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再发弹道导弹弹突防还有什么招数

弹道导弹突防还有什么招数?
诱饵,又称假目标。是通过有源或无源模拟方法,引诱或欺骗敌方无线电雷达、红外传感器等探测设备的假目标装置。包括角形反射器、敷金属层气球、金属箔条等。由于诱饵的特性与被掩护的真实目标的特性(电磁特性、光热特性、运动特性、形体特性)完全相似或部分相似,故而在导弹突防时,诱饵可干扰敌方反导防御系统对目标的识别、跟踪,从而提高导弹的突防概率。目前,利用诱饵来掩护弹头突防已经成为弹道导弹突防的主要措施之一。各国现役弹道导弹的许多型号都配备了不同数量、不同种类的诱饵。
其实,除了释放诱饵外,弹道导弹还可以采用其他反识别技术以及反拦截技术等来寻求穿透敌方的导弹防御系统。反识别技术是指为防御敌方对己方导弹或弹头的探测侦察所采取的对抗技术,主要包括隐身技术、雷达干扰技术和藏身技术等;反拦截技术,是指为防御敌方反导防御系统对己方导弹或弹头的拦截毁伤所采取的对抗技术,主要包括多弹头技术、机动变轨技术、抗核加固技术、抗激光技术、拦截敌方拦截器和速燃火箭技术等。
采用隐身技术
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或目标特征信号控制技术。是指通过降低武器系统的特征信号,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和攻击的技术。采用隐身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设法减小导弹或弹头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和红外辐射强度,从而使反导防御系统中的雷达、红外探测设备缩短探测距离,降低探测效果。
从导弹突防技术的现状及设想看,用得较多的是雷达隐身技术和红外隐身技术。
雷达隐身技术是尽量减小导弹或弹头的RCS,使其不易被敌方雷达探测发现所采取的技术。在减小RCS方面,大致有以下4种基本方法:一是整形。通过修整导弹或弹头的形状轮廓、边缘与表面,以降低甚至消除产生反射效应的特征因素。二是涂敷吸波材料。即在导弹或弹头表面和内部涂敷吸波涂层,以吸收、减小被敌方雷达截获的电磁波能量。“吸波材料对垂直入射的雷达电磁波具有很好的吸收效果,通常可将雷达信号强度衰减为原来的1.4%左右。”据报道,法国M51潜地弹道导弹的再入体在外表涂敷新型吸波涂料后,其雷达反射面积有了大幅度的降低。三是对消。即在导弹或弹头上合理地增加散射体,并使其产生的雷达回波与导弹或弹头产生的雷达回波相抵消,从而大幅度衰减导弹或弹头散射电磁波的强度。四是等离子体覆盖。利用等离子体发生器、发生片或放射性同位素在弹头表面形成一层等离子云,使照射到等离子云上的雷达波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改变传播方向。这样返回到雷达接收机的能量就变得很小,从而达到隐身的目的。“据报道,采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飞行器被敌方发现的概率可降低99%。”
红外隐身技术,是指尽可能地降低导弹或弹头的红外特征,使敌方红外探测设备难以发现其踪迹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导弹或弹头的红外特征信号主要包括发动机尾喷管及喷管系统的红外辐射、导弹或弹头表面及其相关设备的红外辐射等。抑制这些红外辐射:一是发动机及其喷管采用兼顾动力与低辐射要求的外形结构;二是在喷焰中加入吸收剂和冷却剂,快速降低尾焰温度;三是在导弹或弹头表面涂敷红外吸波材料,使用隔热泡沫塑料;四是使用绝热陶瓷制造喷管;五是在弹头外套以降低红外辐射的外罩。分析表明,若将弹头装入一个底部直径1米、高3米的内外壁间注有液态氮冷却剂的双层圆锥体防护罩中,则“对利用3~5微米波长探测辐射的红外传感器而言,探测距离将缩短至1米;对10微米波长传感器而言,探测距离也仅有约1千米。很显然,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拦截器都没有拦截目标的机会”。
采用雷达干扰技术
雷达干扰技术,是指削弱或破坏敌方雷达系统效能所采取的电子干扰技术。即通过对反导防御系统的探测雷达和跟踪制导雷达实施电子对抗,使其效能降低或完全失效而难以发现、识别和跟踪来袭导弹或弹头,从而提高导弹或弹头的突防概率。雷达干扰可分为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等。无源干扰,又称消极干扰,是利用能够反射或吸收电磁波的器材,扰乱和欺骗敌方电子设备的电子干扰,其性质和作用与诱饵类似。
有源干扰,又称积极干扰,是利用专用发射装置发射或转发某种形式的电磁波,扰乱或欺骗敌方电子设备的电子干扰。美国在发展
“北极星A-2”潜地弹道导弹时,曾研制出一个代号为PX-1的突防系统。该系统包括6个再入飞行器诱饵、3团诱饵云及2个电子干扰机,并曾部署在一艘潜艇的弹道导弹上,但由于预期中的苏联反导防御系统没有出现而被拆除。后来在研究“海神”潜地弹道导弹的突防措施时,美国又提出用一个载有7个诱饵或12个“地物干扰块”的设备舱代替一个分导式再入飞行器的设想。不过,考虑到当时苏联反导防御系统威胁十分有限,该设想也未能变为现实。
美国1999年《国家情报评估》指出,现成的商用转发器可发射与弹头和诱饵完全相同的信号。安装在弹头和诱饵前锥体上的小型天线接收到反导防御雷达发出的信号后,可通过各种手段将其放大并反射回反导防御雷达。这样反导防御雷达将从诱饵转发器那里接收到与弹头信号完全相同但强度却更高的反射信号,从而增加识别和跟踪难度。“而且,所需的这种天线,尤其是螺旋形天线可以做得很小,小到直径只有1厘米。”换言之,这种技术实现起来并不困难。“另外,由于现代芯片技术的运用,连新兴的导弹国家也可部署一种全新的‘智能诱饵’,这种诱饵要比简单的转发器诱饵先进”,能够有效地防止反导防御雷达的识别。
采用藏身技术
这是一种既不同于诱饵(假目标),又不同于隐身(降低武器系统的特征信号),而是通过将真弹头包裹起来以达到反识别目的的技术,姑且称之为藏身技术。具体而言,主要可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采用金属包裹的气球。即用一种金属包裹的气球将弹头包起来,由于雷达波不能穿透金属薄层,所以当包有弹头的气球与许多空的气球一同释放时,反导防御雷达便无法判定究竟哪只气球里装有弹头。而为防止被红外传感器识别,可给每只空气球安装小型加热器来控制气球的温度,使之与弹头放热具有同样的效果。
二是采用多层绝热防护罩。即将弹头隐藏在一个由多层绝热材料制成的金属防护罩中,该防护罩可有效地隐藏弹头的热特征,因而无需通过给弹头降温或给防护罩加热的方式来使各防护罩的温度保持一致,并且由于雷达波无法穿透防护罩的金属涂层,因此,当隐藏有弹头的防护罩与大量空防护罩一同释放时,反导防御系统的雷达也将无法判定究竟哪个防护罩中藏有弹头。
三是采用大气球。即将弹头置于一个半径5米或更大的金属包裹的气球内,这样当直接碰撞拦截器的杀伤半径比气球半径小许多时,即便该拦截器击中气球也可能无法击中弹头。此法还可通过增大气球半径来进一步降低弹头被击中的概率。
采用多弹头技术
多弹头技术,是一枚导弹的弹头母舱能同时或逐次释放多个子弹头的一种突防技术。其通过同时或逐次释放多个子弹头,使敌方反导防御系统处于“饱和”状态,在实施拦截过程中
“手忙脚乱”。与单弹头导弹相比,多弹头导弹在攻击敌方目标时,灵活性更强,突防概率更高。按弹头母舱与子弹头有无控制系统,多弹头可分为集束式、分导式和机动式多弹头三种。
集束式多弹头的母舱和子弹头均无制导系统,且同时释放所有的子弹头。不过,由于子弹头沿大致相同的弹道攻击一个目标并散落在单一弹道落点周围约几千米的范围内,因而易被一枚反导弹导弹全部击毁。苏联的SS-9IV导弹和美国的“北极星A-3”潜地弹道导弹均配备集束式多弹头。
分导式多弹头借助母舱末助推控制系统,分别释放子弹头去攻击同一个目标或各自不同的目标。其子弹头分布范围也较大,如美国“海神C-3”潜地弹道导弹子弹头的纵向分导距离一般为480千米~640千米,横向分导距离约为纵向分导距离的一半。但分导式多弹头的子弹头从母舱中被释放后,由于没有控制系统,只能沿着预定的弹道作惯性飞行,这就给反导防御系统提供了预测弹道、规划拦截点的条件。美俄现役的潜地弹道导弹均携带分导式多弹头。
机动式多弹头不仅具有分导能力,而且每个子弹头都带有控制系统,可以作机动飞行来躲避反导防御系统的拦截;也正是由于子弹头可作机动飞行,其弹道也无法被预测,故而具有很强的突防能力。
采用机动变轨技术
机动变轨技术是导弹在飞行中可随时改变其弹道,以躲避敌方反导防御系统拦截的一种突防技术。通常分为全弹道变轨和弹道末段变轨两种。
全弹道变轨主要采取低弹道、高弹道、滑翔弹道、波状弹道飞行和部分轨道轰炸技术等。低弹道是弹道的最大高度比正常弹道低的弹道,高弹道是弹道的最大高度比正常弹道高的弹道。采用低弹道或高弹道飞行虽可缩短反导防御系统的拦截时间,但由于高弹道的弹道形状陡峭,弹道爬升很快,故而在能量一定的条件下射程较小;同样,低弹道的飞行轨迹压得比较低,且很快落地,因而射程也较小。采用滑翔弹道机动飞行时,导弹弹头在与弹体分离后,先进入高弹道,再作低空滑翔,最后俯冲目标,敌方很难拦截。采用波状机动弹道时,由于导弹弹道飘忽不定,使得反导防御系统无法预测导弹的运动轨迹,因而突防概率也较高。采用部分轨道轰炸技术的导弹,也就是所谓的“轨道弹道导弹”,可以被认为是具有卫星与弹道导弹两者主要特点的一种组合式导弹,即“能进入卫星轨道运行的弹道导弹”。轨道弹道导弹之所以具有较强的突防能力,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其可以在同一发射场,从相反的方向突击同一个目标。正如俄罗斯安全、国防和秩序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维克托&叶辛上将所言:“这种弹道导弹能够绕过美国反导防御系统基地,通过南极到达美国本土。”因为从美国南部“后门”实施攻击,可以避开美国主要用于对由北方、东方向美国本土和加拿大南部实施攻击的洲际弹道导弹提供早期预警的北方弹道导弹预警系统,达成有效突防。二是轨道弹道导弹的轨道与低轨道卫星相似,其作为武器使用的征候不是特别明显。退一步讲,即使知道是轨道弹道导弹发射升空,也难以根据其弹道预测可能打击的目标。而待到弹头制动再入大气层时,留给对方导弹防御系统的时间却极其有限,从而增加了防御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苏联的SS-9III导弹和于1962年9月开始研制的
SS-10环球弹道导弹(因未达到飞行试验要求而于1964年停止发展)都可称为轨道弹道导弹。据报道,俄罗斯的“白杨-M”采用了全弹道变轨技术,其在主动段就能进行机动飞行,在再入段能在以飞行弹道为圆心的5千米范围内实施侧向机动,从而大大提高了突防能力。
末段变轨是当弹头再入大气层时,先沿预定弹道飞行,造成攻击某一目标的假象,而后改沿另一弹道进入拟攻击目标区,由于弹头从变轨终点飞抵目标的时间很短,敌方的反导防御系统根本来不及反应。英国曾为其从美国购入的“北极星”潜地弹道导弹研制了一个名为“雪瓦莱因”的复杂反制装置,该反制装置采用一个机动舱来取代3枚“北极星”集束式多弹头中的1枚,但携带4枚比真弹头轻的假弹头。“据报道(‘北极星’导弹的)再入飞行器可在再入段实施预先计划好的机动动作。4枚假弹头还配有小型液体火箭发动机,以在再入段消除大气阻力对不同重量物体造成的影响。”
采用抗核加固技术
抗核加固技术是指为抵御敌方拦截武器核爆炸效应对导弹或弹头系统的毁伤破坏而采取的一种防护技术。
核爆炸对导弹或弹头的破坏效应主要有两类:一是力学效应,主要是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X射线使导弹或弹头结构层遭到破坏或变形;二是核电子学效应,主要是核爆炸产生的丙种射线、中子流和电磁脉冲造成导弹或弹头的电子器材和设备瞬时或永久性失效。
导弹抗核加固技术就是通过结构加固、核辐射效应加固和电磁脉冲加固等技术措施,来抵御核爆炸的力学效应和核电子学效应对导弹或弹头造成的破坏。其主要技术途径有:采用多层壳体结构或加防护罩,提高导弹或弹头的结构强度,防止壳体断裂、烧毁;采用电子元器件加固,整体屏蔽,正确接地,设置滤波、限幅、补偿和冗余电路等,提高电子系统和线路在核环境下的工作能力。
采用抗激光技术
抗激光技术是指为抵御激光武器对导弹或弹头的拦截毁伤所采用的技术。其内容主要包括:在导弹或弹头壳体外表面涂敷反激光涂料,以吸收或反射激光能量;在助推器上增设保护罩,在推进剂中加入不同的添加剂,使导弹尾焰亮度发生变化或使尾焰呈不稳定状态;旋转导弹或弹头,使激光无法聚焦在同一部位等。“导弹进行自旋,可对付热杀伤激光器,迫使连续波激光留靶时间至少增加3.14倍,这是由于导弹自旋,使激光能量分散到导弹表面各处(的缘故)。”不过,此法仅对连续波激光有效,对脉冲式激光则失去作用。
携带拦截器击毁敌方拦截器
拦截敌方拦截器是指进攻导弹携带1枚或数枚直接碰撞拦截器,待飞出大气层后,导弹释放拦截器并使其与弹头同速伴飞。当发现敌方拦截器时,己方拦截器迅速出击,与敌方拦截器直接碰撞而“同归于尽”,从而保护弹头实施突防。不过,在通常情况下,反导防御系统在确定了要拦截的目标后,会向预定拦截空域发射1枚或多枚拦截器,以便一旦拦截失败,还可继续跟踪目标并发射新的拦截器。因此,为了有效突防,进攻导弹最好携带多枚拦截器。
采用速燃火箭技术
速燃火箭技术是在导弹上采用速燃推进剂发动机以加快导弹助推段飞行速度的一项技术。众所周知,洲际弹道导弹通常采用2级~3级发动机,发动机工作时间约为3分钟~6分钟。美国三级固体导弹“民兵III”的助推时间约为3分钟,俄罗斯SS-18导弹采用可贮液体火箭发动机,助推时间约为6分钟,在这样长的时间内,反导防御系统完全可能采取行动,实现助推段的拦截。而采用速燃火箭技术,可将洲际导弹的助推时间控制在1分钟之内,发动机关机点高度控制在80千米~100千米之内。很显然,从预警卫星发现导弹发射,到实施目标跟踪、定位,再到调动武器进行瞄准、摧毁,目前情况下在1分钟之内是不可能完成的;再者,助推段终了时导弹仍处在大气层内,而大气层对X射线激光和中性粒子束有显著的衰减作用。两者都使激光和粒子束武器对助推段导弹的拦截效能大大降低。鉴此,美国“战略防御倡议组织在1985年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中承认,最难对付的反抗措施是速燃助推器”。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述除释放诱饵外的突防技术,有些已经应用于导弹的突防设计中,有些则纯粹是“纸上谈兵”,且仅仅是就弹道导弹本身而言的。但即使如此,世界现役的反导防御系统哪怕是对付最初级的洲际弹道导弹,也无十足的把握。美国在今年4月初朝鲜卫星或导弹发射决心已定的情况下突然改变态度,放弃拦截准备;日本虽“箭在弦上”,但在探知朝鲜已实施发射后却“引而不发”。除了复杂的国际政治、外交因素外,美日对自身拥有的反导防御系统信心不足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更何况,弹道导弹突防还可借助体系对抗技术,即综合运用各种武器装备,对敌卫星、雷达设施实施攻击、破坏和干扰,使导弹防御系统的预警、探测、识别、指挥、通信、拦截“链条”断裂或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瘫痪状态,从而为进攻导弹突防打开“缺口”。再者,“尽管人们相信苏联曾实施过大规模的弹道导弹防御反制措施开发计划,但关于该计划细节的公开情况丝毫也搞不到”,换言之,有关弹道导弹突防技术乃核心机密,任何国家都不会轻易外泄,以上所述或许只及皮毛且难免挂一漏万。
总之,在弹道导弹攻防对抗中,法国前总统希拉克
“剑与盾永远存在竞赛,而剑总是会获胜” 之言虽未经科学论证,却也绝非“空穴来风”。
&&&&&&&&&&&&&&&&&&&&&&&&&&&&&&&&&&&&&&&&&&&&&&&&&&
作者:汤志成 载《兵器知识》2010年第3A期
朱坤岭,汪维勋主编:《导弹百科辞典》,684页,北京,宇航出版社,2001
 王稚编著:《21世纪美军先进军事技术和武器系统》,301页,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
《NMD与反制NMD》,140页,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年
《NMD与反制NMD》,73页,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年
《NMD与反制NMD》,74页,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年
《NMD与反制NMD》,248页,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年
李仲伯,张国友主编:《太空军事化》,361页,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年
李仲伯,张国友主编:《太空军事化》,360页,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年
《NMD与反制NMD》,59页,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年
转引自《NMD与反制NMD》,3页(序言),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年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导弹弹头突防技术
   technique of missile warhead
  daodan dantou tufong iishu 导弹弹头突防技术(penetratio。:eeh- nique of missile warhead)为使导弹弹头 突破对方反弹道导弹导弹防御系统采取的 技术措施。针对反导防御系统的工作程序, 在弹头上常采用反侦察和反拦截两类突防 技术(见图)。 事宕令 L。_‘豁:芳龟挺趟斗室防示意图 反侦察突防技术主要有电子干扰技 术和隐身技术。①电子干扰技术。是利用无 线电波干扰反导防御系统雷达工作的突防 技术措施。按产生干扰的方式分为积极干 扰和消极干扰两种。积极干扰,亦称有源干 扰。是在弹头上装上干扰机或专用机,主动 发射或转发无线电信号,干扰或欺骗对方 雷达。通常采用的积极干扰有杂波干扰和 。杂波干扰是指干扰机发射功率 强、频带宽的杂波,抑制对方反导防御系统 雷达工作。美国“北极星”导弹采用这种突 防技术。欺骗干扰,亦称回答式干扰。是利 用弹头或假弹头上装有专用接收机,接收 对方反导防御系统雷达信号,经虚假信息 调制处理后再转发出假信号(即在距离、角 度和速度上不同于真弹头的反射信号),使 对方雷达接收后产生错觉。消极干扰,亦称 无源干扰。是指利用能反射电磁波的金属 箔条(带、丝、片)、涂敷铝、锌、银等金属 的玻璃纤维、尼龙纤维和气球诱饵等干扰 物,扰乱对方雷达等电子设备,使之难以发 现真弹头。此外,在大气中爆炸先遣核弹 头,使空气分子电离形成,也可使对 方电子,为后续弹头突防创造条 件。②隐身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手段尽量减 弱弹头的特征信息,使对方雷达不易发现 真弹头的突防技术措施。缩小弹头的雷达 截面积,以减小对方雷达的发现概率。例 如,用尖锥弹头,借姿态控制系统保持弹头 尖锥始终朝向对方雷达,或在弹头表面涂 敷电波吸收型或干涉型涂料,耗散或抵消 对方发射的雷达波。 反拦截突防技术主要有多弹头突防 技术、变轨机动突防技术和抗核加固技术 等。①多弹头突防技术。是指同时或逐次释 放子弹头,使对方反导防御系统处于“饱 和”状态,子弹头不能全部被拦截的突防技 术措施。使用多弹头增加了弹头突防机会, 是弹头突防的主要手段。②变轨机动突防 技术。是使导弹在飞行中改变弹道,躲避对 方反导防御系统拦截所采用的突防技术措 施。通常有全弹道变轨和弹道末段变轨两 种。全弹道变轨采用高弹道、低弹道、滑翔 弹道飞行及部分轨道轰炸技术等。弹头采 用高弹道或低弹道飞行都能明显缩短反导 防御系统的拦截 时间。采用滑翔 弹道实施机动时, 弹头分离后飞人 高弹道,再下降 低空滑翔,最后 俯冲目标,对方 很难拦截,但命 中精度较低。采 用部分轨道轰炸 技术时,弹头提 高弹道,从对方反导防御系统薄弱的方向 进人目标区;或压低弹道,提高速度,缩短 被对方可能拦截的时间,均能达到突防目 的。末段机动变轨是仅在弹道末段实施机 动变轨的突防技术措施。弹头再人大气层 时,先造成攻击目标的假象,按程序扔掉顶 帽或稳定器,打开翼面或启动发动机,采用 折锥或移动配重手段,尔后沿另一条弹道 进人目标区。弹头由变轨点飞到目标的时 间很短,对方反导防御系统来不及拦截。③ 弹头抗核加固技术。是指保护弹头防核辐 射和抗电磁脉冲影响而采取的突防技术措 施。弹头防核辐射时,常采用高原子量的吸 收材料(如碳化担)和低原子量的多孔膨胀 材料,包覆在弹头表面上进行屏蔽。电磁脉 冲由于场强高、脉冲宽度窄、频带宽,是抗 核加固技术对付的重要对象。弹头抗电磁 脉冲的措施主要有:用铝镁合金等实施整 体屏蔽采用滤波器、限幅器、环境敏感器 和冗余电路等保护弹头里的线路。 20世纪60年代,反导防御系统出现 后,美、苏两国都非常重视发展弹道导弹弹 头的突防技术。开始借用飞机的电子干扰 技术并进行了改善。采用积极干扰技术,施 放杂波干扰,压制对方反导防御系统雷达, 因消耗功率大、设备笨重,使用受到限制; 使用金属箔条、气球等轻干扰物,因简单可 靠、造价低廉,仍在广泛使用,但再人大气 层后,干扰物受空气阻力而减速,弹体碎块 与空气摩擦被烧化,都会暴露弹头。由于弹 头的小型化,制造假弹头不如制成真弹头, 于是出现了集束式多弹头。同时采用尖锥 弹头以缩小积。70年代,弹道导 弹突防技术得到全面发展。美、苏、法等国 采取的措施有:继续采用电子干扰技术; 利用卫星多颗分离和火箭发动机重复启动 等技术实现多弹头分导;采用各种抗核加 固技术;积极研究弹头机动变轨等。战略弹 道导弹要生存,弹头突防技术必须全面改 进。主要改进措施有增加子弹头数量;分 导技术与末制导技术相结合,研制既能分 导又能机动、命中精度高的新型弹头;控制 发动机工作时间,缩短主动段,减少导弹被 过早发现击毁的机会;寻找新材料,对弹头 进行全面抗核加固,以抗电磁脉冲和核辐 射;探索防激光等定器的方法。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次
参与编辑人数:4位
最近更新时间: 10:10:25
贡献光荣榜导弹怎么才能提高突防能力?_百度知道弹道导弹突防还有什么招数?-牛bb文章网
弹道导弹突防还有什么招数?
所属栏目:
诱饵,又称假目标,是通过有源或无源模拟方法,引诱或欺骗敌方无线电雷达、红外传感器等探测设备的假目标装置,包括角形反射器、敷金属层气球、金属箔条等。由于诱饵的特性与被掩护的真实目标的特性(电磁特性、光热特性、运动特性、形体特性)完全相似或部分相似,因此在导弹突防时,诱饵可干扰敌方反导防御系统对目标的识别、跟踪,从而提高导弹的突防概率。目前,利用诱饵来掩护弹头突防已经成为弹道导弹突防的主要措施之一,各国现役弹道导弹的许多型号都配备了不同数量、不同种类的诱饵。其实,除了释放诱饵外,弹道导弹还可以采用其它反识别技术以及反拦截技术等来寻求穿透敌方的导弹防御系统。反识别技术是指为防御敌方对己方导弹或弹头的探测侦察所采取的对抗技术,主要包括隐身技术、雷达干扰技术和藏身技术等。反拦截技术,是指为防御敌方反导防御系统对己方导弹或弹头的拦截毁伤所采取的对抗技术,主要包括多弹头技术、机动变轨技术、抗核加固技术、抗激光技术、拦截敌方拦截器和速燃火箭技术等。隐身技术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低可探测技术、目标特征信号控制技术,是指通过降低武器系统的特征信号,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和攻击的技术。采用隐身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设法减小导弹或弹头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和红外辐射强度,从而使反导防御系统中的雷达、红外探测设备缩短探测距离,降低探测效果。从导弹突防技术的现状及设想看,用得较多的是雷达隐身技术和红外隐身技术。雷达隐身技术是尽量减小导弹或弹头的RCS,使其不易被敌方雷达探测发现。在减小RCS方面,大致有4种基本方法。一是整形。通过修整导弹或弹头的形状轮廓、边缘与表面,以降低甚至消除产生反射效应的特征。二是涂敷吸波材料。即在导弹或弹头表面和内部涂敷吸波涂层,以吸收、减小被敌方雷达截获的电磁波能量。吸波材料对垂直入射的雷达电磁波具有很好的吸收效果,通常可将雷达信号强度衰减为原来的1.4%左右。据报道,法国M51潜地弹道导弹的再入体在外表涂敷新型吸波涂料后,其雷达反射面积有了大幅度的降低。三是对消。即在导弹或弹头上合理地增加散射体,使其产生的雷达回波与导弹或弹头产生的雷达回波相抵消,从而大幅度衰减导弹或弹头散射电磁波的强度。四是等离子体覆盖。利用等离子体发生器、发生片或放射性同位素在弹头表面形成一层等离子云,使照射到等离子云上的雷达波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改变传播方向,这样返回到雷达接收机的能量就变得很小,从而达到隐身的目的。据报道。采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飞行器被敌方发现的概率可降低99%。红外隐身技术,就是尽可能地降低导弹或弹头的红外特征,使敌方红外探测设备难以发现其踪迹。导弹或弹头的红外特征信号主要包括发动机尾喷管及喷管系统的红外辐射,导弹或弹头表面及其相关设备的红外辐射等。抑制这些红外辐射的措施有:一是发动机及其喷管采用兼顾动力与低辐射要求的外形结构;二是在喷焰中加入吸收剂和冷却剂,快速降低尾焰温度;三是在导弹或弹头表面涂敷红外吸波材料,使用隔热泡沫塑料:四是使用绝热陶瓷制造喷管:五是在弹头外加装降低红外辐射的外罩。分析表明,若将弹头装入一个底部直径1米、高3米的内外壁间注有液态氮冷却剂的双层圆锥体防护罩中,则对利用3-5微米波长探测辐射的红外传感器而言,探测距离将缩短至1米;对10微米波长传感器而言,探测距离也仅有约1千米。很显然,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拦截器都没有拦截目标的机会。雷达干扰技术雷达干扰技术,是指削弱或破坏敌方雷达系统效能所采取的电子干扰技术,即通过对反导防御系统的探测雷达和跟踪制导雷达实施电子对抗,使其效能降低或完全失效而难以发现、识别和跟踪来袭导弹或弹头,从而提高导弹或弹头的突防概率。雷达干扰可分为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等。无源干扰,又称消极干扰,是利用能够反射或吸收电磁波的器材,扰乱和欺骗敌方电子设备的电子干扰,其性质和作用与诱饵类似。有源干扰,又称积极干扰,是利用专用发射装置发射或转发某种形式的电磁波,扰乱或欺骗敌方电子设备。美国在发展“北极星”A2潜地弹道导弹时,曾研制出一个代号为PX-1的突防系统。该系统包括6个再入飞行器诱饵、3团诱饵云及2个电子干扰机。它曾部署在一艘潜艇的弹道导弹上,但由于预期中的苏联反导防御系统没有出现而被拆除。后来在研究“海神”潜地弹道导弹的突防措施时。美国又提出用一个载有7个诱饵或12个“地物干扰块”的设备舱代替一个分导式再入飞行器。不过,考虑到当时苏联反导防御系统威胁十分有限,该设想也未能变为现实。美国1999年《国家情报评估》指出,现成的商用转发器可发射与弹头和诱饵完全相同的信号。安装在弹头和诱饵前锥体上的小型天线接收到反导防御雷达发出的信号后,可通过各种手段将其放大并反射回反导防御雷达。这样反导防御雷达将从诱饵转发器那里接收到与弹头信号完全相同但强度更高的反射信号,从而增加识别和跟踪难度。这种天线,尤其是螺旋形天线可以做得很小,小到直径只有1厘米。换言之,这种技术实现起来并不困难。另外,由于现代芯片技术的运用,连新兴的导弹国家也可部署一种全新的“智能诱饵”,要比简单的转发器诱饵先进,能够有效防止反导防御雷达的识别。藏身技术这既不同于诱饵(假目标),又不同于隐身(降低武器系统的特征信号),而是通过将真弹头包裹起来以达到反识别目的,姑且称之为藏身技术。具体而言,主要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采用金属包裹的气球,将弹头包起来。由于雷达波不能穿透金属薄层,所以当包有弹头的气球与许多空的气球一同释放时,反导防御雷达便无法判定究竟哪只气球里装有弹头。为防止被红外传感器识别,可给每只空气球安装小型加热器来控制气球的温度,使之与弹头放热具有同样的效果。二是采用多层绝热防护罩,即将弹头隐藏在一个由多层绝热材料制成的金属防护罩中。该防护罩可有效地隐藏弹头的热特征,因而无需通过给弹头降温或给防护罩加热的方式来使各防护罩的温度保持一致。并且由于雷达波无法穿透防护罩的金属涂层,因此,当隐藏有弹头的防护罩与大量空防护罩一同释放时,反导防御系统的雷达也将无法判定究竟哪个防护罩中藏有弹头。三是采用大气球。即将弹头置于一个半径5米或更太的金属包裹的气球内,这样当直接碰撞拦截器的杀伤半径比气球半径小许多时,即便该拦截器击中气球也可能无法击中弹头。此法还可通过增大气球半径来进一步降低弹头被击中的概率。多弹头技术多弹头技术,是一枚导弹的弹头母舱能同时或逐次释放多个子弹头的一种突防技术。它通过同时或逐次释放多个子弹头,使敌方反导防御系统处于“饱和”状态,在实施拦截过程中“手忙脚乱”。与单弹头导弹相比,多弹头导弹在攻击敌方目标时,灵活性更强,突防概率更高。按弹头母舱与子弹头有无控制系统,多弹头可分为集束式、分导式和机动式多弹头三种。集束式多弹头的母舱和子弹头均无制导系统,母舱同时释放所有的子弹头。不过,由于子弹头沿大致相同的弹道攻击一个目标并散落在单一弹道落点周围约几千米的范围内,因而易被一枚反导弹导弹全部击毁。苏联的SS-9Ⅳ导弹和美国的“北极星”A3潜地弹道导弹均配备集束式多弹头。分导式多弹头借助母舱末助推控制系统,分别释放子弹头去攻击同一个目标或各自不同的目标。其子弹头分布范围也较大,如美国“海神”C3潜地弹道导弹子弹头的纵向分导距离一般为480-640千米,横向分导距离约为纵向分导距离的一半。但分导式多弹头的子弹头从母舱中被释放后,由于没有控制系统,只能沿着预定的弹道作惯性飞行,这就给反导防御系统提供了预测弹道、规划拦截点的条件。美俄现役的潜地弹道导弹均携带分导式多弹头。机动式多弹头不仅具有分导能力。而且每个子弹头都带有控制系统,可以作机动飞行来躲避反导防御系统的拦截。也正是由于子弹头可作机动飞行,其弹道也无法被预测,故而具有很强的突防能力。机动变轨技术机动变轨技术是导弹在飞行中可随时改变其弹道,以躲避敌方反导防御系统拦截的一种突防技术,通常分为全弹道变轨和弹道末段变轨两种。全弹道变轨主要采取低弹道、高弹道、滑翔弹道、波状弹道飞行和部分轨道轰炸技术等。低弹道是弹道的最大高度比正常弹道低的弹道,高弹道是弹道的最大高度比正常弹道高。采用低弹道或高弹道飞行虽可缩短反导防御系统的拦截时间。但由于高弹道的弹道形状陡峭,弹道爬升很快,故而在能量一定的条件下射程较小;同样,低弹道的飞行轨迹压得比较低,且很快落地,因而射程也较小。采用滑翔弹道机动飞行时,导弹弹头在与弹体分离后,先进入高弹道,再作低空滑翔,最后俯冲目标,敌方很难拦截。采用波状机动弹道时,由于导弹弹道飘忽不定,使得反导防御系统无法预测导弹的运动轨迹。因而突防概率也较高。采用部分轨道轰炸技术的导弹,也就是所谓的“轨道弹道导弹”。可以被认为是具有卫星与弹道导弹两者主要特点的一种组合式导弹,即“能进入卫星轨道运行的弹道导弹”。轨道弹道导弹之所以具有较强的突防能力,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其可以在同一发射场,从相反的方向突击同一个目标。正如俄罗斯安全、国防和秩序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维克托?叶辛上将所言:“这种弹道导弹能够绕过美国反导防御系统基地,通过南极到达美国本土。”因为从美国南部“后门”实施攻击,可以避开美国主要用于对由北方、东方向美国本土和加拿大南部实施攻击的洲际弹道导弹提供早期预警的北方弹道导弹预警系统。达成有效突防。二是轨道弹道导弹的轨道与低轨道卫星相似。其作为武器使用的征候不是特别明显。退一步讲,即使知道是轨道弹道导弹发射升空,也难以根据其弹道预测可能打击的目标。而待到弹头制动再入大气层时,留给对方导弹防御系统的时间却极其有限,从而增加了防御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苏联的SS-9Ⅲ导弹和于1962年9月开始研制的SS-10环球弹道导弹(因未达到飞行试验要求而于1964年停止发展)都可称为轨道弹道导弹。据报道,俄罗斯的“白杨”M采用了全弹道变轨技术,在主动段就能进行机动飞行,再入段中能在以飞行弹道为圆心的5千米范围内实施侧向机动,从而大大提高了突防能力。末段变轨是当弹头再入大气层时,先沿预定弹道飞行。造成攻击某一目标的假象,而后改沿另一弹道进入拟攻击目标区。由于弹头从变轨终点飞抵目标的时间很短。敌方的反导防御系统根本来不及反应。英国曾为其从美国购入的“北极星”潜地弹道导弹研制了一个名为“雪瓦莱因”的复杂反制装置,该反制装置采用一个机动舱来取代3枚“北极星”集束式多弹头中的1枚,但携带4枚比真弹头轻的假弹头。“据报道(‘北极星’导弹的)再入飞行器可在再入段实施预先计划好的机动动作。4枚假弹头还配有小型液体火箭发动机,以在再入段消除大气阻力对不同重量物体造成的影响。”抗核加固技术抗核加固技术是为抵御敌方拦截武器核爆炸效应对导弹或弹头系统的毁伤破坏而采取的一种防护技术。核爆炸对导弹或弹头的破坏效应主要有两类:一是力学效应,主要是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x射线使导弹或弹头结构层遭到破坏或变形;二是核电子学效应,主要是核爆炸产生的丙种射线、中子流和电磁脉冲造成导弹或弹头的电子器材和设备瞬时或永久性失效。导弹抗核加固技术就是通过结构加固、核辐射效应加固和电磁脉冲加固等技术措施,来抵御核爆炸的力学效应与核电子学效应对导弹或弹头造成的破坏。其主要技术途径有:采用多层壳体结构或加防护罩,提高导弹或弹头的结构强度,防止壳体断裂、烧毁;采用电子元器件加固,整体屏蔽,正确接地,设置滤波、限幅、补偿和冗余电路等,提高电子系统和线路在核环境下的工作能力。抗激光技术抗激光技术是为抵御激光武器对导弹或弹头的拦截毁伤所采用的技术,主要包括:在导弹或弹头壳体外表面涂敷反激光涂料,以吸收或反射激光能量;在助推器上增设保护罩,在推进剂中加入不同的添加剂,使导弹尾焰亮度发生变化或使尾焰呈不稳定状态:旋转导弹或弹头,使激光无法聚焦在同一部位等。导弹进行自旋,可对付热杀伤激光器,迫使连续波激光留靶时间至少增加3.14倍。这是由于导弹自旋,使激光能量分散到导弹表面各处的缘故。不过,此法仅对连续波激光有效,对脉冲式激光则失去作用。携带拦截器击毁敌方拦截器拦截敌方拦截器是指进攻导弹携带1枚或数枚直接碰撞拦截器,待飞出大气层后,导弹释放拦截器并使其与弹头同速伴飞。当发现敌方拦截器时,己方拦截器迅速出击,与敌方拦截器直接碰撞而“同归于尽”,从而保护弹头实施突防。不过,在通常情况下,反导防御系统在确定了要拦截的目标后,会在预定拦截空域准备1枚或多枚拦截器,以便一旦拦截失败,还可继续跟踪目标并发射新的拦截器。因此,为了有效突防,进攻导弹最好携带多枚拦截器。速燃火箭技术速燃火箭技术是在导弹上采用速燃推进剂发动机以加快导弹助推段飞行速度的一项技术。众所周知,洲际弹道导弹通常采用2-3级发动机,发动机工作时间约为3-6分钟。美国三级固体导弹“民兵”3的助推时间约为3分钟,俄罗斯SS-18导弹采用可贮液体火箭发动机,助推时间约为6分钟。在这样长的时间内,反导防御系统完全可能采取行动,实现助推段的拦截。而采用速燃火箭技术,可将洲际导弹的助推时间控制在1分钟之内,发动机关机点高度控制在80~100千米之内。很显然,从预警卫星发现导弹发射,到实施目标跟踪、定位,再到调动武器进行瞄准、摧毁,目前情况下在1分钟之内是不可能完成的。再者,助推段终了时导弹仍处在大气层内,而大气层对x射线激光和中性粒子束有显著的衰减作用,两者都使激光和粒子束武器对助推段导弹的拦截效能大大降低。鉴于此,美国战略防御倡议组织在1985年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中承认,最难对付的反抗措施是速燃助推器。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述除释放诱饵外的突防技术,有些已经应用于导弹的突防设计中,有些则纯粹是“纸上谈兵”,且仅仅是就弹道导弹本身而言的。但即使如此,世界现役的反导防御系统哪怕是对付最原始的洲际弹道导弹,也无十足的把握。美国在今年4月初朝鲜卫星或导弹发射决心已定的情况下突然改变态度,放弃拦截准备;日本虽“箭在弦上”,但在探知朝鲜已实施发射后却“引而不发”。除了复杂的国际政治、外交因素外,美日对自身拥有的反导防御系统信心不足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更何况,弹道导弹突防还可借助体系对抗技术,即综合运用各种武器装备,对敌卫星、雷达设施实施攻击、破坏和干扰,使导弹防御系统的预警、探测、识别、指挥、通信、拦截“链条”断裂或在一定时间内瘫痪,从而为进攻导弹突防打开“缺口”。再者,尽管人们相信苏联曾实施过大规模的弹道导弹防御反制措施开发计划,但关于该计划细节的公开情况丝毫也不知道。换言之,有关弹道导弹突防技术乃核心机密,任何国家都不会轻易外泄,以上所述或许只及皮毛且难免挂一漏万。总之,在弹道导弹攻防对抗中,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剑与盾永远存在竞赛,而剑总是会获胜”之言虽未经科学论证,却也绝非无理之言。编辑 李海峰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风 21中程弹道导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