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这部电影叫做《性的暴行》,讲述了北越女民兵被南越王墓博物馆士兵抓获后惨遭强奸屠杀的故事

战斗力最终要体现在民族融合上。&br&&br&民族融合这四个字,看着温情脉脉,其实极为残暴。“融合”的基本形式就两个,1.杀光对方民族的男人,2.占有对方民族的女人。&br&&br&大规模强暴在新石器时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从线纹陶器文化所出土的众多杀死的牺牲品中就可以看出,年轻女性遗体明显占少数。&br&&br&民族融合最终以落败民族的男性Y染色体在地球上消失为结束。&br&&br&我们的教科书笑嘻嘻的把这个过程叫做“通婚”,说的好像互相串串门喝杯咖啡约个地方,这事儿就成了。naive。&br&&br&不过也可以理解,怕吓着小朋友。&br&&br&那汉族的“战斗力”究竟如何呢?根据 Y染色体的检测结果,今天的汉族O系占80%左右,其中O3又占绝对多数。即便经历了五胡乱华和元清两朝,其纯度远远超过大部分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而有些民族的Y染色体,从A到Q什么花样都有,父系来源极为多样。&br&&br&遗传学权威杂志《human genetic》上有篇文章《Y chromosomes of prehistoric people along Yangtze River》, 对古人类有兴趣的可以去搜一下:通过对距今4500年山西陶寺文化古人骨DNA的研究,龙山文化的居民的Y染色体只含有O3,没有其他类型,和现代汉族的主体部分完全一致。也就是说,现在汉族的主体部分其父系远祖完全是来自古代中原人,也就是龙山人。&br&&br&&img src=&/4d4b783525eecef2c52eedb_b.jpg& data-rawwidth=&589& data-rawheight=&3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9& data-original=&/4d4b783525eecef2c52eedb_r.jpg&&2004年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发现,M9基因 在4 个汉族群体中基因频率分布较一致且与其他少数民族中的频率分布差异明显。&br&&br&从北方的情况看,M95 位点的等位基因T 在北方少数民族中无表达。&br&&br&&p&从南方的情况看,第二组(福建为代表)Y染色体的相同率较高(平均0.80),说明基本是北方汉族男性的后代。线粒体DNA的相同率很低(平均0.224),说明基本是南方少数民族女性的后代。综合两点,福建、云南等省区的居民基本是北方汉族男性与南方少数民族女性婚配的后代。当地少数民族男性很少传下后代。&/p&&br&这意味着什么,大家懂了吗?
战斗力最终要体现在民族融合上。民族融合这四个字,看着温情脉脉,其实极为残暴。“融合”的基本形式就两个,1.杀光对方民族的男人,2.占有对方民族的女人。大规模强暴在新石器时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从线纹陶器文化所出土的众多杀死的牺牲品中就可以看出,年…
有这么一个国家,它的国旗长这样。&br&&br&&img src=&/130cd0d0a0696493ffc63e_b.pn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11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0& data-original=&/130cd0d0a0696493ffc63e_r.png&&&br&&br&&br&&br&&br&&br&&br&眼熟吗?怎么只有一个星星?它的名字叫做利比里亚,又被称作&strong&&em&另一个美国&/em&&/strong&。&br&&br&今天的利比里亚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口不到400万,典型农业国但是粮食不能自己。人均GDP不到500美元,多于8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文盲率大于60%。在年遭受埃博拉病毒的肆虐,经济政治持续遭受重创。&br&&br&然而,利比里亚却有着光荣的历史&br&--由美国的自由黑人,解放黑人于1847年建立,是非洲第一个共和国。&br&--非洲唯一没有被殖民过的国家。&br&--国联,联合国,非联的创始国。&br&--1863年,利比里亚大学就已经开始招收学生&br&--曾经拥有世界最大的注册商业船队&br&--一度是非洲最大,世界第三的铁矿砂出口国&br&&br&利比里亚的发展,繁荣与没落有很多原因,但绕不开的一个中心内容是:&br&&strong&&u&“门户开放政策”&/u&&/strong&&br&&br&&br&&strong&&u&利比里亚简史&/u&&/strong&&br&&br&&br&&strong&1,“霍比特人”&/strong&&strong&留下的胡椒海岸:1821年前&/strong&&br&&br&很多非洲部落都有“矮人族”的传说,他们管这些矮人叫俾格米人,尽管从没能证实过,但是他们自认是矮人的后裔。现属利比里亚的地区最早可能就居住着这样的矮人,经过前后3次人口迁徙,从中非和西非又陆续搬来了新的部落,在这一地区繁衍生息。&br&这些土著部落与白人最早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与迦太基人的贸易,但是很快迦太基人就陷于与罗马帝国的战争而自顾不暇。&br&时间一下就推近了将近2000年,14世纪,诺曼人和葡萄牙人重新发现了这些部落,开始进行象牙,胡椒,黄金和木材的贸易。15世纪以后,大航海时代的主要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都已陆续到达西非海岸。现属利比里亚的地区盛产一种名为马拉格塔的胡椒,所以这片海岸被称作“马拉格塔海岸”或“胡椒海岸”。而英国人与荷兰人更喜欢“Grain Coast”,因为他们给这种特殊的胡椒起名“Grains of Paradise”--天堂椒。&br&田园时代很快结束了,随着工业革命与地理大发现,罪恶的三角贸易开始了,黑非洲开始丧失大量的人口,2000万精壮黑人被贩运到美洲,不仅破坏了非洲的土著经济,更重要的是将猜忌,仇恨,部族战争的火种撒遍非洲大陆,其恶劣影响直到今天,丝毫不减。&br&然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1821年,一艘名为&em&&strong&自由五月花&/strong&&/em&的大帆船在今天蒙罗维亚的海岸登陆,从船上走下了86名黑人,他们是当年被掠走黑人的后代,但他们的手上和脚上没有镣铐,他们的身后也没有手持皮鞭的白人老爷,他们是自由人。&br&&br&&strong&2,另一个美国的平行历史:1821 - 1980&/strong&&br&&br&早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有一些人试图证明黑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如白人,而另一些人则断言黑人与白人不可能和谐地共存于一个社会,将他们搬迁到一个新的地方也许是解决美国社会问题的答案。托马斯·杰弗逊曾经就提出设想在非洲开辟殖民地,将北美的自由黑人迁回非洲。&br&“黑殖民“的实现是风云际会的结果。在北美洲,随着美国北方废除奴隶制,自由黑人的数量和比例大大增加。而南方的奴隶制也开始松动,奴隶主们惧怕自由黑人对于种植园经济的冲击,就像当年英王讨厌清教徒就将他们送到美洲一样,开始认真考虑将大批自由黑人送回非洲。另一方面,独立战争失败的英国,在战争中也解放了一定数量的北美黑人,开始英国政府将他们安置在今天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但是当地严酷寒冷的自然条件和充满歧视的社会条件,让这些黑人很难安定下来。1816年,黑人船主Paul Cuffee,在几名英国官员的支持下,自己出资,说服38名美国黑人乘船到达英国在非洲西海岸的Freetown殖民地(今天的塞拉利昂)。这次航行的成功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兴趣,进一步推动了”黑殖民“的发展。&br&&br&如果你稍微了解英国人殖民北美的”白殖民“历史,那么你会发现”黑殖民“与之惊人的相似。北美的第一块殖民地是弗吉尼亚,英国人首先在本土成立了一个伦敦弗吉尼亚公司,然后拿到charter,开始殖民北美。1817年,弗吉尼亚政客查尔斯·梅瑟创立American Colonization Society(ACS),致力于北美自由黑人在非洲的殖民活动。1820年,&em&&strong&自由五月花&/strong&&/em&号从纽约起航,搭载88名自由黑人,开始黑殖民之旅,1821年到达西非海岸,86名黑人幸存。&br&到1825年,已经有五个美国州级殖民地和一个美国联邦殖民地在西非海岸建立起来。1838年,这些殖民地成立自由联邦(Commonwealth of Liberia),或者翻译成利比里亚联邦,以蒙罗维亚为首都。1842年,另外四个州级殖民地并入,从这时起,殖民地居民不再自称非裔美国人,而是美裔非洲人,或者更准确一些,美裔利比里亚人。&br&&br&5/14日更新:&br&随着西非殖民地的扩大,ACS承受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利比里亚的建立本身就不是出于牟利的经济考虑,而是削弱北美自由黑人势力的政治考虑。终于在1840年代,ACS在实际意义上破产,1846年,ACS指示美裔利比里亚人开始独立建国的准备。1847年,利比里亚联邦总督J.J.Roberts宣布成立利比里亚共和国,3000名左右的美裔利比里亚人见证了第一个非洲共和国的诞生。这个崭新的国家将他们的母国作为蓝本,基本照搬美国的政治制度并产生了第一部宪法。&br&&br&写到这里,我们需要解释一下本节的标题,&i&&b&另一个美国的平行历史&/b&。&/i&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利比里亚的历史发展步调与美国高度契合,但是可惜又可悲的是,在几乎每一个美国走对而前进一步的转折点,利比里亚都走错了。回看利比里亚的历史,你会看到一个被诅咒的美国能悲惨到何等程度。&br&&br&与美国的建国一样,利比里亚的建立是另一些人噩梦的开始。占人口95%以上的土著居民完全没有意识到一个国家在他们身边的土地上建立起来,他们的生产生活将被这些和他们看起来几乎没有分别的黑哥们完全控制---130年!土著居民与美裔利比里亚人的摩擦与战争早在1821年第一块殖民地建立以后就连绵不断,土著人甚至屠灭过一整个美国州级殖民地。1847年建立的利比里亚共和国在政治制度上将土著居民完全排除在外。国内的两个主要政党利比里亚党(后来发展成共和党)和真辉格党分别代表美裔利比里亚人的底层和富裕阶层。广大的土著居民没有代表,不参加国家的政治生活,甚至根本不被当作人。1847年-1940年,利比里亚实行了将近一百年的种族隔离制度,尽管美裔利比里亚人与土著居民完全就是同一种族。基本居住于海滨地区的美裔利比里亚人几乎控制了这个国家所有的资源,海洋,技术,贸易,外交,教育。他们的生活方式基本等同于美国南方的乡村生活,讲英语,以新教为信仰建立教堂,注重农业,重视与母国的紧密联系,很多人至死都是美国公民。美裔利比里亚人只在自己族群内部通婚,他们相信种族平等但必须以土著居民皈依新教,接受西方文明为前提。&br&&br&建国以后直到一战结束前的利比里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农业国,且外部环境危机四伏。美国忙于解决自己的种族问题,以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战暂时将国家从分裂的边缘拉了回来,根本无暇顾及自己孤悬海外的黑儿子。另一方面,欧洲殖民者大肆开发非洲,用自己的殖民地不断挤压利比里亚这个唯一共和国的生存空间,缺少了美国的支持,利比里亚这个农业文明在欧洲工业文明与资本面前,毫无博弈的余地。不可避免的,利比里亚关闭海岸,禁止外国人进入,限制对外贸易,开始了事实上的闭关锁国,只留下6个通商口岸(完全由美裔利比里亚人控制)。这项锁国政策并没有像当权者设想的那样保护了国内经济,相反,土著居民根本无视禁令,继续依靠周围的西方殖民地与西方开展贸易,利比里亚政府为了打击走私,耗费了大量财力加强军备,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利比里亚的国家经济已经基本濒临破产。&br&&br&门户开放政策作为一个外交概念,基本被所有受过中学历史教育的中国人所熟知。最早在19世纪末由当时的美国总统麦金利以及在任国务卿John Hay提出并倡导,旨在帮助美国从已将中国利益瓜分殆尽的列强口中夺取利益。然而,门户开放政策还有更广泛的应用,利比里亚就是主动要求实行门户开放的国家。为了扭转国家崩溃的命运,20世纪初的利比里亚政府开始对外国资本逐步敞开大门,英国,法国,德国以及美国资本相继而来。不难想象,从没真正统一过的利比里亚命运开始被列强们玩弄于手掌之间。最早占据统治地位的是英国资本,到1909年为止,利比里亚对英国的外债已经严重到英国威胁要通过武装干预来解决。而美国,利比里亚的母国为了保住自己在非洲的存在感,不得不帮助利比里亚清算与各列强的债务。1912年,美国在协调了英国,法国与德国利益后,贷给利比里亚政府170万美元,作为回报,利比里亚政府在1926年以前的全部收入将全部归四大国控制。&br&&br&幸运中蕴含着不幸,第一次世界大战极大的削弱了欧洲列强,但美国趁机开始在全世界扩展势力范围,对于自己的黑儿子也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与金钱。1926年,利比里亚政府允许美国费尔斯通轮胎橡胶公司(Firestone Tire & Rubber Company)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种植园,以此为回报费尔斯通向利比里亚输入了500万美元的贷款。从这时起,费尔斯通就像缠住大树的藤曼,将利比里亚越缠越紧,直到将这个国家完全控制,利比里亚在那时候被叫做“费尔斯通殖民地”。这种经济上的高度依赖直到1951年另外一家美国企业进入利比里亚控制另外一种资源才被稀释。&br&&br&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利比里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机。利比里亚作为重要战略物资橡胶的产出国以及美国前出欧洲的重要跳板,开始获得大批的“美军美元”。今天利比里亚主要的基础设施都得益于此,罗伯茨机场,蒙罗维亚自由港以及众多联通内陆与海岸地区的道路相继完工。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短缺以及交通状况的改善,大批居于内陆地区的土著居民开始迁往海岸地区,美裔利比里亚人实行了将近一百年的种族隔离制度在这一时期土崩瓦解。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都在上升,近百年的政治隔绝也在慢慢打破,利比里亚迎来了它所能预料的最佳转折点。&br&&br&5/16日更新:&br&二战后的利比里亚在外国资本的刺激下,于整个1950年代取得了双位数的经济增长,在发展速度上仅仅落后于战后重建时期的日本。1944年,利比里亚迎来了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对国家影响最深的总统,威廉·塔布曼。塔布曼总统生于利比里亚的马里兰县,关于这个县还有一些有趣的历史。马里兰县原为马里兰共和国,是由美国马里兰州的ACS在西非建立的殖民地,并没有在1847年加入其他美国殖民地参与利比里亚的独立,而是保持殖民地地位直到1854年才独立建国。马里兰共和国仅仅存在了3年,因为反对国际奴隶贸易,马里兰共和国与当地土著部落的冲突连绵不绝,从奴隶贸易中获利丰厚的当地部族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进攻马里兰共和国,到1857年,马里兰共和国终于接受现实,并入利比里亚共和国,成为马里兰县,非洲的第二个共和国显然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早早夭折。回到1944年,塔布曼总统27年的当政,从政治经济上完全改变了这个国家的面貌,但同样也给这个国家的衰败与混乱埋下了伏笔。“国家统一政策”与“门户开放政策”是塔布曼执政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与经济政策。“国家统一政策”致力于缓解美裔利比里亚人与土著居民的矛盾,将占总人口95%以上的土著居民纳入国家正常的政治经济生活。1960年代,土著居民第一次在议会中有了自己的代表。“门户开放政策”延续了20世纪初以来,主要是上届总统埃德温·巴克利的吸引外资政策。1951年,波密丘陵通往蒙罗维亚自由港的铁路由美国资本建成通车,波密丘陵地区高质量的铁矿石得到有效开采和运输,很快成为继橡胶之后,利比里亚的又一支柱产业,到1970年代,利比里亚已经成为非洲最大,世界第三的铁矿石出口国。1948年起,利比里亚开放方便旗船注册,利用商船对于低税收与宽松监管的需求,开放注册大量的外籍商船。到1968年,利比里亚取代英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商船注册国。塔布曼总统于日病逝于英国伦敦的医院,在他任上,利比里亚总共吸引了超过10亿美元的外国投资。 &br&&br&有些人将塔布曼视作国家的英雄,另一些人则毫不掩饰对他的憎恶。反对者认为,“国家统一政策” 虽然减少了美裔利比里亚人与土著居民的仇视,但是人民之间的差别并没有减小,只不过这种差别不再仅仅由血统所决定,还包括贫富水平。对于“门户开放政策”,诟病者认为利比里亚在换取外国投资与援助时,付出了太多的利益,以铁矿石出口为例,根据利比里亚政府与美资共和钢铁公司的让利协议,政府只能获得不到20%的铁矿石销售收入。更重要的是,尽管利比里亚有利用外资的漫长历史,它似乎丝毫没有学到如何管理和控制外资,也不在乎是否从外资企业获得技术专让从而发展自身经济。有些让利合同签订之后,长期得不到履行,政府也从没有积极寻求过合同的修订或废止。已经履行的合同,政府缺乏管理与监督机制,在内外部环境与议价能力已经变化后,不能主导合同的变更,损失了大量的国家利益。 &br&&br&1971年,被认为是利比里亚史上最进步的领袖威廉·托尔伯特接任总统。托尔伯特的家族来自南卡罗来纳的查尔斯顿,同时他又是第一位可以讲土语的总统。他打破了塔布曼总统的保守主义政策,同苏联,中国,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积极接触并最终建交,与外国资本重新谈判增加利比里亚的税收,颁布新政旨在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水平,消除文盲,疾病与贫困。因此,虽然托尔伯特总统接任时,利比里亚仍然是一个政府被3%的人所控制,经济被外国资本所控制的国家,他依然被人们寄予厚望。然而,1870以来就从没有下野过的真辉格党,强烈抵抗总统的新政,100年以来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在整个国家盘根错节,没有他们的支持,总统寸步难行。不得已,托尔伯特总统只能培养新的势力加以抗衡。托尔伯特的父亲,老威廉·托尔伯特是个奇人,他有20多个子女,用自己的“辛勤耕耘”生生创造了利比里亚最大的政治家族。托尔伯特总统在他的第二任期内开始大规模的任用亲属进入内阁,帮助他打击真辉格党。另一方面,总统给更多土著居民参与政治的机会,1978年,利比里亚进步联盟被批准成立,结束了利比里亚100年来的一党专制。 &br&&br&利比里亚,另一个美国,迎来了自己的林肯,托尔伯特总统似乎有能力将这个国家的种族伤痕抚平,似乎有能力将外国资本的枷锁拧松,似乎有能力将这个国家真正统一起来。然而,就像我们前面讲的,在这个转折点上,利比里亚还是没有等来自己的天命。1979年的利比里亚,美裔利比里亚人怨恨总统让农民和野蛮人进入了城市和议会,土著居民则埋怨总统改善他们生活水平和政治地位的步伐太小,而所有人都对政府的任人唯亲和腐败心存不满。1979年4月,利比里亚爆发了大米暴动,托尔伯特的农业部长提议将大米的补贴从22美元/100磅增长到26美元,鼓励农民种植大米从而缓解粮食问题。反对派认为,这项提议将使托尔伯特家族获得巨额利益,因为托尔伯特家族基本控制了整个利比里亚的大米种植。4月14日,利比里亚进步联盟组织2000名抗议者走上街头举行和平请愿,然而随着10000名暴徒的加入,和平请愿很快变成了暴动。12小时的暴动使得最少40人丧生,500人受伤,几百人被捕。托尔伯特总统的威望受到重创。 &br&&br&1980年3月,托尔伯特总统下令查封利比里亚进步联盟,逮捕联盟的主席和主要成员,并予以叛国罪的指控。4月12日,士官长塞缪尔·杜伊带领17名士兵发动政变,冲入总统府,将托尔伯特总统分尸在床,并杀死了总统府内的其余27人。4月22日,大部分托尔伯特的内阁成员被判处死刑并被公开处死在蒙罗维亚的海滩上,160年前自由五月花登陆的同一片海滩。 &br&&br&&br&美籍利比里亚人在利比里亚的统治结束了,他们中的很多人留在了利比里亚,15万人继续生活在一个近400万人口的国家。另一个美国的故事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土著居民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然而等待利比里亚的是连绵的政变,暴乱,内战,饥饿,疾病。。。。。。&br&&br&&br&&br&&br&&br&&br&&br&&br&&br&&br&各位:非常非常感谢大家的观看,其实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这篇小文会受到如此关注。本文已经告一段落,后面的历史与非洲国家常见的部族战争大同小异,就不赘述了。&br&&br&后面我有一个小计划,想写写美国南方邦联殖民地失落的历史,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兴趣,如果不弃,请在评论中留言。&br&&br&南方邦联殖民地历史的第一部已经完成,请移步以下链接继续支持。&br&&br&&a href=&/p/& class=&internal&&那随风而逝的平静与尊严(第一部) - 豆子爸的文章 - 知乎专栏&/a&&br&&br&非常感谢,鞠躬,挥手,告别。
有这么一个国家,它的国旗长这样。眼熟吗?怎么只有一个星星?它的名字叫做利比里亚,又被称作另一个美国。今天的利比里亚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口不到400万,典型农业国但是粮食不能自己。人均GDP不到500美元,多于8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回答建议修改:不规范转载
作者修改内容通过后,回答会重新显示恢复正常。
感谢 &a data-hash=&40fd91f8d99d0ff3b6d55fe1d99a64f7& href=&///people/40fd91f8d99d0ff3b6d55fe1d99a64f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40fd91f8d99d0ff3b6d55fe1d99a64f7&&@苍野&/a&指正。&br&首先,题主所谓&blockquote&现在很火的韩剧《太阳的后裔》,男主所在部队707特种大队,其前身是朝鲜战争中韩军“首都师”的主力团“白虎团”,抗美援朝时期,在金城战役中被我志愿军全歼!1972年厚着脸皮重新组建后,仍延用番号,目前是担负反恐特战的精英部队。&/blockquote&并无其事。&br&正如 &a data-hash=&81d640cc1d7ce3ae19533& href=&///people/81d640cc1d7ce3ae19533&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kintana moro& data-tip=&p$b$81d640cc1d7ce3ae19533&&@kintana moro&/a&所言:&br&&blockquote&707 部队是从第一、三、五特殊战伞兵旅里抽调精锐在 1981 年组建的部队。与《奇袭白虎团》的「白虎团」没有关系。&/blockquote&——&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世界历史上,有哪些部队被全歼后又重新组建并延用番号的? - kintana moro 的回答&/a&&br&&br&所谓的“白虎团”一般是指韩国国军首都师团下属的步兵第1联队,因为联队绰号为“虎”,步兵第1联队的&b&“一面旗帜”&/b&上有一个虎头,志愿军对联合国军侧番号了解不是很多,遂称之为“白虎团”。&br&(同样我们可以看到,被缴了团旗的美国陆军第31步兵团级战斗队亦被志愿军侧称为“北极熊团”,原因是团旗上有个北极熊)&br&&img src=&/98ee7a9d151d0c6a3580e6_b.jpg& data-rawwidth=&281&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1&&被志愿军缴获的“白虎团团旗”。&br&不过事实上这个并不是该联队的联队旗(团旗),真正的步兵第1联队联队旗应该是这样的。&br&&img src=&/567a3ad451637aafe4dde7eaffb3bba2_b.jpg& data-rawwidth=&545& data-rawheight=&5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5& data-original=&/567a3ad451637aafe4dde7eaffb3bba2_r.jpg&&至于志愿军究竟缴获的这是个什么东西,不知道。我个人觉得像是首都师团师团部发给联队的什么嘉奖旗。&br&在金城战役中此联队被志愿军击溃,联队部被端,然而&b&没有被全歼,团番号还在,没有撤销,而且参与了越南战争&/b&。现为&b&首都机械化步兵师团&/b&&b&第1机械化步兵旅团&/b&。&br&===============下面是回答================&br&此类状况举不胜举。能想到的和步兵第1联队境况类似的包括:&br&&br&1、美陆军第106步兵师在1944年末的突出部战役中首当其冲,三个团中的两个(第422、423步兵团级战斗队)被合围歼灭,然而此师随即又补充了2个团(第3、第159步兵团)继续作战。不过第422和423团级战斗队番号没有恢复。&br&2、志愿军180师在第五次战役中遭遇重创被歼大半,然而番号并未撤销,而是调用了3个补充团把部队补齐,此后便在后方打秋风,53年同60军一道撤回国内,64年解散。然而,随着1969年12月解放军全军番号调整,原60军181师被改名为180师。&br&此举引发181师指战员强烈不满,要求不使用这支被歼灭过的部队的番号,于是到师又恢复181师番号。&br&再惨一点的,真正被全歼然后重建的部队:&br&3、美陆军菲律宾步兵师在1942年巴丹半岛战役中被日军全歼(大部投降),1944年重建。&br&4、美陆军第31团级战斗队在月的长津湖战役中几乎被全歼,整个团级战斗队仅有385人无伤逃出包围圈(另有1800余伤员空运撤出),团、营指挥官几乎全部伤亡,然而该团番号保留并很快恢复作战能力,到1951年初再次投入战斗并一直活跃在战线上。&br&5、德国国防军第6集团军在1942-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全歼(日正式投降),1943年3月即重建。(然后如 &a data-hash=&886a5da1c9d93c122bd4a31da27afc7e& href=&///people/886a5da1c9d93c122bd4a31da27afc7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小岛民在大陆& data-tip=&p$b$886a5da1c9d93c122bd4a31da27afc7e&&@小岛民在大陆&/a& 所言,在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中再一次被歼灭……)&br&6、苏军第6集团军日在乌曼战役中被全歼,随后立刻重建;结果1942年6月在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中又被全歼,然后又立刻重建;此后又经过多次解散、重建过程(之后倒不涉及被歼灭了),现在继承这一部队历史的俄罗斯陆军第6集团军仍然存在,&b&但其已经是第六次重建的部队&/b&。(记得之前看到有人吐槽说第6这个番号很倒霉……)&br&苏军的部队重建被歼现象数不胜数,方面军被歼灭后军被重建发生了几次,集团军被歼灭后重建发生了&b&十余次&/b&,被歼后重建的师旅级单位可能有&b&好几百个&/b&,故此处仅举一例。
感谢 指正。首先,题主所谓现在很火的韩剧《太阳的后裔》,男主所在部队707特种大队,其前身是朝鲜战争中韩军“首都师”的主力团“白虎团”,抗美援朝时期,在金城战役中被我志愿军全歼!1972年厚着脸皮重新组建后,仍延用番号,目前是担负反恐特战的…
&b&打仗没阵型,等于耍流氓,古今概莫能外。&br&&br&古代军队的战术主要就是靠阵型实现的。&/b&因为通讯手段基本为0,声音传不远,旗子看不到,烟火和乐器比较单调,传令兵跑的慢还会被杀伤,机械化的阵型是唯一能实现将领意图的。对于士兵来说,你只要记住你旁边是谁,是应该和别人站横线还是斜线,至于其他的有士官把握,军官管一大片。将领管得管不到军官,那还真不一定,祈祷大家正常发挥吧。&br&&br&就不说古代军队了,你去看原始部落战争,就十几个人,照样有索敌,前锋,中坚,两翼骚扰,远程输出,物资保管。那可是几万年前就有的了。&br&&br&两边包抄这是最简单最通用的阵型了,傻子都会用,用的好不好就看将领的控制能力和士兵素质了。汉尼拔两边包抄以少打多,但是包抄前那几个小时的阵型对抗才是真本事,所以人家是战略之父。腓烈特大帝靠斜线阵打遍欧洲无敌手,在当时传的比诸葛亮八卦阵还神,阿猫阿狗都用斜线阵,全都东施效颦了。有人问运动战有没有阵型,如果说是追讨逃兵,那只有小队阵型。如果是行军,知道押粮队吧,如果乱排一气,可能别人突然袭击的时候你无法转换成防御阵型。&br&&br&古代部队非常强调士气的作用,一旦被冲散,士兵就无法关注正前方,会被敌人从侧面干掉,10个人排好,100个人都冲不散,10个人分散开,对方只要10个人就可以对付你。典型见《勇敢的心》。19世纪对付骑兵,靠的就是非常死板的阵型,只有特定的几何图形才能分散骑兵的冲击力。典型见《滑铁卢》。变阵也是真的,看《天国王朝》中间带十几个人冲锋的部分,基督徒变一个阵型,穆斯林马上变成对应的,双方一直是动态的。&br&&br&其实阵型根本的意义在于发挥部队火力和防御力。罗马军队的盾牌阵是最典型的,也是最好理解的。最极端也是最难理解的就是19世纪火枪的排队枪毙了,你可能觉得当时的人傻透了,但是当时的火枪打中的全是目标隔壁的人,不是大家一起射,可能一场战争下来一个人都不会死,不要笑,这种事很正常,因为当时的火枪误差非常之大。这也说明阵型是和科技水平密切相关的。典型见《光荣》《最后的武士》&br&&br&到了现代,阵型更重要了。苏军二战前的作战手册,几百页只有十几页是说防御阵型的,到了战争后期,手册有一半都是防御阵型的内容。苏联二战阵地布置的变化,从横线式强调冲击力的阵型转换成强调防御力的纵向阵型,就是为了防止装甲部队集中力量突破。与古代步兵抗击骑兵的情况很类似。掌握这套阵型前,苏联的阵地100%会被闪电战冲破,只能靠战略纵深消耗敌人力量,换了阵型后,苏军完全可以在第一时间阻止德军战术冲击,安排战略就自由多了。详见《解放》。&br&&br&很多奇怪的阵型背后都有复杂的科学设计,比如苏军反坦克据点的布置,外行人看可能会觉得非常滑稽,有些细节似乎还违背直觉,只有你自己挨了炮弹才知道为什么会布置成这样。&br&&br&另外,提到一战的冲锋,大家就想到索姆河战役士兵站一排前进,这其实和排队枪毙关系不大,主要是因为在经过无人区对方的火力都是纵向射击的,站成一横排能最大限度减小命中范围。如果进入对方阵地,机枪就是横向射击了,这时候就要排成纵队迂回前进。至于走的慢,不是为了保持阵型,而是当时每人都背了40公斤的装备,实在跑不起来。我们看的电影主角一般是英军,而当时法军冲锋是裸奔,全是跑过去的,伤亡小很多。&br&&br&&b&其实我推荐大家去看电影,好莱坞请的历史学家比罗贯中可要靠谱多了。&/b&(无脑爽片另说)古代的历史学家没有条件去考古,也没有条件自己出兵验证,修昔底德虽然亲临战场又是将领,但是文字描述毕竟不直观。现代历史学家有非常充实的史料,表现方式也多样化,最后大家看到的就是直观的影像效果。电影确实比不过学术文章,但是能骗来几亿美元拍骑马砍杀和排队枪毙的导演,花钱请来的顾问都是世界顶尖的历史学家。斯皮尔伯格的御用顾问是Stephen Ambrose,《兄弟连》的作者,BBC 74年的二战纪录片也是他顾问的,算是现代史的权威之一了。有些现代战争电影,历史顾问是该战役的指挥官本人(比如叶廖缅科元帅),说人家不权威就有点荒唐了。&br&&br&另外,并不是“凡是战争电影细节就一定可靠”,而是“细节可靠的战争电影才会名留青史”。能被拿出来当例子的电影,都经过全球无数历史爱好者的常年点评,基本可以说是100%的纯金了。 &br&&br&比起陆军,海军和空军对阵型的要求更严格,因为相比士兵,海空军的单位数量更少,都是机械化单位作战,运动速度,转弯半径,火力投射速度,基本都是定死的,因此可以完全当作几何学问题解决。&br&&br&海军严格到50艘船,沉了49艘,你也得在你的位置上呆着。乱跑分散火力不说,很容易出现误伤,还会导致海军最大耻辱——撞船事故。而对几何学的理解,最典型的就是T字阵,由于军舰首尾火力弱侧舷火力强,所以T的横位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还能在横竖的交叉点形成以多打少的效果,20世纪初的海战,谁摆出T字阵就等同于赢了——结果往往双方排队赛跑好几天,以毫无美感的交叉乱战结束。&br&&br&二战更过分,大西洋之战,英国为了对抗德国潜艇要求运输船编队,靠数量换取生存量,但是德国也采取潜艇编队对抗,船队理论几乎破产。英美两国为此差点打起来,最后是依靠空军护航和新的雷达技术才击败德军潜艇。所以阵型和军事技术水平是严格对应的,可能理论上很有效的阵型,就因为缺乏某一个发明而变得完全无用。&br&&br&空战的三机编队,四机编队,二机编队,都和当时飞机性能和作战需求有严格的对应关系。从战术角度说,4机是最合理的,3机也可以,但是随着飞机速度提高,维持编队越来越难,基本都是2机编队了。攻击机都是多机编队,因为有引导机的概念,苏德战场还模仿上杉谦信搞过车悬阵。轰炸机编队是为了互相掩护右机的火力和观察死角。大规模空袭,编队没编好,你可以报告指挥官,要求降落,取消作战,指挥官真的会同意——编队不对飞过去等于当靶子让对方射,而且基本炸弹也都扔不到点上。阵型就是有这么重要。&br&&br&&br&做了个图片,主要是古战的。有功夫回头截点现代战争的阵型,不过主要都是苏联电影,不太好找。&br&&br&&img data-rawheight=&2831& data-rawwidth=&440& src=&/4f1f90a234da35fbec96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4f1f90a234da35fbec962_r.jpg&&灌水,飞机的。&br&&img data-rawheight=&1342& data-rawwidth=&440& src=&/db0ee06367cfd6a57f986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db0ee06367cfd6a57f986e_r.jpg&&
打仗没阵型,等于耍流氓,古今概莫能外。古代军队的战术主要就是靠阵型实现的。因为通讯手段基本为0,声音传不远,旗子看不到,烟火和乐器比较单调,传令兵跑的慢还会被杀伤,机械化的阵型是唯一能实现将领意图的。对于士兵来说,你只要记住你旁边是谁,是…
“我最讨厌的一句话就是“中国人没有信仰”,此话看似公允,实际上用心险恶。”&br&里面透露的意思大致是中国人就是无信的、天然就没有信仰没有敬畏心、思想素质落后、不是文明人,进而贬低中国人的信仰根本,试图把西方狭隘的宗教信仰理念强加在中国人头上,说的严重点,就是在我们的思想文化体系中,进行思想殖民。&br&&br&把信仰西方宗教跟科学联系在一起,把信仰本土宗教跟迷信联系在一起,进而打压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信心,好像信仰道教就是迷信,信仰西方宗教就是亲近科学、亲近现代文明一样。&br&&br&那我们的信仰是什么样子的,信仰真的仅仅是宗教吗?&br&&br&我们的信仰不是十字军东征式的,而是儒释道和谐交融的,虽然儒释道之间有相杀相爱,但是从来没有宗教战争在这里发生。&br&&br&我们信仰敬天法祖、真理、科学、正义、善良、文明、公正、道德,信仰炎黄、尧舜禹、老子、孙子、孔子、如来、观音、孙思邈、关羽、岳飞、王重阳。&br&&br&我们文明植根在历史当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在探索世界、探索真理的过程中不断前行,曾经领先世界数千年,包括我们的科学技术也是领先世界很久,目前可能落后,但是我们在奋起直追,可能距离别人还有差距,但是我们会追上。&br&&br&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唯有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明智、明心,才能让我们重拾汉唐容光,这也是一种信仰。&br&&br&我们不排斥进步,不排斥文明,但是不代表完全舍弃我们的文明,把我们的文明核心置换成别人的观点,我们可以接受进步,但是不代表接受文化殖民。&br&&br&如同我们可以吸收鸡肉、猪肉、花生、大豆、苹果、葡萄中的营养,但是不代表我们把自己变成鸡和猪,哪怕我们吸收了鸡肉、猪肉的营养,不代表我们非要变成他们那样。&br&&br&如同佛教进入中国,不是入侵式的,而是不断融入到华夏文明中。&br&&br&无论如何,我们总是我们自己, 不能因为要得到什么,就把自己变得不是自己。&br&&br&如果别人问我们有没有信仰,我们可以大声说:“有,我们信仰敬天法祖、真理、科学、正义、善良、文明、公正、道德,我们信仰国泰民安、山河永固、科学进步、明智明心,我们信仰自己是个中国人、自己是炎黄子孙。”&br&无论选择信仰佛教还是道教,无论选择信仰基督教还是无神论,我们都是为了追寻宗教背后所代表的道,追寻万事万物背后的真理,并让我们自己变的更圆满。&br&&br&坦然自在的前行,追寻真理,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宗教信仰更好,但是,哪怕没有宗教信仰,做个好人总没错,也不代表没有信仰,选择做更圆满的自我。&br&&br&拒绝“中国人没有信仰”这一句用心险恶的话,做堂堂正正的自我,有尊严、有信心、有理智、不迷信、不偏激、不冲动的前行,追寻真理、科学、进步、荣誉。&br&谁要是再说中国人没信仰:&br&( ̄ε(# ̄)☆╰╮o( ̄皿 ̄///)&br&&br&我忠信笃敬,我循仁义礼智信。我信天敬地,尊亲尊师。此我国民之信仰,亦大幸也&br&&br&真正的信仰,其实未必日日于神堂前顶礼膜拜,也并非务必是跋涉万里所谓朝圣然后高呼“信仰纯净了我的心灵”。小至逢年过节一次恭恭敬敬的祭拜祖先,对待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仰观俯视天地之广大时的敬畏之心;大至以仁义礼智信为行为纲常,以仁作为最高的追求与己任,这就是我们的信仰,这就是华夏子孙们的信仰。上溯至五千年前, 天 地 亲 师 ,这就是中国人永远的信仰。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为我们提供的只不过是供奉我们信仰的神坛,仅此而已。 因此,中国人没有信仰之说可以休矣。因为这些信仰,我们得以生生不息,得以抵抗外欺诲。 &br&关于有人会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么?请看李申先生所著《儒学与儒教》。 &br&统治者们强力推行的就是神话了的儒教,活在国人心中并日日遵循的便是儒学 &br&所以,中国是有信仰之国。天地亲师,哪一个不是呢? &br&以上。
“我最讨厌的一句话就是“中国人没有信仰”,此话看似公允,实际上用心险恶。”里面透露的意思大致是中国人就是无信的、天然就没有信仰没有敬畏心、思想素质落后、不是文明人,进而贬低中国人的信仰根本,试图把西方狭隘的宗教信仰理念强加在中国人头上,说…
中国人有豆芽吃,洋鬼子没有发现这一技术。货仓携带大量绿豆(豆芽品种众多:香椿芽苗菜、荞麦芽苗菜、苜蓿芽苗菜、花椒芽苗菜、绿色黑豆芽苗菜、相思豆芽苗菜、葵花籽芽苗菜、萝卜芽苗菜、龙须豆芽苗菜、花生芽苗菜、蚕豆芽苗菜),平时没蔬菜时,就拿水一发,过几天绿油油的豆芽满盆子都是,然后吃着吃着就不缺维生素了。&br&&blockquote&豆芽起源于中国。古代中医书籍《灵枢经》和《神农本草经》记载将大豆发芽后晒干作药用,称作“黄卷”,用以入药。另外道教用发芽大豆做养生食品。南宋开始以鲜豆芽食用。最早记载见于林洪的《山家清供》:“温陵(今福建省泉州)人家,中元前数日,以水浸黑豆,曝之。及芽,以糖皮置盆中,铺沙植豆,用板压。长则覆以桶,晓则晒之,欲其齐而不为风日损也。中元则陈于祖宗之前,越三日出之。洗,焯以油、盐、苦酒,香料可为茹,卷以麻饼尤佳。色浅黄,名“鹅黄生”。苏颂《图经本草》:“绿豆,生白芽为蔬中佳品。”《东京梦华录》中也屡次提到豆芽菜,如:“以绿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篮彩缕束之,谓之种生。”&/blockquote&&img src=&/260facfb33cc76df6815ec_b.jpg& class=&content_image&&&br&&blockquote&历史以来中国航海就没发现过神马坏血病,最主要原因是我们有吃豆芽的习惯,而西方人就没吃豆芽的习惯,长途航行没蔬菜吃才会得坏血病这个VC缺乏症,豆芽事实上算新鲜蔬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的,并且豆芽的培育不需要土壤,是船上最容易得到的蔬菜了。&/blockquote& 另外,看资料说,郑和船队不光有豆芽吃,还大量携带腌菜、泡菜,中国人喝绿茶,绿茶中也含有维生素,这些东方人特有的饮食习惯避免了郑和船队产生坏血病的问题,而哥伦布船队就大量产生坏血病。&br&&br&关于淡水的问题,有人说发豆芽需要大量的水(这个水真不该用大量来形容,真没多少,自己回家发一盆豆芽就知道),发豆芽的水是可以继续使用的,而且,郑和船队记载,发豆芽的水往往是雨水。&br&&blockquote&坏血症曾经一度流行于船员、海盗和其他长期在海上作业的人员当中,主要是因为当时水果和蔬菜无法长期保存。坏血症首次被希波克拉底 (公元前460年—公元前380年)描述。草药治疗坏血症在各国历史中均有提及。1536年,发现圣劳伦斯河的法国探险家雅克·卡蒂亚,利用柏树叶所煮成的汤成功地救治了自己的部下。后来发现,每100克柏树叶中含有50mg维生素C。 [1][2]但类似这样的治疗方法并不适用远航的船员。1753年,苏格兰海军军医詹姆斯·林德发现此病与饮食有关,并经由英格兰探险家詹姆斯·库克进一步引证下。发现饮用橘子汁、柠檬汁后,可治疗和预防坏血病。
&/blockquote&
中国人有豆芽吃,洋鬼子没有发现这一技术。货仓携带大量绿豆(豆芽品种众多:香椿芽苗菜、荞麦芽苗菜、苜蓿芽苗菜、花椒芽苗菜、绿色黑豆芽苗菜、相思豆芽苗菜、葵花籽芽苗菜、萝卜芽苗菜、龙须豆芽苗菜、花生芽苗菜、蚕豆芽苗菜),平时没蔬菜时,就拿水一…
吴喜之大牛的书都很不错&br&《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从这一本开始,书很好看,轻松有趣,深入浅出,必看&br&《统计学:从概念到数据分析》,这本会让你重新认识那些公式和统计学的新观点&br&《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方法》,这本选读,有一些国外的统计案例&br&&br&如果你想看一点数理统计,陈希儒老师的书&br&《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r&《数理统计学教程》&br&《数理统计学简史》这本书也是值得一看的,知道来龙去脉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思想。&br&&br&&br&还有几本看着玩玩的&br&C.R.RAO 《统计与真理:怎样运用偶然性》 王志东译&br&《统计陷阱》这本书又叫做《统计数字会撒谎》,着重点在媒体发布统计数字时的种种错误&br&&br&以上书单看这里&br&&a href=&///?target=http%3A///doulist/2814354/&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doulist&/span&&span class=&invisible&&/2814354/&/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如果你需要统计软件(有数据就可以开始)&br&SPSS:薛薇老师的《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br&
以及张文彤老师的《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用到了再看,别拿这个入门)&br&R: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的《R语言初学者指南》&br&SAS:&b& the little SAS book&/b&&br&Stata/Eviews/Minitab方面请直接从网上找学习资料好了,&br&比如,我觉得stata可以看这里 &a href=&///?target=http%3A//www.ats.ucla.edu/stat/stata/faq/&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ats.ucla.edu/stat/stata&/span&&span class=&invisible&&/faq/&/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文科生不需要看太多的公式推导,有公式证明的地方都跳过去,&br&只要知道那条结论是什么意思就好了,&/b&&br&比如 样本平均数的无偏估计就是总体平均数之类的,这条结论意思就是 用样本平均数来估计总体平均数是可靠和可用的。&br&&b&你的任务是学会使用这个工具,了解统计方法背后的道理。&/b&&br&&b&就像使用电脑不需要懂太多编程知识,生病了知道去打针至于配药是医生护士的活儿。&/b&&br&&b&这样才不至于&/b&&b&没吃到熟的还觉得苦涩难咽&/b&&b&,甚者&/b&&b&跑偏走火入魔。&/b&&br&&br&&br&请用一小时把《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翻完,然后每天看仔细每一章。&br&坚持看完,不纠结在公式和计算,你对统计思想和原理就有了大概了解。&br&看完此书还想再深入,&br&就容易多了。&br&&br&后面还有书目清单我会放在这儿,&br&国内的统计学书目当前有两个主要系列,&br&一个是北大系,重数理的严密推导(注意,一定不要认为统计学就是数学或数学的一个分支)&br&&a href=&///?target=http%3A///series/579&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eries/&/span&&span class=&invisible&&579&/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一个是人大系,重统计思想和原理(记得也要看一点数理知识,免得走火入魔)&br&&a href=&///?target=http%3A///series/17811&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eries/&/span&&span class=&invisible&&1781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当然你也可以尝试从自己学科的角度开始,&br&比如社会心理学可以从 重庆大学出版社“万卷方法”系列丛书开始&br&&a href=&///?target=http%3A///series/2483&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eries/&/span&&span class=&invisible&&2483&/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医药卫生统计有复旦大学出版社公共卫生硕士(MPH)系列&br&(这个系列的书需要自己动手来找咯,比如&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153974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现场调查技术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数理基础好一点的(建议把北大系列和人大系列的书先读了再说),&br&还可以看中国统计出版社引进的&br&&a href=&///?target=http%3A///series/4137&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eries/&/span&&span class=&invisible&&4137&/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以及人民邮电出版社推出的图灵系列·统计学丛书&br&&a href=&///?target=http%3A///series/1916&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eries/&/span&&span class=&invisible&&1916&/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机械工业出版社的 华章数学译丛&br&&a href=&///?target=http%3A///series/1914&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eries/&/span&&span class=&invisible&&1914&/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有些书是隐藏在不同的“术业”里的,常见工科或计算机的朋友在看&br&比如 &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118852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概率、随机变量与随机过程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还有一个推荐,圈内人推荐的,哪位牛人能帮忙给来个原汁原味的中文版&br&&b&Statistical modeling: the two cultures, Leo Breiman. &/b&
吴喜之大牛的书都很不错《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从这一本开始,书很好看,轻松有趣,深入浅出,必看《统计学:从概念到数据分析》,这本会让你重新认识那些公式和统计学的新观点《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方法》,这本选读,有一些国外的统计案例如果你想看一…
叶永昌所有的书&br&&br&也不算是低估,就是在国内的销量名气,包括叶永昌这个人本人,都远不如薄冰和张道真,书店里摆的也永远是薄冰,却少见叶永昌在头榜头条,偏偏对英文阅读,书面语还有考试,叶对学生的帮助要远远超过薄和张,可是相对这两人他显得很小众,我个人是蛮诧异的&br&&br&如果说国内的英文教学界内有所谓的神级人物存在,我觉得只能是叶永昌,他和他的研究以及出版物对普通学生的帮助,超过了各种知名大师的综合&br&&br&近年来英文学习偏体验,偏浸泡,偏所谓英语思维,这些其实都没错,但是浸泡时间多了,难免会食而不化,大处流畅,小处错误不少,小细节细究起来,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叶永昌的书相当于把散落在英文各个语料了各种庞末枝叶细节都一一集中起来,好像灯塔一样扫遍了中国人脑子里容易犯的英文错误,不管是对口语写作矫正,阅读理解,还是对考试的帮助,都极大&br&&br&尤其考虑到当年没有互联网,没有语料库,没有先进的检索,还能诞生这类书,其实相当可怕,可惜这样的人物出版的书,好多本都绝版了&br&&br&书有缺点,因为诞生在那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选择的例句多偏理工科,不是特别实用,后来出了新版,例句却大幅删减了不少,实在是憾事,不过这些属于微瑕,基本不影响
叶永昌所有的书也不算是低估,就是在国内的销量名气,包括叶永昌这个人本人,都远不如薄冰和张道真,书店里摆的也永远是薄冰,却少见叶永昌在头榜头条,偏偏对英文阅读,书面语还有考试,叶对学生的帮助要远远超过薄和张,可是相对这两人他显得很小众,我个…
啊,因为他们不读史记,不知道牧野之战的惨烈景象,野蛮的西周裹挟西南蛮族一路东进,伟大的殷商华夏原始文明就此倒塌,可耻的周人还篡改了历史,把自己宣扬的伟光正,但不能掩盖他的酋长周武王和微子聊了一下天命就病了。。。&br&&br&牧野之后,再无华夏。。。&br&&br&他们大概也不知道南下的隋朝彻底消灭了陈朝,六朝金粉之地彻底成为回忆,哎呀,南朝士大夫的那种优雅,缓慢的生活状态终于被北方胡化的野蛮人给摧毁了。。。这之后,胡服胡风盛行。&br&&br&后庭遗曲,再无优雅。。。&br&&br&每当这种带感的咏叹调浮现出来,都能够让人感觉到一种莫名其妙的高冷独立。。。&br&&br&总之很带感。
啊,因为他们不读史记,不知道牧野之战的惨烈景象,野蛮的西周裹挟西南蛮族一路东进,伟大的殷商华夏原始文明就此倒塌,可耻的周人还篡改了历史,把自己宣扬的伟光正,但不能掩盖他的酋长周武王和微子聊了一下天命就病了。。。牧野之后,再无华夏。。。他们…
【更新完成,欢迎讨论】&br&&img src=&/002d1cad3fb1a039a160f70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002d1cad3fb1a039a160f70_r.jpg&&&br&&br&这张是以前wikipedia中 Cold War 系列的题图(现在被改成了推倒柏林墙,差评。。。)&br&&br&还是能反映些问题的:美苏毫无疑问是冷战竞技场上的绝对主角,光鲜、亮丽、旗帜分明,既处于联合国的框架之中又游离于其外,而他们身后是庞大的北约和华约组织。&br&&br&而旗帜被虚化在背景里的中国则身处两者之间,并且隐藏在两者的光芒下,但是。。。&br&&br&有没有一种兔子才是大boss的背脊发凉感啊骚年们!&br&&br&好了,等有空我再把冷战时期中国在中东和非洲做得那些勾当写一写,讲讲TG是如何一步一步把苏联拖进“第三世界”这个大坑,然后又华丽转身和鹰酱一起把毛熊埋葬在第三世界的每一处森林和沙漠里的。&br&&br&————————————————————————————————————————&br&————————————————————————————————————————&br&【评论里的亲们你们够了。。。终于体会到人民群众催更的威力】&br&&br&在天南地北地扯故事之前,我觉得有必要点出这个回答的核心结论:&br&&br&中国在冷战中是重要的,但是其威力却不是一个定量:&br&&br&&b&&u&当中国站在苏联阵营时,对美帝的杀伤基本只是战术层面的;&/u&&/b&&br&&b&&u&&br&而当中国站到美国阵营时,对苏联的破坏性却是战略层面的。&/u&&/b&&br&&br&记住这个结论,我们在讲完故事之后,最后会分析为什么这么说。&br&&br&————————————————————————————————————————&br&————————————————————————————————————————&br&冷战在最开始只限于欧洲,铁幕一划,两边各自过家家。你这边搞个马歇尔计划,我就搞个经互会;你成立个北约,我就回应一个华约。&br&&br&至于东亚,美苏都觉得常凯申你再怎么不济,总不至于把全中国都输给TG吧。但是毕竟国共内战正酣,谁也不好明着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br&&br&苏联当时比较乐观的设想是,TG能搞定东北。这样一来,苏联在远东就至少能有三个小伙伴给它做缓冲了:蒙古、北朝鲜以及TG控制下的东北。如果情况再好一点,让新疆的少数民族搞个反对国民政府的起义,仿照中亚五个加盟共和国成立个东突厥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那就更perfect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苏联一直对渗透新疆情有独钟,直到50年代中期,新疆很多少数民族使用的教材上写的还是“我们的首都是莫斯科”。(这一点可以看看沈志华老师写的《After Leaning to One Side》)&br&&br&结果万万没想到,TG居然把常凯申打得找不到北,落荒而逃去了湾湾。这下次局势就完全不一样了,TG的口气也硬了不少,刘少奇跑到莫斯科见到了斯大林,说以前只有西边(指欧洲)有革命形势,当然归苏联管;现在东边(指亚洲)也有全面革命的可能,老大哥你到底管不管?不管我们就要管啦。斯铁男想了想说:嗯,我管。你也来帮个忙吧。&br&&br&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在北边,斯铁男默许金日成南进,差点灭了李承晚,美国一看局势不对,强力反推到了鸭绿江边,TG兔子被逼急了只好咬人,再次反推回了38°线。在南边,TG丧心病狂直接把军事顾问团塞到了越共的连一级,法国人还没搞清楚状况就在奠边府被越共爆了菊花,只好退出北越。美国这时又紧张了,扬言越共你要不知好歹继续南下,我也不介意像灭金日成一样再灭你一次。苏联和中国明白好处已经拿了不少,也就叫住越共别再打了,这样北越南越划北纬17°线而治。&br&&br&就这样,到了54年日内瓦和会落幕时,冷战已经不只是局限在欧洲了,毛熊被兔子拖到了温暖的亚洲。只是当时中苏友好,共同怀着一个让红旗插遍全球的美好愿景,谁都没想到这是毛熊掉入坑里第一步。&br&&br&————————————————————————————————————————&br&&br&50年代中期开始,全世界的反殖民化浪潮一波接一波,独立的国家与日俱增。到了55年,各个新兴国家觉得要不我们聚一聚吧。这个时候的新独立国家里,意识形态各异,有些亲美有些亲苏,为了气氛的和谐,大家决定美苏两国谁都别请了吧。这样才使得万隆会议得以顺利召开,代表TG出席的周总理在闭幕发言时buff全开,谈吐之间光芒万丈亮瞎了诸位代表的狗眼,一直遭受孤立、本来还差点不能入会的TG大获全胜。&br&&br&会开完了,故事还没完。在会上周认识了埃及总统纳赛尔。这时的纳赛尔刚刚靠军官革命推翻旧法老上了台,不想再对着英法两个旧主子没完没了的跪舔,自然对TG的主张和成就刮目相看。于是纳赛尔找到了周美男,请求中国给予援助。周美男想了想,说:我国可以考虑买一些埃及的棉花支援你们,但是毕竟底子太薄。。。。不过呢,我有家底殷实的大哥一枚。要不我去问问他?&br&&br&后来果然TG找到了苏联人,说纳赛尔虽然是小资产阶级属性,但是此人对英法素无好感,而且他掀起的阿拉伯革命浪潮正在摧毁中东的各国封建王朝的统治,为今后的共产主义革命开拓局面,大哥你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通过TG的牵线搭桥,苏联人开始和埃及接触,双方很快情投意合,大批苏式装备被纳赛尔收入囊中。&br&&br&1956年,埃及和英法彻底翻脸,双方开抡。英法在以色列的协助下本来打得顺风顺水。这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跳出来,威胁英法如果你不撤兵,我就邀请伦敦和巴黎人们免费观赏苏制核弹。美国本来就不爽英法背着自己胡来也就趁机施压。结果英法只能默默离开,埃及虽然被打得内伤,但是颜面上毕竟驱逐了英法,所以纳赛尔在阿拉伯世界一时风光无限。经此一役,苏联与埃及结成了准军事同盟,而以色列一看英法原来是怂蛋,也果然抛弃旧爱找到了新欢美帝——双方对峙的局面对此形成。&br&&br&就这样,在最初兔子的怂恿下,毛熊又心甘情愿地跳进了中东和阿以冲突这两个巨坑之中。当然,这个时候的中苏,表面上依然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br&————————————————————————————————————————&br&也就是从50年代后期开始,TG自己开始烧坏了脑子,对内政治运动不断,对外也迫切地一心想着推动所谓的“世界革命”——而且要么低烧不退,要么高烧起来让全世界瞠目结舌。TG和苏联自然也从这个时候开始分道扬镳,正大光明地坑毛熊的时代即将到来。&br&&br&说到这里,其实极左的TG对于美苏而言都是个麻烦,因为这时的TG既反美又反苏。只不过苏联的麻烦更大一些,因为克林姆林宫的大佬们本来只用威逼利诱第三世界的人民和美帝的资本主义道路作斗争,现在还得分神告诫大家TG的毛式共产主义道路也走不得。&br&&br&这个局面,说简单点,有点像当下的美国,茶党壮大了,本来一路的共和党气得跳脚,而对面民主党气定神闲。又可以比作2000年的台湾大选,宋楚瑜跳出来和连战分抢国民党基本盘的选票,自然是对面民进党的陈水扁高兴地合不拢嘴。&br&&br&继续回到中东,本来60年代的时候苏联人觉得扶持了埃及和叙利亚就挺好的了,但你们也别打以色列了——这样你们不用没完没了地勒索我的援助,但我又可以在中东合情合理扎住点军队和顾问团什么的。&br&&br&结果这个时候发烧的TG跳出来说:埃及他们不够革命!只有真正被以色列欺负的巴勒斯坦人民才最革命!干掉以色列!巴勒斯坦人民万岁!苏修去死!&br&&br&本来四处碰壁、一直受制于埃及的阿拉法特跑到北京来,想碰碰运气寻求支持,结果TG上来就直接问:你要枪么?要钱么?要教官么?要多少拿多少,俺们和苏联人不一样!阿拉法特惊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br&&br&而与此同时,埃及和叙利亚在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被以色列爆出了翔,惨不能睹,颜面扫地。而阿拉法特率领巴解组织单干后,虽然也被以色列人修理得很惨,但时不时的还有些战果(说的是正儿八经的炸油库炸军车,不算袭击平民的那些勾当)。苏联人没办法,心想我一直是以阿拉伯人民革命的保护者自居的啊,阿拉法特这么风光居然是TG扶着起家的这多打我们的脸啊。于是苏联人在不得已给埃及和叙利亚大量输血的同时,还真的出枪出钱出力把阿拉法特收买了。TG懊恼了一小会,又兴高采烈地去支持”更加革命“的巴勒斯坦武装派别去了。。。&br&&br&等到了70年代初,TG和美帝开始缓和。基辛格跑来北京和周总理会谈。会上基辛格说:我知道你们一直喊着要灭掉以色列,但是以色列现在是我们的人了,它是我们在中东抗击苏联扩张的主力,所以你们是不是考虑下我们的感受?&br&&br&总理抬起头来问周围的助手说:我们有说过要毁灭以色列这种话吗?周围人纷纷摇头:没有听说过这回事。。。&br&&br&后来,TG慢慢地开始不搞以色列了,专心致志地和美帝联手修理毛熊,而毛熊只能在支援阿拉伯人民的这个大坑中越陷越深。&br&————————————————————————————————————————&br&&br&在60、70年代的非洲,基本上只要一个国家开始了去殖民化运动,就会立即爆发争夺政权的内战。&br&而从中苏分裂开始,苏联就已经宣传自己是比美帝和TG更适合第三世界的明灯了嘛,这时候为了不掉面子就不得不花无数的金子银子枪炮弹药以及军事教官去支持一个左派。。&br&而美帝就会立马花无数的金子银子枪炮弹药以及军事教官去支持一个右派。。。&br&同时TG就去花无数的金子银子枪炮弹药以及军事教官去支持一个极左派。。。&br&然后后面两个组织的主要目标都是搞死苏联支持的那个左派。。。&br&&br&待到文革结束,TG终于烧退了清醒过来,事情就变得更简单了嘛!如果自己去支持一个极左派不划算,那就和美帝支持同一个派别不就好了!左派右派不重要,能够搞死毛熊就好。&br&&br&在安哥拉内战中,苏联支持“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MPLA),美帝就支持了“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 (FNLA),TG则支持”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 (UNITA)。。。尽管MPLA在初期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可是后来FNLA和UNITA互相合作一路死扛,硬是把安哥拉内战从75年一直拖到了冷战结束,而在整个80年代,苏联对MPLA的支持基本每年需要4亿美金。。。&br&&br&至于埃塞尔比亚内战,不说了,自己看图吧&br&基本上,一边的武装是这样的:&br&&img src=&/af1f1c13f4cbd71a2cf23_b.jpg& data-rawwidth=&162& data-rawheight=&16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2&&&br&另一边是这样的:&br&&img src=&/e5ec0dcbb20d_b.jpg& data-rawwidth=&160& data-rawheight=&37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0&&反正最后毛熊也被坑得稀里哗啦的。。。&br&&br&待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实苏联已经在非洲和中东各个地方都已经陷得很深了。这时候又神经质地派兵进驻了阿富汗,这下TG和美帝就坑得更欢了。美帝协助TG在新疆建了一个雷达站,信息双方共享。。。苏军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前往阿富汗的兵力调动基本上就是在兔子和鹰酱眼前裸奔。。。无数的穆斯林圣战战士在巴基斯坦(可能还有新疆)接受完美帝和TG的双重训练之后,有钱的扛着美帝的毒刺飞弹,没钱的扛着TG的56冲和107火箭炮就风风火火地杀进了阿富汗,将毛熊淹没在了一片腥风血雨之中。。。&br&&br&1989年,苏军终于撑不住了,被迫全部撤出阿富汗。。。&br&&br&同年,东欧剧变。。。&br&&br&两年之后的圣诞夜,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次日,最高苏维埃自我解散,苏联不再存在。TG取代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br&&br&以上,就是毛熊是怎样被兔子推进第三世界这个大坑,并且最后到死都一直都没能爬出来的经过了。&br&————————————————————————————————————————&br&————————————————————————————————————————&br&【结语】&br&&br&即使再过500年,历史学家们依然会惊叹于一场发生在年间的屌丝の逆袭。在国共两党对赌命运的决战中,TG在大陆获得了让人瞠目结舌的狂胜。这对于美苏而言都是一场意外——因为PRC的建立,绝不仅仅意味着一群兔子把自己的窝从鸟不拉屎的延安/西伯坡挪到了北京,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毛熊和鹰酱经过无数次勾心斗角才商榷下来的雅尔塔体系——至少是这个体系的远东部分——在一夜之间变成了渣渣。&br&&br&毋庸置疑,49年之后的兔子,堪称冷战史上最大的一朵奇葩。在冷战期间换边的选手不在少数,但是在不触发全面战争地情况下,有意无意地砸了毛熊与鹰酱无数次场子还能基本上全身而退的,基本上只有兔子一家了。&br&&br&我们很多人经常会把兔子在冷战中的角色比成天平上的一个砝码,或者是一套卡牌游戏中的一张牌(见排名第一的回答中的“冷战热斗”)。这样的设定中其实蕴含了一个假设,就是兔子不过是一把兵器,谁用效果都一样。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兔子的威力其实并不是恒定的。&br&&br&&u&所里这里有必要再点一下我们写过的结论:&/u&&br&&br&&b&&u&当兔子联苏反美时,对美帝的杀伤基本只是战术性的;&/u&&/b&&br&&b&&u&而当兔子联美反苏时,对苏联的破坏性却是战略性的。&/u&&/b&&br&&br&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br&&br&一方面,我们可以解释&u&&b&实力使然&/b&&/u&。鹰酱比毛熊更加身强力壮,结实耐艹。&br&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家大业大底子厚实的前提下,即使开局不利,美帝依然有着超强的翻盘能力,能够无数次扭转败局。纵使兔子在朝鲜和越南给美帝造成了严重的身心创伤,但是鹰酱在这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布局,其实并没有受到全局性的动摇。&br&&br&&br&而另一方面,也是更加根本的原因,是&b&&u&意识形态&/u&&/b&。冷战这个时期的国际关系,其实是由两条主线纠结而成的:一是美苏的两极对抗,二是第三世界的去殖民化。&br&本来按照原先大家商定好经过广电总局审核通过的游戏剧本,广大第三世界的玩家在成功战胜欧洲殖民者这个boss之后,下面就要进入更加刺激的一关——”完成现代化“。本来游戏最初的设定是玩家只能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升级选项中选一个,然后开始玩命互砍冲关。&br&可是兔子突然在“中苏分裂”这个过场CG之后放出了新的DLC,告诉玩家,在选择共产主义之后,你还可以在苏式共产主义和毛式共产主义两条道路之中二选一哦——而且告诉你,同为第三世界这个服务器的数亿玩家选择了毛氏升级之后,宝石经验极品装备爆率翻倍哦!&br&这下就搞得苏联很被动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政治的地方就有左右。可是本来打算简简单单用共产主义的旗号抢占市场扩大经营的苏联突然很悲剧地发现自己被夹在了两条道路中间,右边本来有个美帝,在绝大多数时候都能保持着极为高昂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嗯大家好,我就是传说中的三个自信。。。);左边突然又多了一个极左并且极富煽动性的兔子,虽然也骂美帝,可是主要精力是整天在骂毛熊走的是伪共产主义道路。更可悲的是,鹰酱和兔子除了希望自身的扩大市场,还对彻底埋葬毛熊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其实导致了&u&&b&苏联在争夺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过程中,不仅大量失血,而且还经常&/b&&/u&&b&&u&进退维谷,前怕狼后怕虎,&/u&&/b&&u&&b&无法对自身核心价值和模式进行准确定位和推广&/b&&/u&。这种悲剧局面的出现,从根源上导致了苏联在第三世界江河日下最后身败名裂,无力与美帝进行全球抗衡。这种全球性的失败以及资源和资金的浪费,使得苏联到头来对自己的制度也丧失了信心,结果落得个分崩离析的下场。&br&&br&而兔子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就不需要我再累赘地复述了吧。&br&————————————————————————————————————————&br&————————————————————————————————————————&br&答案更新完毕,感谢各位耐心等待。&br&&br&如果各位真对国际学术界是如何讨论冷战的感兴趣,可以去看我在另一个问题下列出的书单:“&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599744& class=&internal&&有哪些经典的冷战史读物推荐? - 工具书阅览室的回答&/a&”
【更新完成,欢迎讨论】这张是以前wikipedia中 Cold War 系列的题图(现在被改成了推倒柏林墙,差评。。。)还是能反映些问题的:美苏毫无疑问是冷战竞技场上的绝对主角,光鲜、亮丽、旗帜分明,既处于联合国的框架之中又游离于其外,而他们身后是庞大的北…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4815 人关注
449 个回答
294 人关注
126 个回答
2377 人关注
799 人关注
1513 个回答
245 个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