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衙博物馆淅川丹大观园两日游

内乡宝天曼、内乡县衙汽车二日游【南阳出发,畅游世界天然氧吧】
已通过欣欣可信旅行社认证
实名验证 营业执照
业务授权书
旅行社名称: 南阳市金色世纪旅行社有限公司
所在地: 河南,南阳
网店类型:
网店经营者:
商家服务:
签署旅游合同 提供旅游发票
由河南省旅游局颁发国际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旅行社名称: 南阳市金色世纪旅行社有限公司
许可证编号:
法人/负责人:
&&业务范围:
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 该网店已获得河南中港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授权委托代理销售出境游业务
该旅行社已签署游客保障协议 已缴纳10000元保证金 承诺诚信经营、品质服务,在线预订100%有保障!&&
您的位置:>
>>产品编号:1400501
内乡宝天曼、内乡县衙汽车二日游【南阳出发,畅游世界天然氧吧】 关注 (4597)立即穿越到手机
本线路行程无购物,无自费。门市价:460元 欣欣价:420元起起价说明1.本起价是从所有可选出发日期中选出的最低单人价格,实际产品价格会根据您所选择的出发日期、出行人数、服务标准、入住酒店房型、航班或交通以及所选附加服务的不同而有所差别;2.最终预订优惠价格以您提交订单,旅行社确认后为准;3.若出行中有(儿童、老人、学生、军人、伤残人士)等特殊人群,可先在线提交订单,客服会联系您确认相关优惠政策;4.若发现产品虚假报价,您可以举报,一经核实会及时删除该产品!
出发城市:发团日期:10月08日、10月09日、10月10日...,请至少提前3天报名请选择您的出游信息关闭 预订类型:出发日期: 预订人数:成人儿童 在线预订即享欣欣优惠价,您可以先预订,客服会主动联系您确认!
线路特色参考行程途经景点费用说明预订指南 游客点评0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伏牛山中部的著名山峰,是中国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带典型的森林生态区,以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和众多的野生动物而饮誉中原,成为同纬度生态结构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和河南省生物多样性的分布中心,被誉为“天然的特种宝库”、“植物王国”,是河南山地森林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内乡县衙,国家4A级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城东大街。具有我国南北方古建筑的文化艺术风格,是迄今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县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1天宝天曼景区旅游第一天早07:00宾馆南门出发赴宝天曼景区,用时3.5小时左右11:00左右抵达景区宾馆11:30用中餐12:00赴化石尖奇峰石险线路,12:30抵达停车场,参观游览化石尖石奇险峰线,:游览宝天曼化石尖小环线,欣赏壮心石、三溪口、雷风壁、双龟石、望将台、华楱王、仙风口、凌霄台、八仙台、观虎台、骆驼峰、穿龙洞、驼峰台、千仞崖、化石尖、观峰台、栖凤台、清风台、青松台、青龙背、龙尾台、椴树岭、静溪潭等秀美景色(4.5个小时)车程半小时左右17:30分游览完毕18:00用晚餐
18:30到篝火晚会现场
19:00篝火晚会开始,用时2小时左右
用餐:早餐(敬请自理)中餐 √晚餐 √住宿:宝天曼景区第2天宝天曼景区、第二天早07:00叫早,07:30用早餐,08:00出发 08:20游览秋林河谷飞瀑线:游览合欢瀑、幻影潭、听瀑台、飞龙瀑、玉龙潭、飞线瀑、玉帘瀑、怡心台、秋林河谷体验一步一潭,一步一瀑的绝美景观(约4小时)用时1.5小时
10:00左右结束,游览原始生态线,用时1.5小时左右,12:00 用中餐
12:30左右返回内乡,用时2.5小时左右
17:00抵达内乡县城,参观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封建县级官署衙门之一内乡县衙,用时1.5小时左右
18:30返回南阳,20:00到达南阳,结束愉快南阳景区、内乡县衙旅游行程!用餐:早餐 √中餐 √晚餐(敬请自理)途径城市和目的地:
( ) 跟团游费用包含1、交通:往返空调旅游大巴车,2、宝天曼大门票、景区内环保车门票:内乡县衙首道大门票3、餐饮:一早三正,正餐十人一桌八菜一汤4、住宿:景区农家宾馆2-3人间5、导游:全程优秀导游服务6、保险:景区内旅游责任险费用不含旺季价格上浮,另行商议!预订须知本线路针对20人以上团体有效。零客不适用预订流程:网上预订/电话预订旅行社确认付款/签约预订成功开心出游
更多线路240元起
对产品有任何疑问,请使用我要咨询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答复。
咨询旅游顾问 旅游热线17
金世纪小焦
南阳金色世纪小雪
金色世纪小王
金色世纪小张
金色世纪旅游小雨
旅游线路分类
160元有23人预订438元有19人预订160元有16人预订160元有13人预订39元有13人预订
举报该产品
免责声明:本站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欣欣旅游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您发现本网店涉及虚假违规,请立即 您现在的位置:&&>>&&>>&&>>&内乡县衙导游词正文
内乡县衙导游词
内乡县衙导游词
作者/编辑:佚名
  []内乡县衙词现在我们过了仪门,你能看到的这座高大壮观的建筑特就是县衙的大堂了,。大堂前甬道的两侧,东为吏、户、礼房,西为兵、弄、工房。六房是旧时衙门的职能办构。大堂东边的建筑为县衙,西边的建筑为主簿衙、县丞、主簿分别为八品和九品。大堂是知县发布命令、举行重大典礼和公开审理大案、要案的地方。
堂肖的抱柱联是清代的御史魏向撰: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如负国何忍负之“。堂中央的设施叫”暧阁“,是专为知县审案设的公堂,暧阁的正中放着三尺公案,上面放着审案用的文房四宝和红绿头签。绿头签是捕任命不,用来捕人的;红头签是刑签,下令动刑的。正面屏风上绘“海潮日图”寓意为官者要明如日月,清似海水。图上的飞叫“白鹇鸟“,是正五品官的标志,过去一般的县设的是七品县令,不设暧阁,而内乡过去统管的辖区较大,包括现在的西峡全境、淅川东南的部分乡镇,所以在内乡县衙为五品官者不乏其人。清代的知县审案的时候,由东侧走上暧阁,然后原被告才能被带上来,跪在堂前的跪石上,东边正方形为原告石,西边长文武为被告石,因为在有的案件中涉及有同案犯,所以这里的被千石比原告石长一些。
大堂后为门子房。守卫门子房的人叫“门子“,是由知县的亲属或新近的人担当,实际上他们是官员手足耳目的延伸,是官与民信息沟通的惟一途径。对老百姓来说,不论是告状还是办事,最先接触的就是衙门里看门的门子,于是他们中的一些奸滑者便利用职务之便索取贿赂,一长,”门子“逐渐变成了”门“的意思。现在人们常说的”走门子“”走门路“之类的就是从这里演变过来的。
门子房后有一屏门,我们空过屏门,进入二堂,这里是知县调解处理一般案件的地方。堂肖抱柱联:“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轻“这是要求为官者即要做到法律面前亲疏平等,又要做到对证据不足沿存疑问者慎重对待,从轻发落,避免冤枉。这副对联用到”亲、故、重、轻“四个字,真实地反映了封建时代为官者的执法,平仄顺畅,恩威并施。大家看,二堂正中悬一匾额”琴治堂“,这里的”琴治“是引用了《吕氏春秋”中的一个典故,说的是宓子践在任单父县令时,身不下堂,鸣琴而治,轻轻松松地把单父治理得井井有条。后任县令巫马期却奔波于民间,凡事都要新自去做,他便去问宓子践这其中的缘故。宓子践就告诉他说,我是重人,你是重于出力,用人者安逸,出力者当然劳累,后来的人们就用“琴治”来比喻鸣琴而治,以此来称颂为官者知人善任、政简弄轻。后来的地方官们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用人之道能够与宓子践相比,就把二堂称为“琴治堂”二堂靠墙放置的是型具,《》()。 ◆分享好文◆东侧放笞杖,即打板子时用的竹板子。西连有夹棍。拶子是清朝时审讯女犯专夹手指的型具。夹棍这种弄具始于宋代,俗称“三木之刑”,专夹小腿,适用于一些证据确凿却拒不吐实情的男性案犯。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夫子院,就是师爷办公的地方。过去的师爷是由主人自秆聘请或从带来,主张“言从则留,言不从则去”,他与主人之间是非常亲密而平等的宾主或关系,属知县慕僚,知县参政议事,大多是一些有知识、有才华的人,所以包括知县在内都尊称他们为“老夫子”,而他们办公的院子就称为夫子院了。院内有一棵元代的树,至今已有700年的历史了。桂花树的旁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南天竺,劝竺”和“桂”的谐音为主贵,意为一般的庶民百姓不能轻易进来,只有达官贵人方可到此。
三堂是知且日常办公的地方,如果输的案件涉及机密的话,也是在这里审理。另外,在三堂的左右还有一个跨院,称为东西花厅院,是其家眷饮食起居的地方。后面有后花园,是供其赏心悦目和回避政事的地方。内必县衙所有的建筑特前的匾额、楹联以其语言精练、内涵丰富而令人赞不绝口,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三堂前的这幅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对联是清康熙十九年内乡知县高以永自撰。作者身为地方官,能自觉与百姓一等,视百姓为衣食,的确难能可贵。许多淀看到这副对联也都深有感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铁映挥笔题写此联作为县衙存念,国务院总理朱在视察内乡县衙时对这副楹联所阐明的官与民的辨证关系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赞杨。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时,听取了南阳市领导的,由于在工作汇报中引用到了此联,立即引起了江总书记的注意,要求中央办公厅核杳此联来自何时何地,出自保人之手。由此可见,这副对联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可谓警世,绝无仅有。  〔内乡县衙导游词〕随文赠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内乡县衙导游词所属栏目:〖 尚无数据〗
  “内乡县衙导游词”相关:
  〖〗链接地址:
  导游词提供的内乡县衙导游词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内乡县衙导游词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上一篇范文: 下一篇范文:
内乡县衙导游词相关范文解读内乡县衙——宣化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宣化坊面南书“菊潭古治”四个大字,内乡古称菊潭,隋朝曾设菊潭县,“古治”意思是说,这里是历史上治理百姓的权力机构之所在。面北书“宣化”二字,宣化就是宣讲教化的意思。
旧时,每月的初一、十五,知县
宣化坊面南书&菊潭古治&四个大字,内乡古称菊潭,隋朝曾设菊潭县,&古治&意思是说,这里是历史上治理百姓的权力机构之所在。面北书&宣化&二字,宣化就是宣讲教化的意思。
旧时,每月的初一、十五,知县都要在宣化坊下宣讲圣谕,教化老百姓。在明代,宣讲的内容是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在清代宣讲的是康熙大帝颁布的《圣谕十六条》,主要内容都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宣讲圣谕》表演、团结乡里、守法交税等。知县不但要教化老百姓以忠义之士、孝子节妇为榜样,而且本县有了典型,还要上报朝廷建坊立传予以表彰。据清代内乡县志记载,仅节妇一项,县志立传褒扬就达五十七人,立牌坊九座。历代官员对老百姓不断进行伦理教化,为维护统治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内乡县衙根据县志记载编排了大型实景节目《宣讲圣谕》,再现了旧时知县宣传、教化之场景,周六、周日和节假日在宣化坊下免费演出,该项目已被确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内乡在历史上更名频繁,地域屡变。可简要概括为内乡县名源于春秋析邑,秦统一全国后将析邑改为中乡县(因地处南乡与北乡之间而故名),与郦县并存。隋朝因避讳文帝父杨忠之名讳,改中乡县为内乡县。因郦县是药用菊花发源地,改郦县为菊潭县。金代时将内乡县治由西峡口迁移至今内乡县城。元朝撤销周边菊潭、丹水等县并入内乡,内乡管辖今淅川、西峡、内乡三县境域,是县境最大的时期。明朝重建淅川县,新中国成立后分设西峡县至今。
牌坊的起源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称呼,我们老百姓俗称它为牌楼。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考证,牌坊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由此可以推断,&衡门&至迟在春秋中叶即已出现。衡门是什么呢?当时是以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的结构存在的,旧称&衡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牌坊的老祖宗。
牌坊在古时候其实就是一个门的称谓,但是到什么时候确定它为牌坊,还要从唐代说起。唐代,我国城市都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唐代称为&坊&。坊是居民居住区的基本单位,&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后来因为门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就只剩下现在这种形式,于是老百姓逐渐地称这种坊门为牌坊。
牌坊的种类从建筑样式和风格上分,牌坊大体分南、北两大派。南派牌坊秀丽精巧,尤其是徽式、苏式、桂式牌楼,高挑的檐角显得淑女气十足;北派牌坊则受京城皇族影响,大多为宫廷建筑,显得凝重粗犷;从材质上分,牌坊分为四大类:石坊、砖坊、木坊、水泥坊;从名称上分,有功德牌坊、忠正牌坊、功名牌坊、官宦名门牌坊、孝子牌坊、贞节牌坊、仁义慈善牌坊、百岁寿庆牌坊、历史纪念牌坊、学宫书院牌坊、文庙武庙牌坊、衙署府第牌坊、地名牌坊、会馆商肆牌坊、陵墓祠庙牌坊、寺庙牌坊、名胜古迹牌坊等。这些牌坊主要起着褒奖教育、炫耀标榜、纪念追思、风俗展示、装饰美化、标识引导等作用。(通讯员:王晓杰 衙石)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万庆丽]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南阳内乡县衙
&&&&&&&&&&&&&&&&&&&&&&
游南阳内乡县衙
内乡是南阳市下辖的一个县。原来认为县衙没有看头,便没有把它列入南阳游览计划。后来看到了几句话:“北有北京故宫,南有内乡县衙。一座内乡县衙,半部官文化。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敢与北京故宫相提并论,绝非等闲之辈,这倒要去看个究竟了。从张衡博物馆出来,便将目的地设定为内乡县衙。
&&从南阳到内乡有高速公路,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县衙位于东大街北侧。一到县衙门前,确实气势不凡。门前一座“宣化”牌坊飞檐斗拱,描金重彩。衙内
屋宇如云,庭院深深。看过介绍,内乡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现存房屋大都建于清代,由钦加同知衔正五品官章炳焘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主持营造,占地4万多平方米,现有房舍280余间。因为保存完好,198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与北京故宫、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霍州署衙联合推出中国四大官衙国际旅游专线。2002年,被《中国文物报》评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十家博物馆之一。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这么有品牌的旅游产品,还是值得看一看的。
&&县衙门前有座“宣化坊”。牌坊正面的匾额是“菊潭古治”四个字。内乡古称“菊潭”,隋朝曾设菊潭县。“宣化”意为宣传教化百姓。古代知县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在宣化坊下宣讲圣谕。内容大抵是孝敬父母、团结乡里,守法缴税等。在县衙大门外左侧,立有两块石碑。碑文已经看不大清了,看了旁边的说明,才知道其中一块叫《三院禁约碑》为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所立。
内容为,内乡县衙为整顿驿站超规格接待,经省、府批复后立于衙前的驿站接待标准。还一块碑是清顺治年间内乡县令胡素养为制止驿站接待中少供多报或多吃多占行为,呈报省、府批复后立于县衙门前的《禁令碑》。可见,官方机构在接待过程中的舞弊行为古已有之。
&&县衙大门面宽三间,东侧前半间置“喊冤鼓”一架,供老百姓击鼓鸣冤而设。此鼓击响以后,在门房值班的吏役必须上前问明原因,速报知县升堂审
案。若事情轻微,随便击鼓,知县要严肃法堂,动用刑具予以惩罚。西侧前半间立有两块石碑,上面刻着“诬告加三等”、“越诉笞五十”这是告戒老百姓不要诬陷良善,也不要越级告状。县衙大门对联是“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跟牢”。
&&进了大门,右侧是“寅宾馆”。是接待上级官员住宿的地方。寅宾馆正厅门联,上联是“一心为公,两全其美”;下联是“三生有幸,四海为家”。均为成语集
句,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左侧是“膳馆”。是接待上级官员饮食的地方。膳馆门上的对联是“以食为天,一日三餐谁能少;因客而酒,七碟八碗我不多”。据立在
县衙门前的《三院禁约碑》规定,招待京堂科道(一品或二品)一桌膳银为二钱五分;招待本省两院(一品或二品)一桌膳银为三钱;招待司道(三品或四品)一桌膳银为二钱;招待府、厅(五品或六品)一桌膳银为一钱五分。这些规定旨在整治当时的侈靡之风,而执行起来相当不容易。
&&进入大门便是百米甬道,甬道到头便是仪门。仪门是县衙的礼仪之门。仪门平常关闭不开,只有新官到任第一天或迎接高官到来时才会打开仪门。另外,
大堂举行重大庆典活动或审理重大安件时,仪门也要打开,让百姓到大堂前观看或旁听。仪门上的对联是“依宛镇连丹郧商圣故里;接秦晋瞩荆襄郦邑菊源”。此联说的是内乡县的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内乡是范蠡的故里,范蠡又是弃官从商第一人,被尊为商圣。内乡是药用菊花的原产地,李自珍《本草纲目》第二卷记载,药用菊花南阳郦县最多,菊潭县最佳。
&&仪门旁边还设有监狱。因监狱位于大堂的西南方向,故称南监。古代监狱大都设在县衙西南方。监狱的主体由牢房和狱神庙两部分组成。牢房分普牢、死牢、女
牢。我们参观时,见牢房都很矮小,在死牢里还放有大石锁,将犯人锁在上面,防止逃跑。
&&走进仪门,两边是两排平房。东列建筑是吏、户、礼房,西列建筑是兵、刑、工房。他们是县衙内的具体办事机构。分别掌管着全县的政事、刑事、民事、财政、农业、交通、文化、教育等行政事务。每房按行政编制二至三人,六房共计不到二十人。六房办事人员统称为“胥吏”。他们大多是科举无望的文人,名义上靠领取纸笔抄写费和工食费维持生计。实际上以获取各种陋规、勒索为主要收入。清代规定胥吏任期为五年,但实际上并没严格执行。许多人一辈子都在衙内办事,甚至有的子承父业。&
&&进了仪门还能看到道路中间立有一座“戒石坊”。县衙内立“戒石坊”是古代定制。这种制度始于北宋初年,为宋太宗赵光义所创。戒石坊正面刻“公生明”三个大字,意思是说只有处以公心,才能明察真相。“公生明”三字出自
明代曹端的一则“官箴”。原文为“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曹端的这段名言被纳入官箴流传于世。宋太宗赵光义又将“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在难欺”作为“御制戒石铭”颁行全国。到了清初,又把石碑改成牌坊,通称为“戒石坊”。
内乡县衙的“戒石坊”正面是“公生明”三个大字,背面则是宋太宗十六字“戒石铭”。
&&走过戒石坊便是县衙大堂。大堂是知县公开审理案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大堂的对联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堂内有三尺公案,上
面放着审案用的文房四宝和红绿头签。堂下有两块“跪石”,东跪原告,西跪被告。因有的案件涉及同案犯,故被告跪石要长一截。我们看时,原告跪石基本完好,而被告跪石却伤痕累累。可见,当年不知有多少被告屈打成招或被当场打死。
&&大堂后面是二堂。二堂是审理一般民事案件的地方。同时,也是对一些大案要案预审的地方。二堂门上的对联是“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这其实是古代审案的指南。上联强调法不徇私;下联强调执法态度。赏人时纵有疑问也要重赏;罚人时若有疑问则应从轻。二堂也叫“琴治堂”。出自《吕氏春秋》
典故。说孔子有个学生叫宓子贱,在担任山东单父县县令时,身不下堂鸣琴理案,把单父县治理得井井有条。他的继任者巫马期,事必恭亲,整日奔波,虽然也把一个县治理好了,但干得很累。便去问宓子贱,宓说:“我重于用人,你重于办事。用人者逸,办事者累。”后来的知县一般都将“二堂”称做“琴治堂”,以示自己“知人善任,政简刑轻”。
&&大堂与二堂之间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院落。东侧叫县丞衙。县丞是知县的辅佐之官,也是朝廷命官,正八品。县丞主管全县文书档案、仓库、粮食、征税
等事宜。县丞衙的对联是“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西侧叫主簿衙。主簿是知县的佐贰官,正九品,别称书记等。主簿是六房胥吏之
首,管理印鉴和文书档案等事宜。主簿衙的对联是“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二堂后面是三堂。三堂是知县办公和接待上级官员的地方。同时也有一些机密,不宜公开的案件在三堂审理。三堂前的对联是“吃百姓饭,穿百姓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此联语言质朴寓意深刻。据说,江泽民、朱容基、李岚清、李克强、李长春等来内乡参观县衙时,对这副对联都很感兴趣。江泽民还让中央办公厅的人查一查此联出自何人之手。经查,此联为康熙十九年(1680年)内乡知县高以永所撰。三堂悬挂的横匾是“清慎勤”三个字。这个典故出自三国时司马昭训长吏之言“为官者当
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置此匾于堂上警戒为官者要清正廉洁,谨慎处事,勤于政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二堂与三堂之间东西两侧还有两个院落,是东账房与西账房。账房后面是东花厅和西花厅,这里是知县及其家属生活起居的地方。再后面是后花园。地方虽不算大,但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样都不少。
&&在县衙游览时我一直在想,这座内乡县衙是新仿建的吗?要不为什么保护得这么好呢?后来听了介绍才知道,解放前后他一直是内乡县行政机关的办公地方。尤其是“文革”中它还是内乡县革委会和人民武装部的办公场所,所以能逃过一劫。1984年对外开放以来,受到了国内外许多媒体的关注。埃及尼罗河电视台、澳大利亚民族电视台日本三重县电视台都先后制作过专题节目。中央电视台一套、四套、七套、十套节目及湖北、陕西、河南、北京等27家电视台都先后播出过内乡县衙的专题节目。
&&游览过内乡县衙,好比粗粗的读了一遍中国基层官场文化的历史。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内乡县衙导游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内乡县衙导游词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乡县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