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环太湖集团太湖旅游景点农舍

江南水乡的民俗与旅游
&&&&&&&&&&&&&&&&
/ 江南水乡的民俗与旅游 
一片真情唱吴歌  历史文化名城苏州,自古历史底蕴丰厚,文化积淀扎实。数千年来,江 南吴语地区流传着十分动人的民歌、民谣,这就是“吴歌”。  吴歌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古往今来,吴歌以其清新的风格、娓婉的曲 调和吴侬软语的特色,传颂千古。吴歌是吴语地区的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 劳动生活中,用集体智慧创造出来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国汉民族文 化的主藏之一。  吴歌,古名吴歈,最早见诸于屈原所作的楚辞《拈魂》。但在这之前, 吴歌已经盛行江南一带。春秋时代吴国留下的民歌《梧桐秋》和《南山有鸟》, 前者为讽谕之曲,后者为爱情之歌,风格几近《诗经》。在汉乐府诗中有一 首《江南可采莲》的五言吴歌,描绘了优美的江南水乡景色。三国时的《吴 孙皓初童谣》则表达了吴人拒绝迁都的决心。六朝的吴歌,名为吴声,最闻 名的是《子夜歌》,以对答的形式表达了男女间真挚的爱情。著名的《月儿 弯弯照九洲》这首吴歌,形成于南宋,一直流传至今。明代的《桅子花开六 瓣头》,也是流传最广的吴歌之一。到了清代,吴歌的曲调也在原有基础上 发展和丰富,如《十二月花名》、《五更调》、《哭七七》、《苏州景》等 时调小曲,有些还被吸收或改编入苏州评弹和苏州滩簧等地方戏曲中,得到 广泛传播。早在东晋时期,随着中国政治中心南移,中国文化中心也逐渐南移,这对江南吴地民间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苏州为中心的吴语地区 成了民间俗文学的中心,吴歌更是顺势而发,广为流传。吴歌的种类有:《歌 头》、《对歌》、《盘歌》、《引歌》、《答歌》、《山歌》、《渔歌》、《田歌》、《船歌》、《儿歌》、《情歌》等等。一般都是四句头、八句头山歌。后出现长短句、迭句、衬词,句式复杂多变,且善于运用谐音、双关 的技巧,形成独特风格。魏晋南北朝的吴声歌曲。明代冯梦龙搜集的山歌、 挂伎儿,“五四”前后刘半衣在北京大学发起编《歌谣》周刊,著名学者顾 颌刚等人编《吴歌甲集》、《吴歌乙集》,都己载入中国文学史册,吴歌曾 在我国诗歌史上开一代诗风。很久以来,苏州地区的农村就有山歌班。这些自发的农民歌手,一边劳动,一边唱歌,终日不休。有的还受雇于田主家庭,到田头演唱.那娓婉清丽、 含蓄缠绵的吴依软语,化作山歌飘洒到江南大地??近年来,不断搜集、发掘、记录整理出了大量的吴歌短歌、长篇叙事歌和长篇抒情歌,如《五姑娘》、《孟姜女》。长达 2000 多行的长篇叙事吴歌《五姑娘》已被改编成苏剧和电视剧,搬上了舞台和屏幕。前戴村妇女服饰
被称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苏州地区,素以讲究衣着著称。其吴 县前戴村妇女以梳 头,扎包头巾,穿拼接衫裤,束裙,裹卷膀, 着绣花鞋为其主要服饰。她们世代承传,相沿成习,颇具显著的江南水乡特 色。前戴村妇女的服饰随季节、年龄和礼仪需要的不同而变化显著。 春秋季妇女服饰特点大致是:贴身穿短衫,多用月白布或白布缝制,内着肚兜。穿在外面的称“加衫”即罩衫,均为大襟。青年妇女的加衫多用花 布,中年的多用深浅士林布,一般是接衫,用两种花色布拼接缝制。色彩对 比鲜明,很是美观。裤子多用蓝地白印花布或白地蓝印花布,裤裆用蓝或黑 色士林布拼接,直到裤脚,脚管较小,里面用花布或浅色布贴边。腰部的装束最具特色,分三个组成部分:裙、腰头和穿腰。  裙束在加衫外面,一般是两幅布前后叠压做成,两侧多折裥,用丝线绣 裥。裙的周边用浅色布或花布在正面滚边,背面贴边,可以两面穿着。系裙的腰带很长,在腰间绕一周后,至腰部挽结 腰头用两种颜色的布分三块拼成,两边用纽扣与穿腰相联接。它是束在 裙外面的围裙。穿 腰是与腰头相联的腰带,上绣各种图案花纹,是服饰中的重要装饰物。小腿裹“卷膀”,上下用带扎紧,似绑腿。  脚穿“扳趾头”或“猪拱头”鞋,其上多绣花。前者形制如木船,故又 称船形绣花鞋。鞋帮是两爿合成,合缝处用花线锁结、锁梁。夏季衣服质料以棉布和夏布为主,都穿肚兜,中青年用花布做,用红绒线和银链条将肚兜系在颈上,垂于胸前。气候炎热时在家劳动休息和纳凉, 上身只穿肚兜。前戴村女子结婚时的服饰又是另一番风韵:新娘在新婚期间,有三套必须穿着的服装。 第一套。棉袄,夹裤,俗称“贴肉棉袄夹裤”,是男方迎亲时送给新娘穿的。新娘头扎黑绸面绒布里的“大兜”,正中镶宝石,两侧镶银饰件。上身穿翠兰绸大襟棉袄或夹袄,下身穿蓝绸夹裤,腰缠黑绸长裙和杏黄绸汗巾, 也有用水红、粉红绸汗巾的。小腿裹织锦缎夹卷膀,足穿桔黄色纱袜,着扳 趾头绣鞋。第二套。行婚礼时的服装,通常是和花轿一起租来,仅在轿内和行礼时穿戴,主要是一副珠冠和粉红色绣凤穿牡丹纹样的花衣、花裙。 第三套。婚后日常劳动时穿的衣服,全用士布缝制。包头巾和加衫都用靛青色上布。下身着白印花土布裤,裤裆不拼接。腰束靛青色土布长裙.折裥简单,不绣花,不用穿腰。小腿裹桃红色土布卷胯,穿蓝印化土布袜, 着扳趾头绣花鞋。浑身颜色深沉,式样简朴。这与众不同的妆扮,让人一望 便知是新婚妇女。  前戴村妇女的服饰既保护身体,以利于生活和劳动;又注重美观,以展 示水乡女生的人体美和服饰美。虽经长期发展并不断地变化与更新,但仍保 持当地女性的习俗和风格。黑格尔曾指出:“美的生命在于显现,”(《美 学》第 1 卷第 7 页)前戴村的历代妇女就是为了“俏丽”,在“显”字上做 足了文章!她们精心利用服饰上的有限空间,巧妙地运用色彩对比,采取衬  托、烘托、交错等手法,使原来单一的服饰色彩,一变为深中间淡,淡里有 俏,俏中有艳,既别致又美丽。特别令人惊叹的是“白色”的运甲。“白” 是极其雅洁的色彩,前戴妇女把它用在衣服的领子、胸襟和袖子上,与兰士 林布拼接起来之后,兰青之中的洁白,顿显鲜明而俏丽。此时的白色,虽是 无色却有色,真是既“显”且“俏”,别具一格。黑色包头巾上白色、月白 色、淡绿和粉红色等系带的自然飘落,以黑衬淡。以白破黑,使其色沉而不 闷,且变化有致。用青士林布的裙和腰头,来烘托出穿腰、花布飘 带、彩色绒线带及绒穗的鲜艳俏丽。那穿腰和系带不仅束紧衣衫,显示出人 体的曲线美,而且它们在人腰后边的横与竖的并错变化,也增添了服饰上的 线条美,使前戴村的妇女更加婀娜多姿了。  前戴村妇女服饰上的刺绣和滚边,既体现了水乡妇女的心灵手巧,又寄 托了她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理解与向往。包头巾的花绣在拼角上,多为花卉图案,有海棠、梅花、八结等纹样。吐兜的绣花在胸颈部滚的宽边上,亦为海棠、梅花等花卉。裙,在腰间折裥上缉绣顺风吊桅子裥。 穿腰,一般绣八结、寿字、藕、鱼等吉祥图案和花卉纹样。 前戴村妇女,在自己的服饰上以“显”和“俏”来美化自身,在大自然中显示出中国妇女的“东方美”和创造力!前戴村地处江南水乡,妇女们在一望无际的平畴田野中辛勤劳作,在蓝天、绿水之间, 抑或在碧绿、金黄的 稻田里,那兰青、月白、桃红的服饰妆扮,鲜明地显现出与大自然不同的异 彩来,并映衬出人在大自然中俏丽的倩影。诗人们曾以“万绿丛中一点红” 来形容自然界各种颜色互衬、对比之美,而前戴村的女子在田间、水乡劳动, 远远望去,伊然是一幅“纤纤巧手织锦绣,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画轴。桃花坞木刻年画  桃花坞是苏州的一处地名,位于阊门内北城下,古来便是苏州城里一个 风景秀丽的去处。明清时期,随着苏州经济的发展,阊门一带集中了许多手 工艺作坊,以年画铺为最多。在此出品的民间木版年画,使桃花坞名闻天下。 木刻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与天津 扬柳青木刻年画,是我国木刻年画的南北两大中心,素有”南桃北杨”之称。 木刻画始见于我国隋唐时佛经的扉页之中,自宋及清,由于戏曲杂剧和 绣像小说的勃兴,作为插图的木刻画和雕版技术更见发展。木刻年画作为我 国民间文化的载体,贴近人民生活,反映百姓的喜、怒、哀、乐,因此,历史悠久,为人民所喜爱,并得于广泛流传。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始于何时已很难考证,但从中国刻版印刷的发展史来考察,并结合传世的实物来看,可以说至少在明代就已经产生,并且已形 成独特的风格。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是它的鼎盛时期。当时,光制作年画的 画铺作坊就有 50 余家,分设于苏州阊门外山塘街和阊门内的桃花坞一带,年 产量达百万张以上。当时的桃花坞木刻年画不仅规模和印制数量达到了空前 的程度,而且年画内容、形式、风格、构图、雕版、套色等方面都达到相当 的艺术高度。不仅成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品而行销全国 各地,甚至传入东南业、日本,并给各民族的年画艺术,特别是对日本的“浮 世绘”以十分深刻的影响。桃花坞木刻年画品类繁多,选题广泛:如神像图腾、戏文故事、民间传说、吉祥喜庆、风土人情、仕女儿童、花卉鸟兽、时事新闻、装饰图案等, 均能入画,可谓包罗万象!桃花坞木刻年画通过提炼和夸张手法,巧妙地采用寓意、象征的手法进行创作。吏用木版套印,色彩鲜艳夺目,构图均衡丰满,主题鲜明突出,线 条简洁明快,形象质朴生动,富有装饰美和浪漫主义色彩,具有独特的民间 艺术风格。过去,年画除了在画铺和杂货店销售之外,有许多是经由摊贩销售的。而通过说唱来吸引群众,讲叙年画的内容,促进年画的销售,则是卖画人的 看家本领。说唱的曲调和唱词各有祖传,唱腔不尽相同,内容亦不类似,但 照例都有这样一段开场白:我格物事难得到, 我格物事顶细巧;九个九也勿连牵, 个个要卖老白钿。 等买画的群众围上来了,便接着唱出年画的内容。生动有趣的说唱表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促进了年画的销售。 桃花坞木刻年画历史上曾几度盛衰。清咸丰十年(1860 年),山塘街的年画铺坊大多毁于战火,幸存的几家画铺,仅以刻印门神、灶君、冥钞等迷 信品度日。又因后来铜版、胶版和石印年画的倾销,桃花坞年画开始衰落。 建国后,桃花坞木刻年画获得了新生。1956 年,苏州成立了桃花坞木刻年画 小组,对历代散佚的木刻年画资料加以系统整理并创作了一批新画稿。 1958 年,苏州老艺人叶金生刻出一套《水浒页子》,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赏与重 视,并被外交部列为国家礼品,赠送国际友人。目前,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 己发展到 400 多种,其作品到日本、卢森堡、意大材、美国等地巡展时被誉 为“东方古艺之花”,可以预料,桃花坞木刻年画这朵民间艺术之花,将在祖国文化艺术的百花园里,盛开得更加绚丽多姿。四、无锡五里湖畔古今景  五里湖是太湖的一个内湖;位于无锡城西南,湖面为 9.5 平方公里,相 当于杭州西湖的 1.7 倍,其景色之美,又可与西湖比肩。五里湖又名蠡湖。 以“蠡”为名,是因为它与范蠡的传说有关。据传说。春秋时期,范蠡帮助 越王勾践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打败了吴王。但大功告成之后。范蠡激流勇退, 偕绝代侄人西施,离开了能共苦而不能同甘的越王。泛舟五里湖上。所以, 五里湖有了蠡湖之称。范蠡以五里湖为退隐之地,确实是颇具慧眼。五里湖 一带秀丽壮观的山山水水,正可以成为超尘脱俗的高人寄情遗怀的吁山好 水。后来,明代著名书画家王仲山父子隐居此地。明末东林党人高攀龙也隐 居此地,并分别留下“湖山草堂”、“高子水居”等古迹。  “湖山草堂”在五里湖之南的宝界山东北麓。现存建筑六架七间,墙壁 和屋面已经过多次翻修,但其木结构以及地砖都是原来保存下来的。位于五 里湖东岸的“高子水居”没有“湖山草堂”幸运,它建于明万历年间.几经兴 废,最后在中日战争中彻底遭毁,现在仅有”水居遗址”一石刻留存。  宝界山旁还有一中西合壁的别墅式建筑掩映在花木丛中,显得非常精美 端庄。这就是菇经堂。建于 1935 年,是为纪念国学大师唐文治而建筑的。唐 文治生于光绪初年,曾游历英、法、比、美、日诸国,先后任上海工业专门 学校(交通大学前身)校长、无锡国学专修馆校长。1934 年,在他 70 寿辰 之时,两校校友集资为他建此菇经堂。以报答老师教诲之恩。1985 年,经大 修后,菇经堂辟为“唐文治先生纪念馆”。里面还建有“俞庆棠先生纪念室。” 余庆棠是唐文治的长媳,建国后为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首任司 长。另一个坐落在“充山隐秀”内的别野式建筑是民族资本家陈仲言于 1928年所建的陈家花园。抗战后,该园荒废,建筑多毁,但园内树木仍然郁郁葱 葱。就在此园中心,有一座楼阁式建筑掩映于花木丛中,这就是聂耳亭。1934 年,电影《大路》剧组到无锡拍摄外景,承担作曲任务的聂耳曾在此处为该 影片创作了著名的《大路歌》和《开路先锋》两首插曲。为纪念这一伟大的 人民作曲家,此亭被命名为聂耳亭。在这淡而雅的亭边,还塑有聂耳胸像供 人瞻仰。蠡园与鼋头诸等风景胜地隔五里湖而南北相望,对于游客来说,这是一大遗憾。 1934 年,大实业家荣德生出资建桥,沟通南北。这就是著名的宝 界桥,该桥宽 5.6 米,长 375 米,是无锡最长的桥,因此又被叫做长桥。此 桥为游人移步赏景带来了便利。而且,这座如玉龙横卧湖面的长桥也成为湖 中又一佳景,即“宝界波明”一景。  长桥边有一个中央电视台无锡外景基地,这是一个影响越来越大的游览 胜地。它成立于 1987 年,其前身是无锡市广播电视局战备电台。它在 1988 年开放了《西游记》艺术宫,宫内设有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道具布置和 果果山、白骨洞等展厅。《西游记》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电视连续剧《西 游记》也具有广泛的影响,而那奇妙的神话世界对国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 的。但是,来到这儿却可以亲身感受一下故事中的魔幻世界。对于广大游客 来说,这确实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新景。  1990 年,为在这一外景基地拍摄古典名著《镜花缘》而兴建了唐城。这 一唐城后来又用于电视剧《唐明皇》和电影《杨贵妃》的拍摄,并为拍拟增  设了骊山画阁、歌舞平台等一批新建筑。此后,由于这些影视片的广泛传播, 唐诚这一新景也声名远扬,吸引了大批国内外观光客。  在唐城巨大成功的鼓舞下,中央电视台无锡外景基地与澳门们联有限公 司合作,投资一亿美元,兴建“欧洲城”。步入古典欧式风格的欧洲城大门, 可以看到壮观的“宙斯神坛”。神坛高 9 米,正面宽 20 米。神坛上的人体浮 雕像一如原样,残缺不全。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依原样如实仿建的“宙斯神 坛”。居于欧洲城中心位置的凯旋门则依原物缩小仿制,由于仿制的非常逼 真,它可以代替真景用于影片拍摄。在“欧洲城”,还可以看到罗马帝国的 欢庆广场。雅典的巴台农神庙、中世纪的十字军城堡、俄罗斯瓦西里大教堂、 挪威乡村小教堂、西班牙庭院等多种欧洲著名景观,据悉,继欧洲城之后, 还将有亚洲城、美洲城、澳洲城、非洲城出现在蠡湖之滨。  太湖渔俗水乡情  江南素有水乡之称,最能显示其水乡气势的.当推壮阔浩淼的太湖。太湖 地跨江、浙,它的东面是苏州吴江及吴县,西面是宜兴、长兴,南面是湖州, 北面是无锡。大湖面积达 2250 平方公里,湖岸长 3933 公里。气候温和、雨 水匀适的太湖地区,不仅风景秀美,而且物产丰富,此地的渔业生产,更是 令人瞩目。  太湖的鱼类资源非常丰富。据有关调查,全湖有鱼类 106 种,目前常见 的鱼类有:青鱼、草鱼、花鲢、白鲢、鲤鱼、扁鱼、鲫鱼、石鲫、季鲫、银 鱼、残鱼、针口鱼、梅齐鱼、河齐鱼、鳜鱼、黑鱼、白鱼、红料、横占、板 肖、川条、旁皮、念鱼、黄桑、塘鲤、鳗丽、士附、昂丝等,另外还有丰富 的龟鳖蟹虾资源。其中的银鱼、白鱼、白虾又是珍中之珍,被誉为太湖的三 宝。  对丰富珍贵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离不了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确实, 正由于有了太湖地区劳动人民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此地才能成为闻名逻 迹的渔业生产基地,并拥有绚丽多彩的渔业文化。  太湖之中,有一座三峰相连的三山岛,面积为 2 平方公里。考古学家在 这儿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并且发现,当时的居民以渔猎经 济为主,是出色的捕鱼人。而在以后的年代中,此地的居民不间断地维持着 异常发达的渔业生产,以捕鱼作为重要的生活手段之一。这一点可以从出土 的大量渔业用具得到有力的证明。进入有文献记载的历史时期以后,吴地渔 业之发达,更是有案可稽了。据载,吴王阖闾曾经建造“鱼城”来养鱼。如 此大规模的养鱼,可见渔事之盛。源远流长的渔业生产,在太湖人的民俗中也有着鲜明而显著的反映,渔俗是其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祭祀是太湖鱼俗中最为突出的方面。太湖是个丰富的宝藏,但狂风巨浪、干旱洪涝会给人带来灾害。为了获得丰收和避免灾害,渔人进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向各种神佛祈求祷告。其中,祭禹王的活动最为隆重。禹王就是神 话传说中治水的大禹,渔人称他为“水路菩萨”。祭禹王的中心地点在太湖 中心偏西、面积约 40 余亩的平台山。其上有禹王庙,又称水平王庙。此庙建 于何时不详,有明朝大学士王鏊题书刻石。祭禹王的香会每年四期,分别在 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白露进行。其中清明、白露的春秋两祭规模最 大,春祭六天,秋祭七天。每天都要唱一台戏,每台戏有四出,两出是文戏, 两出是武戏,四出戏中必有一出是《打渔杀家》。主持祭祀的人叫祝司,祝 司唱神歌(或称赞歌)并请神。请来的不只是禹王,还要请其他的神,譬如 城隍、土地、花神、专治稻虫的金姑、蚕花姑娘、宅神、门神、姜太公、家 堂老爷等。把诸神请来后,祝司便逐一向神敬酒,唱道:“造酒尔来是杜康, 消愁解闷为最高,劝君更尽一杯酒,与我同消万种愁。”敬酒之后呈上一只 盘于,内有米、小麦、甘蔗、荸荠、豆、银洋、糖果、首饰、茶叶等贡品, 此为“献宝”。献宝时对每件贡品都要唱颂,如唱“小麦”:“土府埋根过 半年,花开深处晚风前,家家看似三月雪,处处离割四月天。”神歌由祝司 颂唱,参加祭祀的人齐声合唱,气氛非常热烈。然后,在祝司带领下,众人 向禹王和诸神叩首。从而结束祭把仪式。祭祀完成后便开始演戏。“献头鱼”也是向禹王献祭,农历十月,渔家开始冬捕,每条船捕到的第一条大鱼都要送到禹王庙去,供奉在禹王像前。这就是“献头鱼”。 “祭昂”是次于祭禹王的隆重祭祀活动。“昂”是传说中兴风作浪的水怪,曾被禹王捉注。镇压在平台山下的水底里。但不知怎的,这个“昂”仍 然能够时时出来兴风作浪,危害渔人。为免灾祸,渔人于每年正月初一至正 月十二举行祭“昂”活动。祭“昂”时用全猪、全羊、鸣、鱼、米花团、定 胜糕为祭品。猪羊都要留一些毛于背上,鱼则不能刮去鳞片。祭时猪羊放两 边,鸡鱼放中间,祭“昂”的同时也随带祭禹王,此时祭禹王的供品是豆腐 干、百叶、水果、蜜饯、仙寿等素品。  除了禹王和“昂”以外,太湖渔人的祭祀对象还有黑老虎大王、王老爷、 王二相公、天妃、刘王神等等。  历史地看,祭俗并不能单纯看作愚昧落后的封建迷信。我们不能忽视其 中表现出来的征服自然、战胜灾害的强烈愿望和古老的智慧。而且,发展到 今天,祭祀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转变为娱乐、交际活动。平时,辛勤的渔 人成年累月甚至夜以继日地从事生产劳动,很少有时间娱乐消闲、探亲访友、 借贷买卖。于是。他们把盛大的祭祀集会当作极好的机会。进行娱乐活动, 与亲友欢聚,或是完成某种交易。  太湖渔人平时有一些忌讳。譬如,吃鱼的时候,不能把鱼翻转身——由 “翻”造成翻船的联想,是下吉利的。还有一些讨吉利的做法,譬如,用鲤 鱼表示大吉大利,用百合表示百年好合,用方片糕表示平步青云等等。这些 都是相沿成俗的习惯,是追求美好幸福的愿望的一种表达。  宗亲祭祖泰伯庙  泰伯这个名字在无锡可谓家喻户晓,无锡与泰伯有关的建筑也比比皆 是。而影响最大的恐怕要数“岁时致祭奉祀,历代不废”的泰伯庙了。  据载,泰伯是殷商未年周国人,古公禀父的长子。原居住在陕西歧山一 带,因让王位于三弟季历,遂与二弟仲雍一道,从陕西来到江南,居住在海 里,即今无锡县梅村乡。为尊重江南风俗,他们“断发文身”,与当地人民 一道,共同开荒。他把中原地区先进的耕作技术岭授给江南人民,为使江南 成为鱼米之乡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当时,江南百姓崇敬他,前往归附者有千 余家,于是,江南第一个国家——“勾吴”形成了。据《吴地记载》:“泰 伯筑城于梅里平墟,周三里二百步,外廓周二百余里。”所筑之城名为吴城, 又叫泰泊城。为交通和灌溉之便利,泰泊还带领人民开凿运河。“当季开之, 以备旱涝,一方居民,始得粮食。”人民为此感恩戴德,故称此渠为泰伯渎, 又名为伯渎港。  著名的泰伯庙就坐落在伯渎港的南岸。泰伯庙,俗称让王庙,又名至德 寺,相传原为泰伯旧居。公元 154 年,东汉桓帝下令即宅为祠。到了宋哲宗 元枯七年(公元 1092 年),“诏以至德额其门”。“至德”二字,意即最高 尚的道德,来源于孔子对泰伯、仲雍让王位一事的赞扬。孔子说:“泰伯其 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后庙字几经毁建,现存的泰伯 庙为明弘治十三年(公元 1500 年)无锡知县姜文魁重建,距今己有 500 年的 历史。清咸丰十年(公元 1860 年),清军与太平军在此交战,泰伯庙起火, 烧毁了采芝堂、大树堂、德治堂、大夏堂、慈俭堂等古代建筑,仅大殿幸存。 清同治年间,重建德治堂,整修大殿,整个建筑仿明代形制,古色古香,精 巧雅致。大殿造型为歇山单檐,飞檐翘角,雄伟壮观。殿内有柄木柱 14 根, 每根木柱下置石础,垫有木砧,柱上涂有来红色漆。另有石柱 24 根,殿内后 壁上嵌有清代南拙老人蒋衡所书的石刻书条。殿前为戟门,解放初曾被拆除, 后恢复。往前为青石三券棂星门,门前立有石牌坊,额题“至德名邦”四个 大字,笔力奔放道劲,坊上刻有龙云仙鹤,形态生动传神。牌坊的对面是照 池,池上育一桥,名为香花桥。牌坊和香花桥均为明代遗物,距今已有 480 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农历初九是泰伯的生日,梅山附近的人们每年此日都要到泰伯庙里祭祀一番,这一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年习俗,由此形成了梅村地方性庙会,并 发展成为一种农村集市贸易。  祭祀泰伯的另一去处是泰伯墓,旧称皇坟,也叫吴王墩,坐落在鸿山西 南坡上。该墓占地三亩,四周砌有护墙。墓前有照池,呈月牙状。以花岗岩 石做成的石牌坊形成了墓地的三孔大门,坊额题有”至德墓道”4 个大字, 坊上刻有日、月、火焰、行云等饰物,四柱的顶端雕有 4 条形象生动的云龙。 进坊门沿墓道上行,便是享殿,上悬“三让高踪”匾额,建于清嘉庆二十二 年(1818 年),门两旁“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杯万古江南” 的对联金匮,为知县齐彦槐所撰写。再往前去,抬级而上,有一碑亭,正面 刻有“泰伯墓”3 个双钩篆体大字,其侧有碑记两块。东侧的一块立于明弘 治十四年(1501 年),由杨文撰写;北侧的一块立于明天启三年(1623 年), 由东林党领袖高攀龙撰写。沿碑北登石阶往上,为罗城大门,左右各有华表 一根,顶部雕有一蹲狮。狮子盘踞于上,双目大睁,摆出一副守护者的架势。  再前,即为墓墩,墓成圆丘状,由青石砌成,高 2 米多,直径 3 米余,顶部 填有一层石灰,整个墓地保存完整,除享殿外,其余建筑均为明或明之前遗 物。相传,泰伯于农历三月初三病逝,他去世之日,当地百姓痛哭 不已。据说,由于他生前德行高尚,大家都采撷洁白的山花献给他。山野白花因而采撷殆尽。又据说,人们想到泰伯生前喜爱种麻,于是,剥下麻 皮柬于腰际,以表示对泰伯的思念。于是,披麻戴孝就成了晚辈哀悼长辈的 一种表现方法而流传至今。每年三月初三,泰伯的宗亲后裔及当地的百姓, 都要到其墓地摆酒祭祀。后来,出于清明扫墓的传统习俗,祭祀改在清明这 一天,也不再摆酒设宴。这一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泰伯“三让天下”的高尚品德,开发“荆蛮地区”的伟大业绩,将永远 是江南人民代代相传的佳话。  二泉映月诉衷情  天下第二泉,又名惠山泉,在锡惠公园内,位于惠山第一坞——“白石 坞”之下。  惠山,又名慧山,也称惠泉山。自古即有九龙十三泉,其中,以龙眼泉 最为悠久,以第二泉最负盛名。  据《惠山泉记》记载,天下第二泉是唐大历年间由无锡县令敬澄疏浚古 泉而得,原名“慧山泉”,泉水清例甘芳,澄彻透明,酿酒煮茗,均为珍品。 唐代“茶神”陆羽曾著《茶经》一部,将天下之水分为二十等,无锡“慧山 泉”名列第二,故有“天下第二泉”之称,又名“陆子泉”。  相传,唐代诗人李绅、元镇及宰相李德裕均好饮二泉水,李德裕尤甚。 他利用权势,命令地方官通过驿站,把水送到三千里外的京城长安。对此, 唐未诗人皮日休曾将李德裕嗜饮二泉水与杨贵妃嗜食荔枝相类比,作诗给予 讽刺:丞相常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只嫌迟。 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扬妃爱荔枝。  宋朝,二泉水声誉更高,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苏东坡就写下了“独携天上 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赞美之词,并向人推荐:“雪芽为我求阳羡, 乳水君应晌惠泉”。据张邦基《墨庄漫录》记载,二泉水曾为皇家贡品。宋 高宗兵败南渡时,也都不忘饮用二泉水,并于泉上建泉亭,题“源头活水” 四字。元时,地方官以水谋利,向百姓抽汲水税,以至于泉水干涸。后朝廷废税,方使泉水重又满溢。现存于泉亭壁上的“天下第二泉”石刻就是元代诗 人、书法家赵子昂所题。到了明朝,二泉水更为骚入墨客所青睐,二泉也成为他们品茗玩赏的好场所。明初,僧人性海请人做了一个竹炉,盛二泉水煮会友,轰动一时。洪 武二十八年,著名画家王钦为竹炉作画。明正德十三年,著名画家文徵明与 友人茶会于惠山,即兴挥毫,作《惠山茶会图》一幅,再现了竹炉煮茗的场 景,此画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及至清代,康熙帝和乾隆对二泉水更是推崇备至。他们曾多次南巡至无锡,每次都必定要品尝二泉之水,并加以题咏。由于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 客对二泉的赏识,使得二泉水亦驰名天下。天下第二泉,源于若冰洞,流入上、中、下三池。上池为八角形,径 1.5米,水深 1 米有余,开凿最早,水质也最好。中池为方形,边长 1 米,离上 池仅 0.7 米距离,水质次于上池。下池为长方形,较上、中池大,水质更差,只宜养鱼。 上池和中池,均建于唐代。中池之上的泉亭为宋高宗南渡时所筑,名二泉亭,亭壁所刻“天下第二泉”为元翰林学士赵孟顺(赵子昂)所题。下池 开凿于北宋明道年间,池壁有明朝杨理雕凿的石螭首。中池的泉水经“漪澜 堂”下的暗渠,从石螭首(俗称“龙头”)喷涌而出,源源不断,流入矩形 下池。池四周的青石雕花栏板,为乾隆年间遗物。池东侧有数块太湖石组成 的观音骑鳌鱼像,人称“观音石”。“观音石”下部刻有四言铭文,落款为 “惠岩”。此石系明礼部尚书顾可学的别墅“蕙岩小筑”中的旧物,清乾隆 年间移至此地。下地北围墙上,嵌有“天下第二泉”题额,是泉亭壁所刻的数倍之大, 为清朝吏部员外郎王澍所刻。  中池与下池之间的滴澜堂,建于宋朝,有东坡诗为证:“还将尘土足, 一步漪澜堂”,明朝时曾改名真赏亭,后又恢复原名。现存的漪澜堂为同治 年间重建,三间七架,四面环廊,古朴雅致,是品茗观鱼之佳地。  二泉非但水美,景色更美。登上惠山绝顶,遥望太湖,茫茫苍苍,水天 一色;站在“竹炉山房”,回眸山中,涧水环绕,绿树成荫。每逢月夜,溶 溶月色倒映泉中,月光波光,交相辉映。无怪乎无锡的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 钧(瞎子阿炳)早在 30 年代就写出如歌如颂、如诉如位的二胡名曲《二泉映 月》。那池中的月影,水中的银光,随着行云般的乐曲,水样深的衷情,将 二泉捧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驻足神往,让人难以忘怀。  吴地第一文化园  经济发达的无锡县享有“华夏第一县”的美名,而无锡县的堰桥镇又是 全国乡镇改革开放的典型。堰桥镇有个西高山,因后汉名士高岱聚族居此而 得名。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富裕起来的堰桥人,决定在西高山建一座乡村公园, 让勤劳致富的农民有一个休闲场所。著名作家仕宣考察西高山时提议:要建 就建一个独具魅力的文化园地,以后映吴地历史文化特色。园林专家陈从周 来此地时也提出了这样的建议。高瞻远瞩的建议使得一座座园林建筑雨后春 笋般地出现在西高山上,初步形成了一个气势恢宏的整体建筑群——吴文化 公园。  在吴文化公园的入口处,耸立着一座宏伟的石牌坊,上面雕刻着苏步青 教授题写的“吴文化公园”和启功先生题写的“孕吴门”几个大字。雕刻者 是一位年逾 80 的老石匠,老人自己上门承揽这一重要工作,而且,连石料都 是他自己捐赠的。名人手迹和老石匠的这一段佳话,给这一精美的石牌坊又 增添了一份情趣。  进入吴文化公园,来到西高山南坡的“稻丰圩”,在米俗馆和水利廊内, 可以如临其境地感受极富江南水乡特色的稻作文化,那里陈列着犁、锄、耙、 水车、石磨等古老的劳动工具。在室外的一片水域上,还有一片“葑田”: 用竹木树枝在水面上扎成巨大的筏子,上面铺上水草和肥沃的土壤,再在其 上栽种水稻和其他作物。这是一种盛行于宋代的、为江南水乡特有的耕作技 术。这种“菏田”不能下使人惊叹吴地劳动人民与水争田的智慧。在“吴地住俗馆”,展示着古朴的堰里农舍和家庭手工作坊。在那里,可以看到酿酒、打豆腐、纺织所用的各种设施。当你在那里看到一位老婆婆 正在使用一部古老的织机织一匹花格棉布,你恐怕会不由地感到你正在一个 古老的乡村之家作客呢。掩映于郁郁葱葱的桑园之中的“蚕桑巷”,系列地展示着植桑、采叶、养蚕、结茧、调温守护的整个生产过程,再现了多姿多彩的吴地蚕桑文化。 寄托着劳动者丰收希望的”蚕花姑娘”,也可以在此一睹其尊容。“吴地人文馆”是公园中面积最大的景点。它由吴地开发史厅、吴地育才厅、无锡名人厅、无锡县正堂、吴地百业厅、吴地三百六十行廊等五厅一 廊组成,具体而又形象地展示了吴地的人文历史。千百年来的吴地名人塑像 被陈列在名人馆内。其中有奔吴而且随吴俗,断发文身,并进而开发了吴文 化的泰伯;有后世崇为武圣的军事家孙武;有致力于为吴地引入中原文化的 吴国公子季札;有明末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东林党人顾宪成、高攀龙;有 涵泳于自然科学、又为无锡教育界开创重视数理化之风的胡刚复、胡明复、 胡敦复;有面粉大王、纱厂大王荣家敬、荣德生兄弟;有著名教育家唐文治、 俞庆棠、高践四、钱基博、钱穆;有经济学家孙冶方、钱俊瑞;有政治家秦 邦宪、王昆仑等各方面的名人。  在吴地百业厅,有一台缓缓转动、可供 34 人同时观赏的旋转镜头,人们 可以在江南丝竹音乐的伴奏声中,观赏以《盛世滋生图》为背景的 130 组微 雕群,看到无锡从前的米行、钱庄、药材店、酱园、茶馆、酒楼、银匠店、 典当铺等社会景观。而在“三百六十行廊”,人们可以欣赏到著名的无锡惠 山泥人工艺,更可以欣赏到借助于这种工艺展示出的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生 动形象:说书卖唱的、挑担剃头的、叫卖点心的、补锅的、补缸的、收破烂  的、卖梨膏糖的、卖狗皮膏药的、打卦算命的、打铁的、杀猪宰羊的、打鱼 的、砍柴的、担粪的、包揽官司的、告地状的、要饭的??无不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  吴文化公园的设计者力求使公园具有独特的乡土风味,使游客进入公园 后,接触到古老而又新奇的民情风俗,有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从已建成的 部分来看,他们已经相当成功地实现了这一设想。  吴文比公园的建设还没有全部完工,但整个工程的进展很快。在它全面 建成以后,它会以更大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览观光者。  土墩石室古今谜本世纪 50 年代中期,江苏省考古人员在无锡嶂山南麓发现一个土层约40 厘米厚的土墩,出土了陶碟、釉陶豆、回纹硬陶罐、方格纹灰陶罐、斜方 格纹陶罐等一系列颇有考古价值的文物。与这些文物同时发现的,是有规则 的石室。石室东西长 3.85 米、南北宽 0.45 米、高 0.40 米。东石室由不规则 的乱石砌成,西壁是一大石块,南壁用六块石块、北壁用五块石块筑成。  1975 年初,无锡又发现了一个“土墩石室”,这次是在与西边的嶂山比 肩而立的璨山发现的。土墩在璨山南麓,直径约 15 米,高约 4 米。此墩被老 百姓称作姚家墩。发掘之前,土墩东半部已被挖掉并露出石室建筑的断面。 石室是平地垒砌而成的。其南北两壁的垒砌方法均采用不规则石块垒砌 5—6 层。大石块无明显的人工加工痕迹,但垒筑时将石块较平的一面朝内,而石 壁外面以及石块问空隙用小石块和灰白色土填补。其南壁平直,而北壁大石 上端向内倾斜。石室西部距南北两壁西端 2.10 米处用石块封门。石室顶部有 长方形巨石覆盖,再外面就是圆形封土丘。  太湖地区以及江浙的其他地方也发现有石室土墩。对于这种石室土墩, 目前的共同认识是:这是西周时期的遣存。而对于它的性质和用途,则说法 不一,分歧颇为明显。一种意见把石室土墩看作墓葬,认为它是上墩墓的一种。  在无锡以及苏南地区其他地方,经常能见到突出于地面的大小土墩,者 百姓喜欢称之为“山”,而经过考古发掘可以认定,这些“山”多属于古代 墓葬的封土。考古学家称之为”土墩墓”。从考古发掘来看,土墩墓所呈现 的墓俗和文化面貌相当特殊,耐人寻味。土墩墓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山坡丘 陵上缴,它利用自然坡势,大小相连,分布密集,而且,挤在一起的墓葬还 会打破、叠压在一起。另一类是平原地区土墩,往往是乎地起封。土墩墓开 始于西周前期,盛行于西周后期、春秋时期,至战国早期逐渐消失。其埋葬 习俗可能来源于原始社会的平地掩埋,而埋成一个大土墩则是它对原始社会 平地掩埋法的发展。除此而外,土墩墓诸文化因素中还有不少与苏南更早的 文化遗存衔接,鉴于它处于吴国与越国的政治范围内,考古学家认为它表现 的是一种“吴越文化”。它属于周王朝统辖下的一种地域性文化。后来,受 到楚文化的影响,土墩墓被竖穴棺椁葬俗所代替。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土墩石室是上墩墓的一种,石室是一种“石床”、“石椁”。确实,土墩石室与前面所说的土墩墓有许多共同的因素,认为它 是土墩墓的一种,不乏说服力。  但是,老百姓对这种带石室的土墩有自己的说法。他们说,秦始皇北筑 长城南筑墩,他南造许多“风水墩”以求长生不老。这种“风水墩”内造石 坑,坑内有泥香炉、烛台等物。在这种传说的启发下,有些考古学家提出这 样一种意见:“风水”是“烽炫”的讹变,“风水墩”是“烽燧墩”:春秋 时期,吴越相争,吴国为了防止越国进攻,在太湖一带筑这些“烽燧墩”。——也就是说,石室土墩是一种军事设施。他们认为上墩石室是一种帐篷式 石室,墩大可容 10 人在里面活动。而且,毫无疑问,古代人曾在里面活动过。 他们还认为,凡险要的地方必定有此种石室土墩,它们星罗棋布,形成相互 声应之势。考古学家的这一种意见促使人们注意墓葬说之外的可能解释。但这种意见比墓葬说受到了更多的挑战。譬如,有人提出,土墩石室建造时代,战争 使用的多是一些刀、矛、戈、戟之类的近距离杀伤武器,尚无远射程和杀伤 力大的火药武器。所以,当时作战形式只能是短兵相接,宜在平原或开阔地 带交战,而在山上设防、控制据高点在当时并无多大用途,也就是说,土敦 石室缺乏军事设施的价值。  在各种观点论争中,还有一种祭把说。持此说的学者认为,土墩石室是 一种祭祀建筑。他们特别注意到土墩石室地理位置的选择:它们大多散布在 太湖周围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顶。有的临江而立,有的鸟瞰湖泊。而古时的祭 把活动常在山上进行,所以,选择上述地理位置的土墩石室应该是一种祭祀 建筑。他们还指出,像无锡嶂山这样的土墩石室是如此的狭小,根本不具备 供人活动的条件。这样封门而又狭小的土墩石室,只能是一种象征之物,为 人们进行祭祀活动而设。他们还指出,土墩石室中的出土遗物明显具有祭祀 物品的特色,以支持其祭祀建筑说。  迷人的吴越文化源远而流长,而土墩石室又是其中的一个非常吸引人的 千古之谜。解这个谜不只是专家学者的事,任何一个感兴趣者都可以前往太 湖流域,经过身临其境地观光考察,参与破译这一千古之谜。  洞天石府观奇景  宜兴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依山傍水,山清水秀,且有“洞天世 界”之称。远古时代,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随着地壳运动,海底升高, 溶岩注溢,形成了许多奇妙的洞穴,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善卷洞”、“张 公洞”、“灵谷洞”。  善卷洞位于宜兴县西南祝陵村的螺岩山中,距县城 25 公里,是一个古老 而又神奇的石灰岩溶洞,可与广西桂林的七垦岩、芦笛岩媲美,穹比利时的 汉人洞、法兰西的里昂洞争奇。相传四五千年前,在我国部落联盟禅让时代, 唐尧让帝位于虞舜,虞舜欲让帝坟给善卷。善卷为避虞舜之禅让,便到此山 侗隐居。此洞因而被叫做善卷洞。全洞面积约 5000 平方米,游览路程约 800 米。洞共有三层,层层相连,分上、中、下、水四洞,洞洞相通,好似一幢 石雕大楼。  善卷洞的入口处在中洞,走进洞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石笋,名砒 柱峰,古称“小须弥山”,高达 7 米,它矗立洞口,确有中流砥柱的气魄。 这个大石笋,是由石乳一点一滴聚积而成的。据地质学家考证,每 20 年至50 年,石笋才能长高一厘米,由此推算,该石笋已经有 3 万年的历史了。转 过砥柱峰,视觉顿时开阔,整个中洞宽敞、深逢,方圆 1000 多平方米,犹如 一个天然石厅。四周奇峰高耸,异石倒垂,景色瑰丽多彩。洞的两旁屹立着 一对状如青狮、白象的巨石,这就是洞中有名的景物——“狮王”、“象王”。 崖壁上刻有一副对联:“伏虎须弥当洞口,青狮白象拥莲台”。故中洞又名 “狮象大场”。从中洞的尾部盘旋而上,即可到达上洞。上洞是善卷洞的最高层,规模大于中洞。整日云雾缭绕,故又称“云雾大场”。由于洞的上面有一块上刻 “一片飞云掩洞门”的峦石遮住了洞门,使得洞内外空气流动缓慢,所以洞 中温度常年保持在 23℃左右,冬暖夏凉,人们义叫它“暖洞”。沿着石阶婉 蜒而上,可见涓涓细流汇集而成的一个个大小各异的池塘。其中最深最大的 要数“娲皇池”和“盘古池”,传说这里是“蜗皇”和“盘古”洗澡的地方。 据说,古时,“蜗皇他”上有个口子,叫做“天窗”;“女蜗补天”的故事 就是从这里传出去的,后“天窗”被人工堵塞。下洞和水洞在善卷洞中更为奇特。狭长的下洞,如同隧道,长 180 米,宽 18 米,高 22 米。循隧道往下,须通过波涛门、风雷门、金鼓门、万马门 四道石门。每逢雨后,水声瀑瀑,四重石门奏出四种不同的瀑布声,或如波 涛在汹涌,或如风雷在激荡,或如金鼓在鸣响,或如群马在驰骋,其气势不 同一般。到了下洞,眼前顿觉一片光明,故下洞也称“又一天”。这里的钟 乳石景更多更奇,有的状若葡萄,有的形如白鹤,有的貌似莲藕,还有那繁 茂的“通天石松”和硕大的”梅花屏风”,形成异彩纷呈的独特景色。转身往后走,即是曲径通幽的水洞了。水洞是一条古老的地下溪河,长达 120 米,河面最宽达 6 米,常年通舟。洞门是一片沼泽,只有一块独木桥 大小的石岸,名“洞庭西台”,在此登舟漫行,如游海底龙宫,真可谓”船 在山中行,桨在天上划”。整个游程约 20 分钟,须经过“水关”、鳌门”、 “龙门”三个湾折,尔后只见一片天光,岩壁上刻有“豁然开朗”四个大字。 游客至此,心旷神怡。善卷水洞,古称龙洞,自古即有水洞隐白龙之说。原水洞与下洞并未贯通,后宜兴储南强先生为揭水洞隐白龙之谜,于 1933 年亲自督工开凿了下洞 与水洞的衔接口。凿通之后,又第一个驾舟漫游水洞,沿途连水蛇都未发现 一条。现善卷水洞尽头“龙门”出口处隐约可见一条形似黄龙的钟乳石,时 时滴下溶岩水珠。据说,让黄龙滴水在身上可以长命百岁。  出了善卷洞的水洞口,便是善卷后院,沿着山荫小道,下山就是祝陵村, 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近旁还有“碧鲜庵”、“蝶亭” 等遗迹。  与善卷洞齐名的是张公洞。相传,中国道教鼻祖张道陵及八仙之一唐朝 骑驴拍竹的张果老都曾隐居此洞,故称张公洞。它又名庚桑洞,2000 多年前 庚桑楚退隐此侗,后庚桑楚成道进入仙界,故此洞又被称为“仙人洞”。  张公洞坐落在离县城 22 公里的湖山区的盂峰山中。如果说善卷洞是 以水洞道舟见长,那么,张公洞则以洞中有洞称奇。全洞面积 3000 多平方米, 游览路程约 1000 米。分上洞和下洞两个洞口,从下洞到上洞共有 150 多级台 阶。入口处在半山腰的下洞,一进洞口,就是一个宽敞的大石厅,厅前有一 个大石海,过去这里供放着一些神台佛像,古称“海屋道场”,现改名力“海 屋大场”。从大石厅内沿台阶拾级而上,便到了另一个更为宽敞的石厅,名 “海王厅”,又称“天蓬大场”、“果老殿”。这是全洞的精华,整个大厅 犹如一个巨大的海底龙宫。穹顶云雾缭绕,四壁五光十色。两棵石松,英姿 挺拔,顶天立地,好像龙官中的两根庭柱;两个垂岩,晶莹剔透,色彩斑澜, 天然构成一对神奇的宫灯。海王厅地坪中央,有一汪清澈的水池,这是由溶 岩滴注而成的,水中,洞口与蓝天相接,宫殿与华灯辉映,真可谓“洞中蓝 天”。  海王厅的两侧,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洞,洞洞不同,洞洞相通。有的洞, 曲折狭长,峰回路转,称“盘肠洞”;有的洞,穿透巨石,进出口并列,” 称“鼻孔洞”;有的洞,洞里有洞,好似蛛网,称“棋盘洞”;还有以长著 称的“地道洞”;以巧见胜的“七巧洞”,以及各具特色的“鲤鱼戏水”、 “万福来朝”、“云梯”、“天桥”、“一线天”等,一处洞府,一个天地, 真正是“洞天世界”。张公洞附近的石牛山南麓,还有着一个灵谷洞。相传灵谷仙子行云路过宜兴,曾失剑于石牛山谷,于是驻足寻找,发现该洞,因此洞名为灵谷。 灵谷洞坐落在湖汉山区阳羡茶场境内,全洞面积 2200 百多平方米,总长1200 多米。内部呈 180 度不规则半圆形。共有六个石厅,厅厅各具特色。第一石厅面积不大,一幅天然的“熊猫图”挂在厅上,四周尽是溶洞分布,洞 中有洞。过道尽头,有一个 40 厘米高的石缝,俗称蟹洞,未开发前,游人须 自蟹洞匍匐前进 6 米方可到达第二厅。现在蟹洞虽依然保持着原貌,但是到 第二厅却另辟通道。一座天然的钟乳石门,高达 5 米,长约 15 米,这里有“昭 君出塞”、“冰灯雪盏”、“孔雀石泉”等佳境。侧身跨步,越过几块卧石, 便到了宽敞的第三厅。第三厅是最大、也是最低的洞府,面积 800 多平方米。 此厅上有 5 条天河相汇,下有 7 条暗流相通,恰似“百川汇海”。石壁下面 有一湾清泉;名“天府灵泉”仍传说这是灵谷仙子当年洗澡的地方。回身右 转,穿过游龙般的通道,便是第四厅了。第四厅是全洞的精华所在,厅内有 一道巨大石瀑,高 26 米,宽 7 米,厚 2 米有余。按地质学家推算,这一石瀑 至少已有几十万年的成长史了。石瀑四周,满是石云,石瀑顶部有一巨大石鼓,以石叩之能发出奇妙的声音。从这里回到第三厅,再经卧龙岗通道,便 到了第五厅。第五厅有弥陀佛、观世音、如来佛、老寿星等,构成了一个“千 佛山庄”。洞顶上的点点银砂,犹如在夜空中闪烁的群星。最后是第六厅, 钟乳石最多,形状与颜色也最怪。整个灵谷洞,景观多达 30 多处,在五光十 色的彩灯下,显得更加瑰丽多彩。徐霞客与晴山堂  徐霞客,名宏祖,字振之,号霞客,江阴马镇乡南肠歧村人,是我国明 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游家。他自幼爱好读书,对历史、地理、方志、游记 尤为倾心。虽博学多才,但一生不应科举,不入仕途,立志远游,以毕生的 精力“问奇于名山大川”。徐霞客 19 岁丧父,3 年服孝期满后,为山水之奥 秘,尚地理之真知,有意外出远游。他的母亲非常支持,鼓励他说:“身为 男子,志在四方,羁留家园,一如篱内小鸡,车辕小马。”于是,从万历三 十五年(1607 年)开始,22 岁的徐霞客别妻抛子,出游各地,历时 34 载, 足迹踏遍江苏、山东、安徽、河北、山西、陕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 湖北、河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他 56 岁时出游云南,不幸瘫痪, 由丽江知府木生白派人抬送回家。不久,这位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旅游家就离 开了人间。  徐霞客一生写有很多具有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地理学专著及游记散 文。他不圃于前人留下的经志,根据自己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对前人的说法 提出自己的意见。他通过对长江上游金沙江的实地勘察,写下了《溯江纪源》, 推翻了“岷山导江”旧说,指明了“金沙江导江”的事实。他考察了澜沧江、 沉江、潞江和枯柯河,纠正了《大明一统志》记载的错误及混乱之处。他还 指出了桂林尧山本是“瑶山”、广西桂平漱玉泉“暮闻钟鼓则沸溢而起”应 为僧人“候泉沸鸣钟鼓”、武夷山睹阁岩应是“杜辖岩”、湖南茶陵子房炼 丹池为附会之说。徐霞客不仅对我国古代地理学作了比较系统的考证,还对 我国西南地区岩溶地貌进行了考察与分析,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石灰岩岩溶 地貌的科学家。他的关于流水冲蚀成溶洞的理论,填补了我国地理地貌学的 空白,奠定了中国在肚界岩溶学上的领先地位,是世界科学宝库中的一份珍 贵财富。徐霞客的一生虽为中国乃至世界地理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他 生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声誉与地位,甚至其事迹不见任何正史有所记载。《徐 霞客游记》的刻印问世已是他去世 135 年之后的事情了。徐霞客出生在家教甚严、特别重视“有用之学”的家庭。“徐母教子”的故事很是闻名。这样的家庭熏陶使得徐霞客虽无官位,却有文名,所结交 的朋友多为当时文人雅士。徐母八十寿庆时,徐霞客为母建晴山堂,他的友 人高攀龙、宋濂、黄道周、仉瓒、文证明、陈仁锡、钱谦益、董其昌、祝允 明、米万钟等 85 位名人学士共写了 94 篇诗文相贺,这些诗文石刻均收在晴 山堂内。后来清兵攻打江阴,  晴山堂被毁,但石刻却被保存下来。解放后,为纪念徐霞客,曾在晴山 堂旧址建霞客小学,并将所有石刻集于一室,名为“霞客先生纪念堂”。 1978 年,政■在徐霞客故居附近——南肠歧村南、胜水桥之西重建“徐霞客纪念 堂”。这里三面环水,清静幽雅。相传,徐霞客经常从此处登舟漫游,此桥 即是后人为纪念徐霞客而建。所以,在古老的胜水桥两侧书有对联。内联是: “曾有霞仙居北宅,依然虹影卧南肠”,外联是:“胜境重新舟驶人行通海 字,水影依旧清流激荡映天然”。  徐霞客纪念堂的主体建筑是一座三开间硬山顶古式厅堂,四周有围墙相 护,正门有仿砖雕门头为饰,灰墙黑瓦,蜂门朱窗。门前两侧蹲坐着一对矫 健有力的石狮。厅堂之前有徐霞客行迹路线图,堂壁有 77 块晴山堂石刻,堂 内有徐霞客雕塑和画像,正中悬挂着的“晴山堂”匾额,为朱穆之所题。厅  堂左右均有画廊。厅堂前后,还建有精美的花园。堂后园内,建有霞客墓。 此墓原建在南肠村西前马桥,后迁至纪念堂内。墓前有一高 0.8 米,宽 0.4 米的石碑。此碑建于清初,顶端模刻“十七世”,中间直书“明高士霞客徐 公之墓”。  徐霞客逝世前曾自豪地说:张骞、玄奘、耶律楚材,都是皇帝派去西域 的,我是一个布衣百姓,能远游四方,成为第四人,死而无憾了。徐霞客以 其布衣之身,而作天下之游,自费走遍大半个中国,堪称中国历史第一人。 而他在游历中取得的科学成就更是对中国、对人类作出的一大贡献。  陶都名产紫砂壶  宜兴位于太湖之滨,素有“陶都”之美称。宜兴的紫砂陶,技术精湛, 造型多样,是众多陶器中的精品。  宜兴之大,并非每处皆产紫砂陶,仅有丁蜀镇的了山和蜀山盛产。紫砂 陶简称紫砂,又称紫砂器或紫砂陶器。紫砂陶显微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团粒结 构,团粒内的小气孔与团粒问的断续链状气孔相互贯通,形成网络,透气而 不透水。由于这一特点,人们常常用紫砂陶做壶、杯、瓶、鼎、盆、碗碟、 假山石景、人物雕塑、蔬果玩器、文房饰品等。其中最能体现紫砂陶特色、 使紫砂陶名扬中外的要数紫砂壶了。  紫砂壶的兴起源于饮茶之风。据称早在周初,中国人就有了吃茶风习。 魏晋时代,饮茶已成为待客的普遍形式。唐代,饮茶之风尤甚,传人陆羽曾 作《茶经》一部,对茶研究无所不备,“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这就为茶壶的制造打下了基础。到了宋代,饮茶之风较之唐代更为风行,民 间有茶会,市镇有汤社,文人品茶,嗜者斗茶,因而对茶盏的讲究也就更大 了。  据考古与文献记载,唐之前,茶壶以银为上,茶碗以瓷为主。到了宋代, 宜兴的紫砂壶产生了,并在文人间备受重视。那时的紫砂壶与明清及之后的 紫砂壶相比,显得胎质粗糙,制作不够精细。而且,那时的紫砂壶多用于煮 茶或煮水之用,故紫砂壶的造型都是大而笨拙的,实用性大于欣赏性。到了元代,战乱不断,宜兴的紫砂业停滞了,但还没有中断。紫砂壶因受元代饮清茶的习惯影响,造型设计也在改变。茶不需煮,只需泡,壶的功 用变了,样式也就随之而变。明代的紫砂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产生了一大批制壶名家,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自明代始,制壶者都在壶上刻上自己的姓名,从此,壶以 人贵,人以壶传。现存最早的刻有制壶者姓名的壶为供春壶,早于供春的制 壶名匠都没有流传下来,因而供春一直被陶匠视为鼻祖,在紫砂艺术史上具 有崇高的地位。清吴梅鼎《阳羡茗壶赋》赞之曰:“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 兮元功。信陶壶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可惜,供春壶传世极罕,仅一把 树瘦壶保存至今,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内。很多鉴藏家都以看不到供春壶而 遗憾。供春之后,明万历年间,出现了四大制壶高手:董翰、赵梁、袁锡、 时鹏。“四名家”的壶至今也十分罕见。与“四名家”同时的另一位制壶高 手是李茂林,他的“另作瓦囊,闭入陶穴”的制壶工艺,是对紫砂壶制造史 的一大贡献。以往的紫砂壶,因不用瓦囊,受火不一致,壶身颜色也不相同, 影响了壶的美观。而用瓦囊制造的紫砂壶则完全避免了这一缺憾。李茂林的 这一发明一直沿用到今天。  明万历之后,是紫砂壶制作的成熟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时大彬。 时大彬是制壶“四名家”之一时鹏的儿子,号少山,被认为是前无古人、后 无来者的制壶专家,是制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时大彬的壶有的用陶土,有 的用杂砂土,壶上都有“大彬”或“时大彬制”的落款。早期的时大彬壶多 仿供春式,造型均为大壶。后期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影响,开始做小壶。冯可 宾在《茶笺》中说:“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 得为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也 讲:“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仰得团结  氖氢”。以前饮茶是用大壶泡好倒在杯盏中饮,后来是每客一壶,在壶中饮, 放不宜大。旦小壶有玲珑感,放在几案上,即是一件艺术品。此时的紫砂壶 欣赏性已大于实用性了。时大彬门下的第一高足是李仲芳,李茂林的长子。 李仲芳的壶,形制文巧,气韵兼力,“骨胜而秀出”。时大彬的另一弟子是 徐友泉,其作品以仿古为主,朴素雅致。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在家中均 排行老大,故被人称为“壶家三大”。到了清代,宜兴紫砂陶业承明代发展 之势,趋于发达。紫砂壶的名气愈来愈大,不但文人喜爱,宫廷显贵、市井 百姓乃至外国商人都很喜爱,于是出现了三种不同风格的紫砂壶。  其一是传统的文人审美情趣的风格,讲究内在气质、单纯朴素的风貌。 并发展为在壶体上大量题诗、题文、作画、铃印,更讲究“文心”。  其二是富丽豪华、明艳精巧的市民趣味。在紫砂壶面上用石绿、石青、 红、黄、黑等色绘画山水人物花鸟等,或施以各种明艳的釉色,或嵌金镶银, 甚至装制金银提梁等。  其三是包金银边或装玉的外销风格。市民风格的壶也有嵌金银的,但多 数是嵌花纹、嵌字,外销到泰国或西欧等国的壶多包金银边,加金银提梁等, 风格也明显不同于市民风格,当然,二者也有相近之处。  明代紫砂壶的形式基本上是仿古,但仿古并不是目的,有时也有一定新 意。而清人的作品却以仿古为目的,以“宛然古人”为荣耀。这一时期,在 紫砂壶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是陈鸿寿,号曼生,清代著名的篆刻家、 书法家、画家、紫砂陶壶的设计家。他在任傈阳县官时,十分欣赏杨彭年、 杨主年、杨凤年兄妹所制造的壶,并且自己也有制壶癖好。因公事繁忙,无 暇自制,故大多数壶都是陈鸿寿设计,杨氏兄妹制造。在陈鸿寿设计的众多 壶式中,最常用、也是最著名的要算“曼生壶”。样式简洁明快,壶腹刻诗 铭文,并有陈曼生署款,壶底有“阿曼陀宝”印章,壶把下有“彭年”小印。 延至太平天国,由于战火连绵,紫砂壶的发展进入衰落期,产量骤减,但制壶业并未停止,代表人物是黄玉麟,其壶以“鱼化龙式”最为有名。  太平天国失败后,战事渐息,紫砂业得以复兴。到了民国,重又高涨, 并且出现了经营紫砂器的公司,其中著名的公司有“陈鼎和”、“铁画轩”、 “利用”等。这一时期的一个特殊现象就是赝品增多了。虽是赝品,但质量 仍是很高的,有的水平甚至超过古代名作。这一时期的制壶高手有程寿珍、 俞国良、范大生等。解放以后,百废俱兴,宜兴紫砂业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发展。紫砂业规模巨大,从艺人员众多,开始进入到紫砂业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著名艺 人,有王寅春、朱可心、吴云根、任涂庭、(顾景舟、蒋蓉、裴石民、李昌 鸿、沈蓬华)、汪寅仙、高海庚、徐汉棠、吴鸣、蒋小彦、许艳春、吴光荣 等。就技术水平和质量而论,现代人的紫砂壶已远远超过古人,传统形式和 各种创新形式俱全,尤其是借鉴了西方人的一些表现手法,创造了一批具有 动感的壶,使宜兴的紫砂壶业大放异彩。惠山泥人大阿福  惠山泥人,俗称“泥模模”,是无锡著名的传统民间彩塑艺术品。起源 于明代,至今已有 400 多年的历史,与油面筋、肉骨头并称为“无锡三珍”。 无锡惠山一带土质很好,质地细腻,可塑性强,干而不裂,变而不断, 被称之为“磁泥”。惠山泥人就是因其采用了惠山山麓的黑泥制作而得名。 惠山泥人的制作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早期的惠山泥人有大头娃娃、小狗、小 猫、小鸡等,是农民在农闲时为养家糊口而制作的。到了明代成化、弘治年 间,惠山一带修建了许多寺庙,为迎合人们求福、求寿、求子的心理,泥匠 们开始做出大阿福、三胖子、老寿星、送子观音之类的作品,出售给那些进 香拜佛和游山玩水的人们。清朝初期,惠山泥人的制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从个人制作转为泥人作坊的成批生产。延至清咸丰、同治年间,因苏南一带 京、昆剧种的发展,惠山泥人开始出现大量的戏曲人物,如“霸王别姬”、 “贵妃醉酒”、“水漫金山”等。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又出现了石膏制品,品种有圣母、耶稣、维纳斯、麦根斯等。 惠山泥人随着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其作品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粗货”,即模制产品。主要以胖娃、动物、神佛为塑造对象。代表作是“大阿福”,曾在 1979 年获轻工品优质产品奖。大阿福取材于神话故事,相传,很久以前,在无锡太湖一带,经常有毒龙、恶虎、刀马和臭鼋 四只妖怪出现,践踏庄稼,危害百姓。当地一位圆头大脸、两耳垂肩的小伙 子“沙孩儿”,为救四方百姓,单枪匹马,与妖魔搏斗,最终以自己的生命 力代价,降伏了四妖。为了纪念他,人们用家乡的泥土为其塑像,经过艺术 的提炼,塑造了一男一女的娃娃形象,这就是大阿福的由来。大阿福形象作 为“祝福”和“辟邪”的化身,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与大阿福齐名的是 猫。因为江南水乡养蚕的人多,蚕伯老鼠,鼠需猫降,于是,表达众人愿望 的泥猫应运而生,进入到养蚕百姓之家。第二类为“细货”.即手工制品,主要以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和戏曲中的人物形象为题材,包括人物群像和反映一定故事情节的人物造型,也有当代 伟人、名人的塑像,代表作有“孙悟空大闹天宫”、“丝路花雨”等。细货 中较为出色的是惠山泥塑京剧脸谱。它吸收了京剧脸谱的特点,根据泥塑的 要求进行了再创造。塑造较多的为占代武将,其眉字高隆,大眼突出,阔脸 宽嘴,加之以彩笔的精致涂绘,威毛、绒球的装磺及修长夸张的各色髯口, 充分体现出惠山京剧脸谱的艺术魅力。  在惠山泥人作品中,虽有“粗货”、“细货”之别,却无艺术水平高低 之分。在创作对象上,均以人物、飞禽、走兽为主;在表现方法上,都采用 了“以虚拟实,以神传情”的艺术技巧,雕塑与彩绘相结合,造型简洁,神 情夸张,色彩艳丽,构思精巧,神形俱备。传统作品“大阿福”至今仍是“‘粗 货”、“细货”两种皆有,甚至于一些人认为,粗货的大阿福较之细货更为 生动传神,更具生活气息与艺术感染力。  泥塑艺术的发展,造就出许多著名的泥塑艺术。善塑神仙的周阿生所塑 造的“蟠桃会”至今仍保存在南京博物院内。该作品场景宏大,人物造型夸 张,里面的王母娘娘和上八洞、中八洞、下八洞的 20 多位神仙,个个神采飞 扬,容貌迥异。整个作品情趣盎然,堪称为周阿生的代表作。善捏泥人的丁 阿金,长于戏曲人物的创作。他自幼家贫,从小学艺,16 岁时,外出卖艺,  边走边画,沿街出售,练就了一手高超的技艺。所塑泥人,十分简洁,寥寥 数笔,传神动人,尤擅勾画丑角,神态笑貌,惟妙惟肖,代表作有“小尼姑 下山”等。  如今,惠山泥人厂里更是高手云集,他们为了发扬光大祖国民间泥塑艺 术,呕心沥血,辛苦创作,将一堆堆无生命的烂泥,塑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 的人物和活泼可爱的动物,无怪乎郭沫若 1958 年参观泥人厂后,感慨作诗:人物无古今,须臾出手中; 衣冠千代异,肝胆一般同。 造化眼前妙,流传域外雄; 俏中人八百,童叟献神工。五、杨州茱萸湾里插茱萸  古城扬州有两处最古老的人文景点,一为古邗沟,一为茱萸湾。古邗沟 在扬州北郊,从蜀冈之麓向东流去,约五六里长,汇入古运河、新运河。祁 沟与新老运河的交汇处,即茱萸湾。这两处景点,刻印着扬州先民的历史足 迹,影响着扬州今人的生活情趣。  炎黄时代,居住在今扬州一带的居民属淮夷族。西周初年,这个原始部 落建立起一个小国,叫干(音韩)国。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 486 年), 吴王夫差吞并了古干国,在蜀冈之上筑一土城,以“干”加“邑”部,取名 邗城。邗,便成了中国极罕见的专用地名。夫差战胜越王勾践后,一心北上, 进军中原,称霸诸侯,就在邗城之下挖深沟,引长江水向北,以便他的战船 通行。这条沟经广武湖、樊良湖、射阳湖、白马湖入淮河。从此,江、淮两 大流域贯通起来。现在见到的古邗沟,就是夫差所挖古邗沟的源头。  西汉初年,高祖刘邦封他的侄儿刘濞为吴王,都于广陵(即扬州)。刘 濞利用广陵南有铜山、东靠大海的自然条件,铸钱煮盐,发展经济,招兵买 马,从而出现了杨州历史上第一次经济文化大繁荣。他为了盐运通商,就在 邗沟上挖一支道通向海陵仓(今泰州市)。支道与主道交接处有一村庄,庄 上多栽茱萸,叫茱萸村。刘濞就将此地命名为茱萸湾,后来建制为镇。隋文帝从茱萸湾向北开挖山阳渎,隋场帝在此基础上挖成大运河。从此,茱萸湾就成了中国南北、东西两大水系的交汇点,成为扬州人出大运河东行 通海、南下长江、北上淮泅的必经之口,成为中外文化贸易往来的重要港湾。 炀帝三下江都(即扬州),均从茱萸湾登岸。唐时日僧荣睿、普照迎请鉴真 东渡,后来波斯、阿拉伯商人来做买卖,也都在此登岸。历来兵家皆视此湾 为必经之地。元兵犯扬州,屯主力干此。史可法抗清,驻重兵于此。太平天 国的遵王赖文光在此遭清兵伏击而牺牲。1959 年,为开发、疏浚京杭大运河,扬州市区段从茱萸湾取直,至六圩都天庙入江,从而使茱萸湾成为一个三角形岛屿。挖河之上堆于岛上,造成 全岛起伏的地形。扬州市人民政府在此顺势建成公园,名茉英湾公园。公园 占地千亩,乃扬州地区各公园面积之最。这个古老而新生的岛屿公园,西侧 为新运河主航道,水阔浪高,百柯争流。东侧的古运河一改往日奔忙之状, 波平浪静,渔歌互答。远处则是广阔平原,良田万顷。新、老运河交汇于岛 尖,吴王夫差留下的古邗沟之水仍从西方蜀冈潺潺流来。茱萸湾便成为中华 民族古今水运、水利业绩的缩影。  人民大众总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历史的评价。当地老者说:夫差虽 晚年昏庸,但早年毕竟成为春秋一霸,使长江下游得以繁荣。刘濞搞七国之 乱,落得身首异处。但他倘若成功,岂不成了另一位永乐大帝(明成祖)? 古祁沟边上有一座财神庙,已不知建于问朝何代,庙门不是朝南,而是朝北。 庙内供奉的不是赵公元帅,却是夫差、刘濞两位吴王。庙虽不大,倒也年年 香烟不绝。  茱萸湾内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除广栽茱萸外,到处生长着春梅、芭蕉、 紫微、桂花、黄杨、玉兰、牡丹、翠竹、雪松、龙柏,还有琼花。也有水池、 亭阁,但数量不多,且藏于绿荫深处。迎面牌坊刻有清大学十阮元所题“茱 萸湾”3 个大字。岛北端的碑亭内,有一巨碑,上刻“挹江控淮”4 个大字。 稀少的厅榭内,张挂着一些名人书画。槛联如:”一堤杨柳绿,万顷菜花黄。”  “有屋皆傍水,无隙不栽花。”还有无名水池,池中养着金鱼,池旁筑有引 亭,亭内有“水云深处”匾额。民间又有“一步两个庙,三步两座桥”、“九 牛二虎一只鸡”等传说。所谓两个庙,是指紧紧相连的东藏庙和东岳庙,今 已不存。两座桥,是指南桥和北桥。牛、虎、鸡乃是古运河的镇水之物。至 今,在岛、岸相连处有一坝头,叫壁虎坝。坝头留着一石虎,已不知是何年 之物。  茱萸是一种落叶小乔木,树叶青紫色,如椿而稍润厚。春天开出团团黄 花,秋天结出簇簇红果。红果香气辛烈,可入药。三国曹植诗云:“茱萸自 有芳,不若兰与桂。”相传后汉桓景遇其师费长房,费长房说:“九月九日 你家中有灾。你赶快回去,要家中每人做一个绛囊,装上茱萸,系在臂上, 登高饮菊花酒,就可消灾。”九月九日这天,桓景家鸡犬都突然暴病而死, 而家人安全无恙。从此人们就把茱萸与避灾联系起来。九为最大的阳数,九 月初九就叫做重阳节。茱萸湾的茱萸当然是宝地之宝了。千百年来,每逢重 阳节,扬州城的男女老少都涌向茱萸湾,登上土山,远眺运河。姑娘们折枝 茱萸戴在头上,后生家析枝茱萸佩在腰间。老奶奶们则带来事先缝好的小布 袋,将茱萸果填入袋中,制成茱萸囊,给小孩子们辟邪气。唐代诗人张谔《九 日宴》诗有“归来得问茱萸女”之句,郭元振《子夜四时歌》有“辟恶茱萸 囊”之句。对茱萸湾最为钟情的,当然是老人们。重阳时节,大运河的螃蟹,肉嫩黄足,乃是啖吃最佳时光。老人们在茱萸湾内,或占据一亭,或席地而坐, 就着菊花酒,剥食渔民刚捕捉的运河蟹。有时他们也发起少年狂,击筑高歌, 互插茱萸,共颂长寿。明人徐渭《九月朔与诸友醉得花字》诗云:“不教酩 酊归何事,望到茱萸节尚赊。”因而,人们又把重阳节称为茱萸节,或茱萸会。  茱萸湾的古朴景色和避邪茱萸引来历代无数文人流连忘返。唐人刘长卿 诗云:“半逻莺满树,新年人独还。落花逐水,共到茱萸湾。”明人郝明龙《九日》诗云:“寂寞园林天宝后,道傍谁复问茱萸?”清人赵彦俞《愁倚栏令·晚泊茱萸湾写望》云:“东风起,水悠悠,古湾头。尚有旧时残垒在, 使人愁。黄昏细雨扁舟,垂杨外来往群鸥。灯火寂寥三两处,是扬州。”李 国宋诗云:“芜城墩下唱歌来,舴艋轻舫暗橹催。家在茱萸湾里住,五更月 落打鱼回。”现代作家郁达夫诗云:“重阳好作茱萸会,花萼江边一夜游。” 民间竹枝词云:“曾趁梨花未几时,茱萸佳酿又盈厄。一枝招展西风里,醉 眼犹疑杨酒旗。”  近代以来,陆上交通日益发达,水上交通退居辅位。茱萸湾作为一个水 运码头的重要性也就逐渐降低。扬州城区的建设,多向西、向南发展,以便 朝南京靠拢,地处市区东北郊的茱萸湾也就日益荒疏起来。  然而,历史捉弄茱萸湾,也在成全茱萸湾。在繁华都市住久的人,回归 自然的心态也在日益增长。近几年,人们在公务之余带着干粮、饮料到茱萸 湾度假的越来越多。谈情说爱的情侣,来到茱萸湾,更可略领到在城市歌舞 厅无法得到的乐趣。老人在重阳节入公园概可免票。一般公园的花木严禁人 采摘,可茱萸湾公园以其雄厚的资源,从不那么吝啬。  茱萸湾内没有城市园林的富贵气,没有现代娱乐场所的声光电,可它茂 密的花木、不多的亭阁、稀珍的石刻折射出古老的扬州历史,纯朴的扬州民 风。  琼花观里赋琼花  琼花观在琼花路北侧,今扬州市第一中学内,始建于汉元延年间,本名 后土词,唐称唐昌观,宋称蕃厘观,俗称琼花观。琼花因此观得以生长,此 观因琼花得以扬名。今有琼花台、玉勾井及宋徽宗御赐石额等遗迹。  琼花是一种独特的观赏花木。它雅洁幽香,闻名天下,扬州民众引以为 荣,四方游客先睹为快。可是,由于演义小说的影响,人们常把琼花与隋炀 帝开挖大运河、三下扬州牵扯在一起。炀帝荒淫,人所共知。他于公元 605 年即位后继承父业,征发民工,开拓邗沟、谷水、洛水、通济渠等原有河道, 将其连成一线,成为从洛阳至扬州 2000 余里的大运河。他又在今扬州北郊蜀 冈之上建江都宫。江都宫规模巨大,内有归雁宫、四流宫、九里宫、松林宫、 大雷宫、小雷宫、春草宫、九华宫、枫林宫、成亲殿、水精殿、流珠堂等, 皆黄金作柱,碧玉为栏,瑶阶琼户,珠牖琐窗,富丽无比。又有幽房密室, 前遮后映,雕廊画栏,逶迤曲折,千门万户,回合相通。民间传说,宫内还有 12 重台阁,24 座亭池,36 间秘室,72 处幽房,108 所雕闱,365 层绣闼, 还有千万道锦栏翠幌。杜牧诗云:“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小说《隋 唐演义》说炀帝到琼花观观花,因不释后土,琼花瓣即散落一地。炀帝大怒, 便将这世上独一无二的琼花树砍掉。大业十三年(公元 611 年),炀帝三下江都时,天下大乱,反隋怒潮风起云涌。大业十四年(公元 612 年),炀帝亲信字文化及反叛,攻入江都宫, 缢死炀帝,葬于雷塘。因雷塘这个地名,扬州人又有一个传说:江都太守陈 稜乃隋之旧臣,用帝王之礼埋葬炀帝,可触怒天颜,葬到哪里,雷就劈到哪 里,于是形成上、中、下三个雷塘。年深岁久,墓冢不存。直到清嘉庆年间, 大学者阮元访得隋墓故址,便制成一碑,由当时著名书法家伊秉授题:隋炀 帝陵。后来陵碑又圮,墓冢乃一抔黄土。至 20 世纪 80 年代,当地政府又拨 资修葺,扶正陵碑。今天,隋陵已成为扬州北郊一个游览景点。琼花虽与隋帝无缘,却有它自身的经历,并与扬州市民风俗联系在一起。  今所谓琼花,乃落叶或半落叶小乔木,枝条扩展,树冠呈球状。尤如巨 伞。卵形叶,对生。四五月间开花,花若玉盘,由八朵五瓣小花簇拥着洁白 或淡红色花芯,姿态舒展,错落有致,香气纯正清雅, 又称聚八仙。唐以前 没有关于琼花的记载。唐代始见于诗中。李白《秦女休行》:“西门秦氏女, 秀色如琼花。”后吴融、韦庄也提到“琼花”。但诗人所云琼花并非木本琼 花。琼,美玉也。如人常称琼英、琼浆、琼液、琼珠一样,皆以美玉比喻美 好的事物,或将雪花比作琼花。北宋至道二年(公元 995 年),扬州知府王 禹偁发现后土祠内有一奇异、洁白的花,作《后土庙琼花诗》,这是见于文 字首次提到的木本琼花。诗前有小序云:“扬州后土庙有琼花一株,洁白可 爱,且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木也,俗谓之琼花云。”以后,多位名家吟 咏扬州后土祠的琼花。韩琦《咏后土祠琼花》云:“维扬一枝花, 四海无同 类。”欧阳修在花旁筑一小亭,名曰“无双亭”。又作诗云:“琼花芍药世 无伦,偶下题诗更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另一位扬州 知府刘敞诗云:“东风万木竟纷华,天下无双独此花。”鲜于侁诗云:“百 葩天下多,琼花天上稀。”  琼花山历尽劫难。庆历和宣和年间,曾两次将琼花移至开封。可是,它 不服水土,惟粹不花,趋向枯萎。南宋宦官陈源截取琼花孙枝接到临安(今  杭州)聚八仙根上,虽然成活,但香色大减。绍兴三十年(公元 1161 年), 金兵南犯,又垂涎琼花。金主完颜亮再次把琼花主干挖去,又把小枝剪光。 第二年,根侧生出三株新枝。后土祠道士金大宁加倍护理,使它还魂复茂。 公元 1279 年,琼花突然枯萎。这一年,宋朝灭亡。这株琼花在人间生活了三百余年,终成绝世之珍。 元朝至元年间,道士金内瑞将聚八仙移植在琼花根部,终于培育成功。至今七百余年,金道士培育之花已在扬州大地上繁衍出许多后代。元以后人 们所咏琼花,实际都指这种花。当代树木学家考证,宋代琼花观的花实际就 是聚八仙的一个优良变种。聚八仙结子,而古琼花不结子,且极难生长。元 明清三朝到扬州的文人留下大量咏琼诗,单明人曹漩《琼花集》就有 71 首之 多。  琼花(聚八仙)喜阳光,耐阴寒,质纯洁,性高雅。催香折玉,几经劫 难,倒也象征扬州几度兴废,扬州市民把它作为自己性格的象征。 1985 年, 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将琼花列为市花,同时决定茱萸湾公园建立繁育琼花 的基地。 1988 年,扬州市政府决定每隔三年举行一次琼花节。  五月十八都天会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州太湖周边景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