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农倒奶杀牛牛事件是否违背价值规律

股票/基金&
五省养殖户倒奶杀牛不消停 三聚氰胺事件留祸根
作者:叶碧华 肖玫丽
  编者按:中国乳业经过6年好不容易走出“三聚氰胺”事件的阴影,在历经深度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后也已拥有放心安全的国产奶源,然而,受大量低价的进口奶粉(用来生产复原乳)和进口奶的冲击,市场的平衡再次被严重打破,酿成近期席卷全国的倒奶卖牛宰牛危机,目前危机有呈扩大之势。从数据上看,中国乳业已渐渐步入复原乳时代,有专家指出此次危机还仅仅是一个开始。目前各级门虽已介入事件,但仍未有较为有效之策,业界此前多次呼吁建立进口乳粉的配额及反倾销机制,遗憾的是在各种利益博弈下直至目前仍未有实质性动作。(徐炜旋)
  重点提示
  “我们的鲜奶主要是向清远蒙牛、深圳绿雪等公司供奶,中间商在去年12月15日突然通知我们合同不续签。我所在的小区今年一滴奶都没人收,只能每天倒奶,或者贱价卖给附近的养猪场。那些牛也卖的卖宰的宰,以前16500元买进的奶牛,现在只卖出6500元的价格。”
  本报记者 叶碧华 肖玫丽 惠州、广州报道
  自今年年初奶牛养殖户倒奶杀牛事件曝光以来,国内多个地区奶牛养殖户倒奶、杀牛事件频频传出。
  1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来到惠州市博罗县实地走访发现,倒奶杀牛现象至今仍然存在。目前,惠城区和龙门县的生鲜奶销售较为稳定,而博罗县有多家奶农因中间商不愿续签收购合同导致生鲜奶囤积,每天都在上演倒奶、卖牛、杀牛事件。
  针对养殖户倒奶、杀牛事件,农业部1月7日便下发《关于协调处理卖奶难稳定奶业生产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千方百计组织协调加工企业保证生鲜乳收购。此外,各省市相关部门亦组织乳品企业、奶牛养殖户就生鲜牛奶收购进行沟通协调。
  对此,乳品行业专家分析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卖奶难”的问题,既要在政策的引导下,改变当前乳企、奶农的经营模式。同时制定具体的行业规则,使得奶农与奶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25家养殖户倒闭过半
  在距离广惠高速龙溪出口约八公里处,是惠州市博罗县龙溪镇合湖村奶牛养殖小区。资料显示,作为省农业大市,惠州全市奶牛存栏约6500头,年产鲜奶约2万吨,主要分布在博罗县、惠城区和龙门县。
  “早期这里只有几户奶农散户。我原先在深圳宝安的畜牧场,2001年惠州提供了一些政策优惠让我们过来,组成现在的养殖小区。” 博罗县龙溪镇一养殖小区奶农潭先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
  记者在当地了解到,龙溪镇共有两个奶牛养殖小区。一直以来,奶牛养殖小区与奶站中间商签订收购合同,一年一签,由中间商统一收奶、统一付款。在期的时候,这两个小区共有2800头奶牛。不过,去年12月中旬,奶站中间商突然中止与小区的合作,并从2015年元旦开始停止从小区收奶。
  “我们的鲜奶主要是向清远蒙牛、深圳绿雪等公司供奶,中间商在去年12月15日突然通知我们合同不续签。我所在的小区今年一滴奶都没人收,只能每天倒奶,或者贱价卖给附近的养猪场。那些牛也卖的卖宰的宰,以前16500元买进的奶牛,现在只卖出6500元的价格。”潭先生说。
  短短半个月,这两个小区的奶牛数量已减至1600头左右。而两个小区的农户数量亦由原先的25户,减至现在的12户。其中,除了5户暂时找到奶站中间商收奶、有几百头奶牛已经卖掉之外,剩余的奶牛既卖不出去、产奶又没人收,只能每天倒奶。
  无人收奶,但挤奶、饲养的工作却不能停止。奶农每天依旧在凌晨五点挤一次奶,下午五点再挤一次,而后倾数倒进水沟。小区的奶农告诉记者,养大一头奶牛需要花费2年左右的时间和心血,而如果想要达到50头以上的规模则需要多年的经营。
  如今,小区每个农户至少养七八十头奶牛,多的则达两三百头。除去养殖场的地租,一头奶牛每天至少要花费50元饲养成本,包含饲料、人工、水电、草。面对高额的饲养成本,部分奶农被迫改用价格低廉的啤酒渣当饲料,替代原先的玉米秆和蒸料,撑不下去的只能卖牛撤场。
  “我的奶牛马上就要全卖掉了。”同一小区的奶农熊先生告诉记者,他从元旦开始倒了三天奶就陆续把牛卖掉,而那些还在苦苦撑着的奶农日子更难过,估计也快撑不下去。
  在记者采访期间,不时有货车拉玉米秆进场,潭先生告诉记者,这样一车玉米秆就有3吨半重,每吨玉米秆要260元,每头牛一天要吃80斤玉米秆。而为了节省成本,该小区奶农从原来的一天喂食三餐改为一天两餐,奶牛由于营养不足,已经影响到产奶质量和数量。
  记者就上述情况向蒙牛公司求证,该公司并未做出正面答复,但坦承:“受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原奶价格、采购量均有一定波动性。去年以来,国内、国际奶价均有较大降幅,我公司收奶的价、量亦会根据市场及需求情况适当调整。”
  据了解,今年最早曝光倒奶杀牛事件的是山东。日,山东潍坊的部分奶农因企业拒收、减少收奶份额以及关闭奶站而要求当地政府出面。9日,又爆出新乡奶农倒奶事件。此后,广东、、等地陆续传来倒奶、杀牛、卖牛的消息,虽然已有相关部门从中协调,但至今仍未消停。
  部分乳企不愿续签
  “一开始私人送奶过去给企业,只需要一个卫生许可证就可以了,2008年之后正规经营,需要卫生许可证、收奶许可证、鲜奶运输许可证等等。所以现在只有中间商有资质收奶、送奶。”熊先生说道。
  而倒奶杀牛的情况在我国也并非首次发生。资料显示,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一度使国内奶业发展陷入危机,倒奶、卖牛、杀牛现象频发。据农业部统计,日至10月22日,我国13个奶牛优势产区共计倒奶11.4万吨。此后,国家开始实施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
  “三聚氰胺以及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发生之后,大家对国产乳业丧失了信心,都在购买进口的奶粉。”食品饮料专家徐俊雄分析认为,中国的乳业巨头纷纷迎合消费者对国产乳业的不信任的现状,加大对国外牧场的合作。此外,国外的乳业巨头也加速进入中国,使得中国乳业市场渐渐饱和,到如今的供过于求。而奶农散户对市场波动没有强大的风险意识、应对能力,本身亦不具有成本优势,只能被动的应对市场波动。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月,我国奶粉进口达到100.2万吨,同比增长34.8%。受进口奶粉影响,奶价在去年下半年出现跳水。农业部统计显示,2014年7月底的平均奶价已降跌至3.99元/公斤;9月中旬,山东、河南、内蒙等地区的奶价已跌至3.4~3.5元/公斤,散户奶价更是跌至2.5元/公斤。
  而与外省一月一签不同,广东鲜奶采销实行的是一年一签制,由于合同一般在年初续签,因此去年广东的鲜奶收购价格与国内拉开较大水平。广东省奶业协会会长陈三有此前表示,由于是订单生产,去年下半年广东原奶一枝独秀,2014年生鲜奶的价格达到每吨6044元,全年价格涨幅高达12.5%。
  “本该两年赚的钱他们一年赚完,所以到了今年企业不续签也是情有可原的。”一位乳企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透露出双方的矛盾所在。而多家乳企人士亦对记者确认,早在去年中开始,乳企就加大了对进口乳粉的采购。
  乳业专家王丁棉告诉记者,去年进口奶粉价格一跌再跌,从年初的5万元/吨,后来跌到3万、2.5万,到现在的1.8万元/吨左右,企业普遍在3万元/吨的时候开始加大采购,目前基本就是满仓的状态。
  与此同时,随着中澳自贸协定签订,欧盟配额制今年4月将要取消,国内乳企加快境外布局奶源,洋牛奶、洋奶粉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据王丁棉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常温奶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家已有27个,品牌多达近100个。液态奶进口量预计由2005年的3800吨增长至2014年的28万吨。
  反观去年国内乳品消费市场并没有出现较大增量。去年上半年,蒙牛乳业液态奶收入为人民币217.648亿元,占该公司总收入的84.2%,但同比降低4.1个百分点。伊利的液态奶收入虽然有所增长,但增速已经比2013年同期要低。而(,)去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34.41亿元,同比下降了25.77%。
  据了解,目前全国的乳品加工企业大约有650家,2013年的液态奶生产总量2335.97万吨,干乳制品生产总量362万吨。去年上半年全国的乳品生产加工总量已出现了近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奶粉生产总量同比下降10.87%,液态奶同比下降1.42%。“截至10月底全国的乳制品生产总量为2198.8万吨,同比增长只有0.04%;其中,液态奶的生产总量有1193.1万吨,同比增长也只有0.72%。”王丁棉认为国内乳品市场已出现了过剩的情况。
  分散发展模式难以持续
  为了应对本轮“奶剩”,农业部日前专门发文,称将通过协调乳品企业增加收购、启动奶业生产监测、加大扶持和救助力度等措施,尽快解决“卖奶难”的问题。
  “14日上午省农业厅的负责人也来我们这里了解情况,现在就是由他们出面,去约几家乳品厂的负责人过来跟我们座谈,看看能不能找出一个折中的方法。”潭先生对记者说。
  王丁棉告诉记者,目前对于倒奶杀牛事件一般是由各市奶业管理办、省奶业协会牵头,组织乳品企业、奶牛养殖户就生鲜牛奶收购进行沟通协调。“广州仅有一户奶农倒奶,现在就是通过协商,让甜品店、咖啡馆消化掉他的牛奶。但现在只是一个口头协议,先解决当务之急,具体的合作内容要他们双方去谈、去签合同。”王丁棉说。
  记者注意到,连日来、广东、河南、山东等地政府和行业协会已频频联手,协调企业和奶农做好生鲜奶的收购。例如,北京市延庆县大榆树下辛庄村每天要倒掉上千斤牛奶,该镇政府为奶农找到了新的收购商,入村入户收购牛奶。
  “说到底,奶农倒奶卖牛,反映的是我国奶业结构不合理、抗国际市场冲击能力低等问题。”王丁棉分析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卖奶难”的问题,首先改变目前的经营模式。国内现有的奶牛养殖小区,是在政府的组织下成立,但成立后又缺乏有效的引导,经营规模很难扩大,成本就难以降低。他建议,政府要有政策扶持奶农家庭式畜牧,保障他们的经营规模,从而实现科学的经营模式,以降低成本、保障质量。
  公开数据显示,国内奶牛存栏量2010年到2013年分别为1420万头、1440万头、1493万头和1442万头,其中,100头奶牛以上并规模化经营的养殖户约占41%,其余的皆为养殖规模不足100头牛,或者是奶牛数量超过100头但没有规模化经营的散户。
  “奶农一方面要跟乳品厂购买饲料、药品等,一方面又在奶价上面被压低,许多散户因此倒闭。所以还是要制定具体的行业规则,使得奶农与奶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王丁棉进一步说道。
(责任编辑:HN026)
01/15 20:5601/15 03:5201/14 19:2701/14 07:2001/14 02:5001/14 02:0101/13 15:3501/13 13:51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用户账号:
←点击获取验证码&&
您所在的位置:
谷继承:拒收倒奶杀牛是局部性、区域性、个别事件
13:21:47   来源:本网论坛   【
  我国奶业行业的情况,2008年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以后,经过几年的整顿可以说奶业是在健康的向前发展,现代奶业的格局初步形成,这是整体的趋势。
  当前的一些问题,大家也很关注,最主要的问题是奶价问题,拒收问题,倒奶问题,这是所有的奶业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的阶段,都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不足为奇,所以说当前的问题是我国奶业发展过程当中,或者说是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局部性、区域性、个别事件,不代表整个奶业形势。这是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谷继承在旗帜乳品举办的&用量化品质开启婴儿奶粉新时代专家研讨会&上表示的。
  从中国奶协掌握的数据看,目前的奶价比2013年有所下降,但是,大家都知道去年是缺奶,奶价非常高,现在根据对很多企业调查,目前的奶价高于2012年,并且走向平缓,结果是一高一低反差大了,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想奶业行业发展前景来讲,潜力是巨大的,前景是广阔的。
  就婴幼儿配方奶粉而言,我也有困惑,为什么有人非到国外去买婴幼儿配方奶粉,不买国内的品牌奶粉?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也问了很多专家。婴幼儿配方奶粉是婴儿不可缺少的必须的食品,是经过乳制品加工以后做成配方而成的奶粉,配方怎么制定,有的专家、大企业认为,它是根据人群、人种、区域的不同而制定的,中国人非要到西方去买,那不一定是适合中国人。
  我们国家在人乳替代方面研究的不是太透,光知道是活性物质,但是和配方粉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当然越接近越好。国外是计划经济,没有什么竞争,我国是自己竞争,再加上跟国外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不太好的现象。
  总体上说,我国乳制品作为食品之一,应该说是在安全上,不说是最好的,可以说是最好的之一,我有充分的理由,2008年以后,咱们国家奶业没有出现安全事件,超标的问题不是安全的事件,安全和标准要分开,标准是标准,安全是安全,往往大家把质量和安全联系到一块去说,一谈到质量的问题,马上就和安全结合一块去。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经检测,国家指定的所有检测项目100%合格,乳制品总体抽检合格率99.8%。
  旗帜乳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市场销售问题,要有思想的准备,目前中国的市场不好,一旦出现销售困难,怎么办?另外宣传从挤奶到加工两个小时之内完成,八个小时加工成成品,这个能说明什么问题,当然,牛奶越短的时间喝进人的肚子越好,但是这些好处需要量化,通过量化说明你的质量,需要把配方说出来,配方特点说出来,要做好这些工作就需要同研究母乳的机构合作,如果不做母乳的研究,怎么能说你的奶粉是最好的?
  我希望旗帜乳品同有关的部门研究机构能够配合起来,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使咱们配方更加适合中国孩子婴幼儿喝,用你的最好品质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来打动消费者的心,打动他的心,你才能占领市场,才能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含天)
· ( 8:54:12)· ( 13:13:58)· ( 10:30:50)· ( 13:11:07)· ( 8:31:52)· ( 8:30:48)· ( 16:17:24)· ( 16:11:10)· ( 11:24:26)· ( 8:55:47)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畜牧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畜牧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畜牧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8 电子信箱:(请把#换成@)“倒奶杀牛”:非典型的供给过剩事件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内蒙古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新年伊始,山东潍坊爆出中小规模奶牛养殖户“倒奶杀牛”事件,“倒奶杀牛”现象逐步蔓延至河北、黑龙江等乳业主产区,甚至出现在广东等南方地区。原苏联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标签的“将牛奶倒进大海现象”的出现,是否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下出现经济危机的先兆?
  事实上,看似完全相同的两种经济现象背后却是完全不同的成因。目前我国出现的“倒奶杀牛”现象与马克思《资本论》中描述的经济危机完全不同,与经济危机先兆也没有任何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看,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过剩。在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会出现一方面大量群众无力购买牛奶,一方面出现厂商将牛奶倒进大海的经济危机现象,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即“首先不是‘获得别的产品’,而是占有价值、货币、抽象财富”决定的。马克思曾讲到,从商品到货币的过程是商品“惊险的跳跃”,如果这个跳跃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厂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时候,其宁愿选择倾倒的方式是不会选择降价的方式满足劳动人民的需求。
  我国目前出现的“倒奶杀牛”现象恰恰是中国乳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一种阵痛和整合的反映,是中国乳业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选择多样化的反映,也是重构乳业价值利益链诉求的反映。
  此次“倒奶杀牛”是一次非典型的供给过剩事件,国内乳品企业自控奶源大幅提高是导致散户奶农倒奶的原因之一。“得奶源者得天下”是中国乳业的共识,“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大型乳品企业加大了自有牧场的建设力度,对散户奶源的需求,也大幅减少。以乳业龙头伊利为例,其奶源已实现大部分来自自建或合作牧场,规模化集中化养殖在奶源供应比例中达95%以上。
  “倒奶杀牛”现象背后是中国乳业从区域市场、全国市场,走向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表现。中国乳业经过30年的发展,从区域市场竞争发展到全国市场的竞争,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以及中新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实质性谈判的结束,中国乳业进入到全球市场的竞争行列。全球奶源的供给和价格变化直接影响、冲击国内乳品企业的生产经营,?2008年至2013年,我国进口乳制品从35万吨增至159万吨,年均增长35%,奶粉进口从10.1万吨增至85.4万吨,年均增长53%,奶源自给率则从95%下降到了78%。2014年国际奶粉价格大幅下滑,从2014年1月份到2014年10月,新西兰进口奶粉价格从元/吨跌到元/吨,乳品企业调整了部分产品的生产配方,用奶粉替代生鲜乳,减少了生鲜乳的使用量,进口增长冲击是此次奶源过剩的主要原因。
  “倒奶杀牛”现象折射出目前我国液态奶供给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不匹配,不能满足居民消费选择多样化的需求。目前,我国液态奶中常温奶约占70%,低温奶(保鲜奶)仅占30%,这种不合理的产品结构有利于大量奶粉的进口,却不利于国内鲜奶的收购与加工。目前我国液态奶的产品结构具有满足过去模仿型排浪式消费的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这就要求乳制品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特别是扩大差异化鲜奶产品的供给,既可以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又可以增加对鲜奶的收购与加工规模,也可以避免消费者“用脚投票”使市场销售受挫、市场占有率下降。
  “倒奶杀牛”现象背后反映着农产品市场容易出现“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的有效干预。“倒奶杀牛”事件出现后,农业部通过协调乳品企业增加收购、启动奶业生产监测、加大政策扶持和救助力度,处理卖奶难,保护奶农利益、稳定奶业生产。事实上,乳制品属于农产品,具有农产品的周期性特征,农产品的生产难逃“蛛网模型”的怪圈,极易发生丰产不丰收的“谷贱伤农”事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是古典的自由放任的市场,市场在农业领域往往表现的是“失灵”,因此各国政府都通过各种各样的财政政策对农业生产和农业品给予补贴。
  虽然此次“倒奶杀牛”是一次非典型的供给过剩事件,但是,我国政府及时出台保护奶农利益、稳定奶业生产的措施。措施之后,更需要重新梳理全球竞争格局下中国乳业的产业链与价值链,重构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乳业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倒奶杀牛”:非典型的供给过剩事件由用户自行发布,“倒奶杀牛”:非典型的供给过剩事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请自行分辨真伪。如何走出“倒奶杀牛怪圈_百度知道
如何走出“倒奶杀牛怪圈
必须建立起乳业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不能把乳业的风险让抵御市场能力较为薄弱的奶农独自承担。一方面,建立奶农入股机制,推动奶农入股奶站和乳制品企业,让小奶农与奶站、牧场和乳制品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让经济实力雄厚的乳制品企业分担乳业的风险,降低奶农的市场损失。另一方面,政府推动建立乳制品价格定价机制、价格协调机制,强化奶农话语权,避免乳制品企业“一言堂”,防止乳制品企业以价格优势损害奶农利益。其次,政府应当通过政策补贴、技术支持和设备扶持,稳定养殖队伍,逐步建立现代化、规模化的专业奶农,减少养殖散户。再者,政府强化市场信息传递,及时将乳业市场信息传递给奶农,防止奶农盲目养殖,避免产能过剩局面发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使得乳制品企业往往以此降低鲜奶收购价。其次。因为奶农处于乳业链的最下端,但对于奶农而言。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保护政策,才逼得奶农不得不“倒奶杀牛”、技术支持和设备扶持,强化奶农话语权,直接原因无疑都是市场经济价值规律运行的结果,牛奶利润缩减甚至导致养奶牛亏损情况时,资本与奶农争利格局非常明显,逐步建立现代化,导致乳业利益被乳制品企业独占,首先,防止奶农盲目养殖,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则是“卖奶的永远没有买奶的精”,“倒奶杀牛”并不陌生,要走出“倒奶杀牛”怪圈,及时将乳业市场信息传递给奶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乳制品以及生鲜乳价格不断下滑,这是多数行业的潜规则,建立奶农入股机制,防止乳制品企业以价格优势损害奶农利益,市场信息滞后,降低奶农的市场损失,让小奶农与奶站。再者、价格协调机制,政府强化市场信息传递。另一方面对于奶农们来说,政府应当通过政策补贴,必须建立起乳业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买的没有卖的精”。一方面,没有建立起公平机制,但始终未能避免此类事件,不能把乳业的风险让抵御市场能力较为薄弱的奶农独自承担,政府推动建立乳制品价格定价机制,还是我国乳业市场自身不健康,避免乳制品企业“一言堂”,乳业风险被小小的奶农承担,不享有任何的定价权和讨价还价权,奶农作为散户。另一方面、规模化的专业奶农、牧场和乳制品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推动奶农入股奶站和乳制品企业,确保自身利润,国内乳制品市场需求不断萎缩,默契地按地区板块收购鲜奶。因此,减少养殖散户,让经济实力雄厚的乳制品企业分担乳业的风险。但是,“倒奶杀牛”就成为奶农降低损失的必然选择。每一次发生“倒奶杀牛”现象,尤其是一些乳制品企业建立事实上的价格攻守联盟,稳定养殖队伍,差不多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从深层次角度说
来自团队:
怪圈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变性违背自然规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