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521436核爆神曲是什么动漫曲

药曲_百度百科
药曲是指用添加中草药制作而成的酒曲,是酒曲中小曲的一种,用来发酵米酒,黄酒和小曲白酒。因为添加了中草药,曲的活性,香气更好。酒药也称小曲,酒饼。分为白药和药曲,主要区别是白药制作是添加辣蓼草,药曲添加的是中草药。药曲,顾名思义,因为里面加了中草药,中草药在酒曲生产中的主要作用有抑制杂菌,定向培育,提供酿酒菌生长需要的营养,增加药香等。[1-2]
药曲制作流程
传统药曲的制作流程:
中草药粉 米粉 水陈酒药→拌料→打实 切块→陈曲接
种 滚角→入匾保温保湿培养,换匾,并匾→晒干。
中草药的配方各地各人各异,少则10多种多则数十种。下面以福建宁德地区传统方法制作的福建药曲为例做介绍:
福建药曲由36味中药配成--当归,升麻,山奈,川椒,甘松,肉桂,杜仲,黄芪,枝子,薄荷,良姜,陈皮,小回,京介,甘竹,甘草,益智,巴戟天等等。
材料:36味中草药磨成粉,当年早籼谷磨成粉,白观音土,泉水,陈母曲。[1-2]
药粉,谷粉,观音土,水在大木桶里混合搅拌均匀
揉压紧实成形,切成小块(或用木模)
拌入陈曲粉滚动,让陈曲粉均匀粘在曲块上,过筛筛去粉末,粉末并入下次使用
摆上竹匾,放入密闭的曲房中,多层保温保湿培养3天,待曲块
表面长满白色菌丝,逐步开窗透气,在培养2天,待菌丝逐渐长透曲块后,便可出曲
日晒,一次晒干,保存,药曲因曲力强劲,新做的药曲性子太急,得静养半月后方可酿酒,陈1年效果更佳
&&北山酒经&&;中则记载了一种人工接种的方式,即:&团成饼子,以旧曲末逐个为衣&。也就是说把新制成的曲团在陈曲粉末上滚动一下, 陈曲末便粘在新曲团的表面,陈曲末中有大量的根霉孢子,可以在曲团上迅速繁殖,形成生长优势。由于可以人为地选择质量较好的陈曲作为曲种,这就可以择优汰劣。通过年复一年的人工选育,自然淘汰,质量优越的曲种(实际上是微生物菌种)就保留下来了。而天然接种的酒曲,酒曲中微生物的来源主要是水源,原料本身所带入,或者制曲场所及用具。性能优良的菌种无法代代相传,酒质也就无法恒定。
明清时期,小曲中加入种类繁多的中草药,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明《》中说:&其入诸般君臣与草药,少者数味,多者百味,则各土各法,亦不可殚述&。这种传统做法一直延续至现代。先生在1964 年搜集的四川的药曲配方中,有一例,其配方中用药达72味,合计50多公斤,可配1460公斤的原料(《糖化曲》,1964年,中国财经出版社)。但小曲也有少加甚至不加药的。如明代的东阳酒曲中只加辣蓼。白药也是如此。故明代以来,小曲向药曲和无药曲两个方向发展。[3]
药曲使用说明
药曲主要是酿造米酒,黄酒,小曲白酒。使
用量为4%的米重量,各药曲略有不同。药曲为南方各地民间常见的酒曲,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所酿的黄酒酒度高达18度。
酿酒流程:浸泡糯米--蒸米--摊饭(淋饭)--拌曲 搭窝糖化--酿液满加水发酵--搅拌压帽--发酵结束压榨--澄清去酒泥--陈酿。[4]
药曲保存方法
药曲因为含用多种中草药陈年使用效果更好。保存应注意密封,干燥,勿潮,半年日晒一次防止受潮长虫。保存要点,可使用密封袋子,多层密封,或者密封盒子,比如奶粉罐等,不用放冰箱,冰箱易潮。[2]
傅祖康.黄酒生产200问: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01月:37-45
顾国贤.酿造酒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472-473
.百度.[引用日期]
傅祖康.黄酒生产200问: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01月:80-82
企业信用信息单恋曲_百度百科
《单恋曲》是一首由创作并演唱的流行歌曲,于日发行,作为第一主打曲收录于2013年发行的国语专辑《》中[1]
单恋曲创作背景
从1997年出道开始,一直在唱情歌,唱了那么多年,疗了这么久的伤,Tanya忍不住暗自反问,自己的伤口在哪里,或许只有在最深海底里,没有人听得见看的见的时候,那种呐喊才会是真正的爆发。因此创作了这首《单恋曲》,表达其“外表平静的大海,其实往越深的地方去,越是暗潮汹涌”的想法[2]
单恋曲歌曲歌词
过去的回忆 我试着抽离
已擦干净却还残留在身体里
一眨眼似乎还看到它的背影
在空气中窒息 我忘了我自己
又再次奋不顾身跳进深海底
无声无息地又唱起了单恋曲
沉溺在此刻 无助着迷着
在这平静 蓝色困境
歇斯底里 我呐喊我哭泣
在这平静 蓝色困境
无边无际 放纵到彻底
空荡无形的回音
手掌纹痕迹 总是那么熟悉
写下我命中循环着的单恋曲
千万次告诉自己该离开这里
却无法抗拒 这样的风景
在这平静 蓝色困境
辜负我自己 揭开谜底
越孤独越透明
在这平静 蓝色困境
无边无际 放纵到彻底
空荡无形的回音[2]
单恋曲歌曲鉴赏
《单恋曲》是一首揭开伤口给人看的歌。的飘忽的低音与副歌叠加了好几层的人声,歌曲里纯熟的真假音转换,就像是两个蔡健雅在互相为另一个她和声,在真假声之间游移的尾音歇斯底里的呐喊对比强烈铺陈明显,深海里的自己,在旧伤口里沉溺,疼痛也是人生必经的历程,和专辑主题在不自觉中有了另一种契合[3-4]
。虽然有着畅销金曲的强势副歌,但整首歌的音场效果绝非是大路K歌类型,反倒是在吉他和各种氛围音效里勾勒出了的美学,把爱情中的沉溺而不可自拔唱得不止是爱情,在这首歌里头能听出除了爱情之外、关于别的执念[5]
。歌曲亦有着明显的递进三段式结构,第一段是平静的开头“过去的回忆,我试着抽离”,第二段逐渐急促的配乐与“又再次奋不顾身跳进深海底”的挣扎配合得天衣无缝,在副歌化开的情绪是“呐喊和哭泣”,至此结束了第一次对话试探,bass line的游走与和声的絮语是此曲编曲最精彩的部分[6]
单恋曲歌曲MV
为了诠释《单恋曲》所描述的苦恋心情,导演为《单
恋曲》特地设计在水底拍摄唯美画面,因为太久没碰水,非常紧张。好在现场有5个摄影及特地安排两位女替身,都有专业潜水执照,让她安心不少;MV中与男模铃木有树拍摄水底缠绵画面,当她适应水性后,MV拍摄便进行得非常顺利[7-8]
单恋曲获奖记录
时间  届数  奖  具体奖项  获奖主体  备注  2014-04  第4届  颁奖典礼年度最佳编曲人    获奖[9]
年度二十大金曲  《单恋曲》  
单恋曲发行信息
制作公司:[1]
发行公司:亚神音乐[10]
曲目类别:录音资料[10]
媒体格式:CD[10]
国际标准录音代码:TWJ[1]
.ISRC国际标准录影资料代码查询系统[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腾讯[引用日期]
.金鹰网[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搜狐[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新浪.[引用日期]
.金鹰网.[引用日期]
.ISRC国际标准录影资料代码查询系统[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米曲_百度百科
米蒸熟,滩凉不烫手,30-40度,加水扒松·加做馒头用的安棋酵母,用白棉布包好,放到一个阴暗不密封的容器中发酵,就象发面粉那样·等到长了白毛,拿出做成汤圆大小,沾上,放太阳下晒干,就是酒曲药了。
米曲米曲简介
3.的别名。见明李时珍《.草五.鼠曲草》。
原料:5000克,甜酒药1000克。
制作方法:将糯米用冷水冲洗二至三遍,放在冷水里浸泡一天后,捞出放在蒸笼上蒸熟(约半小时),出笼后用冷水浇凉。然后把压碎的甜酒药粉倒在糯米中拌均匀,盛入缸里,将缸盖严,放在30度左右的暖房里,发酵三天即成。如无暖房,可将缸放在稻草窝中,四周围上棉絮保温亦可。其他也可以,只要保持这个温度就可以了。
甜酒药含有丰富的、和,在一定温度下,细菌把淀粉分解成糖。三天左右米饭变甜,用筷子搅动,可看到酒渗出,用纱布过滤就可以得到酒,剩下的米饭就是,同样香甜可口,富有酒味。
又叫、甜酒药、或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多。酿制的米酒是中国人的传统食品,营养天然和美味。
五斤。据说园粒的最好。2、30克(一小袋)。我用的是的,超市都有。
要求饭硬而不夹生,态软太烂会影响米酒质量。
将糯米用冷水浸泡8小时左右,用电饭煲煮,水量以米的表面看不见水,侧过一点儿就见水为适量,15分钟熟透即成。
2、摊凉和松散米饭
要求宜冷不宜烫。太烫会烫死酵母菌,越凉越保险。35-40度左右最好。
将米饭摊开散热,用手触摸米饭表面已冷即可。加入少量凉开水搅拌,将饭粒松散开。特别注意,不能让饭粒沾油腻。否则米酒发酸,不能食用。
3、加入酒曲发酵
酒曲碾碎,散入米饭中搅拌均匀,将米饭压紧,中间挖个小洞,盖上盖子或保鲜膜。夏天放在桌上,冬天放在暖气附近。约24小时左右,小洞中已淌满米酒汁,尝一尝,如味甜不酸,即可食用,如味淡带酸,再等3、4小时。因为米酒尚会继续发酵,酒味越来越浓,甜味越来越淡,将变成酒,所以吃不完,要放在冰箱里,抑制其继续发酵,则米酒会越来越甜,可存放半个月,慢慢吃,其味无穷。
注意事项:1、凡是和做米酒有关的锅、笼屉、盆盆碗碗一律不能带一丁点儿油。所有的用具要可以用碱水洗干净,不能沾油。糯米蒸熟后一般要倒在一个瓷盆里,晾凉后一边将酒药撒在糯米上一边搅拌均匀,然后将糯米倒在盆里,轻轻压实。
2、在蒸锅里放上水,蒸屉上垫一层白布,烧水沸腾至有蒸汽。将沥干的糯米放在布上蒸熟,熟透就好。自己尝一下就知道了。没有这层布,糯米会将蒸屉的孔堵死,怎么也蒸不熟。这有失败的经验。尝一尝糯米的口感,如果饭粒偏硬,就洒些水拌一下再蒸一会。
企业信用信息弥撒曲_百度百科
弥撒曲是天主教弥撒祭曲活动咏唱的歌曲,是中一种重要的体裁。
弥撒曲体裁简介
弥撒曲类别
弥撒祭曲活动分为“主日弥撒”和“节期主日弥撒”两部分。弥撒所演唱的词与固定不变,节期弥撒则根据教会所日历或婚丧等仪式而有不同。
弥撒曲背景
弥撒曲产生
弥撒又称为感恩祭献。是天主教最主要的礼仪行为之一,是天主教最、最隆重的祈祷方式;弥撒是为纪念和重演所举行的最后晚餐。
在最后晚餐时,耶稣把自己当作祭品献给天主圣父,为所有作赎价。(他拿起饼时,说:“这是我的身体,将为你们而牺牲。)最后晚餐时,耶稣吩咐他的门徒们日后要这样做来纪念他。因此,世世代代以来,教会都这样做来纪念。在每一次的弥撒中,所有参加的信徒们都会把自己的心愿和需要都藉着祭台上的耶稣一起献给天主圣父,祈求圣父藉着耶稣十字架的牺牲而宽恕罪过、赏赐所需的一切东西。
弥撒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礼仪。即恭读圣经和分享圣经。第二部分,圣祭礼仪。即重演最后晚餐厅的一幕。第三部分,领主仪式。即全体信徒领受精神食粮---。
弥撒由天主教的专职人员举行。即只有、主教才能举行弥撒。只要有神父和信徒的地方,每日都会有弥撒礼仪,尤其是星期天,弥撒礼仪更为隆重。
弥撒袍又称为祭衣,有五种颜色:红色、紫色、绿色、白色、黑色。(黄色仅中国),在不同的场合穿着不一样。
弥撒音乐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
弥撒曲历史背景
欧洲自13世纪以来,作曲家多为普通弥撒创作弥撒曲,但也有为属于特别弥撒曲的活动创作的安魂弥撒曲。起初,作曲家仅谱写个别的段落,马肖为法皇加冕而作的《圣母院弥撒曲》(1350)是第一部完全由作曲家谱曲的四声部合唱作品。16世纪所作的《教皇马尔切利弥撒曲》(1567)则是
无伴奏合唱高峰时期的典范之作。17世纪以来弥撒曲得到发展并加入器乐,也有新的尝试。例如J.S.所作的b小调弥撒曲,BWV232(1749)。其后德、奥作曲家在这方面有不少贡献,例如贝多芬所作庄严弥撒曲,Op.123 (1823);所作弥撒曲,f小调(1871)等。近代作曲家例如、等,则以新的风格写下这一体裁的作品。又被称作“追思曲”、“慰灵曲”,它是一种特殊弥撒曲——曲(requiemmass),是用于基督教悼念死者的祭奠仪式中演唱的合唱,由普通弥撒曲删除情绪欢快的“”和“信经”、代之以“”(diesirae,拉丁)、“”(luxacterna,拉丁)等曲组成。莫扎特K626号作品就是一部著名的安魂曲。近现代的安魂曲不论在题材内容、文字形式还是戏剧性手法方面,常常超越宗教的范围,并由大型管弦乐队伴奏,例如所作的《》(1961)。
弥撒曲体裁类型
弥撒曲的类型很多,例如在参加弥撒活动的神职人员较多的普通弥撒中,音乐较为完整和精致的弥撒称为“大弥撒曲”(high mass)或“庄严弥撒曲”(missa solemnis),反之则称为“小弥撒曲”(missa lecta);以特殊目的的进行奉献的活动中演唱的弥撒曲称为“奉献弥撒曲”(votive mass);在没有朗诵也不举行仪式而只有歌唱的弥撒活动中演唱的弥撒曲称为“音乐会弥撒曲”(concert mass)。
弥撒曲代表曲调
弥撒曲的歌唱部分由唱诗班担任,曲调最初用节奏自由的单声,泛指欧洲中世纪(500-1450)无严格节拍的单声曲调,包括、安布罗西对咏、法国天主教圣咏(gallican chant)、莫布圣咏(mozarabic chant)等各种欧洲古代宗教歌曲及与此类似的世俗歌曲。语言部分由神职人员用特殊的“平音调”(monotone)朗诵。按照传统习惯全部用拉丁文(1960年后教会才准使用各民族语言的译本)。记谱沿用中世纪使用的四线。
用作普通弥撒和特别弥撒活动的曲调虽多,但常用曲调仅20余种。在一整套弥撒曲中,这些曲调仿照组织而成,并且只用一种调式。
在普通弥撒中演唱的弥撒依次为:1、“慈悲经”(Kyrie);2、“”(Gloria);3、“信经”(Credo);4、“圣哉经”(Sanctus);5、“羔羊经”(Agnus dei)。在特别弥撒中演唱的弥撒曲主要包含“进台经”(Introitus)、“升阶经”(Graduale)、“”、“奉献经”和“圣餐经”(Communio)。
弥撒曲安魂曲
归于弥撒曲一个分支,唱词基本与普通弥撒相同。
不过与之不同的是省略了(Gloria)与信经(Credo),增加了“震怒之日”(Dies irae)。通常在音乐方面“安魂曲”一词被人习惯了,而在教会(唱诗班有时也是)称之为“追思曲”。这里尤其提一下莫扎特的《》,在19世纪初最出名的安魂曲就要算是莫扎特的那部了。但是这更像是莫扎特在为自己写的,因为当他写作完“Lacrimosa”(落泪之日)这一章后,自己就去世了。(可参见“”)
弥撒曲世界名曲
莫扎特 加冕弥撒
Bruckner F小调弥撒
 Carreras中南美洲大弥撒
贝多芬 BeethovenC大调弥撒
 圣母弥撒曲
奥布雷赫特 弥撒
 沉香木十字架弥撒等
企业信用信息十大古曲_百度百科
十大古曲是是汉族的精髓。有(古琴曲)、(古琴曲)、(古琴曲)、(古琴曲)、(琵琶曲)、(琵琶曲)、(琴箫曲)、(古琴曲)、(二胡曲)、(琵琶曲)。
十大古曲高山流水
(古琴曲)
1.传说先秦的琴师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春秋时代,有个叫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俞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俞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俞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会了。”
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两人分别约定,此时此刻还在这里相会。第二年,伯牙如期赴会,但却久等子期不到。于是,伯牙就顺着上次钟子期回家的路去寻找。半路上,他遇到一位老人打听子期的家。这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位老人正是子期的父亲。老人告诉伯牙,子期又要砍柴又要读书,再加上家境贫寒,积劳成疾,已经在半月前去世了。子期去世时担心伯牙会这在里久等,叮嘱老人一定要在这一天来通知伯牙。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他随老人来到子期的坟前,抚琴一曲哀悼知己。曲毕,就在子期的坟前将琴摔碎,并且发誓终生不再抚琴。自此始有遇知音,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典故,后有称颂其事,在此筑馆纪念,称为,现琴台东对,西临月湖,成为武汉著名古迹胜地。
2.史载有一年,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听了起来。”
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赞叹弟子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相传是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诉说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在青石上摔碎了。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能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两人千古传诵的诗篇: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经考证,伯牙原本就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书》与《荀子》、《琴操》、《列子》等书中均为“伯牙”。东汉高诱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现代的《辞源》也注曰:“伯姓牙名”。伯在古代是个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时不食周粟的,秦穆王时擅长相马的伯乐等。
十大古曲广陵散
(古琴曲)
又名《广陵止息》。汉魏时期相和楚调但曲之一。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三千太学生愿以康为师,不许,现存琴谱最早见于《》
又一说: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以《》载录最早。早期并无内容记载,现多数琴家按照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与正史有出入)。据《琴操》中所载: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为韩王铸剑误期而被杀。为报父仇,上泰山刻苦学琴十年之后,漆身吞炭,改变音容,返回韩国,在离宫不远处弹琴,高超的琴艺使行人止步,牛马停蹄。韩王得悉后,召进宫内演奏,聂政趁其不备,从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为免连累母亲,便毁容自尽。
后人曾为古琴曲《》所加分段标题,有的以与故事相应的情节取名,乐曲所表现的情绪,与这个悲壮的传说也确有不少相通之处。《》所载《》,分开指(一段)、小序(三段)、大序(五段)、正声(十八段)、乱声(十段)、后序(八段)共四十五段。此曲早已绝响,解放后不少琴家才将它译奏出来。乐曲定弦特别,第二弦与第一弦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时可在这两条弦上奏出,取得强烈的音响效果。
十大古曲梅花三弄
(本为笛箫曲,后改编为古琴曲)
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乐曲前半阕奏出了清幽、舒畅的泛音曲调,表现了梅花、安详的静态;急促的后半阕,描写了梅花不屈的动态。前后两段在音色、曲调和节奏上然不同,有着鲜明的对比。同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全曲共分十段,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后四段为第二部分,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
一、溪山夜月;
二、一弄叫月,声入太霞;
三、二弄 穿云,声入云中;
四、青鸟啼魂;
五、三弄横江,隔江长叹声;
六、 玉箫声;
七、戛玉;
八、铁笛声;
九、风荡梅花;
十、欲罢不能。
前六段为第一部分,後四段为第二部份。
十大古曲平沙落雁
(古琴曲)
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作者传有唐代、宋代毛敏仲、明代等,众说不一。此曲琴谱最初载于明末《古音正宗》(1634年)。问世以后,深受琴家喜爱,不仅广为流传,而且经过加工发展,形成段数、定弦、调式、意境等方面不尽相同,又各具特色的多种版本,是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
对于曲情的理解,有“取清秋寥落之意,鸿雁飞鸣”来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取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鹄鸿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的;也有从鸿雁“回翔瞻顾之情,上下颉颃之态,翔而后集之象,惊而复起之神”,“既落则沙平水远,意适心闲,朋侣无猜,雌雄有叙”,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流传的多数是七段,主要的音调和音乐形象大致相同,旋律起而又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基调静美,但静中有动。诸城派的《平沙》,增加了一段在固定音型陪衬下用模拟手法表现大雁飞鸣,此呼彼应的情景,形象鲜明生动,别具一格。
十大古曲十面埋伏
(琵琶曲)
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阴平楚》:谱最早见于《华秋频琵琶谱》(1819)。明王 宝()《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中记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斗是,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鼓声、金、剑击声、人马群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有追骑声;至,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项。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成人如此。”所绘之情景、声色与今之《》甚近似。全曲分十三个段落,都标题可归三部分:
第一部分:
(1)“列营”全曲序引,表现出征前的金鼓战号齐鸣,众人呐喊的激励场面。音乐有散渐快,调式的复合性及其交替转换,更使音乐增加不稳定性。
(2)“吹打”。
(3)“点将”主题呈式,用接连不断的长轮指手法(但轮一句轮一拂轮)和“扣、抹、弹、抹”组合指法,表现将士威武的气派。
(4)“排阵”。
(5)“走队”音乐与前有一定的对比,用“遮、分”和“遮、划”手法进一步展现军队勇武矫健的雄姿。
第二部分:
(6)埋伏 表现决战前夕夜晚,汉军在垓下伏兵,气象宁静而又紧张,为下面两段作铺垫。
(7)小战 楚汉两军短兵相接,刀枪相击,气息急促,音乐初步展开。
(8)大战 描绘两军激战的生死搏杀场面。马蹄声、刀戈相击声、呐喊声交织起伏,震撼人心。先用“划、排、弹、排”交替弹法,后用拼双弦、推拉等技法,将音乐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
(9)项王败阵。
(10)乌江自刎 先是节奏零落的同音反复和节奏紧密的马蹄声交替,表现了突围落荒而走的项王和汉军紧追不舍的场面;然后是一段悲壮的旋律,表现自刎;最后四弦一“划”后急“伏”(又称“煞住”),音乐嘎然而止。
原曲还有:
(11)众串凯。
(12)诸将争功。
(13)得胜回营。先生的演奏指“自刎”止,后三段删去不奏。今日诸家大多承用此法。
整曲来看,又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性质。第一部分含五段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为“转”部,第三部分含二段为“合”部。
十大古曲夕阳箫鼓
(琵琶曲)
原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名《》(又名《夕阳箫歌》,亦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约在1925年,此曲首次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解放后,又经多人整理改编,更臻完善,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的风姿异态。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第一段“江楼钟鼓”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景色。然后,乐队齐奏出优美如歌的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静;大鼓轻声滚奏,意境深远(片段1)。 第二、三段,表现了“月上东山”(片段2)和“风回曲水”的意境。 接着如见江风习习,花草摇曳,水中倒影,层迭恍惚。进入第五段“水深云际”,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乐队齐奏,速度加快,犹如点点,遥闻渔歌,由远而近,逐歌四起的画面。第七段,琵琶用扫轮弹奏,恰似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的动态。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唉乃归舟”,表现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唉乃”,由远而近的意境。归舟远去,万籁皆寂,春江显得更加宁静,全曲在悠扬徐缓的旋律中结束,使人回味无穷。 后取意唐诗名篇《》更名。
十大古曲渔樵问答
(琴箫曲)
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三十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歌词。乐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渔樵悠然自得的神态。正如《琴学初津》中所述:“《》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橹歌之矣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十大古曲胡笳十八拍
(古琴曲)
汉末,著名文学家、古琴家的女儿蔡琰(),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与为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
全诗共十八段,谱作成套歌曲十八首。据说,突厥语称“首”为“拍”,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原是琴歌,但魏晋以后逐渐演变成为两种不同的器乐曲,称《大胡笳鸣》、《小胡笳鸣》。前者即为《胡笳十八拍》的嫡传。
唐代琴家黄庭兰以擅弹此曲著称。有《听董大弹胡茄》诗:“蔡女昔造胡茄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就是对该曲内容的概括。现存的曲谱最早见于1425年刊行的《》本,称“大、小 胡笳”,都是无歌词的器乐曲。可唱的琴歌《胡笳十八拍》,初见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孙丕显所刻的《琴适》中,也就是现在最流行的谱本,其歌词即所作的“我生之初尚无为……”。音乐基本上用一字对一音的手法,带有早期歌曲的特点。从第一拍到第九拍,以及第十二、十三两拍,都有一个相同的尾声,有受汉代相和大曲影响的痕迹。全曲为六声羽调,常用升高的徵音(升5)和模进中形成的高音(升1)作为调式外音。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
十大古曲阳春白雪
(琵琶曲)
琵琶独奏曲,亦名《》,是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古曲。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历来有“大阳春”和“小阳春”(又名“快板阳春”)两种不同版本。前者指、沈浩初整理的十段与十二段的乐谱;后者是近代琵琶家(1872 - 1951)所传,全曲只有七个乐段,可划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的乐曲。“起”部标题名为“独占鳌头”,使用加花、“隔凡”以及结构上的扩充和紧缩等民间常用旋法,使《八板》原型得到变化发展,并以半轮、推拉等演奏技巧润饰曲调,充满了生动活泼、明快愉悦的情绪。乐曲开头的八小节在后面循环再现,是全曲各个部分的“合头”。“承”部共两段:“风摆荷花”和“一轮明月”。在八小节“合头”再现以后,高音区展开的旋律更加花簇,结构也扩大了,情绪比“起”部更为热烈。“转”部包括“玉版参禅”、“铁策板声”、“道院琴声”三段,这是一个对比性的段落。
《八板》变体运用分割和倒装、变化节奏等方法加以展开,并在第六段中引入了新的音乐材料。在演奏上时而用扳的技法奏出强音;时而用摭分弹出轻盈的曲调,尤其是第六段围绕徵音弹出的一连串泛音,更如“”,晶莹四射,充满活力。“合”部标题为“东皋鹤鸣”,再现了第二段,并在尾部作了扩充。通过慢起渐快的速度,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进行,并在每拍头上加“划”,不断增加音乐的强度,使全曲在强烈的气氛中结束。
十大古曲汉宫秋月
(二胡曲)
此曲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为筝曲,另为二胡曲。据载,二胡曲是先生所传。本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二胡曲则速度缓慢,用弓细腻多变,旋律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音乐时断时续,加之各种复杂技法的运用,表现了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
.百度.[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曲粉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