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哆辣加字淘宝起店名名。前后加一到两个字就可以了。各位帮帮忙

八十八分之一| 从臭豆腐到羊杂面——用文字记录上海的生活(09.1.19)
  No.1 从臭豆腐到羊杂面臭豆腐是垃圾食品里我最喜欢的一种。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就喜欢炸得金黄的臭豆腐配上红灿灿的辣酱。以前我家附近有一个很受我推崇的臭豆腐小摊,卖臭豆腐的是一对父子,他们的辣酱特别好吃,特别过瘾。吃多了,和他们就熟了,没事还边吃边聊天。小老板是很奇特的人,几年前还在北京玩乐队,跑过中国很多地方,有时候没客人,他还捧着书在看。后来他们的臭豆腐摊不见了,我以为他们回老家了。就前几天,面试完回家,经过金沙江路那家以前叫塔克里玛干现在叫买买提的新疆馆子,又馋了,打算去吃羊肉串。就在街对面等绿灯时,看到了小老板也在等羊肉串。本来还有些忐忑是不是认错了,过了马路,听到他在打电话,说着上海话,我迟迟都不敢相信,以为自己认错人了。结果他打完电话,倒和我打招呼了。我的天~没认错啊~小老板原来和我一样,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就是他和我一样说惯了普通话,性格又不像上海的,所以完全没想到。吃完了我的3串羊肉,小老板又请我吃2串,他果然很北方人,就着羊肉串,喝下了一瓶二锅头。他说他和老头子在芝巷小区那儿开了店卖手工羊肉面,让我有空去吃,说知道我一定会喜欢。我说羊肉大热大补,春秋皆宜,他乐坏了,说只有老吃羊肉的人才晓得这说法,而且我说我更喜欢羊杂,他更乐了,果然是同道中人。第二天一起床就兴冲冲去了他们的小店,其实走路过去的距离和我走到真如羊肉馆差不多。小店是真的小小的,破破的,叫了一碗羊杂汤,一份饺子。羊杂汤上桌,几乎满满一碗都是羊杂,半透明的乳白色汤水,飘着青绿的大葱末尔和香菜,喝一口汤,有羊肉的清香,和我在大连喝的街尚羊汤一个味儿,味道还要更浓郁些,货真价实用羊肉炖的汤头。羊杂多得吃不完的样子,拌上辣子,满嘴溢香,喝了一半还给加汤。饺子是猪肉陷的,很饱满,很有家里自己包的饺子的感觉,实诚得很。没几天又忍不住了,又去了他们那儿,叫了羊杂面。比羊杂汤更让我惊喜,煮得很有嚼劲的宽面,面上盖满了羊杂,看起来就是很热烈实在。羊杂面里一定要加入辣子,喝一口汤,咬一块羊杂,吸一根面条,暖暖地到胃里,额头上都冒汗。羊杂很新鲜,羊汤很鲜美,其实好的羊肉是没有膻味的。小老板仍旧是会周到地来加汤,实在是面和料都太多,反倒显得汤不够喝了。一碗8块钱的羊杂面,让我整整一天都没了饥饿感,心满意足之余很有在北方吃饭的酣畅淋漓。在上海,真是很难吃到如此豪气云干的感觉。有时候想想人和人真是很有意思,当时和小老板聊起来,全因为某次他突然问我:“你是不是很喜欢听摇滚的?”同类的气场一定很接近,厚厚。羊杂汤饺子羊杂面No 2 游乐场还没有读书的时候,爸妈和外婆老带我去西宫玩。“西宫”现在已经成了和七浦路一样的名词,那时候的西宫在我眼里却是有着激流勇进和勇敢者转盘的好玩地方。城市的童年很乏味,就只有从顶端俯冲而下,溅得满身水的激动,还有一点儿都不刺激的转盘,居然能让我每周玩一次,还乐此不疲的。再大一点,跟着学校的夏令营去了早已不健在多年的江湾游乐场。在江湾游泳池差点淹死,可是游乐场却异常愉快。第一次知道有过山车这东西,老师说我们太小,不让我们玩,只好站在边上,眼红地看着高年级的同学和老师玩得心惊胆战。所以在玩海盗船的时候,我好开心,原来心悬起来是这样的感觉啊!紧紧地抓着身前的扶手,大气不敢出,眼睛都不敢睁开,下来了还要逞英雄,说不害怕,眼睛一直睁着。有调皮的小男生对我说:“刚刚你的小裙子都飞起来了。”大一点了,春游秋游有了去锦江乐园的项目。可是,老师仍旧不让我们玩过山车和勇敢者转盘,说我们太小,我记得,是小学三年级。从此,我的游乐场情结被狠狠地种下。我天天巴望着快点长大,可以名正言顺地坐到过山车上。初一秋游,锦江乐园。我终于,终于有生以来第一次可以玩过山车了。向上攀援的过程很美妙,缓缓地让人想睡着,在顶端停留几秒就似在积蓄着爆发的力量,不由分说地猛然往下跌,感觉心脏都要跳出嗓子眼了。紧闭着眼睛,可又觉得这样很亏,就鼓起胆子睁开眼睛,乖乖……正是我人倒悬着的那刻,天地都转了个儿。结束下楼梯的时候,双脚都有些儿软,心怦怦乱跳,乖乖,这玩意儿真有劲啊!后来,陆续有环球乐园、福禄贝尔这样的游乐场相继落成,直到它们相继关门大吉,我都没有去玩过。家里很穷,根本负担不起这样的玩乐,只能很羡艳地听那些去过的同学口水横飞地说着有多么多么好玩。晚上睡觉做梦,经常梦到一脚踩空然后急速下坠。长大了才晓得那其实是我在睡梦中长身体,可对那会儿的我来说是一种最好的体会下坠感的弥补。进了大学,每到放假总要和三俩好友想着去哪儿玩,一年寒假,心血来潮说去锦江乐园吧!锦江乐园的游艺项目看起来都很陈旧的模样,我们买的联票,说连坐三次过山车本就回来了。那是我第二次坐过山车,选了车头的位子,不再闭着眼睛,放肆地随着旋转、下坠尖叫。把乐园里所有能把人转得晕头转向的项目都玩了遍,疯得像个孩子。再后来,有嘉年华来上海了。全是比锦江乐园刺激好玩多了的项目,每个项目前都是人山人海地排队,还有此起彼伏的叫声。第一年的嘉年华还是和初恋男友一起去的,他投篮球给我赢了一个小熊,至今还在我的枕边,可我和他在嘉年华的合影早都无影无踪了。老早吵着嚷着说要在上海建迪斯尼,没想让香港占先了。一年多前,朋友告诉我说川沙要建迪斯尼了,确定了。在这经济不景气的当口,政府终于批了这个项目。尽管论坛上又吵开了锅,说那么多钱不如去支援西部;说建了迪斯尼又要有很多外地人来上海了,真讨厌什么的。撇开建一个游乐场能创造许多的工作机会和带动周边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说,给孩子多一点玩乐的场所有何不好呢?别说什么世界上评选的最适合居住的城市都没有大型游乐场,上海本来就不是适合居住的城市,灰蒙蒙的记忆都没有彩色。佘山在造欢乐谷,长风据说也要建米高梅电影世界,等到以后我有孩子了,我就能乐呵呵地说:“妈妈带你去游乐场,开车40分钟就到。”题外话:很喜欢4 in love的《一千零一个梦想》的MV,在夜晚的游乐场拍摄,灯光流动,还有最梦幻的代表:双层木马。可惜,锦江乐园的双层木马放的音乐很憋脚,如果他们的夜场,双层木马旋转的时候放的也是这个歌,那一定很幸福。No.3 真如羊肉馆(这篇偷懒了,以前在点评写过真如羊肉馆,所以搬过来,我想我写不出比这篇更恰当的点评了。)吃真如羊肉馆的羊肉面一定要赶早,吃头汤面。一夜未眠,干脆就出门去吃羊肉面。从家走到真如寺,也要近半小时。到目的地七点不到,已经热热闹闹了。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男人。像我这样穿着背心热裤塞着耳机的小女孩,就像造访地球的火星人一样。最近一次堂吃红烧羊肉面,居然是很多年前,自己的记忆都模糊了。那时,老爸很喜欢他们的羊肉,唠叨了很多次他们的悠久。那时,在我的记忆里,还是一个小小破破的店面,好像路边的大排档。那时,我几乎很少吃羊肉。那时,羊肉特有的膻味还蛮浓重。那时,酱汁和汤底味道都异常醇厚。那时,被周围男人的烟味呛到。那时,吃完面就扶着墙吐了。还记得老爸怀里揣着的包着白切羊肉的油纸。于是,迷上了白切羊肉,却对红烧羊肉异常恐惧,还有那拙劣的烟味。这么多年间,一直会打包他们的白切羊肉回家。肥而不腻的羊肉,入口软绵,配上他们甜甜的蘸酱,隔着油纸,捧在手里抓着吃。是他们的白切羊肉把我培养成了羊肉狂人。那么多年过去,眼看着他们的店堂翻新,跑堂的变成外地MM,再也没人带我来吃红烧羊肉面。现在,长假微热的一个清晨,一个人坐在嘎吱嘎吱的风扇下,点上一碗红烧羊肉面。还是没有变的,一碗羊肉,一大碗细面。带骨的羊肉用草绳扎着,飘着葱花的用冰糖熬制才有的深红酱汁。用筷子轻轻挑开草绳,羊肉酥烂一戳即破。小心地把羊肉移到面碗里,浇上酱汁,拌匀。先深深地喝一口汤,带着微甜的羊肉清香,滚热的汤水烫了舌头和天花板。夹一小块羊肉,肉在口腔里融化。羊骨也已炖到裂开,吮掉其中鲜美的骨髓。原来,这么多年我抗拒的是如此美味。塞着的耳机放到了赵健的歌“迎面吹过来的风,那么像我的。花开了,破碎了,飞走了,啊”。第一次吃红烧羊肉面,是和老爸。第二次吃红烧羊肉面,老爸已经离开我五年多了。还记得11年前,老爸和老妈的最后一任主治医生大热天的来这里吃羊肉。我还记得那个主治医生年轻,帅气,儒雅,温和,他说我的爱好像男生。他说,大暑天吃羊肉才是进补。老妈离开我也有十一年了。味道一如既往地传承着,很多事却已改变,很多人已经远去,再也回不了头。吃完面,打包了一斤白切羊肉,这是老爸的习惯,也是很多这家店老客人的习惯吧。阿姨仍然娴熟地切肉,用油纸包好。踩着阳光回家。耳机里的歌放到了张楚的《孤独的人是可耻的》。No.4 KTV的记忆刚刚上小学的年纪,小叔叔结婚,新房布置得洋气好看,尤其添置了一台在当时算是很奢侈的立式音响,一家人聚在他家,就会乐呵呵地插上麦,放上卡拉OK的录像带,来一个微型的家庭演歌会,那时的我就一直以为,卡拉OK是最时髦的娱乐活动。当然,卡拉OK在后来的几年,也算是高消费的娱乐活动。直到我高中,钱柜都是我心目中及其向往的地方。尤其是复兴公园的钱柜。我想,那里都是有钱人去的地方,还有种种关于钱柜的传说,比如服务生都是男人,没女人。第一次去钱柜,是爸爸请客的,还有叔叔和堂哥、堂哥的女朋友。堂哥开着黄灿灿的工程抢险车,一路闯红灯无数。到了停车场,才被那一溜的好车给震住了,还有警车和救护车。复兴公园的钱柜给我的第一印象至今没变:富丽堂皇,挑高的大厅,宽敞的楼梯,大气的喷泉。心里止不住的得瑟啊,上一次钱柜简直让人激动无比。会唱的很多歌在钱柜都能点到,握着话筒喜滋滋地唱着,还有我以为很好吃的丰盛的自助餐。恨不得把每样摆上台面的菜、点心都吃一遍,饮料都喝一遍,好像那样才不枉我来了一次钱柜。从六点半唱到晚上十二点,我还记得老爸买单的时候是1000多块。现在唱K已经完全变成了最普通的娱乐方式,就我家附近都有三个KTV,量贩式的价格也很平民,甚至连钱柜也摆下了身架。但是很奇怪,唱歌的首选仍然会是复兴公园的钱柜,似乎这个地儿就是永远的龙头老大,当然不会再和以前那样去一次就欢天喜地的。那家的自助餐我仍旧觉得好吃,有一阵常去,一定不会放过那个胡萝卜炖牛肉的,盛满一碗牛肉,吃得开心得不得了。最欢喜的有一次,搞了一个活动,定到的包房正在自助餐台边上,吃吃喝喝唱唱,不亦乐乎。其他的KTV也去过不少,有时候想不出来朋友们玩什么,就会说去唱歌。喜欢唱歌的就唱歌,喜欢吃的就专心吃,喜欢聊天的也可以聊天,总之,包房门一关,就是一个私密的空间,又能不拘束地相处。和初恋在一起的时候,有两个月,几乎一周都要去KTV唱一个通宵,越夜越high唱得越欢,现在想想,我和他两个还真够单调的,他倒是跟着我喜欢上了张国荣的歌。在KTV过过三个生日,有和知己闺蜜安安静静度过的,也有和一大群人热闹疯狂一晚的,更有和那个我喜爱过的男人亲密地宠溺过的。每一次都会很认真地记得,因为有不同的。而胡彦斌的《男人KTV》更是让我对KTV有一种莫名的情愫,曾经有一次和两个女友各自回顾着情爱过往,在的KTV包间里哼着别有意味的情歌,那个正在失恋和被男人伤害的女孩子,唱着学友的《别问》,泣不成声,我们摸着她的头发,也都偷偷抹着泪。No.5 便利店进行时“上海除了生活便利以外,真没啥好的。”我一好姐们总是这么说,某种程度上,我很认同她的看法,我们完全被上海满街的24小时便利店给惯坏了,习惯了就算半夜想要买点什么,只要下个楼就能在便利店里买到,所以每次在外地待着都觉得别扭,想要买点什么,尤其在大晚上的,和没头苍蝇样儿找不到方向。从我家出发,也就走五分钟的脚程内,有七间便利店——两家罗森、两家可的,两家C-Store、一家快客。这种竞争的态势,真让人叹为观止,怪不得7-11在对上海的便利店市场做了调研后,毅然没在上海进驻,市场已完全饱和,大家在有限的资源里互相洗牌。在某个论坛上做过你最喜欢的便利店的投票,结果是Familymart、罗森和C-store遥遥领先。想起来Familymart刚进驻上海的时候并不顺利,开的店纷纷关门,一副很惨淡经营的模样,后来犹如一夜春雨蓬勃成长,据说,F家的人挖店铺很舍得花钱,高价挖走了不少其他公司的店铺。C-store则是完全仿造诸如7-11、Familymart的模式而崛起的本土品牌,红红的番茄logo喜气洋洋的,红绿搭配的基调让人感觉很,他们家的咖喱鱼丸很好吃,似乎C-store的口碑最初传开,就是因为咖喱鱼丸。我逛的最多的肯定是罗森了,就在我家小区的门边上,开了都有十年了。十年前,便利店还是很稀罕的,都在说便利店东西比超市贵啊,那是小日本的玩意儿啊。每次经过,我都眺望一下亮堂的罗森,从来都不敢进去,我居然傻西西地以为便利店就是有钱人去买东西的地方。爸爸倒是经常去罗森,工作太忙无暇照顾我的时候,他就用罗森的盒饭来打发我,还有罗森的熬点。那时我还是个极其嗜肉的小胖墩儿,罗森的贡丸、肉轮我一个人就能吃上好几串,吃一个甚少面粉味儿的贡丸,喝一口鲜美的汤,完了再吃一盒番茄牛肉饭,我也是很欢欣了。有一次听叶沙主持的《相伴到黎明》,她说她会在下了节目后的深夜,去罗森买熬点,特别在冬夜,异常的。其实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任何一家便利店做的熬点能超过罗森,而我家楼下那家罗森的阿姨也认识了我,每次我说要买熬点,都不用我开口就知道我要哪些了:萝卜、魔芋丝、兰花豆腐干、油面筋塞肉、笋尖。大了才发现,熬点里还是萝卜最好吃,切大块的白萝卜炖得酥烂,不用嚼就能化开在嘴里,吸收了汤底的鲜味,美味无比。有意思的是,我一朋友在给我买熬点的时候和阿姨聊天,连那些阿姨都不知道为什么她们卖的熬点特别好吃,不晓得汤里加了什么料。我边听我朋友口若悬河,边满足地咬上一口北极翅,喝干净汤。我从来都笑说罗森简直是我的食堂,除了熬点,他们家放盒饭和寿司的冷柜是我永远的首选目标。前面说到番茄牛肉饭,真是十年未变,我到现在都喜欢得不得了。底下是饭,饭的上面一半铺着牛肉,另一半铺着番茄炒蛋,用微波炉转热,加上一点辣子,拌匀了是番茄红的饭粒。每每看到有新品种的饭出来,我都会尝试。九洲鸡块饭很实在,鸡块上的沙拉酱很棒。本帮肉圆饭,配菜很丰富,饭上铺着的笋丝很入味。宫保鸡丁饭里的土豆饼很糯很好吃……盒饭的上层是饭团、寿司和三明治。饭团吃得不多,不喜欢吃那么多米饭那么少的肉,所以后来出了那种大饭团——韩式炸鸡味的,真令人不亦乐乎。三明治,每种都好吃,一个也管饱了,比外头那些奶茶店现做的要好上很多,最赞的应该是餐包系列吧,金枪鱼餐包、花生酱餐包、奶油餐包,下午的时候当做零食填填微饿的肚子真不错。寿司就是最简单的饭卷了,当然和日料店里的不能比,更像是自己家DIY的山寨寿司。偶尔,罗森也会出极端让人惊喜的小零食,比如铜锣烧。看到摆着整齐的铜锣烧,我眼睛都绿了,赶紧每种口味都买了。那个给我买熬点的朋友每次来看我,都会把那家罗森的铜锣烧给搜刮光,后来不知为什么没有卖铜锣烧了,他就买好几盒寿司或者熬点,嘴里还要嘟囔一句:“怎么铜锣烧没卖了啊。”No.6 年三十尽管网上纷纷地批斗着CCAV春晚那句“家家户户包饺子”,悲愤异常地认为年三十不吃饺子的被代表了,我倒是很向往北方人的春节习俗:五六点开始吃饭,桌上是炒菜鱼肉的,完了支个桌子打打麻将、聊聊天、看看春晚,到晚一些大家一起擀皮包饺子,踩着新年的钟声,吃上热乎乎的饺子,末了再来碗饺子汤,原汤化原食。一个圆满的除夕夜似乎就该是这样的。在上海从来没享受过这样的方式。爷爷奶奶走得早,叔叔伯伯姑姑之间又是有矛盾又是分散在中国各地,开始对春节有记忆起,年夜饭都是在外婆家吃的。年三十的白天就早早地过去,妈妈会相帮着外婆准备晚上的菜,下午空闲休息的时候,外婆啊舅舅啊舅公啊舅婆啊会围坐着打麻将,我不会打麻将,就喜欢四处凑着看他们的牌,听洗牌时噼噼啪啪的声音,觉得麻将是好神奇好喜庆的东西。到晚上摆上圆台面,十几平米的房间仅余的那点儿空间就被占满了,外婆和妈妈要坐在靠门的地方,方便烧菜。我是小人,叠好多靠垫在屁股下,支着手在桌面上,挤在沙发的一角。那年头吃团圆饭会特别幸福,光是冷菜就能摆满一桌,有白切鸡有酱鸭有熏鱼有烤麸有墨鱼大烤……等到上热菜了,更是鸡鸭鱼肉又出现一回,还有我最喜欢的青豆炒虾仁,用调羹舀满满一勺在自己的小碗里。外婆还会炸猪排,很大块的金黄的猪排,炸完了淋上番茄沙司,我总会去厨房先偷偷地吃一块,回到饭桌上再吃。等到菜吃得差不多,就要上大碗的汤。每年的汤都一样:菠菜、肉圆、蛋饺、粉丝,如果吃到卖相很丑的蛋饺,那一定是我做的,肉圆都是切碎了五花肉搅打起粘度以后妈妈自己做的,实打实的。这些还不算完,最后还有点心和甜品,有春卷、八宝饭和水果羹。春卷分咸的和甜的,咸的是大白菜猪肉香菇,甜的是豆沙。爸爸嗜甜,及其喜欢吃八宝饭,水果羹也要多加几勺糖。我只喜欢咸的春卷,沾一口上海辣酱油,咬下去,陷料会有汁水流出来,八宝饭我也很挑剔地只挖里面的豆沙吃。差不多吃到近零点,电视里的春晚也步入高潮了,就簇拥着外公到阳台上放鞭炮,捂着耳朵,噼里啪啦的,大人会给我买好多夜明珠,长长的一根高举向天空,变幻出不同颜色的烟花。自己的放完了,就看周围人家的,还要装作小大人的模样点评下别人家的烟花好不好看。后来小舅舅结婚了,吃年夜饭多了舅妈和表妹,除夕夜我又多了一项乐趣——抱着还在襁褓里的表妹逗她玩儿。等到表妹会说话了,会叫我姐姐了,我们一起放烟火,她还特别喜欢让我唱《小燕子》给她听。外公外婆就三个孩子,我妈妈还有两个舅舅,孙子辈的也只有表妹和我,两个小人总归是大家捧着的小太阳。妈妈还在的时候,年初一都要跟着去舅公舅婆家拜年,那边的亲戚我都不熟,乖乖地叫人、拿红包、守在桌子边吃饭,就是走亲戚的全部了。妈妈不在了以后,爸爸仍旧带我去外婆家吃年夜饭,可总觉得有什么不同了,帮衬着外公外婆做菜的是舅舅和舅妈了,再也尝不到妈妈大厨般的手艺。而爸爸和外婆家的矛盾在妈妈走了以后突显出来,一直到今天,外婆都耿耿于怀妈妈当初嫁给了我爸这么个家里小孩众多家徒四壁的穷小子,小流氓,和大舅舅也有我不明白的隔阂,因此我从来没叫过大舅舅,只有小舅舅。菜还是那些菜,吃的滋味却失去了团年的欢喜。有一两年,干脆就是我爸和我两个人在冷清的家里吃冷清的年夜饭,穷得只有借钱过年,用速冻水饺和汤圆来替代的年夜饭。等到爸爸也走了,我突然觉得过年是一件很讥讽的事。去小姑妈家吃过年夜饭,也去男朋友家吃过年夜饭,更是有过在电视台饥肠辘辘地看现场到半夜才和演出完的朋友吃火锅补年夜饭,不管在哪儿还是和谁,似乎都没什么意义,越是热闹越显寂寥。这两年还是回到了外婆家,外公外婆都老了。外公出现了老年痴呆的症状,所有的事只有外婆一个人挑着,外婆身体也不好。舅舅工作很忙,外婆会一边准备材料一边抱怨:“还说菜我来做,你们不要动,还不都是我在弄。”我插不上手,只好帮忙外婆切菜。晚上的第一波菜舅舅会赶回来烧,等到要吃第二波了,外婆还是会一个人去厨房,把剩下的菜烧完。怨归怨,父母总是不自觉地揽下所有的事。外公倒是愈发执拗得像个孩子,一定要放鞭炮,一颠一颠地走下楼,舅舅点燃一千响,外公就缓慢地摇摆着往后走,忘记要回头看。我很难过,这样的年夜饭,还有多少次?和妈妈最后一次过年是在中山医院,一家三口定了三个菜,在妈妈的病榻前欢度了春节;和爸爸最后一次过年是在瑞金医院,也是随便点了一些菜,走过灯火辉煌的淮海路去坐车回家,那是我第一次在年三十的晚上掉眼泪。No.7 隆重的早餐每次去外婆那儿,外婆都要问我早饭吃了没,接着就自问自答地说的:“你肯定早饭又没吃。”也真是的,好几年了,除了上班的那些天会正常吃早饭,剩下的天数都是早饭连着午饭一起解决或者不饿不吃。以前上班的地方周边也是够冷清的,顺路能买到的早点也就是包子、煎饼、千层饼。那个比芭or巴比馒头如春笋般崛起在上海的每个角落,我至今也分不清哪些是真哪些是山寨,也很揶揄馒头和包子不分的叫法,一般我都买两个包子,不过很明显这个不知是比芭还是巴比的包子,个头太小,填不了我的胃,而且口味众多,就像一碗石磨豆腐上非要加上葱末啊香菜末榨菜末等等来点缀,搞得喧宾夺主。包子最简单,肉包和菜包足以。面皮不用精细白滑得和剥了壳的鸡蛋一样,就是要有些粗质的手感和观感,一口咬下去,有滚热的肉汁溢出,肉馅不能是那可怜的一坨,而是松散的一大团,包子的内壁都浸透了鲜美的肉汁,肉馅可以加一点点酱油更入味。这才是梦想中的肉包,可惜只在我家附近菜场里的一个小店里吃过,后来这家小店也不做这样的肉包了。菜包比肉包幸运些,这家小店的菜包依旧一贯的水准,菜包的面皮比肉包精细些好,菜陷其实更讲究点,包子蒸熟了,剁碎的菜末依旧要青绿鲜亮,锁住菜本身的清爽。往往很多店家做出来的菜包,陷儿都萎黄了,让人无法入口。淮海路上的北万新,无疑是菜包中的翘楚,就是个头小了点价格贵了点。除了包子,吃得最多的就是煎饼了。上海现在也是到处可见所谓的山东杂粮煎饼,面糊摊成饼,打碎一个鸡蛋,撒上葱花、香菜末、榨菜末,涂上酱料,包上一块薄脆,就算是完了。好吃与否就在于那个酱料了,调味如何、做得人是否舍得多抹点儿甜面酱。不对,这并不是我印象里的煎饼。我印象里的煎饼是我高中住校三年,五天里有三天会吃的那种煎饼。流程稍有区别,平底的铁片在上面糊前要先刷一层油,打碎鸡蛋时也要加油,然后要翻面,有鸡蛋的那层包在外面,包的是新鲜出炉的油条,面糊也更湿润更精致。那会儿都不管那个叫煎饼,而是叫蛋饼。后来那个阿姨不卖蛋饼了,我就没吃过这样了。大学里的某天,经过一排卖早点的小摊,忽然见有一家是这样做蛋饼的,实在是欣喜若狂,每次买都要反复提醒,鸡蛋的那面别包在里面。结果没吃多久,环境整治,把我生命里的蛋饼给整治掉了。爸爸老喜欢吃的早饭是米饭饼夹油条,我实在是对甜+咸的口感抓狂,烘得香酥的咸大饼夹上一根松脆的油条,张开嘴咬下去,鼓着腮帮子嚼,舀一调羹咸豆浆帮助咀嚼,嘴里的大饼和油条就软软的了。现在都是塑封好用吸管吸的甜豆浆了,我却怀念泡着老油条的咸豆浆,能吃到的地方都不多了,因为咸豆浆是要坐下来,装在粗糙的大碗里,一口口喝的。越来越习惯了边走边吃匆匆忙忙,宁愿多睡五分钟也不想坐着吃早饭了。所以也越来越没耐心去吃那些需要等待的早点,比如小笼、比如锅贴、比如生煎。正好赶上出锅,那就买,要么就是家里有老人长辈的,会早早地就端着小锅子排队候着,等出锅时一买就是半斤,那上班的上学的起床就能吃到。因此看到队伍里有端着锅子的大爷大娘,我都是走为上策。小时候我妈在楼下买牛肉煎包也都是恶狠狠的,因为我这个小胖墩一顿就要吃四个牛肉煎包。说起来,现在连好吃的牛肉煎包都几乎江湖绝迹了,不是做得太油乎乎就是太干巴巴。外面吃的是这些,自家烧的早饭一直都是泡饭。小学的时候吃的比较多,学校离家很近,有充裕的时间可以细嚼慢咽。隔夜的冷饭加冷开水,在锅里煮开,开一袋榨菜,一瓶酱瓜,挖一块菜场买的现做腐乳,白煮蛋剥掉壳,放进有酱油和麻油的小碟里,用筷子夹成两半,里里外外都要沾匀,混在泡饭里一起吃。若是都没有,那就只用肉松和泡饭拌匀,呼哧呼哧地也吃得很欢。如今吃早饭对我来说是一件特隆重的事,一定要早睡早起,要么就是通宵看完书看完片子,等到天微亮,洗漱完毕,整装出发,到早饭摊买上最少两种点心,回家狼吞虎咽,抹抹嘴,脱了衣服钻被窝睡觉。No.8 鸡鸡复鸡鸡翻看相册,我一直到四岁,都是瘦骨嶙峋的,脑袋又很大,整个儿跟一大头娃娃一样。八个多月就急不可待跑出了娘肚子,没几岁又得了“奶唠”——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写的,就是这么发音的,说一针戳我的手指,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乳黄色的液体,不爱正经吃饭,就爱吃香的东西,比如饼干、香瓜子、烤鸡之类。后来病好了,妈妈给我胡吃海塞的,顿时横向发展,零食也不爱吃了,倒是保留了得病期间的口味——爱吃烤鸡。我也没搞明白是因为那个病让我喜欢上吃烤鸡,还是我天性就爱吃鸡——都说中国人大多是很嗜鸡的。小时候吃得最多的还是妈妈烧的葱油鸡翅。我试过自己熬葱油,但总做不出妈妈的味道,在锅里就飘着葱香,看起来清淡,鸡肉却浓郁口味。外婆喜欢做红烧鸡翅,用的都是翅中,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就是用小火收干酱油,原汁原味,没有附加的干扰。我最喜欢做咖喱鸡块,鸡肉剁块,和土豆一起,放两袋咖喱粉,倒入椰浆,慢慢煮,成品最适合拿来拌饭。冬天的时候熬皮蛋瘦肉粥,我也爱用整块鸡胸脯肉来替代里脊肉,拔拉成雪白的鸡肉丝,暖暖地进入胃里。出去下馆子,也总要点一个和鸡肉有关的菜,辣子鸡、口水鸡、芋儿鸡……大多和鸡有关的,也都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大K在上海有店以后,才知道鸡肉还能这么吃,第一顿大K还是人民公园店,妈妈带我去看菊花展,中午就去排队买大K,店堂爆满。到目前为止,还是很喜欢大K的吮指原味鸡,尤爱那层鸡皮,脆香得很,这名字也取得好,我还真会吃完以后不自觉地吮自己手指。当时有荣华鸡横空出世和大K抗衡,最终惨淡收场。我没吃过,但是我还记得同学对荣华鸡的评论:那个鸡肉的骨头还带血,不熟,蛋炒饭满好吃,好像说是用鸵鸟蛋炒的,还是肯德基好吃。“师夷长技以制夷”在这儿明显行不通,还是“术业有专攻”比较靠谱些,咱们自己的白斩鸡不就长年来站立不倒么!白斩鸡的第一块牌子,还是小绍兴。吃过那么多顿小绍兴,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高一的中秋,我们住校没法回家吃饭,寝室里四个女孩子,就把学校给订的晚饭放一边,去学校对面的小店点了三个小炒,又去小绍兴买了整只白斩鸡,没切块的,我还记得那整只鸡要60块。到了晚饭时间,我们就席地而坐,开了两瓶啤酒,饿狼扑食般地用手撕鸡肉吃,为了两只大鸡腿的归属还进行智力测试。秉着不浪费肉的原则,我用手把鸡骨头一寸寸拉开,可怜的鸡,就这么死无全尸了,有一人感叹了一句:“一群狼啊!”后来,记不清哪一年,振鼎鸡出现在上海人的生活里。起码我看到的,我家这的振鼎鸡,夜夜生意兴隆,鸡肉味道也没差,价格也公道,两个人点上半只鸡,再一人一碗鸡粥或者鸡汤面,也是很饱了。随后各式各样的X鼎鸡跟风冒起,只是基本都不纯粹,都有炒菜什么的,振鼎鸡却是十几年如一日,只卖鸡,还有鸡粥、面。我一个人想吃鸡又觉得大K热量太高的时候,会去点上四分之一个鸡,一碗拌面,笃悠悠地吃。白斩鸡好在能吃到鸡的原味,又不油腻,清清爽爽的软嫩鸡肉,某个老哥跟我说吃白斩鸡要天冷时候好,夏天鸡肉容易滋长细菌。吃就吃了,谁还管那么多,六点不到去家附近那个振鼎鸡,居然说鸡已售完,请去马路对面那家吃。还有一个很流行的鸡公煲我倒不怎么喜欢,调料一大堆,生生地夺去了鸡的滋味,鸡肉也不嫩,反而很柴,吃完以后加汤又变成火锅,即使是正宗的加了汤味道也不变淡的鸡公煲,也引不起我的兴趣,非常没有吃鸡的感觉。其实最遗憾的是烤鸡。小时候吃的烤鸡是很大只的,肉头很厚,鸡肚子里有香菇、扎成结的葱。现在是大卖场里电烤鸡遍地,却再也没这样的烤鸡了,鸡的个头都变得很秀气,鸡肚子都空空如也。老早农工商超市里的电烤鸡有这样的美味,嘴馋的时候就会去家附近的农工商买,如今烤鸡柜台还在,空置着了。倒是年前旅游在大连逗留了两天,慕名去买了四云楼的烤鸡,马路对面就能闻到飘逸的烤鸡香,鸡的个头很霸道,鸡肚子里有我最爱的香菇和大葱,鸡皮是酥脆的,鸡肉一口咬下去还有汁水。记忆中的烤鸡味道居然让我在大连找到了。No.9 一碗馄饨到汾阳路的华师大继续教育学院扛了沉沉一书包教材回家,94路终点站马上要开的那辆车座位都满了,照例就等下一辆坐个位子。肚子根本不饿,但就是有一股莫名的磁力把我往某个地方引——新乐路襄阳路口的饮食店。二两锅贴,在狭小的店面低头吃食。坐我对面的两个男孩子中的一个说:“高中三年,大学三年多,我都六年多没来这里了。”看来也是很充满感情的吃客啊。我误打误撞地觅到这家店,是因为那会儿每个月都要轮值回公司总部输客户资料,中午出来吃饭,到处都排队,就进了这家卖馄饨锅贴牛肉汤的正巧有一个空位的店。锅贴个头很大,皮厚而有嚼劲,汤汁四溢,美味按下不表,让我惊喜的是他们家的馄饨。5块钱,上来满满一大碗,馄饨就是和家里包的那般大块头,饱满突起的元宝中间,额,想起一个很不恰当的比喻——就似腰腹都是肉的人裹着紧身衣那视觉效果,很富足很肥美的感觉。馄饨芯子是荠菜和肉平衡分配,团得很结实,煮熟的馄饨芯子咬下去是“流油”的,湿润的。后来在富民路那儿捣鼓了一阵店,饿的时候就会打个电话,不生腻地吃他们家的馄饨。我从小就嗜面食,馄饨吃得最多了。小时候家住在西康路的老房子,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时大自鸣钟的西园馄饨了,每到吃饭的点,尤其是休息天,店堂里就颇颇满了,装馄饨的碗是土黄色的,浅口大碗,碗口还有深棕色的装饰边,味道我是肯定不记得了,但肯定是十足好吃的,老去吃不说,很多大人就吃一碗的馄饨,我这个小小人一口气得干掉两碗,每每都惹得周围一片惊讶。自西康路改建以后,我就不记得在外面吃过美味馄饨了。吉祥馄饨、金师傅馄饨铺天盖地,吃多了之后仍旧觉得索然无味了,而且堂吃的常不熟透,不过也是强过太多的打着着菜肉大馄饨的名号,咬开来其实就一哆哆青菜馅的店家们了。有一阵口味异常清淡,和闺蜜说就是想吃那种清水咣裆的菜肉大馄饨了,就一头奔进了家附近的鼓映楼,白净的大面碗盛着面皮舒展的大馄饨,馅里还真是一星半点的肉末,新鲜的青菜倒是绿油油得生机勃勃,馄饨汤是表面有黄色鸡油的鸡汤,碗底还沉着不少的鸡肉,我瞅了半天,说:“这4块钱的鸡汤菜肉大馄饨,性价比真高。”家里下馄饨,从来也没用过鸡汤。都是买来一块带皮的五花肉,切下猪皮洗净,放在小锅里加清水烧开,转小火煨着,加盐调味,撒一把葱末儿即可。馄饨皮最好有些厚度,下熟了才有韧劲。馄饨馅就是铁打不动的五花肉+荠菜+香菇,拌馅的时候打一个鸡蛋,淋上老酒、盐、味精。包的时候一定要结结实实地多塞点儿,对折皮、再用拇指肚托起包着馅的那块往上翻、两边朝里打一个完美的弧度,皮的两边角沾上一点儿水,就粘牢了。大人们都说我包的馄饨卖相特别好,一排排地端坐那儿,圆鼓鼓的整齐着。水开了下馄饨,浮起之后加半碗清水,等第二次元宝们浮起水面,就可以出锅了。溜溜地滚进肉皮汤里,滴上两滴麻油,大功就告成了。本来爸爸还会弄馅,我来包馄饨,后来干脆就让我一人包办了,我会捣鼓两种馅,菜肉的不必说,还会做纯肉的,虾仁剁成蓉和猪肉混在一起,我堂哥吃得啧啧称好,吃掉了50个,真是弹眼落睛,我外婆常说我包的馄饨一个可以抵外面两个。而馄饨除了吃以外,也肩负着联络感情的责任呢。住西康路那会儿,有一家人家的阿姨,只要家里包了馄饨,都会给我们每家人家送上一碗,众乐乐。等到我们家包馄饨了,妈妈也会让我端一碗给那个阿姨。阿姨是独自带着儿子的,我常和她的儿子一道玩,叫他“小哥哥”。他们是最早搬走的,没多久我们也搬了,住进新公房,独门独户了,也就不再互送馄饨表情谊了。No.10 裙·生姿“天气转暖了”——会让你产生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可以穿裙子了!”那是我小学的时候,班级里一众女同学的感想。我这人记性不好,别人问我什么时候和男朋友分手的我都会茫然,还要去看看自己的简历才能得出答案——正好赶上我从一家公司辞职。可偏就对五年级那次穿裙子记忆犹新。就是春暖花开,阳光和煦的日子,上午大家还都穿着长裤规规矩矩地去上课。中午在教室里吃好饭,几个女孩子就嘀咕开了,说天气暖和了,可以穿裙子了。可那时总觉得穿裙子是很花哨的事,好像还挺不好意思,我们班也没有那种独立特行的能带领风尚的女孩子,所以谁也没勇气做第一个穿裙子的人。怎么办呢?于是商量着干脆一起穿!拣日不如撞日。呼啦散会,各自奔回家里换裙子,然后到我家集中,再一起回学校。我回家赶紧翻出妈妈给我做的一条背心式连衣裙,还没穿过的,紫酱红色的,背心的袖口和裙下摆是荷叶边的,里面穿上白衬衫,换上黑色的搭扣小皮鞋,对着镜子顾影自怜了好一会儿。没多久,一群同样换上了鲜亮裙子的女孩子喳喳呼呼地集合了,手挽手地走到街上。其实从我家走到学校最多五分钟,在阳光的照耀下,我们个个都美满得不行。进了学校,引得所有人的侧目,我们是学校里第一批穿裙子的。班级的男生都傻眼了,女孩子们还让我转圈圈,我的裙摆能飞扬成好看的圆弧。第二天,校园里就会出现更多穿着裙子的身影。傻得可爱,我时不时会想起那天的情景,会低着头微笑。我想,现在的小孩子也不会和我们当年那样,“穿裙子”会是那么一件让人向往又有些害羞的事,只有到了暖和的天气,才有穿裙子的权利。以前也没那么多好看的衣服给我们选择,总能看到同一款式的裙子会有好些女孩子同时穿着,因为好看所以流行。那会儿流行过一种公主连衣裙,领口袖口裙摆都是纱的,很夸张的样子,都赶上小礼服了,粉红的、淡橙的,用如今的眼光来看真是土,可小小的我们都羡慕得不得了,能穿上那样的裙子,一定很幸福啊。更早的时候还流行过白衬衫加背带裙,裙摆到膝盖以上,穿一双白色的中统袜,袜边有一条红和一条蓝的装饰带,我看我幼儿园时期的照片,很多小姑娘都是这么穿的。如今,穿裙子可是不稀罕了。一年四季,都能大摇大摆地穿着裙子招摇过市了,也不用像我到初中,还会偷偷穿妈妈的裙子臭美一下,可是妈妈的裙子我穿着都很丑,妈妈人高挑,都是中长裙,我穿上身就和烧香婆一样。我喜欢看长发飘飘的女孩子穿很波西米亚的长裙,很文艺的腔调,耳朵上要挂着大圆环的耳环;喜欢看有修长美腿的女孩子穿包着臀的短裙,走起路来摇曳生姿的;喜欢看着干练套装的飒爽女子,踩着高跟鞋,自信的面容;喜欢看脸嘟嘟的loli穿日式的百褶裙,粉嫩得似乎能掐出水来的。不再是需要压抑自我的年代,可以随心所欲地绽放出五颜六色,看得人养眼也养心。在我胖得和猪一样的年岁里,不太敢穿裙子,穿也只穿长长的裙子,自以为掩盖缺点,倒是更像水桶了。终于在自我忏悔以后,可以大胆地穿裙子了,衣橱里就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短裙,惹得之前的公司领导不爽,觉得俺生活作风有问题,冬天都只穿短裙。真是很无语,小学的时候,到六一儿童节,学校要开篝火晚会和冷餐会,还规定女孩子一定要穿白衬衫,红色裙子呢。妈妈给我做的玫红色蛋糕裙,我一直都放在衣橱里,舍不得扔掉。No.11 西为中用的罗宋汤“茄汁浓汤”,别用普通话,用上海话念一遍。我第一次听大学同学说这四个字的时候恍惚了好一会儿,怎么样都觉得别扭,“茄汁”——老让我觉得是茄子榨成汁,不就是“罗宋汤”吗,为什么要变成“茄汁浓汤”?不过现在的罗宋汤也非彼罗宋汤了,虽然说“罗宋汤”这个译名是上海文人捣鼓出来的——Russia,罗宋人喝的汤是也。脱胎于俄式红菜汤的罗宋汤,据传是原来林森路上的俄国大菜的馆子里最好,有些以前是沙皇贵族的厨师,说成品是“不稠不稀、汤色艳丽、浓香扑鼻”。我是无福享受这传说中的罗宋汤了,等到罗宋汤飞入上海平常百姓家,早就已经改头换面,融入了本土习惯。我能记起的对罗宋汤的最早映像是小学五年级,妈妈住院一个月,没人照顾我,我就住到了小婶婶家,那时候姑妈的女儿——也就是我表姐,也住在一起。小婶婶就带着我们俩过日子,小叔叔则在外地做生意。有一回小婶婶带我们去吃还很时新的肯德基,还外带了三个汉堡包回家。小婶婶烧了一大锅红彤彤的,稠浓味重的罗宋汤,异常可口开胃,全被喝光了。汤里究竟放的是牛肉还是红肠我是记不起了,就记住那个酸酸甜甜的口感了,把汉堡包里的鸡肉吃掉,再用面包沾汤,最好吃。老早吃的家里烧的罗宋汤,放的都是红肠。我是食肉动物,特别喜欢挑汤里面切成片的红肠吃。在我学会下厨以前,罗宋汤就是红肠+土豆条+卷心菜+番茄,烧的时候放番茄沙司调色调味。大部分上海人家的罗宋汤大体上都差不多这个风格,怪不得也叫“茄汁浓汤”了。到外面吃简餐之类的,例汤也基本会是这样的罗宋汤,深橘红的汤,几片卷心菜叶,切块的土豆,好一点的可能会吃到一两片红肠。大多都是清水样的不稠,“茄汁”不够多啊!某次常去的咖啡馆有搞一个集体聚餐,厨房烧的例汤就是罗宋汤,结果烧多了,我就卡油了一碗,虽然没红肠,但是舍得放“茄汁”,酸甜得让人很振奋。后来才晓得,罗宋汤里的肉类不是红肠,而是牛肉。最好的是放牛腱,或者牛腩,因为有油水,汤才会好喝。用来调色调味的也不是番茄沙司,而是番茄酱。烧一锅我自以为还不错的罗宋汤总要耗费我不少的时间。牛腩切块洗净,出一把水,再放水加月桂叶煮滚,撇去浮沫。同时在炒锅里化开黄油,爆炒洋葱,倒入两罐番茄酱,煸炒出香味,倒进牛肉汤里一起煮,汤里还要扔进一根芹菜。小火煮的过程很漫长,三个小时。配菜就是土豆、胡萝卜、卷心菜,要一一切块用油煸炒,按照软硬程度的不同,先后投入牛肉汤里。汤将好时,再撒盐调味,取出芹菜。最后一部是炒油面,用不旺不温的火炒面粉,炒到面粉变色,倒进即将完成的汤里。一锅上海人民改良版的罗宋汤就完成了。比起罗宋人的搭配面包,改良后的罗宋汤和大米饭更和谐,一碗白饭用汤水拌匀成番茄红,有菜有肉,还真是很实惠的。将西餐变成中餐,罗宋汤认第二,应该也没别的菜式能认第一了,起码在上海,我还没发现。气温又降回了正常的寒冷,烧一锅罗宋汤吧,热乎乎的,吃饱了好睡觉。No.12 谢谢命运给了我一次的机会收拾包准备下班,Lily说:“小龚,听小罗唱两首歌再走。”小罗和Lily是这家摄影工作室的老板和老板娘,小罗是摄影师,Lily是化妆师。他们在阳朔西街的蓝鸟酒吧相识,蓝鸟酒吧已经没有了,变成了卖张飞牛肉的,所以就有了现在的“蓝鸟摄影工作室”。小罗曾是被人称为西街唱歌最有本事的歌手,韩度还能搜到和他有关的网页。工作室的化妆间里有吉他,话筒架,在一排婚纱的角落里藏着专业的音箱。小罗坐在高脚蹬上,熟练地做出了酒吧歌手唱歌的姿势,关上化妆室的门,Lily和我就开始听他唱歌。他唱了《火柴天堂》,虽然说嗓子已经不行了,很久沒唱了,可音色依然亮丽,我握着手机给他拍视频,有些手抖,有些鼻酸,Lily在一边不经心地整理婚纱。接着唱了《夜夜夜夜》,我终于沒忍住,低下头抹眼泪,小罗闭着眼,沉醉地唱着,Lily又走到化妆台前摆弄起那些瓶瓶罐罐。小罗唱得来兴了,说状态来了,就把设计师小光也叫了进来,我们三个一人一张小板凳坐好,正式开始罗老师的工作室迷你演唱会。看到有人写听小罗唱歌会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果真如此,他的声音集合了齐秦和熊天平的优点,还更添一份温润。玩得高兴,让Lily也唱了,一出声也是专业级的。我也被哄着唱了两首,第一次只是吉他伴奏唱歌,还有那么一点小小的紧张,小罗说:“蓝鸟走出去的都是强人啊!”想起来,曾经有过一个梦想,就是能到酒吧当歌手,每个夜晚都能在灯光氤氲里吟唱那些美妙的旋律。他老早对我说:“你应该去玩音乐的。”可惜了,吉他在家里,都只是摆设了,连调在哪儿我都不记得了。Lily说和小罗是05年认识的,05年,也是我认识他的时候——那个极会唱歌,音色高亢的男人。那个时候选秀类的节目还未全国蔓延,04年的型秀还没有商业铜臭味,确实是扛着音乐的大旗在意气风发着,我也没想过有一天会认识电视机里面的人。可以听着会唱歌的人唱歌,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特别是只有最简单的一把吉他。小罗的歌声,猛然让我发现,我是多么怀念逝去的那段岁月,那些可以听他唱歌的日子。这篇很短的文应该是偏题了,可我还是想把它加入到这个系列里。应该算是进行时中的记录生活。生活有时候真是给人带来一丝惊喜,这个工作室里的演唱会让我感慨万千,有很多情绪在翻箱倒柜,却是不能写。以前总是写太多,毫无保留,可这次居然不知该怎么下笔了。珍惜眼前。谢谢命运给了我一次的机会。No.13 行这两天都要抓狂了,几乎每天下班回家,轻轨都会坐过头,总感觉是一觉还沒睡醒,就已经到目的地了。我有个致命的坏习惯,只要坐上车,就会昏昏欲睡,并且很快睡着。在上一个公司上班的时候,我充分发扬光大了这个习惯,每天都是44路从终点站坐到终点站,一个单程就有超过105分钟的时间可供我打盹儿,睡到神清气爽睁开眼,也就到站了。其实我可以选择四号线到东安路再换一辆车,最多一小时就可以到上班的地儿,因为不能在路上睡觉就被我无情地当作睡过头时的备用了。懒归懒,也晓得地铁是最节约时间的交通方式,只要目的地是地铁沿线的,再远的地方我也愿意出门,反正地铁快。所以越来越看到公交车就头大,堵在路上是多么可怕的事,尤其是车挤又沒座。刚刚谈恋爱那会儿,男朋友住在通河新村,每次从家过去那个叫长途跋涉,两个小时是固定的,这点时间都够我出发到虹桥机场,然后飞机到合肥了。等到一号线延长段通了,时间真是哗哗地缩短了,尽管延长段的拥挤程度十分不堪,可能少挤一会儿也算减少点受罪感了。最郁闷莫过于挤在十几分钟就挪一步的公车上了,夏天时的痛苦感绝对不会比一号线延长段空调不足要小。虽说现在的公车大多冬暖夏凉了,可总觉得就是小,装的人不够多。想起来小时候的公车里最让人喜欢的巨龙车了,前后两截,可以装N多人。我特别喜欢中间连接的那块儿地,椅子是前后靠着安的,车转弯椅子也跟着转,我觉得好玩得不得了。而且我童年时傻乎乎地对售票员特别有兴趣,再往后出生的小孩肯定不会晓得啥是公车售票员了。暑假都在外婆家过,外婆家有个红木的五斗橱,雕刻很精美,有一朵花的中央是突出的,我就把它当成是售票员在关车门以后要按的那个按钮,搬个小板凳和小桌子,外婆又给我弄来了售票员用的票夹和一打车票,还有在车票上打洞的那玩意儿,就可以自娱自乐地玩一下午,一会儿摁摁“按钮”,一会儿撕撕车票,一会儿喊两句“XX站到了。上车的同志请买票”。多么囧囧有神的单人游戏啊。现在还有售票员的线路只是一小部分了,我还是蛮喜欢的,有老人或者孕妇、抱小孩的上车,总会有售票员对车里的人嚷嚷:“哪位给让让座啊?”实在大家都脸皮厚到不肯让座,售票员会直接拍拍坐着的人的肩膀,让人家让座。有些时候,美德还不得不靠人为的因素来维持。附赠: 和公车的亲密接触四五岁的时候吧,妈妈每天送我去幼儿园,抱着我在车站等车。有一天,车来了,大家伙儿都往前涌,结果我一头撞上了铁皮车,顿时血流不止。妈妈用手绢捂着我的额头,我坐在车上哇哇乱哭,司机叔叔卯足了劲儿往后面几站的医院开。额头上缝了好几针,据说我在急诊间,两个护士摁着我,妈妈在外面哭成了泪人。额头中间就留下了一个月牙儿状的疤。表妹小时候看到我,总要指着我的月牙儿说:“姐姐是包青天。”No.14 生日的记忆★最初的记忆好像是九岁生日吧,那时候还住在西康路的老房子里。那时候过生日很简单,一家三口买一个蛋糕,晚上一人一碗红烧大排长寿面。我记得我当时很好奇那个蛋糕,妈妈说是“栗子蛋糕”,我听成了“荔枝蛋糕”,还在暗想,荔枝怎么做成蛋糕呢,为什么会是藕荷色的荔枝蛋糕呢?长大了才晓得是栗子蛋糕,外头是藕荷色的香芋,里面是栗子。妈妈还是特地去南京西路的凯司令买的。我现在蛋糕类的甜食就吃红宝石的鲜奶小方和凯司令的栗子蛋糕。★初恋的记忆那还真是一次简陋的生日。我买了两块蛋糕,他买了一个KFC的全家桶。陪我聊天,陪我看片子,我穿着荷叶边的白裙子,垂着眼和他讲话,关了灯,点蜡烛,微笑。晚上的时候,他和衣抱着我入眠。突然很。一直以来都是很自卑的人,从来没有异性对我那么好过,单独给我过生日。他后来变成了我第一个男朋友。★最的记忆那一年,父亲去世。一个多月后,就是我的生日。佩佩、晓昀、冰冰横跨上海,游过黄浦江,来给我过生日。定的是冰淇淋蛋糕,买了pizza去KTV。不需多说什么,很开心地唱歌,吃东西。直到意识到冰淇淋蛋糕会融化,才想起来要点蜡烛、许愿。问服务生借的打火机,插蜡烛、唱生日歌。其实并不新鲜吧,门口却围了一圈服务生,笑意盈盈地看着我们切蛋糕。★最冰火两重天的记忆就是一个无关痛痒的小生日,却搞得最热闹。有自己的闺蜜,有歌迷会的人,还有苟伟、熊猫他们。很奢侈地包了正大广场好乐迪最大的包间,想着一起happy。事实证明,我的决定很错误。歌迷会的人明明很想见苟伟,但却表现得很拘谨,弄得大家都很不自然。和闺蜜们唱《我们的故事》,忍不住哽咽。切蛋糕的时候是气氛最好的时候了,被逼迫亲了在场的每个人,亲到苟伟,他躲开了,用拥抱代替。其余的时候,现场的气氛很让人不痛快,我躲到门外打电话,一个经过的服务生叔叔对我说:“过生日,开心点。”到最后的两个小时,其他人都走了,只剩下佩佩、晓昀、冰冰。空荡荡的包间,我们不约而同地觉得还是这样好。唱着自己喜欢的歌,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分享。谢谢你们。★最纠结的记忆一年过去了,我仍旧想念那个去年给我过生日的男人。尽管没有任何结果,可我愿意记住曾经美丽过的过程,好像我曾经真的拥有过一样。他像爸爸宠女儿一样地溺爱我,下了班就早早地去定好位的餐厅等我,我风尘仆仆地从公司赶过去,交给我菜单,让我点我喜欢的。海鲜粥他会用小碗盛好给我,就和去別的地方吃饭,他会把新鲜出炉烫手的面包掰开了给我一样。我喜欢餐后送的酸梅粉配西瓜,他就把他自己那份给我,让我想起我们去吃西餐,头盆是土豆的沙拉,我只要吃土豆,他就全让给我吃,自己啃沙拉里的菜叶。吃完饭,牵着我的手逛正大,我只多看一眼什么,他就要买给我,其实我什么都不想要,这样就很好。去正大好乐迪唱歌,浅笑着看着我,听我一首接一首地唱。被他抱在怀里,唱我最喜欢的《花雨夜》。山风溪水篝篝炊饮热汤木桌别喝醉就算醉有了我你更陶醉你说我太傻人生本匆忙花是裳嫦挥挥衣袖吧我不想要历经沧桑陶醉梦里紧抓不放给我好吗No.15 吃面条我曾经有一个朋友,告诉过我一个很狠的减肥方法,她说每天只吃一包泡面,除此之外只能喝水,吃一点水果,两个礼拜就能减掉十几二十磅。在很多年没有吃过泡面,突然发现统一的老坛酸菜面很好吃的前提下,我饶有兴趣地尝试了,可完全没发现自己有瘦啊,我朋友说我每天都要吃两根紫雪糕,那就减肥无效了。她说她用这个方法减肥有两个后果,一是瘦了,二是看到方便面想吐。其实,泡面本来就没啥好吃的,又没营养,又不像小时候第一次吃到泡面,那个惊艳啊!那时候干的就是吃干脆面,在拆开包装前用力拍打碎,就成了零食;湿的就是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了,鲜美异常,觉得比平时所吃的水煮的面条美味太多了。那会儿和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并驾齐驱的是黎明做代言的营多捞面,我还记得有一个黑胡椒牛肉味的很好吃。最早玩九城的时候,依稀记得还有一个什么项目是和巧面馆合作的,因此还吃了不少巧面馆的方便面。直到某一天,猛然发觉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味道很渗人,才惊觉自己吃了好多年的防腐剂。我也算是爱面条的人,怎么就抛弃了现煮现吃的新鲜面条,而沉浸在方便面的香味里了……幼年时期,对面条的唯一记忆就是曹杨八村的老房子里,爷爷会拿一个很大的平底竹篓,间隔放着一团又一团宽面,把面条吹干,我喜欢盯着那一团又一团的宽面条发呆,至于味道,是记不住了,就像我压根儿记不清爷爷奶奶的长相,似乎从来没有过爷爷奶奶一样。自家里吃面,会去菜场买面条机压好的面,白白嫩嫩粗细均匀的。爆香葱,加酱油,沥干煮熟的面,拌匀,就是葱油拌面,再煎个荷包蛋摊在面上,也能吃得有滋有味。爸爸工作忙,就爆好了葱油装碗里,我想吃的时候,只要下个面条就行。另一种我很爱的面,就是烂糊肉丝面了,上海人家长大的小孩应该都吃过,喜欢的也不会少。黄芽菜、肉丝烧熟,面条下到软烂,再放到一块儿煮,入口常会被烫到天花板,也要呼哧呼哧地吃不停,这是牙口不好也能享受的面食,黄芽菜和肉也确实是最为般配的搭配。顶顶不喜欢的是一根根竖条的卷子面(挂面),熟了以后也不挺括,没质感,更没法一根面条咻地吸进嘴里,唯一好玩的是把卷子面往锅里放的那一刻,松手,面条会打开得和伞般一圈靠着锅檐。而面条,总归觉得自家里做得没外头的好吃,即使家里备了劲道的宽面,炒了浇头,就是少那么点儿境界,那完全就是有无汤头的原因。有高汤做汤头,那吊出来的鲜味是不容分说的好。读书时有一阵出门逛街,想不到吃什么的时候,就钻进吴越人家吃面,素交面加一个红烧狮子头或者蜜汁排骨的浇头,面上桌,先喝一口浮着油花儿和葱花儿的汤,让口舌先感知那鲜味儿。同样的价格,我就不屑诸如味千拉面之类的玩意儿,在我眼里,那些就是方便面的升级版,花里胡哨的样子,吃完嘴干舌燥的。后来,全国最大的连锁品牌之一——兰州拉面铺天盖地在大街小巷,重油的咖喱汤、可怜的几片牛肉,好处是能看着厨师把面团给拉成面条,能要求拉得宽一些,吃的时候特别有幸福感,尤其是在大冬天,饥寒交迫来上一碗,得劲儿。真属于上海味道的是那个辣肉面、辣酱面、咸菜肉丝面。我不懂事那会儿用来区分辣肉和辣酱的标准就是一个有肉,一个没肉。没肉的我不喜欢,有肉的正宗很少,不是肉切小丁,搞点儿辣椒炒,放点辣酱就是辣肉了。正统的辣肉面用的是肉糜而不是肉丁,放辣子、酱油炒入味,淋在面条上,拌面吃的,加一勺咸菜和一块素鸡,浓墨重彩的才是正道。龙华机场外桥边有家店,每天吃辣肉面的都排好久的队,当时的同事们也爱去那儿吃。咸菜肉丝面相对就清淡了很多,干干净净的没什么油水,讲究一些的切进笋丝,嚼感很好。富民路上有家店,我爱夏天的时候买他们的冷面,浇头就用咸菜肉丝,爽口又不腻。可其实说来说去,我最爱的面条都是做为配角出场的那种。一个是新疆大盘鸡吃完以后,来一份手工的皮带面。另一个则是剁椒鱼头吃完,也来一份光面,即使只是最普通的那种细面,在吸收尽鱼头汤汁里的辣味后,都会变得比鱼头本身更具诱惑力,面条不再是寡淡无味的,而是充满了鱼头的鲜、剁椒的辣,跐溜一下就滑进嘴里。面条的极致也不过如此了。No.16 下馆子是群体活动有些时候,会突然想找个馆子吃饭或者去288喝酒听音乐之类的,掏出手机反反复复看通讯簿,却发现不知道找谁一起去,似乎也没人能一起去,只有乖乖地回家。这是一种很奇特的心理,我自己也很困惑,我喜欢一个人旅游,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也很乐意一个人去当地美味的馆子大快朵颐,可是在上海,我有种近乎变态地害怕一个人下馆子的心态。其实潜意识里还有着“下馆子是很奢侈的事”的概念,只有出外旅游了反倒轻松了,不花钱不舒服斯基,倒是和我的待人方式遥相呼应:越是亲近的我越是苛刻和淡漠,不熟悉的我反而会满脸笑容和蔼可亲。我有记忆的第一次下馆子,是在N年前,爸爸不知打哪儿认识的一暴发户,开了辆小轿车来请我们吃饭,那位暴发户蜀黍的着装我印象深刻:白衬衫白裤子+一双拖鞋。吃饭的地方在乍浦路,大名鼎鼎的美食街,一间包房,菜色我都忘了,就记得大人们喝了很多当时还算昂贵的蓝带啤酒。由此给我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下馆子就是有钱人干的事的不良影响。妈妈还在的时候,总能烧一桌好菜,所以几乎没有下馆子的记忆。妈妈走后的两年,欠了一屁股债的爸爸更不会带我去下馆子了。直到我高中住校,每周五回家,爸爸都会带我去家附近的饭店吃晚饭,我还为此暗自欣喜了很久,原来我们有钱了啊!居民小区聚集的地方,饭店的生意总是不错,只要口味还成,价格不贵。那段时间,有三样菜吃到我想呕吐:白灼草虾、蒜香骨、银鱼羹。特别是白灼草虾,几乎每桌都会点上一盆,害得我都搞不清楚草虾到底是贵还是隶属家常菜的范畴,只是因为家里不怎么吃这玩意儿,隐约认为白灼草虾也是奢侈品。后来爸爸没空照顾我,很多周末都是烧两个菜,就扔我一个人在家里自生自灭了,草虾才彻底上了我家的饭桌,扔水里一煮,沾点酱油就能吃,方便。大学毕业以后,有了工作,偶尔会和老同学聚会吃饭,才豁然开朗,下馆子点菜原来是那么稀松平常的事,这似乎和时代变化没啥太大的联系,只和一个人的成长有关。民以食为天,各式各样各种菜系的饭店蓬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还不仅只是满足人的口腹之欲,越来越多的花头,让吃饭不再是单纯的进食。吃过最紧张的一顿饭是在巨鹿路的Embre,一幢小洋房,晚上客人很少,我们在二楼,就两桌人。灯光稍许氤氲,放着轻柔的Jazz,我大气不敢出,更不敢和平时一样大大咧咧讲话,小心翼翼地摆弄刀叉,生怕弄出不雅的碰撞声。一道道吃完,我压根儿没有饱的感觉,好像胃只被填了一个角落。买单并不便宜,我偷偷想,真奢侈真奢侈,还好别人请客。请我吃这顿饭的男人说这是他最喜欢的餐厅,时常会一个人去吃,他说一直都是去我喜欢的餐厅吃饭,他一定要带我去他喜欢的餐厅吃饭。现在回想起当时被他迷得七荤八素就觉得自己傻,同样的Embre,不知道他带多少女人去过了,同样的台词,也不知道他对多少女人说过了。下馆子,下有情调的不便宜的馆子,根本不是为了吃,只是一种手段罢了。我不喜欢。我骨子里还是热爱那些普普通通充斥着市井气息有可口饭菜实惠价格的小饭馆。我的人生里有两段时间维持着很高的下馆子频率——一次是07年初的失恋,一次是和朋友开水晶店。失恋吗,总归需要发泄,隔三差五地就和一个曾经是同事后来是好友的女孩子吃晚饭,或者点两个小菜,或者来一顿火锅,很神奇的人均总在40块以内。吃的最多的是华师大后门的姐妹川菜馆,就和一大食堂一样,炒菜的价格都在6块-10块左右,重油炒菜的口味都不会差,两个人来三个小菜,两瓶饮料,也就二十来块钱。我顶顶喜欢他们的椒盐排条,就算是搬了新的店面,排条也就10块一份,相对于价格菜量很足,排条一根根的很壮硕,非常肉感。开水晶店那阵,店边上就是赫赫有名的保罗酒楼,我和朋友的目标却是延庆路上的飘香苑,打着概念川菜的旗号,藏在幽静小路上的店。只要是我喜欢的,我就会盯着吃,不管去多少次,都点差不多的菜——菠菜粉条和剁椒鱼头。把粉条和菠菜烫熟,加入香菜、葱末、花生末、辣油、辣椒拌匀,既有蔬菜的清香又有劲道的辣,有嚼劲的粉条在嘴里释放着吸收到的调料味,完美的凉菜。剁椒鱼头必要重辣中的重辣,吃完鱼头放一碗面,实在得意实在快哉。新近工作的地方在梅陇西路这儿,地方是偏远,却出人意料地有实惠得不行的小饭馆。很够味的川菜馆子,厨师很舍得放花椒。中午永远是他们的盖浇饭,他们的麻婆豆腐是我在上海吃过的最好的,百吃不腻。工作室的同仁们想到要下馆子了,也会往他们店跑,一桌七八个菜,100来块就搞定。小百姓的生活,这样就很美好,好吃少花钱。可我还是没法一个人去那些个我喜欢的小馆子,虽然说起那些店的时候会唾沫横飞一脸口水。下馆子,一个人总觉得好凄凉。No.17 冰淇淋前面说过我曾经壮志雄心地想要泡面减肥法的失败,就是被每天两根的紫雪糕给破了功。说实在的,我根本不记得童年时的紫雪糕是什么味道了,只记得紫雪糕是当年冷饮里的奢侈品,一般都是吃冰棍儿的,雪糕都是高档货了。后来在便利店的冷柜里看到了纸盒包装的紫雪糕,完全出于一种莫名的情感冲动买了两根来吃,冰淇淋外面包巧克力外壳——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紫雪糕啊。天晓得小时候吃过的奶味重不重,至少现在吃到的口味倒是挺浓郁的,也没有甜到发腻。于是乎,一吃不可收拾,荒废了减肥的大功。不过最荒废减肥大功的还是某年夏天,我在淘宝上买了两桶5L装的雀巢冰淇淋,一个香芋味的,一个红豆味的,塞在冰箱里,每天都很奢侈地挖好几大碗地吃,完全忘记了这些转化成了多少脂肪堆积在身体里。一到夏天,我就无法抑制地要吃很多冷饮。小时候基本都是些盐水棒冰、赤豆棒冰之类的,算是比较清淡热量也不太高的冷饮了吧,尤其盐水棒冰,又特别解热。都是有人用自行车托着一个盖着军绿色棉被的大木箱在卖棒冰,多神奇啊,那些冰棍儿居然不会化掉。最开心的是爸爸的单位每到夏天,食堂里都会做橘子味的冰霜,爸爸就提着保温桶装满满一桶回来,挖一大勺迫不及待放进嘴里,牙齿有瞬间冰冻的冻结感,再是凉透凉透地从食管一路往下到胃里。除此以外,自己家里也会做冰棍,买好塑料的做冰棍儿的模子,煮好一锅赤豆汤或者绿豆汤,放凉以后倒到模子里,在冷冻室待够时间了,就是好吃又干净的冰棍儿了。我吃棒冰的习惯是不停地舔,不爱用咬的,所以每次都会吃到握着棍子的手粘糊糊的,我特别享受棒冰在我的舌头抚慰下一点点融化的过程。后来,改革越来越开放,老百姓越来越有钱了么,棒冰终于退居到低端冷饮线了,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的冷饮层出不穷,真正开始有了冰淇淋普及到大众的概念,而不再是我印象里东海咖啡馆吃的香蕉船那样才是冰淇淋的定义。两三块钱卖的一根冷饮,冻在棍子上的其实也都是冰淇淋了。不过却越吃越没味,一股子奶精味,倒不如安安静静的冰棍儿来得爽口了,或者干脆来一块光明冰砖,多年如一日的蓝色纸盒装,小砖头一块的乳白色冰淇淋外包裹透明的油纸,用不锈钢勺子一勺一勺地挖,可以只吃冰砖,也可以洗干净了草莓,混着冰砖一起吃。长方形的饭盒里摆好冰砖,再点缀上草莓,是童年夏天里最美妙的冰淇淋享受。只是很可惜,现在的冰砖也往去油的方向发展了。正儿八经地要吃点冰淇淋,要么就捧着两桶八喜边看碟边消受(八喜的香草、抹茶、朗姆酒口味的还是很正点的),要么就上冰淇淋店大快朵颐。我是个很懒惰的,一旦认准一家店就不想换的人,特别特别想念曾经存在在虹桥百盛美食街上的罗贝拉冰淇淋。整个店是暖暖的橘色系,木质的楼梯往上是复式的二楼,一楼和二楼之间有个小转角半层,摆着两个很舒适柔软的沙发。每次和朋友去,都是要两个人88元的冰淇淋自助,然后一人霸占一个转角那儿的沙发,趴着躺着吃着。最好是冬日的下午去,阳光透过小玻璃窗洒到身上,面前则是冰凉的冰淇淋球。他们的冰淇淋有两种,一种就是含奶的,另外一种是雪芭。雪芭好像是以前的冰霜,特别爽口,怎么吃也不会腻,尤其热爱他们桑梅味的雪芭,酸酸甜甜的。现在百盛那儿的罗贝拉已经变成coco咖喱饭了,只有去雁荡路的罗贝拉比较多了,依然橘色系,不让坐沙发了,吃自助只能在坐二楼的透明座椅了。那种惬意感荡然无存了。在罗贝拉吃过一种口味很奇特的冰淇淋,我去拿的时候连服务员MM都说这个味道的很怪,很多人都不喜欢,我很固执地要了,还喜爱得不行,我朋友吃了一口差点吐出来,说我是怪胎。可是,桂花味的冰淇淋真的很好吃咩。N0.18 无辣不欢前俩礼拜和一朋友碰头,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过去我的一些纠结事,我喜欢的某个男人云云。朋友想了好久想不出怎么用语言来描述我当时和那男人发生种种的过程中的心态,急了,就突然说:“就好像你极度喜欢吃辣的,可是又老胃痛不敢吃,所以干脆把面前的辣味丢掉。”我捧着咖啡杯猛点头,笑,原来把我“无辣不欢”的嗜好融入到对某些事情的解释中还真贴切,他说的时候我还特别感触那种喜爱却不得不放弃的难舍和隐痛,一想起不能吃辣的我就抓狂了。最近不知怎的,胃的毛病犯得很厉害,吃辣的吃冰的都会翻来覆去的胃痛,老公看不下去了,严禁我吃DQ,严禁我吃重辣,仅施舍给我那点点微辣。很馋很口水,实在无法忍受不能重辣的空虚,在胃表现良好了一阵以后,趁着老公休息,让他陪我去吃辣的。去的是在“下馆子是群体活动”里提到过的那家小馆子,蜗居在地铁外环路站那儿,叫“川香缘”的馆子,别看门面不大,罗锦路上有一家老店,梅陇西路上还开了家新店,想想那会儿在摄影工作室上班,每天的午饭都是叫的他们家的外卖。口水鸡、麻婆豆腐、蒜泥生菜、酱椒鱼头、两碗白饭,吃得老公满脸的汗。几块口水鸡下肚,嘴唇就麻麻的,只是麻麻的并不很辣也没掩盖鸡肉的香嫩。麻婆豆腐永远是我的最爱,让老板娘一定要做重辣重辣重重辣的,拌上白饭,难得的就是辣却仍然吃得到肉糜和豆腐的味道,再怎么重辣都不会留苦味在嘴里,很过瘾却绝不霸道你的味觉。作为在川菜馆出现的湘菜鱼头也表现完美,细腻的鱼肉、入味的酱椒,吃得不亦乐乎。边嚼着饭菜边对老公说:“那时候我们叫午饭,我最喜欢叫麻婆豆腐盖浇饭了,摄影师和丽丽最欢喜叫干豇豆炒腊肉盖浇饭了,”咽下软嫩的豆腐,继续说;“有时候晚上大家一起吃饭,五个人就叫五个盖浇饭,等于就是五个菜了,也才40块左右,一桌都辣的,不要太爽哦。”想想在工作室上班的工作还真是我做过最愉快的工作了,像朋友般的相处,有客人的时候和客人谈心,没客人的时候互相谈心,再多的工作压力都被化解到无形。只喜欢这样的环境,所以实在没办法让自己坐进冷冰冰的办公室,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就似外面改良过的辣味,也不知加过什么而变得不纯粹,没炸透的花椒或者会苦味弥漫的口感,感觉都会让人抑郁和崩溃。老公没我那么感性,就说吃下来上海那么多川菜馆子啥的,还就这家最好吃,再名声好的也没多好吃,不如上这儿来。吃到快结束的时候,猛然听到耳边一声尖叫,哈,原来是丽丽。今天是我们以前一化妆师小娜拍婚纱照,不然就叫他们一起过来吃了,没想到最后还是在这个小馆子碰头,他们拍完婚纱照就过来吃饭。看来我的心血来潮是很有理由的。吃完饭又去他们桌聊了很久,说起以前老一起吃他们店的菜大家都笑,很感慨。看他们点的菜,我才发现我忘记点他们招牌的凉皮了,以前化妆师木子最爱的就是吃他们的凉皮了,现在她为了减肥晚饭都几乎不吃,变得好瘦好美。兴奋起来又说七月份还要去阳朔,女人们都期待得不得了,期待那里的山水,期待那里曾有过的暧昧故事……这大半年的,大家的状态都有所改变了,很多爱好其实还都在那里原原本本地没有改变。No.19 夏天的小龙虾前几天和高中好友约了吃饭,老地方,“东昌电影院对面”。下了班一路顺畅地赶到那儿,晓昀说已经在二子龙虾里坐定了。又是小龙虾啊!想了一下,每次来这里,都是二子龙虾,从来就没变过。夏天,小龙虾真是不二的选择。其实说起来,我曾经对这玩意儿没什么感觉。第一次知道小龙虾,还是大约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那时还住在西康路,什么都是公用的,打开家门就是洗菜的龙头,邻居装了一篮子的黑红黑红的活物在水斗里。妈妈说那个是小龙虾。那么丑陋的张牙舞爪的东西,有什么好吃呢?总之我的父母不吃,孩子总归随父母,不过那一篮子活的小龙虾倒是让我记忆犹新。人生第二次见到的小龙虾就是红彤彤的菜了。爸爸请堂哥和当时还是女朋友的嫂子吃饭,那段时间上海发了疯一样流行杭帮菜,这家反倒是没有,堂哥点的小龙虾,去头去筋了,炒好了上来,一个个是卷着身子的。肯定是又辣又油了,把那个岁数还是轻口味小罗莉的我给镇住了,不敢下筷。堂哥很体贴地把小龙虾都剥好,才把小龙虾肉放进女朋友的碗里。“好少肉,剥得一手油,不划算”我想。第三次,就是大家都知道了,小龙虾风靡上海了,家门口的火锅店都会在夏天摆出锅开卖小龙虾了。每天那一锅又一锅的小龙虾烫好了都被排队的人给买空,我居然犹豫了好久,终于在某天傍晚兜着3斤小龙虾回家了。烫乎地不停吹手,傻倒是挺傻的,不懂要戴一次性手套,直接人肉和虾壳搏斗,先吮一下外壳沾着的汁水,再噼里啪啦地剥掉壳,卷起来的小龙虾肉新鲜会有弹性,咬下去是混着香料的肉味,虽美但总觉得不解馋不管饱,其实最美的是身体和头部连着的那块带着的黄,鲜美极了。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起码都是工作了以后了。同学朋友都有了收入,都有了可自由支配的金钱,寿宁路不再遥不可及了,小龙虾更是遍地开花了。长寿面馆天天排队,为了吃一顿可以排上两三个小时,只是为了确实和其他小龙虾店不同的味道。华哥龙虾里的沾芥末酱油的白灼小龙虾倒也是与众不同的口感,清爽但不失入味。不过想一下,我吃过最美味的小龙虾却是在石浦——人家明明是渔村吃海鲜的。当地朋友带去的一个川菜馆子,上的一盆十三香小龙虾,炒的,有汤水,味道全融入进了小龙虾肉里,汤汁及其下饭,香得让人停不了嘴。据说,包头南路的阿木龙虾也是如此炒的?但是那个排队阵势,实在让人望而却步。转回我们的根据地——二子龙虾,去筋处理,偶尔有一两只不新鲜的挺尸状,小龙虾个头还挺大,肉质饱满紧实,只是厨师下手太重,微辣都能变成重辣,蘸的醋一定要多姜。至少这个夏天,我们能聚在二子,吃吃小龙虾聊聊天,随意但是欢乐。No.20 版专食堂的牛肉面我记得2000年进版专报道的那天是个雨天,之后一直被我形容成“从前门可以望到后门”的狭小校园,一堆的新生和家长,乱哄哄的。唯一的亮点是明晃晃簇新的食堂。后来问了同学,都说当时就觉着这学校里的食堂不错。一楼宽敞亮堂,转弯的角落地块早上会卖各种可口的早饭点心——锅贴很好吃。二楼的面积比一楼稍小一些,除了各种炒菜,最棒的是有个清真口,卖面食——炒面片和牛肉面。入学的第一年住在校外,所以每天在学校没有课的时间,除了在食堂吃饱了撑的后跑操场边看男生打篮球就是在食堂准备吃饱了撑的。吃,总是不愿亏待自己——总得一个大荤一个素一个汤一碗白米饭,有时会加一个小荤,也就四五块钱的事。让我特别记得哪个菜的滋味,真是怎么搜刮肚肠都想不起来了,总之就是味道不错。记得有一回去海运学院玩,吃他们的食堂时我们都在感叹和版专食堂完全不可比。那么多年我记得最深刻的是一楼的角落地块,有天中午食堂的阿叔搞得自己和小贩练摊似的,只要有个小姑娘走过去就说:“来来,买个相思卷吃吃。”我还真的买了,其实就是鸡蛋皮卷肉糜饼,但是偏偏起了这么个浪漫的名。这些就是我在校期间对版专食堂的所有认知——尽管大学里各地的同学都有,似乎仍然地域分明,特别是我们一班的女生,基本只是上海人之间安安静静抱个团,住一起吃一起玩一起,即使到第二年搬回了学校依旧如此。我们专业就两个班级,两班的上海女生就比我们班级的奔放多了,和两个班的男生都打得火热。当时,我对二楼清真口的面食甚少接触,甚至不知道二楼的面食是那么闻名。世事总是很玄妙,看起来好的未必就真的能一直好——也许在我身上特别明显。毕业之后,抱团的力量于我瞬间消失了,反而学校论坛的建立和参与,我结交了更多非同届也非本专业并且非上海人的校友,成了好朋友,所有人都毫无例外地怀念着版专食堂二楼的炒面片和牛肉面。好些学长都会时不时回学校食堂吃上一碗炒面片或者牛肉面。和校友们回学校小聚、看学弟学妹们排的话剧、吃饭总是二楼食堂炒面片或牛肉面。面片和面条都是师傅手工擀制,劲道不粘牙。炒面片加上一勺师傅自制的辣子,辣咸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面片咀嚼起来都带着鲜鲜的味道。吃着炒面片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大学生活我似乎遗漏了什么,似乎像没有经过大学生活一样。男生似乎都特别热爱炒面片。女生——至少我认识的北方女生则都偏爱牛肉面。前阵我们专业组织毕业十周年聚会,大学里最好的朋友,一个北京女孩特地买了机票飞回了上海,她说“我就想回来吃吃食堂的牛肉面”。于是我们又回了学校,除了操场变成图书馆外,其他的似乎与十年前没有任何变化。住过的宿舍楼,上过课的教室,还有依旧明晃晃的食堂——清真口从二楼搬到了一楼。一人买了一碗牛肉面。面条没有选择,师傅拉制出来的就这个粗度,和面片一样耐嚼混着淡淡的面粉甜。面汤清但入口极鲜香——与那些会令人口干的完全不是一个世界,面条上撒的葱花儿都新鲜得滴着水的口感,牛肉片嫩且入味。她说“味道一点都没变”。我很努力地想了想,这是不是我第一次吃大学食堂的牛肉面,美味要么存在记忆中要么就擦身而过——我是不是真的和大学生活分开在两个平行世界,看起来一样的人却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而我居然会整整三年错过那么好吃的牛肉面。
24小时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个字中间加一个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