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概括及评论加评价

当前位置:
>>>新闻点评是用概括的语言对新闻内容进行评论,鲜明表达出自己的观..
新闻点评是用概括的语言对新闻内容进行评论,鲜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正确,态度鲜明,语言概括。(5分)自《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走高,步步逼近全国收视冠军《中国好声音》。现在一到播出时间,就有好多人搬着小板凳守在电视机前,乖乖地“听写”。奉为圭臬、僭越、户枢不蠹……这些词只根据拼音你能写对吗?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汉字听写大会在让人们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中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有益继承;在娱乐至上、歌舞当家的时代,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推广作出实实在在的努力。这样的文化担当,值得称道。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撰写时事评论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汉字听写大会的作用、意义来评论。我们经常都会遇到一些社会热点,其中包含一些文化现象,对此要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诉诸于文字就是时事评论。时事评论要抓住时事热点的本质,指出其进步性和局限性,并加以正确引导,促进社会向好的方面发展。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新闻点评是用概括的语言对新闻内容进行评论,鲜明表达出自己的观..”主要考查你对&&综合读写&&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综合读写:(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2)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3)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4)从题给的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5)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包括写节目串词、写主持人的开头语等等。 &综合读写教学:一、阅读:
1、广泛搜集材料,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在选取阅读材料时,可以是诗歌、散文、报刊、杂志、格言佳句,也可以是文章中某句优美的言辞或极富哲理性的语句,并利用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来提高阅读水平.教师搜集的材料学生感兴趣,就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教师应立即鼓励学生坚持阅读,要阅读一些好文章、好作品,指导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2、加强理解性阅读训练,引导学生多背一些课文理解性阅读训练就是要求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要理解透。这种阅读方式有助于学生对信息的记忆、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师要帮助和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去阅读文章,争取自己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文章。
3、读中讲,讲中读,加强学生诵读训练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式,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一项最基本的活动,应该贯穿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诵读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采用多种途径优化学生的朗读训练,讲读课文前,让学生带着课后思考题轻读思考,既而读通读懂课文。讲读课文中,边讲边指导朗读,老师再用亲切真诚的语气来范读,然后再指名读,再讨论理解,最后全班表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写作教学是一种综合训练,它既能从语言训练学生,也能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思维,加深对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作文教学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主要包括审题能力、立意能力、选材能力、谋篇布局能力、修改文章能力,而审题、立意及谋篇布局训练显得尤其重要。
1、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培养写作兴趣&&&&&&& 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摘抄、背诵好词佳句甚至好文章。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联系实际让学生学着写,引导多动手写作,进行课堂作文练习时要及时评改作文,品读优秀作文,多表扬写作有进步的学生。
2、分析教材中不同文体的框架结构,进行写作方法的训练&&&&&& 记叙文一般是记叙一件或几件事情,框架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等要素组成;议论文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说明文运用各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性质、特点、用途、方法等。应用文写作非常重要,学生步入社会后应用仍广泛。学生要多背诵各种应用文框架,掌握各种文体写作方法。
3、指导学生立意、布局、谋篇,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 记叙文要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表达生动感人;说明文力求做到说明的顺序要跟事物本身条理一致,要跟人们认识的过程一致,选择适当的说明方法,要有确切的事实依据;议论文要立意准确、新颖,论据充分具体有说服力,结构严谨,逻辑性强,便于读者理解。
4、加强即兴作文训练&&&&& 即兴写作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速度,增强写作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平时通过写日记、打油诗、广告语等来锻炼即兴写作。
5、把听、说、写有机地综合起来&&&&&&&& 说,是用嘴写文,是用笔写文的初级阶段,属于写的范畴。在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来巩固听的效果,加深听的印象。在进行说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写的训练。
发现相似题
与“新闻点评是用概括的语言对新闻内容进行评论,鲜明表达出自己的观..”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93655133439300093124006210937145889新闻题型阅读技巧及新闻高考题集锦(应试宝典)_中华文本库
第7页/共12页
例8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的这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4分)
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
解答本题时可以作如下分析: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很明确,大学生献爱心,这是善举,这一善举应当表扬,但现实情况却是这一善举却遭到怀疑、猜测,而且不是一两个猜测,是“乘客寥寥”!这实际上是反映出的是一个整个社会心态的问题,是整个社会在长期培育人与人之间的爱心上出了问题,以致于当人们真心去献爱心时,引起了人们怀疑或误解。也可以这样说,是“爱心”失去了成长壮大的“土壤”,没有了立足的根基,发展的动力。如果我们有一个真诚关爱的社会氛围,人与人之间真诚友善,互敬互助,那么在“爱心”的“土壤”就会出现,“爱心”的善举就不会遭此冷遇。
答案示例1:“爱心大巴”遭冷遇,大学生怀疑折射社会“爱心”现状。
示例2:“爱心大巴”遭猜疑,不是“爱心”“问题”,而是社会心态“问题”。
示例3: “爱心大巴”遭怀疑,大学生不信任感拷问学校教育,折射社会现状。
示例4:“爱心大巴”免费接站遭受猜疑,折射社会信任危机。
这是典型的常规型新闻点评题,根据评分标准可以归纳出答题要点,应该从以下两点入手:
1. 准确简洁概括新闻的中心事件;
2、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分析事件中反映出的问题实质 。
例9 点评下面一段新闻,要求:语句简明,见解深刻,是非分明,不超过20个字。
20世纪50年代,中央决策:要把火车修到拉萨。日,中央政府决定投资262.1亿元,修建青海格尔木至西藏拉萨的铁路。青藏铁路开工典礼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和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同时举行。日全线开通试运营。
点评:青藏铁路修通是中国经济实力提高的体现。
例10 下面内容表明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一些不同看法,你的观点是怎样的呢?请用问句的形式简洁地表明自己的观点。(4分)
孔子说,父母死要守孝三年。
《弟子规》:“丧三年,长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
有的学生对传统中的这种做法很不理解,说,守孝时间三年,耽误的时间太多了;不吃肉,缺营养,太迂了。
参考答案:若是身在守孝,心在忘恩,如何体现自己的孝心?只要谨记恩情,奉献社会,何愁报答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4分,观点鲜明,简洁而不简单,正反对比,问句形式
小结: 这是一道争议型新闻点评题,该类题目要点评的焦点往往集中而明确,无需概括事件,可单刀直入,鲜明地表明观点。
例11 据民心网3月17日消息:日前,沈阳市浑南新区党工委宣传部召开会议,部署了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组织知识竞赛,大力普及文明礼仪常识。(不超过30字)
点评:开展礼仪知识竞赛,创奥运良好环境,展中国千年礼仪之邦。
例12 点评:据民心网论坛日消息报道,日前,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文秘专业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正商讨如何“打劫银行”。原来,这是任课老师在 对之前布置的作业进行点评。该名老师两周前要求学生写一份“打劫银行”计划书,称目的是锻炼文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人力资源配置能力。“啊?不会吧?让我 们打劫银行?”这是学生
第7页/共12页
寻找更多 ""人民网新德里4月16日电
人民网罗马4月6日电
人民网新德里4月16日电(记者任彦)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16日开始第一阶段投票。印度南部喀拉拉邦以及东部、中部和东北部一些选区被安排在第一阶段投票。此次选举共分5个阶段,为期一个月。
第33条 - 第4条&&&&&&&&? [11月26日]
? [11月20日]
? [07月27日]
? [05月26日]
? [03月12日]
? [09月25日]
? [06月11日]
? [05月26日]
? [05月26日]
? [01月14日]
? [12月30日]
? [12月24日]
? [11月07日]
? [11月05日]
? [10月22日]
? [10月21日]
? [10月21日]
? [09月24日]
? [09月22日]
? [09月17日]
? [08月22日]
? [08月20日]
? [08月14日]
? [08月12日]
? [07月05日]
? [05月23日]
? [05月20日]
? [05月20日]
? [05月09日]
? [04月26日]
&&&&印度政党:&&&&印度政党之多可为世界之冠。根据印度选举委员会的报告,印度第一次大选时,全国政党总数为192个。第十一大选时参加角逐的大小政党多达443个。参加投票的选民达5.9亿。印度素有所谓“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之美称。美国人则把印度作为向发展中国家展示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橱窗”。&&&&印度选举制度:&&&&?印度选举按照划分选区方式来进行,每个选区选出1名代表议员。&&&&?下院共有议员545位,其中543名下院议员直接由选民选出,任期5年。&&&&?只有获得人民院过半数席位(即272席)的政党才有权组阁,成为执政党,其领袖出任政府总理。&&&&?如果在选举中出现没有一个政党超过半数席位的情况,那么要么是由获得议席较多的政党联合其他党派和独立人士,使议席超过半数,从而建立政府,要么是某一政党在其他党派的支持下组阁,但提供支持的党派不参加政府。
我们经过比较发现,印度2008年的主要经济指标与中国在1996年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相应数据处于同一水平,印度的发展状况不如中国是事实。但更关键的问题是印度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与中国差多少,这个差距并没有20年或50年那么多,而是十二三年。如果我们以2008年的印度GDP数据作为基础,假定印度未来保持至少8%的增长(这是比较保守的估计),那么印度2020年的GDP将与中国2008年的GDP差不多。目前中国的GDP大约是印度GDP的3倍,虽然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大的差距,但如果我们将数字上的差距转换成消除差距所需的时间,只是13年。13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1978年与印度经济自由化开始的1991年之间的差距。从一个更长的时间范围(2050年)来看,13年并不是不可逾越的。
责任编辑:杨牧&董菁联系电话:010-制作日期:从新闻伦理和实操的角度,如何评价《人物》杂志的《厉害女士》一文?
问题主要关注稿件本身,包括新闻伦理和稿子的细节部分以及所下的定论,不对袁本人的功过是非作评价。经过《人物》记者7天的实地观察和调查,我们得到许多与此前描述互相矛盾甚至完全相反的事实:在此前宣传中,袁厉害对她收养的100多个孩子一视同仁,关怀备至,视若己出。事实是,这些年,袁厉害的孩子以残疾程度和相貌,被她分为几等。“头等”孩子得以享受最好的照顾,而最需要照顾的下等孩子,一度同垃圾、苍蝇、大小便挤在一起艰难求生。此前,袁厉害对外承认的经济来源仅为20个孤儿的低保,并多次公开宣称没有一分钱存款。事实是,袁厉害做生意的名声在兰考几乎人尽皆知,所涉面之广,覆盖修路、圈地、盖楼、讨债、协调纠纷等领域。在一栋刚被拆除的非法民用建筑里,袁厉害就投资了45万元。此前,袁厉害对许多媒体宣称其没有房产。事实是,据不完全统计,袁厉害为自己和家人在兰考自建或购买多处房产,保守估算超过20套住宅。……人物杂志官微:报道中提及的关键事实是通过对核心当事人(包括袁厉害本人)暗访得来,并通过多信源交叉印证,有完整证据链支撑。文中提及信息所涉及的相关证据,本刊已作妥善保存。袁厉害女婿郭海洋对此文的回应:《人物》于2月6日凌晨所发的声明:《人物》于2月6日晚九点许发布的声明:《人物》于2月7日晚十点发布的声明:稿件全文:
按投票排序
早上开会时在手机上看完,仅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1、稿件预设立场迹象明显  多年来,当地政府与媒体将她打造为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好人”——高尚、善良、无私、贫穷而生活悲惨,秉持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道德标准,并不惜牺牲自己。  但经过《人物》记者7天的实地观察和调查,我们得到许多与此前描述互相矛盾甚至完全相反的事实。  ——“对,没错,我们就是要告诉你不一样的东西”。  这个出发点是否合理,我们暂不讨论,但一篇新闻稿件开篇就如此鲜明的把立场写在牌子上戳到地上昭告天下,这个不妥。2、记者主观痕迹明显  一方面,这个农村妇女缺少教育(小学一年级辍学),性格急躁、泼辣,有着朴素与善良的动机,另一方面,她精明、警惕、狡猾、心思缜密,自我保护欲望强烈。她熟悉明里暗里的各种规则,甚至是掌控媒体心理的好手,多数时候都能取得采访者信任,达成自身目的,并巧妙隐藏秘密。  “他们照样不收!”袁厉害恨恨地说。  ——每个记者在接受《新闻写作》教学第一节课时,就应该注意到老师会反复强调这个观点:对于新闻稿来说,形容词是天敌。特别对于一些话题敏感的稿件而言,堆砌形容词是危险的。  另外,稿件选取的照片有明显的丑化袁厉害个人形象的动机。3、行文表述不严谨,言论前后矛盾  他们患有重度脑瘫、重度小儿麻痹症或者重度白化病,连续多年住在兰考县人民医院附近一处名为“花园”的棚屋里,直到“花园”因为侵占他人土地被拆除。  ——这是在1月初就被其他媒体挖出来并且报道过的事实,与记者“7天的实地观察和调查”无关。  为了应对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事,她不得不事先做出判断:最好的孩子藏起来,最孬的孩子可以随时送走,不好不孬的孩子最好能够留下,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也只好送走。  ——当记者初次提到袁厉害对孩子的分类管理时,不满和鄙夷的情绪溢于笔端;而在追溯往事时,又使用“不得不”这个词。记者将“本我”作为一个主体代入稿件写作本来就是一个危险的行为,而当这个“本我”又在表述的过程中传达出立场摇摆不定的迹象时,稿件的可信度便随之急剧下降。4、采访信源明显偏少、可信度差  ——稿件中所有的实名、直接的采访对象为:袁厉害、养女盼乐、袁的小儿子杜鸣、杜鸣的养母(未提及姓名,很奇怪,直接采访到了为什么不写名字?文中没有解释)、兰考计生办主任王丽兰、“地皮主人和另外两名男性合伙人”。大儿子杜鹏、弟弟袁九星等人,未见直接采访的证据。除此以外,文中更多见到的表述是这样的:  曾多次到“花园”采访的前《大河报》记者林远(化名)说……  百度贴吧网友“可米秋”曾经见过……  摄影师卢广目睹过……  一名曾经送月饼给孩子的记者看到……  一位与袁家关系亲密的知情人称……  另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称……  对于一篇调查类稿件来说,信源的可信度是至关重要的。本篇稿件中匿名信息源、间接信息源的大量出现——并且都出现在“揭开你们不知道的袁厉害”的文字情绪下——不得不说,太损伤稿件的质感。稿件中花了大量篇幅描述袁厉害与福利院的往事,全文却没有一个字是对福利院工作人员的直接采访。7天的调查中接触不到一个福利院的人?接触不到你也应该写下来这个过程。5、小结  ——《人物》杂志的魏玲、习宜豪两位记者,怀着一颗扒粪的心,立志作出“与众不同”的“决定性”稿件。但记者本身的采访水平、写作功底和新闻基本价值观有问题,造成这篇不合格的作品诞生。  通篇读下来,这篇稿件的立意不是“告诉读者一个立体、完整的袁厉害的形象”,而是“我们就是要把袁厉害从神坛上扯下来”。采访、写作的不严谨,造成“并通过多信源交叉印证,有完整证据链支撑”一句完全未能从稿件本身的硬度上得到印证,更像是自己给自己打气的安慰话。  同时,经过一个月各家媒体的密集采访和报道,袁厉害这个人,早就已经不在神坛上了。袁厉害以及她收养的孤儿组成的大家庭,就是一个制度漏洞下的畸形产物。她的善心与私心,她的挣扎与生存,她在各级部门、机构之间的腾挪转移,早已经曝光在各个媒体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物》的这篇稿子炒了冷饭,虽然事情才过去一个月而已,但对于新媒体时代而言,这已经足够远。  再次,这篇稿子或许是用功了,但是用错了方向。对于一家有责任、有担当的严肃媒体而言,袁厉害的事情过后,应当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如何推进完善社会福利体系、完善领养收养制度等问题上,而不是对这个人死挖不放。袁厉害确实“神通广大”,但她无法改变这个体系。袁厉害确实“神通广大”,但对于媒体而言,搞臭一个人容易,还是推动一个制度的变革容易?  投机取巧、捏软柿子,试图刻意的走差异化报道来为自己制造话题,魏玲、习宜豪两位记者的报道手法、《人物》杂志的处理方式,令人不齿。  最后补充一句,这篇稿件放在大学的新闻写作课上,大概也是个不及格的货色。
我就不从新闻的伦理角度来说了,一是我不熟悉,二是我个人觉得这种新闻似乎不太涉及到伦理问题,简单说说我觉得这篇报导有什么问题吧。从头说,一篇报导要做到客观公正,或者,至少看起来是客观公正的,而这篇报导预设立场过于严重,标题配图就不太像话,故意丑化文章对象这种事儿八卦小报做做也就算了,既然要搞严肃题材的专题报导,就不要玩弄这种小伎俩。文章开篇的逻辑就有问题,媒体把袁厉害打造成完人,而这篇报导要告诉读者她不是完人——这很好,但是你到底是要反驳其他媒体,还是要揭底袁厉害?如果要反驳其他媒体,那么其他媒体的过失,关袁厉害本人什么事?又或者你能确认“是袁厉害在误导其他媒体”——但你要在文章里给出袁厉害误导媒体的证据或例子,文章中提到了一点儿,但分量太少,一笔带过,看下来感觉好像记者看到其他媒体夸袁厉害很不高兴,就故意去搞搞黑,我相信作者大概不是这个本意,但是文章写成给读者留下这种印象,实在失败。文章全篇没有可信的证人证词,也完全没能形成证据链,各个证词都又短又苍白,一笔带过,这是问题最大的地方,往好了说可能是记者没经验或者偷懒,往差了说甚至有编造嫌疑。“等级”一节中提到诸多事例——你都既然要举例子了,就应该用大量事实让读者信服,能不能详细列个表出来?有多少人被她放在身边?有多少人被他扔在屋子里自生自灭?这些孩子(或者挑一两个典型)是因为什么不被她喜欢?残疾?什么样的残疾?他们是怎样生存的?有没有多个证据或当事人访谈相互印证加深可信度?统统没有嘛,作者的每个证词都是轻飘飘的一句话。“有人说……”“我听说……”“一名网友说……”这样一句一句说下来,每句都是不同的人说的,每句说一件事,每句和每句之间又都不然太连着,好像一群人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话八卦,可信度猛烈下降。记者要代替读者去寻找真实,这一节中涉及到的人至少有20个,有记者有网友有路人有佣工,你哪怕能找到一个说个清楚呢,都能让整个故事鲜活起来,但一个都没有,每个人都是一句话,这让文章看起来就是拼凑了很多道听途说。“战争”一节更是莫名其妙,谁的战争?袁厉害和谁的战争?和福利院?那你就去采访一下福利院啊,如果福利院不接受采访你至少也要把过程写出来,有记者随行,那你找到那个记者啊,记者不愿意说你也至少可以写他不愿意说。但现在看起来这一节记者好像只听了袁厉害一个人说话,然后出于莫名其妙的反感就开始反驳,前一节至少还有点信息来源(虽然也是一笔带过),这一节里的信息来源就根本欠奉——又不是特稿,不必那么着急抒情吧?在我看来,“财产”一节是重头,里面披露了袁厉害有五处房产——在开篇的时候文章提到袁厉害曾宣称她没有房产,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对比,是个强化读者印象的好地方,但作者忽然惜字如金,开始罗列。房产中最重要的部分大概是那栋被烧毁的楼,这也是个非常宝贵的点,但是这记者完全没说明白,一笔带过,六处房产里两处是没疑问的——一处住了孩子被烧毁了,一处说要带孩子去住但还没住,至少证明这两处房产是为孩子准备的。剩下三处两处是给自己孩子的房产,一处是小儿子的养母的房屋——自己的儿子要住房,这天经地义,没什么可说的。如果说要找问题,那么应该关注的疑点是钱是从哪儿来的?谁出的钱?房子是什么时候买的?什么名义?你倒是多说几句啊。哪怕你惜字如金,至少可以把这些房产的价值加在一起给个数字,也好吓读者一下,一个一个列出来,不痛不痒,看过反而莫名其妙。另外“前后有20套房产”完全没证据,要么你就把她经手的房产都列出来,如果没证据的话就干脆别说,只说这么一句完全不顶事。文章中最关键的部分大概在于“集资45万盖楼盘”,如果这一信息被证实,那袁厉害身上的光环的确会被剥掉大半,但记者又把线索轻描淡写地放过去了,我还是那句话,别人说不说是别人的事儿,你问不问则是你的问题,哪怕你问了,别人不说,至少真实度也会增加,但这么重要一件事,一共不到200字弄完了,记者同志您的报导重点在哪儿?每个点都要说,每个点都说不明白,后面写到那栋房子的合伙人找到记者想要曝光——人家都找上门来了,您能多问几句么?至少把这一件事写清楚,就这一件事如果能弄明白,这就是一篇好稿件。但是集资建房这事儿最后也没弄明白。“神通”一节则把各种现象不加筛选不加加工一股脑堆到读者面前,其中包括:袁厉害办送养流程可以一路获得绿灯——这没问题啊,这好啊,这有什么问题么?袁厉害帮人办事会收钱——这至少算是个灰色地带,但……还是那句话,证据呀大爷,至少给个证据呀,她帮整个兰考做中介,您找不出一个拜托她办事的或者被她拜托办事的人么?您也说了百度贴吧里有人对她不满意,但您甚至没采访一下这个网友吧?只是把他的话转引了一下,这有什么用呀?袁厉害的孩子也都不知道她的经济实力——这很奇怪,但是孤零零地抛出来有什么杀伤力么?这个事实能说明什么?说明她不好?但这是人家家事,说明她扭曲?但你之前一直说她不好没说她扭曲,忽然冒出这么一个例子算怎么回事?里面甚至还提到了孩子的工资都要交出来让袁厉害再分配——那袁厉害理论上也是有可能用孩子们的工资购买房产的。这反而对前一节的说法形成了反证,看下来糊涂无边。实际上这个问题在其他环节中也存在,“战争”一节中把孩子分档管理那一段之后就是用20个孩子顶替低保名单,问题是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事件,分层管理是不好(合法不合情),用其他孤儿顶替低保名单是无奈(合情不合法),您把两件事放在一起说,唯一的目的只能是冲淡“分层管理”给读者带来的愤怒情绪。然后接下来的一段是她欠着超市钱——这仨事儿完全不连着呀,您到底想表达哪些信息呢?最后的病人一节也是莫名其妙……记者同志你想说什么?好吧袁厉害的实际情况和对外的情况不一样(虽然你也没说明白吧)但这是谁的责任?是袁厉害胡说你可以说是袁厉害自己扯,是媒体胡说你就举出具体例子,是社会病态把她塑造成完人你就……总之您得举例子呀,您不能把各种现象乱七八糟甚至自相矛盾地只是胡乱往出摘呀。她有没有难言之隐?有难言之隐的话到底是什么难言?袁厉害这个人可能是复杂和矛盾的,但您的文章不能也奔着复杂和矛盾去呀。到最后笔锋一转,开始说袁厉害其实也很无奈——您到底想怎样呀大爷。总之这全篇报导就是莫名其妙,看起来作者什么都想写,但什么都写不好,写到最后自己都糊涂了。按我的野路子经验,记者至少要把素材整理、精炼后再形成一篇文章,虽然文章基于真实,但是如何组织材料,如何呈现材料还是得用点脑吧,你总不能听到什么就一股脑写出来。作者可以没有立场,但你不能显得糊涂,总得知道你在说什么吧。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篇文章的话,我看就只有“袁厉害和你们想的不一样”而已——但这哪儿够啊?你不能到这儿就停了吧。换个靠谱点的记者,随便从“袁厉害其实很有钱”、“袁厉害用孩子当工具”、“袁厉害用收养为自己造影响力”、“袁厉害是兰考一霸”、“袁厉害能拿出45万盖楼”里面找出一条写清楚了,都是上等文章,但这作者只是随意挥洒莫名其妙的资料。然后还把“探访7天”拿出来说——这么大一件事你就探访7天,你还好意思说么?我不了解袁厉害和这件事,所以我站在中立的角度上看这篇文章,只是感慨这作者浪费了大好题材,他这篇文章里的很多部分都能写出好东西来,但他选了最屎的一种表现方式。==更新==今天看了《人物》周刊发出的第一篇证据,包含录音和文字记录。文字记录显示,在盖集资房、又被政府拆除的事件里,投资人”邵某“比较急迫地想借助媒体记者来解决这个问题,称袁厉害有股份,也出了钱,并给出了具体数额,而王丽兰则出于各种顾虑没有承认此事(但也没否认),袁厉害的女婿在采访中确认了”俺妈也赔钱了“,但是只有一句,并不确认数额。如果是我写这篇报导,我会抛弃其他一切章节把这件猛料彻底弄明白,哪怕用尽所有的页码。我个人觉得就凭这点儿资料,记者姐姐至少有三四成可能被这些兰考老表蒙了……万一结果真的如此,希望《人物》杂志不会轻飘飘地把责任推给 ”他们没对记者说实话“ 上。
很少读平媒的长篇了。但是,做为孩子的父亲,还是一字一句的看完了报道。袁厉害事的报道,涉及好几个敏感方面。火灾死亡孩子的名字,身世?火灾调查和责任认定政府和司法是否尽职尽责?国家对于弃婴的投入是否到位?对于民间收养,国家是否尽到了监督义务,和补助的责任?如何保证儿童受到人道的待遇?民间收养机构是否可以赢利?黑煤窑发财都可以炫富,收养残疾儿童致富却不能被社会舆论接受?可惜该文写的过于泛泛。各点全都涉及了,但是全都没有深入。媒体的力量不在于“证据”,而在于“说服力”。什么是“说服力”?要好的“说服力”,你也许需要把一个“证据”,从各个角度重复 100 次。该文摆出了 100 个证据,却用一个未公开的所谓“完整的证据链”来提供支撑,你觉得有多少“说服力”?本来,以上任何一个点,拿到深入和确凿的证据,也许就可以成为改变中国的力量。美国总统下台,自一篇报道始。中国废除收容遣送制度,自一篇报道始。日本给全部儿童免费医保,自一篇报道始。这些报道,毫无例外的有力,清晰,深入,触及事件本质。今天,我们没能做到“让孩子先走”。没能做到“让孩子像个人一样的活着”。这其中有各种理由,不能仅苛求报道风格。但是,缺乏一篇不够有力,清晰,深入,触及事件本质的报道,是否也多少有些关系?在中国这个大逆境中鞭策社会前行的媒体,不能太过平淡和置身事外。因为中国人本身已经太过平淡和置身事外了。“中立病”和“理性装逼”,都在削弱报道的深度和力量。和做社会报道比较,写科技报道要轻松的多。但是,也许,我的立场可以拿来和各位共勉。“长存不满,心怀喜悦。”
我认为本文和其他同行较劲的意思很大,有妖魔化的倾向,至少对中国现在的读者群而言。《厉害女士》(本文简称《厉害》)中,同样的那些材料,《南方周末》之前写出了一篇完全不同的稿子《兰考大火之前的“弃婴王国”》(本文简称《弃婴王国》)。对比下两边处理。1.袁厉害有没有用小孩牟利?
各媒体均报道,袁厉害从86年开始收养第一个弃婴(《厉害》写89年,存疑),至今,原先袁厉害生活较优越,但因为孩子太多,早期最困难的时候只能讨饭来照顾孩子等。兰考县民政部门从2004年到2006年9月底,对袁厉害的救助是:5900元、1200斤面粉、6床被子、8件衣服。2011年开始,有人举报袁厉害“非法收养”,袁厉害到民政局跑手续,民政局作了登记,给了她20个低保名额,袁厉害每月从民政局领低保共1740元。(均出自《弃婴王国》)
从以上数字,我的结论是,用收养骗低保,是个完全不合算的生意,因为这点政府救助和0差距不大。但《厉害》一文并没有提她从2011年才开始为弃儿领低保,每月仅1740块钱,却称“她手上有20个低保名额,却一时想不出20个正常名字……如果有孩子死了或离开,就会有孩子自动接替这个名字。随便是谁,重要的是能接着拿低保。”通过隐瞒这些详情,再加上最后那句话“重要的是能接着拿低保”,我认为是有强烈诱导性(甚至误导性)的说法。试图让读者得出“用弃儿骗低保”的结论。
其余指控,如名声带来捐助和与权力靠近的便利等,也都是近年的事,与其80年代开始收养的行为相比,这个阴谋论在论证上相当弱。
《厉害》文中关于弃儿牟利,其它的指控均只值一笑,但有一个重大的指控需要重视。
如果有无主空地,袁厉害就马上造铁皮房让小孩住进去,并以此要挟政府要地的所有权。
这是真的吗?我认为需要列出更多的详情。比如,哪块空地?谁住了进去?要到了没有?获利多少?政府怎么处理的?2.私生活?
这里主要描述了袁厉害把孩子分成“好”、“孬”几个等级,如漂亮的、心脏病、没有外伤的孩子,是好孩子,重度脑瘫、重度白化病、重度小儿麻痹等重残者,是孬孩子,区别对待,孬孩子生存条件很差(文中讲,只能做到有饭吃),好孩子袁厉害则给予更好的生活条件,比如送到亲戚家养等等。
我认为以上现象即便是真的,也很正常。偏心太正常了。这里有侵犯私权之感。但是值得重视的是以下三个新的指控:
(1).与福利院的“战争”。
《厉害》称,福利院从08年开始,每个孩子每月能申请1000元补助,所以态度大变,从拒绝袁厉害送孩子,变成过来要孩子。袁厉害决定最孬的可以随时送走,不好不孬的最好留下,好的藏起来。
文章暗示不好不孬的孩子与好孩子能够给袁带来收益。因此袁不愿送他们到条件更好的福利院,但却没有论证过程。
它与如下材料冲突:
a.因大火死亡的,有好几个脑瘫的1,2岁婴孩。这显然是“最孬的”,于袁厉害毫无收益可言。为何不送福利院?
b.《弃婴王国》称,2011年袁将几个白化病和脑瘫弃婴送开封福利院,对方拒绝。
c.同样据《弃婴王国》,2012年,当地医院还送弃婴到袁厉害家中,4月兰考市公安局民警出警时还送了位弃婴过来。难道民政局不去与医院和警方合作,收留弃婴孤儿?
(2).大火与她对“孬孩子”的对待方式有关。
《厉害》文称,失火时,她正在县土地局争夺土地。失火住南院的孩子是住宿条件很差的“孬”孩子。前者我没有看到信源,后者与如下材料冲突:
a.《弃婴王国》中,失火的南院里,其中两位死者,小雨:先天性心脏病,约5岁;扎根:兔唇,4岁。根据《厉害》文介绍的袁厉害分类法,小雨应该属于“好”孩子,扎根属于“不好不孬”的孩子。
把他们归为“孬”孩子,《厉害》中使用了一套循环论证:因为袁厉害不和孬孩子住,让他们住在花园和南院,所以搬去花园和南院,不和袁厉害住的是孬孩子。
(3).用孬孩子来骗媒体的同情和眼球。没有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厉害》文中用了百度贴吧网友的说法,对方目击:外地牌照的车辆停在袁家门口,袁给孩子洗澡是因为有人来捐款了,收养人看见孩子在床上随意大小便,头发很脏等。这个论据恐怕不是一个负责任的论据。这样的帖子我一天可以编至少10个。还是需要较为可靠的信源。3.财产?
文中指称,她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住着10万元的新房。医院门口的小摊和店铺。三处铁皮房。这几点都比较正常。且其他媒体也大多都报道过。
但是又指控说,她还拥有多达20套的房产。最后这个指控相当模糊。有些称是“袁家”财产,有些称“入股”,但未给出证据。虽然后来人物杂志称多信源,但我认为应该在文中体现出来。
另外,重要的是,哪些是合法财产,怎么获得的,这也应该报道。现在仇富心态较重。文中称袁厉害自己有钱不敢用等即为明证。
我认为,媒体不该再炒作或强调“富有”,特别是用讽刺性的判断煽动情绪,而是应强调是否来源合法。另外,到底有多少,希望给个说法,如果真的特别富有,那么和孩子的生活状况是有差距的,有虐待之嫌。如果不是,就不应该这么写。
早上起床的时候看到家里人手机上推送了关于袁厉害的文章,好像还是负面向的文章。我想大概应该是这篇了吧。看到这篇文章出现后我首先冒出来的想法是“啊,果然有来黑的了。”(注:“黑”在这里是指出现与主流报道取向不同的报道作品,没有褒贬涵义。)作为一个读者,我并不排斥这种“唱反调”的文章——一篇文章绝对公正客观不好实现,不同媒体的不同报道相对来说会组成一个更接近事实的事实:这虽然没法用定量的方法证明,但应该也是可以被理解的。以上是我的感想,下面我来回答问题:这篇文章从写作上看,相对于其他文章,塑造了一个更接近圆形人物的袁厉害:她收养儿童,但似乎又带有些歧视性的对待他们;他是一个淳朴的公民,但却又十分“精明”;她有收养孩子的善心,但是脾气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其实想想,这样的人生活中其实还是不难见到的,如果说我们看了这篇文章不适应,倒不如说是因为我们长期看到的新闻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扁形人物,面对一个“普通人”时有些不适而已。袁厉害实际上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没见到她本人,无法给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即使报道中的一切属实,那也正常不过。袁厉害首先是个普通人,其次才会是个名人,她在兰考需要生活,做生意什么的也属于正常。这些事情如果发生在不领养孩子的普通人身上,他人大概可以接受吧。这是一篇批评性的文章,同样有问题存在(我会在下面说到),但从整个报道环境来看,这篇文章与其他文章一起,形成了一个更为接近真实形态(而非事件的事实形态)的虚拟环境,代表了对应的一些人的意见,从这个角度上看,是可以接受的。从文章的结构分析,《厉害女士》的构思大概如下:她有歧视“行动不便”儿童的问题;她成为收养明星除了她的善心之外,还是地区部门、政策指向共同作用的结果;她的财产存疑;她擅长游刃于政府部门之间为自己图利;她的矛盾(不仅限于口述,还有内心的矛盾)这样的文路构思大概可以说成是类似于“社会任务成长记”的写法。从结构上看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抛开信源匿名不说文内的证据堆积也还算充实。至于前面几位朋友提到的文章逻辑上、证据上的错误,我觉得所有文章都难免出现,不必强求,至少在我看来,这篇文章的整个写作还是可以接受的。这篇文章存在的问题,在实务上的问题 已经提到,我就不再说了,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个稿件:从中立性上看,这篇文章体现出的倾向是不同的:其他的文章一般在弘扬正面信息、拷问体制上,而这篇文章则是从一个人物的个性特征上说,要说有矛头,可以说是将矛头指向袁厉害本人的性格特点上,这些特点让袁厉害在收养孩子的同时获得利益,而没对体制、地方有什么批评。这大概是《人物》的编辑方针决定的,但是总体看来,我认为这篇文章最终的结论是:“袁厉害并不是一个慈母,她同时是一个善于合纵捭阖的人”。而对一个人的性格的赞成反对,似乎并不容易回答。新闻伦理和新闻实务是要跟着实际情况而发上变化的:《公共舆论》中曾经提到过一战时期,各方国家都曾经严格控制新闻,造成每方的民众都认为自己国家的军队在前线英勇善战,大捷无败的假象,但如果按照今天普遍的真实性原则来看,这样的行为实在不可接受。这么看,新闻是难免要和政治关联,外部条件对新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国行动上是将新闻事业和宣传是放在一起的,“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当下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方向,因此,按照这样的报道方针,这样一篇批评性报道的出现是不适宜的,在我国这种“转型期”的社会环境中,需要媒体树立道德标杆,所以媒体的大多数报道大多偏向弘扬其正面形象,这样一篇文章,我想不应算作十分负面。另一方面是文章消息来源问题。文中使用了过多的匿名信源,这绝对会贬损文章的可信性,但是另一个方面,真的会有很多人愿意把自己的真实身份拿出去为这件事情做证吗?拿一个记者说,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这件事真的被炒火了的话,这个记者的职业生涯会受到如何的影响?趋利避害几乎可算作是本能,这种文章的有力佐证本身就更多地要依赖文章所在的杂志声誉以及写她的记者。另一个我认为存在的问题是,在个人判断力容易受到影响的情况下,这篇文章是否合适。一个意见多元的报道环境,需要有足够多元且独立的人去选择意见;人们在现在的环境下能否接受媒体出现一个这么现实(戏谑地说应该叫”现实到残酷“)的形象,还不可知;而且在当下急需道德标杆的情况下,这样一篇批评性报道是否值得推介。最终一句话,我的观点是:这篇文章是可以接受的。她只是展示了一个平凡人的另一面,尽管这篇文章有值得考量的地方。最后,我有一个小疑点:最后一段中,记者在跟访袁厉害的一周内,发现了袁厉害在送走捐款的人后会让儿媳妇数数给了多少钱,在一个陌生人面前做出这样私密的举动,我有点怀疑。整个回答写得比较杂乱,抱歉。我会再慢慢调整文章顺序。参考资料:(待写)
(之前的答案有些简单。年前一晚和朋友讨论袁厉害一事也到很晚,互相不能说服。重新把一些观点整理一下,算是对自己看法的一个总结和陈述。)1、对这篇报道的批评,主要集中于两点质疑。一是这篇报道提供的事实信息是否可信?二是这篇报道陈述事实的方式是否妥当?这两种指责体现于:“你说的没有证据所以不该这么说”与“即便你说的都是事实你也不该这么说”。任何对这篇报道的批评,需要区分这两件事情,而不能混为一谈。2、无论如何,这篇报道在表述和呈现上存在问题。这个已经是共识。《人物》在第三篇声明中承认:《厉害女士》一文“负面信息更为凸显,欠缺平衡”“报道存在信息源交代不完全和形容词使用不当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是否可以扩大为新闻伦理,有待商榷。我们是否可以绝对的说,报道不应该使用形容词,或者有态度倾向的形容词?事实上,我们对待绝大多数报道,特别是一些符合我们期待的正面报道的时候,并没有用这样的标准去要求他们。3、为什么要关注袁厉害的财产问题?是否侵犯了私权?袁厉害的财产状况并非是一个私人问题,而是一个公共问题。首先作为一个从事慈善的人,经济问题本来就要受到监督,要考量她是否通过收养的儿童直接或者间接、主观或者客观地获取个人利益了。第二,要考量整次事故中,她是否已经尽力了,还是疏于照顾,她是否应该负相应的责任。比如一个母亲,如果没钱给孩子买棉衣,孩子冻死了是悲剧,大家应当捐款。如果她有钱有条件,因为主观上不愿意买棉衣或者大意认为没有必要,给孩子冻死了。这个母亲是否应该承担后果?抚养弃婴是好事,但是至少要抚养尽心。如果连弃婴的生命权都没有保障,甚至不愿意把孩子交出去,性质就完全不同了。因此在这个逻辑下,出了事故死了七个小孩,袁厉害毫无疑问是第一责任人,她需要证明的是,自己已经尽力了,没有能力提供更好的照顾,并且交给政府政府不收。事实上她之前给媒体传达的,或者是大部分媒体选择性表达的就是这两点,以获得人们对袁厉害的谅解和支持。那现在《人物》针对这两点进行质疑和调查当然是合理和有价值的。4、《人物》提出的观点和描述,是否具有充分的事实依据?这个问题应该分成两部分看。第一,他们在报道中是否呈现了充分的事实依据?第二,他们是否掌握了充分的事实依据?从文本来看,正如他们自己承认的那样,报道中的事实依据是不完整的。不能构成所谓的铁证。但是作为媒体而言,这些信息已经足够构成对袁厉害的质疑。因此整个问题也就可以定义为不够严谨,而不是什么根本性的大错。而随着事态的发展,和《人物》不断披露的信息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可以构成对袁厉害的财产等问题进行直接的质疑和批评,甚至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形成判断。而在文本呈现的时候,不能完整陈述所有已知的证据,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读者花钱买的是一本报道杂志,不是一本检察院的公诉书。如果袁家人认为这个报道有事实性问题,他们完全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声誉。剩下就是双方举证的问题了。相信随着事件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事实和证据。那时候再做评论不晚。而在事实还不确认的情况下,旁观者对其中一方大肆进行批判和道德攻击,而非技术性问题的探讨,就显得极为不妥了。5、如何评价袁厉害?即便是《厉害女士》一文,也没有对袁厉害进行全盘否定。而是希望表现一个真实的,现实中的人物。只不过相对于过往的正面报道,这篇报道的负面信息更多更集中,表述也存在一定的欠妥。即便如此,读完之后,我个人对袁厉害也没有极为负面的印象和评价。我看到的是一个有着最本能的行善动机的人,也是一个有着相当手腕和生存智慧的人。在对《人物》的批评中,有很多人表达了对袁厉害行为的宽容和理解。但是这并不构成对每一个人的要求。仍然有人可以对袁厉害的一些行为不宽容不理解。这种不理解也不能形成被批判的理由。而事实上,也许这很苛刻,但是我们必须要求:你可以不收养,但是你一旦收养,应当对这些孩子负责任。不应该因为自己的疏于照顾而让他们被火烧死!我觉得相比于所谓的新闻伦理,这个应该是更为重要的慈善伦理。对于自己收养孩子的生命权的保障,真的不是本不该承担的责任。而且在这7人之外,之前是否有孩子因为疏于照顾夭折,也未可知。当然我们可以说,袁厉害不收养他们可能也会死。但不意味着可以简单地断定,这样粗放式的收养就是在当时情况下最好的解决方案。6、我们是否应该在批评袁厉害之前,先批评政府?当地政府在整件事件中是否有失职和渎职的行为,是应当被重视和考虑的。不能拿袁厉害来作为政府责任的挡箭牌。但是,同样的,我们也不能用政府失职作为袁厉害应负责任的挡箭牌。这两者应当是独立的。《人物》通过这个报道,并非只是在针对袁厉害,而是在展示目前我国民间慈善的现状和困境。近年来民间慈善的乱象时有发生,这同样和国家在这方面的制度规定落后有关。希望整个事件能够对这方面的规范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7、目前为止,对《厉害女士》一文的批评是否合理?对于《厉害女士》一文的批评集中于3类。第一类是少部分的从新闻专业和技术的角度,对报道的技术性问题提出了商榷和批评。目前为止,《人物》对这一类批评是开放和接受的。第二类是带有一定情绪的,带有一定苛责的批评。其中举得一些例子不乏吹毛求疵。试举几个我在这里看到的例子:“他们患有重度脑瘫、重度小儿麻痹症或者重度白化病,连续多年住在兰考县人民医院附近一处名为“花园”的棚屋里,直到“花园”因为侵占他人土地被拆除。”  ——这是在1月初就被其他媒体挖出来并且报道过的事实,与记者“7天的实地观察和调查”无关。” 被其他媒体报道过的事实就不能陈述了?“闻讯赶来的合伙人之一王丽兰见到记者,便开始讲述一个“好心人帮助袁厉害盖楼”的故事,编到一半,她发现之前其他合伙人已经和盘托出实情,只得离去。”——“编到一半”为什么还能托出实情? 这大概是连原句都没有仔细读懂。“与此同时,各大网络论坛中,推举袁厉害为“感动中国”候选人的声援帖声势越来越大。截至记者发稿时,“天涯论坛”的声援帖有248条回复,帖中写到袁厉害“比雷锋更让人感动,比焦裕禄更加伟大”,“不是凡人,而是活菩萨”。”——各大论坛,为什么只有天涯? 这个质疑最为经典,不知道原作者认为需要举几个例子才能体现各大论坛,万一记者理解的各大论坛和你理解不一样怎么办? 此外,还有最近传播较广泛的那个《人物》记者“篡改”袁厉害话语的职责。《人物》第三份申明已经强调,是两份不同的采访原话。事实上,这个批评者都没有耐心看完所有给出的证据和录音,也不愿意想想是否有其他可能,就直接暗示记者篡改,还被大肆传播。其动机是否也可以称作恶意? 而第三类,则是赤裸裸的人身攻击和批判。在《人物》的微博留言板中的一些留言,简直有一股无法掩盖的乌有之乡和反日青年的气息,令人震惊。@石扉客 指出:“任何时候,警惕民粹,应更胜于警惕媒体的报道偏差。”如果不用民粹这样的字眼,至少也是一种被泛道德化气氛所绑架的不理智情绪。 有趣的是,同样是对“慈善家”陈光标的发家史的揭露报道,我们饶有兴趣。而对袁厉害的状况的报道,我们却出离愤怒。所以,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这些对《厉害女士》提出激烈批评的诸位,到底是愤怒于这些新闻伦理和原则?还是愤怒于他们和你的观点不同?
同样作为一名记者,先说一句,其实写人物挺难的。记者这个行当,要做到完全客观中立可以说完全不可能。尤其在采写人物时,即使很好的克制了自己感性判断,也必须用自己的理性过滤、筛选、组织出报道,呈现给读者。而且,即使所采之人会是一个人见人钦佩的人物、褒扬本身就是客观描写,落笔时还是得再三掂量,抻着点写,不能太过,恐有不客观之嫌。So,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选择;一旦有选择,就难讲什么不预设、要中立了——无奈,科学目前还为教会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潜意识。就这篇文而言,有一个发心是好的:希望呈现一个尽可能全面一点的袁厉害。大量外围采访,密切的直接采访,都有。各方证词摆出来,有对立面的质疑,也有辩护方的申诉。诚如开头所述,她就是一个平凡人,在那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她被生养的有感动常人的一面,也有自私自利的一面。在生存和生活面前,她在利他和利己的中线上忖度徘徊、伺机而动。抛开这个发心,看看这篇文章的具体技巧,确实不那么尽如人意。比如,涉及记者个人观点的价值判断用词过多;匿名引用是不可避免,可以理解,但文中给的大批匿名引用,好像现场你一嘴我一嘴;材料串联散乱,有种写到哪算哪的感觉;看完全文后人物形象并不清晰。另,我实在不喜欢这个题目。“女士”是个不太接地气的词,用在此处是反讽还是别有寓意?最后,说几句公道话,如果所言属实,这年头肯踏实为一篇稿子调查一个星期的记者,还是值得学习的。轰动事件之后,媒体一哄而上,或如文中所说“不忍追问”,或明明就是自己偷懒,以至写出的报道事实千篇一律,烦不烦?你可以不给出观点判断,但起码的立场是要有的吧,尽可能接近真相的立场总该有吧。在这一点上,这篇报道起码比很多报道过袁厉害的其他媒体要好了。
新闻报道是反映事实。而中国的事实,远比你见到的、想象的,更糟。在中国,新闻伦理若是去宣扬真善美,欢迎订阅《环球时报》。确实从客观描述上来说,该篇报道有硬伤。但在微博转了一圈,貌似大家愤怒的重点不再这里哦?兲朝的国民教育还是很成功滴嘛。
读完,有如下感受——1,重大稿件应该是编辑和记者共同完成,所有消息来源要分层次,备案,随时交流采访进展,做出下一步行动方案,多少信息源可透露,几个需要隐藏,必须有明确区分,这点上,此文做得不够详尽;2,比之前报道有进步,至少呈现了人物和事件的复杂性。但在核实信息来源无误的基础上,如何编写此文、如何呈现采访结果,是个问题。这篇文章的叙述逻辑不紧密,前面的孩子分级,和后面的战争,到底什么关系?十几年间的故事如何递进,之间更复杂的关系,没交代特别清楚,所以有些读者读起来会觉得零散、糊涂;3,开头部分的写法尤其值得探讨,预设了之前报道的正面立场,并给出此文的相反判断,事实上读完是个复杂感受,并无黑白对照的感觉。如果希望尽可能呈现真实,那么开头不应做此处理;4,和大部分社会新闻的报道相比,此文还是有可取之处,涉及面较广,视野层次也有些想法,但执行不够到位,乃至出现一些不大合适的主观判断。新闻事实之间需要评述穿插,但这种评述和主观判断还是有区别的。如果采访得来的料属实,那么目前的呈现,有些可惜了。5,前面有观点认为七天采访在当今时代不容易——七天基本是新闻报道的调查底线了。。。怎么在网络时代,成了不易了?可见媒体从业者的心态普遍有多么急躁。
只要是将真相 客观的、没有偏见的真相 展现给公众这篇报道在价值观上就是正确的让我们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是不是聚焦到整个体制的问题上不同的媒体有着不同的方向公众有知情权了解一个公众人物的另一面也是一个角度以《人物》这样的严肃刊物来说,是有自己比较严格的审读流程的所以 对于匿名新闻线索的来源问题我个人倾向于持一种有保留的信任态度因为既然这篇文章敢于出现在公众面前则他们的消息来源应该会很可靠,并且经得住内部审读流程的challenge至于为什么持保留态度也是因为这篇文章还没有完全出现在印刷品上还只是网络上的提前速递至于大家对于行文的质疑我个人还处在观望的态度至少《人物》杂志的审读应该还不会如此不堪~~~
楼上很多回答切中要害,先不一一表示赞同了。我来说两句不中听的吧:我不相信记者做了详细的调查并且确实地验证过这些证据的来源及真实可靠性,这绝不仅仅是表述能力和组织能力不过关的问题。新闻报道中允许有“不那么客观的事实”,但字里行间也看得出探寻的脉络,本篇报道却不然。文中有很多立场清晰的表述,但论据并不足以支撑这些结论,造成了很大的割裂感。我不会默认记者心存“职业道德”,因为说实话,记者是没有被规定职业操守和道德的,虽然不至于以恶意来揣测事情的真相,但也最好不要高估陌生人的职业水准,单纯以观感和结论说话才客观。08年汶川地震时某电视台的记者住在酒店里连线演播室报道震区现场的荒诞一幕,如今宛在眼前。
目前互联网上的版本和纸质版本并不一样,网络版本有删节。但从文章的措辞来看,例如“狡猾”这样的词语让大量的调查资料黯然失色,这种细节的失察是很伤内容的。而且内文中一些观点的逻辑佐证并不严谨,有不少漏洞。一些信源的可靠性也并没有给出足够有力的解释。但无论如何,肯实地调查总是比N多媒体坐家里转载好。现在就等该杂志所说的要放出的证据吧,看看怎么解释
支持飛魅之餘,我從這件事及一系列討論看到的,是中國新聞傳播學術和教育的極度失敗,以及民眾對新聞自由的極大曲解。這樣的話,中國嚴肅實事媒體幾乎不存在可看性和參考價值了。
几乎完全不能同意前几名的回答。有空我展开说。谈到新闻,都说要客观、中立,都没错。但"客观"有八种写法,你懂其中几种?把风格不同理解为高下之别,本质是没见识过好东西。类似写法普利策得主几十年前就玩过了,觉得这都算预设立场,合该你看一辈子新浪新闻,在中国大学课堂学一辈子新闻写作。最看不上的是排名第一飞魅的回答,猜测"动机"是最糟糕的评论手段,因为动机无法被证实或证伪。再随手举一例:"对于一家有责任、有担当的严肃媒体而言,袁厉害的事情过后,应当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如何推进完善社会福利体系、完善领养收养制度等问题上,而不是对这个人死挖不放。"仿造句:对于一家有责任、有担当的严肃媒体而言,郭美美(陈光标)的事情过后,应当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如何推进完善社会慈善体系、完善捐助制度等问题上,而不是对这个人死挖不放。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文章。从细节上说,写的人立场太明显,用语太情绪化,这些都估计是写的人经验不足。(也就是说,技巧不足而已,这些是可以成长的。)判断一个新闻文章的好坏,就如同判断一篇科学上论文的好坏一样,不是技巧,不是老滑,(这不是写散文,随笔)。而是看之后的新闻被迫都要以该文章为基点,被迫对比,被迫回答问题,这就是科学论文中的引用。无论你赞同还是要批判,以后谁写袁厉害,你必须要引用这篇文章,你绕不过这篇文章。这才是好新闻文章的核心所在。
补充两个题外话:1.《人物》第一期的时候我的感觉是太喜欢主观表述了。几乎每个访问前面都有一个P的“记者观察”或者“记者手记”,堆砌自己对受访者的主观感觉。在柳岩一文中尤为严重,柳岩一句话记者要解读300字。硬找话题硬拉卖点硬贴标签,非常牵强。2.社会新闻往往越挖到最后情节越复杂,而公众记住的只是标题留给他们的简单甚至粗暴印象。几乎没有一个普通人能说清楚一桩复杂深度新闻的来龙去脉,即便炒得再热。新闻需要真相,新闻也需要让公众知道真相。如何把自己所知道的复杂的事实有效传递给公众?我能想到的方法暂时只有有效的编辑语言,例如提亮细节、图表。正是因为大家都没耐心弄清真相,粗暴做耸动标题、炒冷饭、说片面事实的人才有机可乘。
对于人物杂志的对袁厉害的报道,我最注意的地方是2008年开封福利院是否真的要袁厉害将她收养的那些孩子送到他们那里去。对于此事,双方都各有说法,福利院的说法是袁厉害只愿意将身体有残疾的孩子(所谓的孬孩子)送过去。袁家(主要是袁的女婿)的说法福利院要求种种出生证明,种种刁难。他们收养的孩子都是弃婴,没有办法出示那些证明,所以没有办法把孩子送到福利院。我较为倾向于福利院的说法,因为这一情况除了人物杂志的报道外,还有《命若垃圾》这篇报道可以佐证。换句话说,人物杂志的报道并不是孤证。
这个事实之所以重要,因为它大概可以证明,袁厉害是不是有把收养的孩子牟利的动机和行为。如果福利院的条件好,而袁厉害又不愿意将孩子送到福利院去,除了袁厉害舍不得孩子的原因以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了这些孩子,袁厉害就失去存在感。试想一下,因为收养孩子而被他人所关注,所尊敬,还带了其他好处的袁厉害,一旦身边没有一个孤儿。她的光环就会逐渐地褪去,名人效应也会不复存在,伴随她的可能是巨大的失落感。开始的时候,袁厉害收养孤儿的原因比较单纯,到了后来,袁厉害收养孤儿的原因比较复杂。这个结论大概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袁厉害在收养孤儿之外,怎么赚钱,甚至怎么利用她的名声赚钱,她对钱的态度是什么。这一些,我觉得都是无关紧要的。很多网友说得对,一个人作慈善,不是说就得一贫如洗,就得分文不剩。这种要求不符合现实,也违背基本人性。
更重要的是,她收养的那些孤儿是不是因为她的收养生活而变得更好了。人们对袁厉害的种种赞美和肯定,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如果说福利院真的能提供更好的条件,而被袁厉害拒绝了。那么袁厉害式的收养可能真的是有问题的,是应该被质疑的(这种质疑当然不是把政府的责任完全撇开)。
弱势者并不具有天然的正义。一个做好事的人的动机也不尽可能皆为善。对于人们的行为,我们除了有同情之理解之外,还应该提出种种可以改善的空间与可能性,而不是一味的袒护或者指责。
今天看到张志安老师在13年对这篇报道的点评,发到这里,给大家分享。张志安:杀鸡的刀难杀牛,对《人物》杂志《厉害女士》报道的看法
近日,《人物》发表的《厉害女士》报道,由于披露了她拥有多套房产、投资拆迁楼盘、区别对待收养的孩子等诸多事实,而引发微博上的热议和批评。批评之声主要有类:一类来自媒体人,指责这篇报道不专业,试图独家揭秘、却没有掌握足够证据,而且报道倾向性太强、不够客观中立;一类来自网友,主要质疑这篇报道的动机和手法,认为不应该如此恶意打击一个公益慈善人物。  《人物》杂志2月7日晚上发布《声明》,强调《厉害女士》报道具有信息完整性,但也承认了一些不足,比如“负面”信息更为凸显、欠缺平衡,存在消息源交代不完全和形容词使用不当问题,因技术问题导致报道遭遇质疑、编辑层面须深刻检讨。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教授在微博上转发这份《声明》时,点评说:支持从新闻专业与新闻伦理层面的反省和讨论,“《人物》有检讨,但与‘正视、重视’还有距离。”  总体来看,这篇报道的视角是好的,至少是独特的、有启发的,而且,报道也披露了厉害女士在公众场合隐瞒财产的重要事实(至少是口头上没说真话),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  关于厉害女士可能投资拆迁楼盘的事实,报道采用多个消息源(人证)来进行相互交叉印证,至少说明报道对事实的处理态度是比较认真的。从专业的角度探讨,咱们可以质疑,这样的消息源无法足以证明问题,但肯定不能给编辑部下什么“诛心之论”。那么,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笔者认为,这篇报道的主要缺陷是“用杀鸡刀来杀牛”,即:以人物特稿的方式,去操作了一个调查性报道的题材。这的确是充满风险的挑战。  通常的人物特稿,尤其是没有直接利益冲突或矛盾的人物特稿,借助多方的“口述材料”,加上记者的社会阅历、对人物成长经历及性格特征的把握,甚至记者不失主观却充满个性的判断,辅之以文学性的笔触,能够写出一篇好看又厚重的人物特稿,揭示其复杂而多元的性格或人性。但如果是调查性报道,尤其是针对一个热点人物,所写的人物特稿又试图挑战公众对其的普遍认知、试图披露人所不知的内幕信息,那就必须按照调查性报道的取证方法来调查、来写作。  调查性报道所试图逼近的“真相”,必须靠证据(书证、物证而非人证)来完成,多方口述的材料既无法替代物证,也很难形成关键证据链条。因此,在调查记者看来,口述材料是最靠不住的,哪怕再多人说话,有时候也没法说明问题。特别是在暗访情况下,还无法请口述者对口述材料进行签字确认,因而存在更大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法治题材、财经题材的调查性报道,都要依靠交易合同、工商资料、法律文书等。以此为参照,《厉害女士》这篇报道中,作者想要证明她在利用孩子谋取私利,就非常难,报道提供的材料并没有坐实这点。所以,容易出现同行和公众的质疑也不奇怪。  此外,按照一般的人物特稿来看,这篇作品的写作上也有一些逻辑问题。对一个做慈善的人物来说,这篇人物特稿的语气、立场显得比较主观、批判性情绪比较苛刻。比如,分类赡养孩子是否就有道德瑕疵(普通人去福利院领养孩子的时候,大概也会更喜欢找健康的、好看的?);比如,做公益慈善和自己置办房产之间是否有矛盾?想想看,即便厉害女士有那么多房产,她如果辩护说,这些房子很多没办产权证件,不算我的;另一方面,她还可以辩称说,我是害怕公众对我失望、希望维护好的形象、更多地筹集资源才没说实话的,公众不是很容易宽容和原谅么她?  这篇《厉害女士》报道,之所以反响如此之大、质疑如此之多,跟多数公众对这样民间慈善英雄的普遍好感有关。在公权力救济不力的情况下,厉害女士的做法首先是令人钦佩的,公众很容易抱以同情和感激。换个角度想,如果我们作为读者,对慈善人物本来就没有至高至善的期待,也未必就会因为读到这篇报道而产生的心理落差。  当然,厉害女士这样的“英雄”,当然也是可以质疑的,不过,质疑要有严密逻辑和证据链条。如果要进行批评或“揭露内幕”,则需要非常审慎,尤其需要缜密调查,靠大量核实的证据来建立因果关系。其实,真正解读和把握一个有争议的公众人物,必须将人物还原到多重的人际网络、复杂的行业状况和特定的区域生态结构中,由此才能超越简单的道德判断。  如果要反思和追究这篇报道的责任,《人物》杂志编辑部在把关的时候,确实存在不到位、不专业的地方。之所以产生“刀法用错”的问题,从生产过程角度剖析,或可这样推测:杂志介入报道的时间比报纸要晚,同题竞争情况下如何取胜,更多靠新发现的事实或者新捕捉的角度。这时候,编辑部获取到厉害女士隐瞒房产和投资的信息,判断可以就此做出新鲜视角的报道……于是,就顺着这个独家角度进行谋篇布局,从而用力过猛,把调查性题材做成了人物特稿。  值得一提的是,微博实在不是一个探讨专业话题的理性空间。公众舆论和道德批判很容易快速渗透、裹挟进来,从而导致——明明试图在探讨事实、却变成了探讨动机,明明试图在探讨报道本身的问题、却变成了探讨慈善人物是否应该被这样伤害的问题……作为观察者、批评者,我们不要对微博上的专业问题探讨寄予过高期待,更不要对中国新闻界在争议话题、事件的时候在网络上形成话语理性、专业共识抱有太高期待。  评价一本杂志,如同评价一个人,要看整体的、长期的、持久的表现。《人物》杂志改版以来,拿出那么多好的人物报道,还具有超越人物个体记录、为时刻镌刻心灵史的高远目标,这些都是令人钦佩的。听说这篇报道的作者,都非常年轻。对她们,我们的要求不能太苛刻,批评也不能过度。我们在她们这个年纪,恐怕很难有这样的独到眼光和写作能力。人哪能不犯点错呢,记者也是人,不能因为一篇稿子的问题,就影响一个好记者的成长。所以,尽管我对这篇《厉害女士》的作品也有批评,但是对这篇报道的作者依然充满期待,对《人物》杂志同样充满期待。  总之,我们可以进行业务探讨、可以批评这篇报道,但我们不要过度苛责、更不要道德谩骂。如果我们用这种苛责的姿态来审视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是当事人、面对过度质疑而采取反击或回应,又会如何因为爱惜自己的羽毛而保护自己呢?
选择性媒体角度的选择性,媒体对人物用词的主观选择性,每个人都应该从现实出发,站在别人的角度。袁厉害是有缺点和不足,而你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观点,及对社会正面的态度呢?尤其媒体。
任何报道,只要预设立场,足以一票否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闻联播概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