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像福尔摩斯怎么死的那样?

洞察力修炼:如何成为福尔摩斯?
|财经|经济|公司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洞察力修炼:如何成为福尔摩斯?
  [ 《洞察力的秘密》的成型,本身就是一个寻找洞察力的故事。当美国心理学家加里?克莱因抛弃他对于数据以及文献的原有剧本,他也获得了理解洞察力的新锚点。 ]
  [ “自相矛盾的道路需要我们对意外事件保持开放的心态。在相互联系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对陌生的可能性进行大胆猜想。急中生智的道路则要求我们批判性地分析假设前提,找出任何局限我们思维的陷阱。” ]
  [ 对于个人,同理心与倾听都很重要,但在组织之中,扼杀洞察力往往是为了减少错误,这就是一个系统因素。 ]
  “华生医生,夏洛克?福尔摩斯先生。”
  “你好,我看得出,你从阿富汗来。”
  “你怎么会知道的?”
  “这没什么。”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1――暗红色研究?四个人的签名》
  对于侦探小说迷,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面,甚至有点火星撞地球的味道。福尔摩斯漫不经心间准确指出素未谋面的华生来自阿富汗,这个桥段也几乎定调了福尔摩斯系列,因此在不同版本的福尔摩斯影视中演绎升华,无论是热门的英伦“卷福”还是刘玉玲的女版“华生”。
  当华生初见福尔摩斯,其实也就是一个普通人遭遇一个洞察一切的人――或者说,另一种物种?福尔摩斯们的洞察力,从何而来?
  回到现实,福尔摩斯的洞察力显然少不了柯南?道尔的文学夸张。洞察力在我们生活中其实无处不在,只是程度有别。比如新闻中出现过不少类似案例:看似平静如常的一天,两名警察在车中做例行巡查。途中等红灯时,他们前方有一辆全新的宝马车,司机的动作偶然间引发一个警察的注意:只见他深吸了一口香烟,然后烟灰直接弹在了车内。警察觉得这一举动不可思议,什么人会这样对一辆新车?肯定不是车主,也不是车主的朋友,最大的可能是偷车贼。故事的结尾如他们所判断,自然坏人遭遇了惩罚。
  美国心理学家加里?克莱因(Gary Klein)很喜欢这种类型的故事,这甚至促使他研究洞察力。他的新著《洞察力的秘密》中有不少类似案例。从普通人到天才人物,从揭穿金融危机骗局的局外人到无意间发现重大突破的科学家,“故事的主角都是聪明人,他们能够注意到一般人所忽视的东西……这些获得了洞察力的人的故事,仿佛是一剂新鲜的解药。当我整理类似这位年轻的警察作出敏锐判断的故事的时候,心情总是特别愉快。”
  克莱因是谁?国内对其人其事引入介绍不多,但他其实值得关注,无论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还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都曾引用克莱因的研究。他1944年出生于纽约,拥有认知心理学博士学位,不仅是备受重视的心理学家,更在决策研究领域享有盛名。他在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有很多开创性研究,主张“自然决策”,发明“事先验尸”等决策工具与方法,据说还曾领导重新设计白宫战情室。他此前出版《权力的源泉》、《直觉的力量》、《街灯与影》等著作,反响都很不错。
  在一个选择太多的时代,洞察力尤其重要。有人甚至将如何在现代社会获得更好表现总结为一个公式,也就是:表现提高=减少错误+增加洞察力。洞察力对于工作和生活、个人以及组织,都非常有意义,它一方面有助于过滤无用信息,另一方面促使人们关注要务。但是人类对于洞察力的了解,可谓“毫无洞察力”:洞察力如何产生?什么因素在阻碍洞察力的发挥?有没有办法能够增加洞察力?目前并没有得到全面解答。
  克莱因将上述三个问题视为“三团迷雾”,他从2009年开始着手研究,最终成果就是《洞察力的秘密》。全书顾名思义,关注洞察力,对洞察力的产生方式以及阻碍因素、提升方式都有涉及。
  数据与文献的盲区
  有趣的是,克莱因自己的研究,一路也遭遇墙角,一方面案例之间有时候看起来毫无联系,有时候又彼此矛盾;另一方面,相关文献也难以全面揭示其秘密。于是他的“洞察力研究”也亟待提升洞察力。他曾用三种途径来接近真相,也就是从数据出发、从科研文献出发、从故事出发。
  先看数据,这对任何研究都是基础。数据显示,洞察力可能并不如人们设想的茅塞顿开那么简单轻巧。根据克莱因的观察与分类,洞察力之源有五个可选的解释:触类旁通、巧合事件、好奇心驱使、自相矛盾、急中生智。在他收集的120个案例之中,触类旁通的题材最为常见,急中生智则与科研人员对洞察力的研究吻合,“82%的案例中用到了触类旁通的办法;38%的案例中,用到了自相矛盾的办法;10%的案例中,巧合事件的办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7.5%的案例中,用到了好奇心驱使的方法;25%的案例中,用到了打破僵局、急中生智的办法。”值得提醒的是,往往不是单一模式在起作用,不少案例中不止一种模式彼此协作。
  其次,克莱因阅读很多科学文献,这些文献提供不少帮助,但也带来新的困惑。任何研究都是累积的进步,洞察力研究也有前人,其中以英国人格雷厄姆?华莱士最为出名。华莱士曾经与经济学家哈耶克同事,在《哈耶克传》之类读物中,属于哈耶克那几个难得露面的同事之一,戏份类似路人乙角色。和克莱因一样,他同样属于国内了解不多但非常重要的学者,甚至被克莱因评价为“现代英国思想自由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人物”。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当时有不少大家对创造性思维感兴趣(如威廉?詹姆士和亨利?柏格森),但华莱士研究得更早、更全面,他在1926年就出版了“第一本现代意义上关于创造性思维的专著”――《思维术》。
  华莱士对于创造性思维给出了清晰的结论,他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阶段: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顿悟阶段以及验证阶段。这一四阶段论迄今仍旧被引用传播。克莱因也不得不承认华莱士的影响,“时至今日,这一模型仍然是该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模型。可以说,如果你在洞察力这个领域做研究,那么你是绕不开华莱士的。”但是如果华莱士80多年前就曾系统深入研究洞察力,后人如克莱因还能贡献什么?
  克莱因认为,华莱士的理论确实有一定可信度与说服力,却经不起细致的推敲。比如华莱士认为,洞察力的产生必须经过准备阶段,但案例显示并非如此。比如开篇所谈年轻警察偶然被堵在路上,也不在准备的状态,而且也谈不上有丰富经验。
  寻找故事的新锚点
  聪明的读者可以看出,无论数据和文献的结论,很多对洞察力的预先假设都经不起推敲和检验,“与其说数据帮我们找到了好的洞察力,倒不如说很多幻想因此破灭”。克莱因在瓶颈期灵光一闪,抛弃了原有剧本,重新走向了故事,反复研读案例,希望屏蔽偏见。他在不同案例自相矛盾的路径中找到最后的殊途同归,就是人根据新的信息,会在意识中增添一个新的锚点或者抛弃原有的脆弱锚点,换言之,获得洞察力之后,人们的“锚点”也会改变。这对于克莱因也一样,这本《洞察力的秘密》的成型,本身就是一个寻找洞察力的故事。当他抛弃他对于数据以及文献的原有剧本,他也获得了理解洞察力的新锚点。
  当我们了解是什么因素在阻碍洞察力,我们也开始获得提高洞察力的可能,而在不同的道路上,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自相矛盾的道路需要我们对意外事件保持开放的心态,就算这个意外事件与我们之前的知识和想法完全相悖,还是应当认真地思考它。在相互联系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对陌生的可能性进行大胆猜想。急中生智的道路则要求我们批判性地分析假设前提,找出任何局限我们思维的陷阱。”
  换言之,洞察力的获得往往要根据路径决定,何时应该迂回、何时应该放弃,都有技巧。对于机构和个人,阻碍洞察力的因素不同,革新难度也大为不同。对于个人,同理心与倾听都很重要,但在组织之中,扼杀洞察力往往是为了减少错误,这就是一个系统因素。
  洞察力绝不仅仅是运气,而是一项可以追求的修炼,也是一种激发人类好奇心与创造动力的“魔力”。克莱因的研究揭示,我们都有洞察的潜能与提升空间,因为“这种魔力就隐藏在我们的大脑里,并持续地迸发”。
  不知道克莱因为什么没有提到福尔摩斯,也许因为他不是真实人物,但是福尔摩斯的观念其实有借鉴意义。他的这段话倒可以深入揭示洞察力的本质,“由一滴水,一个逻辑家可以推论出一片或一条尼加拉河,即使他从没看过或听过这两个地方。因此,所有生命是一个大链条,只要看到其中一个环节,就能知道整个生命的特性。”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如何看待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中艾琳?艾德勒这个角色?》
如何看待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中艾琳?艾德勒这个角色?
标签:如何看待|艾德
作者:[db:作者]
同时也是莫里亚蒂这个角色,觉得这两个角色合为一体很狗血?还是很完美?露营者,见习猎人,不可摧毁的天真:谢谢邀请~~非常大胆非常创新,福尔摩斯可以住在美国,可以使用iPhone,华生可以是个女人,可以是个亚洲妹子。为什么艾琳就不能是莫里亚蒂?总有人吐槽这部剧雷,也总有人拿BBC的《神探夏洛克》来进行比较,吐槽。我是《福尔摩斯》原作的铁粉,是,我很惊喜看到猎鹿帽,看到小提琴。但是我对女华生和女莫里亚蒂也同样感到惊喜。我想柯南道尔先生如果看到这个崭新的21世纪,他也会愿意他笔下的人物因为这个美妙的年代做出一些改变的。我爱《演绎法》里这个孩童般不断成长,会依赖会无助的福尔摩斯。我同样爱《神夏》里这个会为了朋友不顾后果枪杀敌人的夏洛克。Come on,我们拍的又不是柯南道尔的剧本,如果明天发现福尔摩斯其实可以被拍成泰国变性版本,我也同样会在惊讶之余,给编剧鼓掌的。美剧控,足球迷:先带个私货:小玫瑰人生赢家把我男神都睡了个遍……咳。 艾琳和莫里亚蒂合体,一点也不狗血啊有木有!很合理啊有木有!如果莫里亚蒂是一个彻底邪恶堕落版的福尔摩斯,如果艾琳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能跟夏洛克的智力匹配、能赢得他的尊重的女性,为什么他们不能是同一个人?莫里亚蒂和艾琳毫无疑问都是聪明得让福尔摩斯着迷、会吸引他一直研究的人物,只不过具体方式不一样罢了。事实上洋妞们歪歪BBC版莫里亚蒂和卷福是一对的也不少吧……笑。 再回到美版里艾琳这个角色本身,其实她作为邪恶分子的手段不算太狠段数也没BBC版里的高,但一切可以用她爱上了夏洛克来解释,所以这点其实编剧还蛮讨巧。当然喜不喜欢就见仁见智了,我个人对小玫瑰这样的美女没抵抗力……中医学生:编剧这个构思很好,可是具体展示出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先说艾琳,老福唯一的the woman,但两者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谨慎如华生用了“近乎爱情的情感”一词,首先,没有把关系坐实,让读者们猜去吧!波西米亚丑闻第一段整个就是首诗,缠绵悱恻,曲折动人;其次,这是华生对于福尔摩斯对艾琳感情的评估,而非艾琳对老福的。电视里,无论这个英版还是美版,都写得艾琳对老福一往情深。虽然说老柯对于别人改变他的英雄一向大度――可以让他结婚或者去死――我们做读者的更没有必要深究,但是,电视剧版的艾琳都对老福一往情深,就这么招魅力打折了,觉得很遗憾呢。想想看,聪明于老福,被一个美丽的女人(“与艾琳相比,其他的女人无不黯然失色”、“当地的绅士们无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在智力上打败,不只是识破了老福的计谋,更在这位化妆大师面前女扮男装还打了个招呼!老福没认出来!其次,艾琳在老福面前干啥呀?跟一个男人结婚…后来又果断一走了之。说白了:艾琳压根没正眼看过老福。平心而论,老福长的还可以,身高也足够,人格魅力不用我再多说,找女朋友能力一流――几天之内跟米尔沃顿家女仆订婚。。可是,艾琳对他的魅力无动于衷………我都觉得忧伤了!这样的女人,是怎样的光芒万丈!奥,对了,她还是数一数二的女中音(这样能增加多少魅力请参照国母)。
再说说莫利亚蒂,这个与老福纠缠不清的男人,这位“犯罪届的拿破仑”,原著对他的塑造可谓“神龙见首不见尾”,有过不少人质疑他的存在,可是,既然影视作品改编于小说,那么有必要以原著为第一依据来分析这个人物。原著对他的塑造是很少,但是充分:因为他是大头,所以知道他的人少――况且老福也是在犯罪圈子里突杀这么些年才发现这位人才;他是大学教授,精通数学,这与他作为罪首专门负责出谋划策相一致。基本演绎法 让她成为一名优秀古画修复者,并策划犯罪,也很合理,并且最后也是虽然收押在监但因证据不足没法判重罪,这点很原著相符合。夸完了,该拍砖了。莫利亚蒂这样顶级恶的罪犯,是像一装一装案子的写、一笔一笔地细细勾勒好呢,还是原著这种虚多实少的写呢?女人是脱光了性感还是半遮半掩更性感呢?不言而喻。退一步说,莫利亚蒂写得越实,破绽越多,不如大片留白。所以作为编剧,这种构思是好的,但表现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最后再说一点,艾琳与莫利亚蒂重合,真的两个人物都打了折扣,就像演员本身,是美女,演技也很好,但是在我看来,演艾琳不够漂亮,演莫利亚蒂不够邪恶。别邀请我回答白痴问题,浪费时间:其实只是Elementary的编剧懒,不想把原著里形形色色的次要角色都映射进来而已,美式的侦探剧本来就有这种问题,每一部都像是流水线上出来的,最终失去吸引力不得不转型,Fringe成了彻底的Sci-fi,Person of Interest变成了谍战,像是Castle那样播了6年还是老老实实的破案的都是奇葩了美国人毁剧本的能力是不可轻视的,就看个热闹就好。
相关影片:
《》《》《》《》《》《》《》
相关资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资讯:
资讯推荐:
资讯排行:
【】推荐你可能喜欢的
好看的电视剧推荐:& 如何像福尔摩斯一样思考
如何像福尔摩斯一样思考
摘 要: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曾对听众说道:“人们不相信科学中也有想象力,这令人吃惊。这种观点不仅明显错误,而且科学中的想象力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想象力,不像艺术家的那种想象力。要设法想象出你从未见过却又
【题 名】如何像福尔摩斯一样思考
【作 者】英格丽德?威克尔格伦
【机 构】不详
【刊 名】《才智:智慧版》2013年 第4期 47-47页 共1页
【关键词】福尔摩斯 诺贝尔物理学奖 想象力 理查德 艺术家 科学
【文 摘】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曾对听众说道:“人们不相信科学中也有想象力,这令人吃惊。这种观点不仅明显错误,而且科学中的想象力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想象力,不像艺术家的那种想象力。要设法想象出你从未见过却又在所有细节上与已经见过的东西相符,又与已经想刮的东西不同的事物是很难的,此外,它还必须是一个明确的命题。”
【下载地址】
本文导航:
福尔摩斯,诺贝尔物理学奖,想象力,理查德,艺术家,科学
上一篇:暂无像福尔摩斯一样重返马航新闻现场
[摘要]马航MH370失事一年多,飞机残骸至今没有找到。它成了一个“谜”,一桩神秘事件。(原编者按)马航MH370失事一年多,飞机残骸至今没有找到。它成了一个“谜”,一桩神秘事件。在失联一周年之际,资深的信息分析权威专家陈功推出了这本《马航MH370失联十七天》,回顾了飞机失联后的17天。本文是对这本新书的书评。马航MH370航班的失联是“人类航空史上未解的最大谜团之一”世界上有很多不解之谜,比如埃及金字塔、泰坦尼克号沉没、肯尼迪之死等,也有很多神秘现象,比如UFO、百慕大、爱情中的男女等。这两者的区别在于,“谜”最终会得出某种结论,而“神秘”的东西则很难有答案。最鲜明的一个对比例子是本·拉登和萨达姆·侯赛因。本·拉登的下落曾经是全世界最大的谜,无人能发现他的踪迹,那么强大的美国也不掌握足够的信息;而萨达姆倒台后的伊拉克将发生什么?变好变坏?神秘难测,曾经是一个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各国领导人、五角大楼、政治学家、新闻记者、智库各持己见,连巴格达和北京的出租车司机都有自己的见解。信息分析是一种专业、一门科学,在这个纷繁复杂、变化剧烈的世界扮演放大镜、指南针和净化器的重要角色。对于一桩事件、一个意外、一宗灾难,所有人都可以根据相关信息做出不同的解读和判断。但孰是孰非,哪些是准确和靠谱的,怎样保证专业性和公共价值,就要考验功力了。“个体言论、国际社会的滚滚洪流和略微疯狂的天才对一个组织所搜集信息之集大成者”——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畅销书《小狗看世界》中研究了这类复杂的信息问题。他剖析两个典型案例:信息过多带来的风险,比如安然案(因为涉及太复杂的金融操作);情报整合改革面临的悖论,比如9·11案(那么牛逼的美国情报系统为什么没能阻止恐怖袭击?),发现一个基本事实:“要想探究神秘事物的真相,需要专业性和洞察力,揭露水门事件的两个记者不可能让安然神话大白于天下……‘神秘’要求进行判断,并对不确定性评估,难办之处不是我们掌握的信息太少,而是太多了。”作为现代航空史上最令人困惑的案例之一,马航MH370客机自日失联一年多,目前仍然下落不明,音讯全无,连最关键的记录和储存所有飞行数据的飞行记录器(俗称“黑匣子”)都找不到,既是前所未有的诡异谜团,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也成了一种解释不了的神秘现象。失联后第17天,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MH370航班“终结于”(End)南印度洋,未找到这架波音777型飞机残骸,机上239位乘客和机组人员可能已全部遇难。这是“人类航空史上未解的最大谜团之一”,纳吉布说。之后第327天,日,马来西亚民航局正式宣布MH370失事,并推定飞机上239人遇难。悲痛、期待、惶恐、失望、沮丧、愤怒、崩溃、无力、重燃希望……这场震惊全世界的“空难”,模糊了“谜”和“神秘”之间的界限,挑战了航空界、IT业、制造业、海洋学、政府、军方、媒体、公众等各个领域的专业能力。全球社会在茫茫天际和浩瀚海洋投入了无数努力,无功而返,没找到MH370的任何蛛丝马迹。调查人员称可能要花数年才能解答,也可能永远都是谜……但是,不到最后,关于他们命运的任何推断都不能轻易排除。在技术至上的时代,这样“非常罕见”、几率不到亿分之一的灾难使一切显得脆弱不堪。虽然2014年爆发了很多痛苦意外,但据统计,2014年是航空业历史上最安全的年份之一,该年全球航空公司航班架次达到2700万,运送乘客33亿人次,重大航空事故21起,相当于平均每130万次航班一次。即使希望渺茫,悲剧无解,“在大海里找一架飞机,就像在干草堆里找一根针”,也不放弃追寻MH370,哪怕只是还原部分事实真相,成了一种动人的努力。对整个航空业来说,能否找到客机的失事原因,吸取惨痛教训,是避免和预防类似事件再度发生的惯例保证,也是关乎未来公众信任感的重要基石。对所有活着的人来说,如何辨认并理解灾难的关键信息,还专业工作以尊严,有所突破“谜”和“神秘”,也是敬畏生命的核心体现。在关于MH370的新闻大战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包括:国际级媒体《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的深入报道;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日播出的专题片《迷失的MH370》,解析马航在整个失联过程中的重重错误;《国家地理杂志》频道在马航370失联一周年制作的纪录片,多名航空专家试图解开MH370失联之谜,客机在空中多次拐弯“从很大程度上表明”驾驶舱里有人蓄意操纵客机飞离航线……当然还有中国一些媒体有争议、被质疑的报道表现,堪称闹剧式的马来西亚巫师“透过灵异力量寻找失踪飞机所在位置”,等等。如何“在信息的洪流中捕捉理性,从混乱和无序中找出逻辑”,一位智库人士做出了自己的专业贡献。中国本土的独立跨国智库安邦咨询公司(ANBUND)创始人陈功,从MH370失联的当天起持续追踪17天,从信息分析学的角度、用专业的分析工具和模型,“像福尔摩斯一样”,对MH370事件过滤、拼接了一幅相对完整、结构清晰的“信息灾难图景”。这本《马航MH370失联十七天》,陈功用第一人称、日记体、时间线的方式,从3月8日写到3月24日。他像个高级导游,带读者重返MH370新闻现场,那混乱、紧张、反复、跌荡的17天,给人历历在目和恍然大悟之感。互联网众包时代流行一个新概念:“专业余者”(Pro-Ams),即对某一领域充满热忱并希望达到专业水平的业余爱好者。1993年创办安邦咨询的陈功,并不是航空业、飞机失事方面的专家,但他多年从事信息分析工作,给很多行业、公司、机构提供过调研服务,在很多公共事件严峻的时刻,如9·11、非典、禽流感、汶川大地震等,也与政府进行过广泛合作。所以,他和安邦咨询团队在MH370失联之后,立即投入追踪研究,并不是偶然的即兴之作,也不是不自量力地挑战专业技术话题。陈功说:“MH370向社会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观察窗口,使我们得以一边观察事件的全部进程和内幕,一边来理解信息和信息分析的价值,体会信息原理。”他自称“以信息为生的浪子”,兴趣就是在信息丛林中扮演一个猎手,当众人迷失和被误导的时候,他“凭着某种特殊的气味,某种可以做出判断的轻微痕迹”,去追踪,直到发现猎物。涉及面广的公共事件,往往是谣言和传言的极佳背景平台,“信息的涌动立即就会像大潮般席卷而来,信息分析人员像风雨飘摇的小船,被冲得东倒西歪……能不能冷静,能不能客观,能不能保持独立性,并且坚持下来,就直接关系到信息分析的结果。”陈功希望“努力在风浪大作的夜海中点亮一盏灯,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也试图为深陷迷茫和误区的中国新闻界指明一个方向”。他更大的追求是:“信息大潮冲击着人们站立不稳,大家能否从大堆的信息垃圾中挣扎出来,最终还是要看信息社会的秩序建立,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文明和信息伦理的建立。”《马航MH370失联十七天》的主要价值有三个:1、陈功17天专注追踪MH370事件,在公司内部建立了一套“波音系统”以及结构化模型,广泛收集情报,对一团乱麻的信息场、一片漆黑的黑箱子理出头绪,找出证据,构想并且评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发展和背景关系,跟踪可能的演变趋势。他普及了信息分析学,让这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变得感性和有现场感。“我们这种熟悉黑箱作业的人始终迷信般地相信一个信息分析的基本原则:事实和逻辑就代表着理性。”2、在这场看不见、也不为大众普遍知晓的信息分析竞赛中,陈功声称享誉世界的著名国际智库没有一家发声,只有安邦咨询在努力搜寻MH370的相关信息(它还有一个优势是有马来西亚分公司,与官方及大学和研究机构有很多合作),在一些关键判断上比国外的情报机构“略微领先”。由于官方权威信息发布混乱、国外部门对信息辨识和判断的失误,尤其是“飞机去哪儿了”,导致全球搜救力量一度被错误引导了方向。陈功的重要分析方法,是按照信息分析中常见的五种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假定结构、循环系统结构和嵌套结构。“按照现有信息逻辑展开的顺序结构,总是很快就被其他信息所证伪,使得这个顺序结构破产,根本发展不出逻辑线,形成不了结果。”3、遗憾的是,陈功的一个最重大发现并没有引起注意。早在MH370失联第六天,即日李克强总理参加“两会”记者会那一天,他就推理出飞机可能消失在印度洋的结论,而当时关于MH370的引擎数据、卫星PING信号等关键信息还尚未公布。直到3月15日,马方才宣布调整搜寻方向为南印度洋。《纽约时报》后来报道:“那时候,距离3月8日早上8点11分的最后一次卫星PING信号已经过去了逾一周时间。这个信号似乎来自南印度洋,距离航班本来应当到达的北京跑道,有半个地球之遥。”陈功感慨地说:“你可能觉得这一切匪夷所思,令人难以置信,但各种信息经过大量的证伪、剥离和过滤,最终导致的逻辑线延续至此,终点就在这里……从亚里士多德到香农,从公元前600年直到现在,无数人类精英学者禅精竭虑所铺垫的信息分析科学,无情指向的就是这里——一个不幸的结局!”但当时他非常犹豫,陷于两难,就像医生手中拿着有问题的心电图,要告诉病人情况不妙。“最终我想还是要承担风险,告知有关方面这种可能性。毕竟搜救行动还在进行时态,而现在搜救力量的中心位置(注:当时在泰国湾→马六甲海峡→安达曼海)距离我们判定的位置相差万里。”他说,“这个结论与当时的舆论关注点和新闻报道的内容完全相反,甚至与世界上所有的新闻报道都背道而驰,显示出了完全相反的事情演变轨迹。”3月14日,陈功把“疑似目标海域”的研究结果发给中国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外交部的东盟中心以及马来西亚驻中国大使馆等方面。他解释说:“智库机构不是万能的,它始终扮演的是幕后支持者的角色,没有任何权力属性,不承担决策责任,拍板的毕竟不是我们。我们只能提供可能性的选项,我们认为是最正确、最系统的选项。”但他没有得到回应。3月15日,他决定公开发布原本只是发给客户的简报。隔一天,就有了被媒体报道、流传很广的《安邦咨询说MH370不是谜》,强调了两个问题:1、“MH370的失联是单纯的故障”,而不是劫机或是恐怖袭击;2、“机长是一位英雄,而不是罪犯”……“但人们对此持质疑态度的居多,因为人们不理解的过程和细节太多,我相信这也是本书的重要意义之一。”MH370失联让人深刻反思的一大话题是,在涉及到多国、多机构的国际性空难事件中,如何有效地协调一致,让信息及时通畅互通,避免因信息交流不畅而贻误最佳救援时机。陈功提醒,日,法航447航班在大西洋上坠毁,搜救人员花了2年才找到黑盒子、用5年调查找到事故原因,其经验最值得注意的是,一切均是由专家主导而不是官员主导。但东方社会依赖政治,“马来西亚与中国某些领域的情况相似,都是由非专业的官员主导的。”教训已经足够,国际民航组织已经着手制定新标准,讨论安装实时追踪系统,以更好地监控长途航线飞机,也将改良通讯系统、增强黑匣子电量和录音时间等,为出行安全增加保障。总之,MH370事件永久地改变了世界。有人表示悲观。航空安全专家、前美国航空管理局(FAA)安全调查员大卫·苏西写了一本新书《马航MH370客机为何消失以及为何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只是时间问题》,认为很难避免这样的灾难再次发生。“如果你回顾几年前的法航447事件,法国空管局做了很多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具体建议:关于定位、如何搜寻黑匣子、跟踪信号传输器等,但这些在过去几年并没有具体落实,即便MH370失踪事件发生一年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事情被落实……”这样的“谜”和“神秘”,最终也许指向了人类本身的存在和人性问题。我们身片一个潜在的高技术灾难深入日常生活的世界,又无意识地倾向于通过另一个领域更大的危险来补偿一个领域较低的危险。与中国经济的所谓“新常态”不同,耶鲁大学社会学家查尔斯·佩罗创造了一个概念:“常态性意外”(Normal Accident),常态并不是指这种事故经常发生,而是技术很复杂的操作在正常运行时出现的,比如石油泄漏、飞机坠毁、化工厂爆炸、核武器意外事故等。“现代工业系统由数以千计的部分组成,所有部分都以不可预期的方式相互关联。就其复杂性而言,小故障结合起来最终会达到酿成灾难的程度,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电影《阿波罗13号》就演绎了所有正常事故中最著名的一次事故:宇宙飞船的氧气和氢气储存罐出现故障,指示灯分散宇航员的注意力……但该片卓尔不群,情感主线不是愤怒,而是迷惑。“不能责怪任何人,也没有披露任何不可告人的秘密,在原因无法解释的地方出现错误,常态性意外演变为更恐怖的灾难。”格拉德威尔认为,“风险不是轻易就能控制予以妥善处理的,事故也不是轻易就能预防的,灾难的惯例没有意义。‘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刚发生时,这件事情笼罩着悲剧色彩。在十年后再谈论,显得很乏味。”令人沮丧的是,由于MH370还没有定论,黑匣子可能永远沉没在大洋深处,很难说它是“常态性意外”还是“新常态性意外”。这架悲情航班在黑暗中最后飞行的几个小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是“谜”,也很“神秘”。陈功说,马航MH370是“一次罕见的、可以被载入史册的、经典的社会信息运动”,他真诚期待MH370重见天日的那一天,哪怕它的出现将否定他的结论。“信息原理就是这样,所谓事实与真相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而是一种逼近于真实的事实与真相……我之所以这样做,正是因为对生命的彻底尊重。”《马航MH370失联十七天》有一个伤感的细节:“内部波音系统每弹出一条新的信息,就会发出一声‘叮咚’的声音。很快的,波音系统中的信息弹出声就连接在了一起,响成了一片……”希望这样有“叮咚”声不再弹出,世界上的警报不再响起,人类能在大地上平安生活。《马航MH370失联十七天》,陈功/著,中信出版社 2015年4月版。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karaw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尔摩斯是怎么死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