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江西吉安挖到古钱币的BUG,是什么啊,在哪里有挖的

考古挖到古钱后
&&&&去年下半年,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现引发社会关注。考古发掘者介绍说,在墓葬里清理出的随葬品中,光是汉代货币“五铢钱”就约有200万枚之多。
考古中发现古代铜钱是常有的事,几百上千枚都不罕见,有时挖到钱币窖藏,出土上万枚也不是个案。但一次性发现上百万枚的,我从业多年也是第一次听说。对这次大发现,不少媒体都有及时的报道,但也不乏夸张的成分,比如说这些钱币重达15吨,便是一例。
记者这15吨重量是怎么计量出来的?我不免心生疑惑。众所周知,汉代的一枚五铢钱,约相当而今的3.3克左右。我粗算了一下,发现无论怎么乘除也不至于有15吨。此外,还有的媒体演绎得更离谱,说这些钱币相当于今天的百万元人民币云云,我也不清楚如此换算,到底有什么真凭实据。
记者发新闻说得离谱点,读者一般不会太较真儿,常常是报道之后也就过去了。但考古毕竟是专业性很强的科学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每一步操作流程,都要符合起码的专业规范。
首先,这些钱币如何做好清理?正如大家所知,考古清理既不能用铁锹挖,也不能动用挖掘机铲,而要用小刷子和细竹签一枚一枚慢慢地剔。这次发现的200万枚钱币是堆成一大堆的,清理的时间、所需的人力,都需要大量投入。现在遇到这类情况,处于更科学的考虑,比过去又有了一个新做法,常会把钱币堆积整体打包装箱,搬到实验室一点点地清理。
第二,这些钱币如何做好整理?铜钱在使用当初都是金黄色的,下葬以后经过二千年埋藏,到清理出来时,都已变成了青绿色,锈蚀斑斑。一串串、一枚枚的提取、清洗、去锈,尽可能地恢复其原真性和完整性自不待言。怎么多钱币,尽管每枚之间区别不大,但按照考古工作流程规定,每一枚钱币还要进行绘图、拓片、照相、录像等。此外,还要在卡片上做各种尺寸、保存情况等详细的文字记录。
第三,这些钱币如何进行研究?这次取得了汉代铜钱以1000文作为一个单位的考古实物证据,证明了唐宋以来以1000文铜钱为一贯的校量方式源于西汉。接下来,一定还会不断有新的研究发现,解决钱币发展史上的一个个新老问题。
第四,这些钱币今后怎么保护?从我以往的发掘经验来看,很多铜钱埋藏久远,质地变得酥松易碎,清理时很难再保持完整的圆廓状。这次海昏侯墓里的钱币保存得状况比较好,大多铜钱的质地还很硬挺。然而即便如此,今后保藏中还还要不断才采取措施,防止其出土后的氧化和碎片化。所以,在什么样的场合下才能保存好这些钱币,都是接下来要强化保护的新课题。
第五,这些钱币如何加以利用?钱币被考古发掘出来,既要提供给专家学者作专业考古学的研究性利用,还要面向社会公众作保护基础上的展示性利用。怎么由专家们解读?如何对观众们展出?都是摆在考古学者和有关行政部门面前的大问题。
以上古钱的出土,可算是考古工作的一个缩影。换句话说,一个重大考古发现仅仅是一个漫长工作的开端,接下来如何整理和研究?再接下来怎么保护和利用?都是需要直接面对的实实在在的工作,可能要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一代人甚至两三代人。至于尽快筹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开发相关旅游项目,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等,也都会纳入相关学术和各级政府的工作中。(&&转引自《科学画报》2015年第12期“公众考古专栏”拙文)
&&最后修改于
该日志已被搜狐文化艺术博客群录用: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工地挖到古钱遭村民“哄抢”  据新华社郑州9月11日专电 11日,“南水北调工地挖出大量铜钱,上百村民挖宝论斤卖”的消息在网上传出。  9月5日,南水北调支线工程河南省西平县人和乡段工程施工方在翻土排除雨后积水时,发现有铜钱。5日以来,陆续有周边群众前来捡拾铜钱,据县乡初步调查,一共捡有20多公斤。直到9月10日,西平县文物管理所才接到报案。11日上午,群众拾捡铜钱的行为被制止。
13-09-11·
13-09-04·
13-09-04·
13-09-03·
13-09-02·
13-09-0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到河道边挖古钱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