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2017年能值钱吧开鲁县种啥没风险还值钱

位置:&>&&>&&>&
通辽市开鲁县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开鲁县十五届人大&
  六次会议文件(一)&
  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1月12日在开鲁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兴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总结&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奋力拼搏的一年、辛勤忙碌的一年,更是成果丰硕的一年 。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通辽市和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科学把握发展态势 ,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 ,经济社会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圆满完成预期目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38.8亿元 ,增长10%。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55.6亿元、102.7亿元、80.5亿元,增长5%、11%和13%。三次产业比调整到23.3 : 43.0 : 33.7。县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75亿元,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2亿元,增长10%。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0亿元,增长1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183元、13272元,增长9%、10%。&
  (一)稳增长促发展,工业经济取得新成绩&
  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引增量、带存量、扩总量,玉米生物科技、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新型能源三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支撑带动能力日益增强。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94.5亿元,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0亿元,增长11%。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22个,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亿元。新增规模企业4户,新签约项目25个,到位资金74亿元。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全年达到18亿元。玉米生物科技产业培优做强。开药集团一期投资10亿元2000吨强力霉素项目车间主体完工;黄河龙生物总投资2亿元300吨刺槐豆胶和200吨硬葡聚糖项目投产。利牛生化、玉王科技享受玉米深加工企业奖补政策;为黄河龙生物企业争取到大用户直供电政策。全县新增玉米化工产品25个,总数达到100个。我县被玉米生物发酵产业协会认定为已经具备打造全国玉米生物科技产业集群发展基地的条件。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产业发展壮大。河南伊赛一期投资10.5亿元年产10万吨饲料项目车间、宿舍楼封顶,2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车间完成基础建设;河南牧原一期年出栏30万口生猪规模化养殖、双兴牧业60万只肉羊、草原牛王3万头肉牛加工等项目实现投产。新型能源产业步伐加快。深能义和15万千瓦风电场和国华太平沼1万千瓦、华电新能源1万千瓦、盛达公司3万千瓦光电项目并网,全县风电并网达到125万千瓦。开鲁至科尔沁500千伏风电专用输出通道投入使用。扎鲁特至青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境内24公里46座塔基浇筑完成。工业园区承载能力逐步提升。注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提高,日处理垃圾150吨的承天垃圾资源化处理厂试运行;5万吨污水处理及3万吨中水回用一期工程完成反应池浇筑、污水管道及中水管道铺筑;小食品园区启动运行;盘活停产半停产企业6户。&
  (二)调结构助转型,农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坚持用发展新理念破解新难题,厚植发展优势,转变发展方式,农牧业集约、可持续发展能力日益增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工程,建设高产高效节水农田17.6万亩,巩固20万亩膜下滴灌项目区。村级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发展到150个,农牧业科技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发放农机补贴资金6345万元 ,购进各类农机具2967台套 ,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8%以上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61.5万亩,粮食产量30.5亿斤,全年压减玉米50万亩,建设饲草料基地50万亩,特色种植面积调整到85万亩。我县被确定为国家级玉米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和红辣椒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通过第八批国家级红干椒农业标准示范区项目验收。退耕还林3万亩,新增林果基地3万亩。以肉牛、奶牛、肉羊、生猪为主导的养殖业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新建、改扩建规模养殖场40处、养牛养羊专业村34处,牧业年度家畜存栏379.7万头只。农村牧区改革不断深化。国有农牧林场、水库、灌区改革完成清产核资、事业编制核定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启动。流转土地50.8万亩,发展家庭农场112家。组建和规范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95个,在全市旗县率先实现基层供销社、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社全覆盖。适应玉米收储政策改革新变化,发放玉米生产者补贴资金2.9亿元,及时启动了“粮食银行”业务,有效缓解农牧民卖粮储粮难题。&
  (三)强基础优布局,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
  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城镇,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城镇品位进一步提升。老城区改造稳步实施。45公里自来水管网、73个老旧小区楼内外管网改造基本完成,城区饮用水质大大提高。对11个10.2万平方米老旧小区进行节能改造。实施3个片区638户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城市棚户区改造总体规划,制定了改造实施方案、土地和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加强小区物业管理。房地产去库存1049套10.5万平方米。新城区建设加快推进。完善新城区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开鲁三中、宏盛小学、文化健体中心、中医院综合楼及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体封顶;法院业务用房、开鲁职中、第二幼儿园、中央公园投入使用,城区配套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城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新增城市绿化5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由32%提高到35%。省道304线境内115公里道路工程竣工通车。省道208线境内63.5公里道路工程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实施麦新镇整体改造和东风镇基础设施建设,13处镇级垃圾填埋场和垃圾转运站投入使用。加强农网改造工程,新建66千伏输电线路99千米,改造10千伏线路134千米,新增配电变压器136台。“十个全覆盖”工程胜利完成。全年完成投资35.1亿元,改造维修危土房9575户,硬化街巷2816公里,新建饮水安全工程28处、标准化卫生室89所、便民连锁超市56个、村村响261个,校舍建设与安全改造7所,为87个文化室配备设备器材,新建维修村部125个、文化广场106个,改造院墙6029千米,硬化路肩713万平方米,全县410个嘎查村、分场同步实现了“水电路讯房、文教医保商”全覆盖,农村牧区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修订村规民约,落实主体责任,形成了环境卫生管护长效机制。我县作为自治区唯一旗县在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现场会上做典型经验交流,经验和做法得到交通部主要领导认可。东风镇和三星村被确定为区级美丽宜居小镇、宜居村庄。&
  (四)增活力补短板,现代服务业取得新成效&
  激发市场新需求,培育发展新动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补齐第三产业发展短板。商贸物流扎实推进。综合物流园区建材城5.2万平方米商用楼完工。铁路煤炭市场建成,满足6000吨煤炭同时封闭装卸。东来铁路粮食物流基地20万吨仓储库房投入使用,成为全市最大的粮食物流基地。雨田牲畜交易市场具备年交易羊200万只、牛75万头的规模。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成功申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投入使用。野农优品、开鲁邻里、开源易购等10余家电商服务企业入驻运营,全县村级服务站发展到221家。“瑰蜜”牌葡萄和晶山食品、人和斋、佳佳乐等公司红干椒系列产品实现网上销售。旅游产业稳步推进。整合资金1500万元,完善了旅游接待设施。圆满承办8.18赛马节开鲁地区赛事。规划设计了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自驾游系统西门户项目。5个扶贫村列入国家旅游局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金融支撑成效显著。“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改革工作扎实推进。争取各类金融贷款9.27亿元、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贷款14.35亿元,保证了民生领域支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4.88亿元和63.15亿元。昶辉生物科技在新三板挂牌。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全面落实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程电子化网络登记系统开通,营业执照实现远程办理。全县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3万户,注册资本达到133.2亿元。各类金融机构发放非公经济贷款55.1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发展资金压力。&
  (五)保民生兜底线,社会保障得到新改善&
  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理念,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脱贫攻坚工程强力推进。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按类划分,创新实施7大类43项扶贫措施,选派干部1437名、企业150家精准包联贫困户。发放金融扶贫贷款2.62亿元,推出托管代养、资金收益金融扶贫模式。实施贫困人口大病特殊救助和教育补贴政策;高标准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率先在旗县级建立扶贫大数据平台,脱贫攻坚实现现代化、精准化监督管理 ;实施贫困人口动态管理,5492户14328人实现稳定脱贫。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优化学校布局,将北兴中学、新华中学并入开鲁三中 ,依托镇郊中心校组建实验学校。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教学楼和实验楼11所 ,启动校园文化建设,完成5所学校信息化改造、12处学校风雨足球馆前期工作;第三幼儿园主体完工。教育工作走在全市旗县前列 。创业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城镇新增就业1718人,农牧民工转移就业8.1万人次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招录教育、卫生专业人员256人,引进高层次人才140人,新增公益性岗位92个。加强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建设,带动就业300人。社会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资源,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城乡低保月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570元、375元,“五保”分散供养、集中供养标准年人均提高到4500元和8000元。开鲁县中心敬老院和10所新建互助养老幸福院投入使用,入住593人。有效改善城市公共交通,公交车运行反响良好。儿童福利院完成主体工程。468套保障性住房完成入住。投资6136万元,扶持民族嘎查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县内3所公立医院全面实施新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稳步实施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县医院通过自治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验收。建成3所卫生院业务综合楼。适应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落实“全面二孩”政策。文化事业全面发展。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麦新、“德润草原·文明之行”、“身边好人”评选、“万众爱国情”清明祭扫等系列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生态治理成效显著。结合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三北五期”等重点工程,全年林业生态建设6万亩。绿化村屯357个、街路4857条,农村牧区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提升。完成国道303线、省道304线西段、开八线、开库线等103条通道绿化,新增农田防护林2.6万亩,生态绿化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加大禁垦禁牧工作力度,从严从重打击处理“三滥”违法违纪案件。加强环境治理,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完成主城区燃煤小锅炉整治,清理整顿室外烧烤摊点,城市环境质量全面改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严格贯彻执行新《安全生产法》,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了集中排查整治,有效遏制了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筑牢安全发展的生命线。强化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成立10个镇级食品药品监管所,打通食品药品监管“最后一公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化解。“七五”普法实现良好开局。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设了50个村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深入开展打击“两抢一盗”、“黄赌毒”等专项行动,社会治安环境持续稳定。档案管理、双拥共建、人防应急、消防安全、地震气象、群团和涉老组织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六)重服务转作风,政府自身建设迈出新步伐&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廉洁政府、效能政府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深入推进“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经济体制、民主法治、社会体制等各领域改革扎实推进,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 ;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 ,全面推行“ 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 ;全面实施“ 五证合一、一照一码 ” ,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完成行政执法人员培训 、考试 、换证工作;全面推进营改增税收体制改革,为企业减负5000万元;深化国地税合作,联合办税服务大厅启动运行,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发放不动产登记证1765本;完成28个部门264项“三集中、三到位”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录入工作。推行政府权责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厘清政府权力的范围和边界。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策机制,充分体现人民意志。开通6部民生热线,畅通了联系群众渠道。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和科学民主决策,积极回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切,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00件、政协委员提案68件,代表广泛密切关注的议案——新型农机市场已主体封顶。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2016年,我们直面风险与挑战,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抗住了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勇担脱贫攻坚的时代重任,上下一心、合力攻坚,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之力;我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超前布局,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包扶共建、持续推进,誓让农村牧区旧貌换新颜。这一年,我们每前进一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艰辛;我们每取得一分成绩,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开鲁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站在新的起点,使命光荣艰巨,征程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正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稳增长的基础不够牢固,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链条短,竞争力不强;大企业大项目少,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部分产品效益下滑;公共服务水平不高,教育、医疗、养老、就业、金融服务和物业管理等方面与群众期待还有一定差距;投资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农牧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等等。我们一定要坚持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新引擎、构筑新优势、推动新发展,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后劲更足的发展新路子。&
  二、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阶段的关键之年,是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之年,是我县区级贫困县脱贫“摘帽”的决胜之年。&
  今年县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十届二次全会,通辽市第五次党代会和五届三次全会,县十二次党代会和县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紧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开放、转型”四轮驱动为主线,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健康城镇化、旅游全域化、发展绿色化”五化同步,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严的作风,不断开创决胜全面小康开鲁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达到26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达到51267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达到46亿元。城镇和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0%,达到27450元和14600元。&
  目标指引方向,责任凝聚力量。完成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更加注重投资拉动,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发展&
  把扩大投资、狠抓项目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通过一批重点项目、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的投入和建设,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突出抓好立项争资。牢固树立“抓发展就是抓项目”的理念,把项目作为发展的生命线,盯紧国家和自治区战略布局、政策导向,特别是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积极储备、谋划和对接一批大项目,稳定经济增长、助推经济转型。重点在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公路交通、新型能源、城镇建设、供电供气、垃圾处理、医疗健康、养老保障等领域实现突破。加强与国家、自治区、市直部门的沟通联系,把我县重大项目列入自治区“十三五”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在项目争取上实现最大化。抓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定期调度、考核、通报,确保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运一批、储备一批。年内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1亿元,增长16%。争取上级资金19亿元。&
  鼓励激活民间资本。县域经济发展希望在民间、活力在民营、动力在民资。按照“非禁即入、平等待遇”原则,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正确处理好本土企业与外来企业的关系,树立同等重要、作用相同的意识,在要素使用、公共资源供给、融资服务、财税政策等方面一视同仁,充分激发和释放非公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各类项目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鼓励民间资本通过PPP模式参与交通、文化、教育、城市供水、燃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领域建设。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职业经理人队伍。大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发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精神,诚信经营,回报社会,推动经济繁荣与企业发展双赢。&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度融入东北经济区产业分工、要素配置、物流网络、市场体系,加强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交流。积极承接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产业、项目、资本转移和科技、人才等资源外溢,把我县建设成为融入东北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和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的集聚区。创新招商方式,紧紧围绕“三大产业”链条,瞄准行业排头兵企业,强化以商引商、精准招商、专业化招商和点对点招商,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成功率,力争在引进精深加工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上实现新突破。年内,亿元以上项目落地15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到位资金80亿元。&
  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全面规范和清理审批、收费等项目,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服务到位,打造诚信公正、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主动为市场主体服务,为投资者放开手脚进入市场松绑助力。大力深化经济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企业扩投资、上项目、拓市场营造良好环境。在项目审批上实行“一条龙”服务,对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对投产项目提供“经常性”服务,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供“全天候”服务。&
  (二)更加注重提质扩量,扎实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依托资源和“三大产业集群”优势,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的好项目,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推进工业化进程,谋求经济总量新扩张。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03亿元,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8亿元,增长9%。全年实施重点工业项目30个,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亿元。&
  加大企业服务力度。积极落实自治区、通辽市关于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坚持问题导向,下大力气取消、降低部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中介费用,打造企业服务“政策高地”。加大经济运行调度,明确包联领导、责任单位、时序进度、服务流程,切实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扩大大用户直供和电价补贴覆盖面,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打造企业发展“成本洼地”。发挥政府融资平台和产业投资引导作用,扩大“助保贷”担保规模和范围,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贷款难。&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做大做强优势骨干企业,为加速新型工业化提供项目支撑。推进开药集团一期强力霉素、黄河龙生物热电联产、河南伊赛20万头肉牛全产业链、河南牧原二期80万口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等项目年内投产,打造全区颇具影响力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加快利牛公司20万吨燃料乙醇,昶辉生物500吨阿拉伯糖、半乳糖,玉王科技热电联产动力站,黄河龙生物500吨科德兰胶、1000吨核黄素、1000吨丙酮酸、维生素B2,华曙生物10000吨强力霉素新建项目建设速度,争取当年投产,全年新增玉米精深加工产品30个,总数达到130个。推动武汉凯迪生物质发电、新兴重工新能源天然气、天津随乡辣椒系列产品等新签约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促进蒙东协和25万千瓦风电场,国华太平沼2万千瓦、荣达电力4万千瓦光伏项目年内并网。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推动开药集团、河南伊赛、茁丰天然色素和辽宁现代农机制造4家企业升为规模企业。&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新动能引领传统动能,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协同创新,掌握和突破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大玉米生物科技最新最优菌种研发,提升在国内同行业中的话语权,推动玉米生物科技产业向醇、胶、药等高附加值产品延伸。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玉王科技、黄河龙生物、华曙生物、开药集团研发中心和昶辉院士工作站的引领示范作用,推进产学研合作,实现自主创新,鼓励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高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集聚高端创新人才,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壮大优秀企业家、研发人才、高技能人才“三支队伍”。&
  完善工业园区功能。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加速新型工业化提供有效载体。统筹推进“一轴五园一区”建设进程,加强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伊赛大街东延1公里道路配套和小食品园区扩建工程,引进园区热电联产电厂项目,新建高标准工业成就展厅。采取“政策扶持、市场引导、利益驱动、资源吸纳”的方式,促进更多的存量和增量资本向园区聚集,打造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重点循环经济园区。年内,园区新增投资亿元以上企业5户。&
  (三)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核心,加快调结构、转方式,发展绿色、节水、高效农牧业,推进农牧业现代化。&
  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推进农田节水和农机作业配套设施建设,实施高标准土地整治、千亿斤粮食增产等节水项目12.9万亩。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争取农机补贴资金5000万元,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加强堤防及险工险段整治,切实提高防洪能力。投资3.92亿元,实施农网改造工程,新建66千伏输电线路110千米,新增主变5台,有效解决农村用电高峰期拉闸限电问题。&
  调优农牧业结构。牢牢把握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政策机遇,立足资源优势,调整优化种养结构,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林结合、种养加一体的农牧业发展新格局。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稳定在260万亩,压减玉米50万亩,经济作物面积调整到100万亩。注重红干椒品种培育,研发辣度和色度适合本地种植的特色品种,建设2万亩红干椒高标准示范溯源基地,打造长盛不衰的产业。坚持“专业村、专业户、工厂化”养殖,提高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牧业年度家畜存栏417万头只。新建养牛专业村14处、扩建大型肉牛标准化养殖场10个,扶持中小型养殖场和大户肉牛养殖,打造肉牛养殖基地;引进澳大利亚黑安格斯、西门塔尔母牛663头,加大基础母牛饲养量。新建养羊专业村22个、标准化养殖场20个,建设肉羊生产基地;继续开展肉羊全程可追溯的试点工作,同时抓住国家良种补贴政策机遇,依托现有肉羊培育基地,加快“科鲁肉羊”品牌培育,提升肉羊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依托牧原生猪集团,扩大中小型养猪场的养殖规模,壮大县域生猪产业。&
  健全农牧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作用。加大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建设管理力度,打造服务一定区域的技术检验检测中心。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强化农畜产品质量监管,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组建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社35个、其他类经济合作组织10个、规范基层供销社2个,进一步提高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启动国有农牧林场、水库、灌区改革,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牧区“三资”管理。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鼓励农牧民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参与农牧业规模经营,全年流转土地55万亩。探索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赋予农牧民更多的财产权。加强和规范以家庭农牧场为主的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认证工作,鼓励土地经营集聚规模发展,农机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要向大户倾斜。开展合作社大田和牲畜托管试点工作。&
  (四)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均衡配置城乡公共资源,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强城区建设。坚持地上、地下设施一起抓,新区建设、&
  旧城改造同步推进,努力建设和谐生态、宜居宜业的现代区域中心城市。优先发展新城区,整合给排水、通讯、供热等管网建设,启动5.14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前期工作;新增城区绿地15.7万平方米。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根据融资情况,高标准规划设计,分期分批实施棚户区改造,举全县之力,使百年老城旧貌换新颜。&
  加快小城镇建设。编制完成镇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采取财政投入、社会融资等多元投入方式,力争用3年时间集中加强城镇给排水、供热、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镇功能和承载能力。结合镇场区位特点和产业优势,打造东风红干椒加工流通重点镇、大榆树旅游特色镇、东来玉米工贸重点镇、小街基和麦新商贸流通重点镇,促进区域融合发展。鼓励各镇场个性化设计、特色化发展,打造一批“紧凑、精致、优美、宜居”的特色小镇。依靠国道303线,省道304线、208线,新建东风镇、小街基镇、东来镇3个农贸市场。争取将开鲁镇建设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加速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采取PPP模式升级改造开库线61公里一级道路工程。依托棚改工程实施,新建城区7条9公里道路及配套管网工程。省道208线境内道路必保年内通车。投资1.91亿元,新建通村水泥路199.7公里、扶贫公路29.9公里。投资4000万元,建设明仁大桥桥梁工程。全力做好扎鲁特至青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服务保障工作。启动民用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健全城乡治理体系。坚持建管并重,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治理能力,推进城市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增强居民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城市意识,营造共建、共管、共享的城市发展氛围。加大村屯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健全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投入、环境卫生管护长效机制,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
  (五)更加注重提档升级,扎实推进新兴服务业发展&
  以提高硬件水平、规范服务环境、提升服务品质为重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转变,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性价比转变。&
  做优文化旅游产业。实施全时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文化,讲好开鲁故事,不断提高开鲁知名度。完成乡村旅游、麦新红色文化旅游区和温泉度假区规划编制,适时启动开发。新建红干椒展示馆和农事展览馆,推进自驾游营地、旅游驿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乡村生态游建设,积极培育乡村旅游示范村、度假村和农家乐,打造东方红村万亩红干椒和黑龙“茉莉香”葡萄星级观光旅游农业示范区。&
  提速电子商务业。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为契机,促进“互联网+”与经济融合发展,完善农村牧区仓储、物流配送体系,鼓励发展线上贸易,培育打造本土特色电商品牌。依托电商服务中心,加强与知名电商合作,培训各类电商人员3000人以上,建设标准化村级电商服务站50个以上,扩大开鲁名优特产品的网上销售份额,构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
  加强商贸物流业。树立“大物流”理念,优化物流业空间布局,降低物流成本,打造一批“买全国卖全国”专业市场。加快东来物流园区和集通铁路物流园区项目建设,打造蒙东地区最大的集玉米仓储、生产加工和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物流基地。扩大雨田牲畜交易市场,完善红干椒市场、金星牲畜交易市场服务功能,提升市场影响力。全面完成综合物流园区汽贸城、家居城和农机专业市场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投入使用。借助通辽保税物流中心和内陆港两个平台,加大玉米生物科技产品、绿色农畜产品等优势特色产品出口,实现对外贸易新突破。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工程实施,探索“互联网+快递”模式,拓展快递服务网络、保障寄递渠道安全,加快物流业城乡均等化进程。&
  发展金融服务业。继续引进大型金融机构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深化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全年计划融资50亿元,为“三农三牧”、重大项目、小微企业和民生社会事业提供资金支持。继续推进“两权抵押”试点工作。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企业开展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发债等直接融资,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挂牌上市。规范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金融服务体系。&
  (六)更加注重社会和谐,扎实推进民生福祉提升&
  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体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的使命感,以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责任感,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地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认真落实7大类43项措施,推进托管代养、资金收益等金融扶贫模式,力争患病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兜底,因病、因残贫困户社会保障兜底,解决贫困人口增收来源问题。大力推广“菜单式”扶贫模式,抓好电商扶贫、文化扶贫、旅游扶贫和光伏扶贫工程。利用“三到”资金,拓宽产业扶贫模式。全面推行“家庭病床”服务。将街道社区贫困人口纳入扶贫范围,通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大病救助等措施进行有效扶持。加强扶贫大数据平台功能开发,构建“四位一体”精准监督管理体系。用好考核“指挥棒”,兑现脱贫“军令状”,必保年内区级贫困县脱贫“摘帽”。&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继续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内涵。强化师资力量,合理调配人员岗位,及时补充专业教师,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新建公立幼儿园5所,规范、清理、整顿无证民办幼儿园和小饭桌。抓好义务教育、普及学前教育、推进高中教育、办好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注重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抓好实训基地建设,依托产业发展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培养本土特色产业工人。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实施医疗双向转诊。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启动县医院异地新建工程;推动中医院业务综合楼及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使用;新建3所卫生院病房楼。加强与北京武警总医院的合作,提高医务工作者素质,培养一批名医、名护和管理人员。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扶持政策,建立出生人口监测和预测机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向基层延伸,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建设高标准开鲁辽墓遗址博物馆。健全科技和人才体系,完善全县人才储备制度,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激发人才创新能量。积极实施就业创业政策,统筹做好各类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700人 ,农牧民劳动力转移就业7.6万人次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将开鲁县中心敬老院打造成为全市“ 医养结合 ”的典范;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建设高标准社会化养老所1处。实施社会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 ,完善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等相关救助政策,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救助范围及覆盖面。继续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充分发挥群团和涉老组织作用。&
  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平安开鲁建设,落实信访接待日和领导包案制度,及时解决信访案件,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必须处理”的理念,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执行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事故“一票否决”制度。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严防、严管、严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保证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七)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强化环境保护红线意识,促进生态环境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牧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绿色与发展共存。&
  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组织实施好1.7万亩三北防护林、5400亩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实施村屯补植补造,迹地更新2万亩,新增林果2万亩。&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执行禁垦禁牧政策,大力开展“三滥”治理。着力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对于环保违法违规问题坚决做到不讲代价、不打折扣、零容忍。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工程一期投入运行,启动二期工程;新建开鲁镇污泥无害化处理厂、6个重点镇污水及垃圾处理工程;加快丹东承天垃圾处理厂扩产扩能项目建设进度。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推进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工业园区和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科学化解实现全覆盖。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发电等产业扶持政策。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综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鼓励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变废为宝。落实政府、企业和社会责任,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水平。&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加快划定耕地、基本草原、林业等生态红线,实施“一张图”管理。细化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制度,强化考核奖惩、严肃责任追究、明晰资产产权、严格用途管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步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加强公民教育和舆论宣传,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打造天蓝、水净、空气新、人民更舒心的生态开鲁。&
  (八)更加注重自身建设,扎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完成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全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好地担当起推动开鲁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
  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营造全民学法守法用法氛围。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健全依法维权和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全面履行政府法治职责,始终坚守“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
  坚持高效施政。全面落实深化改革各项任务,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实行放管服结合,推进监管创新,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全面深化政务公开,推动电子政务、扶贫大数据、社会管理创新、平安城市建设四大平台功能融合,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无纸化办公,提高机关办公效率。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积极解决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体现人民群众意愿,身体力行为群众谋福祉。&
  坚持从严治政。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贯彻《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本真做人、本分做事。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加强行政监察,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对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严加监管。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持续加大“四风”整治力度,严格“三公”经费支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竞发,奋勇者当先!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忘初心、同心同德、一往无前,集聚正能量、全力促振兴,为开创决胜全面小康开鲁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 &&&&&&&&&&&&&&&&&&&&&&&&&&&&&&&&&&&&
  开鲁县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秘书处  &&&&&&   & 2017年1月10日印&
  &&&&&&&&&&&&&&&&&&&&&&&&&&&&&&&&&&&&&&&&&&&&&&&&&&&&&&&&&& &
  (共印610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姜2017年能值钱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