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的刚出土的兵马俑幼苗如何越冬

牡丹花怎么培养?_百度知道
牡丹花怎么培养?
牡丹除露地栽培外,还可以进行盆栽观赏。栽植季节以9-10月为最好。盆栽牡丹应选择适应性强、早开花、花型较好的洛阳红、胡红、赵粉等品种。植株宜选用芍药作砧木嫁接的3-4年小棵牡丹或具有3-5个枝干的分株苗。 盆栽时,盆底可用粗砂或小石子铺3-5厘米厚,以利排水。盆土宜用黄砂土和饼肥的混合土,或用充分腐熟的厩肥、园土、粗砂以1:1:1的比例混匀的培养土。填土要使根系舒展,不能卷曲;覆土后要用手压实,使根系与泥土紧密接触,才易于成活。上盆后浇一次透水,放半阴处缓苗。转入正常管理后,可放置向阳处,保证其有充分的阳光照射。生长期间要经常松土,每隔半个月左右施一次复合肥。新上盆的牡丹,不能施肥,特别忌施浓肥,否则肉质根会发霉烂死。半年后可逐渐施些薄肥,如腐熟的鸡粪水或豆水等,肥水比例以20%-30%为宜。新上盆的牡丹第一年不一定能开出好花,但培养1-2年后,就能连年开花。牡丹一年在4月中、下旬开花,开花前可追施1-2次液肥;开花后半个月再追施1-2次液肥;伏天可用麻酱渣(每盆约40-50克)施1次干肥,以利花芽分化。 8月份牡丹种子成熟时,果实开裂,应随采随播种。播前要整地做畦,浇透水,然后播种。播后覆细沙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1倍至2倍,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必要时上面可盖上一层玉米秸或稻草,以达遮阴、通风、保湿的目的。秋季播种的当年即可生根,但幼芽在翌年春暖后始能出土。播种的幼苗生长缓慢,发育良好的需3 年至4年始能开花。一般播种牡丹,多为了培育新品种。 栽培管理: 牡丹定植后不能经常移栽,否则会损伤根部,影响生长和开花,为使牡丹良好生长,每年需进行合理施肥。第一次在3 月份出芽时施用;第二次在4月份现花蕾时施用;第三次在5月下旬花谢后施用;第四次在8月下旬处暑以后,植株孕育翌年花芽时施用;第五次在11月份,在植株周围开沟施冬肥。每次施肥后,都要浇足水,并应立即松土,以减少水分蒸发。雨季应经常中耕除草。 盆栽牡丹,霜降后剪去枯萎枝叶,以防孳生病虫。越冬期间无需移入室内,放置在阳台上或房檐下阳光充足处,盆土不要过干即可。 牡丹开花前,侧蕾出现后,可及时摘除,以便养分集中,促使顶蕾花大花美。花谢后,如不打算播种繁殖,应随时剪去花梗,以免结籽,消耗养分。 防治病虫害: 为害牡丹的害虫有蛴螬、红蜘蛛和蚜虫。为防蛴螬咬食牡丹根,每年初春可用1000倍50%辛硫磷稀释液灌根防治。对红蜘蛛和蚜虫可用乐果喷杀。牡丹的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其症状是,夏季牡丹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到秋后,叶片逐渐枯萎,甚至全株死亡。防治方法是,从4月份起至秋后止,每月喷波尔多液1次至2次。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汉中是中国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为落叶亚灌木。喜凉恶热,宜燥惧湿,可耐-30℃的低温,在年平均相对湿度45%左右的地区可正常生长。喜光,亦稍耐阴。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或砂壤土,忌粘重土壤或低温处栽植。花期4-5月。多采用嫁接方法进行栽培,因为与芍药同属芍药属,又多选用芍药作为砧木。
1、土质:牡丹适宜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壤土。土壤排水能力一定要好。盆栽可用一般培养土。
2、土性:中性或中性微碱土。
谚语说、俗语说:“牡丹宜干不宜湿。”牡丹是深根性肉质根,怕长期积水,平时浇水不宜多,要适当偏干。
谚语说、俗语说:“清牡丹,浊芍药”。栽培牡丹基肥一定要足。基肥可用堆肥、饼肥或粪肥。通常以...
牡丹的特性是“四宜四怕”,即宜凉怕冻,宜暖怕热,宜光怕阴,宜干怕湿。因此,种植牡丹要选宽敞通风、上午有阳光、土壤肥沃疏松的地方,不可种在积水地、阴湿地、瓦砾地。筑台种植时,台的大小应根据植株多少及大小而定,高度应视该处原来的地势及地下水位高低而定。一般高度为 50—100厘米,以石块或砖块砌成台基,并铺些碎瓦片或碎砖。若土壤粘重,应换用培养土。培养土以6份国土、3份腐叶土、1份砻糠灰混合使用。
牡丹的种植与其他花卉不同,牡丹栽种后不需要灌水,更不能浇粪水。人冬壅土即可防寒,春暖后扒开壅土,以利生长。
花谚说得好,“清牡丹,浊芍药”。“清”的含义是什么?《花镜》上有几句话可以作“清”字的注脚:“十二月地冻,止可用猪粪壅之。春分后便不可浇肥,直至花放后略用...
牡丹花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牡丹栽培技术 - 爱你一生都不够的主页
牡丹栽培技术&
适地适花地选择品种种苗和用地&
中国牡丹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因此栽培容易,管理简便,全国各地除海南省外,皆宜栽植,既可庭院应用。也能盆栽观赏。在一般环境条件下和一般栽培管理下,都能正常生长与开花
  如前所述,中国牡丹4大品种群各有其典型的生态习性及最适宜的立地条件,栽植前应当因地制宜,因花制宜地选择与其相适应的地区和品种群进行栽培,这样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在我国夏季高温多湿的江南地区,宜选用较耐高温和湿的江南品种群作为种苗;在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以选用耐寒和耐旱性均较强的西北品种群和部分中原品种群作种苗最恰当;在西南地区则以当地土生土长的西南品种群作种苗最合适。而庞大的中原品种群,因其品种生态型丰富,既有生长势强健、适应性广的品种,如‘银红巧对’、‘金玉交章’、‘紫蓝魁’等;也有抗性强、耐盐碱地的品种,如‘白莲香’、‘绿香球’、‘雁落粉荷’等以及花期长、耐日晒的品种,如‘重楼插翠’、‘茄花紫’、‘红霞迎日’等等。可以因地制宜地随意选用,但不可忽视品种群和品种的习性而盲目种植。&
  中国牡丹属温带植物,性喜凉恶热,宜燥惧湿,喜阳略耐半阴,并具发达的肉质深根,因此“适花”选地,对以后栽培管理的难易或成败都十分重要。故选择地势高燥、宽敞通风并有侧方遮荫以及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之地,是栽培中国牡丹首选的最佳用地,而最忌选用生土、粘土、盐碱土以及涝洼之地。另外,已栽植过牡丹的重茬地应轮作1年~2年后再行种植。用地选一后,应当在栽植前数月或半年,施足底肥,反复深耕,整平,以备用。盆栽用土也以疏松、肥沃、通气、排水良好者为佳。选用体轻质洁的蛭石、珍珠岩、陶粒等无土栽培基质进行盆栽更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中国牡丹具春季开花,夏季开始花芽分化,秋季萌生新根,冬季休眠的生物学特性。因此,秋季是栽植牡丹的最佳时期,既有利于早发新根,又有利于早恢复植株的“元气”,并促进翌年早春进入正常生长,成活率高。俗语有“春分栽牡丹,到老不开花”的说发,虽有言过之意,但确有道理,春季分栽牡丹,根系来不及恢复,地上部分已迅速萌发生长,造成营养供需失调,植株大伤“元气”,需多年养护才能恢复正常生长与开花,这是从侧面强调了春季不宜分栽牡丹,而宜秋季分栽牡丹的原因。&
  具体栽植时期以9月中旬至10月下旬为宜。在此时期内又以早栽为好,早栽地温尚高,可促使分株苗早发新根,有利于成活、越冬及翌年的生长。但不可过早,否则会引起“秋发”现象,使芽提前萌发抽枝,来不及木质化,越冬前遭受冻害。若栽植过晚也不利于新根的发生,影响成活与植株“元气”的恢复。所以掌握时令,及时栽植十分重要。&
  栽植方法,通常与分株繁殖同时进行。无论穴栽、沟栽或盆栽,均应使栽植空间宽大深长。底部混入腐熟基肥后,使根系均匀分布,自然舒展,不可卷曲在一起。栽植深度应使根颈与土面平齐或稍底为宜,不可过深过过浅,封土时应分层填土,层层踏实,然后浇透水,培土越冬。&
适量浇水施肥&
中国牡丹虽有宜燥惧湿的习性,但因其枝叶繁茂,花朵硕大,消耗营养多,蒸发量大,所以,生长期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生长良好。&
  浇水要以既保持土壤湿润,又不可过湿,更不能积水为原则。一般初栽之苗要浇透水,入冬之前要浇透水,其它则可因地因花酌情浇水。如我国西部地区,年降雨量较少,春季干旱少雨,冬季漫长,雨雪稀少,牡丹生长期适当浇水并重视保墒十分必要。华北地区同样春季风大干旱,冬季干冷,因此早春及入冬前的浇水是必不可少的。而江南地区,雨水较多,栽培中一般不浇水,梅雨和多雨季节还应及时排水。山东菏泽等地,则因自然土壤水分已可基本满足牡丹生长期需要,栽培中不浇水,只在特别干旱时,适量浇水。&
  中国牡丹性喜肥,旗子肥是其栽培管理中一项重要措施,它直接影响着开花的数量与口质。适时适量施肥不仅能促使开花繁茂,花大色艳,花型丰满,而且还可防止或减弱某些品种开花“大小年”以及花型退化、重瓣悸降低等现象。所以按照牡丹年生长发育节律的需要,合理施肥,十分重要,通常1年应施3次肥。第一次在早春土壤化冻后,芽萌动时施入以有机氮肥和磷肥为主的肥料,称为“花肥”,目的是满足荫芽后枝叶的生长和花芽的迅速发育至开放所消耗的大量营养。此次施肥量大,约占全年施肥量之半,第二次在花朵凋谢后施入速效性的复合肥,称为“芽肥”,其作用是全面补充植株体内养分的消耗,恢复生势,促进新花芽分化的顺利进行。第三次在入冬前,结合灌冻水,施入腐熟的堆肥或厩肥,以利于安全越冬,并为翌年春季的萌芽生长提供营养物质,除炎夏之外的其它时间,可视植株生长状况,结合浇水追施稀薄的液体复合肥,会使其生长更佳。&
合理整形修剪&
这是中国牡丹栽培管理中一项技术性很强的重要措施。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植株生长的强弱、开花品质的优劣、株形的观赏效果以及生命周期的长短。因此合理整形,因材修剪,至关重要。应当及时除去繁枝赘芽、枯枝、病虫枝、维持植株有均衡适量的枝条和美观的株形,使其通风透光,养分集中,才能生长旺盛,开花繁茂一致。主要措施包括如下几项:&
  (1)选留枝干  牡丹定植后,第一年任其生长,可以根颈处萌发出许多新芽(俗称土芽);第二年春天时,待新芽长至10公分左右时,可从中挑选几个生长健壮、充实、分布均匀者保留下来,作为主要枝干(俗称定股),余者全部除掉。以后每年或隔年继续选留1~2个新芽作为枝干培养,以使株丛逐年扩大和丰满。每年选留枝干数量常因品种、株龄及应用目的而异。生长势旺的品种每株可选留5~7枝;生长势弱、发枝力不强的品种,可任其生长,多选留几枝;株龄大者以及为采收繁殖材料(接芽及插穗)者,也应适当选留,而观赏用植株可少选留。&
  (2)酌情利用新芽  为使牡丹花大艳丽,常结合修剪进行疏芽、标芽工作,使每枝上保留1个芽,余芽除掉,并将老枝干上发出的不定芽全部清除,以使养分集中,开花硕大。每枝上所保留的芽应以充实健壮为佳。有些品种生长势强,发枝力强且成花率高,每枝上常有1~2个甚至3个芽均可萌发成枝并正常开花,对于这些品种每枝上可适当多留些芽,以使增加着花量和适当延长花期;而某些生长势弱、发枝力弱并且成花率低的品种则应坚持1枝留1芽的修剪措施,否则就会造成养分分散,不易开花或开花品质低下的结果。&
  另外开过花的植株,如不作留种,应及时剪去残花,不使其结实,以免徒耗养分。入冬前或早春还应当剪去每枝上部枯死部分的枝梗。&
重视病虫害的防治&
在牡丹生长发育过程中,常遭受许多病虫害的危害及不良环境的影响,致使牡丹叶片上病斑累累,残缺不全;枝条生长衰弱,干枯根系腐烂或发育畸形。从而大大降低了观赏价值,也影响药用根皮的产量和质量。因此,了解牡丹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十分必要。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如下:&
  (1)牡丹灰霉病 灰霉病是世界上牡丹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也时有发生,上海、郑州等地较严重。该病在牡丹的生长季节均可发生,对幼嫩植株危害严重,引起幼苗的倒伏、枯萎。&
  症状 牡丹的茎、叶、花均可受害。幼苗受侵染,茎基部出现褐色水渍状斑,腐烂,苗凋萎并倒伏。叶片受侵染,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水渍状病斑,叶尖和叶缘病斑较多,病斑多为褐色,也有紫褐色的,有时具不规则的轮纹。天气潮湿时病部生灰色霉怪,叶柄及茎干病斑多为长条形、暗褐色、略凹陷,病部易折断。花芽受侵染变褐、干枯花瓣变褐色、腐烂。在潮湿条件下,发病部位均可产生灰色霉层。该病为真菌病害。&
  发病条件 低温、潮湿是发病的主要条件。春天温度较低,阴雨连绵加重幼苗的发病。该病常发生在寄主开花期后,6月~7月为发病盛期。株丛密度大,氮肥多,有利于发病。&
  防治 ①减少侵染来源:秋季清除病株的枯枝落叶,春季发病时摘除病芽、病叶,对病残体进行深埋处理。②生长季节化学防治:生长季节一旦发病可采用下列药剂进行喷雾防治:1%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氯硝胺1000倍液。每隔10天~15天喷1次,连续喷2次~3次。③加强栽培管理:栽植密度要适度;雨后及时排水,株丛基部不要培湿土;重病区要实行轮作;栽植无病种苗,苗木可用65%代森锌300倍液浸泡10~15分钟。&
  (2)牡丹褐斑病 褐斑病又叫红斑病,是牡丹常发生的世界性病害。常引起叶片早枯影响牡丹的生长势。&
  症状 褐斑病主要危害牡丹的叶片,也侵染枝条、花器、种实等部位。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大斑;病斑正反面全为褐色。病重时病斑汇合引起叶枯扭曲;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生出墨绿色霉层。茎、叶柄受侵染后,病斑长条形、紫褐色,初期稍隆起,后期稍凹陷,病斑中央开裂;病斑发生在枝条分叉处时,病部易折断。花器上的病斑为褐色小斑点,病重时花瓣边缘枯焦。该病由真菌所致。&
  发病条件 5月~7月为发病盛期。温暖多雨发病重;病钱体多、偏施氮肥、栽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防治 ①减少侵染来源:秋季彻底清除地上的病残体;早春植株萌动前喷50%多菌灵600倍液或3度的石硫合剂,杀灭植株上的病菌。②生长季节的化学防治:发病后喷50%多菌灵10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600倍液,7天~10天喷1次,连续喷3次~4次。③加强栽培管理:栽植密度适度,施有机肥及复合肥。&
  (3)牡丹炭疽病 炭疽病是我国牡丹常见的病害,北京、南京、上海、无锡、郑州、西安等地发病较重。美国、日本等国也有报道。炭疽病常使牡丹叶片枯斑连片,病茎扭曲,幼嫩枝条枯死。&
  症状 牡丹炭疽病危害牡丹的叶、茎、花器等部位。在北京地区,6月份叶正面出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病斑,其大小因牡丹品种而异,直径为4mm~25mm,叶缘病斑为半椭圆形;病斑的扩展多受主脉的抑制而呈半椭圆形,病斑黑褐色,后期中部为灰白色,斑缘为红褐色。病斑上散生许多黑点,有潮湿条件下,黑点上出现红褐色粘孢子团,这是炭疽病的特征。病斑后期开裂,穿孔。茎和叶柄上的病斑多为棱形长条斑,稍凹陷,长3mm~6mm,红褐色;后期为灰褐色,边缘红褐色。病茎有扭曲现象,病重时会折断。嫩茎发病会迅速枯死。芽鳞和花瓣受害引卢芽枯死和花冠畸形。该病为真菌病害。&
  发病条件 北京地区6月份发病,8月~9月份为发病盛期。高温、多雨、多露、株丛郁闭等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 ①减少侵染来源,方法同牡丹褐斑病。②生长委节的化学防治:发病初期(5月~6月)喷70%炭疽福美500倍液或1%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10天~15天1次,共喷2~3次。&
  (4)牡丹轮斑病 轮斑病又名白星病,也是牡丹常见的一种叶斑病,长沙、郑州、贵阳、北京等地发病较重。&
  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牡丹的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淡苋色的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近圆形病斑,直径3mm~10mm;病斑浅褐色至褐色,后期病斑中央褐灰色;叶斑两面均有褐色轮疑义,十分明显。病斑上散生许多细小霉点,斑中央密集。叶缘和主脉附近的病斑多为半圆形。病重时1片叶上有20~30个病斑,数个叶斑连合,使叶片枯焦。该病为真菌病害。&
  发病条件 在北京地区,6月份发病,8月~9月份为发病盛期,是牡丹生长后期的主要叶部病害。田间病残体多、多雨潮湿、栽植密度大、地势低洼、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防治 ①减少侵染来源:及时清除病株落叶,植株萌动前喷洒3度石硫合剂,杀灭牡丹植株上的病菌。②生长期化学防治:喷1%石灰等量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发病后连续喷2次~3次(每10天~15天1次)。③加强栽培管理:种植密度合适,通风透光好。&
  (5)牡丹叶枯病 该病在我国发生较普遍,成都、北京等地发病严重,引起牡丹早落叶。前苏联、日本等国也有报道。&
  症状 该病仅侵染牡丹的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病斑,病斑直径为1mm~3mm;病斑黄褐色至褐色,略凹陷,病斑上散出黑色小点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后期脱落呈穿孔状。该病由真菌引起。其防治同牡丹褐斑病。&
  (6)牡丹枝枯病 牡丹枝枯病侵染牡丹的茎干、枝条等部位。茎干上发病为浅褐色病斑,逐渐扩展为红褐色椭圆形病斑。病斑可绕茎干一周,使病斑以上的枝干迅速死亡。秋季,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点粒,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芽受侵染变为褐色,枯死芽能长期残留在植株上。该病由真菌引起。&
  发病条件 病原菌主要从伤口侵入。伤口多、植株生长衰弱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 ①加强栽培管理,增强生长热,减少伤口,提高抗病性。②化学防治:参看牡丹褐斑病。&
  (7)牡丹根结线虫病 牡丹根结线虫病发生较普遍,国内外均有报道。近10余年来,根结线虫病成为我国牡丹根系的最重要病害,引起早落叶。发病重时,牡丹叶片8月份全部落光,连年发生,植株生长矮化、叶小、花小或不开花。该病在我国河南、山东、北京、江苏等省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症状 根结线虫仅危害牡丹的营养根,引起牡丹地上部及地下部症状。地上部症状一般从开花后显现。首先叶片边缘出现褪绿,变黄,逐渐扩大至叶的大部分,叶片枯焦早落。连年发生,植株矮化,叶小、花小、花少或不开花。在牡丹的营养根上长出大小不等的瘤状物,幼嫩根瘤黄色,直径为2mm~3mm,质地坚硬,后期根瘤表皮组织破损。切开根瘤,根瘤剖面有发亮的白色斑块,即线虫体。牡丹根结线病虫的最大特征是:根瘤上长须根,须根上再长瘤,可以反复多次,使根瘤呈丛枝状。重病株的根结组织重达200g~300g。该病由北方根结线虫引起。&
  发病条件 该线虫以卵和幼虫在根结内或土壤内或野生寄主内越冬,翌年春季2龄幼虫侵染牡丹新生长的营养根,直接侵入;由病土、流水、工具和带病苗木等传播。&
  该病在北京地区有两个发病高峰期:5月~6月和10月份形或的根结最多。这种现象和牡丹营养根春、秋季的发根高峰相吻合。5cm~10cm土层深入的营养根发病最多。&
  该病发生与牡丹品种有一定关系:凡是营营根主要分布在10cm~15cm土层中的品种,发病均重。&
  寄主范围广,除牡丹外,尚危害多种花卉:蔷薇、海棠、菊花、大丽花、唐菖薄、石竹、福禄考等。&
  防治 ①加强检疫,防止疫区扩大。引种工作中发现病苗必须处理:用0.1%甲荃异柳磷浸泡30分钟,或在48℃~49℃的温水中浸泡30分钟。②田间化学防治:15%的涕灭威颗粒剂穴施,每株5g~10g,穴深10cm左右。5月初用药(北京),1年1次。③病土处理:用热力或农药消毒.常用农药有溴烷、涕灭威、克线磷等。土壤也可用干燥、高温消毒,如盆土干燥30天(含水量达0.17%)后没有线虫存活。&
繁殖&分株法&
该法简便易行,成活率高,苗木生长旺盛,分株后的植株开花较早,但仍需2年~3年后才能充分表现出品种特性。分株法可保持品种优良特性,但繁殖系数较低。&
  (1)分株时间&主要在秋季进行。黄河流域多在9月下旬至10月份进行;甘肃地区由于冬季寒冷漫长,多在春季分株,但需加强管理,尽量保留原有根系并适当剪除上部老枝,除却花蕾不使开花,以保证植株得到较快恢复,否则,因春季气温升高较快,枝叶迅速萌动生长,而地下根系尚未恢复生长,不能及时供应充足水分和养分,只能消耗原有储藏物质,致使当年生长衰弱或难以成活。&
(2)分株方法&先把4年~5年生、品种纯正、生长健壮的母株挖出,去掉附土,视其枝、芽与根系的结构,顺其自然生长疑义理,用手掰开。注意不要折损枝、芽。如根颈密结过紧,可用刀劈或用剪刀剪开,但不要使伤口过大,以免影响愈合。分株的多少,应视母株株丛大小、根系多少而定,一般可分2~4条稍粗的根。分株后,根据根颈部萌蘖枝,可保留枝干上的潜伏芽或枝条下部的小腋芽1~2个,然后将上部剪去;若有2~3个萌蘖枝可在根颈上部3cm~5cm处剪去。同时,剪去部分老根、断根、病根,保留全部细根,若细根过少,则应保留健壮老根,在离根颈40cm~50cm处剪截。为避免病菌侵入,伤口可用1%硫酸铜或400倍多菌灵药液浸泡,消毒灭菌,然后栽植。&
此法能保持原品种的特性,成本低,繁殖系数高。对发枝能力弱,生长慢和珍稀品种的繁殖,更为实用;也可用于改换不良品种或在同一株上嫁接几个品种的“什样锦”,以提高观赏价值;并可用于固定变异枝芽(枝变或芽变),进一步培育新品种。&
  嫁接的方法有根接法、枝接法和芽接法。&
  (1)根接法&又称掘接。即将砧木掘出放阴凉放通风处,街变软后进行嫁接。根接时间从8月下旬至冬季土壤上冻前均可进行。黄河流域多在8月下旬至10月下旬进行,以9月份最适宜;长江流域则在10月至11月间进行最适宜。因此时地温正是牡丹、芍药根部生长的盛期,有利于接口愈合和萌生新根。&
  砧木可用芍药根可牡丹根。因芍药根粗短,木质部较软,容易操作,接后成活率高,生长旺盛,因此多被采用。挑选生长充实,附生须根较多,无病虫害,长25cm左右,直径1.5cm~2cm的根系,晾2天~3天,使之失水变软,再行操作。&
  接穗多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萌蘖新枝,长5cm~10cm即可。如果接穗不足时,枝干上的当年生枝也可采用,但嫁接成活率及生根速度不如前者。接穗要随采随用。&
  牡丹的砧、穗亲合力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如‘烟笼紫珠盘’、‘三奇集胜’以芍药为砧,成活率很低,而以牡丹根为砧则成活率较高;‘赵粉’、‘假葛巾紫’以芍药为砧,成活率虽高,但成活后,芍药根生长迅速而不易萌生牡丹根;‘首案红’、‘脂红’、‘’蓝田玉‘以芍药根为砧时,成活率高,牡丹根的萌生力也强。&
  牡丹根接多采用“嵌接法”(半面劈接法)。先在接穗基部腋芽两侧,削长约2cm~3cm的楔形斜面,再将砧木上口削平,选一平整光滑的纵侧面,用刀切开。切口长度略长于接穗削面,深度达砧木中心,以含下接穗削面为宜。砧、穗削面要平整,清洁,然后将接穗自上而下插入切口中,使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对准,用麻绳扎紧,接口处涂以泥浆或液体石蜡,即可栽植或假植。&
  栽植前先将土地施足基肥,深翻整平,再接一定株行距栽下,深度以接穗顶芽露出地面3cm左右为宜。然后填土捣实,并用松土将接穗全部封埋,呈屋脊形土埂以保护越冬。翌春3月上旬(“惊蛰”)前后,去掉部分土埂,以利幼苗出土。但顶芽上面仍应保留1cm~2cm的土层,让其自然出土。春季干旱时要及时浇水,雨后及时锄地保墒和锄草,但要注意保护土埂,以利接口部生根。“清明”前摘除花蕾,以保中养分供应幼苗生长。一年生嫁接苗于“秋分”前后将土埂上部枝条剪去,促使翌年多萌发新枝,多生根。&
  栽后第二年要追施肥料并加强田间管理,追肥分别在“惊蛰”、“立夏”、“处暑”前后进行。如土壤干旱,追肥后应开沟浇水。生长期间,应加强病虫害防治。嫁接苗如管理得当,两年后即可移栽大田,移栽在“秋分”削后进行。移栽时查看接口处生根多少,生根多时可把芍药根全部剪去;生根少或未萌生新根时,只可剪去砧木根的1/2或1/3。&
  (2)枝接法&根据嫁接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土接(居接)和腹接两种。&
①土接:嫁接时间以“秋分”前后为宜,以实生牡丹为砧木,在离地面5cm左右处截去上部。选当年生健壮的萌蘖枝作接穗。在基部腋芽两侧削长约3cm的楔形斜面,再削平砧木切口,劈开砧木深约3cm,将接穗插入砧木,使两者形成层对准密接,再用麻绳或塑料薄膜条绑紧,然后培土盖住接穗,保护越冬。其管理方法与根接法相同。&
②腹接:多用于高接改换品种或培育一株能开多种花色的植株。腹接时间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伏天)。用牡丹作砧木,选用优良品种植株上健壮的萌蘖枝作接穗,长5cm~7cm、粗0.7cm~0.9cm,接穗上留1个叶柄,叶柄上带1~2个小叶。先在接穗下部芽的背面斜削一刀,削面长约1.5~2,成马碲形,再在另一面斜削长0.3cm~0.5cm,成楔形,然后在砧木当年生枝条基部第一至第二芽处的光滑部分,斜切一刀,长约1.5cm~2cm,深达当年枝条的1/3或1/2,不可过深。迅速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使两者形成层互相对准,再用麻绳或塑料薄膜条缠紧。缠时露出接芽,并立即将砧木枝条上部剪去1/3或1/2,以防坠裂接口,接芽成活后,将砧木上的腋芽全部掰去,保持接穗的绝对优势。至其愈合牢固,再解除砧木上绑扎的薄膜,剪去残桩和下部砧芽,同时增施肥料,促其生长发育。在接芽成活前,最好进行遮荫,防止其水分过多蒸腾。&
  (3)牙接法  牙接时间从4月下旬到8月中旬,枝条韧皮部能剥离的期间内均可进行,以5月上旬至7月上旬成活率最高。砧木采用实生牡丹或粗劣品种牡丹均可。接穗选用当年生枝条上充实饱满的芽,若4月~5月份生长旺盛,韧皮部易剥离时芽接,也可选用2年~3年生枝上的芽作接穗。接穗采下后,立即剪去叶片,在所选芽的上、下各1.2cm~1.5cm处切入,芽片宽度一般为接穗的1/2,最少不少于0.5cm,连同木质部把芽取下。再在砧木嫁接部位腋芽处,按接芽大小稍缩小一点切一切口,用芽接刀轻轻剥去芽片,留下木质芽突;迅速用刀尖将接芽的木质部剥去,并将芽片嵌接在砧木切口处,使砧木的芽突与接芽的芽凹吻合在一起,再将接芽周围多余部分皮层切除,用塑料薄膜条在芽片接口密封缠紧,只露出接芽的叶柄。如在4月~5月份生长旺盛期韧皮部易于剥离时嫁接,也可将接芽嫁接在2年~3年生枝条的光滑部位,按接芽大小在砧木上切口,将砧木皮层挑去后,迅速将接芽放在砧木切口上,再用塑料薄膜条将接口缠紧。嫁接完毕后,将砧木接芽以上的叶片连同叶柄一起去掉,保留接芽下部叶片,以利成活。芽接后10天~15天可检查成活情况,凡接芽新鲜,膨大的为已成活,未成活的及时补接。如发现绑缚过紧的,应及时松绑,翌年发芽前对山嫁接成活的苗株在接芽以上1处将砧木剪去。萌芽后及时除去砧木基部萌蘖。其他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同一般栽培苗。&
主要用于大量繁殖嫁接用的砧木或培育新品种。&
  牡丹种子于8月下旬开始成熟,当果皮变成棕黄色时采收。采收过早,种子不饱满;采收过晚,种皮发黑变硬,不易出苗。由于品种不同,成熟期有早、晚、应分批采收。果实采后放在阴凉通风处或置于室内摊晾。街种皮变为黑色,突果自然开裂时,即可将种子剥出,晾2天~3天后,进行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在9月上旬左右。种子老熟或播种过迟,第二年春季多不发芽,有的到第三年春季才发芽出土,且出苗率极低。由于种皮紧硬,不易透水,影响发芽。为了促使发芽整齐,可以种子成熟采收后进行湿沙催芽,经2个月左右种子发出幼根后于10月上、中旬播种。如播种时种子过干,可用60温水浸种24小时,使种皮变软,以利萌生幼根,也可用浓硫酸浸种2~3分钟或95%酒精浸种30分钟,均可软化种皮促进发芽。&
  育苗地应选沙质壤土,忌低洼或盐碱之地,施足基肥。据花农经验:一般每公顷施大粪干30000kg~45000kg或饼肥2000kg~7500kg。如土壤过干,要灌水保墒,然后深翻30cm~40cm,整平耙实,做畦播种。可采用高畦、平畦或低畦等多种方法,应视当地气候条件而定。雨水较多之地,多用小高畦,畦高10cm,宽40cm,畦间距30cm。这样既利用排水防涝,又能在畦间的沟内放水,渗透到畦中灌溉。而甘肃临夏各地多用低床以便浇水。&
  播种时可采用多行点播或畦内撒播,每公顷用种子约150公斤。播种后,用湿细土培土约2~3公分厚,干旱寒冷地区还可在畦面或垄上培土高约15公分,以利保墒。&
播种后由于牡丹种子具上胚轴休眠现象,所以当年只长根不发芽,须经冬季低温作用后,来年春季才萌发出土。如在播种前用600~1000/L,赤霉素浸种24小时或在种子生根后向胚芽滴赤霉素每天1~2次,1周后便可解除休眠。&
因压条部位不同可分地面压条和空中压条。&
  (1)地面压条  此法适合土芽萌生少及根系不发达的品种。在甘肃临夏、临洮及湖北建始、恩施等地应用较多,但繁殖系统较低。&
压条时间一般在5月底、6月初花期后,选健壮的2年~3年生枝向下压倒,在当年生枝与多年生枝交接处刻伤后压处土中,并用石块等物压住固定,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使萌生新根。若在老枝未压入土的部分也进行刻伤,使枝条呈将断未断壮态,则更有利于促发新根。到第二年入冬前须根较多时,即可剪离母体成新的植株。&
  (2)空中压条(嫩枝吊包) 时间以牡丹花期后10天左右枝条半木质化时进行成活率最高。先在嫩枝基部第二、三片叶腋下约1处环剥,宽约,用脱脂棉蘸50/~70/的吲哚丁酸或40/~60/的生根粉容液缠在环剥上口生根部位,然后用塑料薄膜在枝条切口周围卷成筒状后固定,填入用粉碎的炉渣与苔藓混合的基质(用前以净水拌匀呈湿而不粘为佳),再封口固定,并立竹午支撑。吊包后随即向包内注入清水30。以后每隔15天~20天注水1次,每次注水约30~50,一个半月至2个月发出根后可改浇营养液。当从外部见到幼根时,及时从母株上剪下,移入花盆或培养床中继续培养,精心养护。嫩枝生根率可达70%以上,育出苗无主根,须根发达,植株较矮,适于盆栽。&
牡丹扦插虽能成活,但生长缓慢,护理困难,生产上一般较少采用。&
  扦插于9月份进行。选用当年生健壮萌蘖枝,剪取长15~20、带有2~3个芽的枝段作为插条,插后注意遮荫保墒,加强管理,经20天~30天便可生根。如插前用500/萘乙酸或300/的吲哚乙酸或500/~1000/的赤霉素处理插条可促进生根。&
  为了提高成活率,也可在扦插的前一年秋季或当年春季进行培土处理,最晚不迟于雨季到来之前。这样经过雨季,枝条基部发生幼根,秋季连同幼根,剪取枝条扦插,成活率高.&
这是洛阳科技人员结合花农经验,研究总结出的一种牡丹快速繁育新技术。它是将分株法与水平埋条法相结合,利用顶端优势原理,采用连续平茬技术,使母株体内的激毒得以重新调整,促进活动芽与隐芽的萌发从而形成新植株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优点是简便易行,省工省时,繁殖系数大,成苗多而快,苗株整齐。并且适用范围广,不仅适用于大面积商品苗的繁殖生产,而且也适用老化植株的更新繁殖与新品种、稀有品种的扩大繁殖。&
  繁殖在秋冬季节牡丹休眠时期均可进行,而以9月~10月份最佳。先将母株挖出,顺势分成若干子株,每一子株带1~2个枝条。然后将子株以70的行距种植在事先平整好的畦床或垄上,种植穴的一侧,即准备水平埋条的方向,挖一条宽20公分、深10公分与枝条等长而平行的沟,待子株基部被土封至2/3时,把地上部分的枝顺沟压倒埋入沟内,使枝端略低于地表或与地表平、下部枝埋入稍深些,最后培土压实至垄高5即可。栽后浇1次透水,以后每年越冬前、萌动前及开花后各浇1次透水。因该法萌芽多、生根多、消耗养分多,故栽植前应多施入基肥,生长期亦应多追肥。埋条后第一年春季顶芽正常生长,至9月~10月份时可将其枝剪下,供作嫁接用。由于埋入地下的枝条除去了顶端优势,第二年春天许多侧芽和隐芽萌动出土,长至9月~10月份时依旧将这些芽从地表全部平茬,再促使埋条上更多的芽萌动出土;到第三年秋季连同埋条的母株一齐挖出,视地上枝条与埋条上生根情况分剪开,形成几株新苗,一般每埋条的母株可形成8~10株新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辛追夫人刚出土照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