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井冈山电视剧下载中为何没有陈毅安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F1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61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重访井冈山 再尝红军饭
------------------------------------------
  “相同的布景、相同的摆位、相同的轨迹,我试图通过模仿大师的动作来感受他当时的想法。”一位导演在谈起一部向大师致敬的片子时,如是说。日下午3点30分,我坐上了由上海飞往南昌的班机。  自从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抵达井冈山茨坪一直到1934年10月开始长征的7年间,革命的烽火点燃了这一片的农村、县城,毛泽东把他在湖南农村的经验带到了这里,并逐渐成熟起来。从一个革命青年到一个革命领袖,这段路程对他本人,乃至对整个中国革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红色足迹 江西  ■记者手记  感受历程  江西地图上一个U型的红色箭头,中国革命走过了7年的道路。站在一段历史的终点,我们所能感慨的并不仅仅是伟大,伟大背后的努力和艰辛更能够学习。探寻这段历史,还不如说是试图感受这段历程来得更为恰当。  宁冈、茨坪、泰和、赣州、于都、瑞金……这一系列的地名在中国广阔的地图上实在平凡,即使是今天,它们也没有因为革命家的足迹而变得特别耀目。特别的是人,是人在土地上留下印迹,是人改变了一个地方。瑞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苏维埃政府、井冈山肃穆的红军医院,这些让人肃然起敬的建筑物背后,既有当年的史诗,更有当今的关注。在旧址被烧毁、被岁月朽蚀之后,当地政府纷纷把它按原貌修建起来。无他,“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每个地方都能追溯出英雄,但他们的作为并不是为了荣耀或者纪念。风物长宜放眼量,每个时代都需要杰出的领袖,更需要优秀的人民。历史的光辉所能照亮的距离是有限的,让这个时代发出自己的光芒比仅仅瞻仰更有意义。  脚下的井冈  “井冈山站”离井冈山还要两小时  京九线上有一站,站名就叫井冈山,可是下了火车才知道,这里不是井冈山。在南昌买的地图已经告诉过我,三湾改编之后上的井冈山离这里起码还有“5厘米”。  这个地方其实是泰和县城,江西西部一个交通枢纽。进井冈山只有两条路,从泰和走是一条。除了交通之外,泰和是附近地区一个重要物资供应地,井冈山的菜都是从这里买过去的。蜿蜒的319国道盘山而行,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走的也是同样的路,在战时可就没那么好走了。  作为一个军事家,毛泽东一眼就看中了这里的战略意义:四面环山,易守难攻。也难怪1929年井冈山失守后,他会那么气愤。在王太岳、周继强主编的《共和国将帅和他们的夫人》中写到这样一段:“毛泽东讲了井冈山根据地的重要性,彭德怀如何不应该把它丢掉。他越说越激愤,抬起的右手猛地砸在桌子上,同时骂了一句‘娘的’。”  眼里的井冈  茨坪只有人民广场大  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从火车站到井冈山大多是山路。车开了半个多小时之后路开始盘旋,耳膜也渐渐感到了气压的变化。司机告诉我井冈山市内海拔800米。沿路可以看到牛悠然地甩着尾巴,大大咧咧地走在公路上。偶尔也有人赶着山羊,褐色的、黑色的,和印象中的白色有很大差异。车进山后,随着高度的提升,路边的景色也在车窗外拉开了层次,左边紧靠着石山,右边则抬头低头都是一片葱茏。12月的井冈山,绿黄红组合。  1个小时45分钟后,茨坪到了,这里是井冈山市政府和烈士陵园的所在地。也是当年红军修养生息的所在。弹丸之地,小巧得让人赞叹,和上海的人民广场差不多大,30分钟就能走一圈,四面环山。马路对这个小地方而言,显得极宽,4车道,两边的水杉有年头了,两个人合抱没什么问题。市政府、电影院造型古朴,一望便知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彩色的砖,祥云一般的屋角,在这小小的山城中有一种肃穆的感觉。我原以为这些就是30年代的遗留物,可一位73岁的老婆婆给我纠正了一下:房子和道路是60年代修的,人工湖和体育场是80年代修的。  嘴里的井冈  红米饭南瓜汤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不管是否革命都要吃饭。当年有一首革命歌曲是这样唱的:“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喽嘿喽嘿,挖野菜那个也当粮。”流传开了之后,井冈山的小饭店就把大大的“红米饭南瓜汤”写在外面吸引顾客。  没菜吃,红军就上山挖野菜吃,现在的“红军菜”是小饭店的主推产品。红军菜就像紫角叶和鱼腥草的混合体,汁是紫色的,外形偏近于紫角叶一点,大大的叶子,但是不喜欢鱼腥草的人肯定也不会喜欢它的味道。叶子和蒜头一起炒,当年的红军吃的时候就没这么好待遇了。  红军菜8元,笋干腊肉15元,一顿饭吃了26元,据说旺季更贵一些。大大的一碗米粉3元钱,我吃得很撑,满头大汗是免不了的,因为老板娘忘了问我是不是吃辣,就按自己的口味做了。  老板娘是建国那年出生的,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那时候的热闹劲儿她还记得。茨坪仅有的四条街人山人海,毛泽东诗兴大发,写下了《念奴娇?井冈山》和《水调歌头?井冈山》。“当时正是春天,满山苍翠,主席大手一挥,井冈山旧貌换新颜。”  毛泽东在这里的时候据说吃过石鸡,不过那也只是贺子珍单独给他老人家开的“小灶”。石鸡是田鸡的兄弟,那可是传说中的美味,不过即便是毛泽东,他在井冈山的大部分时间吃的也只是红米饭南瓜汤。  路上的瑞金  长征从这里开始  从井冈山到瑞金只有一条路,中间路过赣州,319国道和323国道在山路中蜿蜒,连接起江西和福建。在从井冈山去瑞金的路上,有两个地方同样被载入史册:云石山和于都。  云石山有个“长征第一”的名号,此去两万五千里,穷山恶水自然不会少。于都现在还是个小镇,镇中央是个广场,有着火焰一样的雕塑。广场叫做红军长征广场,对面的酒店也叫做长征饭店。熟悉那段历史的人知道,1934年重阳,长征的头几步就在这里迈开。雕塑很自然地让人想起毛泽东说过的那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他而言,在经历排挤和失败之后,长征并非“败走”,而恰恰是一次“进军”。  “长征第一渡”,宽40米,长450米,两头都有大大的红门。在红军渡河的时候,河上没有一座桥,是于都人民搭浮桥、摆渡船,把红军送上了漫漫征程。这座桥修于2001年,连接起长征广场和工业园。五阳桥的名字并没有因为长征而响亮,新时代的富强更需要实干而不仅仅是历史。  瑞金市中心有一个中国广场,上面竖着两块大牌子,一块写着“解放思想弘扬传统走瑞金发展新道路”,另一块写着“努力把瑞金建设成赣闽边际区域经济中心”。  瑞金给人的感觉很热闹,和井冈山的安静秀气不同,开放的地理环境给了它不同的性格。交通便利,位于江西和福建的交界,南来北往的生意人也为瑞金注入了活力。  【难忘井冈】  井冈山里打游击  提起井冈山,必然要提起敌后武装根据地,说起敌后武装根据地,自然少不了要说游击战。在山沟沟里和蒋匪军捉迷藏,出其不意打个大胜仗。不过这招也不是毛泽东的发明,是在战争实践中得出的智慧结晶。  井冈山曾是土匪出没之处、绿林栖身之地。1921年12月,驻湖南的粤军连长朱孔阳因不满上司克扣军饷,曾率部进入到井冈山做起了“山大王”。他有一句对付围剿的名言:“不需能打仗,只要会打圈。”寥寥数语,蕴藏着极其朴素的游击战术道理。  井冈山根据地初创时期,为了战胜强敌,扩大并巩固革命根据地,红军迫切需要制定一套适应对敌作战的战略战术。为此,兼收并蓄的毛泽东注意从过去井冈山绿林武装的游击战术中吸取营养,学习优长,为我所用。  1928年5月,朱毛两军会师后第一次攻克永新县城。几天后,毛泽东召开干部会议,会上他广引古今中外战例,结合红军这次战法,再次谈到了战术问题,并首次正式提出了“十六字诀”,他说:“白军强大,红军弱小,我们以弱斗强,只能采用游击战术。什么叫游击战术?简单说,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从此,“十六字诀”成为红军克敌制胜的法宝,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黄洋界上把词填  黄洋界是井冈山上的制高点,扼守上山的唯一通道,鸟瞰进山的线路。只要不是雾天,山下一目了然。湿气大的早晨,在这里可以看见连天的云海,“黄洋界”之名便是取自于“汪洋”云海。  黄洋界山顶的纪念碑上,一面是朱德题的“黄洋界”,还有一面就是毛泽东那首《西江月?井冈山》。  脍炙人口的“黄洋界上炮声隆”便是出自于此。  1928年8月下旬,湘赣两省军阀乘红军主力欲归未归之际,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军事“围剿”,敌人的突破口选在井冈山的黄洋界。当时,毛泽东不在山上,留守部队执行毛泽东的指示,与前来“围剿”的敌人展开了激烈战斗……在这次井冈山保卫战中,我红军第三十一团一营官兵将南昌起义时用过的一门迫击炮和仅有的三发炮弹抬上山打击进攻之敌。  20多天后,毛泽东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回到井冈山,当他听了陈毅安营长的汇报后,十分高兴,当夜便填词一首: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记忆中的革命  从井冈山到瑞金,一路上有着许多革命旧址,光毛泽东的旧居就不下3处。革命旧址大多是后来重建的。游击战让老蒋恼火得很,山沟沟里红军的影子都找不着,放火烧山是他们唯一的办法,到一处烧一处,所以旧址留下最多的是水井和两片没倒的墙。  红井  “喝水不忘挖井人”,红井如今被保护得很好。除了碑之外,还有一个挑水的桶和喝水的瓢。瓢上系着红绳子,水还是很清澈。沙洲坝是一个干旱缺水的村庄,1933年9月的一天,毛泽东带领几个红军战士在村前几十米的地方进行了水源的勘探,并破土动工。群众见毛主席亲自在开挖水井,也纷纷带着工具一起动手,在挖到5米深的地方,一股泉水喷涌而起,井终于挖好了,并用卵石砌成。此后,其它沙洲坝村的村民也纷纷开挖水井,村民们的吃水问题终于解决了。  朱毛小道  在黄洋界哨所,有一条又陡又窄的小道,竖着一块路牌―――“朱毛小道”。我走了一段就心跳加速了,但还看不到终点。羊肠小道有着怎样的典故?原来井冈山缺粮,战士们下山挑粮的时候,毛泽东也身先士卒,挑着粮食走几十里山路,保证了军需。  杨家私宅  瑞金,沙洲坝。一片黄色的老宅,它们曾经是杨家私宅。如果它们一直是杨家私宅的话,现在已是黄土。一群人的到来改变了这些房子的命运,使得它们屹立到今天,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31年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这里运作起来。  毛泽东的房间就在教育部的左边,门口有一棵老树,挂着口钟。书房里,摆放着《群众心理学》这样的著作。  除了这些旧址之外,还有许多典故:他们曾在老榭树下休息,他们曾手把手地教老百姓写字……这一幕幕在影视作品中频频重现,井冈山和瑞金是根。历史以各种形式存在,它们不会走。
作者:特派记者俞添摄影报道
上一篇:下一篇:
本站点所有内容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及建立镜像
制作:解放日报网络部,联系电话:(11转网络部 传真: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陈毅安在井冈山的日子
2010年第12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陈毅安,又名陈斌,湖南省湘阴县界头铺人,1905年1月出生。出生后不久过继给二伯母。从小随伯母从事砍柴、种菜等家务劳动。1920年考入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在校期间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2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6月毕业后,受党组织的派遣,到汉阳兵工厂从事工人运动。1925年底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后参加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1927年9月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随部到井冈山,跟随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国论文网 /1/view-313095.htm     来到井冈山      1926年10月陈毅安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教导师师部,不久任第三团第三营第七连党代表,驻守韶关北门外广州会馆。1927年6月第三团进驻武昌城,担任武昌国民政府警卫任务,第三团也随着改名为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为卢德铭。陈毅安在警卫团里担任辎重队队长兼供给主任,总管全团的后勤工作,如武器弹药、运输、筹款、吃饭、穿衣等等。1927年7月蒋介石叛变革命,7月底武汉周边已集结了大量的反动军队。警卫团秘密召开了党员大会,作出了紧急向南昌方面靠拢,参加南昌起义的决定。8月2日傍晚,全团12个连队乘大轮船沿江东下。船行至大冶,部队接到消息,张发奎已经在九江布下口袋,等待警卫团前来就范。卢德铭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改变计划,决定弃船改走陆地。警卫团离开武宁进驻奉新县城时,得知南昌起义已经爆发,部队已经南下广东,追赶不上,警卫团于是进驻修水休整。此时,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来到湘东,组织秋收起义。警卫团被编为秋收起义军第一团。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当日,陈毅安随第一团进攻长寿街,失利。9月19日部队到达湖南省浏阳文家市,前委会议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作出了向罗霄山脉中段转移的决策。到达江西萍乡市芦溪时,遭江西敌军朱培德的伏击,团长卢德铭牺牲,部队缺失过半。前委将受挫的连队重新组成新连队,调任陈毅安为连长。三湾改编后,陈毅安升任为第一营副营长。10月7日,工农革命军兵分两路进驻茅坪,并在茅坪安了家,随后工农革命军开始了以宁冈(现井冈山)为大本营,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在井冈山的日子      陈毅安在跟随以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做了大量的工作。   ――兼管部队的后勤工作。1927年冬,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的中心区域茨坪,决定在茨坪建立后方机关。毛泽东考虑陈毅安在汉阳兵工厂搞过工人运动,在黄埔军校经理科学习过,担任过警卫团的辎重队长,有丰富的后勤管理经验,是个难得的管理人才,于是决定让他兼管兵工厂、被服厂、军火库和战地医院的筹建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先后在茨坪等处,建立了自己的战地医院、被服厂、军械修理厂。   ――负责检查部队的纪律。井冈山斗争时期,经常靠打土豪筹款子,以解决部队的给养问题。在根据地的初创时期,由于士兵的来源复杂,部队中经常有个别人违犯纪律和侵犯群众的利益。毛泽东得知这些情况之后,成立了一个检查组,陈毅安为组长,专门检查部队违反群众利益的行为,向遭受损失的群众道歉,并进行赔偿,对违反纪律的官兵予以教育批评。陈毅安一方面要求部队以排、班为单位检查登记违反群众利益需要赔偿的农户有多少;同时又派出政工干部深入农村进行调查了解。做到该赔的赔了,该道歉的道歉了,该批评的批评了,该处分的处分了,结果群众很满意,既挽回了部队的不良影响,又提高了广大官兵的思想素质。   ――参与建立遂川县工农兵政府。井冈山的冬天异常寒冷,可工农革命军却穿着单衣。为解决部队的冬衣和拓宽红色割据的区域,毛泽东根据遂川守敌力量比较薄弱的情况,决定攻打遂川。1927年12月底,陈毅安率领第一营及另一个营跟随毛泽东离开井冈山,向遂川县城挺进,守城的敌军闻风而逃。日,工农革命军占领遂川县城,24日建立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由于敌人战前的造谣和诬蔑,不少市民受到蒙蔽,不了解工农革命军的性质,误以为工农革命军就是旧军队的匪军。我军进城后,城内一片冷清,不少店铺关门。陈毅安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以班、排为单位组成宣传队,刷写标语,挨家挨户宣传革命道理,宣传党的主张,发动群众。在陈毅安的具体组织实施下,城镇、乡村纷纷建立起了暴动队、赤卫队、协会,为工农兵政府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参与攻打新城战斗。1928年2月,正当工农革命军主力在遂川发动群众之际,江西敌人朱培德下令驻吉安的杨如轩第二十七师向万安和宁冈新城进攻,向我根据地进犯,战情紧急。为保卫根据地,毛泽东指示陈毅安避开敌人优势兵力,带第一营从遂川回到井冈山,参加宁冈新城的战斗,负责东门,担任主攻任务。在第三营、教导队及袁文才所部的配合下,陈毅安指挥战士揭开一间民房的屋顶,架上机关枪居高临下向敌人扫射。同时几十个战士身披沾湿了的棉絮,夹着干草、煤油,涌向东门,点着火,把城门烧穿,为我军大队人马从东门杀入扫除障碍。东门一破,城内守敌乱作一团,继尔,南门、北门也相继攻破。新城一战,击毙、击伤敌人300余人,生俘100多人,活捉敌县长张开阳,这一战成为根据地创建以来的第一次大胜仗。   1928年2月底,陈毅安升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副团长兼任第一营营长。5月朱毛会师,红四军成立后,他被任命为第三十一团副团长兼第一营营长。   ――参与攻打高陇圩谭延 的警备队   1928年5月中旬,毛泽东作出了攻打茶陵高陇圩的决定。高陇是江西、湖南两省的重要通道,在军事上有其重要的地位,是兵家必争之地。毛泽东决定攻打此地主要有三点考虑:一是高陇圩是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谭延 的老家。打下高陇,等于打了蒋介石一个耳光,在全国势必造成较大的政治影响。二是打一打高陇,也好让江西军阀杨如轩知道,工农革命军准备向湖南进军,以减少江西反动势力对工农革命军的压力。三是为了到高陇收集敌人的书报,以便分析形势,判断敌情,把握革命的前进方向。5月16日,营长员一民、党代表毛泽覃、副营长陈毅安带领三十一团一营奔袭高陇,击溃湘敌1个团。高陇圩的战斗十分激烈,一营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员一民中弹牺牲,伤亡几十人。员一民牺牲后,陈毅安代理营长。   ――“没接到朱德,接到个肖克”。朱德和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在举行了湘南暴动后,于1928年3月底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转移。得到朱德正向井冈山靠拢的消息后,毛泽东率部离开桂东沙田一路南行,为其掩护,4月8日在占领汝城县之后,决定让大家在龙溪洞休整一两天。期间,派出一营副营长陈毅安率一个连的兵力,南出龙溪四面搜索朱德所部。但部队出发后,没走多远,便遇到了肖克率领的独立营。当时双方谁也不认识谁,但看到都打着红旗,就像见到亲兄弟一样,异常亲切。肖克过来一问才知道这是毛泽东的红军,作为湘南暴动部队中最先与井冈山部队会合的队伍,肖克兴奋异常。随后,陈毅安引领肖克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听了肖克的汇报后,对宜章独立营的艰苦奋斗非常赞赏,并高兴地说:“好哇,没接到朱德,接到个肖克”。    ――“望月亭”上指挥新七溪岭战斗。1928年6月,蒋介石命令赣敌杨池生、杨如轩(被红军戏称为江西的“两只羊”)率领五个团,从吉安进攻永新,向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进剿。与此同时,湘敌吴尚第八军的第二师也由平江调防攸县,加强对湘赣边界红军的防堵。根据敌情,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决定,对战斗力较强的湘敌取守势,对战斗力较弱的赣敌取攻势,以小部分力量钳制湘敌,集中力量在永新的新、老七溪岭一带歼灭江西的进犯之敌。陈毅安率领第三十一团第一营和二十九团一起迎击由新七溪岭的进攻之敌。陈毅安把营指挥所设在新七溪岭的“望月亭”,挖好工事,严阵以待。6月23日,当他发现敌军第二十一团从山下向营指挥所两侧进攻时,便命令机炮连轰击山下敌人,同时命令两个排埋伏在营指挥所两侧伏击敌人,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在这次战斗中,班长马奕夫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的机枪口,壮烈牺牲。同时红二十八团在老七溪岭也夺取了敌的制高点,乘胜直抄龙源口。陈毅安率领三十一团一营、胡少海率领二十九团立即向敌人出击,同二十八团(团长王尔琢)夹击敌人,敌人腹背受敌,全线崩溃,我军取得了龙源口大捷。
  ――参与指挥黄洋界保卫战。1928年“八月失败”的消息传到井冈山后,毛泽东率领三十一团第三营去桂东迎接红军大队,陈毅安的第一营则负责坚守井冈山。湘赣敌军乘我红军大队在湘南欲归未归之际,通电合谋,向井冈山发动了第二次“会剿”。8月29日,三十一团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和一营营长陈毅安在大井讨论具体的作战方案,决定主力放在黄洋界哨口,三十二团二营把守八面山、双马石、桐木岭、朱砂冲四大哨口,三十二团一营在山下骚扰敌军后方,发动群众协同作战。会后,朱云卿、何挺颖、陈毅安三位前线指挥官,来到黄洋界和战士们忙着对工事整理加固。8月31日一大早,湘敌吴尚3个团从宁冈源头村向黄洋界发动了进攻。敌人虽多,但由于地理位置所限,以及许多敌军被广大军民埋下的竹钉扎伤所致,敌军队伍无法大规模快速进攻,只能小股力量缓步前进。战斗打响后,我军的步枪子弹、鸟铳、石头、滚木一起向敌人倾泻,激战一上午,共击退敌人四次进攻。下午4时,刘型向陈毅安报告说:“修械所还有一门迫击炮。”陈毅安立即让谭政传达命令,通知茨坪修械所和第28团迫击炮连司务长刘显宜火速把正在修理的一门迫击炮送到阵地上来。炮弹扛到阵地后,接着向敌人发了三发,但前两发都是哑炮,唯独第三发炮弹正中吴尚设在源头村廖家祠堂的指挥所。顿时,黄洋界上红军摇旗呐喊,欢声雷动。敌人听到炮响,又看见附近出现红军,误以为是红军主力打回来了,吓得仓惶向酃县退去。赣敌王均所部的一团在茅坪附近听到炮声,又听说湘敌移师酃县,也匆匆后撤,退回永新了。毛泽东在率领红四军主力回井冈山途中,闻此捷报,在马背上吟就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著名的诗篇,赞扬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离开井冈山      1928年12月赣军再犯井冈山,红四军与其作战三天三夜,给敌人以重大杀伤。敌军溃散时,陈毅安率领第一营追击至永新北岸的烟江,与赣军的增援部队相遇,发生激战。当他冲过一开阔地带时,不幸小腿中弹,送到小井医院治疗。当时一同住院的还有张子清、陈伯钧等红军将领。井冈山斗争时期,战斗环境异常恶劣,生活异常艰苦,但陈毅安的心情是愉快的。他在给李志强的信中写到:“我们天天行军打仗,钱也没有,衣也没有,但精神非常愉快,较之以前过优美生活时代好多了,因为是自由的,绝不受任何人的压迫;同志们之间亦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后来的共和国大将谭政回忆,陈毅安经常带领部队唱歌,是一名歌手,歌唱得非常动人,饱含激情,把人们引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来,战友们非常喜欢听他唱歌。在小井医院期间,他们虽然身体痛苦,但精神很好,经常是谈笑风生,聊自己的身世、经历、理想。陈伯钧还开陈毅安的玩笑,说他“一子挑两房,可以讨两个老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红五军留守井冈山。由于陈毅安伤未愈,行走不便,遂留在红五军工作,任副参谋长。红四军走后,围攻井冈山的国民党军增至21个团。形势愈发严重。红五军决定先将伤员撤走,然后突围。由于陈毅安腿伤未愈,不能适应战斗生活,组织决定他回家养伤。临走时,彭德怀把自己的枣红色大马送给他,并送他出去。陈毅安离开井冈山后,由于伤口恶化,在客栈休息一段时间后,于3月初才回到家乡。在家乡与当地组织联系上后,他一边养伤,一边与地方负责人商讨党的工作。同年10月底,身体康复后,同李志强结婚。1930年7月,彭德怀派联络员通知陈毅安归队,参加攻打长沙之战。归队后,陈毅安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7月底部队攻下了长沙,俘虏敌人4000余人。8月初,国民党调集重兵,向长沙发起反扑,7日拂晓,陈毅安在指挥部队转移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5岁。1951年3月,毛泽东亲自签发全国前十名革命烈士的荣誉证书,陈毅安名列第九,所以人们又习惯把他尊称为“共和国第九烈士”。彭德怀为寄托对陈毅安烈士的哀悼之情,写下了“生为人民生的伟大,死于革命死的光荣”的题词。   陈毅安牺牲后,遗体随军撤至浏阳县的永安市,安葬在附近的荒山中。1978年,党中央决定在井冈山修建烈士陵园,陈毅安的忠骨便由永安市迁往陵园。宋任穷为墓碑撰文:“卓越的红军将领,不朽的人民功臣”。□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大家都在看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为:井冈山时期,陈毅安曾经身经百战,决定井冈山生死存亡的黄洋界保卫战就是由他指挥的。在那场战役中,陈毅安率领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战胜了十倍于自己的敌人,保卫了井冈山大本营。1929年陈毅安牺牲,年仅25岁。当年跟随毛泽东来到井冈山的有很多陈毅安这样的年轻人,他们满怀理想来到井冈山,在极其艰苦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中很多人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CCTV-新闻 特别节目 )
 大家都喜欢
 最受关注的热门栏目
视频集介绍
国家/地区:
视频简介:没有偏向就没有嫡系
嫡系在家族里指正支嫡长系血脉,在门派中指正宗亲授门生弟子,在政治集团里指首脑人物直接控制的派系。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而言,社会中的人总有亲疏。因为在一起共过患难,感情上深一些,处理事上照顾一点,久之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和利益共同体。一.蒋介石的嫡系。国民政府内政治军事中的派系很多。蒋介石的苏浙系和黄埔军校系是公认的蒋介石嫡系。还有冯玉祥的西北系、李宗仁的桂系、阎锡山的阎系、广东的粤系以及党内的“CC”系、胡汉民的“西山会议派”等等。蒋介石军旅出身,虽曾追随孙中山,政治上却无法与廖仲凯、汪精卫、胡汉民、林森、谭延闿等人相比。他的上位主要是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和北伐中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从而在军阀混战时期靠军事力量逐步建立主导地位。1928年9月﹐在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上,蒋介石以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成为国民政府的一把手。此后虽然几次下野,却始终掌控局势。1943年9月﹐蒋介石再次被推选为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大元帅﹐并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长、国民党总裁,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国民党军是一个庞杂的军事集团,主要部队都是从军阀部队演变过来。北伐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军形成九大派系,分别是:中央系、西北军系、晋阎系、桂系、东北军系、粤系、川系、滇系、黔系。蒋介石的中央军系也分嫡系、半嫡系、旁系。嫡系以黄埔系为骨干,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为中心。半嫡系和旁系指原军阀部队收编后由黄埔系军官指挥,逐渐成为蒋介石的嫡系。1928年国民党军整编时,主要是蒋介石的第一集团军、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阎锡山的第三集团军、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共有步兵约八十个师、五十余个混成旅等约一百六十余万人。这支军事力量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军事基础。国民革命军第1军源自黄埔军校教导团,1925年编为第一军,由蒋介石任军长。由第一军出来的著名将领包括何应钦(上将军政部长)、王柏龄(上将国民党中央执委)、钱大钧(上将上海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王懋功(中将战区副司令长官)、刘峙(上将战区司令)、张贞(上将剿共司令)、顾祝同(上将参谋总长)、薛岳(上将战区司令)、胡宗南(上将战区司令)、卫立煌(上将战区司令)、陈诚(上将战区司令)、蒋鼎文(上将战区司令)、黄杰(上将省主席)、郑洞国(中将兵团司令)、陈继承(中将战区副司令)、李玉堂(中将绥靖区司令)、李仙州(中将绥靖获副司令)、陶峙岳(上将西北长官公署副长官)、罗列(上将陆军总司令)、汤恩伯(上将战区司令)等。蒋介石三大军事集团(陈诚、胡宗南、汤恩伯)均出自第一军。第一军号称“天下第一军”,是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蒋介石的统治主要靠党和政府内的“皇亲国戚”,包括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陈果夫、孙科等和军内的嫡系。二.毛泽东的嫡系。长期以来,对共产党的派系有许多说法。留苏派和留法派,白区党和红区党。有井冈山派、陕北派,南昌起义派、秋收起义派、广州起义派。红一、三、四方面军派,八路军三大师派。八路派和新四军派,四大野战军派等等。有派就有代表人物,这个首脑代表着派系的兴衰。毛泽东是最终取得胜利的“皇上”,他属于那一派的首领,或者说那些人是他的嫡系,是个不太明显的问题。(一)毛泽东在共产党内走向顶峰之路。与蒋介石相比,毛泽东的上位也是后来的事。区别在于毛泽东靠的不是军事,而是政治上的正确指导。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成立,时任党的领导人是总书记陈独秀、组织委员张国焘,宣传委员李达。1923年党的第三大上,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局由陈独秀、蔡和森、谭平山、毛泽东、罗章龙五人组成。1925年四大上中央委员会中央局则由陈独秀、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张国焘组成,陈独秀仍任中央总书记。1927年4月的五大上,中央政治局常委由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担任。当年八月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后补委员(此前为中央后补委员)。此时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包括苏兆征、向忠发、瞿秋白、罗亦农、顾顺章、王荷波、李维汉、彭湃、任弼时,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政治局常委,瞿秋白主持中央领导工作。毛泽东进入中央政治局是1931年6月的六届五中全会,此时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包括秦邦宪(博古)、张闻天、周恩来、项英等。毛泽东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是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中央领导工作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毛泽东担任党的一把手是1943年3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3人组成中央书记处,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毛泽东建立最高地位的是1945年4月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以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书记被赋予最终决策权。当时的中央书记处书记包括: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二)“八一南昌起义”仍然沿用国民革命军。“八一南昌起义”(日)、“秋收起义”(日)、“广州起义”(日)时,中共中央主持工作的是瞿秋白,毛泽东时任中央政治局后补委员。“八一南昌起义”由中央政治局后补委员、军事部长周恩来、李立三、中央委员恽代英等领导。参加的包括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叶挺的第11军、贺龙的第20军、朱德第九军军官训练团等共2万余人。这次起义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参加过南昌起义的有国民党20军军长贺龙、第11军副军长兼24师师长叶挺、国民革命军第五方面军总参议、第3军军官教育团团长兼南昌公安局长朱德。国民革命军暂编15军军长(空架子)刘伯承、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教导团特务连文书陈毅、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4军参谋长叶剑英、原黄埔军校政治教官聂荣臻、黄埔四期生,时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第25师73团2营7连连长林彪。其中七人后来是共和国元帅。国民革命军11军24师教导大队班长粟裕,黄埔一期生、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3师6团2营营长陈赓。这两人后来位居大将。黄埔二期学生、时任国民革命第20军政治部主任兼3师师长周逸群(1931年牺牲)。黄埔一期生,时任国民革命军11军25师75团党代表王尔涿,黄埔一期生,时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25师73团团长,起义后任25师师长的周士弟。时任职于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11军,后任新四军副参谋长的周子昆。卢冬生,时任国民革命军20军3师6团2营营部副官卢冬生。时任国民革命军11军25师政治部主任,后总理李鹏的父亲李硕勋。黄埔一期学生,时任南昌公安局局长彭干臣。黄埔一期学生刘畴西、黄埔四期生李鸣珂、李天柱、唐天际、洪水,黄埔五期学生,时任国民革命军11军24师团部副官陶铸。(三)“秋收起义”建立起工农革命军。“秋收起义”由中央政治局后补委员毛泽东领导,参加起义的主力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另一部分是湖南平江和浏阳的农军、鄂南崇阳和通城的部分农民武装、安源煤矿的工人武装等。起义部队不再用国民党番号,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卢德铭(黄埔二期生。牺牲)任总指挥,余洒度(黄埔二期生。1931年终投敌,任为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一军政训处少将处长,因贩卖毒品被蒋介石枪毙)任师长,下辖三个团:第一团团长钟文璋(黄埔二期生。后离开军队潜回长沙家中投蒋介石被授予少将军衔。1930年的蒋冯阎在战中负伤去世)、第二团团长王新亚(北伐军营长,与后来的袁文才、王佐是结拜兄弟,秋收起义后失踪)、第三团团长苏先骏(黄埔四期生。秋收起义失败后不愿上井冈山离队。后担任中共湘鄂赣特委军事部长被国民党逮捕自首叛变,任国民党湖南清乡司令部参议兼铲共法院处长。1930年被俘公审处决)。参加起义部队共约5000人。这支部队在三湾改编后缩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黄埔一期生陈浩,后图谋率副团长韩昌剑、参谋长徐庶、一营营长黄子吉叛变投向国民党方鼎英部被处决,由二营营长张子清代理团长。张子清1930年因伤去世)抵达井冈山茨坪。跟随毛泽东秋收起义后来成名者有罗荣桓(连党代表)、何长工(参谋)、陈士渠(排长)、谭政(秘书)、宋任穷(连党代表)、黄永胜(连长)、张宗逊(连长)、陈伯钧(排长)、赖传珠(党员)、钟期光(党员)、张令彬(班长)、谭冠三(党员)、谭希林(党员)、李贞(女,党员)、王耀南(党员)等。(四)“广州起义”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号。“广州起义”的领导人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后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张太雷(牺牲),参加的部队包括工人赤卫队编成7个联队和两个敢死队(周文雍为总指挥,1928年被捕牺牲)、国民党第4军教导团(叶剑英曾兼任团长)共5000余人。叶挺任总指挥,叶剑英任副总指挥。失败后起义军余部1000余人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师。,领导人有董朗、叶镛、徐向前、袁国平等。参加过广州起义的著名人物包括叶挺、叶剑英、后任红九军军长的何畏、后任工农红军总参谋长的徐光英。红二师师长、肃反中被杀的董朗、时任国民党第四军参谋徐向前、后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黄埔四期生、后红军第四师师长叶镛(后牺牲)等。这次起义端生了两位元帅。(五)由工农革命军到工农红军“八一南昌起义”由于仍然沿用国民革命军番号,虽然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新篇章。由于此次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性质上仍属于国民革命中的党派之争。改变这一状态的是1927年8月20日毛泽东在给中央的信,其中建议:国民党的旗帜不要了,要共产党;不要国民革命军,要工农革命军。毛泽东亲自领导的秋收起义,开始将起义武装统一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起义后,部队打出了底为红色,中央为五角星,星内有镰刀、斧头标志的红旗。标志着共产党武时的建立。秋收起义后的1927年11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中提出:“凡是暴动胜利而有可能组织正式的革命军队的地方,本党应当组织完全与雇佣军队不同的工农革命军”,“新军队的名称定为工农革命军”。此后的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及湘南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组成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参谋长王尔琢,陈毅任政治部主任。红四军下辖两个师,南昌起义部队为第十师。师长朱德(兼),政委(党代表)宛希先。辖28(团长王尔琢,党代表宛希先、何长工)、29(团长胡少海,党代表龚楚)两个团。秋收起义部队为第十一师,师长毛泽东(兼),政委(党代表)何挺颖(1929年牺牲)。辖31(团长张子清、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兼)、32(团长袁文才,副团长王佐,党代表陈东日)、33(团长邓允庭,党代表邝朱权)三个团。不久成立红军十三师,陈毅改任师长,下辖34、35、36三个团。日改称为红军第四军,取消师级番号。日,第四军序列如下:&&& 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副军长兼第三十团团长:彭德怀。副党代表兼第三十团党代表:腾代远。参谋长:袁文才。军委秘书长:曾日三。&&& 第二十八团团长:林彪,团党代表:熊受祺。第三十一团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第三十二团团长王佐,党代表:陈东日军部特务营营长:毕占云。共6000余人。1930年6月红四军编入红一军团, 8月随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序列。红四军历任军长朱德、林彪、王良(黄埔生,1932年牺牲)。历任政委(党代表)毛泽东、罗荣桓、罗瑞卿。之所以称之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因为这些部队大多是南昌起义中的部队,是原国民革命军李济深第四军中的一部分,冠之为工农革命军既明确了军队的隶属关系,又区分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时张发奎的铁军)。显然,共产党部队最早始于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而此后的广州起义开始打出的是工农红军的旗帜,起义失败后并没有再使用。直到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颁发了《军事工作大纲》,明确要求:“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革命武装开始陆续地改称红军。红军改为中国工农红军是1930年5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全国各地的红军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进行整编,组建了一批正规兵团,陆续改称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组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朱德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周恩来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并颁发了《中国工农红军誓词》。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签发的《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称:“中国工农红军即由南昌暴动开始,逐渐在斗争中生长起来”,特批准“以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这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的由来。严格意义上,秋收起义部队称之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不具共产党的性质。秋收起义打出的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属于名符其实的共产党革命武装。广州起义打出的是工农革命军第4师,呼应了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的建立。把南昌起主作为工农红军纪念日,值得商榷。(六)红四军和红一方面军是毛泽东和朱德的嫡系部队。红四军、红一方面军是毛泽东和朱德的起家部队。这里走出了许多高级将领,朱德、陈毅、林彪、彭德怀、罗荣桓、叶剑英、聂荣臻,罗瑞卿、陈赓、黄克诚、粟裕、谭政、肖劲光、徐海东、张云逸、腾代远、谭震林、张鼎丞、陈光、赵尔陆、赖传珠、肖克、何长工、张宗逊、刘亚楼、郭天民、邓华、陈奇涵、杨成武、寻淮洲、黄永胜、陈士渠、张际春、程子华、李井泉、罗炳辉、杨尚昆、杨得志、杨勇、陈锡联等著名将领都出自这支部队。元帅中没有在此任职的只有刘伯承(任中革委参谋长)、徐向前(红四方面军)和贺龙(红二方面军)。大将中没有任职的有许光达(红二方面军)、王树声(红四方面军)。严格意义上讲,毛泽东的嫡系部队只有秋收起义的部队。而这支部队原来的骨干卢德铭、余洒度、王新亚、苏先骏、韩昌剑、徐庶、黄子吉、张子清、何挺颖、朱云卿以及后来加入的袁文才、王佐、陈东日、邓允庭、邝朱权死的死降的降,剩下的基本是当时的连排级干部。因此,毛泽东基本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七)无法厘清的毛泽东嫡系。在共产党历史上,毛泽东正式被确认党的一把手是1943年3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此前无论是政策指引还是军队指挥,他都没有决定权。陈独秀、罗章龙、瞿秋白、张国焘、蔡和森、苏兆征、向忠发、罗亦农、顾顺章、李维汉、彭湃、任弼时、张闻天、秦邦宪(博古)、王明、周恩来、项英等都曾凌驾于他之上。即使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当选常委,中央一把手仍然是张闻天。秋收起义虽然是他领导的,却只是个政治局后补委员身份。包括后来的红四军、红一方面军等,他都不是党内最高领导人。就军队而言,最大的势力派是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为首的南昌起义派。这次起义诞生了七位共和国元帅,叶剑英的广州起义还出了两位元帅,而毛泽东的秋收起义只有一位罗荣桓后来成了元帅。井冈山红军的建立是毛泽东起家的资本。这个红四军和后来的红一方面军吸纳了南昌起义的部队,成了毛泽东的嫡系部队。依靠这支部队不仅在党中央站住了脚,而且打败了实力雄厚的张国焘。井冈山武装的基本力量是周恩来和朱德的南昌起义班底。问题是周恩来和朱德甘愿退居副手,让毛泽东指挥这只武装。没有像李宗仁或阎锡山等那样抓着自己的家底不放。三.没有偏向就没有嫡系。蒋介石对嫡系有没有偏向要以事实为准。在德国顾问和德国军事装备整编的部队中,首先安排的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尤其是蒋介古警卫部队改编的中央军校87师、88师和36师以及中央陆军学校教导总队,是当时装备最好的德械师。由其小舅子宋子文掌控的税警总队也装备了德械。一个为税收建立起来的武装成为国民革命军装备最好的部队,确实有点不同寻常。这支3万人的准军事部队在当时顶得上一个军。比如青年军,这只蒋介石儿子蒋经国控制的嫡系部队装备好,待遇高。纯是绣花枕头,战场上一触即败。毛泽东也没有像蒋介石那样对其它派系偏心,而是端平了一碗水。比如抗日战争中把原一方面军组成林彪的115师放到了前线,留守拱卫延安的是贺龙的120师。在许多人想法中,自己的嫡系部队应当有所保留,要牺牲也是先非嫡系。蒋介石显然没有这方面的胸怀。比如蒋介石曾任军长的国民党第一军,抗战中几乎一直在胡宗南麾下长驻陕西,直到后在解放战争中被解放军歼灭。比如台儿庄会战,防守腾县的是川军王铭章部,防守临沂的是冯系庞炳勋,防守台儿庄的是冯系十三太保之一的孙连仲。而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汤恩伯20军团担任机动力量,李宗仁所属的桂军包括李品仙的第11集团军、廖磊的第21集团军则远离战场,奉命在津浦线南段一带监视日军救援部队。结果打硬仗的全是冯玉祥的西北军和刚上战场的川军。这种让别人先打自己后上的安排,明摆着是亲疏有别。有人一定会提出淞沪会战蒋介石开始就投入了嫌系的87师、88师和教导总队这三个齐装满员的德械部队。这段历史估计蒋介石都不好意思讲。以十万精锐向3000日本海军陆战队发动进攻,几乎是手拿把攒的胜利。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大败而归且精锐损失殆尽。抗战期间降敌的以杂牌军为最多,一方面是这些部队有奶就是娘,谁给好处就跟随谁。另一方面与蒋介石的歧视有一定的关系。战场上各怀鬼胎,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才怪!在许多人的眼里,黄埔系对蒋介石忠心,其实并不尽然。反出国民党阵营,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红军官兵中的黄埔军校生很多,包括:卢德铭、张子清、余洒度、苏先俊、伍中豪、徐彦刚、陈浩、陈毅安、张宗逊、谭希林、陈龙鹤(朝鲜人)、范树德、曾士峨、游雪程、刘型、王良、陈伯钧、吕赤、徐恕、黄子吉、王尔琢、王展程、朱云卿、杨至成、刘之至、林彪、唐天际、戴诚本、肖劲、朱舍我、段辉唐、袁崇全、陈东日、邝鄘、李天柱、陈俊、曹福昌、刘铁超、资秉谦、邓萍、贺国中、钟文璋、陈树华、李腾芳、黄瓒等。以及后来著名的徐向前、叶剑英、陶铸、刘志丹、黄公略、许继慎、刘畴西、何昆、吴光浩、周逸群、段德昌、赵尚志、赵一曼、宣侠父、袁也烈、徐百川、徐彦刚、曹渊、蔡升熙、熊雄、李之龙、李天柱、李劳工、李鸣珂、李超时、李逸民、陆更夫、李达、罗瑞卿、陈赓、左权、许光达、周士第、程子华、曾希圣、陈明仁、杨至成、宋时轮、郭天民、陈奇涵、陈伯钧、阎揆要、彭明治、常乾坤、倪志亮、郭化若、王诤、雷经天、曾泽生、陈奇涵、倪志亮等。抗日战争中黄埔生投降日军的二十多人,许多是率部队成建制投敌。解放战争时期更有许多黄埔系将军向共产党投诚。说明虽然黄埔系是蒋介石的嫡系,其凝聚力并不高。蒋介石亲疏有别,败退孤岛有其原因。毛泽东搞五湖四海,最终取得了胜利情通理顺。没有偏向就没有嫡系,也形不成真正的派系。从党外有党,党内有派而言,任何政党或团体内部存在派别是常态。作为最高领导者如何利用派别广纳谏是执政的智慧,而偏向自己的嫡系则是自残,带来的一定是众叛亲离的结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井冈山电视剧演员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