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二十四史下载前后出的两版缩印本二十四史内容有没有区别?1998年版的二十四史人名索引可不可以通用?

[转载]谈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两种“人名索引”的区别
谈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两种“人名索引”的区别
——兼评《二十四史人名索引》(精装全2册)
●淮南小山
《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孔网多多,但多是旧书,品相不佳。从当当网买了中华书局重印的《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1980年5月一版,99年5月三印,深蓝色硬纸壳,烫金书名),价格(37.40元)与孔网旧本差不多,书是从深圳华南仓发货的,免邮费,是新书。这是我网购图书中第一次从南中国发书的,何其快哉!又知道还有一种《二十四史人名索引》,两部索引有何区别,一直不明白。上网查了资料,有《人民日报》日刊出的署名“一弓”的《〈二十四史人名索引〉编纂出版情况》一文,对其介绍,最为权威,全引如下:
二十四史新校点本出版之后,中华书局配合这一专题出版两套书。一套是《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另一套是《二十四史人名索引》。
由于二十四史卷帙浩繁,往往查找一人一事,颇费工夫,不少读者曾要求编纂人名索引一类的工具书。中华书局于两三年前着手这方面的工作,近两年来已相继出版了《史记人名索引》、《晋书人名索引》。今明两年内《汉书人名索引》、《后汉书人名索引》、《三国志人名索引》、《隋书人名索引》、《金史人名索引》皆可问世。其他南朝五史、北朝四史、辽史、明史的人名索引正在编纂之中。另外,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宋史》五种人名索引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这套人名索引以中华书局校点本为依据,以页为单位,收录了每页所见人名。凡有纪传或专载的人物,均缀以星号,使人一望而知。读者只要知道史书中人物的任何一个别名,均可查到。
旧史书,由于当时修史时所取史料不同,加之历代传抄刊刻之讹,一人异称或多人同姓名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个问题,过去一些旧索引往往不加区别,采取一锅煮的办法,混编在一起,要由读者自己去查考区分。从已经出版的《史记》、《晋书》两种索引来看,编者克服了旧索引在这方面的缺点。
另外,中华书局还将出版《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以便读者查阅二十四史中有纪传的人物。(一弓)
另外一则是中华书局对其点校本《二十四史》、《清史稿》的权威介绍,对两种索引的情况介绍摘录如下:
为了方便使用,中华书局曾专门组织人力,编撰各史《人名索引》或《地名索引》,更有1980年张忱石、吴树平的《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和1996年何英芳的《清史稿纪表传人名索引》(淮按:原文无“表”字,今据书名补)。为一般家庭考虑,以免卷帙繁多之难,1997年推出缩印本系列“二十四史”全20册,《二十四史人名索引》全2册,《清史稿·附人名索引》全4册。
但读完二文,对于二书的区别,还是不甚了了。很多书籍介绍,混淆了两书的简介资料,甚或是封面,让人看了一头雾水。好不容易查到一个资料,只有几句话,结论是二书不可互相替代,但又语焉不详。
从孔网上以六六折的价格(原价248元,现价145元加邮费20元)购得了《二十四史人名索引》精装本两大册(1998年1月一版一印)。经研究查证,结论如下:
《二十四史人名索引》可查到所有出现过的名字。有立传的人名,用星号标明其传在何卷何页(排在名下第一条)。《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则专查立传的人物。其他在书中出现的人名查不到。
简言之,《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解决“人在何传”的问题。《二十四史人名索引》除解决“人在何传”的问题外,还解决“一个人名在二十四史中总共出现的次数、页码”问题。
如果非要说二者分工有何不同,《二十四史人名索引》是“全本”,全人名索引,故卷帙浩繁,价格昂贵;《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是“简本”,只收有纪传的人名,故篇幅较小,价格甚为便宜。
值得一说的是,《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用纸甚恶,洁白度不佳,偏黄,粗糙。虽说不必“南朝官纸儿女肤”([宋]陈与仪《从寇生求茶库纸》诗),但至少看得出印刷厂对这部索引的轻慢之意。另一部与之配套的《清史稿纪表传人名索引》(1996年4月一版一印。半价,18.20元),用纸更恶,光洁度尚可,白度甚差。且用纸甚薄,背面的字会透。切纸不齐,版面歪斜得厉害,有重影和墨色偏淡、字迹模糊的现象。
《二十四史人名索引》就不同了,它是缩印本,四拼一。每页边栏统一加有标有“二十四史人名索引”、“中华书局”字样的鱼口边框,底色偏淡,颇类水印的效果。装帧与20册的《二十四史》缩印本同,可配套插架。纸张洁白光滑,但缺点是偏薄。苦了扫描的PDF版,背面的字会透,边框墨色不匀,花里狐哨。误让人以为是原书用纸不好,其实不是。至于缩印本《清史稿》全4册,内已附《人名索引》。未见其书索引内页,想亦与《二十四史人名索引》相同。
这套书有两种装帧,都是绿色纸壳。我买的是1998年1月一版一印本,封面的书名是手书体,机压凸版无色的,书脊是扁宋烫金的,十分秀丽。还有一种是在孔网上看到的,封面的书名是魏碑体,白色压印,甚俗,不喜。我买的是九五品的库本,有轻微霉斑,但用湿布擦拭后宛然如新。上册封面边上、书脊处各有一道较重的刮擦白痕,下册封面封底有因拖动而磨花的痕迹,毕竟是十多年前的书,这个价格已经很不错了。算一算该书原价248元,已分别占全价缩印本元的13.77%(相当于原书2.75册)和12.52%(相当于原书2.5册)。我买的这三种索引,总计220.40元,分别占全价缩印本的12.25%(9.2%)、11.14%(8.3%)。可折合成2册(1.84册、1.66册)缩印本;也占半价缩印本(990元)的22.3%(16.7%),五分之一强,可折合四册(3.33册)缩印本。反过来亦说明《二十四史人名索引》定价太贵了。
“买不起马,总还买得起辔头和马鞍”。虽然代价不菲,但上述三种索引使用起来确实物有所值,像是给烈马配上了辔头和马鞍。从此我电脑里的中华书局标点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PDF版)就乖乖听我使唤了。
※括号内的数字为《二十四史人名索引》165元(六六折)所占百分比及折合册数。
日于听涛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华书局最近若干年印刷的绿皮二十四史为什么用纸这么差?
不知道作者真正看了中华书局版二十四史里的多少。从前我是爱书的,爱到不舍得阅读,洗干净手后只是抚摸翻转,却没有真正看进去多少。后来想通了,书的价值在于被阅读之后知识进入己身转化为自我的智慧,计较纸质有点舍本逐末。况且中华书局近年的印刷质量虽然下降,但是普及程度却广了,让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到二十四史,不再那么高端精英化了,这已经是进步了。譬如资治通鉴20册400元,一册20元500页,纸质好的同等页数畅销书最低要五六十块呢,这么看来书库是让想读书的人买得起,多挣点追捧畅销书的人的钱。
现在这些已经没有版税的书,也不用再编辑校对,它的生产成本几乎就是印刷成本。而手机、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的普及,普通读者对购买纸质二十四史已经没有太大需求,书局薄本微利,在纸质上做次一些无可厚非。出于装饰和收藏目的的,大多会买精装本。真正拿来做研究的,一是不在乎纸质,发霉残卷蜡纸的书见得多了,还怕这书会看坏眼睛?另一方面嘛,个人之见,差一点的纸质反而有古朴的感觉,摸着没撒荧光粉、略显毛糙的书更能品味出一丝文化内涵,我是很乐于享受这种简陋粗糙的美感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二十四史人名索引(缩印本)·中华书局1998.part1.rar
扫描二维码,下载文件到手机
当前文件信息
浏览:47次
保存:14次
下载:33次
您的VIP会员已过期,是否续费?
用户应遵守著作权法,尊重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不违法上传、存储并分享他人作品。举报邮箱:
京网文[0号 京ICP证100780号
《提醒》6月30日即将清空免费用户文件
尊敬的用户,很抱歉地通知您,微盘于6月30日停止向免费个人用户提供存储服务。()您的文件处于排队等待删除状态,无法进行操作,将于近期删除完毕。感谢您5年来对微盘的支持,此次调整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补充说明:
1、新浪VIP邮箱用户、微博会员及在会员有效期内可继续使用存储服务,文件依然保留。
2、微盘近期将对不良信息进行集中清理,因此全面暂停分享及站内搜索服务至整改结束。
3、若您有疑问,可将问题及您的微博昵称私信至@微盘 ,或者发邮件至,我们将尽快为您处理。&&&&&&当前位置:&gt
月销量4401件
月销量3116件
月销量939件
月销量447件
月销量382件
月销量180件
月销量124件
月销量78件
月销量71件
月销量70件
月销量58件
月销量55件
月销量41件
月销量37件
月销量33件
月销量33件
月销量31件
月销量31件
月销量21件
月销量18件
618超级返狂欢节
一淘网为您找到二十四史 文白对照产品的详细资讯,实时报价,价格行情,二十四史 文白对照商品分类,论坛问答/求购等相关产品信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书局二十四史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