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梦到奶奶去世去世的奶奶睡在柴房

九旬老太三九天住柴房 六子女丰衣足食熟视无睹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九旬老太三九天住柴房 六子女丰衣足食熟视无睹
  九旬老人就蜗居在这样简陋的窝棚里。
  街道工作人员将老太抱出窝棚。
  前天南京飘起了雪,在建邺区江心洲街道,一位九旬老太却蜗居在自家院中的窝棚里。窝棚的四周用塑料布裹了一圈,即使这样,仍然透着寒风,老太有4个女儿2个儿子,而且都丰衣足食。更令人诧异的是,柴房是老太的儿子安排的,而柴房的一墙之隔,就是她外孙女家的房子,但是用来出租和堆放杂物。老人的邻居说,有这样的儿孙,恐怕心比天还要冷。好在江心洲街道工作人员在得知此事后,立即找到老人的子女,斥责了他们的行为并将老人先搬回儿子家居住,下一步街道将和老人的几个子女共同协商赡养问题。
  9旬老人蜗居柴房
  江心洲街道永定村一间紧挨着江心洲中学的农家小院内,住着一位已经九十岁的老太太,严格地说,应该是院子角落的一个窝棚里住着位老太。记者见到老太的时候,她正披着毛毯坐在被窝里,看得出她很冷。记者打量了一下老太家。一块塑料布挡着窝棚,这是“门”。窝棚的四周也用塑料布包裹着,应该是为了防风,但塑料布的防寒效果显然差强人意,不然老人也不会瑟瑟发抖。老人睡的是一张木板床,旁边还有一张小木桌,上面摆放着茶壶茶缸等生活用品,这就是她所有的家当了。老人的床头挂着条毛巾,另外还有几根似曾相识的东西,记者靠近一看,居然是几根已经冻得发硬的油条。老人说,这是昨天的早饭,小孙女送过来的,饿了就放到碗里用开水泡着吃。
  看来老人是有子女的。可是这么寒冷的天,她为什么不和家人在一起,而要独自一人住在这个窝棚里呢?说实话,窝棚实在是又小又不安全,万一下了大雪,棚子很容易倒塌。而随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就更让人诧异了。院子里住着老太的儿子一家四口,还有她外孙女一家。但她儿子说家里房子不够住;而外孙女家的房子则是用来出租的。记者还了解到,离窝棚不到100米,矗立着老太女儿家的两层小楼。
  住柴房是儿子安排的
  老人蜗居在院中的这一间小柴房里之后,周围的邻居都觉得实在太可怜了。不少邻居都表示,老人有儿有女,都住在一起,为什么儿女却让老人住在这样的地方,百善孝为先,难道做儿女的忍心看着老人住在这里吗?记者问老人为何住在这里?老人回答记者,家里实在是没有地方住了,儿子就把她安顿在这里,她倒也无所谓,一个快要死的人有张床躺着就行了,只是这里太冷,她又浑身疼,风一吹,就更疼了。然而,即便老人这样回答,周围的邻居们也看不下去了,自家子女住房子睡软床,让老母亲躺外面,住柴房,实在是太不孝。“老人把子女生出来还抚养成人,等老了做子女的就这样对待老人,实在是太不应该了。”一位江心洲本地人告诉记者,这户人家是从安徽搬来的,他们和这户人家也不怎么走动,所以都不知道他家里的事。
  在老人居住的院子里,记者见到了老人的孙女小汤,望着奶奶蜗居在一间柴房里,小汤其实心里也是不情愿,可无奈家里的条件实在太差了,把奶奶安顿在那里也是无奈之举。小汤告诉记者,奶奶叫章云秀,今年90岁,从2009年11月份开始就一直住在这个小棚子里。“这个棚子原来是我们家的柴房,后来父亲把它整理了一下就给奶奶住了。”小汤说,他们一家都是从安徽无为到南京来打工的,他的父亲在家中排行老小,上面还有4个姐姐和1个哥哥。听长辈说,爷爷在1958年就去世了,可以说是奶奶一个人将6个孩子抚养成人。前年奶奶因为一起小车祸卧床不起,浑身都痛,作为老人的儿子,小汤的父亲汤先平就和哥哥轮换着服侍老人,今年轮到了小汤的父亲,可是家里四口人住在2间房子里,她和姐姐睡一张床,父母睡一张,实在没地方再摆下奶奶的床了,这才将老人安顿在柴房中,但是老人的一日三餐都是他们家照样供应,从来也没有少过。然而,可怜老太遭遇的一位邻居却告诉记者,在11月搬到这个窝棚里之前,老人有几天是睡在儿子家堂屋的沙发上。“睡沙发上也比睡外面强啊!”
  外孙女家里还有房出租
  对于老人蜗居在冰冷的柴房里,邻居们的谴责声多过怜悯,可是小汤一家的实际困难又摆在眼前。记者还了解到,老人的小女儿也住在江心洲。昨天记者也见到了老人的小女儿汤先翠,对于母亲现在的遭遇,汤先翠表示,前几年母亲经常住在她家,因为那次摔伤,家里的兄弟姐妹就商量由两个儿子来给老人送终,毕竟女儿是嫁在外面的。“现在我还是经常给老人送饭啊什么的,总之我们有口吃的就不会让老人饿到。现在要管得找她大儿子,在老家好几套房子呢,我们这边的条件都不好。”汤先翠表示现在老人的赡养是归两个儿子管。
  然而汤先翠的邻居则向记者表示,汤先翠家就在大马路边上,而且是二层小楼,住着汤先翠一家三口。而和老人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是汤先翠的女婿家。有的邻居表示,像这么大的房子安顿一个九旬老人是绝对不成问题的。“女儿是嫁出去的人,泼出去的水,这样的事情也不太好管。”汤先翠的邻居告诉记者,在农村,像这样的情况很多,一般老人都是儿子赡养。另外一位邻居则表示,汤先翠女儿家有房子,而且还对外出租。“有房子出租都不给婆婆住,实在是太让人心寒了。”一位邻居愤慨地表示,老人应该向有关部门反映,或者去法院告这些不孝的子女。记者对一个事实实在不得其解,放着那么多房子宁愿出租也不给婆婆住,为什么?一位知情人悄悄向记者透露了一点,他们怕老人死在房子里,房子租不出去。
电话:010-九旬老太太三九寒天蜗居柴房_国内国际_新闻中心_中国寿光网
九旬老太太三九寒天蜗居柴房
九旬老太太三九寒天蜗居柴房
核心提示:
九旬老太太三九寒天蜗居柴房
04:33 来源: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九旬老人就蜗居在这样简陋的窝棚里。
街道工作人员将老太抱出窝棚。
老太女儿家的小楼。
九旬老太三九天蜗居柴房
  她将6个子女拉扯大,现在他们都丰衣足食,老人却孤苦无依
   前天南京飘起了雪,在建邺区江心洲街道,一位九旬老太却蜗居在自家院中的窝棚里。窝棚的四周用塑料布裹了一圈,即使这样,仍然透着寒风,老太有4个女儿2个儿子,而且都丰衣足食。更令人诧异的是,柴房是老太的儿子安排的,而柴房的一墙之隔,就是她外孙女家的房子,但是用来出租和堆放杂物。老人的邻居说,有这样的儿孙,恐怕心比天还要冷。好在江心洲街道工作人员在得知此事后,立即找到老人的子女,斥责了他们的行为并将老人先搬回儿子家居住,下一步街道将和老人的几个子女共同协商赡养问题。
   天寒
   9旬老人蜗居柴房
   江心洲街道永定村一间紧挨着江心洲中学的农家小院内,住着一位已经九十岁的老太太,严格地说,应该是院子角落的一个窝棚里住着位老太。记者见到老太的时候,她正披着毛毯坐在被窝里,看得出她很冷。记者打量了一下老太家。一块塑料布挡着窝棚,这是“门”。窝棚的四周也用塑料布包裹着,应该是为了防风,但塑料布的防寒效果显然差强人意,不然老人也不会瑟瑟发抖。老人睡的是一张木板床,旁边还有一张小木桌,上面摆放着茶壶茶缸等生活用品,这就是她所有的家当了。老人的床头挂着条毛巾,另外还有几根似曾相识的东西,记者靠近一看,居然是几根已经冻得发硬的油条。老人说,这是昨天的早饭,小孙女送过来的,饿了就放到碗里用开水泡着吃。
   看来老人是有子女的。可是这么寒冷的天,她为什么不和家人在一起,而要独自一人住在这个窝棚里呢?说实话,窝棚实在是又小又不安全,万一下了大雪,棚子很容易倒塌。而随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就更让人诧异了。院子里住着老太的儿子一家四口,还有她外孙女一家。但她儿子说家里房子不够住;而外孙女家的房子则是用来出租的。记者还了解到,离窝棚不到100米,矗立着老太女儿家的两层小楼。
   心寒
   住柴房是儿子安排的
   老人蜗居在院中的这一间小柴房里之后,周围的邻居都觉得实在太可怜了。不少邻居都表示,老人有儿有女,都住在一起,为什么儿女却让老人住在这样的地方,百善孝为先,难道做儿女的忍心看着老人住在这里吗?记者问老人为何住在这里?老人回答记者,家里实在是没有地方住了,儿子就把她安顿在这里,她倒也无所谓,一个快要死的人有张床躺着就行了,只是这里太冷,她又浑身疼,风一吹,就更疼了。然而,即便老人这样回答,周围的邻居们也看不下去了,自家子女住房子睡软床,让老母亲躺外面,住柴房,实在是太不孝。“老人把子女生出来还抚养成人,等老了做子女的就这样对待老人,实在是太不应该了。”一位江心洲本地人告诉记者,这户人家是从安徽搬来的,他们和这户人家也不怎么走动,所以都不知道他家里的事。
   在老人居住的院子里,记者见到了老人的孙女小汤,望着奶奶蜗居在一间柴房里,小汤其实心里也是不情愿,可无奈家里的条件实在太差了,把奶奶安顿在那里也是无奈之举。小汤告诉记者,奶奶叫章云秀,今年90岁,从2009年11月份开始就一直住在这个小棚子里。“这个棚子原来是我们家的柴房,后来父亲把它整理了一下就给奶奶住了。”小汤说,他们一家都是从安徽无为到南京来打工的,他的父亲在家中排行老小,上面还有4个姐姐和1个哥哥。听长辈说,爷爷在1958年就去世了,可以说是奶奶一个人将6个孩子抚养成人。前年奶奶因为一起小车祸卧床不起,浑身都痛,作为老人的儿子,小汤的父亲汤先平就和哥哥轮换着服侍老人,今年轮到了小汤的父亲,可是家里四口人住在2间房子里,她和姐姐睡一张床,父母睡一张,实在没地方再摆下奶奶的床了,这才将老人安顿在柴房中,但是老人的一日三餐都是他们家照样供应,从来也没有少过。然而,可怜老太遭遇的一位邻居却告诉记者,在11月搬到这个窝棚里之前,老人有几天是睡在儿子家堂屋的沙发上。“睡沙发上也比睡外面强啊!”
   无语
   外孙女家里还有房出租
   对于老人蜗居在冰冷的柴房里,邻居们的谴责声多过怜悯,可是小汤一家的实际困难又摆在眼前。记者还了解到,老人的小女儿也住在江心洲。昨天记者也见到了老人的小女儿汤先翠,对于母亲现在的遭遇,汤先翠表示,前几年母亲经常住在她家,因为那次摔伤,家里的兄弟姐妹就商量由两个儿子来给老人送终,毕竟女儿是嫁在外面的。“现在我还是经常给老人送饭啊什么的,总之我们有口吃的就不会让老人饿到。现在要管得找她大儿子,在老家好几套房子呢,我们这边的条件都不好。”汤先翠表示现在老人的赡养是归两个儿子管。
   然而汤先翠的邻居则向记者表示,汤先翠家就在大马路边上,而且是二层小楼,住着汤先翠一家三口。而和老人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是汤先翠的女婿家。有的邻居表示,像这么大的房子安顿一个九旬老人是绝对不成问题的。“女儿是嫁出去的人,泼出去的水,这样的事情也不太好管。”汤先翠的邻居告诉记者,在农村,像这样的情况很多,一般老人都是儿子赡养。另外一位邻居则表示,汤先翠女儿家有房子,而且还对外出租。“有房子出租都不给婆婆住,实在是太让人心寒了。”一位邻居愤慨地表示,老人应该向有关部门反映,或者去法院告这些不孝的子女。记者对一个事实实在不得其解,放着那么多房子宁愿出租也不给婆婆住,为什么?一位知情人悄悄向记者透露了一点,他们怕老人死在房子里,房子租不出去。
   温暖
   街道介入把老人搬回儿子家
   随后,记者将老人蜗居柴房一事向江心洲街道反映,街道负责人十分震惊,随即要求永定村相关人员赶到现场调查了解,和老人的家属协商此事,一定不能让老人再住窝棚里。
   江心洲街道党群科科长田路和永定村相关人员来到老人住处后,也觉得十分心酸,“昨天还下着大雪,老人怎么住在这里呢?”工作人员一边质问老人的女儿,一边开始收拾老人的被褥,准备将老人先搬回儿子家中居住。面对街道工作人员的质问,老人的小女儿一言不发。看着老人冷的直发抖,街道工作人员赶紧将老人抱出了窝棚。老人被抬到了儿子家中,睡到了暖和的床上,反而显得有些不自在,“我睡了过来,小孙女就没地方睡了。”即使这样,老人仍然还在关心着自己的孩子,“你们把她搬进来,我们怎么住呢?”老人的孙女小汤一直在哭着,街道工作人员表示,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现在先将老人安顿在这里,下一步会和老人的其他子女共同协商来处理此事,但有一条是,不能让老人再睡外面了。把老人安顿好之后,街道工作人员给老人送来了新被子、大米、色拉油和200元慰问金。街道工作人员表示,老人小女儿家有四五间房子,下面将对老人继续关注,把老人的子女都召集过来,由街道出面,共同协商老人的居住和赡养问题。本报记者 裴睿文/摄
责任编辑:王秀慧     >
> 正文
九旬老太三九天蜗居柴房 4女2子有多套房(图)
08:27:10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街道工作人员将老太抱出窝棚。
    心寒
    住柴房是儿子安排的
    老人蜗居在院中的这一间小柴房里之后,周围的邻居都觉得实在太可怜了。不少邻居都表示,老人有儿有女,都住在一起,为什么儿女却让老人住在这样的地方,百善孝为先,难道做儿女的忍心看着老人住在这里吗?记者问老人为何住在这里?老人回答记者,家里实在是没有地方住了,儿子就把她安顿在这里,她倒也无所谓,一
个快要死的人有张床躺着就行了,只是这里太冷,她又浑身疼,风一吹,就更疼了。然而,即便老人这样回答,周围的邻居们也看不下去了,自家子女住房子睡软床,让老母亲躺外面,住柴房,实在是太不孝。“老人把子女生出来还抚养成人,等老了做子女的就这样对待老人,实在是太不应该了。”一位江心洲本地人告诉记者,这户人家是从安徽搬来的,他们和这户人家也不怎么走动,所以都不知道他家里的事。
    在老人居住的院子里,记者见到了老人的孙女小汤,望着奶奶蜗居在一间柴房里,小汤其实心里也是不情愿,可无奈家里的条件实在太差了,把奶奶安顿在那里也是无奈之举。小汤告诉记者,奶奶叫章云秀,今年90岁,从2009年11月份开始就一直住在这个小棚子里。“这个棚子原来是我们家的柴房,后来父亲把它整理了一下就给奶奶住了。”小汤说,他们一家都是从安徽无为到南京来打工的,他的父亲在家中排行老小,上面还有4个姐姐和1个哥哥。听长辈说,爷爷在1958年就去世了,可以说是奶奶一个人将6个孩子抚养成人。前年奶奶因为一起小车祸卧床不起,浑身都痛,作为老人的儿子,小汤的父亲汤先平就和哥哥轮换着服侍老人,今年轮到了小汤的父亲,可是家里四口人住在2间房子里,她和姐姐睡一张床,父母睡一张,实在没地方再摆下奶奶的床了,这才将老人安顿在柴房中,但是老人的一日三餐都是他们家照样供应,从来也没有少过。然而,可怜老太遭遇的一位邻居却告诉记者,在11月搬到这个窝棚里之前,老人有几天是睡在儿子家堂屋的沙发上。“睡沙发上也比睡外面强啊!”
用户名:  密码:情感 祖孙家庭 传承
姥姥办完事的那几天是流不出眼泪的 整个人都是压抑的 为了让自己哭出来心里好受点就看韩国的一个电影 外婆。哭的稀里哗啦的心都痛到不能呼吸 现在姥姥走了五七又多 可是想起来眼泪仍然止不住 我真的好想她 好想听听她的声音 摸摸她的手 陪她说些话 我真的好想她
得空写了与婆三两事。专门来回答。为了纪念。&br&&br&
第一个回答,我要说,,,沙发?吗?&br&&br&&p&
我将与你所有的记忆揉进骨子里,只怕岁月无情,不仅夺走你,还要夺走回忆。 &/p&&br&&p&~~~~~~~~~~~~~~~~~~~~~~~~~~~排了个版~~~~~~~~~~~~~~~~~~~~~~~~~~~~~~~~&/p&&br&&p&
五六岁以前吧,我和婆睡,漆黑的瓦房,大雨天漏水,本不宽敞的房间被古式的雕花大床占据了大半。粗麻布的蚊帐破了好多洞,你从旧衣服上剪下一块补上。我晚上总是做恶梦,无数的巨型蜘蛛在蚊帐上爬来爬去,它们在蚊帐两头搭着很粗的蛛丝,我在上面跑啊跑,蜘蛛在后面追啊追。同样一个梦做过无数次,每次都从梦中惊醒,醒来发现婆紧紧地把我抱在怀里。婆肚子上的肉松松垮垮的,侧腰长了一颗很大很大的肉痣,在婆怀里时,我总喜欢轻轻地抠这颗痣。四川的夏天雷多,我总是尖叫着不敢睡,每次,婆都把我的头扣在她的胸口,蒙住我的耳朵,摇晃着,给我唱她唯一会唱的《烂沙歌(烂砂锅)》,婆的乳房干瘪,皱皱巴巴,婆的《烂砂锅》词不成词,调不成调,但这些却是我幼小年岁里最温暖的记忆。 &/p&&br&&p&
三四岁吧,在四宝家玩。那时四宝开伙食团,妈在那里帮忙。记忆中,婆领着我在伙食团前长满青苔的坝子里玩耍,坝子边长了一丛花椒,极好看。后不知怎么的,我一个人走着走着竟然到了学校外边,走到街边一个幼儿园前,看到跟我一般大的小孩儿在上课,我倚在教室门口,眼巴巴地望着。后来放学了,几个男孩子把我推在了地上,我一个人趴在街中间哇哇直哭。记忆中,婆捥了一个竹把,嘴里大声呵斥着,大步跨过来赶走了男孩们,然后把竹把丢在一边,抓住我的肩膀提我起来,抱在怀里摇晃着念叨:“包包散,包包散,婆给你买个鹅蛋。。。。。” &/p&&br&&p&
是五岁吧,某天早上,妈去赶场了,婆领着我到隔壁家院墙外摘葡萄吃,吃完往回走,到家旁边的竹林时,我在后边急急地推着婆往前走,走到竹林前的土沟时,我想直接跨过土沟进院子,却不小心将婆挤了一下,婆一个趔趄栽倒到旁边的水田里。婆穿着的蓝色拖鞋浮在了水面,我惊慌失措地去拉婆,怎么也拉不到,婆坐在水田里呻吟无法爬起来,我捞起浮在水面的一只拖鞋,哭着直跺脚。不知过了多久,婆艰难地自己爬了起来。婆夺过我手中的拖鞋骂了一句“你这个报应女儿!”便湿着衣服裤子呻吟着一个人去大桥看医生。我害怕极了,哭着躲进了柴房里等待着审判。后来,妈操着“刷儿刷儿”来找我,然后把我拖到坝子里狠狠地抽,婆忙不迭地从里屋赶出来护我。 &/p&&p&婆和妈的关系不好,常常吵架。后来婆搬到佰佰家住,我偶尔过去佰佰家看婆,那几年的记忆淡淡的,屁颠儿屁颠儿跟着时间,也就过去了好几年。后来,妈跟着老汉儿出外打工,我搬到姑妈家住,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p&&br&&p&
在姑妈家几年,打心里知道这是别人的家,所以乖乖地收好那些坏脾气,藏起所有小情绪,每天晚上一个人躲在被窝里想念。那时候最期待的是周末,那样我就可以赶车回家看独居在佰佰家的婆。婆一辈子节省,任儿女给再多的钱也不知上街买点肉吃。每次回家,隔壁的三婆就开玩笑说:“佳佳,回来婆给你割肉吃没?”我笑笑,不说话。我最爱吃婆做的南瓜恐饭,所以每次回去,婆都会挑一个熟透了的黄南瓜做一大锅南瓜烘饭。我喜欢用很大的铁菜盆盛饭,用大勺子舀来吃,边看电视边吃。电视只收得到泸县电视台,每天不停地播放各种医药广告。婆最喜欢看那个治疗骨质酥松的广告,有好多老大爷老大妈现身说法,有一个大爷操着地方话诉说 着他以前腿有多不好,弯着腰艰难地爬着楼梯,每每这时,婆都会指着电视笑话这位大爷是多么不中用。但电视中有接吻戏时,婆就会狠狠地往地上吐口水,嘴上念念有词然后起身回房里睡了。婆睡得很早,起得也早。起来做好早饭,然后上来大力推开门,那门装的不好,开门时与地摩擦发出很大的声响,巨大的动静总是会把睡梦中的我惊醒,非常不情愿地用被子蒙住头。婆掀开我的被子,大声地说:“佳佳,起来吃饭了!”虽然我从来没有起来过,婆还是每早过来与我的周公作斗争。 婆年纪大了,依然坚持种地,每天都下地劳作。她种很多菜,所以夏天有吃不完的四季豆、南瓜、豇豆、过河菜。。。。冬天可以吃上新鲜的菜薹、白菜、豌豆颠儿。。。。最近几年婆身体不好,种不了菜了,过年吃不上婆种的菜,想起来越发觉得遗憾感伤了。&/p&&br&&p&
暑假的时候,住在佰佰家。佰佰的房子立在山顶,前后都无任何遮掩,太阳从早晒到晚,房间里热急了,像蒸笼般可以将人烤熟。晚上,婆将竹编席拿到楼下堂屋里睡,我卷着席子,拿着蚊香上楼顶,再搭木梯爬上顶楼天台(姑且这么叫吧),天台刚好与席子一般大,向下凹了一截,我可以随心所欲翻滚而不会滚下楼去。就那 样仰头睡在上面,视线所及之处全是星,蛙声虫鸣整个夜晚。早上,婆起来,找不到我便倚在二楼阳台上扯着嗓子叫我:“佳佳!佳佳!走哪里去咯!”后来,婆知道我睡在楼顶,便会站在天台下面叫我,直到我从天台探出头来,她才会安心地下楼。&/p&&p&
记得有一年夏天的某两个周,每天下午五点,从玉蟾山那边腾起厚黑的云然后几分钟内铺满天,闪电在云层里窜来窜去,接下来狂风大作,暴雨倾盆,电闪雷鸣一整晚,甚是恐怖!那段时间正是打谷子的时候,大家都忙着晒谷子,下午了又拼命地往里收。婆在楼顶及二楼阳台晒了很多辣椒豇豆什么的。有一天傍晚,乌云瞬间就起来了,婆不在家,我着急地叫她。我赶忙提着箢篼上楼顶收干豇豆,云压得好低,霍闪非常的恐怖好像要把我劈死似的。我胆战心惊地趴在地上收东西,收完往下走时,看见婆背着背篼,扛着锄头从对面鱼塘跑回来。我抓把雨伞赶紧跑出去接,雨已经哗啦啦下起来,豆大的雨点打在脸上生疼。婆看见我跑来,幺幺手叫我赶快回去,我接下婆的锄头把伞给婆然后冲了回去。那几天,天天停电,我和婆吃完晚饭洗完澡就一人端根儿板凳儿坐在阳台上看霍闪。我觉得那两周里,我把我后半辈子的霍闪都预支完了,这辈子我可能也在看不见这样的状景了。&/p&&br&&p&
婆没有读过书,连钱都不认识,每次上街买菜揣一把碎钱背个背篼大步流星就去了,大体上都只是买点小菜,偶尔买个西瓜解馋。婆一辈子劳苦,舍不得花钱,鲜少买鱼肉。过年过节儿孙孝敬的钱她都用手帕一层一层裹起来,放进柜子底年久未穿的大衣内口袋里,或者缝到枕头被子的内里子里,上了年岁,一时不注意,她自己就忘记放在哪里,满屋子翻箱倒柜也寻不着。只好叫我一起帮她找,给她找了十几年,倒也了解哪些藏处,我变三两下给她翻捣出来。红的绿的灰的一大摊,那时的我也会感概好大一笔钱,为什么留着不用苦着生活。婆只道是到时候她百年以后能够为家里的铺排减点负担呢!每月收电费的来了后,婆就会抓一大把一元五毛的零钱让收电费的自己数着拿,一月电费二十几块,拣拣也有二十来张,婆心疼,有时候还会骂收电费的私藏了好处,多拿了她的钱。几次三番叫来我确认,我看婆心疼不舍,自此就自己用生活费付掉这部分开支。&/p&&br&&p&
婆年纪大了,不会用很多家用电器,每次回家我都会手把手地教她怎么用电饭煲。每次她都“哎!哎!”地答应着,但是马上就会忘记要按下煮饭的电源,大概教了一年了吧,她总算是有意识用电饭煲煮饭,但是就是掌握不了水和米的比例。最重要的一点是,她仍然不能理解现代电器的智能性,虽说是用电饭锅煮饭,她还是拿着勺子等水开后就不停的搅拌。每个月都教,始终改不了守着电饭煲煮饭的方法。后来我读高中,一次归属假回家看她,发现她竟然正确地用电饭煲煮好了香喷喷的米饭,那时候我真是感动得涕泗横流。还打电话给爸妈分享这个普天同庆的好消息。遗憾的是,直到婆过世,她也没能学会如何使用电磁炉。&/p&&br&&p&
自从我上高中以后婆的耳朵就不大中用了,跟她说话要扯着嗓子喊。记得有次放假回家,家里大门紧闭,问邻里都说看见我奶奶在二楼阳台走动来着,准在家里。可是我吼破了嗓子也没人应门,只好借来朱队长家的木梯直接翻上了二楼从二楼下去开门收拾大堆小堆的食物。那时每次放假回家都会购置一堆零嘴给奶奶备着吃,还有一些鸡鸭鱼肉待着告假这几天做来给婆吃。只是我的厨艺总是不和婆的口味,婆每次都咂巴着嘴说淡了,咸了,辣了。又一次,放暑假回家,也是怎么都喊不开门,也是借来木梯爬上二楼,看见婆正在房间里午睡,我就一个人到另一间房放下东西睡下。那时正是大热天,睡在烫皮的席子上竟然也在蒸笼般的房间里睡着了,不知睡了多久,睁开眼,发现天天蒙蒙亮,四下安静得只有鸟叫和邻居们劳作晒粮食的声音,顿时感慨地里人就是勤快天不亮就起床劳作了。下楼发现婆正在煮饭。就问婆,怎么昨晚不叫我吃饭呢,婆说不知道我回来了,我还埋怨来着,说是婆家里多了一个大活人都不知道。结果发现天色竟比刚刚儿还暗,慢慢彻底黑了去,看看钟表恍然大悟原来还是在当天晚上啊。&/p&&br&&p&
记得有次放假回家看见婆一只眼睛里渗着血,问婆是怎么了,道是被竹编围栏戳到。我忙要领她去看医生,婆摆摆手说不去。婆一直是一个固执的人,死活也不肯跟我去看医生。我只好一个人去县城找医生开了一堆药水,一天几次帮婆滴药水,催促吃药。假期很短,三四天,也不知道后面婆有没有按时吃药,知不是道怎么上药。&/p&&br&&p&
09年后吧,婆身体不大中用了,子女们都忙于在外打工挣钱,没人照顾,便请来邻村一个村妇来做保姆,照顾饮食起居。只是那保姆不大管事,常常懈怠犯懒,也没什么耐心。后来就叫我妈在家里帮忙照看。婆顽固不要保姆帮忙洗澡。高三应届暑假,高考志愿落榜,准备复读,在家里一并照顾婆,每天晚上都去帮婆洗澡。我将热水装在一个大桶里提到院子里,并搬来一个板凳,帮婆脱了衣服,扶她坐在凳子上。先洗头,再洗身子。婆的头发全白了,短短的留着韩式帅哥的发型,这是我帮他大理的,从初中开始婆的头发基本上都是我帮她留的,我总是意志满满的要给他剪一个新潮的短发,都是我在娱乐杂志上看来的最新款。婆头发虽然都白了,但还很茂盛,我相像自己是洗头小妹还帮她做头部按摩全套,大概是婆感到不舒服总是用手扯开我一同乱按的手,我只好匆匆清洗完开始清洗身子。婆的皮肤都皱了,以前婆还是很胖的老太太,这两年牙齿渐渐掉了,吃饭也不好了,越发消瘦,皮松松垮垮地,上面稀稀拉拉长了一些老年斑。婆的一对奶奶像泄了气的气球,摊在胸前,像凉快薄饼似得。需要掀起来才能清洗乳房下的污垢。婆用她这对乳房奶了五个儿女,现在低垂干瘪得只剩皮囊了。洗完澡,帮她穿衣,吹干头发,便送她上楼睡觉了。&/p&&p&
上高中以后就很少回家看望婆了,只有偶尔月假的时候回去,那个时候婆真的是老了,很多人和事都不大能记住了。到后来的时候几乎忘记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只是念叨着,但是就是不能辨认。独独记得住我这个孙女。寒假回家的时候,佰佰四宝跟我说,婆已经记不得人咯,只记得一直养在家里的那只黄狗。那是大妈生病,佰佰辞了保姆,在家里照看大妈并婆,照看了了一年也不大能记起佰佰。正是高四的寒假,卸下复读重担回家过年,跨进佰佰家大门门槛,远远看见婆独自个儿坐在堂屋门口边上,双手捂在围裙下面,眼睛呆滞地望着前方,任子孙玩笑打闹也权当没看见。我走上前去,四宝跟我说,你婆认不得人咯,你看看她认得你不嘛。我蹲下,抽出婆的手抓在手里,眼巴巴的问婆,婆你还认得我是哪个不?婆用他浑浊的眼睛打量我说“安?”我又扯着嗓门喊,婆,你还认得我不嘛?婆说,哎呀,佳佳你回来咯哇!那时候泪水在眼睛里打转转,鼻子一阵酸,寒暄几句便拉跟板凳坐在旁边看侄子侄女们玩闹。&br&&/p&&br&&p&
上了大学,一年中只有过年能看到婆了,后来也都不认得我了。回家问还认得我吗?婆摆摆头,反过来问我,佳佳啊?怎么还没回来啊?一时心酸掉了点泪水扯着嗓子说,婆,我就是佳佳啊,我回来了。婆那个时候已经不能自理如厕的事情了,吃饭也要喂。过年家里人大多都在堂屋里打牌,我就带着婆去上厕所,帮她更换纸尿裤。帮她差擦屁股,我想我小的时候大概婆也是这样帮我把屎把尿吧。那次过年只在家里呆了一个周就到学校去忙事了。&/p&&br&&p&
大二的寒假,我快过年才回去,还没到家先到佰佰家去看婆,赶巧家里人都在佰佰家吃饭,婆一个人坐在门口打瞌睡,我便扶着他上楼睡觉了。我隔三差五去看她。每次总是心酸得说不出话。年前还会下地走走,年后就只能躺在床上静听光阴流走。一天,大伯家里没人,我去照顾奶奶。好艰难换上干净的衣裤,喂了饭,勉强扶起在床边坐坐,奶奶只是左右上下打量着这个她生活了几十年的屋子的每一个角落。我将自己的手轻轻放进奶奶摊在怀里的手里,她的手冰凉,枯黄的皮肤耷拉着,青筋可见,指甲里塞满黑泥。我大声地说:“婆,认得到我吗?”她微微笑点点头。我问:“我是哪个嘛?”她答:“烂桶桶。”我很惊奇,她说话了,她已经很久没有说话了。她捏我的手指,一根根,一节节。慢慢抚摸,眼里噙着泪,瞳孔浑黄,那一刻,我突然发现,时间是多么的无情,它可以剥夺人的一切,健康,感情,生命。&/p&&br&&p&
开学了,离别了,我知道,这一别,恐怕会是永别。不出几天,妈给我打电话,说婆不行了,叫我赶快回去。那时是晚上九点过,我哭着买了当夜十一点过的火车连夜回家。内心悲痛,在火车上偷偷泣了一夜。第二天晚上九点半才辗转到家,在山那头就远远看见家里院子灯火通明,不觉就鼻子一酸。那时天刚下过雨,路上全是泥巴,隐隐约约听见敲锣打鼓的声音,刚拐进院子,四宝便看见我,要拉我进去先跪拜,抓了一把米洒在我的身上,还用竹条假意要打我因为回来晚的缘故。与婆的回忆一幕幕进到脑海里,顿时就眼泪夺眶而出,抽噎着跟着亲人们跪在灵堂前凭吊,跟着跪拜叩头了一夜,断断续续也哭了一夜。爸爸由于路途遥远第二天中午才回到家。那天爸爸穿着白色裤子米白色的夹克,有点脏有点发灰,头发也脏,在风中凌乱,斜背着一个黑色的背包,站在院子里。家里人都用米洒在他的身上,我看见他笑着,苦笑着,不知如何言语,慢慢走近堂屋,四宝用竹条打他,他便在灵前叩了几个头。放下背包披麻戴孝也跪在了灵前。&/p&&br&&p&
到了出殡那天,盖棺之前,亲人们可以最后再看婆一眼,我和佰佰四宝三个人去看了。先开棺盖,看见婆干巴巴的古铜色的脸,眼睛紧闭,嘴巴张开着,一时又止不住眼泪,这是我与婆见到的最后一面,可惜婆没能见到我,在她弥留之际,没能陪在身边,愈发伤心难过。送灵出门,二宝一路哭丧,婆就葬在不远之处。婆本来年岁就大了,自然老掉了,亲人们都觉得很安心,至少婆生前没有受过多的苦。丧事完毕,亲人们都各自回到自己工作的城市,我也回到了读大学的城市,就这样与婆分别了。&/p&&br&&p&
后来的时日里,我常梦见与婆同住的事情,梦见和婆一起在河边菜地里摘菜,梦见那个大雨的下午,我拿着伞去接婆……&/p&&br&&p&
无法抗拒的年华老去,无法抗拒的生命逝去,无法抗拒的骨肉相离。所有的回忆,只有摁进心,揉进骨,才能抵挡岁月的无情夺取。&/p&
得空写了与婆三两事。专门来回答。为了纪念。 第一个回答,我要说,,,沙发?吗? 我将与你所有的记忆揉进骨子里,只怕岁月无情,不仅夺走你,还要夺走回忆。 ~~~~~~~~~~~~~~~~~~~~~~~~~~~排了个版~~~~~~~~~~~~~~~~~~~~~~~~~~~~~~~~ 五六岁以前吧,我和婆…
我是一个一想到奶奶有一天会离开我就忍不住眼泪的人&br&&br&小时候爸妈在城里工作&br&我的童年就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度过&br&风吹稻花香 满天繁星的乡下&br&&br&爷爷奶奶平时舍不得买生活用品 但总给我买零食玩具 满足一个小孩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和需求&br&我不吃饭奶奶也会训我 然后又好声好气的喂我&br&小时候和小伙伴去附近的河塘游泳 奶奶就坐在岸上边看着我们边洗衣服&br&我最喜欢吃奶奶摊的煎饼 她就走老远的路去买面粉 去后山砍柴 烧柴火 满头大汗&br&夏天乡下蚊子又多又毒 她每晚先打发走蚊帐里的蚊子后再抱我上床睡觉&br&太多太多..温暖的回忆&br&&br&后来爸妈把我接回城里读书时&br&我哭了好几天 有眼泪就哭 直到哭干眼泪睡着为止 醒来继续 毫不夸张&br&小孩表达不舍的情绪就是这么蛮横无理&br&&br&后来被硬拖着回城里读书 &br&每年暑假寒假必回老家和爷爷奶奶待一起&br&看新闻联播西游记也好&br&上山砍柴挑水烧火也好&br&下地摘菜浇地也好&br&喂鸡赶鸭逗狗也好&br&只要和爷爷奶奶在一起&br&都好&br&&br&开学时离开乡下又是一顿痛哭&br&不想读书的心都有了 只要和爷爷奶奶在一起&br&当然结果还是被拖回了城里&br&&br&后来读初中高中&br&学业逐渐繁重&br&看爷爷奶奶的时间也少了很多&br&但只要我有机会我都会回去看他们&br&&br&在我高二那年 &br&爷爷去世了&br&我在他床边亲眼看着他&br&呼吸逐渐虚弱&br&瞳孔开始凝固不再光亮&br&身体开始变冷&br&直到身体僵硬被像抬块木头一样抬进棺材&br&我都眼睁睁看着&br&眼泪也没有知觉的溢出眼眶&br&&br&第一次面对死亡&br&一个至亲之人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br&原来&br&死亡如此无情&br&它从不会因为你声嘶力竭的哭喊而停止进程&br&&br&时间最为残酷&br&它毫不留情的带走岁月也不作声响&br&我以为会一辈子陪着我的人&br&他们正在逝去&br&而你&br&无能为力&br&&br&能做的只有 珍惜当下&br&&br&奶奶这几年身体也不再硬朗&br&农活也干不了了&br&爷爷过世之后&br&便搬来城里和儿女一起住&br&&br&儿女虽好 儿媳女婿的抱怨她都看在心里&br&谁对她好 对她不好 她心如明镜&br&也从不争取什么&br&谁愿意让她住 她就住哪&br&家庭的矛盾说不清道不明&br&每每看在眼里的我也气得暗自落泪&br&我尽我所能地对奶奶好&br&&br&她腿脚疼我就给她买药&br&她无聊了我就陪她出去散步&br&一听到她收拾碗筷的声音 即便再天生讨厌油污讨厌洗碗 我也立马夺过去洗碗&br&她想看什么电视剧我就陪她看 和她解释剧情 跟着她笑&br&她年纪大了 总发困睡着 我就给她盖上毯子&br&&br&她一个人 我不在的时候 大概很孤独吧&br&她总说着要在家里等我寒暑假回来&br&大人们要工作 &br&和她不亲的孙子孙女也甚少来看 &br&和她亲的都在外地上大学读书工作&br&她应该很孤独吧&br&心想着带她来北京看一看&br&她应该会很高兴吧&br&&br&&br&有一天她和我说 我过几年也会死 年纪大了 不中用了 &br&我差点崩溃&br&&br&世界上我最舍不得的人 是她&br&时光慢些走吧&br&求你了
我是一个一想到奶奶有一天会离开我就忍不住眼泪的人小时候爸妈在城里工作我的童年就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度过风吹稻花香 满天繁星的乡下爷爷奶奶平时舍不得买生活用品 但总给我买零食玩具 满足一个小孩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和需求我不吃饭奶奶也会训我 然后又好声好…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孕妇梦到去世的奶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