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和乐章是不皮炎与湿疹是一回事吗

6个关于古典音乐的谣言,真相原来是这样的!_橄榄古典音乐-爱微帮
&& &&& 6个关于古典音乐的谣言,真相原来是这样的…
你会因为 音乐标题 而先入为主 地去理解音乐吗?事实上,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名称与作品本身并没有任何关系!这次我们挑选了几首曾经被曲名“误导”了的古典乐,让我们抛开曾经误导我们的名字或者是曲子背后的故事,重新欣赏一遍吧。&1海顿《第九十四号交响曲 “惊愕”》据说因为当时的观众聆听演奏会时,总是一不小心就睡着了,因此海顿谱了这首曲子。演奏到第二乐章时,睡着的观众总是被这巨大的声响给吓醒,借此提醒观众不要睡着了。但是这首曲子只有英文的标题为《The Surprise》,在德语里面则是用《Paukenshclag》(击鼓,定音鼓连击)来突出那个惊人的乐段。而且,从当时的背景来看,这是海顿晚年的作品,当时这位作曲家的名声如日中天。这首作品在演出的时候,观众并没有如故事所说的一样都去找周公“聊音乐”。事实上在这首交响曲演出第一乐章后,观众不断叫好,非常受欢迎。2莫扎特《第四十一号交响曲 “朱庇特”》图为朱庇特据说朱庇特是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相对应于古希腊神话的宙斯,负责掌管风雨和雷电。而莫扎特的作品命名原因大多是因为刚好行经当地,或是在当地首演而冠上地名,或是委托人的姓氏加之于作品。为什么这首作品被如此特别的命名为“朱庇特”呢?但是这一首曲子的命名其实和作曲家本人几乎毫无关系。这首作品甚至不能被确定在其生前演奏过。第四十一交响曲是莫扎特在1788年夏天,迅速完成的一组三部交响曲的最后一首,前两部分别是第三十九交响曲和第四十交响曲。与此同时,莫扎特还在创作两曲钢琴三重奏,第十六钢琴奏鸣曲,还有一部小提琴小奏鸣曲。这首作品是当时著名音乐经理人所命名,主要目的仅仅是行销作品而已。3贝多芬《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 “月光”》据说“月光”的名字来源于音乐评论家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的一篇评论,他将该曲第一乐章的朦胧气氛与琉森湖夜晚的月色相比。后人根据“月光”的名字编出了相关的传说,在人教版的语文课本里甚至有一篇名为《月光曲》的课文。但是据评论家费舍尔所说,这个名字极具误导性,并非贝多芬的本意。俄国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也曾说:“月光要求某种幻想的、凄凉的、沉思的、宁静的音乐形象,总而言之是温柔的光辉,而《升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中,第一个音符至最后一个音符都是悲剧性的(小调暗示了这一点)。因此,可以想象为乌云遮盖了天空,阴沉的内心感受。最后一个乐章是暴风雨般、充满热情的,这与温柔的月光的完全相反,只有短短的第二乐章还有一丝月光的反照……”4舒伯特《第九号交响曲 “伟大”》据说本曲的名称“伟大”最初是用来区分舒伯特的C大调第六号交响曲交响曲“小巧”。舒伯特早在1824年三月的一封信中就提到他正在构思一首“伟大的交响曲”,并在第二年亦即1825年夏天完成了本曲的草稿。但是这首曲子的命名是乐谱出版商的主意,取名时“Great”是相对于“Little”而起的,纯粹是针对乐曲的长短而命名。同时,对于这首曲子到底要列为舒伯特的第几号交响曲这个问题,乐界至今仍未有定论。据说,1840年本曲出版时被编为第七号交响曲。舒伯特作品的权威目录“德意志目录”将此曲编为第八号。而英语国家则常将此曲称为第九号。5肖邦《第十五号前奏曲 “雨滴”》据说肖邦随乔治桑到西班牙著名的情人岛——马略卡岛上度假,他们住在瓦尔德默沙小村里的卡都新会寺院。有一天,乔治桑和儿子莫里斯外出买东西时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雨,肖邦以为乔治桑和她儿子在大雨引起的洪水中遇难了。肖邦在等他们回住处时做了一个噩梦,梦中写下了这首曲子。但是现在人们只能通过肖邦的书信往返中得知《二十四首前奏曲》完成时间是1839年1月。据音乐学者布朗研究的结果,认为作品中真正创作于马略卡岛上的包括第二、四、十与二十一号。其余作品,包括“雨滴”,是早在巴黎就完成的作品,作曲家顶多在马略卡岛上修改了而已。肖邦并没有承认在作品中模仿雨滴的意图。6马勒《第八号交响曲 “千人”》据说这部作品的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该曲需要极多的乐师参与表演。根据纪录,首演时共动用了各250人的双合唱团、350人的童声合唱团、8名独唱者及146名乐手,合计1,004人。但是这首曲子的命名者是乐团经理人古特曼,当时这个以“千人交响曲”为主题的主意带动了票房,并为马勒的这部作品迎来了长达20分钟的欢呼声。但是马勒本人非常不喜欢为交响曲命名,当古特曼提出以“千人”作为音乐会卖点时,马勒是不愿接受的。或许马勒更为希望观众能抛开其他一切语言,直接深入的感受音乐,而不是将目光集中在乐手人数上。看到这里,是不是想到自己也曾经因为一些美丽的标题而误解了某些乐章。那么现在开始,抛开所谓因为命名而带来的想象束缚,重新去欣赏这些伟大的篇章吧。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与我们联系▼热门文章(点击以下标题可以查看):▼橄榄推荐(点击以下标题可以查看):▼音乐会预告(点击以下标题可以查看):我想购买《橄榄古典音乐》夏季刊长按右侧二维码即可在线购买《橄榄古典音乐》创刊号 & & & 终于有货啦!长按右侧二维码即可在线购买* 扫描以上二维码可分别购买夏季刊和春季刊,阅读原文可同时购买两期杂志,第二个工作日发货。众筹网上预订以及微店上购买的杂志物流有任何问题,收到的杂志有严重折痕或破损请联系小编微信:ganlanmusicQ:合作、投稿?A:请邮件 .cnTips:猛戳阅读原文购买《橄榄古典音乐》创刊号+夏季刊杂志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全国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公众号。听音乐,长知识。《橄榄古典音乐》杂志季刊全国发行。因为有橄榄,生活更精彩。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1. 新增扫二维码功能,可直接扫 VeryCD 网站影片页面的二维码,便能在应用上打开;
2. 新增支持 B 站视频(哔哩哔哩),满屏的弹幕更欢乐;
1. 新增支持 B 站视频(哔哩哔哩),满屏的弹幕更欢乐;
2. 在影片封面上展示在线视频的清晰度;
您的位置:
古典类型:&全集作品
收藏资源后,一旦有新更新(字幕、文件)我们
将会用站内消息和电子邮件通知你。
收藏资源后,一旦有新更新(字幕、文件)我们
将会用站内消息和电子邮件通知你。
该内容尚未提供权利证明,无法提供下载。
专辑英文名:&Credo专辑中文名:&信经艺术家:&古典类型:&全集作品版本:&[SACD-r]地区:&语言:&简介:&
专辑介绍:DG 葛莉茉/信经[Credo / Helene Grimaud (BDA/Pure Audio)]【1 BDA】DG】Helene Grimaud : Credo 葛莉茉 : 信经(BBC五星)(蓝光音乐片)Credo / Helene Grimaud (BDA/Pure Audio)★葛莉茉 / 钢琴萨隆纳 / 瑞典广播交响乐团加盟DG后的第一张专辑,法国钢琴家葛莉茉以迥异於一般唱片的概念、选曲,推出了这张称之为「信经」的专辑。概念的发展来自 ECM创办人兼制作人,也是帕尔特的唱片制作人曼弗雷德?埃彻(Manfred Eicher)。在这张专辑里,葛莉茉以柯瑞里亚诺根据贝多芬第七号交响曲稍快板乐章,并且融合巴哈十二平均律前奏曲写成的《固定反复乐句的幻想曲》开始,之后紧接著是贝多芬本人曲风相近的第十七号钢琴奏鸣曲《暴风雨》与《合唱幻想曲》。 至於帕尔特为钢琴、乐团与合唱团所写的《信经》,从一开始独特如同《Tabula rasa》或《兄弟们》的乐音,就可以清楚分别出是帕尔特的作品。《信经》的创作灵感来自爱沙尼亚共产党宣佈基督教违反共产主义制度的政治事件,一九六八年首演。 曲目 :Corigliano: Fantasia on an ostinato for solo piano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17 in D minor op.31 no.2 &The Tempest& Beethoven: Choral Fantasy in C minor op.80 Part: &Credo& for Piano, mixed Choir and Orchestra (1968)相关类别
Hélène Grimaud 海伦.葛莉茉(グリモー) 钢琴(Piano)ピアノ OTHER 多位作曲家 DG 商品条码 :
8商品编号 :
4791055演奏者 :
Grimaud - 查看所有专辑指挥家 :
沙罗年乐团 :
帕尔特&贝多芬 Part&Beethoven
- 查看所有专辑 专辑名称 :
信经、第十七号钢琴奏鸣曲《暴风雨》、合唱幻想曲(蓝光CD)Credo,Piano Sonata No.17,Fantasia for Piano,Chorus and Orche音乐类型 :
[蓝光CD 钢琴(家)]发行公司/日期 :
环球 制作公司 :
BDA/PureAudio内含片数 :
1引用Performer: Hélène GrimaudOrchestra: Swedish Radio Orchestra & ChoirConductor: Esa-Pekka SalonenComposer: John Corigliano, Ludwig Van Beethoven, Arvo PartAudio CD (January 13, 2004)Number of Discs: 1Format: ImportLabel: Deutsche GrammophonASIN: B0000CGV00Release Date 2003Duration 01:08:28Genre ClassicalStyles KeyboardAllMusic Review by James Leonard
[-]Credo by Hélène Grimaud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ly sequenced discs ever released. The movement from the hazy postmodernism of John Corigliano's Fantasia on an Ostinato for solo piano and the passionate Romanticism of Beethoven's Tempest Sonata for solo piano, then on through the Enlightenment ecstasy of Beethoven's Choral Fantasia for piano solo, orchestra, and chorus, and culminating in the nihilist excesses of Arvo P?rt's massive Credo for piano solo, orchestra, and chorus, is musically and dramatically overwhelming. Individu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her performances is debatable. Is her Corigliano Fantasia melancholy and pensive or slightly narcissistic? Is her Beethoven Tempest individualistically radical or almost eccentric? Is her Beethoven Choral Fantasia with Esa-Pekka Salonen and the Swedish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and Swedish Radio Choir brilliantly postmodern or just strange? And is Grimaud and Salonen's P?rt Credo anything but a metaphor for life itself: mostly boring, sometimes unbearable, and occasionally very beautiful? Taken all together as a single aesthetic act, Grimaud's Credo is nevertheless completely compelling while it's happening, and what more can one ask of a work of art? Deutsche Grammophon's sound has never been more translucent and immediate.Thursday, March 17, 2005生命的輓歌—Hélène Grimaud柏林演奏会身著轻便无袖的黑色背心与长裤,将暗褐色头髮简洁地裹束在后脑杓,今天柏林的气温是零下四度,我还穿著毛衣坐在柏林爱乐大厅里,只见Hélène Grimaud漫步到舞台聚光灯下,瀟洒地微笑,这一身全黑几近打太极拳似的劲装,几乎只差她的一个抱拳;今晚为加盟DG第二张新专辑的宣传:萧邦与拉赫曼尼诺夫两位作曲家的第二号奏鸣曲,面对可能是全世界最耳尖的听眾掌声,对Hélène Grimaud而言,我有一种里程碑式挑战的预感。出生於法国南部的Aix-en-provence(属於一般熟知的普罗旺斯区),Grimaud小姐在七岁时无意间被父母发掘出她音乐方面优异的天份,便将她送去Aix-en-provence的音乐学院,随后她的音乐求学生涯便似展翅高飞般不是平步青云足以形容;她以年仅十二岁之姿考进法国国立巴黎高等音乐院(乃全法国音乐最高学府),并在那里先后师事法国传统派的Jacques Rouvier,匈牙利裔新古典主义Gy?rgy Sándor与美国著名的「左手钢琴家」Leon Fleischer,三年后在日本DENON公司录下了第一张个人专辑。这奇妙的师资组合也许正解释了今天的Grimaud音乐上激近的态度与对浪漫和现代作品的同样爱好,在继上一张现代音乐专辑「Credo」之后,Grimaud(据说是受到波里尼的啟发)推出了较合乎DG钢琴家的标準曲目。演奏会开始,第一首萧邦升fa大调的船歌op.60一般来说是非常适合作为暖身用的曲子;温馨亲密的气氛,渐进式的高潮,很容易将听眾的心拉在一起。Grimaud琴音层次多变且澄澈明亮,可是那奇异的拍子,并非僵硬却有说不出来哪里怪的节奏,开头几句让我几乎认不出来,不知是演奏者全身关节还没顺开,还是钢琴家本身对这个曲子并不钟爱?这原本是一首温暖而抒情的曲子,她却将之弹得好比电脑被灌错程式跑的不够顺畅。这当然不是技巧问题,那是否Grimaud刻意将这首带有愉悦节奏的曲子弹得如此?但又为了什么?我带著怀疑的态度思索与聆听,不时有被她用针戳的惶恐。后面渐渐高张接近结尾的速度虽然正常,但Grimaud像是急著要把他弹完一样,乐句中间没有喘息(事实上她大部份的乐句都是如此处理)。观眾的掌声响起了,我却像没听到演奏一样惘然,本来我是想要坐上公车好好欣赏柏林延路街景,可是司机却打开了小叮噹的任意门使我带著疑惑直接到了终点。失望之际,演奏会的第二首曲子在Hélène Grimaud最让人不注意的动作中起始…。等等,这不是萧邦的…什么曲子?其时不只是我,大部份的观眾都拿起手上的节目单来查看:f小调Berceuse作品57,看得出来许多人瞪大了眼睛:「萧邦也有写摇篮曲啊!」。确实,这是萧邦作品中较不出名的一首,我印象中有录过这首曲子的现代钢琴家也不多,阿胥肯纳吉、波里尼、皮耶丝…其他我就不知道了。出我意料,这首宁謐安祥的摇篮曲由Grimaud弹来是珠圆玉润愜意自然,像是夜晚低迴吟唱的河流,弱音是均匀沉稳的底流,装饰音则是飞舞其上的翩翩彩蝶,我从前一首的适应不良转换到此时陶醉其间,音乐真的是很微妙的情感催化剂。激烈的掌声过后,是今晚头一个重头戏:萧邦的第二号钢琴奏鸣曲。算是我古典音乐的啟蒙乐曲之一,虽然在结构上有很多不连贯的部份,但每一乐章都让人印象深刻,我对之有很特别的感情。此时只见Grimaud一个深呼吸,在开头的几个令人为之一震的低音和弦后,那有如快马飞车、风驰电掣的轮指以无比凌厉的气势衝了出来。萧邦这首乐曲中有很多低音合弦是不容忽视且极具份量,而Hélène Grimaud那娇小纤细的身材与手臂实在难以让人想像她竟能弹奏出如此强大的戏剧效果。她的左手有如脱韁的野马无止尽的狂奔,而右手像是迅捷的闪电般四处激发火花。有人说射手座的音乐家非常能往前衝,唱起歌或演奏起来往往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奔放。我不晓得Grimaud是不是射手座,不过我倒是很清楚地感觉到她那往前衝的姿态,甚至在乐曲中语气转折的部份,她也让之无限制般的急躁地前进,奇怪的是这反而让乐曲结构中的断层变得较不明显。第二号奏鸣曲本身即带著阴鬱的气质,而Hélène Grimaud营造出来那血脉喷张戏剧感更带著不祥的黑色氛围,她本人也似乎完全浸在这样心情之中,我不明白这来自於什么力量,但我也渐渐有点了解为何她在一开始的船歌有那种奇怪的演奏。这惊人的气势在第二乐章中延续著,不过Grimaud好像对所有乐曲中舞蹈的成份一应不理,一段短促而华丽的舞蹈句子中,她完全冷硬地盖掉那宛如华尔兹的韵律(不过这一段大部份的钢琴家也都不太营造跳舞的气氛)。此时我们可以很明白地看出来Hélène Grimaud将乐曲的气势作为演奏主要的表现,另外从她的演奏中也可隐约感觉出她豪放不羈的个性。第三乐章的送葬行进大概是全场最瞩目的焦点。不晓得是否由於我很久没有听这首曲子的原因,Hélène Grimaud在这首「送葬」的琴音特别另我感到真实的动容。那急急躁躁的衝进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每一步每一步谨慎沉重的步伐。节目单上说安东.鲁宾斯坦()曾以「死亡诗篇」的方式来演奏该乐章,我再看看下半场安排的拉赫曼尼诺夫二号,突然像领悟一般了解Hélène Grimaud这场音乐会/新专辑是以「死亡」、「悲伤」为主题,我的思绪又不禁联想到她在去年出版的书「野生变奏曲」(Variations Sauvages)的序上写道:「我从来不想念我的童年…」。并不同一般的钢琴家会使用弱音来与之后的强音做对比,Hélène Grimaud在起头的部份所弹奏的音量大概连半弱音都算不上,可是之后的渐强的威力仍袭袭而来,并搭配强弱变化令人心颤。Hélène Grimaud或许没有如齐玛曼那般华丽与精雕细琢的音色,但她的琴音却有撼人心弦的张力,在沉重的步伐下,那激昂的高音好比对抗死亡悲痛的生命輓歌,低音异常的坚定而稳固。浪漫派表达方式的挣扎,在她的演奏下别有接近真实的地方,这股震撼让我几乎以为自己是头一次听这首乐曲一样。送葬行进之后的甜美旋律,或许是她外型的关係,那弹奏像是一个躲在自己天地里的女孩,在所有抗争与悲痛的伤口较为缓和之际,珍藏细数著自己美好的回忆。在最后一次的重覆中,她那半弱音的均匀与柔美让我不禁想到莫札特式的天真。在接下来的第四「乐章」(虽然很多音乐学者声称这根本不足成为一个乐章),不知是不是柏林爱乐厅音响特别好的关係,我只听到Hélène Grimaud将所有细碎音符幻化成一团分辨不清左右飘乎的迷雾,这是我在所有的录音里面都听不到的效果,当然一分多鐘过去一阵强音后,自观眾席爆出的掌声与欢呼不是单用雷响可以比拟的。下半场的拉赫曼尼诺夫,老实讲多年来,我每次听这首曲子总是进不到内容中心。就算是霍洛维兹的录音我也像在听李斯特的某些曲子一样,只感觉到一堆高深莫测、天花乱缀的技巧。关於什么拉氏在描述流亡的痛苦云云,to be frankly,除了第二乐章外,我真是完全感觉不到。或许就像拉氏本人自己提过的:「萧邦已经在他的第二号奏鸣曲里都表达完了,我没啥好再说的。」所以基於种种原因,我当然也不会期待Hélène Grimaud能将之弹得多有深度。不过再怎么说,如同拉氏其他的作品,这是一首技巧非常可观的曲子,从开始如瀑布倾泻跌落谷底似的大音响、快速精準的手指运动、柔媚充满文艺片气息的抒情乐段,与不时打雷般的气势,此曲的演奏者不但要右手能在键盘上飘逸灵动地游走,同时左手也要能做出排山倒海的效果(真觉得自己在写武侠小说)…。这些技巧Hélène Grimaud完全不缺乏,她再一次秀足了她在键盘上可收可放的功力,惊人的力道与漂亮多变的琴音征服了那一晚柏林的听眾。不过乐曲的解读与表现似乎是她不时的缺点,我不知道那是来自那「衝」的原动力,还是她选用较理性冷酷的态度来面对,致使许多乐句的层次与发展完全失去魅力,让这首曲子更有些不知所云,当然她惊人的技巧盖过了这项不足。由观眾震天价响的掌声与疯狂的欢呼,还有欲罢不能的四首安可曲(全是我叫不出名字的现代音乐),Hélène Grimaud这柏林一役是完全战胜了。这一连串的巡迴宣传演出(不晓得是否包括美国与日本),从我在网路上看到不少的评论似乎是相当成功的。不过,我并没有买她的新专辑,因为我不认为我还能在这份录音中找回现场音乐会的感动。另外那些评论中也有不少提出她在现场远比录音室精采的看法,我是绝对地讚同;光是在试听萧邦的第四乐章就有不少的出入。现年35岁的Hélène Grimaud正值青壮年时期,演艺事业也开始攀上高峰。当我试图去寻找她过去的档案,网路上能看到关於她的生平介绍都只大略提提她师从何处,然而她自离开国立高等音乐院独自前往美国之后这一大段,除了她钟爱的狼之外几乎没什么提及。今天的她在电视接受访问,说的是满口美国腔且充满错误的法文(感觉她是直接从英文翻译过来),英文似乎早已取代法文成为她的第一语言。她幼年的生活如何?为何她会在书里说出「我一点也不思念我的童年」这种话?让人不禁猜想她是否想极力忘掉在法国成长的不愉快?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Deutsche Grammophon的帮助下,Hélène Grimaud将成为新的钢琴明星。不过这明星位置要如何坐得稳,Hélène Grimaud可能还需要再潜心学习,不然在比较传统口味的乐迷与评论家眼中,她终究是:「哦!那个把钢琴敲得很吵的女孩。」
专辑曲目:&
1. Fantasia on an Ostinato, for piano2. Piano Sonata No. 17 in D minor (&Tempest&), Op. 31/2~1. Largo - Allegro3. Piano Sonata No. 17 in D minor (&Tempest&), Op. 31/2~2. Adagio4. Piano Sonata No. 17 in D minor (&Tempest&), Op. 31/2~3. Allegretto5. Fantasia for piano, chorus, and orchestra (&Choral Fantasy&), Op. 80~Adagio6. Fantasia for piano, chorus, and orchestra (&Choral Fantasy&), Op. 80~Finale. Allegro - Meno Allegro (Allegretto) - Allegro molto - Adagio ma non troppo - Marcia assai v7. Credo, for piano, chorus & orchestra
正在读取……
这里是其它用户补充的资源():
暂无补充资源
使用 BBCODE()
类似“顶”、“沙发”之类没有营养的文字,对勤劳贡献的楼主来说是令人沮丧的反馈信息。
提问之前请再仔细看一遍楼主的说明,或许是您遗漏了。
勿催片。请相信驴友们对分享是富有激情的,如果确有更新版本,您一定能搜索到。
请勿到处挖坑绊人、招贴广告。既占空间让人厌烦,又没人会搭理,于人于己都无利。
如果您发现自己的评论不见了,请参考以上4条。
刚收藏了本资源的用户
正在读取……
上海隐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打个分吧:
留点口水(可选):如果你热爱音乐,请来这个圈子,一起来分享和交流!向前人吸取经验,给后人以启迪和希望!一起走过的路上留下同伴的友情,相互学习突破音乐学习中的难关,一起排练留下彼此的默契,一起表演传递音乐中的快乐!
(<span class="num" id="tipPostNum_)
(<span class="num" id="tipPostNum_)
(<span class="num" id="tipPostNum_)
(<span class="num" id="tipPostNum_)
(<span class="num" id="tipPostNum_)
(<span class="num" id="tipPostNum_)
(<span class="num" id="tipPostNum_)
(<span class="num" id="tipPostNum_)
(<span class="num" id="tipPostNum_)
(<span class="num" id="tipPostNum_)
(<span class="num" id="tipPostNum_)
(<span class="num" id="tipPostNum_)
(<span class="num" id="tipPostNum_)
(<span class="num" id="tipPostNum_)
(<span class="num" id="tipPostNum_)
(<span class="num" id="tipPostNum_)
(<span class="num" id="tipPostNum_)
(<span class="num" id="tipPostNum_)
(<span class="num" id="tipPostNum_)
友情提示:
请自觉遵守《心声社区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法律法规
心声社区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社区立场。找。钢琴曲1到10级的。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过敏和湿疹是一回事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