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东门看电影的话比较推荐哪一家影院?求理由谢谢(深圳上海美琪大戏院官网不用说了我想看的电影没有排期。。。)

深圳老牌单厅影院几近消失
>> 正文
深圳老牌单厅影院几近消失
有不少资深影迷尤其是中年观众对单厅影城的倒闭都心存留恋,他们觉得,便宜又方便是单厅影院最大的优点。现在的新影院要入会就要花费至少近千元或几千元做预存费用才行。市民得看多少场电影才能用完这些钱?每年的好片、大片就那么几部,为了票价便宜些就必须得连带着看一堆烂片。市民呼吁留住这些方便实惠的电影院。
5月8日星期天,福田区莲花二村的李女士和老公、儿子、老母亲一家人照例来到距家只隔一条马路的红番区影院,准备买票看电影,却发现影院大门紧闭。旁边的人告诉她,这家单厅影院4月底已经永久关门了。备感失落的李女士拨通了深圳商报文化新闻部的电话:“为什么如今豪华五星级、四星级影城在深圳遍地开花,价格实惠、方便市民的单厅小电影院就生存不下去呢?看电影难道必须贵族消费吗?”
与李女士一样感到失落的还有家住景田北的影迷刘阿姨,她家旁边的妇儿电影院早在几个月前就停业了。
深圳商报记者近日调查采访发现,妇儿电影院和红番区影院的陆续关门只是深圳单厅影院命运的一个缩影,曾经风光的单厅影院如今在深圳艰难挣扎中生存,普遍存在着去留之惑。
单厅影院关门是必然的?
5月9日记者与关门的两家单厅影院原负责人取得联系。原红番区影院副经理张女士告诉记者,该影院关门是因为“要改建”,改建后为其他用途,“就不放映电影了”,她同时强调“这是政府行为”。对影院之前的经营状况,张女士不愿多谈。
而已经关门的妇儿影院原经理李先生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早在前年就预言,从长远来看,深圳所有单厅影院都得关门,这是必然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单厅节目少,观众来买了票一般要等半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不能像多厅影城那样随到随看。人家多厅影城一天能映十几场,单厅影院只能映四五场,场次达不到要求;另外,单厅的装修标准达不到高档,环境设施和服务都很一般,观众得不到舒适的视听享受。仅这两点就让单厅影院的观众越来越少。”李先生说他如今已经不做电影放映这一行了。
深圳本地观众与李先生看法相近的也有不少。比如采访中就有年轻观众对单厅影院“满地瓜子壳”环境脏乱差及服务单一水平不尽如人意多有微词:“服务和设施都不好,画面效果很差,感觉不爽,去了一次就不去了。”
除上面提到的发展“硬伤”之外,深圳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蔡信沐经理在10日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也提到单厅影院的经营成本比多厅影城要高:“比如夏天开空调,单厅影院一个小时就要千把块电费。而多厅影院只需根据售票数量决定是开启大厅或者小厅,从而大大节约了放映成本。除此之外,传统单厅影院的维护费用也比多厅影院高。”
老牌金盾撑得好辛苦
目前深圳还在生存的单厅电影院数量不多,有金盾、深圳戏院、南山风华电影院等几家。其中,老牌的金盾电影院不得不提。有怀旧情结的深圳观众曾撰文感叹:这家刘德华当年来演出过的电影院凝聚了很多童年的记忆,曾经的辉煌不容遗忘。而记者5月10日采访金盾影院骆碧红经理获悉,这家电影院同样生存状况堪忧,正努力挣扎在生死边缘。
问到目前金盾影院的经济效益,骆经理直言“不好”,只能靠企事业单位开会演出的租场业务勉强维持。“全靠一年里放映五六部大片才能赚点钱,平时靠放映电影几乎顾不到成本。”她说,影院需要交给影片制作方的拷贝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好片的话一部就要交15万至20万的拷贝费,我们一个影院根本承受不了。为了生存,我们就和深圳戏院合作拿片交费。拿来拷贝后,我们两家影院轮流放。比如这两天放《最爱》,我们今天起先放映五天,深圳戏院16日起再放映。过几天合作拿的下一部片子《加勒比海盗》就让深圳戏院先放映五天,我们再放映。这样搭伙才勉强交得上拷贝费。”
电影院要生存下去靠的就是个人气。骆经理说,2007年、2008年前后金盾火的时候,不但天王刘德华来过三次,巩俐、张柏芝等重量级大明星也到过金盾。为了保持人气,金盾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他们采取以租场费补贴票价的办法,让观众切实得到实惠。与高档多厅影城让观众预交几百甚至几千元才能入会成为会员不同,该影院以零门槛发展会员,凡是在影城看过一次电影的就给张会员卡,市民持会员卡买票观影,票价甚至低至20元。有的影片发行时,片商给影院的最低票价底线是30元,金盾就把写着30元的电影票20元卖给顾客,10元的差额由平时租场收入中抵扣。如此低价战略,金盾留住了许多忠实影迷的身影。
虽然生存艰难,但骆经理认为金盾与深圳现存的其他单厅影院比还算幸运:“新片上映时,有的单厅影院只能在全国二轮、三轮放映过后间隔十天半个月才上档,吃人家的残羹冷饭。这样就越来越没有人气了。”
编辑:   杜幼超    
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州大戏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