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被自己嫌弃的富家女爱上穷小子电影什么电影

一部微电影 是说几个姐妹 在夜总然后有一个嫌弃自己的男朋友没钱 然后分手了 另外一个就爱上了她_百度知道穷小子账户里突然多了几十万,家里运来一堆武器什么电影_百度知道&strong&松子怎么做都不能改变命运,除非可以改变她的童年。但童年不能来过,松子就只能等死吗?&/strong&&br&&br&以下内容暗黑负能量,不喜误入。&br&&br&&strong&根据“万事赖童年”理论,成年人一切的做事方法、态度,婚恋关系和权钱欲望均和童年有关。&/strong&在台湾极流行的灵修学,也主张成年人遇到人生困惑,一定要回溯过往,在与父亲或者母亲的相处关系上找到答案。童年的经历和烙印会深深着影响着未来孩子成年后的思考方式、思维逻辑、心态、待人接物等等等等,这所有的一切像毛细血管一样布满全身,潜在地影响到人的交友、工作、两性关系和权钱欲望,甚至他的运势。&br&&br&有这种说法,一般父母感情不好的孩子,她/他的感情也不会好。还记得《盲探》里小敏、小敏的母亲、外婆吗?三代人均受制于感情纠葛而酿成血案,电影中婴儿时的小敏和幼年的小敏在一旁看着母亲和外婆杀掉负心汉,最终自己的劫数同样是遇到了负心汉并杀死了他。&strong&庄士敦深怕小小敏会步祖孙三代的后尘,教她万事别太执着。其实,这哪是执着的错呢?是没有爱啊,从小在不正常的家庭下长大,没有家庭关爱,人怎么会正常?&/strong&&img src=&/09ca49b9dbd7a784a6807d0_b.jpg& data-rawheight=&254&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09ca49b9dbd7a784a6807d0_r.jpg&&&img src=&/47c0caa4118c85faeac2d0_b.jpg& data-rawheight=&254&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7c0caa4118c85faeac2d0_r.jpg&&跟着疯狂外婆长大,小敏也走上了杀人的老路。影片中小敏有一头染红的头发,这是导演在特意表现的“传承”吗?&br&&br&松子是典型的渴爱症,一个从小被父亲忽视,习惯了迎合和讨好的女孩子,那么长大后会非常渴望从异性那里得到爱,以填满自己空荡的内心,但结果不是患得患失就是歇斯底里。试图在外界获取到爱和满足感,而从不正视自己、把自己内在的满足和喜悦放在第一位,有多少女孩这样?参照下《我想和你好好的》。&img src=&/f94a5f535fb7ce6b9871_b.jpg& data-rawheight=&438&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94a5f535fb7ce6b9871_r.jpg&&&strong&松子的一生都在追求这样的一瞬。&/strong&&br&&br&最近热播《爸爸去哪儿》,几个爸爸的表现各不相同,孩子们也性格迥异,心理专家给出了一些分析,尤其是对田亮意见比较大。在看节目的时候,特别是第一二集的时候,我也注意到田亮面对孩子哭闹时有不耐烦、态度生硬,不会和孩子沟通,后面几集田雨橙熟悉了环境,女汉子的一面就露出来了,不仅勤快还非常懂事,但有一句话这么说的:骄纵惹人爱,懂事遭雷劈。我心里还是有隐隐不安的感觉啊。果然第六期cindy和天天去找食材,张亮特意嘱咐,cindy记住你是女孩子,有男孩的时候就要依靠男孩子,但cindy还是大力金刚一般的跑远了。引用下心理专家李雪评价《爸爸去哪儿》里的话:&br&&blockquote&父亲缺失的家庭,男孩会看上去比较老实有责任感,通常丈母娘很喜欢,觉得这是一个好男人,但是他们在情感上是非常封闭的。如果是女儿呢,这个父亲的缺位最直接的影响是她不知道怎么跟男人建立起关系,比如我爷爷就很经典,我爷爷就像个机器人一样,他一天的活动可以当成钟表,他只管上班赚钱,其他任何事都不管。我奶奶操心这个家里一切大小事,结果我的几个姑姑找的老公都是废物,当然这个案例很极端啊。&strong&没有了爸爸的爱,女儿将来结婚了也是很难找到男人的爱。&/strong&&br&田亮太好面子,在女儿面前端着身份,宣泄负面情绪,无形间做了反面例子。&strong&Cindy在这种爸爸的影响下,成了容易敏感、紧张、爱逞能性格。&/strong&&/blockquote&&br&&u&松子就是典型的在父爱缺失的家庭下长大,她的爱情和婚姻就像是一个魔咒。&/u&&br&&br&但有人会说,那这一切都是注定的吗?我们不能选择父母,选择童年,我们就要逆来顺受吗?&strong&《易经》不是还告诉我们“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吗?松子生来就不是公主,没有顺利的事业也没有温暖的爱人,她就活该被这个世界抛弃吗?&/strong&如果松子能够发现真正的症结不是遇人不淑,而是在童年就种下的渴爱症,甚至渴爱症都不是,是渴爱症带来的屈从卑微和对自我的无视。如果她能意识到这是来自童年的创伤,正视这份缺失的人生体验,从自我的欢愉获得满足而不是从外部获取满足,是不是人生可以转变呢?&br&&br&我不知道,但我想知道,是不是有人做到了?&strong&本来是松子,但自己硬掰过来过上了幸福的人生,有吗?&/strong&&br&&br&关于“万事赖童年”论,大家可以就那么一听。但我觉得&strong&一个社会、一个家庭去好好呵护孩子的童年,用发自内心的爱和科学的方法去陪伴孩子成长是文明进步的表现。&/strong&美国电影喜欢探讨这个,日本电影喜欢探讨这个,韩国电影也喜欢探讨这个。但瑕疵的童年所带来的成人后的问题能不能解决呢?我还没在哪部电影中看到答案,也没在现实中看到答案,因为没人去提及这个问题。&br&&br&也许只是童年的阴影还可以改变,但更让人悲伤的是,来自血液的遗传却是怎么也摆脱不掉的。一个中学少女因为自己暗黑叔叔的来临,彻底唤醒了身上隐藏至深的家族基因,最终成为一个冷血杀人狂魔。(想想这场面就好high啊),这是电影《斯托克》的故事,看完这个电影后我一直在想,&strong&缺失童年和不良遗传下影响的儿童,他的人生真的不可控的吗?&/strong&&img src=&/0335909cda92b8ca59f68e6731ddf315_b.jpg& data-rawheight=&337&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0335909cda92b8ca59f68e6731ddf315_r.jpg&&&img src=&/0d706d1fcebc493a8ed7c_b.jpg& data-rawheight=&331& data-rawwidth=&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0d706d1fcebc493a8ed7c_r.jpg&&斯托克跟小时候的叔叔的一样,不自觉的做着相同的动作。来自血液的东西,如何改变?&br&&br&但说归说,我相信没有谁的童年是完美的,大家都有人性的弱点和性格的缺失,我也是,但我还是没放弃努力,我还是在努力地把自己改造成一个更美好的人。&br&&br&&strong&也希望每个爸爸、妈妈们都能像张亮那样爱自己的孩子。&/strong&
松子怎么做都不能改变命运,除非可以改变她的童年。但童年不能来过,松子就只能等死吗? 以下内容暗黑负能量,不喜误入。 根据“万事赖童年”理论,成年人一切的做事方法、态度,婚恋关系和权钱欲望均和童年有关。在台湾极流行的灵修学,也主张成年人遇到人…
我给《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部电影打了五星,但我给松子的人生观打了一星。她活得很「热烈」,甚至太「热烈」了,数次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她觉得再坏的两个人的关系也比一个人孤单要好,宁愿被欺骗、被鄙夷、被辱骂、被殴打,也不要一分一秒的寂寞。这是何其可悲的一个女人!&br&&br&豆瓣上这部电影最高票的短评说:她不明白人生失败的根源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舍弃自尊来博得并不值得拥有的所谓爱。(By &a href=&///?target=http%3A///people/HardCand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张天师&i class=&icon-external&&&/i&&/a&,同样也是给了电影五星)&br&&br&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松子,得怪她童年的阴影。她妹妹患有先天疾病,父亲一直郁郁寡欢,把心思放在妹妹身上,连笑容都很少有。常年不得父爱的松子,意外发现学小丑扮鬼脸可以让父亲笑,便不时这样逗父亲。&br&&br&一个小女孩居然要靠天天扮小丑,才能看到父亲的笑容,这个父亲是有多不负责任!&br&&br&电影《告白》的豆瓣短评里有人说:都是你爸害的(《松子》),都是你妈逼的(《告白》),中岛哲也太喜欢成长阴影了吧……(By &a href=&///?target=http%3A///people/Movie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木卫二&i class=&icon-external&&&/i&&/a&)很形象地告诉我们,松子的悲剧一生都源于童年时期缺失的父爱。&br&&br&这就像一颗小树苗,成长的时候没有得到好好浇灌,一辈子都是营养不良的。&br&&br&所以 —— 作家不管怎么打骂松子,松子都不要离开她。她渴望爱。&br&所以 —— 作家的对手明明欺骗了松子,松子还是死死拉住他的手。她渴望爱。&br&所以 —— 小混混欺骗松子时,松子发了疯似的失手误杀了他。她不想被欺骗。&br&所以 —— 理发师对松子很温柔时,松子想也不想就同他在一起了。她渴望爱。&br&所以 —— 松子出狱后看到理发师有了新的家庭,黯然地离开了。这爱已经不属于她了。她渴望自己的爱。&br&所以 —— 松子看到狱中的好友有老公、有理想、有自己的生活,她再次离开了。她也想有这些。她也渴望爱。&br&所以 —— 松子再次遇到当年的学生,学生说他爱她,松子二话不说就跟他在一起了。她渴望爱。&br&所以 —— 黑社会的学生对松子拳打脚踢时,她仍是不想离开他。她渴望爱。&br&所以 —— 学生入狱之后,松子仍是等他。她渴望爱。&br&所以 —— 学生出狱后打了松子一拳,离开了她。这回松子彻底放弃了,再也不相信爱了。&br&所以 —— 松子在电视上看到青春偶像组合,又燃起了希望,给偶像团体写信,天天等着。她又燃起生命的希望。&br&所以 —— 当松子一次次失望而归,邮箱里什么都没的时候。她再度失望了。&br&所以 —— 当松子再次遇上狱中好友,她唯有羞耻。她不再幻想爱,不再有任何希望。&br&所以 —— 当松子终于决定再去找狱中好友,燃起一点希望的时候,被草地那些玩耍的少年打死了。&br&&br&「生而为人,对不起。」也许松子走到最后也开始明白,她这一生所有所有的悲苦,起源是父亲的冷漠,而后来,都是「自找」的,是她亲手扭曲了所有的情爱,扭曲了自己的一生。&br&&br&一个虐待她的作家,为什么还要同他在一起?&br&一个欺骗她的男人,为什么还要苦苦留他?&br&因为一个人对她好,她就跟他在一起,而不在意自己是否真心喜欢,何必?&br&看到别人的幸福,便觉得自己太孤单,于是听到别人说爱她,便二话不说与那人在一起,干嘛这么寂寞?&br&宁愿被拳打脚踢,也不愿离开一个伤害自己的人,为什么?&br&&br&种种一切,只是因为她缺爱、渴望被爱、害怕寂寞,一旦独自一人便感到不适与无助,执着于找寻一个精神寄托以逃避孤独,总要依赖别人,生怕被别人抛弃。&br&就好像一个人就不能活似的。一时半会儿都不能。&br&于是把自己变得扭曲和压抑。&br&&br&松子总说:「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付出了什么。」&br&与其说她这么讲,还不如说她这么安慰自己。&br&她付出了很多很多,以为能得到一些,谁知到最后,什么也没有。&br&于是安慰自己: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付出了什么。&br&&br&可我相信,她宁愿羡慕那个理发师的妻子,哪怕付出很少,得到很少,但她是幸福的。&br&或者她的狱中好友,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事业,也是幸福的。&br&她总把别人的幸福无限扩大,把自己的寂寞无限扩大,然后不停地钻牛角尖,把自己逼上绝路。&br&&br&她走过了这些年头,也许猛然发现,原来从头到尾,自己都错了。&br&(我但愿她这么想着。)&br&不该这样偏执。&br&不该这样执着于寂寞。&br&一个偏执于寂寞的人,很容易做错事情。&br&她一而再再而三地把自己逼上绝路。&br&&br&她说:「生而为人,对不起。」&br&这句「对不起」是对那些曾经关心、爱护她的人 —— 比如狱中好友 —— 说的。&br&但,更是对自己说的。&br&她这一生,最对不起的,是自己。&br&&br&一个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首先要学会自己爱惜自己。&br&&br&看了&a data-title=&@负二& data-editable=&tru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ash=&05cb7f4a0ddb161f779757& href=&///people/05cb7f4a0ddb161f779757& data-hovercard=&p$b$05cb7f4a0ddb161f779757&&@负二&/a& 的回答,貌似这叫:&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3A82/gate/big5//epublish/gb/paper68/6/class/hwz713341.htm&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依賴型人格障礙&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更多相关影评可见评论里的讨论。)
我给《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部电影打了五星,但我给松子的人生观打了一星。她活得很「热烈」,甚至太「热烈」了,数次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她觉得再坏的两个人的关系也比一个人孤单要好,宁愿被欺骗、被鄙夷、被辱骂、被殴打,也不要一分一秒的寂寞。这是何…
小时候缺爱的话,长大之后是真的会不顾一切去爱别人的。&br&可以爱上所有人却没有办法做到去爱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低,别人稍微给一点点好就会受宠若惊感激涕零那种。&br&只能通过不断地把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付出给别人来幻想着对方可以像自己付出的那样对待自己,虽然往往并没有什么卵用。&br&宁愿被伤害也不愿意去伤害别人,因为负罪感比受的伤害要更痛苦。&br&明明知道自己是不对的,明明知道自己要好好爱自己,可就是做不到。&br&可以很轻易地爱上一个人,也可以很彻底地放下一个人,不管之前恋爱过几次再次面对新的爱人的时候也会像面对初恋那样。&br&如果像松子那样运气不好的话,真的太痛苦了。&br&&br&&br&。。。所以,最大的感触就是,如果我将来有孩子的话,我一定要给ta最多最好的爱!!!
小时候缺爱的话,长大之后是真的会不顾一切去爱别人的。 可以爱上所有人却没有办法做到去爱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低,别人稍微给一点点好就会受宠若惊感激涕零那种。 只能通过不断地把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付出给别人来幻想着对方可以像自己付出的那样对待自己,…
一直觉得这是部非常正面的电影啊,脑回路果然和大家不一样吗……&br&&br&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迷茫的大二,大学里最迷茫的一段时间。整天逃课。那会还没有知乎这样一个地方,让人浪费了时间还能获得虚幻的满足感。所以经常浪费了一天之后都会觉得很空虚。就像一开头松子的外甥阿笙一样,喜欢说“好无聊啊,无聊得好想去死啊。”其实也不是想死,就是觉得无聊和迷茫。&br&&br&阿笙的父亲抱着骨灰出现的时候,他说松子只有无聊的一生。后来阿笙听了松子的一些事迹之后,打电话问他:“听说松子做过老师,歌唱得很好听。”他父亲叹了口气,说:“那个女人啊,和家里断绝了关系,跑去做了浴池女郎,最后还杀了人。”——怎么看也不是无聊的一生啊!&br&&br&松子的生活经常出错,每当这些看似无解问题出现时,都会出现一句旁白“我觉得我的人生完蛋了”。可是她的人生并没有完蛋。为了帮助学生反而陷入无法解释的误解,辞职换份工作就是了。爱上了不该爱的人被欺骗了感情,重新找个人再爱一次好了。错手杀了人,那就去监狱生活几年,反正在哪里都是生活。&br&&br&看完松子的人生,不禁感叹,人的一生原来那么长啊。原来犯了那么多的错,再一一重来也没关系。平时看的电影,主角们都是咬牙努力,克服困难,打打 BOSS,成功了就走上人生巅峰,失败了人生就完蛋了。可是真正的人生不是这样,无论你成功还是失败,生活永远不会停下来看你一眼。不会因为你的快乐或痛苦而改变它的步伐。它只是不急不缓不受影响地、坚定地向前走。&br&&br&就像电影中不断出现在电视里的侦探片镜头一样,一个罪犯被警察逼到了悬崖边。警察对着那个罪犯说,现在回头吧,还有机会改正。但是那个罪犯吼道,“我已经被逼上绝路了,我已经回不了头了。”说完纵深跳下悬崖。而现实生活中,每一次你以为被逼上绝路了,其实永远都有回头的余地。&br&&br&最后的镜头里,我看着她静静地躺在草地上,周围开出一朵一朵的小花。漆黑的夜空,满天繁星。然后镜头仿佛化身一只鸟,掠过蜿蜒的大河,飞过黄昏的天际线,年少的松子唱着歌朝我走来,又踩着鲜花离开。我突然就感到安心,不再对于未来感到恐惧。我知道,生活一定会有低谷,或者一个接一个的低谷。但生活总能继续。世界那么大,而它不会抛弃我。就像被嫌弃了一生的松子,生活也没有抛弃她。
一直觉得这是部非常正面的电影啊,脑回路果然和大家不一样吗……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迷茫的大二,大学里最迷茫的一段时间。整天逃课。那会还没有知乎这样一个地方,让人浪费了时间还能获得虚幻的满足感。所以经常浪费了一天之后都会觉得很空虚。就像一开…
“对不起”,是弱者的保护色。&br&&br&公司的小职员,总是惶恐地对老板说,对不起,是我工作没有做好。而老板,总是会说,你怎么这都做不好?都是你的错!&br&恋爱中的痴情女人,总是惶恐地对暴躁的男人说,对不起,我不该管你那么多。而男人,总是会说,你真是糟糕透了,别再烦我了行不行?&br&&br&但其实错不在他们,只不过他们的地位太卑微了,只得承担这不属于他们的责任。&br&&br&《小公务员之死》里面,卑微的小人物,会因为一件无所谓的事情恐惧,自杀。他也一遍又一遍地说:对不起。&br&&br&处于强势地位的人渣推卸责任,处于弱势地位的小人物承揽责任。他们以为,把所有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就能获得体谅。他们以为,所有的错误都是源于自己的无能。他们习惯了被怪罪,也习惯了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并且真的以为那都是自己的错。&br&&br&对于心灵和身体上全都是弱者的人来说,对不起,就是他们免受世界压迫的唯一屏障。他们只能在口中低声念叨着,对不起,然后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不相干的第三者来裁决。&br&&br&也许松子直到最后还认为,发生在自己身上和别人身上的那些不幸,都是自己的错,是自己的笨和爱,给别人添了麻烦,所以她直到最后还在说,对不起。&br&&br&她明白自己是个习惯于依赖的人,也是个情感支配理性的人,她出于善意做过许多错事,但生而为人就是如此,她无力改变。&br&&br&所以,生而为人,对不起。她带着绝望、无奈、歉意、恐惧,在离世之前,以仍旧卑微的姿态,承揽了这一切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br&&br&————————————————————————&br&&br&另:&br&&br&我不觉得这部电影是在探讨人格缺陷,松子的一生是个悲剧,也许她的经历非常特殊,但和她拥有类似经历的人不在少数。&br&&br&就像一个小孩子,被年长的孩子欺负,因为不小心踩脏了别人的鞋子而被扇耳光,跪在地上一遍又一遍地说对不起,也许他惶恐的以为,自己小心一些,不要踩脏那个大孩子的鞋子,就不会发生这一切,在恐惧面前,他连最基本的尊严都要失去,不知所措地哭泣、道歉。&br&&br&那不是因为他生而怯懦,也不是因为他有性格缺陷,只是因为压迫他的人太强大,而他太脆弱。从这一点来说,松子只是一个看起来长大了的孩子,压迫她的是生活,是整个社会,是和大孩子一样的成年人们。&br&&br&我在看完电影后一直想两件事情:&br&&br&我有没有像松子一样过?答案是有。曾经小心翼翼地经营一段感情,早上给她买了早饭带去,却被骂打扰了她舍友的休息。那时候我也曾忙不迭地说对不起。&br&&br&我有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欺凌过松子?我想也有过。也许我不经意的一个不耐烦,就伤害到了一个十分在意我、把我像宝贝一样捧在手心的人,甚至连她的道歉都不想接受。&br&&br&这样的现象一直存在,松子和欺凌她的人绝不是一个个例,他们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也许是你,也许是我,我们在许多不经意的瞬间,扮演着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角色。&br&&br&我曾是松子,也曾是欺凌者,也曾是满怀悲悯之心的旁观者。想明白了这一点,我突然有些难过。
“对不起”,是弱者的保护色。 公司的小职员,总是惶恐地对老板说,对不起,是我工作没有做好。而老板,总是会说,你怎么这都做不好?都是你的错! 恋爱中的痴情女人,总是惶恐地对暴躁的男人说,对不起,我不该管你那么多。而男人,总是会说,你真是糟糕透…
你没有过“感觉被所有人都抛弃了的”那种经历&br&当一个人不再信任他人时,她会害怕跟他人正常的交流,会很害怕受伤。&br&偶像组合不会伤害她,他们经过精心的包装,一举一动都在努力讨好粉丝,他们对松子是无害的,甚至给松子温暖。&br&&br&看起来很凶恶很顽固的老头老太太通常会养狗养猫咪。&br&人生坎坷的人很容易信教。&br&不起眼的女生很容易迷恋上棒子明星。&br&废柴系宅男总会爱上二次元妹子。&br&他们都是无法跟他人建立起正常的人际关系,只能寄希望于“永远不会伤害自己的”事物。
你没有过“感觉被所有人都抛弃了的”那种经历 当一个人不再信任他人时,她会害怕跟他人正常的交流,会很害怕受伤。 偶像组合不会伤害她,他们经过精心的包装,一举一动都在努力讨好粉丝,他们对松子是无害的,甚至给松子温暖。 看起来很凶恶很顽固的老头老…
&b&“给缺爱症人群的反面教材”&/b&&br&&br&不管导演怎么宣扬“爱就是神”,这片子用处在于,让那些同样因为缺少爱而变得感情泛滥的人,学会警惕:看看吧,具有童年阴影、精神隐疾、缺爱症、皮肤饥渴的松子,如何把自己变成一个爱的奶牛,再把自己挤干,孤零零死在阴影里。&br&一个电视业的朋友讲过:电视里有一种角色的人生模式是不断向下的,而这样的角色,你如果不能把他挽救起来重攀高峰,就只能让他最后跌到底点,一败涂地,让观众得到最强烈的同情体验,嗯,比如松子——她这种人格悲剧,很明显是打捞船都救不起来的。&br&&br&&b&你可千万不能活成她这样啊!&/b&&br&&br&我拿松子教育过一个大姐,她家世好,人漂亮古板,却一直吸引各种渣男,被辜负也不肯下手报复回来。&br&她说毕竟爱过,舍不得看他太痛苦,自己吃点亏就算了。爱也要算计一下得失,就显得自私了。&br&&br&缺爱的你,难道不应该对自己付出的爱做些精打细算,以便去获得更多的爱作为人生补偿?&br&这如果叫自私,那些不自私的人,为什么不来无私的爱你?&br&&br&不仅仅是松子,日本人对“奉献爱的女性”,思路一向是有点奇怪的。&br&以前看过一篇著名日本作家的短篇。&br&主角是一个贫穷女人,唯一奢侈的爱好是用四分之一个柠檬的汁水涂遍全身。她像个点石成金的手指、成功人士的训练营,因为她每次总会选择处于困窘的男士坠入爱河,而那些男人和她恋爱后,无一例外地很快获得成功,然后——————把她甩了。&br&神奇的是,柠檬女对此无怨无悔,而且每次亲热时都会温柔地向对方说:等您成功后,就不会再看上我这样的女人了。&br&柠檬女在贫困中死去,而她最后爱过的一个贫穷年轻剧作家,剧本大获成功。他用那笔钱买了一卡车柠檬,给她堆了一座柠檬的坟墓。&br&&br&&br&你很好,你善良,你充满爱,你无私奉献,你得到一座深情的坟墓。&br&可再浪漫再深情,TMD也是座坟啊!&br&(╯‵□′)╯︵┻━┻&br&&br&&br&&br&&br&PS:&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黄猫 回复 牙晓算命的(作者)查看对话
柠檬女的故事是川端康成《穷人的情侣》。
&/code&&/pre&&/div&知乎这点最好,我就知道一定会有同学记得这篇滴╮(╯▽╰)╭
“给缺爱症人群的反面教材” 不管导演怎么宣扬“爱就是神”,这片子用处在于,让那些同样因为缺少爱而变得感情泛滥的人,学会警惕:看看吧,具有童年阴影、精神隐疾、缺爱症、皮肤饥渴的松子,如何把自己变成一个爱的奶牛,再把自己挤干,孤零零死在阴影里…
&p& 松子是卑琐的人,这其实就是影片的本意。&/p&&br&&p&&b&【她其实只是愤怒,她其实从始至终内心深处的是永远消弭不了的是恨意。恨一切人,一切事。】&/b&&br&&/p&&p&&b&【&/b&&b&而这些对松子苦难的渲染,都是影片有意为之&/b&。&b&是影片故意从松子本人的角度叙述的产物】&/b&&/p&&p&【&b&放下你童年受的伤害即使是虐待。原谅和忘却。即使你有一千一万个理由痛恨。】&/b&&/p&&br&&p&她其实自以为自己是圣洁,是爱,其实不过清白症。以自己对人 好来要挟。所有人都被她要挟。第一个作家,耐不住,觉得自己对松子的愧疚难以承受,便死了。第二个,松子自己还找到那人家里,她其实根本不在乎在一起这个对象,根本不爱他。爱不会让人做错的事,而她根本不在乎她做的事情是对是错。她其实只是愤怒,她其实从始至终内心深处的是永远消弭不了的是恨意。恨一切人,一切事。&/p&&br&&p&她似乎对人永远无错,对比起来永远别人不好,她让所有人感到自己不好,自己愧对她,她就是这样以此获得自己对自己高尚和正确的心理 需求。越往后,就越到那些暴虐的人那里找这种清白感, 就是越烂的人,她还就越好,对比的清清楚楚,心理觉得自己那么好那么好的需要就被很容易的满足了。并且当这个人对她不好或者要离开她 就正中她下怀:&/p&&br&&p&&b&你看你们那么坏,我是最好的人。可我这么这么苦,都是你们的错。&/b&&/p&&p&这就是她的内心戏。&/p&&br&&p&这就是她为什么可以随便杀死那个背叛她的人,因为她本身就是恨的,就是不爱的。 所以她从未爱过任何人,从未爱这个世界,只是把自己伪装成最爱所有人和世界的人。以此骗取爱,不是爱,是关注。她自己其实没有关注过任何人。从开始的在学校里喜欢的那个笑脸男老师,一个细节是约会的时候松子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急着表达自己,根本没有关注对方。&/p&&p&到最后, 对她来说没有爱,她就转向活在清白感之上。&/p&&br&&p&而那个理发师在她出狱后跟别人在一起更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人人都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付出代价天经地义。现实生活中,即使不是因为犯罪杀人,要求一个人等另一个人八年也是不合理的。而影片一直在以松子本人的角度拍摄 故意营造出一种松子在理发师这段关系的悲情(下详述)。 &/p&&br&&p&好像是她唯一的爱和温暖的机会,世界也剥夺了。&/p&&br&&p&&b&其实呢,由于松子自己对自己的成长根本没有倾注任何心血,只是一心祈求从别人那里挣来关注和认同,自己没有任何发展的松子在遇到想要的爱 时, 根本没有任何资本,去赢得这个人和一份真正的有价值的爱。&/b&&/p&&br&&p&所以凭什么说松子是苦, 世界是错?&/p&&br&&p&&b&而这些对松子苦难的渲染,都是影片有意为之&/b&。&b&是影片故意从松子本人的角度叙述的产物&/b&。就像是松子自己来说自己故事的版本(一)。 假设世人看到的真实的故事是版本(二)。影片只给你看了版本(一),但是在开头已经借由松子弟弟之口说了“卑琐”这个版本。影片留给观众自己去判断孰真孰。然而以松子的主观版本版本一为主的叙事手法就让很多观众直接产生了对松子极大的同情和怜爱,并赋予她一种神圣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美感。&/p&&br&&p&影片只有两个镜头&b&从客观&/b&表现松子年轻的时候: 两次都是弟弟,找他借钱和开车那次。这个时候, 你会发现松子似乎是不一样的,和正面描写的时候。 这个&b&侧面&/b&才是最真实的,是故事的真实版本版本(二)。松子在那两个镜头里其实一直是悲苦凄凉又自怜的淡淡忧伤感,一抹惨淡的勉强的笑容,对弟弟,和弟弟的儿子。这才是真实的松子。而不是在男人注视下睁着单纯的大眼睛像一个孩子一样瑟瑟发抖的她。那是她在自己的戏里的扮相。&/p&&br&&p&她其实就是这样一个自怜并陷入无尽自怜不可自拔的人,靠在不健康关系里的清白感,获得对自己的认同。 就靠这个维持着自己活着。她自怜的是无人爱她,世人皆对她不利。侧面描写的时候可以看出她其实知道自己是怎么一回事,但又无法自己走出这个模式。&/p&&br&&p&在她自己眼睛里的自己,没有任何错,她一直觉得自己是好的,是对的。可是她其实是骗了自己。她不愿意承认掩藏在深处的是一颗荒芜的恐慌的心。带有恨和不平。包括对她的好朋友,拍AV发迹,版本(一)里暗暗有一种藐视。最后远离这个朋友 也因她看不得人好,因为自己不好。&/p&&br&&p&如果你仔细观看,会发现一些&b&荒诞色彩&/b&贯穿整个影片,一个小孩子怎么可能瞬间就对死去的基本没有任何交集的人瞬间了解、理解得比所有人都透彻?所以我认为,这个设置其实是表现了松子把希望有人理解自己,认同自己的需求放在这个小孩子身上,因为她认为这个世界,只有纯真的小孩子才可能会理解那么“纯真”的她。并且这个孩子是她的亲人,松子希望这个孩子能代表她的亲人,最终原谅她理解她。所以我认为,影片的结尾,不过是松子死前的希冀的画面。&/p&&br&&p&松子必定凄惨地死去了,而她的死,也被塑造成一群孩子对自己的攻击。而且她也是对他们好,才招致此等伤害。这故事版本,不就又是松子一直以来故事的重复和升级? 这同样也是荒诞的,如若松子本身努力经营自己,怎会落得这番?她在屋子里暗无天日吃东西发泄闭门不出那么多年,心中充斥的怒火和恨意一直未平息,才导致她用直接伤害自己的方式企图能够报复生活,其实是她原来间接报复生活的显化和升级。可是生活是报复不到的,只能更明显更严重地伤害自己。&/p&&br&&p&所以,我想说的是,松子其实自己有大错。&/p&&br&&p&不是不爱自己云云,反而,她其实太爱自己。&/p&&br&&p&&b&她带着太多伤痛,不愿放下和原谅。把自己的恨握得太紧。一直抓着直到最后。&/b&&/p&&p&如果她及时原谅了父亲和妹妹,主要是父亲,并下决心依靠自己,而不是用自己的牺牲去要挟别人和掌控别人。&b&不再从别人处挣认同和关注--得不到,就觉得自己又受了害&/b&,不积累怨恨,不要不满足,才能过上正常、享有尊严和爱的生活吧。&/p&&br&&p&最大的问题,影片要告诉我们的,就是放下。&b&放下你童年受的伤害即使是虐待。原谅和忘却。即使你有一千一万个理由痛恨。&/b&这也就是上面有的回复说童年缺失爱的孩子,他的人生真的不可控么?我觉得影片正是想以松子的故事告诫大家,不管你有什么理由恨,请放下。&b&因为这终将阻碍自己心灵的成长和成熟。&/b&&/p&&br&&p&放下一路上积累的伤害。 伤害总会有,一生之中难以避免,不要携带和累积,而是主动清理和放下。不要一直向外界要爱,自己做一个能给与真爱的人。 只有这样,松子才会开始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才不再会通过自虐获得那一点点赖以生存的清白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去睁开眼睛,爱别人。&/p&&br&&p&毕竟,&b&只有原谅了这个世界,才能不再去交换爱,而是给与爱,对人对己。&/b&&/p&
松子是卑琐的人,这其实就是影片的本意。 【她其实只是愤怒,她其实从始至终内心深处的是永远消弭不了的是恨意。恨一切人,一切事。】 【而这些对松子苦难的渲染,都是影片有意为之。是影片故意从松子本人的角度叙述的产物】【放下你童年受的伤害即使是虐待…
作为1959年生人,中岛哲也于2004年推出电影处女作《下妻物语》,这位“新人”的年龄的确太大了点...中岛哲也以广告片导演出道,后在日剧中练手。《下妻物语》一推出就获得极大好评,入选电影旬报年度十佳电影第三位;2006年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入选电影旬报年度十佳第六位;2010年的《告白》则是旬报十佳电影第二位。即使未能入选旬报十佳名单的《帕高与魔法绘本》,也在日本电影学院奖上收获了一堆技术类奖项。今年上映的《渴望》是他第一部R-15分级电影,由于还未看过,在此不论。&br&&br&我曾在以前的回答中说过,中岛哲也喜爱以“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为题材,纵然《告白》涉及“家庭”、“教育”、“人性”等社会议题,但其出发点依然是“不平等关系”——不平等的母子关系是所有悲剧的起点。而将“核心”包裹其中的是导演的技巧。中岛哲也的电影带有强烈的炫技感,在日本导演中颇为另类。如果说今敏的动画是“电影形式的动画”,中岛哲也的电影则是“动画形式的电影”:夸张的美术风格、演员夸张的造型和表演风格、独特的镜头语言...再加上他喜爱选择非典型性题材,看他的电影会有种“导演您玩得真嗨吖...”的感觉,这大概是mv/cm转行导演的共有特点吧。在四部电影中,有以下共同特点:&br&&br&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中岛哲也绝对不会老老实实从头到尾讲述一个故事。《下妻物语》一开始已是电影末段,桃子被撞飞后时间拉回桃子和草莓相识以前。接着又是一次倒叙,以旁白配合画面的形式回顾桃子的身世。《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从松子死亡开始,通过侄子接触松子亲友,展现松子的一生。《帕高与魔法绘本》以插画家的回忆开始倒叙。《告白》是POV结构,每个人的自白拼凑出事件真相。《告白》很厉害的一点是,针对同一件事件,每变换一次视角,事件的真相便深入一层。&br&&br&每部电影都有旁白,而且所占篇幅不少。角色或置身事外描述、或内心独白,甚至越过大屏幕直接对观众交流(《下妻物语》中桃子经常直接面向观众)。中岛哲也的电影并非以画面推动,而是以文字推动。典型如《告白》,少年A的段落是影片最重要的一段,完全以内心独白推动。也许受以前拍摄广告片的影响,中岛哲也爱用旁白作为“轴”,辅以画面剪辑,这使电影看起来象MV。说到这我想起当年老罗拍微电影《小马》招致不少批评,其中有一条就是“旁白太多”。在我看来,旁白太多倒不是问题,《阿甘正传》和《肖申克的救赎》有旁白;王家卫的电影旁白非常多,而且人物经常有念白段落...“电影应以视觉为主”、“电影应以画面为推动”,这是大家公认的理念,不过也有一帮电影导演或主动突破或囿于能力(咳咳韩少…)不按常理出牌。当然观众是否接受就是另一回事了。&br&&br&夸张的的表现手法。《下妻物语》、《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和《帕高的魔法绘本》美术风格绚烂华丽,象动画片;《告白》美术风格阴暗压抑,象舞台剧。《下妻物语》嫁接了一段动画片,《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嫁接歌舞剧,《帕高的魔法绘本》嫁接CG动画,《告白》总算老实一些了,但还是有师生共唱“that's the way(ah ah) i like it(ah ah)~~”的段落——导演您到底没忍住啊...《告白》中采用了大量慢镜头,辅以BGM,因此很多观众认为“这不就跟MV一样吗?!”而《下妻物语》中下妻居民炫耀身上的衣物购自JUSCO的段落,就是广告片的手法(高光、字幕、音效)。也因此,中岛哲也的电影有一种“超现实感”。&br&&br&而中岛哲也的电影依然是“电影”,即使他采用那么多技巧,电影的节奏感拿捏得很好。很多新人导演会犯“有佳句无佳章”的错误;而不少cm/mv转行导演往往失去对影片节奏的控制。比如扎克 辛德,成名作《300》和《守望者》由于追求忠实原著,节奏拖沓冗长;《超人 钢铁之躯》则加快节奏,一个小时时间内塞入巨大信息量。前几年慕名看了《再造人卡辛》电影版——导演纪里谷和明是宇多田光前夫——痛苦得我满地打滚,恨不得手里有个遥控器能摁快进键。整部电影象一场大型Cosplay秀,让我想起了FF7电影版,“唉,日本人的电影理念啊...”。而《告白》同样有大量慢镜头,却无冗长之感,节奏流畅。&br&&br&中岛哲也对“目标”即有预估,再通过强大的控制力达成“目标”。他的电影皆为改编作品,但自己能写剧本,这迥异于王家卫式的“我也不知道我要拍神马——没关系,先拍一大堆素材,最后剪成神马样就是神马样”。有一点请注意,中岛哲也各部电影的演员皆拿到日本电影学院奖表演类奖项提名——我在看《下妻物语》前对深田恭子的印象是:“哦,那个偶像剧演员?”看了电影后觉得她演得非常好——若是大型Cosplay秀,演员又怎会有发挥空间?&br&&br&《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和《告白》大家都很熟悉了,简单说说《帕高与魔法绘本》和《下妻物语》。&br&&br&《帕高与魔法绘本》是中岛哲也的第三部长篇电影。它是导演的另类之作,主题是“一群失意又孤独的人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团结起来”,在这一个过程中,每个角色展现了自己的失意过去,并获得救赎——哎?等一下,这不就和《东京教父》一样吗?的确一模一样...《帕高与魔法绘本》将导演过往风格尽情展现:绚丽的美术风格、角色夸张的造型(男主角大贯先生造型象极铁拳中的三岛仁八)、甚至包括对动漫的捏他(电影中两次给予海报特写,一张是银河铁道999的梅蒂尔,一张是EVA的明日香——为什么是明日香而不是绫波丽?)。当然,《帕高与魔法绘本》风格过于“癫狂”,每个角色都扯着嗓门肆意表达情感,再加上夸张的肢体语言,导致影片过半我的太阳穴便突突乱跳:“导演您嗨过头了吧…”这是中岛哲也最象Cosplay的电影,如果改为动画形式效果会更好吧。&br&&br&如果将中岛哲也的四部电影按照喜爱程度排序,《下妻物语》是我最喜欢的,既然如此就放最后说吧...我之所以知道这部电影,是因为菅野洋子担任影片作曲,而我曾是菅野洋子脑缠粉。我一喜欢日本文化的大学同学向我大力推荐它,因为同学是福田麻由子的粉丝。更何况,“那里面还有筱原凉子耶!”——可是筱原凉子居然演个如此喜感的角色...&br&&br&作为处女作,《下妻物语》好得过分。导演时不时用一些类似mv或广告的小花招抓住观众注意,而且节奏控制得很好。它有一个光明的结尾,居然没死人(仔细回想了一下),嗯,的确一个人都没死,虽然溅了不少血…它的主题是“一个沉溺于自己世界的人如何接纳他人”,桃子是一个“冷酷”的人,经常宣扬“歪理邪说”;草莓极端依赖于他人,以暴走族的外表掩饰自己的脆弱。这两人正好互为镜像——“来人啊,说这部电影是'百合'的人统统拉出去砍了!”——也就说,《下妻物语》的“核心”依然是“不平等的人际关系”。&br&&br&我刚开始看《下妻物语》,想到的是《搏击俱乐部》(大量旁白+mv/cm式拍摄手法),因为大卫 芬奇也是cm/mv转行导演。再一想,《下妻物语》和《天使爱美丽》是姊妹篇嘛。且不说动画般的美术风格和拍摄手法,两位女主角就颇有相似点:缺乏家庭温暖,母亲早早缺失(两部电影都以旁白交代主角身世);沉溺于自己的小世界中;《下妻物语》的名台词“人类在面临巨大幸福时往往手足无措,抓住幸福比忍耐痛苦更需要勇气”完全可用在爱美丽身上;桃子收获友谊,爱美丽获得爱情;结局都是“共乘机车”。当然,由于日法两国文化差异,两部电影不可能完全对应(爱美丽比桃子更入世),但这种比较挺有意思的。&br&&br&《下妻物语》充满各种小彩蛋。比如我听原声在看电影之前,非常崩溃:为什么OST的风格那么繁杂,完全不象出自一人之手!?后来看了电影:原来电影本来就神马都有啊...桃子为了找老爸要钱买洋装,编造的理由是:“有个同学得了心脏病,全日本只有一名医生可以治好。可是这名医生没有执照,每次开刀要一亿日元,不给钱脸就会变得很可怕...”大家都可以看出这恶搞的是谁吧?&br&&br&如果要找到国内与此对应的导演...《坏未来》的导演李阳有那么点意思。李阳以独力制作的动画《李献计历险记》成名,《坏未来》是他第一部真人电影——虽然是小规模的。除了动画般夸张的表现手法和对BGM的神奇运用(“哦哦哦!这是The Pillows的Come Down啊!”“哦哦哦!这是死亡岛预告片的BGM啊!!”),影片中有大量旁白、对白,也因此被一些人批评“过于矫情”、“破坏电影的视觉叙事能力”。的确,影片中有些旁白和对白就象导演借角色之口抒情,难免令观众出戏。作为新人导演,李阳暂时无法驾驭“这个社会肿么了”之类的宏大议题,所以他挑选了自己最熟悉的主题:姑娘,啊不对,是爱情。《坏未来》和《李献计历险记》的核心都是纯真的爱情,更关键的是——就是好看嘛!&br&&br&题外话。听说《渴望》中对暴力场面的描写血腥直接,令不少观众如坐针毡,可能口碑会两极分化得更厉害,不知是否有缘得见。中岛哲也喜爱与演员重复合作,役所广司和妻夫木聪来自《帕高与魔法绘本》,中谷美纪来自《松子》,桥本爱来自《告白》。话说当年看完《告白》后暗暗祈祷桥本爱不要老得那么快,看了《渴望》的预告片后,发现她长成大块头了T_T...啊,岁月这把杀猪刀,总让人始料未及啊~~
作为1959年生人,中岛哲也于2004年推出电影处女作《下妻物语》,这位“新人”的年龄的确太大了点...中岛哲也以广告片导演出道,后在日剧中练手。《下妻物语》一推出就获得极大好评,入选电影旬报年度十佳电影第三位;2006年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入选电…
&b&&u&多图!长篇高能预警!!!&/u&&/b&&br&&b&&u&爪机党建议在Wifi环境下阅读!&/u&&/b&&br&&b&&u&持续更新中&/u&&/b&&br&&br&&b&&u&这两天实验室没网,刚刚师兄一句“有网了”,还睡眼惺忪的我立马精神就来登 了~~&br&&/u&&/b&&br&&br&&b&&u&大团圆结局——无论是对于电影还是川尻松子来说。&/u&&/b&&br&&b&&u&至于有没有正能量,我相信只要一部电影能给观众带来思考,这就是ta积极的一面了。&br&&/u&&/b&&br&&p&首先,有人说《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是从松子本人的角度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完全就是在讲自己的苦难史。但是,我觉得人生本来就是&b&“第一人称”&/b&的,“配角”也只能说这部作品恰巧不是以ta的第一人称拍摄而已,而这并不会改变你以主人(第一人称)的身份上演自己精彩人生的事实。其次,分享一下我在看知乎上所有问题下答案时的感受,好答案不在于对错,在于让思想获得更多自由,在于看完答案之后的思考以及对已有认知结构的创造性。&/p&&br&&br&&p&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看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一些自己的&u&思考&/u&。&/p&&br&&p&贯穿松子一生的是一个从小“未被实现的愿望”,&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以心理学为角度分析的话,《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女主松子的悲剧人生? - 王瑞的回答&/a& , &a data-hash=&1387c8dad012cbb08e4dda4e& href=&///people/1387c8dad012cbb08e4dda4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王瑞& data-tip=&p$b$1387c8dad012cbb08e4dda4e& data-hovercard=&p$b$1387c8dad012cbb08e4dda4e&&@王瑞&/a& 的回答我十分赞同&br&&/p&&blockquote&&p&《松子的坑洞,用一生去填补》&/p&&p&一个人是地狱,两个人也是地狱,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好。——川尻松子&br&&/p&&/blockquote&&img src=&/1a72462d9eaca0ead905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8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1a72462d9eaca0ead905_r.jpg&&&br&但是在这里,我觉得用&b&“未被实现的愿望”&/b&(借鉴精神分析的相关知识,由于童年创伤造成的潜意识的压抑对个体人格和行为的 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是贯穿更个人生的)来表达松子更加恰当。松子的一生用精神分析 &a data-hash=&6e16db402d539c9bcf9ecbda9243fb63& href=&///people/6e16db402d539c9bcf9ecbda9243fb63&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俞林鑫& data-tip=&p$b$6e16db402d539c9bcf9ecbda9243fb63& data-hovercard=&p$b$6e16db402d539c9bcf9ecbda9243fb63&&@俞林鑫&/a&老师的答案都能解释,有兴趣的知友可以了解一下。&br&&br&&p&我把松子身边人分为以下三类:&/p&&p&&b&亲人:&/b&&u&父亲,久美(妹),纪夫(弟),笙(甥)。&/u&&/p&&p&&b&男人:&/b&&u&阿龙(学生),佐伯(白牙老师)、徹也(作家),冈野健夫(情夫),岛津贤治(理发师),内海光司(小鲜肉)。&/u&&/p&&p&&b&真爱:&/b&&u&东惠&/u&&/p&&br&&b&&u&家(亲人)是松子受到伤害同时穷其一生试图拯救的地方。&/u&&/b&&br&&p&小时候渴望得到父亲的关注,每天怀着欣喜的心情等待父亲的归来,满以为父亲手中包装精美的盒子是送给自己的礼物,没想到父亲只是将左手拎着的公事包冰冷的塞到了自己怀里,径直走向了楼上的久美房间,并“哐”的一声关上了房门。自从松子懂事以来,久美的房间便是充满了阳光——父亲的爱,她是那么的渴望感受阳光的温暖,但是父亲总是无情的关上房间的门。&/p&&img src=&/21d5ec80d14ce59bd6534f8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8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21d5ec80d14ce59bd6534f8_r.jpg&&&br&&p&在应该学会“爱”的年龄得不到爱,在形成“自我”的关键阶段得到的全是父亲冰冷的对待,使得松子只能带着遍体鳞伤面目全非的“自我”一边坚强的生活一边奋力的将支离破碎的“我”修补完整。这就是也许就是松子“苦难”一生的真正原因吧。——当然,&b&我自己并不觉得松子的一生是苦难的悲惨的,相反我觉得她是幸运的。&/b&&/p&&br&&p&相信大家对松子的&b&鬼脸&/b&记忆深刻,我们看看这个滑稽动作的始作俑者是谁,对,是父亲。&/p&&img src=&/8a33f310ff01dd70b707aaefa5fd5d4c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8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8a33f310ff01dd70b707aaefa5fd5d4c_r.jpg&&&br&&p&为了能得到父亲的爱(对于松子来说,这种哪怕只是自己做鬼脸博父亲一笑,得到父亲在自己身上多一秒的停留也是弥足珍贵的爱,),松子随时都准备这能取悦父亲,我觉得这种取悦是&b&幸运&/b&的,而不像其他人说的那样是卑微的,松子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就是得不到父亲的爱,她不允许自己的支离破碎,她在努力获得父亲的认可,从而获得完整的自我,一个具备“爱”属性的完整的人,同时也是在替父亲赎罪。&br&&/p&&img src=&/279bf741dfd9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8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279bf741dfd9_r.jpg&&&img src=&/bf411ce11b73ab00f2a7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bf411ce11b73ab00f2a7a_r.jpg&&&br&&p&&b&妹妹久美的依赖&/b&——羸弱的久美是很依赖姐姐松子的,每天松子都会到久美床前告诉她自己身边的新鲜事儿,让足不出户的久美除了感受病痛的纠缠还能对师姐怀有一丝美好的憧憬。&/p&&img src=&/73c6d0dd2c2c92adfc83c2a6cc90ce8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0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73c6d0dd2c2c92adfc83c2a6cc90ce88_r.jpg&&&br&&p&&b&弟弟纪夫的愤怒&/b&——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纪夫,纪夫在这场家族悲剧当中是一个潜在的牺牲者。父亲所有的温暖都给了久美,所有的暴怒全给了松子,而纪夫和松子一样,对父亲是十分敬重的,一方面他要极力维护父亲在家庭中的威严,一方面他也十分渴望能像久美一样得到父亲的爱,但是他却不能像松子一样,将渴望通过极端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作为父亲唯一的儿子,他只能默默的承受着所有的委屈。&/p&&p&&b&松子自身的苦难&/b&——这是不言而喻的。&/p&&br&&p&从家里面三个孩子的遭遇来看,所有的悲剧都是由那个自己就不懂“爱”,支离破碎的父亲造成的。关于父亲的这一切,在松子的潜意识里其实是明白的,松子就是另一个父亲,她在试图修复自己与父亲关系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为父亲完成他”未被实现的愿望“——父亲在童年也是未得到父母关爱。&/p&&br&&p&&b&松子的人生是大团圆,她是川尻家族悲剧的终结者。&/b&父亲—松子—笙,他们是川尻家族悲剧的一脉相承。&/p&&br&&p&&b&父亲一生都未实现自己的愿望&/b&——获得“爱”的能力,完整的“自我”。&/p&&p&&b&松子在生命将终结时实现了&/b&——躺在地板上的松子幻想着(我也不能确定这里应该用“幻想”还是“幻觉”,毕竟“幻觉”是用于精神病的,是带有病理性的,松子也的确到医院拿过精神科类药物,但是,&u&从始至终我都认为松子比任何人都活得清醒明白&/u&)为久美设计了一个甜美的发型,并且说&/p&&img src=&/39b259c561a0fa3cd910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39b259c561a0fa3cd910d_r.jpg&&&br&看到这里,我实在难掩激动的心情,松子办到了,她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她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爱她恨着的妹妹久美。&br&&blockquote&上帝即是爱。你以前有打心眼里恨过人吗?能为这个人真心祈祷吗?人心是脆弱的,为本应憎恨的人祈祷,这不太可能,可是,借助上帝的力量,却是可以做到的,宽恕不可宽恕的人,并且爱他,这就是上帝的爱。&/blockquote&&p&松子就是上帝,松子就能做到如此的爱,可惜,松子自己却不知道其实自己早就已经将“愿望”实现了。虽晚,倒也算是在活着的时候了却了自己的唯一心愿。&/p&&p&&b&笙在松子姑姑的帮助下实现了&/b&——笙的女朋友在参加青年海外协助队出发去乌兹别克斯坦之前的一通电话里说番话&/p&&blockquote&人的价值,不在于得到什么,在与,付出了什么吧。&br&&/blockquote&&img src=&/c90fad56aa1d781cd1e3b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c90fad56aa1d781cd1e3ba_r.jpg&&&br&我觉得是松子借笙女朋友之口告诉笙,应该如何去追寻自己的幸福如何给身边的人爱。在受纪夫所托帮忙整理松子姑姑遗物的过程中,那些破烂和遇到的人,帮助笙还原了一个模糊的松子姑姑形象,也算见证了松子的一生,正是这种旁观,才使得一句简单的话足以扭转川尻家族悲剧的故事。&br&&br&&p&对于整部电影的基调,乍看是&b&诙谐幽默&/b&的,不管是遇到棘手状况时松子的鬼脸,坐牢的MV模式,还是和阿龙一块儿吞大把安眠药(我想应该是安眠药)时阿龙的”贪生怕死“,都是能博君一笑的(*^__^*) ,我觉得这种表达方式和&u&&i&让子弹飞&/i&&/u&异曲同工。&/p&&img src=&/bd5d72fc255bb67514cd32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0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bd5d72fc255bb67514cd32_r.jpg&&&br&&p&讲述松子生活的每一个场景都是相对悲伤的,比如被冤枉偷钱、情夫的背叛、阿龙组织追捕落难,这些事件本身就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要如何把近乎所有的苦难一气呵成的呈现到观众面前并且保障不落窠臼——陷入悲伤抒情的氛围,中间的一些插科打诨、诙谐幽默也就显得那么的从容不迫了,毕竟在看电影的两小时时间内观众是全神贯注的(至少我是),谁也不想全程泪点看得个伤春悲秋。所以,两个小时的电影负责讲悲伤的故事,而思考则留给电影结束后的长长久久。 &a data-hash=&1387c8dad012cbb08e4dda4e& href=&///people/1387c8dad012cbb08e4dda4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王瑞& data-tip=&p$b$1387c8dad012cbb08e4dda4e& data-hovercard=&p$b$1387c8dad012cbb08e4dda4e&&@王瑞&/a& 答案中的&b&背景音乐&/b&部分写得非常好。&/p&&br&&p&先写到这里,总算是把亲人这条线写完了,等回了老校区再接着写。&/p&&br&&p&继续来填坑~&/p&&br&&p&&b&&u&与其说松子是在“爱”那些男人,不如说是在对自我进行救赎。&/u&&/b&&/p&&br&多年以后在一个雨夜的巷道里,阿龙见到了松子,寒暄几句之后,就在阿龙转身准备离开的那一刻,松子毫无悬念的挽留了阿龙&br&&img src=&/bfd3aa97c0a06adeea329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bfd3aa97c0a06adeea329_r.jpg&&&br&又是熟悉的大雨磅礴,熟悉的车厢内的两个身影&br&&blockquote&松子把离开学校以后发生的事,全都告诉了我,和家里断绝关系,跟男人同居又被抛弃,做于是女郎,杀合伙人,进监狱等等,全部。——龙洋一&br&&/blockquote&有朋友说,松子是在&b&博取同情&/b&,把自己过去的悲惨告诉龙,是为了索取“爱”。这我就不能苟同了,阿龙本身的“自我”就是支离破碎的,怎么能给松子“爱”呢?“&br&&img src=&/f88e8e98fc14eff737042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8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f88e8e98fc14eff737042_r.jpg&&&br&&b&“爱”不是你给出去的,而是溢出去的。&/b&每个人都是一个杯子,被子里装的水就是你的能量,在自己都是“半壶水响叮当”朝不保夕的时候,怎么能给别人带去幸福、带去爱?&br&&br&就在阿龙说出那句&b&“抱歉”&/b&的一刻——承认当年修学旅行时投钱的人就是自己,我明白了,当年还在上初中的那个男人是爱松子的。这是一个虐心的故事,那时候的阿龙确实是不知道自己已经爱上了老师松子的,然而更加可悲的是,阿龙和松子一样,从小就不知道“被爱”是什么感觉,也就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将自己的爱传达给松子,恰巧撞上青春期的叛逆。&b&叛逆+不恰当的表达爱=伤害。&/b&这个&b&伤害&/b&造成的&b&直接&/b&后果——松子被迫离开学校&br&&blockquote&那一瞬间,我觉得我的人生完了。&br&&/blockquote&&br&间接后果——对久美的恨、对川尻家族悲剧的抗拒,终于在这一瞬间爆发,松子在极度紧张+愤怒+委屈的心情下收拾好自己的行李,愤然离开了这个从小就未曾给予过自己温暖的“建筑”——对于松子来说,这里只是一座冷冰冰的建筑,不是家。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松子离开时的“热烈”,正表明了她千万般的不舍。这里有一个细节,在收拾行李的整个过程中松子都是十分激动的,无论是粗暴的往行李包里塞衣服,还是久美进来后用近乎哽咽的声音说着&blockquote&我要离开,我要离开。&br&&/blockquote&&img src=&/b24fde157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b24fde157_r.jpg&&&br&以及与久美的“搏斗”,这些场景都是喧嚣的、热烈的,却在一阵翻箱倒柜的翻找时捡起落在地上的信封——里面装着自己成年时穿着和服父亲为自己照的那张照片,只在这一刻,松子是平静的。我想正是此刻短短的平静,松子为自己的离开举行一场只有自己出席的仪式,而这时的热烈丝毫不亚于疯狂的外显行为,这也是&b&鬼脸&/b&最后一次出现在松子的生命中。&br&&img src=&/7a82f6136baa12f6586b9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7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7a82f6136baa12f6586b9_r.jpg&&&br&&br&反正都是孤单生活,一个人不如两个人——就是在这样卑微的内心召唤下,松子决定和阿龙一块儿孤单上路。松子慢慢的发现,原来龙和自己是一样的,都是未能在童年得到来自父母的温暖(这不是我的牵强附会),都是两个“自我”已面目全非的个体,这使得两颗本就支离破碎的心贴得更加紧密。&br&&br&&p&确实“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松子也知道,从她离开家的那天起她就已经知道,自己那从小都未能实现的愿望,只有靠自己才能完成。她真心的爱着身边的每一个男人,徹也留下一句“活着,真是对不起”便永远的离开了松子;龙洋一在出狱后扔下了一直等着自己的松子,再一次开始了自己的小混混生活。徹也和龙洋一是一类人(当然,也和松子一样),到最后即使松子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爱,也未能将其救赎。虽然他们三人都是从小没能得到过来自家庭温暖的人,但是只有松子是在努力的活着,并且打心底里希望自己能一点一点的完整,我想这就是松子身上的“正能量”吧。&/p&&br&
到最后,松子不再爱任何人,也不再允许任何人闯入自己的生活,而选择一间临河(很像家乡的那条河)的房子一个人过着重复的日子。 &br&&img src=&/15ec16fdd86eb517fbc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15ec16fdd86eb517fbce_r.jpg&&&br&在松子一生的男人中(龙洋一、徹也、冈野健夫、岛津贤治、内海光司),真正能算得上爱的,就只有龙洋一和徹也(至少从我的认知结构来讲是这样的)。
多图!长篇高能预警!!! 爪机党建议在Wifi环境下阅读! 持续更新中 这两天实验室没网,刚刚师兄一句“有网了”,还睡眼惺忪的我立马精神就来登 了~~
大团圆结局——无论是对于电影还是川尻松子来说。 至于有没有正能量,我相信只要一部电影能给观众带来…
用最绚丽的画面却表达出最不幸的人生;&br&用最美妙的音乐却演奏出最哀伤的经历。
用最绚丽的画面却表达出最不幸的人生; 用最美妙的音乐却演奏出最哀伤的经历。
相信很多人看完电影印象最深的是松子发疯之后写在家门口那句: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生而在世,我很抱歉)。其实原话出自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同一句话。&br&松子和叶藏的命运很类似,幼小的时候一直活在周遭的责备和无视中,不管是幼年松子只有扮演小丑才能博得父亲的笑还是叶藏在学校扮演“小丑”来博得同学的“亲近”和“友谊”,这些都是因为他们在本该获得爱的时期没有得到对等的关注。内心本该需要填满的地方空洞了一大块。所以才在长大之后对周遭本能的不信任,疯狂的爱疯狂的寻找爱都是不信任的表现。还有就是心底扎根太深的害怕。怕孤单,怕独处。怕说的话没有回应,怕寂寞,怕给身边的人带来困扰以此失去他们的爱,所以宁可忽视自己的需要也要满足对方,所以宁可牺牲自己去讨好去取悦从而让身边的人给予爱和陪伴还有关心。因为这些是他们活下去的依附。&br&心理学上的依赖性人格障碍只是解答了一部分原因。我觉得根本原因在于从小累积在心底的恐惧感。&br&松子其实很勇敢。&br&嗯。
相信很多人看完电影印象最深的是松子发疯之后写在家门口那句: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生而在世,我很抱歉)。其实原话出自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同一句话。 松子和叶藏的命运很类似,幼小的时候一直活在周遭的责备和无视中,不管是幼年松子只有扮演小丑…
仅说个人理解,一家之言。&br&&br&《令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故事。《告白》也是悲剧,但《告白》美术风格阴郁沉重,大家都有心理准备。《松子》美术风格绚烂华丽,还穿插歌舞剧,中岛哲也擅于以喜剧手法拍悲剧,所以最后的结局让我更不可接受。《告白》我看了好几遍,《松子》我看一遍就吃伐消了——“太惨啦太惨啦我受不了啦!!!”&br&&br&松子的悲剧源于自身对爱的渴望,为了获得爱她一次次放弃自己的自尊,以至“低至尘埃”。在影片最后她的境况糟到不能更糟:对生活的热情烟消云散,为了避免受伤而与世隔绝,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她对“爱”绝望,脏、臭、胖,令邻人厌恶也所谓。如果她的一生就此结束——嗯,这是个悲剧,但对观众的心理冲击并不强烈。&br&&br&然后,转机出现了:多年未见的好友突然出现伸出援手,观众和松子心中都涌起希望:苦难的历程终于结束了。好歹导演编剧虐了松子两个小时,最后该高抬贵手了吧?没想到接下来,松子就被棒球棒活活打死——刚刚出现的一丝希望以无厘头的方式掐灭,极端渴望爱的松子孤独死去。“说什么风雨过后见彩虹,都是骗人的!”&br&&br&设想一下一直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和在黑暗中一度见到光明、但又被剥夺光明的人,谁更凄惨——《权力的游戏》中,小剥皮就是这样虐小海怪的。“虚假的希望”给人的伤害更深,所以《松子》不仅虐松子,观众也被虐得死去活来。影片中,每当松子的命运出现一点转机,转眼就被打下深渊。一部分原因源自松子的作死性格,另一部分来自命运的无常与残酷。每个人的悲剧,都有这两道阴影。我曾向老姐抱怨:“人生简直是各种苦难的合集,每当我觉得有所好转,立刻一道雷把我劈醒。”老姐叹道:“每次我熬过一道坎儿,就会看到另一道更高的坎儿等着我——何时是个头啊...”如果你有相同感受,大概能明白《松子》的虐点。
仅说个人理解,一家之言。 《令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故事。《告白》也是悲剧,但《告白》美术风格阴郁沉重,大家都有心理准备。《松子》美术风格绚烂华丽,还穿插歌舞剧,中岛哲也擅于以喜剧手法拍悲剧,所以最后的结局让我更不可接受…
说来丢人,我看完一场哭了七八次,抱着口琴大半夜一直吹那首“弯弯腰……&。唉。&br&&br&为什么哭啊,因为&b&不甘心&/b&啊。&br&&br&因为她的渴望,对陪伴和爱的渴望,其实存在于很多很多人心里吧。&br&&u&可是她就是得不到那怕最简单的一点温柔啊。&/u&&br&&br&每当她感受到一点点温情,她就沦陷地送出全部的自己,寄托全部的希望。就像小时候她看到父亲一点点笑意,就不断地做那个鬼脸。她以为笑了就是高兴,以为对她透露过喜爱和夸赞的男人,就会给她想要的爱。&br&&br&谁不渴望一份长久的爱呢?&br&&br&片中能称得上真正爱过她的两个男人,作家打她,阿龙也打她。而她为了维系这份喜怒无常的爱,抛下所有自我也在所不惜。“总比一个人要好。”她受够了一次又一次结束的人生,不断地失去。她渴望安定,哪怕是被打。&br&&br&最终他们都用不同的方式离开了她。她不明白,自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她只好选择封闭起来。&br&&br&她漂亮,专情,而且活好。可是人生就是不属于她。&br&&br&&u&柔弱的妹妹就能得到父亲的偏爱。&/u&&br&&u&一起跳舞的女孩们各有出路,她最优秀最努力,最后却在人去楼空中被辞退。&/u&&br&&u&连看起来跟她这么相像的惠子,也有老公在家里对她温柔地说,“你回来了”。&/u&&br&&br&只有松子啊,她全部的生活动力,都在一次又一次失去的希望里抛洒挥霍干净。她变成一个“讨厌的老太婆”,她终于不再想要拼命地付出自己。她已经消耗光了自己的感情。&br&&br&她曾经美丽,都是为了一个又一个爱情的寄托。她一次也没有为自己而活过,等失去了一切的时候,她仍然不懂得为自己活着。&br&&br&&u&我们都在叹息她不为自己活,我们自己呢,人要怎样做到只在自己眼中活着?&/u&&br&&br&人活着,是需要陪伴,需要观众的。&br&&br&你做你自己,渴望有人能看见你之为你。&br&&br&&b&只要有一个人,一双眼注视着你。你就有了爱自己的动力。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b&&br&&br&我们渴望这样的注视,我们不愿像松子那样慌不择路地沦落到一个又一个毁灭她的人面前。她怎么就这么傻?&br&&br&所以只好为她难过为她不甘,也是为自己难过与不甘———我恐惧我即使学会了爱惜,试探,经营,即使我原谅了家庭的缺失的爱,也同样得不到一双注视的眼。我要怎样在独自一人的生活中继续去爱?&br&&br&也许恐惧非人人都有,但这个电影里的渴望却能勾起很多人的感情。夸张的艺术手法处理得恰到好处,有点像歌剧电影《红磨坊》,那股喧闹劲儿。&br&&br&最后,为了爱,去好好爱自己吧。
说来丢人,我看完一场哭了七八次,抱着口琴大半夜一直吹那首“弯弯腰……"。唉。 为什么哭啊,因为不甘心啊。 因为她的渴望,对陪伴和爱的渴望,其实存在于很多很多人心里吧。 可是她就是得不到那怕最简单的一点温柔啊。 每当她感受到一点点温情,她就沦陷…
不太同意前面的答案。&br&&br&松子之所以会喜欢流行偶像(从题主的描述中,姑且认为结尾是这吧),是因为她无意识的坚韧。就像是植物为了生存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入泥土,去捕捉每一滴可能存在的水。&br&&br&&b&有人会问,松子的坚韧跟她喜欢偶像有什么关系啊?&/b&&br&&br&还记得出狱前的访谈里,松子知道理发师贤治一次都没有探过监,仍然坚信他在等自己。&br&换做是你,你会相信吗?&br&其实松子在监狱早就接受现实了,要不然回到理发店看到那样的场景之后,还能这么平静地离开?&br&松子这人就是这样,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希望,她都要死死地擒住,作为自己活下去的理由。&br&&br&松子说了无数次“这次我的人生完了”,还是一次次坚强地爬了起来。&br&&br&&b&偶像明星就像是一滴偶遇的水,松子的根抓住了它作为活下去的理由罢了。&/b&&br&&b&无论什么都能成为最后一根稻草,其实这也侧面反映了松子的坚韧。&/b&
不太同意前面的答案。 松子之所以会喜欢流行偶像(从题主的描述中,姑且认为结尾是这吧),是因为她无意识的坚韧。就像是植物为了生存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入泥土,去捕捉每一滴可能存在的水。 有人会问,松子的坚韧跟她喜欢偶像有什么关系啊? 还记得出狱前的…
这是最残忍的死法。被无知幼稚受未成年保护法圈养的孩子们打死。他们不知生命生活为何物却可以不担责任的扼杀他人的生命和希望。愚蠢者的胜利,悲剧电影的升华。
这是最残忍的死法。被无知幼稚受未成年保护法圈养的孩子们打死。他们不知生命生活为何物却可以不担责任的扼杀他人的生命和希望。愚蠢者的胜利,悲剧电影的升华。
阿甘爱自己,爱他人;&br&松子只爱他人,不懂爱自己。&br&&br&阿甘拥有完整的童年,有爱他的母亲,青梅竹马的珍妮。他拥有了完整的爱与被爱的能力。&br&&br&&br&松子的童年缺爱,家人只关心重病的妹妹,也因为妹妹的病,家中常年气氛凝重。她甚至只有做鬼脸才能换来父亲的笑容。&br&&br&&br&阿甘一直在“奔跑”,一路上也结识了不少良友,偶尔运气还不错。&br&&br&&br&松子一直通过对别人付出,来实现自己所谓人生价值。松子却一次次遇人不淑。
阿甘爱自己,爱他人; 松子只爱他人,不懂爱自己。 阿甘拥有完整的童年,有爱他的母亲,青梅竹马的珍妮。他拥有了完整的爱与被爱的能力。 松子的童年缺爱,家人只关心重病的妹妹,也因为妹妹的病,家中常年气氛凝重。她甚至只有做鬼脸才能换来父亲的笑容。 …
不健康的家庭环境真的会带给一个人或多或少的性格压抑。父母本身是缺爱患者还要求孩子给予爱,而孩子都没有得到过多少爱却被这样要求着。&br&&br&如果我以后的孩子像我这么敏感,善良,希望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不顾一切想要讨好周围的人,我会心酸的想哭的。&br&&br&我的母亲,是强势的,不顾唯一的女儿。给予的那一点点在我看来都是兴致好了才给的。其余的,一个拥抱,一句关切的问候,都是奢侈。&br&&br&而她从小到大对我这个唯一的女儿说的话就是“要是你是个男孩子你爸或许会争事一点”。我爸爱赌爱骂人但本质绝对不坏。要不是她天天有事没事爱大嚷嚷爱唠叨爱揪住小的事情不放,让人心里不顺心不舒服,我爸不会跟她吵架打架。&br&&br&她也亲口和我说“我脾气也不是那种像你一样老实巴交坐的住的女人”&br&&br&每次都在我面前不停的说我爸的坏话。从小到大。&br&&br&而我爸小时候也因和她打架,我护着我妈――那时候我觉得被我爸打的我妈特别可怜。我爸也找机会打过我,说我不听话。&br&&br&从此以后,我爸和我除了钱方面没什么交际。这就我妈显得和我亲了吧,其实不是。&br&&br&我太老实,太不会看人脸色。我永远不懂我妈有时无缘无故在我面前哭是为什么,我小的时候想乞求她一点点关爱,因此干过逃学,很晚回家,说话带着刺这类事。&br&&br&她无动于衷。&br&&br&真的。&br&&br&我们家比较贫困。但出来打工条件都一般了吧,她在我7年级才发现我居然要穿内衣这个事实。带我买内衣还说我麻烦。几块钱的内衣。&br&&br&我妈肯定也缺爱。因为她自己都还没能好好爱自己。所以给不了女儿多少的爱。&br&&br&现在我和她在一起稍微久一点都要吵架。我20岁了,今年也干过借给男人钱这种蠢事。她和我去要,她吵架堵在人家门口。人家就是不待见。怎么办?&br&&br&我拿到了男人新手机号码,打电话好说歹说,也用到了“对不起,先还我一点”对方说出了这样的话“你妈那样子来我家要你有病吧脑残啊我借你的又不是她的”借条没写。挂了电话我就哭。&br&&br&但是哭有什么用。借钱的初衷是好的,是善良的。但太善良太老实就是我的缺点,就是我的性格缺陷。&br&&br&我有时太渴望得到外界的爱了。能帮到别人也是自己有价值的表现,但是我太年轻了,经历的太少了。随便的就轻信外面看起来很稳重的男人,借给人家1万块还债。&br&&br&那么问题来了,我究竟有什么义务要帮这个忙呢。因为那个男人对我好过,和我聊过真心话,掏心掏肺讲些煽情的话过。其余什么也没付出过,金钱没有,请客什么都没有。只是聊天这种。&br&&br&我看了《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一直哭一直哭。&br&&br&我想像我这样的,就是缺爱的。别人哪怕稍微对我好一点,我恨不得拿我的所有奉献出来。但结果是全部的人拿我当傻子,脑残,包括得到我帮助的那个人,觉得我太好骗,人太单纯。&br&&br&包括我妈。&br&&br&都是另外一个版本的松子。如果有女儿,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她的童年,不管不顾,还指责一切都是她的错。是她没有成为一个儿子,是她,太老实太善良,是她,没有处理问题的能力。&br&&br&我已经意识到了我的这种不幸,我对自己一直以来种种的否定和不自信,源于自己没有好好爱自己。没有独立自主的一面,还好这次渣男只骗了我的钱,要是还骗了色,我怕是一辈子都离不开他这种感觉。&br&&br&我太渴望关爱,小时候没有从父母索取到。长大后就会从他人那里索取。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给自己,外在的一切都是会变的,承认有些人根本没那么爱你,爱你的人不会没有耐心。不会动不动就说“哎呦像你这种老实性格有谁会喜欢你”,我想我妈根本没有多爱我。我早些认识到这一点,以前肯定会很努力很努力的把学习搞好吧。&br&&br&不要把所有想要得到的建立在外界之上。世界那么多种人,为什么就我过得这么不幸?以前我总是这样想。不是的,我可以改变的,我不是一个悲剧,我也不要重复像我妈那样的悲剧,自己本身不幸还要把周围的人带的不幸。&br&&br&生而为人,那就好好生活下去。我既是一个早熟的人晚熟的人。早熟是因为我是穷人家的女儿懂得贫困的可怕,晚熟是因为20年来我还学不会聪明还是老实单蠢,以为自己讨好这世界,世界也会这样对我。&br&&br&还好的是,我还年轻。我也很喜欢自己,我会画画写字也很漂亮爱读书。除了不自信和没钱,我目前还算一个表面乖巧的孩子。&br&&br&我不想重复悲剧。
不健康的家庭环境真的会带给一个人或多或少的性格压抑。父母本身是缺爱患者还要求孩子给予爱,而孩子都没有得到过多少爱却被这样要求着。 如果我以后的孩子像我这么敏感,善良,希望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不顾一切想要讨好周围的人,我会心酸的想哭的。 我的母…
看完这部电影,心完全被痛觉充满,简直要冲出来,忍不住写点什么。第一次在知乎回答,认真编辑下好了。&br&&br&
我认为松子是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理解和无奈。 &生而在世,我很抱歉。&电影里首次出现是一句遗言,松子的情人作家仅一句话的遗言。&br&
这位作家视写作为一切,也写出过优秀的作品,松子觉得他就是文曲星下凡,很崇拜他。但现在已经才思枯竭,因很久写不出新作品而性情暴躁,经常没有理由的殴打松子。(中谷美纪演技很神,将一个被经常虐待的人的神经质和条件反射演的很好)他还命令松子去当脱衣舞赚钱给他,但是松子不想在陌生人面前脱衣服,只好找自己亲弟弟借钱: &br&
“借我钱。” &br&
“我就知道。你已经把这个家毁了,从此别这个家,从此我们就恩断义绝了。”&br&
松子把钱给了作家,说她和弟弟决裂了。作家捧起松子的脸,问“你是用这副伤脸才借到钱的吗?”用力抱住了松子,仅两秒又习惯性的将松子摔在地上,粗暴的和松子发生关系。也许他已经施虐惯了,这样就是对松子的施舍。那天晚上,作家悟了。生而为人,不仅一事无成还无法将爱给松子,和松子在一起只能伤害她,伤害这个用生命侍奉他的女人,写下了这句话去撞火车了。&br&
那松子在晚年为什么写下“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呢?松子是这样一个人,要爱就孤注一掷,拼尽全力。小时候,她爱爸爸,她乖巧聪慧,唱歌动听,但爸爸只关心身体羸弱多病的妹妹,总是忽略她。她不理解,问为什么呢?
松子当老师时,保护犯下盗窃罪的学生反而被学生诬陷被开除,她问为什么呢?
全心全意侍奉着作家,作家却去卧轨,她问为什么呢?
当老师时追求过她的同事,自卑比不上死去作家的才华,只有靠得到作家的女人安慰自己,玩弄过后抛弃了她,她问为什么呢?&br&
被情人骗走了辛苦赚来的五百万还被抛弃,绝望下杀死了情人而坐牢。出狱后居然爱上了以前诬陷她的学生,混黑道的龙洋,为了龙洋“不知和什么男人睡觉,将不知道的什么东西交给不知道的人,还为了逃脱追杀摔断了腿。龙洋被捕入狱,龙洋误了,像作家误了一样,自己和松子在一起只能带给松子痛苦,自己必须和松子断绝关系。松子苦苦等到了出狱的龙洋,漫天大雪,穿着雪白的裙子,捧着鲜红的玫瑰,见面被龙洋一拳击倒。倒在雪地中,松子脸上鲜血混着眼泪,绝望的问为什么呢?&br&
从此松子不再相信任何人,不再爱任何人。她不理解,为什么她善良,漂亮,对爱付出一切,却一次次的被伤害,这一生从来没有得到过爱,也许自己就不应该生在这个世界上吧。这是对自己一生的绝望的否定,这一切的苦难,错就错在自己生而在世。
看完这部电影,心完全被痛觉充满,简直要冲出来,忍不住写点什么。第一次在知乎回答,认真编辑下好了。 我认为松子是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理解和无奈。 "生而在世,我很抱歉。"电影里首次出现是一句遗言,松子的情人作家仅一句话的遗言。 这位作家视写作为…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金爱上穷小子的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