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世界末日电影免费 航空员 三维世界 电影叫什么

如何评价 2014 年的电影《星际穿越》(Interstellar) ?
按时间排序
654 个回答
弦理论什么的我们不懂,只听说过E=MC2的文科生表示,这科幻有够硬,但不影响理解,好歹看过刘慈欣。抓虫的事留给物理学专业在校生,咱老老实实就电影说电影吧。谈论《星际穿越》,不可避免的会被反复提及的几个参照系:《地心引力》、《2001太空漫游》、《三体》和《盗梦空间》。先对比《地心引力》——这是2013年在大银幕上看到的最好电影,恰好是在11月份——2012年的11月,这份殊荣属于《少年派》。为什么11月份云集引进大片?因为接下来的贺岁档就没有引进片什么事了。去年评价里说过,《地心引力》情节是0.5D的,画面是3.5D的,胜在身临其境的现场模拟,让你走进影院接近于走进航天仓。阿方索卡隆有牛逼闪闪的摄影技术,加上好莱坞电影工业发展到IMAX3D新层次,这部电影在技术上已经里程碑。《星际穿越》在这方面是不能比的,虽然2D画面做的太空已经足够震撼。实在难以想象在IMAX大屏幕上看到虫洞和黑洞的实现!但是硬科幻的实现上,《星际穿越》完全胜出,不会有“没有动力无法运动”这种低级错误,严谨遵守科学理论。简单说,还原太空视野是《地心引力》的主菜,却是《星际穿越》太空盛宴的一道。《地心引力》足够专心纯粹,甚至甘心牺牲剧情。《星际穿越》则不然,毕竟诺兰,从不满足于肤浅,他给了我们170分钟的时间。和《2001太空漫游》相比——《星际穿越》有太多的致敬段落。想想那是一部拍摄于1968年的电影,中国刚刚进入文化大革命,大练钢铁赶英超美的事刚干过,美帝已经拿出一部前瞻50年、在人类没有登月的年代模拟太空漫游,至今被众多影迷排为科幻电影首席无法超越的神作。诺兰第一次接触科幻题材,保持了对前辈最恰当的尊敬(2001一直是诺兰心中十佳之首),但绝不止于致敬:电影在发展,科技在发展,关键是电影科技在发展:CG技术的疯狂发展,能够花6个月做一只船上的老虎,诺兰也敢花大价钱来实现准专业水准的虫洞、黑洞穿越、思维空间。库布里克在太空哲学思想构建上无法可及,他在那个时代无法实现的技术,诺兰做到了。为极客导演喝彩!和《盗梦空间》相比——诺兰在改变。首先是更温情了, 好莱坞有过评论:诺兰的电影让人心生佩服,但鲜有感动,看他的电影你会给跪了,但不会给泪了。《盗梦空间》确实好到爆,但是情感表现上略机械,至少远远逊色于情节,或许对于这么一部偏执情节的电影,情感什么的滚蛋去吧!但《星际穿越》不一样,他在讲故事,讲爱是最大的力量这个朴素的故事,甚至不惜煽情。这部电影有一个温情漫长甚至有些莫名其妙的铺垫,让你怀疑这不是在看李安吧?不过没关系,当你看到150分钟以后,所有的铺垫的其来有自,所有的莫名其妙都会恍然大悟甚至潸然泪下。在这么一个硬科幻故事中,有一颗柔软的心。诺兰不变的是什么?是对表现时间的偏好。从处女作《追随》短短69分钟震惊你,《记忆碎片》的拼图式叙事,到《盗梦空间》将短暂睡眠划分层次,诺兰都在折腾电影的文本时间:或扭曲,或打乱,或倒叙,或收缩,或放大。他是个表现时间偏执狂。那么《星际穿越》呢?表面上是简单的双线叙事,情节不再那么缠绕,过去擅长且精通的非线性叙事,甚至要曲线乱码叙事被放在一边,采取了普通的平行叙事,似乎不再和时间线过不去,那个把时间作为主要表达对象的诺兰不见了。但是且慢,在这部专注讲空间而非时间的电影里,如电影描述的四维世界一样,时间只是一种实体,即将时间以空间的形式来展现。这是新尝试、新玩法,是用相对论玩时间本质,真的是玩到家了。最后是和《三体》的比较:作为一名三体粉,个人观感,电影中无论是冬眠、穿越虫洞、高维度世界与低维度世界的转化、弹弓理论、人类拯救自我的等等,都与自己想象的《三体》描述的世界高度吻合。看完此片,无憾矣。但是,如果你没看过《三体》,你还没感受到那种震撼:有的科幻是重构世界,有的科幻则是重构世界观。作为一名只有高中基础的文科生,我对宇宙的全部想象在三体之前都是渣渣。即使《星际穿越》表现了壮美的宇宙景观,让很多文科生跪着出了影院,我也要说,拿起这本书吧!里边的社会学问题简直迷死人。《星际穿越》里认真讨论到的想星际社会学问题是:A计划与B计划,即一小撮自负的人类有没有权力抛弃其他同类,移民到其他星球来保存自己?这样的群体自私有道德合法性吗?在布兰德老教授那里,他以为了全人类的名义终身编制这个谎言并实现之。而库珀反对这个远程人工胚胎殖民计划,认为这是致命而不负责任的自负。诺兰显然站在了这一边,并在最后以高维度通信低维度来实现反转。这个思辨虽然深刻,在诺兰的创作历程中,思想深度不高于《蝙蝠侠黑暗骑士》,较《三体》里简直是小儿科。《星际穿越》初步探讨了人类为什么走、怎么走的问题,而《三体》则探讨了人类怎么走、怎么回、遇到谁、跟谁斗,如何胜,甚至穷究到多宇宙的问题。展现这些,也许需要10部电影来完成。最后,想想《三体》要被蹩脚的国内电影制片商改编,我就阵阵心痛:对比这部只是表现普通主题的电影已经震撼如斯,我已经开始为三体中一系列伟大思想如黑暗森林理论、思想钢印理论、缸中之脑理论等,无法被世界上最牛逼最有想象力导演来表现而感到遗憾。哪位介绍他们认识认识啊!挺急的,在线等!
普通观众看了一场视觉盛宴,文艺观众又可以提高逼格,装(er)逼观众又可以装B,geek们有了炫耀的资本,科学家有了出风头的机会(以后向政府申经费骗纳税人的血汗钱更有底气理直气壮),制片方可以数钞票,各取所需,各有所得,每个人的效用水平都有所提高,这特么不就是帕累托最优吗?
转自:南方都市报 LOOK(应该是微博名)下面是正文:作为一名英国导演,诺兰很好地继承了英国人基因中擅长说故事的传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迄今方兴未艾的“谜题电影”(puzzlefilm )领域,诺兰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平心而论,在当今一众拍摄超级巨制的好莱坞导演中,诺兰基本算得上是一流水准:不满足于视觉奇观,不满足于扁平角色,不满足于单一场面的繁复调度──作为一名英国导演,诺兰很好地继承了英国人基因中擅长说故事的传统,在上世纪90年代迄今方兴未艾的“谜题电影”(puzzlefilm )领域,诺兰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解谜的快感依旧是感官刺激的一种模式,它本质上没有办法提升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诺兰在哲学认识论方面的欠缺,使他始终没有办法做到像他的前辈老乡、同样拍摄类型电影的希区柯克那样,因对人类精神心理层面的强力深度表现,由一名巨匠一跃成为电影大师。《星际穿越》将诺兰这缺陷暴露得很彻底。科幻片,以最宽泛的定义而言,大抵指向的是在银幕世界用科学技术手段探索未知世界,这个未知世界可以是外向,显见的(《2001太空漫游》),也可以是内向的,探索人类思维潜意识(《索拉里斯》)。《星际穿越》表面上确实显得无比的高新尖,诺兰甚至聘用了黑洞理论大师基普·索恩(Kip Thorne)当影片顾问,影片中涉及到了大量天体物理学概念:黑洞、虫洞、万有引力、相对论,平行宇宙。最后的戏剧性大反转更是借用了最有创意也最令人惊艳的五维空间概念。问题在于,这所有最顶尖的科学理论并没有为影片带来形而上层面的、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或者人类自我意识的全新认识,而是包装出一个最俗套最心灵鸡汤的主题:超越时空之爱。库珀与女儿墨菲之间的父女亲情之爱可以超越时空,布兰德与男友间的恋人之爱也可以超越时空,爱的维度是真正超越性的──抱歉,这就不是科幻片的内核了,而是言情小说的内核了。通观整部电影,诺兰所有的技术手段其实都在包装这种被言情苦情小说书写了数万次的情感。在常人不可置信、很难经验到的时间扭曲、空间隔离的情境下,基于血缘产生的、动物本能层面的父女之情,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被表现了出来。布兰德之所以不愿回地球,心甘情愿陷于万劫不复之地,也是因为爱情的巨大推动力量。曼恩博士的谎言也证明了,唯有爱是值得信任的。诺兰此次在叙事结构方面的运作也有点顾此失彼。为了将超越时空之爱的主题凸显,影片前面整整40分钟都是在铺垫父女情,可故事中后段,在库珀完全无可能回地球的情况下,父女情这条线索完全地中断了。除此之外,曼恩博士与库珀冲突的情节、所谓展现人性弱点的戏码,与《黑暗骑士》中众人拿着定时炸弹讨论民主问题一样显得简单粗糙平庸。我并不排斥技匠风格的作品,诺兰最擅长的还是叙事,说故事的功夫,我认为他迄今最好的作品依旧就是他的处女作《跟踪》(Following)。当所有的高大上主题通通被舍去,纯粹讲一个复杂迷离的故事,这个时候就是最好的诺兰。
我们这个时代的《2001太空漫游》
是不错的电影,但并没有一些吹捧者说的那么“史上最牛”、“年度最佳”。有意思的是,一旦我在这里稍微说一些《星际穿越》的不是,就会或多或少的收到一些理直气壮的捍卫式反驳、嘲讽甚至谩骂。而搞笑的是,这其中的大多数并非冲着电影本身而来,倒是极有可能完全因为克里斯托弗·诺兰是这部电影的导演。这位被称为“宇一导”的中年导演凭借《记忆碎片》、《蝙蝠侠:黑暗骑士》以及《盗梦空间》等电影收获了不少近似于热血的粉丝,让我等中立路人在看完电影之后想要表达点不同意见时,还得注意措辞。好在我们这个国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言论自由,加上讨论电影本身就应该允许各抒己见,所以,去他的狂热粉,我该怎么说还是怎么说。并非故意唱反调,而是在看完电影之后,我真心认为:单纯从电影本身而言,《星际穿越》没有那些吹捧者说得那么“史上最牛”,甚至连“年度最佳”也值得商榷,它必然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但绝谈不上要在电影史上占据多么牛逼的位置。不错的地方在于《星际穿越》的主题以及基于这个主题所延展出来的关于爱、人性、自然、宇宙、时间的一些深度思考。诺兰的文艺情结依旧如潮水般波荡,即使是这样的硬科幻,也终究要传递关于爱的大主题。这其中的父女之爱似乎更应该定位为是人类亲情之爱,不管怎样,影片所展现的这种思考让这部打着科幻标签的电影能够甩很多“伪科幻真瞎编”的电影好几条前门大街。另一个不错的地方则在于整部电影近三小时的片长中所流淌的电影配乐。电影终究是提供视听体验的艺术,诺兰的品位延续了他作为伦敦人应有的水准,选择汉斯·季默担当配乐大师,自然不会脱了电影的后腿。实际的情况是,汉斯用其极具美感的音符恰到好处的托起了电影,甚至有些喧宾夺主的让音乐支撑起了整个电影的情感表达,让电影不至于沦为诺兰巨大野心下的失败之作。主题和配乐,让《星际穿越》在完全不依靠“诺兰名声”的情况下依旧称得上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可惜的是,这种不错的体现也就这两点了,当然,硬要加一些满意的话,为数不多的宇宙、黑洞、星球等宏大镜头还是带来了一些画面震撼。除此之外,基本不可与以往的诺兰水准同日而语。最突出的是对电影的把控不力,主要体现在节奏和叙事之上。如果你真有看过诺兰以往的作品,无论《记忆碎片》还是《盗梦空间》,亦或是《致命魔术》和《黑暗骑士》,就应该不会忽视他在这些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才华横溢与有力把控。诺兰用这几部电影将叙事手法的精妙绝伦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目瞪口呆。紧张刺激又不失舒缓的节奏控制,让这些电影高潮迭起畅爽不已。如你所知,诺兰的才华毋庸置疑,但才华往往极易被野心所干扰,当诺兰试图用一个穿梭时间穿越星际的故事来一展自己的才华时,我们就应该意识到这要么荣登牛逼之巅,要么跌入平庸之境——《星际穿越》交出的选择是后者。坐在影院里,暖气缓缓的吹,时间慢慢的走,电影像是背着手,也在慢慢地走。如果说前三十分钟是作为铺垫,那这半小时的铺垫显然是不达标的,因为它几乎没有甩出一个足以吸引观众强烈观看欲望的“包袱”,反而是用过多的正反打交替表现着演员的叨逼叨。如此基调的开始,也注定了影片冗长的特性,中间在宇宙中航行、在星球上登陆、在虫洞中穿梭等看起来本该高潮迭起的段落里,也因为莫名其妙的节奏而弄得稀稀拉拉,甚至都感受不到穿越星际那种激动兴奋的浪潮(当然了,文体类观众或许感受强烈甚至要“长跪不起”)。最后阶段总算靠时间的维度制造了一些高潮,让整个影片不至于全程单调乏味。值得称赞的是,诺兰用影像表现出来的科学理论不仅具有说服力,还通俗易懂,这是他的厉害之处。可即使这样,也无法掩盖整个影片大多数时候的单调乏味是那么坚挺的存在。“为赋新词强说愁”是诺兰在这部电影叙事上把控不给力的一种“诗意表达”,而通俗一些的说法则是:为了科学道理而讲故事给你,而不是“讲个故事给你,饱含科学道理”。这就有种生硬的感觉萦绕其中,似乎诺兰兄弟构建的这个故事并非是始于一个故事,而是一个科学道理。以往,诺兰会用看似乱七八糟实则严丝合缝的方式来丢出一个故事让你下巴摇晃,而今,诺兰用看似严谨完整实则生硬古板的方式甩出一份科普让你不明觉厉。如你所知,影片被定义为硬科幻作品,这就意味着这部电影所有想象力的呈现和故事的讲述都是基于已然被公认可以进行教育传播的科学理论之上进行架构的。这是一种尊重科学的艺术创作,但不代表必须要被科学“绑架”。诺兰的才华因为被科学“绑架”而无法横溢,却又无法填充其野心,以至于在叙述整个故事的时候,不仅没有了以往的新意,还显得很不给力。影片一开始就没交代好库珀的离开,也没铺垫好父女的情感,在星际穿越的过程中,团队间人物关系的梳理以及“历次任务”的背景交代也还可以做得更好,但显然失去了把控,以至于最后的结尾并不顺畅,总有一丝别扭横在其间。这大概就是《星际穿越》看完之后,故事经不起摩擦的原因所在,或许,它应该套一双滑板鞋?电影的情感表现也有失诺兰水准,这么说估计要招来一批感动得“内心受了冲击”的朋友一轮有力的反击,但事实就是如此。倘若诺兰想要表现的仅仅是父女情感的回归,那格局未免太小。然而,倘若是要表现整个人类之于地球、自然甚至宇宙,还有时间的那份情感关联,那影片表现出来的则显然不够宏大。究竟要强调哪一种情感,只有诺兰最清楚,仅从影片本身来看,与其说是要表现人类与时间、空间的情感关联,不如说是纠结于自我救赎的个人情感。影片在情感表达上的这种定位不清,让其在体现人类与时间空间的情感关联时气场不够,在体现父女亲情的救赎与回归时又格局不够。甚至《银河护卫队》在表现人类与时空的情感时都要比本片来得浓烈,至少大多数人会在一排排战机排在一起抵御侵略者时,感受到一股热血沸腾的情感迸发。但《星际穿越》并没有迸发这样的情感,影片的末日危机没有体现出强烈的危机感,星球拯救也没有体现出宏大的英雄气势,时空穿越和宇宙遨游也没有体现出令人惊叹的气魄,这不是情感敏感度的问题,而是表达的不足。一部靠配乐来作为主要情感烘托的电影,是很难荣登牛逼之巅的。总之,纵向对比,这不是诺兰最好的作品,所有评价都不要带着粉味,大师的牛皮不要随意代吹,那可不是在爱诺兰;横向对比,《星际穿越》是部不错的电影,即便是有那么一些瑕疵,也还是值得一张电影票去体验一番,比多数国产片还是美不少的。PS:觉得还是有必要说明一下,由于多数朋友并没有一字一句全部阅读的耐心,“浏览”完文章之后难免有些观点上的误解,在此重点说明一下:1、文章一点表示《星际穿越》是烂片的意思都没有,即便是指出了其中的瑕疵,也还是说明了这是部不错的电影,只是没吹的那么厉害而已。2、如果非要扣上一个反对什么的帽子,那必然不是反对电影或者反对导演本身,而仅仅是反对“带有强烈粉味的吹捧”以及类似于“史上最牛”、“年度神作”这样的吹辞。3、一切讨论都是基于电影,基于这个影像讲述内容的,而不是要建立在某个学科或者某个理论上的,我们谈论电影的时候就谈论电影嘛。此外,非常感谢大家在评论区的讨论保持了文明,还展现了不少理性和克制的讨论,没有太多的攻击性言语和辱骂式用词,倍感欣慰,谢谢了。答案源于个人专栏,欢迎交流。
好看,就是好看。这首先是部商业电影,三个小时,如果不好看,会有多少观众看下去?不能收回成本,下次真就没人拍给你们看了。同上,只必须要让大多数人都喜欢,你搞的那么小众,那么隐晦,那么高深,你考虑过那些不懂物理,不懂科幻的妹子们的感受嘛?考虑过那些年长者的感受嘛。不管首先还是最后,它是商业片,要赚钱,要养家糊口。这是最重要的,麻烦所有批评的人,想想这个,在这个基础把片子拍的艺术,有内涵,才是片子牛逼的地方。还有,都说简单我已经在上面答案的评论里发现好多不懂装懂,连最基本里面物理概念都搞错的装B之人,所以您说还要拍再高深点。。。我估计是不想看到这些乱糟糟的。。。我懂了。嗯,一定是这样。。。
下午刚刚去电影院,给我的感觉就是2001+盗梦空间+大刘的感觉,虽然是部商业片,但是科幻味相当的硬,上乘之作,比起沉闷的2001,这部真的毫无尿点。不过作为一部商业片来说,不可以避免的大团圆结局让我不是很舒服,如果结尾是马修麦康纳掉进黑洞,在人类的时间线中永远的在下坠中,而安妮海瑟薇用最后的能量飞到其男友的星球,发现男友已死,但这个星球确实适合人类居住,而此时地球已经没有了生机,安妮海瑟薇,成为了整个宇宙唯一的人类,一个人在陌生的星系在陌生的星球,带着900颗受精卵延续人类最后的希望,那样,我觉得比较符合我的口味
星际穿越很不错。《三体》何时拍成电影呢?
如果要在一部电影里把前沿的天体物理学、广义相对论等理论写实化,又得揭示人性的亲情、爱与阴暗,另还需展现人类对星辰大海漫漫征途的无畏探索,最后还得确保观影难度满足全球受众,这种操作就算是诺兰大神也完成得不好。像阿方索的《地心引力》一样在某种特定的类型片上发力更易受到好评和宽容。热爱潜水的卡梅隆很想看看沉在海床上行将朽化的泰坦尼克号,伺机拍了那部同名电影满足私心。曾想成为宇航员并对《2001太空漫游》顶礼膜拜的诺兰,在前作们赚足口碑与票房后也是该大胆的卸掉标签做一做自己的太空梦了。于是这部电影有别于以往,它几乎不消耗脑细胞,没有万万没想到的诺兰式结局,没有绕着弯的叙事,把复杂的物理理论简化,连物理学大拿兼编剧基普索恩在引力物理方面擅长的关于时空扭曲的酷炫假说都没有着墨。编剧干脆多处开挂,神般存在的高维智慧面对即将灭绝的人类,先在土星附近(为啥是土星?纯粹是颜控,就因为它有光环看起来更帅)放了颗爱因斯坦罗森桥型传送球,又在温和不撕裂型黑洞里捞了男主角并授其引力波操控大法。最终出炉的是一块脆皮蛋糕式的科幻,刚咬到外壳感觉很硬,再下口实则内馅松软。诸位憋了“神作!”“彻底跪了!”之类评论并准备看完马马点击发送的诺兰迷们,咱们下次吧好么。还是得感谢导演给天文迷们带来那么十几分钟的宇宙奇观IMAX大画幅展示,那一刻有如自己身在天文馆。有两点致敬还是得表态一下,献给:那些代表着人类永无止境的好奇而不畏牺牲勇闯太空探索的宇航员;那些在其他人类尚还年幼无知看不懂其所留下的瑰宝的理论物理学家。
天文学的尽头是量子力学和物理学, 物理学的尽头是哲学,而哲学的尽头是神学(宗教学)。
杨老头说的。
今天刚看,来重点说一下电影中五维世界在三维视界(电影镜头展现给我们的视界)展开的地方(以下内容纯属猜测,没有任何资料参考)。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角面对的有很多个片,每一个片又是类似『动态模糊』的效果(记忆中是两个垂直方向的动态模糊,只看了一遍记不太清了),根据《三体》里在四维世界看三维是无限细节的描述,镜头中每一个片应该是在所有方向上『动态模糊』的才对,但那样观众就什么都看不到了,所以导演选择在两个方向上『动态模糊』简单象征一下。以上面推测为前提,我认为镜头中的每一个片都代表一个四维世界,这个世界是纯几何上的升纬,类似二维到三维,所以在电影设定里,第四纬度不是时间这样的特殊纬度,而是点、线、面、空间之后的一个东西(谁给个名字?)另一个证据是,电影中从不同的角度给了主角女儿几个镜头,也就意味着主角是可以同时看到女儿的各个方向,也符合在第四纬度看三维世界的描述。但我们知道,主角看到的女儿是三维的,并不是无限展开的,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之所以主角能从『动态模糊』的无限细节中看到三维世界的样子,是导演为了照顾观众而特意这么拍的,其实周围的『动态模糊』效果才是真正四维世界看三维世界的样子。另一种解释是,主角在五维世界看三维世界的女儿,对视觉信息的理解肯定会和三维世界的我们看自己的世界有所不同,电影镜头里反应的是主角理解后的画面,而不是用五维世界在三维视界(电影镜头展现给我们的视界)展开的画面。既然第四维是那个片,那么第五纬就只能是特殊维度——时间了。镜头里的所有片组合成了一个类似三维空间的样子(猜测这也是电影镜头的局限,四维世界应该存在于五维世界的各个方向,不可能有三维空间的样子,但这样观众就没法看了,可以想象把镜头塞进一个实体球里能看到的东西)应该就是四维世界在五维世界的排列,按四维看三维是无限细节推下去,五维看四维也应该是无限细节,只不过这个是特殊纬度——时间——上的无限细节,即,主角能同时看到女儿各个年龄阶段的样子,事实上电影里也却是是这么演的。最后补充两个细节:主角费了很大的力才能敲落一本书这个细节也很好玩,证明主角实际作用在书上的力是五维世界的力在三维世界的投影,如果主角的方向不对,可能需要更大的力才能打下来一本书,甚至根本无法击落一本书。主角播秒针的时候你会发现在五维世界看来那是一条很粗的模糊的线,这个其实不很严谨,因为从四维看三维(之所以说是四维,是针对五维世界排列的众多片中的一片),一个秒针展现出来所有细节后应该比镜头里的那个模糊的粗线大得多,这里应该也是为了方便观众观看,如果整个镜头全是白的,就不好看了。按照记忆中能说的就这么多了,等有数字版资源之后,多看几遍再补充。---------------------------------------补充1:现在回过头来再审视这部片子的价值,你会发现它带来了一次巨大的,自发性的科普
作为一部电影硬伤太多;作为一部科幻电影刚刚良好。明年奥斯卡有可能获得提名的只有视觉效果,欢迎挖坟。
唯有爱,可以让时间倒转—《星际穿越》观感
昨晚看完《星际穿越》,回家努力的百度着电影里不懂的知识点,天体物理,、爱恩斯坦的相对论、牛顿第三定律、量子论、墨菲定律。。。。。太多太多的内容,比较烧脑的电影,记得在十年前打算努力看霍金的《时间简史》,看了三分之一就没看下去了,昨晚在电影院突然想起这本书,还是要找出来补补脑,喜欢这电影的会觉得无以伦比,看不懂的也无需较真了,看完电影,还要较量一下智商高下就完全没有必要。
一直期待着诺兰的电影,上次的《盗梦空间》至少看了6次,每一次的感觉都不样,每一次都会沉浸其中许久,这一次,感觉比《盗梦空间》还要好看,《盗梦》是人内心的探索,是讲述夫妻之爱,《星际》是人自外的探索,最终又回到了内心的对话,讲述的是父女之爱,看了很多的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也不想照搬了,因为没有什么意义,只有自己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在《盗梦空间》,诺兰不断提醒人类,別再相信头脑建构的世界,要醒来只能置死地而后生,勇敢从过去死去,才能真实存在。到了《星际穿越》,则回归到爱的救赎,唯有爱,才可以让时间倒转,爱,是拯救人类的唯一途径!生命的维度在于信仰、勇敢、爱!如果真的有外星高等生物,诺兰一定是外星人来唤醒人类,感动和震撼!要再看一次。
豆瓣9+评分实在虚高。我只是想问问高票答案中所说的什么有史以来最好看的商业片,什么对诺兰的怀疑烟消云散等等,敢不那么带主观跪舔情绪吗。我只想说一句,能把拍《致命魔术》《记忆碎片》的诺兰还给我们好吗,那种让人拍案惊奇的构思,天马行空叙事去哪儿呢。但,无可厚非,《星际穿越》是部不错的电影,不过,真不是一部不错的诺兰系电影。
第一次对诺兰这名字有印象,就是《黑暗骑士》,“you,complete,me”倒吊的小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已经中毒了。这人实在太对我胃口。(就算黑暗骑士崛起玩砸了我也还信你啊诺兰!)人性这个话题永远都是他爱玩的,每次都会有一个主题,《破碎记忆》是“逃避”,《黑暗骑士》是“牺牲”,《盗梦空间》姑且可以算“猜忌”,这次的《星际穿越》我觉得应该是“自私”。生物为了求生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对于生这件事,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最直接的就是长命百岁永生不死,不过大家都清楚这有限度,而后代可以承继“我”的一部分代替“我”活下去,后代就是“我”的一切。为了儿女库珀可以放弃自己前半生的追求去做个农民种地,“你说我喜欢种地?”最后对着女儿的这句话,千言万语尽在于此。当一切希望尽失只能拼命苟活的时候,忽然出现一个可能让儿女获救,就算可能性低到几乎要忽略不计,而且代价是让自己永远离开儿女,这件事他最无法接受的事,为了生的希望他也能接受。这也是当他得知plan A只是个幌子的时候不顾一切也要回去的根本原因。人类的存亡算什么?只要能让墨菲活下来,拯救人类这种事只是捎带的。(好吧顺带说句题外话,儿子的存在感实在太低了,低到可以直接删掉的角色,我根本记不得他的名字……)这么说可能有争议,为了延续生命这件自私的事上,库珀是最坦荡的,毫无遮掩。曼恩博士是自私的最标准形态。Dr. Mann,这名字绝对是故意的,man,我猜是想指代人性。曼恩是个……想了不少,最终还是觉得他只是个没能认清自己的人。教育的好处是,可以让人更好的掩盖自己人性的缺陷融入环境,不过这仅仅只是在日常这种环境下,也许因为自己的学识带来的荣誉感(知识分子很难抗拒名留青史这件事),也许是使命感,曼恩走了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路。布兰德博士挑人的时候就很明确,不可以有家人,因为这是一条死路。被巨浪袭击速死已经是最好的选择,曼恩要面对的是缓慢且必然的死亡过程。时间可以消磨掉一切,无论他临行前他为自己准备了多少写着勇气和觉悟面具,漫长的时间都足以撕碎这些,把那个懦弱的本我拉出来丢在那个荒凉的星球上。他的懦弱不止体现在想要求生这件事上,求生是生物的本能,这句话他一直在念叨,这没错,甚至他对哈珀下手,我都可以理解。他想要的是全方位的活下去,而不是因为撒谎身败名裂被人救回去,以他的学识和智商一定可以编造一个完美的理由让自己像个英雄一样回家,所以必须把见证人全部灭口,这合乎逻辑。但看看他砸破哈珀的面具之后干了什么,“不行你太痛苦了我没法眼看着你死”,完美无瑕的懦夫。跟他正相反,黑人罗米利的坚忍表现的实在太少,库珀和艾米莉亚回飞船之后那句“我等了你们二十三年”,片场里哄然大笑,我完全没笑的出来。孤身一人坚守二十三年,同时尽一切可能做自己能做的事,这才是真英雄。老布兰德博士这个人,出场甚少,台词也不多。他做了三件事,建立殖民卫星的理论基础(plan a),给自己亲女儿一张单程票去星际移民转移人类火种(plan b),同时自己留在将死的地球上推进plan a的各种准备。他很清楚plan a的致命问题,完成殖民卫星的升空需要他的反重力研究,完成反重力理论的计算需要从奇点里采集的数据,而奇点里无法送出任何数据,理论研究不可能完成,他在做一件注定不可能成功的事。这种情况下仍然坚持plan a原因,应该不是什么决不放弃任何希望,而是制造希望。人可以在任何困苦的环境下坚持下去,只要有一个终有一天会获救的希望,没有希望,什么秩序都无法维持住,眼前的一切瞬间变成地狱。“不要温和的走进那个良夜,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这句话就是他的自勉,纵然身死也要用自己的名节维持一个谎言,绝不向末日屈服。这种人也会自私吗?我觉得,是会的,当plan a彻底终结,留在地球上的人消亡殆尽,他的女儿就是新的夏娃。某个角度来说,没有比这更有野心更自私的计划,人性永远是复杂的。
《星际穿越》 年度最佳
推荐IMAX观看
开头少看了几分钟,中途尿急,又隐去了几分钟,本人普通2D看的,所以还想去IMAX在看一遍。
在宇宙的彼端唯一能让人感受到的是爱。用爱的力量贯穿于科技,这或许才是所有科技发展的起源和目标。
自己不懂物理学天文学等等,但是《星际穿越》所构建出来的外星系感觉,却隐隐符合自己所能接受的逻辑,时间的相对,虫洞就是捷径,人类需要自我拯救等等。绝美的画面,震撼的音效,马修面对时间的流逝子女长大之后的痛苦,太打动人心,飙泪的节奏。
从开头到结束,似乎更像是一个人的自我救赎,陷入困境,自我拯救,面对危险,回忆时光,从新出发。
大师级电影,看完久久不能平静。祝观影愉快!
============以下内容均为原创============
克里斯托弗诺兰继《盗梦空间》后的新作品今日正式在大陆上映。赶着最火爆的晚间场去的,匆匆进场时已是熙熙攘攘,我的座位早已被一群情侣占领,只留下唯一的不起眼的无人问津的空隙。
屏幕上还播放着姜文导演的《一步之遥》广告,那将是我这一年最后要去影院看的一部,就像2011年冬季《让子弹飞》那个寒冷而有趣的夜晚一样。兜里的钱已经付不起一张10块钱的爆米花饮料券。戴着帽子,穿着高跟皮靴的姑娘一手掏着旁边的爆米花,一边端详着自己的手机。身旁的一哥们则轻声抱怨着三个小时的电影怎么熬,然后如强迫症似的摇摆着自己的脖颈,张开那优雅的大嘴。
就像在知乎里看见的那些问题一样,大陆的人们似乎不习惯自己闲下来——盯着屏幕——不管是电视还是荧幕,总是得在嘴里嚼着点东西,才能打消时间的流逝。但这部三个小时的电影不会让你有这种想法。我是冲着IMDB9.2高分的评分来到这里的,诺兰作为一个善于构建影片叙事的导演,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也许在电影的厚度和深度上达不到欧洲电影节所亲睐的艺术片水准,但在商业领域则是充满威望,就像诺兰那些的前作一样。电影就是流动的画作和照片,有很多处镜头,其实是可以细细品味的。大家总是抱怨生活的无聊和趣味的匮乏,文艺青年们也老要跑到西藏去感悟人生,倘若静下心来,一部电影就能让我们看到崭新的世界。
出道的处女作《追随》,黑白电影,一部冷峻而短小的作品。然后是《记忆碎片》,这部让我叹为观止的作品,有着精彩的剧情和镜头剪辑。 接着便是《致命魔术》——但我认为风格有点雷同了。再后来有了口碑颇高的《蝙蝠侠前传》三部曲和《盗梦空间》。
现在,到了《星际穿越》。
在讨论这部电影之前,允许我提到另一部著名的超前的杰作——《2001太空漫游》。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诺兰在影片中有多次明显的镜头,是在向《2001太空漫游》的镜头”致敬“的。库布里克,这个伟大的美国导演,风格为我及其欣赏,不仅仅是在20世纪70年代就上映的这部充满了哲学和理性思辨的科幻片(开头是数分钟的黑屏,随后便是太阳从地球的边缘缓慢现身,伴随着震撼人心的老施特劳斯的取自尼采的交响诗作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我将在后面继续提到这部冷门的、被人斥为故弄玄虚的、神奇的作品。
本人智商不高,小时候强项是自然地理,硬科幻读的不多,但是有幸在暑假接触了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感触颇多(听闻最近大陆已经开始筹划电影,感觉要坑),结合这部电影,有一丝《三体》的影子在里面。先说说个人理解的电影剧情吧。(想要看电影的且不想剧透的可以略过下面这段话)
电影开头男主人公所身处的世界正遭遇沙尘暴危机,男主人公前身是宇航员加工程师。人们开始全力支持农业,放弃科研,尽管各种粮食作物的种子正逐渐濒临灭绝。为了拯救世界(已经麻木了,isn't it?),男主人公要离开自己的父亲,女儿和儿子。
其中女儿和父亲的感情很深,而且常常在书房中看到书的离奇掉落和移动,声称房间里有幽灵存在。
结果在一次沙尘暴后,父亲和女儿看到了房里沙尘的掉落有着规律的轨迹,反应了重力的分布不均,而且沙子在地上掉落所显示的明暗代表了一种二进制表示的坐标,根据这个坐标,父女找到了当时隐蔽的北美航天局。
然后就是脑洞时刻了。航天局教授BOSS告诉他们他正在执行一个拯救人类的计划,飞出地球,找到合适星球。因为在几十年前土星附近出现了多个虫洞,虫洞(当代理论物理的理论之一)可以跨越空间,直接帮助人类到达超出太阳系的另一个地方。BOSS已经派遣先遣部队过去探查情况了,有三个星球返回了乐观的信息。
而且,虫洞是人为制造的,说明有个更高级的智慧文明(就像《三体》里面)在帮助人类。BOSS于是决定再派几个人,由男主人公带队。并制定了A,B两个计划。A计划是找到星球后返回地球移民,B计划是就地建造殖民地,飞船里有上万个受精并冷冻的受精卵。显然男主人公因为对地球和亲人的牵挂,想执行A计划。
两个潜在行星的恒星是一个老化的黑洞。另一个星球则是在更远的星系。
然后这里又用到了相对论。男主人公和同伴在到达第一个星球后,发现了这里只有巨浪和海洋,还差点送命,等他们返回外太空的母舰后,地球和外太空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三年。
接着是第二个,这里只有冰雪覆盖,而且男主人公遭遇了先遣部队留在这里的人的欺骗,原来BOSS早就决定放弃人类和A计划了。男主人公的队伍在这里遭受了意外,损失了一个同伴。后来千辛万苦返回母舰后,飞船已经掉入了黑洞的引力范围内。
男主人公把自己和幸存的另一个女同伴用舰艇分离了出去,女同伴驾驶飞船飞向最后一个可能有生命迹象的星球,而男主人公则选择掉入黑洞。
掉入黑洞后,男主角来到了一个有着无限镜像的立方体空间。六个面都被一层层书架遮住了,而且无法穿越。男主角只能用引力来进行联系(时间在各个维度间无法穿梭,只能压缩和拉伸,既无法使时间后退,而只有引力可以在高维和低维间存在)。他惊恐地发现书架的另一边就是女儿的书房,他自己则是那个幽灵。
以下这是个人的乱猜想,没有科幻根据,我也不怎么了解相对论弦论等理论物理的最新成果。如果有瑕疵就忽视吧。
这里到了平行宇宙的领域了。私以为平行宇宙就是一个无限的循环的嵌套模型。平行宇宙没有起源和结尾(即无限),不断地刷新出新的平行宇宙。或许平行宇宙也可以理解为各个维度,维度之间无法直接接触。我们的三维空间无法接触到四维或者五维空间,除非出现了像《三体》里所提到的翘曲点一样的东西,可以让我们进入到高维空间的碎片里。
书架这边的男主角无法同另一个维度(或宇宙)的女儿产生直接联系,只有观察和记录可以生效。于是男主角用引力操控书本和沙子的轨迹,正好产生了之前女儿和另一个自己所看到的景象。
这时同样掉入黑洞的智能机器人同男主角取得了联系,告诉他自己被更高级的智慧生命解救了,后来男主角恍然大悟,这些智慧生命就是今后的人类,他们居住在五维空间,而且创造了那些虫洞、黑洞里的这个立方体,etc.目的是为了解救自己的先祖,也是为了解救自己(这是一个循环的嵌套,平行宇宙,必须得做,不然这个循环逻辑就会崩溃)。于是,男主角用传达过来的信息翻译成莫尔斯电码,用引力操纵沙尘落到书房里当年送给女儿的手表上。成人后的女儿看到了这个密码,破译了它,并得到了宝贵的科技信息(引力方程信息?),最后解救了人类。
剧情简介完毕。下面来说说《2001太空漫游》同《星际穿越》的某些异曲同工的联系。
库布里克,这位导演了《发条橙》的美国人。我还依稀记得当年我用IPAD快播下载《发条橙》的记忆——躶体,性交,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暴力,黑色幽默,讽刺现实,后现代元素,刺激的画面,让我对这个导演肃然起敬。
《2001太空漫游》关于宇宙航行的镜头开创了当时电影界的里程碑。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被始祖猩猩围绕着的黑色方尖碑,以及一到宇宙真空就出现的完全静默(没有配乐没有对白没有声音)——反映了真空中声波无法传播的事实。还有那精彩的特效,尤其是在飞船落入方尖碑时所出现的数分钟时长的光怪陆离(颇似千千静听播放器中梦幻星空的效果)镜头——显然,诺兰在太空航行和黑洞坠落中借鉴了这些镜头,这得感谢库布里克。
下面说说影片中我印象深刻的镜头。
影片开头的风景壮丽。伴随着地上扬起的黄沙,无边的玉米杆蔓延了整片平原。影片的基调并不轻松,镜头的风格在开头就营造了一种阴郁,昏暗的氛围,这或许是诺兰作品一贯的风格。从《追随》到《记忆碎片》再到《盗梦空间》,看他的电影不会让人轻松,即使他在这部电影里打人性牌,亲情牌,可在我看来,诺兰的根本特点就是他那英国人骨子里沉默而理性的一面,我不需要轻松,只需要让我完全地沉浸到电影塑造的那个世界中,去感受,去思考,去悲伤,去惊叹,而不是去一边嚼着爆米花,一边琢磨着这个陪女友打发时间的活儿啥时候结束。
沙尘暴过后引力作用下的沙尘镜头。流沙像竖琴的琴弦一样不间断地留下,阳光透过沙尘倾泻下来,照在地板上,妙不可言。
接着是飞船发射时刻的镜头。模仿电视直播般的角度对火箭各部位分离进行特写,伴随着真空中戛然而止的沉默,然后是声音,然后沉默,如此反复,《2001》的细节又浮现在了我的脑海里。
飞船上。男主角库珀戴着耳机,同另一个黑人同伴聊起天来,听着他的抱怨,然后把耳机塞给了对方。黑人兄弟将它戴了起来,影片里随即出现了雨声和虫鸣。一刹那间,我立刻感受到了导演的独特之处,我本以为那会是一段流行音乐,但库珀用这段地球上才存在的自然录音,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巨浪历险。很是刺激。典型的商业片元素。
短短的几个小时过后,库珀一行人返回到母舰后,母舰上的黑人同伴已经经历了二十三年的时光,胡须布满了他的两腮。库珀亟不可待地冲向信号接收屏幕,看着这23年来从地球发过来的消息。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地球那边的儿子已经从有了女友到成立家庭,再到生出孩子,而女儿也已经成为了航天局BOSS手下的科学家,他们都对父亲归来的可能性感到绝望,认为父亲已经死去,自己只是在对着没有人接收的无边的星际空间自说自话。这里是个比较煽情的桥段,坐在我后边的某个姑娘已经开始啜泣了。
男主角库珀和女同伴关于二次选择的争论——是去第二个位于黑洞星系的星球,还是去更远的另一个星球。女同伴起初坚持要去更远的那个(事实证明那个星球正是正确的选择)——因为直觉判断,feeling,而不是理性和客观分析——女同伴的情人正是去往那个星球的先遣队员。用女人的话来说,也许对方已经不在人世,但她依然想去那里——这里,导演刻意暗示了一个根本性的价值判断:是跟随自己的内心——内心对于另一个人的爱念、对于地球上亲人的感情,来引导人们前行、来支撑这群人类的拯救者;抑或是用牺牲大局,用抛弃自我,用理性客观的态度来决定人类的生死(即选择B计划,放弃地球上的人类)。
最后,库珀选择了更近的,结果背叛了他,迎合了导演的想法——更远的那个才是正确的。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尽管这是2D电影,但影片中对于宇宙航行细节的处理是很细致的。诸如为制造重力,飞行器一边推进一边在垂直方向上自转,阳光随着飞行器旋转而产生的明暗交替,光线在宇宙黑暗中产生的三原色光谱——都异常清晰而明显。
尤其是结尾人类在土星附近建造的圆环形空间站——和《三体》里刘慈欣所写完全一样,人们依靠空间站环绕中心的自转产生重力,土地和房子顺着水平的方向开始沿圆弧状弯曲——这里又出现了尖叫。
黑洞的特效做的也非常不错。我非常喜欢之前以土星圆环为宏大背景,屏幕中有一个小光点闪烁着的镜头,就像飞船穿梭在黑洞的边缘上那样震撼。从这种刻意的宏大和渺小的对比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和惊叹。
同《盗梦空间》一样,诺兰在《星际穿越》里选择回归亲情。库珀最后掉入了黑洞之中,结果里面竟然是以后的人类所创造的小宇宙(有点类似《三体3》结尾)——一个立方体,从里面可以观察到另一个时空,并通过引力对那个时空进行接触。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了在茫茫的多重宇宙嵌套中,正有无数个这样的立方体,无数个库珀,无数个之前的世界在上演。
于是乎,父亲拼尽全力,试图去引起书架背后女儿的注意力,但这永远只会是历史的重演。我们观众亲眼看到了平行宇宙的魔力——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想,不过是逻辑运行的命中注定罢了。
看到这里,那些没怎么接触科幻的女同志惊呼了起来,每个观众都屏气凝神,全场都密切注意着剧情的发展。
最后,解救人类的不是库珀,而是库珀的女儿,以及他们父女之间爱的纽带。
成人后的女儿注视着书架,想通了一切,她哭喊着大叫,父亲就是她的幽灵,他就在那里。
女儿拿起了父亲临走时送给她的手表,意外地发现了上面有莫尔斯电码。电码记载的就是决定人类命运的信息。
女儿的名字叫”墨菲“。
“墨菲定律”的根本内容是“凡是可能出错的事有很大几率会出错”,指的是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有大于零的机率,就不能够假设它不会发生。
可能发生的原因——导演想告诉我们——就是爱。当然,人们会觉得,这个主题其已经烂大街了。
但我还是要说。
情感和爱,这个或许在人类进化之前就存在的我们无法解释的东西,或许是客观存在的,只能靠体验和直觉感受的。
这是那个关于星球选择的讨论中,女同伴所阐发的观点。或许有点神秘主义,但和无数科幻作品一样,爱和情感是永恒的命题——就像《三体》结尾云天明和程心因为一次引力黑域的意外,时间过去了几十亿年,天人两隔。
我最近有了这么个观点,电影(也包括所有的艺术创作)的三个目的——一是创造另一个世界——这个真实世界所没有的东西——或浪漫或现实。
浪漫主义的幻想——像《太阳照常升起》和《柏林苍穹下》一样疯狂地幻想,去展示人类、情感、一切,一切我们从现实中所麻木的,忘却的,丢弃的东西。
现实主义的虚构——这种更为常见,几乎所有的影视作品都符合这个特点。比如我最近看的《shameless》,就是改编自英剧,取材于美国芝加哥,结合美国底层平民的现实生活创作的。二是展现矛盾,表达矛盾。生活是矛盾的集合体。最典型的就是理性和感性的矛盾。到底是选择让人冲动的爱,还是抛弃感性的理性?三是记录人类所能感知到的一切。比如纪实文学和纪录片。
影片结束后,走在夜晚安静的人行天桥上。
或许是APEC限行的缘故吧,两侧的车辆并不多,一对情人正站在栏杆边凝视着道路的远方。
我脑子里闪过这么一个奇怪的想法:诺兰仿佛站在一队人流面前,捧着自己的作品,小心翼翼地端着,谨慎地展现给世人,嘴里说道——
我做的怎样?
诺兰其实处理不好情感的表达。要么过于浓烈,要么浮于表面,以至于会被人挑刺,有点类似刘慈欣的《三体》。
不过,这并不会妨碍他继《盗梦空间》后又一个高峰的到来。
早点睡觉,明晚还有大剧院的马五等着我。
“稍等,让我现在再次回味一下,再回答”---------- 如题问答看完interstellar,更多是大与小的震撼,还有回荡在脑海中的伤感。即使在Cooper最终还是和女儿团聚,但我依然觉得此片让人看完格外难过生与死,无限与有限在这部电影中的博弈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有同样的感受,或许只有宇宙能让人置身于一种令人窒息的孤独中(影片让我们感受到了),死亡或许已经在这种环境下不会显得那么的可怕,最为可怕的是时间,是给你无限的时间。这时连机器人的一句话或许也会是平息窒息的最佳良药。2001年曾经有一个短片《父与女》,是迈克尔·度德威特的,高中期间看过,大学的时候课堂上又看了一次,只有8分钟(附带了视频),故事是这样的:父亲在拥抱家人后坐船离去,女儿每天日复一日的在湖畔等待父亲归来,直到长大,结婚,老去。已是老妇人的女儿最终来到业已干涸的湖中,找到父亲离去的船,躺到里面,像回到父亲怀中。
/v_show/id_XNDM5NDI1NjU2.html
片中女儿的守候,这种情况同样也伴随了墨菲的一生,信念支撑了她见到父亲最后的那一面。即便这也是伤感的。对Cooper而言,他所做的一切,包括去寻找未来拯救人类的地方,都是出于爱。起点到终点,从头到尾都是发生在女儿的地方,在她的家中。因为是科幻片,我们不需要去揪着一些所谓的bug,不合理的地方去争论,这部片子也是基于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的理论成果,而他的理论成果基本都在他的著作《黑洞与时间弯曲》一书中,本文的科学知识基本都是我在这本著作中看到总结的。 该片剧情将涉很多的科学概念,包括虫洞、黑洞理论、相对论,万有引力等等。导演用模型去模拟真实 ,没有大篇幅的宏大银河与宇宙美轮美奂的画面,更多是用器械的细节刻画来让我们感受存在。背景音效在飞船的内外切换,爆炸的瞬间都非常的棒。总之,《星际穿越》(Interstellar)目前为止进人类电影史前50部作品,也不为过。“或许我们今天所有的研究都是对的,或许全都是错的,一切依然是0,依然是未知”物理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这部电影说,神学的尽头是人。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完 )附上海报高清壁纸,供大家做手机桌面
我来说说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太空精神。    人是活在当下的,看重眼前的利益,但是现实的喧嚣和安逸太容易让人一辈子把注意力放在了地面,忘了还有诗和远方的存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我们的种群而言,除了耕耘好脚下的这块土地之外,也应该有一群人用深邃的眼观看到更远更远的未来,看到我们脚下土地的贫瘠,看到我们头顶之上那片无边无际的星空。    历史上人类对星空的探索虽然屡经挫折,但是可以说没有停止过努力,而大多数星空探索的理论,对于普通人而言,还是存在着较高的认知门槛,而各种艺术作品的存在,温和无害的降低了这种认知的门槛,普及了众多简单的科学知识,这些作品的存在,除了满足人们的求知欲之外,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时不时的提醒作为个体存在的我们,应该打开思维,站在更深邃的角度审视我们的存在,站在永恒宁静的深空俯视我们的星球,我们的种群。    科幻作品的存在给人们打开了星空的想象力大门,因为背靠科学,面向未来,它理应被赋予更超前、更宏大的使命感,作为种群脚步的前哨站而存在,而最优秀的科幻作品,娱乐化只应该作为它振臂高呼的手段而存在,它的终极使命在于警醒、反思、激励、歌颂无畏与进取。    科幻作品与时代图景密切相关,工业革命时代,对真理的解释权,逐渐从神祇被夺回到庶民的手中,种群逐渐找回了对自身的自信,这时候的科幻作品,大抵是如儒勒凡尔纳那般的自信、积极乐观,充满着向上的精神面貌,而到了后工业时代,科学在种群自身的内斗中发挥的反面作用,也在科幻作品中得到放大,这时候的作品多了反省与怀疑,从两次世界大战到冷战,科幻作品的精神随着时代跌宕变化,中间也出现了对科技本身的怀疑,对地球本位主义的眷恋,太空精神中豪迈的自信开始逐渐多了些谨慎与怀疑。    对科技本身的怀疑与对人性本身的怀疑经常被捆绑在了一起,除了对科学的反思,人对自身的认知也多了几分消极意味,《星际穿越》中探索者马特达蒙的沦丧便是一类,机器人对人类的反噬也是一类(如《2001》中的HAL),科技的反噬和人性的沦丧经常出现在这几十年的科幻作品之中,这本质上属于科幻终极使命的警醒与反思一类,是一种有益的思考,但是过分宣扬便容易流露出消极的态度,不幸的是在商业电影的模式化套路之下,不分青红皂白加入的人性沦丧与科技反噬已经让这种没有思考的反思显得廉价。    猎奇心则可以转变为一种探索的激励,科幻片中太空探索与外星生命的相遇并不少见,这种接触有善有恶,大抵都是为吊足人的猎奇心,营造神秘感,激励人类探索,而具体形象之差,大抵也与时代有关系,冷战阴影下产生的异形、怪形让人恐惧,而苏联解体之后的外星人大多和善,即使爆发战争,也是以人类正面力量的胜利为主,但是目前看来,这种类型片剥去了太空探索的外衣也可独立生存,已经很容易与普通的怪兽电影混为一谈。    另外还有一类作品有浓厚的取向:地球本位主义,这种精神主要过分宣扬太空探索牺牲的可怕、深空的黑暗、以及地球母体的眷恋,2013年的《地心引力》在笔者眼中就是太空失败主义和地球本位主义的一个代表,这种科幻作品本身是歌颂探索的,但是在表现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差,容易给人带来负面的错觉。读过《三体》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托马斯维德,他有着明确的太空立场,种群的生存延续高于一切,相反那些左右摇摆无立场的好人却显得多而无用,摒弃维德身上不择手段的所谓劣迹,笔者高度认可他“前进,不断前进”强硬、外向的太空精神, 向往太空探索中的进取、无畏与牺牲,故对科幻片中表现的太空失败主义以及地球本位主义嗤之以鼻,要是连想象力都如此摆脱不了母星的重力作用,更何况真正的太空探索。《星际穿越》两线叙事之下,本质上歌颂的是父女之爱,但是并不妨碍其中对大无畏太空精神的歌颂,主角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给种群的延续犁取了生存的空间,但之后掉入五维的段落,虽然完成了闭合,但是给我留下了难以言说的遗憾。    在《星际穿越》中,男主角最初的动机除了太空探索的精神,归结起来还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免受灭顶之灾,在电影中则表现为父女之间的承诺,以爱之名。所以男主角从一开始便留有回“家”的心,仍旧带有一丝地球本位主义的影子,当然在电影之中,诺兰通过强有力的煽动,将人性与牺牲架上了高高的神坛,被绑架到如此高的地方,作为被感染对象的观众也就骑虎难下了。    诺兰本质里还是熟谙好莱坞情感内核,《星际穿越》中的情感内核始终基于父女之情,就像风筝一样,不论飞了多远,都还有个回去的牵挂;《盗梦空间》的情感内核则是丈夫对亡妻的爱,所以不论在几层的梦境里面,丈夫最终都会回到原点;《蝙蝠侠》系列的情感内核则是韦恩对哥谭这座城市的眷恋,不论如何艰难,也会保护好哥谭。这种情感之间的维系,体现在《星际穿越》中,大抵也算是地球本位主义的一个情感变种吧,我不否认在《星际穿越》之中,父女情感内核设置对电影带来的煽动力和感染力,这让电影更普世,更加感人,对于电影,这或许再好不过了,但站在我的角度来看,这也是绑死在诺兰身上的一根绳索,像风筝一样,给了他足够手脚伸展的范围,却阻止他飞往更加深邃无边的空间。    而在我所崇尚的太空精神中,这种牵挂拥有童话般的诗意,但在深邃的太空面前,却是没有意义的温存。
拯救世界的是汉密尔顿,应该去收藏一块同款,万一有一天指针乱跳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末日的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