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朋友有皇皇皇的电影发给我看呢?我匆匆那年好久不见剧情没看了心理好慌,想看母子类型的

一般皇太子最后都会成为皇帝,但是,也有许多皇太子,命运终结于皇太子、储君这样的位置,没能当成皇帝。  每一个大朝代,都会有这么一位倒霉的皇太子,处在了阴谋的最中心,成为权力的失败者、牺牲品。  中国历史上做不成皇帝的皇太子,相对比例并不多,但是把这十几位皇太子的一生拎出来,就是中国五千年宫庭所有宫庭皇权斗争的一个浓缩。  这里我会讲十几个人,包括中国历史上有十三位正式受封为皇太子的人,还有两位,则虽未有皇太子明封,却是有储君之实,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皇储赵德昭,及清代末代皇储大阿哥溥峻。  本来,应该先从扶苏开始,不过因为我最近对刘据比较有感觉,所以还是先跳过扶苏,从刘据开始,以后再补扶苏的课。    中国历代皇储之二——汉太子刘据    汉武帝的太子刘据此生最大的郁闷,大约就是他有一个活得太久而且冷酷无情的老爹汉武帝刘彻了。  刘据这一年四十五岁了,从他七岁时当皇太子,至今也有三十八了。这三十多年来,刘据从一个黄口小儿一直长到现在做了爷爷,他已经有了三个儿子,孙子刚刚出世。  而他的父亲皇帝刘彻,今年也已经七十二岁了,他母亲皇后卫子夫,年纪也应该同刘彻相差不大,应该也是快七十左右了吧。  如果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那将是多么快乐,一对老夫妻白头相对,应该是庆祝金婚的时候,儿女满堂,孙辈充满朝气,一个小曾孙刚刚出世,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只可惜,刘据出身于帝王之家,而他的父亲刘彻,也绝对不止一个妻子,他还有更多的妃子和太多太多的儿子孙子。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一、 刘据出生    刘据出生的时候,是他母亲卫子夫的黄金岁月。卫子夫初见皇帝刘彻,是她最为年轻美丽的时候。那时刘彻也才十八九岁,他娶的是他的大表姐陈阿娇,陈阿娇的母亲是汉武帝的姑母馆陶大长公主。  当时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最宠爱的人叫栗姬,为了讨美人欢心,已经立了栗姬的儿子刘荣为太子,并为她废了皇后薄氏,打算立栗姬为皇后。馆陶公主本来打算是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许配给太子刘荣的,没想到栗姬太牛,一口回绝,言语中还有那么些不恭敬。  公主生气了,后果很严重。栗姬这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低估了馆陶公主的能量。她以为凭着自己的美丽征服皇帝,就是拿到了一张最大的王牌至尊宝,见谁就能压死谁。她忘记了,打牌打的是一局牌,而不仅仅是一张牌。后宫的博奕,有时候不仅仅只是后宫女子们一个人的博奕,还包括其他人手中的牌。而这个误解,此后在汉武帝的后宫里,又将出现。  就在馆陶公主气极败坏的时候,这时候,当年才七岁的刘彻在母亲王娡的教导下,非常聪明地适时当众说出了这句名言:“如果能娶到阿娇,愿盖金屋以贮之。”这就是“金屋藏娇”四个字的来历。  这四个字,让曾经风头无两的栗姬在接近皇后宝座的时候从天下跌入地下粉骨碎身,让已经登上太子位的刘荣死于非命,让不得宠的王美人登上皇后宝座,让默默无闻的庶出子刘彻成为大汉帝国的皇太子以至大汉天子。  这四个字也让当上皇帝之后的刘彻很郁闷,小时候他觉得大姐姐阿娇长得很漂亮,虽然脾气大了点,但是他年小力微没有主见时,当然也是乖乖听命。长大后阿娇依然漂亮,但是他发现其实作为天子,可以拥有许多更漂亮的女孩子;虽然阿娇脾气还是很大,作为漂亮的女孩子就算刁蛮一下也是可以原谅的。可是随着刘彻日益长大个性见长,和皇帝身份所带来的权威之后,对于阿娇任性的容忍度也在渐渐降低。而导致这对青梅竹马的小夫妻感情破裂的最大原因是——陈阿娇无子。  也许是近亲结婚或者不知道什么原因,虽然此时汉宫中陈阿娇独占刘彻,但是却好几年也没生下孩子来,皇帝无子是一件很大的事,此时不但后宫的太皇太后窦氏已经在皇族中找另储君,刘彻母子也万分焦急。作为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这时候也在自己的府中训练了大批美女来准备献给弟弟。  这一天刘彻来到平阳候府,平阳公主立刻召唤了准备已好的美女们上前服侍,可是刘彻一个也没有看上,反倒看上了出身卑微的歌婢卫子夫,是因为卫子夫很美吗?不见得,因为平阳公主也不是瞎子,如果卫子夫真要是比所有的人都美丽,那么平阳公主就会把她放在精心准备的美女群中,而不是充为歌婢。可见卫子夫并不是平阳候府最美的女人,但她却可能是最柔顺最温婉的女子,这才让皇帝一眼就看中了。  美丽的女人多半自信,想要得到君王的垂青自然是使尽浑身解数,这种美得张扬而且目的性太强的女人,最顶峰的,莫过于陈阿娇。刘彻就是因为怕了陈阿娇的张扬娇纵,这才逃出来解解闷的,所以,出身女奴,卫子夫那种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的温婉柔顺,才和陈阿娇的张扬强势形成了最极端的反差,这才入了刘彻的眼里。  人生真是九曲十八弯,卫子夫并没有就此一步登天,这还得经过几个拐弯呢。刘彻带走了卫子夫,却在还没有细细品味这一份与众不同的温柔时,就在陈阿娇的雷霆之怒下,只得将她丢于后宫宫人之中,直到一年多之后,后宫遣送一批宫女时,刘彻重见卫子夫,忽然旧情萌发,将她留了下来。这一留不要就,卫子夫居然就此怀孕。这对于一直无子的刘彻来说,真是一个极大的惊喜。至少,人家不会怀疑他没有生育能力了,那么不能生育的指责目光,自然就指向了陈阿娇。  一辈子顺风顺水惯了的天之娇女,没有处理逆境的能力,一旦气极败坏起来,只会越做越错。陈阿娇跟刘彻大吵大闹不成,寻死觅活无效,拿卫子夫出气没抓到,抓卫青泄愤反而让卫青就此飞黄腾达,人生处处不顺起来,就会求神问仙。陈阿娇召集了以楚服为首的一批女巫,在宫内大作法事。当然,这种巫术与其说是用来蛊惑刘彻回心转意,还不如说,只是用来蛊惑陈阿娇大散金钱罢了。也许楚服还是个很高明的心理医生,为了解陈阿娇的心理孤独之症,楚服还扮成男装,对陈阿娇温柔劝慰。尽量明明知道这是假的,但是却也给饮鸩止渴的陈阿娇很大的心理安慰,至少她的情绪不再这么歇斯底里。  但是陈阿娇已经不在乎外界的人了,外界的人却还在乎着她的存在,或者说她这个身份的存在。在刘彻远离陈阿娇的岁月里,卫子夫却在很努力地生儿育女,终于,在她生了三个女儿之后,皇天不负苦心人,在他们相识的第九年,刘彻二十九岁这一年中,卫子夫终于生下了刘彻的长子刘据。刘彻对于这个迟来的儿子欣喜若狂,卫子夫在他眼里更加熠熠生辉起来。于是这一年,刘彻追究皇后陈阿娇行巫蛊的事件,用酷吏兴大狱,将楚服等女巫三百余斩首于市,废陈阿娇于长门宫,立卫子夫为皇后。  这就是刘据出生的背景历史,他刚刚出生,甚至在未出生之前,就已经引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宫庭政变,阴谋杀戳。似乎这也预兆了他这一生,要面临的血雨腥风和无情天家的生涯。  刘据的出生带来了普天同庆,这一年,卫青带兵出击匈奴,直捣匈奴的祭天之地龙城,一代将星横空出世,自汉高祖刘邦以来一直是汉朝大患的匈奴人开始哭泣了。卫子夫被立为皇后,从此卫家满门飞黄腾达,卫青封候,为大司马大将军,执掌兵权,三子封候,甚至原来的主人平阳公主也屈身下嫁卫青为妻,卫家直系旁系皆鸡犬飞升,十余年后,卫子夫的外甥霍去病又成为一代将星,彻底将匈奴人赶得远远的再不能为患。朝中上下,齐刷刷一大堆卫家人,天下皆流传着这一句话:“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刘据七岁时,顺理成章地当了皇太子,当时因为他是长子,而且又正是卫氏家庭最为得势之时,汉武帝对这个长子还是非常宠爱的。先是以东方朔、枚皋为辅助,等他加冠之后,又为他建立博望苑,“使通宾客,从其所好”。汉代时还很有趣,皇子们的称呼随母姓,如刘据一般被称为卫太子,他的儿子刘进是史良娣所生,就被称为史皇孙,钩弋夫人的儿子又被称为钩弋子,从这一点来看,倒有点母系社会的遗留,孩子们按照母亲划分,而非父亲。  就本性而言,汉武帝刘彻是一个喜新厌旧而且没有什么骨肉亲情的人,尤其是在他做了太久太久的皇帝之后,天性中仅有的一点温情也早已经磨光了。卫子夫出现对了时间,她是汉武帝想挣脱包办婚姻时第一个自己选择的爱人,刘据出生对了时间,他是汉武帝长期以来为“无子”所苦后所出现的第一个儿子,所以,卫子夫成了皇后,刘据成了皇太子。在汉武帝时代,卫子夫母子可谓是取得了最大的投资回报率,而后来再出现的女人们,容貌长得再美,头脑再聪明,甚至再能讨刘彻的宠爱,她们和她们的孩子们,却都难以再度重现“卫子夫霸天下”式的神话。    
  二、 钩弋夫人的神迹    汉武帝平生自夸有三爱:“宝马、书籍、美人”,他曾经这样夸耀自己的种马能力:“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无妇人。”因此,他在废了陈阿娇之后,顿时后宫之门大开,他下旨广选美女,并将沿袭多年的后宫制度名额大大扩充,光是等级就由秦朝时的八级扩张到十四级,当时掖庭名册中就有美女一万八千之多。有了卫子夫的榜样在前,一时间全国上下有门路的没门路的,全部都打破头似的想方设法把女儿送进宫里头去。在这样的海选制度下,当然哗啦啦冒出无数美女,把已经生过三女一子,年过三十的卫子夫顿时比成了黄脸婆。  刘据也是一样,他是汉武帝的第一个儿子,当时看着新鲜,等到那一万八千后宫美人又给他生下许多儿子后,汉武帝再也会不觉得有个儿子是多么值得荣幸的事了,无他,儿子太多了。  自刘据出生之后,又有数名宠妃为汉武前后又共生下五个儿子,王夫人生下齐王闳,李氏生下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以及有倾城倾城之称的李夫人生下昌邑王刘髆等。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钩弋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弗陵。  为什么刘弗陵如此特别呢?  因为钩弋夫人生下刘弗陵的时候,汉武帝已经六十三岁了,照汉代人的年纪说,他也是一只脚进棺的人了。此时居然还能老蚌生子,欣喜的不仅仅是多了一个儿子,他居然快当曾祖父了还能生下儿子来,这不是说明他还很年轻很健康很有活力嘛!一个处于至高权力的男人来说,他唯一恐惧的就是死亡的临近,也因此带来对于生命的极度贪恋。也因此,汉武帝后期求神问仙,到了神迷智昏的程度,以至于带来滔天灾祸。  许多人喜欢说,汉武帝后期不喜欢太子刘据,是因为他“不类已”,刘据性格仁厚,不不像汉武帝这么个性张扬,所以汉武帝不喜欢他了。  真的是这样的吗?刘据的性格的确不像汉武帝,他更像母亲卫子夫或者舅舅卫青,性格温顺隐忍仁厚谨慎。但这是汉武帝所不喜欢的性格吗?刘据七岁就是太子,从小就由汉武帝亲自教育,挑选师傅,他是汉武帝年近三十才得的长子,他是卫子夫和卫氏家族得以恃宠的根基和未来,如果刘据这种性格,真是令得汉武帝反感,那么不但汉武帝怎么会把他教育成自己不喜欢的样子,就算刘据天生性格难改,卫子夫和卫氏家族,也不会让他把这种性格显露于汉武帝面前。  对于个性张扬的帝王来说,虽然对于一个不像自己性格的儿子有些闹心,但却也未必会把性格酷似自己的儿子立为继承人。关于太子的性格,汉武帝曾经亲自跟太子的舅舅大将军卫青解释过:“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闻皇后与太子有不安之意,岂有之邪?可以意晓之。”  我相信这话汉武帝说的时候是真心,前提是,他没想到自己能活这么久。治国之道文武并用一张一弛,汉武帝当了这么久的皇帝,自然懂得这一点。他自己穷兵黩武,赶走匈奴奴张扬了大汉军威,虽然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可是也将文景二帝留下来的底子折腾空了,国内民穷财尽的情况,他也不是不知道。让他自己收手,估计是不太可能,他就这么个性情,逆风飞扬,有一点力气也要使到尽,做不来安民抚政的水磨功夫,但他死了,他的继承人可以做到。  史家说秦皇汉武,这两个的脾气还是有点像的,秦始皇再不喜欢扶苏在耳朵边念叨啥仁厚不仁厚的,把他远远赶去修长城,可临死前却还记得着皇位要传给扶苏,虽然没成。汉武帝心里未必也不是这么想的,刘据“不类已”,那还有更合适的对象吗?其他几个儿子反正都不如他自己这么彪悍,做不成第二个刘彻,那还不如用刘据那个模板更合适呢。刘据劝谏武帝减少跟外族的战事,汉武帝的解释是:我这么做,是为了太子将来可以安享太平。 合着你也不是能打仗的人,干脆我一次性把战全打完了,你以后就可着劲儿的去“仁厚”吧!  汉武帝当初想的也就是他自己跟他的列祖列宗差不多,估计能活上五十多岁也差不多了,那时候二十多岁的太子继位,刚好。所以他活着的时候,也已经在注意培养太子的力量和能力了。有些不喜欢他穷兵黩武政策的人渐渐聚到太子身边,成了太子党,他也不在乎,反正太子是需要自己的一个小圈子的。  可他没想到自己能活这么长,而且活得越长,越不打算死了。等到他荡平四夷,威加海内,年纪越活越长,妃子越来越多,儿子越生越多的时候,他已经当了太久太久的皇帝,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势太久,久到他以为权力能解决任问题。他以为他能够长长久久地继续享受这一切,他拒绝承认他会老,会死,他开始疯狂地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他忘记了曾经安排好的权力交替,甚至拒绝再去想这件事。  他纳的妃子越来越年轻,他开始不愿意见到他年轻时的伴侣卫子夫,甚至是他自己的儿子刘据。如果他不是皇帝,那么他应该快要庆祝金婚了,他已经是个儿孙满堂的老爷爷了,和老伙儿白头相对,看到对方的白头也看到自己的将近死亡,因此更珍惜同家人在一起的岁月。  可他偏不是,他是个皇帝,而且是一个已经近乎偏执的害怕苍老和死亡的帝王。卫子夫和刘据在他的面前晃动时,都似乎在提醒着他自己的真实年龄,他已经是个老人,他的妻子已经苍老,他的儿子已经人近中年了。  可是在二十来岁的新宠钩弋夫人和新生的小儿子面前,那是不一样的吧,充满了青春活力皮肤掐得出水的小美女钩弋夫人是他的女人,那个浑身奶香跌跌撞撞跑过来要他抱的孩子刘弗陵是他的儿子,和这一对母子在一起,他可以感觉自己的心理年龄又回到了年轻时代,他可以感觉自己今年六十明年十八,年轻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啊!那首歌是怎么唱的——太阳出来月亮上哪去啦,钩弋出来子夫上哪去啦——啊哈,刘彻、钩弋、弗陵就是吉祥如意的一家!  一个人要是喝到执着的说自己没醉的时候,通常就是醉得差不多了。一个人要是老到执着地说自己没老的时候,他其实已经老到神志不清了。一个在权力顶峰的人失去了判断力,注定了下面的官僚集团和后宫跟着乱。
    钩弋夫人的出场,怎么看都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好节目。话说这一年,已经六十出头,到处在疯狂地找长生不老药的汉武帝东巡到了河间,他身边的方士忽然说自己看到这个地方紫气升空祥云冉冉,“此地有贵气,必有贵人”,然后一找,就找出一个怪胎来。  青春美貌的赵家小姐登场了,据她自称,她从娘胎里一出生就两只小拳头紧握打不开,照现在说就是一天生肌肉萎缩手掌残废者,据说,只有天上神祗所命定的那个人才能打开她的双手。然后当汉武帝好奇地伸出手去时,神啊——奇迹出现了,赵小姐的手打开了,里面有两只玉钩。关键点是,赵小姐那从来没有张开过的双手白嫩完美,一点也没有残移变异。而且,我们将来还能够看到,赵小姐这双十几年就握着没放开的手,还能够够天生无师自通地弹琴写字,描眉涂脂。  当汉武帝身边的女人已经多到审美疲劳时,那么怎么样一个亮相出场,就成为极度重要的事。陈阿娇的出场,是挟着先天的贵族身份,长公主的女儿,刘彻的表姐、扶他上皇位的大功臣;卫子夫的出场,则是姐姐平阳公主家的女奴,低到尘埃里开出的花;李夫人的出场,则是一曲“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中,额头挂着“绝世美女”四个字出场;而钩弋夫人的出场,则是此时汉武帝最喜欢的两个字“神迹”。  那么是谁针对着汉武帝进行这一场有目地的策划呢?我们把时间再往回拉一点吧,从赵美女的父亲说起。“赵氏,河间人,以胡巫之术置人死,处宫刑,服役宫中充黄门,后返家。”这是史料上对于钩弋夫人父亲的描述。黄门,就是宦官,也就是后世说的太监。有一个曾经以巫术而犯罪并曾经在宫中当过太监的父亲,我们可以看到,当钩弋夫人入宫之后,充斥在汉宫中的所有阴谋事件描述中,“胡巫”和“黄门”这两个词,将会频频地出现。  那么汉武帝相不相信,这是一桩神迹呢?我想对于汉武帝来说,女人们费尽心机引起他注意力的事件,估计已经发生不少了。但是对于年轻貌美的少女在他面前表现这一招,除了别有情趣之外,这种事也自然是宁可信其有。左右不过是供自己玩乐,宫中的美女名额多的是,不多上这一位,自然欣然笑纳。  但是如果钩弋夫人的神迹只是一双紧握的拳头,那么她的年轻身影,也将和其他女人一样淹没在汉武帝广阔的后宫中。  于是,第二件神迹又出现了。钩弋夫人入宫不久,就宣称自己怀孕了,更神的是,这个孩子一直在妈妈的肚子里呆了十四个月才出来。作为对普通医学常识略知一二的现代人,我们当然知道,在娘肚子里呆上十四个月的,不是死胎就是神话,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那么钩弋夫人怎么怀了十四个月呢?现成倒有个例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失宠的四姨太假装怀孕,借以重新得宠,她的意思是:“因为怀孕了,所以得宠了,因为得宠老爷来多了,假怀孕也能变真怀孕了。”  于是乎,钩弋夫人在制造了第二项神迹之后,顿时成为汉武宫中最令人瞩目的妃子。如果说第一项神迹,汉武帝还未必能放在心上的话,那么第二项神迹,可就叫他激动不已了。公元前95年,钩弋夫人生下小皇子刘弗陵,这一年,汉武帝已经六十三岁了。他父亲汉景帝在他这个年纪,只怕连尸骨都快烂光了,坟头的树都可以长到合抱了。而他,居然还能够生下一个儿子来。  对于一个时刻活在死亡恐惧中的老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新生命的诞生更让他信心倍增的了。这证明他还宝刀不老,这证明他还能够精力充沛,这也证明,钩弋夫人的确是上天赐给他的宝贝,在她的身上,证明了他的长生不老修道之路胜利就在眼前。  因为小宝贝刘弗陵在娘胎里呆了十四个月才出来,而据说,上古帝王“尧”也是在娘胎里呆了十四个月才出来的,于是激动不已的汉武帝立刻下旨,将钩弋夫人所居的宫门命名为“尧母门”。钩弋夫人也被册封为婕妤,婕妤是武帝创设的嫔妃称号,其尊位仅次于皇后。  顿时,钩弋夫人母子的权势地位,直逼皇后卫子夫母子。    
  楼主继续,非常期待啊!!
  真不错。要关注!!!
    这篇文章有真才实料,是真正理解了历史才写出来的体会,决不是单单记叙当年发生过什么事,    这不是人肉搜索机、翻书匠能做的事,    喜欢,关注    
  占个座儿等最后一个
  居然赶上直播了
  写的很好。以前只是感觉钩弋夫人不简单,看了楼主的分析以后恍然大悟了。很怀疑汉武帝到那么大年纪还能生儿子,昭帝说不定就是个私生子。
  应该很不错的!
  钩弋夫人生了皇子,却导致自己最终丢了性命。。。  不管她如何得宠于一时,在皇权面前,她的生命还是卑微的。。。  
  等楼主继续……
  刘据的确被江充害惨了``  最后反都反了结果又因为没根基自杀``郁闷呐``
  三、酷吏江充    这个时候,酷吏江充粉墨登场了。公元前91年,也就是汉武帝仪和二年,刘弗陵五岁的时候,大汉朝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什么事呢?汉武帝听信酷吏江充的诬告,说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串通,对汉武帝进行巫术诅咒。结果这一场冤案,杀得长安城中血流成河人头滚滚,数十万人为此而送了性命,这就是著名的巫蛊案。  江充何许人也,一介底层出身的酷吏,何以竟敢对皇后太子为敌。汉武帝刘彻和太子刘据父子之亲,何以被一个外人轻轻一离间就行杀子之事呢?  江充,赵国邯郸人,本出身于市井,因将貌美的妹妹嫁给赵太子刘丹而步入高门华第。但是江充这个人很聪明很能干也很狂妄,一个身处下贱心比天高的人,很容易招来祸端。一来二去,江充和他的金主赵太子丹闹翻了,太子丹就派人去杀江充,结果江充得知消息,就逃走了。他一跑以后,太子丹就把江充全家给抓了,满门抄斩。照说太子丹和江充郎舅之亲,做出这么狠的事来,这说明江充同他的怨恨结得不轻啊!我们看到江充发迹前后的性格,就知道,这实在是一个很可怕的亡命之徒。  左右是个死,江充逃到京城,告了御状。汉武帝要削藩,顶喜欢藩王诸部的下属进京告御状,前有准南王的下属雷被告御状,汉武帝顺势把准南王的藩地给收了。如今又有赵王的下属江充告御状,也就顺势把赵太子丹继承权也没收了,赵国分藩就到此为止。  事情结束了,汉武帝很感兴趣这个敢于进京告御状的家伙,这可一种太值得鼓励的行为了。要是天底下象雷被江充之流的人再多上百八十个,给诸王找个罪名,名正言顺地打击诸王势力,汉武帝削藩可就省力多了。所以这样的人,应该多给点糖吃,皇帝亲自接见,这可是一件太有面子的事了。  要是常人,见了也就完了,汉武帝这辈子接见的人海了去了,许多人把这一次当成一生最大的纪念品,但是江充却把这次机会化为自己仕途的起点。机会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对于美女钩弋夫人、李夫人等是如此,对于帅哥江充也是如此。  是的,江充当然是一个帅哥,“充为人魁岸,容貌甚壮”。要知道,汉武帝是个非常非常以貌取人的皇帝,他所重用的宠臣,像韩嫣、卫青、霍去病、李广利……无不是年轻俊美的小帅哥,所以丑老头子李广就得郁闷得一辈子封不了候。  汉武帝不但讲究皮相,还讲究穿衣打扮,言谈举止,想要在他面前出头,简直是一场超男快男选拔赛。当江充款款走上殿时,把大家都吓了一大跳,只见江充穿着一身蝉衣,所谓蝉衣,就是像蝉翼一样薄的衣服,用于秀出他那一身健美的肌肉;衣服上短下长,显示他的双腿如此修长;他头上的帽子还插着五彩缤纷的羽毛,让人隔着几百米远就看到一只圣诞树走过来了。  这就是典型的汉武帝式欣赏品味,甭管多怪都没关系,只怕不出彩。钩弋夫人出场时,握着两只玉钩;东方朔出场时吹牛说自己眼珠象明珠牙齿象编贝……有备而来的江充,在得到足够多别人如何在汉武帝面前得宠的信息之后,早就为这一次的接受进行了精心的策划。  江充的努力没有白费,连见从识广的汉武帝都看得有点发晕,对身边的人说:“果然燕赵多奇士也。”秀完了外貌秀口才,秀完了口才秀胆量,这一次的会见,令得江充就此发迹。先是任出使匈奴的大使,然后是升为直指绣衣使者。  直指绣衣使者是个什么官呢?说白了,就是体制外皇帝的私人使者。其实任何时候统治者都会玩一两手体制外私人储备团的事儿。可是一般情况下,这种私人组织是属于一种隐秘的存在,尽管也有不少人知道,但是顶多进行私下影响,不至于公开影响到体制内的人事。如果一旦体制外的人员权力凌驾于体制内的官员时,统治者手段玩过头,那就是一种政治恐怖人人自危的时期了。  汉武帝前期玩一两下这种手段,挺有效果的,促进了体制内的统治运转和更新换代。可是到了后期,他日益依赖于这种非法手段时,那就是这个帝国所有人的灾难了。  这种时期,最容易引来政治上的暴发户。我曾经看过贪官李真的回忆录,书中充满了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意识,和对体制内一些官员腐朽无能的轻视。政治上的暴发户通常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可以利用体制破坏体制,有一种忍不住的炫耀心理。  人最笨的行为,就是把嚣张当自信,把卖弄当聪明。他们敢得罪所有的人,因为他觉得,别人奈何不了他们。小人永远只看到眼前一寸的地方,而看不到更远的方向。也许只是因为,他们的命运本来就是在最低层,已经无路可退。  
  谢谢高天流云.  普瓦蒂埃的雷蒙德,昭帝倒确是汉武帝的儿子,汉武帝是个权术老手,这种事玩不过他的。钩弋是伪孕,但是最后就算没法怀上,也顶多推给医生说是误诊。但是是属于“老爷来多了,假孕也变成真孕了”。所以对汉武帝来说,确实是惊喜。  肉而不麻,对的。  宇文骁,江充的事件不孤立,没有江充还有李充赵充,瞄着太子位的人太多,太子的靠山卫青霍去病已死,卫子夫已老。如同幼儿怀巨宝走集市,是绝对会引起人的觊觎之心的。
  离楼主这么近,我就喜欢听这样的故事
  什么时候?期待!!
  在位的皇帝老爹越强,太子储君往往都无法顺利继位
  江充当了直指绣衣使者才没多久,就已经汉武帝以下把能得罪不能得罪的人都得罪光了。为什么,过河卒子没有第二条路,他就一条狗啊,他不知道谁重要谁不重要,他只知道最重要的是汉武帝,汉武帝要他除了皇帝以外谁都不必认,他就见谁咬谁;汉武帝夸他是条好狗,他就咬得更欢。  初涉官场的江充,就这样见谁都咬。汉武帝喜欢用这样见谁就咬的好狗,有用的时候,故意捧他上天,专宠一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为什么呢?因为就算是皇帝,他也有许多制约,汉代的时候,宰相、三公的权力还是很大,文景时期留下的老规矩还是很多,各大藩王的势力还是很大。汉武帝本身就是一个思维奔逸性的人,他喜欢做许多出格破格的事情,这些事中,有些是对的,有些则是错的。但是不管对错,他一来不喜欢自己的作为被人指手划脚,二来他想干什么就要办到。这个时候,一条见谁咬谁的好狗作用就出来了,他通过这些的好狗,既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又可以让大家把怨恨集中在别人的身上。这就是为什么,在上位者的身边,小人永远断不了的原因。因为在上位者需要小人来铲除异已,需要小人摇旗呐喊,需要小人背负罪名。  汉武帝不是第一次使用这样的政治暴发户,酷吏张汤,替他除去了大量朝堂上的障碍者之后,当张汤积怨过多时,也是张汤的利用价值到了最后的时候。张汤之死,消除了大臣们的怨恨。再一个,主父偃得宠,也是行为张狂,直把诸王逼到无路可走,直到诸王怨气冲天,主父偃的性命也走到了尽头。兔死当然狗烹,在这个问题上,汉武朝只有主父偃早就看得清清楚楚,知道自己迟早有这么一天,因此在别人劝他作人不要太过份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吾日暮途穷,故倒行逆施。”我就知道我的日子长不了的,所以,我就趁我还能够可着劲儿折腾的时候,想怎么折腾人就怎么折腾人。  可惜,江充没有这份意识,他不知道自己走的是一条不归路,一条迟早要抛出来平息大家怨恨的不归路。体制内的官员在政治暴发户的眼里虽然看似愚蠢迟钝,但是谁要是把他们集体得罪了的话,那么这些看似愚蠢迟钝的人就会结成一张网,这张看不见的网就会把这个挑衅的扑网飞蛾慢慢绞死。  因为江充得罪的人多了,于是大家都告到汉武帝那儿去,汉武帝这时候还算是念点旧情,而且他现在的皇帝也做得久了,用不着非得杀人才能保全自己。于是把江充的直指绣衣使者的位置给拿了,改到管上林苑的一个肥差去了。你想江充得罪了这么多权贵,人家能放过他?没隔多久,江充被人告发贪污,罪名确凿得不能再确凿,于是乎官位不保了。江充这个时候,才回省过来,得罪人是有后遗症的啊!  虽然此后没隔多久,汉武帝也知道这事儿江充是承担了当初的怨气,于是又重新召回江充,可是重新回来的江充,可就多了一些心思了。当初入官场的江充,疯狗似的乱咬一气之后,他迅速得罪了大量的权贵,这其中包括汉武帝的姑妈馆陶大长公主,包括皇太子刘据等等。馆陶公主虽然曾经权势极大,大到汉武帝都要恭恭敬敬地相待,但是时过境迁,现在她的气焰也不及从前了,她的岁数也差不多到头了。可是皇太子刘据不同啊,他可是将来的皇帝,汉武帝都这把岁数了,能活几年也就差不多了,一旦他死了,刘据继位,那得罪过他的人可没有好果子吃,那可就不止是丢官那么简单了。得罪一个区区赵国太子,还能把他全家给灭了,那么得罪未来的大汉天子,那可就不是一个好死得了啦。  江充必须给自己找后路,什么后路呢?那就是别让刘据当上皇帝。  此时,汉武帝疏远太子和卫子夫已经很久很久了,而太子坐在这个储君的位置也已经很久了。时间是最大的敌人,它能够把热情消磨,把亲情疏淡。  而这个时候,窥视皇太子之位的绝也不止一人。    
  汉朝帝王的生殖能力大概后世王朝无人可比    比如说文帝刘恒,魏豹N久弄不上薄姬,刘邦一次就怀上了,还有故张敖美人,也是在张敖那里数年无音讯,结果刘邦来一次就怀上淮南王刘长    至于说生殖能力之最,大概还是数中山靖王刘胜——这家伙120多个儿子,女儿不算......所谓生殖能力强盛的康熙到了他面前,只能哭泣了
  强烈关注中
  四、李氏外戚    汉武帝当时一共有六个儿子,除皇后卫子夫生太子刘据外,还有王夫人生齐王刘闳、李姬生燕王刘旦和广陵王刘胥、李夫人生昌邑王刘髆、及钩弋夫人生刘弗陵。  当年卫家虽然是以卫子夫而家族荣耀,但是到了后宫美女越来越多,卫子夫失宠之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的地位,反而更多是因为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而确保。但是自霍去病和卫青先后去世,卫家的势力也就衰落下来。  在钩弋夫人入宫前,汉武帝最爱的女人,是那位“倾国倾城”的李夫人。李夫人有两件事广为后世所流传。在李夫人入宫前,她的哥哥宫廷乐师李延年在汉武帝面前唱了一首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使人难再得。”汉武帝不信:“世间果真有如此美貌的佳人吗?” 李延年就说是他的妹妹,汉武帝急召其入宫,就此得幸,这就是“倾国倾城”四字的来历。  可惜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大约是上天不愿意让“倾国倾城”四字也有老化的一天,李夫人生下昌邑王刘髆不久就一病不起。她卧病的时候汉武帝想去看看她,她却坚决不让武帝见到自己,并说了一番极度清醒的话:“夫以色事人者,色衰则爱弛,爱弛则恩绝……”看来李夫人令得汉武帝念念不忘,并不止只是她的容貌,千古以来的后妃,脑子清醒如李夫人者鲜少。不少曾经得宠过的女人,念念不忘:“他当初是如何如何爱我的——”殊不知,时过境迁,当年恩情早已经不在了,把过去的风光记得太牢,就代表着不能正视现在,就代表着现在的落伍。而在李夫人之前的卫子夫,就是一个“色衰则爱弛,爱弛则恩绝”的绝好例子。  果然这一招很灵,汉武帝想尽办法没见上李夫人最后一面,自然就此念念不忘。不仅为她写悼念之赋,还找来方士招魂,甚至在数年后的秋风辞中还在“怀佳人兮不敢忘”。而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等人,也因此一直深受汉武帝眷顾。虽然李广利实在不争气,打仗能力莫说远远及不上卫青霍去病,甚至还屡打败仗,汉武帝一样顾念旧情,屡屡升迁,封为贰师将军,并在卫青去世后掌了军权。  大约是李家的智慧全让李夫人占光了,所以,李夫人死后,李氏家族和李夫人的后代表现出的弱智令人吃惊。他们认为,既然李夫人是汉武帝最爱的女人,而此时李氏家族又已经取代了卫氏家族过去在朝堂上的势力,那么李夫人的儿子刘髆是否也有可能取代太子刘据呢?  而此时,钩弋夫人生下了她那十四个月的儿子刘弗陵,惊喜交加的汉武帝将钩弋夫人所居宫门命名为尧母门。于是就有人在转动心思了:既然钩弋夫人是尧母,那么岂不是表示钩弋子刘弗陵有上古帝王尧一样的帝王之相了,那么汉武帝是不是有心要立刘弗陵为太子了?  对于这一切,江充自然是看在眼中,并且积极联系有心之人,付诸行动。征和元年,刘弗陵两岁的时候,蛊巫之变开始出现苗头。一个囚犯朱安世告发宰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行为不轨,于是汉武帝就派江充去查证此时。  公孙贺是何许人也?公孙贺的妻子,就是卫子夫的姐姐卫君孺,他是卫家的外戚。但公孙贺亦不止是外戚这么简单,他曾经七次出征,两次封候,也算得是有实力的人。在卫青死后,卫家势力大减,汉武帝为了安抚卫家,于是封公孙贺为相。  由于汉武帝一向喜怒无常,离君权最近的宰相之位就很危险,公孙贺之前的几个宰相都不得好死,因此公孙贺在得知自己为宰相时曾经号啕大哭不敢奉诏,当了宰相之后也是小心谨慎。  但是这时候出了一件事——其实是一件小事,他的儿子公孙敬声挪用军费。本来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关键是公孙贺谨慎过头,太子党风雨飘摇之际,他是一点也不想有错处给汉武帝抓。为了帮儿子赎罪,于是他自请去抓当时的一个几十年没抓着的豪强朱安世。  豪强,搁现在说的话,就是黑社会大头子。公孙贺是军人出身,抓黑社会有一手,于是把朱安世给抓住了,赎出了自己的儿子。但是黑社会不好得罪,因为他掌握了很多高官的隐私呢!于是朱安世开始报复了,他抖出了公孙敬声私通阳石公主的秘密来。  照说,阳石公主是皇帝女,公孙敬声和她是表兄妹,就算是行为不检,也不算什么大罪。汉代公主行为不检的多去了,远的不说,近的如汉武帝的姑母馆陶公主就和义子董偃私通,汉武帝还拿他们开玩笑。  所以,一开始大家都不认为是什么大罪,就算是朱安世心存报复,他也以为顶多也是让公孙敬声吃个不大不小的罪名而已。但是,这事儿落在江充手里,可就不简单了。一个表兄妹私通的案子,硬是让他审出了阳石公主勾结公孙一门,行蛊巫之术要弄死汉武帝的结果来,还在公孙贺夫人卫君孺的房中搜出一个小木人来。  这个案子还在继续地追查中,到了最后,证据越来越多,牵连越来越广,最后,公孙贺父子死于狱中,公孙一族被族诛,卫子夫所生的两个女儿诸邑公主和阳石公主被处死,卫青的长子卫伉被杀。  卫氏外族的外戚势力,在这一役中被以最残忍的手段,全部连根拨起,全军覆没。  而最伤心的,莫过于卫子夫和刘据母子,卫子夫生了三女一子,诸邑公主阳石公主死于蛊巫案,而另一个女儿卫长公主,则是当年汉武帝醉心于长生之术时,疯狂地相信一个叫奕大的骗子,为了讨好这个所谓的“神仙”,居然把最心爱的女儿卫长公主嫁给奕大当妻子。结果奕大的骗局被揭穿之后,暴怒的汉武帝斩了奕大,而本是守寡的卫长公主忽然一下子被迫嫁给一个骗子,忽然一下子又被杀了丈夫,脆弱的神经经不起这种刺激,发疯而死。到此,卫子夫的三个女儿,都因为老父亲的迷信和暴戾而年轻惨死。  公孙贺死后,继公孙贺为宰相的人是谁呢?是李广利的儿女亲家刘屈髦,刘屈髦也是汉武帝的哥哥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所以,在对付公孙贺案子的内幕里,最大的得益者,似乎就是李广利家族。从军权到相权,李氏家族外戚的势力几乎全面接管了卫氏家族外戚的重要岗位。  
  五、黄门和胡巫    谁都看得出来,皇太子刘据的地位和生命已经垂垂危矣!只有一个人没看出来,谁?汉武帝本人。这么多卫氏族人牵连的阴谋中,个个指向皇太子刘据,可是阳石公主杀了、诸邑公主杀了,卫伉也杀了,公孙一族也杀了,但汉武帝却未下达任何问罪刘据的诏书。可以说,不管李广利还是钩弋夫人的猜测都是落空的,对于一个已经立了三十年多的太子,尽管有种种不满,但是汉武帝还是没打算换太子的。  至于公主,根据对于自己的姑母馆陶公主和姐姐平阳公主的行为看起来,当公主的想要操纵皇位继承权,想要玩阴谋的不希奇,大有可能,宁中错杀不可错放,反正公主不重要。但是事关太子,皇位继承人刘据,汉武帝则选择原谅和放过,杀死那些有野心有隐患的外戚也就够了。  但是对于那些在蛊巫案中推动的幕后黑手而言,则是绝对不甘心就此放弃的。两边的仇恨已经结得深了,只能是拼死一博了。  注意这个阶段的史书中,“胡巫”和“黄门”这两个词开始频频出现了。  先是太子去见皇后,就有小黄门向汉武帝秘报,说是太子和皇后宫中宫女私通。宫女名义上可以划做皇帝的女人,这种事也可以算得给皇帝戴绿帽,这事可大可小,端的看皇帝啥态度。清代康熙的太子胤礽,被废的罪名之一就是私通宫女。康熙比较小气,为这事会计较,但是汉武帝听了这话,反而哈哈一笑,立刻拨了两百多个宫女送给太子。当爹的送给你,不用私通了。  一次没害成再来一次,又过段时间,汉武帝生了个小病,想见太子。结果太子来了,还没进门,又有小黄门对汉武帝说,太子知道皇上您病了,高兴得不得了,看来他是盼你早死呢!如果这时候汉武帝一发脾气,要治罪太子,或者说心里别扭,不想见这白眼狼了,这一计就成了。但是汉武帝多疑啊,他从小在权术堆中滚大的,重大事情他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于是他反而把太子叫进来亲自看看了。一看,太子眼睛还肿的,眼泪还没干呢,为什么,担心老爹的病啊!事情明白了,这个小走狗小黄门就给杀了。  所以大家都看到,老皇帝虽然老,但是对太子还是信任和保护的。一般性的进谗和诬告,是扳不倒太子了,要动手,就得照他的死穴点。  汉武帝的死穴是什么?迷信!他相信这世界上有人能给他长生不死之术,也就相信这世界上有人能对他下蛊行巫害死他。当时汉武帝已经六十多岁了,身体机能也在衰退。但是他不相信自己已经老了,于是每当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他就最容易相信,这是有人在下蛊咒他。阳石公主一案,也正好是汉武帝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发生的。  于是,江充再度掀起老手法——蛊巫之案。  当然,已经对付过很多高官的江充,他的陷害手法绝不是小太监那么业余而直接。蛊巫之案,先是从长安城的老百姓家里开始,然后是官员,一时间数万人被牵连入案被杀,长安城中人心惶惶。接着,调查慢慢进入到宫庭中,当然,也是先从一些次要的人物,如失宠的嫔妃们等开始,然后到重要的宠妃,最后才到皇后和太子的宫中。  我不知道钩弋夫人的宫中有没有被挖过,反正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的宫中,是给挖得连放床的地方也没有了。当然,不出所料,太子刘据宫中的地下,挖出了成堆的小木人,怎么个多法——多得简直像是打哪儿(比如说义乌市场)批发过来似的。  当时钩弋夫人和小皇子刘弗陵,正跟着老皇帝到甘泉宫度假呢。江充选择的时机很对,正好在汉武帝不在长安城的时候,就把皇后和皇太子的罪名给坐实了,让他们没有见到皇帝申辨的机会,没有让皇帝停止查案的机会,等到汉武帝回来的时候,该有的证据罪名都已经齐全了,可以做成铁案了。  可是江充忘了一点,兔子急了也会咬人的。他过于迷信皇帝的权力,过于迷信这些年来狐假虎威式的为所欲为,过于迷信自己的小人手段了。  之前刘据没有反抗,那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父亲会保全自己,那是因为不管怎么样,事情总没有把他逼上绝路。而此时,江充欺人太甚,已经把他逼到无路可走了。太子少傅石德对太子说,你可不能当了第二个扶苏啊!刘据当然不愿意做第二个扶苏,同样,石德也不愿意做第二个蒙恬。太子党的命运已经绑在一起,人家已经把绞索套上他们的脖子,唯一的路就是反抗。  江充是个小人,小人最大的盲点,就是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后路。小人通常喜欢占尽便宜,把事情做到绝,把别人逼到绝——对别人赶尽杀绝,也把自己的生路堵死了。所以一旦事情走向恶化,死得最快的也是小人。  所以,当刘据动手的时候。江充就死定了。但是遗憾的是,行动的人没有经验,太没经验了,因为刘据压根儿之前没这心思啊。结果这次居然让江充的两个助手给逃掉了,其中一个就是跟着江充一向很积级的在汉武帝面前给太子刘据下眼药的黄门苏文。这两个人连夜跑到甘泉宫,跟汉武帝报告说,太子谋反了。  汉武帝不太相信,他自己当年是怎么除去原来的太子荣做上太子直至皇帝的,他很清楚;太子刘据有什么样的能力有多大的胆子,他也很明白。虽然历年来他的前后左右塞满了有心人们对太子的不利言辞,以至于他对太子渐渐不满。但是历来直接针对太子的诽谤,在他面前也总是不太奏效的。  但是这次事情太大,太子居然敢杀前去查案的钦差,纵不谋反也离此不远了。这时候他已经意识到,江充和太子之中,肯定有一个大有毛病。但是他并没有象别人预料中的那样发作,反而冷静下来,再派小黄门前去宣旨,让太子前去见他当面问案。  应该说这是比较高明的手法,不管太子有没有谋反,他都要当成没有谋反的样子,只要太子谋反的心并不坚定,只要太子肯乖乖地跟着使者前来向他报到,那么所谓的叛乱也好,误会也好,就消于无形,整个主动权就都在他的手里了。至于太子见他之后,如何处置,那就是后话了。  但是他派出去的小黄门,根本不曾把他的旨意传给太子,也不曾把太子的苦衷传回给汉武帝。汉武帝派人是想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有时候他不知道,一旦事情发生裂变,最后的结果就已经不在他的控制之中了。  不管李夫人派还是钩弋夫人派还是哪个派,想废太子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所以这一次他派出去的使者其实执行的真正任务是——无事生非,小事变大祸。  于是乎,那位负有特殊使命的使者连长安城都没进去,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来跟汉武帝说,太子真的谋反了,不但不顺从地跟着来请罪,还差点把他也给宰掉了。    
  其实,刘据的失势,并不在于百家讲坛专家讲的汉武帝嫌他“不类已”,或者是汉武帝年老糊涂之类的。  的的确确在于,刘据失去了保护的后台,而汉武帝活得太长了。  本质上说,汉武帝一直是信任和保护刘据的,只可惜,人在高位容易变异,甚至变异到连自己也始料未及的程度。  汉武帝所有的错,也许在于他活得太久了。  刘据和卫氏家族之前的措施没有错,在汉武帝面前,刘据这样的性格和行为都没有错,如果他的性格也刚强好胜,甚至跟汉武帝“太类已”,可能死得更快。
  (居然掉了一段,补上)  鉴于一个小黄门的说服力不够,于是紧接着, 另一个重量级的证明人物也急忙跑来验证了。  这个人就是丞相刘屈髦,前面我们知道,刘屈髦这个丞相是李家党,他本来就是拣了公孙贺巫蛊之案的便宜而登上相位的。所以,他也是刘据的铁杆反对党。他本来也在长安城中,一听到江充被刘据杀了的消息,立刻想到自己的脖子也可能不保险了,吓得连夜逃出长安城,逃得急了,连自己的相印都没带出来。  这么个人狼狈不堪地跑到汉武帝面前放声大哭说太子不但谋反了,不但杀了江充,还差点连他都要杀了,现在已经整顿军队,就要到甘泉宫来逼宫了,就要来杀君自立了。  汉代丞相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所以丞相的话也是很重要的。刘屈髦的话,让汉武帝猛然惊了起来。  从小在阴谋中长大,并且亲身经历过宫庭政变的汉武帝,在真正面对有可能的危险时,就算是素日真有对刘据的怜惜之心,此时也已经荡然无存了话,让汉武帝猛然惊了起来。  现在的刘据在他的眼中,已经不是儿子,而是一个想跟抢夺帝位的生死之敌了。  三十多年的帝王生涯权谋历练军事征伐,汉武帝想要对付刘据,有的是办法和手段。  而此时长安城内的刘据,他的命运已经注定。  或者刘据所有的错误,在于他有一个太长命而且还想千秋万代活下去的父亲汉武帝刘彻。小人江充的诬陷,仅仅是一条导火线而已。一个垂老的皇帝和一个牛高马大等待皇位已久的皇太子,没有江充也有张充李充成为这条导火线。  
  外戚是怎么算的?  只要是宫里有点地位的嫔妃美人的亲戚都算外戚吗?    MS只有皇后的家人才能称外戚吧?      
  猫儿,我来啦,热烈欢迎回煮酒
  谢谢招福,抱.  凌空而过的飞鸟:“MS只有皇后的家人才能称外戚吧?”有这么一说吗?我还真不知道哎。您快告诉司马迁去,他写错了,不是皇后的家人也写进外戚传了,叫他赶紧改改史记去。  
  六、太子之死    太子已经握有武器和军队,太子占据了长安城,太子已经不奉皇帝的诏令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叛乱。从小在阴谋中长大,并且亲身经历过宫庭政变的汉武帝,在真正面对有可能的危险时,就算是素日真有对刘据的怜惜之心,此时也已经荡然无存了。不管刘据有无意图造反,但现在的情况是,他人在甘泉宫,远离权力要害中心长安城,如果稍一手软,就有可能使自己置于危险。  对付儿子或许需要分辨和犹豫,但是对付敌人,一辈子在阴谋政变中浴血拼杀而来的汉武帝刘彻,则是从来不曾犹豫的,哪怕是他的至亲。  五岁的时候,刘彻拉着大表姐陈阿娇的手天真地一笑:“我长大了造一座金屋给阿娇姐。”这天真的一笑把原太子刘荣和其母栗姬从天堂打入地狱;十五岁的时候他对祖母窦太后恭敬地听从,窦太后一死窦家外戚就死的死废的废;二十岁时舅舅田蚡是他最重要的援手,二十六岁时田蚡被他逼死;二十七岁时废除助他登上帝位的表姐皇后陈阿娇;他最亲爱的姐姐平阳公主一死,平阳公主的儿子就被他杀了;更别提同宗的准南王、江都王等藩王的下场如何了。  刘据不是一个玩阴谋的人,他比他父亲汉武帝差远了。无他,人生的道路不同。虽然父子两人都是七岁时当的太子,可是七岁之前,汉武帝是一个普通妃子的庶出子,他的父亲汉景帝有太多的儿子,他的父亲什么都没给过他考虑过他,他的一切得自己奋力去博斗而来。当皇帝前,他跟他父亲的宠妃们和其他哥哥们作战,当皇帝后,他跟祖母作战跟母亲作战跟姑母作战跟妻子作战,跟所有的叔伯们作战,跟文武百官作战,跟匈奴作战,跟天下作战——他的人生永远在战场上,而今天,他又企图在跟衰老跟死亡跟天命作战。  但是刘据的人生没有战场,他一出生,就已经是父亲久盼而来的儿子,而他的母亲也已经完成了权力的攀登成为皇后,他几乎就是等到七岁让那太子的冠冕落到他的头上来。然后,他的父亲为他已经安排好了一切,读书学习交友养客,他的人生几乎没跟任何人作过战,一切都由父亲安排好了。甚至长大后为了避嫌也只敢关起门和自己几个门客读书,不太敢过多的干涉朝政,不太敢过多去争夺势力,生怕自己有什么行为落人口实——盖因汉武帝为人多猜忌,因此刘据不得不小心。而从小到大对刘据影响最大的两个人,母亲卫子夫和舅舅卫青就是韬光养晦避嫌隐事的高手。  刘据没有弄权的心,因此连江充杀到头上来,也是被逼无奈而还手。他一直以为杀了江充之后,等汉武帝回来自己再向父亲解释请罪。没想到汉武帝没有回来,却是丞相刘屈髦带着大军杀回来了。  刘屈髦是什么样的人,刘据再清楚不过。当年陷害公孙贺一族及害死姐姐阳石公主和诸邑公主的人虽然是江充,但也跟刘屈髦跑不了关系,江充就是跟刘屈髦勾结在一起的。这叫刀架脖子上,不反也得反了。  但是刘据的准备却是很不充分,他派人去调动兵马,当时长安城中有胡人军团与北军。但是汉武帝是老阴谋家,早有准备,在对付刘据时已经派人到兵营把符节的颜色给改了,结果胡人军团被汉武帝调集镇压太子叛乱,北军监护使者任安受了太子的印后闭门不出。文武百官们对于太子的号令有些半信不疑不听他的,有些知道内情的关门看热闹。皇家父子相争,谁知道谁赢谁输,谁敢乱渗和啊!  刘据没办法,最后组织起来的就是他自己的宫中卫队,他临时从监狱中放出来的囚犯,然后是一些老百姓——江充为了对付太子大造冤案,京中不少百姓给拖进这巫蛊案中,所以早有怨气,太子平时很仁厚,于是大家就跟太子走了。  这么一群乌合之众当然不是刘屈髦的对手,更何况刘屈髦背后还有个汉武帝在全盘指挥着,汉武帝的诏书是这么写的:“捕斩反者,自有赏罚!当用牛车为橹,毋接短兵,多杀伤士众!坚闭城门,毋令反者得出,至要至嘱。”怎么打战,怎么抓人全部都在诏书里写了,教丞相跟教小孩似的,但可以看出,已经把儿子当敌人打了。  长安城中激战五天五夜,太子兵败,于是带着两个儿子匆忙逃走了。对于政治上的敌人,汉武帝从不手软,为了搜捕到太子的下落,他下旨追捕太子,并宣称不论死活,抓到太子者封候。  同时,长安城内展开血腥大屠杀,凡是与太子谋反相关沾边,统统杀无赦。包括当时在长安城内关门看热闹的官员,包括跟着太子拿过菜刀的小市民七亲八戚,一时间长安城血光冲天。  也就在汉武帝进城那一天,他派人废除卫子夫皇后之位并赐死。卫子夫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后,此时夫妻情断,家族灭绝,眼睁睁地看着所有的儿女孙辈一一死在她的眼前,此时人生从顶峰跌入底谷,活着对她来说已经是一种折磨。我想此时对于卫子夫来说,这三尺白绫或一杯毒酒,倒是成全了她的解脱。  四十九年前,至尊天子刘彻的眼光和歌婢卫子夫的目光交集,那一刻,爱情的神话奏响,那一刻爱情超越了身份和地位。从此后麻雀变凤凰,汉代版的灰姑娘故事上演了,天下的老百姓,都唱着他们传奇爱情的歌谣,赞叹着卫家灰姑娘的好运气。  要知道为什么所有的童话,都只写到了灰姑娘结婚就结束了。因为,所有的童话,都只到了结婚为止,结婚之后的故事,那不是童话,而是现实。童话是浪漫的,而现实是残酷的。童话中的灰姑娘遇上了王子,摆脱了奴役生涯,过上了幸福的日子。而现实生活中,灰姑娘嫁给了王子,过了两年,王子又喜欢上了新的灰姑娘,王子永远在娶进新的灰姑娘,而抛弃过去的灰姑娘。  汉代版的灰姑娘,在她老了之后,孤独而凄惨地死在一个无人理会的荒屋子里,她的王子,早已经不爱她了,甚至不愿意多看她一眼,当王子不爱灰姑娘的时候,他对她甚至比坏后母还更冷酷更无情。  在他们相识四十九年后,在他们几乎可以庆祝金婚的时候,他杀死了她。  
  叹卫子夫最后的结局。    中国历代皇储,当属唐朝的最倒霉。有唐一代,尤其是安史之乱之前,就没几个皇储能笑到最后。  太子建成,死于玄武门之变;  太子承乾,贞观十七年谋反被废;  太子忠,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后被废,麟德元年以巫蛊被赐死;  太子弘,上元二年暴毙于洛阳合璧宫,传言为武则天鸩杀;  太子贤,调露二年于东宫搜出甲胄,被指谋反,被废;  太子成器,睿宗第一次在位时不过是个摆设,睿宗复位后请辞太子位;  太子重俊,因武韦专权,欲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于神龙三年举事,兵败被杀;  太子瑛,开元二十五年被武惠妃陷害致死。  其余登上皇位的太子们,日子也不好过。中宗在武则天晚年如履薄冰。肃宗在玄宗时期小心谨慎,被李林甫陷害得连老婆都休掉了。睿宗李旦,印象中他没有正式被武则天册立过太子,但他被称为“皇嗣”,这个地位使他遭到了武承嗣疯狂的迫害。  不知道楼主会不会写到这些太子。
  我尽量每朝挑选一两个来写,唐朝建成是肯定会写的,其他人选择中。
  二十天后,逃走的太子刘据和两个皇孙也被地方官府所杀,杀了他们的人新安令史李寿和小卒张富昌都得以封候。  太子刘据共生有三子一女,全部因巫蛊之乱而遇害,只有皇孙刘进的儿子刚刚出生,尚在襁褓之中,也被打入天牢。  当刘据没死的时候,汉武帝咬着牙想这个逆子死,可是真当他死了之后,看着儿子的尸体,却令他不由得悲从中来。他苦心栽培了他三十多年,并不是为了杀他的。儿子活生生地站在他面前时,他嫌他笨嫌他不够听话嫌他衬得自己显得老,他可以为了别人一句胡说而劈头劈脑地骂儿子一顿,可是真要有人对刘据有恶意杀心时他总是能敏捷地闻出味儿来。他把儿子扔在虎狼丛中只顾自己享乐,他认为儿子应该能够明白无所不能的父亲羽翼下他只要乖乖做个好儿子足够——无论如何,他会保护他的。他会喜欢别的女人别的儿子,但是无论如何,刘据是他的继承人,他心中会独有一个位置是他的。  可是他想当然的思维方式不能传到儿子的心中,刘据看到的只是一个越来越疏远的父亲,刘据身边的朋友亲人在父亲的暴戾多疑下一个个地死去,皇帝看他的眼光渐渐厌倦,他生活在惊恐之中,一次次的诬陷在升级,他能够逃过一次逃过两次,他能够逃得过多少次?  那个曾经说过保护人的人,却也是一次次将你陷入绝境。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一次又一次,超过你能受的极限时,当刀离你的咽喉只有一公分时,你是选择自救,还是选择等待别人来救你?而这个人,你真的不知道他会不会来。  刘据选择自救,而这种自救的行为,在汉武帝眼中已经等于背弃。你是不相信我能够保护你,还是你已经不屑置身于我的保护之下,所谓的自救,也就是想从我的手中抢走刀把子。  所以刘据成了他父亲的敌人,可是当刘据真的死了之后,汉武帝的怒火却开始转向了——必须要有人,为他儿子的死,付出代价。  江充已经死了,那么江充以前定下的铁案,就渐渐浮上水面。而此时汉武帝不断地追究太子叛乱的罪名,牵连极广,而这些人当中,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也在不停地哭诉自己只是苦于被江充所害,而并非参与太子之乱。  再继续追查下去,江充巫蛊案中的疑点越来越多,这时候基本上可以看出,这场巫蛊案是一场冤案了。  天上的风向,又一次悄悄转变了。  
  不知道楼主会不会写朱标?
  会,会写朱标的。
  好帖,跟进学习~
  lz写得真好。。。留名收藏
  六、后太子时代    这个时候,一个看守皇陵的人叫田千秋,这时正好适时上了一封信为太子鸣冤。当然,鉴于事前为太子说好话的人都已经人头落地,田千秋聪明地借着自己的工作范围撒了一个适当的小谎,说自己梦见一个白头老人要他捎话:“儿子摆弄父亲的刀兵,应当受到鞭笞;天子的儿子误杀了人,该当什么罪过呢?”  田千秋的奏折上得正是时候,早了,就是太子同党,脑袋落地,迟了,就赶不上趟,不起作用了。所以说,什么叫把握时代脉搏的人,那就是脉动起的时候你起,那就一飞冲天,早了迟了,那都没按对时机,你的思想再正确,行动再有力,都是无效的。  汉武帝召见田千秋,明确指出,那个所谓的白头老人,就是汉高祖刘邦托梦。所以,他现在要为他的儿子平冤了。奸人江充离间父子,罪大恶极,虽然江充已经死了,也要灭他的三族。黄门苏文,诬陷太子,绑在桥上活活烧死示众。至于那些跟着写供词的胡巫,太子造反时已经杀了一部分了,剩下那些,也一块儿杀了。  汉武帝还在继续追查,根据阴谋论的原理,想要扳倒大人物的肯定也是大人物,只有江充苏文两个小人物,那是做不到的。  任何事情,你只要肯挖地三尺,总能查到真相的。但是,有心人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推出所谓的真相来。  就在汉武帝一门心思追查“真凶黑手”的时候,注意,又一个“黄门”和“胡巫”相关的事件出现了——黄门郭穰向汉武帝告密:丞相刘屈氂勾结贰师将军李广利图谋迎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刘屈氂的妻子在家里行巫蛊之术诅咒皇帝。  汉武帝一查下去,太子蒙冤的结果顺利出来,李广利一族为了让李夫人的儿子刘髆当上皇太子,勾结江充陷害太子,丞相刘屈氂是同党。具体到李广利这次出征打匈奴临行前亲口交待要刘屈氂帮忙把刘髆推上太子位。  那么是否真的是李广利家族想要陷害太子而达到扶植刘髆的目的呢?对于汉武帝“人走茶凉”的性格,早在李夫人临死前就郑重地警告过她家族中的人。两个皇子间的争宠通常也是两个后妃间的争宠,一个没有母亲的皇子想要扳倒现任的皇后和太子,无异于登天之难。虽然汉武帝表现得非常思念死去的李夫人,但是一个死去的幽灵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在皇帝跟前吹枕头风替自己的儿子争取什么的,那是只有活人才会干的事情。  最有利能够在汉武帝跟前吹枕头风此时只有钩弋夫人,鉴于她此时的地位,能够差使后宫的小黄门们替她做事轻而易举。这些宫里的小黄门、宫外的胡巫们能制造出多大的能量,钩弋夫人的父亲这两种职位都担任过,他是最清楚不过的了。  正当李氏一族的外戚面临汉武帝毁灭性的打击时,此时李广利正在迎战匈奴,本来已经节节胜利的时候,却忽然知道了家族之祸。  如果李广利真有谋害太子的心,甚至是有过阴谋的行为,那么他的反应该是心虚害怕的,他知道谋害太子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他如果有阴谋心,逃跑造反才是正常的反应,当时他却没有。  史载李广利当时有两个反应,一个是惊惶不已,准备束手就擒;另一个反应就是带兵——当然不是造反,而是拉齐所有的兵马,再次攻打匈奴,打算立功赎罪,救回家人。所以李广利的两种反应都足以看出他的天真和单纯来,他没有谋逆的心,只有驯服乞怜的行为。  但是李广利的冒进,却遭遇失败,凡是人在头脑不清的时候通常判断失误。急于成功的李广利失去了判断能力结果陷入埋伏,全军覆没。此时的李广利已经没有了任何翻本的可能,只好投降了匈奴。  史家喜欢说秦皇汉武,汉武帝同秦始皇两个皇帝的确是在某些方面非常相似,一样的好大喜功,一样的自负刚愎,一样的迷信方士追求长生到了神志昏愦的地步。但是汉武帝比秦始皇优势在,他前面有秦始皇这样一个参照的镜子。  当太子死后,当为太子平冤的事件涉及到所有巫师相关的事件都是假的时候,汉武帝才猛然从方士的迷恋中醒悟。如果长生可以求到的话,当年的秦始皇早就求到了,但是秦始皇却为了求长生而使得太子扶苏被冤杀,秦二世而亡。  为了表示自己的追悔,汉武帝为刘据建思子宫,并在刘据被杀的湖县,建归来望思之台,他希望儿子的魂魄能够归来。而当时因杀了刘据而封候的县令和小卒,也同样没有好下场。  在这种情绪下,从这一年开始,汉武帝渐渐感觉到了自己身体的衰弱。他试图逃避了多年,此时却不得不痛苦地面对和承认,那是自然的规律。所谓的长生不老之术,并没有改变他的衰老速度,而他的身体状态的下降,也并不是有人在诅咒他,而是他的时间快到了。  他的长生梦彻底破灭,而他的错误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的最后几次兴兵扩张都成效不大,却浪费了大量民力物力;他信方士开杀戒使得百官惶惶不安;他栽培了三十多年的继承人被他自己亲手除去。  
  座着等更新。
  什么时候更新啊
  继续等待。
  七、与魔鬼作交易的女人    征和四年,也就是在刘据去世后两年,汉武帝下轮台罪已诏,停止所有的征战、扰民等政事,把自己晚年所有的举措几乎全部推翻,而全力与民休息,安抚民心,也同时安定百官之心。  这个时候,他迫切需要在自己临死前,择定太子人选,以免自己死后,江山被他人操纵。汉武帝的六子中,卫子夫所生太子刘据、王夫人生齐王刘闳已死,李夫人所生刘髆也因为李广利达涉到害太子事件而失去资格,剩下的李姬所生燕王和广陵王,人品资质他都看不上。那么眼前他唯一看中的儿子,就是钩弋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弗陵。  汉武帝开始在文武百官中挑选辅政大臣,终于选中了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并派人将一幅周公负成王图送给霍光,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在等待了数年之后,钩弋夫人终于看到自己的儿子刘弗陵即将成为皇储了,这种情况实在是令人喜极而泣啊。为了这一天,从钩弋夫人的父亲起,赵氏家族已经准备得太久太久了。  现在,大家只要等着那老头子汉武帝咽下最后一口气,就大功告成了。  在此期间,发生了一件小事,极小的事。太子刘据有个儿子叫刘进,是史良娣所生,前面说过,叫史皇孙,当时巫蛊事件发生前,刘进刚刚生下一个儿子来。巫蛊事变发生后,太子满门被杀,只有刚出生几个月大的婴儿逃过一劫,但是罪名却还落定,受了牵连,被关在长安郡邸狱。  汉武帝自己早就忘记有这个曾孙的存在了,甚至有可能,他压根儿没听过自己有过一位曾孙,也没有人告诉过他有这个婴儿的存在。但是他没想到,却有人替他想到了。这个时候汉武帝正在大兴思子宫,为刘据翻案招魂。有心人就怕,万一汉武帝听说有这个孩子的存在,再把这个孩子接回宫来,那么原来布好的局就完蛋了。  这时候汉武帝的生命也即将走向终点,他的病一日重过一日。这时候就有人对汉武帝说:“臣看到长安城的牢狱中有天子气。”这下子把汉武帝吓坏了,他怕这种天子气,是指秦末刘邦项羽陈胜吴文这类的人物存在,为了防止这些亡命之徒造反,这些年他把朱家郭解之类的游侠杀的抓的除掉不少,万一还有个大鱼没杀掉呢?于是汉武帝下旨,将京城中所有的犯人一律杀无赦。  于是内谒者令郭穰带着圣旨,来到郡邸狱要将所有犯人全部杀死。注意这位郭穰,在告发李广利谋反的案件中,他是检举人;如今在除去皇曾孙的事件中,他又是执行者;甚至若干年前在对太子的毁谤中,他也是积极一员。这位上窜下跳十分积极的郭穰是谁的人,执行谁的命令,恐怕大家都能够看出来不少。  但是这次郭穰却失算了,典狱长丙吉死死地把住监狱的大门,坚决抗旨保下皇曾孙,两人死活相争不下,一直把事情闹到汉武帝面前,汉武帝这才大吃一惊,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一位皇曾孙活着。  汉武帝的生命,与阴谋作伴,阴谋是啥味儿,他一闻就知道。他知道了皇曾孙的存在,也就知道了对他说“天子气”的人是什么意思,也就知道了人家为什么想诱使他下旨杀光长安监狱中的人,甚至也许推断出这前面以及前面的前面更多的阴谋和事件。所以他就立刻下旨,赦免长安狱中所有的犯人。  就在汉武帝的生命走到最后尽头的时候,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汉武帝行幸甘泉宫,忽然寻隙赐钩弋夫人死罪,用七尺白绫赐其自缢。  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钩弋夫人傻了,不断磕头求饶,不断问为什么。但是却换不来汉武帝的半丝怜悯和松动,只是说:“你非死不可。”  事后,汉武帝对大臣们解释说:“子少母壮,为了避免开国时的吕后之祸,所以我必须要杀钩弋夫人。”  也许钩弋夫人至死也不会明白,这是为了什么?汉武帝是这么地爱她迷恋她,她几乎可以相信她能够完全操纵他了,她成功地使他疏远了太子和皇后,只宠爱她和她生的儿子刘弗陵。甚至于她的小动作频频,在太子事件上、在李广利事件事、在皇曾孙事件上等等,以汉武帝历经阴谋的眼睛一看就看能看谁在弄鬼,其他的人都死了,而唯独她还活着。继续享受宠爱,甚至她的儿子也如她所愿地成了皇太子。  事情究竟坏在了哪里,他早已经为她神魂颠倒,她在他的心目中,高于一切,不但高于其他的女人,甚至高于他的儿女,高于他的人伦亲情,高于一切。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一夜间她的魅力她的魔法忽然失效了?他居然会杀她?他居然舍得杀她?他怎么可能会杀她?而且是为了这么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杀她?  不只钩弋夫人不明白,普天下以为自己能够迷惑权势老人的美少女们都不明白。他可以宠你,爱你,为了你不要其他任何人,包括儿子,包括许许多多的外在东西。  因为在他垂老的时候,其他东西都不重要,只有他自己最重要,只有他自己的享受最重要。你只是他的享受而已,最重要的是他自己,而不是你。别以为跟刘据比,你显得重要。其实比的不是谁更重要,而是谁对他更不重要。  汉武帝可以迷恋钩弋夫人带来的青春魔法,而无视刘据的生死,但是她只是他的享受,他不会成全她的终级追求。他可以不在乎钩弋夫人弄权,玩心术,耍阴谋害死了谁。但是他绝对在乎,他死了之后,所有的权力归于钩弋夫人的时候,她同别的年轻男人一起享用这一些。  他给予的不是慷慨,而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享受,当他不能再享受时,他就不会再有所给予。所以等他死的时候,他要让钩弋夫人先死。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例子:有一个年老的富翁恋上一个年轻女子,他爱她极深,不顾前头的儿子家族,承诺要把全部家产留给她及她的儿子。他说的是真的,他甚至修改了遗嘱,在他的死后执行。但是在他死了之后,年轻女子执行他的遗嘱时,却发现遗嘱中有许多破绽毛病,足以让别人挑出错来的毛病。所以老富翁的家族和前面的儿子们当然不肯,于是官司一直在打,打了很多年。  有人劝这女子放弃,趁年轻另嫁。那女子觉得不甘心,她已经投入太多,眼见胜利在望,而且她认定老头是真的要把财产留给她及儿子的。二十多年后,老头另一遗嘱出现,确定财产属于她及她的儿子。她泪流满面,以为正义终得申张,胜利终归自己。  这个故事最后的内幕是什么?其实,老头的确是真心的,喜欢她是真心的,要把财产留给她及儿子也是真心的。但是真心的绝对不愿意看着她带着财产另过人生另寻幸福。所以,他留下这样一份破绽百出,让她得不到又弃不得的遗嘱。终于,等到她能够拿到属于她的财富时,已经二十多年过去。她的儿子已经长成,她也年华已逝,她本以为只要付出少许青春,她就可以得到幸福。但是实际上是,等她得到财富时,她已经赔上了她的一辈子。  有钱人之所以比我们有钱,是因为他们在钱的算计上永远比我们更精明更狠;有权势的人之所以比我们有权势,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狠更暗黑。想傍大款的女人最好先明白一个真理——有钱人的钱,通常都是被药水煮过的。  所以一个年轻无知的女人,可以叫一个老人神魂颠倒。可是真正玩惯暗黑的人,想要对付起人来,决不是一个年轻女人自以为是的魅力能达到的。  所以,别跟老奸巨滑玩手段,就算他们已经为你神魂颠倒。喜宝式的小说只能是小说,就算对手是老到神志不清的老头。不要以为付出一些点点青春就可以收获无限,其实最后你会发现,你在跟魔鬼交易。因为能够身居高位的人,是懂得付出最少而获得最多的高手,而且通常不太会有怜悯心和公平交易。得到一切享受而最好不付代价或者付最少代价,才是他们的处事本能。  钩弋夫人死后不久,汉武帝也死于五柞宫,终年七十一岁。  如果时间推前五年的话,太子刘据还活着,父子尚未分岐,正是父慈子孝的时候。如果汉武帝死于那个时代,那么,一切的悲剧都不会发生。也许刘据所有的错误,只是因为他的父亲多活了五年而已。  可是,没有如果,刘据死了。  汉武帝死后,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登上帝位,年仅八岁。刘弗陵在位仅十三年就因体弱多病而去世,史称汉昭帝。  汉昭帝死后,辅政大臣霍光先是立刘髆的儿子昌邑王刘贺为帝,不想刘贺在位二十七天内,就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平均每天四十多件荒唐事——神速啊!一天四十多件坏事,看来刘贺不吃不喝不睡都在干坏事了,别问我他是怎么干的,反正史书就是这么写的!反正,我想刘贺被废最大的原因,就是他让霍光看不顺眼了,不仅是普通的不顺眼,是不顺眼到忍无可忍了。  据说刘贺很蠢,但是人蠢没关系,刘贺在于既蠢且又自我感觉太过良好,在完全不明白局势的情况下就一厢情愿地觉得“我是皇帝了,我说了算”,带着一大批蕃邸来的乱七八糟的斗鸡走犬之辈,一上台就大砍老臣要取而代之。大家可以容忍一个蠢人,但绝对不能容易一个砍自己饭碗福利的蠢人。他要带了一批有能力的人,也能坐得稳位置。他要是蠢而驯服,也能坐得稳位置,偏偏他两蠢俱全。被激怒了的老臣们找了霍光带队,于是连走过场都没走完就让他拎下台废了。  当年在监狱中逃过一难的皇曾孙刘询又被人重新想了起来,于是,在刘据被杀十八年之后,皇位又重新回到他的孙子手中。自此之后,西汉历代帝王,皆为刘据后人代代相传。  刘据父子冤死的魂灵,当可瞑目矣!  (本文完)      
  卫家啊,不胜唏嘘~
  好文啊!  赞楼主一个!
  我觉得卫子夫很可怜
  刘据的确很惨,汉武大帝这段我眼都酸了
    刘据父子冤死的魂灵,当可瞑目矣!  =====================================    看完这句圆满了
  怪不得本朝太祖这么欣赏秦皇汉武、原来他老人家也跟两位前辈一样好大喜功!刚腹自用!而且两位前辈做不到的事他老人家做到了!他老人家永垂不朽、万岁万岁万万岁地不朽啦!
  顶。楼主写得非常好,终于验证了我对钩弋夫人的猜疑。呵呵。
  快点更新啊!!!!!!!
  静候下文。
  楼主写的真好,关于那个监狱中的皇孙可看:/publicforum/content/no05/1/130675.shtml  『煮酒论史』 [野史乱弹]甘霖未央——草根皇帝刘病已(连载)   
  来看看楼主有没有更新
  等不及了啊,楼主。
  生不逢时,如果霍去病不那么早死,也许历史将会被改变
  太祖可不一样,他会除去太子吗?与江再不合会处置她么?侄儿都是联络员。
  嗯,不好意思,最近在赶别的文,此文暂停,等我回来.  过几个月就回来.
  关注中
  等楼主,喜欢这个
  记号一下
    这几个月等的~ 晕~  
  都等了半年了。
      不大喜欢刘野猪,他身边的女人没一个好下场.    
  直播好贴 留名
  等到花儿都谢了
  写的不错,收藏了
  还不更新啊?对宫廷斗争和历史特感兴趣。  些的不错
  契丹的东丹王耶律倍会不会写到呢?
  太子不好当
  开国皇帝的太子几乎没一个好下场,不知道为什么,选一些大朝代  秦 扶苏 自杀  汉 刘据 整一个傀儡皇帝,郁闷而死  晋 司马衷 无语  隋 杨勇 逼死  唐 李建成 被兄弟伏击  宋 赵德芳 被太宗逼死  元 真金 病死  明 朱标 病死  清 褚英 被老爷子处死  中华民国 蒋经国 也没等到接位就跑台湾去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岸英 烧死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没了吗?
  不足一页的帖,够我这个速度慢的人慢慢看了。所以我看完了,于是等猫儿回来。猫啊,你啥时回来?  刘据,唉,我原来只知道个扶苏是冤死的,都忘了还有个他。想到很多历史都是被这些个最靠近帝王的太监啊这一类的人物给颠覆,就觉得不胜唏嘘。
  红颜误国,只是男人的借口,不管怎样倾国倾城的女人碰到汉武帝都只能留下一声叹息吧。。。。。
  悲剧一代一代地在重演,扶苏、刘据、杨勇、李英、朱标。。。原因无他,专制集权的君主制不变而已
  回复第51楼(作者:@万全子 于
22:52)  怪不得本朝太祖这么欣赏秦皇汉武、原来他老人家也跟两位前辈一样好大喜功!刚腹自用!而且两位前辈做不……  ==========而且他老人家还有新宇将军这位好孙儿,比秦皇汉武强多了  
  回复第75楼(作者:@szzhukai2005 于
07:25)  开国皇帝的太子几乎没一个好下场,不知道为什么,选一些大朝代  秦 扶苏 自杀  汉 刘据 整……  ==========刘据可不是开国皇帝的太子,前汉开国皇帝的太子是刘盈,后来登上皇位,是谓汉惠帝。诸英也不是太子吧?  
  又是一座烂尾楼  
  扶苏是最窝囊的太子  建文是最无能的皇帝  朱棣是最牛逼的王爷  太上皇代表人物:刘太公 李渊 唐玄宗 赵构 乾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匆匆那年好久不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