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地图沧县旧州东关大集是什么曰子

沧县的东关和旧州是一个地方吗_沧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4,707贴子:
沧县的东关和旧州是一个地方吗收藏
上海张学友、王菲演唱会一站式购票!票品安全且真票!立即订购!
旧州包括东关
基本都差不多
东关是旧州镇最大的村,镇政府所在地
在一块了。
没错就是一个地方
旧州镇十几个村里包括东关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重磅出击沧州要建古城了!带您解一下旧州城的前世今生
查看: 2036|
评论: 0|来自: 沧州晚报
摘要:   
  近日我市出台的《沧州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绝对是大手笔!   《意见》指出,重点打造环渤海文化产业带、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和环京津文化产业带三大片区,努力把沧州建设成为环渤海、京津冀地区新 ...
  近日我市出台的《沧州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绝对是大手笔!
  《意见》指出,重点打造环渤海文化产业带、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和环京津文化产业带三大片区,努力把沧州建设成为环渤海、京津冀地区新兴文化产业高地。
  到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总量达到300亿元,打造一批在全省甚至全国有影响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园区。
  这个《意见》还透露出这样一个老百姓还不知道的重要信息:沧州有计划要建古城!
  文中是这样表述的:我市将积极推进南大港湿地国际文化旅游城、大运河影视动漫旅游文创园、天美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华谊兄弟国家民俗文化公园、沧州古城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落地;
  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沧州古城的前世今生:
  沧州旧城址坐落在沧州市东20公里沧县旧州镇。城内面积约430万平方米,旧城墙其宽约40米,周长实测7787米。始建于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即浮阳县城。旧城墙现已残缺不全,唯西、南两侧还有断墙五段。
  旧城内有铁狮子、铁钱库(出土钱文皆崇宁、大观、政和、宣和通宝等)、铁炉及开元寺等古建筑遗址,地下且富有文化遗存。旧州城曾取名狮子城、卧牛城。2013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古城历史悠久。旧州是古沧州所在地,春秋战国时期属燕、赵、齐三国交界,秦统一中国后属巨鹿郡。旧州的建城至少可以上溯到西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西汉时设渤海郡,领26县,郡治浮阳,即现在的旧州;隋开皇18年(公元618年)改浮阳为清池,治所仍在旧州;至明永乐“靖难之役”(民间俗称为“燕王扫北”),对沧州乃至河北造成一次历史断代,当时沧州守军都督徐凯被生擒,三千降卒被活埋,六万多沧州军民被杀死,历史上的沧州城被彻底摧毁了。之后,州治迁至长芦(现在的沧州市区)。前后历经1500多年,因此说,旧州是沧州的母体。
  人文传说和文物古迹
  旧城位于沧州县东南18公里沧州旧城遗址内。相传,唐清池县令毛公是个大孝子,他的母亲跟随他来沧州居住,因沧州水咸多日免食,毛公见状甚为母体担忧,决定亲自打一口井,为母寻甜水。于是在县衙旁穿地掘井,井挖至10米深时,地泉涌出,尝之甘甜,解除了老娘饮食之难,也为
当地百姓造福之用,故时人称此井为“毛公甘泉”。2002年在旧州小城镇改造施工中,该井重见天日,并出土了相关文物数件,为旧城游览增添一景。
  沧县东南的旧州千年古城,是历代比较有影响的地方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今沧州市的母体。东关旧城遗址保存良好,其年代久远,形状奇特,是华北平原所特有的,也是华北平原现有的最大的古城遗址之一。因其城似卧牛,城中有铁狮,故又有“卧牛城”、“狮子城”之俗称。
  西、南两面遗存较多,南门缺口明显,西门翁城,依稀可辨。墙基宽40米,残高3一7米,周长7787米,城内面积约为430万平方米。沧州旧城,历史久远,历代遗存丰富,目前城内尚有后周铁狮及宋代铁钱堆各一处。铁钱堆是当年钱库遗址,钱皆呈半熔化状态凝作一团,铁狮子是遗留至今的我国早期最大的铸铁艺术珍品,对研究我国冶铁史、雕塑史、佛教史均有重要价值。
  这里有一种神奇的草,叫红蓑草。蓑草本是绿色,但在旧州,却有一片蓑草红艳得抢眼。据说,宋辽两国在此处见仗时,巾帼英雄穆桂英已怀胎十月。她虽勇猛过人,血拼战场,但因腹痛实在难忍,情急之下便在蓑草地上生下了后来大家所熟知的名将:杨文广。就这样,被穆桂英鲜血染过的蓑草从此变成了红色。现在,旧州镇的一处景点内还保留着一小片红蓑草。
  1961年5月,国务院公布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常年的州县治所演化出许多景致,诸如“毛公甘泉”、“菜园墨迹”、“南堂鸡群”、“北海鱼池”等等;后周柴世宗北征在此驻扎留下“歇马台”、“白兔村”等遗迹;北宋与辽国对垒,又演义出“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杨文广降生蓑草丛”等美丽的传说;水浒传还使这里衍生出“林冲庙”、“草料场”等景点。
  城内文化层丰厚,文物众多,现存文物有国宝铁狮子、铁钱库、石雷石馆、毛公甘泉等。位置集中,这在京津地区较为罕见,是沧县旅游资源和产品中的龙头。
Powered by Discuz! X3.2沧县_百度百科
沧县隶属于河北省,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北靠京津、东临渤海。县政府驻沧州市新华区,面积1527平方公里。沧县是中国的“金丝小枣之乡”、“武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曲艺之乡”,是河北省唯一一个国字头曲艺之乡。[1]
沧县历史沿革
沧县境,春秋、战国时期为燕、齐、赵三国地。[2]
西汉置浮阳县(治所在东关村),属幽州。[2]
东汉、三国、两晋,浮阳县属冀州渤海郡。[2]
南北朝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分渤海、章武二郡之地置浮阳郡,郡治浮阳,属。熙平二年(517),分冀瀛二州之地置沧州。[2]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浮阳为清地,(治所未变)。[2]
唐武德五年(662)于长芦(今沧州市区)置,清池属之。[2]
五代时,清池县属沧州景城郡节度。[2]
北宋,清池县属河北东路沧州景城军节度。[2]
元代,清池县属中书省河间路沧州景城郡。延祜元年(1314)五月,徒州治于长芦故县。[2]
明,沧州属,后改为北平布政司。洪武二年(1369)徒州治于长芦镇(今沧州市区),省清池县并入沧州。[2]
清初,沧州属直隶省。雍正三年(1725)升为直隶州。雍正九年(1731)改为散州,由辖。[2]
民国二年(1913)沧州改名沧县,属直隶省渤海道。民国二十五(1936)春,沧县划属河北省第七督察区。[2]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沧县政区几经变动,先后建立沧县,青城县、四边县、建国县、青沧交县。1947年,沧县城解放,城区设沧市。[2]
1949年8月,沧县划归河北省沧县专区。是年,沧市改为沧镇。1953年,沧镇归沧县辖。1958年,沧县属天津专区辖。是年11 月,沧县和沧镇合并称。12月,天津专区并入天津市,沧州市属天津市辖。1959年1月撤销沧州市,改称沧县。1961年6月,沧县属沧州地区辖。是年7月,沧县城关人民公社划出,设沧州市。1968年,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仍辖沧县。1983年11月,沧县属沧州市辖。[2]
沧县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沧县辖4个镇、15个乡(其中有4个回族乡):旧州镇、兴济镇、杜生镇、崔尔庄镇、薛官屯乡、捷地回族乡、张官屯乡、李天木回族乡、风化店乡、姚官屯乡、杜林回族乡、汪家铺乡、刘家庙乡、仵龙堂乡、大官厅乡、高川乡、黄递铺乡、大褚村回族乡、纸房头乡。总人口72万人。[3]
沧县行政区划  乡镇名  政府驻地面积 辖区  东关村79平方千米14个行政村建国街110.4平方千米4个社区、23个行政村西杜生村55平方千米40个行政村崔尔庄东村115平方千米48个行政村薛官屯村90平方千米13个行政村张官屯村73.9平方千米35个行政村纸房头村85平方千米33个行政村汪家铺村82.7平方千米24个行政村刘家庙村61.3平方千米26个行政村黄递铺村43.3平方千米29个行政村后仵龙堂村65.5平方千米19个行政村风化店村131.2平方千米23个行政村姚官屯村65.6平方千米13个行政村大官厅村79.5平方千米41个行政村高川村60平方千米33个行政村捷地村38.5平方千米16个行政村大褚村52平方千米26个行政村李天木村87平方千米14个行政村杜林东村60平方千米43个行政村
沧县境内、、104国道、廊泊公路纵贯南北,、、、沧河公路、沧盐横穿东西。县政府所在地距天津机场120公里,距黄骅港90公里。[4]
沧县地理环境
沧县位置境域
沧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部,北冀京津,东邻渤海,地理坐标在北纬38°5′至38°3′,东经116°27′至117°9′之间。[4]
沧州铁狮子
沧县地形地势
沧县县域西部地区地势较高,土质较好,为冲击平原向过渡地带;东部地区以望海寺、李天木、北桃杏诸乡为一线,地貌成部击---海积混合类型。其地面海拔高程一般在5米以下,涝洼地较多且土质盐碱。[5]
沧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春旱、夏涝、秋爽、冬干已成规律。常年降水量在550mm-700mm之间。[6]
2009年县域河流属水系。市级以上河道:、、、、、沧浪渠、大浪淀排水渠,县级河道:建国沟、马兰碱河、朱家河、新陈圩河、老陈圩河、张家沟、策白渠、小流津排水渠、好汉坟干渠、沧石路南边沟、黄浪渠、廖家洼排水渠、开沽干渠、曹庄子干渠、石碑河、龙池口沟、小元排水渠、枣园排水渠、东马排水干渠、仁和村干渠、机场排水渠、余庆屯干渠、梅官屯排水渠、王家沟子、京沪铁路东边沟、滹沱河故道、盐滹渠、汪家铺引水渠。县内坑塘916个;较大的洼淀是大浪淀、狼洼。[5]
沧县自然资源
沧县矿产资源
沧县地下蕴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是的主采区,年产原油140万吨,占油田产量的40%。[5]
沧县土地资源
根据土地资源详查及动态资料,2000 年沧县县土地面积 公顷,其中耕地93278.00公顷,占60.4 %;园地2477.68公顷,占1. 6 %;林地6997.33公顷,占4.5 %,牧草地1.99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8599.89 公顷,占12 %;交通用地5513.07公顷,占3.6 %;水域19078.77 公顷,占12.4%;未利用土地8501.51公顷,占 5.5%。[5]
沧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日零时,沧县总人口669019人,占沧州市总人口的9.38%。
沧县政治概况
2013年沧县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县委书记薛择邻县长毛长军副县长吴向东、王静、樊中锋、张鸿冰、刘文刚、代辉县政府党组成员娄锡文、李晓峰、孙鸿祥[7]
沧县经济概况
2013年沧县生产总值实现218亿元,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3.6亿元,增长10%;全部
财政收入完成13.8亿元,占预算的10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7.5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970元和9928.6元,分别增长10%和12.2%。[8]
2013年全年共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惠农资金1.44亿元。粮食总产稳中有升,达到56.4万吨,荣获了“”荣誉称号。特色种植发展较好,瓜菜种植面积达到5.48万亩;小枣和肉、蛋、奶产量保持平稳。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达到44家,其中省级达到7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33家,年内新增200家,农业产业化率达到54.1%。[8]
2013年沧县有98家企业获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石油钻采及装备制造、线路板、食品、包装、汽车配件、化工等六大产业在优化升级中稳步发展,实现营业收入277.7亿元、增加值70.2亿元、利税3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7%、9.4%和9.3%。全年新增上市企业1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了171家,新增规上企业25家,净增23家,新增、净增数量连续两年居全市前列,规上企业完成增加值66亿元,同比增长15%。新增市场主体1766家,增长22.6 %,全民创业的氛围进一步浓厚。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全县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2.38%。全县省级著名商标新增4件,达到了26件。[8]
沧县风景名胜
沧县铁狮子
沧县铁狮子当地又称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沧州市东南20公里,沧县旧州镇东关村西500米,坐落在原开元寺前。沧州铁
河北沧州杜林桥
狮子铸造于公元953年(后周三年)。据《沧县志》记载,相传周世宗北征契丹罚罪人所铸,“以镇州城”。[9]
沧县沧州古城
沧州旧城位于沧县东南20公里的东关村西,时代汉至元、明,城墙基宽约30-40米,周长7345米,城内面积5平方公里,因形似卧牛又称卧牛城。该城系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所建浮阳县城区与渤海郡同治一城,到明永乐二年(1404年)州治迁长芦,该城便为历史上的古遗址,城内地下文化层丰富,现有文物铁狮子、铁钱库、铁炉、密云寺碑等。[10]
沧县杜林登瀛桥
杜林登瀛桥又名杜林桥。位于沧州沧县杜林镇中心,为横跨滹沱河故道的三孔敞肩拱形石桥。建于明万历二
沧州崔尔庄纪晓岚墓
十二年(1594),耗白银2万两。清光绪二十年,滹沱河水大发,冲陷西畔大小二孔。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桥由石料砌成,造型为三孔拱桥,下部为石墩台。全长66米,宽7.8米。高9米,每孔跨直径11.3米。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
沧县纪晓岚墓
墓地坐落在沧县崔尔庄镇北村村南约300米处。墓地东、南、西南侧是茂密的枣林,北、西北侧是打谷场。数株高大的椿、榆、槐树下有一丘封土,即为纪晓岚坟茔。坟茔向口朝东,往东约3米处竖立墓碑。墓碑为纪晓岚下葬时所立原物。墓碑上刻有嘉庆皇帝御制碑文。墓碑再往东15.6米处竖一通神道碑。神道碑为纪晓岚六代孙纪钜臣于民国九年(1920)重立。 此外,在墓碑北侧2.56米处,立一文保碑,上刻“沧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字样。[12]
沧县其他文物古迹
名称  地址简介捷地清真寺捷地始建明代后期。沧州市重点保护文物。毛公甘泉沧州旧城当代孝子毛公为母寻甜水所挖,2002年发掘,出土文物数件。杜林将军墓杜林镇张家营村古代有将军名杜林,故地名杜林墓。沧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场古墓大褚村乡刘场村汉墓,共七座。  倪杨屯遗址杜林镇倪杨屯村文化层相当丰富,上自商周,下至唐宋。历史价值很大。乾隆碑捷地减河闸口北岸乾隆帝下江南时在此下船观看分水河闸,留下碑文。袁绍墓高川乡前高龙华村前高龙华古墓,汉墓,传为袁绍墓。被盗严重。[13]
沧县历史文化
沧县地方风俗
杂技“钻木桶”
“钻木桶”为著名杂技艺人李增孚所创。李增孚系纸房头乡李三桥村人, 1927 年生,自幼习少林武术,15岁粗通少林 门的踢脚、打拳、扎枪、舞剑。1956 年入沧县马戏团后创出了全国独特节目《钻木桶》,成为当时绝无仅有的杂技之花。后来,《钻木桶》成为上海杂技团出访国外时的保留节目。[14]
民间狮子舞
沧县狮子舞属于,是北方舞蹈的一种,从明代开始在民间流行。传统狮舞火爆、热烈、节奏快。现代型的狮子舞,在传统型基础上又柔进了杂技,武术造型及各种舞蹈动作,增强了技术性和艺术表演成分。 尤其是沧县狮舞为争创名牌,吸收了杂技、舞蹈、武术中的一些高难动作和造型,如高台翻滚、水中望月、巧走立绳、荷花怒放等。沧县民间狮舞以刘吉舞狮队为代表,多次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荣获金奖。[14]
民间工艺美术核雕  沧县民间工艺美术以吴明智为代表。吴明智为捷地农民,从 16 岁开始钻研桃核雕刻技术,创作了多种作品,如“美 猴食蜜桃”、“狐狸”、“蛐蛐”、“叶上娃”、“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麻姑上寿”、“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品等,形象逼真、小巧玲珑,刀工细腻、纹理自然。 1982 年他的作品参加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获省优秀作品创作鼓励奖。 1984 年获沧州市民间美术创作奖,他被称为核桃雕奇人。[14]
民间工艺美术秫杆编
沧县秫杆编的代表是魏清发。魏清发系姚官屯乡高屯村民。受其姑父熏陶,从小就对秫杆编有极浓厚的兴趣,后潜心钻研, 20 岁时,他不但能仿制一般民间秫杆编工艺作品,又先后设计编制了笔筒、表罩、宝塔,小轿、鸟笼、佛龛、六角如意宫灯等百余件作品,多次参加县,市,省级工艺美术展。尤其是六角如意灯、鸟笼、佛龛的制作,工艺精细、造型优美、构思新颖、设计别致、手法细腻、巧夺天工,荣获 1982 年河北省民间工艺美展优秀作品奖、 1984 年沧州市迎春花灯展优秀花灯奖,他的部分作品还选送到日本参加展览,得到国际友人的好评。[14]
沧县名优特产
又名河西红枣,入口甜香适口,风味独特,因成熟干枣时有金黄丝相连,故称金丝小枣。是沧州市的传统优势产品,在沧州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金丝小枣在沧州经过了漫长的栽培驯化和良种选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名优特产。截止2011年,全市红枣种植面积达到185万亩,其中金丝小枣140万亩,冬枣面积32万亩,全市红枣产量达到13.6亿斤,其中金丝小枣11亿斤,冬枣产量2亿斤,全市红枣产值35亿元。2009年6月,“沧州金丝小枣”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授予地理标志产品。在2009年10月,沧州市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枣都”的称号。[15]
沧县著名人物
姓名  简介感动中国人物,沧县白贾村人。  清代官员,沧县崔尔庄镇人。    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书法艺术家。著名河北梆子老艺人,沧县于庄子人。民国武术家,沧县芦家园村人。武术家,著有《武术之道》、《中国摔角法》等书。人称“大枪刘”,枪法名震中原无对手。即大刀王五。职业篮球员动员,沧县汪家铺乡七里淀人。[16]
.中国天气网.[引用日期]
.沧县政务网.[引用日期]
.沧县政务网.[引用日期]
.沧县政务网.[引用日期]
.沧县政务网.[引用日期]
.沧县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引用日期]
.沧县政务网.[引用日期]
.沧县政务网.[引用日期]
.沧县政务网.[引用日期]
.沧县政务网.[引用日期]
.沧县政务网.[引用日期]
.沧县政务网.[引用日期]
.沧县政务网.[引用日期]
.沧县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引用日期]
.沧县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引用日期]
.沧县政务网.[引用日期]旧州镇(河北省沧县旧州镇)_百度百科
?河北省沧县旧州镇
(河北省沧县旧州镇)
沧县旧州镇位于沧州市东南16公里,是一个区域性中心镇,辖14个行政村,镇域面积79.1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改革发展重点镇”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确定的“第一批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旧州镇是享誉海内外的国宝——沧州铁狮子、大港油田主采区、古沧州旅游开发区和冀东商贸城所在地。2005年度旧州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跃居沧州市十强乡镇,2006年度旧州镇经济和社会发展位居河北省百强乡镇第73位。2002年度至2007年度连续被沧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乡镇”。[1]
旧州镇简介
沧县旧州镇位于沧州市东南16公里处,沧乐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位置优势,西有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北有朔黄铁路,距石黄高速公路沧州东出口3公里,距北京240公里(车程2小时),距天津120公里(车程1小时),距黄骅港80公里(车程半小时)。旧州镇辖14个行政村,面积79.1平方公里,镇区面积6.35平方公里,总人口4.6万,是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河北省小城镇改革发展重点镇和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全国第一批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是享誉海内外的国宝铁狮子、大港油田主要开采区、古沧州旅游开发区和冀东商贸城所在地。2004年起,财政收入连续四年居全县第一,被县政府授予财政贡献奖;连续三年被沧州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乡镇;2005年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市十强乡镇;2006年经济综合实力跻身于全省百强乡镇之列,位居73位。2002年度至2007年度连续被沧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乡镇”。
旧州历史悠久。旧州是古沧州所在地,春秋战国时期属燕、赵、齐三国交界之地,秦统一中国后属巨鹿郡。旧州建城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西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西汉时设渤海郡,领26县,郡治浮阳,即现在的旧州;隋开皇18年(公元618年)改浮阳为清池,治所还是旧州;至明永乐靖难之役,沧州城毁,州治迁至长芦(现在的沧州市区)。前后历经1500多年。因此说,旧州是沧州的母体。
旧州地理位置优越。旧州东临渤海,北依京津,毗邻沧州市区。交通便利,西有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北有朔黄铁路、石黄高速公路掠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距首都北京24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黄骅港80公里,距石黄高速沧州东出口3公里,大港油田采油三厂就坐落在此。
旧州文化底蕴深厚。旧州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人文景观、历史遗迹较多,品位高,文化内涵深厚,是历代比较有影响的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著名的冶铁铸造中心、佛教圣地和军事要地。历经2000多年的沧州古城旧址保存良好,年代久远,形状奇特,是华北平原现存最大古城遗址之一。唐开元盛世时建造的开元古寺早已向世人说明:唐朝的沧州就已经成为北方繁华的大都市;后周广顺三年(953年)铸造的一尊铁狮子,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艺术上都堪称举世无双;几年前出土的数十吨胶结在一起的铁钱和大面积挖掘出的礌石群更彰显其深厚的文化积淀。旧州作为古沧州城遗址,还流传着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林冲火烧草料场等传奇故事。
旧州经济基础雄厚。旧州经济基础良好,起步较早,门类齐全,始终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目前,全镇有各类企业90多家,已形成石化、服装、铸造、饲料为主导产业,餐饮、建筑、防腐等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在发展农业中坚持因地制宜调结构,有深机井72眼,扬水站11座,蓄水闸7座,沟渠7条,桥涵12座,全镇已形成了蜜桃、蔬菜、养殖等农业生产基地。大港油田采油三厂石油开采量占大港油田总产量的42%,在相互成为发展依托的同时,实现了油地共赢。自2004年至今,连续多年成为全县财政收入第一镇,被县委县政府授予财政贡献奖。
旧州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旧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坚持走好“开放活镇,文化兴镇,项目富镇”的路子,积极优化发展环境,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办法,狠抓项目建设并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目前,旧州镇总体规划已经完成:占地5万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成为沧州最大的全民健身休闲广场;商贸中心街、冀东商贸城升级改造工程、工业项目聚集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铺开;沧县武术产业基地日渐形成;旧州作为古沧州旧址,沧州古城遗址、开元寺、毛公甘泉、林冲庙等20余处旅游景点有待开发。旧州将依托宋代古沧州文化资源,借助铁狮子全国重点文物,广招客户搞好配套古景点开发。[2]
旧州镇历史沿革
古城历史悠久。旧州是古沧州所在地,春秋战国时期属燕、赵、齐三国交界,秦统一中国后属巨鹿郡。旧州的建城至少可以上溯到西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西汉时设渤海郡,领26县,郡治浮阳;隋开皇18年(公元618年)改浮阳为清池,治所仍在旧州;至明永乐靖难之役,沧州城毁,州治迁至长芦(沧州市区)。前后历经1500多年,因此说,旧州是沧州的母体。[1]
旧州镇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旧州东临渤海,北倚京津,毗邻沧州市区。交通便利,西有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北有朔黄铁路、石黄高速公路掠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距首都北京24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黄骅港80公里,距石黄高速沧州东出口3公里,大港油田采油三厂就坐落在此。[1]
旧州镇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深厚。旧州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人文景观、历史遗迹较多,品位高,文化内涵深厚,是历代比较有影响的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著名的冶铁铸造中心、佛教圣地和军事要地。历经2000多年的沧州古城旧址保存良好,年代久远,形状奇特,是华北平原现存最大古城遗址之一。城内文化层丰富,文物众多,现存文物有国宝铁狮子、铁钱库、礌石馆、毛公甘泉、开元寺等,位置集中,在京津地区较为罕见;传说中的林冲发配沧州、火烧草料场及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战场生杨文广(红蓑草)等都发生在这里。
旧州镇经济发展
经济基础雄厚。旧州经济基础良好,起步较早,门类齐全,始终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全镇有各类企业1000多家,已形成石化、服装、铸造、饲料为主导产业,餐饮、建筑、防腐等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在发展农业中坚持因地制宜调结构,全镇已形成了金丝小枣、蜜桃、蔬菜、养殖等农业生产基地。2005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7682万元。采油三厂石油开采量占大港油田总产量的42%,在相互成为发展依托的同时,实现了油地共赢。2005年全镇完成社会总产值19.17亿元,固定资产投入7400万元,财政收入2312万元,成为全县财政收入第一镇,并跻身沧州市经济综合实力十强乡镇之列。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旧州镇地图
发展前景广阔。旧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创造性的提出了“开放活镇,文化兴镇,项目富镇”的发展思路,积极优化发展环境,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办法,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旧州镇总体规划已经完成:占地5万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已完工,并成为沧州最大的广场;商贸中心街、冀东商贸城升级改造工程、工业项目聚集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铺开;武术产业基地日渐形成;旧州作为古沧州旧址,沧州古城遗址、开元寺、毛公甘泉、林冲庙等20余处旅游景点有待开发。依托宋代古沧州文化资源,借助铁狮子“镇海吼”雄风,搞好配套古景点开发,必将成为今后商家大贾投资的热点。
旧州镇入选全国重点镇
重点镇是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点和龙头,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全国重点镇名单日前刷新,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将3675个镇列为全国重点镇,同时废止了2004年全国重点镇名单。在新的全国重点镇名单上,我县旧州镇、兴济镇、杜生镇3个镇榜上有名,在全市排名中名列第一。
据了解,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7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工作的通知》,这些重点镇的建设发展,将得到政策、土地及项目安排上的大力扶持。同时,有关部委还将研究制定加强全国重点镇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建立全国重点镇动态调整机制,指导和支持全国重点镇建设发展。[3]
.中国沧州[引用日期]
.沧县政府官网[引用日期]
.沧县人民政府网站[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省沧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