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人在跑船招聘,吧里有多少跑船招聘的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跑船人:在江湖上行走图/文 金轲一艘满载货物的货轮慢慢地驶进杭州三里洋码头,停在了三里洋水上加油站边上。加油站的加油工朝船喊着:“小赵,你怎么这个月来得那么迟,加多少油?”从船上传来了洪亮的声音“这月一直没通知我发货啊,老样子。”……小赵名叫赵有铭,36岁,江苏盐城人。他是这艘盐化888船的船长。虽说是船长,但船上只有他和妻子杭晓兰两个人。他们运送的货物是给杭州钢铁厂的,每个月一趟,从江苏镇江的谏壁港沿着京杭大运河到达杭州。这段水路又称“江南运河”现今是整条京杭大运河最繁忙的水路。运的多半是建筑材料和煤炭,全部散装,没有集装箱,船帮压得低低的,几乎与河面一边平,“满载”二字最能概括其运载状态。有的还组成船队,宛如水上火车,浩浩荡荡。不少上了年纪的杭州人应该还记得,曾经在武林门码头坐船走这段水路一个晚上到苏州旅游是很平常的出行方式。赵有铭下船亲切的和我打招呼: “怎么,听说你又想来跟一趟船啊。”2010年当时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跟着这艘货船走过一次水路,当时的船上除了我还有赵有铭和他的父母。当时,船长还是父亲赵生财,赵有铭充当下手,而母亲则照料他们生活。赵生财是个老船工,跑了40多年的船,对运河的水路相当熟悉。这艘船是2003年赵生财借了80万买来的。可是去年9月份,父亲赵生财得了直肠癌,只能上岸休养。现在这条船就只剩赵有铭和妻子杭晓兰在跑了。赵有铭不吸烟,但碰到朋友总要发一根,抚着栏杆,我和他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赵有铭指了指对岸说:“你看,现在码头越来越小了,2010年你来得时候,对面还是成片的厂,到处是船在卸货,现在厂都被拆掉了。听说这边也要拆,到时都不知道去哪里卸货了。”三里洋码头曾经是运河杭州段最重要的货运码头。沙、石、水泥、建材甚至很多生活用品都是船通过运河运到这里卸货的。现在的三里洋码头东岸已经全部拆完,新的楼盘将是这里新的主人,而西岸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工厂还保留着,但终将会消失。妻子杭晓兰在船里准备着晚饭。之前她都在老家照看两个孩子。现在两个孩子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对于杭晓兰来说,跑船对于她是既熟悉又陌生,以前她不跑船,现在她真正的开始跑船才体会到辛苦。赵有铭在妻子第一次跑船到杭州后,特地借了电瓶车带她去西湖逛了圈。赵有铭来杭州吃住都在船上,最多也就是去码头边的杭州副食品农贸市场买菜,或者走20分钟到石祥路上的公共澡堂花上10块钱洗澡,几乎不去市区。第二天,赵有铭一天都在卸货。到了夜里他将再次出发,因为晚上的船比较少,空载上行会较快。夜里十一点,船离开了三里洋码头。妻子已经去后边船舱睡了,漆黑的驾驶室里只剩下了我和赵有铭,问起他跑船的感受,他说辛苦肯定辛苦,但赚钱嘛,没办法。跑船是祖辈留下的。我读书又读不进,很小就出来跟着父亲跑船,习惯了。但辛苦之外更多的是无聊。只要一开船,手里就只有舵了,如果今天晚上没有你在,我就一个人在驾驶室,强打精神确实很难受,有时我就放比较动感的音乐来提神。“那会让你的孩子也跑船么?”我接着问。“如果有出息,肯定不会。两个小孩现在都在读书,最好能考上大学到岸上去工作。现在运河上跑船的人越来越少了,很多人都去做其他生意去了。最主要的是时间,我开船从杭州到镇江不分昼夜要24个小时。开车顶多也就4个小时到了。我在做的有可能是最古老的运输业了……”在节奏如此快得今天,人们或许已经淡忘了这么一群在运河里谋生的跑船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过活。2014年,京杭大运河申遗,今天的跑船人也许就成了明天的风景线。跑船人的心酸故事
跑船人的心酸故事 /
1963年出生的黄义成是湖州港航处的一名职工,祖祖辈辈都跑船,自己从小在船上长大,让他有了一段难忘的有关跑船的回忆。  儿提时背纤的记忆  祖孙三代住一船,一艘10吨左右的木质船舶便是我们重要的营运工具,一年忙到头也就赚几个小钱。在那个没有机动动力的年代,碰上逆水或无风的日 子,木船完全靠纤夫拉着。于是,在那沿河而筑的纤道上,留下了我们祖孙三代无数的足迹,也在我脑海里刻下了难忘的记忆片段。纤绳是那种粗糙又结实的麻绳, 长有韧性,一头栓在船桅上,另一头绳子上有三个环,六七岁的我力气最小在最前面,当中是爷爷,力气最大的父亲在最后。我们祖孙三代或穿草鞋或穿布鞋,斜背 着纤绳,和船体形成一个适当的角度,“嘿呦、嘿呦”劲往一处使,一步一步艰难地往前迈出,船则慢慢往前行。航行的方向靠船梢的舵手——妈妈来把握。小时候 常想,长大了一定要开那种有动力的船舶,记忆中的背纤实在太辛苦了,寒风扑面的日子,还有烈日高照的日子。一个字,就是苦。  大冬天专人破冰开道  时间步入70年代后,父母亲进了湖州当地的内航公司,当时是一家公私合营公司,从事拖轮运输,至此我家的10吨木质船舶就和这个单位捆绑在了一起,全家正式告别了一步一个脚印背纤的苦难日子,条件明显改善了许多。  我家的10吨木质船舶作为拖轮的一个驳子,在那个年代发挥了很大作用,为我家带来了经济效益,我也随同父母亲跑遍了上海、江苏等地,开了眼界。后来,这家公司改制成集体单位,父母亲便成了集体的真正一分子,开的船也变了,木质拖轮被水泥质拖队取代。  那个年代,对跑船的人而言,冬天是最可怕最艰难的日子。跟现在比起来,那时候的冬天显得格外的冷,经常会碰到河道冰封的情景。为了应对这种非常 情况,会安排专人在拖船头上破冰开道。速度是可想而知的,犹如蜗牛缓缓爬行,每小时只能行进一公里,而现在通常每小时能开10公里。  蒲扇是唯一降温工具  记忆中,在那个年代的夏天,拖船上没有降温设施,蒲扇是唯一的降温工具。在拖船队上,每一艘驳船便是一户人家,大人们白天忙着开船跑运输、晚上则忙着给孩子扇风降温。  跑过船的人都知道,船上的夏天会异常炎热,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比岸上热,蚊子也特别多。没有电风扇,驳船上也不通电,只能不断地用河水把甲板浇 湿降温。夜幕降临后,我们这些船上人,几乎人手一把大蒲扇,很少有人能在那样的晚上,睡个痛快觉。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80年代初,船上才出现了电风扇,虽 然蚊子依然不少,但身边点上一盘蚊香,还是比以前睡得安稳多了。  开航途中故障自己修  70年代初,跑船的人都知道沿河而建的船厂很少。在湖州当地,只有内航公司和湖航公司各自有一个船厂,是滩涂船厂,设备落后,无效率可言,修个船通常需要半年时间。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在拖轮行进途中,一驳船不慎搁洞进水。为避免船体下沉,父亲立马充当起了维修工。和水拌匀快速水泥、下水用手封堵搁洞……父亲娴熟地完成每一步程序。约20分钟光景,湿水泥终于完全粘牢了搁洞,此时父亲的腿已经被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舅舅所开的拖轮行驶至上海南汇时,螺旋桨因敲损而失灵了。附近没有船厂,维修只能靠自己动手了。那时没有潜水设备,完全要 靠自己憋气。换个螺旋桨需要5-6个小时,而常人在水里憋气通常也就能坚持3分种,舅舅在冰冷彻骨的河水里无数次的忽上忽下,久而久之落下了肺病、风湿病 等职业病。葛洲坝入库(M3/s)616008时562002时葛洲坝出库(M3/s)623008时606002时向家坝入库(M3/s)170008时190002时向家坝出库(M3/s)199008时170002时溪洛渡入库(M3/s)210008时210002时溪洛渡出库(M3/s)232008时187002时葛洲坝上游水位(M)64.9108时65.1602时葛洲坝下游水位(M)40.3808时40.2102时向家坝上游水位(M)377.8308时377.8702时向家坝下游水位(M)266.8308时266.2102时溪洛渡上游水位(M)579.1308时579.1402时溪洛渡下游水位(M)379.0808时378.1902时
已注册用户,请
为服务两广西江黄金水道而奉献自己力所能及的最新资讯而努力!加油!船企,能给你带来最全,最新,最实惠的新资讯!关注.,船企,它让你成为新闻头条发布者!永远快人一步!1168454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奇3跑船任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