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自然货币形态的演变金属货币

货币形式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_百度知道西方经济学_中华文本库
第6页/共7页
在的因素将使生产不但不再减少,反而出现增长的势头。促使经济复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大批机器经过多年磨损需要更换;长期低水平的生产使企业积压的存货已减少到正常水平之下,企业为维持一定数量的存货规模开始提高产量等。而且,政府为避免本国经济长期陷于萧条,会通过一系列的扩张政策来提高社会总需求水平,促使居民扩大消费规模,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带来对劳动需求的扩大,使社会收入趋于增加,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又开始趋向乐观。因此,在这一阶段经济开始由谷底回升,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五)转折点:一个经济周期一般包括两个转折点:顶峰和谷底。顶峰:是指经济周期中经济活动的最高点。它是繁荣阶段的终结时期和转入衰退阶段的转折点,顶峰一般只持续1—2个月。这个时期的特征是:产量和就业人数达到最高水平,股票和商品价格开始下跌,存货高于一般水平,企业界的乐观情绪开始转为悲观。谷底:是指经济周期中经济活动的最低点。它是萧条阶段的终结时期和转入复苏阶段的转折点,其持续时间一般只有1——2个月。这个时期的特征是:产量和就业人数达到最低水平,股票和商品价格开始回升,存货低于一般水平,企业界的悲观情绪开始转为乐观。至于在一个具体的周期波动过程中,每个阶段究竟会持续多长时间,理论上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在现实中也会有相当大的差别。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说:“应当注意到经济周期的型式是不规则的。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经济周期,
也没有像用于月球或钟摆运动那样精确的公式来预测经济周期的发生日期和持续时间。相反,就其不规则性而言,经济周期更像气候的波动。你可以看到周期象山脉一样,有着各种高低不同的高峰和峡谷。某些峡谷既深且宽,另一些则既浅且窄"。
经济周期成因分析理论:自 19世纪以来,特别是1929——1933年西方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之后,不少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周期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一、纯货币理论。这是一种用货币因素来解释经济周期产生原因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上下波动,完全是国家银行信用交替扩张与收缩所造成的。当银行系统降低利息率时,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量增加,厂商受低利率的吸引,会增加向银行的借款,然后以更大的规模向供货商订货,从而带动全社会的生产扩大和收入增加。而收入增加又使居民对各类产品的需求扩大,产品价格随之提高,这又推动着生产者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可见,银行信用的扩张导致了生产的扩张,经济活动的累积性扩张使宏观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进入繁荣阶段,银行扩大信用的能力并不是无限的,要受汇率稳定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当银行信用扩张到一定程度之后,银行面对社会上对货币旺盛的需求,会发现自己已没有能力继续扩大信贷规模,因此在经济高涨的情况下,各国的银行系统往往会被迫提高利息率,紧缩信用。这时厂商发觉不能进一步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也就不能继续维持高水平的订货,使供应商因定单减少、存货增加而不得不缩小生产规模,解雇工人,造成全社会的生产缩减和收入下降。紧缩信用使宏观经济由繁荣转向萧条,而在进入萧条阶段之后,由于社会总需求不振,大量资金最终会回到银行系统,银行便有了再一次扩张信用的能力,可以通过贴现政策或公开市场业务等措施使信用扩大,促使经济复苏,并走向再一次的繁荣。
二、 创新周期理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经济周期是创新所引起的旧均衡的破坏和向新均衡的过渡,社会正是在这种旧均衡破坏和新均衡的形成中发展前进的。社会上出现的创新,无论反映在新产品的推出、新材料和新生产方式、新工艺的使用,还是反映在新市场的开拓上,都会使创新的厂商在与同行业其他厂商的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特别是新的生产技术的采用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使厂商获得一种超额利润。在超额利润的吸引下,其它厂商为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会纷纷仿效创新厂商,使用新的生产技术与设备,形成全社会增加投资、更新技术设备的“创新浪潮”。“创新浪潮”的形成又会引起对银行信用和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导致经济日益高涨,形成繁荣。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创新的技术逐渐普及,厂商的生产成本重新趋于相同,创新者的超额利润也随之消失。而一旦失去这个最有力的诱因,社会上投资于技术设备的浪潮便趋于平息,对银行信用和资本品的需求渐渐减少,加之前段时间因技术创新使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加,造成产品价格开始下降,也使众多厂商不仅不愿意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能力,反而可能试图缩小生产规模,因而推动总体经济走向收缩,这就形成衰退,直至创新浪潮再度来临。在第一次创新浪潮中,虽然其直接结果是引发了投资品生产部门的扩张,但这些部门的扩张可以使就业人数增加,社会居民收入增加,致使对消费品的需求随之增加,消费品生产部门也出现扩张的趋势。而整个社会生产不断的扩张进一步渲染出经济繁荣的气氛,在乐观情绪的作用下,社会总需求不断增加,会刺激社会物价水平的提高,使经济进一步扩张。由于宏观经济的这种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创新对其它部门的影响,因此被称为“第二次浪潮”。第二次浪潮是对第一次浪潮的反应。然而必须看到,这两次浪潮有重大的区别。第一次浪潮是创新的直接后果,第二次浪潮中由于其它部门的扩张并非建立在本部门创新的基础上,而仅仅是受他人创新和社会上投资浪潮的影响,因而不仅包含了第一次创新浪潮所不存在的失误和过度投资行为,而且它不具有自行调整走向新均衡的能力。创新引起经济自动地从衰退走向繁荣,而现在由于第二次浪潮的作用,经济中紧接着衰退出现的是另一个病态的失衡阶段——萧条。萧条之后,第二次浪潮的反应逐渐消除,经济转向复苏,直至再次出现创新,从复苏回到繁荣。大创新引起长周期,中创新引起中周期,小创新引起短周期。
三、投资过度理论。这类经济周期理论又包括了两种有区别的理论观点:货币投资过度理论和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货币投资过度理论认为引起经济周期的原因是货币因素造成的投资过度。一个国家若出现银行信用的扩大,货币供给的增加,就会造成利息率的降低,刺激社会投资的增加,形成经济的繁荣。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投资的增加首先将引起对投资品需求的迅速增加,和投资品价格的上涨,必然使一部分生产消费品的资源转而用于投资品的生产,从而导致社会经济结构的失衡:即一方面是投资品生产的过度,出现生产过剩危机;另一方面是消费品生产的不足,引起消费者的强迫储蓄。由于资金缺乏不得不半途而废;或者表现为已经生产出来的投资品由于资金缺乏而滞销。由于这种理论强调导致投资扩张的最初原因是货币供给的增加,所以一般被称为货币投资过度理论。?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认为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使用和新市场的开拓等因素,带动社会进入投资的高潮期,对投资品、特别是固定设备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其价格也迅速提高,从而促使投资品的生产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幅度扩张,经济呈现出繁荣的状态。但由于投资品生产的过度发展,导致消费品生产的相对不足和价格的上涨,使社会储蓄增长的速度远远落后于投资品生产的扩张速度,货币供给日渐不足,对投资品的需求逐渐减少。而一旦储蓄所提供的投资资金不足以购买已生产出来的投资品,厂商开始缩小生产规模,整个经济系统便会出现不断收缩的趋势,经济运行进入萧条阶段。由于这种理论将投资过度的原因归结为社会上的各种创新,而不是货币供给方面的变化,因此被称为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
四、消费不足理论。经济萧条产生的原因在于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生产的增长。消费不足是由于群众的收入提高落后于生产的增长。消费不足的根源在于国民收入的分配不平等,以至于引起富人储蓄过度,穷人消费不足。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倾向存在递减趋势,因此富人的消费倾向低于穷人,而储蓄倾向则较高。由于社会上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数量较少的富人手中掌握了大量财富,并将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变成自己的储蓄,而众多的穷人则面临购买力严重不足的问题。从整体上看,这使社会总需求,特别是对消费品的需求不足,而消费品生产的规模偏小,对投资品的需求也就有限,使经济总量在较低的水平上运行,尤其是相对于规模巨大的社会储蓄而言,投资不足使社会价格水平较低、失业严重,经济长期处于萧条状态。
五、心理预期理论。经济周期出现的原因在于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期总会发生由乐观到悲观,再到乐观的变动。具体说来,当某种原因刺激了投资活动,引起经济扩张后,生产规模的扩大、失业率的下降、社会收入的增长,使人们特别是资本家对未来产生过于乐观的预期,由于这种乐观预期常常会超过合理的经济考虑下应有的程度,因而会促使社会上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过度增长,导致企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形成繁荣。 而当这种过度乐观的情绪所造成的消极后果,如企业存货增加,产品价格下降等被察觉以后,又变成对未来的悲观预期,由此导致企业大幅度削减投资量,解雇工人,致使经济出现过度的收缩,进入萧条阶段。凯恩斯曾强调,西方国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正是在于厂商对未来经济形势极度悲观,认为投资不仅得不到预期的收益,反而可能会因存货的剧增而出现亏损,于是便不再进行投资,造成社会上产品的严重过剩,失业人员大量存在。也只有随着厂商对未来经济形势的信心逐渐恢复,才又引起经济复苏,进入下一次繁荣。?
六、农业收获理论。农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的稳定是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保障。但由于农业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所以一旦自然界某些因素发生变化,农业生产就会发生波动,继而整体经济也会随之出现波动。太阳黑子的活动会严重影响地球的气候,从而影响农业的产出水平。在太阳黑子活动频繁的年份,地球上农业产量会明显下降,农业的减产又会波及到工业、商业等其它经济部门的发展,造成全社会的收入减少、经济萧条;而在太阳黑子活动不十分频繁的年份里,农业生产就容易取得大丰收,并带来其他各部门生产的普遍扩张和人们收入的增长,经济于是就进入繁荣状态。 七、乘数-加速数模型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汉森与萨缪尔森提出的,因此也称为“汉森-萨缪尔森模型”。 “乘数-加速数”模型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如果社会上出现了技术创新,或其他因素的变化,使社会投资需求增加,那么在乘数的作用下,国民收入会以更大的幅度增加,而在加速数的作用下,收入提高、消费增加又使厂商投资有更大的增长,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社会上形成“投资增加——收入增加——市场需求增加——投资进一步增加”的循环,拉动经济更快、更剧烈的扩张,进入经济繁荣时期。然而有限的生产资源使得经济不可能无限扩张,当资源的利用接近充分就业的水平时,产量的增加也就渐渐停止。 根据加速原理,一旦产量不再增加,社会总投资便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继而在乘数的作用下使国民收入急剧减少。这又会进一步使消费减少、投资规模缩小,社会经济开始猛烈收缩的过程,经济处于萧条阶段。当经济收缩到谷底后,社会上基本的消费需求与重置投资需求使生产规模的缩小渐渐停止。当资本存量的磨损使厂商产生更换设备的需要,或是技术的改进使原有机器设备被淘汰时,社会上便重新开始出现投资的增加与收入的提高,萧条阶段闲置的生产资源越来越多地得到使用,国民经济从谷底走向复苏,进而开始新一轮的扩张。汉森和萨缪尔森进一步指出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经济政策的方式来减轻经济周期的波动。他们认为,投资和国民收入相互影响,自发形成经济周期的一个假定前提是政府没有根据特定的经济目标来干预经济运行,因此,如果政府采取一些适当措施来影响社会上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加速数,或是改变政府购买支出的水平,就可以使经济的波动不再按原有的规律发生,从而可能会达到减轻经济波动的目的。 众多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中,该理论一直得到广泛的认可,被视为有关经济周期的基础理论。 八、政治性经济周期理论。在选举之前,经济形势的改善,特别是失业率的降低,有利于现任政府连选连任。因此,现任政府就常常在选举之前采用减税或增加政府支出这类扩张性经济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发展,从而引起选举前的经济繁荣。而在选举之后,为了制止这种繁荣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一般又会采取紧缩性经济政策,引起经济的萧条。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税收、政府支出、货币供给、消费需求、投资需求。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协调:一、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长期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二、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中的困难。(一)政策时延:可能使政策收到相反效果。1)认识时延是指政府有关部门对宏观经济形势作出判断所需的时间。2)决策时延是指政府制定具体调控政策所需的时间。其中包括政策选择和文献起草所需时间。3)批准时延是指调控政策的有关文献按法定程序呈报、听证、辩论及通过所需的时间。4)传递时延是指政府制定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由决策部门向执行部门传达、布置所需的时间。5)执行时延是指政府的各经济职能部门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所需的时间。6)作用时延是指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付诸实施以后到其对经济生活产生实质性影响所需的时间。在整个调控时延中,作用时延是最关键、往往也是最耗费时间的。有专家估计,在美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实践中,作用时延一般要占12 — 18个月。(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1、政治因素影响。大选、战争时期不能增税减支;2、利益集团的阻挠。政府支出增加会挤占私人投资,“与民争利”;3、公众预期;如果他预期持续萧条,则刺激消费的政策无效。4、其他意外事件。
三、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中的协调原则:(一)相机抉择。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和各项政策的特点,灵活选择适当的政策措施(二)政策搭配。轻微萧条-扩张财政与紧缩货币;严重通货膨胀-紧缩财政与紧缩货币;轻微通货膨胀-紧缩财政和扩张货币;严重萧条-扩张财政和扩张货币。(三)对内经济和对外经济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 一、构成:(一)财政支出政策。1、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G。例—军需品和警察装备的购买例二:公共工程支出——政府投资兴建公共设施,但不是“形象工程”。2、转移支付。
(二)财政收入政策1、财产税:对土地(不动产)和土地上建筑物(动产)征税,按固定比率从收入中征收。2、所得税:对个人薪金、公司利润征税。税率随收入上升而上升3、流转税:对流通中的商品和劳务征税。按固定比率从收入中征收。(三)公债。内债,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发。1、运作:政府向本国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债权人——公众;债务人——政府。2、分类:按偿还期限划分。(1)短期公债:3个月、6个月、1年。(2)中期公债:1~5年(3)长期公债:5年以上,40年,永久。3、公债哲学:公债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公债哲学:(1)自己欠自己的债,不构成债务负担。(2)政府政权稳定,所以债务偿还有保证。(3)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
二、财政制度中的内在稳定器。工具自动发生作用,不需政府采取行动。1、自动变动的税收:个人与公司所得税。萧条→个人与公司收入下降→符合纳税标准的主体自动减少、税率自动下降→政府税收自动下降→消费↑、投资↑→AD↑。2、政府转移支付:萧条→失业人数↑→符合领取救济标准的人数↑→转移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AD↑。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萧条,农产品价格↓→政府收购→农场主收入↑→消费与投资↑;繁荣,农产品价格↑→政府抛售→农产品价格↓,避免经济过热。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人类有史以来已经有三项伟大的发明:火、轮子和中央银行。——维尔·罗杰斯。应该到哪里去找对经济周期负最大责任的人呢?他们既不在白宫也不在国会,而是在联邦储备银行里。——保罗·萨谬尔森。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执行者。 一、西方国家的银行制度。1、中央银行。(1)发行的银行:垄断一国货币发行权(2)银行的银行:同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往来(3)国家的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监督其他银行 2、商业银行。(1)负债业务:吸收存款(2)资产业务:发放贷款,投资购买债券(3)中间业务:代客结算。货币供给的形态与组成:形态: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组成:M0=现金,M1=现金+活期存款,M2=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M3=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债券。二、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和货币乘数(一)基础:准备金制度:1、准备金:Reserve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之前,必须保留一定比例现金,以便支付给前来取款的客户。
吸收存款额=准备金+发放贷款额 二、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和货币乘数。(一)基础:准备金制度。2、法定准备率( rd ):Required Reserve Rate。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全部存款的比率。(二)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三)货币创造乘数Km。上例中,500=100×5,其中5=1/20%。
三、金融市场(公开市场)。各种信用工具交易的场所。包括:1、货币市场:从事短期信用工具买卖。2、资本市场:从事长期信用工具买卖(1)一级市场:发行市场(2)二级市场:流通市场。
四、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一)运用政策的总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1、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刺激消费和投资。2、繁荣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使利率上升,减少消费和投资。总之,萧条时期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雪上加霜。繁荣时期要泼水降温,而不是火上浇油。(二)政策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灵活/结果容易预测/最常用(1)原则:央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2)操作:2、调整再贴现率的政策。央行被动地等待。(1)释义: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由于准备金临时不足而向央行借款,借款时支付的利息率为再贴现率。(2)操作:萧条,再贴现率下降,商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增加,货币供给上升。繁荣时期,再贴现率上升,货币供给下降。3、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效果猛烈,较少使用/存在时延。萧条,降低法定准备率,商业银行对外贷款增加,另外货币创造乘数上升,从而货币供给增加。美国,rd变动1%,导致M变动20亿美圆。所以不能轻易变动rd。
五、其他货币政策手段:1、道义劝告。无法律地位,但效果不错。2、垫头规定:对证券市场放款3、Q号条例:规定商业银行的利率上限4、控制分期付款和房地产抵押贷款条件。第四节 收入政策、人力政策与经济增长政策
并非管理总需求,而是管理总供给。一、收入政策。通过控制工资与物价来制止通货膨胀;二、指数化政策。定期根据通货膨胀率调整各种收入的名义价值,以使其实际价值保持不变;三、人力政策。改善劳动市场结构,以减少失业;四、经济增长政策。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入手制定政策 凯恩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一)内容: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也在增加,但是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边际消费倾向是下降的。其原因在于,人们具有爱好储蓄的天性,当收入增加时,倾向于把更多的收入用于储蓄。(二)后果:造成消费需求不足。 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一)内容:资本边际效率为投资者每新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随着投资的增加,投资者对投资前景很容易丧失信心,从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所以,随着社会投资和个人投资的不断增加,到一定时候,整个社会的投资信心就会崩溃,投资需求急剧下降。(二)后果:造成投资需求不足。 三、流动偏好规律。(一)内容。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的需要,人们偏好以货币形式保留收入或财富,即人们更偏好于把流动性最大的现金保存在手边,这种心理动机称为流动偏好。(二)后果:流动偏好规律的存在,使中央银行增发的货币均被人们保存在手边,货币需求无穷大。一方面,货币滞留于人们手中,不能及时转化为储蓄和投资,直接降低了总需求;另一方面,为了鼓励人们放弃流动偏好,中央银行存在提高利率的压力。因为:提高利率→债券价格降低→人们购买债券、抛出货币最后,流动偏好规律使利率不可能太底,从而投资成本高,降低投资需求。
四、总结。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偏好规律→投资需求不足。从而总需求不足→失业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Macroeconomics)研究一个整体社会的经济运行。如:1、价格的研究
2、外贸项目的研究3、生产者的研究4、消费者的研究。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1、什么因素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的长期增长?比较挪威与阿根廷、中国与美国劳动数量、生产率、技术、制度;2、在不同体制条件下,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何在?政府可否采取 、如何采取反经济周期政策?(任何国家都存在周期)3、什么因素导致了失业的存在和增加?4、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5、全球经济体系如何影响某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6、政府如何实施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1、国民收入核算理论2、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核心理论3、经济周期理论4、经济增长理论5、就业理论——为何会失业6、通货膨胀理论7、宏观经济政策 8、开放经济理论
有关概念:1、研究的对象——国民经济总体:四部门2、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中心问题:资源的有效利用4、存量与流量 研究方法:1、市场三分与经济行为主体四分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劳动市场;经济行为 主体——家庭、企业、政府、外贸;2、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总量与个量的 关系;3、建立宏观经济理论模型:(1)过程:观察→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模型→得出新结论;(2)好模型的标准:a、假设是否合理b、对于理解和研究现实问题是否具有可操作性c、模型所暗含的结论是否可以用经验数据来检验d、模型结论是否与现实数据相一致(3)Note:太象现实的模型不一定是好模型。4、均衡分析法: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两大经济思潮及其在当代的消长:(1)经济自由主义,主要是指主张自由竞争,由自由市场的力量来协调社会经济活动,而国家只为此提供必要的法律与制度条件,并承担某些不适合由市场来协调的经济活动的那样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2)国家干预主义,主要是指反对自由放任,主张扩大政府机能,限制私人经济,由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并直接从事大量经济活动的那样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在当代则集中表现为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革命”:国家干预主义在当代兴起: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转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给资历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一味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已经愈来愈难以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的均衡发展,难以在均衡遭到破坏的情况下有效地恢复均衡。这一现实为国家干预主义思潮的兴起提供了历史条件。但直到本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前,主张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仍占统治地位。年,整个西方世界陷入一场有史以来最猛烈、最严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面对这场大危机,西方经济学界要求政府调节经济的呼声开始升高,国家干预主义思潮逐渐增强。资产阶级的统治者首先从行动上突破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信条,采取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措施,以求此来摆脱危机。1933年初, 在德国是希特勒上台,推行法西斯主义,由政府对经济实施直接的干预管制,走上了以扩军备战为中心的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美国在罗斯福接任总统后,实施“新政”,采取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办法以使美国摆脱危机。罗斯福新政一反传统的自由放任理论和政策,从多方面推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新政”的本质就是推行以国家干预为中心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德国、日本等推行军国主义的国家在资本主义各国中率先摆脱了危机,罗斯福总统在美国实施的“新政”也颇见成效。与此同时,当时苏联在经过十月革命后实行了政府通过计划手段管理经济的中央计划经济,并在经过几个五年计划后在经济建设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整个国力得到极大增强,这一状况,也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和经济学家受到启发。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批判传统理论,系统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并立即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现被称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革命”为政府的反危机措施提供了理论根据,标志着国家干预主义的兴起。二战以后,至70年代初,是凯恩斯时代。
经济自由主义的新发展:进入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在长期高速增长和推行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矛盾终于显著地表现出来。形成了大量失业与严重的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这种状况突出表现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凯恩斯主义面临重大的理论危机。在此背景下,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再占上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主张包括: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建立“分享经济”制度。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应结成伙伴关系。“做大蛋糕”, 企业发行“人民股票”。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两种思潮的争论 :市场机制要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是需要条件的,主要条件是有足够的平等竞争。因此,在缺乏这种条件的一些特殊领域和场合,由市场来配置资源就会缺乏效率,就会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例如,在自然垄断部门,由于生产和技术方面的特点,这种部门具有突出的规模经济效果,因而不适合竞争。像城市的供水供电部门即是这样。有些物品的生产和消费具有外部影响(像化工厂会污染周围居民的环境),因而个别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市场价格不能准确地反映包括社会成本在内的全部成本。此外,在信息不对称的场合,交易双方就不具有平等竞争的关系。这些情况都导致“市场失灵”,从而产生政府干预的要求。国家干预主义思潮的基本根据亦在于此。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凯恩斯主义强调以国家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特别是由此造成的失业。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总就业量决定于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均衡时的总需求量,即决定于有效需求。在通常情况下,有效需求总是不足的,其根源在于三个“心理规律”:一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即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减少,这就造成消费需求不足;二是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即增加投资时的预期利润率降低,这会造成投资需求不足;三是流动偏好,即人们出于多种动机总是要把一定数量的货币保持在手里。为了吸引这些货币,利息率就不能太低,这样,当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低于或接近利息率时,人们就不愿投资,从而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第6页/共7页
寻找更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形态的演变过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