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队世界为什么一直都是资源获取json资源状态失败失败

100 人类 战士
为什么《海军指挥官无法》完成?一直显示你没指派足够的舰队来执行该任务
豆补药碧莲
100 人类 猎人
跟你一样。正在查度娘,没答案,果断下线了。。。
任务问题请联系GM进行核实。方式:"
100 血精灵 死亡骑士
一开始我也很无语!以为出什么什么问题@后来我细心观察!原来是要把船拉到一个地图船型位置才行!祝联盟的朋友们玩的开心!
该主题由夢無痕在日 21:51 CST编辑过
100 熊猫人 武僧
第一条绿色的驱逐舰是不是必沉的?
100 人类 战士
搞定,谢谢
100 牛头人 战士
100 侏儒 潜行者
我晕,这坑爹的设置,真的能拉下来
疯狂的枪兵
100 兽人 猎人
怎么啦啊?求详细
暴力威胁。我们将严肃对待此类行为,并会上报有关部门。
发布的主题中包含其他玩家的个人信息。包括实际地址、邮箱地址、电话号码及不当的照片和/或视频。
骚扰或歧视性用语。此类言辞将不允许出现。
现实生活中的威胁
失效的链接
阐述理由(最多256字)设置您的土拨鼠昵称
请输入中文英文下划线分割线
能够隐藏于各种地形
官方内购皮肤
你们别吵了好么?
我是一名优秀的士兵。[转载]美国拥有世界最优越的地缘环境&&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基石
花旗称美国石油产量将超沙特俄罗斯或成新中东
“流奶与蜜之地”
较之中国,美国具有巨大的地理优势,三面环海,易守难攻,建国伊始就是一霸,历史上从未受到其他国家的侵略征服,倒是常常主动出击攫取他国资源。所以他们一直没有国家安全之忧,人民可以专心做自己发财致富的梦。但是,自古以来,中国周边的环境一直极为险恶,历史上与周边国家的征战从没有停止过,几次被其他民族征服蹂躏。
美国这片土地,占有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的风水资源。地球上的国家,不说全部至少可说凡面积超过一百万平方公里的,以美国这片土地风水为最佳。这种最佳风水,可用八个字概括:东西对称、南北互补。所谓东西对称就是:东为大西洋,西为太平洋,东西跨度不大不小,内陆离海洋距离不远不近,平原广大,天然水陆交通条件很好。所谓南北互补就是:从最南边的佛罗里达半岛和濒临墨西哥湾的滨海平原,到最北边的阿拉斯加,包括加拿大在内的整个北美大陆,绝无东西走向的大山脉从中阻梗。这样,就造成了它极为有利的南北亦即阴阳互补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北冰洋的阴气与大西洋系的墨西哥湾阳气一年四季通通畅畅交流感应着,冬天要雪有雪,夏天要雨有雨。
此外,美国这片土地,像夹心饼干一样,东有阿巴拉契亚山,西有落基山,两山夹一大平原,支流众多的密西西比河像《圣经》伊甸园中的“四道河”一样,自北而南从大平原中间穿过。这条河流,遍及阿巴拉契亚山与落基山之间的中部21个州,流域面积达323万平方公里,占美国本土面积的40%,总排水量3倍于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圣劳伦斯河;与长江相比,虽然只是长江的五分之三,但由于流域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缓,因而工农业用水、水运交通等经济价值,至少是长江的一倍以上。尤其是:这条大河中上游的密西西比平原,曾受冰期时代广布北美的劳伦冰盖的六次来回翻动,极为松软肥沃;下游与滨海平原、大西洋沿岸平原连成一片的三角洲平原,像一切大河下游三角洲一样,肥沃程度,更不必说。因此,美国的可耕地,不仅面积广大,而且极为肥沃。而地势稍高但平坦到有“大平原”之称的密西西比河西部流域,则是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天然牧场。
中美两国国土总面积差距不大。然而,美国是全球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美国的可居住国土面积和可耕地面积至少是中国的3—4倍,人均可居住面积和可耕地面积则是中国的15—20倍。美国可耕地面积不仅庞大,而且土地肥沃,亩产量非常高。所以美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对农产品价格具有最高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美国的粮食作物为一年一季,而且美国有严格的农田轮作制度,即同一块耕地耕作一年就必须停耕一年,以保证土壤的肥力。中国的农药用量是美国的两倍还要多,化肥用量则远远超出了美国农业规定的上限。这也导致了中国著名的东北黑土地面积的剧烈萎缩,土地硬化等现象的蔓延。而美国密西西比大流域的120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地,至今保持良好。
美国农业部对牛羊马的牧养数量也有严格限制,以保护畜牧业和草原水草植被之间的平衡,中国畜牧业的无序发展导致草原植被严重退化,草原沙漠化极为严重。
石油、有色金属、天然气、水资源等许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美国的储量皆位居全球前三名,有些则高居世界第一。相反,中国许多资源都相当贫乏。专业学者撰文指出:尽管中国经济规模在增大,但中国不可能超越美国,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原因是中国严重缺乏战略性资源,尤其是石油和水资源。
美国不仅国内拥有丰富的资源,而且凭借强大的全球军事实力,掌控了全球绝大多数战略性资源。据国外战略思想库的分析,美国直接和间接掌握了全球石油资源的70%。相反,中国则几乎没有对国际资源的控制权。
美国的自然环境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毁坏。美国绝大多数国土依然保留着原生状态。而中国为追求GDP增长所付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毁灭的代价极其严重。
这样,我们就可以说:面积广大的可耕地、充足的水量、冷而不酷因而地气很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这三个农业乃至高质量的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的条件,美国一个都不缺,个个占优势。如此得天独厚、地平天成的好风水,实乃地球上绝无仅有的《圣经》所谓“流奶与蜜之地”。
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有亲缘关系。然而,文化由地缘条件决定,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的亲缘关系,最深刻处,是因为北美大陆与欧洲大陆既有先天亲缘关系又有后天相同习染的缘故。所谓“先天亲缘关系”就是:至少迄今6500万年的新生代以前,北美大陆与欧洲大陆是在同一纬度、地貌相似、连为一体的同一大陆。所谓“后天相同习染”就是:虽然新生代以来,北大西洋的形成使得北美与欧洲分开,但北大西洋却是它们共同的保姆。这位保姆呼出的气息(“态度”),既严厉,又温暖:它通过北冰洋的寒气严格“管教”着这对“双生子”,又通过墨西哥湾流的暖气精心呵护着这对双生子。而更新世以来出现的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冰盖和北美劳伦冰盖,则是这位保姆提供给这对双生子的纯净而高洁的精神面包(它滋养了西方人强壮的寒性地缘种因)。此外,有趣的是,正如一对双胞胎,“小双”总比“大双”略强一样,后生的从欧亚大陆分出去的北美,要比先在的欧洲略强一些,这就是:它的面积比欧洲大,所得“面包”即劳伦冰盖的面积也比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冰盖大,总体寒性地缘种因比欧洲强壮。
因此,当欧洲人后来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发现欧洲的一切自然景观,这里几乎都有同类,只不过往往更壮观罢了。比如,欧洲有古老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北美则有与其同类的阿巴拉契亚山脉;欧洲有多雪的阿尔卑斯山,北美则有更为壮观的阿拉斯加雪原;欧洲中部,有形成于第四纪冰期的风光秀丽的日内瓦湖,北美中部,亦有同一时期形成的更为壮丽的“五大湖”;北欧有众多的冰川湖,北美的加拿大,比它更多更大;北欧挺拔的温带针叶林,在北美,分布面更广;北欧有肥美的牧场,美国中部的同类牧场,比它更大更肥美;南欧的地中海式气候,在美国的西南角,亦有其同类;冬天欧洲常见的瑞雪,在北美,降得更大更滋润……于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欧洲人到了北美后,寒性地缘种因即创新精神不仅未有丝毫减弱,反而更有所增强的原因所在(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样的欧洲人,到了热气腾腾的南美后,寒性地缘种因即创新精神不仅未有丝毫增强,反而大大减弱了。)
明白了如此优越的美国地缘条件后,就能明白,为什么早在1895年,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奥尔尼,能够放胆对世界如此发话:&
今天,美国实际上已经是美洲的主人,它的命令对于在它保护下的人民就是法律……美国的无限资源和它的隔离地位使它成为环境的主宰,使它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或所有的强国都立于不败之地。
美国为何极端天气多发
北美,尤其是美国,有着世界上最变化无常的极端天气:地球上没有哪个地方有这里这么多的极端天气———飓风、龙卷风、旱灾、洪涝灾害、山火、暴风雪、热浪和寒流。
来自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气象学家兼作家罗伯特·亨森说:“很难在地球上找到另外一块像美国这样大小,有着如此种类繁多的极端天气的地方。”
纽约市的气象学家兼天气历史学家肖恩·波特说:“我们的极端天气比地球上任何国家都多。”
这种极端天气正是《探索》频道的一个7集系列片的拍摄背景,这一系列片将在美国东部时间19日晚上9点首播。
制作者说天气在这部系列片中占据了很大部分。系列片制片人休·科尔代说:“北美有着地球上最极端的一些天气现象,我相信这一点许多美国人都会有共鸣。”
他说:“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也一直令我们很感兴趣,而早期的拓荒者则感到震惊。从东到西在美国安家的欧洲人对他们所遭遇的各种天气条件大为吃惊。”
为什么会如此变化多端?
波特说:“美国的地理位置独特,处于中间纬度,在赤道和北极还有两大洋之间。从加拿大过来的北极干冷空气和来自墨西哥湾、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暖湿空气交锋,催生了全国范围内一年到头的大规模雨雪天气,带来了从暴风雪到雷电交加的暴风雨等各种天气。”
龙卷风几乎是美国所独有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地理学教授兰迪·切尔韦尼说:“世界各地的龙卷风有大约80%-90%出现在美国。”
波特说:“美国每年平均有1万多次大暴风雨,还有1000多次龙卷风。相比之下,面积稍微比美国大一点的中国,每年的大暴风雨次数(和美国)差不多,但每年的龙卷风还不到10次。”
《探索》频道的科尔代说,就极端气温变化来说,北美没有东西走向的山脉意味着没有任何东西阻挡来自北面的冷风与来自南面的暖风相遇。
正如《探索》频道的系列片将表明的那样,这些天气现象决定了美国的地貌。
科尔代说:“沙漠依赖每年的季候风,而且动物也不得不适应这种气候。北美大平原充满极端的天气变化,既有白雪皑皑的寒冷冬季,又有骄阳似火的夏季。”
他说,许多动物无法应付这样大的季节性变化,在冬天要迁徙(或者冬眠)。“事实上,北美有世界上最壮观的迁徙景象。这并非巧合,而是天气变化的直接结果。”
亨森说:“随着气候变暖的趋势持续,旱灾和暴雨天气变得越来越频繁,美国的野生动物是如何不仅适应单一的天气现象,还能适应气候的持续不断变化,这一点还有待观察。”
&&美国仍在群山之颠&&
自世界步于近代和现代以来,曾经诞生的世界性霸主有西班牙、英国、美国。而此前两大霸主,都已经日落西山,其衰亡历史,很容易使人联系到目前的美国,于是,华尔街危机稍起,美国衰亡论便甚嚣尘上。
未来的美国,是逐步衰落,还是走出困境,仍然占据世界舞台的中心?
美国会象西班牙和英国一样衰落吗?
无不死之人,无不衰之国。
曾经的世界霸主荷兰和英国的相继崛起于衰落,令人嗟叹,而当今美国遭遇挫折,是否也意味着其衰落的开始?
荷兰,西班牙与英国曾经的衰落,很大原因,是因为其母体与海外殖民地之间,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以西班牙为例,其16世纪鼎盛时期,殖民势力范围遍及欧、美、非、亚四大洲。
但是在西班牙本土,各种奢侈品消费兴盛,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日益萎缩,英国、法国、荷兰的加工业占领了西班牙国内和殖民地的市场。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败。由于母体经济的残缺,西班牙国内经济缺少自我调整能力,其海外殖民地或独立建国,或被新起帝国侵吞,西班牙从此一蹶不振,最终被英国取代了霸主地位。
英国的衰落过程与此类似,持续两个多世纪成为世界霸主之后,英国本土的工业,也日益空心化,金融等高利润行业,才是本土商人热衷的事情,随着法国,德国、美国,乃至后来的日本和俄罗斯均逐步进入现代国家行列之后,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的惟我独尊地位逐步被打破,在一战和二战之后,英国对于海外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削弱,此前依靠海外资源掠夺的优势几乎荡然无存;英国也由此衰落。
但是,当今的美国,与西班牙、英国却大为不同。
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大国不是被称呼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也不是以精益制造著名的日本、德国,而是美国。更让人想象不到的是,在很多后发国家牺牲农业,造成普遍的结构性矛盾时,美国竟然超越中国、印度、埃及等传统农业大国,成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
西班牙与英国本土日益成为虚体经济体,其衰落时,已经变为本土的空心的奢侈消费与海外实体,而美国仍然拥有强大的实体经济,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服务业和新能源、新技术等新兴产业,美国仍然走在世界前面,而且产业结构非常合理;
西班牙与英国过于依赖海外,其经济是外生性增长的,而美国一直是一个内生性的经济体,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国内市场;具有巨大的自我调整能力和抗击风险的能力.
美国与当年的衰落时期的霸主西班牙、英国有巨大的不同,这就是美国能够仍然维持世界霸主的根源。
日、德为什么不能后来居上?
本次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之中,德国表现强劲。
作为美国之后最强大的日,德两国,未来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性巨头吗?
从历史上说,日、德两国是一种缺乏先天禀赋的国家,从来都不具备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基础。只能成为次强国。
德国与法国、英国的战争,除了争霸欧洲之外,更主要是争夺对于殖民地的控制权,而其本源,仍然在于无法解决国内危机。其国内战略调整能力差,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只能依靠掠夺外部资源来解决。所以,德国只能依靠闪电战打垮欧洲一些小国,一旦碰到前苏联这样的真正巨头,则不可避免失败。
日本同样如此,作为一个岛国,其先天禀赋有限,日本侵华,在某种意义上说,正说明日本经济强盛的脆弱性,只有依靠中国的资源,方可立足未来,,很多当年侵华的日本高级军官和政府官员,在对华战争之时,既骄傲自大,更有隐藏于内心的恐惧,在某种意义上说,征服中国是日本无可选择的必然之路。但是,既然历史没有给予日本这个机会,在未来,日本是一个会被日益边缘化的国家。日本的崛起,只不过是得宜中日之间现代化的时间差,在中国尚处于中世纪乃至半封建社会时,已经脱亚入欧的日本,对于中国有一个体制上的比较优势。日本失去了征服中国的机会,即等于失去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永久机会。
而其实,早在100多年前,就有日本人洞察到其未来宿命。而民国时期富有远见的中国人,如国民党的蒋百里,共产党的毛泽东等人,正在此基础上,预见到中日之间经过持久战后,日本必然失败。
同时,日本和德国的崛起,某种意义上具有依附性。二战后两国均由美国占领和完成现代化改造,其残余的封建制度,被逐步扫清。美国逐步将其培养成卫星国,他们共同的特性是:高素质的国民及由此造就的丰富人力资源、贫乏的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可以纳入美国的体系,而不太可能成为独立的不可控的经济体。与美国经济的巨大互补性,是日本、德国迅速崛的重要原因,台湾、韩国某种意义上也是走的这条路。
先天的缺陷,使日德缺少成为世界强国的基础。纵使美国衰落,日德也无能力取代,新的霸主诞生之后,日德仍然只能成为未来主流经济体的互补性力量,这是日德等类国家的宿命。
均势竞争使新兴国家无法成为中心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之中,关于新兴国家兴起,并逐步取代传统强国的假设,已经普遍流行。
《全球通史》的作者,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曾提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
“遏止领先”法则:在转变时期起先最发达和最成功的社会要改变和保持其领先地位将是最困难的。相反,落后和较不成功的社会则可能更能适应变化,并在转变中逐渐处于领先地位。
虽然遏止领先假说被普遍接受,但是,这个假说,存在着一个前提,即起先最发达的社会已经彻底腐朽,失去其调整能力,而相对落后地区能够产生新的,完全不同的文明。
假使美国保持零增长,而几大新兴国家保持目前的增长势头,要追上静止不动的美国,尚且需要数十年时间。更何况“月亮走,我也走”,在新兴市场逐步发展的同时,美国也在同步发展,仍然具有强大的自我调整能力,远未到日落西山的时候。
同时,众多新兴国家,都存在着自身的重大缺陷,这些缺陷,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阻滞其追赶既有强国的步伐。在金砖四国之中,俄罗斯资源丰富,休克疗法之后,已经完成了社会转轨,但是,俄罗斯人口总量继续下降,劳动力储备严重不足将会制约其经济的发展;巴西的能源不足,长期依赖进口,并且国内贫富悬殊巨大,社会结构极不合理;印度未来人口资源丰富,但是其种姓制度根深蒂固,同时,基础设施与工业落后,需要长时间的弥补;墨西哥与南非,越南等,目前均只是地区性强国,尚且不具备成为全球未来一极的实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的新兴国家的崛起,不仅面临着与美国等传统强国的竞争,也面临着新兴国家之间的竞争。俄罗斯希望能够重振大国雄风,恢复全苏联类似的地位,巴西则要从一个“未来永远在未来”的国家,成为一个“今日之国”,而,印度,则一直宣称要成为未来的亚洲世纪的主角。
新兴国家的群体崛起,反容易出现均势竞争的格局。难以有某一家远远超越众人,一枝独秀,直追美国。
在未来时代,无论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还是传统工业强国,都难以产生如当今美国这样的超级强国,在资源与市场领域竞争的日益激烈,将使各种崛起力量分化。新兴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将成为未来经济中重要的一级,但是无法产生一个独立的、成为全球经济中心的大国。
知雄守雌,为天下溪
美国的强大,不仅在于站立山颠,执天下之大象。更在于沉潜于山谷,虚心汇聚天下资源。
在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的强盛,得宜于全球化与“后暴力时代”,它有两大特征。
其一是,与古罗马与近现代的西班牙、英国动用军队地他国的征服不同。美国更多是借助全球化的进程,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网状的资源整合,在这里,看不到政府与军队的影子,而是以个体的企业为具体的资源整合的主体。而这种跨国企业,其业务分散在全球,其对于全球的资源利用,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是分散的。如IBM,其研发中心设在印度,利用印度的人力资源,其采购中心部分设在中国;而在全球数十个国家,都有销售网络;而从一九六七年,麦当劳在加拿大开第一家国外分店开始,其在全球一百个国家共拥有分店超过三万家。
这种资源利用和经济扩张的方式,使美国的影响既随全球化扩展,又不会遭遇到具体的挑战。这与传统的帝国遭遇到殖民地的抵抗即土崩瓦解有天壤之别。这种渗透是无形的,而且是分散的。其主体是跨国企业,而非国家。美国的航空母舰暂时开不到的地方,麦当劳和可口可乐早就到了,这是以前的世界性霸主无法比拟的。
其二是,与传统的通过武力掠夺占领资源不同的是,美国更多的体现了现代性。主要通过自由交易和互惠互利的原则,来获得外部资源。
与历史上最强盛的任何帝国都不同的是,美国的强盛,并没有建立在外部的扩张之上。无论是古代的罗马帝国,还是近现代的西班牙与英国的资源依靠武力掠夺,所以一旦武力失败,也失去其资源控制能力。
而美国是一个富有雄才大略的国家,其从100多年前开始,即提出极度富有远见的“门户开放”政策,以贸易和交换为主要的资源获取渠道,其海外虽有驻军,却基本没有殖民地。
这种以为交易和互惠而非控制与武力略夺的新的交往方式,使美国获得了更为久远的利益。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在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即为天下溪。它对于全球资源的控制,并非建立在暴力掠夺上,而建立在成为全球资源自由交流的中枢之上。通过为天下之溪,会聚全球性的资源。
美国的对于全球的资源控制能力,更多通过跨国公司体现。在金融领域,美国的十大银行,其投资遍及世界各地,在中国,很多知名的新兴公司,背后都有美国大银行的背影,蒙牛背后的摩根,无锡尚德背后的高盛等。在基础资源领域,美国的埃索、美俘等,控制了全球石油的流动。在大众产业领域,微软,IBM、可口可乐、麦当劳、福特汽车、通用汽车等,风靡全球。甚至在下游产业链,沃尔码成为全球数十万家供应商的销售商,以及全球上亿消费者的提供商。而美国,则似乎是一个扩大化的沃尔码:它本身并不拥有更多资源,但是,却是各种资源的聚汇之地。
在全球500强中,美国企业约占一半,而在全球化浪潮中,市场自由度的加强,使这些世界性巨头全球性资源整合能力日益增强。
上帝,国家,可乐
美国的强盛,不仅仅在与器物文明,更在于制度文明。
有一本书,叫做《上帝,国家,可乐》,在国家与企业的背后,还有上帝的影子。而上帝,则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观与文化的象征。正如哈佛大学诺伊(Joseph
Nye)所言,美国的强盛,不仅在于硬实力,也在于软实力。
在商业领域,美国亦仍为全球之王者,在商业文化,商业环境与具体的企业治理领域,均领先于全球。
知名商业杂志《财富》有两个知名的排行榜,一个是《财富》全球500强排名,一个是全球最受尊敬的企业。耐人寻味的是,最受尊敬的企业名单,与全球500强的名单,竟然有非常大的重叠。在2008年全球最受尊敬的十大企业苹果,
伯克希尔哈撒韦, 通用电气,Google,丰田汽车,联邦快递等,全部都在全球500强之列。
以“义”为主的最受尊敬的企业,与以“利”为主的全球500强的惊人重叠,似乎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
一个企业要赢得全球性的尊敬,在企业责任,道德伦理,社会公益,造福公众等方面,都需要作出表率。美国商业巨头能够突破国家限制,被广泛地接受和推崇,就在于它们身上,体现了一种通用的,普世的,主流的道德与价值观。正如伟大企业家,福特企业的创始人老福特所言,伟大的企业不仅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还应该让身边的社会更加美好。商业必须“流着道德的血液。”
同时,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经济体,也是世界上最为自由的经济体。黑人奥巴马,也可以成为当今的美国总统。美国显示了强大的包容能力和无与伦比的自由精神。美国建成了自由开放的帝国主义(Liberal
Imperialism),这正是英法称霸世界时,因自囿於欧洲传统的傲慢优越、无法转型而没落的原因。亦是东亚等富有威权主义传统的国家无法达到的彼岸。美国将现代商业精神发扬光大。
这种自由的经济体,提供了良好的商业环境,在美国注册的外国公司,当为全球之冠。我们所熟知的很多所谓“中国公司”,很多就是在美国注册,如饮料行业的龙头娃哈哈,其实却在美国加洲的洛杉矶注册,当很多出自美国的跨国公司在国内市场和全球自由发展时,很多中国公司,却仍然在国有企业的夹缝中求生存,躲避权力的伤害。而当中国出现三聚氰胺危机的时候,美国早在100多前的牛奶危机之后,就已经就食品安全立法。经过上时间的商业社会的演变与进化,美国拥有比较完善的商业法则与商业环境,这也是其一大优势。
而在具体的企业层面,很多崛起于美国的商业巨头,能够成为全球性企业的楷模,亦体现了在微观运营层面,这些企业处于领先地位。
多年的商业实践,使很多美国企业成为某种管理方式或者商业模式的创者。戴尔的伟大,不仅因为其业绩,还在于其直销模式一度成为很多企业学习的榜样,而通用的数一数二原则与其多元化,为很多企业仿效。
美国公司股东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体现出美国文化的某些特点。追求民主与自由成为美国的一个重要社会根基。全民投资几乎成为美国社会追求平等与民主的文化缩影。
在美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最大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一般低于5%。充分的股权流动性、全民投资与严格的监管等特点,让美国投资者得以在市场原则下自由选择投资机会,充裕的资本优势让美国公司得以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并积极拓展全球经营,提高全球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式公司强调公司治理、股东利益至上等理念备受推崇。
深度解读:数十万中国留学生为何留在“邪恶的美国”而不愿意回归“伟大的祖国”?
美国从来不拒绝好的东西,就象它从不拒绝人才一样。
美国人最珍惜的基本价值观是建立在基督教基础上的个人主义和依靠自己、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努力工作和物质享受。其中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一、强调独立、个性而又不排斥他人,个人主义与合作精神并存,因而很好的保持种族多样性与信仰多样性;二、冒险、开拓、富有创新精神;三、法治、自由、平等精神。
美国文化不仅深受英国影响,而且在许多方面简直就是英国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美国人喜爱阅读,重视办学校,都是英国的传统,早在美洲殖民地时期,美国人要读的书,英国人已经都替他们写好了。1660年以前,英国有444所学校,每12英里就有一所学校,新英格兰人在没有自已作家的情况下,照样可以有读不完的书籍,耶鲁大学校长德怀特曾对当时美洲情况这么说:“几乎每一种类型、每一种题材的书都已经有人为我们写就。在这方面我们是得天独厚的,因为我们和大英帝国的人说着同一种语言,而且大多数时候能与他们和平相处。和他们之间的贸易关系长期为我们带来大量的书籍,艺术类、科学类以及文学类的书籍,这些书大大地满足了我们的需要。”
为什么说美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人类?
美国是世界的美国。这就好像北京是中国的北京一样。在北京,你碰到得本地土著少,大家而且还都愿意强调自己的出生地等背景。但中国大部分的中心(经济政治文化)、好大学、各方面的人才都集中在北京发展、融进、汇合。于是有了中国新闻基本上就是北京新闻的现象。
同理,美国也是这样,全世界各个国家最杰出的一部分的人迁移到美国,发展创造,带动人类向前发展。因此并不是说美国人天生伟大,而是说一个伟大的制度,吸引找人类的精英到美国为人类做出贡献。
美国现有562个印第安部落(tribal
nations),分散在美国本土48州和阿拉斯加州。美国人民是由全世界各个民族的人组合起来的,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民族都有移民在美国。或者说,世界上有多少民族,美国就有多少民族。美国的制度是建立在这个极为特殊的基础上的,其它民族很难全盘照搬,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没有一个全盘学美,包括美国的铁哥们英国。美国人既有智慧又有极佳的民族凝聚力和创新能力,美国人友好而开放。
中国的政治教育是在教孩子怎样听政府的话,而美国是教育孩子怎样使政府听自己的话。这也是中国为什么总是奴才辈出的主要原因。那么是不是美国人就不听政府的话了呢?相比中国国内,反而是美国人更听政府的话。为什么呢?政府听了百姓的话以后,百姓才能听政府的话,也就是说,政府的话本来就是老百姓自己说的。
美国是采取先让政府听自己的话,然后百姓再乖乖地听政府的话,这里所谓的“话”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大部分情况是一套规则,一部法律,一种治国策略…….这些东西是需要随时修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民主制度下总统听国会的,国会听百姓的,百姓反过来听总统的……这是美国这个社会的运行模式。
中国的政治教育如何让孩子听政府的话,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小一直体会到老。我们从小就学习无条件地爱党、爱社会主义,再把这些和爱国联系在一起。中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强制性灌输的洗脑方式。你可能感觉不出“强制”这两个字。中国的政治教育是把规范答案告诉你,“强制”你背下来,在每一级的升学考试中用分数决定你的未来。我们的历史科目考试、社会政治科目的考试无不如此。分数高,你就可以进入国家教育资源配置高的学校,毕业就会有个看似好的工作,将来自然而然就成了所谓的社会精英分子。敢于揭穿谎言,抗拒这种洗脑,就会分数底,你就成了社会的渣子。这一招实在太狠,于是所有人都不得不重复同一个谎言,不用一万遍,重复上十几遍就开始有人认定那是真理了。现在你知道中国的所谓社会精英是什么样子的了,这些人中间,很多人把谎言重复得连自己都分辨不清楚到底什么才是真理,而教育又使整个社会还要听这些人的话。中国就这样恶性循环下去。
一个国家的“礼仪”(civility)文化,若能在传统中持续传承,无不以王室为顶端向下流布。“礼仪”不仅包括行为举止、衣着、言谈,还包括人际权力关系的方式和价值。礼仪来自教育,因此古代君王教育同时又对贵族和民间的教育有示范作用。文艺复兴时期,伊拉斯谟的《一个基督教王子的教育》(1516)和60年后马基雅维里的《君王论》都是为君王教育写的,但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伊拉斯谟要求君王以仁义治理国家,而马基雅维里则认为,君王统治人民,让他们害怕比让他们爱戴更为有效。
在美国人心目中,英国的君主立宪使得马基雅维里式的君主统治难以得到维持。英国不是没有过暴君,而是人民的反抗能够有效地遏制国王的暴政,而王室则从这种反抗中汲取了充分的教训。
在西方,宫廷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至今犹存,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宫廷文化对社会就一直有一种文明、礼仪教化的作用。一些宫廷文化的书籍至今仍然是人们阅读的经典。意大利的卡斯蒂格朗(Baldassare
Castiglione,)所著的《廷臣论》便是一个例子,作者根据他自己在D uchessElisabetta
Gonzaga宫廷任职的经验,从1508年开始,花了多年时间写成这本书,1528年出版,后来被翻译成欧洲的多种文字。今天,人们阅读此书,从中了解16世纪意大利贵族的文化风尚,也感受到一种非贵族阶级并不陌生的内心向往,那就是追求人的自身完美。
“”the melting pot
美国何以不倒
2001年前,纽约双子大楼倒塌,美国摇摇欲坠。十年间,美国政府历经多次信任危机,最终岿然不倒,皆归功于美国社会的自我纠错机制。
11发生伊始,美国政府信誉便遭受重创。人们不相信政府会对大规模恐怖袭击事先毫不知情,人们不相信这样一个政府还能保障公民的安全。当美国还沉浸在恐惧和悲痛中时,不信任的声音没有放大,但人们并未放弃。在此后的数月中,以9
11受难者家属为核心的美国人,到处奔走、游说,日复一日,在白宫门前游行,呼吁成立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调查委员会,彻查真相。白宫明确表示了对此项提议的反对,但国会最终选择了支持。调查委员会费时20个月,出具了一份600多页的报告,指出美国政府存在的五大失误,包括“收到恐怖袭击信号但未足够警觉等”。除此之外,此次调查还促成国会通过5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情报机构改革法案,提升美国反恐能力。
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自己的错误,政府也不例外。当政府自我蒙蔽,这一公权力不被信任时,公民的监督权及自由表达能够得到保障,是纠错的前提,国会这一公权力的制衡又为这一前提提供有力的保障。尽管反对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但一旦国会批准后,白宫即刻表示了尊重。在其后的多场听证会上,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副总统、国务卿赖斯、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均到场接受委员会质询。公权力,尤其是政府权力,因其强大,应该保持谦卑。
法国哲学家托克维尔说,美国的体制使它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政策失误,但当它一旦察觉失误,回到正确道路上的机会也很多。9
11之后,美国的纠错机制的效力,又一次次得到证明与发挥。美国的经验,对于遭遇过多重灾难的中国人来说,弥足珍贵。中国人常讲,多难兴邦,实际上,只有在对“多难”的反省中,只有在反省过后不断地自我纠错中,才能获得避免下一次灾难的经验。这其中包括对所有灾难人祸真相的彻查,包括对公权力失当的追责,包括根本上的权力制衡,包括保障公民和媒体的参与权、表达权。做到这些,兴邦与否的问题,其实已经用不着考虑。
与官方认可的独立调查相伴随的,是阴谋论。许多美国人既不相信美国政府,也不相信独立调查委员会。一种阴谋论认为,9
11事件实际上是某些政府及军方人士制造的,目的是为了给军火商提供发战争财的机会,或者为石油大亨提供攫取中东石油资源的机会。另一种论调则认为,9
11虽然不是官方制造,但政府明知恐怖袭击要发生,仍选择袖手旁观。
2006年的一次民调显示,38%的美国人相信此类阴谋论,反映阴谋论的纪录片《华氏9
11》,则在柏林电影节上斩获金熊奖,引起世界范围内的探讨。
针对这些质疑,白宫皆有解释及辩驳,但没有、也不能动用政府权力去禁止阴谋论的传播。相较于民众,政府拥有更多的信息渠道,且通过法律(保密法)为垄断这些信息做了制度保障,从而保持对公民的信息不对称优势。在信息缺乏的状况下,民众阴谋论政府,情有可原,哪怕不实,也是正当的行为,政府只能直面,而不是回避或封杀。反过来讲,如果政府没有那么多秘密可守,没有那么多见不得光的行事,民众何须用阴谋论来揣测政府。
911事件发生后不到两个月,2001年10月,布什即签署一份旨在反恐的《爱国者法案》,法案亦获得国会通过。这一法案规定,为获取必要的反恐信息,“执法部门可以在未获法庭授权令的情况下搜查当事人的办公室和居所,查封可能成为证据的资产”。诸如此类的条款赋予了政府部门前所未有的权力,不再受许多司法程序的约束。法案通过时,美国全国群情激奋,民众出于对恐怖分子的厌恶和恐惧,对这一法案表示了极大的支持。但等事件冷去,不断反思反恐的民众渐趋理性,意识到部分条款可能过分扩张了公权力,而侵害了民众的言论自由权和隐私权。朝野两党、民权组织和公众为此争论不休。
争论与反思的结果是,2005年底,《爱国者法案》部分条款到期时,白宫申请延期,被国会否决。国会作为公权力之一种,作为民意的反映,在群情激奋时通过法案,在可以冷静思考的时候亦体现了自身的判断力与价值,完成自我纠错。而在立法时,为法案设立短暂有效期的制度设计,也为4年后的纠错埋下了伏笔,使纠错有一个契机,避免一时冲动的立法成为永久之憾。而在此之前,美国一个联邦法官曾做出裁决:《爱国者法案》其中一项条款违反美国宪法。该条规定,禁止向被认为是恐怖组织的外国团体提供专家建议和援助。法官判例均具备法律效力,当政府与国会同时犯错时,美国的法院仍然可以独立承担纠错重任。
如果说上述纠错都是因为美国自我利益需要而做出的,那么,虐囚门事件后的纠错,则更多出于道德层面。2006年初,美军驻伊拉克部队被爆出虐囚丑闻,证据显示,美军士兵涉嫌虐待、羞辱、猥亵、杀害多名伊拉克战俘,“有些照片显示,伊拉克战俘被迫互相口交,还有的显示一个伊拉克男子被迫鸡奸另一个伊拉克男子”。虐囚门事件,使得伊战的合法性,美军的正义性受到极大质疑,但爆出这一丑闻的并非外国压力,而正是美国媒体。媒体监督亦是美国社会自我纠错机制不可缺少的环节,美国媒体对于真相的追求,促使他们必须置所谓国家形象于次要地位:当公权力犯错,媒体必须指出来。而美国社会对新闻自由的政策,则在媒体追求与国家形象发生冲突时,对前者给予了最有利的保护。
丑闻曝光后,美国军方在国会的敦促下,启动了内部调查机制,将驻巴格达的美军第800宪兵旅6名成员送上军事法庭审判,纪律处分美军协助管理战俘的7名军官,包括第800旅最高长官等人。数月后,曾担任驻伊拉克美军最高指挥官的陆军中将桑切斯提前退役并承认,虐囚丑闻是导致他提前退役的主要原因。军方在各国向来都是神秘机构,但任何神秘机构,在面对公众的质询时,都须有应对机制来纠正自己的错误。与之前不同,军方所犯的错误,实际上是一个世界性的错误,而非针对美国人的错误。错误可以纠正,但造成的伤害却已成事实。如果说美国政府在国内犯下的错误,是美国选民愿意为其民主制度所承担的成本,但他国人民并未同美国达成此契约,不应该为美国犯下的世界性错误承担损失。美国的自我纠错机制,是建立在国内民主制度之下,当美国站在世界的舞台,没有国际性的权力制衡、国际性的媒体及公众监督时,其纠错机制难以奏效。
美国人通过“唱衰美国”强大自己
据不完全统计,自二战结束后美国登上权力之巅以来,至少有8次美国衰落论的讨论。
每次唱衰美国的辩论,都是美国国内的一场关于国家命运与道路的全民大讨论,各种观点纷至沓来,正是在争吵之中,美国领导人变得更聪明了,制定更加适宜的战略。唱衰自己,否定自己,才能得到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近日,FT中文网刊登了爱德华·卢斯撰写的《美国衰落的真相》,主要是反驳美国新保守主义的代表罗伯特·卡根在《新共和》上的一篇《美国衰落的迷思》,卢斯在文中提到,中国的GDP现在已经达到美国的41%,而十年前仅仅是10%多一点儿。这句话被许多中国媒体直接作为美国衰落的根源,其实这是一种误读,也是一种自欺欺人。
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强势回击“美国衰落论”,他说,那些以为美国在衰落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显然,奥巴马比较认可卡根所提出的美国衰落是一种“迷思”的说法。早在卡根之前,CNN的网站日贴出过一篇同名文章,作者罗勃·阿斯加尔是南加州大学的外交政策专家。他认为,美国的问题在于政治机能出现了异化,有可能阻碍美国文化中鼓励创新的精神,但是只要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那么美国经济将会获得长足发展。罗勃同时认为,美国是文化与商业全球化之后的中流砥柱。
之所以出现“美国强大”论调,是因为,唱衰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其内容包括美元崩溃论、债务帝国崩溃论、新军国主义论等,不一而足。中文出版界更是热闹非凡,大量关于美国衰落的书籍被出版,而且销量不俗,而中文图书销售网站的读者跟帖,也反映了不少人以为美国衰落在即的心态。
其实,唱衰美国的不仅仅是外国人,主角正是美国人自己。客观而言,美国人唱衰美国时调门更高,而且更具杀伤力。比如,美国政治学教授梅森认为,美国在21世纪面临的困境并不是由某个总统或者某些派别造成的,而是“长期的、体制性的,其内外交困形势之严峻已不可逆转,美国的权力和影响力衰退,不可能仅凭政治领导的变更而起死回生。在不久的将来,美国的危机可能会加速恶化。‘9·11’恐怖袭击、布什政府的强硬做派和伊拉克僵局,只能提前引爆美国危机”。
梅森的担忧在奥巴马上台之后应该得以缓解,因为美国正在结束两场耗费巨大的战争,回归美国战略的轨道。
儿子死于伊拉克战争的巴塞维奇则曾警告美国人:“如果美国在21世纪前30年依然致力于在大中东地区实现20世纪前30年在加勒比地区的作为,那么极可能出现一个、两个甚至更多伊拉克。”
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战略前瞻》一书中提出,美国衰落是危险的,美国霸权崩溃之后的世界,并不是歌舞升平,而是危机四伏。美国衰落并不必然带来中国的崛起,相反,世界因为缺少了一个管家反而纲纪败坏,因此,他希望美国改革国内政治体制的弊端,制定具有战略眼光的外交政策。
这位《大棋局》的作者一直关注着欧亚大陆权力变革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中国和俄罗斯。他的“美国衰落”论与其说是警示美国人,倒不如说是警告亚洲人:一个后美国世界并不值得向往。
我们可以看到,唱衰美国论与美国例外论又一次争锋相对地打“笔官司”。其实,这种场景在冷战结束之前也出现过,1988年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出版了《大国的兴衰》,预言美国因为过度扩张而将衰落,而东亚问题专家傅高义的《日本第一》也是风行一时。哈佛大学的约瑟夫·奈则出版了一本很强势的书——《注定领导》,反击美国衰落论。
到底是约瑟夫·奈的预言精准,还是保罗·肯尼迪更深邃呢?至今未知。唯一可以确认的是,两个当年针锋相对的学者,观点渐趋一致:他们都认为美国需要一项更加明智的战略,而不是过于悲观或者傲慢。
据不完全统计,自二战结束后美国登上权力之巅以来,至少有8次美国衰落论的讨论,朝鲜战争、苏联发射卫星、越南战争……每次美国人自感处于弱势便“危机四伏”,其实这是一种深刻的危机意识,而且深植于美国的基因中。独立战争结束之后建立了新的共和国,但是包括华盛顿在内的开国元勋都不知道这个共和国什么时候会关门,他那脍炙人口的《告别演说》处处“唱衰美国”,但正是如此,美国才从大西洋岸边的小邦成长为世界霸主。
每次唱衰美国的辩论,都是美国国内一场关于国家命运与道路的全民大讨论,各种观点纷至沓来,正是在争吵之中,美国领导人变得更聪明了,制定更加适宜的战略。唱衰自己,否定自己,才能得到一个更强大的自己,这也许就是美国一次次被唱衰,却可以保持强大的秘密所在。
简单而言,美国的强国秘密或许可以概括为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宪法》,前者让美国人坚信与众不同,美国例外,就像罗伯特·卡根一样坚信美国第一;后者让美国人充满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看看《联邦党人文集》或者《美国制宪会议记录》,那里面写满了对人性的不信任,所以要处处谨慎,时刻提防人性的堕落,就像保罗·肯尼迪们一样,时时提醒美国人要清醒。
&&&&&&&&&&&&&&&&&&&&&&&&&&&&&&&&&&&&&&&&&&&&&&&&&优越的地理优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基石
近代欧洲霸权体系的形成,以及这一霸权在20世纪中被美国所取代,其历史进程构成了典型的黑格尔“否定之否定”三段式。英国曾长期有着干涉欧洲大陆事务的传统,作为后来者的美国,即使在奉行“孤立主义原则”时期,也一刻没有忘记介入欧洲事务,在与欧洲各国力量消长中逐渐扩大自己的外交空间,并借机击倒欧洲成为世界性的大国。研究大西洋两岸的地缘政治力量的消长历程,有助于我们合理认识和把握大国兴衰规律。一、16世纪英国在海上打败西班牙赢得了海权,17世纪英国在海上打败荷兰赢得了海上贸易垄断权,并在18、19世纪,英国与法国和俄国争夺海外市场则最终赢得了世界霸权。这一过程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的进程相一致,国际间的大规模财富转移本质上并不是靠交换而是靠暴力完成。
大国的兴起是一个体系,英国的近代兴起带动的是西方欧洲霸权体系的兴起和东方皇权体系的衰落。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从欧洲封建堡垒中打开了缺口。当时,中南美洲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北美洲的大部分则主要是英、法、西班牙和荷兰的殖民地,而亚洲大陆的中国则到19世纪中叶才进入衰落期。英国面临着巨大的来自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压力。作为近代工业资本主义兴起的源头国家,英国资本主义的诞生,需要极强的力量反抗霸权并建立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世界体系。16世纪初,英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力量都不及法国和西班牙,但在海外贸易方面英国与西班牙的矛盾日趋尖锐,这迫使英国必须直面来自西班牙的海上霸权压力。1588年7月,英国在两天之内打败由西班牙130艘战船组成的“无敌舰队”,由此初步确立其对大西洋的制海权。1609年西班牙被迫与荷兰签订12年休战条约,实际上承认荷兰共和国独立。西班牙霸权由此衰落,并让位于荷兰。
&17世纪中叶荷兰在航海、殖民、贸易等方面达到了鼎盛时期,远航商船已达好望角、马六甲和北美东岸,并在南美巴西等地拥有据点和殖民地。与此同时,英国与荷兰之间的海外利益矛盾日益不可调和。英国决定同样直面来自荷兰的海上霸权压力,因此与荷兰前后30多年进行了三次海上战争。英国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一切在欧洲、非洲和美洲生产的商品,只有在英国船员管理的英国船上才能运入英国领土。荷兰拒绝接受,于年爆发了第一次英荷战争,荷兰战败并被迫承认《航海条例》。1664年,英荷再次发生战争,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1686年改名纽约)年英荷发生了第三次战争,荷兰战败,此后荷兰一蹶不振。到18世纪初,荷兰已丧失了海上优势及相应的贸易垄断地位,而英国赢得了海上的同时也是历史的主动权。距英西海战整整100年的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胜利。胜利了的英国资产阶级上台之后面临的是在都铎王朝()、斯图亚特王朝和克伦威尔时期()通过一场场战争打下的已是比较宽松的海上安全环境。除此之外,英国还具有独特的地缘政治优势。与19世纪亚洲日本完全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面对着的是一个已为查理大帝(Charlemagne,742-814)在公元800年基本统一,却又极不幸地为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条约”中三分天下的天然破碎的欧洲。先天破碎的欧洲大陆地缘政治环境为新登上历史舞台的英国资产阶级提供了较后来的美国、日本等更为优越的先天条件。
二、英国工业革命刺激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海外市场和投资的需求,这不可避免使英国与法国形成尖锐冲突。冲突到拿破仑时期到达高峰。尽管拿破仑对英国的挑战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也为英国的世界霸权培植起了“掘墓人”,这就是美利坚合众国。资产阶级革命在英国的胜利,加速了英国资本的世界扩张及由资本扩张带动的英国工业革命进程,英国工业革命又反过来刺激英国资产阶级对海外市场和投资的需求。这使在法国黎塞留)、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时代,英国与法国的海外扩张形成了尖锐冲突。冲突的主要方向是北美和亚洲。早在16世纪末,英国就开始涉足北美。1607年,伦敦公司(后称弗吉尼亚公司)来到詹姆士城,后来发展为弗吉尼亚殖民地。1620年,102名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船来到麻萨诸塞海湾,建立了新普利茅斯移民区,奠定了新英格兰殖民地的基础。到18世纪上半叶,英国殖民地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已建立了13块殖民地。与此同时,法国也在向北美殖民。1604年,法国人在北美建立了第一个永久的移民区罗雅尔港。1608年,法国殖民又扩展到圣·劳伦斯河流域,建立了魁北克殖民地,它成了法国在北美扩展其殖民势力的基础。1682年,法国殖民者沿密西西比河南下,直达河口,宣布沿河流域为法国所有,称路易斯安那。法国在北美由北向南,英国由东向西的扩展,使两国在空间上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中,英国夺取了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纽芬兰的阿卡底亚地区。年的“七年战争”中,法国惨遭失败,不得不把加拿大、俄亥俄河流域的全部地区和密西西比河东岸地区割让给英国,西岸地区让给西班牙。17世纪始,印度逐渐成了英国与欧洲列强角逐的重要场所。15世纪以来,首先到印度的是葡萄牙人。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并于1612年击败葡萄牙舰队在印度西海岸苏拉特登陆,建立了第一个商站。1614年英国人再次击败葡萄牙人,获得印度洋的制海权。英国占领了印度的马德拉斯(1620年),加尔各答(1633年),到80年代占领孟买。法国1604年建立了东印度公司,但在1668年才在苏拉特地区设立海外商站。10年后法国在卡里阿提加建立了殖民侵略的据点。17世纪晚期,法国人占领孟加拉的昌德纳果尔。英法在印度也展开了争夺。年的七年战争中,印度是重要战场之一。法国失败。根据巴黎和约,除少数城市作为商站外,法国几乎丧失全部印度殖民地。法国在北美和印度的失败,燃起了法国持续高涨的反英情绪及由此产生的法国人对北美独立战争的同情。为报“七年战争”失败的一箭之仇,路易十六不惜巨资援助北美独立战争,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率先承认美国独立并与美国结盟打击英国。拿破仑时期,法英矛盾激化,其中既有法国新兴的资产阶级抵御英国资本的性质,又有与英国争夺世界市场的帝国主义性质。为了打败英国,法国督政府制定了相应的世界战略并几乎倾其全部国力实现这一战略。
1798年,拿破仑在打败第一次反法联盟后,开始考虑从东西两线即印度和美国,切断外围市场方式打击英国的战略。他说:“埃及是非洲的一部分。它位于古代世界的中心,在地中海与印度洋之间,是与印度通商的天然的货物集散地。”“在占领埃及五十年以后,文明可能通过森纳尔、埃塞俄比亚、达福尔和费赞等地传播到非洲腹地去。”“法国在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地业已丧失,法国需要有能够抵得上美洲殖民地的新的大殖民地。”他向督政府建议在准备渡海对英作战的同时,出兵埃及,进而占领印度,掐断英国所依赖的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线,截断其来自印度的财源。他认为:“要在(印度)这样遥远的战场打胜仗,就必须有一个中途阵地作为进攻基地。埃及离土伦六百法里,离马拉巴尔(位于今印度果阿以南至科摩林角的海岸)一千五百法里,它正是这样一个进攻基地。法国如果能够在(埃及)这个国家里牢固站稳脚跟,那么它迟早会成为印度的主人。广大的东方贸易也会回到红海和地中海这条古道上来。这样,一方面,埃及会代替圣多明各和安的列斯群岛的地位;另一方面,它必然会成为征服印度的道路上的一个兵站。”“牢固地占领(埃及)这个国家是远征印度整个计划的基础”,“出兵印度的日期一决定,一支包括十五艘主力舰、六艘巡洋舰和十五艘大运输舰的舰队,就应装载五千名兵士和大批粮食弹药从布列斯特出发。”拿破仑1796年进攻意大利,击败奥地利,并入侵埃及。为打开通往印度的道路,1807年拿破仑与伊朗国王签订同盟条约,伊朗同意废除英伊同盟,对英宣战,派兵进攻印度并迫使阿富汗一同进攻印度;同意法国假道伊朗进攻印度、为法国供应粮食并为法军开放波斯湾一切港口。另一方面,拿破仑也从北美入手打击英国。1789年法国爆发革命,1793年,英国组成第一次反法联盟。1799年,拿破仑通过“雾月政变”成为法国最高执政。1802年3月英国被迫与法国签订《亚眠和约》表示与法国和解。为了确保法国在欧洲大陆的政治优势和军事优势,拿破仑并未因暂时休战而放弃打击英国的计划,1803年5月英法断交,转入军事对抗。1804年英俄奥就缔结反法联盟达成原则协议。就在英法关系大起大落之际,拿破仑对美政策也迅速变化,由因美国与英国的和解而产生对美国的怨恨转向迅速与美国和解。1801年3月,托马斯·杰斐逊就任美国总统(),上任伊始就与法国谈判,渴望购得路易斯安那。此时,法英关系转向缓和,拿破仑不仅不想让出路易斯安那,而且还要从西班牙手中夺得佛罗里达。然而,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法英关系急剧恶化,开战在即,如何最终在世界范围摧毁英国的霸权地位,成了拿破仑的首要考虑。日,杰斐逊派门罗作为特使前往法国商谈。拿破仑态度急转,同意将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1804年,法美签订《路易斯安那条约》,美国以每英亩3美分的价格买下整个路易斯安那。美国领土一夜间扩大近两倍。主动出让路易斯安那等于在英国的西面再造一个大国,而英国的世界霸权只有在东西两个大国即法国和美国的夹击下才能垮台。法国要最终打败其长期对手英国,除了经济军事手段外,还要在地缘政治上在英国的西面扶植一个像法国这样并与法国有同样版图的对手。如果美国起来了,美国和法国在大西洋两岸同时牵制英国,英国即使不垮,法国也会因美国的牵制而减轻来自英国的压力。反之,如果美国垮下去或分裂的话,英国就是法国永远的痛,英法矛盾就是世纪性的无解矛盾。为此,拿破仑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他采用英国传统的均势制衡原理,也为英国制造了美国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
美国独立战争后,英国一直不希望美国继续扩大版图。而在1803年3月法英矛盾在归还英占马尔他岛问题上激化后的一个月,拿破仑就把路易斯安那州卖给美国,这显然是针对英国的行动。不仅如此,拿破仑进一步挑拔美英关系,导致第二次英美战争于1812年6月爆发。此前一个月,美国宣布将佛罗里达并入密西西比地区。拿破仑让与路易斯安那及由此造成的美国领土在不到十年的时间神奇般地成倍扩大的后果,引起英国的巨大恐惧。1814年,美英战争形势对英国有利,拿破仑在欧洲也是败局已定。8月,英军占领华盛顿。12月24日,英国与美国于签订《根特和约》。尽管法国拿破仑对英国的挑战以失败而告终,但也为英国的世界霸权培植起了“掘墓人”,这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美国的出现已使英国看到自己的克星,而继法国之后托起这颗克星的则是俄国。
三、拿破仑失败后,英国面临来自俄国的战略压力,而俄国也利用一次次的欧洲乱局压缩欧洲的政治空间并试图主导欧洲事务。英俄矛盾取代英法矛盾,成为贯穿19世纪欧洲政治的主线。拿破仑失败后,在列强分赃的维也纳会议上,俄国在制陆权和英国在制海权方面分别获得最大利益。俄国依恃其“功臣”身份,竭力扩大其在欧洲大陆的领土:与列强瓜分波兰,获波兰绝大部分土地;继续占领芬兰和比萨拉比亚(罗马尼亚领土)。而英国这时则尽可能地扩展制海权:继续占领马耳他、法国殖民地多巴哥、圣路西亚(均位于西印度群岛)和毛里求斯(印度洋),并从荷兰手里夺取南非开普敦殖民地和锡兰岛(今斯里兰卡),从而控制了通往东方的战略要地。1815年9月,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倡导下,俄、奥、普三国君主在巴黎发表宣言,缔结“神圣同盟”。不久,所有的欧洲大陆君主国先后都参加了这个同盟。俄国沙皇取代法国成了欧洲大陆的“盟主”并在欧洲进一步扩张俄国的势力范围,压缩英法在欧洲大陆的政治空间。19世纪20年代,在沙俄策划下,神圣同盟镇压西班牙革命。30年代,沙皇派出12万大军镇压波兰起义。1828年至1829年对土耳其战争中,俄国占领了克里米亚、多瑙河口和高加索大片土地。在北面,从瑞典手中夺取了芬兰。在西面,则获取华沙公国的大部分土地,又从罗马尼亚割走比萨拉比亚。在不长的时间内,俄国的势力抵至巴尔干半岛,由此引起英法的警惕。
1853年至1856年,俄国为控制黑海海峡和巴尔干半岛与英国、法国等在克里米亚发生大战。俄国战败,这反倒给5年后的美国南北统一战争的胜利预留了机遇。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为了打通南下通道,俄国试图从中亚打开进入海洋的大门。1865年,俄国占领塔什干,1867年,布哈拉汗国和浩罕国被强行并入俄国版图。1873年,沙俄大举进攻希瓦汗国,当年签订其为俄藩属的条约。俄国力量直逼阿富汗,这立即引起英国的堵截。1878年11月,英印军队三万多人侵入阿富汗,直到1893年才迫使阿富汗与其形成宗主国依附关系。然而,东方不亮西方亮。就在英军陷在阿富汗战场之际,1877年,俄国再次调头巴尔干,打着解放斯拉夫人的旗号,对土耳其宣战,挥师越过多瑙河,进逼伊斯坦布尔。英国和奥匈立即对俄国提出警告,俄军不得不停止进攻并与土议和。为了遏制俄国,英国破天荒地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越过欧洲,在太平洋西岸与日本于1894年和1902年签订条约,建立同盟关系,试图从远东地区牵制俄国对英国的压力。1905年,俄国国内爆发革命、俄日战争中俄国失败、伊朗国内爆发革命,再加上德国和日本的兴起,这些迫使俄国与英国妥协并于日签订协约,协调各方在中亚的势力范围和战略利益。
四、在俄国与英国在欧亚大陆进行以牙还牙式较量的同时,对英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将产生基础性动摇的力量在北美大陆形成,美国在关键时刻得到俄国的支持。1860年11月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南方南卡罗来纳州于12月宣布退出联邦,接着又有六个州步其后尘。1861年2月成立南部各州同盟,公开打出分裂旗帜。由此爆发美国南北战争。5月13日,英国宣布对美国内战奉行中立政策,承认南方同盟为交战国,这是承认南方同盟为独立国家的重要步骤。同时英国秘密向南方提供金钱、武器和其他物资援助,英国还将海军开入美国海域,向联邦政府施加压力。
沙皇俄国也曾对美洲有着强烈的扩张野心。早在1799年就成立“俄美公司”殖民机构,计划将俄国控制范围从俄属阿拉斯加扩张到加利福尼亚。1821年9月,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颁布《白令海航行敕令》,宣布俄属阿拉斯加的南部边界在北纬51度,规定在北纬51度以北的沿岸100海里以内的地区禁止一切外国船只航行。俄美关系曾为此一度紧张。1853年到1856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受到英法联军的打击,俄英关系严重恶化。这促使俄国“希望强大、统一的美国成为抗衡英国的力量”。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俄国采取与英国完全对立的支持北方统一国家的立场,并于1863年9月派两支舰队分别驶入美国东西海岸的重要港口纽约和旧金山,成功阻止南方同盟舰队对旧金山海上攻击的计划。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之初,俄国的东西伯利亚总督正式向沙皇尼古拉一世提议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南北战争一结束,俄美就此商谈加速。美国方面也意识到阿拉斯加的战略意义。马萨诸塞州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纳尼尔·班克斯认为,阿留申群岛这一“美洲与亚洲之间的吊桥”,能够使美国在太平洋地区获得新的权势,它将成为“各国命运与人类进步的控制器。”也有议员认为,购买阿拉斯加等于“把英国雄狮关进笼里”,使“俄罗斯和美国成为世界两大强国”这一天早日到来。美俄双方最终于日正式签订了购买阿拉斯加的条约。日,美国参院以37:2的绝对多数表决批准该条约,次年,国会则以113:43通过该条约。这使美国成为一个拥有庞大地理版图的国家。以英国为龙头的近代资本中心尽管没有终结,但其丧钟已开始在其外围由美国人敲响。
五、18世纪末以来,美国利用欧洲国家之间矛盾获得了难得的兴起机遇,但利用这个机遇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既要被迫接受欧洲主要国家的战争威胁,又要直面几乎是铺天盖地的来自欧洲的文化打压。美国的兴起在初期也曾伴随屈辱。
日,美英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确认美国疆界为北接加拿大与大湖地区,南至佛罗里达北界,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至密西西比河。这样美国从独立战争初期的90多万平方公里扩大到230多万平方公里,在国家版图倍增的同时,美国面临的国家风险也同比增加。
从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的《巴黎和约》算起,到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的88年间,英国一刻也没有放弃分裂美国的实际努力。英国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截击美国商船,阻挠美国与欧洲的贸易。1812年,美英开战。1814年8月,英国占领华盛顿,烧毁白宫、国会大厦,并借有利的战争形势企图肢解美国,向美国议和代表提出“沿美国边界成立一个中立的印第安缓冲国”[⑩]的要求。只是欧洲维也纳会议谈判不顺和法国国内的混乱,才使英国放弃这一要求并与美国于12月24日签订《根特和约》。1861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英国就曾宣布对美国内战奉行中立政策,承认南方同盟为交战国,同时英国秘密向南方提供援助,还将海军开入美国海域。只是由于后来的战场优势迅速倒向北方,“英国承认南方和干涉美国内战的计划彻底告吹”此外,对美国兴起产生恐慌并试图对其遏制的还有法国和西班牙。日,英国、法国、西班牙三国签订了联合远征墨西哥的《伦敦协定》,试图从南部美国继南方叛乱州之后再强力插入一道遏制和围堵美国的藩篱,并对美国的国家统一形成巨大的威胁。1861年12月和次年1月,西班牙和英法远征军登陆墨西哥,后因与法国不和英西撤出。法国则单独以重兵对墨西哥发起攻击,至1863年6月法国攻下首都墨西哥城并扶持马克西米连上台。日,拿破仑三世和马克西米连签订《米拉马协议》,规定:法军留驻墨西哥到1867年底。1865年,美国统一战争结束,北方取得统一全国的胜利,欧洲大国对美国必然南北分裂的愿望落空,在美国政府的强大压力下,又鉴于俾斯麦()统一德国后对法国形成的巨大军事压力,拿破仑三世才被迫决定于1867年3月从墨西哥撤军。
在美国本土经受欧洲国家的军事围剿的同时,其国民精神也经历着欧洲的文化重压。在欧洲人眼中,位于欧洲一方代表“上帝的选民”,北美一方则代表“上帝的弃民”[12],欧洲人以贵族式的轻蔑眼光在矮化和丑化美国人。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较早提出这些偏见的,有些不是神学家,而是科学家和启蒙主义思想家,如法国自然学家布丰、哲学家伏尔泰和历史学家雷纳尔等。这些人不顾美洲大陆各地区差异,将北美的自然条件概括为:寒冷、潮湿和盐化。他们用这里的动物重量、体长和特征试图证明——用现在的话来说——这里根本就不是人呆的地方,因而美洲不可能有发展。布丰在《动物的退化》一书中论证北美人种与整个北美动物一起处于一种“退化”状态。伏尔泰挖苦说,如果人们对美洲会出现苍蝇不感到奇怪的话,为什么对美洲会出现这一群人感到惊讶。不仅如此,当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后,欧洲也曾出现与今天
“文明冲突论”相类似的观点,即:将美国南北战争解释为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竭力谋求在美洲大陆建立霸权的一场斗争,它构成了两个民族即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和高卢—拉丁民族冲突,而以林肯为首的美国北方人则是这场冲突中拉丁民族的主要敌人!
1863年,沙俄海军对美国北方进行了引人注目的官方访问,以示对林肯政府的支持。法国《祖国报》有意将林肯与沙皇作为两个邪恶“轴心”并列一起,认为“北方联邦是美国反叛各州的刽子手,沙皇俄国是追求自由民族的刽子手。”而在南北战争之后,随美国迅速兴起,欧洲也曾出现过“美国威胁”论。先是渲染美国经济威胁论。1893年,埃米尔·巴比埃写了一本《在金元帝国旅行》指责美国商品——火车头、煤、丝织品、水果、棉花以及美国的葡萄酒——已充斥欧洲。经济学家保罗·德·卢西埃在189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中写道:“美国从一件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件令人恐惧的东西”,美国“已成为旧大陆的一个可怕的对手”;“法国士兵的背包里装着在芝加哥生产的牛肉罐头”。接着就是美国军事威胁论。1898年,美国拿下夏威夷,并向西班牙挑战,入侵古巴和菲律宾。这在欧洲掀起“美国威胁”论声浪。1899年有一个叫奥克塔夫·诺埃尔的人写了一本名叫《美国祸害》的书,认为:从门罗时期开始,美国“对旧大陆一直怀有很深的敌意”,“美国不久将必然与欧洲发生冲突”。美国人在欧洲的重压下经过两个多世纪反而强力兴起。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工业飞跃发展。1860年,美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到1894年跃进居世界第一位,工业生产量占欧洲各国生产总量的一半左右。从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6倍。20世纪初,美国工业优势更加突出,1913年美国工业产品已占世界工业产品总量的1/3以上,比英、德、法、日四国工业产品的总和还要多。其中煤、铁、钢和石油的产量增长尤为显著。19世纪最后30年,美国铁路增加14万英里。一个从在半个多世纪前版图仅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狭长地带的国家,扩张成为一个拥有位于北纬35-70度之间庞大版图的强盛大国。
&&&&&&&&&&&&&&&&&&&&&&&&&&&&&&&&&&&&&&&&&&&&
六:几点看法
在大国兴衰史中,兴起往往伴随着霸权国家的打压,压迫愈烈,崛起的力度及相应的扩张规模就愈大。英国是一个崛起难度最大,也是扩张范围最广的国家。当时英国的压力主要来自欧洲大陆君主国家:16世纪是来自西班牙、17世纪是来自荷兰挑战,18、19世纪又是来自法国拿破仑所施加的几乎是灭顶的压力,以及随后而来的与俄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在欧洲和亚洲地区的“冷战”。其结果是英国通过打败西班牙赢得了制海权,通过打败荷兰赢得海上贸易垄断权,通过与法国和俄国的交手最终赢得了世界霸权。欧洲在与英国的冲突和磨合中,既改变了英国——使英国从反霸国家异化为霸权国家,也改变了自己,即完成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近水楼台先得月。欧洲大陆在英国的拉动下,率先卷入发轫于英国的资本经济全球化,并与英国一道形成最初的资本中心国,由此形成对资本外围地区的殖民剥削和压迫。这种殖民压迫及其内在矛盾的展开,又在资本外围地区培植起欧洲的“掘墓人”,并由此展开了欧洲资本中心的“否定之否定”,即从反霸到称霸,最终再到被反霸国家打倒的完整过程。北美在被欧洲殖民、欺负、剥削中形成独立的利益和独立国家。美国利用欧洲大陆与英国的矛盾,最终成为颠覆整个欧洲殖民体系的力量。欧美近世以来地缘政治格局与地缘战略力量的变迁过程,反映了西方国际政治的运行特点,揭示了大国兴衰的重要规律。不能与两个大国同时作对,更不能在世界强国之间四面出击。欧洲历史浓缩了大国兴衰的经验与教训。失败大国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在兴起过程中所寻求的战略目标过于庞大,以至于不得不与至少一个以上的大国作对。反之,最大限度地收缩战略目标,将国力用于最关键目标,往往能够达到利益扩展的目的。北美独立战争期间,为了打击支持美国独立的欧洲国家,英国宣布实行海上封锁。这不仅使英国与法国、西班牙结仇,而且与俄国及几乎所有欧洲海上国家结了怨。其结果是在没有任国大国支持的情况下,英国孤军作战失败并被迫承认北美独立。拿破仑在欧洲的扩张引起整个欧洲的抵抗,使法国与欧洲最强的国家英国和俄国形成两面冲突,其后三年便遭失败。20世纪40年代,希特勒开始跟英国作对,赢得西欧,1941年挥师俄国,其后又是三年便遭失败。
大国兴起于地区性守成,消失于世界性扩张。历史经验表明:大国兴起于地区性守成,消失于世界性扩张。这是因为,国家力量是有限的,没有一个国家的国力可以无限支出。俾斯麦是对欧洲霸权政治的兴衰原因有深刻领会的政治家。他留给欧洲的,不仅是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德国,还有他的有限守成的外交哲学。他把实现德国统一和巩固统一成果作为有限的外交目标,每次重大对外行动都能获得一个欧洲大国的支持和一个以上的大国默契或中立,同时又避免与两个大国同期发生冲突。俾斯麦的地区性守成的外交政策使德国国力迅速上升。19世纪末,也就是俾斯麦辞职时,德国工业生产几乎赶上英国,在总产量方面甚至已超过英国。
国家扩张的力度受制于其他国家的反制力度,而反制力度取决于反制国家的实力及其与扩张国家地理接近程度:同等国力的国家对撞,距离越近,双方国力抵消的程度就越大,其扩张度就越小。
19世纪60年代美国、日本兴起后,欧洲外围的政治空间大幅压缩,而俾斯麦德国的兴起又加剧了欧洲大国间的近距离挤压,这使得欧洲大国被迫收缩扩张。比如,由于拿破仑战争,在年美英战争中本具优势的英国向美国让步;美国内战期间,英、法、西三国远征墨西哥,由于德国俾斯麦统一德国后对法国形成的压力,迫使法军从墨西哥撤回欧洲;由于19世纪末英国准备英布战争,才使美国于1898年一举突破英国、西班牙和德国的东太平洋的防线,夺得夏威夷并在获得英国中立的条件下挑起并赢得美西战争。美国在其诞生之初处于不管是地理板块还是政治板块都比欧洲更为破碎的状态。但美国人吸取欧洲力量内耗的教训,以铁腕阻止美国可能出现类似查理大帝子孙三分欧洲天下的局面,全力扩张意在防止在北美形成任何可构成与美国均势的国家或地区力量出现。另一方面,美国又运用老英国的均势谋略,破坏欧洲团结,保持德、法、英之间保持均势,使之内部相互牵制。
英国的孤立政策是建立在其实力的基础之上的,正是英国的炮舰和世界工厂的地位,使它能够对付和威吓几乎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但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在欧洲开始执欧陆均势之牛耳,他支持俄国镇压1863年波兰起义,又利用英法矛盾使帕麦斯顿在普、奥对丹麦战争中陷于孤立。虽然帕麦斯顿威胁说他不能听任丹麦单独受到攻击,但事实上当普、奥联合入侵勒斯维希和霍尔斯坦时,他却默认丹麦任人宰割。这就表明欧洲均势开始向不利于英国的方向转化。帕麦斯顿1865年的去世,特别是1870年~1871年的普法战争,标志着英国主导欧洲大陆均势时代的结束。从这时起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三四十年间,英国一方面大力加强向海外扩张,另一方面在欧洲开始调整它在结盟问题上的政策,在尽力保持欧洲均势的同时,由传统的超脱、不干涉原则,逐渐向寻求较为固定正式的盟友方向转化。尽管此时的英国政府并不像索尔兹伯里所说的那么从容不迫、挥洒自如,但是英国也并没有因此丧失其固有的主动性。随着一个统一的德国崛起于欧洲的中心地带,从而打破了大国之间旧有的力量平衡。俾斯麦精心编织的联盟网络,力图使德国成为新的力量均势体系的中心和欧洲均势的维持者,而英国对于大陆力量均衡的这种改组与重建,在一段时间内持消极态度。这一方面与英国政府在格莱斯顿、迪斯累利和索尔兹伯里交替主政下,忙于解决国内事务以及爱尔兰、殖民地等问题,无暇他顾有关;但另一方面,在英国人看来,由一个统一稳定的民族国家取代原来四分五裂的众多德意志小邦,对于英国也不见得是坏事,因为那不仅会增强欧洲的均势,而且它将有可能充当一个抵制其两翼的俄国和法国在欧洲以外地区进行扩张的重要角色,从而减缓英国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英国超越一般欧洲国家的地方就在于,它总是能够从全球的范围而非仅从欧洲大陆的角度看待处理问题,这种战略眼光也是它能够保持主动性的秘诀所在。俾斯麦下台之后,所有的大国都将目光转向海外殖民地的扩张之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成为其他大国的众矢之的。在19世纪的最后25年,英国与法国在非洲和印度支那、同俄国在中亚和远东发生了尖锐的利益冲突,与德国的结盟愿望也最终落空。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孤立已远非作为一种政策选择意义上的、有意识“置身于联盟体系之外”的孤立状态,而是一种孤家寡人、四面楚歌的危险的孤立处境。这里不仅有来自英国传统对手法国和俄国在非洲、远东、中亚、印支和中国的激烈竞争,而且有美国在西半球、德国在非洲和中东,以及日本在中国对英国利益的严重挑战。
英国在如此空前孤立的国际环境中将何去何从?英国还能否保持它的主动性?应该说,此时的英国政府,或者说英式贵族教育培养出来的政治精英,将实用主义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英国在对其全球战略的每一个问题做出仔细评估后,妥善地处理了它同各大国之间的战略关系:在委内瑞拉争端、巴拿马运河和阿拉斯加边界等问题上,英国对美国做出让步,以摆脱它在西半球战略上的不稳固状态;1902年英、日两国就联合对付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扩张签订了同盟条约,减轻了它在中国的战略负担;英、法在经过法绍比危机剑拔弩张的较量之后,终于就殖民地问题的争端达成了妥协,并在共同努力避免因日俄战争而可能被卷入一场公开冲突的动机驱使下,于1904年4月缔结了两国协约;英、俄两国又于1907年签订了关于波斯、阿富汗和西藏问题的协议,决定共同携手抵御德国“向东方推进”。经过如此一番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调整,素来注重实际效果的英国适时甩掉所谓“超脱”的外衣,准备再次投入到继拿破仑战争以后的更大规模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英国打赢了两场战争,但却失掉了一个帝国。一战后,力量不断增强的殖民地开始要求取得与“母国”平等的独立地位。于是,以英国为核心的英联邦组织应运而生。二战后,大批英国殖民地在民族独立运动浪潮中赢得独立,大英帝国殖民体系行将分崩离析。击败丘吉尔上台的工党政府(1945年~1951年)曾计划修建一座富丽堂皇的殖民部大楼。最终这个计划也没有实现。原因很清楚,当这座宏伟的殖民部大楼建成之时,剩下来可供英国统治的殖民地已寥寥无几了。
在短短20年里,拥有50多个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个岛屿殖民地了。在这一阶段,非殖民化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1946年~1951年,1956年~1965年。在第一个时期,首先是约旦、叙利亚的自治(1946年),其次是印巴分治(1947年),最后是缅甸、锡兰(1948年)和利比亚(1951年)的独立。这些可谓是“在1939年即已基本具备独立条件”的国家。第二个时期,首先是英国从苏丹撤军(1956年),其次是马来亚和加纳的独立(1957年)。根据解密的官方档案材料,帝国解体的速度之快显然出乎英国政府的预料,1954年由内阁大臣负责并有殖民部次官参与的“英联邦成员资格委员会”在一份秘密报告中将英属殖民地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黄金海岸、尼日利亚及中非、马来亚和西印度群岛等3个联邦。报告认为这些地区将在未来10到20年内独立。第二类为政治发展不确定即前途不明朗的,包括肯尼亚、坦噶尼喀、乌干达和塞拉利昂4个殖民地。第三类为小领地,包括塞浦路斯、索马里、香港等21个地区,报告宣称这些是“永远也不可能取得完全独立的”。然而,民族独立运动发展之快是伦敦的战略家所始料不及的。在10多年中,上述30个地区即有20个相继独立。到6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的英属非洲殖民地都已先后独立。战后最独特的政治风景莫过于英法等殖民大国争先恐后地从各殖民地撤退,甚至“有时欧洲国家比殖民地的民族主义领袖更急于尽早给予殖民地独立”,联想到19世纪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狂热,这种举动确实令人深思。罗·科纳万在总结英国非殖民化政策的特征时曾谈到:英国从非洲撤退具有“连击”(即一个接一个解决)的特征。英国前殖民大臣李特尔顿甚至也认为其政策是“纯粹的机会主义”。他们的总结不无道理。在制定非殖民化政策时,英国的确遵循了两个原则:第一是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二是不同殖民地采取不同方式解决的原则。当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和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后,英政府最后又不得不放弃这两个原则,加速了政治撤退。我们看到,在处理本国同殖民地的关系问题上,在非殖民化这一历史进程中,英国沿袭了实用主义的传统,以其特有的冷静与务实态度,将其沉重的包袱一个个地卸落,以期与相对衰落的国力和不断下降的国威相适应。回顾英国从崛起到衰落的历程,我们不难看出,英国从一个岛国变成欧洲强国,最终成为世界霸主,凭借的是它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制度文明,而这种文明一直引领着人类进步的潮流,吸引着世界各国争相效仿。
1870年以后英国开始衰落,也是因为它文化中的保守因素阻碍其继续创新,因而慢慢落伍,成为二流国家。研究英国的崛起,不能忽视其文化的保守性,但也不能不看到其文化的创新性。英国文化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史实:英国是工业革命最早的国家,领先世界上所有国家,它的工业文化具有创新性;英国是第一个全球金融资本的中心,它的商业文化具有创新性;英国拥有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它的海洋和军事文化具有创新性;英国率先建立了现代意义的议会民主制度,它的政治文化具有创新性;另外,英国在欧洲列强间纵横捭阖、折冲樽俎,一向居于比较主动的地位,它的外交文化也具有创新性……英国文化保守中蕴含着创新,创新中体现着保守,它是一种兼容并蓄的综合性文化。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18世纪综合了过去历史上一直是零散地、偶然地出现的成果,并且揭示了它们的必然性和它们的内部联系。英国文化正是18世纪这种综合性最生动的体现。英国对世界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从英国所做出的世界性贡献而言,世界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望其项背,而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等条件看,英国充其量只是一个中等国家。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bt获取资源失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