来想想,也对,毕竟蔡康永是在微博上宣布自己要退出《康熙来了》,台湾本地人不习惯用微博。一个台湾综艺节目停播,竟然是内地人先得知了消息,只能感叹台湾综艺的时代真的过去了。  然而,这一批台湾制作人和主持界的明星又将何去何从?  如果说十年前内地对台湾演艺界的人士还有政策上的限制,而现在呢?互联网将这些壁垒打破,给予了这批制作人很大的施展空间。在爱奇艺播出的《奇葩说》就是已经看出蔡康永有意进军内地的势头。国庆期间他还联合芒果TV主持了一档问答节目。  而在不久前爱奇艺的营销会上,曝光的项目大量的吸引了台湾综艺圈的资源,除了《奇葩说3》的蔡康永,还有《大学生了没》整个制作团队。詹仁雄、陶晶莹、SHE也包括谢依霖在内的一众笑果综艺大咖都会加盟爱奇艺的自制综艺节目《前进吧大学生》。  陶子主持的《大学生了没》  在近两年当中,想必又会有一大波有着台湾综艺背景的制作团队占领网络综艺节目。除此之外,优酷土豆也在去年就买入了美国老牌素人真人秀节目《老大哥》的版权,也加入到网络综艺大战中来。  不过,《康熙来了》的录制还有一期,制作人王伟忠也表示要好好考虑这一期节目该怎么做主题才好,但是小S和蔡康永坐过的一红一黑的高脚椅却成为许多人记忆力的定格画面。  台湾已故知名艺人高凌风曾断言  “大陆综艺至少落后台湾综艺二十年”,  这句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两地电视人的共识。  然而短短几年时间,两者之间,已悄然经历了一场身份转换。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台湾的综艺节目固步自封,甚至开始走起了下坡路  每周五晚,当你沉迷于《中国好声音》的导师竞猜游戏  和《爸爸去哪儿》的星爸萌娃时,是否还会想起,  当年苦苦等着《康熙来了》、《全民大闷锅》网络更新的自己?    台湾综艺节目现状调查
《康熙》制作费仅为《锋味》十分之一
楼主发言:29次 发图:0张
  说“台湾综艺节目影响了80后一整代人”,这评价一点也不夸张。  在过去的十年里,几乎每个大学生寝室,  都出现过全舍围观《我猜》、《康熙》、《大闷锅》的盛况。  那时的江湖,吴宗宪还是综艺“一哥”,  手里曾经握有超过十档的节目,  《我猜》是他主持最久、呼声最高的一档。  在那个舞台上,先后走出了大小S、阿雅、杨丞琳等众多女艺人,  SHE、侯佩岑、蝴蝶姐姐等也先后为其站过台。
  没落的现状:老节目百年不变 新节目开播就死  《我猜》第一次被叫停,可视为台湾综艺节目走下坡的分水岭。  吴宗宪的主持风格老化,阿雅国外留学,杨丞琳又难成气候,  《我猜》收视率一度低到0.5,令制作单位心灰意冷。  与此同时,利菁等综艺老将也有节目停播,  台湾综艺圈“三王一后”(张菲、张小燕、胡瓜和吴宗宪)时代终结。  此后,随着大批人才的北上捞金,  曾经风光一时的台湾综艺圈已“崩塌”大半。
  新节目收视不到马上被砍  台湾综艺节目的没落,除了老节目创新少之外,  更大的挑战是,如何避免新节目的“见光死”。  在台湾目前的综艺环境中,新节目没有收视就被砍掉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不管是吴宗宪还是胡瓜,电视台都不卖面子。  制作单位似乎也无法给观众足够的时间,去和一档新节目培养感情,  往往观众还没回过神来,一档新节目已经被另一档新节目所取代。
  老节目形态不变没创新  老节目缺乏创新已经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现状了。  即使像《康熙》这种王牌节目,也要符合“短平快”的特征,  在简陋的景棚里做对话,十年如一日,  制作单位满足于这种不多花钱但又性价比高的节目形态。  所以,台湾电视一打开,换来换去几乎都是不变的访谈类节目,枯燥又乏味。
  节目内容太雷同 素颜、翻包已做烂  如果认真翻看《康熙》、《小燕有约》、《国光帮》  等节目的近年列表就会发现,话题重复也是一大避不开的雷区。  素颜、卸妆、夫妻吵架、翻明星包包成了台湾综艺节目四大流行话题
  通告艺人一个梗跑遍全台湾  家家都是谈话类节目,就算通告艺人再多,  也难免同一个梗会出现在不同节目里。  比如寇乃馨和他老公的故事,几乎是在每一个访谈节目里都重讲一遍。  说一句对台湾综艺比较负面的话,我觉得台湾综艺把自己的路做得越来越窄。
  台湾综艺:小作坊  大陆综艺:综艺大片  小作坊放10年前还行,放现在都没人看。
  人才的流失:艺人北上捞金 制作人转型离职  小S和蔡康永吐槽该节目已十年未涨制作费,  加之知名制作人B2的离职,让许多人猜测《康熙》是否也将难逃停播命运。  再加上内地综艺节目的兴起,主持人和通告咖们纷纷北上捞金,  连节目制作人也开始转型离职,台湾综艺在人才留守上,已经出现了重大的缺口。
  吴宗宪阿雅北上主持 欧弟Ella内地当家  2013年,吴宗宪在台湾主持的《周六大挑战》由于收视低迷,  电视台不再与其续约,  至此,吴宗宪在台湾的所有综艺节目停播  吴宗宪在内地主持的节目虽多,却始终无法找准属于其个人的定位,  而欧弟则是来到内地才赢得一片天空。  当年,在台湾并不如意的欧弟加盟湖南卫视《天天向上》,  其独特的主持风格很快就为他赢得大量内地粉丝。
  阿雅继09年主持了辽宁卫视的《唱游中国》之后也是一发不可收拾,  先后接下多档节目以及跨年、颁奖礼的主持,  有称其来内地一年便赚得超过千万新台币的佣金。  不久前在腾讯视频《你正常吗?》首秀的Ella也正式以主持身份入驻内地。
  还有一点,现在的台湾演员新生代出名的不多,至少在大陆出名的不多,老的大陆年轻人又不熟悉,这样围绕他们做的综艺节目,大陆自然不会很感兴趣,还有就是楼主说的新鲜感过了,如康熙来了
  外国外景节目还不错,不过也是消失了一大半。问题是症结还是市场太小,如果电视台能在大陆播,那结果就不一样了。
  电视人压力大 制作人纷纷转型离职  台湾综艺节目始终难留人才,如今,《康熙》制作人B2也离开了。  时至今日,B2的心思早已远离综艺。  《国光帮帮忙》的制作人同样转行为戏剧制作人,  而孙乐欣也即将离开《小燕之约》,准备制作自己的节目。  这些台湾综艺界的大佬们也在不断寻找安身之地,  基层工作人员更是可想而知。  整个电视行业的不景气,令电视台的工作已从早年人人羡慕的对象,变成人人想逃离。
  窘迫的环境:制作费没涨过 内地节目逆袭台湾  陶晶莹在一次接受腾讯记者采访时曾说,  “你以为我们台湾人到内地做节目就是为了赚钱吗?我告诉你,不是的!”  她提及在去南京录《最强大脑》飞机上,  遇到在另一个内地节目里做音乐总监的相熟音乐人,  对方拉着她飙脏话:“哇靠,内地现在真是不得了,我想要一个交响乐团,  就会有一个交响乐团在台上,想呈现的音乐都能做到,  太爽了!在台湾,这怎么可能?”
  与内地强大的资源配置相反,  台湾综艺人仿佛回到了小打小敲的作坊式制作模式,  每集几万块的制作费用,让台湾综艺宛若万劫不复。  “康熙”制作费十年未涨 “国光帮”不升反降  以时下正在播出的内地综艺节目《12道锋味》为例,  投入到单集的制作费用超过100万人民币  而目前在台湾最贵的单集制作是《康熙来了》  的50万新台币(相当于人民币10万元,不含蔡康永、小S酬劳)。  其中包含陈汉典录制费用,摄影棚租赁费、布景费、道具费、音效费、  梳化费等,两者相差10倍之多。
  以前看我猜和康熙还可以,现在的台湾综艺的主题 只有正妹,大奶。现在台湾是政论节目才是娱乐圈
  其实任何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就是教育。  缩小到台湾的综艺,只能是综艺人才太少了,  大陆这么多音乐学院,艺术院校,那么多国际交流,学10几年,和大街上寻找,最终整体行业素质的差距就出来了。  漂亮明星可以大街上找,好嗓子可以路人中选,但是整体行业从业者的素质,竞争力,最终还是能不能出产大量人才,然后让这些人才竞争,活下来的就是进步。  台湾,或者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需要教育,而且必须要让教育有竞争性,这才是有活力的。  台湾的差距就是人才。
  然而这不起眼的10万块制作费用,在台湾也已经相当于天价了  制作费用的缺口,成了悬在台湾综艺人头上的一把利剑。
  内地节目台湾逆袭 好声音成餐馆最爱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台湾综艺节目曾影响了大批内地观众,  但如今轮到内地节目在台湾本土逆袭。  曾在台湾餐馆里看到正在播放的《好声音》录播带,反复循环。  《好声音》在台湾首播夜以0.88的好成绩打败同时段的《康熙》(0.77),  收视排在第一位。而随后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也有着不错的收视率。
  激烈的竞争:网上看遍欧美日韩 本土节目失势  台湾综艺节目到底有没有没落?台湾观众的态度最具说服力。  大多数观众已经选择在网站上收看日韩欧美,甚至是内地节目了。  市场的饱和,让台湾综艺节目很难再引领风骚。
  视频网站崛起令本土节目失去竞争力  台湾本土的观众已经没有再主动追看《康熙》、《国光》等综艺节目的习惯了,  反倒是部分内地学生还会定期更新。  但是随着节目内容的重复性太高,话题越做越无聊,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转回头观看内地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节目了。
  总结陈词:  台湾综艺面临的困境,并非钱能解决,  正如内地综艺的所面临的创意疲乏,也并非邀请几位国际制作人,  购买几部版权能够改观。  十几年了,我们没有产生非常好的原创节目,  这是值得关注和深思的问题。  如果未来的十年,我们不能反输出好的原创,这可能是有问题的。  一成不变,谁又能保证观众会永远死心塌地呢?
  @可可洛阳 :本土豪赏1朵鲜花(100赏金)聊表敬意,烟_火_杏&&&&楼主这么赞,更新这么勤快,打赏一下楼主以示鼓励吧!【】
  @可可洛阳   当看到楼主从综艺看台湾社会这样的思路时,我为楼主起立鼓掌10分钟。  说明喜欢综艺的楼主,不单单喜欢热闹了,脑袋瓜子也开始思考问题了  但看了你些的内容后,我又不进摇头叹息。  这就就叫看台湾社会?浮于表面,毫无深度,发回重写!  一个有着人文,有着思想深度的社会,那些撒狗血式综艺绝对不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严格来说,港台和韩国的综艺来自日本,而日本是一个蓄意被美国阉割的社会。  根据这个思路,把帖子发回重改!
  @为茶叶蛋取岛   您续写吧,你的思路奇特,有深度。。期待完美展开。
  人们看那些综艺的目的是什么?  1.大部分花季少女少男为了去追星追梦,  2.有成熟思想成年人呢?为了看那些不需要动太多脑筋的娱乐节目去忘记烦恼,调整心情。  3,那些电视台的综艺制作者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是不是搞些炒作话题,蛊惑洗脑,吸引  大众。(芒果卫视和浙江卫视做得还少吗?港台更不用说,什么亚洲天王,吓死人)  无非这三个背景。  但如果一个社会狂热的陷入综艺娱乐节目,  只说明:  1,这个社会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真正去思考,乃至去面对的一个共同烦恼问题。因为这  个烦恼问题想也没有,整个社会集体逃避。  2.这个社会压根丧失判断力,会被这些商业炒作牵着鼻子走。  除了这两点,还能说明什么呢?  那么台湾人集体逃避的烦恼问题是什么呢?那时处于综艺巅峰期的香港集体逃避的烦恼  问题又是什么呢?
  反过来,现阶段大陆社会心态出现了问题没?
  @为茶叶蛋取岛  我到认为综艺节目与经济成长成正比,  人在不为衣食住行操心的时候才去关心综艺,明星 八卦
  当土豪真好
  与@为茶叶蛋取岛 版油 试探讨。  中美俄这样的大国,地域纵深也影响着文化的纵深,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上,各种限制都要少得多得多得多。我们在成长中需要吸收更多方面的文化 ,更能批判地吸收。这也导致了思维的多元化,让我们不可能全部的人都投入到同一种狂热中,永远会有一部分清醒的人在旁观,在分析,在纠错。  我们的社会永远比那些小国错综复杂,这种错综复杂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综艺很多人爱看,但并不是只接收不反馈。  日台韩的综艺我们也有引进,但能看得出来是批判地接收,想要全盘消化都消化不了。  同样的明星访谈节目,台湾一定会要求吸引眼球,要偏激,要火爆,要有话题度。但大陆的谈话节目一出来,永远有人会先挑刺,内容失真,剪辑不合理,设问奇葩等“硬伤”一定会被骂。  这里我是拿康熙来了-鲁豫有约来作比。说实话,大头有约虽然被骂得很惨,但是你不能否认她的访谈都是比较贴近人物本质的,哪怕是访问明星,也不是用“密闻”来吸引观众,而明星分享的小故事绝对不会“出奇致胜”,明星更乐于展示自己真实接地气的另一面,而不是用“爆料”来吸引观众。  大陆的综艺,再需要话题度再需要博眼球,也是有限度的,一旦太过分,马上会有人觉得“low”。——以快本为例,虽然现在收视率还是很不错,但这个节目的受众群已经被网友定义为“高中生及以下”。也就是说,即使有一些综艺过度的节目,收视率也很好看,但也绝不是全民都能接受的。  反观台湾,(日本韩国不了解,不评价),整个社会同质化非常严重(哪怕有蓝绿在斗,但民众在政治之外的分歧小到忽略不计),所有节目只以收视率为目标,收视率以“博眼球”为标准,久而久之,节目里不合情理的一面即使大喇喇地呈现,大家也见怪不怪了。于是节目越做越片面,越来越以“新奇”为准绳,哪怕政论节目都必须用夸张洒狗血的方式来呈现,合理性反而被丢到一边。这种同质化我认为是小国的硬伤。因为小,所以必须抱在一团,必然会摒弃多样化,必然走向偏激而不自知。  想了半天,写得还是乱七八糟,汗。而且还离题了,我自己的发挥完全没有涉及版油所提出来的“集体逃避的问题”!
  @可可洛阳   台湾电视台 改革之前 只有老三台 那时的制作费相当高 现在一百多个台!制作费都被瓜分了  不过 像 我是歌手 中国好声音 等节目 都是 年度王牌节目 不能拿台湾的节目 和 我是歌手和中国好声音等 节目相提并论  例如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冠名费 达到4亿人民币 光灯光就耗费3000万人民币
  一个社会思想没有定型(或者方向感),人们不愿意去想,去思考。  这个社会的无厘头式的综艺节目越有需求,越红火。  这是铁律。
  @可可洛阳   台湾综艺节目预算紧张 一集制作费最多仅10万元  今年的1月3日,在台湾中天电视台二楼,《康熙来了》举行了开播10周年的庆典记者会。在不足500平米的录影棚里,主持人蔡康永、小S和助理主持陈汉典站在用硬纸板和LED显示屏搭成的花花绿绿的布景中央。10年前,蔡康永和小S第一次进棚录完影,他们俩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可不可以不录了”,蔡康永说“这是因为布景太烂了”,时间来不及就先拿仓库里的东西拼一下,“我看到都傻掉了,好可怕。”   在制作经费只是内地大型综艺节目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少的情况下,台湾宝岛还是出品了《康熙来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等一众杰出综艺节目。  算笔账  1元人民币 5新台币  制作费  全台湾最高的制作标准《康熙来了》一集预算50万新台币  内地节目《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每集预算在1000万人民币左右  酬劳  如果邀请艺人上康熙,每集预算不得超过50000新台币,宣传期艺人的酬劳甚至只有1350新台币。  设备  内地一档节目《爸爸去哪儿》需要调用40多台摄像机,台湾中天电视台所有摄像机调在一起,才差不多这么多台。  布景  10年下来,“康熙”节目组只改过3次布景,每次预算在100万新台币左右,而内地综艺节目外景,随便一个场景就要100万人民币,这是5倍的价差。  收视  《康熙来了》坚持了10年之久,如今收视率稳定在1左右,偶尔特别好的可以达到1.7,差时则只有0.7。  台湾综艺制作的硬件差  即便是影响了整个华人社会流行文化、迄今播出超过2600集的《康熙来了》十周年的节目庆典,中天电视台并没有为此多拨预算,制作人陈彦铭为了庆典硬是筹来100多万新台币,并戏言:“我也想要万人体育场,那要1000万,哪儿来啊?每天我一睁眼就在想怎么找钱。”  庆典最后呈现的模样,是3位主持人从摄影棚搬到了能容纳400人的小体育馆主持。制作方提前一周邀约了100位常上节目的通告艺人来参加庆典,没有酬劳,全凭义气。最后32位艺人到场,他们可以参加抽奖,可是奖品只是“2014年上5次康熙”、“陈汉典签名照片”和“陈汉典代言泡面一箱”,还有两个人幸运抽到“新台币10000块(约合人民币2000元)”的现金大奖。  比起内地,这是十足的窘迫。内地综艺节目《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一集预算就在1000万元左右,而日播的《康熙来了》每集预算(除去蔡康永、小S酬劳)只有50000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0万元而已,差距高达百倍,且这个标准已经是全台湾制作预算最高的谈话类节目了。这50万新台币要支付陈汉典酬劳、摄影棚租赁费、布景费、道具费、音效费和梳妆费等一系列成本。如果是邀请艺人,则每集的成本不能超过50000新台币,这也是全台湾最高价了。像赵正平、沈玉琳这些效果好的通告艺人,一集酬劳在1到1.5万新台币左右,有时会为康熙酌情打折;而所有在宣传期的艺人,无论名气大小,酬劳价格均为1350新台币一位,多人团体也视作一位。如果是普通日播谈话类节目,只有20-30万新台币左右。  当台湾中天电视台董事长马咏睿去湖南卫视调研时,好奇地问,“《爸爸去哪儿》每次拍摄至少要30多台摄像机吧?”对方轻描淡写地说:“还好,大概40多台。”马咏睿复述这一故事时评论:“我把我整个公司所有摄影都调在一起,差不多也就这么多人了,他们只是做一档节目而已。”  窘境下的结果  资深电视制作人詹仁雄曾写过一篇《台湾综艺节目危在旦夕》的文章,文中深刻讨论为何综艺节目会从当年一集300万预算缩水到十来万的产业结构因素,因此不会有人费心写短剧、做大型歌舞、找昂贵的艺人,“只要找三个通告艺人来讲家务事,约五个名嘴谈外星人,也是一样的收视率,何必做不合成本效益的努力?”换作在大陆制作综艺节目,搭个景动辄上千万,可以花100万请蔡依林上节目、花3000万请夏奇拉唱个跨年,“连福州,一集的制作费都300万起跳”。  从2004年开播至今,《康熙来了》只改过3次布景,分别在2006年、2009年和2012年,每次预算都是100万新台币,这是台湾通行价格。一直为康熙制作布景的乔婕视觉设计有限公司老板Joey,近年来开始频繁北上,为内地综艺节目制作外景,因为“那随便一个场景就能花100万元”,这是5倍的价差。  缺钱的另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人手少。康熙制作团队常年保持在10人左右,不及《中国好声音》一位副导演手下分管的导演组人数。这些人要完成想主题、邀请艺人、采访、撰写故事脚本、制作道具、现场拍摄、后期制作、传送录像带等所有制作任务,所有人都身兼数职。  同时,低廉的制作成本决定了台湾综艺节目只能以本土化的笑料和创意取胜,鲜少形式创新,格局不大。而正在蓬勃发展的内地市场需要更加精美、标准与可复制的节目类型。曾经引一时风气之先,风靡华人世界的台湾综艺节目整体已陷入了“小打小闹、维持经营”的低潮。  雪上加霜的是,因为内地可以提供更高的收入,大批台湾本土艺人、大牌歌手前往内地发展,不在宣传期的又不愿上电视,康熙可以做的嘉宾和话题越来越少。目前台湾共有大约200名通告艺人,聊天风格符合康熙要求的不到80名。效果好的嘉宾如沈玉琳,2013年总共上过26次康熙。即使是通告艺人,故事也有讲完的一天。而艺人也开始出现断层,常出现的艺人年龄通常不满30岁,人生阅历不丰富,也讲不出故事。  如何在窘境下逆转?  著名台湾综艺节目制作人詹仁雄说,他憧憬过度激烈的竞争可以在几年内改变现状,但更大的希望还是寄托在互联网的崛起与两岸合作之上。习惯了50万新台币预算规模的制作人、高效强执行力的团队和越来越小的文化隔膜,让他对内地逐渐开放的电视市场跃跃欲试。“看看《中国好声音》的评委、《我是歌手》的参赛选手,还有更多节目的幕后制作人员,其实我们的人已经过去了”。  作为对电视台经营状况直接负责的马咏睿,他去年决定让中天购买《中国好声音》的版权,首周收视率达到0.88,击败当周平均收视率0.72的康熙。今年,他又决定买下《爸爸去哪儿》,准备播出。  曾经打造过《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全民大闷锅》、《超级星光大道》等诸多王牌节目、被人称为台湾综艺教父的金星制作董事长王伟忠,也曾对康熙有过宏伟设想,他想做“康熙盛典”,新加坡、马来西亚、纽约,全世界哪里华人多就去哪里,各待3个月,一网打尽当地知名和有趣的华人。可小S的家庭、蔡康永的时间、成本控制,种种问题只能让设想停留在想法而非行动阶段。
  变形计真心不错  
  现在的台湾节目只看康熙,主要冲着小S去的,但不是集集都看。
  歸根結底就是沒有製作經費,窮  
  台湾当年的超级星期天,和后来的我猜,那时真是甩大陆太多了,现在台湾制作费也不够,综艺人才也断档,我一直不觉得康熙来了那两个人有什么好笑的,就天天鸡毛蒜皮家长里短,女人可能喜欢看,男人喜欢看的都差不多是娘炮类的~  
  通告才一千、几百块台币的收入,上通告还有什么意思
  @可可洛阳   
  我去,贴个回复死都贴不上来,烦死。睡觉!
  康熙以前挺好的…现在的话题…老面孔…唉…我想他们做一期关于主持人自己的  
  呆湾 我只能呵呵
  @可可洛阳
15:54:00  吴宗宪阿雅北上主持 欧弟Ella内地当家   2013年,吴宗宪在台湾主持的《周六大挑战》由于收视低迷,   电视台不再与其续约,   至此,吴宗宪在台湾的所有综艺节目停播   吴宗宪在内地主持的节目虽多,却始终无法找准属于其个人的定位,   而欧弟则是来到内地才赢得一片天空。   当年,在台湾并不如意的欧弟加盟湖南卫视《天天向上》,   其独特的主持风格很快就为他赢得大量内地粉  —————————————————  宪哥现在还有综艺大热门啊  
  台湾没钱了  
  然后开始买大陆的版权,然后慢慢影响,最后统一,  
  @可可洛阳
16:06:00  视频网站崛起令本土节目失去竞争力   台湾本土的观众已经没有再主动追看《康熙》、《国光》等综艺节目的习惯了,   反倒是部分内地学生还会定期更新。   但是随着节目内容的重复性太高,话题越做越无聊,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转回头观看内地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节目了。   —————————————————  看内地谈话节目的应该不多,这两个节目都在岛内播过但是水土不服  
  内地十大综艺节目广告冠名排行榜:  名次 播出平台 节目名称 播出时间 冠名费 冠名商类型  No.1 湖南卫视 《中国最强音》 2013 5亿(坊间传言) 乳业品牌  No.2 央视 《星光大道(超级版)》 9亿 果汁  No.3 湖南卫视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 9亿 乳业品牌  No.4 浙江卫视 《中国好声音》第三季 亿 凉茶  No.5 江苏卫视 《非诚勿扰》 亿 化妆品  No.6 湖南卫视 《我是歌手》第二季 亿 洗衣液  No.7 浙江卫视 《中国梦想秀》第六季 亿 电动车、奶茶  No.8 央视 《梦想合唱团》 9亿 酒业  No.9 央视 《中国好功夫》 待播 1.4199亿 酒业  No.10 湖南卫视 《快乐大本营》 亿 手机
  台湾主要根子在市场不够大  
  哪裡人多,市場就在哪裡
  作者:myl_orc
时间: 07:42:00   台湾主要根子在市场不够大  =========================================================  也不完全如此。要说韩国的市场比台湾也大不了多少,但做的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关键的原因:台湾媒体、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都是以顺应民众为生存,而不是是以引领民众为生存  顺应是被动的,是守旧、盲从的,是越走越窄的;引领是要创新的,是主动的,会越走越宽的
  台湾人还是没找到症结所在,其实台湾的电视节目,包括电视剧一直都是小成本制作  80年代,我们的电视产业刚开始,资金严重缺乏的时候,拍红楼梦专门做了大观园,拍西游记全是外景,对比同期的台湾电视剧,几乎全是室内景,武侠剧也最多找个小河滩稍微弄几个外景镜头  综艺节目的布景其实也只比大陆好一点罢了,只是当时大陆确实是技术不行,所以春晚请个台湾灯光师打几个灯光效果就觉得不得了了  但是,毋庸置疑,那个时候台湾的电视剧、综艺节目都很好看  为什么,因为有内容,所以不需要卖艺人八卦来博收视  有很多有才华的人在写台本,有很多文笔优美,情节打动人心的小说为题材来改编  有优秀的词人、创作人来写歌  现在的台湾,没有这些了  一方面是从大陆过来的文化人渐渐都死了  另一方面,因为台独的关系,与大陆自我切割  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台湾与母文化的脐带逐渐断了,本身积蓄的营养用光了,又不能获取新的营养  还有一方面的因素,是岛人思想的逐渐封闭,自我麻醉,对于小岛前景的不确定,导致社会人内心存在无法平息的潜在恐慌感,这种感觉促使两种倾向形成  一是逃离台湾,去海外或者去大陆  二是逃避现实,看吹捧台湾,麻醉民众的电视节目,就是主要方法  外逃的人往往是精英阶层,他们本来是台湾文化的核心和向上的力量,这部分人走了,整个文化氛围自然日趋向下  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又要逃避现实,让台湾人不高兴的内容不能播,又不能思考,因为一思考现实问题就无法逃避  但如果只是这样的话,人又容易消沉,感觉到被社会抛弃,会很失落  于是就有了政论节目,这些节目无不口沫横飞,挑拨是非,但又让普通台湾人感觉到很兴奋,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参与感,完全可以缓解他们的失落情绪  因为现在的台湾人,基本上已经不会独立思考了,因为他们本来也不学哲学,不太懂得该怎么去思考,该思考些什么  所以,综艺节目和政论节目基本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缓解了精神焦虑  因为他们不会思考,也不懂得思考是怎么一回事,但本能上还是觉得自己有一些缺憾的,但电视节目消除了他们仅有的可以思考的一点可能性
  @可可洛阳   这个问题讨论过很多次了,这里只想简单说说。。。  因为商业化程度不一样,大陆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了,台湾还在靠拉赞助卖广告。。。  简单说,一个节目从策划宣传开始就完全商业化,各种植入营销,商业推广,到周边产品的开发都形成产业链了。有钱能使磨推鬼啊。。。
  台湾综艺节目不行了  折射的是台湾岛整个大的社会背景  台湾不行了  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衰败的气息  人才不继,思想肤浅,文化封闭,已经没有了自我滋养和再生能力  这种一种很难扭转的大趋势,总的来说台湾综艺的路线图,就是整个台湾岛的路线图
  @可可洛阳 时间: 16:07:00  总结陈词:  台湾综艺面临的困境,并非钱能解决,  正如内地综艺的所面临的创意疲乏,也并非邀请几位国际制作人,  购买几部版权能够改观。  十几年了,我们没有产生非常好的原创节目,  这是值得关注和深思的问题。  如果未来的十年,我们不能反输出好的原创,这可能是有问题的。  一成不变,谁又能保证观众会永远死心塌地呢?  -----------------------------------------------  是钱的问题。。。  是台湾综艺节目的赚钱钱能力不如大陆了。。。这个时候,当你能做出好节目能赚钱,越想赚钱越多投入,越多投入越能做出好节目越能赚钱。在金钱的驱动下,人的能力被大大激发了
  好贴要顶,,,
  我们可以对比的一下:  阿拉伯半岛有个很小的国家——卡塔尔,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00万,可以说没什么市场基础  但这个国家有一家很牛的私人电视台——半岛电视台  这个国家不算多元吧,但这个半岛电视台有着宽广的视野,做出的新闻节目对世界产生着影响,敢与CNN抗衡,而且他居然是盈利的  因为他不依附其他集团,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声音  那么,台湾号称多元性,怎么就出现不了一家类似半岛电视台呢?因为他没有自己的声音,人云亦云,东抄西凑,胡说八道,靠无聊八卦为生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综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