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c语言自动评分系统不同评分问什么不同

1555人阅读
R语言(27)
& & & &电影评分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推荐系统。现在使用R语言基于协同过滤算法来构建一个电影评分预测模型。
一,前提准备
& & & & 1.R语言包:ggplot2包(绘图),recommenderlab包,reshape包(数据处理)
& & & & 2.获取数据:大家可以在明尼苏达州大学的社会化计算研究中心官网上面下载这些免费数据集,网站链接为,也可以通过我的网盘下载&
访问密码 e1af。这里包含了数据集和数据说明,该数据集是由943位用户对1682部电影的一个评分,每个评分值为1,2,3,4,5。关于数据信息,在数据说明里面有详细的说明,这里就不再赘述。
二,数据处理
& &首先加载我们所需要的包:
library(recommenderlab)
library(reshape)
library(ggplot2)接下来我们就要读取数据,如果数据在当前的工作目录,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下面的代码里面直接输入数据名称,即u.data。当数据不在当前工作目录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输入路径来读取数据。
mydata&-read.table(&E:/my blog/R blog/movie/ml-100k/u.data&,header = FALSE,stringsAsFactors = TRUE)& & & &代码里面的stringsAsFactors = TRUE表示表中的所有列都不是因子,是数值型数据。
我们可以通过head()函数查看该数据集前6行的数据。第一列为用户ID,第二列电影ID,第三列是评分,第四列是用户评分的时间。这些在数据介绍中都要介绍。用户的评论时间对我们的分析没有用处,因此我们可以删掉这一列。
&span style=&font-size:14&&mydata&-mydata[,-4]&/span&& & & &现在这份数据集只有三列。我要使用ggplot2分析用户对电影的评分结果。我决定要使用饼图来展现出结果,这样可以很好的展现评分列的分布特点。
ggplot(mydata,x=V3,aes(x=factor(1),fill=factor(V3)))+geom_bar(width = 1)+
coord_polar(theta=&y&)+ggtitle(&评分分布图&)+
labs(x=&&,y=&&)+
guides(fill=guide_legend(title = '评分分数'))
& & & &由图可知,评分为一分,两分的特别少,用户给出三分,四分的比较多,占了三分之二多。当一个新电影的评分低于3.5分时,差不多就失去了一半的用户。
& & & & 使用reshape包对数据进行处理,生成一个v1*v2,v3值的填充矩阵。
mydata&-cast(mydata,V1~V2,value=&V3&)
#生成一个以v1为行,v2为列的矩阵,使用v3进行填充
mydata&-mydata[,-1]#第一列数字为序列,可以删除& & & & &这个时候,mydata有两个属性值cast_df 和data.frame,想要了解更多关于cast_df,可以查看下面这个网址。我们要将mydata属性改为数据框,其中cast_df是不能直接转换为matrix的,因此需要去掉这个类属性,只保留data.frame。
class(mydata)&-&data.frame&接下来,我们仍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使之转换成recommenderlab包可以处理的realRatingMatrix属性。在下面,我们首先将mydata转化为一个矩阵,然后使用as()函数,进行强制类型转换,达到了我们要的结果。
mydata&-as.matrix(mydata)
mydata&-as(mydata,&realRatingMatrix&)
#生成一个943*1682realRatingMatrix类型的矩阵,包括了100000条记录
&&&我们还需要给我每列数据命名,否则后面建模会出现报错。
colnames(mydata)&-paste0(&M&,1:1682,sep=&&)
as(mydata,&matrix&)[1:6,1:6]
三,建立模型
& & & & &在recommenderlab包里面,针对realRatingMatrix数据类型,总共提供了6种模型,分别是:基于项目协同过滤(IBCF),主成分分析(PCA),基于流行度推荐(POPULAR),随机推荐(RANDOM),奇异值分解(SVD),基于用户协同过滤算法(UBCF)。
& & & & &协同过滤主要有两个步骤:①依据目标用户的已知电影评分找到与目标用户观影风格相似的用户群。②计算该用户群对其他电影的评分,并作为目标用户的预测评分。
& & & & &这份数据是943位用户对1682部电影的一个评分,但每个人不可能将这些电影全都看完,而且不可能对所有看过的电影进行评分,因此我们我们刚刚生成的评分矩阵是一个非常稀疏,而且含有许多缺失值的矩阵。但这些并不影响协同过滤的工作效果。所以我们选择了协同过滤来建立我们的模型。
mydata.model&-Recommender(mydata[1:800],method=&UBCF&)
mydata.predict&-predict(mydata.model,mydata[801:803],type=&ratings&)
as(mydata.predict,&matrix&)[1:3,1:6]& & & & &M1 & & & M2 & & & M3 & & & M4 & & & M5 & & & M6
801 4......038462
802 3......493333
803 3......090909
& & & &上面这就是对801,802,803用户对& & &M1 & & & M2 & & & M3 & & & M4 & & & M5 & & & M6的预测评分,评分基本都在3—4分之间,与之前我们分析结果相同。
& & 我们也可以给用户推荐电影,我们可以使用predict()函数,只需要给修改一下参数就行。
mydata.predict2&-predict(mydata.model,mydata[801:803],n=5)
as(mydata.predict2,&list&)
运行结果如下:
[1] &M272& &M258& &M315& &M327& &M298&
[1] &M313& &M50& &&M298& &M328& &M127&
[1] &M302& &M268& &M272& &M313& &M9& &
& & & 这里表示的意思是给用户801推荐了电影有&M272& &M258& &M315& &M327& &M298&这么5个,其他代表含义相同。
参考书籍:R语言实战:编程基础,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宝典
原文链接:
参考知识库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42667次
排名:千里之外
原创:45篇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不仅为你推荐最新关于R语言的博文,还有更多惊喜和资源在等着你!
阅读:10290
(4)(4)(5)(5)(5)(6)(4)(5)(4)(3)(3)查看: 1746|回复: 14
【电影入门讨论】书籍、网站推荐、电影语言(图片已修复放心食用
本帖最后由 Vicky.Robin 于
13:41 编辑
不知道这个贴在这里会不会有问题,假如有问题,请版主跟我说一下,我移驾到自己的blog去@@,谢谢!
-------------
几天前在水区刚好看到一位会员在问电影学院相关的问题,虽然我也离开这个层面略久,很多技巧和理论几乎要忘光了,
但还是可以为想要了解电影的会员提供一个初级入门的管道(?
抱着纯粹分享的心里来写这篇帖子,所以希望更专业的同学们可以轻喷(笑
很多人也很疑惑北京电影学院到底要喊北电呢还是北影呢,我开始是喊北影的,因为听起来像电影一点不是吗XDD
结果进去念书以后大家都北电啊北电的叫,有天我就问了一个本科也是念电影学院的朋友,然后他很简单的告诉我取“第一个字”,好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北京邮电大学=北邮,中央戏剧学院=中戏,于是乎,北京电影学院=北电……那时间,我才感到,啊~原来如此。(所以是北电哦,北影另外还有个北京电影制片厂一般这两字是和北影厂黏在一块地)
不晓得现在北电的上课方式是怎么样,至少在我07、08年研究所的时候,其实没有很制式化的课本的,可能根据相关的科目教授会选择不同丛书来授课,有些教授甚至在课堂上是完全采用自己的一套来授课,也许用的是ppt,也许根本就没有书你要发挥你耳朵的实力(?
但不管如何,这里我必须要推荐一本非常完美的电影入门丛书。
这本书非常简单,很多东西你只要一看范例就能理解,但是它同样也很专业,可以供你找到你想知道的那块继续深入研究。
这本神器就是路易斯•贾内梯著作的《认识电影》。
它的译者是台湾知名的电影人焦雄屏。
去年因鹿鹿际会,有幸能载焦老师一程,当时我就忍不住告诉她,她翻译的这本书真的对我来说意义非常重大,无尽的感谢在发布这个帖子的时候也还是要重新提到。
我看过非常多电影丛书的译文,可以说是你看了也不知道译者在翻译什么……(流泪哭)
也许是译者本身并非电影专业人士,所以某些专业名词的翻译过程也没有办法点对点一次到位,在看的时候,你得开启不同回路先接收然后再转换套用;但上述的还算可以看了,更可怕的是自己是电影专业而不是翻译人员的教授组带着学生翻出来的文献,那真是完全看不懂的中文,虽然辛苦了,但是还是看原文吧(喷泪
认识电影的章节完全是根据组成电影的各个元素来展开的:
摄影、场面调度、运动、剪辑、声音、表演、戏剧、故事、编剧、意识形态、理论,
最后还以影史上著名的电影《公民凯恩》将上述的做一个纵论。
每一章节都有延伸阅读,每一个章节都有大量的电影画面和举例供读者了解这些电影豆知识,并且神器的强大之处就是,
它每隔一年还两年会与时俱进,根据最新的电影发展进程和重要电影做更新!
如此神器,不管是不是攻读电影的学生或是热爱电影想多加了解的人士,不可不读。
至于哪里买,请淘宝或当当或亚马逊解决。
============
终于遇到了热心版众DaisukiMai~这里放上相关的推荐丛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购买哦~
希望什么时候也可以遇到念动漫相关科系的同学来给一下书单推荐列。
书籍扩展阅读:
《法國電影新浪潮》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你的剧本逊毙了》
《表演心理学》
电影馆出版的相关系列也都推荐观赏~
我也有『認識電影』法國電影新浪潮是好書
深入浅出的分析,看起来很有趣
赞~\(≧▽≦)/~
你难道期待我说“滚回博客去”吗
之前修電影相關課的指定書面就是認識電影
本帖最后由 Vicky.Robin 于
01:02 编辑
2。好用的电影网
不过有时候外网很容易被特殊照顾……目前我烂番茄网就打不开TAT
于是转而内的话,下面是几个网站。
豆瓣刚开始出现的时候风靡了整个电影学院,记得那时候上学,同学间第一个问的问题是:你有没有豆瓣?我关注你。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豆瓣居民评分的口味实在太小清新了(笑
我偶尔也觉得有些电影被喷的好可怜,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不像电影学院的学生……
英雄片、喜剧片、重口味喷血啦僵尸啦变态啦、无脑搞笑啦其实我都会看,有时候看电影并不一定要从里面得到点什么知识只要开心偶尔能花花痴就好了嘛,纯属娱乐啊。
豆瓣作为一个如同IMDBMOVIE的亚洲电影资料库,将它当做查询电影或是书籍的工具非常完美(心
因为两岸三地常常会有译名不同的状况发生,有时候交流时会遇到两人说着不同片名其实是在讲同一部的状况,这时候豆瓣简直就是神器中的战斗机
在这里也要推荐一下300的读书群《独来独往》
在豆瓣有小组,少女们多半分享文学、小说的阅读心得,适合一切小清新少女出入驻扎
(虽然最近群内话题好像已经开始偏离了,不过多认识点少女也不错的哦)
时光网则和豆瓣不太一样,它比较属于官方宣传的网站。
里面会有些导演对该片的介绍啊、电影上映的活动和新闻以及国内每个城市的电影院的排片及购票资讯。
和豆瓣类似社区的感觉不一样,不过会有相对来说比较职业的影评家在这里写影评。
近几年国内版权意识抬头,几个比较重要的电影资源分享站纷纷受到打击,
我还是挺常去人人影视的,这里的翻译质量和速度让我很敬佩,人人影视的工作组们和300漫画版、资源交流等等的工作组们一样。
都是佛心来的。
人人影视不单单翻译一些热门的影集,有些偏门的艺术电影和纪录片也都有资源。
我觉得在国内学习电影是非常有优势的……
在台的时候可以租但是很多很冷很久很少人知道的电影……很难取得观影管道,即便是有钱你也不一定能看到。
目前优酷和搜狐竞相搜集不少剧集、电影、动画的相关版权,优酷有线上电影的收费制度已经蛮久时间了。
如果你找电影在上述的地方找不到,请X度,风X、土X,或是淘宝……我相信淘宝几乎没有办不到的事,真的。。。
如果在看这贴的会员有其它推荐网站和管道请发帖留言多多交流啊TAT
本帖最后由 Vicky.Robin 于
13:31 编辑
3.当看电影必须拉片时,绝对是痛苦的。
拉片不是les片哦(笑
拉片就是针对一部电影,根据场景或剧情分段,不断的重看分析该片。
用这种方式看片绝对是把娱乐度降到最低的方式……但是却能很好的帮助电影人去了解一部影片。
你问我常常拉片吗?
答案是否定的……除非真的爱到神经病发作我才不会去做这种一点都不爽的事(不
拉多了会得痔疮(误)屙,不!是拉多了真的你就会感到不再爱了
先来用挫挫的方式简单分析一下电影镜头吧。
这是我以前在动漫公司做电影赏析和给小朋友上的故事漫课程用过的东西。
【3-1角度】
首先是角度(在《认识电影》一书中有详细介绍哦)
不同的角度在电影中也代表不同的语言暗示,有时候可能导演没有正面告诉你,但他采用了角度或构图的暗示,
当你了解这些语言,你也能从画面中截取到这些潜藏在底下的潜台词。
就像这种只看得到一堆人脑门的角度叫做大俯角,一般来说这种角度很像神在看地球上的生灵时所见的画面,于是又叫做“神之视角”(听起来好牛X)
这种角度有多半有种命中注定的意思,日剧中不是常有人行道绿灯后两个男女主角拿着不同颜色的伞在一堆伞中擦身而过吗?
这时候多半少不了这种90度大俯角的画面,看到这种画面的时候你就预感到啊他们要擦身而过啦,
下一秒就会有个擦身而过的水平镜头立刻音乐停顿再来就是男主角回头看不见女主令人揪心对不对……秒速五厘米的最后也有啊,在平交道那段。
另外描写人山人海时也多半使用俯角镜头~但总的来说也不会使用上面那种大俯角只见脑门的方式,而是会高于人们一点,但镜头中满是人群。
恩,萝莉们最爱的角度之一(不)
用这个神器角度拍摄能让你瞳孔放大(不对)不,是眼睛很大,脸特小,人特受,特可爱,特清纯特…………
正面、正向端正、平等、正直正正正……
高大、庄重、威严
越仰角越让人有一种自负、骄傲之类的压迫感。
再回到前面,描述这种【注定了】的镜头几乎不可能用大仰角,
因为俯角使人们看起来特别弱小,特别不容易达成某些事情。
当然或许会有导演或创作者尝试打破这种规矩,也许会造成视觉上不同的冲击。
上面标示的一些语言其实根据人类的心理学,
心理学角度来说俯角仰角也就是你长大以后看着小孩子和你小时候看着大人那种低头与仰望的感觉。
但是这种感觉类型的不代表一种绝对的规则,所以希望看帖的朋友们不要被上述的东西给框住了,
这些经供参考,在做分镜的时候,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定论。
问我怎么没有大仰角(-90度)的示范照? 淑女的小裤裤是不能拍的!!
圖己死請更圖,,,,,這是說拍攝技巧?
最後一句XD噗茲~~
大推焦雄屏老師翻譯的《認識電影》,可以作為入門指南,也可以從書中各章節再向外延伸深入。以前修電影美學課程時(非本科亂入),這本書就是教授開出來的指定閱讀書目,不論本科生或外行人都咸宜XD
另外喜歡法國新浪潮電影的人,推薦看焦雄屏老師的《法國電影新浪潮》,除了新浪潮電影的解析與影評外,此書的優點在於依時序介紹新浪潮的導演們與其作品,讓讀者觀眾們能對當時候的社會背景有更多瞭解。
網站基本就IMDb,除了參考電影評分外,裡面常會收錄一些電影拍片過程中的趣聞逸事,當作觀影後的小甜點還不錯。(ps.電影評價也可參考爛番茄)
豆瓣是好物,影迷、書迷各自有許多不同的想法在此交織,讓我每次都逛得很高興XD每每有新收獲
同意拉片真的是痛苦的過程。有時候再有愛都還是有種為愛硬吃的感覺。
還記得我當初選四百擊做期末專題時,看了不下十次,不過也可能是我太沒天份要看比較多次...
觀看影評也是不錯的認識電影方法,現在很多人都會在網路上寫影評,有些的確寫得不錯,不過我個人習慣先不看各方評論直接去看電影,不然很容易就先入為主而錯過了你可以自己發掘的機會,看完後會有自己的想法,多琢磨、或多看幾次後再去看看別人怎麼看這部片。有時候會發現別人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有些時候則會有點欣喜自己看到與別人不同的東西,不管怎麼說文字、影像..的意義只能由各人給與。
基本上是我應該是以觀眾而不是以電影工作者的身分在看電影,所以沒什麼管道可以分享,純粹是看到電影入門帖的標題就點進來湊一腳而已
找到一个好同学好开心(先飞吻一个
本帖最后由 Vicky.Robin 于
13:35 编辑
其实我希望这里可以钓出研究灯光设计为主的朋友TAT
如果可以遇到这样的朋友来补充知识面就太好了。
我对灯光没有太深入的研究,当然在摄制的时候也会依据不同灯光而有不同的效果。
这里的灯光基础是我在大学期间做舞台剧时的基础教学,但是真的年代久远了,希望能遇到更专业的人补充。
挑几个比较经典的灯光。
定位光(专有名词已忘记是不是这样说)
你一定看过这样的场景,在舞台上一个角色单独做心里描写或是一个人诠释某个重要的片段或是独白时,舞台上只会给一个头顶照射下来的定位光。
特点是只能看得到这个角色,其它场景和人物都隐藏在黑暗之中。
有些时候某些电影在进行人物的心里描写的时候也会使用这种非常舞台剧的表现手法。
就如同:美国心玫瑰情中主角在YY时的场景
这类型光源的圈圈感觉比较明显,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构图上的局部光,而那就是导演希望观众可以特别关注的部分,有时候是顶端照射的,有时候是像上图男主YY时那样的正面局部光源。
顶端照射特别明显的还有一部电影《香水》,开头中,主角在黑暗中只露出一个鼻子呼吸的画面。
干柴烈火光(笑
这个光源多半在人物脚边然后有段距离的位置,一般就是萤火、烛火的时候会看见,也许是因为色泽和角度的关系,这种光源给人一种特别温暖的感觉(不知道你们是否也是这种感觉)。
光源从正下方打在脸上,将眼眶、鼻孔、下颚照的更深了,反而正常的五官会变得特别可怕,所以香港恐怖片很长出现这种光源啊。
Boss光(背光)
描写一个人很可怕,很神秘很深邃的时候,多半都会用背光。
这种感觉是你无法看清楚眼前这个人的面部表情,也就无法得知他的动向,却可以看到他的轮廓。
这里我们请出了山寨版米妮来示范是不是有种奇行boss感(不
希区柯克 著名的《惊魂记》中,当年的这一幕可是经典中的经典。
另外如果真的想要深入去研究光影,这里指的是除去颜色,单独从光影来说的话,建议研究黑白片。
层次上会看的非常清楚。
这里举一部我个人非常钟意的导演&&大卫林奇&&的《橡皮头》中我很喜欢的一个场景
场景可以说是非常简单,但前景特别亮,人物虽然站在最中央,却隐没在电梯的黑暗中反而给人一种不安感。
黑白片时期可以说是电影史上剧本和光影最为出彩的时期……
因为那个时代没有那么多的东西可以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于是剧本和光影就显得更加重要。
很多剧本的结构,现在的电影也很少能够超越那个年代。
DaisukiMai 发表于
大推焦雄屏老師翻譯的《認識電影》,可以作為入門指南,也可以從書中各章節再向外延伸深入。以前修電影美學 ...
凑一脚什么的太欢迎了好吗TAT
自己一个人发发帖子很无聊的……
(其实我觉得这一贴应该没什么人要看 )
上述推荐我待会会补齐到各个楼层,谢谢 喜欢mai 同学(喂*
另外我也非常同意不看影评从自己的角度先行理解再深入探讨的方式,
虽然不喜欢拉片的过程,不过当自己认真去拉结构了每个部分以后就会觉得很满足。
不过其实比起单个人拉片,前阵子我在公司每周组织一次拉片活动。
发现一群人一起拉更好玩。
因为每个人所学和所关注的角度不一样,有时候历史特别强的同学会从历史角度探讨,
对社会学有兴趣的则从社会学部分,其它诸如音乐、服装……
当然也有演员八卦之类的在活动中都会倾巢而出(?
另外还会针对每个人看过本片的知识来源做书籍分享串串……
定期这样讨论老实说知识面扩展的蛮快的,我个人觉得离职以后最大的怨念就是这个活动。。。
乱入插楼,感谢月酱写了这么好的帖子!
我要去推荐给小马XDD
我就爱你们插楼!
本帖最后由 Vicky.Robin 于
13:38 编辑
【3-3电影进程】
即便是新媒体发展蓬勃的今天,电影的魅力还是无法被取代。
它属于一种囊括了各种美学为一身的综合艺术,既能抽象的表达美感,也能具现化各种想象出来的世界。
在人们拥有了照相技术以后,无非是促进电影问世的一个强心剂。
有个有趣的趣闻,最早美国有两个哥儿们在打赌,
他们的赌注内容是:& & 马在奔跑的时候究竟是四脚离地的还是至少有一只脚在地上的。
这两汉子在跑道上放置了24台照相机,分别布了线和机关,当马儿跑过就会促使这些照相机拍下那一刻。
于是当所有的机关都被触动以后真相大白,那个打赌四脚离地的仁兄就这样输了。
那几张连续照片就变成了电影的前身。
真正意义上电影的诞生是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活动电影机,简单来说就是卢米埃尔兄弟在机器中安置齿轮和可以拉住胶片替换到下一张的钩子,当快门打开的时候,胶片就照下一张照片,一般在机器外会有把手,摄影师就不断的卷啊卷,拍啊拍……
所以胶片外面为什么有孔洞呢?这可不是没有用的哟XDD
电影的技术分水岭大约如下:
& &黑白vs彩色
& &纪录片vs剧情片
& &长镜头vs蒙太奇(诞生剪辑手法)
& &无声电影vs有声电影
& &胶卷vs数位摄影
& &2D观影vs3D观影、4D观影、imax荧幕……
在科技技术不断变革的当代,相信电影的进程只会越来越高科技。
其实在黑白电影时代,也有彩色电影的存在,那时候还是用最土法炼钢的方法……就是自己上色。
有时候常常想,人真的没有办不到的事,想想一部电影的长度啊,那得有多少个画格啊……前人就这样一帧帧的画上去……
默片时代和有声时代也是一种分水岭。
现在说的电影,想到的符号就是那块场记板和长长的胶卷吧。
是的,会想到这货。
不过场记板开始没有被发明出来,也是因为早期的电影没有声音,没有那么繁复的剪辑技巧。
一开始的电影拍拍一群人喝茶就足以让大家啧啧惊奇。
当声音出现后,场记板变得很重要。
声音的录制开始也不像现在这样方便,摄影师用摄影机掌握画面,录音师录制声音。
于是两条分开的轨道要怎么样对齐才会不至于音画不同步?
场记表两块板子发出的那声短促的“卡”,就这样发挥了它伟大的功效。
度娘告诉我们:
蒙太奇(Montage)在法语是&剪接&的意思,但到了俄国它被发展成一种电影中镜头组合的理论,在涂料、涂装行业蒙太奇也是独树一帜的艺术手法和自由式涂装的含义。
蒙太奇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
画面剪辑:由许多画面或图样并列或叠化而成的一个统一图画作品。
画面合成:制作这种组合方式的艺术或过程。
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
简单说到蒙太奇,当我们错过了战舰波将金号(Броненосец Потёмкин (1925))的横空出世,
却不得不不了解一个事实,直到今天的剪辑仍旧被它深深影响。
就有这样的导演发现,不需要把每一段戏都给他演出来,而是把线索加在一起,智慧型的大脑就能让观众理解剧情,蒙太奇就那样诞生了。
意思是说,你要拍摄一个小女孩被一个变态杀人魔杀掉,并不需要真的拍摄他是怎么凌虐她。
你只需要好比说拍摄一个萝莉抱着娃娃走过,一个男人在远处偷窥,出现了两个个影子(男人捉住了乱踢的萝莉)、萝莉尖叫声,丑陋的小巷内被丢下的溅血的娃娃……
智慧型大脑就会根据符号自动帮你脑补这一切凶杀经过……是吧,你已经自己在想了吧。
剪辑不再是规则的A+B+C,而变成了A+△+卍+㊣(正是什么鬼XDDD)
只要你找到画面中的逻辑,不管是符号、或是可以排列在一起表达出意思的线索,就可以将它剪辑成一个具有表达意义的片段,蒙太奇,就是一种剪辑的手法。
这样举例是不是比上繁复的字面意义更能理解了呢?
==================
扩展电影推荐:
1902年,乔治.梅里埃的《月球旅行记》
算是第一位使用视觉特效的有趣导演哦,因为他开始是魔术师、舞台剧导演出身,于是当时拍出来的电影很有魔幻风格,
个人非常喜欢,认为他在早期电影史上也是一个分水岭。
如果有人看过最近11年的雨果,相信对这个画面不陌生。
《战舰波将金号》
《安达鲁之犬》
另外还能找默片时代的巨星,卓别林系列来怀旧。
黑白片剧情片时代中的经典、名家太多了,不过要特别推荐希区柯克导演系列、黑泽明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系列。
《罗生门》的符号分析是非常有趣的,虽然黑泽明的《梦》已经是彩色片了,但是其中那种诡谲的调调我实在是爱不释手……
《公民凯尔》
《四百击》
还有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日落大道》
这一段要推荐就推荐不完了,欧洲电影都还推不到TAT,所以DasukiMai同学有空也推荐一下法国新浪潮的片单吧。
格里菲斯前A + B,爱森斯坦后A x B。
好厉害的帖,看来必须找一本《认识电影》来学习了~
神器大推!
本帖最后由 Vicky.Robin 于
13:40 编辑
【3-4补充知识】
景框从远到近的划分多为下列几项。
大远景EXTREME LONG SHOT&&
远景LONG SHOT
全景 FULL SHOT
中景MEDIUM SHOT(类似膝盖啊、半身左右)
近景CLOSE RANGE VIEW(胸上)
特写EXTREME CLOSE-UP&&
(还请了写轮眼来助阵……特写无误! )
上面所说的范围也只是大概~大家明白意思就可以!
另外也常常会有人说到长镜头……
有时候很多人会把长镜头和长焦镜头和深焦镜头整个弄混了(其实我也很混XDD)。
所谓【长镜头】,简单的来说,就是一大段没有经过剪辑的完整镜头,不管摄影机有没有移动,
只要在开机到喊cut之间,这一整段素材没有经过其他片段的插入,就是长镜头啦。
很多孩子以为长镜头就是摄影机摆在那一动也不动就算长镜头,这是错误的概念。
不动的长镜头、运动的长镜头都等于长镜头。
这里的镜头不是在说人家摄影师身上背着的那种大炮(喂),而是一个片段。
【长焦镜头】,则是一种焦距更长,然后空间感就相对变形的“镜头”。
长焦镜头就真的意指那个大炮啦。
拍摄树上的鸟儿你就需要用大炮,不然拿着卡片机接近看看……
鸟会乖乖在那里拍的到才有鬼……ORZ
【深焦镜头DEEP-FOUCUS SHOT】
就是那种远景都看的很清楚的拍摄方式。
用大炮拍的时候,距离上以为很近,但其实很远。
而深焦镜头就是让你感觉到,啊,你我之间的距离,就是那么远……
浅焦则是把焦点放在近的事情上,其它模糊。
以上是电影学中的几个很容易混淆的东西,不晓得和照相方面有个啥子不一样~
望学习照相技术的朋友们出来指点江山。
另外还记得06年考北电的时候有一道题目大概是这样的:
请说明“现实的渐近线”
这个题目我一直觉得很有意思。
因为就像每部电影一样,可以站在很多层面探讨一部片有趣的地方。
这个题目也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申论、陈述。
我不想在这里做过多的陈述或是给予一个方向让看帖的人被框住,
可以的话也希望看帖的朋友可以不要百度,单纯从自己的理解来聊聊这句话给人的意思。
嘛~就当做是一种讨论吧~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用评分 r语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