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2014年供给因为什么形容发生巨大的变化变化

华为云战略:有所为有所不为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随时[继续看!]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扫描左侧二维码,就能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还能分享到微信或微博。
15:53来源:中国经营报
5年前,因为看到云计算的大趋势,华为从通信“跨界”到IT领域。这5年间,华为不断积蓄IT技术能力,逐渐成为云计算领域的一个重要玩家。
近日,2015华为云计算大会(HCC2015)在上海举行,大会延续了“精简IT、敏捷商道”的主题,并围绕“云转型、新标杆”的新理念,与来自80多个国家的上万名参会者分享最新的产业趋势,探讨云时代的转型机遇和挑战。
这是第五届HCC,华为云计算战略在这5年间也不断推进、变化。记得在2013年HCC上,华为主要阐述的是对于IT产业的新认识,并将云计算作为华为进入IT产业的驱动力。在2014年,华为给自己的新的定位:IT公司,标志着转型成功。在2015年,华为提出构建云生态的新战略。
在这一次的大会上,来自80多个国家不同肤色的客户、合作伙伴,突显了华为业务的“国际范”,华为转型IT,云业务起步就着眼于全球。而此次云生态战略,是要在全球范围内搭建一个以商业成功为基础的、有价值的云生态。
商业上的成功才是云生态的成功
华为只能聚焦,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聚焦管道、基础设施,这是华为的边界。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HCC的演讲中表示,华为是能力有限的公司,聚焦做好产品。在ICT行业中,走到2015年,华为非常深刻地认识到,企业IT系统走向云架构和云服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大量产业界的玩家共同参与、共同提升能力、共同合作。相对于整个IT产业,华为是一家“能力有限的公司”,不能做所有的事,因此,他们认识到,构筑一个云生态非常重要。
对于云生态如何搭建,徐直军说道:“华为将聚焦IT基础设施,围绕软件平台和企业云服务,构建云生态,华为坚持以商业合作为核心,以技术合作和人才培养为支撑,共同打造华为云生态,能够成为合作伙伴,共同做大产业,实现共赢。”
在今年4月份,华为对外宣布进入公有云市场时,业界是有一定的争论存在,特别是一直与华为有很好合作关系的电信运营商。电信运营商多数都有公有云业务,华为的公有云是否会打破原有的合作关系,让众多运营商心存疑虑。
在这次大会上,华为明确云生态战略,淡化公有云业务,并与全球各大运营商以及众多行业组织共同探讨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合作共赢之道。这次参加HCC大会的有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运营商客户和行业合作伙伴,其中,德国电信、沃达丰、中国电信等全球著名运营商将重点分享他们在公有云、混合云和政务云领域的有益实践。此外,大会还邀请到了重要行业组织现场出席,包括TM Forum(TMF)及OpenStack,分享对电信产业发展和生态圈构建的看法。通过这一系列的联合展示,华为向电信业展示了自己搭建云生态的“诚意”,启迪行业生态圈开放合作的新理念,为云时代的商业合作实践树立新标杆。
“互联网企业在云计算市场占领先机,华为与运营商合作大于竞争,只有合作才能在与互联网企业竞争中有胜算。” 徐直军这样描述华为云计算与运营商云计算业务竞合关系。
就像华为与运营商的合作案例一样,华为在打造云生态的核心点是产业共赢,通俗讲就是所有合作伙伴都要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能赚到钱才是健康的生态。正如华为常务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所说:“云是一个生态链,云在商业上的成功是一个产业链、价值链的成功。”
共赢的基础是给合作伙伴足够的生长空间,不借助平台挤压合作伙伴的利益。徐文伟明确提出:“华为只能聚焦,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聚焦管道、基础设施,这是华为的边界。”
为了更好地发挥云平台的作用,一个好的云操作系统是核心。华为IT产品线副总裁黄瑾在发布会上表示:“考虑到企业在IT转型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不同,以及在每个阶段所面临的核心挑战也各不相同,华为推出了企业级开放的云操作系统FusionSphere 6.0,可以使企业的业务与流程更加敏捷高效地适应外部市场的变化,降低IT资产和人力投入,推动企业生产方式持续创新,保障企业长远发展和市场竞争力。”
FusionSphere 6.0在组件、架构、生态,三个维度全面拥抱开源,实现了深度的软件开放。为客户提供非常灵活的软件选择。目前,华为云计算紧密与开源社区保持同步,遵循开源社区的各项标准与接口。凡是基于OpenStack开源社区版本开发的第三方应用,无需改动即可在华为云计算平台FusionSphere上运行。开放,开源,华为此次发布的FusionSphere 6.0将成为云生态的一个纽带。
行业云将创造万亿级市场
行业云目前已经处于导入阶段,2018年左右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届时行业云将创造巨大的企业服务市场。
在HCC上,华为企业BG总裁阎力大向1万多名参会者全面阐释了面向企业市场的行业云的理念,探讨如何用云计算帮助各行业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遇。
数字化转型正成为未来10年整个社会的热点,阎力大认为将有两大特征:数据成为生产要素;数据成为重要资产。新兴技术也在加快这一进程,例如物联网让一切数字化,云计算让数字资源化,大数据让资源可用化。因此各国政府都在为数字化转型进行战略布局,希望构建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领先优势。数字化时代,企业的组织模式、管理模式与运营模式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IT不再只是企业的支撑系统,而是成为企业的生产系统;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云计算等新技术重构IT系统,云计算成为数字化的基石。
因此,阎力大认为:“面对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传统行业需要集行业应用、ICT基础架构等于一体的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云计算服务,行业云应运而生。”
阎力大认为,行业云有两种形成:一是大型企业私有云建设到一定规模之后,IT资源会有富裕,这些余量可以拿出来开放给同行业的中小企业;二是有些产业链领导企业打造的云,本身就具有行业属性,它的上下游企业可以在这个云上实现产业链的打通。
行业云能给客户带来以下三方面的价值:帮助企业实现营销互联网化、业务互联网化、管理互联网化,以及最终实现的全面互联网化;行业云聚集某个行业的上下游资源,逐步形成产业链的协同,进而形成产业链级的开放平台,最终促进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与运营创新;借助深度满足自己行业需求的行业云,新兴企业、IT基础薄弱企业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快速缩小和老牌企业的差距,甚至实现超越。
行业云一般分为三层架构:底层为经过特别优化和适配的IaaS;中间为适用于行业特殊需求的PaaS;上层为解决各种行业需求的SaaS。行业用户要从产品、安全、服务、总体拥有成本这四方面评估,选择具有快速构建应用平台能力、深度积累的行业经验、随时响应的现场服务能力、产品方案能无缝整合的合作伙伴,才能成功践行行业云。
在阎力大看来,行业云目前已经处于导入阶段,2018年左右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届时行业云将创造巨大的企业服务市场,“行业云将创造万亿级市场。”
云生态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产业链涉及很多环节,企业零散,很难快速凝聚起一个有商业价值的云生态。聚焦行业,形成优势,这是快速吸引合作伙伴的有效途径。据阎力大介绍,行业云虽然是万亿级市场,华为先期并不会全面扩张,要集中精力在某些领域重点突破,“作为全球领先的ICT基础架构供应商,华为在BDII(业务驱动的ICT基础架构)行动纲领的指引下,联合行业合作伙伴、行业用户,开放创新,在政府及公共事业、金融、电信、媒资等行业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每日精彩好文,尽在好买财富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收听好买财富官方微信
微信号:howbuy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1.5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2%
0.96% 1.2%
0.60% 1.2%
0.60% 1.2%
0.60% 0.8%
0.60% 0.8%
0.60% 0.8%
0.60% 0.8%
0.60% 0.8%
0.60% 0.8%
0.60% 0.8%
0.60% 1.2%
0.60% 1.2%
0.60% 1.2%
0.60% 1.2%
0.60% 1.2%
证监会首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银行级加密,保障安全
好买获得腾讯B轮投资,全面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掌上基金人人都是基金经理
行情、资讯、热点,一手掌握
精选牛基,抓住每一次赚钱机会
7X24小时,随时随地买卖基金
2.扫描下载到手机
注册领红包
扫一扫,立即下载领取
新手专享新手适合买什么基金?
第一次,安全最重要
七日年化(01-10):3.15%
闪电存取 | 远超活期 | 安全保障
买的少一点,试试水
看看大家都在买什么
本周热销基金聚焦战略成就领航者华为2014年分析师大会解读  来源:  作者:姚春鸽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2014年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发言。
全联接世界——这是出现在华为2014年分析师大会上的一个高频词,令每一个与会者印象深刻,因为其与未来、机遇、浪潮、商机等一个个让人充满无限遐想的用语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打造一个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是华为首次以行业领航者身份发布的战略愿景。而这一战略愿景的实现,又离不开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本届分析师大会上发布的经过实践检验和重新梳理而再次重申的聚焦战略:“ICT行业巨大,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管道战略,经过2013年进一步的思考,进一步坚定了聚焦的方向,即聚焦在信息的传送、处理、存储和重现来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信息流流过的地方,是聚焦的方向和重点。”显然,面对构建全联接世界这一愿景,高度聚焦的管道战略将指引华为未来发展的主航道,也将成为华为引领ICT产业重构浪潮的重要支撑。
全联接世界重构ICT
今天,全联接世界正在走来,新的商业机遇正在涌现。正如华为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在本次分析师大会的主题发言中所说,“越来越多的人、企业、组织和机构,都加入了全联接的世界;眼镜、手表以及各种机器终端,也与人类的活动建立联接。联接依附于人类的各种探索活动中,产生新的商业机遇,金融、汽车、医疗、教育等一切行业都将释放出无限潜能。”
全联接世界将带来无限的商业机会。华为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80亿智能手机用户和1000亿终端通过网络相互联接。华为账务管理部副总裁陈繁昌则进一步指出,全联接世界,将会推动资金在网络方面的投入,提供无限的商业机会给ICT产业,创造出一个到2025年高达5.3万亿美元的市场。
要把握全联接世界创造的商业机遇,离不开传统ICT产业的重构。“今天的ICT,已经由过去以提高效率为特征的支撑系统,向驱动价值创造的生产系统转变,联接已经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之后新的生产要素”,徐文伟强调。
为推动ICT产业的重构,华为将致力于扮演数字物流的使能者的角色。未来的数字物流需要更多更大更粗更快的管道,以支撑起不断壮大的大数据流量,而这正是华为面临的战略机会。对此,徐文伟表示:“我们将加大以云计算、虚拟化等技术为代表的IT技术的投资,以之为基础重构传统的CT和IT网络,全面提升其效率,结构性降低TCO,使得未来网络不仅能够应对数字洪水的挑战,还能够为我们创造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过去数年的努力事实上一直与首次发布的“打造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这一愿景保持了高度吻合。“过去27年来,截至2013年,华为已经为全球三分之一的联接提供了产品和服务;未来,华为将与工业界、产业界、学术界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一起共同努力,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联接起来”,徐直军表示。
以稳健增长引领变革
在全联接世界带来的ICT以及商业价值重构的变革中,离不开一个有实力的领航者。华为凭借着对未来趋势的准确洞察,尤其是自身的稳健增长,必将在这场变革中扮演重要的领航者角色。
在2013年实现稳健增长的基础上,在聚焦管道战略的保障下,华为从2013年启动的五年规划将继续保持这一阶梯式增长的势头。2013年,华为实现了239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8.5%,净利润实现了210亿元。展望未来,徐直军则给出了下述数字:2014年有望实现10%的增长,2018年销售收入有望达到700亿美元。
透过华为的2013年年报,不难发现其不断跟随市场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的转型战略,已然取得了成效。目前,华为的客户群已经无所不包,而三大业务BG分别拥有着不同的明确定位和战略,这就使得它们如同相得益彰的“三驾马车”一般,强力支撑着华为的稳健增长。
运营商BG作为华为最传统的业务,成就了华为在通信行业的领导者地位,也促使华为奠定了“不忘本”的发展基调。2013年,运营商BG在华为总体收入中的占比高达70%。然而,徐直军坦言到2018年,运营商业务占比将降低到50%至60%之间,同时服务将成为运营商BG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这一领域,华为将坚持聚焦管道领域,致力于成为运营商转型的最佳合作伙伴。徐直军特别强调,“在构筑领导者地位之后不能忘记曾是小公司时所有员工对运营商客户的虔诚和快速响应,要依然坚持做一个谦虚的领导者。”
在企业BG,华为要“坚持被集成战略,做一个产品的提供者”。客观来看,2013年企业BG收入占比最小,但却是增幅最大的领域,增长率高达32.4%。对此,徐直军认为,2013年企业业务的表现是符合预期的,是成功的;要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待企业业务的未来发展,10年以后企业业务的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将不会比运营商业务差。而一个重要的数字是,企业业务到2017年的收入将超过100亿美元——“收入达到100亿美元之后,我们就掌握了企业业务的特点,构筑了业务能力和人才队伍,就达到面向未来发展的能力。”
“走一条华为特色的发展道路”,被视为消费者BG战略的关键,也是本次分析师大会传递出的最具有价值的信息之一。2013年,华为智能手机顺利进入全球TOP3,出货量同比增长了60%,消费者BG整体收入增长了17.8%。徐直军特别强调,“消费者业务不会完全按照消费品公司的做法发展,将围绕用户体验,以消费者为中心,避免以运营商为中心,抓住LTE机会,通过口碑的传播,打造消费者喜爱的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品牌。”与此同时,华为的终端业务同样也将坚持聚焦管道战略,即只聚焦在产生和消耗流量的地方,并不涉及内容领域。
以持续创新投资未来
无论是战略愿景的实现还是稳健增长目标的达成,都离不开ICT产业发展的最根本驱动力——创新。也正因为如此,本届华为分析师大会上的重量级发言者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强调要加大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投资,并且同样坚持聚焦战略。
作为ICT产业重构的关键,IT技术理所当然成为华为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域。徐文伟表示,我们将加大以云计算、虚拟化等技术为代表的IT技术的投资。陈繁昌则给出这样一组数据:随着ICT融合时代的到来,华为已经投入了110亿元人民币在IT领域,预计2014年这一投入还将实现14%的增长。
“华为的发展是基于对研发的持续投入,华为每年平均将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这在全球ICT公司中都非常少见,未来华为也将受益于对ICT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聚焦”,Gartner分析师付宏兴在本次分析师大会上如此评价华为。事实上,华为2013年的研发投入更是占到了销售收入的12.8%,高达307亿元人民币;截至2013年年底,华为累计共获得专利授权3.6万件以上;华为全球约有7万名员工在进行研发创新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资,已经布局到了基础技术领域,而这既是领导者的实力体现,也是使命所在。据徐直军介绍,目前华为确立了三个研发投资方向:第一,面向长远未来的研究;第二,基础的工程技术和工程能力,使得任何客户需求能够有技术和能力来给予满足;第三,产品投资。徐直军认为,只有三个方面有机结合,才能够使华为有能力快速满足客户需求,产品方案一旦确定,就能够依靠技术能力和技术储备来实现。
开放与合作,已经成为华为创新的标签。目前,华为在全球建立了16个研发中心和28个联合创新中心,这些中心的共同使命是“将西方的创新思维与中国的工程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与客户、与全世界优秀人才的碰撞”。同时,华为在坚持开放合作的同时,还打造出高效的研发管理体系,以促使创新有效进行和资源的有效利用。而在知识产权上,华为一方面保护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也尊重第三方的知识产权,达成很好的交叉许可与合作。
简而言之,2014年华为分析师大会上传递出的最关键信息在于,华为未来所有的投资都将围绕管道战略展开,追求有效增长和长期回报,真正做到“力出一孔”、“利出一孔”。而正是这一前所未有聚焦的管道战略,让华为“实干家”和“领导者”的形象跃然纸上,也让我们看到了其愿景实现的可能性。关键词:华为不供给体系的更新??_百度知道
华为不供给体系的更新??
莫非是华为不供给更新了?我这机子是光荣畅完版,体系只能更新到这了
提问者采纳
没有bug,更新什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华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车上的游客被吓得尖叫连连,而又兴奋不已。
女童倒下,手指卡入自动扶梯卡槽内,后被夹断。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图片来源:CFP
  放了一个国庆长假,回来就没有工作了。这是一部分人的真实写照。
  昨日(10月8日),微博上有消息称中兴华为一级供应商――深圳福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倒闭,这引起了手机行业人士的关注。
  根据36氪等媒体的报道,福昌电子10月8日宣布倒闭,初步公布是欠外款4个多亿元,目前3800位工人正在进行维权。福昌电子方面此前与供应商进行了电话沟通,称目前福昌电子资金缺口8000万元,欠供应商债务2.7亿元,但福昌旗下有工业园区可抵押1.9亿元。
  一位接近福昌电子的工业园区的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福昌的倒闭,主要是因为整个手机行业配件的利润降低,像华为中兴这样的大企业,他们对于审厂、品质要求都很严格,并且垫资押款的现象很严重。”
  上述负责人还打了个比喻,“就像你拿到比亚迪、富士康的采购代码可以供货,但结果很可能就是开着奥迪进去,开着比亚迪回来。这是一个价格透明、市场做烂的微利行业,公司只要管控不到位就很容易死掉。”
  对华为和中兴来说,供应商的利润空间减少,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不愿意进行企业升级导致的。
  公开资料显示,福昌电子是一家专业生产手机和电话机塑胶外壳的公司,而现在手机外壳多用金属制品,这也是导致他们利润下降的原因。界面新闻记者从一位华为内部人士处得知:“华为从去年开始大规模使用金属外壳,塑料外壳的市场越来越少,供应商产业升级跟不上,自然也接不到订单。”
  据记者了解,因产业不升级导致订单减少、资金链断裂的并不只有福昌电子一家,这是目前整个手机配件行业都遇到的问题。
  从2014年11月份至今,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手机供应商倒闭的消息不断传出。
  2014年12月,台湾第二大触控面板生产商胜华科技在中国内地的三家工厂――东莞万士达、东莞联胜和苏州联建相继宣布停产。同期,胜华科技宣布停止生产面板,转而从事生技食品、LED照明等事业。
  胜华科技曾经是iPhone和iPad触摸屏的主要供应商,但其生产设备主要用于iPhone4s以前的款式。而在苹果生产iPhone5以后,转向更薄的显示屏技术即内嵌式的显示屏(Incell),胜华科技并没有进行产业升级,所以达不到iPhone5s的技术要求,也因此丢了苹果公司的订单,后者订单逐渐被日本显示(JDI)和LGD等日韩企业抢走。这也是胜华科技停止生产面板的主要原因。
  2015年1月初,东莞一家专门为海外厂商代工生产手机的代工厂――兆信通讯董事长高民自杀。同月,诺基亚生产手机按键的苏州闳晖科技,因为跟不上触摸屏技术的发展而陷入亏损。
  三星供应商劲胜精密也曝出亏损的消息。据2015年年中财报显示,劲胜精密亏损1.69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814.7%。其中塑胶精密结构件营业收入受主要客户三星的营业收入下滑而业绩下降。
  除了企业自身的技术跟不上,还有一部份原因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利润微薄,这些都让手机代工业和加工业的经营越发艰难。
  一位内地手机代工厂负责人曾公开表示:“不要说2分钱一台手机了,现在有的手机代工厂甚至不要利润都会接单,因为不代工的话,几千万元的建厂费用都赚不回来。”
  在这股倒闭潮中,跑路似乎是一些地区老板常做的事。上述接近福昌电子工业园的负责人称:“像福昌这种手机供应商确实没什么前景了,但是恶意倒闭不好,很多潮汕和福建老板很爱搞这一套。”
  上述华为内部人士分析:“对于这些企业老板来说,公司赚钱能力下降,还欠了那么多的外债,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自己赚点钱就想着恶意倒闭了。”
  另有手机行业供应链人士评论称,类似福昌电子这样主打手机市场的塑胶五金供应商,多属于重资产模式,如果不能做到一线规模或者上市,生存状况会越来越艰难。
  而对于华为中兴来说,接连不断的供应商倒闭消息传出,会给整个供应商行业带来信用危机,未来华为中兴等或许会在这些供应商发放货款方面更加谨慎。估计以后很多企业将会要求供应商们现款提货,这将带给处境艰难、现金流不足的供应商更多恶性循环。
  (责任编辑:UX010)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每日重要资讯、突发新闻……我的关注,我点评,我做主。
16354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络可用情况发生变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