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胡郭华作词的小松鼠的故事

&&&&&& 3月20日,新安江路小学语文低年级组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 活动由教研组长毕金花老师主持。首先刘伟琴老师作为主备人阐述了对《蒲公英》这一课教材的理解、设计思路及理由,毕金花、张慧、徐琳等十位辅备老师相机补充完善;接着老师们还就刘老师提出的困惑进行了讨论;然后郭华宏老师提出备课时应根据新课标关于中段“阅读教学”目标的要求;最后毕金花老师提出下次活动的要求:研读教材,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再次备课,下周继续交流碰撞。&&&&& &这次集体备课,通过教师们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其活动效果尤为显著。
&&&&&&关于组织参加新生代语文名师风采展示暨幸福课堂观摩研讨会的通知 随着新课程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课堂教学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进一步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语文教师教学水平,更好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师生共同享受幸福的教育过程,由华夏幸福教育研究会与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教育局联合主办、合肥市行知学校承办的“新生代语文名师风采展示暨幸福课堂观摩研讨会”(合肥分会场)定于日在合肥市行知学校隆重举行。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 领略名师风采,聚焦幸福课堂
二、会议组织
&&& 主办单位:华夏幸福教育研究会、瑶海区教育局
&&& 承办单位:合肥市行知学校
三、会议时间
&&& 日(周五)。
四、会议内容
&&& 大会将围绕会议主题,采取名师示范课、报告会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形式。
五、参加人员
&&& 瑶海区语文教师、语文教研员、中小学主任和分管教学的校长等。
六、会议议程
&&& 8:00——8:15& 合肥市瑶海区教育局领导讲话
&&& 8:15——8:30& 华夏幸福教育研究会领导致辞
小学分会场:
&&& 8:30——9:10&&& 钟静《威尼斯的小艇》
&&& 9:15——9:55&&& 赵俊友 《放飞蜻蜓》
&&& 10:00——10:40& 闫学口语交际课《愿望》
&&& 10:45——11:15& 讲课教师讲解课堂设计
&&& 11:20——11:50& 专家点评 合肥市教研室刘学山老师
&&& 13:30——15:00& 名师报告 闫学《课堂幸福——让孩子的心灵自由飞翔》
&&& 15:00——16:00& 名师报告 钟静《提高课堂效能,享受教育幸福》
&&& 16:10——17:00& 现场互动交流、总结
初中分会场:
&&& 8:30——9:10&&& 常作印& 《乡愁》
&&& 9:15——9:55&&& 陈静 《浪之歌》
&&& 10:00——10:40& 徐立峰
&&& 10:45——11:15& 课堂设计讲解
&&& 11:20——11:50& 专家点评 胡锦中 幸福教育联盟指导专家
&&& 13:30——15:00& 名师报告 常作印《构筑幸福的语文课堂》
&&& 15:00——16:20& 名师报告 徐立峰 《快乐学习 幸福成长》
&&& 16:20——17:00& 现场互动交流、总结
名师简介:
&&& 闫学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区小幼教研部主任,国内知名教育学者。多年来从事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长于文本解读的研究,在多个教育教学领域均有建树。积极倡导“读书就是生活”的理念,2006年名列《中国教育报》评选的年度中国十大读书人物。在全国各地开设公开课及作报告,在《人民教育》等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在《中国教师报》开设个人专栏,是《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等杂志的封面人物。已出版教育教学专著《牵到河边的马》《教育阅读的爱与怕》《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我负语文——特级教师闫学的教学艺术》《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等,以素朴优美的文笔和深刻犀利的思想蜚声国内教育界。
&&& 常作印 &河南省安阳市曙光学校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全国中语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河南省教育厅课改讲师团专家,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先后发表教研文章200余篇,出版《不做庸师》《从此迷上教科研》等专著5部,应邀到山东、江苏、江西、河北、四川等地讲学60多场,业绩曾被《中国教师报》等8家报刊重点报道。
&&& 徐立峰 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教师,全国尝试教学十佳教师、全国征文优秀指导教师,全国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奖获得者,组织编写《课堂宝典》《教育哥白尼》《随笔化作文》等系列丛书,出版《高效课堂》等著作。课堂实录被中央电视台采集录用,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举行公开课百余节。
&&& 钟静 &山东省威海市大光华国际学校小学部部长,齐鲁名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威海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课改明星,执教的多节课例被纳入国家级资源库。先后在国家、省、市、区各级做观摩研讨教学40多节,受到专家、教师的一致好评。参加国家级《小学语文素质发展评价实验》、市级《低年级自能读书阅读教学模式》等实验课题研究,多篇论文在省市级获奖,优质课、案例多次获国家级一等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研究儿童心理特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微笑、快乐、激情带进课堂,追求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形成了平实、大气、自然、高效的教学风格。
《蒲公英》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则童话故事,通过蒲公英种子选择不同环境生长的故事,告诫孩子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学会抵制诱惑。
教师为学生而教,备课时我们在研读教材、吃透教材的同时,最关键的是心中有课标、心中有学生。基于此,关于备课,我有以下想法:
(一)应参照“课后”练习,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构思教学流程。
(二)根据新课标关于中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应关注以下目标的达成:
&★以读促悟,通过朗读揣摩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读好人物的对话。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文及表演兴趣,深入浅出在情境中理解人物心理。
★在朗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完成说与写的训练。
★复述课文,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获得的语言材料。
★课外搜集其他植物的相关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积累。
&&&&&&&&& &&&&&&&&&&&&&&&
洪欣瑞是我现在所教的一位女生,特别乖巧听话,写一手漂亮的铅笔字,作业准确率高,每每批到她的作业都感到特别舒服。可让我唯一不解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可爱的女孩,开学将近一月,却从未见她举手发言;课堂发生有趣的事情,其他同学释放孩子的天真,尽情欢笑,可她最多嘴角咧咧;课间我观察过她,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或自己看书,或看别人玩。我尝试和她沟通,无论怎么夸她,可她只是腼腆一笑金口难开。看到这样一个安静的女孩,我的心中充满了酸楚,因为我知道:她不快乐!
无奈之下,一天放学后,我找到了她妈妈。沟通中,妈妈着急地哭了,她说早就想和我沟通,可就是张不开口,一则怕给老师添麻烦,再则怕让老师知道了孩子的不足,对孩子的印象不好。我首先解除她的顾虑,诚恳地告诉她:
孩子的快乐成长不但是家长的责任,而且也是老师的责任;孩子的快乐成长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影响;教育孩子教育不是一个人苦撑,更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智慧。消除了顾虑,她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及她教育孩子的方式都告诉了我,从中我了解到孩子特别安静,胆小的原因。
1、洪欣瑞在家特别听话,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从不违背父母意愿。
2、生活学习父母事无巨细,为其想得过于周到,凡是父母亲身尽力,就连吃菜爸妈都为其夹到碗中。
3、孩子在家生活处了学习还是学习,话也很少,几乎不和父母聊天;周围没有同伴,父母忙于工作从不带她出去。
4、爸爸妈妈读书不多,只想尽一切可能为孩子创造条件,好好学习,弥补自己的缺憾。
洪欣瑞过于安静、胆小的原因,我耐心安慰她妈妈,让其多些耐心,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该怎么做,单方面要孩子改变,关键是家长、老师和她一起改变,我们怎样改变对她的态度和其沟通的方式,为其营造一个宽松、乐于表达、展现自我的生活环境。
为了孩子的改变,我和洪欣瑞妈妈决定我们先行动起来,改变现状,为其创造宽松的生活学习环境。
一、父母的改变:
1、和孩子交流,商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作息计划,督促孩子认真执行,不再事事包办。
2,允许失败,并;孩子想干什么或不想干什么,只要有道理家长得支持。
3、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可以玩玩、多鼓励表扬孩子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4、多带孩子去见识一些公众场合,不限制孩子的表达。
二、老师的改变:
1、多关注孩子,哪怕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轻声的叮嘱
2、定期组织书写比赛,展示她的作品,让其得到赏识,增其自信。
3、让她当老师的小助手(收作业),锻炼她的管理和交流能力
4、鼓励班级性格活泼的孩子下课主动找她玩。
5、一周一次聊谈,和她聊一周的进步,聊当小组长的快乐与烦恼等。
效果与反思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在我和其父母的共同努力下,洪欣瑞和我们一起改变了。由一个特别安静、开心时只会咧嘴的女孩,渐渐地走出了教室和同学一起嬉戏;在学校收作业可认真啦,如有同学没完成作业,她不但会向我说明情况,而且会督促同学写完上交;妈妈说在家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总有说不完的话……
从转变洪欣瑞的这个案例说明,小孩子胆小内向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不能单单归结于孩子自身问题,而应该从她的生活环境、周围成人对其态度等多方面寻找原因。一般来说,胆小缺乏自信的孩子常常由于:父母对其照顾过于周到,没有锻炼的机会;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不允许犯错误;父母吝惜赏识的语言,给予孩子的是指责等。
总之,胆小内向的小孩缺少一个宽松、让其乐于表达、展现自我的生活环境。孩子的改变源于自身环境的改变,只有爸爸妈妈和老师对孩子的态度改变了,才能促进孩子的改变。所以我们做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孩子时,不能只想到要孩子做些什么,而应多想想我们应为孩子做些什么
一切教育行为从尊重孩子的成长开始,应把孩子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最后以一首《育儿歌》与爱孩子的老师和家长共勉:“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 &&&&&&& 这两个家族的八代发家史,告诉我们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我们特别要探讨的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给予人们的启示。
&&& &一、注重教子做人。
&&& 中国传统家教的精华是注重教子做人。中国历代关于家教的家规、家训、家范无一不把教子做人作为重点内容;历史上的慈父良母也无一不是在教子做人方面为世人称颂。&&&&&&&&&&&&&&&&&&&&&&&&& 北宋中期包拯针对当时社会腐败的状况,特别重视后代的品德教育。他晚年请石匠将他立下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在犯赃滥者,不得入归本这家,亡死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刻在碑上,将碑镶立于堂屋的东壁,令子孙时时观瞻,严格奉行。&&&&&&&&&&&&&&&&&&&&&&&& &唐太宗晚年预感余日无多,便认真总结历史上各朝特别是隋朝的统治经验,作《帝范》十二篇,传授给太子李治。他对李治说:“修身之法,治国之道都说在这本书里,我死时不用再作其他遗言了。”太宗还告诫说:“要建立一个国家,成功是很艰难的,破败却很容易;要保持一个稳固的帝位则更难,而要失去它却是很容易。你要千万爱惜,千万谨慎!”
&&& 古人不仅把立德作为家教的重点,而且要求子女有自立精神。北宋丞相王旦,平生不置田宅,说:“子孙当念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清朝画家关板桥52岁始得子,但他严格要求儿子。提出“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的家教原则。他临终时给儿子留下遗书:“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事业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 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哲人柏拉图有句名言:“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他主张通过故事、诗歌、戏剧、历史、演说、技艺音乐来教充青少年,“陶冶心灵”。他认为故事与诗歌的内容应该能够培养青少年“既温文又勇敢”、能养成“自成克制的美德”。17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1632——1704)主张对青少年进行“绅士教育”,他最重视道德教育。他说:“我认为在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由引可见,古今中外家教都把教子做人作为重点,它也是成功家教的一条最重要的经验。
&&& 二、注重言传身教。&&&&&&&&&&&&&&&&&&&&& &&& 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家教成功的必要条件。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位塾师,当时过着“半饥半寒,迁就度日”的生活,可是对贫穷的乡亲和邻里,却能“视人之急犹已家,虽至贫再三,尚疾病死葬,靡不竭力解推,忘乎其为屡空也”。少年时的林则徐就亲眼看见父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点米,全都送给了贫如洗的三伯林天策,自己一家人只好忍饥挨饿。父亲还事先嘱咐他说:“伯父来,不得说我们没米吃了。”林宾日“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有一次一个土豪想用金钱贿赂林宾日,为其保送文童,遭他拒绝。还有一次一个富户人家想重金聘林宾日去当家庭教师,林宾日一想到此人在乡里的劣迹,便一口回绝了。父亲的言行举止,给林则徐以深刻的影响。后来他在官场上注意了解民间疾苦,作风廉洁刚直,不与贪官污吏为伍,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 托乐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斯特娜夫人说得十分透彻:“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的影响的结果。”
&&& 三、注意教育方法。&&&&&&&&&&&&&&&&&&&&& &&& 国外流传着这样一首《育儿歌》:“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这首育儿歌,含有丰富的哲理,说明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等,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都有密切的关系。&&&&&&&&&&&&&&&&&&&& &&&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詹姆斯·毕伯库克曾对1300多位称职的父母做了调查研究,他归纳出了要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 1、喜欢且经常与孩子亲近,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 2、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学习,乐于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困难;
&&& 3、善于和孩子交流和沟通思想感情;
&&& 4、家庭在有明确的“公约”,使孩子有规可循;
&&& 5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 6、按照孩子的程度,给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
&&& 7、致力于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 &&&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十分重视教育方法。鲁迅先生曾指出:“倘有人作一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 &&& 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例如,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这里提出了“慈而有度,严而有格”的教育原则与方法。蔡衍晃说:“更可恨者,凡子有过,母辄蔽之,父不得而知也。业已知之,则又曲为之解,此慈母之所以多败子也。”这里指出父母对子女教育的不一致,会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家中就会出败子。&&&&&&&&&&&&&&&&&&&&& &&& 成功家教给予我们的启示决不止上述三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巨大变革给家庭教育又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家长光靠老经验不能胜任对子女的教育,要学点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知识。
&&&&&&&&& 儿子刚刚乘车上学去了,一路叮咛,过了检票口,望着昊儿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的心中莫名惆怅,甚是感伤。。。。。。
&&&&&& 想来儿子不是第一次远行,我也不是第一次和儿子分别,可唯独这次。。。。。。。
儿子原谅妈妈让你承受了我的不悦
&&&&& 儿子,妈妈无法用言语表达对你的爱,多年来,你是妈妈的精神支柱,也许爱之深,有太多的期待!
&&&&&&& 儿子,我最最爱的孩子,妈妈愿长大的你学会生活,咬定目标:心随你愿!你健康成长!快乐阳光!长大后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心怀大爱,有所作为!
&&&&&&& 儿子、& 儿子&、 儿子
教研函〔2011〕84号
关于公布瑶海区首届小学语文
识字写字课堂教学评比结果的通知
局属各小学:
为切实提高我区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我区新课程改革实验走向深入。区教体局教研室组织了瑶海区首届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本次活动共有26人报名参加,经认真评选,吴萍等12人荣获一等奖,赵勋等14 人荣获二等奖。
特此通知。
附件:获奖教师名单
二O一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瑶海区首届小学语文识字写字课堂教学评比结果
&&&&&&&&&&&&&
教研函〔2011〕84号
关于开展2012年瑶海区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暨教具学具评比活动的通知
区属各小学:  为了鼓励教师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营造钻研教材、关注课堂、关注学生的教研氛围,提高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经研究决定开展2012年合肥市瑶海区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暨教具学具评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内容范围 & 内容及主题确定为:新课程背景下苏教版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二、有关注意事项
1、&坚持“以文会友”的原则,所写论文一般不超过3000字,参评作品请在标题右上角依次标明类别、学校、联系电话。
2、各校要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区教研室将对所报论文审核后汇编成文集,并择优上报参加市级评选。
3、所有论文请于3月18日前把电子稿(用Word 格式,注明单位、作者)作为附件发送到,请在主题中注明:“××校论文”。除教具学具外,不收纸质稿。
联系人:钱敏&&& 电话:4478195
5、&&电子稿要求:标题小2号宋体加粗,副标题4号楷体;单位、姓名4号楷体;正文4号仿宋。
6、参评作品严禁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剽窃抄袭他人文章的现象,将发全区通报公布抄袭者单位、姓名。
&&&&&&&&&&&&&&&&&&&
&合肥市瑶海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二O一二年元月三日
&&&&&&&&&&&&&&&&&&&&&&&&&&&&&&&&&&&&&&&&& “你比王勃更了不起”&&&&&&&&&&&&&&&&&&&&&&&&&&&&&&&&&&&&&&&&&&&&&&&&&&&&&&&& ——一个教学生动而精彩的生成案例【案例背景】&&&&&&&&&&& 《赶海》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我”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文章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我把“自主学习、自读自悟”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特别“品味联想,感受大海平静美”的教学环节的处理,不但让学生体会到了赶海的乐趣,而且也让我享受了语文教学的乐趣。【案例描述】&&&&&&&&&&&&&&&&&&&&&&&&&&&& &品味联想,感受大海平静的美。师:赶海的趣事真是太多了,我们怎么说也说不完.但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该回家了,谁来读读第四段?(同学纷纷举手)师:请你们一起读读吧(出示第四段和《大海啊,故乡》的伴奏旋律 学生读)。师:告诉老师这时的大海给你的感觉美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美)师:谁能用你知道的词语或句子描绘一下此时的大海吗?(学生调动已有的词汇信息,尽情地赞叹大海的美。)生:此时的大海与前面的美不同:美得平静,美得宁静。生:此时的大海是一种天然美,静态的美。师:(自己鼓掌,摸摸学生的头)你说得太好啦!快说说为什么是天然的美呢?:因为现在的大海不再喧闹,恢复了它原来的样子:海水、海鸥、晚霞,他们都是大自然本来的美。(老师、同学热烈鼓掌)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但会读书,还会欣赏美!此刻眼前的大海的确美得让人陶醉!它和唐代大诗人王勃登“滕王阁”看到的景象多么相识。(师有感情背诵)“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生:(学生接着齐诵)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 边轻轻地飘荡……”师:当年大诗人王勃面对此景即兴写下了流传千载的名句……生:(学生接着齐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同学边读边举手)师:快告诉老师你想说什么?生:老师,我想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来夸眼前的大海。(同学附和:对对!突然邬佳明着急地摇着头举着手,我有些尴尬,迟疑了一下她的发言让我始料不及因为备课前我压根就没想到这个问题。可镇静了一下情绪之后,顺着她的思路想下去,我发现她的分析的确有道理,我激动地走到她面前兴奋地说)师:邬佳明,快告诉老师你想说什么?邬佳明:老师,用这句诗不太合适,因为现在飞的是一只“海鸥”不是“野鸭”,再说,现在看到的是“夏天的大海”,不是“秋天的江水”(同学纷纷附和)师:对呀,你真聪明!比老师还厉害,因为你想到的问题,我都没想到。哪谁也能即兴作诗夸夸眼前大海的美?(别的同学都在思考,只有邬佳明举手)师:(我兴奋不已)对,我们班的大诗人,快说说吧。邬佳明:老师,我想到了一句诗““落霞与孤鸥齐飞,海水共长天一色!”&师:(我边鼓掌边兴奋地说)邬佳明,你比王勃更了不起!因为王勃当年即兴作诗是12岁,你才9岁呀! &&& (全班掌声雷动,个个脸上“写满了“佩服之情,不住地点头。)【教学反思】&&&&&&& 正如古希腊学者普鲁塔戈所说:“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炬。”看到课堂上同学们频频举起的小手,听到孩子们精彩的发言、热烈的掌声,我坚信是我点燃了一把把火炬,我知道这节课孩子们喜欢!这节课学生学出了语文味,作为教师我更教出了语文味,并从“落霞与孤鸥齐飞,海水共长天一色!”中享受到了语文教学的乐趣。这一切都源于:我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自主学习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想象、学会了表达、学会了创造……而我最深的感受是:新课标下成功的一堂课不再是教师顺利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目标,因为现在的学生有思想、个性张扬,他们往往会令课堂不断生成问题,是老师设计教学时不曾想到的。教师如能及时地根据课堂变化,灵活地调整预设思路,一定会令课堂缤彩纷呈、生机勃勃。正如邬佳明同学的不同观点,当时的我始料不及。庆幸的是我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尊重她的感受,让其发表看法,点燃了她思维的火花,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全班掌声雷动、赞叹不已!&&&&&&& 我深知: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让人人都有成功的期待,人人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完全尊重学生,处处以学生为主的语文课堂,才能教出“比王勃还了不起”的学生!
“你比王勃更了不起”——一个教学生动而精彩的生成案例【案例背景】&&&& &《赶海》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我”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文章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我把“自主学习、自读自悟”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特别“品味联想,感受大海平静美”的教学环节的处理,不但让学生体会到了赶海的乐趣,而且也让我享受了语文教学的乐趣。【案例描述】&&&&& 品味联想,感受大海平静的美。师:赶海的趣事真是太多了,我们怎么说也说不完.但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该回家了,谁来读读第四段?(同学纷纷举手)&&& 师:请你们一起读读吧(出示第四段和《大海啊,故乡》的伴奏旋律 学生读)。&&& 师:告诉老师这时的大海给你的感觉美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美)师:谁能用你知道的词语或句子描绘一下此时的大海吗?(学生调动已有的词汇信息,尽情地赞叹大海的美。)生:此时的大海与前面的美不同:美得平静,美得宁静。生:此时的大海是一种天然美,静态的美。师:(自己鼓掌,摸摸学生的头)你说得太好啦!快说说为什么是天然的美呢?:因为现在的大海不再喧闹,恢复了它原来的样子:海水、海鸥、晚霞,他们都是大自然本来的美。(老师、同学热烈鼓掌)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但会读书,还会欣赏美!此刻眼前的大海的确美得让人陶醉!它和唐代大诗人王勃登“滕王阁”看到的景象多么相识。(师有感情背诵)“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生:(学生接着齐诵)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师:当年大诗人王勃面对此景即兴写下了流传千载的名句……生:(学生接着齐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同学边读边举手)师:快告诉老师你想说什么?生:老师,我想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来夸眼前的大海。(同学附和:对对!突然邬佳明着急地摇着头举着手,我有些尴尬,迟疑了一下她的发言让我始料不及因为备课前我压根就没想到这个问题。可镇静了一下情绪之后,顺着她的思路想下去,我发现她的分析的确有道理,我激动地走到她面前兴奋地说)师:邬佳明,快告诉老师你想说什么?邬佳明:老师,用这句诗不太合适,因为现在飞的是一只“海鸥”不是“野鸭”,再说,现在看到的是“夏天的大海”,不是“秋天的江水”(同学纷纷附和)师:对呀,你真聪明!比老师还厉害,因为你想到的问题,我都没想到。哪谁也能即兴作诗夸夸眼前大海的美?(别的同学都在思考,只有邬佳明举手)师:(我兴奋不已)对,我们班的大诗人,快说说吧。邬佳明:老师,我想到了一句诗““落霞与孤鸥齐飞,海水共长天一色!”&师:(我边鼓掌边兴奋地说)邬佳明,你比王勃更了不起!因为王勃当年即兴作诗是12岁,你才9岁呀! (全班掌声雷动,个个脸上“写满了“佩服之情,不住地点头。)【教学反思】正如古希腊学者普鲁塔戈所说:“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炬。”看到课堂上同学们频频举起的小手,听到孩子们精彩的发言、热烈的掌声,我坚信是我点燃了一把把火炬,我知道这节课孩子们喜欢!这节课学生学出了语文味,作为教师我更教出了语文味,并从“落霞与孤鸥齐飞,海水共长天一色!”中享受到了语文教学的乐趣。这一切都源于:我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自主学习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想象、学会了表达、学会了创造……而我最深的感受是:新课标下成功的一堂课不再是教师顺利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目标,因为现在的学生有思想、个性张扬,他们往往会令课堂不断生成问题,是老师设计教学时不曾想到的。教师如能及时地根据课堂变化,灵活地调整预设思路,一定会令课堂缤彩纷呈、生机勃勃。正如邬佳明同学的不同观点,当时的我始料不及。庆幸的是我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尊重她的感受,让其发表看法,点燃了她思维的火花,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全班掌声雷动、赞叹不已!我深知: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让人人都有成功的期待,人人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完全尊重学生,处处以学生为主的语文课堂,才能教出“比王勃还了不起”的学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松鼠儿歌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