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德国在青岛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发行的钱现在值多少

山东媒体:“青岛不怕淹”不是德国人的功劳_第一财经
山东媒体:“青岛不怕淹”不是德国人的功劳
第一财经李攻 21:44
进入雨季以来,尤其是武汉等大城市遭遇前所罕见的内涝,山东省青岛市的防涝系统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青岛不怕淹,是德国人的功劳吗?今天,山东卫视晚间黄金段的山东新闻联播以占&总篇幅&近五分之一报道:(青岛不怕淹)不是德国人的功劳,是青岛市吸取德国人建设经验,经过几十年自我打造建设而成的。
山东卫视的上述节目为此专门配发了短评。短评中说:看来,屡传屡红的德国神话,是利用了民众在城市建设和水利工程建设缺乏常识。其实,青岛不怕淹的神话,是建国以后几代青岛人,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高标准建设打造的。是青岛在继承雨污分流经验,又创造性发扬聪明才智艰苦探索取得的。
关于青岛市排水系统的&段子&很多,很多都已经不可考证,但《胶澳发展备忘录》显示,1900年德国在青岛首先提出雨污分流的概念,雨污分流的工程从论证到完工持续了5年之久,德国人显示了特有的耐心。青岛由此成为中国最早实现下水道&雨污分离&的城市。到1905年,青岛区铺设的雨水管道29.97公里,污水管道41.07公里。
但现在,德国人在青岛修建的地下暗渠现在只剩下2.33公里,还不足现在青岛市主城区暗渠总长度的千分之一。
在上述新闻节目中,青岛市排水管理处副处长解力涛表示,目前青岛市的主城区,建成在使用的雨水设施,已经达到了3400多公里。它的设计标准,重现期一般地区是1-3年,重要地区是3-5年,雨水暗渠是10-20年。
所谓重现期是个水文概念,即采用的最大暴雨量多少年一遇的暴雨。目前国家采用的一般标准是半年到3年,青岛执行的都是国家标准的上限。
编辑:刘展超青岛老街(二)_爱以身为天下_天涯博客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236553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7336
(188)(20)(1)(1)(4)(2)(31)(26)(14)(4)(55)(6)
(1)(1)(1)(1)(1)(3)(12)(6)(5)(2)(21)(20)(1)(5)(6)(1)(1)(2)(1)(8)(1)(2)(3)(4)(5)(2)(3)(1)(11)(4)(3)(9)(5)(2)(2)(1)(3)(10)(8)(1)
   44.延安路    
1937年因登州路弯曲难行,准备修一条平坦马路,因当时的市长沈鸿烈是天门人,命名为天门路。路刚开始修就爆发了抗日战争,日占青岛后继续修建,奴役市民、中学生“义务”劳动修路,叫“勤劳奉仕”。马路改叫兴亚大道。抗战胜利后仍称天门路。   
自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各地农村大量流入青岛,人口激增,无房可住,这条路两旁搭建了成片的临时简易住房,成了棚房一条街,因无下水道,污水遍地,破烂不堪,成为美丽岛城的一块污点。   
农村有“集”,每五天一“集”,或逢一、六或逢二、七。在青岛这个现代城市却也有“集”,地点在延安路东部,每逢礼拜天开集,所以叫“礼拜集”,这个“礼拜集”越办越大,大体上沿着今太清路直到湛山山麓。后来发展到不仅礼拜天有临时摊贩,也有了一大批固定摊位,多是用木板建的简易房,与西镇的西广场很相似。“礼拜集”最盛的几年,延安路上从今立交桥到延安二路,山坡上黑压压一片挤满了赶集的群众。各种商品均有,有废旧物品、残次商品,也有二手货,仅以图书业说就有五六个书摊。这些摊主,从废品收购的书中挑选出有销路的在这里出卖,论斤买进,再论本卖出。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这个集才取消。   
几十年里,中山公园没有围墙,也不售票。樱花路原是由汇泉通往东镇的一条马路。中山公园修建围墙,并售门票以后,这条马路不能走了,于是在公园与万国公墓(德占时期建的一处公墓)之间修了一条马路,叫延安一路。“文革”中,公墓全平了,不复存在。“文革”后原址建为“百花苑”,又建了20处名人雕塑,也称青岛名人园。延安一路中部是青岛体育基地,下边山坳原拟仿南京五台山体育场,依山势建看台而修一处体育场,但以后移在了台东体育场。   
从登州路南行,原有一条中庸路,是偏僻的小路。日本人是岛国,地少人多,早已实行火葬,日占时期在这里建了一处“火化场”。后因市区扩大被拆除,解放后在这里建了延安二路。   
延安路东端原有新民路,又有台(东镇)湛(山)路。解放后,在这两条路基础上建了延安三路。在原台湛路上曾有青岛高尔夫俱乐部,有17孔标准高尔夫球场,延安三路建成后已不复存在。   
解放后,延安路成为交通干道,目前是青岛东西快速路的主要路段,东为海信立交桥,西为登州路立交桥,中为高架路。原来的延安路现在高架路之下。      
45.登州路    
登州路是一条古老的路。明代万历年间将青岛河入海口的青岛村开放为海上贸易的青岛口,青岛口至杨家村的小路成了驿道,一直通往即墨县城。青岛建市,在杨家村建台东镇,作为中国中下层市民居住区。由大学路在原古驿道基础上建了马路,初称巽町,即现在的登州路。登州路被称为九曲八弯,却是旧时通往台东镇的主干道。   
登州路上最早的建筑是青岛三大兵营之一的毛奇兵营(亦译毛尔梯克兵营),它的对面是建于1903年的日尔曼啤酒公司。   
德国人是习惯饮用啤酒的,相传当年兵营外就有啤酒店销售啤酒。1903年英德合资建了日尔曼啤酒厂,初期年生产能力2000吨,行销至上海、天津。这是青岛最早的现代企业。1906年,他们生产的啤酒在慕尼黑啤酒博览会上获最高荣誉金奖。   
日占青岛后改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日文中称啤酒为麦酒),生产太阳牌啤酒,也就是朝日啤酒。抗日战争胜利后,青岛成立齐鲁企业公司,下辖青岛啤酒厂,生产“青岛牌”啤酒,英文名为当时青岛的英文名称Tsing tao,图案为栈桥,这一商标一直使用至今。这里至今是青岛啤酒集团的总部所在。当年的旧楼还有保存,甚至还保留有初期的机械设备。   
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以后,在登州路东段,建了北京会馆、直隶(河北)会馆,这两座会馆都是平房,带有院落,规模小,无法与“三大会馆”相比,但也为北京、河北来青的同乡提供住处。后来成了民宅。   
登州路上建有私立盲童学校,因经费困难而濒于关闭,市政府于1932年9月接办,改叫青岛市盲童学校。1934年设音乐、工艺等技术学科,又改称市盲童工艺学校。学校学制6年,除授公民、国语、算术、常识等文化课外,并教授实用技能,音乐教授中西乐器,该校学生的民乐合奏、独奏,在青岛很有声望。工艺分藤工、条工、墩布制造等,在学校大门附近设有展销室展销师生工艺制品。校长杨纯是盲人,曾任新加坡盲人院主任,其藤艺制品久负盛誉。另外,德平路上还曾有私立英华聋哑学校,亦为半工半读制。解放后二者合并在登州路校址,曾称青岛市聋哑学校。   
在登州路、松山路口曾有日本第三寻常小学,抗战胜利后作为山东大学校舍,后为青岛医学院校舍。   
它的对面曾是青岛第二公园,登州路绕公园半周,园内植有花木,设有凉亭、石桌椅,抗日战争时期遭毁坏,抗战胜利后作为美军一处露天仓库,花木全被破坏,公园从此消失了。   
青岛山西麓曾有泉水,再贮溪水、雨水成了一个小湖,湖水盈后向山下流去,形成了河流叫青岛河,注入青岛湾。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湖的面积日益缩小,又遭人为倾倒垃圾,形成乱岗。修建登州路时,在河上先建了石桥,再铺柏油路面。   
解放后,因广大工农群众在旧社会没有读书,政府决定开办速成中学帮助他们提高文化水平,山东大学办的工农速成中学就建在这里,以后改称青岛三十九中。这所学校涌现出一批艺术人才,有唐国强、倪萍、赵娜等人。   
梁实秋任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时,聘著名诗人、翻译家孙大雨来青岛任外文系教授。梁实秋与孙大雨原都是“新月派”的诗友。孙大雨来青岛后住在登州路,在翻译莎士比亚剧作的方法上与梁实秋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梁实秋认为应以散文体翻译,孙大雨则认为应以诗体翻译,二人互不相让,不欢而散。后来孙大雨离开了青岛,在这里上住了不到一年。   
老舍一家初到青岛也曾住登州路,因房间太暗,不久搬到了金口二路。       登州路:青岛风骨   
  每走过一个城市,我都习惯选择这个城市的一条路去囊括它的城市精神。在青岛,我选择的是登州路,假如把福山路看作青岛文化的历史标本,那么登州路就是青岛文化最后的一丝延续。   
  在青岛的老城区,登州路恐怕是最长的路。刚来青岛的时候,我在台东广场附近居住,因为忘记缴纳电费惨遭停电,要登州路的电费计量中心办理复电手续。我知道在延安二路那个路口岔下去就是登州路,所以我就沿着登州路走了下去,结果一直走到快与大学路接头的时候才找到那个计量所。假如不是那次阴差阳错的巧合,我绝对不会在以后三番五次地徒步登州路。   
  登州值得称道的景观不多,但南北两端各具特色。北端名气最大而且历史最为源远流长的就要属青岛啤酒厂,一百年前德国人用武力侵略中国了,一百年后青岛正在用啤酒侵略德国本土,而且后者采用的是一种文明的方式。上世纪初,青岛有幸成为中国最早引进啤酒的城市,只是不知道当时喝惯了即墨老酒的胶东人如何看待这种酷似马尿的饮品。   
  一百年前的生产车间已经变成了今天的啤酒博物馆,顺着墙壁里都渗透了酒香的车间走去,一道道工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才知道啤酒是这样生产出来的。岭南有句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作为中国最知名啤酒产地的市民,假如对啤酒知识做不到了如指掌,那么只能说明我们离真正的啤酒之城的目标还相去甚远。   
  啤酒博物馆还自己建造了一个酒吧,吧里没有设计和布局,只有几张桌子,所以这里的顾客才是真正的啤酒主义者,因为没有音乐,更没有女吧员与你调情,里面出售独一无二的没有经过过滤的啤酒,味道纯正,由于里面酵母没有提取的缘故,据说放在空气里十分钟就会变质。在啤酒厂外面开了很多家啤酒屋,其中以啤酒之家和啤酒宫最为著名,每次路过,那里喝酒的人都不少。   
  沿着登州路崎岖的道路转过广饶路小区,就到了登州路南段。因为地势高远的缘故,晴朗的天气里,站在登州路与快速路的交叉口,东部高楼林立、西部绿树红瓦、脚下车流奔驰,一个顶点三种景致岂能不让人心潮澎湃。在一个城市里,能够看见一座山峰绝对是一件浪漫的事情,何况浮山又因为白石较多的缘故,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浮山上积满了白雪。   
  登州路南段最为瞩目的人文特征就是书店了,青岛有书店的道路很多,却没有登州路那样成规模。惠文书店、新竹书店、宝业书店、新知书店、法律书店、经济书店分布在不足1000米的道路两侧,其中以宝业书店和惠文书店经营得最好,每次路过都忍不住进去看上几分钟,偶尔运气好还可以淘到几本既便宜内容又十分不错的书籍,可以给自己带来几天的好心情。以前还有一家漫画书店,曾经火过一段时间,但随着中国读图时代早产儿的夭折也改头换面了。登州路上还有一家音像店,店面不大,但里面却库存了大约一万多张碟。在书与碟日益紧密联系的今天,刘索拉都出了一本名叫《醉态》的综合了读书、读图、碟片的书籍,我们还等待什么呢?冬日的午后,在温暖的临街书店里,翻开一本书籍绝对是一件温馨的事情。相对其他街道政府规划的某某街,我倒是喜欢那些原生态的人文环境。   
  在青岛历史文化里,恐怕只有啤酒文化和三十年代文人汇聚造成的大爆炸式的繁荣可以让青岛人心情振奋。在今天越来越多的青岛人陷入到文化空虚里的时候,登州路的存在无疑让人可以领略到那种特定时代文化的遗风。我不知道为什么登州路南段会积累如此多的书店,但很大程度上与中国海洋大学的文化遗风有关,一个城市可以重建,一种文化却只能靠积累。在大学路上,我曾经和几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聊天,他们对于国事、文化等诸多领域的见解让我心服口服。对于文化,只有达到老幼都能谈上几句的时候,我们或许才有理由说这样的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   
  我由衷地期待着青岛残存的文化精髓从登州路一点点复兴,一个历史文化名城需要的不仅是实物,还有精神。  
  46.无棣一、二路    无棣,是山东省一个小县,但在青岛有无棣路、无棣一、二、三、四等5条以无棣县命名的马路,这也是一个例外,因最初只有无棣路,后依次建路就依次命名了。这5条路中,无棣一路在谷底,从黄台路通到胶东路,与苏州路相衔接,无棣二、三、四路依大连山而建,山势步步登高,路也一条比一条路短。因建在谷底、山坡,交通不畅,除当地居民外,少有人到这一带。   
无棣一、二路是中国人、日本人混居的区域。无棣一路上,有日本人办的国际日语学校等,有中国人的赵公馆(赵筱炎宅)、叶公馆(叶春墀宅)等。   
无棣一路36号曾是叶春墀宅。青岛是港口城市,开埠以来,渔航业发展很快,许多日照人来青岛经营航运业,其中叶沙明在青岛同时经营航运及捕渔业,曾拥有百吨以上海船5艘,航线远至日本、菲律宾等。他的儿子叶春墀子承父业,又有发展,其裕泰船行拥有泰升等船7艘。1924年,青岛建地方银行,1925年叶春墀曾任银行经理。他还开办了一家叶春墀会计师事务所,是由农商、高等审判厅注册核准的,具有权威性。   
另外,1922年2月叶春墀编辑了一本《青岛概要》,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售,这是一本记载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时期的青岛的小册子。   
无棣一路上还曾有齐鲁病院、日本天理教青岛教堂等建筑。   
无棣二路同样是中日两国人混合居住区,日本人有加藤会社、新官三郎医院、铁路局日本职员宿舍等;中国人有德顺工厂、辉记土木工程社、新聚祥营造社等单位。   
清代乾隆朝宰相刘墉的后裔有的生活于青岛。刘墉四世孙刘燕昌改换门庭,为一代名医,他并著有《伴松居诗草》。   
刘燕昌的后人有刘季三、刘少文等。刘季三是现代中国著名中医,其诊所在无棣二路68号,悬壶济世,声名远播青岛以外,各地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   
刘季三之兄刘少文是饱学之士,曾执教于礼贤中学、崇德中学,与孟放庐、王统照、张康保等青岛文人学士交游,探讨学问,酬唱诗词,著有《秋溪诗稿》、《青岛百咏》等。青岛市档案馆存有其《秋溪日记》。   
1932年,陈文其住在无棣二路22号。他的公开身份是日本三菱公司职员,同时经营养蜂,其真实身份是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中共青岛地下市委机关就设在他家,市委秘书王常怡也住在这里。   
李伟仁曾任“六大”候补中央委员,后去苏联学习,1931年回国任全国总工会巡视员,1932年5月来青岛,任市委负责人,一度也住在这里。   
  47.贮水山路  自古以来今贮水山被叫“马鞍山”,海拔83米的东峰与海拔73米的西峰远看状如马鞍。明代建浮山所,在马鞍山上建烽火台,从此也叫烽台岭。   
德占青岛后,该山改叫毛奇山,西峰上建毛奇炮台,设8.8厘米口径加农炮3门,8.5厘米口径的加农炮3门。青岛建城后遍寻水源,以海迫河、李村河、白沙河为水源地,建输水管道入市区,为加压以使自来水上楼,在山的东峰建贮水池,可容自来水6000吨,所以也叫贮水山。日占青岛后叫若鹤山。   
许多青岛人不知道贮水山路,它虽在市中心,但在山麓上,是一条支线马路。贮水山路海拔较高,它的走向也极不规则,严格说它已不是一条路了。东端从登州路近黄台路开始,曲折而西,有一条支路通往贮水池,主路曲折而下至黄台路,解放后又修一条支路曲折通到原电视塔。这时已经说不清楚贮水山路是一个什么形状的马路了。   
1914年日占青岛,拆除了毛奇炮台的大炮,1915年占用原小鲍岛村的农田和山林,1915年在西峰之麓建了大规模的日本神社及若鹤公园。   
由辽宁路至今贮水山路是一条甬道,两旁植雪松及大片樱花树。在今贮水山路旁曾有柔道馆,其北为若鹤公园,有小桥流水、动物园,再北为佛教寺庙妙心寺、稻荷社和一处运动场。   
由今贮水山路有花岗岩砌的石阶路通向神社主殿。走完台阶,首先会看到花岗岩雕的“鸟居”——即形状如中文“开”字的牌坊,两侧是石雕灯笼。   
日本神社分三个殿堂,高大的一座是木结构为主,进入神社先要洗手漱口,因而备有大型花岗岩水池和木勺。神殿分前、中、后三殿,前殿最大。日本人参拜为“二拜、二拍手、一拜”。即先两拜,双手合拍两次,再一拜。我们看日本电影经常会看到这种场面。   
青岛人把它叫“日本大庙”,把太平路上的天后宫叫“中国大庙”。   
中国政府收回青岛时,签订的协议中包括了保存下日本神社。日本人对天照大神无比崇敬,节日来祭祀,走在马路上,无论是在较近的辽宁路上、不是在较远的绥远路(包头路)上,只要能看到神社,就会止住脚步,遥向神社深深鞠躬。   
青岛的中国人把它当作一处公园,来青岛的外地人也多来这里游览。著名作家陈翔鹤1931年第二次来青岛,重游贮水山。他写道:“因念七年前,曾与(陈)炜谟、君培(冯至)于夕阳西下时常坐谈亭上,乃下车入内,见风景依依,不殊当年。触目伤怀,不觉泪如雨下,别时绕亭数匝。心中默念佛号,以为远方诸友,及人间辛苦众生,深深祝福”。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拟将日本神社作为“忠烈祠”,纪念抗日牺牲的将士。但久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奴役的青岛人,群起捣毁了日本神社。在今贮水山路的斋戒堂办了一所国华中学。   
日本神社虽被捣毁,遍山园林还是一处游览场所。电影明星李华,由上海来青岛,在这里的一棵樱花树上自缢身亡,一时间各地娱记纷纷报道,“一缕香魂绕樱花”等标题见诸各地报端。   
解放后,清理了贮水山遍地垃圾,作为贮水山公园、儿童公园,在山麓建了军人俱乐部,贮水山路开始向山上延伸。后军人俱乐部改做青岛市少年宫,原日本神社大殿拆除后作做为体育场。以后贮水山路曲折而上直抵山西峰,在这里建了青岛第一座电视塔。   
解放后,青岛市歌舞团、青岛市茂腔剧团都曾在贮水山路。   
     48.
大连路  德占青岛之后,在俾斯麦山(青岛山)建炮台,在山南建俾斯麦兵营;在毛奇山(贮水山)也建有炮台,在山东建毛奇兵营。两山之间建了军火仓库和军用物资仓库,由大港火车站修了一条铁路经今天的乐陵路、大连路连接这两个仓库。   
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以后,拆除了铁路,修了一条马路叫大连路,它的东端是一个陡坡通往登州路。原军火库旧址建了警察宿舍,全是平房;原物资仓库建为一所小学叫黄台路小学。这所小学新建了二层楼校舍,楼下及平房是教室,楼上是校长室和办公室。学校有很大的田径场、球场,体育运动成绩很好,多次在全市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足球赛中夺得冠军。   
该校第一任校长是崔登贵。1936年黄台路小学的中国学生与日本小学生打架,日本领事馆以势压人,向“市政府”提出抗议,软弱的国民党青岛市当局屈服,竟然将崔登贵校长撤职,由王福全继任校长。   
王福全就是著名诗人王亚平,他与另外一名诗人袁勃一同于1934年来青岛,在这所学校任国文教师。王亚平出任校长后,编辑、出版了《黄小月刊》,发表师生的作品,在学校里组织剧团,编剧、演出了歌剧《红儿历险记》,以隐喻手法歌颂红军的长征。   
1930年,中共中央文委组织了全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全国“左联”又组织了中国诗歌会,王亚平是发起人之一。他来青岛以后组织了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成员有袁勃、沈旭等人,黄台路小学的校长办公室是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的活动地点。王亚平在青岛期间写的诗结集出版,题名《都市的冬》,这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其中,以小青岛为背景的诗作《灯塔守者》和以汇泉炮台为背景的诗作《一锅牛肉》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诗作。   
在《都市的冬》一诗中他写道:   
“……褪色的幌子,垂在门前,   
警察的脸缩进了皮大衣领,   
布告牌上模糊的字迹:   
整理市政,恢复繁荣。   
残雪还没有融完,   
冷,马路上冷清清地,   
枝叶在秃枝上颤抖,   
低诉着,来了,都市的冬。”   
这首诗是真实的写照,从有关资料看,这一年“青岛大小商铺,陆续倒闭者,至一千六百余家之多。且倒闭原因,十九由于收入不敷支出,资本倾尽,无法维持,不能不关门而去”。   
沈旭在青岛期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死亡线》,袁勃也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真理之歌》。黄台路小学这座小楼堪称20世纪30年代青岛诗歌的摇篮。   
1937年,王亚平、袁勃离开了这所学校。解放后王亚平任北京市文联秘书处,袁勃任云南省委宣传部长。   
1938年日本再次侵占青岛,校舍进行了扩建,兴亚院青岛出张所向黄台路小学派了两名“顾问”,是实际上的学校领导。抗战胜利后,党的地下工作者马绪登任该校训育主任。   
青岛解放后,在安东路(丹东路)建了一处小学校舍,黄台路小学迁去,改称安东路(丹东路)小学,而原有校址作为了青岛十三中。1986年,利用校舍一部分土地建了青岛广播电视大学校舍。“电大”初在湖北路,迁到黄台路后招收在校就读学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人才。   
附近大连路上解放以来是居民区,自来水公司等在这里建了宿舍,大连路以南的小山,俗称“大连山”,大连山依山建了民居,大连路也依山建了支路。   
德国占领青岛后大规模兴建军事设施,其中修建了一批炮台,建在青岛山的俾斯麦炮台是主炮台之一。为了向炮台上运送军需物资,自大港车站沿首现在的乐陵路,经地辽宁路至青岛山山下修了一条铁路,山下及途中各有一处仓库。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以后,就把这条铁路拆除了,分别建了乐陵路和大连路。大连路东起登州路,西接热河路。早期的大连路机动车极少,因为自丹东路至登州路一段坡度超过30度,禁止车辆行驶,而且过去也没有丹东路,这样大连只有西段,就形成一个死胡同。解放后,运输公司在大连路上建了车队,这条路线就成了交通繁忙的马路。   
黄台路小学的校址原来是铁路线上的一座德国军用仓库。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以后用作港务局的货场。1932年成立黄台路小学,在这里建了两栋教学楼,有很大的操场,有中间是足球场的田径场,所以黄台路小学的体育水平一直很高。后来学校大门改在了大连路上,校名仍为黄台路小学。   
德国占领青岛时期,俾斯麦炮台的军火库,也就是德建铁路的终点,以后成为一处露天仓库,解放后仍是空地。1959年市教育局将这块空地建了小学校舍,叫安东路(今丹东路)小学,将黄台路小学全部迁了过去,而黄台路小学旧址是今青岛第十三中学。1986年校内一角又建起了青岛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楼。多年来,青岛"电大"为全市培养了众多的人才。   
现在,大连路两侧以居民住宅为多。它由东向西与丹东路、黄台支路、无棣三路、无棣一路相交,与黄台路平行。   
青海路    青岛多山地丘陵,是海滨山城,自然风光优美的同时,交通却不方便。旧青岛机动车很少,人力车是主要交通工具。运货主要靠“大车”——有的地方叫“架子车”。一人拉一车,一般载一千斤,平路没有问题,遇到上坡就拉不动,要靠雇人“拉崖儿”或两人“盘”车,在“热河路”一节中已经谈到。   
大车工人久而久之探索出一条不用爬坡的路线,逐渐的人们叫它“大车道”,这里一天到晚都有大车经过。它从四方杭州路、经孟庄路,过昌乐路后走整条青海路,由普集路过铁路,经新疆路、冠县路,到莘县路西行或由河北路、山西路过铁路南行。如到广西路或者东方市场,这样走绕得远一些,但不爬热河路大崖,大车工人仍乐意。   
日本汉字中“石炭”是煤炭的意思,青岛火车站在孟庄路有煤炭专用线,称“石炭线”,有人误写为“十三线”。运煤炭的大车更把青海路当必经之路。   
过去,青海路上有“人市”,用工单位每天到这里雇佣“卯子工”,就是干一天算一天的临时工,大多数是只凭力气不须技术的壮工。清晨人群聚集,用人单位来挑选。码头装卸工是需求最多的,所以打“卯子工”的就近住在青海路上的大坑,一个人一个半头砖当枕头。   
在大车工人、卯子工聚集的青海路上有一些小饭店。   
旧社会,老青岛有一个行业叫“包脏”,就是包脏户把大饭店里客人们吃剩的菜肴承包下来。包脏户在承包饭店里放两个大盆,将餐桌上吃剩的冷盘与热炒分放在两个盆里,每晚包脏户拉着大车逐一到承包的饭店里把剩菜拉回,连夜分拣加工,冷菜重新汇集,热菜加热叫什么“炒什锦”,“杂烩”等,第二天在饭店里出卖。今天看来,这可谓十分不卫生。但在旧社会穷人吃不上肉。这种菜价格便宜,依然受欢迎。青海路是下层穷苦百姓聚集的地方,这样的小饭店有好几家。   
劳动人民也需娱乐。青海路上有赵悟然书场,主要是“蔓字活”,即长篇大书,每20多分钟有一个“小扣”,然后收钱,每晚结束前有一个“大扣”——悬念,吊起听众的胃口使他们第二天再来听书。有人没钱,就在窗外听书。“会友书社”是“段字活”,即小节目,有各种曲艺曲种。还曾有一家共乐茶园,有茶水供应,茶资每位2角,点曲另外给钱。演出有大鼓、坠子、蹦蹦(评剧),京剧清唱。   
过去京剧叫“大戏”,地方戏叫“小戏”,早期进入青岛的剧场的地方戏是蹦蹦戏,也叫“落(lùо)子”,后叫评剧。很长一个时期,青岛当地戏曲茂腔鼓进不了戏院,后来它最早进入剧场在青海路,这里于是被认为是“茂腔戏”的发祥地之一,另一处为沧口路。   
前海栈桥是青岛早期码头,胶济铁路初建时,起点在栈桥,在泰安路建火车站。大港码头建成后,栈桥至火车站一段铁路才被拆去。当时计划在青海路以北新建火车站,货运站已建成(后称青岛货车站或普集路车站),客运站已设计了站房图纸,但迟迟未建,留有一大块空地。   
解放初,青海路以北这一块“火车站预留地”成为一处露天市场,叫“新市场”,百业云集。中山路上的华乐戏院因年久失修拆除,在新市场建了临时戏院,以华乐班底组成的黎明京剧团在这里演出。“三五反”运动后,新市场关闭,剧院员工借泰山路文化馆院内组织演出,李万春等名伶在这里公演过。   
青海路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地势低,每遇下雨房内就会进水,现青海路西段全面重修,旧房一律拆掉,新建了连片的楼群,房基很高,人们再不用受“水患”之苦了。人力大车早已淘汰,目前这条路上行驶的主要是进出大港的汽车。   
    50.
益都路    虽然,今天的黄台路曾命名为小鲍岛路,可是老青岛们都把益都路一带叫小鲍岛。据说,清代时的小鲍岛村实际上在益都路、辽宁路、乐陵路一带。大港建港以前,今天的普集路一带还是海滩,位于这附近的小鲍岛村是一个半渔、半农的村庄,它的东边是杨家村,北边是扫帚滩,南边是大鲍岛。   
益都路建于日占时期,叫川畸町,早期是日商一条街。1933年中国政府早已收回青岛多年了,据统计全市的日商仍达939家之多,集中地点包括聊城路、辽宁路、益都路及市场一、二、三路。益都路日商行业齐全,总的来说规模小于聊城路、辽宁路。   
从史料上可以查到,益都路上有若鹤旅馆(过去贮水山叫若鹤山)、布袋旅馆、金屋旅馆等三家旅馆,有文化写真馆(照相馆)、铃木茶铺、中西吴服店、月冈鞋店、丸山物产馆、经营烟的华生洋行、山东书店、泰山书店、从事中介的川本商店。日本料理店集中在临清路周围,益都路上也还有日浦、竹生庵等家,还有小西理发店、是枝美容俱乐部,博文堂、明河等文具店,从事建筑业的梅崎组,另外还有石雁洋行、井上商社、饭田洋行、山阳商行、太阳商会、远藤商社、岩黑、上最、东光堂、浦松,扇屋,单纯从店名上已不知道他们经营的是什么。还有一家中村葬仪社。日本人在本土实行火葬,在青岛也实行火葬,在中庸路上有火化场。“葬仪社”负责具体安排,他们有殡仪汽车,上有棺罩,与中国棺罩相似,中国用8—12人来抬,他们用汽车运。另外,还有一家佐佐木齿科医院。可以看出,在这条马路上生活中所需要的都可以办到。   
抗日战争胜利后,主要是一条居住街,但也有一些商业,如东华池澡堂,是老市北区惟一的一家澡堂。还有大同药房、新新茶社、美华药房、益兴祥食品店、崇实五金行、裕泰自行车行等。新时期以来的鲍岛酒家,是一家名店,曾以淮扬菜著称。   
抗战胜利后,这一带空出许多日本人的住宅。著名女作家赵清阁来青岛,住在桓台路口的一处原日本人的小楼的二楼创作。   
赵清阁写道:“早晨起来在凉台上深呼吸,喝上一杯香片茶,吸上一枝大前门香烟,便开始写作。12点半,放下笔出去午饭。常去的是益都路上一家叫第一春的北方饭馆,有时去一家叫‘饺子大王’的饭店。”   
这一年赵清阁已是著名作家,但年仅30岁,长的漂亮,有一次在“饺子大王”吃饭,邻桌一个男子看上了她。出店门口一直跟着她,她到一家书店,男子也跟了进去。她又走到街上,男子对她说:“一块进神社(即日本神社,今贮水山公园)吧,那里清静。”赵清阁愤然说:“你别认错人了!”说着跳上一辆人力车,迅速离开了。   
赵清阁在这里创作了小说《江上烟》,还写了许多散文。   
时间到了2002年,益都路却要成为青岛又一条要消失的马路了。   
根据《青岛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昔日的辽宁路西段,建成为“科技一条街”,以“科技城”为中心。这座科技城,东起辽宁路、西至乐陵路、北起泰山路、南抵章丘路,益都路成了科技城中部,原有房屋全部要被拆除,原有街道将不复存在。   
科技城中为科技广场,原益都路中部是数码科技大楼,还有科贸办工建筑群,10座高层科技商住宅,还有室内步行街。   
2002年9月,随着挖掘机阵阵轰鸣声,益都路上的90年老楼,一座座纷纷坍塌,益都路开始消失,科技城开始了兴建。   
此文可作为益都路永久的纪念。   
51. 广东路    青岛路名大多数以类相聚,但广东路一带则是“十三不靠”,广东路东起武定路,武定是山东一个县,中与甘肃路与交汇,甘肃是西北一个省,并行的是宁波路的路名又取自浙江一个市。有人于是说广东路是广东人聚居的地方,因而得名。   
广东路与宁波路在一起有一定道理,早期的青岛,外省来青岛从事经贸的人中,原籍这一省一市的人很多。广东人多干买办,从事进出口贸易,宁波人从事商业以及服装加工业、洗染业。早期青岛从事西装、女装业的多是宁波人。   
宁波路一间斗室内住过专写中国通俗小说中武侠小说的大家,就是王度庐。20世纪30年代,王度庐一介寒儒,住于陋室,经历10载,写了近30部长篇章回小说,以武侠小说为多,言情小说次之。他的大名曾埋没了30年,以他的小说改编的《卧虎藏龙》拍为电影并获奥斯卡奖后,他的名字被各种传媒广泛报道,也使人记起宁波路上已不存在的“陋室”。   
广东路与宁波路平行,比宁波路长,它越过馆陶路上丹麦领事馆通到铁道旁边的莱州路。广东路、甘肃路、武定路一带是当时青岛房地产商人刘子山成片开发的一个区域。   
广东路为老青岛熟知主要是因为这里有著名的青岛市国术馆。武术,也称中国功夫,过去像称京剧为国剧一样,武术称国术。   
青岛虽曾是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城市,但武林高手层出不穷,如王子平、韩桧生、杨明斋都长期在青岛待过。   
王子平是一代武林高手,早年称“千斤神力王”,在济南力挽水车,在青州高举磨盘,来青岛后拳打美国拳击手阿拉曼、德国举重名手柯芝麦,摔倒日本柔道名手宫本,闻名全国。杨明斋,精通十八般武艺,独行“孙膑拳32手”,又擅硬气功,如“铁板桥”、“油锤贯顶”。   
1929年青岛成立国术馆,初借用小学,1931年12月在广东路建成,在全国也是设备极好的专业国术馆。王子平、杨明斋等都是专业教师,在全市设武术练习所达190个,还在平原路、禹城路设了两处女子传习所。   
1934年著名作家郁达夫来青岛,曾到国术馆参观,并为全国著名女剑客栾秀云题诗:   
“堂堂国士盈朝野,不及栾家一女郎。   
舞到剑飞人隐处,月明满地滚青霜。”   
国术馆培养了几千人学习武术,在当时40万人口的青岛相当可观。抗日战争期间,这其中许多人参加抗日武装,报国杀敌。国术馆被敌人封闭。   
抗战胜利后,国术馆恢复,又成立了100个武术练习所。解放后,青岛武术高手辈出。   
广东路上有华祥汽车行,经营长途汽车胶东地区营运,从史料记载来看,客运中由青岛至烟台的“快车”,上午7点开车,经城阳、即墨、莱阳等8站,下午15:30到烟台,全程票价9.60元。青岛至平度的,普通车,上午7:40开车,中午12:40到平度,全程票价4.20元。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长途汽车多由恩县路一带发车,广东路正在附近。   
广东路2号英记行是一家轮船公司,它拥有的华安号、新顺号华安轮行使青岛—海州(连云港)线。新顺号行驶青岛—石臼所线,客票1.8元。荣威号、敦贺号航行青岛至烟台航线(头等舱12元、二等8元、三等6元、统舱3.5元)。神佐号航行青岛至大连(头等舱12元,运输货物每吨3元)。   
这条路上还曾有人力车的车行恒兴德,经营出口报关的捷商行,元泰洋行以及日升号食品店,仁盛、益和等杂货店。   
广东路距日本人的新市区仅隔一条宁波路,一些日本单位也进到了广东路,其中既有外国语协会、久保产科医院,也有下仓商会、加藤商店。   
与广东路相邻的有维林街,后给松根町,即今恩县路,是一条老街,逊清遗老赵尔巽曾在这里购地筑宅。当时大部分高官在青岛区,惟赵尔巽远居这里。赵尔巽曾任东三省总督,曾是一品的封疆大吏。来青后宣称“不做贰臣”,在袁世凯一再敦请下去北京任清史馆馆长,修“清史”,自称“我是清朝官,我修清朝史”,以自我解嘲。   
      
52. 泰山路    
泰山路东起松山路,西至商河路。这条路两段很不相同,由辽宁路向西马路平坦,并且是少有的宽敞,辽宁路以东马上变窄了也变曲折了。原来泰山路是分期建成,因而有这特点。   
泰山路西段始建于德占时期,叫鲁赤街,也叫锦豹街,日占时期曾叫喜乐町,20世纪20年代由辽宁路向东建路,初无路名,到30年代才通至松山路也用了泰山路的路名。   
早期泰山路建筑不多,以中国民居为主,以后也有日本人入住泰山路。   
青岛民居中的“里”,在泰山路上也有几个,如德裕里、松丰里、保安里等,其中霞云里内曾是地下党团的领导住地。   
青岛地在山东,行政上长期是中央直辖市,由于地域关系与山东分不开,中共山东地下省委、团委都曾在青岛。李仲林,莱西人,1932年入党,1934年至1935年在青岛任共青团山东省委领导人,他的住地也就是团省委活动地点,就在泰山路上的霞云里二楼。当时租房需“铺保”——即由商店做担保人,他偷了他哥哥商店图章盖了铺保,才租下这里的房子。李仲林回忆说:“霞云里地址是绝对保密的,除团工委在此开会碰头以外,有关马列主义著作、党的刊物《红旗》、给中央报告等文件,都存在这里。”   
泰山路上还有中国的恒大运输公司、远东汽车行、复丰铁工厂和日本人的原田铁工所、甲斐铁工所等。   
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邓恩铭,1922年来青岛开展党的工作,建立组织,发展党员,曾任《胶澳日报》副刊编辑。1925年任中共青岛支部书记,是党在青岛第一位领导人。1925年他领导了青岛的大罢工。他住在泰山路13号,因他不断去各工厂被敌人注意,后被捕。   
泰山路、锦州路口曾有一座小戏院叫永乐戏院,主要演“落子”(评剧),也演京戏。日本二次强占青岛时期,日本人三浦林三继电气馆、青岛映画剧场之后在这里建了他的第三座电影院——东洋剧场,当时设备一流,以后曾叫过民众剧院、胜利电影院等。   
抗战以前,青岛市民众教育馆设在朝城路,抗战胜利以后在泰山路原日本铁工厂旧址复馆。1946年10月正式开馆。由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毕业的宋绍曾任馆长。民众教育馆设有图书室、阅览室、游艺室、民众学校、民众俱乐部、民众运动场。   
青岛解放后,民众教育馆旧址作为第一人民教育馆,原民众教育馆长宋绍曾留任,仍是馆长。到1950年1月馆内设图书、报刊、儿童3个阅览室,办有夜校,举办展览会、游艺晚会等。1958年下放市北区,叫市北区文化馆,曾建有“六二乐团”、“六二话剧团”,演出过《棠棣之花》、《原野》等名剧。剧中职员钟昭栋后成为专业编导。他们的业余曲艺队演员高景佐后成为著名山东快书演员,曾任青岛市曲艺团副团长。他们的业余京剧团多次演出,广受欢迎。   
1958年4月,青岛市决定成立群众艺术馆,第一任馆长由市文化局局长、党组书记鲁光兼任,暂设在泰山路市北文化馆,1959年迁至信号山路,又迁兰山路1号市礼堂。   
青岛市建青岛艺术学校、音乐学校均在泰山路。艺术学校有戏曲、美术、电影放映等专业。两校为青岛培养了一批文艺人才。   
1962年在泰山路建了泰山路小学,1963年青岛市音乐学校停办以后将校舍划给了泰山路小学。   
    53. 合江路    
青岛最早是被德国人强占,但在青岛历史上,居住最多的外国人是日本人。市区里面日本人占很大比重,最多时超过了3万人。早在德占时期,已有日本人来青居住。   
1914年第一次日本统治时期,大批日本人跨海蜂拥而至,以聊城路为中心兴建了日本新区,有13条马路,又在辽宁路两侧购地筑屋。1922年至1937年间,中国政府已收回青岛,但在经济方面,日本人仍占统治地位,尤其是工业更为突出,所以日本人仍多。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又有日本人来青,开拓了一个新的居民区,位置在登州路以西的山谷。   
这一区域,以中国古代文人“唐宋八大家”命名,其时修成的马路有东坡(苏轼)路、苏洵路、苏撤路、欧阳(修)路。   
从史料记载可知,青岛船舶营运部在苏撤路1号,从事建筑业的冈田组在东坡路4号,铁路宿舍在苏洵路5号。   
欧阳(修)路与大连路平行,也与大连路相似是一个坡道,由登州路西行。路的北侧是几座日式的小楼,住着兴亚院的岩根一夫、交通株式会社的主任,还有山东煤矿公司经理郑聪的公馆。   
在马路的北边,是一个很大的宿舍,长长的一条,依山势分作三段,上下错落,但走廊相通,叫做“兴龙庄”,是一座日式公寓楼,住着一大批日本各企业的中层职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校舍主要利用原有的日本建筑,包括日本中学校、第一寻常小学、第三寻常小学。校长赵太侔住进了原日本中学校长在绥远路(包头路)上的校楼,原东殖会社作为教授宿舍,叫“一舍”,而这座龙兴庄叫“二舍”,即第二教工宿舍,有一大批山东大学的教职员工住在这里。   
解放后任上海市作协主席、华东师大中文系主任的著名文学理论家徐中玉,20世纪30年代曾就读于山大中文系。他的名字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女性。他在一篇文章中谈臧克家时用“我俩”,被人在文章中指摘,说:“你不怕臧太太吃醋吗?”可见当时徐中玉还不为人知。1946年山大复校,校长赵太侔聘他为中文系副教授,他就住在这里。   
徐中玉回忆说,“一座日本式大住宅楼的一个小套里,实际上只有两间房子。当时中文系教授有王统照、丁山,稍后有黄孝纾(公渚)。三十多岁的,除我之外,还有孙昌熙、刘泮溪等。系主任朱东润没有来,由杨向奎先生兼。”“我一家4人同宋君复先生坐一条船由上海到青岛,当时广州中山大学也聘我,我因喜爱青岛这个地方自然环境,决定到青岛。开始,我担任了全校普设的‘大一国文’。”   
徐中玉与王统照、臧云远常相聚会,拟在青岛成立作家协会。他们都支持学生进步活动。反动当局给校长赵太侔来了“密电”,说有共党嫌疑要调查处理,赵太侔搁置未办。1947年又来“密电”催严办。赵太侔无奈去欧阳路上徐中玉宅中,关门闭户,给他看了“密电”。徐中玉无奈之下离开青岛。他说:“如果没有这件事,我可能一直是在青岛的。”   
徐中玉同楼的邻居是曲淑惠,她同徐中玉一样,30年代毕业于山东大学,山大复校后又回母校担任生物系副教授,她回忆说:“当时生物系主任是童第周。山东大学收回被美国军队占作兵营的校舍时,糟蹋的不成样子,污秽不堪。我们彻底清扫,生物系搬了进去。”   
林维申当时是农学院讲师,后去呼和浩特任农牧学院教授。内蒙北部因纬度高,一直不产蔬菜,夏天从外地运去,冬天只能吃马铃薯。林维申经多年实验研究,使内蒙能够自产蔬菜,成为全国劳动模范。他还无私帮助驻内蒙解放军生产蔬菜,又获全国拥军模范。他后来以专家身份去苏联帮助促进蔬菜生产,成为国际专家,曾到许多国家讲学。   
以后,“八大家路”改以东北的地名命名,如欧阳路改叫合江路,其它几条分别改叫松江路、嫩江路等。   
  分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早报发行站电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