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落的另类谁听过?据说超级霸气另类麦词!

【导读】听小平老师讲了很多大道理,股权还是分不好?文/七八点(微信公号:qibadianbuluo)何德文最近两天,到处都在铺天盖地转载徐小平老师在TechCrunch发表的演讲“论初创企业合伙人的重要性”(关注并回复数字0可查看这篇演讲)。在演讲中,徐小平老师认为,创业者有合伙人很重要;创业者要和合伙人分享股权;很多创业者没合伙人是因为没意识、没胸怀、没能力或没魅力。我太TM赞同这些理念了。我甚至觉得,捣鼓研究一家企业的股权架构图,就好比是在看企业的面相,或风水、或……内裤。企业的股权是否分,分给谁,分多少,如何设定合伙人退出机制,从这些密码里可以探寻到创业者是否有胸怀,是否有合伙人,是否有团队,企业文化如何,企业核心资源在哪……的蛛丝马迹。但是,但是,我想狗尾续貂把徐小平老师演讲话题继续往前推进的是,创始人有意识、有胸怀、有能力与有魅力,是不是就可以分好股权?我的担心是,他们听完很多大道理,还是分不好股权。首先,股权本身就不好分。家庭有两三个小孩的年轻妈妈,给小家伙们分糖,还经常被小家伙们说成偏心。更何况,企业的股权分给谁,分多少,它关系到企业的搭班子,核心利益分配,公司治理结构,也是共苦同甘的企业文化建设。它并不是纯粹的法律问题,也不是纯粹的技术问题——它是企业的重大制度建设。用句老掉牙的话,它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考虑企业控制权、合伙人历史与预期贡献、如何互补搭班子、是否有创业心态等很难精确量化考核的因素。其次,企业分股权,得先找到一起适合爬雪山过草地的合伙人,而这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说,创业者不给合伙人分股权会酿成创业失败悲剧,那给不合适的合伙人拍脑袋分股权则会酿成另一出悲剧。身边很多创业者朋友也提到,看完徐小平老师的演讲后,他们既心潮澎湃,又压力山大:很多员工都把自己当成合伙人,把创业企业发股权当成标配,进企业第一天就开始谈股权。企业如果不发股权,创业者要顶着“没意识、没胸怀、没能力与没魅力”的骂名。如果发,并不是所有员工都适合在初创阶段去发股权,创业者有被绑架给所有员工发股权的压力。再次,年轻创业者的成长需要有个过程。老何相信,伴随中国创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后,创业者需要处理的变量会越来越少,创业低龄化在中国会是个趋势。在中国,类似微软、
Google与Facebook等校园创业项目在将来也可能做成世界级企业。但是,但是,年轻的创业者可能是个产品牛人、技术牛人,但很难短期加速成长为商业牛人和管理牛人。冯仑先生形象地说,新一代年轻创业者是先懂了技术,后懂了商业,最后才懂了江湖。比如,我们反复接到创业者咨询,他们不想对自己有太多约束,也并不认为有必要对合伙人股权做特别设计。天使投资人、尤其是个人天使也缺乏经验,没法帮到给他们做好股权架构。天使钱到位了,合伙人股权分出去了,但合伙人短期投机干一票就跑路了,但对于跑路合伙人的股权如何处理,大家傻眼卡壳了,互相长期折腾、折磨。最后,创业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商学院、投融资律所等创业服务机构越来越多,但年轻创业者们还是缺乏足够多有丰富创业投资经验、足以辅导年轻创业者们的mentor。即便是在硅谷,即便像扎克伯格这样的NB年轻创业者也有Netscape创始人马克.安德森这样的mentor,让他们少走弯路。很多创业服务机构,各路砖家,别说没吃过猪肉,甚至没见过猪跑,已经在指导年轻创业者如何创业。他们也不去深耕创业投资基础商业生态,给创业者服务还停留在出模板与改数字的阶段。老何一直觉得,越来越多成功或不成功创过业、可以充当年轻创业者mentor的创业者转身做投资人,肯定会是趋势,但这是后话。找好合伙人,分好股权利益,一个都不能少。-------------------------------------------创业公司股权分配的4项基本原则文/何德文(节选自创业邦)创业企业做股权分配方案时,我们建议考虑以下四个基本原则:1.事为大股权分配是分天下的制度设计。但是,大家只有先打下天下,分天下才有意义。因此,创业企业的股权配置应该有利于团结大多数人,群策群力把事业做好做大。否则,如果创业企业的事业做不起来,创始股东手里抓着100%的股票也只是一张废纸,甚至是100%的负债和义务。2.资源配置有人说,创业玩的就是个拼图游戏。创业企业的股权结构是表象,股权结构背后反映的是创业企业生存、发展可以对接的各种资源,诸如团队、技术、资本、渠道等。因此,创业企业的股权分配应有利于拼接利用上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实现财散人聚。3.控制权主要考虑两方面,即创业团队与外部资本控制权的分配,创始团队内部控制权的分配。创业企业实现控制权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股权控制。但是,创业企业为了对接利用外部资源,创始团队的股权必然会持续被摊薄。股权被摊薄的情况下,创业企业还可以通过投票权委托、一致行动人与牛卡计划(dual-class structure)等实现控制权。需要说明的是,创业团队对企业的控制权是相对控制权,不是绝对控制权。一方面,创始团队应对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有控制权,另一方面,应该通过赋予外部股东对少数特定重大事项(主要指企业股权变更相关重大经济事项)的一票否决权以保护投资人作为小股东的权利,也实现创始团队与投资人之间权利的监督制衡。4.股权兑现这主要针对创始团队。比如,某创始股东持有创业企业30%股权,但干满1年就拍屁股离职走人。如果允许这个已离职但不继续对创业企业做贡献的创始股东保留这30%股权,其他留下来继续创业的团队成员吭哧吭哧为他打工,这既不合理,也不公允。因此,对创始股东的股权设定股权兑现(vesting)与离职时股权的回购制度(redemption or repurchase)很有必要。------------------------------谈创业公司的股权“Vesting”文/Union Square合伙人Fred Wilson(36kr编译)Vesting指的是一种公司让员工通过一个期限来挣到公司授予他的股权的技巧。你也可以通过定期授予员工股权或期权来得到类似的效果,但是这一过程过于复杂并且效果也不会很理想。因而一般的做法是雇佣员工时预先给他授予股权但是会将这些股权都Vest(绑定)一定的期限。另外,公司有的时候也会给受雇了很多年的员工提供一定数量的股权(叫做Retention
grants,目的就是为了留住优秀员工),不过这些股权同样应该被Vest。具体到股权和期权上来说,Vesting会有一点的不同。在期权上,你被预先授予的一定数量的期权只有在你完成了Vest,它们才会属于你。而在股权上,你被授予的那些股权立即就归属于你,但是对于没有完成Vest的那部分股权,公司则拥有回购的权力。尽管有这样一个微小的不同点,但是其作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员工必须通过一段期限才能挣到公司授予他们的股权或者期权。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公司员工的话,你更加需要关心的是你每年能够 Vest 多少股权或者期权。公司授予的股权数量多少固然重要,但是每年你能够 Vest 的数量才是你真正能够拿到手的那部分补偿。另外大部分的Vesting 期限(一般是4年)开始前都会有一个一年期的cliff vest期限,也就是说你只有在受雇满一年才会vest到股权,没有满一年的话,你不会vest任何股权;而一年以后股权的vest频率就变成了每月一次或者每个季度一次了。推行一年期限的cliff vest制度的原因主要在于其能有效的防止公司和股东被恶意员工卷走大量股权。如果被证实该员工为恶意员工,则在cliff vest期间,公司就可以将其清退而不会形成任何的股权稀释。关于cliff vesting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个,如果员工的一年雇佣期限快到了,你又决定将其清除出公司,那么你多多少少的应该给他们vest一定数量的股权。因为一般情况下,不可能说你需要花接近一年的时间才能搞清楚那员工是不是恶意员工,而且在别人即将完成cliff vest期限的时候,将别人开除也是不道德的行为。第2种情况是,员工的雇佣还没满一年,而你需要把公司卖了。我的看法是,如果员工受雇还不到一年你就必须把公司卖了,那么这种情况下,你不能采用cliff vest的规则。毕竟卖掉公司的时候是每个付出了努力并拥有股权的员工都应该获得报酬的时候。现在,既然我们谈到了被收购(控制权发生改变)发生时的vest,我觉得有几点需要指出来。一是,收购发生时,你已经vest的部分股权或者期权就变成可流通的了(至少你可以将其出售获取现金,或者换取收购方的其他有价证券),但是你还没完成vest的那部分则不能流通。许多情况下,收购方一般都会允许被收购公司员工未能vest的股权转到自己旗下,并按照原先的期限继续vest。此外,有些时候,在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的时候,公司还会给某些员工提供加速vest的特别待遇。比如CFO(首席财务官,因为他们在收购方任职的话肯定会被看成外部人员看待,因而不可能继续担任原职)就属于这种类型。另外也还会有些创始人以及早期的关键员工希望能够加速vest,但是我建议在同意加速之前千万要考虑明白,因为其相关规定会将一次收购活动变得十分复杂。另外,我还建议公司在发生控制权改变的时候要避免完全加速而采用“double
trigger”(双触发)。我将解释这两个概念。完全加速的意思是一旦发生控制权的改变则所有未能vest的股权全部vest。你不能这样做。但是帮某些特殊的员工将其一年未vest的股权转变成vest的做法还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当这些员工在收购方的公司里不可能得到一个好职位或者不得不离开的时候。“双触发”指的就是必须发生两件事才能触发加速。第
一是控制权的改变,第二是员工解除合同或者收购方只给他提供一个更低的职位(可能导致员工离职)的时候。员工的股权问题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发生控制权的改变时,这个问题就更加复杂了,不过我仍然希望以上的解释能够给大家在理解这个问题上提供一些帮助。经纬创投邵亦波:说说创始人的股份Vesting选自TechwebVesting这个词没有好的翻译,用例子先来解释,再说它的好处。公司发行2,000,000股,创始人甲乙两人,各有1,000,000股。其中,20%,即200,000股,在公司创始时,就马上vest,公司以后不能回购。剩下 800,000股,分四年vest。如果甲一年后离开的话,他会拿到200,000股,加上创始时的200,000股,共400,000。剩下的600,000被公司以象征性价格回购。公司总股份量变为 1,400,000。甲占有4/14=29%;乙占有10/14=71%。和和气气,公共平平。如果没有事先谈定vesting的话,甲离开时,会与乙有很大的争吵。甲会说“我已为公司做了很大的贡献,我的1,000,000股应该都是我的。乙一定反对。最后甲会说“反正已经是我的了,看你怎么办”。乙会说,“这样太不公平,那我也不做了”,或,“那我把这个公司关掉,重启炉灶。”争吵继续升级,还会出现偷公司公章,抢钥匙,上法院,等等。我都见过。可以想象,公司的员工和业务,会受到的影响。Vesting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如果甲乙出现股份多少的纠纷(比如一年以后,乙的贡献或重要性比甲多),也比较容易解决。董事会与甲乙商量后做决议,把双方的还没有vest的股份重新分配。甲乙都会比较容易接受,因为已经vest的股份不变。而且如果一方不接受的话,离开公司,也有一个明确公平的已经vest的股份。Vest是一个很公平的方法,因为创业是一个艰苦的多年过程,而不是一个主意。主意本身,没有相信它的人充满热情,放弃一切的做,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没有经历过股份纠纷的创业者,即使了解上一段,同意它是公平的,都不喜欢vesting,因为怕被投资者炒鱿鱼,失去股份。经历过股份纠纷的创业者,会在投资者进来以前,就和合作伙伴商量好vesting。---------------------------------创业公司如何制定员工股份和股权的分配?文/风险投资公司Union Square合伙人Fred Wilson,原文发表于AVC,Techform编译关于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和股东以及员工股权等有关问题,很多创业的人都需要解决的问题。著名风险投资机构Union Square的合伙人Fred
Wilson在网站上发文提出了关于到底该给员工发放多少股份比较合理的计算公式和分析,主要思想是根据公司的估值,设置公司员工分级,根据职位设置不同进行公式化的股份分配。另外,Fred
Wilson还提出了其他几种员工配股的方法,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操作意义。首先,前提说明。对于你的第一批关键员工,可能是3个,5个,或者10个,你最好不要用到以下公式,因为他们都是在你的事业还没有成型的时候加入你的创业公司。对于给这些关键员工多少股份是一种艺术而不是科学方法。有一个大概的方法,基于百分比,如1%,2%,5%,10%等。另外,一定要将这批人跟联合创始人区分开,该文不是谈论有关联合创始人股权分配问题的文章。当你完成组建核心创业团队之后,给后续进来的新员工分发股权就要考虑引入新的计算方法了——普遍做法是基于一定数量价值的股票,那么是多少呢?具体思路:首先计算出你公司当前的估值(可以是上次融资后的估值,或者是最近其他公司期望收购你的公司的出价,又或者是未来现金流表现在今天的贴现价值等),无论你用哪种方法算,该价格都应该是你愿意将公司出售的一个价格。所以公司估值是第一个很重要的数据(我们假定其为2500万美元),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数据就是完全稀释股份(fully
diluted shares)的数量,我们假设其就等于1千万已发行股份。然后将你的新雇员分级。CEO和COO应该排除在外,因为他们这部分的股份奖励一般由董事会决定。一般的做法是分为4个级别:高级管理层(首席财务官,销售副总裁,首席营销官,首席技术官,人力资源副总裁等等),主管级别的管理层(工程师主管,设计主管等等),关键位置上的员工(如工程师,产品经理,营销经理等等),普通位置上的员工(比如接待处等)。各个级别的乘数一般如下,不是硬性规定,也可以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设定:高级管理层:0.5x主管级别:0.25x关键员工:0.1x普通员工:0.05x假设你的首席财务官的年薪为17.5万美元,那么你应该给他们的股份价值就是17.5×0.5=8.75万美元。那具体是多少股份呢?我们开始假定过公司估值为2500万美元,完全稀释股份数量为1000万股,那么具体的股份数量=(8.75/2500万)×1000万=35000股。另外一种也许更加直观的方法就是用应该发放的股份价值除以当前股价就可以获得具体股份数量。首先,当前股价=公司估值(2500万)/完全稀释股份(1000万)=2.5美元/股;然后,具体股份数量=应发放股份价值(8.75万)/当前股价(2.5)=35000股。所以这里一个最为关键的思想就是以股份价值的形式来发放股份,而不是以占公司总股份的百分比形式来发放,因为这样做太昂贵了。另外考虑到给员工发放股份同样遵循Vest原则(一般为4年),而公司在4年里的发展可能会是5倍10倍的,那么其员工获得的股份价值也会随之增长5倍10倍,由8.75万美元达到44万美元甚至87万美元。而且这一种做法还能更好的让员工明白,他们股份的价值将随着公司价值的增长而增长。非常希望这个简单的逻辑能够对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分配股份有一个好的借鉴作用。不过不论你最终用什么方法来分发股份,使用一套合理科学的方法以保证公平都是至关重要的。创业团队如何进行股权分配文章选自“月光博客”在创业团队(本文指2-10人的小型团队)中,通常采取股份制的所有制形式。如何给各个成员分配股份,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如果某成员的股份太低,他的能动性就无法完全发挥;如果某人的股份太高,那一旦犯错代价太高。实际上,一切关于利益和表决权分配的问题,对于小团队来说,都是足以影响全局的大问题。  因为最近发起了一个互联网项目,组织了一个四人团队。对股权分配问题有了一些思考。下面简要的介绍一下。  先谈谈股份意味着什么。  从所有权角度来说,你持有的股份代表你对团队资产的所有量,通常这个是可以交易的。  从表决权角度来讲,股份代表你说话的分量。  从结果也就是利益分配角度来说,股份代表着你所获得的分红量。  团队成员分配股份的目的,在于把成员的利益同团队的利益硬性关联起来,以此激发各个成员的能动性,促使成员为团队的长期利益考虑,从而使每个成员的利益长期最大化。  股份的分配,其结果应尽可能达到上述目的。 
因此,对应于股份的意义,股份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你投入的资产越高(资产不仅仅包含实物资产和资金,还应包括投入的“软资本”,也就是劳动。这就是常说的资金入股和技术入股了),你的股份应当越高;你对行业理解越深刻,能把团队带向正确的方向,你说话的分量应当越重,你的股份也应当越高。  上面讨论了股权分配的基本原则,下面再具体一点。  本文假定方向制定者(暂以CEO代替,通常是发起人)在行业内是资深人士,基本能够把握市场动向。  根据其他成员对行业的洞察能力,我们要分两种情况。  1.其他成员对行业状况了解不多  这种情况下,CEO要占50%以上股权。因为大家要跟着能够带领团队成功的人走。  2.其他成员对行业发展了解比较深刻  这种情况下,CEO的个人能力相对变弱,就要强调多人投票制定决策。也就是说,大股东的股份不应超过一半。  有一种情况是,CEO没有投入多少资产,但为了控股却要取得很高的股份,同时得到了非常可观的分红。这对于绝大多数小团队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表决权和股权之间的关系切断,使得表决权和股权不再成1:1关系。比如可使表决权:股权设为3:1,同时,修正其它成员的表决权股权比。  另外一种情况是CEO投入了大量资本,其他成员投入的较少。比如,CEO占80%,其他成员一共占20%。长期这样,很可能会降低其他成员的能动性。  一种解决办法是制定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操作的实质是发放股票,从而降低CEO的股权,增加其他成员的股权。举例来说,团队初期给CEO80%股份,然后分别为各个成员制定考核指标,当某成员达到他的指标时,就给他分配股票、期权等等。  实际上,我认为,作为小型创业团队,尤其要强调小巧、灵活和变通,在股权问题上也不必拘泥于正统。比如,我们完全可以抛弃股权这个词,转而使用所有权、表决权、分红权来精确打击。以我们团队为例:  A:发起人,负责网站的前端和后端开发,对产品了解较深刻  B:Android客户端开发,对产品了解一般  C:Java客户端开发,对产品了解一般  D:投资与助理,对产品了解一般成员所有权表决权分红权A60%70%60%B15%10%15%C10%10%10%D15%10%15%  当团队成员对产品、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或者进行了再注资等较大变化之后,可以重新讨论分配上述权利。  最后要注意的是,游戏规则一定要明确的打印出来,一人一份,免得未来可能会伤害和气和向心力。  希望本文能给各位创业者和准创业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欢迎大家的反馈和讨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导读】现在,一家成功的公司在它上市前可能需要经历四到五轮融资。公司通常也会发行期权或 RSU,以吸引新员【导读】许多人都对创业公司有憧憬,想着随着公司的壮大自己会名利双收,甚至觉得若干年后自己会得到一个腾讯、G【导读】无忌哥11月3号发布了《微商必死,缓刑6个月执行》,掀起微江湖一片腥风血雨。如何破局?跳出圈外,方【导读】口袋购物刚获得3.5亿美元C轮融资,其创始人王珂兴奋之余,直接吐槽了其A轮投资者红杉资本,直指后者【导读】斯坦福创业公开课How to Start a Startup第13讲,由大名鼎鼎的“硅谷人脉王”,【导读】李嘉诚,这位年龄超过80岁的老人正用一系列听起来有些“稀奇古怪”的项目,逐渐打破公众眼中对他“房地【导读】斯坦福创业公开课How to Start a Startup第12讲,由专注于企业级软件市场的Bo【导读】当一个圈子有消费者的时候,才是一个健康有活力的圈子,而如果人人都变成经销商,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渠道【导读】本文所指的“微商”,指的是以微信为主阵营,以刷朋友圈为主战术的产品经销商。微商必死,未来6个月内,【导读】21世纪,是中国互联网的世纪.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未来在世界市值排名前20的互联网公司中,中国将有可【导读】一个人的企业,你也要有自己的战略组合拳。创业时,你千万要克制自己招人的冲动和扩张的欲望。你通过招人【导读】这年头,在某些圈子里,“投资人”这三个字几乎成了一个贬义词。如果只是偶尔在各种局上忽悠一下学表演的【导读】为朋友们推荐这篇文章——《两个性格迥异CEO的不同结局》,向不知名的作者致敬!能走多远,不取决于一【导读】所有的滔滔江河:QQ、微信、百度、贴吧、京东、美团……都是从一个小小的源头开始,从运营好一个用户画【导读】在中国做天使被称为“九死一生”。但今年天使投资热来得有点突然,但却很火爆。股权众筹元年可以说是一个【导读】先传个段子:据说某VC招募到一位技术牛人,把拟投资对象在各渠道的产品实际下载流量等原始数据爬了下来【导读】关于创业者吹牛到底好还是不好的问题,大家的讨论其实没有停止过。极客、技术狂、不懂人情世故且不爱说话【导读】人们总是看到成功者光鲜的一面,而忽略了创业过程的艰辛.创业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全方位的,创业之【导读】Twitter联合创始人斯通被商业杂志《Inc》评为本十年杰出企业家,入选《时代》杂志全球百位最有【导读】斯坦福创业公开课How to Start a Startup第11讲,由YC成功孵化的初创公司Pi【导读】互联网里的平台都不是做出来的,都是积累起来的,是在为用户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最开始都是从一个点做起【导读】10月27日晚,现任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SEVP)的吴宵光先生,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为南大学子带【导读】斯坦福创业公开课How to Start a Startup第十讲,由前Zappos COO, 红【导读】先转个段子:一天,某基金大佬老王遇见了一个大胸美女。老王: “我给你一百万,你给我摸下胸好不?” 【导读】创业者们爱家庭爱老婆爱孩子吗?爱。可是没办法,要做的事情太多,各种会议、各种谈判、各种活动写满了时【导读】刚成立的创业团队该如何设计公司的股权结构,尤其是创业合伙人的股权结构,一直都是一个最为困扰创业者的【戎一人注】阑夕评论锤子降价、老罗向市场“认错”,是自己打脸,认为将话说绝、自断后路是企业家大忌。金错刀则【导读】中国互联网企业家成为今年榜单上的焦点,前三甲分别是阿里巴巴马云、百度李彦宏和腾讯马化腾。作为福布斯【导读】移动咨询机构Digi-Capital 日前公布报告称,10亿美元级移动互联网公司已增至32家,较两【导读】不要争一时之长短,重要的是你还活着,而不是你牛B、你死去。☆本文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选摘不代表共富【导读】这是知乎上一则问题的最优答案,作者为裘Benjamin(Cooley律师,前创新工场,微博 @裘伯【导读】斯坦福创业公开课How to Start a Startup第九讲,由硅谷顶级投资大佬,网景创始人【导读】一方面是更高级创业者降级掠夺弱势创业者的资源和空间,另一方面是扶持草根创业者的资源平台并没有获得足【导读】本文发布于2008年1月,尝试用很简陋的赋分评级方法,对旅游、房产、IT产品等垂直网站的模式做了定【导读】德讯投资创始人、腾讯联合创始人曾李青曾在首届中国互联网企业家年会上,分享了5年投资实战中的失败经验【导读】“伟大梦想”、“把这些狗屁工作干完”和“知道如何获得乐趣”,在这三个圈的交集处、拥有三大品质的人是【导读】创业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同样要面临创始人要面对的问题:市场定位、产品的精准判定、人员招募以及业务成长的【导读】对于能够成功的公司来说,市场有没有泡沫不是那么重要,不同时期融资成本的变化不会起决定性作用。如果说【导读】Airbnb, Dropbox,reddit, 这些今天了不起的互联网公司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来自 【导读】北京创业者的表现往往是这样的:在整个市场上升期的时候组建团队开始做产品,融资之后开足马力往前冲,接【导读】斯坦福创业公开课How to Start a Startup第八讲上周五推出,由3家YC成功孵化的【导读】10月21日,随着美国证券市场变得越来越不稳定,知名风险投资人吉姆·布雷耶(Jim Breyer)seed17angel微融共富(17angel.co)由来自领先互联网公司和金融机构专业人士支持运营,是专业、创新、国际化的天使投资股权众筹平台,立志成为互联网金融和创业服务最佳品牌热门文章最新文章【Mc夜曲】求昨天野区在九局直播间喊得霸气另类歌名_皇族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8,158贴子:
【Mc夜曲】求昨天野区在九局直播间喊得霸气另类歌名
就是昨天在九局直播间喊得 怕被封没喊完的那首歌词好像是:夜.为成曲为名 yy一战我成名 既然你不让我安宁追杀你等到天明。谁知到歌名阿 有的人说皇族四代 我搜索了一下不是啊麻烦知道的告诉下 或者给下地址谢了
相关的贴子换一换88484113253166016534137145109435相关的图贴
不知道呢           —— 鄙视不回复的楼主   定性,知事,选梦,遇人,择城,终老。书生&乐姐
额                                                    ✎_____知道大人物是什么吗?就是一直不断努力的小人物! ✎๑_____穷尐杰。 ✍
皇族,你赢,我们陪你君临天下。皇族,你输,我们陪你东山再起。
求曲,真的很霸气~~
皇族我们的家,我们不离不弃,守护到底                       皇族虽然不是我在网络上的第一个家但却是最后一个家。捍卫皇族,不离不弃。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不管歪歪任何事,一心只要水经验!撸主数数够数不?
不管歪歪任何事,一心只要水经验!撸主数数够数不?
夜为姓 曲为名 YY一战我成名 既然你不让我安宁追杀你等到天明决定这次我要走 八方神鬼浑身抖 讨伐杀戮在我手 遍地阴险小走狗辉煌之日称神话 夜曲独自战天下 多少敌人我不怕 乱世豪杰我称霸 回想曾经的辉煌 干费多少的君王 可惜伊人不在身旁多少回忆难以忘孤身一人千里行 杀敌将我破敌营 拔起刀来不留情 横扫歪歪我留名 名与利我都不要 还走什么帝王道 夜曲拔刀向天笑 天说曲哥你别闹 敌城早已鲜血漫 拔起刀我一声叹 不想再续这战乱 敌人偏将我打断早已隐居三界外 但这生活被破坏 只能拔刀守城外 曲哥依然从未败 曾经兄弟对我说 为了你我把命豁 走过多少的坎坷 但你却把战袍脱从新续写这语音 为兄弟我把刀拎 我把兄弟铭记在心携手从回这语音退出语音心已淡 为何拔刀再出战 只因小人把我暗算只能掏刀继续干别对我说谈恋爱 别把友情来破坏 不想深陷情与爱 独自隐居不再爱 问我为何在厮守 只因佳人因我走 多少感情不再回首多少感情不再有 回想曾经佳人伴 如今一人轻声叹 名与利我早已看淡独自一人把你盼当初去见你爸妈 我来把你眼泪擦 以为我们能去如家谁知一人看烟花如若感情在重现 对你的爱不会变 昔日情 在重现 我不会在把你厌 操你妈你真是艮 在我背后把我损 我已不想在去忍 去你妈你给我滚尊师重道看这里 做人要先看自己 贱婢小人不要理 在我眼里是蚂蚁谁与匹敌这名号 君王霸气多骄傲 狗篮子你挡我道 浪比贱女使劲操
 [ 自私 ].本该疯的年龄,怎么动了情。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梨花落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