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旅游攻略是什么时候被评为自然遗产

金佛山景区成功申请自然遗产名录
& 正文 金佛山景区成功申请自然遗产名录 发表时间: 来源:&今天的推介会上传来好消息!北京时间日17:31分,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项目获全票通过,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最具典型喀斯特台地貌的金佛山景区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这标志着,以金佛山为代表的台原喀斯特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的组成部分&申遗&成功,成为继大足石刻、武隆之后的重庆第三处世界自然遗产地。
独特5大自然人文奇观 助力金佛山成功申遗
金佛山景区独有的喀斯特5大自然人文奇观:典型的喀斯特台原、古老的高海拔洞穴系统、多彩的地表喀斯特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悠久的熬硝历史文化,为金佛山申遗成功增添源动力。
(喀斯特台原)
第一,金佛山喀斯特台原形态壮观,因其陡崖完全封闭,不仅在中国南方独树一帜,也堪称世界台原喀斯特地貌的典范。
第二,金佛山巨大而古老的高海拔地下洞穴系统,发育层次清晰,反映了金佛山地区水文地质和古喀斯特地貌演化环境的重大变迁。
(仙女洞云海)
第三,金佛山多彩的地表喀斯特景观,形成了溶丘洼地、落水洞、石林、瀑布、峡谷、悬谷等喀斯特地貌,并伴有冰雪、雾凇、云海、日出、佛光等自然天象景观,具有超乎寻常的自然美。
第四,金佛山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罕见的生物基因库,同纬度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濒危、特有、罕见的动植物构成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景观。
第五,除了以上四种独特人文奇观之外,金佛山悠久的熬硝历史文化可以追溯到700多年前,见证了中国火药发展的辉煌历史。
我市世界遗产地增至3处
据世界遗产组委会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36处世界遗产,其中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有泰山、黄山、峨眉山及乐山、武夷山4处。自然遗产有武陵源、九寨沟、黄龙、三江并流、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及&中国南方喀斯特&6处。
金佛山申遗成功后,重庆世界自然遗产地变为武隆喀斯特与金佛山喀斯特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大足石刻一处。
欣欣旅游网手机版 -9月9日上午,我区召开金佛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专家座谈会。区长曹清尧强调,金佛山是大自然恩赐给南川人民的“瑰宝”,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对金佛山、对南川十分重要,全区上下要全力以赴,齐心协力,在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国际标准做好申遗各项工作,确保申遗获得圆满成功。
金佛山具有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是一座巨大的基因宝库,现已查明植物种类5907种,动物种类2178种,大型真菌584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343种、模式植物400种、特有植物181种),已发现有审美观赏价值的景点景观达100余处,被誉为“植物王国”和“生物基因库”。为抢抓“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申报世界遗产的机遇,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南川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领导小组,委托重庆市药物研究所有针对地对金佛山的动植物资源普查成果进行了整理与补查,并安排专业人员开展了《金佛山文化研究》、《金佛山模式植物志》、《金佛山杜鹃花图志》等基础资料的整理工作。同时,区委、区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按金佛山申遗的要求,协调了总规修编工作,邀请了申遗的专家,启动了专业机构和专家指导申遗工作。
9月5日~9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所、西南大学、重庆自然博物馆组成的专家组来到我区,就金佛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进行考察指导。专家组一行通过深入金佛山景区现场考察后认为,金佛山是一种罕见的自然资源,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反映了地球演化的历史。金佛山作为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代表,资源价值高,特色突出,进入申遗名单和申报成功的优势较为明显。在下一步申遗工作中,要尽快确定申遗范围,加强对金佛山地区岩溶地质方面的调查研究,加强对金佛山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加强对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对比和研究。要科学编制提名地文本、保护管理规划、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景观画册等申遗中的具体工作。
座谈会上,曹清尧说,专家组此次深入南川,既是对金佛山申遗工作的支持,也是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贡献。曹清尧首先代表区委、区政府对专家组一行不辞辛劳深入景区、山区指导金佛山申遗表示衷心地感谢。
曹清尧说,世界自然遗产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地区优秀自然遗产的承认,是一项世界殊荣及一个地区自然资源和价值的顶极品牌,具有无比的权威性,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同。金佛山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是大自然恩赐给南川人民的“瑰宝”,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金佛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对金佛山、对南川十分重要,是我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是我区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一项责任重大的政治任务,对于加强我区旅游资源的科学保护和永续利用,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提高我区的国际知名度,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区转型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希望各位专家继续加大对金佛山申遗工作的支持,在程序上进行指导、在文件上进行指点、在规划上进行指教、在氛围上进行指向,帮助我区进一步做好、实施好各项工作,真实反映金佛山申遗的良好条件。
曹清尧强调,全区上下要全力以赴,齐心协力,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申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申遗工作,在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不断完善和提高,快速向世界遗产标准看齐,按照国际标准做好申遗各项工作。区申遗办要认真梳理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此作为下一步工作的细则。要倒排工期,查漏补缺,确定好申遗的范围,明确申遗方案、编制符合国际标准的科学基础资料。要对考察路线、周边环境等作进一步科学论证。要通过开展学术交流、学术论坛等活动,请相关专家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金佛山生物多样性和地质奇特性等有影响力的文章著作,对金佛山申遗形成正面影响力。要加紧与支持单位签订支持协议,充实申遗力量,共同助推金佛山申遗取得成功。
区领导简支全、郑远学参加会议。
推荐新闻············
·······
·······
·[已回复]·[已回复]·[已回复]·[已回复]·[已回复]·[已回复]·[已回复]
Copyright&& NanChuan Chongqing All Right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发布、技术支持:重庆市南川区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办&&渝ICP备&&金佛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南川广电传媒-南川视频门户
当前位置: -> ->金佛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更新时间:&20:41:04
来源:南川电视台 昨天,在联合国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南川金佛山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是全市继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之后的第三个世界遗产。来看我们记者从多哈发回的报道。北京时间23号下午5点30分,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联合国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区金佛山与贵州施秉、广西桂林、广西环江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扩展项目,通过大会审议,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7个世界遗产项目,也是全市继大足石刻、武隆之后的第三个世界遗产。大会认为,位于重庆境内的金佛山,海拔2000多米,地处云贵高原边缘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的大娄山脉最北端,顶部为波状起伏的古夷平面,形成于6500万年前。山体被周围峡谷切割,两级石灰岩陡崖将山顶完全圈闭起来,孤立成为一个四周块状陡崖的“岛屿”,形成喀斯特台原。独特的方山台形地貌记录了高海拔的喀斯特高原被深切河流切割的过程,并且包含了新生代以来金佛山地区间歇性抬升和岩溶作用的证据,被国际专家认为是世界级台原地貌的范例。除此以外,多彩的地表喀斯特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悠久的热硝历史文化,符合《世界遗产标准》中“绝妙的自然现象、自然美、美学的重要性”、“地球历史和地质特征”两项标准,具有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区人民政府区长 曹清尧:今天金佛山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那么我们庄严地向国际社会承诺,要做好保护与发展的文章,保护与发展并重,在保护的前提下求发展,在发展的前提下更好地保护,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好的自然遗产
&热门排行1金佛山古老原始的地质、自然资源、温润的气候条件,创造和繁衍了无数珍贵的生灵,金佛
山风光、鸟类、植物金佛山风光、鸟类、植物(30张)是一座品种繁多,珍稀集中的生物宝库。植
物群落由于地势高差大,呈垂直成带分布,亚热带针叶林、针叶与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与常绿
叶林、原始森林、平竹林、灌丛、草甸均有特殊风貌;古稀植物呈区域性分布,组成罕见的古稀
植物群落景观,层次分明,高大乔木林下是10万亩方竹林及各类灌木丛。   
境内有植物资源5000多种,其中古生植物250余种,特有植物136种,稀有濒危植物82种,珍
稀植物52种。丰富的植物资源,养育了野生动物150种,亚种113种。其中有珍 惜禽兽37种,约占
四川省保护动物55种的67.2%,为全国保护动物种类总数的22%。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金钱豹、
华南虎、龟纹豹、红腹角鸡、黑叶猴等10种;二级保护的有猕猴、穿山甲、毛冠鹿、林麝、黑熊等
11种;三级保护的有小灵猫、朱雀、太阳鸟、金画眉、橙足鼯鼠、南狐等15种。 据1998年报导:
"在金佛山北坡和西麓原原始森林中,发现了世界唯一幸存的大片罕见银杏野生植株。这一发现填
补了银杏未发现原产地的空白"。以金佛山顶峰为核心的金佛山北部、东北、东部、东南和西南
部,至今存在着一个孤形的银杏天然资源分布区,共有银杏天然资源约1800株(-2000株)。其
中94%以上个体处于青年木和成熟木阶段;成年木个体约占6%;濒死木1株;是一个物候型年龄级
比较齐全的种群。对进一步探讨我国银杏野生群的分布、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金佛山海底化石
古洞画壁:古佛洞深藏在金佛山海拔最高处,是中国著名的高山天然溶洞,形成于3.5亿年前。古佛洞事实
上是一个巨大的古潜河河系的河道,其独特的石壁景观,是3000万年前古潜河水流激荡的结果。在数米高狭
洞的顶部,潜河水流形成的痕迹宛如一条脊梁随洞形蜿蜒,当地人称其为“龙脊”。随着这条支流往深处走
上约百米,古潜河巨大的主河道赫然眼前,一个高约10多米、面积约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古潜河回旋区让人仿
佛置身于巨大的宫殿之中,其高耸的石壁上清晰可见古潜河河流在远古时期随岁月流逝所刻下的波动“水纹”。
据介绍,古佛洞是金佛山的主要景点之一,洞分上中下三层,目前开发的中层长约2公里多,天然画壁是科考
队在深入到南支洞时偶然发现的。据科考队现场初步认定,画壁长达300余米、高近30米,总面积约
9000平方米。画中既有山水风光、名山大川,又有飞禽走兽,大江大河、高山峻岭、似人似物,画面栩栩如生,惟
妙惟肖。金佛山科考探险队队长、地质学家朱顺知认为,画壁是由晚古生代二叠纪(距今金佛山(海底化石)
金佛山(海底化石)2.5亿年)
黑色灰岩组成,因岩石较为破碎,后期白色的方解石充填其中,形成了黑白分明、对比度强烈的天然画壁。他说,金佛山古佛洞内的“壁画”自然
天成,鬼斧神工,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国内罕见。据悉,金佛山科考探险队还在相距古佛洞不远的灵观洞内也发现了比古佛洞内面积更大,图案
更加集中、惟妙惟肖的天然画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川金佛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