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炮这部电影叫什么啊

cult电影_百度百科
(cult film),是指某种在小圈子内被支持者喜爱及推崇的电影,指拍摄手法独特、题材诡异、、风格异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富有争议性,通常是低成本制作,不以市场为主导的影片。简而言之,就是属于非主流领域却能在特定的年轻族群中大受欢迎的电影作品。它的另一个特点是类型多元化:、、恐怖片、、、等等各种标榜着另类和决不妥协口号的电影,都可以成为Cult电影。常常是科幻、恐怖、音乐、动画、喜剧的。
cult电影电影特征
虽然我们难以界定一部影片算不算,但从总体上分析,Cult Movie或多或少都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
cult电影价值低廉
一般地说,大片场大制作的影片都不是Cult Movie,例如《》——虽然里德利·斯哥特曾拍过银翼杀手这样类型的。看看拍《》赚翻了的当年作品《》(Evil Dead),闹鬼的小屋都是自己找的地方,有些特效就是拿只假手在镜头前晃来晃去,连鬼的吼叫都要演员来亲自上阵。
cult电影粗俗夸张
很多人不会喜欢Cult Movie,除了厌恶那种生理上的怪异外,他们发现,这些影片充满了荒唐甚至无聊的场景,简单、低级,和一般人追求的洁净、高尚、优美品位。《》以及最近的《》中,都故意模仿了五六十年代科幻片那种低劣的布景、特技,而不会像一般影片那样把过去的时代修饰的精致新鲜。最初,这种风格是由于制作经费所限,后来,却成为了一种刻意追求。以此来表示一种对商业运作、主流价值观、中产阶级品位的颠覆。几乎每部后来的Cult Movie都有模仿、致敬或颠覆的对象,尤其是恐怖片,经典的造型或者桥段反复出现,那多半是导演少年时喜爱的B级片留给他的影像记忆。
cult电影元素杂和
Cult Movie基本上都是跨类型的影片,常常是科幻、恐怖、音乐、动画、喜剧的大杂烩。科幻片的反乌托邦传统,末世情结、对机械的恐惧、人际之间的冷漠,还有摇滚乐中的叛逆思想、颓废美学、华丽风格、社会批判意识,恐怖片中强烈的视觉刺激,动画的自由表现力,黑色幽默带来的消解……这些往往被充满想象力的、随意的组合在一起,调成一杯滋味难言的鸡尾酒。
cult电影亚文化
文化/文明一词(culture)即来源于cult。Cult Movie可以看作是一种另类的、个人化的文化表现,描写得多是边缘人群,如、、或者精神上有偏斜倾向的人(例如痴迷于性与暴力)。通过与社会禁忌对抗,Cult Movie获得了一种解放与力量,而那些观众则获得了一个确认自己身份的机会。这种群体认同就跟古代的秘密教派有很强的吸引力是一个道理。Cult Movie潜在的会提供一种狂欢的情绪。西方的Cult Movie迷们总会模仿影片中的打扮,在场外表演,展示个性。
cult电影自成体系
Cult Movie中一般都有一个完整独立的世界体系,有无数的细节可供引申,这些细节多半具有强烈的暗示意义。那些fans们通过不断的探寻,强化了影片,使它越发的完整准确——就如同真正存在一样。“星战&迷们比卢卡斯更熟悉那个银河系,“大话&迷们能背出早都忘掉的台词。也就是说,Cult Movie的观众并不关心影片引申出的话题,他们只关心影片本身。因此,《》与《》再热闹,人们谈论得也只是当年的泰坦尼克号事件与二战,是爱情、战争或者人性。
另外,像《》或者“星战&,虽然有无数观众喜欢看,但是这些观众并不都能算领略到了影片Cult的一面。只有那些无数次地观看,并以品味其中的细节为乐趣的人,才真正是Cult Movie的fans。观众选择Cult Movie,而Cult Movie也选择它的观众。
cult电影引领时尚
Cult Movie一般都十分炫酷,总能带领起某种时尚风潮。当年的皮衣、长发、金属饰物、文身和易装等潮流,后来《黑客帝国》的黑色服饰,都令人们的审美观念随之变化。虽然不是主流,但往往却会被主流吸收,从另类走向流行。不过,那种特立独行的精神气质,却会随着流行日广而渐渐消失,直到下一次更另类的革命到来。
cult电影艺术性
即使有很多人非常喜欢甚至崇拜,它的电影也不能算作邪典电影。这倒不是因为不够怪异,只是艺术电影主要精力放在了思想深度以及艺术手法上,多半有明确的目的性,而Cult Movie却是玩出来的电影,是不会让你正襟危坐,仰头视之电影。
上面说的并不是什么金科玉律。Cult Movie本来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这也许正是它的活力所在。在这个日益多元的社会里,Cult Movie有助于我们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一切。它使我们有机会发掘自己内心的真相,同一些极端的感觉去唤起真实。你也许能感到,总会有一些片子,用某种方式,在某个时刻,呼唤着你。那就是你的Cult Movie。
根据字典解释,“Cult”有崇拜和迷信的意思,事实上,Cult Movie虽然某程度代表了粗陋的制作规模和另类口味,但观众对她的反应又从来相当直接,非爱即恨,喜欢它们可以是一生一世,此志不渝。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一套Cult文化和一系列Cult Movie经典作品,正如美国有《》,英国有《》(The Transpoting)、日本则有大量异色佳作,反观香港,一般观众或许对Cult电影认识不深,但事实证明,自2000年以来,本地影坛却出产了多出扬名国际的Cult电影杰作。
大多数被称为cult电影的影片,都在最初的影院放映中表现不佳,在赢得大众口碑方面。但在随后的影碟租借及售卖中会一扫颓气,创造与影院上映收入相比更显丰厚的进帐。在大多数的例子当中(但绝非全部),cult电影很难给普通大众留下深刻印象,影评人也经常缺乏兴趣。然而,推崇热爱某部电影的一小部分观影者,往往对该片表露出一种激赏。他们可能是电影迷,或电影学习者。
cult电影幕后班底
cult电影著名演员
约翰尼·德普
迈克尔·贝里曼,,,乔·达莱桑德罗,[2]
,,罗伯特·恩朗德,文森特·普莱斯,明克·斯托尔,,
cult电影导演展示
,,,拉尔夫·巴克什,,,[3]
约翰·卡朋特,,戴维·克南伯格,布莱恩·德·帕尔玛,
蒂姆·伯顿
埃贝尔·费拉拉,杰思·弗兰科,,克里斯托弗·盖斯特,霍尔·哈特莱,,劳埃德·考夫曼,,,罗斯·梅尔,保罗·莫里西,比尔·普莱姆普顿,,乔治·罗梅罗,约翰·塞莱斯,雷德利·斯科特,,约翰·沃特斯,,泰利·茨威戈夫
cult电影电影展示
cult电影第一部
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经常被认为是第一
部“cult电影”。这部影片结合了科幻小说和恐怖影片的一贯手法,并同时囊括,乱伦,等元素 -- 以上种种,被融合在一部以音乐剧为表现形式的电影当中。1975年上映时,影片吸引到了不多的一点注意;但一两年后,通过一些剧场的保留剧目午夜场放映,该片的爱好者们开始渐露头角 -- 他们模仿电影主角的穿着,并“实时参与”影片的放映(例如,一到婚宴镜头时,爱好者就抛洒幸福米)。
票房成功之作
在众多cult电影中,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属于一部另辟幽径而在票房战役中幸免于难的片子。象上面提到的rocky horror,还有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4]
, pink flamingos(), female trouble(), the hills have eyes() 以及eraserhead(),则是通过“重新放映”的方式在cult电影名单中争得一席之位。对于院线而言,这类片子重放的租用价格要比首轮放映便宜,这正好和深夜观众人数减少的特点相吻合。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不少拥有常备剧目的电影院因为影院所有权及发行等问题而后继无力。
有线电视及付费电视台的存在也为cult电影地位的提高添砖加瓦。blade runner()虽然没能达到公映的票房目标,却成为了早期hbo及付费电视台的热播宝贝。office space(),half baked()等因为在节目中再三播放,而被大众认识。
票房失败之作
由于口碑较佳而使影碟租借的热度直线上升,从而实现了票房损失的曲线自救。而fight club()和mulholland drive(),则在dvd销售方面赚得相当可观的收入,比院线上映的收益更好。同时,与一般电影相比,cult电影在电影科技发展早期,更有可能被新颖的影象技术选择来实现放映。
虽然所有流派的各类型电影以及情节套路都有可能成为cult电影,但由恐怖电影及科幻电影类别派生的cult电影拥有一个巨大的数目。这可能基于此两类影片爱好者的热爱探究自然万物的本性。cult电影一般拥有非常规性的情节,奇异的幽默感。那些偏离时下流行电影创作轨迹的影片,很可能就是纭纭cult电影中的一员。
很多具有重要意义的cult电影,都是独立制作的;创作人员压根儿就没指望得到大众的赞赏。这里说的包括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easy rider(),pink flamingos,eraserhead 和 slacker(懒虫)。另外一些cult电影则拥有知名电影工作室的支持;不过这类cult电影放映时基本上赚不了钱,和那些电影工作室的典型作品大相径庭。blade runner 和 fight club就属于此类。很罕见地,也有某部电影一方面是主流制片厂的大投资制作,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影片,但同时也在cult电影名册中榜上有名—— 激赏和追随这部片子的小部分爱好者被包含在大众当中。这样的片子不多,例如“2001年太空漫游”,“出租车司机”和“系列”(the star wars franchise)。
cult电影电影集合
得克萨斯链锯杀人狂、matrix、the big lebowsky、napoleon dynamite、sideways等。
《看电影》杂志评选的100部CULT电影[5]
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经常被认为是第一部“cult电影”。
001《》2004[6]
002《筋疲力尽》1960
003《》1968
004《怪物史莱克12》2001
005 《断背山》2005
006《》1979
007《华氏911》2001
008《变色龙》1983
009《》1970
010《暴力史》2005
011《罗拉快跑》1998
012《1》1996
013《绕道》1945
014《精神病患者》1999
015《》2003
016《邦妮与克莱德》1967
017《英雄》2002
018《奇爱博士》1964
019《腰椎穿刺》1984
020《银河漫游指南》2005
021《东邪西毒》1994
022《》1980
023《不法之徒》1986
024《阿尔伐城》1965
025《僵尸肖恩》2004
026《黄土地》1984
027《天生杀人狂》1994
028《》2003
029《浮士德》1994
030《蓝丝绒》1986
031《》1948
032《》1988
033《》2006
034《》2000
035《》1994
036《冰雪暴》1996
037《》1998
038《》1969
039《买凶拍人》2001
《大丈夫》2003
040《南方公园》1999
041《》1999
042《》1992
043《》1955
044《》2001
045《》1996
046《》1972
047《》1994
048《》2003
049《》1967
050《看上去很美》2006
051《锅盖头》2005
052《蝶变》1979
053《诺斯费拉图》1979
054《》1999
《搞鬼小筑》2001
055《圣诞惊魂夜》1993
056《改编剧本》2002
057《》1999
058《谋杀绿脚趾》1998
059《》2005
060《》1985
061《妖夜荒踪》1997
062《江湖告急》2000
063《》1975
064《三更1 回家》2002
065《杀人回忆》2003
066《死亡之地》2005
067《超人特攻队》2004
068《傻瓜入狱记》1969
069《》2002
070《矮子当道》1995
071《黄昏清兵卫》2002
072《猎人之夜》1955
073《》2005
074《洛基恐怖秀》1975
075《杀死比尔12》
076《》1987
077《幽媾》2003
078《》1961
079《穷山恶水》1973
080《对话》1974
081《五道电影难题》2003
082《王牌罪犯》2000
083《》2005
084《太空英雌芭芭丽娜》1968
085《》1972
086《丘吉尔的好莱坞生活》2004
087《整九码》2000
088《大闹广昌隆》1993
089《》2002
090《生化寿尸》1998
091《》2001
092《》2003
093《戏外有戏》2005
094《》1996
095《》1990
096《》2000
097《爱与死》1975
098《老虎爱用炸弹洒香水》1965
099《鬼饭店》2004
100《》2005
101《》1992
.时光网[引用日期]
.豆瓣[引用日期]
.维基百科[引用日期]
.豆瓣[引用日期]
.豆瓣[引用日期]
.豆瓣[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其实要看懂《布达佩斯大饭店》有点难,因为它确实太欧洲了,虽然出品在美国。但是看不懂就是看不懂,就不要东说西说装逼卖笑误导群众。扯犊子扯够了,就该来点实用的。我知道自己先喷了人就难免被喷了,但是哪怕分享里遇到一个看得懂这些文字的朋友,也就算是朝闻道,死而无憾了。文化背景整部电影除了向大师致敬就是在隐喻。如果说简单的把它归类为喜剧、悬疑、冒险、剧情,就太肤浅了。其实这更像是纪录片、历史片、文艺片。纪录片记录的是刘别谦、希区柯克(存在争议)、罗西里尼、卓柏林等人留下的经典电影手法,历史片记录的是欧洲文明衰落这一精神内涵,文艺片文艺的是色调和风格。 要搞清楚它的文化背景,其实不得不提到两个人—— 瓦尔特·本雅明,史蒂芬·茨威格。茨威格就不说了,原著作者,简历就太长了,挑几个简单而至关重要的特点来说:他是奥地利流亡作家、犹太人、欧洲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受到纳粹德国迫害,最后在巴西自杀身亡。《布达佩斯大饭店》其实讲的是欧洲传统文明的衰亡史,具体一点讲,其实讲的是犹太人的流亡史,更细化一点,讲的是茨威格离开逐渐衰亡的精神家园,心碎而死的自传。瓦尔特·本雅明,德国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评论家、“欧洲的最后一位文人”,流亡作家,受到纳粹德国迫害,最后在西班牙自杀身亡。 他为什么重要我不知道,但是在欧洲文科学术界,反正总是把他奉为大神的。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随想录》中哀叹传统讲故事技术的消亡。 《布达佩斯大饭店》用了四层讲述结构,始终呈现的是一个身临其境的讲故事的过程,一个故事离不开一个讲故事的人和一个听故事的人,还有他们同时所处的环境。这是在向本雅明的思想致敬。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随着工业化深入,世界大战,纳粹崛起,凡是和人文关怀,人道关怀,实用关怀的东西迅速衰亡,理性,集权,现代化,快餐化的东西在崛起,欧洲这块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被铁蹄蹂躏,精神强奸,物质上发达进步了,但是传统消亡和丢失,人性也在淡漠。人们习惯了人云亦云,不再用心品鉴文艺,就更谈不上思考和探索了,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一场华丽的演讲就可以让无数狂热信徒走上战场,也导致了那些有良知的作者们痛心疾首,本雅明和茨威格的自杀就是一种殉道。但是在战争年代,这些人都还想得到不断写东西,想得到哀叹和自杀,这就很了不起了。有时候我们感叹自己出不了有深度的东西,不能只怪作者和体制,而是整个土壤的养分和逼格就不够,然后又不求甚解。就拿张冯二导来说,拍专业了你看不懂,没票房,拍浅显了你说人家低俗。不过喷归喷,对姜文、陆川、宁浩三位大神的杰作,还是要膜拜的,人家已经学会了玩让你一知半解的擦边球。在有了小说、报纸、电话、电报、电视的时代,人和人的关系被媒体取代了,人们把自己藏在麦克风的后面,交流减少了。相比起神话、史诗、童话的传播方式和环境,以前作者和听众聚在一起讲故事的现实被改变。过去一个故事需要大家聚在一起,口口相传,这个过程需要融入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的共同经验,而在现代化以后的世界,一个孤立的作家,在他与世隔绝的阁楼里面没有感情的量产作品来满足一个群体的需要。实用关怀逐渐消失。随着实用关怀的消失,欧洲文化的精神支柱也就倒塌了。隐喻分析《布》这个名字,让人以为故事发生在匈牙利,虽然匈牙利酒店业是很发达,一万福林就可以租一套别墅来住,但电影内容似乎和匈牙利没有关系。电影取景是在德国,原著隐喻是在1918年到1938年之间的奥地利。奥地利,小巴黎,欧洲的文化艺术的心脏,欧洲精神和思想的摇篮,也是希特勒“水晶之夜”排犹杀犹焚书坑儒的地方。故事的场景就是小说作者茨威格本人的祖国。如果考证一下历史原因,大家都知道1918年以前奥匈帝国并未解体,是由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及其它国家和地区组成的。第一次上火车检查古斯塔夫他们的爱德华·诺顿饰演的警察穿的制服立领,颜色为地灰色,区别于德国原野灰或者黑色制服,但是枪套,背带,胸略,肩章却是普鲁士式的,卫兵使用的步枪是毛瑟98k,筒形帽是普鲁士军人的传统,上面搞个狐狸就纯粹是卖萌了。他们代表着旧奥匈帝国或者奥地利奥地利共和国。奥匈帝国皇帝卡尔一世和高级军官,地灰色军服,筒形帽,绑腿,军靴,高领。奥匈帝国皇帝卡尔一世和高级军官,地灰色军服,筒形帽,绑腿,军靴,高领。毛瑟步枪毛瑟步枪这张图片左上角挂着一个画像,有夸张的胡子和一个鹰形领章。哈布斯堡家族纹章是黑色双头鹰,这个距离看不出来是双头还是单头,但是配上胡子,就可以和如下几个奥匈帝国重要历史人物对比。这张图片左上角挂着一个画像,有夸张的胡子和一个鹰形领章。哈布斯堡家族纹章是黑色双头鹰,这个距离看不出来是双头还是单头,但是配上胡子,就可以和如下几个奥匈帝国重要历史人物对比。费迪南大公费迪南大公弗朗茨·约瑟夫弗朗茨·约瑟夫相比之下,后来战争爆发封锁边境时上车检查的士兵是清一色的德军党卫军装备,山型双扣帽,帽徽是个II,现实里这个II是绣在德国国防军中下级军官的领章上的。占领饭店以后,挂巨幅国旗,带袖章,只有纳粹有这个习惯,电影上旗帜和袖章是ZZ图案,纳粹是SS,或者卐字,按照希特勒自己的解释,SS,卐都是双闪电,那么ZZ,不就是更直接的隐喻双闪电么?导演明明可以直接挂出卐字旗,却不这样做,明明可以写《维也纳大饭店》或《贝希特斯加登大饭店》,却要转移到布达佩斯去,这就是欲盖弥彰。电影中的大堂经理,古斯塔夫,是个深受金发、富有、年长、敏感、虚荣的顾客欢迎,用自己巧舌和身体去满足他们的角色。古斯塔夫被打骂的时候自己也说,他自己不是同性恋,倒可能是个双性恋,这也是在暗示他的工作是满足所有人精神上的一种需求。而他满足的对象,是这个社会的精英贵族阶层的男男女女。这其实就是茨威格的自画像。二战前,茨威格是深受奥地民众欢迎的作家,他的作品有深度的实用、人道关怀,所谓关怀,简单地说,就是和社会及传统有很积极的互动。这种文化上的互动,在电影里被用一种能够被所有人理解和接受的庸俗的方式反映出来,大俗大雅,这也是实用关怀和人道关怀最好的体现。《苹果男孩》被定义为一副给古斯塔夫引来杀身之祸的价值连城的名画。这幅画是遗产,是欧洲贵族留给古斯塔夫的财富,是靠他细致入微,体贴热心的服务劳动所换来的。苹果在圣经中是欲望之果,禁果,而在欧洲古老语言修辞中,也有劳动回报的意思。这幅画的隐喻是要表达整个犹太民族精打细算,左右逢源,从耶路撒冷撒向全世界,逐渐继承了欧洲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是他们应得的。而此时此刻,死者的儿子,家人站出来了,一个只关心财富,整理遗产很多天才发现画已经丢失了的实用主义者,他暴虐,疯狂,粗鲁,无视法律和契约,修改遗嘱,谋杀律师,追杀证人,但是对遗产却又有着变态的依恋,这像不像希特勒呢?作为同一文化的继承人,他想占有祖先的所有遗产,但是却完全没有继承到其精髓,同时撕毁停战条约,穷兵黩武,屠杀犹太人......偷到这幅画以后,在列车上,古斯塔夫曾对Zero说,我要死在这幅画下面,你看得出来我和画上那个男孩多像么? 这不是玩笑,而是导演的暗示,暗示古斯塔夫自己就是犹太人,而苹果就是他应该继承的遗产和财富。然而分秒之后,他又说,我考虑把这幅画卖掉,这就是犹太民族的真实写照,从《出埃及记》,到《辛德勒的名单》,都表现出犹太民族太过于精明富有而遭到全世界的排挤的苦难现实,财富带来的是妒忌和迫害,使他们没有安全感,一直在逃亡。一定要注意看画面上几个重要细节:1.男孩的头发是金色的,是个斜分头。再看古斯塔夫。请对比鬓角、发际线、眉毛、耳朵还有脸部轮廓。2.男孩的衣袖是红色绒布材质,再看古斯塔夫。3.画是插在火车浣洗台上的,照理说这里是一面方镜子,画应该挡在那个镜子上,但是改成了画插在了一个小圆镜子后面,而镜子里面反射的是Zero躺在床上说话的镜像。从图像构成上说,Zero的头盖在了这幅画上,圆形加方形,很不和谐。从拍摄手法上说,一般对话镜头,导演切一个镜头给Zero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在那里挂一个镜子破坏那幅画的完整性,而且在这一个桥段里的其它和苹果男孩无关部分,是切了镜头的。唯独这里很蹊跷的让两个人通过镜子对话。实际上,现实距离里,躺在床上的Zero不可能以这种造型出现在镜子里,而拍摄的时候,这个小小的圆形画面也一定是后来加上去的,因为这个地方应该是摄像机机位的镜像,而摄像机机位这个位置无法真正躺下Zero。这座老式火车显然是道具,道具是为拍摄服务的,随便做一个标准车厢就完了,没有必要在圆镜子这种小细节上下功夫,要知道,在这里加一个Zero的头,对操作性是有要求的,所以,导演几经周折加一个Zero的头在苹果男孩上,不是随意而为。如果从镜头语言上来考虑,导演现在用的是Zero的第一人称视角,但是实际上银幕背后使用这个视角的人是观众。所以,我给一个合理的逻辑: 注意看这里整个空间结构——古斯塔夫面对着Zero说话,Zero不在画面里面,画面里的Zero面对着镜子,镜子上的Zero在说话,面对着银幕,银幕背后是观众,光线呈W型反射,暗喻叙述关系,古斯塔夫对Zero说,Zero对观众说。通过银幕,古斯塔夫跨越了四层时间和空间,跨过了口授,转述,书本,电影四层空间在和我们对话!同时提供一个暗示,古斯塔夫手上是空的,背对着画面,只有Zero和画在一起。十字钥匙结社一章十分有趣,古斯塔夫一个电话,全世界各地的酒店同业者就第一时间,不惜代价,义无反顾的来帮他。这不得不让人想到蔷薇十字结社、郇山隐修会等,都是秘密结社,都是分布甚广,都是能力通天,都是内部成员之间有求必应。这是典型的犹太人结社。这一章即是描写茨威格被纳粹迫害逃难途中受到同胞接济和帮助,也是描述犹太人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原因。现实中,茨威格是在巴西自杀的。然而电影中,古斯塔夫是在火车上怒斥纳粹,被枪毙在冰冷的荒原里,茨威格和纳粹叫板了一生,何尝不希望勇敢的站出来和他们抗争到底。但是现实里他没有勇气这样做。而电影里就不一样了,有传承人,见证人ZERO,古斯塔夫要把这个种子保护和延续下去,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也许,这是经过艺术加工后,茨威格最最理想的结局。德米特里家的打手是个牛高马大,少言寡语,出手残忍,效忠主人的令人不寒而栗的男人,其戏剧形象就像弗兰克斯坦(科学怪人),或者《007》里面的钢牙。他的戏就只有一个内容——追杀,杀人不见血。直到最后雪橇追车一幕,才让人想起点什么,他停好摩托车,竖起雪橇,以几乎是军姿的方式站在原地喝威士忌。皮衣,军姿,杀人不眨眼,愚忠,恐怖,执行命令不动脑子,就是德国军队的写照,尤其是党卫军或者盖世太保的写照。悬崖上垂死的古斯塔夫说到:“你这个可悲的怪胎”,“毛瑟枪咔塔上膛,军官欢喜呼喊” 这就是在说德国军人了,要不然他怎么不说中正式、加兰德、莫辛纳干或三八大盖咔塔上膛?最后一章酒店里的枪战简直就让人忍俊不禁了,从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站位和手持的武器,就能看出隐喻.最开始是德米特里冲上楼,看见了古斯塔夫和Zero,然后给了个正面镜头,迪米特里身穿黑色风衣,手腕上别着双闪电袖章,以一个很嚣张的姿态吼道:“苹果男孩”在哪里?这像不像希特勒一九三几年时候的叫嚣?然后古斯塔夫来了句:“管你屁事。"于是迪米特里说:“我要把你打个希巴烂”。他从脚底掏出一支枪,此时导演对拔枪,上膛,举枪,射击四个动作给特写,强调这是一把PPK。拔枪射击是个很简单的动作,导演切到特写,就意味着要增加剪辑量,改变机位,多此一举的目的就是要突出这支枪。卡尔·瓦尔特兵工厂的PPK(卡尔·毕而瑟)是二战时最著名最先进的手枪,纳粹党于1931年夺得政权后,由于该枪械轻、小,便于携带,性能杰出,主要配发给高级将领,非作战参谋人员,盖世太保等或者赠送给外宾。虽然我们看到很多二战题材的电影里德军军官使用最多的是鲁格P08或者P38,但那是作战人员用的武器,而PPK更有身份象征的特点。PPK,国产零零七也用的是这个。PPK,国产零零七也用的是这个。接下来就是武器博览会了,一个武器代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阵营。先是德米特里对面走廊右1房间冒出来一个人,探头观望,此时他拿的枪看不清楚,但是他大吼一生:”放下你的武器!“ 然后开枪掩护古斯塔夫。然后德米特里身后右边出来一个人,手持毛瑟盒子炮,不由分说就站在他身后和他一起开枪。毛瑟盒子炮俗称驳壳枪,一战德国军警制式装备,后来被鲁格P08取代,二战时毛瑟主要出口给德国的盟国和仆从国,亦出口过给蒋中正以换取中国的稀有金属。在西班牙内战中也大量使用。这三个人之间的枪战可以让人联想到二战爆发前国际纵队寡不敌众对抗西班牙弗朗哥政权以及法西斯政权。他们的枪声很快迎来了三个大家伙——接下来的三个人都是特写,很有意思,第一个人端着一把夸张的长弹夹波波沙,先出来的是枪,然后才是人,他并没有开枪,而是站在那里观望。这明显就是在影射老毛子。如果一把枪不能证明他的身份,那么注意他的胡子和发型,斯大林也留着这样性感的胡子,头发从正上方,左边,右边朝后梳,是个“背头”。约瑟夫·斯大林约瑟夫·斯大林波波沙PPSCH41,弹鼓,弹夹波波沙PPSCH41,弹鼓,弹夹汤姆森,弹鼓,长短弹夹汤姆森,弹鼓,长短弹夹《拯救大兵瑞恩》中美军持汤姆森《拯救大兵瑞恩》中美军持汤姆森历史照片上苏联海军持波波沙历史照片上苏联海军持波波沙这种长弹夹的波波沙是二战后期简化设计之后才有的,三十年代肯定是还没有出现过的。不过这样也好跟汤姆森区别开,因为代表美国的汤姆森冲锋枪这时候就带着一个巨大的弹鼓。二战爆发前,斯大林干了件大事,就是和希特勒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借此蠢蠢欲动,瓜分波兰,文艺青年们可参考《卡廷惨案》。图上这壮汉显然是一副端把大枪把自家挡住,再看看有没有好处可捞的神色。然后是拿着一把左轮手枪的眼睛哥,这把枪不是韦伯利就是恩菲尔德,二战时只有英军军官使用左轮手枪,但也出口给苏联和美国。二战早期美军还停留在一站热带战场战术指导方针上,武器是英式的,服装为沙漠黄色,头盔为炒菜锅,枪支为恩菲尔德,参战后适应局势需要自己开发斯普林菲尔德、汤姆森、加兰德、柯尔特。关于人像,还是看胡子和头发,给张西奥多·罗斯福的照片。西奥多·罗斯福西奥多·罗斯福有人说二战美国总统是他弟弟富兰克林·罗斯福。首先,本片时间段不是二战,是一战以后,二战之前,此时承上启下者是威尔逊。西奥多·罗斯福生于日,卒于日。里之所以要影射老罗斯福,是因为他在任的时候搞的美西战争,是一战前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改变格局的征兆,也代表美国作为新一代列强加入到世界权力格局重建中。最后出场的家伙手握毛瑟1910或者毛瑟1934,该型号为毛瑟手枪袖珍版,主要在一战被美国大量进口,但是作为跟班,意大利、西班牙也想有一杯羹。但是画面上这个人肯定不像墨索里尼,比起西奥多·罗斯福他又没有眼镜,比起弗朗哥他的发际线又太矮。直到参考了张伯伦的照片——额发从左向右梳,两鬓发白......张伯伦张伯伦是英国前首相,但是这位仁兄为什么拿着一把德国制造的手枪?答案应该很简单,因为张大爷就是屁颠屁颠跑去跟希特勒媾和签署绥靖合约,出卖中欧国家利益的代表人物,那么希特勒送他一只枪打自己人,不足为怪。每个人拿着不同的枪在走廊里对射,导演肯定是别有用意的。结构分析该片的结构分析,也不是用简单的线性结构或者乱入结构就可以概括的,和它的配乐一样,这个结构具有极强的中、东欧洲风格,因为本雅明和茨威格都受到这种影响。本片是回字形,或者套娃结构。开篇出字幕,特别提示要用指定屏幕尺寸观看,这是提醒观众,我们看到的是第一层——电影的叙事。信息发送者是导演,接收者是电影观众。屏幕尺寸尽量接近故事发生的年代,避免叙事脱节。然后影片开始,一个抱着书的女子走近作家的雕塑,电影结尾也以此收尾,这是套在第一层里面的第二层,提醒我们,我们看到的是小说的叙事结构。信息发送者是写书作者,接收者是读者。然后作家开始讲故事,讲一个他亲赴故事发生地点,和还活着的Zero交流的故事,最后以作家自述结尾,这是第三层,是作家亲自口授自身经历,信息的发送者是写书的作者,也可以说是他的书或者自述、自传,但是不同于第二个层次的第三人称视角,这里是第一人称视角的。这一层也可以和上一层合并。然后是Zero和作家在酒店,向作家讲述他和古斯塔夫先生的共同经历,以Zero在酒店乘电梯离开回房间为结尾。这是比较核心的一层,是Zero和作家面对面,亲自口述的自己和古斯塔夫经历的叙事结构。信息的发送者是Zero,接收者是作者,但是作者也加入了自己对Zero的评价和内心语言,也算是参与到了故事的加工过程中。最核心的是Zero向作家叙述的内容,是他和古斯塔夫亲自经历,一同用生命书写的故事。一层套一层,都给出了完整的开始和结尾,中间有穿插,但是原理不变。直到最后电影院亮灯,观众离席,这一层层叙事,才像洋葱切面一样完整再现,导演的讲述才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演员阵容整部戏是大腕云集的,演员阵容已经强大到了变态的地步。古斯塔夫扮演者,拉尔夫·范恩斯,他是《英国病人》中忧郁的历史学者,是《汉尼拔红龙》中变态内向的连环杀手,是《哈利波特》中邪恶的伏地魔,是《辛德勒的名单》中冷血无情的集中营司令,除此以外,还扮演过无数经典角色,两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大反派德米特里扮演者,阿德里安·布劳迪,《钢琴师》里面失魂落魄的犹太人,《1942》里面忧心忡忡的白修德.......仅凭他往哪里一杵,那时而阳光,时而清朗,时而忧郁的外表就可以赢得一片赞誉的奥斯卡史上最年轻得主。警官亨克尔斯扮演者,爱德华·诺顿,《面纱》里不善言辞的生物学家、羞涩丈夫,绿巨人,搏击俱乐部里的人格分裂......作家,扮演者裘德洛,《兵临城下》里的瓦西里,《人工智能》、《冷山》、《大侦探福尔摩斯》.......打手乔普林,扮演者威廉·达福,《蜘蛛侠里》情感丰富的大反派,还有《野战排》、《生死时速》、《英国病人》.......管家瑟吉,扮演者马修·阿马立克,被某大导演称为法国最会演戏的人。律师科瓦奇,扮演者杰夫·高布伦,由于他特别喜爱扮演稀奇古怪的角色,所以经过胡子,眼镜,皱纹的修饰,你绝对想不起来他就是当年《侏罗纪公园》里那个帅气的歌星,然后还曾用《天煞》、《变蝇人》这些科幻恐怖片把观众吓傻。监狱黑帮老大,哈维·凯特尔,经常就来点老大或者组织头头的角色,例如在《低俗小说》、《落水狗》这些剧里面他就已经把有点点背的黑帮小头头这个角色演烂了。除此还有《坏中尉》、《出租车司机》、《汉尼拔红龙》......数不胜数。女演员,还有新人暂且不提,仅凭这帮外貌协会、超级大腕、老戏骨,就已经超值了。他们每个人戏份都不多,但是都发挥出自己最佳的水平,比如说爱德华·诺顿的严肃公正的研究者仲裁者形象,拉尔夫·范恩斯的绅士形象,阿德里安·布劳迪的神经质的形象,裘德·洛的真相调查者的形象,哈维·凯特尔的混子长老,黑帮前辈形象,威廉·达福残忍狡诈的形象被发挥到极致.......指导思想其实就是一个逃亡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再安排四层空间,无数大腕来演绎?这就是在向传统讲故事的技巧致敬了。在这里要普及一点关于讲故事的基本知识,电影叙事和文学叙事是分不开的,西方文学发展演化过程基本上是神的神话——英雄神话(史诗)——古典时期(戏剧)——中世纪(教会文学、建筑文学)——文艺复兴(小说戏剧诗歌)——启蒙运动(小说)影响下的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资产阶级崛起影响下的现实主义——技术革新影响下的短篇小说——电影——新闻——结构主义,相对论,反传统,自由化,全球化运动影响下的现代、后现代。最早的叙事是口述的,在一个部落或者族群里,一个德高望重的人给自己的族人讲故事,然后族人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帮助讲故事的人完善他的叙事。举个例子,土著人出去打了一头大象带回家,家里人坐在火堆边听猎户讲述狩猎的曲折经过,猎户说:“妈的那个大象当时拱了老子五下”,旁边的小孩说:“不对,我看到它拱了你七八下,你当时太猛了.......要不是我顶了它小JJ,说不定你就被踩死了。”猎户说:”对对对,我给忘了,记下来记下来。“然后他们用他们的油手在岩壁山画一只大象,再画几个娃娃,然后按几个手印,遇到饥荒灾难了,就看看这些壁画打打气,祈祷祈祷。到了古典时期也就是古罗马,古希腊时代,有了剧院,按照先贤的定义,一个好的国家就是要能请老百姓看戏,吃面包。那时候一场戏可以持续一天,讲究三一律,即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角色在一天内发生的事。此时叙事顺序是线性的。而观众也是在现场,和表演者在一个环境里完成叙事过程。但是此时参与性要减少一些,表演得不好,观众可以在舞台下扔无花果核,橄榄核,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打岔表演了。可是观众还是和演员面对面的。场地,布景,音效,服装,这些触手可及。中世纪的时候创作权利在教会,罢黜百家,教会在羊皮卷上抄写圣经经卷,但是老百姓是不大看得懂拉丁文的,所以教会就盖很多大教堂,用大量雕像和圣像画作为修饰宣扬宗教典故。所以进教堂看圣像画和雕像的时候,也是按照某种时间空间顺序。而更多的时候需要弥撒或者祷告活动,神职人员和信徒一起完成故事讲述。中世纪是黑暗的,信徒不可以亵渎圣宗,连私自抄写和印刷圣经的权利都没有,此时唯一留下来的信息载体就是教堂建筑。信息传递方式是被动式的。不过读者如果不接受,不赞同和不了解,就只有被烧死,所以也带有一点胁迫性质。但总的来说,中世纪对文化的传递,叙事结构的发展是起阻碍作用,所以是黑暗的。文艺复兴之后人性得到解放,由于复兴借用的是古典形式,反的是中世纪风格,所以也尊重三一律和古典风格。这个时候戏子,游吟诗人受到推崇,在小说,史诗,英雄传记的基础上,戏剧盛行。在此之前所有的叙事顺序基本上都是线性,大不了有点在插叙,倒叙上的突破,文艺创作要严格遵守这个规矩,否则在业内人士看来不是个性,而是“二”。而传统的讲故事讲究三个要素,讲故事的人,听故事的人,共同参与的环境和氛围。读者可能还记得一些场景:小的时候,睡觉以前要请爸爸妈妈讲童话故事,讲的时候,自己要提问题,爸爸妈妈要编答案来解答。而且很多电影里爱放这个镜头。或者一个酒馆里,监狱牢房里,一群人围在一起,听一个人叙述。然后总有一个人冒出来说我不信,于是讲述者要跟他沟通,来说服他。可以参见莎翁著作,塞万提斯,洛佩·德·维嘉、《海上钢琴师》。《肖申克的救赎》等。这些才是最有魅力的传统叙述。启蒙运动之后,文艺创作为宣传思想服务,要用有限的资源,尽量多的辐射,改变人们的思想,所以讲求效率,要么以大部头的小说深深打动读者,要么以简单的小册子广泛宣传阶级思想,以《常识》为例,一本小册子,掀起一场大变革。而随着印刷工业的进步,有了报纸和小说以后,叙述者和观众被割裂了,尤其是有了胶卷和照片以后,文字叙事的功能逐渐被图像代替,所以需要花很多文字来描述的东西被一张照片或者一段胶片所代替,小说开始变短,出现短篇小说,而短篇小说又出现在报纸上成为新闻报道和评论,叙事上浓缩到只要把5W讲清楚就可以了,评论上浓缩到引经据典一阵见血。节奏越来越快,结构越来越清晰,内容越来越单薄。叙述者埋着头自顾自的写,观众抽奖似的拿着作品看,他们之间的交流渠道局限为一些评论论坛和期刊,就连这都还是间接的方式。在一个叙事过程中,叙事者和观众不可以再交流经验,共同加工。这就是传统讲故事技术的衰亡。近现代出现了相对论,平行空间理论,这个对文艺创作影响很大,既然科学证明空间是平行的,可互相穿插的,那么时间也可以。所以在叙述顺序上出现了平行,乱入,倒叙,插叙,等。一些人发现原来玩结构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感觉。而之所以现在稀奇古怪的结构越来越多,是因为在画面上已经没有可挖掘之处了。因为已经3D了。说回来3D的目的也是为了观众更加身临其境,融入剧中。而不是为了单纯的满足享受欲望和感官刺激。隔着一个屏幕,电影作者无法和观众交流,所以天然的被局限起来。而《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导演编剧最伟大之处就在于,即使隔着屏幕,用现代的科技手段,也能带着观众进行了一场传统意义上的叙事。广播电视传媒对传统讲故事的技术是一种极大的冲击。在多快好省的年代,读者能读帖子就不看小说,能看视频就不看电影,因为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无法让我们再有那么多时间去体验完整美感的酝酿过程,反而习惯了感官上的无脑刺激。因此文艺创作人员们能把一个故事讲简洁明快了,就尽量不搞复杂,观众也没那个耐性,据统计近半个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中剪辑镜头的使用量已经超越长镜头使用量的上百倍,只有眼花缭乱高大上的音画,才满足得了观众的胃口了,而这就好比饮鸩止渴,阀值调高了,技术革新又跟不上,作品没有了灵魂,只有靠技术来包装,电影院就难以再座得满了。然而本剧导演却不厌其烦的耗费那么多胶片,使用那么多演员来重复这个故事,这即是在勇敢地缅怀我们已经丢失的传统和习惯。大家已经习惯了吃快餐,很难满足于咖啡和下午茶,导演不得不用牛叉的卡司把大家的眼球震住,然后再坐下来好好讲这个故事。不过大腕们参演哪怕是一分钟也是值得的,只有大师才看得到这样大师级著作的潜力,哪怕奖杯难分,只要为其献身一刻,就是和逝去的大师对话,就足以留名青史。在作家的家里,作家讲自己的书;在酒店大堂里,门童对作家八卦Zero的传说;在清zheng风格明显的澡堂里,在酒店餐厅吃甜点的餐桌上,老Zero对作家讲自己的传奇;在逃亡路上,古斯塔夫对Zero讲自己的经历;在作家的纪念碑前,少女拿着小说缅怀......每一次讲述,都脱离不开一个密切配合的环境,以及讲故事、听故事的人的亲身参与,这,就是传统讲故事技巧的真谛。然而电影也表现出了讲故事技巧的衰落,Zero和古斯塔夫是共同参与和经历故事;作家是亲临酒店,从Zero口中继承故事;女读者只能通过书本脑补故事;而我们只有依赖电影惊鸿一瞥了。这就是现代性带来的悲哀。此外,导演明确的标示了不同模式和空间之间的界限,一个叙事空间里面的角色迫切渴望进入更深层次那个空间,可是进不去。比如,在核心空间里,古斯塔夫和Zero一起坐火车出境,古斯塔夫被纳粹带走枪毙。Zero想站起来抗争,被用枪托砸晕,从此他们就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理想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往外一层,作家和Zero谈完话以后,Zero坐电梯回房间,作家有意跟随,但是最终止步于电梯之前,那个古斯塔夫套房成为了可望不可及的空间。再往后,读者拿着一本书,走到作家雕像前,她很想跟随作家一起去探寻这个故事,但是已经是阴阳两隔。这些桥段都表现了一种人们希望回到最本源的那个故事里的愿望和冲动。其实也就是表达对最传统的面面相视身临其境的讲故事的模式的怀念。理想世界中的茨威格化作古斯塔夫,已经为理想殉难,继承者Zero,留在小说叙事里,守住大饭店这个精神家园,并且把这份人文情怀传递给文学世界中的作家,作家即是现实世界中的茨威格,远赴南美疗养,再也没返回祖国,作家通过小说作为载体,继续传承思想给读书的女孩,也就是那个时代的绿茶表姐们,绿茶表姐们的推动下,导演读到了小说,把它转化为电影,再传递给今天吃惯了快餐的观众。导演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即使是用镜头语言,他也可以带给我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怀旧快感,在今天,很多人除了秀事业线,秀高科技,秀呆萌,已经做不到这么好了。我们见多识广,有灵气,有脑子的观众之所以会跨越时代和文化体验到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美感,就是因为文化的本质和人性都是一样的,只能用灵魂去感知。2014, 此剧必火,至少在西方世界是这样。小说,剧本,表演,场景,色调,音乐,无以伦比。一部融合了《天使艾米丽》、《东方快车谋杀案》、《偷自行车的人》、《罗马不设防》、《嗨,我的元首》、《大都会》、《弗兰克斯坦》、《大独裁者》等无数经典气质的不朽神作!
&b&导演韦斯o安德森谈茨威格:他是《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灵感源泉&/b&&br&&br&&p&《布达佩斯大饭店》近日票房表现上佳,影片导演韦斯o安德森接受了乔治o普罗尼克的访谈,话题围绕导演的灵感来源——上世纪早期的奥地利作家斯台芬o茨威格。&/p&&img src=&/d161d5c78ba05e26539e_b.jpg& data-rawwidth=&384&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4&&《布达佩斯大饭店》电影海报&br&&br&&p&乔治o普罗尼克:我觉得你的电影非常出色地把斯台芬o茨威格的真实生平通过他的笔下的梦想生活表现出来 ,又在故事的讲述中展现了他真实生活的脉络。你将他自身经历中富有童话色彩的一面刻画了出来,甜腻的幸福与苦涩的遭遇在他身上交替发生。能不能请你谈一谈茨威格这些特质,他又是怎样赋予你灵感的呢?&/p&&br&&p&韦斯o安德森:大概六七年前我还从来没听说过茨威格,就算听过也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而已。直到一次我有意无意地买了一本《心灵的焦灼》。这是我第一次读他的作品,我很喜欢,马上买回来好多他的作品。这些书一度很难买到,但突然间又都重新再版。我也读了《变形的陶醉》,这本书最近才首次出版。我的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的一些元素有点像是从他这些书里偷过来的。&b&电影里有两个人物依稀是茨威格本人的写照&/b&,一是汤姆o威尔金森演的作家,另一个是那位作家被戏化了的年轻形象,由裘o德洛扮演。&b&不过,其实拉尔夫o费因斯演的主角Mo古斯塔夫很大程度上也是以茨威格为原型。&/b&在拜读了茨威格的一些作品以后,我对他开始逐渐了解,同时意外地发现原来他本人与我通过他的作家语调所理解的那个茨威格其实大有不同。我一直以为茨威格本人其实更矜持一些,觉得他作品里探索的都是令他向往但却从未亲身经历的东西。不过,事实却恰恰相反,书里的情节或多或少都源于他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尝试。&/p&&img src=&/356d9396abde8b521f547ddb7c44fd3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356d9396abde8b521f547ddb7c44fd32_r.jpg&&拉尔夫·费因斯扮演的主角M·古斯塔夫&br&&br&&p&乔治o普罗尼克:&b&茨威格的作品往往都是在一个故事构筑另一个故事,用忏悔式的自白揭开秘密下面更深的秘密&/b&。你的电影里同样出现了几条故事线索先后展开,并且相互交织在一起,这样的处理令人眼前一亮。&/p&&br&&p&韦斯o安德森:在茨威格的短篇里边你可以一次又一次看到那种处理。这个套路可能有一点老套,我觉得像是在康拉德或者梅尔维尔的书里才会出现的东西:&b&某个人遇见了一个有意思的神秘人物,他们产生了些许交集,最终坐到一起推心置腹地讲述自己的经历&/b&,后者占据了整本书或者整个故事绝大部分的篇幅。我很喜欢茨威格故事里那种你刚称之为“忏悔告解”的情感,书里的角色也确实如此,他们大多想把藏在心里的秘密和盘托出。甚至他有篇小说题目就叫《灼人的秘密》。总之,这种处理起到了搭台布景的作用,很好地奠定了情感基调,给读者一种像是把头凑过来围在叙事者周围的感觉。&/p&&br&&p&乔治o普罗尼克:在《昨日的世界》这本回忆录当中,茨威格记录了他拜访罗丹的经过:他看着罗丹开始去雕琢一座未完成的雕塑,完全忘了身边还站着前来参观他工作室的作家本人。罗丹陶醉于他的创作,茨威格则陶醉于他这般忘我的表现。我觉得在茨威格的小说里读者也能感受到他对忘我心境的追求。&/p&&br&&p&韦斯o安德森:这就跟他自己的工作状态一样。他写作时喜欢安安静静、与世隔绝,这是他特别的习惯,我觉得他对宁静的需求与前面提到的“忘我与沉浸”密不可分。我想到了在《情感的迷惘》中,故事的两个主角都与茨威格关系密切,那个在柏林让生活脱离了正轨的学生反映了茨威格生活经历的一个方面。而那位待人有些冷漠的学者,作为丈夫他对妻子隐瞒了许多事情,则代表了另一面。我觉得两个人物身上都有他本人的影子。读《昨日的世界》的时候我一直感觉到有许许多多惊人的事实在我眼前被揭晓,这点让我感触最深。&b&书里写到了(旧欧洲)生活的方方面面&/b&,尽管我们可能曾经在一本本书里读到过,在一部部电影里见到过,但在读过茨威格的回忆录之前,大家对于那个时代还是称不上有多少了解。一些事情我从来都不可能想到过,尤其是作者写道有一天护照成为了往来通行之必需,从作者的角度看,这一变化意义非凡:你突然发现国家的控制介入了原有的生活。&img src=&/df73b17a156e8fbbe67aaa6c8dfb76f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f73b17a156e8fbbe67aaa6c8dfb76f8_r.jpg&&&/p&&p&乔治o普罗尼克:我想这对他差不多是晴天霹雳,他失去了出行的自由,再不能无所顾忌地穿越国境。你在电影里描绘了一变迁,我觉得这段处理同样出色,在临近结尾那特别的一幕中,几位主角乘坐的列车最后一次被停下来接受证件检查,这些文书的重要程度此时不言而喻,它们已经成了关乎生死的东西。&/p&&br&&p&韦斯o安德森:你可以看到对于茨威格来说,这一系列形势变化是如何将生活变成了不能承受之重。不仅仅因为欧洲的每个地方都有他的朋友,他热衷于像集邮一般收集友谊和人脉,还因为他收藏手稿、书籍和乐谱,到处收集与他欣赏的艺术家有关的物品。可到头来这一切,连同他自己的作品,都被夺走、被毁坏,让他再也无法那样继续从前的追求。读《昨日的世界》的时候,你会看到那些他倾注了生命去的经营和创作,那个&b&他所谓的太平世界&/b&,那种正变得越来越优雅,越来越自由,对他有着非凡意义的生活,就那样一下子&b&被抹除得一干二净&/b&。&/p&&br&&p&乔治o普罗尼克:茨威格的朋友觉得他在战争打响前一直投身于奇珍异宝的收集,几乎可以说是在为欧洲建造博物馆,一个后花园(某友人语),它们看上去就像是这块广阔大陆在分崩离析之前的玩具模型。&/p&&br&&p&韦斯o安德森:作家在维也纳长大,我猜在那里,艺术不但是城市活动的中心,也是非常流行的东西。我记得《昨日的世界》中的一个细节:维也纳人早晨阅读的日报上刊登着诗歌和哲学文章。而作家和他的朋友定期三五成群地在咖啡馆里碰头。维也纳就是这样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而高雅文化在那里又相当于歌坛巨星,是时下最酷的潮流,最受大众欢迎的东西。茨威格生活的范围是这一切的正中心和起始点,他一直住在那里,直到曲终人散。&/p&&img src=&/cc1e25b08b29a0d21dcef_b.jpg& data-rawwidth=&46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cc1e25b08b29a0d21dcef_r.jpg&&奥地利作家斯台芬·茨威格&br&&br&&p&乔治o普罗尼克:回过来再聊聊他的小说——你刚刚说《心灵的焦灼》让你真正认识了茨威格,你为什么觉得这部作品那么引人入胜呢?&/p&&br&&p&韦斯o安德森:我们刚也说了,我们的电影明显&b&采用了书里的叙事结构&/b&。我尤其喜欢其中的开场,&b&由书中的“作家”角色作了一段精彩而简短的介绍,接着场景切换到几年前&/b&,“作家”去光临维也纳城外一家早已过气的餐厅。在那儿他还是有点惊讶地看见了认识的面孔,他走过来同“作家”搭话——书里的“作家”颇有名气,就像茨威格本人那样——“作家”对那个家伙了解不多,形容他这个人差不多谁都认识,起码也知道一点,总是窜来窜去周旋于餐桌之间,借谈论名流权贵来抬高自己。今天的读者对这类人也很熟悉,你马上就能把书里这位“百有份”先生和你身边一些你认识甚至喜欢的人联系到一起,他们的性格就是那样子。&/p&&br&&p&乔治o普罗尼克:茨威格用了一个我很喜欢的词来形容那种人,德语的字面意思是“同样在场”,翻译过来是“依附权贵者”。&/p&&br&&p&韦斯o安德森:“作家”和那位先生呆了一会。他由于本想独处而有些不悦,但也没有觉得特别糟,毕竟有人可以一聊。我特别喜欢这一段铺陈。首先是因为故事的设定在我看来很有意思,我不熟悉维也纳,所以感受到了异国情调,但同时大部分的情节又并非遥不可及,完全可以搬到今天的曼哈顿上演一遍。在我们读者自己的生活中也见识过书里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联与动向。但大多数读者对时代背景下的大量细节没有多少概念,所以就有了一个广大天地可以探索。我记得我被茨威格对男主人公所在的骑兵队的描写给迷住了。那种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细节都在书中得以呈现。.但很快很快读者又会被拉进故事情节当中。&/p&&br&&p&乔治o普罗尼克:没错,读者接下去会吃惊地发现:开篇的那些关于餐厅聚会的场景,那种体面而又适合社交的氛围,竟然发生在1938年。希特勒出任总理是五年前的事情,奥地利则在这一年被德国吞并,离一切堕入深渊也不过一年之遥。在《心灵的焦灼》这本书里,茨威格试图将一位下等军官越来越投入也越来越扭曲的情感故事作为一个隐喻。相比儿女情长,人类更高一层的无能为力在于无法停止自掘坟墓——文化实体(cultural entities)此时已经高于个人命运。&/p&&br&&p&韦斯o安德森:没错,这是本好书,是他最宏大的作品,他唯一一部真正的长篇,一部杰作。但我在读它的时候我在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除了我自己以外,我认识的人当中居然没有一个人读过这本书。那时候我还真没有听任何人对这本书发表过任何见解。&/p&&p&&img src=&/01ba8e0cc09ecda75be9_b.jp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01ba8e0cc09ecda75be9_r.jpg&&导演韦斯·安德森和在剧中扮演作家的裘·德洛&/p&&br&&p&乔治o普罗尼克:我开始读茨威格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感受。后来,茨威格弟弟的养女告诉我,作家本人觉得自己会被彻底遗忘。茨威格曾预测他的作品会由于各种原因在大众视野中渐行渐远直至消失。&/p&&br&&p&韦斯o安德森:在他的母语世界被抹去……在纳粹得势以后,他为理查德o施特劳斯的歌剧“沉默的女人”撰写了剧本,首演放在了德累斯顿,后来结果是什么?&/p&&br&&p&乔治o普罗尼克:施特劳斯再三邀请茨威格写这部戏的剧本,并坚持在演出中署上他的名字,尽管那时犹太人在事实上已经被剥夺了参与文化创作及相关活动的权利,而这种情况就更不用说了。施特劳斯是第三帝国音乐界的头面人物,在体制内享有不一般的权势。他争辩说茨威格的参与会决定这部戏的成败。歌剧最后还是上演了,并且大获成功。剧组马上获得了德国国内其他城市的邀约,并即将前往演出,这时那些人撕破了脸皮,出来叫停了。但这不仅仅是在母语世界被“抹除“而已。茨威格在1941年春天来到了纽约,这时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情。比特摩尔酒店为国际笔会(PEN)流亡成员们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会,差不多有一千多个作家到场,许多人致了辞,结果茨威格的发言得到了最多的关注。茨威格走上台,说了些完全出乎众人意料的话:“我站在这里向你们所有人致歉,我深感羞惭,因为我的语言代表了正在摧毁这个世界的敌人。战争机器正在让文明倒退,而我的母语,我自己口中的话语,也为之扭曲败坏。”&/p&&br&&p&韦斯o安德森:我刚才一直在想,他的心迹是如何显露在他的作品中的。你可以看到自杀一直贯穿着他的作品,他笔下经常有人物自我了断,或者提及自杀,今天的读者看来会觉得有点怪异。无论你读他哪一本书,你一定清楚一点,就连包书纸上不能更短的作家简介也会告诉你茨威格以何种方式终结了自己的生命。偶然间想到这一点时,你还是会感受到震动。&/p&&br&&p&乔治o普罗尼克:这在他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作家所处的文化环境中,自杀率高得吓人。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身上消沉悲哀的倾向尤为突出,他反复地说“欧洲正在自寻死路”——这是他的原话。&b&尽管他的故事和生命中充满了绝望的色彩,他还是一遍又一遍地向世人展示着欧洲,那个有太多太多非凡景观值得前往和驻足的欧洲。&/b&你在电影里出色地揭示了这一点:童话有一半是存在于真实景观当中的——尤其是那家大饭店。&img src=&/457ed2d256b48b18a3364_b.jpg& data-rawwidth=&460&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457ed2d256b48b18a3364_r.jpg&&&/p&&p&韦斯o安德森:当我们考虑到哪里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们想到了美国国会图书馆网站上的图片库。上面有个东西叫做“彩照集“。一家瑞士公司和一家美国公司开展了某种形式的合作,他们在世界各地收集黑白照片,给它们上色并大批印制,差不多一共有几千张,大约拍摄于1895年到1910年之间,内容包括奥匈帝国各地,普鲁士各地一直到世界各地的风景。我把它比作一百年前的谷歌地图。照片几乎全是风景地貌和城市风光,其中有一些是知名景点,你能看到照片上许多地方都造了小露台,因为人们会散步到那里观景。这些照片很棒,也确实影响了我们的电影。我会经常想起其中一家饭店的彩照,某种程度上它成了电影里饭店的原型,它是捷克卡罗维瓦利的布普酒店。当我们跑到了照片上那些地方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们和照片上的样子有不小差别,以至于没办法拍到电影里去。但这些彩照似乎带我们接近了茨威格眼中那个世界,我借此确定了电影画面的视觉基调。在《变形的陶醉》中,茨威格对瑞士那家大酒店的描写是那样令人回味。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在邮局工作的姑娘。她有钱的姨妈想给她一份礼物,便请她住进那家酒店。当她到了那儿,酒店经理以为她是来送货的。她的行李只有一个藤篮。最后他们终于搞清楚她其实是他们的客人,只不过从来都没见识过像这样的地方。她对自己受怠慢原因的体会,她走进饭店大门时的感受,她对自己说的“这儿是我今晚要睡的地方”,全部都带着强烈的感情。而当她的豪华假日戛然而止之时,她已经沉醉于这种截然不同的上流生活。她对生活的看法已经被彻底改变,因而陷入某种绝望中无法自拔,后来她和一个同样处于绝望之中的人建立了关系。这样的作品绝版了这么多年,真是令人难以置信。&/p&&br&&p&乔治o普罗尼克:没错。这很有意思,你说你在外面四处寻找可以取景的地方,但却没能如愿。我还想到了在你电影接近结尾时表达的观点,观众发现Mo古斯塔夫所栖居的那个世界可能远在他进入之前就已经消亡了。&b&这暗示着所有的一切只是一座由幻想堆砌出的城堡。&/b&我觉得这点和《昨日的世界》中作者对幻象的拥抱产生了共鸣。我倾向于认为:茨威格不是无法看清现实,更多是&b&他渴望完完全全地活在想象的世界当中&/b&,使得现实的冲击被削弱了。&/p&&br&&p&韦斯o安德森:这是个好想法。你编了个好结局。&img src=&/72dfb217e6badc52b8c406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72dfb217e6badc52b8c4066_r.jpg&&&/p&影片结尾,韦斯·安德森向茨威格致敬&br&&br&译者/陈小树&br&&br&&p&乔治o普罗尼克是斯台芬o茨威格的传记作者。他所著的《不能承受的流亡:世界尽头的茨威格》(The Impossible Exile: Stefan Zweig at the End of the World)于五月由Other Press出版&/p&&p&韦斯o安德森执导的作品包括《青春年少》、《天才一族》、《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以及《布达佩斯大饭店》等&/p&原文:&a href=&///?target=http%3A//www.telegraph.co.uk/culture/film//I-stole-from-Stefan-Zweig-Wes-Anderson-on-the-author-who-inspired-his-latest-movie.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 stole from Stefan Zweig': Wes Anderson on the author who inspired his latest movie&i class=&icon-external&&&/i&&/a&&br&个人主页:&a href=&///?target=http%3A//user.yeeyan.org/u/35767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译言网 | 红鼻子cj的个人空间&i class=&icon-external&&&/i&&/a&
导演韦斯o安德森谈茨威格:他是《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灵感源泉《布达佩斯大饭店》近日票房表现上佳,影片导演韦斯o安德森接受了乔治o普罗尼克的访谈,话题围绕导演的灵感来源——上世纪早期的奥地利作家斯台芬o茨威格。《布达佩斯大饭店》电影海…
像是涂满粉色奶油、银色泡沫糖豆、酒渍红樱桃的一块蛋糕~我的心都被这色彩荡漾起来的时候,咬了一口发现是黑巧克力的做的,很苦,却回味无穷。
像是涂满粉色奶油、银色泡沫糖豆、酒渍红樱桃的一块蛋糕~我的心都被这色彩荡漾起来的时候,咬了一口发现是黑巧克力的做的,很苦,却回味无穷。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铁齿铜牙汉尼拔 值乎:/zhi/people/2096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