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除去螃蟹养殖中水十三局中的线虫和一些啊小虫

你好,游客
(图)淡水养鱼――特种水产养殖 (广西扶贫农业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
&& 来&源: 广西扶贫信息网 &&
作&者:朱定贵 && 审&核: && 编&辑: && 阅&读: 次
淡水养鱼――特种水产养殖
一、七星鱼的人工养殖  七星鱼又叫点星鱼,广东叫山斑鱼,中名月鳢,是栖息于山涧溪流的野生鱼类,在我区各地均有分布。  (一)生物学特征   七星鱼体形细长,身体前部分呈圆柱状,后部分侧扁,头短,口大有颌齿。无腹鳍,体色与栖息环境有关,多为褐绿色或浅黄色,腹部灰白色。眼后头侧有两黑色纵带,伸至鳃盖。体侧有7―9条“人”形黑色横带,尖端向前;尾鳍基底有1黑色眼状斑。全身均匀布有珠色亮点(如图5-14)。
七星鱼常生活于水质清瘦、水草丰盛的山涧溪流中,通常潜伏在水草较多的水下,不时将头露出水面,用副呼吸器官进行呼吸。在无水而潮湿的环境里,它可生活3―7天不死。七星鱼善跳,在同类撕打或受到敌害追赶时,常跳到岸上逃避。在露水较大晚上,七星鱼也可从一个水环境经草地爬行至另一水体中。在野生状态下七星鱼为肉食性,全长3 厘米以下的幼鱼主食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以及水蚯蚓;全长4厘米以上时,以小鱼虾、昆虫幼虫等为主食。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可以投喂小鱼虾、蚯蚓、蝇蛆、摇蚊幼虫、黄粉虫、蚕蛹、动物内脏等肉类饲料,也可以投喂专用配合饲料。七星鱼有弱肉强食现象。在野生状态下,七星鱼的生长较慢,从孵出长到150―200克的个体,一般需要1―2年。人工养殖条件下,幼鱼经6―9个月的养殖,可长到300克重左右。一般当年4―5月孵出的鱼苗养到年底,可长至150―200克。  七星鱼的产卵季节主要为4―8月,4―6月为产卵高峰期。产卵的适宜水温为24―30℃,一年可产卵2―8批,两次产卵的时间间隔在10―20天之间。在产卵季节,雌雄亲鱼游到水草茂盛的浅水滩,用口将水草围成一圈作巢,鱼巢直径约100厘米。清晨时,雌雄亲鱼产卵排精,所产的卵浮在鱼巢中,受精卵经3天左右孵出幼鱼。从孵出至长到3厘米,亲鱼有护仔习惯。幼鱼长到4厘米以上时即独立生活。  七星鱼的性成熟年龄较早,4月份繁殖的鱼苗,到次年5月份即达到性成熟,繁殖能力因个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个体大的鱼怀卵量大,个体小的鱼怀卵量就小。  (二)七星鱼成鱼养殖   七星鱼成鱼对水质要求不高,凡是无严重污染、无毒的水体均可养殖,养殖方式可单养,也可混养。   1.池塘单养   (1)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0.5―3亩,水深1.2―1.5米,池底平坦,淤泥厚10―15厘米,不漏水,具充足的水源,水质良好。  (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①放养前7―10天,对池塘进行清整。修补塘基,堵塞漏洞,挖出过多的淤泥,然后用生石灰清塘。   ②在鱼种下塘前5―6天,施基肥培育浮游动物作鱼的天然饵料。施基肥后次日注水50―60厘米。   ③在池子四周围起高60厘米的朔料布,防止鱼逃跑。   ④在池子四周离岸边1米处,用竹杆搭架浮于水面,竹杆至塘基之间种植水葫芦,供七星鱼遮荫。池中放置一些瓦管供鱼栖息。   ⑤检查清塘后池水毒性是否消失。  (3)鱼种放养 要求放养的鱼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5厘米以上。放养密度与池塘条件、饲料的质和量等有关,一般每平方米水面可放50―60尾。  (4)饲养管理 主要是做好投喂和日常工作。   ①投饵 在成鱼养殖阶段,七星鱼可以投喂蚯蚓、蝇蛆、黄粉虫、蚕蛹、螺蚌蚬肉、动物内脏、小鱼虾等,大规模养殖投喂七星鱼专用配合饲料。投喂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和定量投喂。日喂2次,分别是早上8―9点和下午4―5点,在环境安静、水质清新的一边投喂。投喂肉类用簸箕或网片制作若干个50×50厘米的饵料台,吊入水中20―30厘米深处。所投喂的饲料必须新鲜,尤其是肉类饲料,防止用霉变或腐败饲料喂鱼。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5%左右,还要根据“三看”确定每天具体的投喂量:一看天气:天气晴朗,水中溶氧量高,鱼群摄食旺盛可多投,反之则少投;二看水质:水质清爽,鱼摄食旺盛可多投,水质过肥过浓,鱼食欲不振,应少投;三看鱼的摄食情况:如果投喂后鱼很快吃完,说明投喂量不足,应多喂,如果投喂后超过30分钟未吃完,要减少投喂量。    ②日常管理   a、 坚持巡塘,防止发生严重浮头和泛池。   b、做好水质调节工作。每10―15天注入新水一次,每次注水10―15厘米。如果池塘水质太坏,要及时换水。   c、每15―20天每亩水面用生石灰15―2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   d、做好防洪、防逃、防病和防敌害工作。   2.小水体养殖  池子可用土池或水泥池,面积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池深1.5米,水深1米。在水面种植占水面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水葫芦遮荫,水中放置竹筒、瓦管等作七星鱼的栖息场所。放养前对池子进行消毒,毒性消失后可放鱼种。每平方米水面放5―8厘米的鱼种80―100尾。由于池子面积小,水质极易变坏,尤其是水泥池,因此要经常换水。其它管理方法基本同池塘养殖。  除上述养殖方法外,七星鱼还可以与家鱼相混养,稻田养殖和网箱养殖。  (三)主要疾病的防治   1.细菌性肠炎病 病鱼体色发黑,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突。轻压腹部,有血脓流出。剖腹,可见到腹腔积水,肠呈紫红色,内壁发炎,肠中无食物。  防治方法 ①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②不喂腐败变质的饲料;③每100千克鱼第一天用复方新诺明8克拌饲料投喂,第二到四天用4克;④用磺胺胍药饵投喂,方法如前。   2.溃疡病 病鱼体表出现溃疡病灶,其中以尾部发生较多,病灶大小不一,鳞片脱落,体表腐烂红肿,3―5天后即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 ①加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洁。②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池水用0.1―0.2克。③每千克鱼用0.2克鱼服康B-1或鱼服康A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5天。   3.爱德华氏菌病 病鱼浮于水面慢游,体色变淡黄色,继而全身发黑,随即死亡。死亡时头朝下尾朝上,体表有大量的粘液。解剖观察,有腹水,肝充血变黑,肠壁充血。  防治方法: ①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池水用0.1―0.2克,同时每千克鱼用呋喃唑酮0.1―0.2克拌饲料内服,连用3天。②每千克鱼用土霉素或四环素0.1克拌饲料投喂,连5天。
二、虹鳟鱼养殖技术  虹鳟鱼属冷水性鱼类,隶属于鲑科虹鳟鱼属(见图5-15)。原产美国加里福利亚洲夏斯山区溪流,是世界上公认并普遍养殖的冷水性名贵经济鱼类。其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富含铁元素、维生素、维生素D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DHA、EPA、肌间刺少等特点而深受全世界消费者的欢迎。虹鳟常年生活在水温为5―24℃范围内,适宜生长温度为12―18℃,最适生长温度16―18℃,且要求水质清新、溶氧达到在6毫克/升以上生长正常,9毫克/升以上生长迅速。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越高,其摄食旺盛、生长迅速,当年可达到商品规格。我国于1959年从朝鲜开始引进虹鳟鱼养殖,八十年代末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现在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冷水性鱼类养殖品种。近年来,虹鳟鱼的养殖在全国已成燎原之势,包括广西在内的大部分省(市、区)均有养殖。
  广西虽属亚热带气候,但位于广西东北部、海拔2146米的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脉的桂林市所辖的永福、临桂、灵川、龙胜、资源、兴安、全州、灌阳以及金秀等县,由于其他处海拔均为600米以上的山地,且境内生长着极为丰茂的水源林等植被,生态环境优良,形成局部低温多雨的小气候,全年的平均气温17.3―20.7℃,年平均降雨量1832.7毫米。因而,其境内生长着极为丰茂的水源林等植被,生态环境优良,形成局部低温多雨的小气候,全年的平均气温17.4―20.7℃,年平均降雨量1832.7毫米。因而,其境内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地下和地表径流的冷水资源,众多的山溪、山泉水终年长流不断,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常年水温保持在2―23℃之间,夏天最高水温在25℃以下,冬季流水不结冰,平均水温只有15℃左右,在我区的百色、河池、柳州、贺州等地区的一些高寒山区也有这种条件,十分适合虹鳟鱼的生长。  (一)虹鳟鱼的养殖技术  虹鳟鱼的养殖技术一般采用高密度养殖技术,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鱼池的结构 鱼池结构合理,面积适当,深度和水量适宜是高密度养殖的前提,实践证明,以长40米,宽4米,水深0.7―0.8米的长方形鱼池为养殖虹鳟鱼获得高产的最佳形状。长方形鱼池流水合理,没有死角,鱼在全池分布均匀,限定水深有利于加速池水流速,提高池水交换率。池水平均流速以2―16厘米/秒为宜。鱼池之间最好建成并联形式,以保证流进每个鱼池的水的溶氧充足,并可防止鱼病的传染,有效地提高虹鳟鱼的成活率和获得高产。鱼池进水口应宽大,以扩大过水断面,排水口最好是当池底排水,这样有利于底部沉淀物的排出。为此,需设置三道水闸,第一道为拦鱼栅,第二道为池底排水闸,控制池底15―20厘米外排水,第三道为水位控制闸。  鱼池可分水泥池和土池两种。水泥池造价高,但便于清污和管理,单位产量也高;而土池造价低,不易清污,堤埂容易崩塌,需经常维修,单位产量也不如水泥池高。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修建水泥池。   2.高密度放养 高密度放养鱼种是养殖虹鳟鱼获得高产的基础。因此,必须投放足够数量、体格健壮、规格整齐的鱼种。通常在一年的生长期中,在饲养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放养量和年产量成正比,即年产量约为放养量的3―5倍。为此,要实现预定的年产量,放养量要达到预定年产量的20―30%。例如,要实现年亩产30000公斤上,鱼种的放养量就不能少于6000公斤/亩。   3.饲料 饲料是高密度养殖的关键。由于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鱼类的营养完全依赖于其所摄取的人工饲料,所以关键在于饲料的质量。为了使饲料的营养能满足鱼类生长的需要,在饲料配方上应把重点放在关键性的营养物蛋白质及其补充饲料上。虹鳟对饲料蛋白质的需要量依所摄取的蛋白源不同而不同,与低价蛋白质相比,少量的高价蛋白质就能满足其需要。通常未氧化、真蛋白高的鱼粉,其营养价高,所以鱼粉蛋白在总蛋白的含量中应占有一定的比例。在配方中应采用多种饲料原料加以配合,配合的鱼粉一定要质优而不氧化,最好选用含脂量低的鳕鱼等原料加工的白色鱼粉,通过科学配合使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达到虹鳟鱼的需要量,使必需氨基酸保持平衡,以提高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虹鳟鱼种和成鱼用的全价饲料,其营养成分为粗蛋白40―50%,粗脂肪6―16%,粗纤维2―5%,灰分5―13%,水分8―12%,磷0.8%,钙0.2%,镁0.1%,锌150ppm,氯化纳<2%,各种维生素含量0.05―1000毫克以上。   4.饲养管理 精心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是高密度养殖虹鳟鱼的保证。  (1)水的管理与控制 池水的溶氧状况是高密度养殖情况下,水质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当水量充足时,无需增氧即可获得可观的产量。通常注水率在10―15%时,饲养效果好。当注水率过小时,表明水量不够使用,需通过增氧来改善池水溶氧状况,以使池水排水部的溶氧量控制在5毫克/升以上。在一定条件下,增氧可比不增氧的单产高出3―5倍。  氨氮是高密度养殖情况下仅次于溶解氧的一个重要水质指标,其含量和危害性随温度和PH值的增加而增加。池水排水部氨氮含量应控制在0.0075毫克/升以下。PH值的大小也是影响鳟鱼生长和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略偏酸性的水利于密养和减少病害,但酸性过大的水需在总进水渠滴加石灰水来调节。  (2)筛选 鱼种放养时应进行筛选,不同规格的鱼种原则上应放在不同的鱼池中饲养。经过一段时间饲养,特别是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对生长速度快,已达上市规格的个体,应及时捕捞上市出售。这样既有利于留在鱼池内未达上市规格的鱼加快生长速度,使鱼池在接近饱和密度的情况下,提高产量,保持生产潜力而不超负荷;又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日常管理 对高密度养殖下的鱼类需精心的科学管理。对鱼池进排水口上的拦鱼栅应经常检查、刷洗,发现破损,及时进行修补,并根据鱼的生长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做到既不逃鱼,又有利于水流畅通。如果是土池饲养,每年冬天应清塘一次。水泥建造的鱼池必须及时清污,为了有利于打扫池底的粪便或残饵,以减少轻污的劳动强度。暴雨天气要做好防洪防涝工作,防止鱼类随洪水外逃,每天坚持检查鱼类摄食、活动情况,发现异常或病死鱼,要及时捞出,并对症下药,平时应尽量少惊扰鱼类活动。在喂养上,通常每天早晚投喂一次,每次投饵量可根据天气和鱼的摄食状况适当调整,一般按鱼体重的3―5%比例来投喂,或以鱼在一小时内吃完为合适,并且要保证饲料新鲜、适口、不霉变。另外,在水温达到20℃以上时,还要根据池水的溶氧情况灵活掌握投饵量。在高密度养殖的条件下,投饵过多容易造成水质污染,甚至出现死鱼,并且饲料利用率下降,增加养殖成本,但投饵过少,又会导致鱼的营养不足,影响鱼的生长,延长鱼的饲养时间,降低产量。因而,投饵过多过少都会影响虹鳟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必须在养殖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不断摸索经验,总结出最佳的投饵方式和投饵量,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5.鱼病防治 鱼病防治在虹鳟鱼的养殖过程中十分重要,尤其是在高密度养殖时,更容易发生鱼病。加强鱼病防治,尽量减少鱼病造成的损失,是提高鱼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鱼栖息在水中,对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较为困难,尤其是在鱼患病后丧失食欲的情况下,无法强迫它服用药饵,在疗效上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另外,在发现鱼病后进行治疗,也只能挽救尚未发病或病情轻的鱼免于死亡,对病情严重的鱼,往往用药也难以凑效。因此控制鱼病,关键在预防。   1.引起虹鳟鱼发病的原因 引起虹鳟鱼发病的原因主要有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等三个方面。  (1)生物因素 虹鳟鱼一般常见的病,多数是由各种生物传染或侵袭鱼体所致,这些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蠕虫等。  (2)环境因素 水温的急剧变化,鱼体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就会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甚至会引起大量死亡;水质的变化,如鱼池流进各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使水中有机质过多,导致水质恶化,容易引起鱼类生长不良或死亡;溶氧量的变化,如水体中溶氧不足,氨氮等有害物质就会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过大,使鱼池中出现缺氧现象,从而引起鱼体呼吸失调,最终导致鱼体发育不良,体弱、易感染疾病。  (3)人为因素 捕捞、运输鱼种操作不当,造成鱼体受伤而受到病害感染;养殖工具消毒不彻底,将病原体带入鱼池中,造成侵袭性鱼病发生;放养密度过大或供水不足,也会导致鱼类出现缺氧现象或鱼病流行;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不全或比例搭配不当,易使虹鳟鱼发生营养性疾病而不能正常生长,抵抗力减弱,被病菌感染或寄生虫侵袭。   2.鱼种 鱼池和工具的消毒 鱼种、鱼池和工具的消毒可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鱼种的消毒,在放进鱼池前,有浓度为3%的食盐浸泡鱼体面分钟,可有效地杀灭鱼体表面的寄生虫等病原体;鱼池消毒采有干池消毒的方法,可用浓度为5%左右的石灰水或浓度为20ppm的漂白粉进行全池泼洒待毒性消失后在进水,并放养鱼种;养鱼用的各种工具,特别是在发生鱼病的鱼池使用过的工具,往往是传播疾病的媒介。小型工具的消毒可用浓度较大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分钟以上,大型工具可在阳光下曝晒消毒,然后在使用。   3.病害防治 虹鳟鱼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是黄肝病,病因有来自饲料方面的,也有来自环境方面的。连续投喂脂肪已氧化或已霉变质的饲料,或者投喂含有维生素B1分解酶的生鲜鱼,或者饲料中缺乏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维生素类和微量矿物质,或者过量投喂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以及饲养密度过大。水量不足,水环境恶化等都会导致虹鳟鱼发病。出现病症应及早停喂致病饲料,减少投饵量,并从根本上改善饲料质量,增喂豆油和维生素类,特别是维生素E。通过维生素类强化治疗,并结合改善鱼池水环境条件来控制疾病蔓延。
三、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又叫鳝鱼,在我区各地的河流、水库、池塘、稻田都有分布,是我区群众喜爱的淡水鱼之一。  (一)黄鳝的生物学特性   黄鳝体长一般为30―50厘米,最大的长80厘米,体重1.5千克以上。黄鳝为底栖鱼类,适应能力强,各种淡水水体中都有分布,喜欢栖息于腐植质多的水底泥层中,穴居,昼伏夜出。  黄鳝生长适温为15―30℃,最适生长水温为24―28℃,当水温高于32℃时钻入土中避暑,食欲减退;水温低于10℃时停止摄食,潜入洞中冬眠。次年水温上升到15℃时才钻出洞摄食。黄鳝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水陆生昆虫及其幼虫、水蚯蚓、小鱼虾、蝌蚪等,要求食物新鲜适口,不吃或少吃不新鲜的食物。人工养殖时可喂各种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精饲料。性贪食,一次吃食量可占体重的10%以上。饥饿时有互相残杀习性。性成熟年龄为一冬龄,全长20厘米左右。具有性逆转的特性,从胚胎到性成熟前为雌性,产卵后逐渐转为雄性。一般全长26厘米以前的个体全为雌性,第一次产卵后开始性逆转,此时雌雄同体,到全长达46厘米以上时几乎全是雄性。繁殖季节为5―8月,水温稳定在20℃以上就可产卵。产卵前先口吐泡沫为巢,然后将卵产于泡沫之中,双亲有护幼习惯。  (二)成鳝养殖   1.成鳝池的建造  成鳝可以利用房前房后的零星水面养殖,也可进行大规模养殖。池子面积一般为20―30平方米,池深1米,池底用水泥沙浆抹面,池壁用砖砌,勾缝,池边墙高出地面30―40厘米,墙顶做成“T”形出檐。进出水口均用密网罩住以防逃鱼。池底放入软泥30厘米,并放置一些瓦片、涵管。正常养殖水位为20―30厘米。水中种植一些水葫芦以净化水质、遮光降温。   2.鳝种的来源  春季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黄鳝便出洞觅食,这时可在稻田、河沟中用笼捕捉。捕捉方法:在晚上 9―10点钟将鳝笼放在黄鳝活动处,内置螺蚌肉、蚯蚓等诱饵。黎明时将鳝笼收回。特别是闷热天气或雷雨后鳝苗最易捕捉。也可在市场上采购健康的鳝种。鳝种规格以每千克40尾左右为宜,从颜色上看,体色黄并杂有大斑点的鳝长得快;体色灰,斑点细密者,则生长不快。人工繁殖苗种经诱捕后可直接下池养殖。   3.鳝种的放养  放养的鳝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放养密度视水质管理和养殖方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放养规格为25―30克的鳝种70―80尾,混养少量泥鳅清除残饵。放养前可用3―4%食盐水浸洗鳝种10分钟或在一立方米水中溶入10―20克的高锰酸钾药浴10―30分钟消毒。在水温10―15℃时放养最好,放养时间为2―3月。   4.饲养管理   (1)投饵 黄鳝喜食鲜活的动物性饵料,如水陆生昆虫及其幼虫、水蚯蚓、浮游动物、小鱼虾、蝌蚪、动物下脚料等,也食一些植物性饵料。经过驯食,可将一些黄鳝喜食的饲料与麦麸、豆饼、花生麸等混合,配制成配合饲料进行投喂。  投喂方法:开始投喂时要经驯食,方法是:鳝种下池3―4天内暂不投喂,使黄鳝处于饥饿状态,然后将池水排干,再注入新水。当晚投喂黄鳝最爱吃的蚯蚓、螺、蚌肉等诱食。第二天早上将残饵捞出。连续投喂10天左右,直到吃食正常。以后要做到“四定”投饵:  定时:水温在20℃以下时,每天中午投喂1次;水温20―30℃范围内,每天上午9点、下午4点各投喂1次;水温30℃以上时,晚上8点喂一次。   定量:水温20―30℃时,日投喂量:鲜活饲料为黄鳝体重的5―10%;配合饲料为2―3%。水温在20℃以下、30℃以上时,日投喂鲜活饲料为鳝体重的4―6%;配合饲料1―2%。每天的具体投喂量,应视天气、水质及黄鳝食欲进行增减。投饲后要求在1―2小时内吃完,避免残饵污染水质。   定质:饲料要求新鲜富营养,如不是鲜活动物最好煮熟后投喂,不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定位:饲料投放点应固定,使黄鳝养成定点集中吃食的习惯。饵料台用木板、竹席等制成,安装在池子进水口附近的水底。  (2)日常管理 主要做好如下工作:经常加注新水,防止水质变坏。黄鳝池面积小,水浅,加上夏季高温,残饵和黄鳝的排泄物易引起水质恶化,影响黄鳝摄食并易引起各种疾病。因此,每1―2天要换水一次,保持水深20―30厘米,水质清爽,溶氧量高;做好防逃工作,下雨尤其是下雷暴雨时要特别注意防止黄鳝逃逸,注意检查进排水口的防逃栅。做好夏秋季的防暑降温和冬季的保温工作。水温超过30℃黄鳝的生长速度减慢,由于鳝池水浅,夏季高温,光照强烈,白天水温可迅速上升,因此要在池中种植占池面积1/3―1/2的水生植物,或在池子的西南面种植一些藤蔓植物如葡萄、丝瓜、扁豆、苦瓜,让其起遮荫降温作用。当冬季水温降到10℃以下时,可排干池水,上覆以稻草,使黄鳝安全越冬。池水排干后要注意防止猫、鼠的危害。做好防病工作,除进行池子消毒外,还要注意防止鳝体受伤,鳝种下池前还应进行消毒处理。夏秋季特别要注意防止池水缺氧,在缺氧状况下黄鳝纷纷出洞,将头伸出水面,反应迟钝,如遇这些情况应立即换水。    5.黄鳝的捕捉技术 黄鳝嗅觉灵敏,喜欢夜间觅食,性贪食,宜用诱饵诱捕黄鳝。诱捕的方法又可分笼捕、钓捕、堆草聚捕等。诱饵的制作如下:   (1)将活蚯蚓与草木灰混合,加入少量炒芝麻粉。   (2)将菜籽炒香研碎,拌入在铁片上焙香的蚯蚓(焙时滴几滴白酒)即成,若蚯蚓不焙须杀死。   (3)将猪皮煮成胶,加入炒香的八角、丁香粉,然后将蚯蚓加入冻成块即可。  诱饵可用布包住,置于带倒刺的竹笼内、草中。晚上将笼放于水面的上风处,竹笼要有部分露出水面,以便黄鳝能呼吸空气。每平方米放一个。每半个小时收捕一次,捕捞率可达70―80%。竹笼要做得精细光滑,避免黄鳝受伤。用网笼可减少黄鳝的受伤。用草诱捕时,先在水底铺上网片,把带有诱饵的草置于网片上,3―4天后提起网片将草堆一同捞出,黄鳝便落入网中。这种方法在雨刚过后效果最好。捕获的黄鳝较少受伤。  要彻底捕捉黄鳝,可采用干水翻泥捕捉法。把池水排干,逐块翻泥捉鳝。如泥土较硬,可用竹或木制的工具挖泥,不可用铁锹,以免使鳝受伤。  (三)黄鳝疾病防治   1.发烧病 发烧病是黄鳝人工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疾病之一。其症状表现就是鳝体大量分泌粘液,粘液在水中积累发酵,引起鳝池严重缺氧,细菌大量繁殖,水温可上升到40℃以上,从而引起鳝体温度升高,黄鳝相互缠绕,导致黄鳝大量死亡。在密度过大的养殖池中和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此病。  防治方法:   (1)发病季节常加注新水改善水质。   (2)在鳝池中放养一些泥鳅,清除水中残饵并通过泥鳅的上下游动,防止黄鳝缠绕。   (3)养殖密度不宜过大。   (4)发病后立即换水,或每隔24小时投放青霉素一次,每100千克水用120万单位。    2.出血病 鱼体因感染细菌而引起。症状表现为黄鳝体表布满大小不一的出血斑,腹部尤为明显,逐步发展到鱼体两侧及背面。口腔、咽喉发炎,严重时出血,肛门红肿,病鳝离洞浮游于水面,不摄食,反应迟钝,严重时在水中翻滚,不久即死亡。  防治方法:   (1)坚持每天换水,保持水质清洁。   (2)发病后彻底换水,同时每50千克黄鳝用磺胺噻唑5克拌饵投喂,每天l次,连喂3―6天。然后用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用0.5克。   (3)在黄鳝进行分池或下塘时每立方米水用红霉素30万单位全池遍洒1次以控制有害细菌的繁殖。   3.水霉病 在病鳝体表的患病部位,肉眼可见到乳白色棉毛状的菌丝寄生。水霉病主要是黄鳝在捕捞、运输、放养等过程中受伤被霉菌感染而发病。  防治方法:   (1) 在捕捞、运输、放养等过程中操作小心,避免鳝体损伤。   (2)受伤后全池泼洒食盐和小苏打合剂,每立方米水用食盐400克、小苏打400克,可促进伤口的愈合。   (3)发病期间每立方米水用孔雀石绿0.2克全池泼洒,连用数天。   (4)每立方米水用五倍子4克煮水全池泼洒。   4.毛细线虫病 毛细线虫病是黄鳝的最主要的寄生虫病。虫体呈细线状,头部尖细,乳白色或粉红色,体长2―11毫米,肉眼可见。毛细线虫寄生于黄鳝的肠道内,以头钻人肠壁粘膜,破坏肠粘膜组织,致使肠道充血发炎,肛门红肿。少量寄生时,可引起黄鳝消瘦;大量寄生时,病鳝出洞后不归,身体呈卷龙状运动,头颈颤抖,若环境不良易死亡。  防治方法:   (1)每千克鳝用90%晶体敌百虫0.1克拌切碎的蚌肉、蚯蚓投喂,连喂6天。  (2)用盐酸左旋咪唑拌饵料投喂,每千克黄鳝第l天用药O.12克,以后0.1克,连喂4―5天。
四、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号称为“水中人参”,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由于农药及工业废水等污染,天然泥鳅的产量大为减少,同时市场的需求却不断增加,使泥鳅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养殖泥鳅已是致富之路。  (一)泥鳅的生物学特性   泥鳅体呈长圆柱形,泥鳅为温水性底栖鱼类,分布于池塘、水沟、稻田等浅水区。泥鳅适宜生长水温为10―30℃,最适生长水温为24―28℃,当水温超过34℃或低于8℃时潜入水底泥中。泥鳅除用鳃呼吸外,还可用肠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当水中缺氧时,泥鳅游到水面直接吞进空气,在肠中经气体交换后,废气从肛门排出。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当水中溶氧降到0.16毫克/升时,仍能生存;在缺水的环境中,只要泥土稍为湿润,泥鳅仍可生存。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常摄食浮游动物、水蚯蚓、有机碎屑等,人工养殖时可投喂米糠、花生麸、豆饼、麸皮等。泥鳅摄食主要是在傍晚和夜间,在产卵和生长盛期也在白天摄食,且食量较大。泥鳅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食性不同:体长在5厘米以下的个体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和摇蚊幼虫等;体长5―9厘米时,由摄食动物性饵料为主转为杂食性,除摄食动物性饲料外,还大量摄食各种植物的根、茎、种子等;体长10厘米以上时,以摄食植物性饵料为主。泥鳅在水温高于10℃时开始摄食,24―28℃时食量最大,超过30℃食量锐减。  泥鳅2冬龄性成熟,产卵期在4―9月份,以5―7月份为盛期,繁殖水温为18―30℃。体长8厘米的雌鳅,怀卵量约为2000粒,体长10厘米约为7000粒,体长12厘米约为13000粒。卵黄色,稍具粘性。泥鳅属多次产卵型鱼类,当水温达到18℃以上时,泥鳅可产卵。泥鳅在发情时在水面游动,几尾雄鳅追逐一尾雌鳅,产卵时雄鳅将身体蜷曲缠住雌鳅,此时雌鳅产卵,雄鳅排精完成授精过程。受精卵可粘附在水草、石块上孵化,经1―3天孵出鳅苗。  (二)泥鳅的人工繁殖   1.亲鳅的选择 亲鳅可从野外捕捉或从培育的泥鳅中选择,要求亲鳅体质好,体色鲜亮,无病无伤。雌雄区别:雄鳅体型较小,背鳍末端两侧有隆起的肉质,胸鳍较大,末端尖,在生殖期胸鳍上有角质突起;雌鳅体型较大,无隆起肉质,胸鳍较小末端呈椭圆形,生殖期腹部膨大,色泽略带透明的粉红色或黄色。  繁殖亲鳅要求2―4龄,雄鳅体长8―12厘米,雌鳅体长10―15厘米。把亲鳅放入面积50平方米、水深40―50厘米、池底淤泥厚10厘米的培育池中专池精养,要求池子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四定”投饵,投喂米糠、麸皮、花生麸、蚯蚓、蚕蛹等,强化投喂。   2.自然产卵 春季选择水质清新,环境安静的水池作产卵池,面积5―10平方米,水深40―50厘米,先将池水排干,用生石灰清塘,杀死池中的野杂鱼类,然后施粪肥培育水质,施用量为200―300千克/亩。池水毒性消失后即可放入亲鳅,每平方米水面放养亲鳅20―30尾,雌雄比例为1∶2。在春季水温达到18℃时往池中投放一些水葫芦或棕榈皮作产卵巢。水温上升到20℃左右时将池水水深控制在15厘米左右,注入微流水刺激,泥鳅便可自然产卵。产卵时几尾雄鳅追逐一尾雌鳅,相互缠绕,雌雄鱼分别产卵排精,受精卵粘附在产卵巢上(如图5-16)。
3.孵化 每天泥鳅产卵结束后就可将粘附有鳅卵的产卵巢转入育苗池中孵化,由于受精卵粘性不强,捞出产卵巢时操作一定要小心,尽量避免卵子脱落。育苗池为面积50平方米左右的土池或水泥池(如是水泥池可在池底铺上20厘米厚的泥土,以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在鱼池四周筑一道高约20厘米的防水墙,防止雨水流入池中。育苗池要进行生石灰消毒,施粪肥培肥水质,但施肥时间不宜太早。每平方米水面放置受精卵10000粒左右。孵化率约为50%。  产卵池也可作育苗池,亲鳅产卵后受精卵留在池中孵化。鳅苗出膜后,将亲鳅及时诱捕出池,以免危害鱼苗,同时追施肥料培育鱼苗的天然饵料或泼洒豆浆。  受精卵在水温20―25℃时经40―50小时可孵出鳅苗,水温25―27℃时孵化时间为24―28小时。刚孵出的鳅苗无色透明,全长3毫米左右,在水中很难看清。孵出3天后,开始开口摄食,此时应加强施肥培育水质,使鳅苗有足够的适口饵料。  (三)泥鳅的的苗种培育   要求鳅苗培育池面积30―50平方米,水深为20―30厘米。鱼苗下池前7天左右,要对鱼苗池进行清整消毒。清塘后2―3天注水,适量施入经发酵的有机肥培育水质。池水毒性消失后即可放苗。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尾。放苗时,要注意装鱼容器内水温与池水水温差不要超过3℃,如果超过3℃,可从池中打水缓慢加入盛鱼苗容器中消除温差。同一池中尽量放同一批鳅苗。  放苗后按每10万尾鳅苗投喂一个蛋黄,每天喂3―4次。把蛋煮熟取其蛋黄用纱布包住在水中洗成蛋黄水,把蛋黄水全池泼洒。2天后可改喂豆浆,每20万尾鳅苗每天投喂1千克黄豆磨成的浆,lO天后增加到1.5千克。培育20天后改投豆饼糊、花生麸糊等,每天投喂2―3次,视摄食情况、水质情况和天气情况增减。鳅苗池也可采取施肥和投饵相结合的方法,放人适量绿肥、粪肥培养浮游生物。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爽。坚持早晚巡池观察水色,在水质较肥、天气闷热无风时尤其要注意缺氧浮头现象。经过30天左右的培育,鱼苗长到3厘米以上时,应及时分池转入成鱼养殖,或转入鱼种池培育,饲养3―5个月,养成5―6厘米长的鳅种。  野生泥鳅苗种的捕捉:  泥鳅自然苗种较多,从春季到秋季,任何时候都可从稻田、河沟捕到幼鳅,作为泥鳅养殖的苗种。春夏季雨后,幼鳅常集中在稻田注水口等处,可直接用捞缴抄捕。也可采用诱捕法,将米饭用菜油炒香置于竹篓内吊于水中,引诱幼鳅前来摄食。或将诱饵置于脸盆中,然后盖上纱布,在纱布中剪一小孔,扎牢纱布后将脸盆置于微流水的浅水处,效果也很好。采捕的幼鳅可置于桶中,加少量水运到放养水域。水桶装水量一般不应超过l/2,装泥鳅量应保证泥鳅能从水底游到水表而不相互挤压为宜。每担盛水20―40千克可装1.3厘米以下鳅苗6―7万尾,3厘米左右的鳅苗5000尾左右。  (四)成鳅养殖   1.池塘养殖 选择向阳光照好,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排注水方便,底质中性或弱酸性,塘底淤泥厚10―15厘米的池塘。池塘面积l00―250平方米为宜,最大不超过667平方米,水深50―80厘米左右。池壁高出水面40厘米,高出地面20厘米。进出水口罩以密网,以防逃鱼。   泥鳅放养前先进行带水清塘,最好是用茶麸清塘,清塘时水深以30―50厘米为宜。次日施猪、牛粪作基肥培育水质,每667平方米约施150―200千克。7―10后天池水毒性消失,水中出现大量的浮游动物时即可放鱼。鱼种放养量根据养殖技术水平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放养3―4厘米的鱼种50―100尾,4―5厘米的鱼种40―50尾。  泥鳅下塘后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追施猪粪、牛粪、人粪及禽粪以培养池塘的天然饵料,使池水保持油绿或黄绿色。  人工养泥鳅单靠施肥无法解决饵料问题,除施肥外,还应投喂花生麸、豆饼、米糠、麸皮等人工饵料。饲料做成团块状并投放于固定的食台上可减少浪费。鱼种刚下池时每天傍晚投喂1次,以后逐渐驯化改为白天投饵,l天2次,上午9时、下午3―4时各喂1次。日投喂量约占鳅体重的2―8%,视水温和鱼的摄食情况时而定。一般水温10―15℃时,日投喂量约占鳅体重的1―2%,随着水温的上升逐渐增加,24―28℃时可增至5―8%,超过28℃投喂量逐渐降低。食台用木板或竹席制成,设在池塘向阳一边,离池边l米左右,沉于离池底3―5厘米处。或用致密的浅竹篮盛饵料沉于池底投喂,待泥鳅摄食完后提出吊篮。饲料有水蚯蚓、动物内脏、螺蛳、河蚌、蚯蚓、米糠、花生麸、豆饼、麸皮等,要保证新鲜适口,发霉变质的饲料不要投喂。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池水颜色变化和泥鳅活动状态,防止池水过肥缺氧。如在天气正常时发现泥鳅不断在水面上呼吸空气,说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减少投饵,并注入新水。经常加注新水保证养殖池良好的水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夏秋季要保持水深50―80厘米,以防止水温过高并能增大泥鳅的活动空间。做好防逃工作。尤其在雨季,要经常检查进出水口的拦鱼设备是否破损。   2.稻田养泥鳅   (1)稻田选择 养泥鳅的稻田要求水源充足,天旱不干,大雨不淹,田埂坚固无漏洞,高出水面30―40厘米,进、排水口安装拦网防逃;根据田块的大小,在田中挖数个深30―50厘米、面积3―4平方米的鱼溜,鱼溜间挖宽50厘米、深30厘米的鱼沟相通,以便于晒田、施药和捕鱼。鱼溜面积约占稻田面积的5%。   (2)鱼种放养 泥鳅在稻田中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水蚯蚓、摇蚊幼虫、水生昆虫等。放养前先在鱼溜中施畜、禽粪或绿肥作基肥,以培养鱼的天然饵料。放养量为每100平方米稻田放3―4厘米的泥鳅5―10千克,年终可收获约40―50千克成鳅。一般在早稻插秧后田水变清时即要放养鳅种。  (3)饲养管理 稻田养泥鳅是在充分利用稻田繁殖生长的天然饵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要适当施肥和投喂饲料。养泥鳅的稻田应追施经发酵的各种粪肥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投喂米糠、豆饼、花生麸、麦麸、畜禽下脚料或鱼用配合饲料。每天上午9点和下午4点各投喂1次。稻田水位在保证水稻的正常分蘖和生长情况下,适当加深到10―15厘米。夏季高温季节,可在鱼溜上方搭棚降温,以防温度过高。早稻收割时可将泥鳅集中于鱼溜中,在鱼溜四周临时筑一埂,早稻收割后将田水加深,施肥培肥水质,以利于泥鳅的生长。禁止在田中放养鸭子。   3.庭院养殖泥鳅 利用房前屋后的土池、水泥池、楼顶来养殖泥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增加收入。池子安装好防逃设备。用水泥池来养殖时,池底要铺一层厚20―30厘米的软泥。池子经消毒后注水施肥培肥水质,然后放养鳅种,放养量为每平方米水面放养3―4厘米的鳅种50―100尾。在饲养过程中,要求施放粪肥培育天然饵料,并辅以投喂一些米糠、麸皮、花生麸、米饭、蚯蚓、螺蚌蚬肉、动物下脚料等。  (五)成鳅的捕捞   泥鳅稍受惊动即钻入泥中,无法用网进行常规捕捉。捕捉泥鳅通常用以下方法:   1.注水诱捕 白天在注水口的水坑中及其附近铺设密网片,天黑后缓慢注入新水,因泥鳅有逆水游动的习性,在新水刺激下,常集中在进水口附近,待到一定时间,抬起网片捕捉泥鳅。   2.饵料诱捕 泥鳅喜欢摄食炒米糠、花生麸等,把炒好的饵料与黄泥拌合和成团块状,放入鱼笼内,于傍晚放入水中,然后定期收捕。   3.干塘捕捞 将池水慢慢排干,使泥鳅集中在排水沟和集鱼坑中,然后将池泥逐块翻动捕捉泥鳅。  (六)泥鳅的病害防治  泥鳅的疾病较少,但在养殖过程中也会发生疾病。泥鳅常见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1.水霉病 水霉病是泥鳅受伤后被水霉感染而引起的。在病鱼的患病部位,肉眼可见到簇生灰白色棉毛状的菌丝。病鳅食欲减退,行动迟缓,瘦弱而死。一般在捕捞、放养后容易发病。多见于冬春季节。   防治方法 (1)在采捕和运输、下池时操作要细致,避免损伤泥鳅体表。(2)发病期间每立方米水用孔雀石绿0.2克全池泼洒,连用数天。(3)每立方米水用五倍子4克煮水全池泼洒。   2.赤鳍病 赤鳍病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其症状是病鱼的背鳍、腹部皮肤、肛门周围充血,表皮脱落,肌肉腐烂,严重时鳍条脱落,个别病鱼肠道充血发炎,不摄食,直至死亡。主要流行于夏秋季节,常与烂鳃病、肠炎病并发。  防治方法 (1)每立方米水中加入氯霉素或土霉素10―50克,浸洗病鱼10―15分钟,每天1次,连续5天。(2)每立方米水中加10克四环素浸洗病鱼24小时。(3)每立方米池水用强氯精0.3―0.5克化水全池泼洒。   3.打印病 打印病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症状主要在尾部两侧,发现呈椭圆形或近圆形红斑。此病流行于7―8月份。   防治方法 (1)每立方米池水用五倍子2―4克煮水全池泼洒。(2)每立方米池水用呋喃唑酮0.3克化水全池泼洒。
五、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中名中华绒螯蟹,又名毛蟹、大闸蟹,是我国重要的一项水产资源。河蟹个体大,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水产珍品之一,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出口水产品。发展河蟹养殖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河蟹的生物学特性   河蟹头胸甲背隆起,背面一般呈墨绿色,腹面灰白色,步足5对,螯足掌部与指节基部内外面均生有绒毛,故称绒螯蟹(如图5-17)。河蟹喜欢生活于江河、湖泊、水库水底、岸边,喜欢在水草丛生的岸边打洞穴居,洞深20―80厘米,白天蛰伏洞中,夜晚出洞觅食。适应性强,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高,但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溶氧量高、水草茂盛、饵料丰富的水中。适宜生长水温为15―30℃。河蟹好斗,相互残杀,步足脱落数天后在断肢处会再生出新肢。具有较强的攀爬能力,人工养殖时易逃跑。河蟹的食性杂,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自然条件下喜欢吃小鱼虾、螺蚌蚬肉、水蚯蚓、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饲料,尤其喜食腐臭的动物尸体,也吃浮萍、附生藻类、水花生、水葫芦等植物性饲料。人工养殖时还可以喂蚯蚓、动物内脏、配合饲料等。河蟹食量大,也耐饥饿,缺饵时十天半月不吃也不会饿死。河蟹的摄食受水温的影响较大,水温为10―28℃时能正常摄食,在水温20―25℃时摄食强度最大;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摄食量大减;越冬期间蛰伏洞中,不吃食。河蟹是洄游性动物,性成熟后,在秋末冬初开始结群顺河而下,在河流入海口处的咸淡水中交配产卵,卵粘附在腹部附肢的刚毛上孵化,体重100―150克的雌蟹可产卵40―50万粒,200―250克重的雌蟹可产卵80―100万粒。受精卵经几个月后孵出蚤状幼体,蚤状幼体经5次蜕皮,变态发育成蟹苗。蟹苗集群逆河而上,游到江河、湖泊的淡水中生长。河蟹的一生需经28―32次蜕皮蜕壳,临近蜕壳2天,河蟹活动缓慢,不吃食,爬到水草丛中蜕壳。每蜕壳一次就长大一次。
(二)蟹池的条件   蟹池设施要尽量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以利于蟹的生长。河蟹具有穴居、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常上岸活动,喜欢清新的水环境。因此蟹池应建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毒,环境僻静、光照充足的地方。蟹池面积以3―5亩为好,池深1.5米左右,正常养殖水深为0.8―1.2米。塘基要有一定的坡度,以1∶3―4为好,这样方便蟹上岸活动、觅食。在池子向阳的一面建成一浅水区,正常养殖时水深保持在30―40厘米,种植一些挺水植物,作为河蟹蜕壳的场所。池底以较坚实的粘土底质为好,不漏水,池底无淤泥或只有少量的淤泥,如果利用鱼池改造为蟹池,一定要把池底的淤泥清除干净,防止过多的有机质造成底层水缺氧。人工专门开挖的蟹池,为了增加蟹打洞穴居的面积,可在池中预留蟹埂。蟹池要具备完善的排灌系统以方便排注水,调节水质,进出水口安装好防逃设备。  河蟹善攀爬,易逃跑,尤其是在缺饵时,因此蟹池四周一定要建造防逃设施。较常用的是在池子四周用砖砌成高出地面50厘米、深入地下40厘米、朝池一面水泥抹面、顶端成“T”型出檐的防逃墙,防逃墙在拐弯处要砌成弧形以增加防逃性能。另一种是用水泥瓦或双层塑料薄膜制作防逃墙,高50厘米,埋入地下30―40厘米,顶端成“T”型。这两种防逃墙的成本较低,但使用时间不长。  (三)蟹种放养   1.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蟹池在放养前7―10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每亩水面平均水深1米用生石灰125―150千克;在蟹种下塘前的5―6天,每亩水面施粪肥200―250千克培育水质;施肥后随即在池子浅水区中种植水生植物,如水菖蒲、水花生、水葫芦、黑叶轮藻等。水生植物一方面作为蟹的饲料,另一方面又可为蟹提供隐蔽场所、遮阳降温、净化水质。   2.蟹种的放养 要选择优质蟹种养殖。优质蟹种规格整齐,体表有光泽,肢体齐全,体质健壮,行动活泼,无病无伤。放养时间为4―6月,放养密度要根据池塘条件、水质状况、养殖技术水平及苗种规格大小而定,一般蟹种规格在60―100只/千克的,每亩放养只。在水质良好、饵料充足、管理得当时,当年可长到100克以上。   (四)饲养管理   1.投饵与施肥 河蟹的饵料要求精、粗合理搭配,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少。各种瓜果蔬菜投喂时要切碎,使河蟹感到适口。稻谷、小麦、玉米粒等较硬食物最好煮一下,便于河蟹消化。投喂鲜鱼、虾时,要用开水浸泡2―3分钟。投喂要做到定时、定质、定量,投喂量为河蟹体重的5―10%。在五六月份,水温在20―25℃时,最适合河蟹生长,要多投精饲料,其中动物性饵料占60%以上,植物性饵料占40%以下;到了夏季七八月份,水温高达28℃左右,这时要多投青料,占日投饵量的60%,动物性饵料比率则要降至40%。至9月份,正是河蟹育肥期,摄食强度极大,更要增加营养,多投动物性饲料。饲养期间,一天之内投喂要分为2次,上午8―9时,投喂日饲量的30―40%,傍晚1次,投喂日饲量的60―70%。   为了给河蟹提供一定量的活饵,补充其营养需要,还要进行施肥。在池塘放养前先施足基肥,以后根据水色变化追肥,每7―10天一次,每次每亩用尿素1 ―1.5千克兑水全池泼洒,使池水呈油绿或黄绿色。在池中放养一些青虾作蟹的活饵。   2.水质调节 要保持水质清新、溶氧量高。如果发现池中河蟹离水上岸较多,尤其白天成批上岸,说明池水可能恶化或缺氧,应及时更换新水。通常情况下,春末夏初每10 天左右换水1次,每次换水的l/3,5―9月份,每3―4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3―1/2,换水时还要在新水中添加磷酸氢钙,以促使河蟹蜕壳。   3.日常管理 主要是每天坚持早、中、晚3次巡塘,了解河蟹摄食、精神状态,安排当天的投饵;查看池塘水温、水质、敌害及防逃设施,尤其是在大雨及台风天气,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及时清除残饵。另外,每隔10―15 天,每亩水面平均水深1米用20―25 千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以增加水中钙离子。  春季由于水温低,养殖水深40―60厘米即可,随着水温的上升,到夏季水深要达到100―150厘米。  刚蜕壳的蟹最容易受到敌害生物和同类的伤害,因此要加强对软壳蟹的护理,投喂一些适口的动物性饲料,以促其尽快恢复体力,增强防御能力。  (五)捕捞   池塘养蟹的捕捞方法有如下三种:   1.放水捉蟹 利用河蟹有顺水爬行的习性,在出水口安装蟹网,通过放水进行捕捉。    2.徒手捕捉 利用河蟹在夜晚上岸活动摄食的特性,在池边捕捉,连续几个晚上可以捕捉到80%以上。   3.干塘捕捉 将池水排干,下池捕捉。  河蟹的寿命一般为2―3年,养殖时间到了就要捕捉,如果到时间不捕,次年就会老死。  (六)河蟹疾病的防治  在人工养殖时由于养殖密度大,活动范围小,水质相对比自然水域差,得病机会相对增加。因此要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   1.聚缩虫病 当海水盐度在1.3%左右,水温为1 8―20℃时,聚缩虫在河蟹幼体上附着并大量繁殖,严重时可超过幼体大小的2―3倍,使幼体漂浮于水面上呈白絮状,严重影响幼体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幼体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爽,透明度保持在40 厘米以上,可预防此病的发生。一旦发现有聚缩虫附着,可全池泼洒福尔马林,每立方米池水用10 克,并在当天下午换水,排出剩余福尔马林。   2.水蜈蚣 水蜈蚣俗称水夹子,是龙虱幼体。身体长锥形,棕黄色,头部有一对钳形大颚。水蜈蚣常常将腹部末端伸出水面,头倒立向下,残食河蟹幼体。  防治方法:除彻底清塘消毒外,对培育池出现的水蜈蚣可用鱼苗网拉网捕捉。   3.黑鳃病 病蟹由于细菌感染,发生死亡,解剖可见其鳃发黑,略带腐臭味。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平时注意调节水质,每隔15 天全池遍洒生石灰1次,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4.水霉病 受伤的河蟹易感染此病,病蟹伤口周围生有白色棉毛状物。可用3%食盐水溶液浸洗5―10 分钟治疗。   5.细菌感染 主要症状是内脏坏死,最后导致死亡。平时每隔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或在饵料中添加磺胺类或呋喃类药物。   6.蜕壳不遂症 蜕壳不遂症是指河蟹在蜕壳时发生生理障碍,而不能完成蜕壳,导致死亡的现象。  防治方法:经常换水,保证水质清新,不使河蟹长期离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水,或在饵料中添加贝壳粉、蜕壳素;经常在水中施用过磷酸钙也有较好效果。   7.青泥苔 青泥苔含双星藻、转板藻和水绵,是绿藻门丝状藻类的总称。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中,多为群体,附生在水中石块、底泥的上面。光照充足时,生长速度很快,使水体急剧变瘦,对河蟹生长和摄食不利。清除方法:(1)每立方米池水用生石膏粉80 克,分3次全池泼洒,每次间隔3―4天,如青苔严重,用药量可增加20克,放药后加注新水10―20厘米,可提高防治效果。(2)每立方米池水用硫酸铜0.7克化水全池泼洒。 
六、塘角鱼的养殖  塘角鱼是我区江河、湖泊、池塘中常见的中小型淡水野生鱼类。塘角鱼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除了食用外,还有一定药用价值,对手术病人伤口的愈合、小儿疳积、消化不良等症有辅助治疗效果,是我区著名的滋补水产品之一,经济价值较高,在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  (一)生物学特性   塘角鱼体延长,后部侧扁,头部扁平,宽而坚硬。口宽、横裂。上颌和下颌都密生绒毛状牙。须4对。在鳃腔内具有树枝状辅助呼吸器官(能从空气中获得氧气)。体裸露无鳞,胸鳍硬棘粗壮,背鳍和臀鳍都很长,末端均不与尾鳍相连;尾鳍圆。体黄棕色或黑褐色,生活水环境不同有差异。  塘角鱼是热带和亚热带鱼类。通常栖息于江河、池塘、沟渠的阴暗处和穴中。喜群居,白天多穴居少活动,夜间活动觅食。适应性强,能在溶氧几乎为零的水中正常生活,离开水后只要保持身体湿润能长时间不死亡。最适生长水温为24―30℃。塘角鱼是一种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自然环境下,以捕食小鱼虾、水生昆虫、水蚯蚓、摇蚊幼虫等为食。人工养殖时可投喂鱼、虾、螺蚌蚬肉,蚕蛹、蚯蚓、动物内脏、血块、花生麸、配合饲料等。鱼苗的饵料主要以浮游动物为主,长到2―3厘米时可吃水蚯蚓、摇蚊幼虫和小型水生昆虫,当幼鱼长到7―8厘米以上时,便开捕食小鱼、小虾等。塘角鱼生长较快,在人工投饵的情况下,当年的鱼苗经6个月左右饲养,可长到75―100克以上,一冬龄达性成熟,体重40克以上,体长12厘米以上。4―9月为繁殖季节,其中以5―7月为繁殖盛期。雌鱼一年内可产卵2―4次,雄鱼则在整个繁殖期都有繁殖能力,无明显周期性变化。春季水温上升到18℃时,塘角鱼开始产卵,产卵地点一般是水草比较茂盛的浅水处,粘性卵。体重100―150克的雌鱼每次可产卵粒。  (二)人工繁殖   1.亲鱼选择 体重100克以上,体健壮、无病无伤、性成熟的塘角鱼都可作为亲鱼。最好在秋季就预先选好亲鱼,采用人工授精时雌雄比例一般为2―3∶1,自然产卵为1∶1。把亲鱼放入培育池中加强管理,投喂富含蛋白质的饲料,经常注入新水,促进亲鱼性腺发育。   2.雌雄鉴别 性成熟的塘角鱼,雌雄比较容易区别:雄鱼的外生殖器突出呈锥形,较长,而雌鱼的只稍稍外突。在繁殖期,成熟的雌鱼腹部膨大松软有弹性,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稍突出红肿,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雄鱼腹部平坦窄长,生殖孔不红肿,一般挤不出精液。  3.催产 选好成熟亲鱼后,便可进行催产注射,催产剂可用鲤鱼垂体,也可以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鲤鱼脑垂体最好。注射剂量按体重计,每千克雌鱼用鲤鱼脑垂体2个(以1.5千克重的鲤鱼的脑垂体作为1个算,依此折算),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000国际单位,雄鱼剂量减半。一般采用背鳍基部肌肉注射,注射液量控制在每尾亲鱼O.5―1.O毫升,进针深度为0.5―1厘米,以不伤及内脏为限。  催产用的工具主要有2毫升注射器、6号注射针头、温度计、毛巾、研钵、量筒、解剖剪、镊子、脸盆、提桶等用具。用鲤鱼脑垂体作催产剂时要把鲤鱼脑垂体置研钵内充分磨碎,加入计算好的生理盐水配制成注射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直接溶于生理盐水中。用湿毛巾包住亲鱼的头注射,防止亲鱼剧烈挣扎。注射后把雌、雄亲鱼分养于盆中,用网片盖好以防止跳出。   4.人工授精 在水温25―30℃时,一般经催产后10―12个小时,即可采卵。采卵时,先用毛巾把雌鱼体表的水擦干,然后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分别夹住雌亲鱼两侧胸鳍硬棘,使亲鱼腹朝下,然后自上而下沿着鱼腹两侧轻轻挤压,把卵子挤入清洁无水的盆内。在采卵的同时解剖雄鱼,取出精巢,放入研钵中剪碎,加入3―4毫升的生理盐水研磨,即得精巢液。将精巢液倒入盛卵盆内,用羽毛搅拌均匀,加少量清水,继续搅拌1―2分钟,使精子与卵子充分结合授精。一般一尾雄鱼的精巢可供3―5尾雌鱼的卵受精。   5.孵化 受精完成后,把筛绢网片置水中,将受精卵直接平铺粘着在筛绢片上,然后置于水泥池或塑料薄膜池内,微流水孵化,孵化用水必须溶氧丰富,水质清新,不能用池塘水孵化。池水深度30一50厘米,以能浸没筛绢网片为准。孵化池应避免阳光直射。孵化适宜水温为18―35℃,最适水温为24―30℃。如果水流量不大,要用空气压缩泵增氧。   筛绢片呈长方形,用铁丝做框,规格40×50厘米,缝上30―40目/厘米的尼龙筛绢制成。一般每片可粘卵2―3万粒。池中放片密度视增氧能力而定,每平方米放置3―4片。水温22℃时,约两天能孵出鱼苗,鱼苗出膜后,小心将筛绢片连同卵膜一起移出,让鱼苗在原池培育50―60小时后卵黄囊基本吸收完毕,能正常游动后即可转入鱼苗池中饲养。  (三)苗种培育   1.水泥池或塑料薄膜池培育 池子面积以5―10平方米为宜,水深0.3―0.5米,两端分设进出水口。池子要遮荫,防止阳光直射。放苗密度为每平方米水面尾。鱼苗下池后即可投喂,开始时主要喂浮游动物、熟蛋黄、鱼粉等,每天喂三次,每次每万尾鱼苗喂30―50克;5天后增至100―200克,此时也可以开始投喂水蚯蚓、绞碎的鱼肉、少量的花生麸等。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总量的1/3;及时清除残饵、鱼粪、死鱼等,防止污染水质。经过30―40天的饲养,鱼苗长到5厘米左右时即可转入成鱼养殖。  小水体养殖由于鱼的密度大,水质污染重,要特别注意防止缺氧死鱼。   2.池塘培育 池塘的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亩以内为宜,最大不超过1334平方米,水深0.5―0.8米,池底平坦,淤泥少,排注方便。鱼苗下塘前要经池塘清整、注水和施基肥,当水中出现大量浮游动物时即可放鱼苗,放养密度为每亩放30万尾。鱼苗下塘时池水深度为0.4―0.5米,以后每隔3―5天注水一次,使水深逐渐加大。鱼苗下塘10天后,水中的浮游动物数量剧减,此时追施发酵腐熟粪肥促进浮游动物的生长繁殖,一般每4―5天施肥一次,每次每亩用粪肥100千克左右。每天投喂花生麸1―1.5千克,把花生麸浸软后分小堆投放于池边浅水处。有条件的还可投喂猪牛血、绞碎的动物内脏等。  经25―30天培育鱼苗可长到4一5厘米。  (四)成鱼养殖   1.池塘条件及放养前的准备 塘角鱼的适应性强,对水质要求不高,能在溶氧量几乎为零的水中正常生活,但良好的水质不仅可以加快生长,提高产量,而且鱼产品的质量好。成鱼塘面积从几十平方米到1000多平方米均可,为方便管理,池塘面积以不超过2000平方米为宜。水深1―1.5米,池底淤泥厚10厘米以下较利于捕捞。鱼种下塘前7―10天用生石灰清塘,注水40―50厘米,施基肥培肥水质。塘角鱼善逃,进出水口要安装好防逃设备。池中可种植少量的水葫芦。   2.放养密度 池塘单养塘角鱼,面积较大的池塘每平方米放养体长5厘米左右的鱼种15―20尾;小面积水体可适当多放。如果水质肥沃,饵料丰富、水源充足可多放些,反之,则少放。要求鱼种规格基本一致。   3.投饵 鱼种下塘后7―10天,水中浮游动物减少时开始投喂,每日喂三次,分别是早上8点、中午12点和下午5点各喂一次。饲养前期以喂动物性饲料为主,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8―10%,以后逐渐递减,并转为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开始时把少量的植物性饲料拌入动物性饲料中投喂,以后逐渐增加植物性饲料,减少动物性饲料直到完全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到后期约为鱼体重的4―5%,根据天气变化以及鱼的摄食情况酌情增减。坚持“四定”投饵,开始时全池投喂,2―3天后逐渐缩小投饵面积,经10天左右把鱼诱到饲料台投喂,不可一开始就定点投喂,尤其是面积较大的池塘。水温24―30℃时生长最快,应抓紧时机投足饲料,促进鱼快速生长。   4.日常管理 在饲养过程中每隔7―10天注入新水一次,每次注水10―20厘米;经常打扫饲料台,清除残饵;每隔15―20天,每亩水面用生石灰15―2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做好鱼病防治工作。  (五)常见疾病防治   塘角鱼成鱼的抗病能力较强,疾病少,但在鱼苗鱼种阶段,如果管理不当,易发生如下疾病。   1.黑体病 病鱼体色发黑,消瘦,停食,鳍条溃烂,头的背部出现霉斑点,严重时鱼体头部向上,垂悬于水表层,直至死亡。此病鱼苗阶段易感染,缺饵、水质不良时易发病,发病快,传染迅速。  防治方法 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洁;发病后每立方米池水用五倍子4克煮水全池泼洒,或每立方米池水用生石灰30克化水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三次。    2.肠炎病 病鱼鱼体消瘦发黑,腹部膨胀,离群独游,轻压腹部,有淡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剖腹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呈红紫色,后肠尤其明显,肠粘膜溃烂脱落。多发生在7―8月份,主要危害鱼种和成鱼。  防治方法 每50 千克鱼第一天用磺胺胍5克拌入饲料中投喂,第二到六天用2.5克,连喂6天。 同时每立方米池水用强氯精0.3克化水全池泼洒一次。   3.车轮虫病 大车轮虫寄生于鱼的皮肤和鳍条上,引起体色发黑,身体消瘦,游动缓慢。小车轮虫聚集在鳃的边缘和缝隙,破坏鳃组织,严重时使鳃丝边缘发白腐烂,病鱼暗黑消瘦,离群靠近池边缓慢游动。大量寄生时使幼鱼死亡。  防治方法 生石灰彻底清塘,不施用末经发酵的粪肥;发病后每立方米池水用硫酸铜0.5克、硫酸亚铁0.2克混合化水全池泼洒。   4.三代虫病 三代虫寄生于鱼的体表和鳃,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的粘液,鳃孔附近发炎呈淡红色,病鱼头朝上尾朝下悬浮于水面,严重感染时可引起成亡。此病主要危害塘角鱼的幼鱼,在水温23℃左右时流行。  防治方法 每立方米池水用90%的晶体敌百虫0.3―0.5克化水全池泼洒。
七、鳖的人工养殖  鳖隶属于脊椎动物门爬行纲,龟鳖目,鳖科有羊膜动物。鳖科有6属20余种。我国大陆原有2属3种,即鼋、山瑞鳖和中华鳖。近年来由台湾引入台湾鳖,从越南引入越南鳖(又叫沙鳖)。鼋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山瑞鳖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严禁进入市场销售。目前养殖主要是中华鳖。  (一)中华鳖的生物学特性   中华鳖又名水鱼、团鱼、甲鱼、王八等。体呈近圆形或椭圆形,背腹均有甲,背甲黄褐色或暗绿色,中央纵向隆起,周缘是发达的结缔组织,称为裙边。腹甲黄白色。颈部长,伸缩自如。四肢粗短,五趾间有蹼。头颈、四肢、尾在受惊时均可缩入甲壳内(如图5-18)。鳖用肺呼吸,喜欢生活在水质干净的江河、湖泊、水库中,平时潜伏在岸边或水底泥沙中,夜晚上岸活动、觅食。是变温动物,冬季水温下降到15℃时停止摄食,10℃以下潜入泥沙中冬眠。次年春天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从冬眠中苏醒,出来活动,水温上升到20℃开始摄食,25―30℃时,摄食活动最旺盛,生长最快;超过33℃摄食和活动能力大大下降。在适温季节,必须间歇性地浮到水表面交换气体。性胆怯,稍受惊动就潜入水底,喜栖息于安静的环境中。在风和日丽的天气常爬出水面到岸上晒背。鳖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幼鳖主食水生昆虫、小鱼小虾、蚯蚓等;成鳖摄食螺蚌蚬肉、泥鳅、小鱼虾、蛙、蚯蚓、动物尸体和内脏,也吃植物性精饲料。食物不足时有弱肉强食现象。
  鳖的生殖季节主要为5―8月,当水温达到20℃以上时开始发情交配,二周后雌鳖开始产卵。25--30℃为最适产卵气温,一年内在生殖季节可产卵3―5批,每批8―15枚。雌鳖大多在夜间爬上沙滩挖穴,把卵产在穴内后用沙把卵子遮盖,卵在沙中自然孵化。在温度22―26℃时孵化时间为60―70天,33―34℃时为37―39天。出壳稚鳖2―3天后下水。  (二)鳖池建设   鳖是水陆两栖爬行动物,性喜恬静,水质清爽,故养鳖池应建在水源方便,排灌自如,环境安静的地方。稚鳖、幼鳖和成鳖池要分开。   1.稚鳖池 面积以5―10平方米为好,用砖砌成,池深1米,水深0.3―0.5米,池壁与水面成30度角,构成的斜坡是鳖晒背栖息的场所,饵料也可直接投在斜坡上。池底铺一层10厘米厚的细沙。  鳖孵出后放在稚鳖池中养殖,至次年冬眠苏醒后转入幼鳖池。孵出时为3―5克重,至分池时约10―20克重。   2.幼鳖池 面积为20―100平方米,池深1.5米,堤坡可以是自然土。堤面与水面成30度角,池底铺一层厚20厘米的沙或软泥,池子四周建造高出池面30厘米,项端成“T”形的防逃墙。防逃墙与池边之间留有一米的空地(如图5-19)。  幼鳖在池中养殖,体重达到50克以上时可转入成鳖池养殖。
3.成鳖池 面积500―3000平方米,池深1.5―2米,池壁与水面成30度角,池子四周的”T”防逃墙高50―60厘米,墙到池边有1米空地,池底淤泥厚20―30厘米。面积较大的池塘,可在池塘中央建一小岛,面积为50―70平方米,岛上铺一层厚20―30厘米的沙,并种上一些植物遮荫。池子进出水口要用铁丝制作防逃网。   4.亲鳖池 池面积在平方米较适宜,池深约l.5米,水深保持在1.2 米左右,池底铺25 厘米厚的细沙(如图5-20)。在池的一边设产卵场,产卵场面积约为池塘面积的1/4,并高出水面30厘米左右,场内的细沙层厚35厘米左右,并设一些曲回的小道,堆少许乱石。产卵场与近水一边成斜坡状,便于亲鳖上岸产卵。亲鳖池尤其要建在安静处,否则产卵时受惊会逃跑或停产。
(三)鳖的饲料种类   以动物性饲料为主,也吃植物性饲料。人工养殖时,稚鳖的饲料有浮游动物,水蚯蚓、摇蚊幼虫、熟蛋黄、绞碎的鱼虾、动物内脏等,还可以喂一些煮熟的玉米糊、面条及切碎的瓜果蔬菜等,忌喂脂肪含量高的饲料和盐腌过的饲料。幼鳖的饲料有鱼虾、蚯蚓、猪牛血、动物内脏、豆类、蔬菜,动植物饲料各占50%。成鳖除可喂幼鳖饲料外,还可以喂螺肉、蚬肉、蚕蛹等。  以上各时期均可喂鳖专用配合饲料。  (四)苗种放养   放养前7―10天用生石灰清塘,杀死水中病原生物,改良水质。放养的鳖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放养量:稚鳖每平方米放50―60只;幼鳖放5―10只;成鳖放1―2只。同一池中所放养的鳖规格要大致相同,以避免在饵料不足时出现弱肉强食现象。  在成鳖养殖中,为了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池中天然饵料,可混养草鲢鳙鲤鱼。  (五)饲养管理   为了加快生长速度和提高成活率,宜实行分级饲养管理:   1.稚鳖饲养管理 稚鳖出壳3―5天后即放入稚鳖池中养殖,开始时投喂熟蛋黄、浮游动物、摇蚊幼虫,以后渐将小鱼、虾、动物内脏等绞碎投喂,或投喂配合饲料,2个月后可投喂一些煮熟至糊状的麸皮、玉米粉。做到“四定”投饵。饲料可直接投在池子水面之下的斜坡上(或食台上),日喂2次,早上9―10点和下午4―5点。日投喂量为鳖总重量的10―20%,并根据天气、水质和鳖的摄食情况而灵活掌握。越冬前投喂一些含脂肪相对较高的饲料,以使鳖储积脂肪用于越冬消耗。  每3―5天注一次新水;每30天每平方米水面施用生石灰15―25克,调节水质。经常清除残饵,高温季节搭避温棚或在水面种植一些水葫芦遮光降温,池水水温不宜超过33℃。越冬期间要减少换水次数。   2.幼鳖、成鳖的饲养管理   (1)投饵 ①食台的设置:在环境安静,水质清新的池边搭食台,食台一边在距水面10―20厘米的水中,另一边露出水面。用木板或水泥板制成浅槽状。一般长3米,宽0.8米,深0.2米。②投喂时间、次数和数量:做到“四定”投饵,当春季水温上升到20℃鳖开始摄食时即开始投喂。5―10月生长旺季日喂2次,其余时间日喂1次。每次投喂量约占体重的5―8%,具体数量要根据鳖的摄食情况等灵活掌握。为了解决成鳖的鲜活饵料问题,每亩水面可一次性投放活螺蛳300千克。  (2)水质调节 水质条件直接影响生长速度的快慢和抗病力的强弱。池水透明度以30―40厘米为好,每一个月左右,每亩水面用30千克的生石灰化水泼洒一次。经常清洗食台,清除残饵。  鳖的生长适温为20―35℃,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当水温高于33℃时摄食能力大大下降,生长缓慢,因此每年在夏秋两季要在池子西南面搭避温棚或种植水葫芦,以遮去水面阳光的25―30%,或者加大水深降温。  稚鳖经过两年养殖,即长成400克以上的商品鳖。  (六)鳖常见疾病的防治   1.水霉病(又叫肤霉病、白毛病)  (1)病原 水霉、绵霉等多种真菌。  (2)症状 肉眼可见病灶部位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沾上污泥)的棉絮状菌丝。病鳖食欲减退,烦躁不安,消瘦。此病为鳖因运输受伤被真菌继发性感染而引起,对稚鳖、幼鳖危害严重。  (3)防治方法:   ①避免鳖受伤是防止此病发生的根本措施。对受伤的鳖用1%的孔雀石绿软膏涂抹伤口,连续3―5天。   ②在1立方米水中加入的福尔马林100毫升配成溶液浸洗病鳖10―15分钟,原池用福尔马林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用10克,连续2―3次。   ③日晒法 把沙置锅中加入浓度为5%的盐水至沙上1―2厘米,煮30分钟后滤去盐水,把沙装在木箱里,沙量刚好能把鳖埋上,置太阳下晒30―60分钟。   2.白斑病(毛霉菌病)  (1)病原 毛霉菌。在鳖受伤的情况下感染毛霉菌而致病。  (2)症状 发病初期,在裙边出现白斑,后逐渐发展至背部、四肢、颈部、腹部等。白斑处皮肤逐渐坏死,崩解。当霉菌寄生到咽喉部,鳖因呼吸困难而逐渐死亡。  (3)防治方法:同水霉病的防治方法。   3.红脖子病(又叫腮腺炎病)  (1)病原 嗜水气单胞菌。  (2)症状 病鳖腹甲有红斑,颈部充血发炎,肿大,不能正常伸缩,严重时全身水肿,口鼻出血,眼浑浊失明,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常浮于水面或匍匐于堤岸、晒台,不摄食。  (3)防治方法:   ①用土霉素或磺胺拌饵料投喂,剂量按每千克鳖第一天用0.2克,第2―6天减半,连喂2―3个疗程。   ②腹腔注射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剂量为每千克鳖15―20万国际单位,池水用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用0.2克。   4.腐皮病  (1)病原 产气单胞杆菌等。本病发生多因缺饵,鳖互相撕咬受伤后,继发性感染而引起。多流行于春末夏初。  (2)症状 病鳖四肢、颈部、裙边皮肤溃烂,皮肤组织变白发黄,严重时患处坏死,直至四肢和颈部骨骼外露,爪脱落,造成死亡。  (3)防治   ①按大小分级饲养,提供充足的饲料。   ②隔离病鳖,用10克呋喃唑酮或磺胺噻唑溶于1立方米水中浸洗病鳖48小时,反复几次,原池水用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用0.2克,每天一次,连续3天。   5.红底板病(赤斑病、红斑病)  (1)病原 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由于捕捞、运输受伤,相互撕咬受伤或因池底、堤岸粗糙爬行腹部磨擦受伤,病原菌感染致病。4―5月份为发病季节。  (2)症状 病鳖腹甲红肿发炎,出现红斑,严重时溃烂,露出腹甲骨板,舌、口、鼻呈红色,咽部红肿。  (3)防治方法:   ①捕捞运输时避免鳖受伤。   ②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剂量为每千克20万国际单位,后置于每立方米水含5克孔雀石绿的溶液中浸洗10―15分钟。   ③患病早期,鳖尚摄食时,每千克鳖第一天用0.2克磺胺类药粉拌饵投喂,第2―6天减半。  6.穿孔病(又称洞穴病)。  (1)病原 嗜水气单胞菌为主的多种病原菌。本病多因饲料腐败,饲养不善,环境恶化引起。一般发生在5―11月,发病高峰在6―10月,可危害各种规格鳖,尤以稚鳖、幼鳖为重。  (2)症状:病鳖精神不振,行动缓慢,对外界反应迟钝,食欲减退。发病初期,病鳖背甲或裙边可见白点或白斑,进一步发展成白色疮痂,周围出血。将疮痂揭去,便是一个很深的孔洞;严重时,背甲可烂成一个个很深的孔洞,甚至裙边、四肢、颈部均溃烂,直至死亡。  (3)防治方法:  ①坚持“四定”投饵,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防止鳖体受伤,定期消毒,改善水质。    ②及时隔离病鳖,用每立方米水含20克呋喃唑酮的溶液或2.5%食盐水浸洗病鳖10―20分钟。原池用生石灰化水泼洒,每立方米水用10―15克,5天后再用一次。同时投喂药饵,按每千克鳖用呋喃唑酮0.2克,连喂一周。   ③用“鳖必康1号”连续治疗7天。   7.疖疮病  (1)病原 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  (2)症状 发病初期,病鳖的颈部、背部、裙边、四肢基部出现一至数个绿豆大小的疖疮,随后疖疮逐渐隆起,向外突出。用手挤压病灶,可挤出粉刺样易压碎、并伴有腥臭气味的浅黄色颗粒或白色浓汁状内容物。严重时,疖疮溃烂发炎,可侵至其他部位,呈腐皮病症状。鳖感染此病后,活动减弱,食欲减退或停食,体质消瘦,静卧不动,头不能缩回,眼不能睁开,直至衰竭而死。  (3)防治方法:   ①大小分开,合理密养,防止受伤。放养前,严格消毒鳖种及放养池;发病季节,可按每千克鳖用土霉素或呋喃唑酮0.2克拌饵投喂。   ②及时隔离病鳖,挤出病灶内容物,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并在创口面晒干后,用红霉素或氯霉素软膏涂沫患处,再用庆大霉素按每千克病鳖8―15万国际单位腹腔注射。病情严重的可注射2―3次。
八、斑鳢的养殖  斑鳢又叫生鱼、斑鱼、花鱼、蛇头鱼。它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在医药上还具有补血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市场需求量大,价格一直较高,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鱼类。  (一)生物学特性   斑鳢体长呈棒状,尾部侧扁。头较长,头顶平,前部略平扁。口大,口裂长,后端达到眼后缘的下方,具尖锐颌齿。头、体披鳞。腹鳍小,尾鳍圆形。体灰黑色,腹部灰白色。背部有黑斑一纵行,体侧有不规则的较大的黑斑两纵行,头部背面有近似“一八八”三个字的斑纹。  斑鳢广泛分布在我区各地的河流、湖泊、水库、池塘中,喜栖息于水草茂盛的水中,常潜伏在浅水水草多的水底,对水质的适应能力较强,具有辅助呼吸器官,能从空气中获取氧气,所以在低氧水域中也能生活,即使没有水,只要保持体表湿润,仍能生存较长时间。池水排干后,斑鳢把身体埋于淤泥中只露出头部呼吸。斑鳢为凶猛肉食性鱼类,一般体长3厘米以下时,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体长3―8厘米时,以水生昆虫、小鱼虾为食;体长8厘米以上,则主要以各种小鱼为饵,缺饵时有互相残食现象。捕食时,一般是潜伏在草丛中不动,等待小鱼虾游到附近才突然出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驯化,也吃配合饲料。斑鳢的生长很快,最大个体重达5千克。一般春季放养10―15厘米的鱼种,养到年底,体重可达0.5―1千克。适宜生长水温为20―30℃,水温15℃以下几乎不生长。  (二)苗种培育   1.鱼苗培育   小水池培育 培育池可用土池、水泥池或塑料薄膜池,水深20―30厘米,每平方米水面放苗尾。鱼苗下池后即投喂小型浮游动物或淡鱼粉、熟蛋黄浆,三天后可投喂大型浮游动物。每天换水一次,及时清除残饵,保持水质清洁。  鱼塘培育 池塘在放养前先经过清整、注水和施基肥培育浮游生物(方法如前所述),池水毒性消失后即可放养鱼苗。鱼苗下塘时池水深为50―60厘米,放养密度为每亩放养7―8万尾。鱼苗下塘后的前10天一般不用投喂,在这个培育阶段,每天要施粪水2―3担,保持水质肥沃,浮游生物丰富。10天以后池中繁殖的浮游动物不能满足鱼的摄食需要时,要投喂活体浮游动物,每天每万尾鱼投喂3―4千克。每隔3―4天注入新水一次以调节水质。   2.鱼种培育 当幼鱼长到3厘米左右时,分塘转入鱼种培育。鱼种塘在放养前先经过清整、注水和施基肥培育浮游生物。每平方米水面放养50―100尾(小水池放高量),幼鱼下塘后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饵,约经5天后,天然饵料不足时要投喂饲料,投喂浮游动物或驯食配合饲料;当幼鱼长到6厘米以上时,可投喂小鱼小虾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配合饲料。定期注水改善水质。  经过50―60天的培育,幼鱼长到10―12厘米,此时可转入成鱼养殖。  (三)成鱼养殖   1.配养 在以四大家鱼为主或以罗非鱼为主的池塘中搭配混养斑鱼,通过斑鱼捕食池中的野杂鱼虾和小罗非鱼,一方面减少了对溶氧和饵料的消耗,有利于养殖对象的生长;另一方面斑鱼又把那些价格低的野杂鱼、小罗非鱼转变换成高价值的鱼产品,起到良性循环。在以罗非鱼为主的池塘中混养斑鱼,其效果尤其显著。配养斑鱼必须注意两点:一是配养塘中必须有野杂鱼虾或罗非鱼;二是斑鱼种的放养规格必须小于当时池中其他养殖对象的规格,以免斑鱼捕食养殖对象。放养量根据池中的野杂鱼和小罗非鱼的数量而定,一般每亩水面放养10―12厘米的斑鱼种50―100尾,以罗非鱼为主的池塘可适当多放。   2.主养 以养殖斑鱼为主,配养其他鱼类。需要投喂。  池塘条件:池塘面积667―1334平方米,水深1.5―2米,有深水区和浅水区之分。有水源,池底淤泥不超过15厘米。在鱼塘四周水面上种植100厘米宽的水葫芦,用竹子或网片围拦,既可供鱼遮荫,又可防止鱼跳出池外逃跑。  鱼种放养:在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清塘,然后注水施基肥培育浮游动物。当池水毒性消失,浮游动物达到高峰期时即可放鱼。斑鱼种的规格要求达到10厘米以上,并且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饵料质与量等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放养3―5尾,搭配一些鲢鱼、鳙鱼、草鱼、鲤鱼以控制池水的肥度。  投喂:小规模养殖可以投喂活饵,如浮游动物、水蚯蚓、蚯蚓、小鱼虾、蝇蛆、摇蚊幼虫等。大规模养殖以喂配合饲料为主。投喂配合饲料要先经驯食。把食台设置在水下20―30厘米深处,开始时把水蚯蚓、蚯蚓投在食台上,待鱼习惯摄食后,逐渐减少水蚯蚓、蚯蚓的数量,混入制成团块状的配合饲料,直到鱼喜食配合饲料为止。也可驯喂颗粒配合饲料。每天喂2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左右,生长旺季也不超过10%。  配合饲料一般用绞碎的鱼肉70%、黄豆粉或花生麸25%、酵母粉5%,再添加少量的多种维生素和抗菌素、微量元素混合制成。  日常管理:斑鱼善跳,尤其是在注水和下雨时常跳到别的水体逃跑,因此要做好防逃设施,加强防逃管理。每10―15天注入新水调节水质一次;每15―20天每亩水面用生石灰15―2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一次;坚持每天清除残饵;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  (四)常见疾病的防治  斑鳢常见病主要有水霉病、肠炎病、车轮虫病等,防治方法如前所述。
主任信箱最新回复
爱心捐助平台
& |& & |& & |& &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联系电话:
传真: 技术支持:广西南宁共济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广西南宁市民乐路一号
邮编:530012 QQ:
南宁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监察处 
报警电话:、
网警备案号:1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水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