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锡伯族的新疆奶皮子粉怎么做的

锡伯族的饮食习惯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休闲
字体选择:
锡伯族的饮食习惯
日期: 08:31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下载文件:&&
  锡伯族大多数习惯日食三餐,主食以米、面为主,过去食用高梁米居多。面食以发面饼&为主,也吃&馒头、拉面&和韭菜合子&、水饺&等。受维吾尔族影响还吃抓饭&和烤馕,喝面茶&、牛奶&和奶茶&。
  肉食来源主要依靠家庭饲养,多以牛&、羊&、猪&肉为主。冬闲时锡伯族还常进行狩猎,野猪&、野鸭&、野兔&、黄羊等均是冬季餐桌上常见的野味。
  习惯制作各种腌菜、咸菜。每年秋末,家家都用韭菜、青椒&、芹菜、包心菜&、胡萝卜等切成细丝腌制咸菜,锡伯族称之为“花花菜”,有时可供全年食用。锡伯族还喜欢在夏季制作面酱,将其盛入瓦缸中,作菜肴的调味品。
  典型食品:锡伯族爱吃韭菜合子、南瓜包子等食品,锡伯族常吃的主食还有发面饼&、炖鱼等。
  1、发面饼(:将发好的面烙成约1cm厚、30cm直径(据锅的大小而定)的饼子贴于锅底,若干次翻动后(有三翻六转之说),饼子就熟了。食时将饼子对折撕成四块摞放于餐桌中央的菜盘边(切忌底面朝上)。多在早饭时边做边食,下顿食时,可在火上或炉上烤后食用。
  2、干 菜:先将牛(或猪)肉红烧后,加入洗净的干豆角或干豇豆(豆角和豇豆必须用凉水浸泡,千万不能用热水泡噢)、土豆等(有时也加粉条)炖成,主要是冬、春食用。
  3、咸 菜:第一种是将小尖辣子、大葱、青西红柿、香菜、大蒜等洗净后,切成细条状,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盐,将其拌匀后,装坛进行腌制,数小时后即可食用;第二种是将韭菜、辣子、西红柿、豇豆、豆角、胡罗卜、芹菜、白菜、莲花白等洗净后,整体装坛进行腌制,在装坛时,每放一层菜要洒一层盐。主要冬春食用;第三种是秋日将韭菜、小尖辣子、青罗卜、胡罗卜、芹菜、莲花白等洗净后,切成细丝,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盐用拌匀后放入坛内腌起来。腌好的菜仍可保持蔬菜的原有的色泽。主要冬、春食用,锡伯族称之为“花花菜”,花花菜”具备了色、香、味,一直受到锡伯人和新疆其民族的喜爱。;第四种是现做(多见于夏日的午餐),将辣子、西红柿、皮牙子(洋葱)、香菜等切好拌盐即食,类似新疆现在较流行的“皮辣红”或称“老虎菜”(一次性食品)。
  4、蒸南瓜饺子:将南瓜刮成碎条状,把皮牙子(洋葱)剁碎,再加入少许烧开的清油,加盐(有时也加羊油渣)制成主馅,做成薄皮蒸饺。多在冬、春食用。
  5、面 酱:一种做法是将小麦洗净煮熟,装入一个袋子里,放置在热炕上捂发酵,发酵好以后,将其取出晒干且磨成粉,最后将其入锅加水烧制成面糊,并加盐倒入罐中,放置在阳光之下,约一周后便可食用;另一种做法是将发酵好并晒干的"馒头干"进行"磨粉",备做"面酱糊"。主要是调味用,可终年食用。若制作不当将引起食物中毒。
  6、辣 酱:将干辣面置于碗中,加入一定量的开水,水量可以多些,辣面充分发开后,加入一些切碎的韭菜和葱末,再加入适量烧熟的食油,必须现烧现加,再加入盐和面酱拌好,可多次食用。主要是调味用,若将辣酱卷进发面饼中食之,亦是美餐。
  7、鱼冻:将鱼洗净切块下锅,多加些水,加盐清炖,待其做熟时,将鱼块捞出,后将切碎的韭菜、鱼香草(椒蒿)放入锅中,并加入一定量面糊(在面粉中加入少许清水制成),待再次烧开后,便可取出食用,味道好极了。
  8、凉拌烫韭菜:将洗净的韭菜和辣子(有时也加鱼香草)在沸水中搅几下即起锅(辣子时间要长些),&在菜板上摊开晾许,&切成约一寸长,&加一些香菜,拌盐、辣面、少许醋即可。多见于夏日的早、中餐。
  9、凉拌烧(青)辣子、(长)茄子:将青辣子、长茄子放入锅中,将锅盖盖好,过一段时间翻一翻面,待烤到其皮分离后,将外皮剥去,洗净后撕成条状,拌面酱或盐食之,香甜可口,其中的“烧辣子”有“胡皮辣子”的效果。
  10、凉菜粘酱食:将辣子、黄瓜、水罗卜、小葱等洗净后粘面酱吃。多见于夏日的早、中餐或时间紧时。
  11、野兔肉炒咸菜:一首古老的围猎歌中唱得好:……旁晚归来,将鲜嫩的野兔肉与咸菜同炒,其菜味比任何(海)味还要香甜无比。(但现在提倡保护野生动物,诸位还是“嘴下留情”吧。)
  12、死面饼:和面方式及做法同发面饼子大致相同,只是面未“开“,是“死面”。
  13、千层饼:类似“花卷”,其中加一些捣碎的香豆粉末。
  14、油渣饼:将动物油脂榨汁后的油渣,夹在“死面”中擀成发面饼大的饼子,同发面饼一样烤熟。食时一般以刀将饼对切成四块,以手卷起来食之。
  15、锅盔:在做完“发面饼”后,将最后剩余的面烙成中间约3cm以上厚、超外越来越薄、比“发面饼”稍大些的“大饼”,置于锅中,将锅盖盖严,不加火,充分利用锅及柴灰的余热,每隔若干分钟将“饼”翻动一次,将锅再盖严,如此反复,直至熟透,约需喝顿茶的工夫。这种“饼”的确“外层脆,里面软”,可放置若干天,便于外出(旅行等)时做为“干粮”。吃时,将饼以刀切成2cm宽、10cm长状,泡于酥油、奶皮子奶茶中食之,香死啦!
  16、油炸饼、油条:和面时,视情况放入适量鸡蛋、白沙糖、南瓜等。一般春节前夕炸制,是春节期间招待客人不可缺的食物,香脆可口。
  17、油果了:制作方法同油炸饼,不同之处就将面切成条段形状。
  18、血肠:将皮牙子(洋葱)、大蒜和羊油剁碎,拌入已备好的羊血中,加入适量的盐,灌入洗净羊大肠,两头用绳扎紧,放在锅中用开水煮上半小时即可食用。“血肠”是锡伯人待客的下酒菜。现存唯一还在说满语的民族---新疆锡伯族_中亚民族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4,024贴子:
现存唯一还在说满语的民族---新疆锡伯族
Yellow - Coldplay
报考一级消防师要求,学尔森13年考培经验为您解答,更有百度信贷分期付学费.
(日-),锡伯族人,中国大陆知名女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04级本科班。
佟丽娅,脑残粉,路过。。。
察布查尔是一个与我们相隔千里却有割舍不掉的联系的小地方,也是一个面积不大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故事的小地方。这次应一个朋友的托付,写一些关于的见闻实录,给以后所有去那里学习锡伯语满语,学习民族文化或采风的人搞个游学攻略,也撩拨一下所有去过那里的人的情感神经,共同回忆一下那个美好的时光。
县(以下简称察县)位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境内,地理位置上,在北疆地区的最西面,再往西就跨境到哈萨克斯坦了。察县总人口10几万,主体民族(按人口比例排列)为:汉,维吾尔,哈萨克,锡伯、回(5:4:3:2:1)。还有少量的满,蒙古,柯尔克孜等民族。锡伯人主要分布在察县下辖的一乡至八乡共8个乡。其中六乡是县城,一乡和三乡合起来并称爱新舍里镇(汉译金泉镇),一般认为,金泉是保留锡伯族语言文化最完善的地方。图为察布查尔县城语言情况
对于来察县学习采风的外乡人来说,最让人兴奋的莫过于察县的语言环境,可以说这里是全球保留锡伯语(满语)最好的地方。
在内地,过着主体是汉语,夹杂着部分英语日语的生活,努力学习满语的同胞们,寻找一个活生生的讲满语的母语者就像大太阳地里走上个十几公里找不到一个卖水的一样艰苦。来到察县,就挖出了一股清澈凉爽的山泉。这里老人讲,小娃娃也讲,卖菜的时候讲,下馆子时候讲,街上常能碰到三三两两的人从身边走过,嘴里叽里呱啦讲的就是锡伯语。特别是当听到乡里的小娃娃那种稚嫩的声音讲着自己的母语时候,一种希望会顿时照射到心头,搞不好的还会热泪盈眶呢。我在察县学习的时候,最小的一个大师姐是我老师家邻居的小丫头,4岁多一点,也就比凳子高一个脑袋,口齿还不是很清楚,说话的样子很是可爱,我们一去老师家上课就经常能碰见她,围着我们撒娇耍赖,我们就一边逗孩子一边学,那孩子说的还不比我们差呢。
再就是满大街的漂亮姑娘都会说,足够让内地那些单身小伙子们蠢蠢欲动了。
但最值得兴奋的是在这里锡伯文化成功同化了各个民族,县里的维族,哈族人口上比锡伯人多,三四十岁以上的维族,哈族,大部分都是跟锡伯人一起长大的,虽然不能抬手就写,但大都能张嘴就说。尽管带有明显突厥口音,但是说的很顺溜,比内地大学里教满语课的很多非母语的教授专家要强不知道多少。金泉这边学校里面也有很多维族,哈族娃娃,说的都不比锡伯娃娃差。学校门口的一个维族馆子,女主人小时候就在锡伯学校念的书,还考过锡伯文第一名呢。她家那个3、4岁的小娃娃,打小就在这样一个Multicultural的环境里生活,跟她讲维语能听懂,讲锡伯语能听懂,讲汉语也能听懂。每次看见这个孩子哑哑地跟我讲锡伯语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冲动,我就老想起电视网站各种媒体上那些整天嚷嚷“大清朝的国语已经成为了封印的密码”的那些文人骚客们,我就想扥着他们的耳朵给他们拽到这个中国的边境的小乡镇里,蹲下好好听听这个维族娃娃说的是啥,听听那个锡族娃娃说的是啥!察县一小的娃娃们。这是2011年西迁节的时候回故乡探亲兼做公益行动的时候照的 这两年的外来人太多了,而本地土产的汉族人,也都是张嘴一口流利的锡伯语,不仅是老人,20多岁的年轻人也有。金泉中学老师里有一对汉族夫妻,女老师还可以,男老师汉语说不好,他那个汉语说的是真费劲…两个人在家就说锡伯语。金泉小学的校长自己就是,十年前跟着丈夫来到察县的时候还一句都听不懂呢,现在已经跟当地人没什么两样了,我有次在办公室里听见她打电话,说锡伯语,呱呱呱地数落别人办事不利,算是领教了。 这边的锡伯族也厉害,40多岁以上的很多都能讲一口流利的维语或哈语,经常能看到几个民族的人坐一块团体唠嗑的时候,一会儿说锡伯语,一会儿说哈语,一般有外人来的时候才说汉语。
在这样一个气氛里,真正能感觉到一种和谐,各个民族之间,彼此因为互相了解,而且是基于语言的互通,而不是肤浅的了解,而自然会有和谐的状态。在这里提什么民族矛盾的问题都觉得说不出口,就像在天真的孩童面前谈赚钱一样臊得慌。你会悟到一个道理:和谐是一种人类自然的天性,不是刻意作为的一种结果。
但是,不得不说察县的锡伯语也处在一个退化的状态下,年轻人的语言里夹杂着很多的汉语,50岁以下的人普遍对本民族文字掌握情况不好。不过眼睛总归要往前看,近几年察县的锡伯人民在保护民族文化方面做着很多努力,民间自筹资金开办语言文字、民族文化培训班,电视台译制锡伯语节目,编制小学锡伯文课程的教辅材料,高中增设锡伯文选修课,努力增设锡伯文高考项目等。尽管很多项目在资金,人脉,技术等方面卡壳了,但是大趋势是上扬的。如果有幸哪位读者有能力也有意向帮助他们,可以联络一下。2011年县举办的锡伯文字培训班。讲课的老师是察县电视台的赵春芳老师 但是话锋又一转,察县深藏着很多老人,他们的语言水平是相当高的。比如现在伊犁师范学院锡伯文专业的教授佘图肯老师,有次去拜访他,一见面老师父就滔滔不绝的开始给我们讲锡伯语的各种知识,一连两三个小时,一个汉语借词都没有。民间的高手更多,跟他们聊天是一种享受。客观讲,现在锡伯人讲的口语,跟清代书面上那种官方的满语是有一点差别的,但在察县有很多老人能够讲很标准的书面满语,老人们管那叫“官话”。但是这样的老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一个的走入历史,去那边深入学习的人,多去拜访,录音,保留他们的口语,是很有必要的事。
民间文物资料
察县不仅保留着完善的口语环境,也有很多书籍,以及散落在民间的古籍资料。
书籍集中在两个地方:一是县城的图书馆,calu giai(查鲁盖街)一直往西走路北边就能看到。这里面有建国以来出版的各册锡伯文图书和杂志。图书包括很多文学作品,故事集,还有小学课本。杂志主要是《锡伯文化》。二是爱新舍里镇(金泉)的文化站,也有很多锡伯文藏书和杂志。
民间散落的古籍都是很有价值的满文资料,基本都是清朝人写的东西,有家谱,地契,经书等。大概东北和内地的同胞都听说过自家的家谱是怎么被毁的,就能明白保存这些古籍很辛苦也很冒险,很多是文革时期藏在自家墙缝里,抹上点灰盖上,偷偷存下来的。Fe bithe前几年出过一本书叫《锡伯族民间散存满文文献集》,里面收录的就是这样一类资料。其主要贡献者是五乡的一位老人。家里面不富裕,但是自己凭自己的努力在保存这些民族文化的火种,不仅是文字资料,还有如,等其他形式的文化载体。有能力帮助这位老人的可以联系一下,而且我友情提示一下,目前这些资料踏踏实实存在老人自己手里是对它们最好的保护方式,在不明白事由的情况下不需要做其他过多的工作。看过那本《散存文献集》的人知道那是一本小孩肚子那么大,拳头那么厚的大书,里边收录的内容很多,据老人讲他手里没有出版的资料就不比这个少,而民间散存尚未收集整理的则更多。文化生活——歌舞
人描述少数民族的时候总爱用一个词叫“能歌善舞”。的确,我们喜欢唱歌,喜欢跳舞,这是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人需要吃饭一样,人也需要快乐。察县的锡伯人,三五个朋友坐在一起吃饭,喝过几杯酒以后就开始唱歌,每个人都要唱,锡语的,汉语的,英语的啥都行,特别是人多的时候,一定要有歌声才算一个好的宴席,如果谁没有唱歌,大家会觉得是不是没有招待好他,他不高兴。唱得不好也没关系,就算自己觉得一张嘴跟装修似的,也没有人会笑话,大家会很认真的听完然后回报给掌声的。所以到了那边就放开心灵去投入吧,害羞,矜持神码的不合这边的风俗。
锡伯族出过碟子的专业歌手有不少,民间的歌唱家也很多,每次宴席上都能碰上一些让你感觉唱的特别好的人。
舞蹈是另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锡伯族代表的舞蹈是贝伦(beilen),是一种很有牧猎民族风格的舞蹈,可以一个人自娱自乐,也可以作为青年男女交际,也可以众人同舞。网络上有很多贝伦舞的视频,可以自己搜索一下。这边的贝伦舞群众基础广大到什么程度呢?中小学的广播体操里,有两节的动作就是贝伦舞。也就是说2万多人每个人拿出手来就能跳两下。人多一点的宴席,人们吃到差不多的时候,一定会放上音乐,大家都从座位上出来开始集体贝伦,这时候不管是局长还是农民,都没有差别了。县的锡伯族青年舞蹈家永迪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焦建成(锡伯族)跳起了贝伦舞,这可不是走秀现学的,而是从小就会的。民间贝伦舞
我想对很多人来说学习语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大家都会喜欢去学习贝伦舞。既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很好的一种休闲娱乐活动,笔者也强力推荐大家去学学。我的朋友今年正在察县县城和金泉地区开办时尚生活馆,有教授贝伦舞的项目。做个广告,他们是“向阳街舞社”。
向阳社的小伙子们在风情园门口搞的一通街舞文化生活——Julen hvlambi
Julen hvlambi(念说)是一种很有魅力的艺术形式,就是带着旋律和节奏地念一段书,或讲一个故事,乐曲旋律是比较随意的,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念说者都有自己的风格。能歌善舞的民族都有类似的艺术形式,比如蒙古的江格尔,哈萨克的阿肯弹唱等。只是我们很少用乐器配着。
乡里有很多老人都会念julen。早先没有电视,广播的时代,julen hvlambi是大众最主要的娱乐形式,那时的孩子,就是现在念julen的这些老人,都是听着他长大的。现在的孩子们没有了那种吃晚饭,围坐在场院里听julen的经历了,不过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也在努力继承这项民族文化。现在察县每年还要举办念说比赛。老人手抄的julen手稿
察县同时保留着诸多民族传统文化的分支,对弓箭技艺,民族美术,服饰,传统建筑等方面进行研究的也都可在察县挖掘出大量的价值。传统角弓制作
很多内地人对新疆的概念似乎还停留在两个世纪以前,以至于有个新疆朋友经常被问道,你们那里是不是还骑马上学呢?于是很不屑地回答,我们那里都是骑马上QQ呢。文化生活——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是近几年从大城市开始时兴起来的比较小资的一种休闲旅游方式,其实在新疆早已经大众化了。新疆人的性格天马行空,所以愿意把时间花在去外面走走转转上。尤其是春夏季节,各处花草盛开,气候也暖了。我在县城有两个锡伯族朋友,兄弟几个人在经营一个户外俱乐部——小安户外俱乐部,——光这个俱乐部每周几乎要举行一两次活动,近一点的白石峰爬爬山,远一点的赛里木湖搞个野炊,或者周边哪一片草原上转一转。参加活动的老的少的都有,各个民族的都有。新疆人普遍都是很爱玩的。勤工俭学
在察县学习语言是一件爽得不能再爽的事,因为没有任何硬性的任务,有这种心态你会发现自己特别洒脱,什么事都不着急不着慌的,还经常会被别人赞叹,“真潇洒”。其实这是一种很好的心理,因为语言要在宽松的心情下才能学好。
光说去“察县学习语言”,恐怕有很多人也不是很清楚具体是怎么个学法。当然了,我们还是鼓励大胆创新模式的,以前的经验来讲,一般是花些钱找个人家住下,跟锡伯人生活在一起,白天找个不是很忙的工作,找一些民间的老师傅,定期去拜访,老师傅会给你传授很多精妙的知识,而工作和住家就是培养语言的环境。
边工作边学习边学习。这样的话能够解决不少生计问题。我认为,就算是王子去那边留学,不愁吃喝也最好找个兼职工作,重要的是在工作场合强化使用这种锡伯语跟人交流,会进步很快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前辈里有去报社实习的,更多的是去学校当代课老师。察县八个乡,每个乡有小学,镇上和县里有中学。联系上校长,然后根据你的专业安排教哪门课。前辈里教英语的多,那边的英语教学相对比较薄弱,英语好的可以尽自己的能力去给察县人民带来些帮助。这不是某某大学,而是察布查尔县一中。察县的学校都很漂亮,满眼望去都是花草植被。
察县语言环境最好的,个人推荐去金泉或者五乡,看缘分。金泉的镇中心广场竖有一座八旗塔,按照八个乡的编制,上有满汉文的介绍金泉镇中心广场竖有一座八旗塔,按照八个乡的编制,上有满汉文的介绍
我给去学习的人的两点忠告就是:多交朋友,厚着脸皮张嘴。在察县基本上认识一个朋友就能再认识五个朋友,认识十个朋友,基本上就能认识全县的人了。朋友能给你介绍朋友,帮助你很多生活上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跟更多的人聊天,才能不断提高语言能力。总把着一个人说会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个人说得多快你都能听懂,而且每个词都能听得很清楚,但是别人说话你就听不懂了。并不否认察县的口语跟书本上学的满语书面语或者东北地区的口语有一点差别,可以说所有非母语者刚去察县的时候都会发懵,你说的别人听不懂,别人说的你跟不上趟,有的时候你要是说的磕磕巴巴的,别人一着急就跟你说汉语了,慢慢成习惯了你也就白去了。所以别人说汉语的时候也要咬紧牙关死皮赖脸的就跟人家说锡伯话,别人明白了你的目的也就能帮助你了。 农活
赶上播种和收割的季节,各单位和学校还会组织职工,学生下乡劳动。没上过第一产业劳动一线的城里孩子可以在这儿体验体验农业劳动的快乐,顺手看看自己干活有多笨,当然,最终还是会学习到一些农业知识的。察县这边主要作物是棉花,小麦,苞米,打瓜,油葵,另外还有葡萄,水稻。具体干什么活就听组织分配吧。大家都知道新疆的棉花是很有名的,可你知到棉花长在地里是什么样子吗?
气候新疆的气候,最大的特点我估计大家都知道,就是温差大。“早穿棉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些事都是真的。来到新疆要学会随时增减衣服。新疆的日照强烈,一夏天能把晒成,所以夏天都是干热干热的,但是躲在阴凉处就一下子凉快了。冬天这里的跟长春差不多,但是察县的风很小,跟东北比起来就算是根本不刮风的,所以没有那么冷。
还有一点经验,因为察县地处腹地,所以气候变化比两麓其他地区要缓和。所以听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经常会说从明天开始新疆北部地区将迎来降雪,从明天开始新疆北部地区将有3、…等等,但是明天早上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完全不用担心变天。但是一般两三天以后,该下雪的就一定会下雪,该刮风的就一定会刮风。时差 严格来讲,察县属于+5区的时区,应该跟使用同一个,按新疆整体来算却是+6区。虽然幅员辽阔的中国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但是不管法律规定的,所以在那边会看到很让人高兴的现象,比如夏天晚上11点了太阳刚刚落山,冬天早上9点时候天还没亮。到了周末睡醒了睁眼看表,10点半,早得很~继续睡!
当地的办公、列车时刻表神马的,都是按北京时间标注的,但是一般都要推迟两小时算,例如早10点上班,中午2点吃午饭,7点下班,夜里12点到2点,内地人都熬得不行了,挣扎着刷刷,关了时候,新疆人民才陆陆续续开始睡觉,还得说“早睡早起身体好”。这样的生活是很有意思的,你会觉得每一件事都很悠闲,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新疆以前还真的曾经使用过新疆时间,即+6区,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所以新疆的老人心里还是喜欢使用本地时间,家里的表都调成新疆时。所以如果在新疆办重要的事最好问清楚是新疆时还是北京时。饮食
说察县的饭食,就一定得先说早饭。这里的锡伯族特色早饭,一张法尔和文(falaha efen,汉译叫锡伯大饼子),自取的几样小菜,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尽管每天早上都是固定的这一套,但是吃上三年也不会吃腻,尤其冬天从热被窝里不情愿地出来被迫接受冰天雪地的事实的时候,来上这么一张饼子,一碗奶茶可是救了亲命了。极品的美食,在于用最简单的原料,最普通的烹饪手法,做出没有任何特殊味道,甚至连咸味都没有的东西,但是你就是跟上瘾一样那么爱吃,而且搭配任何食物都觉得对路。法尔和文就是这么一种贤妻良母型的食品,只有尝过才知道。法尔和文套餐
再说说奶茶。阿尔泰民族喝奶茶就跟人喝茶,西方人喝咖啡一样普通。奶茶也是种类丰富,每个地方还稍有点不一样。锡伯人喝奶茶喜欢加点orom(奶皮子),去锡伯人家里做客,夏天会用各样的瓜果招待客人,冬天冷了,进屋就是一大碗奶茶,而且不管是乡下农民家里,还是大学教授家里,都是半个足球那么大的一个大碗。
正餐来讲,锡伯特色的菜肴有giangdu sas’hen(这个不知道汉语咋翻译了,是用豇豆,土豆,羊肉等放在一起炖),这个配法尔和文非常地道。【Giangdu sas’hen-----用豇豆,土豆,羊肉等放在一起炖的正餐菜】
还有爆炒羊杂和羊杂汤,这些都是从东北带过去的饮食。介绍一家羊杂做的很地道的店,在县城步行街西头,叫田金锡味羊杂,每天限量销售,尽量赶早上起来去定,晚了就没有羊汤了。锡伯族老人在吃手把肉。传统的吃法就是这样,抓起一大块肉,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子一块一块剌着吃。
除了饼子外,拌面是最常吃的主食。拌面是整个新疆所各民族共有的普及率最高的当家饭。一碗面,随便炒上一两个菜拌在面里吃,又省事又好吃。饭馆里上座率最高的就是这个。拌面不分大小份,饭量大的可以跟老板要个加面,第一碗加面是免费的。
新疆一般主食都是面食,不过察县可能是带去了东北的习惯,这边盛产大米,锡伯人也喜欢做大米饭吃。而且察县的大米在新疆是出了名的,估计全疆的抓饭都指着察县米做呢。
冬天去的话,锡伯人的南瓜饺子和哈萨克的纳仁是一定要品尝的,哈族的纳仁是马肉做的,不吃的话可以要羊肉的。新疆的三样东西是不能写文章来说的,因为说也说不完。一个是歌曲,一个是旅游景点,一个就是美食。所以美食暂时就介绍到这里,大概再讲一下饭馆的情况。这边大多数是清真饭馆。小饭馆很多是没有菜单的,你想吃什么直接跟老板商量着来。近几年物价涨的像小孩长饭店的东西比较贵,花个10块多钱能吃饱。自己买菜做饭还是很划算的,这边平均肉菜价格是北京的一半。买东西
这边买日常用品一类的很方便,到处都有小超市,要是搞点高科技的,比如手机配件什么的就要去县上了,更复杂一点的还得去伊宁市。乡里面每周三都会有一次Bazar,就是农村的那种集市,卖各种粮油肉菜,衣服帽子,菜园里的种子啥的都有,有的地方还有卖牲口的,可以赶时间去逛逛bazar。友情提醒一下,新疆这边买吃的东西,按公斤计算价钱,不是市斤。比如羊肉是38块一公斤(备不住现在又涨价了)。一些风俗礼节
去拜访乡里的老师父时候最好有人带着,登门前买点东西,不能空着手去。营养品,水果什么的都可以,早上去市场提几公斤新鲜羊肉是最好的。乡里面还比较讲究给老人行礼,姿势是:男子行礼左腿前跨半步,双膝微曲,身体前倾,双手扶膝。女子行礼双腿并拢,双膝微曲,身体正直,双手扶膝。
跟这些老人接触以后你会觉得孝敬他们的确是应该的。如果你是去专门学习满语去的,老人们会特别的高兴,如果还能把满语说得比较好的话,老人会显现出高兴得激动的样子。之后会对你倾囊相授,把自己所知的,记忆力珍贵的东西都告诉你,不管是语言上的,还是民族风俗,文化上的,还会把家里珍藏的书拿出来给你看。如果经常去拜访一位老师父,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老人会搜刮记忆力的边边角角,把突然想起来的好东西讲给你。网上以前有过一个老人念julen的视频,那位大伯就总跟我们说:“你们这么大老远跑来学习,叔叔很感动,好好学,这是你们自己的母语。”每次见到他,就总给我们念一些julen让我们录音。
从我们这个角度来说,这些老师父岁数都不小了,给我们讲知识也很累,我们不要像个寻宝者那样一上来就惦记着从老人那里挖掘什么东西带走。重要的是让老人感觉到民族文化在年轻人身上得到了传承,这是一种安慰。我们自己也能从这种传承的感动中受益的,你会慢慢认识到这种感动比实际传承了多少知识还要重要。锡伯族民间文化名人兴谦老汉。兴谦老汉原任金泉中学校长,退休以后利用手中的画笔绘制了一套以大西迁为题材的油画。虽然画技并不是专业的,但是画中的每一笔都包含着老人对民族和历史的无限情感。通讯
长期在这边学习生活的话最好办个新疆的手机号。在县城青年街就有联通和移动的门市部,这里办的号在伊犁州境内算市话,出伊犁是漫游。收发信件的话不是太方便,收信和邮包在各个乡邮局领取,发信或包裹的话就得去县城的邮局或者67团邮局。县上和村镇上都有网吧,家里面一般也都有宽带。如果不遇到重大不可抗因素的话上网不成问题。财政
长期在外,免不了提款取款的事。小地方不像大城市有那么多的ATM,取款要去县城,在殷登路杜林拜街上(政府大十字路口往南的路)有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也有ATM,都是银联的。往北走有工商银行。电视节目
近几年似乎全国普降机顶盒,所以各地能收到的电视节目差不多都是这几套了。新疆这边由于是少数民族自治区域,所以能收到不少民语节目。新疆2套和3套是维语和哈语节目,必须佩服一下维族和哈族,这边每个电视节目,韩剧也好,喜洋洋灰太狼也好都用自己的母语配音以后播出来。一进维族人的房子里就是这样的节目放着。每天七点准时开始,看着李修平和康辉呱呱呱地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播报新闻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此外,有时候还能收到内蒙电视台的那套蒙语节目。察县本地有一个察布查尔电视台,锡伯语的节目倒是不多,截止到2009年,只有一个察县新闻。
这是我第一次喝奶茶,白色的是奶皮子,味道还不错比我喝过的奶茶多了股奶香。这也是我的早餐在新疆的第一顿饭。呵呵
报考二级消防师要求,学尔森13年考培经验为您解答,更有百度信贷分期付学费.
羊肉抓饭 马肉 牛肉
察布查尔大渠 与功勋卓著的图伯特 文/富秀兰 日,星期二
原载新疆《人文地理》杂志 察布查尔大渠的源头:察布查尔大渠龙口清代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曾修了一条引伊犁河水的灌溉渠道,这就是察布查尔渠。察布查尔在锡伯语中是粮仓的意思。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朝政府自东北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征调锡伯军民共3275人西迁新疆伊犁,进驻察布查尔屯垦戍边,成为“锡伯营”。到达新疆以后,清政府停发锡伯营的口粮,令其自耕自食,因此,锡伯族人民是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建立自己的家园。他们首先着手修复旧有的绰合尔渠,开垦荒地1万多亩,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不敷使用。锡伯族人民在缺乏口粮、籽种,不断遭到自然灾害侵袭的情况下,为了生计,为了造福子孙后代,下定决心要把伊犁河南岸的荒原变成良田。经过多次的失败和挫折,在锡伯营总管图伯特的支持下,于1802年(嘉庆七年)起在察布查尔山口开山引伊犁河水,修凿大渠,花费了六年时间,终于在1808年春天胜利竣工,全渠总长100公里,渠深3.3米,宽约4米,最初称“锡伯渠”,后来因大渠龙口之山崖名曰察布查尔,与锡伯语“粮仓”一音相近,故名“察布查尔大渠”。该渠一直到现在还能发挥效益,总灌溉面积近2万公顷。 察布查尔大渠源头小时候常听牛录的老人谈起我们锡伯族在二百多年前就有个治水大禹——图伯特,可年少的我并不知道他的贡献有多大,一心想着好好读书,远走高飞,终于在离开家乡开始了军旅生涯,图伯特的故事也离我渐行渐远……30年光阴飞逝,我也从故乡到他乡,从部队到地方,峰回路转,又回到了离家乡不远的伊宁市享受安逸的生活。岁月的年轮转呀转,驿动的心慢慢沉淀下来,开始用心聆听历史的回音,探寻祖先留下的足迹,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图伯特竭尽心智为伊犁人民兴修水利的卓越画面在我脑海里渐渐清晰,于是,在这个初春的暖意中开始还原他壮美传奇的一生。
公元1757年,清政府平息了准噶尔头目的叛乱,并在伊犁设立了将军府,但由于连年战乱,地广人稀,新疆的军务十分空虚,沙俄又不断觊觎我国西北肥沃的土地。清政府为了尽快加强新疆的兵力,决定于公元1764年从沈阳及周边城乡抽调骁勇善战的锡伯族官兵及家眷三千多人到伊犁屯垦戍边。同时,口头承诺60年后调回原籍。受命于危难时刻,即将远离故土的锡伯官兵于农历4月18日,在沈阳太平寺举行了大型祭祖活动,后人把4月18日定为“西迁节”,就是为了纪念“西迁”这一壮举。在西迁的队伍里,有一位年仅10岁的少年,体格健壮,聪明伶俐,他就是图伯特,乳名叫图克善 (牛犊之意),1755年农历3月19日出生在沈阳市北郊锡伯村。这个几天前还和一群伙伴在山坡上放牛、嬉戏的顽皮少年,今天也同父辈们一起去驻守遥远的西北边疆。
西迁大军牵儿携女,赶着牛车,从美丽富饶的东北一路向西,沿途经历了饥饿、严寒、洪水、瘟疫等自然灾害,历时15个月,行程1万多公里,到达祖国的西部边陲。伊犁将军明瑞将锡伯族军民调驻伊犁河南岸(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组成八个牛录,图伯特一家被编入正兰旗。图伯特18岁时通过考试成为披甲(满州兵的总称)。几十年的军营生活锤炼了他钢铁般的意志;长期的农耕生活,加上平时潜心研究天文地理,使他拥有丰富的农业知识,逐渐成长为出类拔萃、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从领催,防御,佐领,副总管一步一个脚印,45岁那年荣升为锡伯营总管。
图伯特上任后很快面临一大难题,就是逐年增长的人口和耕地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当务之急就是开渠引水,扩大耕地面积,解决全族的生计问题。他召集各牛录佐领、喇嘛及德高望重的长老商议开挖大渠、引进伊犁河水、开垦荒地事宜,但遭到了副总管舒尔泰等人的强烈反对,他们甚至上书伊犁将军诬告总管图伯特。他们认为60年后就可以返回东北老家,何必自讨苦吃,况且,如此浩大的工程,劳民伤财,困难重重,根本不可能完成。面对反对派的强大阻力,图伯特凛然以九族性命做担保,发出铮铮誓言:“此事不成,请灭我九族”,此言一出,全场鸦雀无声。他还亲自上书伊犁将军松筠,重申了开渠引水、垦荒种田对巩固边防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大意义,并保证七年之内完工,最终得到了松筠将军的同意。 图伯特在反复分析和研究伊犁河南岸的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后确定了修渠的路线,决定大渠凿于察布查尔山口,南引伊犁河水。1802年,察布查尔大渠正式兴工开挖。在当时生产力低下,劳动力不足,工程又浩大的情况下,图伯特决定将八个牛录的四百个劳动力分成两组,春秋两季分期换工,采取开一段渠就引一段水进行耕种,力求当年动工,当年受益。这样循循渐进不仅解决了渠道的试水问题,也解决了劳动力的口粮问题。图伯特起早贪黑,白天指挥挖渠,夜晚率领人马测量地形,钉校,标明翌日开挖渠道的路线,不分昼夜地操劳在工地上。锡伯族妇女把锅灶搬到工地上给官兵们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图伯特率先士卒,锡伯官兵齐心协力,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在1808年挖成了深一丈,宽三丈,东西长达二百余里的“察布查尔大渠”。历时整整七年时间。大渠一经建成,人民欢欣鼓舞,生产积极性十分高涨,很快就开垦出了7万多亩良田,滚滚麦浪把伊犁河南岸万古荒原变成了金灿灿的粮仓。察布查尔出现了村落相连、五谷丰登、人丁兴旺的欢乐景象。伊犁将军松筠将图伯特的功劳奏报清朝皇帝,皇帝十分赞赏,令其进京朝觐。1809年,图伯特进京时,带去了察布查尔地区的十多种土壤,向皇帝介绍了发展锡伯营农业生产的美好前景。皇帝龙颜大悦,下旨为图伯特画肖像悬挂在紫光阁,并恩准他返回沈阳老家省亲。
在返回伊犁途中,他受任为塔城领队大臣。图伯特上任后,继续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由于常年风餐露宿,积劳成疾,图伯特患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行动不便,很多时候都是躺在担架上指挥施工,五年后不得不卸任回乡。1823年,图伯特在锡伯族营正黄旗家中病逝,享年68岁。
察布查尔大渠是锡伯族人民的生命线,锡伯族把它称作自己的母亲河。饮水思源,为了纪念图伯特力排众议,兴修水利,造福子孙的功绩,锡伯族人民筹资建立了“图公祠”,每年春秋两季进行大型祭拜活动。图伯特是锡伯族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他用超人的勇气和智慧谱写了辉煌的一生。察布查尔大渠的水流的越欢快,锡伯人民的缅怀越深情;察布查尔大渠的水流的越浩荡,图伯特生命的价值越厚重。
伊犁河南岸的记忆与随想天山网 
作者:马康健(回族)  日 10:15:38 伊犁河南岸,一般说来就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由此,察布查尔人常常笑称自己是“河南”人。我是察布查尔人,当然也是“河南”人。但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询问者:你是察布查尔人?我回答是。你是锡伯族吗?我回答不是。你会说锡伯语吗?我回答不会。结果呢,对方的眼神中透露出的信息似乎在说,察布查尔人,怎么不会说锡伯语呢?
想一想,也的确有点惭愧,作为察布查尔人不会说锡伯语,有点说不过去,可我的确如此,不过我会说维吾尔语。我的出生地离锡伯族聚居地较远,距离察布查尔县城大约二十多公里,但离伊宁市只有七八公里,标准称谓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米粮泉回族民族乡。不过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没有这么复杂,就是三个字:回民庄。但如果认真追究起来,我的家乡的名字还真有一段经历。大约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人在这里落脚耕种,后来又继续不断来人在这里安家,渐渐形成了自然的村庄,由于居住的大多是回族,便被人们称为回民庄。1958年,这里划归察布查尔火箭公社,改名为米粮泉大队。取这样一个富足富饶的名字,也许是这里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水稻的缘故。但到“文革”时,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们这个很有名的大队突然间成为伊犁州奶牛场的一个连队(后来我得知,是由奶牛场代管),这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不知所措。再后来,米粮泉大队又回到了察布查尔的怀抱,父亲说:“公社的人,大队的人,回到县上才像回到了家。”1984年,家乡由一个大队荣升为米粮泉回族民族乡。不过,在我的记忆里,伊犁河南岸的概念,就是两个词语:一是龙口,一是西瓜。
先说西瓜。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伊犁河谷说起西瓜,人们异口同声都会称道察布查尔的西瓜,以至于市场上鱼目混珠,全都说是察布查尔的西瓜。可见,察布查尔的西瓜的确好吃。
在山顶上休息一下,吃个西瓜,这西瓜是我们在山下刚从农民那里买来的,你看这颜色,我新鲜,多诱人啊,真好吃!我的家乡北临伊犁河,南与二乡(寨牛录)隔着伊犁河的支流绰霍尔河,虽然河两岸都种西瓜,可我们这边的西瓜就是没有二乡的西瓜甜。我父亲给生产队种瓜,对此是耿耿于怀:“两边的地都一样,水都一样,瓜种子都一样,为啥对面种的瓜就比我们的甜呢?”父亲是个做事认真的人,他一定要找出这其中的原因。后来他找到了锡伯族瓜农,明白了其中的奥妙,父亲显得很惭愧:“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咋就没想到呢。”锡伯族瓜农是这样讲述的:咱们察布查尔靠近伊犁河的土地水位比较高,为啥呢,因为这里苇湖和湿地多,属夜潮地。白天你看着地里很干,可是到了晚上水便渗上来了,西瓜的根部就喝足了水。如果不掌握这个情况,三天两头给西瓜浇水,把西瓜本身所需要的养分全给水冲走了,长出来的西瓜肯定不会甜。所以呢,我们种西瓜的窍门就是不浇水。打这以后,我们这边种西瓜也不浇水了,种出的西瓜自然好吃了。不过,在每年瓜熟的时候,我们经常游过绰霍尔河,到二乡的瓜地要瓜吃,总觉得锡伯人种的西瓜好吃。
再说龙口。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说龙口,但我不知道龙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不过一听这两个字似乎与水有关系,因此也就与庄稼有关系了。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上小学,每年到秋后收完了庄稼,还不到十二月,大地已被雪覆盖,于是村里的男劳力开始准备上龙口了。龙口即察布查尔南渠的渠首,这里与伊犁河连结在一起,上龙口的任务就是清除沉积在渠底的泥沙等杂物,好在明年春天顺利通水。任锡伯营乌合尔达&即总管&的图伯特1801年率锡伯族军民,开始在察布查尔山下开挖大渠,引伊犁河水浇田。经过6年时间的奋战,终于修成了长达80多公里的察布查尔大渠,新开良田7万多亩,为开发察布查尔作出了巨大贡献。锡伯族人民为了永远铭记图伯特的功绩,在清朝嘉庆和光绪年间,先后在察布查尔大渠渠首和纳达齐牛录村建造了图公生祠和图公祠堂。这是我后来通过查看史料了解的。父亲每年都上龙口,一去就是一两个月,我那时常常想:这么冷的天,又下着大雪,大人们怎样挖渠呢?我怎么也不明白这件事的合理性。家里人对龙口的信息来自于隔七八天赶马车回村里拉面粉清油蔬菜的马车夫,他会带来每家男人的情况以及需要什么东西的口信。有一年学校组织了一次慰问在龙口劳动的社员的活动,每个学生或写一封信或送一个煮熟的鸡蛋。我让母亲煮了一个鸡蛋,并且在上面写上了我的名字,我希望父亲能收到这个鸡蛋。后来,“文革”开始了,这派那派都忙于闹“革命”,上龙口的事也就无人问津了。再后来,对渠首又进行了改造,安装了水闸等现代的水利设施,不需要每年进行人工清淤了。
我是在离开家乡进城许多年后才对伊犁河南岸这片土地我的家乡以及锡伯族的历史、文化、民俗有所了解的。当然,这也得益于我的锡伯族作家朋友安鸿毅、赵康林、阿苏、贺元秀还有英年早逝的赵春生,虽然我们民族不同,但我们都是“河南”人,彼此间有一种亲近感。渐渐地,在与他们的交往中,西迁、萨满、喜利妈妈、图伯特、射箭等一个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词进入我的脑海,也使我慢慢地走进了伊犁河南岸这片充满神奇魅力的土地。但我一直未能亲眼去看看当年父辈们流汗流泪流血的龙口,心里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终于在我等待了许多年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联举办了一个规模不小的笔会,我有幸参加了这次笔会,并实现了亲眼看一看龙口的愿望。中巴车沿着伊犁河向东南方向行驶,晚秋的田野虽然缺少了绿色这个主角,但也不乏令人心动的景致,金黄色取代绿色渲染着天地,让人感到满心的温暖。在经过每一个村庄时,路两旁晾晒的玉米和黄豆,使整个村子都变得金光灿灿,那些撒落的记忆也突然间清晰起来,我仿佛看见父亲拉着我的手走在印着无数车辙的小路上,我还听到了从金色的麦田里飘来的笑声和歌声……“看,龙口到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呈现在眼前的龙口同我想象的一样,非常有气势。从渠底到渠埂大约有十几米,当年完全靠人工挖这样的大渠需要怎样的勇气和胆略啊!龙口的选址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水势而定的。河水表面上看似平静,其实水下急流涌动,因此选择水的走势非常重要,这也显示出锡伯族人民的智慧。比如种西瓜不浇水,那也是锡伯族瓜农在不断观察总结教训,探索出的种植经验之路。我站在新开挖的龙口闸门上,望着原来的龙口,想象着父辈们当年的艰辛。那时还没有机械工具,全靠人用十字镐、坎土镘、铁锹、抬把子来完成的。听父亲说,泥沙是通过一级一级从渠底由人用抬把子运到渠埂上的,这一切今天我们无法亲身体验,但在伊犁河南岸这片土地上,锡伯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前辈们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和洒下的汗水,应是我们铭记的精神遗产。
那是一个充溢着温暖的清晨,在察布查尔七乡(纳达其牛录)的广场上,正在举行贝伦舞选拔赛。那穿越在心灵的音乐,那迸发着火一般炽热的舞姿,让我感受到这片土地久远的历史和文化,体味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美好情怀。可我却对这片土地了解甚少,于是一种愧疚之情油然而生。蓦然间,我抬眼看到了南边巍峨的乌孙山和高高耸立的白石峰,我心里一热,有了一种冲动感:我要用自己毕生的精力,书写这片大地上的光荣和梦想。
这是新疆伊犁州体育运动学校察布查尔分校的一名锡伯族射箭运动员在训练。(6月17日摄)。6月17日,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妇女跳起节奏明快的“贝勒恩”(贝伦舞;锡伯族舞蹈)。 这是在锡伯族民族纪念馆内展示的锡伯族家庭陈设(6月17日摄)。 这是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民间艺人赵如林在制作锡伯族乐器。6月17日,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妇女张晓炜在家中绣制锡伯族女式鞋子。6月17日,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妇女张晓炜(中)、何玉霞(左)、何贵英(右)在绣制锡伯族女式服饰。  6月17日,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80岁的锡伯族老人何耶尔兴谦正在作画。何耶尔兴谦历时50余年,绘制了40幅反映锡伯族西迁历史的系列油画。这是锡伯族书法家格吐肯在创作(6月17日摄)。
好,中华民族大团结万岁!
The Xibe people celebrate the festival with dances and songs.In early times, the Xibe people mainly engaged in hunting and fishing.
察布查尔县科技养殖裸腹鲟作者:邓宝
文章来源:天山网
点击数:519
更新时间: 图为吴鸿艳抱着刚捕捞上来的裸腹鲟开心地笑了察布查尔县科技养殖裸腹鲟
天山网讯(记者邓宝摄影报道)有着渔猎传统的锡伯族,其鱼品菜亦有特色,其中以“鱼炖子”最为出名。如今,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由吴鸿艳担任理事长的裸腹鲟特色养殖合作社正在人工大面积养殖裸腹鲟,美味的裸腹鲟为锡伯族传统美食“扬香”立下了功劳。6月8日,在该县青杉湿地公园内,吴鸿艳告诉记者:“人工养殖裸腹鲟每公斤成本在100元左右,去年我们销售了700公斤,均价都在300元左右。如果合作社年产30吨裸腹鲟,每公斤价格能达到260元。这100亩水塘几年内能产出30吨裸腹鲟,到时就可以推出‘速冻环切裸腹鲟成块状袋包装’新产品项目,实现大面积养殖、大规模上市,也就能使裸腹鲟走上寻常百姓家的餐桌。” 吴鸿艳是锡伯族,1977年生于察布查尔县孙扎齐牛录乡孙扎齐牛录村,她的父亲经营着村里的数千亩次生林。1999年,吴鸿艳的父亲看到人们经常拿着锅来次生林野炊,就将林地注册为青杉湿地公园。2000年公园正式营业,主打锡伯族传统鱼品菜、大饼及花花菜。
开业那年是吴鸿艳生平第一次看见渔民捕获的野生裸腹鲟。“它体长2.3米,漂亮得让我吃惊。虽然外形酷似大海中的鲨鱼,性情却并不凶猛。”吴鸿艳说。
裸腹鲟又叫“青黄鱼”、“鲟鳇鱼”,原产黑海、里海及咸海流域。前苏联在年将其引入巴尔喀什湖,后进入伊犁河水系。裸腹鲟体侧骨板多于58枚,12—14年性成熟,5—6月产卵,每两年产卵一次。幼鱼以昆虫为食,其肉和卵均为食中珍品。
吴鸿艳说:“以前,锡伯族以男人捕鱼、妇女做鱼而出名,裸腹鲟是伊犁河中最名贵的鱼,一条裸腹鲟可以做七八种菜,都是美味佳品。”
“开业头两年,野生裸腹鲟还比较多,个也重。越往后数量减少,重量也越来越轻。2004年,伊犁河开始实施禁渔,我们的鱼宴不得不改为草鱼、鲤鱼等品种。”由此,吴鸿艳萌发了人工养殖裸腹鲟的念头。2006年,她从大连以每尾15元的价格引进了500尾鱼苗投入青杉湿地公园附近的鱼塘内,开始了试探性养殖。
按照鱼苗提供商的要求,吴鸿艳引伊犁河水进行活水养殖。活水鱼塘水温较低,水肥也不及传统鱼塘高,裸腹鲟生长缓慢,每年生长800至1000克,至少3年才能见到效益。
为了加快资金周转,吴鸿艳在同一鱼塘内的中层和上层养殖了草鱼和鲢鱼。秋天的时候,草鱼和鲢鱼就能见到效益。
吴鸿艳最担心的莫过于裸腹鲟越冬。她说要将1.2—1.5米深的鱼塘灌至2米深,为结冰预留出五六十厘米的空间,易于冬捕草鱼和鲢鱼,也不影响裸腹鲟的生长。
第二年,20%的裸腹鲟成活了,这给吴鸿艳带来了人工养殖裸腹鲟的一线希望。同年初,吴鸿艳申请到了扶贫资金48万元,在青杉湿地公园的沼泽地和芦苇滩上改建了5个饲养裸腹鲟的鱼塘。每亩鱼塘投放1000尾鱼苗,其中40%为裸腹鲟,60%为草鱼和鲢鱼。2008年,吴鸿艳的裸腹鲟特色养殖合作社成立了,入社的社员达38户,养殖了7000尾裸腹鲟鱼苗。鱼苗提供商全程提供养殖技术服务,州渔政管理站技术人员对社员进行了养殖技术培训。年两年,吴鸿艳共投放了11000尾裸腹鲟,但2009年成活率只有40%,经济损失较重。裸腹鲟属于底层洄游鱼,食微生物,中层可套养草鱼,最上层套养鲢鱼。1吨鱼苗按5公斤盐水的比例消毒鱼塘是预防裸腹鲟疾病的技术关键。2011年,裸腹鲟特色养殖合作社拿到扩建鱼塘和建饲料加工房的项目扶持资金74万元,实现了饲料自配自给,保证了饲料的质量。吴鸿艳还在鱼塘安装了打虫灯,一夜有10公斤虫子落入水中,成为裸腹鲟的美餐。
裸腹鲟特色养殖合作社社员关光清也养了尾裸腹鲟,他说:“以前捕到一条野生裸腹鲟就能成万元户,它的经济价值众所周知。虽然养殖的风险较大,但我相信,坚持下来肯定赚钱。”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历史和今天
察布查尔,锡伯语有粮仓之意,处在古代东西交通的丝绸北道与南北疆交通古道的交汇点上。汉代乌孙据此,北魏时被口厌 哒占有,此后曾被柔然、高车、西突厥占据。从13世纪到清乾隆前期,包括察布查尔地区在内的伊犁河流域一直是蒙古人的统治范围。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庭平定准噶尔蒙古贵族叛乱,察布查尔变为荒无人烟的原野,防务空虚。1762年清政府设置“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伊犁成为新疆政治、经济、军事中心。考虑到伊犁地区地域广阔、宜农宜牧的自然条件,以及地处西北战略要地,清政府开始调遣战斗力较强的满洲、索伦、锡伯、蒙古等官兵驻防。自1762年至1771年,先后有察哈尔、索伦、厄鲁特、满洲、锡伯等1万余名官兵携眷进驻伊犁各地。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鲜卑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16世纪编入蒙古“八旗”后,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农历4月18日,清政府从盛京(今沈阳)、辽阳、开原等地调遣千名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共4030人,到伊犁驻防,次年9月抵霍城,1766年又调防伊犁河南岸察布查尔地区屯垦戍边。1767年,以近200户为一旗(牛录),锡伯军民共编为八旗(牛录)。锡伯八旗,每旗设兵150~300名不等,后称锡伯营,隶属于伊犁将军府锡伯营领队大臣直辖。锡伯营的主要职责是驻防19处卡伦,其次是戍守台站,主要是塔尔巴哈台(塔城)和喀什噶尔(喀什)两个地区台站。
锡伯族为保卫祖国边疆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逃亡在浩罕的大和卓波罗尼都之孙张格尔在英帝国主义和浩罕统治者的支持下,屡次进犯南疆。清政府调动大军,前往征讨。1826年,锡伯营总管额尔古伦奉命率领锡伯马甲(骑兵)近千人,开赴南疆会剿叛匪。他们“历次打仗,均极奋勉”,特别是在阻击叛匪强渡浑巴什河战役中和沙布都尔庄战役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828年初,锡伯马甲纳松阿、舒兴阿等人终于在喀尔铁盖山上活捉了张格尔,为消灭分裂势力和维护祖国的统一,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1864年,随着全疆农民起义运动高涨,伊犁的维吾尔、回、哈萨克族也纷纷举起义旗,沉重打击了清朝在新疆的统治。然而起义的领导权却被封建主和宗教上层所篡夺,以迈孜木沙特为首的分裂势力在伊犁建立了“苏丹汗国”,对各族人民进行血腥统治,锡伯族人民也遭到空前浩劫。1871年,沙俄出兵侵占伊犁,对伊犁进行了十年的殖民统治。伊犁各族人民渴望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纷纷要求清政府迅速出兵驱逐沙俄入侵者,维护国家统一。当时暂署锡伯营领队大臣、并照料伊犁各营事务的喀尔莽阿,对于沙俄入侵者“屡次交办之事,均不遵办”,并经常将伊犁地区的情形,秘密向暂驻塔城的署理伊犁将军禀报。沙俄侵略者对其进行迫害,喀尔莽阿投奔塔城行营,并率逃出的锡伯营部下在博尔塔拉和车排子等地挖渠屯田,经过4~5年的屯田,储备了大量的军粮,迎接入疆清军。
在驻守边防、保卫边防的同时,锡伯族还为开发祖国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锡伯营向来无官给口粮,官兵口粮要自耕自食或自筹。土地由旗下档房(总管办事衙署)统一管理、统一分配,规定土地不得转卖。官兵将这些土地或租与他人耕种,收取租粮,或让家眷耕种。1766年初,锡伯营南渡伊犁河疏浚并延长了原有的绰合尔渠,引水屯田1万多亩。后来因人口逐渐繁衍,原有的耕地不足。1802年,锡伯营总管图伯特率领族人,在绰合尔渠南面开渠引水,边挖边种,经过6年的辛勤劳动,于1808年,挖成了第一条引伊犁河水灌溉田地的长达180里的察布查尔大渠,开垦荒地7.8万多亩,当地的农业生产很快发展起来。锡伯族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粮食问题,并使锡伯营在伊犁诸营中成为最富庶和战斗力最强的营。其他各营也纷纷效仿锡伯营屯田。
八旗制度是清代一种“兵民为一”的特殊社会组织形式。锡伯族在西迁至今察布查尔县境内后,完成八旗制的编制,颁发各牛录的旗帜。从此,新疆锡伯族的牛录居住形式便固定了下来,一个牛录为一个村落,筑有城堡,村民居于城堡之内。每个村落中住二三百户不等。在清代八旗组织中,伊犁锡伯营的八旗制度存在时间最长,直至1938年才被废除。八旗制度长期存在并发挥着实际的管理作用,使这一管理形式渗透到锡伯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至今其影响仍尚未完全消除。第一,人们习惯于顺从权势,缺乏独立的性格;第二,牛录观念、街坊观念非常严重;第三,经济上具有封闭性,各牛录间、各家族间缺乏经济上的协作;第四,人们普遍安于现状。我们在调查中,也听到有人把锡伯族人善于适应新环境、守纪律、易服从归为长期八旗制度影响的结果。至今锡伯族人的分布仍基本保存着过去牛录的形式。受到历史上居住格局的影响,察布查尔县的锡伯族人大都聚居在县域中部的察布查尔大渠两岸的爱新舍里镇(一、三、四牛录)、孙扎齐牛录乡(五牛录)、纳达齐牛录乡(七牛录)、扎库齐牛录乡(二、八牛录)、良种繁育场和察布查尔镇(过去的宁古齐牛录,即六牛录),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一部分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经过二百余年的开发,大渠两岸区域的水土资源已得到很好的利用,自然环境较好,物产丰富,居民生活较为安定。
长期以来,察布查尔县就是一个多民族生活的区域,察布查尔县的开发过程也是各个民族共同努力的过程。十八世纪上半叶,准噶尔统治者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曾从南疆迁来部分维吾尔族农民,在伊犁地区从事农业生产,这是察布查尔地区出现农业生产的开始。1756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时,小和卓霍集占由于曾经帮助准噶尔反对清朝,害怕清政府讨伐,率领这些种地的维吾尔族人逃回叶尔羌和喀什噶尔。1760年开始,清政府为了解决其驻兵的粮食问题,又陆续从南疆的阿克苏等地迁移维吾尔族人到伊犁屯田,屯种的地方仍然是以前维吾尔族人种田的有水源的地方,在察布查尔有霍吉格尔、海努克和奇特木等借助山水灌溉的地方。其中还有60户挖铁矿的维吾尔人,在今坎乡之地采矿。至清乾隆年末,因人口增多,始分屯耕田,形成坎、恰布恰庄等村庄。当时这些维吾尔人均隶属于伊犁河北宁远城阿奇木伯克管辖。民国初,由伊宁市又迁入部分维吾尔农民建庄定居,后为琼博拉乡。目前维吾尔族散居在察布查尔县各地,其中以海努克乡和南部的加尕斯台乡、东部的坎乡最多。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也兼营一部分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清光绪年末,由新源县境内迁来部分哈萨克牧民,在霍诺海一带游牧,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为锡伯族人和汉族人代牧牛羊。苏联十月革命以后,许多哈萨克人由苏联迁来,在本县草原放牧。目前哈萨克族分布于全县各乡镇,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已定居并兼营农业生产。上个世纪40年代,回族逐渐来到原寨牛录旧地,租种田亩,筑庄定居,得名回民庄,后改为米粮泉回族民族乡。汉族也较早的进入察布查尔县。其他民族人口数量相对较少。1937年锡伯营被废除,设置河南设治局,1938年改为河南县,1944年改称宁西县。1954年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成立。当时,察布查尔县有7千多户,33万人,主要有5个民族,依人口数量由多至少分别是哈萨克族、维吾尔族、锡伯族、汉族、回族。锡伯族人口虽然数量不是最多,占到全县人口的1/4略多,但由于锡伯族在本地长期屯垦戍边,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故成立锡伯自治县得到了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
几十年来,各民族人口数量都由较大的增长。锡伯族人口由万人增至2005年的2.05万人,维吾尔族人口由1.12万增至4.48万,哈萨克族人口由1.18万增至3.49万,汉族人口由0.04万增至6.2万,回族人口由0.03万增至0.8万(参见表1)。显然汉族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且主要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增长明显。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人口有31个民族成分,主要有汉族(36.3%)、维吾尔族(26.0%)、哈萨克族(20.0%)、锡伯族(11.7%)、其他民族(6.1%),在当地通常被称为“五、四、三、二、一”的民族人口构成。民族杂居是察布查尔县的一大特点,城镇社区及乡村大都由多个民族联合组成。各民族虽然各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但由于长期杂居共处,互相影响,以及在生产劳动和经济文化方面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一般都能通晓其他民族的语言,尊重彼此的风俗习惯。故长期以来,察布查尔县基本保持着多民族和谐共居的局面。
察布查尔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伊犁河谷盆地伊犁河南岸和中天山西端。在我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接壤处,有一个全国惟一的锡伯族自治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县内聚居着2万名锡伯族人(全县总人口的11.85%),是我国锡伯民族文化保存最完整、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县。察县是我国锡伯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县。锡伯族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其风俗习惯、民族语言、民族建筑和民族服饰,以及舞蹈、音乐、艺术等方面,均得到了完整的延续和保留,并在语言、戏曲、音乐艺术等方面,有所创造和发展。
察布查尔 的肥沃丰水土地:
锡伯族大西迁18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旧历四月十八这天,人们从各地汇集到盛京锡伯家庙——太平寺,为准备西迁的亲人饯行。他们杀牲祭祀祖先,焚香祈祷一路平安,共食离别饭,共饮送别酒,洒泪话别。四月十九,西迁的锡伯官兵扶老携幼,赶着牛车,拉着行装,在清兵护送下走出彰武台边门,离开盛京,离开了生活半个多世纪的家乡,开始了伟大的西迁征程。
锡伯族西迁线路图:沈阳—彰武台边门—辽通.—开鲁—阿鲁克尔沁—西乌珠穆沁—东乌珠穆沁—右翼后旗—中前旗—车臣汗旗—乌兰巴托—乌里雅苏台—科布多—阿尔泰—布尔津—和布克赛尔—察汗鄂博—额敏—博尔塔拉—巴尔鲁克—伊犁惠远城—察布查尔
靖远寺位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县城以西约6公里,孙扎齐牛录村内。俗称喇嘛苏木、为清代伊犁河流域九大名寺之一。
在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齐扎齐牛录村内还保留着旧时民居。
二百多年以前,原来居住在东北松花江中游 和辽河流域的部分锡伯族人民来到这里, 用勤劳的双手开荒垦殖, 在荒芜不见人烟的伊犁河南岸拓建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在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孙扎齐牛录村内还保留着老关帝庙。这是在新疆很少见的
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城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奶皮子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