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英语初学者的电影begginers的电影哪里有

初学者看的英语电影_百度知道适合英语初学者的4部英文电影 - 影视交流 -
英语听力论坛 -英语听力,英语学习 - Powered by Discuz!
当前位置:
& 适合英语初学者的4部英文电影
UID205870&帖子1168&积分1949&学分4939 个&金币174 个&性别男&在线时间402 小时&
适合英语初学者的4部英文电影
经常有级别较低的学员让我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电影。我绞尽脑汁回忆了几部好看又好懂的英文电影。1.Hachiko: A Dog's Story—忠犬八公这部电影非常日常,表达方式实用,句子简短,逻辑简单,特别适合初学者。
2. Proposal –假结婚很多女孩子会喜欢的电影,轻松愉快,而不是很烂俗。句子普遍很短,适合初学者理解。
3.School of Rock—摇滚校园令人有点小惊喜的一部喜剧,虽然比杰克布莱克之前的Tenacious D的笑点低。除了少部分词组需要特别查阅字典外,大部分句子都很容易从字面上理解。
4. The Blind Side—弱点不矫揉造作的一部励志运动电影。有一些专有名词、大词和令人费解的表达方式,但是大部分都比较好懂。简明自学指导看的时候嘴巴要不停地跟着念,念多了自然会慢慢开口的。碰上你觉得特别有用的表达方式或者你不懂的单词和词组,要暂停,或者截图,然后拿lingoes去查,把意思弄懂。一定用朗文、麦克米伦、科林斯等学习词典,不能用简明英汉字典。还有一点很关键,一定要摘录笔记。而且要摘录词组和句子,不要都是摘录一个单词,如果是那样,直接翻字典就可以了。而且为了提高记忆效率,最好反复观看同一部影视剧。走马观花的欣赏的效果不大的,一定要弄得滚瓜烂熟。把一两部电影学透,会让你感觉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语感会好很多很多。影视剧中经常会有一些不实用的习语和俚语,除了那些最常见的,不建议大家去刻意去记,学来没用的。
这世界有高高在上的规则,也有自由奔放的灵魂。
My travel blog:http://davy-wang./
UID1&帖子16112&积分25035&学分91648 个&金币1182 个&性别女&在线时间5645 小时&
这四个都没看过,有空找出来看看。
UID425489&帖子151&积分248&学分1174 个&金币22 个&性别女&在线时间53 小时&
今晚回家看看,不知道PPS能不能搜到呢
年龄就是成熟的标志。
UID425489&帖子151&积分248&学分1174 个&金币22 个&性别女&在线时间53 小时&
& & Hi,你有什么好推荐的英语电影吗?最好是在PPS上面能搜到的
年龄就是成熟的标志。
UID445838&帖子77&积分85&学分551 个&金币3 个&性别女&在线时间2 小时&
忠犬八公看的好感动哦!朋友眼泪都看出来了。
UID286841&帖子507&积分766&学分4981 个&金币18 个&在线时间222 小时&
I have not seen.
UID450077&帖子45&积分46&学分335 个&金币0 个&在线时间1 小时&
I like it !
[url][url]泰州妇科医院
UID308332&帖子836&积分1269&学分5376 个&金币125 个&性别女&在线时间176 小时&
只看过忠犬八公, 非常感人!
Bad habits are like a comfortable bed,easy to get into,but hard to get out of.
UID169881&帖子199&积分1138&学分103 个&金币413 个&性别女&在线时间102 小时&
只看过忠犬八公, 非常感人!
Sanmal 发表于
UID361950&帖子170&积分233&学分1333 个&金币0 个&性别女&在线时间53 小时&
我推荐国王的演讲
UID464664&帖子3&积分4&学分35 个&金币0 个&在线时间1 小时&
UID469569&帖子102&积分143&学分629 个&金币0 个&在线时间41 小时&How_to_play__The_Fight_Song__by_Marylin_Manson-_for_begginers_-_YouTube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0积分12318精华10帖子
西瓜小丸子&
&& 查看: 28459 && 回复: 9
完整的告诉你一部短片的拍摄全过程。其中特别强调了故事板(分镜头脚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一台相机拍出好片的方法。你可以没有好的器材,但是只要多想,器材绝对不是拍片的阻碍。
短片《dinner date》:
简单总体介绍:
“如果租不起摇臂和稳定器,那在做故事板的时候,就不设计需要这些设备才能拍的场景;如果想要用滑轨拍,但拍摄场地不能驾滑轨,那故事板里就避开滑轨”。
“如果对剪辑有要求,在故事版里要体现出来,同时想好你的拍摄方式,是手持还是三脚架或是滑轨?“
勘景:“它能够在开拍前让你将影片可视化,提前做出准备,掌握光照情况等等。它还能帮助你调整。”
演员:“如果通过周围的朋友仍然认识不到好的演员,我会找经纪公司或登广告”。
设备清单:
与演员的沟通:
如何营造浪漫氛围:
录音:“遇到声音等技术问题需要重拍,就算是小问题也需要重拍,趁布景还没变的时候。这比后期靠剪辑和特效要靠谱。“
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还可以输入10个字
& 本站网友& <em id="authorposton13-6-23 11:16:29
常驻人口, 积分 2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78 积分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30积分222精华2帖子
厉害、、要好好学习
<em id="authorposton13-9-16 15:14:27
宝贝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啊!
& 本站网友& <em id="authorposton13-10-13 21:33:14
暂住人口, 积分 1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73 积分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积分127精华0帖子
<em id="authorposton13-12-11 20:52:40
常驻人口, 积分 2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9 积分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30积分251精华0帖子
详细学习了下,受益匪浅
<em id="authorposton13-12-24 17:36:13
暂住人口, 积分 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4 积分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积分56精华0帖子
不错的教程,值得学习。
<em id="authorposton14-2-22 12:35:00
通俗易懂,赞!
& 本站网友& <em id="authorposton14-8-17 10:44:49
荣誉村民, 积分 25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59 积分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50积分2541精华0帖子
讲解透彻,通俗易懂,学习的好范!
<em id="authorposton14-9-18 06:18:24
外来人员,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 积分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8精华0帖子
我发现国内有人做了一条滑轨很屌,号称世界上最短的滑轨,叫什么微移滑轨。。。
<em id="authorposton16-6-13 11:04:47
共10条信息
微电影索引
爱微电影资源
按发布时间
名导工作室
永恒经典微电影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一扫
关注最新精彩微电影、微电影动向、最新活动等。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电影入门书籍?
比如《看电影的艺术》
一、电影总体产业经营类,偏向人文方向《电影史》艾伦
,戈梅里(美国)《新编西方电影简明教程》复旦出版社,这个是很多学校都在用的教材《认识电影》 路易斯·贾内梯(美国),这本书已经出版了11个版本了,不得不说是经典入门之作《电影艺术》 大卫·波德维尔
克里斯丁·汤普森,这本书也出版了很多个版本的了《拍电影》
格劳丝Lynne Gross《电影的元素》李·R·波布克(美国) 《电影的力量》 霍华德·苏伯(美国)《世界动画电影大师》 动画类的电影《电影是什么》安德烈·巴赞 (法国)《纪录片也要讲故事》希拉·柯伦·伯纳德(美国)《电影美学概述》阿杰尔(法国),美学是研究影视的重要路子呀《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这两位都是大师呐!《当代电影艺术导论》《影像中国》张英进,是一位外国人对中国影像的研究,表示有一些我看不太懂,书很厚《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
某些电影学院的教材,不过很一般《电影的形式 与文化》罗伯特·考克尔《关于电影》科克托(法国)《电影之书》吉奥夫·安德鲁(美国)《电影词汇》玛丽·特蕾莎·茹尔诺(法国)二、影视技术相关类,偏向技术类(这类挖个坑,因为本人在剪辑和拍摄方面还是菜鸟一只)《场面调度》史蒂文·卡茨(美国)《分镜头脚本设计教程》乔瑟·克里斯提亚诺(意大利),经典呀,表示我还没有认真看完《大师镜头》克里斯托弗·肯沃斯 · · ·
#多图预警####收藏数比赞同数多!!!给个赞不行吗???#关于电影书籍,可以参看我的专栏文章:#以下排名不分先后No.1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 (美)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和克里斯汀·汤普森(Kristin Thompson)著先介绍作者吧,这两位作者是一对夫妇,他们都是美国当代重要的电影理论家,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传播艺术系的荣誉教授,国际电影学界最多产的、最伟大的教科书编撰者之一。波德维尔是“认知电影理论”的创始人,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对小津安二郎、爱森斯坦等人的“作者”研究和电影叙事学、香港电影和电影风格史的研究,他目前受聘于法国电影资料馆;他的夫人汤普森则是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理论的领军人物之一,她的Breaking the Glass Armer(1988)是公认的新形式主义经典著作。波德维尔夫妇有众多享誉世界的电影学专著,如《电影风格的历史》《世界电影史》《娱乐王国:香港电影的秘密》等,但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畅销最深入人心的作品莫过于这部《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这本书的内容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1.电影如何由规划阶段发展到上映阶段?2.整部电影如何运作?3.电影技巧如何促成电影形式?4.电影如何分类?5.如何深入分析一部电影?6.电影艺术如何随历史改变?可以说这本书对于电影这门第七艺术的介绍简直是事无巨细,这本书推荐给有一定观影量的电影爱好者和电影专业的学生,因为书中涉及了一千多部电影,没有足够的观影量是一定会睡着的。。No.2 《电影是什么?》 (法)安德烈·巴赞 著安德烈·巴赞的电影理论被视为电影理论史上的里程碑。他的名字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50年法国电影评论的发展及电影现实主义紧紧联系在一起。巴赞的现实主义美学深刻影响了世界电影的发展。他提出或主张的电影本体论、长镜头理论、景深摄影、作者论和真实美学等一系列概念,形成了与传统的电影蒙太奇不同的理论体系,开拓了电影研究的领域。由于巴赞的努力,电影成为严肃的艺术研究课题。《电影是什么?》是巴赞批评论文的选集,涉及电影本体论、电影社会学、电影心理学和电影美学等诸多话题,是研究巴赞和当代电影美学的必备读物。安德烈·巴赞(Andre Bazin, ),法国《电影手册》创办人,二战后西方最重要的电影批评家、理论家,法国新浪潮电影之父。No.3 《认识电影》 (美)路易斯·贾内梯 著这本书从电影理论的典型视角出发,简明扼要地评论了电影艺术的方方面面。书中提及的影片包罗万象,组成了一道世界各地电影人的经验光谱,其中有我们熟悉的面孔如美国的斯蒂芬 ·斯皮尔伯格、英国的麦克 ·李、伊朗的阿巴斯以及中国的李安等。作者对欧美影片和导演了如指掌,尤其对美国影片和美国导演做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同时,作者也很关注第三世界国家电影,书中广泛涉及了伊斯兰电影、新亚洲电影以及非洲电影。作者以鞭辟入里的分析,新颖独到的见解和纷繁多样的视觉冲击,呈现给读者一个全新的电影世界。(全书围绕电影制作的核心要素组织架构,其中穿插以数百幅精美图片和精辟的说明,再加上缀于各章后的延伸阅读和书末的重要词汇表,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吸收到最专业的电影知识,从而真正“认识”电影。)路易斯 ·贾内梯(Louis Giannetti),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和影评人,俄亥俄州凯斯西储大学荣誉教授。贾内梯先生毕业于爱荷华大学及波士顿大学,20世纪60年代晚期开始讲授18世纪英语文学,后转入电影研究。他的作品雅俗共赏,内容涵盖政论、文学和戏剧等多方面,代表作有《美国电影大师》《闪回:电影简史》《戈达尔及其他:电影形式论文集》等。焦雄屏,著名电影学者,华语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人之一,现任台湾电影金马奖主席,“电影馆”系列丛书主编,著有《法国电影新浪潮》等四十余册文集。1975年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1981年获得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电影硕士学位,后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博士班。现主持台湾电影中心,并任教于台北艺术大学电影创作研究所。焦雄屏是台湾新电影的重要评论者和推动人,同时作为担任世界各大电影节评委次数最多的华人,她一直致力于将中国优秀的导演及电影推向世界。近年来多次与大陆和港台众多重要导演合作,监制了蔡明亮的《洞》、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以及许鞍华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等一批优秀电影。No.4 《电影语言的语法》 (乌拉圭)丹尼艾尔·阿里洪 著本书是乌拉圭电影导演丹尼艾尔 ·阿里洪根据本人创作实践经验编写的电影叙事技巧教程,其专业性、实用性、经典性为全球各影视院校所公认。作者并不对电影的拍摄工作做过多理论论述,而是集中从实践经验入手,对制作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加以细致精准的研究探讨,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全书涉及到如两个以上演员对话场面的处理、银幕上运动的表现、摄影机位三角形原理的运用、关系线的原则以及镜头内的组接等关键问题,对平行剪辑、运动摄影、变焦镜头、内外反拍等也均有详细论述,对“电话中的交谈”、 “演员在镜子中的反映”、“对话之间的顿歇”等具体问题更是切中肯綮。全书层次分明,清晰准确,并有1500余幅插图贯穿其中,既便于理解,又不显枯燥。此书译者多为中国老一辈电影教育工作者,如周传基、吕锦瑷、李溪桥、裴未如等,译稿准确流畅,影响深远,更有人盛誉此书“开启了中国电影新的时代”,也被北京电影学院列为必读书目。丹尼艾尔·阿里洪,作为一名电影剪辑师、编剧和导演,于1959年首次成为专业电影工作者。他曾在乌拉圭、阿根廷、巴西和智利拍摄过新闻片、广告片、纪录片和大型故事片,也教授过电影课程,并在一些杂志上发表过著作。周传基,资深电影人、教授。日生于北京。于1950年山东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系毕业,获英国文学学士学位。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理事,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家学会会员。他是著名导演张艺谋、陈凯歌的老师,先后为无锡国际旅游电影节、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1995年为美国旧金山大学讲授电影公共课,是中国著名的电影教育家。已出版专著有《电影 ·电视 ·广播中的声音》《影片读解》等,译著有《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电影实践理论》《电影导演工作》等。No.5 《蒙太奇论》 (苏联) 爱森斯坦 著《蒙太奇论》选译自苏联六卷本《爱森斯坦文集》。爱森斯坦作为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创作《战舰波将金号》、《十月》等堪称经典的电影杰作。作为电影理论大师,爱森斯坦力求探索艺术作品对观众产生最有效影响的途径,创建了电影蒙太奇理论,在爱森斯坦看来,蒙太奇的意义不仅仅归结为选择,有节奏的组织和联想,也不仅仅归结为情节元素的衔接。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主张两个镜头的并列以及它们的内在冲突会产生第三因素对所叙述事物的评价和观点。爱森斯坦,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功勋艺术家,艺术学博士、教授。日生于里加,日卒于莫斯科。一部《战舰波将金号》引领多少人走上电影之路。No.6 《电影语言》 (法) 马赛尔·马尔丹 著马塞尔·马尔丹(),Marcel,Gabriel,法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剧作家。1910年获博士学位。他认为人的存在同时处于两个世界之中。首先,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状况中,于此时此地与客观世界发生确定的关系。此外,人的具体存在在本质上又不可言传,它是个人的经验、体会,它通过信仰和希望与神发生关系。因此,人要走出自我,追求超越性,与神交往,才能达到存在的家乡。其主要著作有《存在与所有》、《人的尊严》等。No.7 《导演功课》 (美)大卫·马梅 著大卫·马梅(David Mamet),生于美国芝加哥,是美国当代声誉卓著的剧作家,曾获纽约戏剧评论人奖,1984年其剧作《拜金一族》获普立兹奖。他也是著名的电影编刷,1981年编写第一部电影剧本《邮差总按两次针》一举成功;次年编写《大审判》的剧本,获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提名,19924位被拍成同名电影;1987年编剧并首次导演了《赌场》,获威尼斯影展最佳原著剧本奖;1998年编剧的脉色风云:摇摆狗》,对美同政治丑闻加以讥讽,再获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2000年编导的喜剧片《我为电影狂》,颇受观众喜爱;2001年编写《沉默的羔羊》续集《沉默的杀机》,观众反映热烈。No.8 《看电影的艺术》 (美)约瑟夫·M. 博格斯 丹尼斯·W·皮特里 著本书为当下美国最热门的电影专业教材之一,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400余所著名学府采用,现在已经升级至第7版。全书涵盖了与电影有关的大部分专业知识,从主题的确立、如何用虚构情节和戏剧元素讲故事等内容表现手段,到视觉设计、摄影、视效、剪辑手法、色彩运用等视觉元素的呈现技巧,再到音效、对白、配乐等声音元素的运用方式,为读者全方位展现了电影在故事层面、技术层面、社会学层面以及美学层面的多重身份。在每章的结尾本书还设置了课后练习,为读者总结知识点,扩展观片量,帮助读者培养分析与鉴赏影片的技巧与能力。除了严谨的理论框架外,本书另一大特色则是其一直追求的新颖而引人入胜的讲授方式。书中尽量采用了大量当今读者可能看过的影片作为例子,包括像《指环王》《蝙蝠侠:开战时刻》《父辈的旗帜》《阳光小美女》《艺伎回忆录》《罪恶之城》等具有相当艺术水准的主流商业片,令读者能由自己所熟悉的东西开始,更加投入地进入本书所营造的艺术世界当中。约瑟夫 ·M ·博格斯(Joseph M. Boggs),曾于美国西肯塔基大学任教。丹尼斯 ·W ·皮特里 (Dennis W. Petrie),三州联合大学教授美国文学和文化研究专业,发表过研究传记文学的专著。No.9 《雕刻时光》 (苏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 著许多影评人曾试着诠释其浓烈的个人化视野,却始终难以企及。终于,在这本《雕刻时光》里,他记录了自己的思想、回忆,首度披露其重要作品的创作灵感、发展脉络、工作方法以及浓烈的自传内涵,并深入探究影像创作的种种问题。这些文章系长期陆续写成,惟《牺牲》一章口述于其生命最后几周。在这本艺术证言里,我们看到这位大师在“一团时间”里雕塑生命,仿佛时间奔驰穿越镜头,烙印于画面之中。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一九三二年生于俄罗斯札弗洛塞镇,是诗人阿尔谢尼伊·塔可夫斯基之子。曾就学于苏联电影学院,一九六一年毕业。他的电影曾经赢得多项国际性大奖;第一部长故事片《伊万的童年》于一九六二年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其最后一部作品《牺牲》荣获一九八六年夏纳影展评审团特别奖,同年十二月,塔可夫斯基因肺癌病逝于巴黎,享年五十四岁。No.10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 (美)罗伯特·C·艾伦 著本书甫出,便受到欧美电影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热烈欢迎,它恰好符合当代西方理论潮流的发展方向。本书介绍了许多有趣的案例,如:美国首次保存影片的努力是为了电影艺术吗?鲍特是叙事性剪辑风格的“祖父”吗?爱迪生在电影技术发明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好莱坞为什么要投资德国导演拍摄“高级艺术片”?通过这些鲜活、生动的案例,读者能深刻理解到运用不同观念方法所能得出的丰富结论,开辟出的新的电影史研究视野。译者特别为最新版增加了八十余页附录,将国内的电影史研究状况以及“重构中国电影史学”面临的方法论问题作出了详细的介绍。这些文章曾发表于《当代电影》,是对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最新思考,并且,作者都是中国电影史学界的名家。他们或多或少都受到《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有的文章更直接引用了这本书。罗伯特 ·C ·艾伦,北卡罗来纳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美国大众娱乐与流行文化史,著有关于美国广播电视史的《话说肥皂剧》,关于美国19世纪与20世纪早期大众戏院的《令人不快的愉悦:杂耍表演与美国文化》。他开设有美国影视媒体史、全球化与民族身份、美国家庭社会变迁、社会与文化历史比较等课程。道格拉斯 ·戈梅里,马里兰大学美国广播与电影图书馆(世界五大广播图书馆之一)资深学者、荣休教授,曾在马里兰大学教授传播学,为《村声》杂志撰稿,出版了十余本关于美国媒体经济学与历史学的著作,如《好莱坞片厂制度史》、《声音的到来》等,大量著作已被翻译为多种语言。No.11 《拍电影:现代影像制作教程》 (美)琳恩·格罗斯 拉里·沃德 著本书是国际上最流行的影视制作教程之一,经过不断的更新再版,现在已成为电影拍摄的规范准则,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而为全世界许多大专院校的影视制作专业所采用。本书案例丰富,语言精练活泼,深入浅出地剖析和展现现代电影制作的全过程,并探究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数字技术与传统的电影拍摄技巧相结合。这些内容也都适用于商业宣传片、广告、多媒体影像作品、音乐电视等的拍摄,是大专院校的影视制作、导演专业学子以及广大电影爱好者和DV发烧友的必备工具书。琳恩 ·格罗斯(Lynne Gross),美国加州大学富勒顿分校教授,主讲广播电视电影制作和理论课程。曾为上百部电视节目担任制片人,并在RKO、KCET、CBS、奥林匹克、维萨等广播电视公司担任顾问。拉里 ·沃德(Larry Ward),美国加州大学富勒顿分校广播电视电影专业教授,主讲影视制作、电影史和电影美学课程。No.12 《电影镜头设计:从构思到银幕》 (美)史蒂文·卡茨 著本书图文并茂地阐述了如何将拍摄前的构思以镜头为单位转化为可见的影像,诸如故事板制作、镜头的时空要素、镜头调度的原则、画面的构图、转场、叙事策略等。作者提出传统的制作流程,同时更鼓励合适的实验性手段。此外,本书也撷取了美国电影自默片以来,历经有声片及好莱坞片厂制度的黄金时代,直到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独立制片风潮期间所累积的创作经验。书中提供大量图片资料,包括来自希区柯克《群鸟》、斯皮尔伯格《太阳帝国》、威尔斯《公民凯恩》、尼科尔斯《毕业生》、斯科特《银翼杀手》等经典影片的故事板,插图精美,案例丰富。史蒂文 ·卡茨(Steven D. Katz)作为一名作家、导演及制片人,在传统电影拍摄和动画制作领域有着三十余年的工作经验,他是纽约最大的三维角色动画和特效公司Curious Digital的创建人,也是业内公认的数码电影电视特效先驱。他的诸多作品出现在广播、 有线电视网和各大国际电影节上。目前担任幸星数字娱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执行制片人,为国际化的观众制作电影。No.13 《21天搞定电影剧本》 (美)维基·金 著本书不涉及高深的理论,但充满实战的技巧,作者从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入手,将编剧有可能遇到的障碍一一罗列、剖析、化解。本书提出在21天里搞定剧本的概念,不限于实际操作的步骤,更旨在通过这一概念鼓励编剧同自己的内心交流,发现自己的潜力,从而达到自我认识的深化。作者还在书中列举了许多颇为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分配和安排写作时间,如何提炼电影的主题,甚至如何改善写作环境等等。作者尤其针对编剧在写作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做出了深刻的剖析,并且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维基 ·金,美国广受欢迎的电影顾问,从1968年起开始为许多黄金段电视节目撰稿,并为许多编剧提供咨询服务。维基 · 金在世界各地的各大电影院校都做过客座讲座,包括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南加州大学(USC)、纽约大学(NYU),并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开设有“内心电影之道”的课程。No.14 《开拍之前:故事板的艺术》 (美)约翰·哈特 著本书对好莱坞电影工业中前制阶段的故事板环节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包括故事板画师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绘制故事板的基本要素与原则等。全书包括超过150幅作者亲自绘制的场景草图、故事板画稿,并以从早期默片经典到当代电影的镜头草图为例,使读者掌握绘制故事板时的关键要素,如取景构图、人物布局、摄影机角度、空间透视、明暗关系等实用技巧,借此引领读者了解故事板的历史与发展,掌握这门视觉语言,并完成自己的作品,从而帮助电影创作团队有效地制订计划、清楚无误地交流沟通、精确地做预算。约翰·哈特(John Hart),作家、演讲家、电影故事板画师、平面设计师、摄影师。现居纽约,著有《电影布光》(Lighting for Action)。No.15 《编剧:步步为营》 (美)温迪·简 著本书是一本实用的编剧入门教材,系统地向编剧初学者和电影爱好者介绍如何完成一部规范的商业电影剧本。作者根据其多年的编剧从业、教学经历,以及对上千个好莱坞电影剧本的研读经验中,提炼出一套规范、高效并行之有效的编剧学习方法,让初学者在写作过程中有章可循,步步为营。本书提供了创作出色剧本的十二个步骤,从“初级六步”:剧本的标准格式、如何塑造人物、提炼剧本主旨、设计戏剧性动作、建立剧本结构、修改剧本;一直到“高级六步”:第二幕写作、建构人物弧、设置次要情节、运用潜文本、如何写结局等。其内容涵盖了剧本写作的方方面面,从而让编剧新手少走弯路,在保证避免低级错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才华。对国内读者而言,本书阐明了一个符合电影工业标准的电影剧本应应具备哪些要素,而作者对如何提高这方面的素质提供了她的意见——对于编剧初学者和编剧从业者来说,这无疑是值得借鉴的。在读本书时,你会发现其中所列举的一些常见的剧作误区,在国内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编剧新手还是职业编剧,这本小书总会对你有所启发。温迪 ·简 ·汉森,表演学学士、编剧硕士。早年从事戏剧创作,后转入电影剧本创作领域。温迪的第一部电影剧本入围“艺术新星奖”(Artist Trust Awards)决赛以及由奥斯卡赞助的“尼科尔奖金”(NichollFellowships)半决赛。从1995年起,温迪先后在波特兰公共学院( Portland Community College),波特兰州立大学(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以及玛丽赫斯特大学( Marylhurst University)开设编剧课程,并担任圣菲剧作家协会(Santa Fe Screenwriters Conference)顾问,为电影杂志《好莱坞剧作家》(Hollywood Scriptwriter)开设网络课程。No.16 《场面调度:影像的运动》 (美)史蒂文·卡茨 著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导演技艺的核心——场面调度进行了详细介绍,从基本的片场调度方式到新式的惯用调度手法,从狭窄的受限空间到开阔空间、多人物的场景,都可以在书中的调度案例中得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质建议。作者还采访了好莱坞业内重要的电影人,提供他们的拍摄调度经验,对初入行的导演或已有一定资历的创作者都有很大的帮助。新版本中增加了“剧本拆析”范例和数字化的电影设计技术的介绍。No.17 《拆解好电影:经典场景赏析》 (美)理查德·D·佩帕曼 著提供35部“好电影”中最出彩的场景,展示故事、角色、对白、文本、潜台词与镜头设置怎样合为一体,营造出奇妙的视听感受。别具一格的另类片例,作者独特的选片视野给人以新鲜感。以“危险、高兴、壮举、吸引”区分场景种类,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电影。截取400余幅电影画面,方便读者反复揣摩,借鉴大师的神来之笔。理查德·佩帕曼(Richard D. Pepperman),美国视觉艺术学院(SVA)教师,曾获得该学校杰出艺术家—教师奖,从事剪辑工作40余年,执教30余年。此外,还在普拉特影视艺术学院和新学院大学开设剪辑设计与管理工作室及主持研讨会,剪辑过一千多条商业广告,担任剪辑或剪辑顾问的影片曾入选鹿特丹电影节、慕尼黑电影节,著有《剪辑进修课》(The Eye is Quicker-Film Editing: Making A Good Film Better)。No.18 《电影镜头入门》 (美)杰里米·温尼尔德 著本书为电影爱好者、初学者提供一条了解、认识、学习电影制作常识的捷径。作者提出通过观看影片来学习电影镜头语法的观念,并化繁为简,归纳、总结了电影拍摄过程中各种最为常见并有效的镜头技法,包括基本电影技巧、构图技巧、升降技巧、运动镜头技巧、视点技巧、摄影机技巧、剪接技巧等。作者运用最容易为读者理解的方式阐释每一种技巧的概念、用法及效果,并列举出运用此种技巧的相关影片场景。另外,本书请来专业画师,为书中的电影技法配置了相应的故事板插图,帮助读者更为直观地理解、掌握电影制作的秘密。杰里米温尼尔德(Jeremy Vineyard),一名“不切实际的社会改良家”,是个想到就要做到的家伙。为什么不能使一门技术学习起来容易些呢?这门技术本身并不复杂,但是,它常常被夹杂在多本大部头的教科书中,令人费解而不利学习。换句话说,用这样的方法学习一门技术,枉费了太多的时间。十年下来,他要么会在笑嘻嘻时,露出镶嵌着钻石的牙齿,要么就得靠微薄的薪水维持艰苦的生活。No.19 《电影通史》 (英)菲利普·肯普 著《电影通史》近距离展现了世界影坛的重要时期、流派和作品,并以电影的高速发展反观社会和文化的演变。它按照年代顺序追溯了电影的演化,从早期的电影放映技术到多银幕影城的出现,直至当今尖端科技。图文并茂的文章深入全面地阐述了每一种电影类型,从最早出现的默片到史诗票房大片和21世纪出现的电脑动画与视觉特效。翔实的历史年表让读者对电影史上的重大事件一目了然。本书详尽分析了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从机位、布光、动画、表演风格及社会文化影响的角度对知名大片进行了让人耳目一新的解读,揭示出明星的闪光点和影片成功的秘诀,以及最具潜力的剧本折戟票房战场的原因。自从第一张照片诞生之日起,人们就迫切地想要记录每一次创意的火花。如今,利用电影记录现实或描绘梦想,仍然是了解人类内心及其生存状态的一大途径。如果你爱好并希望更好地理解电影,翻阅此书将是你的不二选择。菲利普·肯普(Philip Kemp),影评人、电影史学家,《视与听》、《完全电影》和《DVD评论》等杂志撰稿人。在莱切斯特大学和密德萨斯大学教授影视新闻学,著有《致命的天真:亚历山大·麦肯德里克电影作品》及介绍萨蒂亚吉特·雷伊的《阿普三部曲》的著作。No.20 《眨眼之间》 (美)沃尔特·默奇 著本书汇集了著名剪辑师沃尔特 ·默奇极具创造性的、多层面的思考,可以说这对过去的剪辑观念形成了一定的挑战。开篇他便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为什么剪接可以被接受?从这里开始,默奇带领读者进入了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贯穿其间的既有美学上的追求也有实际操作上的考量。他对以下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例如剪辑时、做梦时、现实生活中影像的连贯性与非连贯性,判断好剪辑的标准,眨眼的动作既类似于剪辑时的画面切换又是出于一种情感暗示,等等。在新版本扩充重写的部分中,默奇总结了数字剪辑在技术与艺术层面的优势与可能产生问题。沃尔特 ·默奇,新好莱坞运动中最为知名的音响设计师和剪辑师之一,科波拉成立的美洲西洋镜电影公司的早期骨干,多次获得英国电影学院、美国电影学院大奖。他曾剪辑或担任混录工作的作品有《对话》《美国风情画》《朱莉娅》《现代启示录》《教父2》《教父3》《布拉格之恋》《人鬼情未了》《克鲁伯》《英国病人》(默奇凭借此片同时获得第69届奥斯卡最佳剪辑与最佳音响设计奖)《天才雷普利》《锅盖头》《没有青春的青春》等,曾参与修复、重剪奥逊 ·威尔斯的《历劫佳人》。No.21 《看不见的剪辑》 (美)鲍比·奥斯廷 著本书为我们揭开了电影剪辑世界的幕布,以充满趣味性的笔触展示了剪辑这门神秘艺术的魅力所在。出身剪辑世家的鲍比 ·奥斯廷运用自己浸淫专业领域多年的实践经验和诸多世界一流剪辑师的作品为案例,分门别类地阐释了剪辑师究竟施展了什么样的魔法,来使观众对电影笃信不疑。通过分析经典巨作《毕业生》、《唐人街》、《后窗》、《法国贩毒网》、《十二怒汉》、《体热》、《一夜狂欢》和《虎豹小霸王》等片中的剪切点截图,奥斯廷详细探究了转场的使用、动势的建置、音乐与动作的契合、为演员表演和摄影角度查缺补漏等剪辑技巧,将剪辑师如何巧手慧心地操控我们的观片期待,又如何设置各种“圈套”来引诱我们对故事的发展欲罢不能,揭示得一览无余。她用鲜活生动的第一手创作经验告诉我们,所谓“看不见的剪辑”的要义,正在于“别让观众看出电影剪辑的把戏,让他们相信魔法”。鲍比 · 奥斯廷,长居纽约的剪辑师、作家。父亲为著名电影剪辑师理查德 · 梅尔(代表作《虎豹小霸王》),丈夫为好莱坞传奇剪辑师山姆 ·奥斯廷(代表作《唐人街》《毕业生》)。在开始自己的电影事业之前,奥斯廷在斯坦福大学取得了人类学学士学位,不久就加入了剪辑师的行列,凭借电视电影《世界上最好的小女孩》获得了艾美奖提名。2002年,她与丈夫合著了讲述剪辑工作的著作Cut to the Chase,该书广受赞誉。No.22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 (英)达纽西亚·斯多克 编1996年,克里斯托夫o基耶斯洛夫斯基英年早逝,电影界顿时失色。《十诫》、《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及《红》、《白》、《蓝》三部曲给基氏来了世界级电影人的美誉。基氏为人出奇低调,甚至对自己的工作和天赋也不太经意,不过书中这些坦诚、细致的访谈显示出他对电影的一种激情。正是这种激情,激励他度过了波兰在二战及战后那一段纷乱的岁月。基氏致力于电影事业也映照出波兰重新寻找自我的斗争。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和东欧诸国变故,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重心也转向法国。辗转于波兰、法国期间,基氏创作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一些最重要的电影作品。No.23 《看电影的门道》 (美)吉姆·派珀 著本书是一本适合各个年龄段和社会阶层的读者阅读的影迷观片指南。作者用诙谐和精炼的语言介绍了大量经典电影、流行大片和影史遗珠,并且探讨了这些电影所运用的技术和表现手法,以及当代电影人如何继承和发展了这些技术和手法。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作者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和深奥的术语,以形象化的表述方式阐释了镜头、场景、声音、剪辑、风格、布景、角色、意义等很多电影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元素,因此在海外畅销多年。在这本最新的修订版中,作者添加了三个新章节,分别介绍了好莱坞电影、美国独立电影和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电影,依然主打艺术与娱乐并行不悖的研究角度,带给读者最新和最好看的片例。吉姆·派珀(Jim Piper),在弗雷斯诺城市学院教授电影和英文课程已经超过三十年,出版了MakingShort Films等七本电影著作,并拍摄过若干获奖短片。现居住在加州弗雷斯诺市。No.24 《编剧的艺术》 (美)拉约什·埃格里 著本书是一部论述编剧方法的名著,曾于20世纪80年代以《编剧艺术》为译名在我国出版,对当时国内的编剧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同其他一些剧作法书籍不同,它是从戏剧的基本要素出发,深层剖析了戏剧结构的秘密。在作者埃格里看来,一部成功的戏剧必须具有一个逻辑清晰的前提,发源于具有三个维度的人物,并且拥有预示和升级的冲突。全书引用大量经典戏剧剧本如《玩偶之家》《伪君子》《悲悼》《推销员之死》等,对人物性格、冲突类型进行了细致分析,探讨其成功或失败的深层原因。全书结构严谨、例证鲜明,并有一些针对编剧创作中常见问题的答疑解惑,其文风既旁征博引,又平实易懂,本身便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阅读本书,对深入理解从易卜生到奥尼尔的编剧创作,对戏剧、电影电视、新闻、小说等叙事性文体的写作均能有所裨益。No.25 《镜头的语法》 (英)罗伊·汤普森 (美)克里斯托弗·J·鲍恩 著本书为电影爱好者、初学者和从业者了解镜头语法的常识提供了一条捷径。语法是了解一门语言的关键,作者通过数十年的拍摄和教学经验,清晰详述了镜头语言的整套体系,包括景别、构图、摄影布光、焦距变换、拍摄角度、镜头运动、镜头匹配等。全书语言通俗而风趣,并详细介绍了从前期筹备到现场拍摄的众多实践细节,包括对后期剪辑的预想。此外,本书还聘请专业的插画师为书中相关的语法技巧配图,以帮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镜头语法的秘密。罗伊 · 汤普森,导演,德国之声电视继续教育中心的教师,先后在欧洲、非洲、中东和远东等地区执教,教学经验非常丰富。另著有《剪辑的语法》。克里斯托弗 · J · 鲍恩,美国弗雷明汉州立大学(前身为波士顿大学)摄影、视频剪辑与电影制作专业的教师,有数十年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是Avid公司的认证讲师,还是Fellsway Creatives制作公司的创意总监。No.26 《闪回:电影简史》 (美)路易斯·贾内梯 著本书涵盖了电影从草创之初直至进入21世纪成为娱乐龙头产业这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内容简明凝练,毫无赘笔而又细节生动,带领读者了解电影发展脉络的同时还能使之重温电影与电影人妙趣横生的银幕往事。采取每十年为一个讲述单元的结构框架,将好莱坞电影、欧洲电影、亚洲电影及重要电影人各阶段的发展概况归纳入其艺术特色最显著的十年,突出研究侧重,并在各章前附之以此段时期世界社会文化大事年表作为互文,视角广阔而又避免了泛泛而谈,使读者能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政治气候,轻松掌握电影发展脉络。插图第6版辅以更详尽的图说;并新增加了2000年后美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全新章节,展现电影发展潮流的当前动态,并为读者带来新鲜的影片分析。著者译者信息见前面的介绍。No.27 《世界电影史》(美)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和克里斯汀·汤普森(Kristin Thompson)著畅销十七年并被译为中文、西班牙文、法文、意大利文、波斯文等六种语言的权威电影教科书独特的理论架构,涵盖主流类型片、纪录片以及先锋电影发展脉络,全面解析电影与社会文化上至电影草创之初,下到数字技术领衔的3D时代,纵览电影百年风云嬗变数百张精彩图片,直观展现经典影片场景与台前幕后花絮。新版增加深度解析环节,囊括电影大事年表、经典场景分析、重要电影人介绍以及相关电影运动主要作品表,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研究细节与更翔实的资料库。扩充了对亚洲、非洲、拉美地区以及中国电影的研究篇幅,建构更广博的知识体系。影印版完整展现原著风貌,保留索引,方便阅读查询,满足读者研究、学习、收藏的需要。著者译者信息见前面的介绍。No.28 《电影研究导论》 (英)吉尔·内尔姆斯 主编 本书是一部综合性的导读课本,自1996年初版以来,深受海外高校推崇。书中各领域专家对电影研究的理论重镇进行了全面的综述与检视,从最经典的蒙太奇和长镜头理论,到曾掀起思想怒潮的女性主义电影和酷儿理论;从好莱坞大片垄断全球的成功之道,到各民族电影为争取立足之地的奋力挣扎。全书各章节皆配以丰富、精彩的个案研究,囊括120余幅电影剧照,并对关键术语与概念设计了方便详尽的边注,而章末精选延伸阅读、推荐片目及网络资源,则为有志于电影研究的读者提供全球视野、指明深入方向。吉尔 ·内尔姆斯,东伦敦大学电影学高级讲师,教授从本科到研究生的一系列课程,学术研究的重点包括性别与电影以及剧本创作。她是威尔士联合教育委员会媒体研究专业的监审员,近两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剧本创作学并供职于洛杉矶电影界。No.29《经典电影理论导论》 (美)达德利·安德鲁 著 本书是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达德利 ·安德鲁的经典著作,清晰透彻地挖掘了经典时期主要电影理论的传统与核心。全书以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为分节依据,从素材、方法和技巧、形式和外观、目的和价值四个维度出发,找到各派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其所用方法的独特性,将形式主义与写实主义相对照,并结合了现代法国电影理论,对明斯特伯格、爱因汉姆、爱森斯坦等重要电影理论家的观点及其背后涉及的心理学、哲学等思想根基作了详实的溯源与说明,揭示出其中的严密、坚实或矛盾、偏狭之处,进而“让不同阵营的理论家在同一问题上辩论”,以使读者更轻松有效地阅读电影理论的名家名作,从中得到启发与鼓励,重新思考经典电影理论之于当下的价值与意义。No.30 《艺术光晕中的电影》 (美)达德利·安德鲁 著 本书介绍了电影诞生以来的主要理论流派,它无意囊括每个流派的每个理论家,而只选择那些能清楚阐释自己立场的理论家,作者通过不断地挖掘他们理论的传统和核心,为读者提供几个立足点,从而更轻松、更有效地去阅读原著。达德利 ·安德鲁,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委员,耶鲁大学电影中心创建者,谢尔顿 ·罗斯荣誉教授。获法国文化部授予的法国文化艺术勋章、美国电影与传媒研究会授予的“杰出终生事业成就奖”,著有《艺术光晕中的电影》(Film in the Aura of Art)、 《电影理论概论》(Concepts of Film Theory)、 《巴赞传》(André Bazin)、《悔恨的迷雾:法国古典电影的文化和敏感性》(Mists of Regret: Culture and Sensibilityin Classic French Film)等15本著作,最新力作为《电影是什么!》(What Cinema Is!)、《打开巴赞》(Opening Bazin)。No.31 《导演创作完全手册》(美)迈克尔·拉毕格(Michael Rabiger) 著《导演创作完全手册》是美国经典的导演创作综合性指南。本书自出版以来,已经帮助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读者去实现他们的艺术想象并制作出结构扎实的优秀电影。除了基础的创作理论,书中更为电影制作过程每个步骤都提供了实践指导。其章节编排是按照一部电影的拍摄工作来安排的,犹如一位引导您纵览整个影视与导演流程的老师。这是一本整个职业生涯都可以反复翻阅的指南,能随时帮助你解决理论和实际的问题。《导演创作完全手册》涵盖了一个导演在整个电影创作过程中会用到的方法、技术、创作思维过程和判断。它强调了低成本数字制作技术,这样可以使创作者在极低的创作预算的情况下还能保证最前沿的创造力和专业性创作。作者认识到最好的学习方法即是去实践,于是在书中囊括了大量需要亲手操作的实践练习,得以帮助你掌握技术性的和概念性的技巧。与超越技术障碍同样重要的,是电影创作中概念上的和创意上的工作。书中为艺术创作过程提供了异常清晰的眼界。尤其强调了与演员进行工作的过程。书中提供了有效的实践工具和练习,帮助读者和演员一起发展可信的、有吸引力的故事,打磨叙事技能,并培养其你的艺术特质。这本书向你展示了如何超越简单的技术熟练的程度,成为一个有独特表达方式和风格的故事讲述者。无论对一个想实现一个小小电影梦的爱好者,还是经验丰富的职业导演,本书都是一部全面而易于理解的指南。本书详细介绍了撰写剧本、摄影、表演、场面调度、剪辑的全部重要原则,从而让你明白如何使电影拍摄这样一个分工明确的庞大机制运作起来。从一只麦克风型号的选择,到制作一份融资计划;从如何为了使演员放松而给他们递上一杯咖啡,到如何利用剪辑使拍摄的画面产生魔力;从如何选择一所好的电影学校,到如何应付电影节上的老板,书中这些细节都保证你在电影行业里打拼时的每一步,都有一个贴心的老师给你做后援。迈克尔 ·拉毕格已经导演、剪辑了超过35部电影,他是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影视系(Film/VideoColumbia College Chicago)的主任,建立了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的纪录片中心。在欧洲为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CILECT)领导了跨国纪录片讲习班。他是纽约大学艺术学院(New York University's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的客座教授,讲授故事创意、导演和高级制片课程。退休后,哥伦比亚大学将纪录片中心重新命名为“迈克尔 ·拉毕格纪录片中心”。他在各大高校获得了诸多荣誉和嘉奖。拉毕格在2001退休之后开始写作。除了本书,他还是《开发故事创意》(Developing Story Ideas)《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Directing the Documentary )的作者。本书和《纪录片创作手册》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为世界各地电影院校、电影专业人士、电影创作爱好者所喜爱,并一直更新、再版,畅销不衰。No.32 《导演的摄影课》 (美)杰奎琳·弗洛斯特 著本书为导演讲授基础的电影摄影知识,并对其与摄影师的合作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指导。它涵盖了电影制作诸流程如选择摄影师、将剧本翻译成视觉形象、为影片设定恰当的视觉风格和色彩基调、选择合适的胶片和高清格式,以及后期制作的基本法则。若想同摄影师结成最有效的合作关系,从而使影片的中视觉力量大大增强,本书便是你的必读。杰奎琳 ·弗洛斯特,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教授,主讲电影摄影及前沿影视制作等课程,并为UCLA定期讲授“导演的摄影课”。同时,她也继续着自己的电影摄影师生涯。访谈名录理查德·克鲁多 《布鲁克林规则》《天定姻缘》《美国派》罗杰·迪金斯 《老无所依》《神枪手之死》《美丽心灵》《肖申克的救赎》马修·利巴提克 《诺亚》《黑天鹅》、《钢铁侠》《梦之安魂曲》丹尼尔·珀尔 《无人生还》《13号星期五》《德州电锯杀人狂》罗德里戈·普列托 《华尔街之狼》《逃离德黑兰》《色,戒》《断背山》南希·施莱博 《母性》《严肃的月光》《光影的魅力》约翰·希尔 《冷山》《天使之城》《英国病人》《死亡诗社》No.33 《导演思维》(美)肯·丹西格(Ken Dancyger) 著作为一个导演,你必须有一个概念,一种“导演思维”,通过这种思维形成你自己的方法,用以指导演员、摄影机和剧本工作。有了这种思维,你的电影就会更深刻、更有效,你也将可以区分称职的导演(技术型导演)、优秀的导演和伟大的导演,并做出自己的选择。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致力于“导演做什么”的问题,并探讨导演怎样形成其导演理念。第一部分的前半段是对导演理念的定义,并且区分了上面提及的三种导演方式。作者在文章中让我们明白,存在一条明显的道路来改善导演水平,而这条道路要求一种导演思维来指引导演做出抉择。本书的第二部分由14位导演的作品个案研究构成,包括斯蒂芬 ·斯皮尔伯格、罗曼 ·波兰斯基、比利 ·怀尔德、弗朗索瓦 ·特吕弗、谢尔盖 · 爱森斯坦、约翰 · 福特、刘别谦、斯坦利 · 库布里克等。导演在每个个案中分析了这些著名导演的“导演思维”以及这种思维的应用,并从每位导演的作品中挑选出经典场景来验证他们的导演手法。肯·丹西格,从事编剧教学数十年,任教于纽约大学提斯克艺术学院,曾为广播及电视台编过多部戏剧节目与纪录片,并以资深剧本顾问的身份活跃于美国和整个欧亚地区,著有《广播剧写作》 (BroadcastWriting)、《全球化的剧本写作》(Global Scriptwriting)、《超越套路的剧作法》、《电影与视频剪辑技术》(TheTechnique of Film and Video Editing)等。他的书理论与实践并重,是全世界电影教学课程的核心教材,已出版中文、葡萄牙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十四种译本。十八年来,他开办的编剧、后期工作室遍及南美洲、德国、新加坡等世界各地。No.34《电影镜头入门》 (美) 杰里米·温尼尔德 著本书为电影爱好者、初学者提供一条了解、认识、学习电影制作常识的捷径。作者提出通过观看影片来学习电影镜头语法的观念,并化繁为简,归纳、总结了电影拍摄过程中各种最为常见并有效的镜头技法,包括基本电影技巧、构图技巧、升降技巧、运动镜头技巧、视点技巧、摄影机技巧、剪接技巧等。作者运用最容易为读者理解的方式阐释每一种技巧的概念、用法及效果,并列举出运用此种技巧的相关影片场景。另外,本书请来专业画师,为书中的电影技法配置了相应的故事板插图,帮助读者更为直观地理解、掌握电影制作的秘密。杰里米·温尼尔德(Jeremy Vineyard),一名“不切实际的社会改良家”,是个想到就要做到的家伙。为什么不能使一门技术学习起来容易些呢?这门技术本身并不复杂,但是,它常常被夹杂在多本大部头的教科书中,令人费解而不利学习。换句话说,用这样的方法学习一门技术,枉费了太多的时间。十年下来,他要么会在笑嘻嘻时,露出镶嵌着钻石的牙齿,要么就得靠微薄的薪水维持艰苦的生活。No.35 《导演的直觉》(美)朱迪斯· 韦斯顿 著本书对导演与演员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沟通、合作,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丰富的案例及训练技巧。书中第一部分谈导演的直觉,第二部分是剧本分析,第三部分是排演,但三个部分在理论和实战上互为验证、结合紧密。作者鼓励导演或演员等电影创作者在每一个项目里挑战、重塑自己,希望帮助他们竖立前瞻意识和带有风险的创造性思维,开阔他们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朱迪丝 ·韦斯顿,国际知名的导演技巧与表演教师,于洛杉矶开设表演与剧本分析课程,帮助导演与演员克服障碍、改善沟通、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韦斯顿每年都在纽约举办特别工作坊,并曾在欧洲、澳洲与南非等地开课。她不仅执导许多好莱坞与知名电视频道的大制作,也指导独立、低成本和各种不同类型影片的导演及演出,帮助创造了许多精彩的演出。另著有《指导演员》(Directing Actors)。No.36 《纪录片创作六讲》 (中)王竞 著本书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纪录片创作》课程的配套教材,根据该课程多年积累的教学内容归纳整理而成。作者对纪录片创作的核心观念及规律进行了梳理,从电影史中精选重要作品论述不同类型纪录片的选题思路、叙事策略、拍摄手法、制作技巧。全书由简入繁、以史带论、图文并茂、案例鲜活,从实用角度考察各种创作手法,与创作实践紧密结合,对纪录片工作者而言极具启发性,有助于解放观念、放手创作。王竞,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主任、副教授。1966年生于江苏,1990年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讲授《纪录片创作》《故事片创作》等课程。在创作实践中,积极涉足编剧、导演、制片、广告等多个领域。No.37 《纪录片也要讲故事》 (美) 希拉·柯伦·伯纳德 著本书从运用纪录片讲故事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怎样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戏剧性事件,并对这些素材进行巧妙安排,给观众提供独特的视角与体验。从拍摄前的调查研究、撰写拍摄计划,到摄影和剪辑的每一个步骤,作者都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建议。此外,书中汇集了大量真实案例,以及十多位当代顶尖纪录片大师和专业人员的特别访谈。本书为希望吸引到更广泛观众的纪录片制作者提供了极其实用的方法和技巧。新版本中增加了许多当代焦点问题,比如对低成本独立电影的关注,对《超码的我》《轮椅上的竞技》《时光如水》《决堤时刻》等近几年纪录片佳作的分析。No.38 《你的剧本逊毙了!》 (美)威廉·M·埃克斯 著威廉 ·M ·埃克斯的《你的剧本逊毙了!》语言平白幽默而犀利独到,字字发散出作者浸淫好莱坞编剧界日久而得的智慧。整本书就是埃克斯对菜鸟编剧的肺腑之言,他以老辣精明却也流露着坦诚可爱的文字,深入浅出,将如何在好莱坞编剧界闯出一片天的方方面面娓娓道来。本书旁征博引、实例众多,充满反讽、反话正说,既使人大开眼界又令人忍俊不禁。一路读来感情思绪时时被作者调动,读者大脑尽为作者所掌握,真真是在作者狡猾得意的微笑中大呼过瘾——一本教你写剧本的书竟然令你觉得比剧本还有趣,比电影还好看!在与读者的对话中,埃克斯轻松地将剧本写作之道传递出来,仍如课堂上一般,从容不迫,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举手投足间不觉便流露出高手风范。其手段之圆熟,见解之深刻,态度之真诚为好莱坞所罕有——他就是愿意将众多编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学会、恨不得别人一辈子都别知道的业内真经倾囊相授——如此佳作怎能不引人入胜!这本书宛如一位周到体贴的向导,帮助你摆脱形式的困扰,于创作的死胡同中觅到一条出路。它以坦率直接、实事求是的方式告诉你怎么写、怎么改你的剧本。没有任何废话,直接杀向你所犯的错误,再简单明了地告诉你怎样去修改。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论及剧本写作的书林林总总,威廉 ·M ·埃克斯的《你的剧本逊毙了!》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提出的这100种方法所涉甚广,从灵感的步骤再到最细致的实践,却都非常实用是编剧新手的必备宝典。而且它不仅能帮助初学者写出更好更有商业价值的剧本,让他们笔下的作品更有可能引起电影制片人(和为他们挑选剧本的专业人员)的兴趣;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成熟编剧,也能从这本谆谆教诲却盎然有趣的书中收获众多有所助益的小贴士。它不仅充满剧本写作的海量信息,还具有异乎寻常的阅读乐趣。读这本书的过程很有可能是边学边笑,而它却是“严肃的编剧”的必备书。作者谙熟修改剧本的所有方法、诀窍,并都慷慨地写在这本书里,这绝对是每个面对“剧本黑夜”的作者都不可缺少的宝书。威廉 ·M ·埃克斯,美国编剧工会终身会员,已有三个剧本被拍摄制作成剧情长片。埃克斯曾为米高梅、迪斯尼、环球电影制片厂和福克斯、NBC及ABC电视网写作。目前,他有关西贡沦陷的电影剧本已由序曲工作室(Overture Studios) 和导演乔恩 ·阿米尔购得优先权。他在范德堡大学讲授剧本写作和电影制作课程。No.39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美)悉德·菲尔德 著本书是电影编剧专业的必读教材,自1982年首版以来已被译成二十四种语言,为全球超过四百所大学所选用,具有极高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悉德·菲尔德从好莱坞剧本佳作和他本人“阅本无数”的审稿经验中,锤炼出剧本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有效结构,如开端、中段、结尾,建置、对抗、结局,以及如何用情节点的“钩子”挂住故事线,利用偶然事故、情节、大事件塑造人物,推动故事向前发展。书中还介绍了基本剧作格式、怎样与他人合作写剧本、怎样改编等,借鉴了许多编剧大师的创作经验。新版本中作者修订了大量内容,增加了一批更为当代观众所熟知且更风格化的片例。No.40 《编剧的核心技巧》 (美)尼尔·D·希克斯 著尼尔 ·D ·克思,曾为美国政府一个秘密机构工作,但之后该机构却不承认他的存在,于是尼尔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位擅长写作惊悚和动作冒险影片的编剧,也长期担任电视编剧。1996年,他同时为两部世界票房大卖的影片做出极大贡献,分别是美国的《红番区》,和亚洲的《警察故事之简单任务》。他在好莱坞负责编写的其余剧本,包括广获赞誉的《正义战警》,由克里夫 ·罗伯森和苏珊 ·布莱克利主演;还有由皮尔斯 ·布鲁斯南出演的《亲密杀手》。近来,尼尔同欧洲的电影制作者保持着密切合作,如导演了《部长大人》的北欧影人保罗-安德斯 ·西玛。他也是戏剧导演,贡献了多种多样的作品,如吉尔伯特和沙利文的《帝王》以及莎士比亚的《驯悍记》。尼尔同时也是UCLA编剧推广教育课程的资深讲师,并在这里荣获了杰出讲师奖。另外他还在西北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加拿大电影电视理工学院出任客座讲师,并且是挪威电影研习中心的顾问。No.41 《像导演一样思考》 (美)迈克尔·布鲁姆 著本书是一部戏剧导演实用手册,详细总结了戏剧制作各个方面的技巧手法,从第一次读本开始,包含剧本阅读研究、诠释情节、结构分析、过程设计、角色选派和排练过程等环节,直至最终开演。作者布鲁姆拥有近二十年的舞台导演及教学经验,他认为,所有成功的导演不但会关注一出戏的内在——每个角色的内在生命,也关注这出戏的外在元素和结构。在这本迷人的、容易理解的手册中,戏剧阐释的艺术和与演员合作的技巧被融会到一个独特的、统一的方法中。本书写给各个经验水平的戏剧导演,甚至电影导演也可以从某些章节收获灵感,对戏剧感兴趣的广大普通读者,亦能从这本小小的书册中了解戏剧的制作美学,提高观剧品剧过程中的审美体验。No.42 《演技教程——表演心理学》 (中)傅柏忻 著傅柏忻,原籍广东佛山,1930年生于香港,195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戏剧系,主修话剧导演专业。是我国著名戏剧大师洪深及焦菊隐教授的学生。曾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天津戏剧学校、天津儿童艺术剧团从事编导及表演教学工作,并兼任天津音乐学院歌剧表演教席。1980年应邀协助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整理焦菊隐先生遗作《信念与真实感》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形成过程》,除收入《焦菊隐文集》外,还在《天津剧坛》连载。1982年当选为天津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金评选委员会委员。多年来导演了数十部古今中外的话剧、歌剧、戏曲及木偶剧,作品有《三月三》、《考核之前》、《奔月》、《神笛》等,曾荣获天津市颁发的建国三十周年剧本创作奖及导演奖。No.43 《尊重表演艺术》 (美)乌塔·哈根 哈斯克尔·弗兰克尔 著本书被纽约H·B工作室的学员奉为《圣经》,是有志献身戏剧工作、对表演心存虔诚的表演爱好者和演员们的实用手册。作者以60多年的表演与教学经验,告诉您即使没有较好的容貌与过人的天赋,通过严格科学的训练也可以成为优秀的演员,她从点滴的生活细节入手,教您如何培养演员的职业素养与道德品格,训练肢体、声音、语言,分析角色,对角色及其处境建立信念,最终融入角色,靠自己释放角色之生机,进而与观众建立无间的交流。以还原演员应有的生活状态,还表演应有的艺术尊严。乌塔·哈根(Uta Hagen,),美国著名演员,纽约H·B工作室重要主持者和主要讲师。主演过《樱桃园》《奥赛罗》《海鸥》《欲望号街车》等经典剧目,并凭借《乡村女孩》和《谁害怕维吉尼亚·伍尔夫?》获得了1951年和1963年的托尼奖最佳女演员奖,1981年入选美国戏剧名人纪念馆,1999年又获得托尼奖终身成就奖,2002年获得美国国家艺术奖章。其学生有阿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等,她还曾担任过朱迪·加兰的声音教练。另著有《演员的挑战》一书。哈斯克尔·弗兰克尔(Haskel Frankel),戏剧评论家、作家,曾在《国家观察》《纽约时报》《星期六晚邮报》《星期六评论》等报刊杂志上撰写戏剧评论。No.44 《演员实践手册》 梅丽莎·布鲁德 李·迈克尔·科恩 马德尔·奥尼克 纳撒尼尔“内德”·波拉克 罗伯特·皮瑞维托 斯科特·齐格勒 著《演员实践手册》是一本关于表演艺术的简单却重要的书,它介绍了曾与获得普利策奖的编剧大卫 · 马梅、演员W.H.梅西和导演格雷戈里 ·莫舍合作过的六位年轻演员(作者)精湛的表演技术及其理念。它是为那些在演艺之路上经历过挫折的、缺乏细节和客观性的人而写的,而不是提供一系列可靠的工具。作者指出,一个演员的工作就是“找到一种可以在想象环境下真实生活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恰可以通过这本意味深长的书获得。六位作者皆与芝加哥古曼剧院的著名剧作家大卫 · 马梅合作过,皆参加过大卫 · 马梅、W.H.梅西一起在佛蒙特州的蒙彼利埃举办的夏日表演工作坊训练。No.45 《表演的艺术》 (美)斯特拉 ·
阿德勒 著全书以斯特拉的二十二堂表演课为结构基础,详细讲述了声音与形体训练、剧本分析等内容。她教授学生们的不仅仅是如何成为舞台及银幕技术的专家,还包括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斯特拉 ·阿德勒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她无可争议地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表演教师。纵观她的整个职业生涯,不论是在纽约还是在好莱坞,她为整整一代演员提供了广泛而深入的表演知识,其中包括马龙 ·白兰度、沃伦 ·比蒂和罗伯特 ·德尼罗。斯特拉 ·阿德勒不仅在马龙 ·白兰度的时代是最伟大的表演教师,在罗伯特 ·德尼罗、沃伦 ·比蒂和哈维 ·凯特尔的时代亦是如此,亨利 ·温克勒、马修 ·摩丁一代演员也同样受到她的教诲。No.46 《电影摄影照明技巧教程》 (中)何清 著本书取材于作者几十年的课堂教学经历,结合其本人丰富的实践经验,系统地从电影摄影和布光的基础以及布光思路讲起,对实景、日景和棚景中的具体布光方法进行了细致阐述。全书秉承“以光线写作”的基本原则,从整体的光线设计到细处的重点难点均有所涉及。书中引用大量具体影片,细致分析了其镜头和照明范例,并结合灯位和技术分析图示,将照明纳入了摄影整体的技术体系。其论述生动、清晰,往往独辟蹊径,对电影教学和创作实践均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何清, 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曾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影师,现为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摄影系艺术教研组组长、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摄影师学会会员,曾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电视栏目剧大赛评委。先后开设有电影摄影技巧、电影照明技巧、电影照明分析、影片分析、故事片电影摄影创作等课程,参与编写《摄影手册》《现代影视技术辞典》,发表学术著作和研究文章若干,主要作品有《女儿楼》《虎年奇案》《梦断楼兰》《太阳山》《青春冲动》《西楚霸王》《浴血太行》(电影),《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电视),以及大量商业广告,导演作品有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电影传奇》()。No.47 《光色留影:当代电影照明创作实录》 (中)何清 著本书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历时三年采访整理而成的电影摄影创作访谈,受访者皆是当下最一线的电影摄影师、广告摄影师、灯光师,如吕乐(《一九四二》)、赵非(《让子弹飞》)、黄岳泰(《画皮2》)、邵丹(《富春山居图》)等等,通过极具专业性和针对性的访谈设计,介绍一线创作者的创作观念,以及多年来积累的个人经验与实用技巧,帮助业内工作者、影视或广告制作专业的学生处理实际创作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独家性和务实性,编者汇集了国内最一流的资源,针对电影照明领域中最迫切的问题发问,对第一手的创作资料和经验进行整理和挖掘。第二个特点是案例新颖、图文并茂,大量说明性的灯位图、效果图和难得一见的片场工作照,生动阐释了具体的布光方法。无论对电影教学还是创作实践,或者作为一份当下电影创作的文献资料,这本书都有着十分珍贵的价值。No.48 《镜头在说话:电影造型语言分析》 (中) 梁明 李力 著、作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电影专业教学的经验以及艺术创作的实践和总结,以二十余部国内外优秀影片以及重要导演、摄影师为案例,从电影造型元素与视觉效果、电影摄影的创作技巧和方法等角度深入研究,详细剖析色彩、运动摄影、光线、空间、环境、景别、风格等影像语言的各个要素,帮助读者认识视觉语言的规律和解读影像的方法。同时,本书还是对摄影创作的理论总结,提出了许多极具建设性的意见,结构清晰,文字优美,配有大量影片插图,帮助读者把握影像创作的窍门,无论对电影专业的学生,还是对正在电影创作一线工作的创作者,都是一本需要仔细精读的教材和实用的参考书。No.49 《高清电影摄影》 (英)保罗·惠勒 著本书对采用高清拍摄的制片决策、技术基础,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不同品牌和机型的性能与特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同时,作者还分析了选择恰当的记录格式将给制作流程、资金预算、画质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变化,并以自己拍摄的数字电影为例,为摄影指导、制片人、掌机员、导演牢牢掌握这一新技术提供了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的建议。对首次接触高清设备的新手而言,这本书是极为宝贵的参考资料。新版本中更新了红一高清数字摄影机等最新机型的资料信息,三芯片与单芯片的对比,以及高清拍摄的彩色图例。保罗 ·惠勒是一位有着胶片摄影和数字摄影两方面的丰富实践经验的摄影师,同时也是一位深受尊敬的资深教授。他著有《实用电影摄影术》(Practical Cinematography,对于那些希望成为利用传统胶片工艺拍摄电影的人而言,这是一本必读书)和《数字摄影》(Digital Cinematography,该书主要着眼于数字Beta的领域)。No.50 《视听:幻觉的构建》(法)米歇尔 ·希翁 著(美)沃尔特 ·默奇 撰写导读在《视听:幻觉的构建》中,法国评论家和作曲家米歇尔 ·希翁重估了视听媒体,其中的许多概念是自1927年电影首次被配以声音之后从未被人论及的。希翁在视听知觉中将声音与影像之间的关系打捞出来,做了重要而充分的阐释。在书中,希翁认为有声电影从本质上产生了一种新的感知:我们在看它们的时候,影像和画面并非单独进入不同的感官通道,我们是在“听觉地观看”(audio-view)一种跨感官的整体。本书扩展了希翁在《电影中的人声》和《电影中的声音》等书中的观点,为影视声音的功能和美学提供了深刻洞见,包括正在发展中的各种技术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效果,比如宽银幕、多音轨、杜比技术,同时讨论了声音对时间与空间感知的影响,此外还涉及了现代视听形式如MV、视频艺术、商业广告等。他总结出的经典且实用的电影视听分析的模型,对视听理论研究、实践创作都有非常高的价值。米歇尔 ·希翁,巴黎第三大学电影与视听研究院(IRCAV)客座教授,也是创作实践者(电影艺术家, “音乐研究小组”作曲家)以及学者、教师、作家。他曾获得批评家协会颁发的最佳电影图书奖,并因创作的视听作品而获得唱片大奖以及洛迦诺城市大奖(Grand Prix de la Ville de Locarno)。No.51 《剪辑的语法》
(英)罗伊 ·汤普森 (美)克里斯托弗 ·J ·鲍恩 著《剪辑的语法》从解释最基本的有逻辑地排列素材开始,带着你探寻基本剪辑语言,以及如何找到剪辑点和转场,最终教会你怎样完美地实战演习。这本书旁征博引,每一章都包含有精确翔实的图片和表格来探讨一个剪辑话题。简单、优雅、易于上手,《剪辑的语法》是每位电影爱好者、初学者和从业者的书橱必备。No.52 《以眼说话:影像视觉原理》 (美)布鲁斯 ·布洛克 著布鲁斯 ·布洛克,电影制片人、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教授、视觉顾问。作为一名电影制片人,他制作过《爱是妥协》、《男人百分百》、《天生一对》、《新岳父大人》等多部影片。布洛克自1977年开始,就在南加州大学教授电影电视视觉结构课程,并在美国电影学会、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沃尔特 ·迪斯尼电影和电视动画、梦工厂动画、尼克动画工作室、工业光魔等公司和欧洲多家电影院校开设研讨班。此外,他还在《精灵鼠小弟》、《尽善尽美》和《西班牙女佣》等影片中担任顾问。No.53 《如何写影评》
(美)蒂莫西 ·科里根 著我们都有许多自己珍视且产生过共鸣的影片,电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电影能引发一种强烈的情感或智性上的回应。我们有表达的欲望,具备一种分析性的评价能力将会增加我们从观赏电影中获得的乐趣。“有一种乐趣来自分析、探索和思考”,对电影敏锐的思考与评价让我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来享受观影的愉悦。这是一本在美国最为畅销的影评写作指导。不论是简短的电影评论,课堂上的电影报告,还是长篇大论的研究论文,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如何起步的诀窍。书中除了介绍各种类型的电影批评方法、提供主要的电影理论观点和电影术语外,还细致入微地为读者提供详实的写作技巧:从如何记笔记、如何搜集资料、如何开头、如何下结论、如何遣词造句等具体的写作细节,到如何开始深度的电影研究,等等。同时,每一步骤均提供例文作为参考,可操作性极强,是非常实用的电影评论写作入门书。蒂莫西oJo科里根(Timothy J. Corrigan),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英文系教授、电影学研究主任。他的研究重点是现代美国电影和国际电影,同时在电影教育领域贡献卓越,曾在东京、罗马、阿姆斯特丹、巴黎和伦敦等地教授电影课程。科里根教授著作颇丰:《新德国电影:流离失所的影响》、《维尔纳o赫尔措格的电影——在幻象与历史之间》、《电影写作》、《没有围墙的电影:越南的电影和文化》、《电影与文学:介绍与阅读》,以及最近的与帕特丽夏o怀特(Patricia White)合著的《电影经验》(The Film Experience, 2004)。
想对电影产业有一定的了解的话,可以看下《世界电影发展报告》。这本书覆盖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产业报告,从业人员可以当做很好的工具书,入门者可以当做很好的电影科普读物。
推荐两本书吧。这两本书我都买过,挺喜欢的。1)高教教育出版社,李少白主编《中国电影史》,图文并茂,全面系统客观。2)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郑亚玲 胡滨 著《外国电影史》,按国别讲的,理论性强。
以下几本涉及到故事,镜头语言,商业,原理和传记,都是值得一看的好书。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麦基也是这两年才在中国火起来。这书的发现是我们当时的班主任推荐的,翻了几页就如获至宝,至今还经常看看。里面并不是简单像市面上21天写剧本那种讲编剧,而是把好莱坞类型片的核心“故事”彻底拆散,深入简出,庖丁解牛,把一个完成的故事,分解成幕,场景,序列再到最细碎的节拍。每种类型片的高潮在什么地方,人物的弧光在哪,怎么设计对白,怎么解决问题,好剧本的分析等等等等。如果你真的看过几遍,甚至可以把它当一本哲学书去看,似乎是一本抽象戏剧化的人类生活概要。荣誉在北京电影学院有一门各系学生必修的课程:“影片分析课”。该课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本书是该课主讲教员的部分讲义。本书是一部影片读解著作,作者以其深厚的电影功力和对电影制作的深入了解,带领我们读解世界优秀电影,并在读解中讲授“电影编剧基础”和“电影导演基础”。全书布局严密,由浅入深。作者文风纵横且平易质朴,文字锐利且充满激情!作者对原版《荣誉》全面充实、修订,并增加了影片《罗拉快跑》读解、学生元素作业、电影书目和拉片片目等内容。重要的是:作者将他的“电影创作的基本问题”收入本书。这是作者多年对电影创作问题的思考。观点独到,论述深刻,视野广阔。《荣誉》原版2000年出版。它是一部电影教材,国内数十所艺术院校(含大学艺术系),将其作为学生必读书。它是一本考学辅导书,无数本科、研究生考生在其帮助下,考进电影学院和其它艺术院校。它还是一位走入电影殿堂的心灵伴侣,它伴随一代代电影热爱者成长,并使其中一些人获得“荣誉”。2000年7月至2004年4月,《荣誉》六次印刷,创中国大陆电影书籍印次之最,并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三届学会奖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苏牧,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主讲“电影剧作基础”“电影编导基础”“影片分析”等课程。其中“影片分析”为“北京电影学院精品课程”。我们当年看的是学校小卖部的影印版,逐个镜头挨个分析了《鸟人》《法国中尉的女人》《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骗术大全》《美国往事》《罗拉快跑》。真的是逐个分析。如果说故事是对剧情的核心拆解,这本就是对视听语言的拆解。好莱坞启示录本书作者周黎明被誉为“大陆第一影评人”,以评论美国影片著称,但他最受欢迎的文章很可能是他对好莱坞运作内幕的详细介绍。作者以他对美国电影业将近20年的研究、美国名校MBA的专业素质,以及从80年代中期开始对好莱坞的实地考察和报道,写出了一系列兼具学术深度和新闻记者敏锐性的文章,涉及该行业的各个层面,包括美国电影产业趋势,好莱坞电影收入与融资渠道,电影制作、行销与推广,美国电影从业人员的政治倾向以及对政界、主流社会的影响等等。周黎明老师当年是我在《看电影》上最爱的作者啊,说到《看电影》,就是因为高中同学借给我一本看电影,把我从《当代歌坛》的低格局中拯救出来。从此走上了高逼格的道路。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里面说到了更多更多关于卧虎藏龙和其他片子的制作过程,我摘录了一部分放到这个文章里游戏设计基础 作者: Ernest Adams / Andrew Rollings《游戏设计基础》讲述游戏设计基本原理,以及每一个设计师在创建交互式娱乐时都要面对的基本问题。《游戏设计基础》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游戏设计的要素,包括创造世界、角色、故事、关卡、游戏可玩性、游戏平衡性、核心机制和用户界面等,并展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第二部分把第一部分的原理应用于当今市场上最常见的游戏类别上,包括动作游戏、策略游戏、角色扮演游戏、体育游戏、交通工具模拟游戏、建设和管理模拟游戏、冒险游戏、人工生命游戏和益智游戏。《游戏设计基础》为读者呈现一致且明确的模板,以帮助其设计游戏娱乐产品。坦白说,这个书名使他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游戏设计书从里,但是也就是这个朴素的书名,告诉你内容是什么。如果说《故事》你可以当成哲学书看,这本就是一本哲学书。这是一本非常神奇的书,你可以把他里面提到的矛盾设计,关卡设计,角色设计,可玩性和平衡性作为电影的元素去看。也可以如他所说,当成游戏去看。但是我突然发现,里面提到的创造世界,平衡,机制,和一些理论,是真正的基础,是原理,这种原理不仅仅适用于电影,游戏,甚至是真实的人生。
后浪引进的《认识电影》和《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初学就读这两部,够了!
可以参考下我们站内达人的推荐,每本书都带了豆瓣读书的链接,方便查看。插播:最近开通了专栏,欢迎大家来关注哦&&& ————————————我们如何才能看"入"电影?怎样快速成为一枚电影达人?以下几本后浪电影学院的书,也许可以给你一些专业指导~从看片、写影评,到分析镜头,由浅入深此书单亦可作为电影赏析课程的参考读物主题:兼具娱乐与艺术双重研究视角的入门级电影学习手册横扫经典名片、流行大片和影史遗珠的实用型观片指南以最视觉化和趣味化的讲授方式帮助你迅速修炼为一枚骨灰级影迷特色:★ 拒绝枯燥 用形象化的语言阐释镜头、场景、声音、剪辑、风格、角色、意义等电影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元素★ 拒绝灌输 用好玩的视角和轻松的练习引领你能动思考与电影艺术相关的各种有趣命题★ 拒绝陈旧 新版本删除对过时的中庸之作的评点,增添更多对最新经典电影的鉴赏★ 拒绝单调 近两百幅图片直观展现丰富的视觉元素,令你能迅速掌握景别、构图、布光、置景等专业概念主题:最畅销、最经典的电影入门书逐项解析电影的各项要素世界主流影视专业院校必读基础教材特色:焦雄屏逐年翻译修订华语地区影响力最大的一本电影教材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适宜学生掌握和使用主题:一部最凝练、最好玩的世界电影史特色:《认识电影》作者另一力作,焦雄屏精心翻译以十年为单位回顾百年电影传奇,配以大事年表好莱坞公司授权插图,兼具幕后故事,可读性强 主题:分析35部大师电影的场景、故事、角色、对白、文本、潜台词和镜头设置特色:片例独具特色,以不同气氛的场景分类,400余幅截图图文配合主题:详细剖析色彩、运动摄影、光线、空间、环境、景别、风格等影像语言的各个要素,帮助读者认识视觉语言的规律和解读影像的方法特色:作者是第五代摄影师,获金鸡奖最佳摄影,从创作角度进行分析,配有大量插图主题:全面介绍如何写观影笔记、如何搜集资料、如何开头、遣词造句、下结论等各个步骤特色:美国最畅销的影片分析写作指导,专业性、实用性强,提供参考例文主题:作者张力文武兼修,全方位解读了武侠功夫电影幕后的核心元素、制作规律、艺术特色特色:独家收录了金牌动作影人的专业访谈洪金宝、程小东、元奎、徐浩峰等一众动作导演、专家推荐作者:---------- 欢迎关注 -------------App:各大应用市场搜索「堆糖」即可微博: 堆糖微信:搜索duitangwang 或微信扫一扫
入门我推荐大卫波德维尔的<>,吴冠平<>,安德烈.巴赞 <>。<>。特吕弗<>。
何不先看看影评,戴锦华老师《镜与俗世神话》,第一次看后一直念念不忘。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学者 2011 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