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到来的日子盖羊圈日子好吗?

羊圈盖在房子后边好吗_百度知道出羊圈—记在蛮汉山区的日子
11:25:32来源: 正北方网作者:山鹰责任编辑:萨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们蛮汉山区和全国一样,农业实行了以包产到户为主的生产责任制,畜牧业取消了限制,放宽了政策,山区社员家家都养羊,户户盖羊圈,都想尽快走一条羊多、肥多、粮多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凡养十来只羊的住户都有一间羊圈,养三五十只羊的有两到三间羊圈,出羊圈就成为一项主要体力活儿。
为啥要出羊圈呢?这里先得谈垫羊圈。夏秋季节,雨水充足,牧草丰盛,每天出坡放牧的羊群晚上回来时,都吃得滚瓜溜圆,一晚上拉屎尿尿很多,如果不垫圈,就让羊粪糊糊把雪白的羊滚成了黑圪蛋,既损害了羊毛,又不利于羊的生长。于是,人们在晚上收工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垫羊圈。离土场近的人们就担土垫,离土场远的就赶上毛驴驮子驮土,尔后用铁锹把干土撒在羊圈内。就这样,天长日久,羊圈的粪越积越厚,有的厚达一尺左右,有的七八寸厚,这就得出羊圈。
庄户人农活儿繁忙,出羊圈也得瞅下雨天或者下完雨不能干地里的活儿进行。由于羊蹄长时间在圈里踩踏,羊粪比较坚硬,出羊圈必须先用二股抓刨粪,刨上一阵儿,再用铁锹铲在箩头里,担到粪场。羊圈里臭气酗天,刨粪又费力气,干上一阵儿就腰酸手疼,必须歇一歇再干。如果劳力多,一个刨,一个铲,一个担,进度就快。如果是一个人,那就费时费工了,又要刨,又要铲,还得往出担,忙得不可开交。有头脑会计划的人在盖羊圈时就考虑到紧挨住粪场,在羊圈离粪场的墙上预留一个窗口,平时砌住,等出圈时取开,刨起粪后,直接用锹铲上扔出去,省下往箩头里铲粪、担粪这两道工序,出圈的进度自然就快了。
羊圈一般每年出两次就行了,春季出一次,秋天场收结束后封冻前再出一次。我父亲出一间羊圈需两天,我要帮忙,俩人一天就出完了。他感到添一个人的力量很大,进度也快,也很高兴。羊粪是有机肥料中最好的粪肥,它所含的磷比较高,所产作物品质好,远比猪、牛、马、驴粪要强。种豆类、莜麦,尤其是山药更离不开它。就连种蕃瓜、葫芦、茏葱、栽盆花也要用它。羊粪上得越多,庄稼就长得越旺。庄户人有句口头禅:&庄稼长得好不好,粪盘就是老师傅。&还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说的就是羊粪的重要性。因此,勤快的庄户人,无论农活儿有多忙,总要勤垫圈,多攒肥。羊粪多了,不仅可节省购买化肥的开支,而且用羊粪种出来的庄稼还是纯天然无公害口感好的绿色食品,正是现在人们所崇尚和推崇的。
近十年来,父母亲也搬到了城里,再没有回故乡出过羊圈,但那种营生我是难以忘怀的。
欢迎加入“99街”微信报料,微信公众号:nmg_99jee
新闻热线:
今日内蒙古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如因转载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请于作品发布日期后30日内进行。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
电话:、 | E-mail:
视频内蒙古羊想用20万盖个羊圈,其实羊只是想活得有尊严一点。
  最近比较火的一个段子,说的是:羊想用20万盖个羊圈,狼说违章不允许,须购买商品羊圈。王八贿赂狼20万取得开发权,又用50万买狼一块地,花10万盖好羊圈,
200万卖给羊,羊没这么多钱,狗借给羊200万,连本带利300万,20年还清。狼、狗、王八都挣发了,而羊穷得连崽也不敢生,羊在减少,狼担心...听说最近准备放开对羊群的繁殖控制!
  里面的动物角色略有出入,剧情也有点出入,只不过上面这个段子我是在百度贴吧复制过来的原文地址【/p/】,而且时间是2013年。过了两年,这段子又火了起来,不得不说这是一语成谶了。对我用了一语成谶,不幸言中的意思。因为真希望这只是个段子。
  昨天一开电脑,放开二胎的新闻标题首先映入眼帘,我点开“媒体盘点人口问题十大误区:农村人太爱生娃了”【r.cn/native/gd/329884.shtml】,看完里面的内容,甚是恼火:之前只生一个好,现在就说对待人口问题存在误区,那请问之前为啥就定了这个计划生育的国策?现在的数据就对了么?接着我想看看别人的看法,就到网易同一标题的新闻【http://hn./15/VE8EPK00074OOC.html】,看下面的评论:不同的人都在互骂,偶尔有几个真的是关心问题实质的人发言。不得不感叹,生多生少,人的素质没怎么变过,这暂且不表。
  再看广州养孩子要花多少:穷养68万
富养得几百万【r.cn/native/gd/330371.shtml】,列举了一大堆清单,告诉我们养育孩子到大学,是很贵的哦。我不知道这文章是想说,“因为贵,所以人们因为成本不会乱生的哦”,还是很中肯地介绍一下养育成本。
  没错,问题来了,为什么“生”需要被“计划”?为什么“生”变成了“成本”?
  我先谈谈我对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的看法。
  以前的“封建主义”,“半殖半封”(我看了天涯的一个毁三观的历史贴,所以加了冒号)什么都好,按照我国的历史书的说法,人们水深火热,被封建权贵和帝国列强弄得是生不如死,然而人口增长了。所以历史书说:啊,这是因为王朝想维护自己封建统治,所以要多生。那我问:所以现在也是维护么?接着应该又说:我们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那我问:所以生不生人民说了算对不?然后我猜我要去拿快递了。即便在水深火热的封建社会,人口也在慢慢增加,接着因为战争死了一大堆人,到了康乾盛世,人口又进一步增加,所谓的“四万万”。
  这时候有人就应该反驳我的康乾盛世人口论了:什么王朝维护统治,康乾盛世明明就是外来的粮食品种进入中国,税收少了,土地多了,于是吃的也多了,人才生的多了的,这和统治者的意愿没有关系好伐!
  谢谢这位朋友的反驳,没错,人口增长和“计划”根本扯不上关系,而是按照咱们“物质是先决条件”的出发点来说,生孩子也是物质第一。但是人口大量减少,饥饿,战乱,动乱和计划生育可是立了大功。计划生育根本不存在“控制”人口数量一说,计划生育只能减少而不能增加,算什么控制,充其量,就是在减少人口。
  根据“前计委主任回忆计划生育政策始末”【】一文,姑且我引用上面的“官方数据”,来分析一下人口变化,非专业,如有误请指出。
  1949建国以后,这不用说,百废俱兴,而且战争也算“结束”(呆弯还是,哎)了。人民当家作主,农民伯伯都有地了(然后被拿回去了这就不说了)。有地怎么了?耕田种菜种粮啊,存粮还钱换物啊,小日子红红火火啊,早日奔小康啊,投身祖国建设啊,多生孩子报效祖国啊,人民当家作主,生点做主的啊。于是才有“口自然增长率由1949年的16&猛增至1953年的23&,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但是,关键时候,又被泠道坑了。
  1958开始,按照我高中历史书上所说,建国以后咱们的什么“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什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亩产千亿卫星田”,看得我是笑了。这都行?然而这不是什么好笑的笑话,我现在算是懂了——因为人民公社化运动,大家一起干活,做多做少都一样,反正都是公家的,不是自家的;生多生少也不怕,反正国家大锅饭,国家口粮自家不用管,社会福利杠杠的;因为“浮夸风”,各地谎报产量,虚报政绩,原本就没有多少的粮食瞬间就满仓。上报到中央,中央以为,哦,咱们中国粮食上去了,赶紧得超英赶美,大家一起“共产风”,人人干活为国家,大锅饭,反正粮食够,建设国家就行了。
  请注意,1958以后人口上去了,是因为国家稳定了,粮食又“亩产千斤”,外加大锅饭,人人有口饭吃,生多生少国家有粮食,个人的压力减轻了不少。但是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么多口粮,都是虚报的,根本不存在什么提前进入共产社会,也不存在什么亩产千斤的示范田。这没吃的还要大锅饭,就为“三年自然灾害”埋下了伏笔。
  1959年到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饿死不少人。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百度说“三年困难时期是指中国大陆地区从
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和我在和讯博客“涅瓦河边”看到的一致。字面意思是因为天灾,所以才没吃的,所以人口才减少,官方还有数据呢,但实际上我上文说了,是因为虚报粮食产量,导致上层决策错误,可以说是自食其果,但是谁敢说真话。饿死的多了,大锅饭也没了,自然人口就下去了,所以才有“1960年首次出现了不正常的人口负增长,计划生育工作自然被搁置”。
  理一下思路,因为下面虚报粮食,导致上层决策错误,继而引发群众的错误做法——以为国家粮食够,多生也不怕,还能提高劳动力——结果就是,越来越多人瓜分原本就不够的粮食,最后导致饥荒,饿死好多人。而三年自然灾害只是个幌子,粮食少的根本原因并不是自然灾害。只能说这三年的自然灾害,让这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饥荒雪上加霜。
  1961年后,大锅饭没了啊,
人民公社化也得到了纠正和反思。于是又有“”从1962年开始,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我国进入了持续8年之久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达到7亿“。人口增长的原因相信大家都已经有个底了,因为又回到了建国伊始的阶段,农民伯伯不用参加什么公社化,也没有大锅饭。种多少都是自家的粮食,生多少又是自家的口粮,反正有没有国家口粮,只要咱农民伯伯有一口吃的,农民伯伯的子女也有一口吃的,都是女儿的情况就是第二个问题的讨论了,这里不展开。
  ,十年动乱。关于这个时期,我只希望不要再回去,光是看文字记录就足以触目惊心,更何况真人体验。而关于这时候”人口出生率迅速由1970年的33.43&下降到1978年的18.25&,妇女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下降到1978年的2.72“。这时候的人口增长的下降,很大程度是因为”动乱“。人,在那个时代,政治高压,人和人基本的信任都没有。说黑就黑,说白就白,各种红五类黑五类的划分,互相之间也不能成婚,更别说生孩子了,更别说没能力保护孩子了。之所以没有降到很低,因为还是有的人”身家清白“,比如三代贫农的农民伯伯,可以生孩子也不怕被红卫兵打。
  总而言之,这个官方报道的数据在十年动乱时候降低的生育率和计划生育关系不会很大。因为他自己的前文说了”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和破坏,这个阶段的计划生育工作阻力很大、步履维艰。并且,由于广大农村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全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这说明这时期下降的生育率,实际上是因为动乱造成的社会不稳定因素,遏制了人口增长。
  1977以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高考也恢复了,知识也成为改变命运的了,人又有了念想。不管城里人村里人,大家都知道开始稳定下来了,十年动乱过后,这前计委主任说,”我刚到计生委的时候是1988年,这时候正是处在一个建国以来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1988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14.2&“。这时候人口上去了,因为社会由稳定了,加上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很多人也在改革开放中发了财,赚了钱,早早奔小康。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有利于财富的积累,财富多了,吃的也够了,不难推出人口也因此因素而增长。然后,计划生育也没停过,狠罚,狠抓,大力宣传,终于把人民吓怕了,于是计划生育成效大啊,记者就说:“您1988年到国家计生委工作,到1998年离开,整整当了10年国家计生委主任。国家国家统计局干部的数据,我国人口出生率由1988年的22.37&(原文为22、37&)下降到1997年的16.57&(原文为16、57&),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88年的15.73&下降到1997年的10.06&,人口增长稳定下来了。”花了十年时间,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了千分之5,看上面文革时期,十年就下降了千分之15,再看上面三年自然灾害,直接就负增长了,可见“计划生育”工作多么灭绝人性,“计划生育”成效多么伟大。
  看到这里,应该有人就要开始骂了:要不是计划生育,祖国能这么繁荣昌盛么,要不是计划生育,中国早就人满为患了,社会动乱了,失业率上升了,你现在还能在这里当键盘侠大放厥词?还有支持我的也会说:对啊,这计划生育不好啊,你看现在老龄化啊,经济衰退啊,没年轻人养老家伙了啊,养老金没地方拿了啊,铁饭碗的钱都收不到了啊,失独家庭多可怜啊。
  然而我只想说,我和你们讨论的不是一个问题,我想知道为什么,“生”需要计划,而不是这个制度带来了什么好处,什么坏处。我问的是,计划生育的提出的原因是什么?要是是因为人口多了就会导致社会问题,那么这个论据是根据什么的提出来的?历史数据?大数据?瞎猜?先知?别跟我说这个实行计划生育会导致什么,也别跟我说不实行计划生育会导致什么,你们根据执行后推断的结果来充当执行政策的理由,犯了互为因果的逻辑谬误!
  纵观上面的历史脉络,和前计委主任的数据披露,不难看出,“生”多少,是由社会本身决定的,没有足够的资源和合适的环境,没法生。一旦具备条件了,人口是会增长的,而且中国没有什么不工作就能领的福利制度,人人都要工作讨生活(当然有的是不用的,而且就是那些不怎么用劳力工作的人给你定的计划)。生活艰难可以不生,生活富裕当然可以生,请注意,是“可以”,而不是“一定”。定了个计划说只生一个好,现在发现问题又赶紧说存在误区,看似是政府纠正问题行为,而实际上——
  我们都只是羊圈里面的羊,生多生少,养殖场老板说了算。
  上面探讨了“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的关系,想说明“计生”是带有反人类行为的,因为人不是羊,不是只会一昧增殖的物种,更何况,养儿育女是一份责任。
  别说什么农民素质低超生,那说好的义务教育呢?难道一句教育普及率不高就能推搪过去了?研究称教育程度高的生育率低,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先要学历当智力对,又要功成名就,还要实现理想和伟大抱负,自然就没那么早想生儿育女。等安稳下来,再生儿育女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凡要孩子,也总得思前想后,看看能不能给孩子较好的环境吧。这可以说是教育程度高导致的生育率下降,那全民普及教育不就好了么?然而并没有,得硬性规定一下,弄个制度出来,把人当羊。
  再看网易网友的部分观点,“大机械化生产,不需要这么多人”,和“生出来都是给别人打工”,不难看出,大机械化生产之前,很多工作都是靠人手的,例如耕作,例如搬砖,例如工厂。经济慢慢发展起来以后,但是财富却非常不平均,对外说中国富了,对内说平均起来不多。试问能平均么?再说先富起来的富人,为什么总想开枝散叶,为什么甘于和政策作对,很大程度就是罚款根本不值一提,富人还缺钱?那还有没有因素还在左右着人的生育观念呢?
  答案是有的,那就是传统,而这传统,早在1977年就已经消亡殆尽了。
  接下来我撇开养殖场老板和狼,从“羊”的角度来看,讲讲为什么“生”变成了“成本”?
  根据新闻报道“广州养孩子要花多少:穷养68万
富养得几百万”【r.cn/native/gd/330371.shtml】所述,养孩子需要很多花费这不假,大概就是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多投资孩子,孩子就能变得更好。清单里面穷养的68万,有40万可以说都是教育的钱,这些钱都投进了教育,但是却不能提高社会的总体素质么?那么花这么多钱教育干嘛?然而这说的仅仅是城里的孩子,农村的孩子穷养的多多了,上学费用都不用,最多就是算生产费和生活费就够了,有义务教育,一些出类拔萃的死命拿奖学金接着上学。
  大家并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而是人为划分了一个起跑线,给不同职业划分了等级线,用钱划分人的优劣,造就今天的”物质第一,精神第二“,一个畸形的拜金社会。这教育的投入,没有达到应有的作用,可是你却无可奈何,因为你活在这个国家,你就得遵守他的规则。即便花钱就能买学位,花钱就能当拿优质资源,花钱就能疏通关系……计生对富人根本不存在作用,咱有钱,咱就生;也只对穷人有点作用,至少少生一个,还不用那么辛苦养,可多生几个出去打工也是可以帮补家计。
  而且这个报道简单地讲述了生孩子需要的成本需要68万到230.5万,用小数点强调这个数据的可信度,其实只是片面讲述了城市孩子的大学前的养育成本和教育成本,农村的因为成本低就随便生了么,所以说,生儿育女,并非”成本“一词就可以阻断的了。大家都忘了中国的传统,因为中国早就没了传统了。
  我看网易的部分评论说,你这些想多生的,不就是想多生几个带把的么,然后夹杂很多难听的话。我觉得他说得对,因为中国旧传统里面,传宗接代是大事,生几个带把的传宗接代很正常。不过我这时候还在讲旧传统,的确有些可笑。”礼义廉耻,忠孝仁义“也可笑,”以德服人,以礼待人“更可笑么?这些都是旧传统所提倡的,抑或说,这是人的品德。生儿育女要是成为”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投资“行为,那就应该遵循经济学的规律。全国都想投资”孩子“这个市场,中等收入认为这个买入价位高,都在等它下跌好低价买入,低收入自然只能弄低收益的储蓄,高收入没所谓,反正广撒网多方投资。大家这么投资”孩子“,不好好脚踏实地”做人“,迟早得熊。我才疏学浅,我只能说,投资是有风险的,盲目跟风是不理性的,”孩子“是无法预知其收益的。
  传统的思想早就消灭了,传宗接代也不讲了,很难说大家有什么共同的想法。生孩子到底有什么内在动机呢,是维系家庭,老人意愿,陪伴终身,还是享受天伦?不可能是因为成本低或者高从而选择生或者不生。我简单地说一下我的观点——生儿育女,不是”成本“太高不去做,而是责任太大不敢做。生孩子不是买卖商品,这是人伦,用经济学讲述人伦,我觉得是非常邪恶的。这么说来,钱就是生孩子的内在动机么?成本低就批量生产,成本高就少生产么?瞬间进入《美丽新世界》模式,批量生产大批劳动力,维持少量α,β的特权。就当是成本很高,富人也可以承受得了,但是生出来不管教,弄几个银枪小霸王出来,这就是生孩子的意义么?我想,这就是那个网易网友想说的,生个带把的祸害人家闺女。我们思考一件事情做不做,竟然要用到这件事情的成本和利益来思考,而不是思考这件事情应不应该做,有没有责任去做,做了的后果会是怎么样。那就怪不得这篇报道那么危言耸听了。
  你说成本高就不生,我说是因为有责任心的人都不会乱来咯。生儿育女不单单是成本的问题,还有一份教育其成人的责任在其中,要是没有这份责任心去养和育一个孩子,生出来也是浪费自己时间精力,浪费社会资源,以后被这个不负责任的社会教育,一代不如一代。生出来还得为了起跑线奔波,整个社会的认识都是处在钱的层面上,什么起跑线终点线,都只是一个用金钱堆砌起来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返璞归真的道德品质,却成了社会病”读书无用“,”扶人傻子“。
  综上所述,”计划生育“,可谓无视人权,把人当羊管理;社会本身也缺乏足够的素养,只养不育,造成社会问题频发。
  阴谋论的看法是:我悲观地认为,从计划生育,到延迟退休,到放开二胎,底层人的孩子依旧当这个国家基石,一代又一代,负担起上层人辉煌背后的辛劳;上层人通过一胎的财富积累,延迟退休稳居高位,再开放二胎,又能开枝散叶,形成长久的大家族;而中层的人,依旧想成为富人,又想让孩子过得好,摇摆不定,挣扎不已。就好像文章开头的羊一样,辛辛苦苦几十年,还是活得像是解放前,上层的觉得人不够了,赶紧就让羊增长起来,好实现金字塔式的管理。
写于日。请勿水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难个方向盖羊圈好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天是什么日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