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有机蔬菜那边的干踞菜怎么吃

> 黑龙江特色美食排行榜 黑
黑龙江特色美食排行榜 黑龙江有什么特色小吃
&  黑龙江有什么好吃的美食?下面为大家搜集整理了黑龙江特色美食排行榜,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黑龙江特色美食排行榜
  冰饺子
  春节前,家家都要通宵包很多饺子,放在室外冻起来。冻实的饺子,当当作响,互不粘连,把它们用大面袋装好,随吃随煮,百吃不厌。由于黑龙江家家都有一个室外的天然&大冰箱&,这样,一次辛苦,就可免除每日操劳做饭之苦。
  小鸡炖蘑菇
  小鸡炖蘑菇是一道东北名菜,即是用干蘑菇、鸡肉和粉条一同炖制而成。炖鸡的蘑菇最好选用野生的榛蘑,细杆小薄伞的那种,榛蘑可以最大程度衬托出鸡肉的鲜香。名副其实的山珍野味。
黑龙江特色美食排行榜 黑龙江有什么特色小吃
  冬吃冰点是黑龙江人特有的偏好,走在街上,不时会看到头裹棉帽,身穿皮大衣,戴着棉手套,手持冰棍大快朵颐的人们,其神态之悠然,胃口之大,无不令人咋舌。
  炖菜,是一道东北菜肴。东北炖菜中有&八大炖&,包括猪肉炖粉条、羊肉炖酸菜、牛肉炖土豆、排骨炖豆腐、小鸡炖蘑菇、排骨炖豆角、鲶鱼炖茄子、得莫利炖鱼。
  有冻梨、冻柿子、冻苹果、冻海棠等,品种很多。冻果中味道最美的要属冻梨。冻梨外表黝黑,硬如铁蛋,一咬一道白印。吃冻梨要先把它放入凉水中暖,刚入水的梨还会在表皮上结一层厚厚的冰,但用不多时即可融化变软。化好的梨一咬一口水,酸甜津凉,吃后顿时感到身心为之一爽。特别酒后能吃上个冰梨,生津解渴。
  冻豆腐
  豆腐是东北冬季的主要副食品之一,将整板的鲜嫩豆腐,送到户外冻上即可。冻豆腐不同于鲜豆腐,内部呈蜂窝状,口味独特,与肉、鸡或各种蔬菜一起烧制,易于吸收汤的味道和营养,吃起来松软有滋昧,如南方的烤夫一样。
  松仁小肚
  松仁小肚是黑龙江哈尔滨正阳楼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风味产品。色红清香,入口爽利,易咀嚼。以其内含松仁而得名。系取不带筋络的瘦肉与不带软质的肥肉为主料。
  上文为大家介绍的黑龙江特色美食排行榜,你了解了吗?
下一篇:没有了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1.婆婆丁:&&&&&&&&&& &婆婆丁学名蒲公英,又名黄花苗、黄花地丁、黄花郎、木山药、浆薄薄、补补丁、奶汁或苦蓿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多年生草本。根圆柱状,黑褐色,粗壮。叶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20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有时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顶端裂片较大,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全缘或具齿,每侧裂片3-5片,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通常具齿,平展或倒向,裂片间常夹生小齿,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疏被蛛丝状白色柔毛或几无毛。花葶1至数个,与叶等长或稍长,高10-25厘米,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直径约30-40毫米;总苞钟状,长12-14毫米,淡绿色;总苞片2-3层,外层总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8-10毫米,宽1-2毫米,边缘宽膜质,基部淡绿色,上部紫红色,先端增厚或具小到中等的角状突起;内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10-16毫米,宽2-3毫米,先端紫红色,具小角状突起;舌状花黄色,舌片长约8毫米,宽约1.5毫米,边缘花舌片背面具紫红色条纹,花药和柱头暗绿色。瘦果倒卵状披针形,暗褐色,长约4-5毫米,宽约1-1.5毫米,上部具小刺,下部具成行排列的小瘤,顶端逐渐收缩为长约1毫米的圆锥至圆柱形喙基,喙长6-10毫米,纤细;冠毛白色,长约6毫米。花期4-9月,果期5-10月。2n=24,32。
2.吉吉菜:
&&&&& 荠菜,十字花科,荠菜属植物,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荠荠菜、吉吉菜、护生草、地菜、小鸡草、地米菜、菱闸菜、花紫菜等,地方上叫香荠,北方也叫白花菜、黑心菜,瑶家叫“禾杆菜″,河南、湖北等地区叫地菜,是一种人们喜爱的可食用野菜。起源于东欧和小亚细亚,&目前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见。其拉丁种名来自拉丁语,意思是小盒子、“牧人的钱包”,是形容它的角果形状像牧人的钱包,英语名称就是“牧人的钱包”。荠菜的营养价值很高,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痢疾、水肿、肠炎、胃溃疡、感冒发热、目赤肿疼等症。人工栽培以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为主,冬末春初均可。传统习俗则是在特定的日子吃鲜美的荠菜煮的鸡蛋。味道鲜美,用来包饺子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山东鲁南地区(以滕州使用最为广泛)有一种叫做菜煎饼小吃,经常使用荠菜作为一种材料与其他混合加上鸡蛋,口味鲜美,具有良好的口感。&&
3.苦麻菜:
&&&&&& 一种药用食用兼具的无毒野生植物,一年生草本,药名叫“败酱草”,异名女郎花、鹿肠马草,民间俗称苦菜,别名刺楬、天香菜、荼苦荚、甘马菜、老鹳菜、无香菜等,为菊科植物苦定菜的嫩叶。此外,另含有蒲公英自醇、甘露醇、蜡醇、胆碱、酒石酸等多种成分。苦菜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等功效,主治痢疾,黄疽,血淋,痔瘘等病症。
&4.小根蒜:
&&&&&&&&山蒜,正名:天蒜,俗称小根蒜,小根蒜属多年生草本,属百合目,百合科植物,鳞茎广卵形,鳞茎近球形,果为蒴果,白色,仅如枣大,外有膜被,外被白色膜质鳞皮。花期5~8月,果期7~9月。叶根生,细长,管状,柔软而有微棱,色绿,长约30厘米左右。花茎于叶间抽出,长30~60厘米,茎顶有多数紫黑色珠芽;伞形花序顶生;苞片2,卵形,膜质;花小,花被6,卵状披针形,先端钝,白色,或有紫色背线;雄蕊6,卵状,花药长圆形;于房上位,3室,花柱丝状。蒴果,室背开裂。种子黑色。花期夏季。小根蒜是中药薤白基原之一。主治:胸痹心痛彻背;胸脘痞闷;咳喘痰多;脘腹疼痛;泄痢后重;白带;疮疖痈肿。
&5.柳蒿芽:
&&&&&& 柳蒿别名柳蒿菜、水蒿、白蒿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叶可食用。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南北,耐寒抗热,生长在河岸湿地、沼泽、柳林灌丛下等处。野外采集一般在5~6月份进行,采后用水焯一下,去掉苦味即可炒食、蘸酱或做馅、做汤。
&&&&&&&&&&& 蕨菜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在中国大陆以及东南亚有广泛分布,而在这些地区餐桌上也受到了欢迎。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致癌成分,牛羊使用过量会导致死亡,人食用会导致癌症的发病率提高,它也被认为是导致日本胃癌高比率的原凶之一。
7.猴腿菜:
&&&&&&& 猴腿菜学名蹄盖蕨菜,俗名绿茎菜、紫菜、猴腿。猴腿菜含有各种营养素,比栽培蔬菜营养丰富,其味道鲜美而独特,药用价值与蕨菜相似,是著名的食、药用山野菜之一。一般生长在针阔混交林中或灌木丛中及沟边河岸草地,株高80—90cm,分绿、紫两个品种。长白山是中国主产区。猴腿菜含有各种营养素,比栽培蔬菜营养丰富,其味道鲜美而独特,药用价值与蕨菜相似,是著名的食、药用山野菜之一。猴腿菜具有清热解毒,润肺理气,补虚舒络,止血杀虫的功效,经常食用可治疗高血压、头昏、子宫出血、关节炎等症,并对麻疹、流感有预防作用。
8.马齿苋:
&&&&&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肥厚多汁,无毛,高10~30cm,&生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废墟等向阳处。国内各地均有分布。该种为药食两用植物。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现代研究,马齿苋还含有丰富的SL3脂肪酸及维生素A样物质。SL3脂肪酸是形成细胞膜,尤其是脑细胞膜与眼细胞膜所必需的物质;维生素A样物质能维持上皮组织如皮肤、角膜及结合膜的正常机能,参与视紫质的合成,增强视网膜感光性能,也参与体内许多氧化过程。
9.车前草:
&&&&&& 平车前,俗称车前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直根长,具多数侧根,多少肉质。根茎短。叶基生呈莲座状,平卧、斜展或直立;叶片纸质,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花序梗有纵条纹,疏生白色短柔毛;穗状花序细圆柱状。花萼无毛,花冠白色,无毛。雄蕊着生于冠筒内面近顶端,同花柱明显外伸,花药卵状椭圆形或宽椭圆形,新鲜时白色或绿白色,干后变淡褐色。胚珠5。蒴果卵状椭圆形至圆锥状卵形。种子4-5,椭圆形,腹面平坦,黄褐色至黑色;子叶背腹向排列。花期5-7月,果期7-9月。生于草地、河滩、沟边、草甸、田间及路旁,海拔5-4500米。中国大部分地区,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至远东)、哈萨克斯坦、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印度也有分布。平车前的全株,味甘,性寒。具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的功效。幼株可食用。
10.猫爪子菜:
&&&&&&&& 猫爪子别名:猫爪子菜、展枝唐松草。&是长白山地区所特有的珍稀山野菜之一,其口感好,野味浓郁、清香,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是极具保健功效的山菜之一,在南韩和日本深受欢迎,在中国对他的认识也迅速提高,成为餐桌上的高档菜肴。目前,该菜的产量还仅限于野生,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经过本协会的几年科研实践,对于该菜的人工栽培终于取得了成功。该菜的人工栽培投资小、见效快、利润高,有着极大的市场空间,是农民发家致富的首选项目。来源:毛莨科植物展枝唐松草的嫩苗。
11.刺老芽:
&&&&&&&& 刺老芽,又称刺嫩芽、刺老鸦、龙牙楤木。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广东等地,生于林缘、灌丝、林中空地。刺嫩芽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B2、维生素B1、尼克酸、维生素C、钠、钙、镁、铁、锰、锌、钡、铅、铜、磷、钴、铬、镍、硼、锶和肽等成分。春季采嫩芽、嫩叶,鲜用、盐渍、罐装保鲜。将刺嫩芽用沸水焯一下,换清水浸泡2小时,炒食、凉拌、蘸酱、裹面糊油炸均可。
12.苦老芽:
&&&& &&&&苦老芽学名:兴安升麻,别名:北升麻、地芽龙、窟窿牙根、苦隆&芽、苦力芽、苦了芽、苦龙芽菜。功能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每100克嫩苗含葫芦卜素3.42毫克,核黄素1.06毫克,抗坏血酸108毫克。是一种天然的抗菌素,对流感病毒麻疹病毒以及带钻疱疹病毒均有一定抑制作用。苦老芽也叫苦力芽,它的别名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叫法,它苦老芽吃起来有点苦,喝点小米粥或者小米稀饭,味道有点甜,我喜欢趁嫩焯后、凉水浸泡投凉,就着馒头蘸酱吃,先苦后甜,那种直叫你一生回味无穷的感觉,怕是你这辈子都想她。野生的“苦力芽”又分为“黑苦力芽”和“明苦力芽”两种。明苦力芽长在阳坡,出土早,口感差。黑苦力芽长在大山的阴坡,出土晚,长得黑壮,吃起来口感好,是不错的佐餐大菜。等到叶子长开时就不能吃了,那时的苦力芽已经老了。春季出芽最早,它适应生长在山坡、石湖、林下,耐旱耐涝,入口略带苦味,嫩绿柔软,清润细腻,回味香甜,去心火,很受人们都喜爱。
&&&13.苦苣菜
&&&&&&&&& 苦苣菜,又名:滇苦菜、苦荬菜、拒马菜、苦苦菜、野芥子,属于菊科,苦苣菜属。&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作用。苦苣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据测定,每100g鲜苦苣菜中含蛋白质1.8g,糖类4.0g,食物纤维5.8g,钙120mg,磷52mg&及锌、铜、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烟酸等。此外,还含有甘露醇、蒲公英甾醇、蜡醇、胆碱、酒石酸、苦味素等化学物质。同时苦苣菜中还含有维生素C88mg,胡萝卜素3.22mg,分别是菠菜中含量的2.1和2.3倍。
&14.马兰头
&&&&&&&&& 马兰头又名马兰、红梗菜、鸡儿肠、田边菊、紫菊、螃蜞头草等,属菊科马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马兰头原是野生种,生于路边、田野、山坡上,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马兰头有红梗和青梗两种,均可食用,药用以红梗马兰头为佳。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浙江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广西通称鱼鳅串、泥鳅串、泥鳅菜,云南称蓑衣莲。幼叶通常作蔬菜食用,俗称“马兰头”。马兰出自《本草纲目拾遗》:马兰,生泽旁。如泽兰而气臭。北人见其花呼为紫菊,以其似单瓣菊花而紫也,又有山兰,生山侧,似刘寄奴叶,无丫,不对生,花心微黄赤。亦大破血,皆可用。《本草正义》谓其“最解热毒,能专入血分,止血凉血,尤其特长。凡温热之邪,深入营分,及痈疡血热,腐溃等证,允为专药。内服外敷,其用甚广,亦清热解毒之要品也。”《中国医学大辞》:马兰根露, 食用功效:马兰头性味甘平微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炎利尿、养肝明目的功效。
  食用方法:马兰头色泽碧绿,茎肥叶嫩,清脆可口,既可炒食或凉拌、也可晒成干菜备用。用嫩马兰头与嫩笋片同炒,其味清香;马兰头焯后切末,与熟鸡肉末加入味精、白糖、浇上麻油拌匀,其味具佳;红烧肉或红烧丸子,加熟马兰头垫底,有荤有素,色香味俱全;马兰头洗净焯水后,挤干切末拌入肉馅内,包入蛋卷、馄饨或饺子,鲜美爽口、清香诱人。
  食用禁忌: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马兰根蒸取之露也。辛凉无毒。散结清热,破宿血,能治痔疮。
&15.扫帚菜
&&&&&&&&& 扫帚菜,为石竹目,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株直立,多分枝而紧凑;叶互生,线形,细密,绿色,秋后变暗红色;花小不显,肥水要求不严,管理粗放,耐修剪,耐碱土,耐炎热,抗干旱,自播能力极强,幼嫩茎可食用。其种子又名地肤子,中药材,详情可见地肤子。
&&&&&&&& &&兔儿伞别名:七里麻(《南京民间药草》),一把伞(《贵州民间药物》),南天扇、伞把草(《湖南药物志》),贴骨伞(《陕西中草药》),破阳伞、铁凉伞、雨伞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雨伞菜、帽头菜(《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龙头七(《陕西草药》)。为菊科植物兔儿伞的根或全草。秋季采取,除净泥土后晒干。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活血;消肿止痛。主风湿麻木;肢体疼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痛经;痈疽肿毒;瘰疬;痔疮。&&&
&&&&&&&&&17.桔梗
&&&&&&&&& 桔梗,桔梗又叫明叶菜、和尚帽,其枝端能开出蓝色的小花。我们平常吃的都是桔梗根。它有祛痰镇咳、镇痛、解热、镇静、降血糖、消炎、抗溃疡、抗肿瘤和抑菌的作用。桔梗,别名包袱花、铃铛花、僧帽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20-120厘米,通常无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极少上部分枝。叶全部轮生,部分轮生至全部互生,无柄或有极短的柄,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叶子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暗蓝色或暗紫白色,可作观赏花卉;其根可入药,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脓等作用,中医常用药。在中国东北地区常被腌制为咸菜,在朝鲜半岛被用来制作泡菜,当地民谣《桔梗谣》所描写的就是这种植物。单凭名称,有人会误以为桔梗乃桔子的梗,但实际上与桔子或柑橘属没有直接关系。
&&&&&& 茼蒿,又称同蒿、蓬蒿、蒿菜、菊花菜、塘蒿、蒿子杆、蒿子、桐花菜(在福建等地也叫鹅菜、义菜),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长形羽状分裂,花黄色或白色,与野菊花很像。瘦果棱,高二三尺,茎叶嫩时可食,亦可入药。在中国古代,茼蒿为宫廷佳肴,所以又叫皇帝菜。茼蒿有蒿之清气、菊之甘香。据中国古药书载:茼蒿性味甘、辛、平,无毒,有“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之功效。中国各地花园观赏栽培。河北、山东、河北石家庄等地有野生。蓬蒿具有调胃健脾、降压补脑等效用。常吃茼蒿,对咳嗽痰多、脾胃不和、记忆力减退、习惯性便秘均有较好的疗效。而当茼蒿与肉、蛋等共炒时,则可提高其维生素A的吸收率。将茼蒿炒一下,拌上芝麻油、味精、精盐,清淡可口,最适合冠心病、高血压病人食用。
&&&&&&&&& 山葱,茎细而叶大,吃起来很香,也就是野葱,山坡平地上都有生长。在沙地生长的叫沙葱;在水泽地里生长的叫水葱。山葱花呈白色,结的果实像小葱头一样大。长期食用可以强智益胆气,将山葱煮水浸泡或捣碎外敷在局部。主治各种山中毒物刺伤,山中溪水的沙虱,及箭伤等毒
&&&&20.山韭菜
&&&&&&& &山韭菜,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多星韭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具有活血散瘀,祛风止痒之功效。《滇南本草》:“作菜食,能养血健脾,强筋骨,增气力。连根捣汁,治跌打损伤,敷患处;根同赤石脂捣烂,晒干为末,擦刀斧伤,生肌长肉,神效。此刀伤之圣药也。”
& & & &&黄瓜香别名又叫作广东菜、荚果蕨。属于球子蕨科。喜欢生长在针阔混交林下,灌木丛中及浅山河边湿地上。黄瓜香株高90公分。根状茎立直,连&同叶柄基部有密披针形鳞片。。叶簇生、二型,有柄;不育叶片矩圆倒披针形,二回深羽裂。下部多对羽片向下逐渐缩短成小耳型。能育叶短,挺立,一回羽状,纸质,向下反卷包被囊群。孢子囊群圆形。本品有鲜黄瓜清香味道,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是著名的山野菜。药用价值和蕨菜相同。其根和根茎含坡那甾酮A、蜕皮甾酮、蝶甾酮及绵马精,可作“贯众”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驱虫的功效;其卷曲未展的嫩叶可作春季山菜食用,叫“广东菜”,因食之有黄瓜的清香味故名黄瓜香。
& & & & & &黄花菜(学名: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英文名:Daylily),又名金针菜、柠檬萱草,忘忧草,属百合目,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近肉质,中下部常有纺锤状膨大。花葶长短不一,花梗较短,花多朵,花被淡黄色、橘红色、黑紫色;蒴果钝三棱状椭圆形,花果期5-9月。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
& & & & &灰菜,植物名,为藜科藜属。又名灰条条,灰灰菜,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田野、荒地、草原、路边及住宅附近,中国各地普遍生长。每年4~7月采收幼苗或嫩茎叶食用。采集嫩茎叶,入沸水锅焯过洗去苦味,可凉拌、热炒制成多种菜肴。全草可入药,性味甘、平、有小毒。
& & && 鲜嫩的灰灰菜可炒食,可凉拌,亦可做汤,今天咱们推荐的吃法是用灰灰菜做。灰灰菜包子的制作方法与其它野菜基本上都是一样的,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供朋友们作为参考,希望大家都能做出好吃的灰灰菜包子。
  原料:灰灰菜一把,五花肉一块,香菇、黑木耳、虾皮、姜末、葱末、盐、味精、花椒各适量。
  准备:香菇、黑木耳提前泡发。灰灰菜洗净,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放清水浸泡一会捞出,挤干水分后剁碎。发好的香菇、黑木耳也剁碎。五花肉剁成肉馅。
& & & & 第一步:炒锅倒适量油烧至七成热,放入虾皮煸炒出香味。然后把虾皮、姜末、葱末、盐、味精、肉馅放在一起搅拌均匀,再炸少许趁热浇到拌好的馅中搅拌均匀。
  & 第二步:用35度左右的温水调成的干酵母水和面,揉成光滑的面团醒10分钟左右,切成面剂,擀成包子皮,入馅捏成包子,放在温暖处30到36度约一个小时,当包子增大到一倍时,凉水上锅,入蒸笼蒸熟。
& & & &灰灰菜背面呈紫色的不能食用。
&24.&&养心菜&
& & & &&&养心菜,又名救心菜,根据《植物学》中文名费菜,现代国内中草药书刊介绍学名景天三七、土三七,实质也指养心菜。原产东亚,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各地区有分布,生于山坡林缘、山谷林下、灌丛、河岸阴湿地方。性耐寒,喜阳光及干燥通风处,忌水湿,对土壤性质要求不严,是古老珍贵而濒临绝迹的植物。&
25. 山莴苣
& & & & 山莴苣,学名:Lagedium sibiricum (L.)Sojak,属菊目,菊科多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根垂直直伸。茎直立,通常单生,常淡红紫色,上部伞房状或伞房圆锥状花序分枝,全部茎枝光滑无毛。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生于路旁、荒野、山坡。其幼苗和嫩茎、叶适于食用,是一种有开发价值野菜,具药用价值。全草含α-香树脂醇,β-香树脂醇(α-amyrin,β-amyrin),羽扇豆醇(lupeol),伪蒲公英甾醇(pserdotaraxasterol),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计曼尼醇(germanic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itgmasterol)。山莴苣干茎叶中含粗蛋白,还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山葛首也可作为人的一种蔬菜直接食用,生食清新鲜美,是一道有凉血、败火作用的佳肴。每100g山莴苣鲜菜含胡萝卜素4.88mg,VB20.63mg,VC29mg,粗蛋白2.25g,粗脂肪0.74g,粗纤维2.62g,钙0.7g,磷0.3g。山窝芭全草均可入药,夏秋季采收,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健胃之功效,可治疗阑尾炎、扁桃腺炎、疮疖肿毒、宿食不消、产后瘀血。
& & & &四叶菜柔和适口,人们广为食用,其根可入药,所以又称作“参”。四叶菜之所以称为名菜,是因为它的营养丰富,每百克茎叶含589毫克,104毫克。采后用盐渍贮存,晒干均可。
& & & 嫩稍最适于凉拌,首先用开水洗,然后加油、盐直接调食即可,也宜做汤。
山芹(学名:Ostericum sieboldii (Miq.)&Nakai),又名、、短果回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0.5-1.5米。主根粗短,有2-3分枝,黄褐色至棕褐色。茎直立,中空,有较深的沟纹,光滑或基部稍有短柔毛,上部分枝,开展。基生叶及上部叶均为二至三回三出式羽状分裂;叶片轮廓为三角形,长20-45厘米,叶柄长5-20厘米。复伞形花序,伞辐5-14;花序梗、伞辐和花柄均有短糙毛;花序梗长3-7厘米;总苞片1-3,长3-9.5毫米,线状披针形,顶端近钻形,边缘膜质。果实长圆形至卵形,长4-5.5毫米,宽3-4毫米,成熟时金黄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
& & & &芹菜,属植物。有、、三种,功能相近,药用以旱芹为佳。旱芹香气较浓,称""。但是和香菜不是一个种,芹菜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钙、磷、铁、钠等,同时,具有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除烦消肿,凉血止血,解毒宣肺,健胃利血、清肠利便、润肺止咳、降低血压、健脑镇静的功效。常吃芹菜,尤其是吃芹菜叶,对预防、等都十分有益,并有辅助治疗作用。
& & & &山芹是芹菜中的高级珍菜。山芹菜其营养成份在野菜中也是较高的,山芹菜含维生素B的含量较高,钙、磷、铁等矿物质元素的含量也高于一般绿色蔬菜,据测定,每100克芹菜中含蛋白质2.2克,钙8.5毫克,磷61毫克,铁8.5毫克,其中蛋白质含量比一般瓜果蔬菜高出1倍,铁含量为番茄的20倍左右。[4]&除此之外还有较高的医疗价值,有散寒解表、祛湿止痛、还具有降血压、助消化等保健功效的作用。
& & &刺儿菜 &又名野蓟、小蓟草、老牛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中国各地都有,常见于田埂、地头、沟旁、湿地,为到处野生的小草。苏颂说:"小蓟处处有,俗名(青刺蓟),2一3寸对其根作菜茹食甚美。"基础蓟叶羽状深裂,边缘有尖刺,根肥大,花紫红,色同小蓟。大蓟、小蓟为同科不同属植物,性能相近,都作药用。性味 甘、凉,无毒。 成分:大蓟含挥发油、生物碱、树脂、菊糖,氰甙类。小蓟全草含生物碱、皂甙。药理 大蓟的水浸液、乙醇一水浸液和乙醇浸出液,试验于狗、猫及兔等麻醉动物,证明有降血压作用。小蓟的同上试验,证明有较显著和持久的降血压作用。
& & &刺菜的嫩叶中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粗纤维,胡萝卜素,还有维生素,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清新爽口,是一道很好的家常菜,制作方法也有很多。你可以把刺菜的嫩苗,茎尖,用开水焯一下,然后用冷水浸泡一下,大概就是手了,然后可以用来炒菜吃,或者可以用来包包子包混沌,将焯过的刺菜与豆浆一起下锅,能够做一道很好吃的小豆腐,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的功效。
& & & 刺菜的做法 1、酱拌刺菜:酱拌刺菜是人们食用野菜刺菜时的常见吃法,它的做法很简单,只需要把新鲜的刺菜放在开水中焯一下,取出去掉水分,然后再加入十克黄豆酱和适量的蒜泥以及少量的香油和鸡精,然后调匀就能装盘上桌食用,味道清淡,十分可口。2、刺菜蛋汤:用野菜中的刺菜做鸡蛋汤也是一种不错的吃法,大家在制作时可以取一些刺菜的嫩苗洗净,再把锅中放入清水和食用盐以及生姜末,烧开以后放入刺菜再把蛋液倒入锅中,最后加入湿淀粉勾芡,再次烧开以后加入香油提味,刺菜蛋汤就做好了。3、清炒刺菜:清炒刺菜也是一种常见吃法,大家可以把五百克刺菜洗好,现把一头大蒜制成蒜末,把锅中放油加热以后放入蒜末炒出香气,然后加入刺菜快速的翻炒,等它变软以后加入食用盐和鸡精进行调味,炒匀以后直接出锅就可以。
& & & &薇菜又称,是紫萁科植物,学名紫萁,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质脆,味美少纤维,含蛋白质、有机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在国际上享有 “无污染菜”之誉。的幼叶营养丰富,水焯去毛后搓揉成薇菜干。可鲜食或制干菜,具有独特香味,清脆可口,久食不厌,又可入药。卷曲未展的嫩味尤为食用上品,开水浸烫、漂洗、去土腥味后,可炒、可煸、凉拌、做汤、加内炒食等,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所以,正常人经常食用大有益处。
& & & &薇菜每百克含碳水化合物4.3克,蛋白质2.2克,脂肪0.19克,胡萝卜素1.68毫克,还含有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薇菜还含有和,具有润肺理气、补虚舒络、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吐血、赤痢便血、子宫功能性出血、遗精等症。&早春桃花开过后不久,即发出幼芽,5月-6月叶茎长高,及时进行采集。采集后的薇菜经过开水煮、揉搓晾晒等工序后便制成干品,通称薇菜干。除食用外尚可入药。
& & & 猪毛菜,拉丁文名:Salsola collina Pall.别名:扎蓬棵、刺蓬、三叉明棵、猪毛缨、叉明棵、猴子毛、蓬子菜、乍蓬棵子、蓬豆芽、轱辘娃子。、一年生草本,茎自基部分枝,枝互生,伸展,茎、枝绿色,有白色或紫红色条纹,生短硬毛或近于无毛。叶片丝状圆柱形,伸展或微弯曲。全草入药,能清热、降低血压作用。
& & & 猪毛菜果期全草可为药用,治疗高血压,效果良好。每100克猪毛菜嫩茎叶含蛋白质2.8毫克,脂肪0.:3毫克,碳水化合物4克,钙408毫克,磷34毫克,铁8.3毫克,胡萝卜素175克,维生素B10.26毫克,维生素图15猪毛菜B20.28毫克,烟酸0.7毫克,维生素c86毫克,以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硒的含量很高,为一般食品的20倍。全草含有黄酮、、、糖类等多种成分。
& & & 独行菜(学名:Lepidium apetalum)是的植物。 又名辣辣菜(《植物名实图考》),腺茎独行菜(《秦岭植物志》,葶苈子、北葶苈、苦葶苈(药材名通称)。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5~30厘米:茎直立或斜升,多分枝,被微小头状毛。基生叶莲座状,平铺地面,羽状浅裂或深裂,叶片狭匙形;茎生叶狭披针形至条形,有疏齿或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小,不明显;花梗丝状,被棒状毛;萼片舟状,呈椭圆形,无毛或被柔毛,具膜质边缘;花瓣极小,匙形,白色。短角果近圆形,种子椭圆形,棕红色,平滑。主产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嫩叶作野菜食用;全草及种子供药用,有利尿、止咳、化痰功效;种子作葶苈子用,可作药用,亦称事苗子;亦可榨油。
& & & 种子:清热止血,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咳喘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肺炎高热、痰多喘急、肺原性心脏病水肿、胸腹水肿、小便淋痛。种子的70%乙醇提取物中有强心成分。
& & & 独行菜种子具强心作用,在猫的心肺制备实验中,对水合氯醛形成的衰弱心脏,能使其收缩力加强,输出量增加,血压随之轻度升高,静脉压下降;种子醇提物在体心脏(蛙、兔、猫),猫心电图描记及心肺制备标本实验中,均有强心甙样的作用,大剂量可引起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强心甙中毒症状。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鸽静脉注射最小致死量为4.36克/千克,另外本品具有平喘及利尿作用。虚喘咳及脾虚肿满者忌用。
& &山菠菜,别名野菠菜、酸溜溜、牛舌头棵、水牛舌头、田鸡脚、车轮菜、驴耳朵、蛤蚂草等。春季采收嫩叶、幼茎供食用。山菠菜药味很重,丝毫没有粘性,质地很粗,所以在制作时避免清炒。一般在食前先放入沸水中汆透,换冷水浸泡并揉搓,以去除苦味。营养成分及保健作用:山菠菜性味甘寒,具有清热、利水、明目、祛痰的功效。
& & &山菠菜为多年生草本,具有匍匐茎及从下部节上生出的密集须根。茎多数,钝四棱形,具疏柔毛,尤以上部为甚,紫红色。茎叶卵圆形或卵圆状长圆形,上面绿色,贴生微疏柔毛或近无毛,下面淡绿色,在脉上被微疏柔毛;轮伞花序,聚集于枝顶组成穗状花序,花冠淡紫或深紫色;小坚果卵珠状,顶端浑圆,棕色,无毛。花期5—7月,果期8—9月。全草入药,江苏民间用作利尿,降血压,治淋病及瘰疬,又可当茶饮。也可喂猪。
上汤山菠菜做法
& &原料:山菠菜400克,皮蛋30克,海米15克,火腿15克,冬笋20克,咸蛋黄20克。调料:盐1克,鸡精、料酒各3克,上汤200克。制作:1、将山菠菜洗净,放入沸水中大火汆1分钟,取出后用净水冲凉,放入盘中。2、将火腿、冬笋、咸蛋黄均切成0.5厘米厚的片,然后分别放入沸水中汆1分钟取出;皮蛋均切成8等块,海米用50℃温水浸泡20分钟。3、将上汤放入锅中,大火烧开后,放入皮蛋、海米、火腿片、冬笋片、咸蛋黄片,再用盐、鸡精、料酒调味后取出浇在山菠菜即可。特点:口味咸鲜,山菠菜脆爽。
& & & & &艾草(学名:Artemisia argyi&H. Lév. & Vaniot),别名:萧茅、、遏草、、蕲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
& & & & 艾草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参见艾糍)。即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馅料(部分地区会加上绿豆蓉),再将之蒸熟即可。在广东东江流域,当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 & & 苏子叶为一年生直立草本,全草入药,其功效有解表散寒、抑菌解毒、镇咳化痰、理气安胎之功效。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苏叶具有特异芳香。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紫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此外,本品有能行气安胎,常配、陈皮同用,治疗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紫苏辛温,能解毒,中鱼蟹毒后可用单味紫苏煎服,或配合生姜同用。
& & & &苏子叶具有使人有饱食感,有利于减肥。进食后可刺激胃肠道,可防治便秘、等疾病。国内外广泛用作香味调料、色素、保健饮料。苏子出油率很高,苏子油具有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减肥功效。紫苏因食疗防病保健作用很强,正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东北满族地区一种食物也会用到苏子叶,通称玻璃叶饼。具体做法:红小豆煮熟,在苏子叶叶面抹上豆油,上面铺上糯米面,成饼状,然后用铺好糯米面的苏子叶将红小豆包起来成豆包状,在放入笼屉蒸熟即可食用!(里面也可以包芝麻,红糖等),种子在北方可以食用,具体做法:糯米面加水和好备用,苏子种子上锅炒熟研成面、即可做馅,做成饼烙熟就可以食用。
& & & &把蒿多年生草本,把蒿名排香草,猫巴蒿,拉拉香,野苏子。高0.5~1.5m。茎直立,上部生短细毛。是用途广泛的中药材,也是一种十分好的调味品。
& & & & 采集加工夏秋采挖,晒干即可。 性味与功用辛,微温。祛暑化湿,和胃止呕,行气。用于中暑发热,头痛胸闷,内伤生冷,外感风寒,腹胀纳呆,恶心,呕吐,泄泻或脾胃气滞;外用治手癣。
& &&& & &野苋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约50cm高,叶子为互生,茎直立,一年到头都会开花,绿色的小花为雌雄同株,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所结的果实为胞果,为薄膜包住的黑色果实。营养价值:鲜茎叶含粗蛋白质5.5%,含有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C。主治:血便,白带、痢疾、胆结石,肝火、痴肥虚胖。
& 野苋菜拌玉米面可做成菜团窝窝头,口感好,营养高,对于现代吃惯了鱼肉精粮的人,具有养生保健功效。
& 野苋菜蛋汤一、原料:野苋菜 1.主料:野苋菜150 克,鸡蛋2 只.2.调料:精盐、味精、葱花、素油.二、制法:1.将野苋菜去杂洗净,切成段.鸡蛋磕入碗内搅匀.2.锅内油烧热,放入葱花煸香,投入野觅菜煽炒,加入精盐炒至入味,出锅待用.3.锅内放适量水煮沸,将搅匀的鸡蛋徐徐倒入锅内成蛋花,沸后倒入炒好的野克菜,点入味精,出锅即成.功效:鸡蛋具有润肺利咽、清热解毒、滋阴润燥、养血息风的功效.野苋菜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两者组成此菜,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 和胡萝卜素.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目赤、下痢、热毒肿痛、咽痛等病症。
37.龙须菜:
别名:鞭杆子菜
野生山龙须菜、牛尾菜、山芦笋、龙须草、石习板(多年生草本、百合科)
龙须菜: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是山菜之王。在日本一直被誉为“山菜之王”,在日本的山形,秋田一带尤为重视,特别是在秋田有龙须菜节日,以唱龙须菜山歌而著名。在朝鲜、中国的东北、辽东直到华南均有很多群众采食,龙须菜深受欢迎。
① 龙须菜食用特点:口味清香,润滑适口,风味之美,柔嫩可食,回味无比。
②龙须菜食用方法:在日本、韩国常用拌凉菜(先用沸水焯一下,换清水浸泡1-2小时)即可食用,也可以青炒,溜炒、做汤、做饭、拌豆腐、拌芥沫、做醋菜、咸菜、酱菜、炖菜等。
③龙须菜药食作用:长期食用龙须菜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在《参考消息》就曾两次报导过美国人开发龙须菜(别名:山芦笋)能治疗癌症和结石,曾在《战胜癌症》中提到,龙须菜对多种癌症都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膀胱癌、肺癌、皮肤癌都有特殊功效。对一般高血压患者食用可降血压、降血脂,龙须菜含有天门冬酰胺酶,能治疗多种疾病。
& & & & 酢浆草,别名:酸味草、鸠酸、酸醋酱,拉丁文名:Oxalis corniculata L.&、&草本,全株被柔毛。根茎稍肥厚。茎细弱,多分枝,直立或匍匐,匍匐茎节上生根。叶基生或茎上互生;托叶小,长圆形或卵形,边缘被密长柔毛,基部与叶柄合生,或同一植株下部托叶明显而上部不明显;全国广布。生于山坡草池、河谷沿岸、路边、田边、荒地或林下阴湿处等。亚洲温带和亚热带、欧洲、和北美皆有分布。全草入药,能解热利尿,消肿散淤;茎叶含,可用以磨镜或擦铜器,使其具光泽。牛羊食其过多可中毒致死。
食用部位为的嫩茎叶。嫩茎叶用水焯一下,在凉水中浸泡2小时后炒食,做汤或凉拌,也可作为沙拉菜的配料。常见以为原料制作的菜肴及其食疗作用介绍如下:
酢浆草嫩茎叶500克,精盐、味精、葱花、各适量。酢浆草嫩茎叶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入清水中洗去苦味,挤干水切段。油锅烧热,依次下葱花、酢浆草煸炒,加入精盐炒至入味,点入味精,出锅即成。功效:湿热、活血散瘀、消肿解毒,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民间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咽喉肿痛;适用、、黄疽、痔疾、等病;泽肤容颜、明目、延年益寿。
(2) 酢浆草烧猪肉
酢浆草嫩茎叶300克,猪肉250克,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花、姜丝各适量。酢浆草嫩茎叶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洗去酸苦味,挤去水分切段;猪肉洗净切小块。锅烧热,加入猪肉煸炒至水干,烹入料酒、酱油煸炒,加入精盐、葱花、姜丝和少量水,烧至熟而入味,投入酢浆草炒至入味,点入味精,出锅即成。功效:补肺泻肝、消肿解毒,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
& & & &【别名】:益母蒿、益母艾、红花艾、坤草、茺蔚、三角胡麻、四楞子棵、野麻、甜麻萿(山东方言)、九塔花、山麻和九节草
& & &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 & & 【禁忌人群】:孕妇忌食。
& & & &益母草,又名:、、坤草、九重楼、云母草、森蒂[1]&,拉丁学名:Leonurus artemisia (Laur.)S. Y. Hu F,为、植物,夏季开花。其干燥地上部分为常用中药,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生用或熬膏用。一年或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于山野荒地、、草地等。在夏季生长茂盛花未全开时采摘, 味辛苦、凉,、祛淤、调经、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益母草有利尿消肿、收缩子宫作用的作用,是历代医家用来治疗妇科病的要药。益母草可全草入药,有效成分为益母草素,益母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益母草宁等多种生物碱及苯甲酸、氯化钾等。益母草制剂有兴奋动物子宫的作用,与脑垂体后叶素相似,益母草浸膏及煎剂对子宫有强而持久的兴奋作用,不但能增强其收缩力,同时能提高其紧张度和收缩率。
& & & &益母草煮鸡蛋是一道汉族药膳。具有通经、止痛经、补血、悦色、润肤美容功效。适用于月经先期有胸腹胀痛者。先将益母草择去杂质,清水洗净,用刀切成段,沥干水。把鸡蛋全部放入水中,逐一清洗净。将益母草、鸡蛋下入锅内,加水同煮,20分钟后鸡蛋熟,把外壳去掉,再放蛋在此汤中煮15-20分钟即成。
&益母草炖鸡
&益母草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等功效,常用于痛经、月经失调、产后恶露不尽、血瘀腹痛等病症的治疗。含益母草碱甲、乙和水苏碱,药理试验表明它对动物在体子宫、离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可使子宫紧张度与收缩串增强,并有较强的利尿功效。
·配 料:&1 只(约重1500 克),30 克,姜、葱、盐、胡椒面适量。
&特 色: 特点:味香肉烂。功效:益气、温经、活血。
·操 作: 1.将去毛及内脏,洗净,放入盛有2 公斤水的内,将用布包好,与姜、葱、盐一道放入锅内,盖好锅盖。2.先用旺火烧开,再改用小火炖3 小时,至鸡烂时即可出锅。出锅后撒适量胡椒粉即成。
&营养价值: 鸡肉 - 鸡肉有温中益气,补精添髓,补虚益智的作用。
& & &野菊花(学名:Dendranthema indicum)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花头状花序的外形与相似,呈类球形,直径0.3~1cm,棕黄色。总苞由4~5层苞片组成。舌状花一轮,黄色,皱缩卷曲;管状花多数,深黄色。体轻。气辛,味苦,有小毒。野生于山坡草地、田边、路旁等野生地带。以色黄无梗、完整、苦辛、花未全开者为佳。野菊花性微寒,具疏散、消肿解毒。能治疗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证。
& & & 野菊的叶、花及全草入药。味苦、辛、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散瘀,明目,降血压。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治疗高血压、肝炎、痢疾、痈疖疗疮都有明显效果。野菊花的浸液对杀灭孑孓及蝇蛆也非常有效。野菊花对夏季蚊虫叮咬后的红肿脓包具有杀菌去肿的作用。
41 .旋覆花
& & & & &旋覆花,又名:金佛花、金等,拉丁学名:Inula japonica Thunb.属于菊科、多年生草本,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广西等地。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生用或蜜炙用。《神农本草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现代研究,旋覆花对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化学成分有抗癌作用。其根及茎叶或地上部分亦可入药,治刀伤、疔毒,煎服可平喘镇咳。是黄花,黄蕊,非常好看。
& & & & &我国通称的旋覆花应是此种,供药用。根及叶治刀伤、疔毒,煎服可平喘镇咳;花是健胃祛痰药,也治胸中丕闷、胃部膨胀、暖气、咳嗽、呕逆等(《江苏省药材志》)。古方祛痰、除湿、利肠,又为治水肿的主要药。
& &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唐等《》载“皮肉,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分为南、北二种。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能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有强身健体之效,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失眠。
& & 五味子为著名中药,其果含有五味子素(Schisandrin C23H3206)及维生素C、树脂、鞣质及少量糖类。有敛肺止咳、滋补涩精、止泻止汗之效。其叶、果实可提取芳香油。种仁含有脂肪油,榨油可作工业原料、润滑油。茎皮纤维柔韧,可供绳索。
& & 五味子俗称山花椒、五梅子等,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止汗、涩精的作用。本品煎汤内服,可治疗遗精滑泄、头晕失眠等症。也可配伍其他中药泡酒适当饮用:也可直接嚼服或者泡茶饮。
43.刺五加&&
& &刺五加(拉丁学名: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 Maxim.) Harms),别名:刺拐棒、坎拐棒子、老虎潦、一百针,灌木,高1-6米,分枝多,一、二年生的通常密生刺,稀仅节上生刺或无刺。
& &刺五加生于山坡林中及路旁灌丛中;药圃常有栽培。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和山西。根皮祛风湿、强筋骨,泡酒制五加皮酒(或制成五加皮散)。根皮含挥发油、、棕桐酸、亚麻仁油酸、,B1。根皮亦可代“”,供药用;种子可榨油,制肥皂用。
& 刺五加在中国医药学中做为药物广泛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具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的作用,久服“轻身耐老”,与它药配伍亦可“进饮食、健气力、不忘事”。另雷教著《炮炙论》记五加皮有“阳人使阴,阴人使阳”的作用。 国外对人参及其近缘植物刺五加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证明了刺五加和人参有相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
去除刺五加叶的苦味用淡盐水烫一会儿.
刺五加学名Acanthopanax Senticosus,是五加科落叶灌木.别名刺拐棒、刺花棒、五加皮、五加参。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胡萝卜素5.40毫克、0.52毫克、维生素C 121毫克。刺五加根及根茎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的功效。&食刺五加叶的用方法: 1、鲜嫩芽洗净,沸水焯过后换清水浸泡一天,供炒、凉拌、或蘸酱食用。
2、腌制成酱菜或咸菜。
3、裹面糊油炸。
拌酱牛肉丝拐棒芽 原料:拐棒芽300克,酱牛肉150克,葱姜丝、精盐、酱油、辣椒油、香油、味素适量。 做法:拐棒芽洗净水焯,浸泡后捞出沥干,切段装盘;酱牛肉切丝,加拐棒芽上;再加各种调料拌均
&44.& 石莲&&&&&& 石莲(学名:Sinocrassula indica)别名宝石花等,为二年生草本植物,无毛,根须状。花茎高15-60厘米,直立,常被微乳头状突起。茎生叶互生,宽倒披针状线形至近倒卵形,也称石蚌腿、石蚌接骨丹、石楞腿、石上仙桃。
&&&&&&可观赏可入药,主治肺虚咳嗽、子宫脱垂、头晕、头痛、遗精、白带、痈疮肿毒、跌打损伤、骨折筋伤 等。分布于中国东北,陕,甘,湘,鄂,川,黔,桂,滇,藏等地区。
1艾蒿(艾蒿)、2凹头苋(苋子菜)、3败酱(长虫拔)、4扁蓄(猪节草,三角菜)、5薯蓣(鞭哨菜,野山药)、6变豆菜(碗芹)、7薄荷(仁丹草)、8草木犀(花生秧)、9车前子(车轱辘菜)、10垂果南芥(山菠菜)、11刺蓼(黄瓜秧,蛇不钻)、12刺嫩芽(刺龙牙、刺包)、13刺五加(刺拐棒)、14刺榆(刺叶子)、15打碗花(小旋花,小叶喇叭花)、16大蓟(老牛锉、野红花)、17大山黧豆(山豌豆)、18地肤(扫帚菜,观音草)、19地榆(山地瓜)、20东风菜(大耳朵毛)、21冬寒菜(葵菜,马蹄叶)、22独行菜(事苗子)、23峨参,蛇床子(胡萝卜缨)、24繁缕(鹅儿肠)、25反枝苋(苋菜)、26附地菜(小扑粉)、27高山蓍(锯齿菜)、28关苍术(枪头菜)、29黄连花(酸叽溜)、30活血丹(假苏子)、31藿香(排香草、猫薄荷、)、32鸡腿堇菜(鸽子腿)、33短穗铁苋菜(鸡眼草)、34荚果蕨(黄瓜香、广东)、35苣荬菜(曲麻菜)、36蕨(蕨菜)、37荠菜(荠荠菜)38苦菜(苦碟子)、39宽叶费菜(豆瓣菜)、40辣蓼(水蓼、辣柳草)、41辣蓼铁线莲(辣椒秧)、42藜(灰菜)、43石刁柏(龙须菜)、44仙鹤草(龙芽菜,老牛筋)、45蒌蒿(蒌蒿)、46马齿苋(蚂蚁菜)、47马兰(马兰头)、48牛蒡(老母猪哼哼)、49牛尾菜(笔管菜、山豇豆)、50牛膝菊(辣子草)、51百合(山东花)、52匍枝毛茛(黄花)、53蒲公英(婆婆丁)、54前胡(疙瘩芹)、55山莴苣(大曲麻菜)、56升麻(苦龙芽)、57水蒿(柳蒿)、58水芹(水芹菜)、59水苏(螺蛳钻)、60顺山贴(三叶菜、苜蓿)、61酸模(酸娘娘)、62唐松草(猫爪子)、63蹄盖蕨(红广东、猴腿)、64铁苋菜(血见愁)、65葶苈(辣椒菜)、66兔儿伞(雨伞菜)、67瓦松(狼爪子)、68小蘖(酸奶子)、69委陵菜(蛤蟆草)、70五味子(山花椒)、71狭叶荨麻(蛰麻子)、72香茶菜(山苏子)、73香薷(猫把虎)、74小蓟(红花)、75鸦葱(羊奶子)、76鸭趾草(三角菜)、77野艾蒿(蒿子)、78野菊(山菊)、79野苦荬(鸭食草)、80野蒜(山蒜)、81野豌豆(涝豆秧)、82香铃草(野西瓜苗)、83益母草(益母草)、84月见草(山芝麻)、85早开堇菜(山白菜)、86展枝沙参(四叶菜)、87沼生蔊菜(辣米菜)、88珍珠菜(狗尾巴点)、89扎蓬棵(猪毛菜)、90紫斑风铃草(白灯笼花)、91、紫花地丁(地丁)、92薤白(小根蒜)、93葎草(拉拉藤)、94悬钩子(覆盆秧)、95蓼(大酸浆)、96茵陈蒿(茵陈蒿)、97茜草(拉拉秧)、98山茄子(山茄子)、99槐(刺槐叶)、100菇娘(苦菇娘苗)、101猪毛菜(刺蓬)、102淫羊藿(三枝九叶草)。&
阅读(4585)|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东北山区四十多种常见山野菜 ----------------------- 特别推荐',
blogAbstract:'\r\n\r\n教你认识东北山区四十多种常见山野菜\r\n&\r\n&&&&&&&& &野菜,也就是非人工种植的可以食用的植物,靠风力动物等传播种子自然生长,是大自然的宝藏之一。野菜一般有着纯净的品质,是大自然的美妙馈赠,也是人与自然相生相伴的见证。野菜无污染、营养丰富、清新可口,是绝佳的食材之一。很多野菜都具有药用价值,俗话说“偏方治大病”,野菜如果食用得当、对症,大多可视为偏方。比如,荠菜能清肝明目,可治疗肝炎、高血压等病;蒲公英可清热解毒,是糖尿病人的佳肴;苦菜可&治疗黄疸等病;野苋菜可治痢疾、肠炎、膀胱结石等病;蕨菜益气养阴,可用于高热神昏、筋骨疼痛、小便不利等病。如今野菜不但登上了高级饭店的餐桌,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的保健食品,深受人们的青睐。',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7,
publishTime:3,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1,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龙江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