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水下摄影工作室对镜头的要求有哪些

& 关于水下摄影相机的设置
我的水下摄影器材:1、富士F505数码相机(有手动模式)2、富士原厂潜水壳3、探险家M900对焦灯,带热靴灯座这就是全部器材了。看了N多的文章后,咨询了很多潜友后,更加晕头了。有几个问题想咨询:1、关于白平衡:水下、自动、自定义,到底该用哪种模式?很多人推崇自定义白平衡,但操作很繁琐,随着环境及深度的不停变化,不停的调整白平衡,就没时间拍照了,况且用内闪和不用内闪采用的白平衡方式也不一样啊?2、关于对焦方式:单点对焦、连续跟踪对焦,该采用哪种?单点对焦最为准确和方便控制,但拍摄运动的鱼时貌似不太适用啊?3、关于内闪的设置?强制闪光能适用广角拍摄吗?近距离拍摄强制闪光拍摄倒是没错,如果广角拍摄远处的东西,强制闪光很容易把水里的微生物反光拍进来,看起来混沌一片。4、拍摄模式设置:水下模式、P档、光圈优先、快门优先到底该用哪种?用用水下模式拍过,偏色严重,要么偏蓝、要么偏绿,不是最佳的设置。选择快门优先我认为应该是1/60、1/125,甚至更快的快门速度,才能保证对运动物体的清晰拍摄,但这种较快的快门速度因为水下环境阴暗,相机自动选择的光圈都是F2.8左右,环境光进光量大,也会产生混沌的照片;选择光圈优先我认为应该是F8或者更小的光圈,才能控制合理的景深,但这种小光圈下因为水下环境阴暗,相机中选择的快门速度都很慢,导致拍的照片都糊掉了。手动模式:水下操作条件有限,用起来不是很方便。5、ISO设置:自动、高ISO、低ISO,到底应该选择哪种?我看过的文章中,有人说要用低的、有人说要用高的,但都没有解释清楚优缺点。我的想法是:水上设置好白平衡、对焦方式、拍摄模式和ISO,水下就只操作闪灯模式(强制和关闭)、微距模式(手动选择微距模式,一键选择,很方便)。求对相机设置的解惑。
等待高人! 我有 G16 也不知道怎么用
不支持RAW格式?
206RC wrote:不支持RAW格式?
F505不支持Raw的
1.自动WB肯定不行,水下WB会有所改善,但是也不能完全准确,佳能和奥巴都有水下模式,但实际操作发现都不能够完全依赖水下模式,奥巴的会准些;自定义相对麻烦,需要熟练操作;没有RAW格式更麻烦,偏色后很难调整;2.这相机拍摄静的东西或许还可以,但是对焦速度、快门时滞、快门速度都会是瓶颈,稍微动态的水下物体拍起来成功率不会高,即使你用跟踪对焦也一样,你可以试试;所以以静为主吧;3.广角由于机内闪光较弱,打不远,而且在镜头的轴向上,容易引起灰尘的反射,产生雪花现象,没法解决,除非外闪,或者水很清,还是关闭闪灯拍广角吧;4.拍摄模式由于受机器、现场光线等限制,Av、Tv都有局限性,尤其是广角;如果有强大的光源,如外闪,就可以获得高速的快门,1/160,1/200,1/250,用以保证主体清晰,再通过光圈调节景深;所以建议还是以微距为主,近距离拍摄,M900其实光强还是不够的,只能是有所补充;5.ISO对于卡片机来讲意义不大,400以上估计画质就会有很大影响。供参考啊!
----------------------------------------
微信号:bjdivingman
1微距务必用自动白平衡因为闪灯已经补光了,广角尽量利用环境光,拍照深度不能太深,白平衡在广角下可通过raw或者滤镜来控制。2对焦速度跟相机关系很大。推荐用峰值对焦模式,不知道你的富士有没有这功能。3广角开毛内闪啊?楼上已经解释可4通常是光圈优先,如果对相机熟悉就用全手动。你说对了应该F8或更小。为了使快门不至于太慢必须增加反射光啊,这就是为什么强烈推荐配置外闪和对焦补光灯/电筒啊!5ISO我也说不上来,看过很多获奖水摄的数据,都是100-400之间。
----------------------------------------
下一个目的地,南美还是南极?
顶一下,LS两位相当好的回答
----------------------------------------
2013.11 Semporna 10 logs
2015.4 Tioman 8 logs
2015.7 Tioman 15 logs
还是得慢慢的一样一样摸索有几个问题想咨询:1、关于白平衡:水下、自动、自定义,到底该用哪种模式?多数还是应该自定义白平衡,我的G12可以设置快捷键。4、拍摄模式设置:水下模式、P档、光圈优先、快门优先到底该用哪种?我想高手更喜欢手动模式吧,我自己一般使用快门优先,1/2005、ISO设置:自动、高ISO、低ISO,到底应该选择哪种?越小越细腻呀,但是对光线要求更高。我自己是自动或者调小
jack9948 wrote:等待高人! 我有 G16 也不知道怎么用我随便看了下佳能官网的参数宣传,觉得G16还是不错的,新机器配壳子也方便。可惜自己有G12了。
看了LS几位的回答,又想起几点: 自定义白平衡和闪光是冲突的,有他没我。 RAW格式还是关键的,也就是说好照片还是要靠后期处理一下的,这里我以前有个误区,老觉得处理就等于不真实,其实不是这样的。 卡片机像拍好广角还是难的,拍个微距的尼莫倒是没问题
滑雪,潜水,摄影
有灯最关键。 有灯才能出好作品,否则还是玩玩算了
首先,你所拥有的设备和你的拍摄要求差距较大。在水下拍摄,灯光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或者还要超过相机本身的性能。拥有一款合适的闪灯是必要条件。根据我的拍摄经验,在水下摄影的主要题材中,只有鱼眼(广角)题材中面向水面光线的人物剪影题材,和部分水下人文题材(如,杭州千岛湖的水下古城废墟题材)可以不用闪光灯外,一般的都无法靠硬拍达到色彩效果的,不管白平衡如何调整。如果你所使用的灯光是对焦灯,或者摄像灯的话,有三个因素决定了你的拍摄效果:1、灯光的色温是否可以还原水下被摄物(人)的色彩,因为,大家都知道,在水下由于水对光线的折射,会随着深度的加大逐步滤掉部分色彩的,这点不在这里赘述。2、你所拥有的长亮灯(对焦灯和摄像灯一般都是长亮的)的亮度是否能够你的拍摄距离。这点是对你的相机的高感(iso)和镜头以及潜水技术的考验。对焦灯亮度不够,iso就要提高,噪点就会增加;亮度不够,就需要你的镜头给力,在拍摄微距题材时,最近对焦距离就需要很近;亮度不够,就可能需要相对长时间曝光,对拍摄者和被摄物(人)的静止能力就会要求很高,在无依托的环境下,中性浮力尤其重要。3、你所使用的对焦灯(摄像灯)在拍摄广角题材的时候,其照射角度是否可以匹配一的镜头的拍摄角度。
其次,关于白平衡,你贴中提到的水下模式白平衡的原理,是通过提高色温,由相机减少冷色调,突出暖色调的内部工作逻辑来完成的,其工作原理决定了照片肯定有在部分色彩上的失真,再好的相机也做不到通过白平衡达到水下的色彩还原,所以,又回到上面,如果在水下要想拍出好照片,而非一般的记录照,闪灯是必需的。
最后,关于对焦,还是要看题材,如果是微距题材,点对焦是肯定的,也就是部分相机自动功能中的微距模式。广角题材可以视情况采用其他对焦模式。
希望以上观点能对你有帮助,我也是个初学者,很多观点不一定对,望博采众家之长。
关于iso,是这样的:1、你应该知道,iso带来的副产品是噪点.这款相机的iso最高值应该是手动模式下6400,快门优先模式下12800,如果没记错的话。按常规,最高iso最少减两档是照片的可用范围,超过这个值,噪点就很明显了。也就是是这款相机的安全高感值;2、在确定使用多高的iso时,我的原则是,在确保手持相机不发生手震的前提下,采用最低的iso值,保证画质。所以,你要确定自己在水下的安全快门速度。一般拍摄广角题材,不要低于1/80秒,拍摄微距不要低于1/200秒,应该是安全的。如果是专业人士,可能可以再慢一点。3、在确定使用多少iso值时,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测光。你要根据你的测光范围的光线明暗来调整iso,比如,在拍摄广角题材时,有人物的情况下,最复杂的情况就是近景中景后景都有。例:近景是一个海扇或者一丛珊瑚,中景是人物,后景是水面的光线或者船底,那你的测光就应该是水面的阳光,也就是高光部分,在这种光线下,设置安全快门下的iso值,然后,近景靠闪灯,在没有潜伴打光的情况下,中景应该最大程度地靠近近景。当然,以上讲的都是手动情况下的设置建议,如果是自动档,就不存在这种可能了。当然,以上设置都是在最大光圈基础上的,因为在水下,首先考虑的是焦点清晰,画面完整,景深是后一步考虑的事。至于微距拍摄就要看了,有的目标是对准高光部分,有的目标则是对准弱光部位,这主要看题材和本人的构图思路了。4、还有一点,在有闪灯的前提下,调整光圈的大小可以改变背景的性质。大光圈,背景的景物会比较清晰,小光圈,可以营造出黑背景的效果。贴两张麒麟鱼的图片,可能会更明白一些 800) this.width=800'/> 800) this.width=800'/>
回答的都是猛人,狠狠地顶一个!收藏!好像没有人提及红色滤镜喔……都是调节白平衡或打灯。
libobj wrote:首先,你所拥有的设备和你的拍摄要求差距较大。在水下拍摄,灯光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或者还要超过相机本身的性能。拥有一款合适的闪灯是必要条件。根据我的拍摄经验,在水下摄影的主要题材中,只有鱼眼(广角)题材中面向水面光线的人物剪影题材,和部分水下人文题材(如,杭州千岛湖的水下古城废墟题材)可以不用闪光灯外,一般的都无法靠硬拍达到色彩效果的,不管白平衡如何调整。如果你所使用的灯光是对焦灯,或者摄像灯的话,有三个因素决定了你的拍摄效果:1、灯光的色温是否可以还原水下被摄物(人)的色彩,因为,大家都知道,在水下由于水对光线的折射,会随着深度的加大逐步滤掉部分色彩的,这点不在这里赘述。2、你所拥有的长亮灯(对焦灯和摄像灯一般都是长亮的)的亮度是否能够你的拍摄距离。这点是对你的相机的高感(iso)和镜头以及潜水技术的考验。对焦灯亮度不够,iso就要提高,噪点就会增加;亮度不够,就需要你的镜头给力,在拍摄微距题材时,最近对焦距离就需要很近;亮度不够,就可能需要相对长时间曝光,对拍摄者和被摄物(人)的静止能力就会要求很高,在无依托的环境下,中性浮力尤其重要。3、你所使用的对焦灯(摄像灯)在拍摄广角题材的时候,其照射角度是否可以匹配一的镜头的拍摄角度。
其次,关于白平衡,你贴中提到的水下模式白平衡的原理,是通过提高色温,由相机减少冷色调,突出暖色调的内部工作逻辑来完成的,其工作原理决定了照片肯定有在部分色彩上的失真,再好的相机也做不到通过白平衡达到水下的色彩还原,所以,又回到上面,如果在水下要想拍出好照片,而非一般的记录照,闪灯是必需的。
最后,关于对焦,还是要看题材,如果是微距题材,点对焦是肯定的,也就是部分相机自动功能中的微距模式。广角题材可以视情况采用其他对焦模式。
希望以上观点能对你有帮助,我也是个初学者,很多观点不一定对,望博采众家之长。
请教一下水下鱼眼的拍摄,RX100能否加什么配件拍出鱼眼效果?
RX100的机器还真不是很熟,不过,据我了解的情况,使用Ikelite的防水壳,好像可以有外接的广角镜头,外接镜头的型号好像有一款是w-30,就是不知道是否适用防水壳,或者适用哪个型号的防水壳。你可以了解一下。
libobj wrote:关于iso,是这样的:1、你应该知道,iso带来的副产品是噪点.这款相机的iso最高值应该是手动模式下6400,快门优先模式下12800,如果没记错的话。按常规,最高iso最少减两档是照片的可用范围,超过这个值,噪点就很明显了。也就是是这款相机的安全高感值;2、在确定使用多高的iso时,我的原则是,在确保手持相机不发生手震的前提下,采用最低的iso值,保证画质。所以,你要确定自己在水下的安全快门速度。一般拍摄广角题材,不要低于1/80秒,拍摄微距不要低于1/200秒,应该是安全的。如果是专业人士,可能可以再慢一点。3、在确定使用多少iso值时,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测光。你要根据你的测光范围的光线明暗来调整iso,比如,在拍摄广角题材时,有人物的情况下,最复杂的情况就是近景中景后景都有。例:近景是一个海扇或者一丛珊瑚,中景是人物,后景是水面的光线或者船底,那你的测光就应该是水面的阳光,也就是高光部分,在这种光线下,设置安全快门下的iso值,然后,近景靠闪灯,在没有潜伴打光的情况下,中景应该最大程度地靠近近景。当然,以上讲的都是手动情况下的设置建议,如果是自动档,就不存在这种可能了。当然,以上设置都是在最大光圈基础上的,因为在水下,首先考虑的是焦点清晰,画面完整,景深是后一步考虑的事。至于微距拍摄就要看了,有的目标是对准高光部分,有的目标则是对准弱光部位,这主要看题材和本人的构图思路了。4、还有一点,在有闪灯的前提下,调整光圈的大小可以改变背景的性质。大光圈,背景的景物会比较清晰,小光圈,可以营造出黑背景的效果。贴两张麒麟鱼的图片,可能会更明白一些 800) this.width=800'/> 800) this.width=800'/>很受益的解说,专业!我现在也尝试单反广角拍摄,但是没啥经验,感觉广角很难,对水质、前中远景、拍摄参数等都有很高的要求。你所说的测光之事,还是有点不太理解:1.因为基本设在手动模式,需要测光的话是不是要转到其他的档,比如P档或者Av档?2.光圈设在了最大值,如果快门也设置在了安全值,那就剩ISO调整了;3.机器可以设置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调整ISO值,根据我的机器,我觉得100-800都可以接受,那就让机器选择ISO喽?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
微信号:bjdivingman
那令人沉醉的深蓝
风舞天蓝 wrote:很受益的解说,专业!我现在也尝试单反广角拍摄,但是没啥经验,感觉广角很难,对水质、前中远景、拍摄参数等都有很高的要求。你所说的测光之事,还是有点不太理解:1.因为基本设在手动模式,需要测光的话是不是要转到其他的档,比如P档或者Av档?2.光圈设在了最大值,如果快门也设置在了安全值,那就剩ISO调整了;3.机器可以设置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调整ISO值,根据我的机器,我觉得100-800都可以接受,那就让机器选择ISO喽?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关于白平衡是否可以带标准色板下去,拍两张照片,其中一张是有标准色板在里面的。后期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调整了。感觉水下的照片回来肯定要后期的。否则真的不好看。
----------------------------------------
2011年9月 泰国 Koh Tao
2012年3月 泰国 Koh Tao
2013年3月 马来西亚 Sipadan
2013年10月 菲律宾 Malapascua
2014年01月 菲律宾 Dumaguate
2014年02月 菲律宾 Balicasag
2014年02月 菲律宾 Cabilao
2014年10月 菲律宾 Puerto Gar
拍摄广角题材,的确挺难的。因为广角题材的光线和构图更加复杂,当然,还有被摄人(物)的因素等,都会影响到整个画面的效果。但是,一般的广角题材,都是有一些定式的。比如,最好为仰拍,后景是水面的阳光,如果深度不大,能把船底拍下来更好;还有,广角题材一般有:闪灯闪出被摄人全景或者是剪影效果等等,这点我们可以慢慢探讨。再高级一点,就是水下艺术照了,这就需要模特的配合了,构图和用光上也更复杂一些。
对于你提出的问题,其实涉及到相机使用的一些基本理论:1、关于拍摄模式:在相机的设置中模式的选择,和光圈,快门,iso的调整的关系大致如下:在auto档条件下,相机的所有手动设置,包括光圈,快门,iso和白平衡都是由相机自动完成的,或者说是在此种模式下,都不可调,完全由相机来完成。
p档下,光圈和快门不能单独调整,只能根据相机设置好的组合来调整,一般情况,加减一档快门或者光圈,另外一项指标会相应增减一档。而iso和白平衡可预设。
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模式下,iso和白平衡是可以预设的,只是固定了光圈和快门。
手动档,所有的指标都可以调整。所以,楼主将拍摄模式定为m档,是可以设置iso的。2、关于测光。在水下拍摄,手动模式是比较好用的。在这种模式下,可以自己选择测光范围。相机的测光一般有点测光,平均测光,矩阵测光等模式,在自动模式下,相机的测光一般是平均测光,根据不同的相机程序,其测光逻辑会有细微的区别,简单的说,一般,相机会依据中度灰做平均测光的标准光,所以,在水下,这种模式不一定适用。因为刚才讲过,在水下拍摄广角题材,我们会根据高光部分测光,这样可以确保高光部分曝光正常,这样,后景的曝光就是准确的。而前景和中景就是相对的弱光,尤其是人,根本就是逆光,加之色彩还原的需要,就要用灯光来补了。
测光方法:在手动模式下,当镜头对准某一拍摄区域时,取景框里会有一个标尺,通过调整光圈和快门的数值,会看到标尺左右移动,当移动到中间时,就说明测光准确了,这时,测光工作就完成了,然后半按快门,构图对焦就可以了。当我们根据水面高光测光,将标尺调整合适后,对焦可能是前景人物,这时由于是逆光,标尺一下会移到欠曝的位置,不用管,这就需要闪灯补光了,这时前景的过曝和欠曝就和测光无关了,而是靠调节闪灯的照度来调整了。3、你的2和3一并回答:首先,iso值是预设的,而非像光圈快门那样可以同步调整的。个人的理解,在水下设置光圈和iso值,除了景深的需要,很大程度是为了获得安全快门速度,从而确保焦点的准确。我的做法是,先将光圈定在比最大光圈值小一档的光圈上(因为这是镜头最佳的成像值,也就是边缘色散最小的范围),然后测一下光,看看快门速度是多少,快了,可以减少一些iso,增加画面细腻度,慢了,增加一些iso,提高快门速度。直到达到速度和画质的相对最优。一般,下水后先要试几张片子的,调整好了,就可以正常拍摄了。4、在保证安全速度的前提下,尽量使用更小的iso。
希望以上能解决你的部分疑问。
karl_w wrote:关于白平衡是否可以带标准色板下去,拍两张照片,其中一张是有标准色板在里面的。后期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调整了。感觉水下的照片回来肯定要后期的。否则真的不好看。是的是的,有时候我会带水下写字板下去,那种3页的塑料写字板,刚好白平衡是最准的。哈哈!不过后来就懒得带了,觉得差别不是很大,更多的用自动白平衡了。
libobj wrote:拍摄广角题材,的确挺难的。因为广角题材的光线和构图更加复杂,当然,还有被摄人(物)的因素等,都会影响到整个画面的效果。但是,一般的广角题材,都是有一些定式的。比如,最好为仰拍,后景是水面的阳光,如果深度不大,能把船底拍下来更好;还有,广角题材一般有:闪灯闪出被摄人全景或者是剪影效果等等,这点我们可以慢慢探讨。再高级一点,就是水下艺术照了,这就需要模特的配合了,构图和用光上也更复杂一些。
对于你提出的问题,其实涉及到相机使用的一些基本理论:1、关于拍摄模式:在相机的设置中模式的选择,和光圈,快门,iso的调整的关系大致如下:在auto档条件下,相机的所有手动设置,包括光圈,快门,iso和白平衡都是由相机自动完成的,或者说是在此种模式下,都不可调,完全由相机来完成。
p档下,光圈和快门不能单独调整,只能根据相机设置好的组合来调整,一般情况,加减一档快门或者光圈,另外一项指标会相应增减一档。而iso和白平衡可预设。
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模式下,iso和白平衡是可以预设的,只是固定了光圈和快门。
手动档,所有的指标都可以调整。所以,楼主将拍摄模式定为m档,是可以设置iso的。2、关于测光。在水下拍摄,手动模式是比较好用的。在这种模式下,可以自己选择测光范围。相机的测光一般有点测光,平均测光,矩阵测光等模式,在自动模式下,相机的测光一般是平均测光,根据不同的相机程序,其测光逻辑会有细微的区别,简单的说,一般,相机会依据中度灰做平均测光的标准光,所以,在水下,这种模式不一定适用。因为刚才讲过,在水下拍摄广角题材,我们会根据高光部分测光,这样可以确保高光部分曝光正常,这样,后景的曝光就是准确的。而前景和中景就是相对的弱光,尤其是人,根本就是逆光,加之色彩还原的需要,就要用灯光来补了。
测光方法:在手动模式下,当镜头对准某一拍摄区域时,取景框里会有一个标尺,通过调整光圈和快门的数值,会看到标尺左右移动,当移动到中间时,就说明测光准确了,这时,测光工作就完成了,然后半按快门,构图对焦就可以了。当我们根据水面高光测光,将标尺调整合适后,对焦可能是前景人物,这时由于是逆光,标尺一下会移到欠曝的位置,不用管,这就需要闪灯补光了,这时前景的过曝和欠曝就和测光无关了,而是靠调节闪灯的照度来调整了。3、你的2和3一并回答:首先,iso值是预设的,而非像光圈快门那样可以同步调整的。个人的理解,在水下设置光圈和iso值,除了景深的需要,很大程度是为了获得安全快门速度,从而确保焦点的准确。我的做法是,先将光圈定在比最大光圈值小一档的光圈上(因为这是镜头最佳的成像值,也就是边缘色散最小的范围),然后测一下光,看看快门速度是多少,快了,可以减少一些iso,增加画面细腻度,慢了,增加一些iso,提高快门速度。直到达到速度和画质的相对最优。一般,下水后先要试几张片子的,调整好了,就可以正常拍摄了。4、在保证安全速度的前提下,尽量使用更小的iso。
希望以上能解决你的部分疑问。受教了!陆地拍摄很多以光圈优先拍摄,很少纯手动。水下环境复杂许多,难度不小。你所解释的测光及感光度设置方法都非常实用,我觉得对那些相对静止的景物这样精细操作很不错。但是对于一些偶遇的诸如大鱼或鱼群,可能来不及精确测光,估计就要靠经验了。没别的,只有多拍多练,积累经验值,才能应对复杂的水下状况。
----------------------------------------
微信号:bjdivingman
风舞天蓝 wrote:受教了!陆地拍摄很多以光圈优先拍摄,很少纯手动。水下环境复杂许多,难度不小。你所解释的测光及感光度设置方法都非常实用,我觉得对那些相对静止的景物这样精细操作很不错。但是对于一些偶遇的诸如大鱼或鱼群,可能来不及精确测光,估计就要靠经验了。没别的,只有多拍多练,积累经验值,才能应对复杂的水下状况。
其实,我觉得水下拍摄运动目标,更加多的是考验相机的对焦速度了,这就是为啥很多运动题材的大片都是出自单反了。就对焦速度而言,卡片机和微单与单反的确有差距。而且,水下拍摄基本靠定焦镜头,基本用不上变焦,对焦速度就更重要了。还有楼上网友说的后期,太重要了。我也是刚刚开始学,还没拍过啥好的运动目标呢,哈哈。
水下拍摄没这么难吧,几样基本设置调好后,基本就不用再调了,特别是拍广角,原因是用了闪灯,而闪灯有效范围就只有两米左右,所以我一直拍广角都是用自身与主题的距离来拍摄,即接近固定的距离,白平衡根本不用去调,调了也白调,水摄不难,难处在于很多人总把陆上的一套完全搬到水下去用,今次过pg和几个早前帮我买总反壳的新手朋友说出我的见解,放弃陆上拍摄的一套,结果都拍出很出色的照片,其中两位朋友更是陆上摄影比赛经常得奖的朋友。希望大家都可以拍出高水准相片吧。
----------------------------------------
我的微信号……chitdaat 香港潜力水摄装备
白日梦想 wrote:水下拍摄没这么难吧,几样基本设置调好后,基本就不用再调了,特别是拍广角,原因是用了闪灯,而闪灯有效范围就只有两米左右,所以我一直拍广角都是用自身与主题的距离来拍摄,即接近固定的距离,白平衡根本不用去调,调了也白调,水摄不难,难处在于很多人总把陆上的一套完全搬到水下去用,今次过pg和几个早前帮我买总反壳的新手朋友说出我的见解,放弃陆上拍摄的一套,结果都拍出很出色的照片,其中两位朋友更是陆上摄影比赛经常得奖的朋友。希望大家都可以拍出高水准相片吧。其实,水下拍摄的技术基础也是来源于陆地拍摄的。尤其更像在陆地拍摄中,影楼、摄影棚里的布光原理。水下的作品,无论是微距还是广角,题材,构图,布光是缺一不可的。
libobj wrote:其实,水下拍摄的技术基础也是来源于陆地拍摄的。尤其更像在陆地拍摄中,影楼、摄影棚里的布光原理。水下的作品,无论是微距还是广角,题材,构图,布光是缺一不可的。
陆上拍摄2D水下是3D,当然构图和布光有很多都源于陆上摄影,但总不能全套搬到水下去用,只能部分
----------------------------------------
我的微信号……chitdaat 香港潜力水摄装备
& 关于水下摄影相机的设置
&邀请xuliang1215参加此活动
& 2000 - 2016 www.doyouhike.net
Version 4.7.8 -
16:42:59 +0800
粤ICP备号-2 &网页设计教程与开发
提供各种常见网页效果
提供各种各样的设计教程
装扮QQ,让QQ变得更酷
设计参考,提高自升水平
学习服务器和操作系统
提供各种素材和工具
收藏学习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有关于水下摄影的一些技巧
&  &今年我带着我的家人从纽约来到南弗罗里达躲避严寒,来到了暖和的地方非常舒适,我打算拍一些在北方寒冷地区没机会拍摄的照片。我从来没有在水下拍摄过,所以我想通过尝试摸索出一些经验。&
  要知道这是我第一次进行水下拍摄,通常情况下我进行的人像拍摄都是跟水完全不沾边的,所以你可以从我这里总结经验,以免重蹈覆辙。我想把所有我成功的秘诀都传授给你,来助你的第一次水下拍摄一臂之力。
  首先,要知道租用的水房和相机本身都是非常昂贵的。我使用尼康D4因为我觉得会用到较高感光度。D4在ISO800一下都表现得很好,但是在实际拍摄中我并没有用到如此高的感光度。也就是说水下摄影对你的设备要求并不高,一款普通单反也能够顺利完成拍摄任务。你也可以选择佳能7D或者尼康D7000,因为他们的防水罩稍微容易购买一些,而且不是很贵。
  自然光
  我联系了两个我最喜爱的模特,他们有着耀眼的金色头发,我相信会在水中有着迷人的色彩和饱和度。我希望在拍摄过程中她们迷人的头发能够一直漂浮着,但是也要避免她们的头发缠绕在一起。
  我的场景设定很简单,我得以将精力专注于拍摄而不必考虑过多技术上的问题。我将感光度设置到800,光圈优先模式,自动白平衡,将我的24-70镜头调整到50mm焦距,使用f/5.6的光圈。对焦要使用全自动,这样可以快速的对水中的任何物体进行对焦,不论是模特还是气泡。
  刚开始拍摄时你和模特都会感到艰难和沮丧,因为你在水中无法指挥她们,也无法对他们的姿势作出调整。但是经过大约15分钟之后,模特渐渐地适应水中的环境,身体开始放松,屏住气息时候的表情也变得自然多了。
  还有一件事也得花点时间,当拍摄两个模特合影的时候,其中一个会漂浮的稍微高一些,或者其中一个会花较长时间才能潜到水下,当她们汇合的时候,另一个已经憋不住需要浮出水面换气了。来回折腾了几次之后,我想出一个办法,我让她们同时换气、下水,下潜的时候互相抓住对方,这样就能保证同时到达水底。
  最后我想提到的就是关于构图。对于摄影来说,不能每次的构图都一样。如果你每次都尝试不同的构图,拍摄出的照片就会别具特色,自己会非常喜欢的。
转载请注明:破洛洛(谢谢合作)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网友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水下摄影工作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