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六千字文是哪一年的古书拍卖价值,价值怎么样??

古书鉴别基本技巧之一
古书鉴别基本技巧之一
古书鉴别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技术性强,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尽管如此,要鉴别古籍的优劣真伪,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常识和规律可以遵循。&&& 一、封面。古书封面为四周单线边栏,分为三行,右行为编著撰选者姓名,中行为书名,左行为刊印人或斋、堂名。&&& 二、装订。古书装订在宋以前均为卷轴形式和折叠页装。册装书的出现是在宋代以后,册装最初是蝴蝶装,后来进到了包背装。线装书是在明代中叶以后才有的。&&& 三、版式。古书的版式,北宋和南宋前期刻本基本上是白口,南宋后期出现黑口,元末至弘治年间通行粗黑口。明正德,嘉靖年间又出现白口书,之后一直到清代,黑白两种书口同时流行。&&& 四、字体。古书字体主要有两种,一种宋体字,另一种是元体字。尽管时有非欧非颜,非柳非赵的所谓“馆阁体”出现,但那并非主流。&&& 五、纸张。宋代印书多用麻纸和以竹为原料的玉扣纸。元刻本常用竹纸或皮纸,比宋版用纸稍黑。明代印书,前期多用江西棉纸,后期多用竹纸,晚期盛行毛边纸。清代大多采用开花(又称桃花纸),但在实际应用中,几乎以前所用的各种纸张,清刻本中都在运用。&&& 六、讳字。避讳讲究自周代始,官名、人名、地名均随帝王名字的改变而改变,这对判断古籍年代极有参考价值。历代避讳常见的有改字、空字、缺笔。秦汉时大多采用改字和空字避讳,讳名不讳姓。用缺笔字代讳字发端于唐,又在宋版书上特多。金元刻本无讳字,多俗体、简体。明前、中期亦不避讳,明刻讳字始于明光宗朱常洛。清刻本避讳尤其苛严。&&& 此外,古书鉴别还要细审书中内容,注意书后的序文跋语,以及墨色、藏书印章、刻工记载等。&&& 现将各代的古籍要点记录如下供大家参考(部分转载):&&& 一、古籍版本与古籍版本学1、古籍的定义:& (一) 以装订形式作为标准& (二) 以语言表达形式为标准& (三) 以著者时代作为标准& (四) 以成书年代作为标准2、古籍版本学研究内容&&& 第一,古籍版本学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古籍版本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内容,古籍版本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研究古籍版本学的意义和方法等。&&& 第二,古籍版本学的发展历史,其中包括古籍版本学的发展阶段,各阶段的同书异本研究、善本管、标志性成果等。&&& 第三,古籍制作方式的演变源流,其中包括写本源流、刻本源流等。&&& 第四,单种(含丛书)图书版本的演变源流,其中包括版本数量、版本系统、版本优劣等。&&& 第五,古籍版本鉴定的规律,其中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3、古籍版本学发展的历史划分:& (一)从先秦到两汉为版本学的产生时期& (二)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为版本学的发展时期& (三)宋元为版本学的成熟时期& (四)明清为版本学的繁荣时期&&& 二、研究古籍版本学的方法:(一)文献考证法:就是把古籍版本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研究。(二)比较研究法:就是通过比较版本异同,鉴定版本。具体分三个方面:& (1)同书前后不同卷页相互比较,看办事大小、行款字体、学术风格等是否一致。& (2)同书异本相互比较。主要是内容和形式上。& (3)同古籍书影进行比较。(三)实验研究法: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古籍版本进行鉴定。(例如显微分析)(四)计量研究法:就是通过计量分析研究版本。7、胜任古籍版本学的最基本训练&&& 第一,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史知识。&&& 第二,必须剧本目录学和校勘学知识。&&& 第三,必须熟练掌握各类文史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第四,熟读版本学家所写的古籍题跋、书目提要和有关专著。8、古籍的单页版式:&&& 版框(四周单边、左右双边、四周双边等)、界行、版心、鱼尾(按数量分有单鱼尾、双鱼尾三鱼尾等;按鱼尾方向分有对鱼尾和顺鱼尾;以鱼尾的虚实图案分有白鱼尾、黑鱼为、线鱼尾、花鱼尾等)、象鼻(粗的交大黑口或阔黑口,细的叫小黑口、线黑口或细黑口,没有线的叫白口)、天头、地脚、书耳。9、古籍的外部结构:&&& 书衣、书签、书名页、书首、书根、书脑、书脊、副页、包角、衬纸、金镶玉、书帙、书套、木匣、夹板、高广、书品。10、古籍的内部结构:&&& 序、目录、跋、凡例、卷首、卷末、附录、外集、卷端、大题和小题、牌记、墨钉、墨围、阴文、白文、行款、藏章、帮手。11、古籍版本的类别:&&& 以刻印时间区分:宋刻本——北宋本和南宋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三朝本、递修本、初刻本、重刻本、翻刻本、影刻本、初印本、后印本。&&& 以刻印地点区分:浙本、建本、蜀本、江西本、平阳本、朝鲜本、日本本、越南本、梵本。以刻印单位区分:官刻本、家刻本、坊刻本、京本、监本、兴文署本、经厂本、殿本、内府本、藩本、局本、扬州诗局本、书院本、公使库本、汲古阁本、陈宅书籍铺本、建安余氏本。&&& 以装订形式区分:卷子本、经折装本、旋风装本、包背装本、线装本等。&&& 以制版工艺区分:写本、拓本、刻本、活字本、套印本、钤印本、石印本、影印本、饾版、拱花。&&& 以写本种类区分:写本、稿本、抄本。&&& 以活字种类区分:泥活字本、木活字本、铜活字本、铅活字本。&&& 以字体、行款区分:大字本、小字本、软体字本、硬体字本、X行本。&&& 以纸张区分:麻纸本、树皮纸本、竹纸本、公文纸背本等。&&& 以颜色区分:朱墨本、朱印本、蓝印本。&&& 以板式区分:巾箱本、两节版本、三节版本、百衲本、配本、黑口本。&&& 以刻印质量区分:邋遢本、大花脸本、书帕本、写刻本、精刻本。&&& 以内容区分:单刻本、合刻本、抽印本、丛书本、增订本、删本、节本、足本、残本、校本、注本、批点本、真本、伪本、序跋本、插图本、过录本、X卷本。&&& 以用途分:进呈本、底本、样本。&&& 以流传情况和价值区分:俗本、孤本、秘本、善本、焦尾本、XX藏本。第二章 古籍版本学史略1、 古籍版本学产生和发展的标准:& (一) 同书异本& (二) 同书异本研究& (三) 关于善本的理论和实践& (四) 版本学专著、版本目录等标志性成果。2、 宋代善本观:& (一) 以古本、旧本、写本为善本。& (二) 以官本为善本。& (三) 以金石拓片为善本。& (四) 以精校本为善本。& (五) 以足本、完本为善本。3、 新中国成立后古籍版本学的成就& (一) 编纂了大量传世古籍书目。& (二) 重视古籍善本的保护、利用和研究工作。& (三) 重视图书制作方式演变的研究,并出现一批成果。& (四) 重视单种古籍版本源流的考订,并出现一批成果。& (五) 逐步掌握了古籍版本鉴定的规律,形式主义的倾向得到纠正。& (六)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工作的迅猛发展,古籍数字化工程已经启动。4、 清代古籍版本学家:卢文弨、钱大昕、章学诚、黄丕烈、缪荃孙、叶德辉等。第三章 写本源流1、 简策制作的步骤:& (一) 截竹制简& (二) 杀青& (三) 把零简编连成册& (四) 缮写正文2、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写本特点:& (一) 魏晋至五代时期是文字载体和图书制作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 (二) 就写本内容而言,可分全本、节本两个大类。& (三) 就抄写者而言,除了学者自抄以外,主要依靠经生。3、 宋元抄书盛行的原因:& (一)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手工抄写图书。& (二) 宋人重视书法,把抄书当做书法练习的重要手段。& (三) 宋元把抄书当作学习的重要方法,手抄一遍印象深,记得牢,事半功倍。& (四) 宋元仍然有不少专业书工。4、 明代写本的特点:& (一)明抄内容以“秘本”、“异本”、“善本”为主,而不像宋那样以常见书为主。& (二)明抄书法水准较高。& (三)明代出现影抄。5、清代写本的特点:& (一)互通有无,借抄成风。& (二)所抄内容以善本为主。& (三)清代抄本,有不少戏曲唱本、弹词小说方面的内容。6、佛经写本主持抄写佛经的原因:& (一)因病写经,希望通过写经恢复健康。& (二)因亲人去世而写经,希望通过写经使亲人在“地狱”中不受折磨,并换取来世幸福。& (三)为停战而写经,希望通过写经,化干戈为玉帛。& (四)为普济众生而写经,希望通过写经,广积功德,换取众生幸福。7、晋代民间抄书:葛洪、纪瞻、范汪等。8、南北朝民间抄书:宋王准之、南齐沈驎士、梁臧逢世、袁峻、王筠、陈郑灼、周裴汉等。9、唐代民间抄书:李袭誉、李大亮、柳仲郢、杜兼、杜牧、吴彩鸾等。10、五代抄书代表:杨邠、査文徽、文谷、王景绝、韩熙载、郑遨等。第四章 唐五代刻书1、唐朝刻书特点:& (一)就地区而言,四川刻书最多,江苏、浙江等地次之。长安和洛阳作为北方的通都大邑和佛教活动中心,也可了一些书。四川刻书最多的原因:(1)四川交通闭塞,一是社会安定,免受兵火之灾,给刻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二是大小以来内地输入图书的消极思想,迫使四川自己动手刻印图书。(2)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为刻书提供了大量资金和劳力。(3)盛产木材、纸张等刻书必需品,为刻书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就刻书单位而言,坊刻最多,家刻次之。& (三)就内容而言,佛经最多,历书、字书、韵书、占梦、相宅等民间常用杂书次之。2、五代刻书特点:& (一)就地区而言,汴京、成都和杭州三地刻书比较发达。& (二)就刻书单位而言,官刻和家刻发展很快。& (三)就内容而言,在大量刻印宗教、杂书的同时,开始刻印经书、类书、诗文集等。第五章 宋代刻书1、宋代刻书的特点:& (一)就刻书地区而言,汴京、四川、浙江、福建、江西为宋代五大刻书中心。& (二)就刻书单位而言,官刻、家刻、坊刻三大系统鼎足而立。& (三)就刻书内容而言,经史、医书、文集见多。&&& 大量刻印经史著作的原因:& (1) 封建统治者需要大量刻印经史著作,向人们灌输封建思想,从而巩固封建统治。& (2) 经史著作,尤其是经书有用大量读者。&&& 大量刻印医书的原因:& (1) 宋代皇帝重视医学。& (2) 宋代医学出现不少总结性的成就。& (3) 医书的读者面广,千家万户不可缺少。&&& 大量刻印文集的原因:& (1)宋代的印刷能力大大提高,除了刻印经史著作和实用图书之外,完全有能力刻印诗文著作。&&& (2) 文集拥有大量读者。& (三) 就刻本形式而言,有下列特点:& (1) 前期多四周单边,后期左右双边占绝大多数。& (2) 书口,以白口为多。& (3) 征文多接在序文、目录之后。& (4) 均写刻本,欧、颜、柳三体因时而异,因地而异。& (5) 多有题识、牌记和刻工姓名。& (6) 皮纸、竹纸多。& (7) 讳字多。& (8) 蝴蝶装多。2、宋代家刻名家:朱熹、周必大、陆游、廖莹中3、宋代坊刻代表:临安陈起、建安余氏。4、宋代官刻:国子监刻书、公使库刻书。5、宋代抄书家:李行简、司马光、刘恕、吕大防、陆游、刘凤仪、李常、赵明诚、叶梦得、陈振孙、黄仲元等。第六章 辽、西夏、金、元刻书1、西夏刻书特点:& (一)数量众多& (二)内容丰富& (三)在古籍出版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西夏刻书事业发达的原因:& (一) 与宋辽金的影响密切相关。& (二) 内因为对图书(包括佛经)的大量需求和各种物质条件、技术条件的成熟。2、平水成为金国刻书中心的理由:& (一)地理位置优越,有一个安定的环境。& (二)所在的河东广大地区,雕版印刷历史悠久。& (三)所在的河东地区盛产纸、墨和梨、枣等木材,为刻书奠定了物质基础。& (四)平水为晋东南重镇,经济繁荣,为刻书提供了雄厚的资金。& (五)平水文化基础较好。3、书院刻书的条件:& (一)书院拥有大量藏书,其中多有善本。& (二)书院有用大量学田,这是书院经费(包括刻书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 (三)山长学术水准较高,精于校勘,从根本上保证了刻书的质量。& (四)众多的书院生徒,为书院刻书提供了销售市场。4、元代刻书特点:& (一)就刻书地区而言,大都、平水、杭州、建阳为元代四大刻书中心。& (二)就刻书单位而言,元代学校刻书比较发达。& (三)就刻书内容而言,农书较多。& (四)就刻本形式而言,早期多左右双边,晚期多四周双边。赵体字多,简体字多,讳字极少。5、元代坊刻名家:叶日增广勤书堂、宗文堂、建阳余氏、郑氏积诚堂、刘绵文日新堂等。主要分布在平水、建宁等地。6、元代家刻名家:姚枢、顾瑛、岳浚、李璋、刘贞等。7、元代抄书名家:庄肃、许衡、王克敬、尹梦龙等。第七章 明代刻书1、经厂刻书的有利条件:& (一)明代最高统治者把刻书当作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 (二)明代民间棵树发达,为官方利用这种先进技术提供了方便。& (三)内廷拥有雄厚的财力,为经厂刻书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2、明代南监刻书众多的原因:& (一)国子监作为全国最高学府,人才荟萃,为刻书提供了雄厚的学术实力。& (二)国子监的大量藏书,不仅为刻书提供了底本,而且为校勘提供了佐证。& (三)多方面的经济来源,为南监刻书提供了资金。3、书帕本的特点:& (一)乱题书名。& (二)著者不明& (三)体例参差& (四)东拼西凑& (五)校勘不精& (六)刊刻拙劣4、明代刻书的特点:& (一)就刻书地区而言,星罗棋布,遍地开花。& (二)就刻书数量而言,远轶前代。& (三)就刻书内容而言,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四)就印刷技术而言,巧夺天工,炉火纯青。&&& 其表现在:(1)活字印刷的普及。(2)套版印刷广泛应用。(3)插图本的大量出现。(4)饾版、拱花的发明。&&& 明刻本的缺点表现在:& (一)校勘不精,脱漏甚多。& (二)随意窜改古书。& (三)多序。& (四)作伪较多,作为手段千奇百怪。5、明代著名家刻代表人物:毛晋、李瀚、朱承爵、张习、许宗鲁、顾起经、郭勋、范钦、闻人铨等。6、明代坊刻:集中在建阳、苏州、金陵、新安、杭州、北京等地。7、明代官刻:经厂刻书、国子监刻书、藩府刻书。8、明代抄书家:孙道明、叶盛、杨循吉、陆深、严嵩、钱谷等。第八章 清代刻书1、清代著名家刻代表人物:周亮工、鲍廷博、张海鹏、黄丕烈、金山钱氏、吴崇曜、缪荃孙、王先谦、叶德辉、罗振玉。2、清代刻书特点:& (一)就刻书时间而言,前期比较发达,康雍乾三朝可数最多。& (二)就刻书地点而言,和明代一样,分布地区较广,通都大邑,无不刻书。& (三)就刻书内容而言,丛书较多。& (四)就刻书形式而言,左右双边多,白口多。3、官书局刻书:一些著名的书局:金陵书局、浙江书局、崇文书局、广雅书局。4、清代民间写本:顾炎武、钱曾、孙承泽、黄宗羲、曹寅、朱彝尊、蒲松龄、曹溶、黄丕烈、周亮工、梁同书等。第十章 插图本、拓本及其他1、石印优缺点:&&& 优点:省工,出书速度快,能报持古书的本来面目。&&& 缺点:袖珍本迎头小子不易阅读,为赚钱随意标新立异,混乱不堪。2、石印本内容:& (1)常用古籍。(2)通俗小说和唱本。(3)地图和画刊。(4)报刊、时务和西学之书。第十一章 根据内容鉴定版本1、卷次的命名:& (一)二卷本:上下、内外、前后& (二)三卷本:上中下& (三)四卷本:甲乙丙丁、春夏秋冬、元亨利贞。& (四)五卷本:甲乙丙丁戊、宫商角徵羽、仁义礼智信、乾元亨利贞、端的上天梯& (五)六卷本:礼乐射御书数& (六)七卷本:王侯将相有种乎、九重春色醉仙桃& (七)八卷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黄绢幼妇外孙齑臼、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乾坤离坎兑震巽艮& (八)十卷本: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或天干& (九)十二卷本:地支、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其他二十八星宿、千字文& 二十卷有用“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2、卷数增减的原因:& (一)内容有所增加(二)内容有所亡佚(三)刻书者的任意分合(四)计算方法一(五)一书原无定本(六)计算有误第十二章 根据形式鉴定版本1、书名页类型:& (一)只有书名。& (二)除了书名之外,还有刻书者(或藏版者)。& (三)除了书名、刻书者(藏版者)之外,还有刻书时间。& (四)除了书名之外,还有广告式的文字或插图。2、序的种类:&&& 就序的作者而言:自序、他序&&& 就序的内容范围而言:总序、篇序(或类序)&&& 就写序的时间先后而言:原刻序、重刻序。5、 序的内容:& (一)解释书名,交代卷数。& (二)介绍作者生平及写作经过。& (三)介绍学术源流,评论得失。& (四)介绍刊刻情况。6、 书名冠词的种类:& (一)反映内容情况的冠词。如反映内容编排(新编、分类),反映插图情况(绣像、绘图、全图),反映内容类别,反映内容朝代。& (二)反映著者及著作方式的冠词。如反映著者,反映著者时代,反映著者籍贯,反映著者官职,反映评注批校者,反映皇帝参与著述(御定、钦定、御纂)。& (三)反映版本情况的冠词。如反映刊刻年代(元刊),反映刊刻者(三桂堂王振华刊本、太平路新刊),反映版次(新刻、重刊),反映底本(旧时真本)& (四)综合性冠词。如重刻京本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6、避讳的种类:& (一)忌讳:回避不吉利的字眼或音节& (二)憎讳:由于憎恶其人其物而避之& (三)敬讳:分国讳和家讳。7、避讳的方法:& (一)改字法:即用同音字或同义字代替讳字。如史记中改谈为同、后汉书中改泰为太。& (二)空字法:即碰到讳字,用“某”或“上讳”等字代替,或用符号“□”表示。& (三)缺字法:即省去讳字的最后一笔不写。如世、民、玄、烨。&&& 常见讳字举例:&&& 宋讳:匡—正& 玄—元殷—高& 恒—常&&& 明讳:洛—雒& 校—较、挍& 检—简&&& 清讳:玄—元& 烨—煜、烨(缺最后一笔)& 胤—允& 禛—正、祯& 弘—宏& 历--历8、牌记的表现形式:& (一)就字体而言:篆、隶、草、楷、行& (二)就字数而言,有详有略,详者长达数百字,略者短至数字。& (三)就形状而言,有长方形、正方形、亚字形、鼎形、钟形、爵形、碑形、幡形。9、行款举例:&&& 如十行、行十七字,十一行、行十九字,八行、行十七字等……10、字体:& (一)依汉字演变的先后次序分类,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 (二)依书法流派分类,有欧体、颜体、柳体、赵体等。& (三)依字体大小分类,有大字、小子等。& (四)依笔画繁简分类,有繁体、简体等。11、装订形式:经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12、纸张种类:& (一)以时代而言,有宋纸、元纸、明纸、清纸等;& (二)以原料而言,有麻纸、树皮纸、竹纸、草纸等;& (三)以产地而言,有宣纸、开化纸、麻沙纸等;& (四)以形态分,有硬黄、罗纹、玉版宣等。&&& 各朝代主要用纸(供参考):&&& 南北朝----麻纸& 隋代----麻纸、开始用树皮纸& 唐代----麻纸和少量的树皮纸&&& 宋元----树皮纸、竹纸& 明代----树皮纸& 清代----竹纸13、藏书印的种类:& (一)就藏书印的形状而言:有方印、套印、亚字印、六面印、狮印、瓦印、钟印、鼻印、钱印、葫芦印、琵琶印、鼎印、瓶印等,以方印。& (二)就藏书印的文字而言:有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以小篆为主。& (三)就印文的颜色而言,有朱、墨、蓝、青绿等,但以朱色为主。& (四)就藏书印文字的内容而言可分:& (1)反映藏书家的有关情况的“名号印”。& (2)反映鉴赏校读情况的“鉴赏印”。& (3)反映藏书家的志趣的“志趣印”14、藏书印的价值:& (1)藏书印同其他印章一样,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它们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篆刻水准,是研究篆刻史的重要资料。& (2)藏书印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甚或可以补充史书的不足。& (3)藏书印是鉴定版本的依据之一。15、常用室名:室、庵、亭、轩、堂、馆、斋、园、阁、楼、庐、山房、书屋、草堂、书舍、精舍、山庄。&&& 室名分类:& (一) 以所居之室命名:如桂坡馆、十竹斋等。& (二) 以所寓之志命名:如本穴世界、后乐堂、贞素斋等。& (三) 以所藏之书命名:如四当斋,借书园等。& (四) 以所敬之人命名:如尊白堂、白苏堂等。& (五) 以所宝之物命名:如古剑书屋、赐砚堂等。& (六) 以难忘之事命名:如归来堂、三鱼堂。& (七) 以学习方法命名:如七录斋。16、牌记的内容:一是反映刻书情况,二是反映图书内容情况。17、牌记的作用:一是申明版权,二是广告宣传。第十三章 写本与活字本的鉴定1、鉴定写本的步骤:&&& 第一步,把写本和刻本区别开。刻本的特征:(1)字体比较规整(匠体字)(2)笔画的锋芒棱角比较明显,这与刀刻有关。(3)版面常有模糊残缺之处,间有断裂痕迹(4)卷末空白部分常常有大块墨迹。写本的是人工抄写的,最大特点是字迹流利生动。&&& 第二步,弄清是谁家写本。从三个方面考察:(1)书法(2)纸张,一是有格无格之别;二是栏线颜色之别;三是题名不同(3)题跋2、活字本的鉴定:(1)栏线连接(2)界行(3)版面长短(4)版面断裂(5)字行(6)字的大小和笔画粗细(7)字与字的关系(8)墨色第十四章 古籍版本作伪1、古籍版本手段:书名作伪、著者作伪、卷数作伪、序言作伪、年号作伪、牌记作伪、藏章作伪、题跋作伪、纸张作伪等。第十五章 利用有关图书鉴定版本1、利用文史工具书鉴定版本:人名辞典、地名辞典、字典等,如《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中国人名大辞典》、《室名别号索引》、《通典》、《中国古籍版刻辞典》等。2、利用古籍书目鉴定版本:《四库全书总目》、《贩书偶记》、《宋史?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天禄琳琅书目》等。3、利用史料鉴定版本。4、利用书影鉴定版本:《铁琴铜剑楼宋金元本书影》、《钵山书影》、《嘉业堂善本书影》、《明代版本图录初编》、《中国版刻图录》、《清代版本图录》、《明代版刻图释》、《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善本书录》、《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珍品图录》。5、利用古籍版本学专著鉴定版本:《宋元本行格表》(江标)、《书林清话》(叶德辉)、《古籍版本浅说》(陈国庆)、《古籍版本鉴定纵谈》(魏隐儒等)、《古书版本常谈》、《版本通论》、《中国古籍印刷史》、《古籍版本学概论》、《中国印刷史》、《古书版本鉴定研究》、《图书版本学要略》、《版本目录学论丛》、《古籍版本鉴定》、《古代版印通论》、《打开金匮石室之门——古籍善本》、《中国图书版本学》、《古籍印本鉴定概说》、《中国版本文化丛书》第十六章 考订一书的版本源流1、考订一书版本源流的方法:&&& 查考成书原貌:& (一)查找传记资料。传记中一般都有生平著述的记载,这些记载是作者著书立说的原始资料,反映了成书时的本来面目。& (二)查找祖本许文。祖本是一书的最早版本,编者在序言中往往叙述成书的经过。& (三)查找有关题跋。& (四)查找有关书目。& (五)查找进书表。官修之书修成之日进呈御览,进书表可见成书原貌。&&& 查考同书异本的方法:& (一)遍查各种官私书目。& (二)查考有关序跋。& (三)翻阅野史、笔记、文集等,全方位地考察同书异本。2、三性: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 古籍善本由于材质的特殊,也是文化的载体,成为历代统治者串改销毁的对象。东晋末年,豪门桓玄把持朝政。公元404年,废晋安帝,并下令以纸代简。简牍文书从此基本绝迹。纸不仅在民间流通,而且成为官方文件的载体。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古书必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文档简介
&&古​书​推​荐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价格:面议
品牌:重庆古尊拍卖
型号:古玩古董鉴定
关键词:古代书籍专业鉴定,古书的价值,古玩交易市场,重庆拍卖公司
在线联系:
古代书籍专业鉴定 古代书籍价值怎么样
《中国古代书籍》内容简介:人们描述中国的初期书籍,多以商周时期留存下来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石刻文字资料为例,但初期书籍可能早就产生,只是没有流传至今的文字记录。当这些文字记录和档案材料经过加工整理,成为系统地阐述、宣传、介绍、传播某些问题,某种经验和知识时,便成了正规书籍,可以认定,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之前,中国已经产生了正规书籍……
《中国古代书家小楷精选:元赵孟頫小楷精选1》介绍了赵孟頫(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赵孟頫在书法方面不满宋朝末期摒弃古法,随意挥洒的书风,竭力提倡恢复三一王乙的书法传统。赵孟頫兼善诸体,特别以行、草、小楷最佳。小的楷书博采众家之长,以李邕的纵逸,形成外观温文尔雅,而内寓刚劲的书法风格。他的行、草书主要来源于王羲之王献之,结构紧凑匀称,用笔灵活流利,如行云流水,风神潇洒。他的传世书法作品极多,楷书有《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胆巴碑》等,小楷有《汲黯传》《道德经》等,行、车书有《洛神赋》《千字文》《嵇隶与山巨源绝交书》和《书前后壁赋》等。
古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Gu Zun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I.rd)
国际化艺术品投资集团,古尊文化2006年开始筹备,日正式在香港出市。古尊文化是全国领先的艺术品经营商,基于为古玩艺术品爱好者服务为理念,古尊文化是集鉴定,展览,销售,交流,打包上市诸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平台,以诚信创新的服务缔造收藏投资的价值链,在当今收藏界占有独特的地位,同时古尊文化与国内多个文交所有紧密的合作关系,旨在促进我国文化艺术品事业的发展。
  古尊成交率/SUCCESSFUL TRADING
 经过大大小小的洽购会古尊形成自己的特有模式,掌握了中国很大一部分有实力的收藏买家,在中国收藏界形成了不小的轰动,古尊的会员人数也从最开始的几十人达到现在的上千人,这一收藏群体造就了古尊在中国收藏界的顶尖实力。成交率占总拍卖场频百分之七十以上!
  古尊文化/GUZUN CULTURE
  公司成立伊始,一直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艺术文明”为宗旨,“诚信做人,安心做事”的服务理念,培养了一批专业化、有实力的评估、策划队伍,汇集了庞大的营销精英团队,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国际化管理和营销系统。我们拥有强大的电子商务渠道,有专业的营销业务团队对近5000余名的买家会员进行邀约推广销售,品鉴沙龙销售等。公司集一流的专业营销团队和丰富的艺术交易市场服务经验、联合权威的鉴定机构、实力强大的艺术品爱好者、收藏家资源和丰富货源的卖家渠道。
  发展战略/DEVELOPMENT STRATEGY
  坚持采纳与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成熟模式来兑现公开、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承诺。在藏品挑选、藏品鉴定、初步估价、授权委托、运输保管、图录编制、登记备案、招商展示、展览交易、联合展销、付款交割、卖家结算、国家申报、国家税务等均体现国际一流专业水准,从而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化形象。
  古尊重庆/CHonGQING GUZUN
  重庆古尊文化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收藏品交易平台,让藏品得以多元化、多渠道的进行交流和展示。中国艺术品收藏行业发展至今,市场的繁荣更让无数艺术品投资者和企业家参与进来。目前中国已经取代法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艺术品市场,台北、香港、北京与国外艺术品交流的主要互通有无的桥梁,因而古尊文化也将承载者历史发展的轨迹,打开并扩大中国玩艺术品的门户,让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更辉煌的地位。
  古尊文化长期以来还积极参与慈善捐献并扶助艺术教育等公益活动。
  合作单位/THE COOPERATION UNIT
公司常驻鉴定机构:
1、北京中博物理检测中心
2、武汉文博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
3、香港科大物理检测中心
4、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专家
5、国博古董鉴定研究所
征集范围:
  中国陶瓷:历代陶瓷精品 以元、明、清为主,宋瓷为佳!
  玉器翡翠:明清玉、高古玉、近现代玉器,要求玉质佳,雕工巧妙,皮色好!
  中国书画:历代著名画家及名人绘画精品,岭南名人书画精品及当代书画精品!
  杂项精品:历代文房用品、紫砂、印章、竹牙角雕、奇石等!
  以及高档珠宝、腕表、现当代瓷器、和田玉等,
  本公司将依托上丰富的客户资源,立足于国内市场,运用专业化评估小组团队服务于艺术品,帮助收藏、经营者的需求者,满足广大艺术收藏品爱好者对艺术品潮流、文化、品牌的信息获取。我公司将竭诚为您提供展览和竞拍等优质服务,欢迎届时垂询。
古代书籍专业鉴定古代书籍价值怎么样
联系我时请务必告知是在黄页88网看到的!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坪西路23号金台大厦14楼
微信扫一扫获取联系方式
类似古玩收藏品信息
古玩收藏品VIP推荐信息
2年主营:瓷器,玉器,字画,钱币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坪西路23号金台大厦14楼———— 认证资质 ————
个人 营业执照 手机 微信 邮箱
没有个人认证 企业认证已通过 手机认证已通过 没有微信认证 没有邮箱认证
2016热门信息
小提示:本信息描述文字和图片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字文全文带拼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