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亚卫视走进台湾直播2015年3月28日14点30分的电影名称

新闻/百科全书
亞洲電視財經節目 - 1 个结果发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亚视新闻(:ATV News)是新闻及公共事务部(:ATV News and Public Affairs Division)制作的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统称。其总部位处广播大楼,在设有直播室。另外,在及设有新闻中心或记者站,会定期派出记者驻守。其官方为“亚视新闻 深入社群”。亚视新闻的主要竞争对手为。
亚洲电视的新闻和财经节目主要以制作,每日于旗下中文频道及播出,而以及制作的新闻和财经节目则于旗下频道及播出。
亚视新闻部的采访车
亚视新闻部的采访车
亚视新闻大埔新闻中心
亚洲电视改版前的新闻录影厂
亚洲电视新闻录影厂的控制室
亚视新闻部制作中心
亚视新闻大埔新闻中心位处亚视大埔广播大楼
亚视新闻湾仔新闻中心位处湾仔电讯大厦
日,启播,为远东地区第一家电视台,开始由报幕员播报粤语及英语新闻节目。
1963年3月,开始提供中文收费有线电视服务。
日,丽的电视由收费有线电视转为免费无线电视广播,易名为“”,同年正式启用首部大型。
日,丽的电视开始播放晨早电视新闻,并采用双语播放及现场翻译外电国际新闻,粤语主播为(萧霸),英语主播为John Culkiin。在此之前,香港三大电视台均未有提供晨早新闻节目,最早的新闻为中午时份播出的午间新闻(当时丽的午间新闻为中午十二时,而午间新闻则在下午一时半播放,则在晚上六时才开始播放正常节目),直至1984年被由及主持的《大家早晨》节目取代。
1982年10月,转播技术开始普遍应用在亚视新闻直播上。
1984年12月期间,访会见,亚视新闻部摄影师摄得撒切尔夫人在前摔一跤的片段,成为过程中最具震撼性的经典镜头之一。
日凌晨,亚视总台发生4级大火,新闻部等部门均被波及,新闻部把办公室迁到采访车上。
1989年,亚洲电视在北京的采访队如实报道当时的情况。
1991年,亚洲电视再将晨早节目时段辟为全新闻的《》,主播为戚香莲、卢瑞盛及严力耕,在一大清早向观众提供即时新闻。
日,亚视新闻独家拍摄围攻全过程,事件中警员攻入单位并与匪徒爆发枪战,匪徒逃走时放下,造成7名警员受伤。
1995年2月,新一代D-3数码录像机投入亚视新闻制作,开始迈向电视数码化的第一步,并在《》、《》及《》报道中增设“中文字幕”服务,方便不懂广东话及失聪的人士收看新闻节目。
,亚视新闻采访队在赛事地点,第一时间抢先访问赢取的感受。
1996年5月,亚视新闻部引入“机器人”摄录机投入新闻制作服务。
1998年,亚视新闻部的《》夺4项国际大奖,其中《国有企业》更获“新加坡”(最佳时事节目)金奖。
1998年9月,亚视成为全港第一家引入“”技术(Virtual Studio)的电视台,令电视制作更具灵活和创作性,亦都使新闻直播室看来更宏伟;同时把体育新闻开拓为《》。 同年9月28日,《》正式使用“虚拟演播室”播出,与刚刚开播的《互动新闻网》、《体育快讯》合称《新闻一小时》。
日,《互动新闻网》停播,后于5月3日取消《新闻一小时》,《六点钟新闻》独立播出。
日,主政期间,亚视新闻部大胆突破传统,起用艺人及为新闻报导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虽然首日收视大升,但不久打回原形,惹来观众对亚视新闻公信力的质疑,劣评如潮,包云龙及更因而离职;虽然一年后曾经进行变革,2002年宣布放弃起用及,但最终担任主播至2003年。
2001年9月,美国发生后数分钟,亚视新闻部率先中断播放中的《》,第一时间现场直播及遇袭情况,并于该集的《百万富翁》间断地播完后即取消此后的所有节目,并全晚直播。
2002年,介入政局,并派出大军进剿政府。亚视新闻部派出记者深入阿富汗报道,成为首个进入阿富汗境内报道战况的香港电视台记者。
日,亚视新闻部增设娱乐新闻《》,为观众提供全面娱乐资讯,是继财经新闻《》外另一创新开拓,但于2011年已暂停播吷。
2003年3月,、爆发战争,亚视新闻部派出多支采访队进入伊拉克及邻国─如、、及,实地现场卫星直播为观众提供最新战况及邻国人民反应。
2004年,亚视与香港最大固定电讯网络商合作推出24小时新闻频道“”,于12月12日在电讯盈科旗下的收费电视业务“”第324频道开播,报导香港、国际、经济等新闻。
日,反对的示威者大规模冲击警方设立的防线,双方发生激烈打斗。亚视本港台罕有延长六点钟新闻至七时以后,继续现场直播最新消息。亚视本港台更因此而取得收视优势,吸引超过一百万名香港观众收看,收视达16点,取得五成一收视。
2006年,资深电子传媒人加入亚洲电视成为新闻部顾问,但仍无法得到新闻部的员工支持,资深记者及温智韵更先后因此而离职。
日,工作超过七年的英语记者转职香港电台英语新闻部。谢燕娜在离开亚洲电视前,最后一次主持晚间7时30分新闻,并且向观众表示“再会”。但她于2012年5月返回亚视新闻担任主播。
2007年,7月2日至8月24日播映新闻历史资讯纪录片《》,收视高达10点以上,大受欢迎。
日,当天之《夜间新闻》报道完毕后,有着50年历史使命的亚视新闻部在通宵搬迁到新总部,并于翌日开始在大埔的新总部报道第一节新闻《》早上6:30播出,而“”技术(Virtual Studio)则一度完全停用。
日,亦于上午9:15在亚视新总部首次主持《曾sir28骚》及于下午14:35主持《曾sir下午茶》;这直至日为止,并由《》取代。
日,曾在及多个电子传媒任职的,十月初加盟亚视新闻部,职衔为新闻部总监。在加盟后,亚视新闻部之新架构由高级副总裁执掌新闻部,新闻部顾问及主播则任副总裁,出任总监,三位高层全是经验丰富代表。
日起,于播放的停播,而now自制新闻频道于日启播,now方面已知会亚视新闻部主管关伟“终止合作”的决定。
坊间认为now不再向亚视购买新闻内容,是因为now要建立一个和相若的频道阵容,继财经台后再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新闻频道,很明显是要狙击有线电视,并树立“now TV”的品牌和型象。
另外亦有传now方面不满亚视近年在新闻节目政治方针偏左,所以不欲与亚视继续合作。
而在2007年尾,亚视将会因为數碼电视广播使得免费频道由二个增加至六个,24小时亚视新闻台将改名为,通过數碼电视形式于12频道免费广播。
日,亚视新闻在新加坡亚洲电视大奖夺得“最佳半小时记录片大奖”及“最佳一小时记录片大奖”冠军。
日,亚洲电视新闻部李東杰,在采访立委选举拉票活动时,从安排的宣传车上堕地头部受重伤。香港及台湾多个机构、政府部门以及港台两地媒体同业都关心事件,并表达向李東杰的慰问及支持。
日,亚视在独家就中国雪灾访问国务院总理。
日起,亚洲电视新闻节目均开始以格式播放。
日,和辞职,其后梁家荣取消他的辞职,留任亚洲电视,并获擢升为高级副总裁。之后,由日起,等资深新闻部员工遭到亚洲电视解雇。
日,停播,部分直播新闻及财经节目转移至。
日,亚视新闻所制作的新闻节目屏幕下方会加设即时新闻栏,以向上卷动方式显示。
日,亚视新闻部分节目恢复使用“”技术(Virtual Studio)。
日,菲律宾马尼拉发生马尼拉人质事件,亚视摄制队到达菲律宾报道最新消息。
2011年,亚视新闻部大批英语记者离职,大部分记者转职至。
2011年2月亚视新闻部有多位外电记者、主播(包括麦桂源、、等)离职,转投。
日日本发生翌日,亚视摄制队到达日本报道最新灾情。
日亚视新闻换新片头,惟被观众发现片头疑为抄袭,高登讨论区有网民指出,原设计是由一位23岁外国学生以“新闻报道片头”为题而来的“功课”作品,相关载图被转载到多个网站,不到两日,亚视于4月13日播回旧版本,并将4月11及12两日原于亚视网站供网民重温的新闻片段作出删剪,相关怀疑侵权片头亦被换为旧版本。
日亚视《》直播及的而延至七时半完结。
2011年5月起,在新闻时段内加入“震后三年”系列报导,全面分析及报导的深远后果,并深入灾区与灾民接触,了解他们的需要及当地情况。
日下午六时三十六分,亚视于《》期间以插播方式报导前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于逝世,为全球首个媒体报导,但消息从未被中国官方证实,后来更于同年10月9日因江泽民出席《100周年纪念大会》正式粉碎谣传。 翌日亚视发表声明撤回关于江泽民病逝的报导,并向江泽民及其家属和观众致歉。而助理采访主任亦因,正式辞职。
2011年9月,理财博客主持人“空降”亚视新闻财经组高层,事件引起财经组各记者以至新闻部员工及外界传媒的不满。
日,高级副总裁因以私人理由辞职,即日生效。而副总裁就递交辞职信。
日,资深电子传媒人获聘为亚视新闻及公共事务部副总裁。
2011年10月中起,记者及摄制队深入灾区跟进最新消息,并在独家采访。
2012年起,亚视新闻部出现大量资深员工外流。
日,亚视新闻错误报道看守领队为而非。
日起,由于22:00首播全新财经节目《》,原新闻部节目《》改在22:55-23:00播出,改由高级副总裁负责,把节目改为评论式节目,以简报及由特定旁白旁述,意见走向单一化。
日,助理采访主任于当日《》带出赠言“多谢大家,请继续支持亚视新闻”,离开工作逾17年的亚视新闻;但陈兴昌于2013年1月重返亚视新闻。
日起,《》与《》之间的广告时段合并在《晚间新闻》原来之广告时段内一并播放。
日,亚视新闻在当日《》起更换片头及滚动字幕设计。
2012年7月以兼职身份重返亚视新闻工作。11月26日,亚洲电视突然解雇7名员工,她是其中之一,对胡被辞退是否与批评公司有关,亚视公关部称不会回应。
日,亚视新闻采访队于采访,摄影师雷钊河上前拍摄在法院外拍摄的上访民众时,遭到便衣人员阻挡及抓伤腰部。亚洲电视发言人回应表示,已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并要求当局保证正常采访不再受干扰。
日,亚视新闻评论节目《》就香港推行德育与国民教育科作出评论,同日,总编辑提出请辞,但其后获挽留。其后副采访主任及亦离开亚视新闻部。
日,《》因直播《梁振英问答会》而延至七时零五分完结。
2013年起,入主亚视新闻部后,新闻员工人数大为减少;另外,有新闻部人员表示高层曾插手新闻部,令人质疑新闻部的编采自主。
日,从《》分拆出《Hot Topic》,于该节目前跟随播出。
2013年4月,在新闻界工作超过20年的采访主任离开亚视新闻部。
日,四川芦山县发生7级大地震,亚视派出记者文桥康及罗雯丽采访灾区情况。
日,英语新闻记者Heyling Chan离开亚视新闻部。
2013年7月,亚视新闻开设帐户,提供财经及专题节目重温。
日:由于腾出时间予本港台直播《足球狂热-阿仙奴亚洲之旅:名古屋鲸鱼 对 阿仙奴》,当天《六点钟新闻》提早至18:14结束。
日:由于腾出时间予本港台直播《足球狂热-阿仙奴亚洲之旅:浦和红钻 对 阿仙奴》,当天《六点钟新闻》提早至18:16结束。
日,副采访主任吴秀华、副总裁及高级副总裁辞职,但其后刘澜昌获挽留。
日,总编辑、助理副总裁伍健强也辞职,据估计,亚视新闻员工人数原有约60人,过去半年有三分一人离职。助理采访主任则越级升任助理副总裁,尚有其他采主及记者递辞职信。有新闻部人员表示,高级副总裁插手新闻部,编采方向令人侧目,如亚视遭通讯局处罚的报道编排在《》第二节新闻末段播放,《》更只字不提。同时间,邀请郑钢英重任新闻部采访主任,并重邀大量前旧属(包括亚视及)转往亚视新闻工作,但亦设法迫走一些有异见的现职员工。
2013年11月起,亚视新闻隆续更新其下新闻节目虚拟厂景画面设计:由真实厂景转变为虚拟厂景拍摄,体育快讯主播则一改由采用主播台报道新闻的方式,主播会站着报道体育新闻,增加互动等;亚视新闻也开始以紫色为主色。
日,受重创,进入紧急状态,亚视记者谢明辉及摄制队到达报道最新灾情。
日,亚视新闻推出及版本的智能手机程式。同日,助理采访主任邓骏晖再次离开亚视新闻部。
日,英语新闻记者Belinda Lloyd第二次离开亚视新闻部,令新闻部员工人数愈渐减少。
日,粤语新闻首席记者第二次离开亚视新闻部。
日,《》最后一集播出后暂停制作,直至4月27日开始重新播放。
日,《施政论坛2014》由新闻及公共事务部制作的《》主持人代表亚视新闻部参与。
日,本港警方人员前往印尼向被虐印佣Erwiana录取口供,亚视派出高级记者陈苑蓉及摄制队到达报道最新消息。
日(农历正月初二),记者伍慕莲离开亚视新闻部,令《》主播人选择愈渐减少。
2014年2月,局势恶化,首都爆发大规模冲突。亚视派出记者关据钧及摄制队前往当地采访,曾一度受伤。亚视新闻部记者其后走访及,把三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政变制作节目《》,于同年5月播映。
日,英语新闻记者Brittyn Clennett离开亚视新闻部。
2014年7月,粤语体育记者兼主播梁倩影离开亚视新闻部。
日,英语新闻编辑Anne-Marie Sim离开亚视新闻部,新闻员工只剩十多名。
日,台湾高雄市前镇区与苓雅区发生气体爆炸事故,超过20人死亡,亚视派出记者文桥康到高雄报道最新情况。
日,云南省昭通市发生6.5级大地震,造成严重伤亡,亚视记者罗雯丽深入灾区报道灾情。
日,冲入,手持电视台咪牌的记者跑入政府总部东翼前地采访,被警员截停,并用手叉颈,双方冲突和推撞。亚视新闻部对记者在采访时受到警员粗暴对待,表示极度遗憾,要求警方切实保障记者自由采访的权利及安全。
日,警方向占据人士施放催泪气体,当天约17:35播出5分钟的《特别新闻报导》,《》提早至17:59开始播放,片头播映后立刻播放现场情况,由金玲彤及陈苑蓉作现场突发报导,未有显示新闻厂房及主播画面。18:14才开始播放正常新闻,同时以三视窗形式展示现场画面,18:32播出第二节新闻,18:41播出第三节新闻,并延至约18:50完结。
日,粤语新闻记者兼主播文桥康离开亚视新闻部。
日,台湾举行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又称九合一选举),亚视新闻部派出记者江川赴台湾,途经数个城市采访社会各阶层人士并报道选情。
日,英语新闻记者升任采访主任。
2014年12月起,亚视新闻部多名记者、编导(包括、李静愉、姚嘉欣、陈家信等)因欠薪离职。
日起,亚视新闻部在内的部分员工及外电记者(包括编辑主任罗佩琼)遭到拖欠薪金后离职;新闻时段方面,包括《》、《》在内的新闻节目停播,而与联播的《》则缩短至45分钟,而国际台的英语新闻时段则如常播放。
2015年1月起,因亚视欠薪,人手资源短缺,自驻记者梁家宝回港后,新闻采访队暂停驻的采访,改以报道消息。
日,副采访主任陈国扬遭到拖欠薪金后辞职,但其后获挽留。
日起,因亚视欠薪,人手资源短缺,英语新闻记者主持的时事清谈节目《》(Newsline)改为重播以往访问内容。直至日再次制作及播映,改由英语新闻总编辑主持。英语新闻采访主任同时成为该节目的执行监制。
日,英语新闻采访主任在放产假之前最后一次主持晚间7时30分新闻;4月13日归队再次担任7时30分新闻主播。
2015年2月,粤语新闻记者及主播李文欣离开亚视新闻部,并转投。
日,发生,手持电视台咪牌的亚视记者、摄影师黄伟伦及张进兴在采访期间被警方喷中,江川向警方作出投诉;亚视新闻部表示遗憾,认为警员无故施袭,要求警方切实保障记者自由采访的权利及安全,并即时调查跟进。
2015年3月,助理采访主任聂德宝离开亚视新闻部。
2015年3月起,因需报道消息,亚视再次派出驻记者罗雯丽、驻当地采访队及记者梁家宝采访有关消息;但派出驻北京采访队的同时,新闻采访队暂停驻的采访;结束后,亚视新闻部正式暂停驻及的采访工作。
日,在新闻界工作超过19年的英语新闻总编辑离开亚视新闻部,并预先录影至4月12日的集数;3月22日,英语新闻记者Emily Siu离开亚视新闻部。
日,亚视于《六点钟新闻》开始突然宣布大股东黄炳均及主要投资者王征将旗下控股权转让予主席,并将豁免亚视所欠的大部分债务。但翌日香港电视网络即澄清双方并未达成协议。
日,副采访主任陈国扬表示,同事得知公司不获续牌后士气低落,但仍会紧守岗位,希望管理层尽快召开员工大会,交代公司资金及经营情况。他表示,公司自11月拖粮至今,新闻部已流失1/4人手,记者人数减半至到只有10人,若再多3至4名记者离职,将令采访工作面对严峻情况。
2015年4月初,粤语新闻记者罗雯丽离开亚视新闻部;4月26日,粤语新闻记者梁家宝最后一次主持,其后离开亚视新闻部。
日,在新闻界工作多年的英语新闻编辑William Forsythe离开亚视;4月12日,英语新闻记者离开亚视新闻部;4月24日,英语新闻记者Wynna Wong离开亚视新闻部,并转投。
日,《》在播映预先已录毕的集数后,改由盛浩文(Harminder Singh)主持。
日,因亚视新闻部多人离职,人手资源短缺,英语新闻部只余下三名主播;一般由三位新闻主播主持的正式减至两名主播,由坐在右方的主播兼报体育消息,天气则由坐在左方的主播报道。
日,及转播的新闻节目《中国新闻报道》(《》和《》)停播,至此亚视所有普通话新闻节目停播。
日,副采访主任陈国扬认为,公司至今仍未交代发展方向,亦未解释资源、人手及薪金问题,指港闻部现只得8名记者,英文台只有5名,原有10辆采访车有7辆因无法维修停用,仅靠租车或向其他部门借用。
日,粤语财经记者曾紫蕾最后一次主持《》,并于5月24日主持《》,其后离开亚视新闻;5月16日,粤语新闻记者梁溯庭最后一次主持,其后于6月1日离开亚视新闻部;5月17日,粤语外电记者郑颕宜最后一次主持午间及晚间《》,其后离开亚视新闻部,但她于8月1日重返亚视新闻。
日起,由于新闻部人手资源持续短缺,决定取消播出《》,紧接播出之《》、《》亦取消。根据亚视网站的节目表显示,5月18日当日有关时段会播放《》,至于5月19日起逢星期一至五就重播《》取代,星期六、日则改为播出剧集及旅游节目。据了解,现时新闻部余下八个港闻记者,但有两人即将离职。至于英文新闻部就余下三个全职记者,一个兼职记者。
日起,由于英语新闻部人手短缺,原于19:25-19:30于播出的《》并于《》时段内播放。
日起,适逢发生一个月,亚视摄制队到达作出跟进报道。
2015年6月,粤语新闻记者黄晓玲离开亚视新闻部;副采访主任陈国扬离开亚视新闻部,其空缺职位由粤语体育记者兼主播接任;6月14日,粤语新闻记者黄迪玮离开亚视新闻部,转投。
日,英语新闻记者Bo Leung离开亚视新闻部。
日,粤语新闻首席记者陈苑蓉最后一次主持《》及《》,离开亚视新闻部。
日,新闻部行政经理李礼仪最后一次主持晚间《》,她先于节目强调“我系李礼仪”,并以哽咽语调带出赠言“各位观众朋友,再会”,离开工作逾25年的亚洲电视。
日起,亚视新闻部恢复制作《》和《》。
日起,亚视新闻部恢复制作《》。
日凌晨起,及恢复转播的新闻节目《》,《》则继续停播。
06:30 - 08:45
星期一至五
07:00 - 08:00
07:15 - 07:25
07:45 - 07:50
08:15 - 08:25
星期一至五
07:15 - 07:20
星期一至六
07:55 - 08:00
12:25 - 12:30
星期一至日
17:55 - 18:00
22:25 - 22:30
星期一至五
22:55 - 23:00
23:25 - 23:30
12:15 - 12:20
星期一至五
09:15 - 10:20
星期一至五(港股交易日)
12:30 - 12:50
星期一至五
12:30 - 12:45
星期六、日
12:50 - 12:55
星期一至五(港股交易日)
18:20 - 18:25
本港台、亚洲台
12:55 - 13:00
星期一至五
12:45 - 12:50
星期六、日
18:30 - 18:35
星期一至五
本港台、亚洲台
星期六、日
13:00 - 13:45
星期一至五(港股交易日)
18:00 - 18:20
星期一至五
本港台、亚洲台
星期六、日
18:20 - 18:25
星期一至五(非港股交易日)
本港台、亚洲台
星期六、日
18:25 - 18:30
星期一至五(港股交易日)
本港台、亚洲台
18:25 - 18:30
星期六、日
19:00 - 19:15
星期一至五
20:00 - 20:15(重播)
22:30 - 22:55
星期一至五
本港台、亚洲台
23:30 - 23:50
23:00 - 23:15
19:00 - 19:15
星期一至五
20:00 - 20:15(重播)
19:30 - 19:50
星期一至日
星期一至五(港股交易日)
23:05 - 23:20
星期一至日
停播前播放时间
停播前播放日期
停播前播放频道
19:00-20:00
星期一至日
20:30 - 21:15
星期一至五
14:15、15:15、20:15、21:15
星期一至日
星期一至五
星期六、日
21:00、22:00
星期一至日
11:00 - 11:25
15:00 - 15:30
星期一至五(港股交易日)
17:48 - 17:55
星期一至五(港股交易日)
、(赛马日除外)
20:18 - 20:25(重播)
(赛马夜除外)
17:55 - 18:00
星期一至五
、(赛马日除外)
20:25 - 20:30(重播)
(赛马夜除外)
10:15-11:00
11:30-12:00
15:30-16:30
星期一至五(港股交易日)
10:15-11:00
11:30-12:00
15:30-16:30
星期一至五(港股交易日)
除新闻报道外,新闻部的公共事务科亦制作了分析社会问题和新闻故事,当中包括及播放的《》、《》及于播放的《》(Newsline)等。
21:00 - 21:30
05:30 - 06:00(重播)
星期六深夜
19:00 - 19:30
23:15 - 23:45(重播)
22:30 - 23:00
05:30 - 06:00(重播)
星期日深夜
21:00 - 21:30
01:45 - 02:15(重播)
星期日深夜
20:00 - 20:30
08:00 - 08:30(重播)
23:50 - 00:20(重播)
20:00 - 20:30
23:20 - 23:50(重播)
23:20 - 23:50(重播)
23:00 - 23:30
星期一至五
本港台、亚洲台
02:05 - 02:35(重播)
星期一至五深夜
15:05 - 15:35(重播)
星期一至五
06:00 - 06:30(重播)
星期一至六
12:00 - 12:30(重播)
星期一至五
以下节目是亚视新闻部资讯科制作的节目
主持/旁白
星期四22:30-23:30
星期六20:30-21:00
日至4月30日
星期一至五19:30-20:00
日至7月26日
亚视新闻部记者
星期二、四19:30-20:00(本港台)、
21:30-22:00(亚洲台;本港台5月6日起)
日至11月27日
星期一至五19:05-19:30
日至9月19日
陌生的故乡 澳洲华人剪影
星期日20:30-21:30
日至6月1日
星期日22:00-23:00
亚视新闻的主题音乐主要可分为8个阶段:日开台至日为第一阶段,新闻音乐只是8秒钟的音律。日至1987年为第二阶段,出任董事局主席,丽的电视更名为“亚洲电视”,音乐进行更换,全长18秒钟。1987年,新闻部更换音乐,全长20秒钟,此为第三阶段音乐。日至日为第四阶段,出任董事局主席后,音乐进行更换,全长12秒钟。日至日为第五阶段,亚视引进“虚拟演播室”技术后,音乐改用一个更先进的乐器演奏,全长20秒钟;1998年10月,音乐进行改良。日至日为第六阶段,加入亚视后,配合播放全新的《》,更换新闻音乐。日,配合播放全新的《》,亚视更换新闻音乐,全长18秒钟,此为第七阶段。日开始第八阶段,《》恢复播放,亚视新闻音乐再次更换,此阶段的音乐中段与第四阶段的音乐中段相似,作出调整重混,全长12秒钟,沿用至今。
先由主播简单讲述有关新闻,然后播出由记者旁述先前录好的新闻片,详细报道有关新闻。
由2007年9月中开始,除了原有的报道方式,六点钟新闻开始仿效外国新闻报道,采用专题报道的方式:由主播简单讲述有关新闻,然后交由另一名(或更多)记者以直播的方式报道有关新闻,并播出由记者旁述先前录好的新闻片。
由2007年12月开始,再增加另一种专题报道的方式:由主播简单讲述有关新闻,然后交由另一名(或更多)记者以录播方式在虚拟布景报道,并运用虚拟布景展示有关新闻的图片或影片,亦会播出由记者旁述先前录好的新闻片。
由2009年3月中左右《夜间新闻》开始单主播制,同时仿效台湾利用虚拟布景报道新闻及和《主播天下》的主持进行交流,简述当日主播天下的内容。
由日起,于播放新闻同时,屏幕下方会出现文字显示当天的重要新闻,并以向上卷动形式打出,亦会显示日期、时间和现时天气。
由2012年起,再次减少繁重的报道方式,再度由主播简单讲述有关新闻,然后播出由记者旁述先前录好的新闻片报道有关新闻。
由日开始,《夜间新闻》缩短节目时间,原有的节目《经济快讯》合并于新闻时段内,开始以一主播加上一财经主播形式报导新闻。
由2013年11月起,亚视新闻陆续更新其下新闻节目虚拟厂景画面设计:由真实厂景转变为虚拟厂景拍摄,主播则一改由采用主播台报道新闻的方式,主播会站着报道体育新闻,增加互动。
(高级副总裁)
(副总裁)
总监/监制
(高级监制)
采访主任/助理采访主任
(采访主任)
(副采访主任)
(助理采访主任)
粤语新闻主播
(高级记者)
(高级记者)
港闻组记者
(高级记者)
(高级记者)
2015年实习记者
驻内地记者
(驻澳门摄影记者)
外电记者/编辑
(总编辑)
(编辑主任)
体育主播/记者
(副采访主任/主播)
(记者/主播)
财经主播/记者/编辑(包含金钱世界记者)
(首席记者/主播/编辑)
(高级记者/主播/编辑)
(记者/主播)
(记者/主播)
(记者/主播)
天气报告主持
时事追击记者/编导/主编
(主持/记者)
专题节目主持/编导/主编/监制
(执行监制/
(主持/主编)
(主持/记者/主编)
普通话新闻主播
普通话记者/编辑
采访主任/助理采访主任
(采访主任)
英语新闻/财经/体育/天气报告主播
(采访主任)
Raymond Yeung
Marcus Chi
Harminder Singh/盛浩文
港闻组记者/外电记者(包含时事内幕追击记者)
Arthur Urquiola
Raymond Yeung
Marcus Chi
Carain Yeung
编辑/外电记者
Ben O'Rourke
Betsy May Veloo
Scott Murphy
Harminder Singh/盛浩文
Swallow Ching
Mak Lei Man/麦理文
Mike Choi/蔡志威
Celia Cheung/张玉琴
专题节目记者/主持/监制/主编
(执行监制)
Leo Cheung
Arthur Wong
Raymond Yeung
Harminder Singh/盛浩文
Ben O'Rourke
(执行监制)
近况:转投
Diana Lin/林达莹
/转居幕后
陈铁彪/转居幕后
Edmond Fong
Diane To/杜若渝
Wynna Wong
近况:转投
近况:转投
近况:转投
近况:转投
Jonathan Ng
近况:转投
近况:转投
近况:转投
近况:转投旗下
近况:转投旗下
近况:转投旗下
(壹出版公共关系总经理)
(苹果动新闻)
(壹周刊)
近况:转投
Angharad James
近况:转投旗下
近况:转投旗下
(公关人员)
近况:转投旗下
(耀才证券公关总经理)
(耀才财经台)
(耀才财经台)
(耀才财经台)
(耀才财经台)
近况:转投
近况:转投
Brittyn Clennett
近况:转投
近况:转投其他传媒机构
(myradio主持、
(澳亚卫视首席记者)
Mary Lloyd
Viola Tang
Johnathan Lee
Leslie Tang
驻港记者)
Nick Waters
Laura Westbrook
Derek Wong
Vivienne Tang
(Washington D.C. Metro Area)
(南华传媒传讯部主管)
(港闻部副总监)
(副台长)
Joanne Wong
(Star News)
Corinna Wu
Belinda Lloyd
(营运总裁)
(财经频道)
近况:转投、及其他运输业
(传媒关系经理)
(九龙巴士公共关系人员)
(山顶缆车公共关系人员)
(公关人员)
(国泰航空空中服务员)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务有限公司公关人员)
(新世界第一渡轮服务有限公司公关人员)
(英国航空公司公共传讯及推广主任)
(新巴城巴公众事务经理)
(九龙巴士公关)
近况:演艺
(无线电视女艺员)
(无线电视女艺员)
(有线电视艺员)
(有线电视体育部门主管)
(有线电视主持)
(无线电视女艺员)
(银河百度)
近况:公营机构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
(新界西医院联网机构传讯经理)
(公共关系人员)
(新界东医院联网)
(传讯经理)
(企业传讯经理)
近况:学术及升学
(医学院)
(新闻导师)
(传讯总监)
(新闻讲师)
(升学 于)
传播系高级特任讲师)
(香港科技大学)
(协理副校长(公共关系)及传播学院院长)
(香港专业教育学院)
(公关主管)
(公关人员)
(澳门大学讲师)
Heyling Chan
(英国升学)
(香港教育学院普通话导师)
近况:金融/地产及保险界
(苏黎世保险)
(银联国际公关部资深经理)
(公共关系主管)
(摩根资产管理)
(新世界发展)
(渣打银行企业传讯主管)
近况:政府及政治机构
(助理秘书长)
(新闻及公关部)
(澳门全国人大传播媒介传讯总经理)
(传播媒介、娱乐事业
及广告代理关系主任)
(见习主任)
(副机构传讯主管)
(高级新闻主任)
(公共关系主任)
(新闻及公共关系组新闻主任)
(机场管理局)
(警务处见习督察)
(澳门政府新闻局)
Anne-Marie Sim(助理编辑)
近况:移民海外
(移民美国西雅图)
(移民澳洲墨尔本)
(移民美国)
(移民英国伦敦)
(移民加拿大温哥华)
(移民马来西亚)
(移民台湾)
(移民加拿大)
(移民旧金山 - )
(移民美国圣荷西)
近况:书本、唱片及其他娱乐制作与出版业
(种子博美娱乐副公共传讯及推广总经理)
(索尼音乐娱乐(香港)公共传讯及推广主任)
(华纳唱片副公共关系总监)
张佩诗(金牌大风助理公共传讯及推广总监)
(华纳唱片副公共关系总经理)
(索尼音乐娱乐(香港)助理公共传讯及推广主任)
(环球唱片旗下宝丽金公关人员)
(华纳唱片副机构传讯总经理)
(环球唱片)
(种子博美娱乐附属出版业务公关人员)
(娱艺电影发行公关人员)
(时信出版署理公共传讯及推广总监)
(索尼音乐娱乐市场策划主管)
近况:其他
(澳门最佳西方新新酒店助理公关主任)
(铭善顾问有限公司总监)
(保良局)
Su Ching Teh
(上海朗廷扬子酒店助理公共传讯及推广主管)
(永利澳门渡假村)
(日本Aeon百货助理公共关系总经理)
(香港会计师公会助理公共关系主任)
(数码通助理公共传讯及推广总监)
(麦当劳助理企业传讯及公共关系总经理)
(香港爱护动物协会副公共关系总经理)
(澳门旅游娱乐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公共关系总经理)
(澳门金皇冠酒店副雇员培训主任)
(兼任专栏作家及香港新闻教育基金顾问)
(澳门赛马会公关人员)
(百事公司公关人员)
Tim Bredbury
(香港科化总监国际学校及会所训练)
(意大利乐途公关人员)
(日本城公关人员)
(德国施德楼公关)
(香港赛马会副传播媒介事务总经理)
(执业律师)
(济南物流公司东主)
(香港公益金公关)
(大昌华嘉助理公共传讯及推广总经理)
(啬色园机构传讯经理)
(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
(香港赛马会公关顾问)
(香港赛马会)
(宝洁公司公关人员)
(惠康超级市场公关人员)
(澳门金沙赌场)
Kumi Taguchi
(主持人及记者)
(英国文化协会副机构传讯总监)
(叶氏化工副公共传讯及推广主任)
(绿色和平)
(中华电力公关人员)
(澳门银河娱乐)
(太古资源雇员培训总经理)
(德国Puma公关人员)
(长者安居协会公关人员)
(香港设计中心)
(数码通市场部高级编辑)
(捷成洋行附属游艇业务公共传讯及推广总经理)
(香港中华煤气公关人员)
(香港总商会)
(香港约会)
(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传媒关系经理)
(香奈儿上海分行经理)
(长者安居服务协会企业传讯主任)
(香港赛马会机构传讯总监)
(太古可口可乐公关)
(澳门旅游娱乐助理机构传讯总经理)
(香港爱护动物协会助理机构传讯总经理)
(Christian Dior公关人员)
(亚洲国际博览馆)
(自由工作者)
近况:不明及待业
Emily Siu/萧嘉丽
近况:已退休/去世
Nick Griffin
丽的无线电视 昨日正式启播. 第七页. 日.(繁体中文)
《亚洲电视46周年特刊》。亚洲电视,2003年:第32页
《亚洲电视46周年特刊》。亚洲电视,2003年:第40页
《亚洲电视46周年特刊》。亚洲电视,2003年:第41页
《亚洲电视46周年特刊》。亚洲电视,2003年:第48页
《亚洲电视46周年特刊》。亚洲电视,2003年:第47页
,《星岛日报》,日。于日查阅。
. 星岛日报. 日 .
《殷莉记者招待会》
前员工唐德全再任副总裁
本文是根据许可。它使用的材料从而来。
亞洲電視財經節目
亞洲電視財經節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亚卫视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