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河边杨柳梢歌曲栽杨柳暗藏数字几?

王 莉 一湾小河,两岸垂柳。小河是工余饭后常去的地方,垂柳是去河边常看的景致。得闲时,或携友,或独行,在河边和柳儿共度一段美好时光,赏柳丝的婀娜多姿,看柳叶的鹅黃浓绿。特别是在月上柳梢头时,更喜欢独自在朦胧的月光下,慢慢地走,漫漫地想,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让无疆的思绪,如天上的云,悠悠来,悠悠去,又如飞扬的柳絮,散散漫漫,伴清风轻扬,随狂风劲舞。 千百年来,柳树一直是文人墨客的最爱。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人在《诗经》里抒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当天空中有了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时,贺知章咏出了脍炙人口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路过西湖时,“苏堤春晓”里,柳丝轻歌曼舞,桃花笑脸相迎。柳叶泛黃时,渔洋山人坐在水面亭中感慨:“秋来何处最销魂?”如今“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泉城依然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有雾霾无太阳的冬日,爱柳的朋友发来短信:“霜重柳憔悴,枝稀叶逐水。但等春雷响,风清柳枝翠。” 燕子归来的日子里,郊外会有“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景致,却很少能听到“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欢笑了。放学后的孩子们,不是在去培训班的路上,就是在去特长班的路上。 小河在朦胧的月光下闪着鳞光。望着两岸仿佛一夜之间种出来的高楼,在讲求速成的当下,不知哪个房间还有“闲坐小窗读周易”的情致?如果有,在PM2.5的笼罩下,是不是还能临窗看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当柳丝如历史老人的美髯在狂风中飞舞时,仿佛看到年逾六旬的左宗棠,为收复疆土抬棺西征。率将士一路进军,一路修桥筑路,沿途种植榆杨柳树,“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柳树是左宗棠的至爱,“士运穷时弥见节,柳枝到处可成荫。”在他的心中,柳树是意象,是寄托,更是一种精神标识。 爱柳的人中,更有一位姓柳、爱柳、植柳、人称“柳柳州”的柳宗元。诗云:“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他任柳州刺史4 年,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率众在柳江两岸广植柳树。撰文《种树郭橐驼传》警醒世人:万物都有自身生长的规律,顺其自然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就会劳而无功,甚至适得其反。 远处飘过来《好日子》的歌声,蓦地想起“日子论”的柳传志。柳是联想集团的创始人。他说人有两种活法:一种是过日子,一种是奔日子。所谓过日子,就是舒舒服服把自己的小日子经营好。所谓奔日子,就是要有所追求。奔日子是树,不往上奔就是草。是做小草,还是做大树,这是一个问题。 朱自清老先生在满月的光里,沿着荷塘边曲折的小煤屑路走了一圈,便有了传世的《荷塘月色》。我辈才疏学浅,伴着月升月落,在小河边的柳荫里来来回回走了N多年,才有了这粗浅的“河边柳思”……江边栽杨柳,猜一个数字_百度知道
江边栽杨柳,猜一个数字
提问者采纳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答案是9望采纳!谢谢!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杨柳_杨柳的意思_杨柳是什么意思_杨柳什么意思_杨柳的解释_百科全书_911查询
输入词条名称进行查询,例如 杨柳
杨柳 杨柳的意思 杨柳是什么意思 杨柳什么意思 杨柳的解释
杨柳一.文学意象本意解析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杨柳”是一个情思缠绵的常见意象,含有这一意象的名篇佳句数不胜数、俯拾即是,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唐·白居易《忆江南》)、“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唐·杨巨源《和练秀才柳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唐·刘禹锡《竹枝词》)、“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唐·王昌龄《闺怨》)、“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北宋·欧阳修《蝶恋花》)、“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北宋·秦观《江城子》)、“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元·薛昂夫《最高楼》)、“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村居》),等等。许多人在读到这些诗词时,可能会以为这些诗句中所提到的“杨柳”是杨树和柳树两种树的并称,其实不然,这些诗句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而与现代植物学分类中所说的杨树没有任何关系。其证如下:清代张英等奉敕于康熙年间编撰而成的类书《渊鉴类函》中“杨柳”条目下诸多的古诗文例句中“杨柳”词义均被解为“柳”。而当代《汉语大词典》中所收录的以“杨柳”为词素的三音节词十余条,其中的“杨柳”的意思亦皆为“柳”,如“杨柳腰”就是“柳腰”的同义词。那么,柳树为什么会被称为“杨柳”呢?对此,清代杜文澜在其编撰的《古谣谚》一书的卷九十引唐代传奇《开河记》一书中的记载云:“功既毕,上言于帝,决下口,注水入汴梁。帝自洛阳迁驾大渠,诏江淮诸州,造大船五百只。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到大梁,又别加修饰,砌以七宝金玉之类。于是吴越取民间女年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女。至于龙舟御楫,即每船用彩缆十条,每条用殿脚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脚女与羊相间而行,牵之。时恐盛暑,翰林学士虞世基献计,请用垂柳栽于汴渠两堤上,一则树根四散,鞠护河堤,二乃牵舟之人护其阴,三则牵舟之羊食其叶。上大喜,诏民间有柳一株,赏一缣,百姓竞献之,又令亲种,帝自种一株,群臣次第种,方及百姓。时有谣言曰:‘天子先栽然后百姓栽。栽毕,帝御笔写赐垂柳姓杨,曰杨柳也。’”其后明人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二十四卷、清初褚人获在《隋唐演义》四十回中又分别演绎了以上传说,使得该说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考诸典籍,隋炀帝于大业元年下令开通济渠和邗沟、命人在渠沟旁修筑御道(即后人所说的“隋堤”)、在堤上遍植柳树,这是史籍有载、确有其事的。对此,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其《隋堤柳》一诗中亦有句云:“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潇潇,三株两株汴河口。……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但隋炀帝赐“杨”姓于柳之说在《隋书·炀帝纪》和《北史·隋本纪》等史籍中均无记载,其真实性有待考证。其实,“杨柳”一词早在成书于先秦时期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出现了,该书《小雅·采薇》篇中便有这样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外,南朝人费昶在其《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一诗中也有这样的描写:“水逐桃花去,春随杨柳归。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我们不难看出,这些诗句中所提到的杨柳明显地都是指柳树(确切地说是指垂柳),因为现代植物学意义上的杨树叶圆、树高、枝挺,是绝无“依依”、“袅袅”之态的。其实,现代植物分类学意义上的杨类植物在我国古代被称作“白杨”、“青杨”、“天杨”、“癷杨”等,而我国古代诗文典籍中所说的“杨”是“柳”的一种——蒲柳。对此,我国古代最早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为秦汉时期的学者对春秋战国秦汉旧文进行增添修改而成)《尔雅》的《释木》篇中就有如下记载:“柽,河柳;旄,泽柳;杨,蒲柳。”宋代陈彭年、邱雍等人奉旨于景德四年或大中祥符元年编撰而成的《广韵》(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整的、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韵书,它完整而详细地记录从南北朝到宋末语言系统)一书中亦云:“杨,赤茎柳。”而西汉学者毛亨在为《诗经》所作的传注(即《毛诗诂训传》,简称《毛传》)中亦曰:“杨柳,蒲柳也。”清代郝懿行在其所著的训诂学专著《尔雅义疏》一书中亦说:“《诗》言‘杨柳依依’、‘有菀者柳’、‘东门之杨’,皆一物耳。《尔雅》柽、旄、杨通谓之柳,蒲柳又谓之杨,是皆通名矣。”也就是说,在我国古代,“杨”、“柳”是同义的,这从《全唐诗话》中的一则诗话中亦可得到进一步地印证:该书《李泌》篇引《邺侯家传》云:“泌赋诗讥杨国忠曰:‘青青东门柳,岁宴复憔悴。’国忠诉于明皇,上曰:‘赋柳为讥卿,则赋李为讥朕可乎?’”有了上述认识,我们对古汉语文化上的一些困惑便可迎刃而解。例如,《战国策·西周》中有这样一个典故:“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在该典故中善射者所射的明明是柳叶,可由此概括而成的成语却为“百步穿杨”;我国神话传说中观音菩萨手持的净瓶名为“杨枝净水瓶”,可瓶中插着的却是柳枝;唐代诗人刘禹锡受民歌影响而创作的“杨柳枝词”诗体,又名“柳枝词”。关于杨柳的文学意象,要从“柳”字说起。柳”的意象: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思念。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抒发了李白对故乡的无限牵挂。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青玉案》“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情与景结合的角度评价《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前者是乐景写哀,后者是哀景写哀,而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倍增其哀乐的效果。折柳——作为送别的意象,最早的应该是晋陆机的《折扬柳行》邈矣垂天景。壮哉奋地雷。丰隆岂久响。华光但西聩。日落似有竟。时逝恒若催。仰悲朗月运。坐观璇盖回。盛门无再入。衰房莫苦开人生固已短。出处鲜为谐.慷慨惟昔人。兴此千载怀。升龙悲绝处。葛藟变条枚。寤寐岂虚叹。曾是感与榷弭意无足欢愿言有馀哀。(《乐府诗集》三十七)古往今来,在诗人们的眼中,“柳”是他们所钟爱的意象之一。清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这样写道:“柳贵乎垂,不垂则无柳;!柳贵乎长,不长则无婀娜之致。”《诗经》中的“杨柳依依”之句,其意境只有垂柳才可以担当。于是乎,诗人们或咏柳喻人,或借柳送别,或缘柳抒情,或道人生哲理……凡此种种,“柳”成为中国诗歌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一、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何须不泪垂咏柳喻人,在这类咏柳诗中,令人拍案叫绝的当推李商隐的《赠柳》: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全诗八句,纯用白描的手法,全诗不着一个“柳”字,而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的宛若一个多情的倩影。咏柳实则咏人,诗人对柳的爱怜也就是对人的依恋和思念。下面这首出自清代诗人厉鹗的《杨柳枝词》也堪称咏柳喻人的佳作。玉女窗前日未曛,笼烟带雨渐氤氲。柔黄愿借为金缕,绣出相思寄与君。此诗写女子相思,妙在以柳喻人。那笼烟带雨的柔美的杨柳,正是相思缠绵绵少女的绝妙写照。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里的“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何须不泪垂”是以柳比喻女子,对女子容颜娇美形容的绝句;而宋代诗人张先的“细柳诸好处,人人道柳身”也不失为这类诗词中的佳作。无怪乎,世人常以“柳叶眉”、“柳腰身”、“杨柳腰”来比喻女人们的千姿百媚。提到以柳喻人的诗词,我们不妨再提一提宋代词人王观的一首咏柳词:铜驼陌上新正後,第一风流除是柳。勾牵春事不如梅,断送离人强似酒。东君有意偏撋就,惯得腰肢真个瘦。阿谁道你不思量,因甚眉头长恁皱。这首词以轻快活泼、清丽自然的笔调,借柳喻人。通过对柳的特性的描绘,塑造了一个风流、多情、柔美的丽人形象。寄寓了诗人对于身为下贱、心性美丽的风尘女子的同情乃至于赞美。古人以柳喻人,今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毛泽东在他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这样写道: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这里的“柳”指的是李淑一的爱人柳直荀烈士;“骄杨”指的是诗人的夫人杨开慧烈士。一语双关,甚是巧妙。以柳喻人,或取其形,或取其貌,或取其性,诗人们各取所需,各领风骚,创造出了一系列的千古绝唱。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杨柳折尽花飞尽,借问行有归不归。”这首出自隋朝的《送别》,其作者已无法考证,然而诗中借柳抒发的那份恋恋不舍的心境,却流传至今。据说,折柳送别的风俗始于汉代。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速长,角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聊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而我们今天从诗歌中所看到的用“柳”来表现离情别绪的诗句,要早于这种“习俗”。早在《诗经·小雅》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那令人荡气回肠的诗句。还是让我们看看李商隐是怎么说的: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李商隐的这首《离亭赋得折杨柳》属于咏柳送别的代表作品。诗人对于离别的无可奈何,只能暂时凭借杯酒来驱遣离愁。既然不能挽回,那就好好地保重身体。除了死亡没有比分别更痛苦的了,春风就不要吝啬那长长的柳条,让分别的人们尽情地攀折吧!面对杨柳依依,枝条曼舞,一派多情难舍之状,友人去要分别而去,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生怨?“柳”做为“留”的代名词,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一个亮点。那无边的柳色,碧绿的枝条,如雪的飞絮,无不契合着人间的离情别绪,无不契合着人间的相思与忧怨。而这种情绪一直延伸到我们今天的生活。2002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便将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纳入其中。我们不妨将视线拉回到2002年的高考,再次去感受一下诗人所表达的情感。2002年全国高考古诗鉴赏试题是一道新题,也是一道好题。其原题如下: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考题将问题的设置上,以“折柳”为中心。考生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儿。在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就有柳咏的《雨霖霖》一词。而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千古名句,就是一个最好的诠释。在这里,“杨柳岸”不是一般的写景的文字,它会让人联想到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会联想到折柳惜别的情景。当然,对于那些阅读面宽泛的考生来说,回答这一问题,则会有更大的联想的空间。在这里,我们不妨摘录几首相关的诗句。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北朝乐府《横吹曲·折杨柳枝》)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唐《乐府·塞下曲》)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唐·戴叔伦《堤上柳》)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唐·施肩吾《折杨柳》)在众多的送别诗里,唐代诗人雍裕之的《江边柳》则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无法说清楚离人手中那青青的柳枝何时枯槁,但折柳这个动作却一年一度地重复着。最后升华为一种优雅的伤怀之美,升华为我们审美传统中的一个典型意象。三、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阿谁?《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在谈到“意象”时指出: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事物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依据这一点,我们想到了“柳”。为一个客观的物象,诗人在将其纳入自己的作品中时,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和自己的情感。于是,缘“柳”抒情的诗作也就纷纷地飘入我们的世界。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唐·白居易《杨柳枝词》)关于白居易的这首小诗,有人将其列为以柳喻人之作,说是为舞伎小蛮写的,并以白居易曾有“杨柳小蛮腰”来佐证。依这种看法,这首诗的前两句以春风吹着柳枝摆动以及柳枝的颜色和姿态来写小蛮优美的舞姿;而后两句则以柳树在尽日无人的荒园里无人过问,感叹小蛮将来不知归谁所有。而我则更倾心于将这首诗列为咏物言志的七绝。诗的首句形容枝条之盛,舞姿之美;次句极写柳枝秀色夺目,婀娜多姿。这两句把垂柳的勃勃生机,秀色照人,轻盈袅娜写得极其生动。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理应受到人们的欣赏,为人珍重。但诗人笔锋一转,写了环境的荒凉冷落。“西角”、“荒园”极写柳的“寂寞”,极写无人欣赏。在这里,流露出了诗人的不平与惋惜。而后两句的孤寂落寞,又与前两句的楚楚动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白居易的这首小诗,抒发了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抒发了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亦有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慨叹。无独有偶,唐代诗人唐彦谦也以“柳”为题,写下了著名的《垂柳》:绊惹春风别有情, 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损纤腰学不成。这首诗咏垂柳 ,既没有精工细刻柳的枝叶外貌, 也未渲染柳的色泽光彩。但这首诗不仅写出了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锇死”的故事,托物寄兴,将讽刺的矛头直指统治集团,于柔情之中见犀利,于含蓄之中露锋芒,堪称“咏柳”一绝。当然,缘柳抒情并不是古人的专利。当历史的烟云离我们渐渐远去的时候,而“柳”却仍在诗人们的笔下翩翩起舞。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徐志摩《再别康桥》)当现代诗人徐志摩再次徜徉在异国他乡的母校时,“柳”便成了诗人寄托情怀的对象,而我们从中示难休味到诗人对母校的一片深情。诗言志。“柳”和其他的意象一样,为诗人们提供了一种抒情的方式,而风姿秀出的“柳”也道出了诗人们对生活的感悟。“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丝柔情。”(宋·吴文英《风如松》)柳有多少柔情有多少。柳树数不清,情岂能又有数可数呢?四、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民谚曰:“五九、六九,顺河看柳。”“西城杨柳弄春柔”(宋·秦观《江城子》),“漏泄春光是柳条”(唐·杜甫的《腊日》),自古以来,柳树以其婀娜多姿的风采深受人们的喜爱,形成了许多与柳有关的民间风俗和逸闻趣事。插柳游春:我国古代有寒食节那天家家门前插柳枝的风俗。到宋代时,这种习俗更盛,不仅门前插柳枝,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至今,还有不少人在清明节扫墓时把柳条插在坟头上以示纪念。折柳送别:折柳赠别之俗始于汉朝。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易生速长,用它种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著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柳树姓杨: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下令开挖通济渠,并在大堤两岸栽植柳树,还御笔亲书把自己的姓赐给了柳。这样,柳树就又有了“姓杨”的称号。植柳思乡: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松赞干布时,特地从长安带去柳树,种植在拉萨大昭寺周围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因此,这些树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现已成为汉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以柳喻美:因为柳枝轻柔细长,姿态婆娑,十分动人,所以古人还多以柳喻美丽的女子。如“柳腰”是说服女子身材苗条,腰枝柔软得像柳条;“柳眉”是说女子的眉毛细度秀美,像初生的柳叶。从以上我们所记录下的民风民俗来看,诗人们以“柳”为自己诗作中的主角,是有着深厚的民文族文化基础。换言之,是我们民族博大的文化土壤,孕育了诗人们心中的“柳”。有人将古诗中的“柳”归纳为八类,我将其摘录如下,就当作是以上文字的小结。1、“左公柳”。清人杨昌浚在赞誉骁骑将军左宗棠的诗中云:“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以柳示春,绿柳就是春天的标志。2、“灞陵柳”。李白诗云:“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与“留”谐音,象征友情绵长,永志不忘。清人周志蕙名句“古渡欲牵游子棹,离亭留赠旅人鞭”,就是描摹折柳赠别之俗的。3、“隋堤柳”。李商隐《隋宫》中云:“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以柳吊古,发年华易逝、世事频更之感慨。韦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就是对六朝的怀故发思。4、“宛城柳”。贺铸诗云:“宛溪杨柳,依旧青青为谁好?”以柳喻相思春情。吴文英有“一丝柳、一寸柔情”词句。朱淑真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更是妙笔生花,以柳暗示爱情初萌的欢悦。5、“沈园柳”。陆游《绝句》云:“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以柳怀人、伤情难诉。6、“章台柳”。韩翊诗云:“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以柳暗喻其宠妓。“眠花卧柳”、“烟花柳巷”,柳即指落入烟花的妓女。7、“寒食柳”。据《荆楚岁时记》载:“寒食日,皆折柳插门。”张炎诗云:“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以柳寄思亲恋乡之情。倪瓒“旧家应在,梧桐霞井,杨柳藏门。”以柳感怀游子乡情。8、“金雪柳”。李清照《永遇乐》中云:“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以柳妆扮,更添女儿几分娇美。常言道“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就是这个道理。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名句妙在何处,历来众说纷纭,然而我以为都没有切中要意。领会这一妙句之“眼”在哪里? 在“多情自古伤离别”的“伤”字上,在“酒醒”之后的“愁更愁”上,一句话,在于借物寄情的贴切,在于烘托渲染手法的妙用。为了把别后之愁更甚于离别之时的情形淋漓酣畅地描摹出来,离人想象出一个“酒醒”之后的“感情场”。在这个“场”中,作者没有直抒胸臆 ,而是借物寄情,以物传情。透过“场”中物象的表层,人们发现这些默默无语的景物所能表现的不但不能给离人一丝温馨、安慰和希望,反而神奇般地在离人破碎的“伤”口上撒了三把“盐”。一为“杨柳岸”。离人“酒醒”后若不停在杨柳依依的岸边,也许不会触景生情,眼前立即闪现出恋人泪流满面、依依不舍的灞陵折柳赠别的情景,也许心情会平静些。然而船停之地偏偏是那个触动离人内心的“伤心处”——杨柳岸,怎能不叫他睹柳思人,倍感伤痛呢!“杨柳”无情地搅起离人的思亲之潮。二为“晓风”。秋天拂晓的风要比傍晚时的风更凉,“酒醒”之后经凉风一吹就更觉清冷,肌肤之寒立即引发出离别恋人的凄恻之情。本想一醉了之,除却“清秋节”中离别之时的“冷落”之苦,却不想“酒醒”偏遭凉风吹,真叫人凉上加凉心更冷呵!“晓风”无情地吹皱了离人凄冷的心湖。三为“残月”。离人多么希望去时有日,归来有期,尽早同佳人重聚呵,然而一想到这一去要到那烟波浩淼、暮云沉沉、空阔广漠、千里之外的楚国,飘泊无依,归期渺茫,何时能与佳人重逢? 便不忍再想下去,只有“一醉解千愁”了。断不料“酒醒”之后映入眼帘的却是“破镜”般的“残月”,顿使他“重圆”的希望化为泡影。这岂不是叫人绝望的生离死别吗? “残月”在离人和恋人的现在与未来之间竖起了一堵穿不过的“墙”。杨柳、晓风和残月是表达依恋、凄恻和诀别之情的三个极富表现力的典型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哀婉动人的意境:倚着船舷的离人抚摸着岸边飘拂的垂柳,遥看挂在天边的一弯残月,习习凉风阵阵袭来,想起与恋人“无语凝噎”的离别情景,怎不令他柔情绵绵、肝肠寸断! 真是天亦凉人人更凉,“借酒浇愁”的初衷不但未能实现,反而让自己陷入更加痛苦的境地。是这三把“盐”制造出离人心中事与愿违而又无可奈何的感情落差,烘托渲染出“醉不成欢惨将别”“举杯浇愁愁更愁”的极度伤感的氛围,使笼罩于全篇的离情别恨更加强烈感人。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近乎白描式的写法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强烈的感染力,关键在于作者把浓烈的感情毫无痕迹地揉进这个场景内的三个意象中,借用最能触动离人情丝的三个极富暗示性和夸张性的典型物象表达离人的离情别绪,不明言情而情却无处不在,无处不浓,浓到使读者很难确定究竟是重在写景还是重在抒情,真正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化一的境界,真正是“至情言语即无声”,“一切景语皆情语”了。柳永把借物寄情和烘托渲染这些传统技法的妙用发挥到了极致,使得“杨柳岸晓风残月”连同他的众多脍炙人口的名句被传颂为千古绝唱,真可谓实至名归,当之无愧。最伤感的时候,总是低徊,絮絮。杨柳之柔,却对着凉意晓风,更有残缺之月。这离愁开始似是醉酒,柔肠回转,继而变凉,是心凉而非风凉。最不堪直面的,是那弯缺月,缺的何止是那残月?更是坚硬的现实:别离!在不知不觉中,哀伤逐级递升,直至离人 此去经年,良辰好景都成了虚设!由此可见,对于柳三变来说,杨柳也好,晓风也好,残月也罢,都只是意象,成了虚物,真实的倒是那无法诉说的离愁,哀伤无法诉说,故随手抓来杨柳、晓风、残月,却不知此三物一著我之色彩,立刻神活。最后总结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供大家在学习中体会、运用:●识字——掌握诗词语汇知识●知人——了解作家生平经历●论世——熟悉必要的历史背景●诗法——了解基本的诗学常识●会意——调动相应的生活体验●吟诵——学会因声求气的咏味●比较——积累一定数量的赏析案例二.人物1、节目主持人杨柳 (李修平老师口中的超级爱臭美的家伙!!)生日:7月26日 星座:狮子座出生地:山东省济南市 籍贯:河南省封邱县 身高:178cm 民族:汉 业余爱好:音乐、电影、旅游 最喜欢的颜色:五颜六色 最喜欢的水果:木瓜 最喜欢的书:围城 最喜欢的食品:日本料理 最欣赏的人:老师 杨柳:主持人的心灵用书保养 给心灵做做保养,是杨柳永远在追求的。新年的一天,记者和杨柳约在了北京国际俱乐部的大堂吧里。和外面热闹的庙会形成了很大的反差,新春的午后,这里显得格外宁静,金黄的色调,很容易让人陷进沙发里,不想自拔,中间,还有意外的惊喜是旁边的竖琴隔段时间会有人弹奏,悠扬经典的旋律轻轻汤漾在空气的尘子中,能格外填补我们之间谈话的留白。作为央视的一个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柳现在主持的节目中有两个是与读书有关的。所以谈起读书,他兴致颇浓。“给心灵做做保养”,是杨柳永远在追求的。最喜欢的还是《围城》在杨柳主持的节目里,有两个应该都是和书有关的:《子午书简》和《电视诗歌散文》,非常安静的节目,用电视的有声画面来读书。杨柳认为他是比较胜任此类节目的主持人。回忆小时候最爱读的名著,杨柳说是《水浒传》和《西游记》。大概缘于男孩子的天性,他最爱看科学方面的书,如《十万个为什么》以及讲天文、地理的书,然後会按照书上写的去做小发明、小实验;到了初中就开始看科幻类的图书,如《飞碟探索》,还喜欢神秘的东西,杨柳回忆说那个时候太小,又没什么钱,能攒下点就全都寄到出版社去邮购这方面的书。这样的读书爱好一直影响他到现在,他说他特别喜欢看关於描写“神秘”的书,比如《上帝的指纹》、《水晶考古之谜》等,然后从中去感悟。杨柳有一个很多人都会有同感的理论,他说,买书的时候特兴奋,希望买回家可以好好看一看,可一拿回家就放那儿了,感觉好像买书就是为了买,而不是为了好好读。所以他现在很少买书,要不就是朋友送,要不就是借着读,真是应了古话“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围城》是杨柳最喜欢的一本书,他说:“那其中特别有中国式的幽默,钱钟书对文字的运筹帷幄实在经典,其中有一些比喻非常好,深刻地描写了爱情、婚姻,包括在人生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一切感受。”而最近,杨柳喜欢上了《狼图腾》,他认为这本书传达的很多观点是和我们的传统教育不一样的,在现在这个年龄段里看到这样一本书,能够让他停顿下来,思考一下,说明这本书是有著它独特的魅力的,比如在环保这个话题上,从《狼图腾》中就能看到很多线索和自然的表达,这种环保,顺应自然,保护生态,从草原民族的血液中生下来就有的,不是非要总结出理论。这种自然平衡的状态,顺畅而自然,比那种生硬的教育要生动得多。旅游有时候等同于读书杨柳去过 26个国家,借工作之便也好,单纯旅游也罢,在人生的行万里路上,杨柳已提前做到了,他说,那和读书一样,就是一种感受,一种学习……我问他,“在路上”是什么样的感觉?他冥思片刻,说:“人要出门的时候,心情马上就会变,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旅游的原因。在路上,甚至在收拾行李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了一种期待,因为存在很多未知,人都会对未知有期待。而我们大多数人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同一种生活状态下,所以偶尔在路上,是很好的精神调剂。‘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都应该做的事情。旅游给人的精神世界所带来的享受,和读书一样,增加经历,增加营养。”在杨柳的概念中,旅游有好几个层次,最低层次的是照相团、观景团。而比较高的层次是把自己当作一块干的海绵,张开所有的触角,去感受、吸收,感受不同的阳光、空气和每一张笑脸,吸收不同的文化。杨柳特意强调了一下“文化”这个概念,他认为不要一提文化,就一定是什么理论、什么艺术表达,吃饭、交往、待人接物、购物等都是文化,最多的含义应该指差异,出去走的目的就是要感受为什么他们和我们不一样,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1994年,杨柳第一次去欧洲,当时是去美丽的音乐之都———奥地利的维也纳。晚饭後,他和同伴一起出去闲逛,走著走著就走到了一个电车道的旁边,这时一辆电车从很远的地方就开始减速,最後以非常慢的速度从他们身边开过。杨柳说他当时注意了一下电车里的人,全车的人都在玻璃边看著他们,是用那样一种关切的目光来看,他当时就知道他们做错事了,人家一定以为他们要做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所以用那种关切的目光来关心。杨柳说,这样的感受是他在国内所无法看到的,同时也和国内的交通状况、观点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旅游中的故事有很多,听杨柳娓娓道来,就像是一个个定格的电影画面,带你展开著不同情调的联想,也如同在读书的感觉。每天都在问“今天你快乐吗?”杨柳的手机开机问候语是“今天你快乐吗?”“心态平和非常重要,这样才会去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得与失,各种际遇的发生。境界是一种追求的过程,境界不是静态的,绝对是动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随著生活阅历的经历过程,而每时每刻在发生著变化。”杨柳喜欢用境界来表达他对事对人的观点。就像是采访,他要求要有一个平等对话的感觉,才会去接受,而且非常顺其自然,有就是有,没有就要说没有,不能做作。这让记者想起,采访前曾用 GOOGLE来搜索他,发现他没有绯闻,采访报道的链结也不多,恐怕是和他这样的态度有关系的。杨柳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个名人,他说:“我就是个普通人,是个常人,只不过处的位置不普通,是这样一种对应的关系,如果是因为处在一种不普通的位置上,就认为自己也不普通了,那这个人就有问题了。”和大多数的普通人生活一样,杨柳也有自己的人生计划,寻找工作和事业上发展的机会,实实在在地过日子,在不同的状态下,思考不同的问题,他说,不管什么样的生活际遇,他一定要做的就是保持自己永远快乐的心态。现在的杨柳,话语间流动著淡定和快乐的元素,就像他反问记者的问题:“生活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不等记者思考,他就说出了答案:“平平淡淡,让别人快乐的同时,也让自己快乐。平平淡淡最好,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喜欢什么,就扎下根去做,这样就挺好。”与儿子一起成长杨柳很喜欢谈儿子,采访中,这似乎是最能引起他谈话欲望的一个话题。记者笑著开玩笑说:“你就是一个大顽童的样子,那有了孩子,是不是家里两个孩子一起长大?”此刻的杨柳笑了,笑容的弧度非常纯净。他说,自从有了儿子,就开始对人生有全新的认识,最关键是看到一个新生命从孕育到诞生、落地,一点点长大,一点一点从只能躺著,手脚乱动,到开始学著能抬头,能用胳膊撑起来,能出点怪声……他说他感觉最甜蜜的时刻不是儿子诞生那天,是他第一次在儿子诞生後出差两天,回家一进门,儿子的眼睛就开始和他对视,那样纯净的目光,没有任何掩饰,然後儿子就笑了。他觉得那是最幸福的时刻。从孩子身上,杨柳说他看到了自己的过去,现在他会用很多时间去观察儿子,然後想,原来以前他也是这样的。杨柳和记者说了很多老理儿,如“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有了孩子才知道应该怎么孝敬父母,更多的不是钱,物质永远是次要的,没事的时候打个电话,哪怕是废话……这些话说出来,也许用现代单身人的角度听,陈旧而乏味,但是在那一刻,记者相信,杨柳真诚地用他的感受对读者说了他最想说的话。杨柳会是一个开明的父亲,因为他要对孩子做最顺其自然的教育。他认为,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角色就是玩伴,是一个和孩子交流感情的过程,然後相互伴随,共同长大。三年后的一个愿望现在的杨柳已经很明显的有了危机感。他为自己设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三年後要做一个叫得响的品牌节目主持人。依然是本职工作,但他相信自己有潜力,能把主持人做得更好。依然不能忘记伴随著他成长的儿子,他说三年後他要给儿子找个好的幼儿园,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三年後,如果愿望能实现,杨柳说他想送给自己和儿子一本书,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和人生感悟,是一本能够让读者看了後有思考馀地的书。对于名人出书,杨柳有他自己的态度,他认为那应该是很慎重的一件事,出书不是为了出名,也不是说出名了就应该出书,这之间没有对等关系。他用了他认为特别俗的比喻:出书就是下蛋,一定要等一切具备了,钙足够了,才行,绝对不能下软壳蛋。崔永元的名字,在这次的采访里,被杨柳提了好几次,他特别喜欢崔永元的那本书《不过如此》,书名起得好,书也写得好,如果这个名字不是被他先用上了,杨柳说他一定也要用这个名字。其实,真的,生活中,一切,不过如此。2、第一军医大学副教授1958年7月生,广东人,中共党员,第一军医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研究生班,获中医外科(皮肤)专业医学硕士学位。较长时间从事中医教学、医疗与科研工作。主讲《中医外科学》课程,并兼讲《医古文》课多年,曾多次获学校优秀教学奖。临床专长中医外科病的诊治,尤以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皮肤病、性病、乳腺病取得较好疗效而形成医疗特色。目前在广州南方医院开设专家门诊,并研制有“清肺愈痤丸”.“养血安肤片”治疗痤疮与银屑病、湿疹、皮肤瘙痒症等。主编《中医外科辨病专方手册》,参加编写全国高等中医院校6版教材《(中医外科学)教与学》、《中西医临床性病学》等书,点校整理《诸病源候论》、《洗冤集录》、《秘传证治要诀》汇编入大型文库《传世藏书·子库·医部》正式出版。发表论文《辛润辨略》、《汉字形体分析法在医古文教学中的应用》、《粉刺证治探析》、《紫铜消白方对白癜风患者黑素细胞影响的研究》等30余篇、曾获解放军医学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3、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关节外科中心主任1963年3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关节外科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镜学组和关节外科学组委员,全军关节镜学组副组长,中西医结合学会重庆市骨伤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重庆市骨科专委会委员,国际华裔骨科学会(CSOS)中国分会理事,国际关节镜膝关节外科和运动医学协会(ISAKOS)常务成员,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成员(FIMS),亚太人工关节学会(APAS)成员,全军显微外科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骨与软骨组织工程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方法。教育履历:1985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第三军医大学骨科硕士学位。1996年获博士学位。工作履历:1999年赴法国巴黎赛特尔医院。2002年赴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进修关节外科。先后到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新西兰、泰国、香港等地进行大会学术交流,并与该领域国际知名专家建立友好往来。成果获奖情况:2001年和2002年分别以第二完成人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2004年分别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4、《名酒世界》杂志社社长——杨柳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杨柳,男,生于1965年2月,重庆市潼南人。现任《名酒世界》杂志社社长、《西南商报》总编辑,中国食协白酒专业协会理事。杨柳先生曾主编中国第一本名牌专著《名牌战略》,出版过《财贸之星》《成渝线经济开发图》等图书10余部。1994年起,任《华夏酒报-全国糖酒交易会专刊》主编。先后承办全国名酒厂营销工作会议、全国白酒营销高级研修班等,是全国数百家酒厂、酒城、酒商的策划顾问,策划过“中国最大白酒原酒基地”和“中国传统白酒原酒基地”等重大项目,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5、书画家女,1982年生,四川渠县人。现为《农民日报》大地书画院、全国青少年书法协会、中国金陵印社等十余家协会会员、川夫书画院院士。主要业绩:从小喜欢绘画、舞蹈、体育等。在四川省教委举办的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中国书协举办的“曙光杯”、鲁艺校友会举办的“鲁迅杯”、中国长城学会举办的“爱祖国、爱长城”全国少儿书画摄影竞赛和文化部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举办的海峡两岸名人名家书画作品展等全国(际)大赛中获奖80余次,获证书151件。获《半月谈》中学生奖学金、“双灵杯”21世纪之星奖,7次被中、韩、日、美、巴西、香港、台湾35个国家地区、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世界华人书画专家教授艺术促进联盟、中国书画艺术名人研究院等40余家国际有影响艺术社团授予“书画艺术名人”和“国际银奖艺术家”称号。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美术家二级、书法家三级,四川省书法段位全能五段、楷书六段、成都课余电子琴演奏六级,舞蹈获隆昌一中二十届艺术节二等奖,体育9次获奖。义卖书法作品资助6名失学少年返校读书。其书法作品被中国长城学会、海源阁、广安邓小平旧居、巴黎中华名人书画作品义展组委会等单位和个人收藏。艺历、作品被编入《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华魂·中国百业英才大典》、《东方之子》、《中华骄子·专业人才卷》和《全国少儿书画集锦》、《海峡两岸名人名家书画展作品集》等24部辞书。6、著名网上偷菜家男,1991年生,河北秦皇岛人,现为北京民族大学风云人物号上榜,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三.散文原文《杨柳》 丰子恺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树,就有人说我喜欢柳树;因为有人说我喜欢柳树,我似觉自己真与杨柳树有缘。但我也曾问心,为甚么喜欢杨柳?到底与杨柳树有甚么缘?其答案了不可得。原来这完全是偶然的:昔年我住在白马湖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柳,我向他们讨了一小株,种在寓屋的墙角里。因此给这屋取名为“小杨柳屋”,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因此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因此我自己似觉与杨柳有缘。假如当时人们在湖边种荆棘,也许我会给屋取名为“小荆棘屋”,而专画荆棘,成为与荆棘有缘,亦未可知。天下事往往如此。但假如我存心要和杨柳结缘,就不说上面的话,而可以附会种种理由上去。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绿,或者说我爱它的如醉如舞,或者说我爱它象小蛮的腰,或者说我爱它是陶渊明的宅边所种的,或者还可援引 “客舍青青”的诗,“树犹如此”的话,以及“王恭之貌”、“张绪之神”等种种古典来,作为自己爱柳的理由。即使要找三百个冠冕堂皇、高雅深刻的理由,也是很容易的。天下事又往往如此。也许我曾经对人说过“我爱杨柳”的话。但这话也是随便的,空洞的。仿佛我偶然买一双黑袜穿在脚上,有人问我“为甚么穿黑袜”时,就对他说“我喜欢穿黑袜”一样。实际,我向来对于花木无所爱好;即有之,亦无所执着。这是因为我生长穷乡,只见桑麻、禾黍、烟片、棉花、小麦、大豆,不曾亲近过万花如绣的园林。只在几本旧书里看见过“紫薇”、“红杏”、“芍药”、“牡丹”等美丽的名称,但难得亲近这等名称的所有者。并非完全没有见过,只因见时它们往往使我失望,不相信这便是曾对紫薇郎的紫薇花,曾使尚书出名的红杏,曾傍美人醉卧的芍药,或者象征富贵的牡丹。我觉得它们也只是植物中的几种,不过少见而名贵些,实在也没有甚么特别可爱的地方,似乎不配在诗词中那样地受人称赞,更不配在花木中占据那样高尚的地位。因此我似觉诗词中所赞的名花是另外一种,不是我现在所看见的这种植物。我也曾偶游富丽的花园,但终于不曾见过十足地配称“万花如绣”的景象。假如我现在要赞美一种植物,我仍是要赞美杨柳。但这与前缘无关,只是我这几天的所感,一时兴到,随便谈谈,也不会象信仰宗教或崇拜主义地毕生皈依它。为的是昨日天气佳,埋头写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边的长椅子里去坐了一会。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象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弯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听人说,这种植物是最贱的。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株大杨柳树。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多花木要吃豆饼,杨柳树不要吃人家的东西,因此人们说它是“贱”的。大概“贵”是要吃的意思。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贵”。吃得很多很好而没有用处,只供观赏的,似乎更贵。例如牡丹比葡萄贵,是为了牡丹吃了猪肚肠一无用处,而葡萄吃了肉汤有结果的原故。杨柳不要吃人的东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贱”的。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他亲吻,好象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旁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缘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缘故。这种特殊的姿态,便是“下垂”。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柳条作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都凭仗了春的势力而拚命向上,一味求高,忘记了自己的根本,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这是我昨天看了西湖边上的杨柳而一时兴起的感想。但我所赞美的不仅是西湖上的杨柳。在这几天的春光之下,乡村到处的杨柳都有这般可赞美的姿态。西湖似乎太高贵了,反而不适于栽植这种“贱”的垂杨呢。作者简介:丰子恺(年)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崇德(现属桐乡)人。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任教。1925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以漫画著名艺坛。并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文笔浅显生动,起了普及西洋音乐知识的启蒙作用。50年代还从事介绍苏联的音乐教育、音乐情况及翻译歌曲。抗战爆发后,举家内迁,在任教的同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抗战后返沪杭,居家从事创作和翻译。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漫画有《子恺画全集》。译著有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俄国屠格涅夫的《初恋》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等。出版有《丰子恺文集》(7卷)。四.音乐《杨柳》出自范宗沛《范宗沛与孽子》专辑,是台湾电视剧《孽子》的插曲。《杨柳》是范宗沛的好朋友林海所作,是导演举例的“让人又快乐又想流泪的音乐”。曲调深沉,忧伤,象在诉说一个凄美的故事。关于范宗沛:谈起“配乐鬼才”的头衔,范宗沛说比较喜欢大家称呼他“胖子”。很难从他的外表去想像他的音乐是这样的深沉耽美。其实,范宗沛真是个音乐鬼才。令人咋舌的编曲功夫,从古典音乐、新世纪音乐、世界音乐、爵士乐到流行音乐,总能随心游走,把玩音符于创意之间。他说自己的音乐学习过程,是在父母的苦心下开始,“很少小孩子学乐器一开始就是他自己想学的”,4岁开始学了一年的小提琴后,发现自己不太适合,从此改学大提琴。十五、六岁时,还在念艺专但已经开始帮一些歌星录弦乐,累积自己创作、及编曲的实力。学校毕业后,担任国家音乐厅交响乐团的首席大提琴,待在国家音乐厅交响乐团有九年的时间。 出版过的个人作品有《意外的温柔》、《欲望的声音》等大提琴专辑,目前除了专心于制作人工作外,近年来更为多出电视剧制作配乐,深厚的编创实力深受肯定。十多年前为李立群主演的电影《我爱玛丽》写配乐,是范宗沛配乐生涯的头一遭,也开启了范宗沛与配乐的渊源。一直到后来1996年以《超级大国民》获得第32届金马奖最佳电影配乐奖;1997年又以个人大提琴作品《欲望的声音》获得第八届金曲奖最佳流行音乐演奏唱片奖;然后是1998年万仁的电影《超级公民》荣获亚太影展最佳电影配乐奖,这次他的配乐跨出台湾,走向国际。近年来除了电影配乐,胖子将领域扩充到广播剧及电视剧,只要是好的剧本、好的导演、好的表现他都想参与。所以,耳熟如《夕阳山外山》中李叔同的作品改编或者公共电视精致文学剧《曾经》、《汪洋中的一条船》、《将军碑》等,剧中感人肺腑的配乐都出于其手。在《我爱玛丽》那个年代的配乐用的全是真实乐器,及真人拉的弦乐;时至今日,因为电子合成乐器的兴起,代替真实的乐器,已然开启了配乐的另一种想像空间。专辑曲目:[01]龙凤恋曲 [02]回乡 [03]问——孽子主题曲 [04]纯真年华 [05]范宗沛——奔 [06]莲花池红 [07]青春鸟集 [08]戏水 [09]杨柳 [10]夜舞 [11]中央公园的黑暗林杨柳,女,1954年12月出生于云南大理,白族。研究生,高级实验师。1980年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贵阳专科班化学专业。目前主要从事教学及实验室管理等工作。2005年-2007年任制药工程系副主任。2004年至今任制药工程系专业实验室主任,现任食品与制药教工党支部书记。主讲《功能性食品化学及检测技术》《功能性食品》《药剂学》《药事管理学》《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功能食品与营养》等课程。并参与《烟叶储藏》的编著。曾参与国家教育部春晖计划:MA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成分的研究,贵州省项目:作物抗氧化酶系对酸雨、Hg、Cd、Pb的响应及稀土对酸雨的防护,山慈姑的活性成分及药理研究,楝科植物MA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的研究,以及贵阳市研究生创新基金:何首乌颗粒剂工艺改进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并于各种核心、省级刊物上发表过《贵州野生薇菜与栽培薇菜营养成分分析比较》、《贵阳市售蔬菜中有害元素含量分析》、《50%敌草胺可湿性粉剂防除烟地杂草的效果》、《不同除草剂防除烤烟苗床杂草的药效比较试验》等数篇文章。
声明: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百科全书为您提供杨柳,杨柳的意思,杨柳是什么意思,杨柳什么意思,杨柳的解释
别人正在查
911查询 全部查询 网址:
(共20个)占卜求签
(共17个)民俗文化
(共16个)交通出行
(共10个)学习应用
(共26个)休闲娱乐
(共10个)站长工具
(共8个)身体健康
&2016  京ICP备号-6 京公网安备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边杨柳梢歌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