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以前的国产动画,2008年以前的 主角是三位少女,有一位大叔男主角的少女漫画辅助

自 99 年《宝莲灯》后,为什么感觉后来的热门国产动画没有了当年的轰动,也没有那么令人回味?
【知乎用户的回答(212票)】:
不得不提《我为歌狂》和上美。
干脆仔细梳理下2000年以来的一些事情吧。
传统意义上“给力”的中国,大多都是上美做的。比如《大闹天宫》、《》、《》、、《环游地球80天》、《》、《》、《》、《》、《我为歌狂》、《》、《》、《》、《东东》、《》等等。
*其中加粗的是有丰富且优秀剧本的青少年向作品*(如《隋唐英雄传》2003),下划线是传统中国学院派*(水墨技法、分镜等等)作品,斜体的是幼儿向作品*(《大耳朵图图》,至于《东东》,个人感觉倒是针对年龄面很广)。至于《鸭子侦探》,那个是中加合作的。
关于上美的历史和现状我也是局外人,有错请指正。
提起上美,往往是让人唏嘘的。60年历史,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艺术上成功,商业上失败。
一、一九九九
1999年的《宝莲灯》是上美在动画电影*(剧场版)上的出色尝试。仅仅从数字上说:1999年票房2900万,蝉联冠军直至2008年才被《风云诀》打破。*(补充:吊打同期Disney动画《花木兰》,《花》在华票房只有1000万,商业上也彻底失败。)
1、1999年8月《宝莲灯》票房最终达到2900万元,超过同期上映的好莱坞《花木兰》(1000万元)。这是国产动画片票房的最高峰。
但作为商业电影,《宝莲灯》是失败的,只能算是收回成本。
作为一件艺术品,《宝莲灯》是不讨喜的,这决定了未来3-4年上美的道路,间接影响了接下来10年中国动画的发展史。
*(接下来我有部分引用 梧桐树 在豆瓣的影评)
为什么《宝莲灯》商业上是失败的?
由国家一级师、导演常光希执导,著名电影导演吴贻弓担任本片艺术指导,著名作曲家金复载任音乐总监。该片总投资1200万,历时四年后才露面。全片前后共有超过300位工作人员参加制作。总共绘制逾150000幅动画画面、2000余幅背景,镜头2000多个全片人物近50个。在各个环节上都采取了与国际接轨的动画片制作方式,尤其在音乐制作一项上,更是破天荒打出了令人惊喜万分的”全明星战术”。为了让精美的电影画面得到最佳的声音诠释,美影厂决定邀请中文歌坛的巨星级人物担任片中三首主题歌及插曲的代言人。
1999年的1200万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大手笔*(唯一可以比拟是1965年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投资100多万拍摄的《大闹天宫》),更况且,在我国还有一种没法简单衡量价值的东西,叫做“关系”。为了《宝莲灯》,上美算是把积攒半个世纪的“关系”都用了。
当时上美影的状况是:
没奶,刚刚缓过劲来90年代,美影厂迎来了更艰难的体制改革时期。原本美影厂享受拨款,国家定价收购、限量生产,每年40本左右,动画片是10万元一本,木偶片八九万元。而90年代起,这个统购统销制取消了。美影厂断奶了。
“直到1995年上海美影厂与上海电视台合并之后才有了改善,待遇提上去了,也就没人走了,慢慢稳定下来。”朱毓平告诉记者。2.人才已经流失
1990年7月到1992年年底,胡兆洪任美影厂副厂长,经历了这一过程。“眼看着一屋子一屋子画动画的人走了,他们正是干活的人。原创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3.央视不是妈
200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视台动画部被确定为一南一北两个动漫主干基地。虽同为主干基地,央视动画部与美影厂待遇完全不同。美影厂作为企业要自负盈亏,而央视动画部获得国家资金支持其制作动画片,并享有央视这个播出平台。
但在1999年,形式已经明朗的情况下,不止上海电视台*(已经跟上美合并),央视也参与了《宝莲灯》的宣传。央视是有自己亲儿子的*(原央视动画部,现央视动画有限公司,国家资金支持,其前身制作了《梦里人》、《西游记》,后来制作了《哪吒传奇》),虽然大家都是“主干基地”,但帮干儿子干(动词)自己亲儿子总不是一个事,虽然央视也参与了《宝莲灯》宣传,但只是收钱办事,其密度明显低于亲妈上海电视台。*(一个显著证据是2900W里,上海票房就突破500W许多。)
雪上加霜的是当时上海给各地院线放映的胶片被翻印,导致盗版飞快流出。比我大的人应该都有点印象。
1200万投资,动用无数关系,大牌歌星+CV,4年。最后收回2900万。虽然看上去已经翻倍投资了,但是实际上“关系”可是不可再生资源。大牌看你上美的招牌,愿意低价陪你玩一次,干妈也勉为其难帮你做做广告,玩一次可以,玩票嘛,次次玩你开玩喜吗?
所以,商业上是勉勉强强的,是不成功的。
为什么艺术上是不讨喜的?不赘述。
「《宝莲灯》: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大片救赎之路」
1999年,上美的状况是——终于搞清了自己彻底没奶了,人才要跑光了,亲妈只在上海管用,干妈爱理不理的样子,制作的产品是商业动画电影,没钱会死的。
还好,在账面上看,从1995做到1999年的《宝莲灯》是赚钱了的。
因为关系,上美那些国字的七大姑八大姨说不出:「没钱滚蛋」。但是的确有人说过「没钱滚蛋」*(注:都市传说,未考证)。
《宝莲灯》不但继承了细腻的中国传统特色,同时也具备了十足的现代感。片头三圣母和刘彦昌相会的一场戏就首次采用了电脑三维特技。由名振业界的香港先涛(CENTRO)数码影画制作有限公司承担该制作。
比如你会觉得开场那45秒特别牛逼,因为是个不错的团队做的,后来因为经费的问题(你懂的)他们撤出了。
二、二〇〇一
更作死的是,2001年,上美重新入了TV动画这个大坑,做出了《我为歌狂》。
《我为歌狂》总投资2000万*(由上美和上海电视台联合投资,1999年开始策划)。
觉得每集投资怎么样都达不到30万。这个我也是同意的,至少作画不可能有30W的预算。毕竟2001年的30万RMB,完全可以做出不输给现在里番动画流畅度的作品了。至于这个钱是被皇军克扣了*(投资分两部分,上美和上海电视台,中间也有各层人物),还是拿去疏通关系+买音乐了,我不发表评论。
首先强调一下,《我为歌狂》不是神作,那个作画用「Flash」来形容也不是不可以。但《我为歌狂》之所以重要,主要是以下几点:
题材的特殊性
音乐、青春、校园早恋就不说了,看看当时央视的报道吧。
作为青春题材和模仿“日系”思路,这样的比较和宣传是良性的,真正看过《我》和《灌》的人也只会承认他们仅仅是都是青春题材而已。
《我为歌狂》的出现,其实是势所必然的。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被引进之后,青春励志这样一种新鲜的主题给国产动画业界以及舆论界、教育界带来了无可回避的巨大冲击,一夜之间,人们突然发现,原来动画片还可以这么拍!原来动画片的题材类型,不但不是儿童艺术这个单一的概念可以涵盖,而且也不仅仅是用魔神打斗、科幻战争那些东西可以概括的!原来动画片还能够吸引已经进了高中甚至大学的观众,为之感动,为之震撼,为之入迷而风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动画工作者们自然会产生“拍摄中国自己的青春励志片”的想法,而《我为歌狂》就因此诞生了。
应运而生,本是好事。而且在选题方面,《我》的出现具有相当大的积极意义,因为她的出现,第一次彻底打破了大多数国人心中“动画片只是少儿节目”的陈旧定见,使得国产动画片朝着青春化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不论这是多么蹒跚的一步,它毕竟是开创性的。同时,《我》大大方方地声明自己是模仿《灌篮高手》,并且敢于在动画片中涉及青少年的朦胧“爱情”等做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即代表中国动画界第一次公开表明了对日本动画片的肯定和要学习的态度,这无疑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但是,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有了学习的态度,还得讲究学习的方法才行;还有,学习的心态和目的,也都非常重要。《我为歌狂》虽然有心开创一种不同于以往国产动画的全新风格,但无论是在艺术还是在商业上,她都毋庸质疑地选择了走捷径的摹仿路子——这其实也是她当时所处的地位和环境、以及主观客观多种因素的合力使然。
——引自2005年《动漫产业》杂志
《我为歌狂》在宣传时大方承认自己受到《灌篮高手》的影响,面对媒体毫不避讳,“代表中国动画界第一次公开表明了对日本动画片的肯定和要学习的态度,这无疑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注:《宝莲灯》虽然吊打《花木兰》,但当时业内对《宝莲灯》是有批判声音的,认为《宝》学习Disney会失去的自己特色。也因这些原因,上影在《宝莲灯》上映前后从没正面回应过“吊打迪士尼”、“学习迪士尼”的话题)
但是这种宣传也给《我为歌狂》收回投资埋下了极其巨大的隐患!直接造成了其商业上的失败!
宣传定位上的失策
商业宣传(广告),用一句俚语来说,就是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从原则上来说并没有错。但是,如何“夸”、“夸”到怎样的程度才恰倒好处,却是一门大学问。显而易见,《我为歌狂》的动画片之所以受到众多观众的批评和指责,根本原因在于当初作宣传的时候,没有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定位,换句话说,宣传中把《我为歌狂》夸得太好,给了观众一个过高的期望值,因而,当观众们发现《我为歌狂》动画片这件商品的质量(即其各方面的观赏性)严重背离那个期望值之际,他们自然而然地会产生“被欺骗”“上当了”的感觉,而开始对其大加批评。笔者以前也抱着极度不谅解的态度,认为它“根本就没有按照青春动画片的艺术规律和基本要求来做”。
然而,事实上就在日本的动画片种类里,也的确存在着一种低成本、制作简单的青春动画类型,它不以精妙细致的写实绘制取胜,而依靠清新、纯美的情感故事以及天真可爱的幽默桥段来赢得观众。而在这类动画片中,《我为歌狂》许多受到批评的“偷懒”手法都是允许的,甚至也都是被大量使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歌狂》仍然获得了部分小观众真心喜爱的原因之一。
那么为什么大部分观众会觉得《歌狂》的“简直差得叫人无法忍受”呢?这其实是因为在当时,被拿来作《我为歌狂》参照物的是《灌篮高手》,而《灌高》偏偏是一部以精细写实风格见长的体育动作动画片!这样一来,制作简单、还在摸索中的《我为歌狂》就无可避免地处于绝对的弱势了——看惯了《灌高》那种几乎在每个细节上都生动入微的动画风格,《歌狂》的生硬、呆滞自然就相形见绌,成了“不可饶恕的缺点”——而更重要的是,《歌狂》的宣传口号又恰恰是“中国版的《灌篮高手》”,换言之,她是自己去拉《灌高》作榜样,以给了受众过高期望值的。于是乎,“自吹自擂”的“罪名”坐实,观众们也就“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然而,如果《歌狂》当初能够把宣传定位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那么又会是另一番光景了——可以想见,若《歌狂》在宣传中不去“高攀”《灌高》,而塌塌实实地把自己的位置摆在恰当高度的话,那么她播出后所招致的抨击会大大减少,而她的价值也会受到更多的肯定和认同,这对于其在商业上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引自2005年《动漫产业》杂志*
对产业链的巨大鼓舞和拉动作用
产业链是上美在《宝莲灯》商业上失败之后才学到的。《我为歌狂》主要是周边和音乐。
光谈音乐的话——2001年的《我为歌狂》可以跟那一年*(2001)的日本新番一战。
这是很强的战斗力了,毕竟是TV动画比TV动画,对于上美来说,没有电影熟悉。
当年日本新番列表:
ARMS神臂 棋魂 地球少女Arjuna 漫画派对 电脑冒险记数码宝贝驯兽师 厄夜怪客银河天使 花右京女侍队魔力女管家 魔法战士李维 NOIR 小魔女Doremi 通灵童子妹妹公主 逮捕令网球王子 星界的战旗 小小雪精灵 X (漫画) 少年足球 幻影天使彗星公主 (动画) 战斗陀螺最终幻想:无限热带雨林的爆笑生活 破坏魔定光神雕侠侣 (动画) 圣石小子 超能奇兵足球小将
我没有夸张。论作画,《我为歌狂》连日本1990年的作品都打不过。论剧情,有人吐槽Ta抄袭偶像剧,韩流杀马特,但跟废萌和萝卜片比还是胜一筹的,打平。论音乐,那还真是赢了。
← 我为歌狂 原声音乐全记录
当时上美用的歌手是刚出道一年的胡彦斌。不得不说,《我为歌狂》彻底捧红胡彦斌,而胡彦斌的9首曲子也是给《我为歌狂》带来了灵魂。
作为题材的动画片,音乐无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9首原创歌曲异彩纷呈,成为动画片的点睛之笔。上海艺风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上海新音乐制作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了《我为歌狂》的音乐制作工作,艺风签约歌手胡彦斌——这个被音乐教父小室哲哉钦点为“最有潜力”的18岁新晋歌手,首次加盟动画片创作即演唱了6首风格迥异的歌曲,激情四溢的高亢嗓音、娴熟的歌唱技巧加上同龄人的细腻感受,使他异常轻松而又近乎完美地演绎出歌曲的不同内涵。艺风签约组合“灵感乐队”优美的和声配合和具有穿透力的演唱,令人为之眼前一亮。两首女子乐队演唱的歌曲也由艺风公司歌舞组合“五彩精灵”担纲,仿佛演绎自己的学生生活,她们的表现同样得心应手。挟一股《我为歌狂》的强势狂风,大型电视动画连续剧《我为歌狂》原声歌曲全记录已经正式登陆。
2000年以17岁的年龄推出个人首支单曲《》,并配唱中国动漫电视剧《》相关歌曲,凭借该片音乐大碟60万的销量成为学生一族喜爱的歌手[6]。
60万的销量着实恐怖。
如果一个熟悉各种日本商业剧场版的观众,重新去看《宝莲灯》的话,TA往往会感到一种怪怪的感觉——不是指作画、音乐、CV等等,而是一些细小的地方。
沉香的斧子光秃秃的,没有花纹,也不酷炫狂拽屌。
神灯不能变形,不能合体。不能换花纹。人灯合一之后沉香没有换衣服换造型。太太你好漂亮我喜欢你啊,乳量prpr。话说那个斧子到底有鸟用?
如果让日本B社来运营,估计会变成这样:
沉香的斧子要改的酷炫。配合做玩具,出两个版本,一个是变身前,一个变身后。神灯要可以变形。最好可以和斧子合体。出几个版本的玩具,不同花纹。重新设计沉香的衣服。卖衣服。卖两个版本的。推出限量版的太太手办。不同的衣服不同版本,还有超限量的可脱版本。把后续改编权卖给文库或者游戏公司。
《宝莲灯》之所以会在商业上失败,是因为《宝莲灯》的模式是学习迪士尼的,而迪士尼拥有全球的放映市场和强大的控制产业链的能力,即使在中国《花木兰》票房只有1000万,还有其他国家可以补贴;而《宝莲灯》的问题是, 中国大陆电影市场的票房 根本没有这么大的容量。按照投资1200万*(还动用无数关系),2.5倍收回成本来看,3000万才能收回成本,2900万票房只能算是勉勉强强。算上“关系”这种无形资产,我觉得票房要上5000万才能算赚了。
2000年左右中国大陆电影市场票房,我举几个例子你们就懂了:
1997贺岁:《甲方乙方》投资600万元人民币,最终获得了3600万的票房。
2001贺岁:《大腕》 3500万
‘最主要的是春节期间国外大片登陆,使得《大腕》也面临很大挑战,因此这部片子要实现4000万的票房是不可能的。’
动画片拿到2900万票房,已经跟《甲方乙方》一个档次了,还是亏钱。想要5000万票房?做梦吧。
因此,《宝莲灯》票房虽高,但预算也高*(是《甲方乙方》的两倍),这么玩下去就算3000多万票房也只是不亏本而已。于是上美痛定思痛,准备改变思路——票房和电视台转播费不能是大头!大头还是得卖周边!
上美一出,给《我为歌狂》造势,顿时拉动了整条产业链,力道之大,甚至还可以牵动日本的一些大公司。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给你们看看新闻截图:
扩展阅读:
【敖天羽的回答(12票)】:
作为一个习惯于回忆的人,最终我还是来回答这个问题了。
关于轰动,这个问题——每年喜洋洋大电影出来的时候其实也是反复炒反复炒,几乎没有去过电影院,其次,宝莲灯时,一代阿宅们还没被养起来,现在的动画,其实有点人工分级的意思(幼儿喜欢喜羊羊,但九零后不买账,火力集中不起来),当然,秦时明月要出大电影的时候,相信期待值还是很高的——从我身边的人的反应得出,但一个阿宅没有说服力啊。九零后全民圈里的除了秦时明月,估计还有十万个冷笑话之类的,但对于纯电视机党,接触的肯定是不多的,你让一个小屁孩去看十万个冷笑话,估计他只会屁颠屁颠的说:“麻麻我要看熊出没。”火力集中不起来,自然难有轰动效应,其次是互联网发达,小时候还去去电影院,现在除非与闺蜜有约(这我也得考虑一下片子类型),否则我一般都会选择在家坐等,自然没有当初的电影院成绩了。
令人回味这个问题,题主说到:这部动画的许多台词和画面至今还记得。后来的国产动画再没有这种感觉了。
于是我终于该绕回我想说的东西了,第一是题主自己说的不怎么看,这些年越来越宅补得番越来越多之后,我连自己看过哪几部都快要忘记了,更别提台词了,但当年那些东西,看一部总有那么点味道,感觉值得回味,于是我又在看了一遍——这并不一定说动画的质量一年比一年差,看得多了,记得自然也就混乱了。
至于感觉这个问题,我小时候看《三眼童子》、《番茄十勇士》之类的也很有兴致,现在回过头来看,一是会被父母吐槽,二是实在没有兴趣看下去了,有的动画你觉得它好,一是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二是因为回忆的美化。再比如说《玩具之家》(又名老箱子与小电脑),现在真的表示非常想看却再也看不到了,可是要真的看起来,依稀记得那粗劣的3D水平,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我心中的经典之一,有些画面也很难忘记(当然一部分是因为诡异导致的心理阴影……),当年的国产动画,其实也有几类,比如《宝莲灯》、《魔鬼芯片》、《葫芦娃》之类的可能小时候看的有意思,现在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了,毕竟时代在进步,这种片都跟不上潮流了(不得不提魔鬼芯片也给我留下了心理阴影[总之小时候留下心理阴影的片还真不少]),另一类如《白鸽岛》(日本有EVA),当时看的简直看不下去,每一集都伴随着今天晚上会做噩梦的风险,但从现在看来,剧本很神,有深度(白鸽岛还是主角便当的一部奇葩)。当然,还有另一种奇葩叫做《蜡笔小新》,小时候看的津津有味,觉得很好笑,等现在……根本不忍直视,看个动画跟做贼一样,爸妈看到说:你在看蜡笔小新啊的时候一阵紧张,R18这种东西,小时候实在没什么感觉。(想到要补充一下《蓝猫淘气三千问》,给许许多多人科学启蒙啊,可是现在你回过头来看,有什么意思?)
对于答案中批一顿《我为歌狂》表示那是渣作的,至少当时我们这里并没有这个反馈,大家还各种谈论喜欢哪个角色之类的(貌似小孩子看动画总是离不开这个话题——长大了就是CP,CP的),总体而言,《我为歌狂》在当时是一代经典,从我为歌狂到秦时明月,我成了彻底的胡彦斌粉,现在在宿舍里还能谈论一下这些小时候的动画,因为小时候资源不丰富,大家看的都是电视,都是这些东西,等到现在你要是跟人谈宅圈:天使、炮姐、俺妹,这种就会有一种深深的隔阂感了,你最多只能跟他们谈谈小时候放的,《光能使者》、《哆啦A梦》之类的。
有人说,好的应该是经久不衰的,说在某个时代好这种就次了。这个就不一定了,《大闹天宫》、《铁扇公主》你觉得现在你能看下多少,但这两部是上美最辉煌,也有可能是中国动画最辉煌的时刻,手冢老师开始动画也是受了《铁扇公主》的影响,在当时,《铁扇公主》在全球引起轰动,让亚洲人更多的看到的是希望,亚洲也能做出好动画,这种就足够被称为经典了。
中国动画的炒冷饭不太好举例子,太多年没有看电视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但至少我看电视那会儿翻来覆去放的就这点,举例子还是拿日本来举,比如一些经典,幽游白书,对于八零后而言够经典了吧,而基本上大家都因为画质原因看不下去,当年只能有这画质了,没有办法,和现在的动画比,没前途,再比如说有人看了现在的动画,回过头来比幽白,不过尔尔,怎知道幽白也是一名先行者,人把路走出来了,后人觉得那个走出路来的人没什么大不了的,差不多就这感觉。
经典有时候确实需要时间和回忆去装点,但看的少的话,似乎就没什么意思了,不接触更多东西,不形成对比,不能说你心中的那个是最好,只是比较的对象少罢了。
对于有上美情节的我而言,上美本身是一个经典,也是一个悲剧(不服你来咬我呀——开玩笑)。
对于上美的了解,基本上是在偶尔看到这个视频之后:
花个九分钟看这个视频,你可以大致了一下上美有多悲剧,政策之下,上美站不起来,喜羊羊之类的片子多,也就算响应政策吧。
这几个是一起的=_=
另外有人推荐《风云决》,我记得当年《风云决》的时候,除了全明星阵容外,真没什么看点……风云决当时被喷的挺惨的。
相比之下,最早在喜羊羊围攻之下站起来的应该还是《秦时明月》吧,题主确实可以去看一下秦时,但因为政策原因,更多好片被腰斩,像这种前期大把大把砸钱砸出名堂的毕竟是少数。网络方面也只能做做月更的泡面番,但不乏良作,《罗小黑战记》也不错呀。
另外推荐《纳米核心》,制作精良。
难得写了那么多字,怕没发出去,吓死了=_=……
【知乎用户的回答(2票)】:
居然没人提最根本的原因,99年的时候离全民动漫时代还远得很,大规模看日漫这是02年宽带普及以后的事了。那年代也就看看电视台译制的动画,有钱家里还不管的孩子才买得起大批盗版漫画。出个大制作宝莲灯自然火了。
【wuchris的回答(6票)】:
题目本身立论有问题,《宝莲灯》本身也没有什么值得回味的。
99年我在上初中。《宝莲灯》上映之前至少半年就在上海各电视台展开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张信哲、李玟、刘欢的三首歌曲几乎每天在电视里翻来覆去的放。你可以想象08年放奥运歌曲的那种频度。
这对当时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形成的期望值有多高你知道么。
然后我们学校安排看了,电影开始时,漆黑的放映厅一片欢呼。
结果呢,放到一半,很多人已经想退场了。
能让小孩觉得坑爹的动画电影,当时还真的不多见,毕竟当时还是看迪斯尼之类的多。
为什么坑爹,整部片子还没有之前的预告好看,片子的节奏反映了当时对商业片的剧情把控能力的低下。从开头到高潮的剧情无聊地让人想睡觉,即使是剧情高潮也很乏力,没有任何爽快感。
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差,后来知道好莱坞商业片是几分钟一个剧情桥段,几分钟一个小高潮都计算好的,让你不会产生“这一段都好无聊啊”这种感觉,才明白宝莲灯为什么这么失败。
但是很神奇的是若干年之后,在网上,《宝莲灯》啦,著名Flash动画片《我为歌狂》啦,这些当时评价都很差的作品,居然成为了公认的佳作,甚至神作?神作什么时候这么不值钱了?
我只能认为他们说的不是动画,而是情怀。。。
【王博宇的回答(3票)】:
因为,你长大了
【薛康的回答(5票)】:
体制问题,市场问题。
知道为什么喜洋洋、熊出没、赛尔号、摩尔庄园之流大行其道?政府支持呗~投资少回报大。
你费尽心血拍了一部成年人向的动画,结果被广电局禁播肿么破?
周围孩子圈都在看熊出没,你一个人和他们聊海绵宝宝,会有共同语言么……
当然不能偏而盖全,最近有些国产动画力作即将上市,建议题主去搜一下。
还有,宝莲灯之后,《藏獒多吉》、《魁拔》水准都属上流,就算电视版的《魔角侦探》、《三国演义》制作水准也都很棒。不要以为国产动画都是熊出没之流……
【南明离火的回答(4票)】:
我认为吧,有这么几个原因。
1.国家的动画补贴不合理,动画行业想的是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得到国家补贴,而不是怎么做好动画。
2.国家对动画一些题材限制太严
3.动画行业所有的创意都是在许可范围外,至于许可范围内则完全没有好的创意,所以不要想再出现大闹天宫这样的作品了,因为这是许可范围内的作品。
作为一个观众瞎猜的。
【琪呜呜的回答(1票)】:
1.我和我的同学毕业后已经没了梦想,出去只会找最赚钱的岗位。
2.如今动画类的培训学校已经大量与蓝翔和新东方看齐。
3.广美做的短篇动画非常好看,我说了有几个人会去看?
4.中国人普遍认为动画是做给小孩子看的,动画公司领导广电领导们也是这么想的。
5.没有出色的动画片导演。
6.国家对的支持和袒护实际上是害了这个市场,没有日本和美国动画片的竞争,只需要拿出动画片时间就能拿钱,你说有几个认真做?
想到了继续补充
【杜堂正的回答(1票)】:
国产动画我觉得小时候那些特别屌啊!邋遢大王历险记、还有一堆什么数字的故事。对了,还有天书奇谭,葫芦娃、哪吒闹海!现在看来还是那么牛啊。那种角色设定,故事情节。一点不比国外的差!
现在的反而是很空洞很无趣了
【石麟的回答(0票)】:
根据《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自日起,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每天17:00--20:00,均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和介绍境外动画片的资讯节目或展示境外动画片的栏目。各动画频道在这个时间,必须播出国产动画片或国产动画栏目。
不过,根据媒体的不完全调查,有八成儿童喜欢看国外动画片,大多数表示不喜欢看国产动画片。但是孩子们的喜好似乎没有动画产业的前途重要。
我91年出生,小时候从电视上看过《阿童木》、《六神大合体》、《数码宝贝》、《铁甲小宝》、《宠物小精灵》、《灌篮高手》、《足球小将》、《九龙珠》、《光明使者》、《龙珠》、《幸运的卢克》、《四驱兄弟》、《奥特曼》、《马可波罗回香都》……
这些动画片几乎都是我晚饭后看下来的,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而目前中国为了所谓保护国产动漫,不惜闭关锁国,降低儿童审美品位,来提高国产动画收视率。
闭关锁国的结果是什么?是把头埋到沙子里做人。
是《喜羊羊》、《熊出没》红遍全国,你要是觉得智商低换个国产动画,一般还不如这俩。
何必提高国产动画质量?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可怜的弟弟妹妹们。
【北山大的回答(0票)】:
资金充裕了,思维变少了。
【银龙君的回答(0票)】:
身为一个90后,我小时候接触到的动漫大多都是日本的,不是说那个时候中国的没有,而是说中国的动漫从90年代起就开始越渐将动漫定义为儿童教育片。
直至今日,电视荧屏上的什么喜羊羊,熊出没,他们经济上政策上的支持获得得不少,单一个熊出没,政府补贴了他们40个亿,他们所代表的教育意义远大于动漫本身给人带来的艺术品的乐趣。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国产动漫,而转向喜欢漫威或者日漫的原因之一吧。
其实,中国的动漫也有不错的新作,虽说魁拔和秦时明月做的还可以,但是国产动漫已经在近几年标上了儿童教育片的定位,以至于及时出现了新作,喜爱日漫或美漫的人一时间不会喜欢上中国的动漫。更可怕的是,所谓的中国动漫多以动物或非人类的形象出现在荧屏上,这就使得儿童的学习本能很有可能走上弯路。也就会出现电视上那些让人感觉可笑但又可悲的新闻。
我并没有贬低中国动漫界在近几年所做出的付出与名誉,但是中国的动漫什么时候才能做到大人和儿童一同观赏,儿童观,大人赏,中国的动漫才算熬出头了。
【木叽的回答(0票)】:
《宝莲灯》后,为什么感觉后来的热门国产动画没有了当年的轰动,也没有那么令人回味?
首先,先不谈国内动画行业的情况。
1、你真的支持了吗?
大家观看《宝莲灯》是在电视上看的?还是在电影院看的?他们是否真正的支持的。如果你在电视上看的次数大于影院,有谁会白做一部精彩的动画给你们看。
2、是动画变了,还是你变了。
伴随着大家的成长,你不会在去低头留意地上的蚂蚁,脚边的蛐蛐,也不会没事儿的时候看看夜晚的流星...,枕边的漫画书是不是也换成了人脉手册和发财攻略。动画也一样,你不会珍惜每天晚饭时间的电视,而且,时代变了,动画的阵营早就转移到了网络上,你要不勤快的追剧,好东西你是看不到的,美剧、日剧、动画都一样,韩剧例外。
3、你真的爱吗?
动画行业现在的状态有它的原因,如果你真的热爱动画,关注动画,你会发现每年国内外的动画都有惊喜和突破,全世界的动画人这些年可都没闲着。
【孙晓宇的回答(0票)】:
我92年出生,和我同龄的人大概都记得小时候每天晚上六点半的动画片黄金档,不说数码宝贝,足球小将和四驱兄弟之类的日本动漫,单说小糊涂神,黑猫警长之类的国产动画,个人感觉也比现在的喜羊羊要好得多,看过喜羊羊之后总感觉在某些方面和铁胆火车侠类似,就比方最后灰太狼总是被打飞,然后留下一句:我一定会回来的。另外狼和羊的故事可能也会借鉴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但是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上就和猫和老鼠不在一个档次上,我觉得原因就是国产动画片定位的观众年龄太低了,给10岁之前孩子看的动画片,在情节设计上要简单的多,所以观众群体狭窄,作为成年人或者青少年也就不会买账。同样在动漫造型的设计上也偏低龄化。
之前网上有过这样一段话形容中国动画:动画内容几乎全是阿猫阿狗,所有动物都可以做主角,唯独没有人。想起大概十年前的蓝猫淘气三千问,这个动画当时看着感觉也不错,利用蓝猫淘气的探险故事,每一集讲述一个科学知识,这样也不错,但后来不知怎么就没有了。
喜羊羊在热捧几年之后也被观众所诟病。而与此同时,大型3D国产武侠动画秦时明月则取得了很棒的成绩,自09年第一部百步飞剑播出以来,现在播放到第四部,同样衍生出了天行九歌的人物外传以及大电影,动画以战国题材为背景,主人公荆天明为主线进行故事的叙述,将历史人物融入其中,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制作水准也很高,我自己就是秦时明月的粉丝。好的动漫作品观众的受众范围不要太过局限,同时,故事情节才是最重要的。
我只是个动漫爱好者,专业的东西也说不明白,希望国产动画可以借鉴经验走的更远吧
【李建坤的回答(0票)】:
小时候还看不到上海台,不过我们这的电视台播放音乐类节目,都来段李玟的
【乌啼的回答(0票)】:
为什么不见大家提起《海尔兄弟》呢!
【罗洗河的回答(2票)】:
随便说说:
其实还是不清楚为什么宝莲灯要叫美术片
现在想想这片子真是伟大 刘欢 李玟 张信哲
中国故事 完美的借力了美国电影的壳子
现在做不出来了?我觉得是迷信市场化 迷信外国体制导致的 只看见贼吃香喝辣 看不见贼挨打 美国动画我不懂 反正日本漫画繁荣景象下是有吃不饱穿不暖的动画苦力还有无数默默无闻的作者的 中国又要出名作又要时间短 这个要求就是违背艺术创作和市场规律的……
如果你们要看名作 佳作,中国只有两个方法。几个天赋异禀的家伙自己埋头创作 弄来投资来一发 或者国家斥资实心实意的像搞举国体制体育那样几年磨一剑 中国不缺人才也不缺钱 但是想要快速出佳作 无数领域都证明市场化是死路一条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题主明明说“如果有,求推荐”,又说1)令人回味2)影响力3)流传度。
你所说的流传度和影响力是什么意思,你不知道的就算是不够了吗?
结果人家底下推荐了《我为歌狂》你还觉得不符合要求,真是XX多XX
【邵峰的回答(0票)】:
谁说的,爷魁拔1、2等着看的好吧,而且3我可是期待好久了,而且每次上映满座的!基本上都是大人,小孩很少的!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来吧大叔女主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