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电子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作曲家在中国的前景如何?

英语(翻译方向)就业前景怎么样_百度知道“这个专业有很好的前景”用英语应该怎么翻译_百度知道如何正确认识Music Publishing?--百度百家
如何正确认识Music Publishing?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publish&这个词在英文里明明本身没有一星半点‘版权’的意思,为什么单单在音乐行业里的意思就是版权了?
前两天发了两篇关于版权的文章,知名乐评人、“中华碟霸”墨墨专门写了一篇长文来纠正关于Music Publishing的常见错误以及普及相关常识。请往下看。
坊间一直有传说,很多国内媒体在使用外媒稿件时,都是用谷歌翻译的,然后把机器翻译出来的中文整理通顺,比较像人话了就直接publish了。以前我是不信,但最近两年阅读了大量国内媒体上有关音乐产业的新闻后,我信了。
比如最近关于Pandora支付版权费纠纷的新闻,国内某门户是这样翻译的:“去年,Pandora向唱片公司支付了3.13亿美元,相当于全年营收的49%,但只向出版商支付了大约2600万美元,相当于全年营收的4%。” 仔细看这个新闻的人一定会有些疑惑:“唱片公司可不就是唱片出版商吗?那这条新闻里Pandora到底给了唱片公司3.13亿美元还是2600万美元?
再比如日国际唱片行业发生的一个大事件,国内媒体翻译大多类似这样:“花旗集团宣布,将把旗下的百代唱片业务作价19亿美元出售给维旺迪旗下的环球唱片,出版发行业务则会以22亿美元出售给索尼唱片,总额达到41亿美元”。当时,由于索尼这一侧先和花旗完成谈判,国内媒体马上大字报道“百年百代消失,披头士、酷玩和王菲等经典唱片归索尼”,几天后环球一侧也和花旗拍了板,媒体再度出现“百年百代消失,披头士、酷玩和王菲等人经典花落环球”的耸动新闻——那么请告诉我这些大牌的唱片到底落在了谁的手里?
&“music publishing”的正确含义
Pandora那条新闻,外媒原文是“Last year, Pandora paid 49% of its revenue, or about $313 million, to record companies. But it only paid 4% of its revenue, so roughly $26 million, to publisher”,而百代拆分出售的新闻,外媒原文类似“Citigroup announced the $1.9 billion sale of EMI’s recorded music division to Vivendi’s Universal Music Group / Citigroup sells EMI’s publishing arm for $2.2 billion to an investment group led by Sony”。这些句子用谷歌去翻译,结果的确和国内媒体最后的新闻稿件相似,而这些新闻之所以逻辑出错并令读者疑窦丛生,只是因为谷歌翻错了一个词——“publish(ing/er)”,这个词在这里的意思根本不是字面上“出版(商)”。
在欧美的音乐和唱片产业里,和“music”联系在一起的“publish”这个词,其真正意思谷歌不知道,但和它一样在国内经常遭遇“404”的维基百科却非常清楚。维基百科对“music publising”的定义是:“在唱片工业里,‘music publisher’或称‘publishing公司’,是指负责为其签约的作曲家或音乐创作人,当其作品被商业使用时确保其收到应有报酬的公司”,其主要职责是“‘publishing公司’授权他人使用其拥有版权的音乐作品,监测其拥有版权的作品被使用的情况,收取相应版税并分发给作曲家和音乐人”——由此看来,“publish”事关版权,而其实在国内的音乐产业里,海外music publishing公司在中国就是有正确中文翻译的,一般叫“音乐版权管理公司”。
以这个正确的意思来翻译以上两条新闻,它们就不再令人困惑了。Pandora那条的翻译应该是:“去年,Pandora向唱片公司支付了3.13亿美元,相当于全年营收的49%,但只向版权管理公司/机构(publisher)支付了大约2600万美元,相当于全年营收的4%”,而关于EMI百代音乐集团被拆分出售的新闻,其真正的意思是花旗集团将百代音乐集团的唱片部门(recording)卖给了环球,把版权部门(publishing)卖给了索尼。
Music publishing的运作
事实上,欧美的唱片公司(集团)——其实应该叫“音乐公司(集团)”更恰当——大多拥有完整的业务部门,除了我们最熟悉的、一直被误认为就是音乐公司全部的“唱片公司(recording company)”之外,“版权管理公司(publishing company)”也是非常重要的部门。近十几年随着实体唱片市场的急剧萎缩,以及新平台上的数字音乐产业的快速发展、跨行业的音乐使用授权等的业务方兴未艾,“版权管理”部门对于音乐公司来说作用就越来越重要,其所产生的利润也越来越高,甚至往往赶超了“唱片公司”这个同门兄弟。
在公司层面上,我们不妨以2004年前的世界五大唱片集团举例。华纳音乐集团(Warner Music Group)旗下最主要的版权管理集团是Warner/Chappell Publishing;环球音乐集团(Universal Music Group)属下最主要的版权管理集团叫Universal Music Publishing;BMG音乐集团属下最主要的版权管理集团是BMG Music Publishing;索尼音乐娱乐集团主要的版权管理集团名叫Sony/ATV Publishing;百代音乐集团最主要的版权管理公司叫EMI Music Publishing,而这五家集团属下的“唱片公司”也就不用我一一列举了吧,读者一定比我更如数家珍。
2005年,BMG音乐集团和索尼音乐娱乐集团合并成Sony BMG Music,但是这次合并其实只是两家集团唱片部门的合并,而版权部门里,Sony/ATV Publishing留在了新集团旗下,但BMG Music Publishing不久后卖给了环球音乐集团的Universal Music Publishing并合并进入了后者。2011年百代音乐集团的拆分出售案则更复杂,按照前述新闻的正确解释,整体架构上,百代的唱片部门EMI Records(包括下属唱片分厂牌Virgin Records、Capitol Records等等)卖给了环球,版权部门EMI Music Publishing卖给了索尼,另外还因为需要符合欧美等地的反垄断监管要求的缘故,百代旗下EMI Music Publishing的众多兄弟或下属版权管理公司如Virgin Music Publishing等等最后则卖给了华纳等音乐公司或集团。
在艺人层面上,我们以大红大紫的英国女歌手Adele举例。Adele是个创作型歌手,作为词曲创作人,她签约在环球旗下的Universal Music Publishing,由这家公司为她打理由她创作的音乐作品的版权使用、交易和收益等等。而作为出片歌手,Adele签约在独立音乐集团Beggars Group(贝阁集团)旗下的XL唱片公司(XL Recordings),XL公司负责出品Adele的个人音乐专辑。假设今天Adele要出一张唱片专辑,其中所收录歌曲皆为Adele自己创作,那XL唱片公司就要从Universal Music Publishing那里获得所有这些歌制成唱片及数字音乐文件的复制版权(Master Right)。不考虑现实操作里一些复杂的多次代理情况以及在数字音乐授权上出现的某些情况,上述情形其实就是很多唱片内页里每首歌后面的“OP”和“SP”的含义来源,即“Original Publisher”和“Sub-publisher”,两个publish都指向词曲版权,而不是唱片的出版。
“music publishing”是怎么成为“版权管理”的?
最后我们来解决可能是大家最大的一个疑问——“‘publish’这个词在英文里明明本身没有一星半点‘版权’的意思,为什么单单在音乐行业里的意思就是版权了咧?”
这是因为,唱片这样东西是19世纪中后期才发明的,而在这之前,人们用以传播音乐的方式只有现场演奏和演唱。当一个乐团或一个歌手要演奏和演唱某一个作品时,他(们)自然必须取得词曲创作人写的那份Sheet Music(乐谱),而乐谱,需要通过手抄或印刷等的“复制(copy)”方式得到。
最迟不超过15世纪中叶,专门为词曲创作人承担耗时耗力的乐谱印刷(print)复制工作的组织就出现了,到亨利八世时,这位“版权意识”超前的英国王规定所有印刷品的“copy”都需要皇家(Royal)的准许使用(right)。当乐谱的“copy”和“Royal”的“right”形成利益链条(“copyright”)以后,自然那些组织就成了盈利机构,利用copyright(版权)这一利益链条一方面是为乐队歌手提供“copy/print”乐谱,另一方面为音乐家谋取“Royalty(版税,所以这个词的词根是‘Royal皇家’)”,而这个过程中的“print”,就成了这种版权管理机构被叫做“Music publishing”的历史由来。虽然今天,使用乐谱无需再“print”,版权的交易也不再需要依附纸质的存在,但音乐行业里版权管理这个“Music publishing”的名字一直沿用了下来,因为它少说也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习惯已经无法改变。
那为什么国内的翻译一看到“publish”这个词就一定要把它往“出版”上靠不可呢?那是因为在我们国家,音像制品被认为是出版物,我们的音像制品必须有“出版”版号、有“发行”渠道,我们的音像制品背面的条形码用的是ISBN号,所以我们的思维定式是音乐行业里的“publish”一定就是“出版”。但是如果你仔细翻看一张欧美原版碟包装背面的版权声明文字,它一定是只有“Manufacture”、“Made”、“Distribute”等等这些和“出版”无关的字眼,它的条形码用的也是普通商品条码(UPC/EAN),和在超市货架上薯条包装背后的条形码是一样的,这说明人家欧美音乐行业是把唱片当普通商品看待的,整个行业和“publish”一词当“出版”解释时没有半毛钱关系。
所有的唠叨到这里已经完结,如果下次还有媒体把音乐行业里的“publishing”翻译成“出版”的话,请再想想谷歌的下场吧,它早已被我们赶出国门了……
作者简介:墨墨,媒体人,乐评人,微博 @墨墨_Lanny ,微信“墨墨亭子间”
本文为“”独家约稿,转载请署名并注明出处,谢谢!
阅读:12125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29万
阅读:35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前几周,也就是《我们来了》腾冲站,陈乔恩就表示过自己拍戏太忙,...
冯先生失眠中
冯先生失眠中
首席发言者
天方燕谈(李燕)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英语翻译员的未来前景怎样?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作曲网原创音乐社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